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职学生管理分析

高职学生管理分析

时间:2022-10-09 09:34:38
高职学生管理分析

一、引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技术学院必须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并对其实践意义进行了展望。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过分强调“原始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造成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少个性化。与此同时,部分职业院校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较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近几年,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才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竞争优势。在信息化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学体制方面,教师应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的人格管理制度。

1.人才观念落后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目前对人才的评估还停留在“以学历论英雄”的传统模式,造成了目前高职教育的被严重歧视。而这种轻视职业教育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师生,造成了一些老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倾向;但对发展的认识和发掘不够,甚至有些老师和管理人员也是跟风,觉得高职学生没有什么发展前景。在学生中,由于受到“人才”的误导,一些学生有“自暴自弃”“自我放弃”的倾向。因此,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转变以“学历论英雄”的人才观念,从而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理念。

2.重管理轻教育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以管理为主、忽视对学生的教育、服务作用等问题。“重管理轻教育”的管理思想反映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把学生放在首位,只为管理而管理,缺少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必然造成学生管理与学生主体分离的局面。

3.对学生主体性意识不足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许多管理人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了管理对象的位置,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4.偏重共性管理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叶子一样,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高职院校实施学生管理的重要前提。然而,当前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差异的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常常会倾向于采用“共性”管理,既有相同的教学内容,又有相同的目标,又有相同的管理方式。强调一般性管理必然会削弱学生的个性,从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效能

1.创业能力

创业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技能,这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包括基本的创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社交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吸收、判断、批判精神,动态能力、开拓能力等。只有如此,学生们才能在毕业后勇于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业成功率。此外,由于创业有成败之分,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使其具备较强的意志力、冒险精神、抗挫能力、责任感和进取心,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敢于为之,遇事不乱。当前,高职技术学院积极适应新形势,非常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旨在使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十分必要和恰当的。

2.社会认知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人在从事一种工作时,首先要了解当前工作的状况和需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事半功倍。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对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本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使学生能从自身的情况、生存环境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进行分析、判断、发掘商机、把握机会、进行项目设计。只有具备这种素质,学生在创业的时候,才能时刻注意到相关产业、市场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到合适的创业方向,确定创什么业、如何创业,这对学生树立创业取向和减少创业失败的概率大有裨益。但是,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忽视了这一问题,忽视了对企业发展动态的调查、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3.创业取向

事实表明,选择好的企业是成功的一半,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能够激发出合适的创业动机,要有科学的创新观念,要有清晰的创业思维,要善于选择可行性创业项目。同时,还要具备科学的论证和设计能力,并具备进行项目谈判的能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倾向是影响学生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4.自我发展能力

自我发展是一种能够保证企业持续稳定运作、不断拓展的经营管理能力。当前,许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而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学生终生创业成功的保障。学生在创业初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就必须具备长期的发展视野和发展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对高职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管理是摆脱困境、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学生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创新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强化管理

第一,要确立持续发展的创业精神。高职学院应从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思想上的变革,扩展到基于学生终生创新创业的视野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高职学院应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为目标,面向经济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真正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第二,高职学院应建立专业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在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下,应建立“创业学院”,从整体规划、项目设计、宏观调控等方面加强院校的创新精神培养。第三,要完善企业的创新和扶持机制。高职学院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为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建立和完善院校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支持,从制度、机制、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等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高职学院应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也可以从行业内的成功创业人士和优秀的创业人才到院校“传经送宝”,让学生和老师们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很高的认识,这样才能学有榜样,有方向。第五,要构建企业创新创业的评估体系。高职学院应树立科学精神,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核心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考核内容不仅要注重学生外在的知识层次,还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考核。应以学生的创业实践成果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表现为主要考核指标,将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理实结合

高职学院要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场所等多个层面上,力求以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基础,建立起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的“理实合一”的教学系统。第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建立以专业化和专业化为特色的课程。把“创新创业”与“工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实施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创”的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在企业见习、顶岗实习过程中对所属行业开展调研活动,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未来的创新创业项目有一定的认知与领悟,增强创新创业的意识和信心,从而为未来的创新创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教育实习和创业创新是紧密联系的。高职学院要为学生进行模拟创业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使各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成为企业的实习场所。设立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创新创业的模拟教学和孵化;通过举办学生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第三,以专业的、兼职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没有参与到实践中来,所以,应加强对“双师型”的创新创业师资的培养,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同时,还需引进一些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和成功者作为校外兼职的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创新师资队伍。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个案教学,实现“教学做”结合,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创业指导,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3.因材施教

第一,按照顺序进行教学。在高职各专业中,要有秩序地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年级开设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创业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年级将基础与主干课程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对企业的企业家精神的提高;三年级将技术培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认知”与“实践”的交替作用,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逐步建立起一套循序渐进的、有序的培养机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针对不同职业院校的特点,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可以组建不同的创新创业学习小组或实习团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其素质参差不齐,故应因材施教。对具有创新精神素质差的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注重对其进行基本的创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使其形成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中等水平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培养其创业观念,积极参加创业活动,培养其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生参加全国大赛;通过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结语

总之,新课改要求高职院校要坚持“开拓创新”的思想,更新教学设施。同时,要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向利.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J].中国科技产业,2018(10):80.

[2]王云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之系统工程论[J].学术交流,2013(10):213-216.

[3]刘立华,武勇,徐军.创新创业大赛获胜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8):46-49+81.

[4]张肃,邹晓红.TRIZ理论对我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5):125-130+144.

[5]李旭辉,孙燕.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Z1):109-117.

[6]陈霞玲.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以美国四所高职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7):74-81.

[7]张凯亮.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2):21-23.

[8]罗嘉文,米银俊,赵天阳.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9(07):117-122.

[9]刘洪民.大学科技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基础、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5-9.

作者: 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