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风险控制管理研究3篇

风险控制管理研究3篇

时间:2022-12-27 16:37:03
风险控制管理研究3篇

风险控制管理研究1

引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将新型财务共享模式应用于企业,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当今许多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企业集团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问题,主要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质量低下等问题。为此,中国石化等大型企业开始实施“财务共享”的金融管理模式。对财务分享进行剖析,降低运营费用,提高整体效益。而财务共享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文章重点讨论了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依据财务共享的风险控制策略,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

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相关概述

1.1具体内涵财务共享模式是企业在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现代财务管理方式。信息科技就是运用科技。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海量的信息资料进行高效的分析和处理,并能对基础财务业务进行处理[1]。在进行财务交易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所涉及的数据作为服务平台,从而有效地处理各种业务,在减少经营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财务共享”是一种现代的管理方式,它不仅能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还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在运用财务共享模型的时候,可以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和升级,同时也可以将内外两家企业视为自己的客户,而在财务管理中,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中心。比较了财务共享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发现前者更加全面、更加灵活,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涵盖范围更广的经营方式;如组织管理,服务管理,技术管理等。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和升级,将其作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加强对财务的支持,要充分利用财务管理来推动企业的发展。1.2核心内容具体而言,目前我国企业所建立的财务共享模型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高效地处理财务业务与管理[2]。信息技术是财务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实现财务管理和财务服务,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准确地处理财务业务。第二,以高校“公共财政”为中心。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应该把财务工作作为内部发展的核心。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更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第三,一般财务共享服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型,二是分散型,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财务管理,有利于优化,加速这项工作的改革。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常见的运作模式

2.1基本模式建设社财务共享中心是最常见的一种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财务共享中心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只是被动地接受服务的决策,因此也被称作托管式。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撑下采用财务运作,基本基于标准化的流程,减少了经营费用,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市场模式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实行营销模式,使用户的定位由原来的内部功能部门转向经营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是分离的。而现在,财务共享中心拥有了操作权限,也就是说,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为使用者提供服务,并且收取一定的费用。运用营销模式后的金融共享中心,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3]。

2.3高级市场模式先进的营销模式经常被大型的跨国企业所采用,市场模型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开放性,并能够参与到外部竞争之中,并为企业提供了外包服务。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用户,用户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这种竞争模式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品质和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2.4独立经营模式随着财务共享中心业务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种被视为独立运行主体的独立业务模式。企业的用户主体并非主要的用户,而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取利益。这种模式下的财务服务中心是一个独立的服务组织,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改进来提升老客户的忠诚度,从而增加新客户,从而增加收益[4]。
3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风险

3.1缺乏先进的共享理念和模式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财务核算的更新、升级,使企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随时获取有关的财务报告及应用。这是公司发展到某一阶段后的材料。然而,从互联网时代的视角来看,很多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发展理念,很多管理者并不知道“财务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仅仅将其看作是单一的财务核算工具。在理念上,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升迁范围不够,实际成效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所设立的财务共享中心仅仅是表面上的,甚至盲目跟随。缺少完善财务共享中心的方式。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如何进行中心的更新和维护,以及如何提高中心管理水平,这些都给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带来一定难度。3.2缺乏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技术和系统为支撑的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观点下,很多企业都缺乏分享财务共享中心全过程的权利。利用智能信息技术。首先,缺少网络大数据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公司的金融和会计工具都比较陈旧。财务会计软件不能在较长时间内更新。财务和会计从业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程度不高,而在信息技术方面则相对落后。没有按时地利用信息技术,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很多企业并没有依托于诸如网络、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来实现对财务共享中心所需的各类数据、信息的采集,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造成了财务共享中心规模不足,使得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无法随时随地共享财务报告资源。

3.3缺乏专业化的财务人才互联网时代使复合型人才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整体运作缺少系统性的人才。首先,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忽略了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学习与训练,造成了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也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所以,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无法充分发挥内部系统人才的主体性作用。其次,部分企业没有确立关于人才奖励机制的核心思想,没有加大资金投入,也没有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内部财务精英团队的需求。再次,部分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模式的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融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于企业运营的有益引导,导致企业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财务共享理念,无法辅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风险控制策略

4.1强化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的构建财务共享是一种顺应时展趋势的创新金融经营方式,使我国现阶段的财务管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的体制与管理。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发展,企业要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此层次上,加强金融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加强财务共享管理平台、服务中心的建设,既要强化业务过程,又要强化财务过程,强化软件和软件的建设。从各方面着手,加速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信息化、程序化、统一化、专业化[5]。这样,在统一管理、专项协调、数据分析等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将更加具有管理性。在财务信息服务和监督系统方面,必须重视财务信息服务和监督制度的建设,例如企业财务预算信息、企业财务资金的调拨,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搭建财务共享云平台,提升数据算力第一,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为金融服务中心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在海量的数据支持下,工作人员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并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重要的内容,从而提高数据挖掘与分析的能力。第二,金融服务中心能够促进企业内外的协调发展;企业的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而财务共享中心能够使企业内外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使信息的传递更快、更少的信息差异;信息与知识的紧密结合,使企业能够获得所需的信息并运用到业务中。第三,将大幅降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费用[6]。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共享平台来完成数据应用的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分析;理解企业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企业的相关规律和特点。要将企业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高效的决策,就必须按照应用的主题来组织和总结。金融机构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更新和重构金融共享业务,充分说明了引进技术的重要性。技术与业务是相互补充的,各有关部门应持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准,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寻找最好的技术途径,并掌握各技术的优点与特色;只有如此,企业的痛点与技术优势才能真正地融合在一起,解决问题。在方案方面,要建立一个专业的队伍,为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3严密设置系统逻辑校验规则(1)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对提升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深化文件、合同、付款记录等检查制度。比如,为了控制合同的超额付款,应用共享系统,将每个付款交易与相应的合同联系起来,从而判断累计的付款金额是否超出了合同总数,对逾期付款提出警告。此外,为了避免出现重复付款的风险,本文提出共享机制,即共享同一付款人的付款金额和供应商的收款金额,对可疑的重复付款发出警告。系统的逻辑验证是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支付的安全性。(2)建立评价新功能要求的评价机制,对新增加的功能进行增星配置。针对各部门的系统优化要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评价,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功能需求是否对已有的系统产生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修补的次数和影响,改善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添加新功能之前,需要有专业人员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全面测试,提供书面测试报告,以改善新功能在正式运营环境下的可信度。

4.4利用自动化手段提高付款效率和准确率

4.4.1制定集中付款职责规范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例如,要求“见单付款”,即付款单据流转到共享中心付款人员处,付款人员才能按单据金额和供应商信息进行付款,确保单据流和资金流保持一致性;规范付款失败和退回业务处理方式,要求对于付款退回业务,要查明原因并与基层单位确认无误后,才能予以付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利用网络资金诈骗、挪用公款等反面典型案例,给会计和出纳人员敲响警钟,提高防范资金风险意识,增强资金制度执行力,做到定期更换密码、临时离开即时退出界面、收好U盾,从细微之处堵塞资金管理漏洞,不给“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4.4.2银企直联功能,实现批量集中付款统一支付通过建立共用交易平台和商业银行系统的联结,在共享交易平台,实现银行支付操作。银企对接可在不同机构间进行跨部门间的转账操作,并进行一键操作,提高了支付与结算的速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同时,将支付方帐号的查帐工作向前推进至前台查帐,以防止共用处在稽查、支付稽查阶段出现重复的现象。

5结语

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已成为时代潮流,而且日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要从整体上对财务共享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提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重视;并在实践中解决了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

作者:魏英姿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风险控制管理研究2

引言在石油开采的风险控制中,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石油开采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石油安全开采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它具体体现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使用安全、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培养等方面。贯彻落实石油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提高石油开采的安全性以及石油开采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企业在石油开采中可能发生的人身损害以及财产损失,不断提升企业对于石油开采现场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对于开采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的辨别与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石油的安全开采。

1石油开采作业的风险辨别

1.1石油开采现场的风险类型根据石油开采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分工的不同,本文将石油开采现场的风险类型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工作人员操作所导致的石油开采现场风险。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一般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对于工作内容以及使用的机械设备掌握不牢固导致的。面对这一部分的开采风险,本文认为企业应当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令工作人员在开采作业前充分了解所进行的开采任务,帮助工作人员减少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其次是由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出现问题,导致设备零部件有损耗、无法正常使用出现的危险。这一部分的危险往往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零部件的脱落、老化都会令整个机械无法运转,一旦机械失控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安全事故。例如在抽油机的使用中,一旦刹车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将会导致抽油机失控,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类似于抽油机的大型机械应当处于工作人员的严格控制范围之内,对此,本文进行具体分析如下: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当在工作前对于抽油机零部件是否变形、脱落,是否出现轴承卡住等情况进行深入检查以及例行维修,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都会导致相关机械设备难以正常运行的情况,进而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使用抽油机。另一方面,对于管钳等工具的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石油开采出现难以弥补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都是石油开采现场重要的风险隐患之一,但是也都是企业能够通过更加细致的仪器设备排查所排查出来的风险隐患。最后一部分风险隐患是石油开采现场物品摆放混乱或现场有火种而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这一部分事故隐患一方面是由于工作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到位,不能够认识到石油开采作业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不到位,对于现场作业风险的排查不到位所导致的。在石油开采作业中,现场物品摆放以及区域划分不到位是不深入基层实践的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发现的,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这些安全隐患将会导致石油开采作业现场发生火灾等,加大事故的损害范围以及损害后果,加剧企业的经济损失以及石油开采现场的人身损害。

1.2安全隐患排查不同于石油开采作业现场的风险识别它应当是企业开采前的常态化工作流程,贯穿于石油开采作业始终,每当石油开采作业前,企业都应当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具体而言,安全隐患排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石油开采作业前,企业应当对工作人员机械操作的操作意识、安全风险意识进行排查,对于现场机械设备、物品摆放是否合理进行排查,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所制定的安全管理规范是否能够有效落实进行排查。其次,在每日作业完毕后,管理人员应当指派固定的工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正常维护以及物品摆放是否合理等进行排查,为后续的开采作业打好基础。

2石油开采的风险控制措施

2.1企业应当在石油开采前加强对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规范性的培养首先,企业应当选择具有一定安全操作经验以及服从纪律、服从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石油开采工作,保证石油开采工作队伍的素质。其次,在石油开采作业前,企业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以较高的安全意识以及风险意识投入到后续的工作当中。只有保证工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都能够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真正在石油开采作业中以企业制定的相关标准要求自己,保证石油开采作业的安全性。最后,企业应当对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这一部分工作人员技术操作的标准性,并且对这一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作业规范进行全面的培训,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等情况。除此之外,企业应当保证整体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严谨性,在工作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操作行为。对此,本文认为企业可以积极开展例会以及技术培训等,这样既能够加强员工之间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又能够提升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2.2企业应当制定健全、严格的现场施工作业安全规范积极划分工作区域,由小组组长担任该区域的负责人,并对该区域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操作培训、安全意识的培训等。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企业安全意识培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通过区域负责制积极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员,保证石油开展现场的责任划分明确。除此之外,健全、严格的现场施工作业安全规范是石油开采作业现场的整体保证,是保证石油开采现场秩序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强安全规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认为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于不遵守安全规范的工作人员予以惩罚,对于遵守安全规范并且能够在具体操作中积极落实安全规范或者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予以举报的工作人员与相应的奖励。此外,企业管理人员也应当积极投入到基层工作中,以基层工作实际出现的安全隐患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并且积极与不同区域的负责组长进行交流,讨论安全规范制定的细节,这样能够保证安全规范在企业石油开采作业现场的贯彻落实,保证安全规范能够在工作人员具体的操作中发挥应有效果。

2.3企业应当完善对于石油开采现场操作设备的日常维护、养修以及现场物品的摆放等环节的纪律性首先,在石油现场操作设备的购买中,企业应当选择有资质且质量符合标准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的各个零部件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符合石油开采作业的标准。这样才能够将石油开采作业现场发生机械设备失灵的概率降到最低。其次,企业应当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养护,保证机械设备各个零部件不出现脱落、老化、卡住的情况,进而保证在开采作业中机械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最后,企业应当为机械设备划分合理的存放位置,保证机械设备存放在合理区域内。在石油开采作业中,这些设备存放不当将会发生磕碰等问题,造成机械设备不必要的损伤,对于这些损伤的维护将加大企业的相关成本支出。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应当为机械设备划分合理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在使用完相关设备后能够合理归还降低机器设备的损耗率。

2.4企业应当合理规划石油开采作业现场,保证石油开采作业现场的布局合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序。首先,在布局合理方面,企业应当为原料、机械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等石油开采作业现场需要的不同机械设备按照不同的性质划分存放处,保证石油开采作业现场没有杂物乱堆的危险,进而降低石油开采现场的风险等级。其次,企业应当安排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存放以及使用情况、维护情况进行记录,保证石油开采现场的有序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活动之一,石油开采作业的安全对于我国石油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建议需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意识、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安全规范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加强对于石油开采现场的规划合理性,保证石油开采现场的秩序稳定。只有保证上述环节的有效落实,才能够真正将我国石油开采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降到可控范围内,真正保证我国石油开采的安全.

作者:杨勇 单位: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

风险控制管理研究3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A供电公司始建于1970年,主要担负着两市四县四区的供电任务,管理8个县级供电企业。服务用电户数215万户。运行管理174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变电容量1202万千伏安;315条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3507千米。当前,影响供电企业安全发展的风险矛盾还在不断积累深化。面向“十四五”,A供电公司处于系统大发展、电网大建设、能源大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系统性、结构性、阶段性、体制性风险依然突出。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A供电公司传统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手段,与国网最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从上级的工作要求以及企业管理改革、变化等方面来看,要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目标,公司系统需要创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策略就显得极为迫切。因此,运用“大云物移智”等技术,打造以安全生产风险多数据源融合及可视化展现为特点,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实现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达到安全生产风险全流程可视、可控,潜在风险提前预测和防控的目的就显得极为必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1)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研究。WH.Hein-rich(1980)的事故致因理论在安全生产事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指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并讨论了这些原因与事故之间的关系。KazimierzJamroz(2010)提出,在交通运输中尝试和整合风险管理方法非常重要,并利用Trans-Risk风险集成管理系统从事于生产的各个环节。DavidHillson(2003)指出,风险管理被认为是解决与各级业务相关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2)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研究。Ericsson,G.N(2009)制作了一份技术手册(TB),其目的是强调三个主要问题:安全框架、风险评估和安全技术,以正确处理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DMGuo(2010)在阐述电力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力安全风险评价管理系统,详细阐述了设计标准和功能模块组成。WJHuang(2017)认为,电网安全风险评估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预防灾难性故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要素影响指数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2.2国内研究现状(1)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研究。张芸鹏(2020)运用先进智能算法设计作业风险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对铁路人员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减轻了人在监督中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和节约了管理成本。姜传军(2018)构建系统非煤矿产资源开采风险管控模式,确保JL省非煤矿产资源开采的安全环境持续稳定好转。穆波、刘超(2020)依托物联网、互联网、AI识别等先进技术,开发了适用于易燃易爆化学品企业的人员作业安全与风险智能管控平台。(2)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研究。张志平(2013)围绕供电企业生产作业实施过程,采用WBS-RBS和故障树组合的风险识别方法对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毕洁莹(2017)认为,电网等安全生产风险较高的企业,更应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安全生产。宋佳、李孟(2019)坚持以“大数据安全”理念为引领,以“四大安全”为导向,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理念,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强化过程安全监督建设,构建信息展现平台,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高效落地。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运用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分析框架,分析研究以下内容,分别是:(1)分析当前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背景及现状;(2)找出问题所在;(3)提炼适合本次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A供电公司的管控策略。

1.3.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搜集相关专著、期刊等资料。总结整理出相关可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公司人员调研,利用spss26.0对问卷数据作分析总结,得出调查结论。(3)案例研究法。本文以A供电公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对资料归纳分析整理,提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策略。

2相关基础理论

2.1安全风险管理概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指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能够控制的。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对风险的管控措施进行管理。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要严格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细化风险管控措施,保证控制后的风险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是不可消除的,风险管控的措施是能够做好的。

2.2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亨利的因果关系理论。1931年,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W.H.Heinrich)在其著作《工业事故预防》中,描述了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与损害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导致死亡的事故并非孤立事件的结论。轨迹相交理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轨迹与物质因素轨迹的交叉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当不安全的人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物质状态同时发生时,或者当不安全的人类行为遇到不安全的物质状态时,就会在这个时间和空间发生事故。

2.3RBS/M安全风险管控方法RBS/M安全风险管控方法由我国学者罗云在2014年提出,是一种基于风险的监管理论和原理,主张结合风险定量评估、风险定性分级,对风险实施分类、分级管控。

3A供电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现状分析及问题

3.1A供电公司概况

3.1.1A供电公司基本情况A供电公司始建于1970年4月,主要担负着A两市四县四区的供电任务,管理8个县级供电企业,供电面积7887平方公里,供电人口550万。A供电公司电网通过十回500千伏线路与省网相连,通过10回220千伏线路与周边地市电网相连,是华中电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重要枢纽。3.1.2作业生产情况(1)电网建设情况。A供电公司电网建设工程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变电站的建设,包括公司系统交流35千伏及以上、直流±400千伏及以上新(扩、改)建及公司所属单位承揽的公司系统以外的35千伏及以上、±400千伏及以上变电工程的建筑、安装、调试等工作。二是线路的建设,包括系统交流35千伏及以上、直流±400千伏及以上新(扩、改)建及公司所属单位承揽的公司系统以外的35千伏及以上、±400千伏及以上线路工程的建筑、安装、调试等工作。(2)配电网建设情况。A供电公司配电网工程主要是指公司系统10kV以及下配电网工程的建筑、安装、调式等工作。(3)营销现场作业情况。A供电公司营销现场作业是指从事营配现场作业的业扩报装、电能计量、用电信息采集、用电检查、分布式电源作业、智能用电、综合能源、带电作业等现场作业。(4)运维检修作业情况。A供电公司运维检修作业是指供电企业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等现场作业,包括变电站运行维护、变电设备检修、线路检修、配电设备检修。

3.2A供电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现状分析

3.2.1问卷设计与调查(1)问卷设计。主要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结合公司实际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情况,设计问卷,初步讨论筛选后选出粘合度高的项目24项。内容如下:一是基本信息:我的性别是?我的工龄是?我的最高学历或学位是?我的岗位是?我的职称是?我的公司是?我的专业部门是?二是制度措施:当前您部门(单位)作业计划(10千伏以下停电作业、非停电类、临时类、营销作业类、配(农)网工程等)审批、、公示等管理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当前您部门(单位)作业风险管控机制中相关制度是否能够适应风险管控工作需求?当前您部门(单位)相关队伍(产业单位、监理单位、外来施工单位等)实施安全资信审核、准入、报备等管理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当前现场作业进行管控的制度是否健全?当前您部门(单位)在到岗到位方面的制度是否健全?当前您部门(单位)作业现场的安全督查是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机制?三是人力资源:当前对风险分级和预控的实施效果,是否开展监督?当前关于队伍准入工作实施效果,所在单位有能力开展全面监督?当前您所在单位成立了安全督察队伍或有效的安全督查力量,有能力开展全面监督?当前您所在单位的三级安全网成员(安全员),能够专职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或能够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安全监督上?当前您所在单位出台了相关政策,能有效支持安全监督工作?目前您部门(单位)开展的以人力为主的现场安全督查工作的效果如何?四是手段及评价:您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开展了信息化线上管控?您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开展了智能化装置进行管控?目前您部门(单位)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增加新型安全监督模装备?利用现代信息化系统或智能化设备开展线上安全风险管控,您认为没有必要?如果要推动信息化安全风险管控,不太需要上级部门的统一策划?(2)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为A供电公司。发出2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92.5%。

3.2.2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1)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本文问卷信度分析仅针对定量数据克隆巴赫信度系数。如果信度系数在0.8以上,证明该量表的信度非常好。本文中问卷调查的整个量表信度系数值为0.966,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非常高。(2)问卷调查的效度检验。KMO值用于判断信息提取的适合程度。如果此值高于0.8,则说明研究数据非常适合提取信息。本文中问卷调查的KMO值大于0.953,研究数据效度很好。以上分析过程及结果说明,此问卷的设计内容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3.2.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对本次的调查数据进行评分制,分别设置五个分值标准,如表1。人员基本信息分析:男性的比例为73.36%。9年以上工龄的样本比例是34.37%。样本中62.16%是本科学历。一线作业人员共有111个,占比为42.86%。制度措施情况分析: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分析结果,人员样本在制度措施部分综合平均分为1.296分,综合结论为中等,急需改进。人力资源情况分析: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分析结果,人员样本在制度措施部分综合平均分为1.331分,综合结论为中等,急需改进。手段及评价情况分析: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分析结果,人员样本在制度措施部分综合平均分为1.331分,综合结论为中等,急需改进。

3.3A供电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通过对A供电公司的问卷调查,结合近年来的实际情况,A供电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总结问题如下:(1)作业计划管理有待全面覆盖;(2)作业队伍及人员安全管控有待提高;(3)安全督查工作流于形式。

4A供电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策略与具体措施

4.1A供电公司“四个管住”作业风险管控策略(1)“四个管住”即“管住计划、管住队伍、管住人员、管住现场”。“管住计划”策略。管住计划是龙头,计划管理是建立和维持良好生产作业秩序的前提,只有掌握了准确的作业计划,各级管理者才能准确掌握作业风险等情况,统筹部署安排安全防范措施,进而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2)“管住队伍”策略。管住队伍是基础,队伍是施工作业开展的最小单元,安全管理好的班组是供电系统希望合作的伙伴。管住队伍即是充分运用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通过全面执行负面清单、资信评价、黑名单等管控措施,把真正懂管理、有技术、有能力的队伍留在作业现场。(3)“管住人员”策略。管住人员是关键,人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是现场一切工作和安全管控措施的实施主体。管住人员即是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准入管理,实现人员作业全流程监督,以安全制度规范人、用监督管控约束人、拿安全绩效引导人,切实规范人在现场的作业行为,养成遵章守纪习惯。(4)“管住现场”策略。管住现场是核心,现场是风险管控的实施环节和最终落脚点,是生产作业安全管控的最终目的。管住现场是通过有序的现场作业组织管理,充分应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发挥专业保证和监督体系协同管控作用,确保作业安全有序实施。

4.2安全管控中心与安全督查队建设

4.2.1安全管控中心建设A供电公司建成安全管控中心,规范值班、交接班、会商等日常运维管理,配齐配足监控人员,常态化开展远程视频督查,对各类作业现场实施全覆盖监察。A供电公司在安监部增设安全风险控制分析专责岗1名,负责安全管控中心日常运行及管控值班管理,重点对区域内六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三级及以上生产作业风险、四级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远程安全监督工作进行管理。

4.2.2安全督查队建设A供电公司组建市县二级安全督查队伍,配齐督查人员,配足安全督查装备,通过“四不两直”现场监察、远程视频督查、区域互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作业现场实施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监督。A供电公司市公司安全督查队按需配置专职人员,在输电、变电、检修、建设、交通等主要专业中选拔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班组长、专责和安全员担任。

4.3信息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支撑体系建设

4.3.1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建设A供电公司在终端侧智能物联感知手段不足,无法实时掌握作业及灾害现场情况,所以提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利用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建设与应用,加快安全监督力量与风控平台功能深度融合,实现作业现场督查全覆盖、风险管控全覆盖、安全管理全覆盖,以风控平台为载体,全面支撑风险管控流程,全面保障安全生产。

4.3.2视频监控终端配置A供电公司综合应用高清手持移动单兵、移动布控球监控终端进行现场视频布防,结合智能图像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及预警,及时有效发现现场违章施工行为,实时推送现场异常告警信息,通知管理人员及时管控。5结论本研究最终得出,在政策上支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精准提出“四个管住”策略,强化安全监督系统建设,以信息化系统、智能化终端为支撑,紧紧围绕风险管控关键要素,从源头上、根本上、体制上强化安全管理,一定能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和巩固。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新做法与新经验丛书”编委会.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新做法与新经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毕洁莹.AB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其完善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17.

[3]陈维民,徐莲.安全风险预控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4]黄培珊.Q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作业安全的风险管控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20.[5]黄天才,姬鹏.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信息系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44(01):151-153.

作者:亢世轩 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