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1 07:28:31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施工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国民经济中,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有着为人民提供生活用水、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等多重重要功能,还具备防洪抗灾的巨大作用。在我国,水利水电枢纽种类较多、分布很广,中小型为主和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强大的经济保证和多年的建设与运行,现在国内适用于河坝、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地基越来越少,因此,通过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是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得以实现的好方法,同时,由于一些工程建筑物逐渐老化,导致渗透问题的出现,假如不能够及时进行防渗处理的话,不仅会使水利水电枢纽的运行效益下降,还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工程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所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防渗加固等一系列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措施,灌浆施工的质量好坏对水利水电枢纽运行的可靠性及其功能与效益有着重大影响,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其足够重视。

二、水利水电灌浆施工技术

1.无塞灌浆施工技术。无塞灌浆施工是一种由上而下,往复循环、封闭孔口的施工方式。其显著特征在于引入无塞技术,钻设灌浆口径约为76mm的孔洞,并用一根钻杆取代原复杂塞,也可利用无缝钢管完成射浆,并将相应孔隙用于回浆作用管路。完成各段灌浆施工后,可将钻杆拔出,更换钻具,并实施后续灌浆段孔洞钻设及灌浆施工,该环节省略了待凝过程。该施工技术模式特征在于可令试验环节持续时间有效缩短,提升施工建设效率。同时无塞灌浆施工技术的引入可有效预防灌浆塞形成堵塞现象,并引发施工漏水,造成返工,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令帐幕灌浆施工建设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令工程具备持续的防渗能效。

2.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中引入混凝土裂缝处置灌浆技术由坝工构筑物逐步应用,而后扩充至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通过长时间的应用摸索,明确了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对于泥凝土裂缝的良好修补完善具有科学可行性,并体现了经济合理性。该施工技术为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完善修补创设了良好的实践方式途径。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在我国各区域均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科学引入公用建筑工程之中建设大梁,还引入工业厂房建设之中,辅助吊车梁施工,公路工程中则利用环氧灌浆进行桥梁建设,地下铁路则用于涵洞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利用该技术建设小型水坝,修补抗冻地面也可利用该技术提升施工建设效果。该类方式可谓在逐步应用实践中,继续拓展创新、优化完善,并逐步成为当前稳固混凝土构筑物,有效补漏的良好施工建设方式。

3.诱导灌浆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规划设计阶段中,依据不同需求,应令条件设计不仅承担泥土侧压力,同时应有效预防渗漏,提升灌浆帐幕建设质量。再者,应科学规划管理浆液实际流动范畴,进而有效合理的进行基础工程加固。为满足上述施工建设需求,诱导灌浆施工逐步形成。从宏观角度来讲,诱导灌浆施工还涵盖电渗化学灌浆等,在施工建设阶段中发挥了显著应用效益。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灌浆施工要点

1.钻孔施工要点。钻孔时,必须确保孔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钻孔均匀垂直度。灌浆塞应卡紧,以防发生返浆。同时,应注意帷幕灌浆的孔深,当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较近时,还应该做好孔斜的测试。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钻孔顺序,严格按照设计步骤进行施工,以减少误差。最后,要做好压水监测试验,严格控制吸水率,确保吸水率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2.冲洗施工要点。冲洗的根本目的是清除孔内残渣,以提高浆液与岩石的胶结度。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高压水对灌浆部位进行及时有效地冲洗,尤其是要将其中残留的填充物清理干净。需要注意的是,冲洗顺序必须科学合理,应先冲洗钻孔,再冲洗岩层裂缝。按照一次性冲洗孔数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单孔与群孔冲洗两种。

四、创建优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管理体系

1.优化水利水电灌浆子系统管控

水利水电灌浆质量体系涵盖处理灌入水平、可塑性控制与强度特性等环节,其控制标准要求基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特性及设计施工标准的不同而呈现各异。为此实践控制阶段中应依据预定管理标准做好浆材的科学筛选,参照灌浆定理、材料特性、地质状况与施工工艺各项属性关系,以及渗流场、水利水电工程坝基、温度场的相关反应状况,令其实现科学良好的选择。具体的灌浆定理包含尺寸效应、劈裂定向、判别及吸渗反应等。基于尺寸效应,应令浆材粒径尺寸控制在低于被灌对象的孔隙与缝洞标准之下,令其符合浆材对孔洞的相关尺寸效应。综合考量群粒堵塞效应累加作用,应做好效应标准调整。倘若灌浆为粒状液体,对其渗流状况需符合尺寸效应管控,此外还应考量流变效应影响。实施劈裂灌浆施工阶段中,引发的劈裂作用率先来自载体最低垂直主体应力平面。施工阶段中可利用数值方式将载体之中形成的水力劈裂状况进行表述并实施属性判断。也就是对钻孔压水实施产生的验证结论展开研究,并辨别三类可能状况。一旦流量同水头保持线性影响关系,则裂隙之中水表现为层流现象,位于灌浆载体没有产生水力劈裂。而当水头同流量保持平方根函数关系时,渗流表现为紊流水平,这证明裂隙形成了阻塞,也有可能其中填充料已经被压密。而当流量的逐步提升超过水流的变化增长时,则说明渗流断面实现了扩充,导致该现象的成因在于载体产生破裂,也有可能是裂隙产生变形或其填充物被冲走。低渗透介质在受到化学浆液的侵蚀影响时,主体渗透方式并非压渗形成,而是通过浆液针对载体产生的亲和力影响以及润湿作用形成,也可称为吸渗作用。浆液针对载体产生的润湿,主体可通过接触角进行表述,倘若接触角超过九十度,浆液为对载体形成的润湿相,产生了亲合作用影响并呈现出吸渗现象。相反当接触角低于九十度时,则并不产生吸渗影响,此时,浆液应通过引入外加压力方能令其进行灌入。

2.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费用体系管控

水利水电工程费用体系控制阶段中,优质的控制手段可确保产生显著的灌浆净效益,提升施工建设水平。为此,我们应引入优化控制理念,运筹帷幄,优化施工管理策略,有效降低灌浆施工相关投入成本。应依据最优化原则,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深入考量分析,引入适应性施工工艺与控制方案,对整体灌浆体系开展科学管控。应有效将该部分负效益控制在合理范畴之中,这是由于理论上最优化的控制方式在实践中的效果并不一定最为理想。因此在明确施工控制方向目标的基础上,应基于优化运行策略符合施工建设需要,进而有效控制负效益的增长,优化成本控制效果,并实现良好的效益目标。

五、结论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灌浆及施工是一项复杂、重要的实施系统,我们只有了解其主体技术特征、各项技术应用标准,创建完善的灌浆子系统、优化工程费用体系建设,才能以优质的灌浆施工、合理的成本投入,提升基础工程建设水平,优化施工管理效果,创设出真正优质、精品、安全、可靠的水利水电工程,并营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篇(2)

经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厅、水利厅批准,醴陵市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项目于2007年在我市实施。在省计委、水利厅及株洲市水利局的主管领导下,我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小农水”工程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首的项目领导小组,并批准项目村为项目法人单位,计划、财政、水利等部门紧密配合,完成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资料整理等工作,并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程规模及项目计划

醴陵市2007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规划解决醴陵市1个乡镇、2个项目村 3000 亩农田的灌溉问题。醴陵市水利局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财政标准文本》并通过省级专家审查,省水利厅并下达了湘水工管〔2007〕148号文。

醴陵市2007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项目有:新建山塘1口;整修、加固山塘28口;小型电灌站更新改造5处、65KW;田间灌溉排水渠道整修、加固、防渗21条、 11930m。项目概算总投资 133.74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补助4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20万元,地县补助18万元,项目区农民自筹和投劳折资55.74万元。

二、项目完成情况

1、市、乡两级高度重视

项目立项后,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了项目乡、村专题会议三次,达成一致意见为:“小农水”项目建设由农民自建,市水利局提供技术指导、市财政局指导资金管理,资金采用报账制,项目村是项目建设法人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醴陵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醴陵市人民政府主管农业副市长易顶峰任组长,水利局局长为副组长,政府办、农办、水利局、财政局及项目乡镇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水利局主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水利局、财政局抽调专职人员4人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2、工程建设办法

醴陵市水利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订了《2007年醴陵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并与项目村签订施工合同,聘请株洲市水利水电质量监督站醴陵分站监督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以村民自建为中心,各部门全力配合。我市的项目建设主要形式为:由村上统一管理资金、统一管理工程。具体是由村支部统一组织,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讨论,村上同意收取群众自筹资金,设立专门账户,由专人管理,定期公布支出,接受群众监督,各项目组织各自的工程量投劳。

3、工程完成情况

各项目村的完成情况为:完成田间渠道衬砌21 条,13360 米,整修山塘28 口,新建山塘1口,泵站更新改造5处65KW。工程量占计划的105% 。完成工程投资 149.633 万元。占计划的 111.88%

三、村、支两委积极发挥作用

在工程建设初期,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以为“小农水”工程是政府大包大揽的工程,既担心建成的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不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又担心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难以到位,所以村民都抱着“等、靠、望”的思想,项目建设一度难以进展。在这种情况下,村、支两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广泛发动宣传。先后召开村党员会议、组长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水利局派员参加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在会上对群众宣传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组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号召农民珍惜难得的机遇,同时,每个项目村都进行项目分析,村支部解释通过项目建设可以减少农业成本,算经济账。据我们统计,两个项目村共召开“小农水”专题会议38次。如湾富项目村,在会上,村干部为群众算了一笔账,该村当时仅有5台机埠,设备老化陈旧,仅能灌溉40多亩农田,如果这次项目建设改善了机埠及渠道灌溉条件的话,可以改善灌溉面积520亩,按每亩增加产量150公斤、每公斤1.6元计算,则每年可增加收入11.52万元,另外,由于渠道畅通,可以减少机埠电费,至少可以减少电费30元/亩。仅这两项可以为全村增加收入13万元,群众自筹的这部分资金不到3年即可 收回。通过多次会议,群众的思想通了,筹资、投劳也积极多了。二是积极带头作用。老百姓普遍反映,小农水建设村里的干部都是走在群众前面,率先垂范,不怕苦,不怕累,以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广大群众一起干。如新联村在建设渠道期间,村干部带头担砖、挑水泥,中午不回家,为群众搞好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工程进展顺利;湾富村村长谢桂龙,为总是身先士卒,早上天不亮第一个到工地,晚上天黑了最后一个才离开,村里的群众对他及所带领的村委会班子的评价很高,积极性也很高,公车个进展很快。三是组织引导群众。针对群众没有建设经验、怕工程建设不好,浪费国家投资等对工程建设无把握的情况,村干部也想了很多办法。村上组织了组长、党员、及村民代表到南桥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工地参观学习,通过参观,村民的信心增强了,并表示:虽然“小农水”项目建设由村民自建,但有把握把工程建设好,参观回来后,村民积极为村上献计献策,开展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由于村支两委的积极发动与引导,群众积极性迅速高涨,甚至许多没有规划的村民小组都想参加项目建设。四是积极监督协调。由于“小农水”建设涉及面广,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村支两委敢于担责任,做了很多细致耐心的协调工作。如湾富村在建设红旗渠道时,由于规划造成6户村民的农田需要调整,当时这些户主意见很大,渠道建设一度停止。村书记黄金梅同志知道情况后,利用早晨、晚上的时间与户主耐心做工作,讲统一规划的好处。通过先后几十次的反复协调工作,村民的思想通了,工程得以迅速修建。现在红旗渠道是湾富村的样板工程,在灌溉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益。村民都讲:“搭帮黄书记,我们再也不要为放水的事情发愁了。”

四、群众在“一事一议”制度中的作用

由于“小农水”建设采取的“民办公助”的办法,这就决定了工程建设主要是以农民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小农水”建设能在我市顺利进行,主要是发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工程建设中主要采取“一事一议”的制度。在“一事一议”制度中农民群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统一思想,充分讨论建设项目

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村以前的许多水利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影响了农业生产。但由于 经济条件有限,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变。现在有了“小农水”建设项目,群众的积极性高涨,都想把水利工程建设好,对于项目的规划、施工、建后管护等有关事情,村上都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协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大家事、大家办、大家议、大家管。充分征集群众意见,最后由村民代表统一决定。在会上,村民代表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办法,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2、统一思想,充分讨论集资办法

由于两个项目区处于我市南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经过水利局的预算,群众每亩需集资(含投劳折资)300多元,这对于群众来讲不是小的数目。为了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必须拿出集资的办法来。在“小农水”项目集资专题会议上,村民代表充分发表意见,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经济条件号的农户出钱,条件稍差的集资投劳相结合,条件差的投劳。此方案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两个项目村在短时间内集资20多万元,投劳折资50多万元。

3、统一思想,确保建设环境

由于统一规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损坏农民群众粮田、土地及道路的情况,在施工环境专题会议上,村民代表积极讨论,既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又把群众的利益损害降到最低。通过讨论最终拿出最佳方案。

五、工程效益

经过我们计算,“小农水”项目可以改善灌溉面积 3050 亩,节水 160 方/亩,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增收240元/亩,农民每年增加总收入73.2 万元,平均每户增收350元左右。通过工程建设,减少了病虫灾害,受益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于渠道畅通,水利用系数提高,明显减少了水事纠纷。另外,通过工程建设,提高了农民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周边的乡镇如栗山坝、泗汾镇等都想争取国家“小农水”项目,群众自发的掀起水利建设的热潮。

六、工程建设的经验

1、群众自愿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使工程建设得到群众的拥护。2、村级班子领导是保障。有了这个保障,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得到很好解决。3、经济效益是促进。“小农水”建设可以减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这自然得到群众热烈欢迎。4、“一事一议”制度是关键。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人的主人翁精神,依法行使管理本村公共事务的民力。

七、建后管护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篇(3)

1.1总体布置具有复杂性事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地的特殊性,必须考虑到地形地势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如在高山峡谷中建设水利工程,必须提前设计布置方案,全面考虑水利枢纽组成部分、总体布局、建设地自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和环境生态效益等因素,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方法、程序、进度的布置安排。

1.2总体布置存在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根据水利工程的基本数据资料选择布置方案,按照工程设计步骤、设计规程和布置优化方法,选择可行性强,最优的布置方案。但是工程设计勘测深度、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政府发展规划等不确定因素均会对施工的总体布置造成影响,造成总体布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3总体布置动态性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不是一成不变,如总体布置方案需要根据工程所要呈现的总体特点、确切方法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调整,并且施工方案要与施工的进度同步协调。此外,在进行总体布置时还需要对各个辅助企业之间的关系、辅助企业和建筑物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达到工程施工工艺的条件,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1.4总体布置要求经济合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量很高,而其中一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施工,如临时性建筑的搭建,以及相关辅助企业的费用,所以总体布置需要根据工程的造价总额和当地经济条件进行设计,综合考量,确保经济合理。尽量降低施工临时建筑物以及相关辅助企业的建设费用,统一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1.5总体布置相对滞后即使总体布置的方案合理,但由于多种原因,一段时间后都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是立刻显现的,而是在施工中凸显出来,因此,施工的管理者需要坚守岗位随时进行协调、控制和指挥。

2水利工程施工中总体布置原则及规划

2.1布置原则为了使水利工程施工场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得到利用,因此在进行总体布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因地制宜。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条件,促进资源开发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善生活水平质量,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第二,科学合理。尽量减少临时性建筑的费用,合理安排,建设临时性水利工程时要把水利、电网枢纽工程以及某些永久性设施规划在内。第三,符合国家政策。水利工程的总体布置要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应的政策,如少占地,尽量不用耕地等。第四,结合施工地整体规划,进行有效布置。第五,根据工程场地布置的三个主要组成,先后做好铺垫,提高工程的衔接度。

2.2总体布置的规划首先,确定最主要的原则。如施工场地选择,确定单一整体或几个施工场地的组合,然后进行施工区域的具体划分和布置并实施。其次,结合场地的自身特点,如地形、地质、交通条件等选定施工场地,一般原则为由近及远,先上游而后下游,洪水位频率一般在5%左右的场地,同时,应把施工现场选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的地带,避开枢纽两岸险要地势和坡陡谷深。再次,施工场地一般不选择在上游存在水库的区域,若果必须选择该类区域,应将在库区坝区就近处进行临时性施工场地建设。库区范围内建设的,最高处必须高于施工期间的最高设计水位。此外,还应避开主河道两岸的沟股洪水冲顶的范围、冲淤范围以及不良的地质地段。

3案例分析

3.1三湾水利枢纽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比选三湾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是丹东市供水工程,兼顾发电,并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保障的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根据电站坝段的综合因素,对左岸和右岸两种枢纽总体布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虽然从技术上看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但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其中左岸布置工程造价较低、开挖量较小、并且工程永久占地面积较少。但是电站厂房与泵站需要分别设置在泄洪闸的两侧,影响了管理。右岸布置使电站厂房与泵站集中在右岸坝下的平台上,便于管理,但工程投资稍高、开挖量大、离主河槽远。最终工程选择了左岸布置的方案,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方案投资量相比右岸布置少837万元,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该方案将为工程建设提供施工基础和技术保障。

3.2锦凌水库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比选锦凌水库主要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并进行地下水环境改善的综合型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小凌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该工程的施工队对水库工程等别、标准以及水库枢纽工程总体布置进行分析,对泄水建筑物布置在左岸或右岸的主要优点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了锦凌水库工程坝线、坝型。确定左岸布置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单个连接段,混凝土坝与土坝连接相对简单、对右岸堤防等建筑物影响很小、基础处理相对简单和开挖量小,相对节约了成本。上述案例集中体现了总体布置的分析对比方式,严格根据总体布置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到了科学的布置,实现了布置的有效性,降低了工程投入量,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4总体布置中的其他问题

总体布置中还应考虑到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混凝土系统与邻接关系,混凝土系统作为施工总体布置中的重要组成,应结合它对临时建筑物进行的布置。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设备繁多,各种设备的重点功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避免设备间的功能冲突给工程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清除隐患,因此需要对施工设施之间的邻接关系进行分析,突出邻接关系的布置,减少其干扰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是对设备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展开分析,同时明确相互关系之间的强度。主要的邻接关系包括施工的进度、强度、设备运行以及物流运输的分析;设备的布置规模以及场地位置关系的分析。首先,设备的布置规模一般根据基本的要求,考虑布置的容量、占地面积、地基的承载能力并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边坡的稳定情况等。其次,根据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特点和导截流的条件,充分考虑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水位变化对设备位置的影响和限制。再次,考虑分析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限制,主要根据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最小的作业半径,最小运输时间,最小进出口范围,以及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安全进行布置。

5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篇(4)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往往会造成破坏地貌和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进行探讨,供类似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实施中借鉴采纳。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土壤流失量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加大了投入,许多水利工程项目逐渐动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往往不重视水土保持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破坏地貌植被,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毫无疑问,水土保持是水利施工的关键任务,严重的水土流失给水利施工和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 项目建设概况

某水利工程总占地1909.31hm2,其中枢纽工程建设占地383.6Ohm2,是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效益。枢纽电站总装机容量80MW,最大坝高34.00m,属于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电站厂房和渠首建筑物。

1.2 背景水土流失概况

该项目区植被覆盖较好,工程建设及影响区水土流失程度轻度。根据广东省国土环境资源厅2000年7月的《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工程所在地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1.3 水土流失防治设计概况

本工程项目建设期永久占地面积22.8hm2(不含移民安置及专项建设区和水库淹没面积),临时占地面积91.4hm2。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主要是耕地和荒地。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共计761.35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719.0hm2(除上述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外,还包括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及专项建设区),直接影响区面积42.35hm2。根据本枢纽工程建设的特点,结合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确定工程建设期重点防治区域为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土料场、弃渣场。

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按照建设类项目二级标准执行。由于该项目区位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0mm以上的区域,且侵蚀强度属轻度侵蚀为主的区域,因此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其执行标准提高2%,土壤流失控制比其执行标准提高0.3,并结合水保方案,确定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六项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5%。

1.4 监测工作实施概况

监测范围:依据批复的本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该工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761.35hm2。根据工程设计与施工进度安排,动态监测工程建设期的实际扰动面积、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及其相应的防治效果等。

监测分区:根据工程建设布局、特点及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将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5个监测区域:枢纽工程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料场、弃渣场。库岸影响区因库岸边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只对稳定性较差的库岸进行观测。

监测重点区:依据工程建设特点,结合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等,确定本工程项目监测的重点对象为易产生新增水土流失的区域弃渣场和取土场。

2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

2.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

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经查阅主体工程资料、监理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监测和实地测量,确定项目区建设期实际防治责任范围为633.21hm2(包括水库淹没面积550.77hm2),其中项目区永久占地面积为614.29hm2,临时占地面积为18.92hm2。项目建设实际发生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比批复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减少了128.14hm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

(1)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扰动土地面积根据批复的本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本工程项目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114.2hm2,其中永久性占地22.8hm2,临时占地面积91.4hm2。

(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监测结果根据实地监测,建设期实际扰动土地面积82.44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63.52hm2,临时占地面积18.92hm2。

2.2 开采土(石)方监测结果

设计开采土(石)情况:本枢纽工程需开采土料33.01万m3。石料需要总量为66.5万m3。开采土(石)量监测结果:枢纽工程开采土(石)方总量为54.7万m3,其中土方36.5万m3,石方18.2万m3。总的开采土(石)方总量比原设计的开采土(石)方总量86.01万m3少31.31万m3。

2.3 弃土(渣)监测结果

设计弃土(渣)情况:枢纽工程总开挖量为58.45万m3,可利用17.78万m3,弃渣40.67万m3。弃渣全部堆放于优化设计后的左岸坝上游的冲沟弃渣场内。弃土(渣)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根据设计,左右岸各设置一个弃渣场。其中左岸一期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量共计47.4万m3(自然方),除部分可利用外,共计弃渣31.62万m3(自然方)。弃渣堆放于左岸坝下游的坡地上,弃渣高程34.00~42.00m,坡比1∶1.5,弃渣场面积8.1hm2,弃渣场容量44.50万m3;右岸二期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量共计11.05万m3(自然方),除部分可利用外,共计弃渣9.05万m3(自然方)。弃渣堆放于右岸下游距坝轴线1.0km的河岸边,弃渣高程26.00~32.00m,坡比1∶1.5,弃渣场面积1.0hm2,弃渣场容量12.9万m3。

弃土(渣)量监测结果:根据查阅主体工程施工及监理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监测,枢纽工程建设期实际总开挖量为49.5万m3(不包括土、石料场开采量),利用了25.8万m3,弃渣23.7万m3。临时弃土主要为土料场的表层腐殖土,临时堆存于土料场未开采部位的空地上,目前已平整恢复植被。弃渣主要为未利用的开挖土、石料及建筑垃圾,全部堆放于左岸坝上游弃渣场。

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1 工程措施

通过查阅主体工程施工及监理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监测,实际完成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为:散抛石护坡16500m3,土工膜16545m2,碎石4963m3,浆砌石排水沟1820m3,干砌石护坡1200m3,浆砌石护坡200m3,砂浆抹面262m2;浆砌石挡渣墙1495m3,土地整治23.47hm2。

3.2 植物措施

完成的植物措施为:绿化面积32.21hm2(撒播草籽420kg,植树27309株,灌木花卉11325丛)。

3.3 临时防治措施

(1)表土剥离措施:表层土壤施工过程中单独堆存,并使用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表土用于植物措施的换土、整地,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2)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方开挖统筹考虑,杜绝重复挖填,开挖的土方及时回填,减少临时堆土场的堆放量。临时堆土在大风季节采取适当遮盖措施。

施工完成后,根据原占用土地类别,分别采取复耕、种植等措施恢复或改善原有的施工现场状况。

4 土壤流失量分析

4.1 各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监测时段分为施工期和林草恢复期,我们按照开工、施工以及完工时间对各分区进行监测。

(1)工程建设期

根据枢纽建设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活区及弃渣场区各监测小区的检测结果,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总量1864.45t,减去原地貌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769.37t。

(2)林草恢复期

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量监测时段为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根据枢纽建设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活区及弃渣场区各监测小区的检测结果,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总量166.93t,减去原地貌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为79.54t。

4.2 各扰动土地类型土壤流失量分析

根据土壤侵蚀模数监测结果,枢纽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为6481t/km2·a,施工道路区土壤侵蚀模数为6524t/km2·a,施工生产区土壤侵蚀模数为3457t/km2·a,弃渣场土壤侵蚀模数为12712t/km2·a,工程项目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769.37t。

5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5.1 扰动土地整治率

通过实地监测,扰动土地面积为82.44hm2,扣除土料场淹没面积26.63hm2和石料场淹没面积3.2hm2后52.61hm2。共计完成扰动土地整治面积50.71hm2,其中,建筑物及场地硬化面积13.48hm2,工程措施1.79hm2,自然恢复面积3.23hm2,绿化面积32.21hm2。项目建设区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6.4%,高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95%。

5.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通过查阅主体工程施工及监理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监测,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区内水土流失总面积39.13hm2,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37.23hm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5.1%,高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95%。

5.3 土壤流失控制比

根据批复的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确定枢纽工程的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结合实际监测结果,项目建设区治理后的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1,高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1.0。

5.4 拦渣率

根据调查、定点观测及统计分析,计算出弃渣堆放点的弃渣流失量,用弃渣量减去弃渣流失量即为拦渣量,算出该弃渣堆放点的拦渣率,同样采用加权平均法最后算得该项目的拦渣率。本项目弃渣量为23.70万m3,拦渣量为22.99万m3,故拦渣率为97.0%,高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95%。

5.5 植被恢复系数

根据实际监测结果,项目建设区内的林草类植被面积为22.61hm2,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为22.98hm2,故植被恢复系数为98.4%,高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98%。

5.6 林草覆盖率

根据实际监测结果,项目建设区内的林草植被面积为35.44hm2,基准面积为52.61hm2(项目建设区面积减去土料场淹没面积和石料场淹没面积),故林草覆盖率为67.4%,高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25%。

6 结束语

总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是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只有通过科学的水土流失监测,为水土保持提供各项准确的数据,制定出合理有效水土保持措施,从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先斌;水土保持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J];才智;2009年05期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篇(5)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造价;施工方法;施工总布置

中图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建设一般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行和工程验收等过程,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是论证设计成为现实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合理的基本依据,且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成为总体设计方案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组织工程施工是实现水利水电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是要编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统筹安排,从技术措施到组织安排,做出全面合理的论证;其二是要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以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力和物力,完成规定的建设任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模大,结构复杂,不可预见性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工结构的计算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手段都有了较大的飞跃,用优化结构设计,减少工程量,以降低工程造价有明显的效果,但从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来降低工程造价,还有更大的优化空间。不少水利水电工程从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得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逐渐被水利水电的建设者所认同。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必不可少的依据,还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有施工导流、施工方法、施工交通运输、施工辅助企业和大型临建工程、施工总布置以及施工总进度等6 个方面。这些内容均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施工总概算及招标、投标文件的重要依据;是安排年度施工计划、年度投资计划和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管理的依据。

1 降低施工导流费用,减少工程投资

施工导流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它不仅制约工程的施工顺序,控制工程的总进度,而且还是影响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施工组织设计时,要认真分析研究工程所处位置的地形特征和河流洪水特性。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合理的选择导流方案,恰当地确定导流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导流工程量,降低导流费用。我国已建工程中,有不少工程通过优化导流方案,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也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例如某水库大坝工程,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洪水的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将明渠导流方案改为分期导流,使工期缩短1. 5a ,由此得到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相反,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轻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作用,必将导致浪费资金,延误工期。如某水电站的施工导流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在当时形式下,强迫降低导流标准,导致右岸河床3 次截流均失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被迫推迟3 个月截流。

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全面分析研究导流工程的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最大限度地使这些临时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譬如将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或放空洞) ,将围堰与坝体结合在一起等,对工程的投资、进度等都是非常有利的。总之,施工导流设计有许多可以降低导流费用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2 优化施工方法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施工方法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它由施工技术、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施工措施、特定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所构成。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各项建筑结构特性,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所需投入的资金是大不相同的。在优化施工方法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降低单价来达到减少工程投资的目的。例如,若能把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每1m3 混凝土平均水泥用量在现有的基础上降低10 % ,在工程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水利水电工程都必须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工程的进度和工程量,采用先进高效、配套合理的施工机械,这是降低单价、减少投资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确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法时,一定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来降低主体工程的造价。

3 选择合适的道路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投资

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山区,由于工程量大,机械化施工水平较高,无论是对外交通还是场内交通的运输量都是非常大的。在优化场内外交通线路时,应充分认识到正确选择路面结构形式对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特别是场内道路,由于运输总量大,路面结构如果太差,将对施工机械造成严重磨损,施工期间运输效率降低,车辆损坏严重,不仅增加维修费用、设备出勤率降低,而且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使投资不能尽快发挥效益,造成更大的间接损失。因此,认真做好场内外道路的设计、选择合适的道路标准和路面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4 简化施工辅助企业,减少临时房屋面积,降低工程投资

水利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需要建设各种施工辅助企业和生产、生活用房及福利设施。这些临时房屋建筑的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3 % - 6 %。要减少临时建筑的投资,就要认真分析研究工程的特性,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工程附近地方上已有的工业企业和生活福利设施,尽量简化和缩小施工辅助企业的规模,力求使临建费用达到最低。无论是施工辅助企业还是生活设施,能与永久建筑物相结合的,都应尽量与永久建筑物结合。给排水和供电设施(特别是外部输电线路) 同样可以结合永久建筑物进行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减少成本。实践证明,简化施工工厂,减少临时房屋面积,是降低工程投资的一个有效措施。

5 统筹规划施工场址、减少征地,节约工程投资

施工布置的目的是为主体工程顺利施工服务的,其重点是对工程所在地的施工交通、工厂设施、生活建筑、料场规划、弃渣等在平面上和高程上进行规划协调。对场址规划必须根据主体工程布置,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经济等因素,力求做到既方便生产和管理,又保证运行安全可靠。在施工总体布置中,合理选择辅助企业、仓库、转运站的位置,协调场内外交通运输,可以减少各种物资的运输量和运输费用。例如,砂石料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二者的距离就不能布置得太远,否则就需要增设中转料仓,加大工程投资。有些布置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规划时需要经过周密细致的分析研究,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才能够做出一个较合理的方案,节约工程投资。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机构庞大,需要占用的场地多,对这些场地的临时征用,不仅会破坏周边环境,浪费宝贵的耕地,而且所需的费用也比较多。因此,每一个施工组织设计,都应该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场地占用范围,尽量少占耕地,减少征地费用和搬迁费用。

6 合理安排建设工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篇(6)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施工方法;施工总布置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建设一般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行和工程验收等过程,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是论证设计成为现实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合理的基本依据,且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成为总体设计方案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组织工程施工是实现水利水电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是要编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统筹安排,从技术措施到组织安排,做出全面合理的论证;其二是要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以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力和物力,完成规定的建设任务。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有施工导流、施工方法、施工交通运输、施工辅助企业和大型临建工程、施工总布置以及施工总进度等6 个方面。这些内容均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施工总概算及招标、投标文件的重要依据;是安排年度施工计划、年度投资计划和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管理的依据。

1 降低施工导流费用,减少工程投资

施工导流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它不仅制约工程的施工顺序,控制工程的总进度,而且还是影响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施工组织设计时,要认真分析研究工程所处位置的地形特征和河流洪水特性。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合理的选择导流方案,恰当地确定导流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导流工程量,降低导流费用。我国已建工程中,有不少工程通过优化导流方案,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也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例如某水库大坝工程,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洪水的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将明渠导流方案改为分期导流,使工期缩短1. 5a ,由此得到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相反,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轻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作用,必将导致浪费资金,延误工期。如某水电站的施工导流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在当时形式下,强迫降低导流标准,导致右岸河床3 次截流均失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被迫推迟3 个月截流。

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全面分析研究导流工程的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最大限度地使这些临时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譬如将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或放空洞) ,将围堰与坝体结合在一起等,对工程的投资、进度等都是非常有利的。总之,施工导流设计有许多可以降低导流费用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2 优化施工方法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施工方法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它由施工技术、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施工措施、特定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所构成。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各项建筑结构特性,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所需投入的资金是大不相同的。在优化施工方法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降低单价来达到减少工程投资的目的。例如,若能把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每1m3 混凝土平均水泥用量在现有的基础上降低10 % ,在工程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水利水电工程都必须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工程的进度和工程量,采用先进高效、配套合理的施工机械,这是降低单价、减少投资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确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法时,一定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来降低主体工程的造价。

3 选择合适的道路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投资

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山区,由于工程量大,机械化施工水平较高,无论是对外交通还是场内交通的运输量都是非常大的。在优化场内外交通线路时,应充分认识到正确选择路面结构形式对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特别是场内道路,由于运输总量大,路面结构如果太差,将对施工机械造成严重磨损,施工期间运输效率降低,车辆损坏严重,不仅增加维修费用、设备出勤率降低,而且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使投资不能尽快发挥效益,造成更大的间接损失。因此,认真做好场内外道路的设计、选择合适的道路标准和路面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4 简化施工辅助企业,减少临时房屋面积,降低工程投资

水利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需要建设各种施工辅助企业和生产、生活用房及福利设施。这些临时房屋建筑的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3 % - 6 %。要减少临时建筑的投资,就要认真分析研究工程的特性,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工程附近地方上已有的工业企业和生活福利设施,尽量简化和缩小施工辅助企业的规模,力求使临建费用达到最低。无论是施工辅助企业还是生活设施,能与永久建筑物相结合的,都应尽量与永久建筑物结合。给排水和供电设施(特别是外部输电线路) 同样可以结合永久建筑物进行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减少成本。实践证明,简化施工工厂,减少临时房屋面积,是降低工程投资的一个有效措施。

5 统筹规划施工场址、减少征地,节约工程投资

施工布置的目的是为主体工程顺利施工服务的,其重点是对工程所在地的施工交通、工厂设施、生活建筑、料场规划、弃渣等在平面上和高程上进行规划协调。对场址规划必须根据主体工程布置,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经济等因素,力求做到既方便生产和管理,又保证运行安全可靠。在施工总体布置中,合理选择辅助企业、仓库、转运站的位置,协调场内外交通运输,可以减少各种物资的运输量和运输费用。例如,砂石料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二者的距离就不能布置得太远,否则就需要增设中转料仓,加大工程投资。有些布置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规划时需要经过周密细致的分析研究,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才能够做出一个较合理的方案,节约工程投资。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机构庞大,需要占用的场地多,对这些场地的临时征用,不仅会破坏周边环境,浪费宝贵的耕地,而且所需的费用也比较多。因此,每一个施工组织设计,都应该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场地占用范围,尽量少占耕地,减少征地费用和搬迁费用。

6 合理安排建设工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水利工程施工总结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是一类基础的建设项目,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发展压力,其中最为明显的压力是质量,水利部门应积极采取质量控制的措施,不断控制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止其在后期应用中出现质量问题,改进工程施工中的缺陷。做好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工作,有助于提升水利建设的水平,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汇总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下:

1、施工方案不全面

水利工程制定施工方案的前提是现场勘测,根据现场勘测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全面得出施工方案所需的数据信息,实际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忽略了现场勘测的重要性,遗漏了部分重要的现场因素,增加水利施工的风险,不利于水利施工的质量控制[1]。例如:水利工程单位未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施工方案内缺少了诸多因素,一方面会影响后期水利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会增加水利施工的成本,无法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引发一系列的工程问题。

2、施工分配不准确

水利工程施工中采取总包与分包的方式,而总包、分包中都存有明显的质量缺陷,导致后期施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水利工程在施工分配方面,需要规范总包、分包的分配,用于强化施工分配,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整个总包与分包的过程非常复杂,较容易出现纰漏,导致施工分配不准确,引发质量问题,同时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压力,致使施工分配中出现部分技术性的质量缺陷。

3、施工人员不专业

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不专业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很容易引起质量风险。水利工程内,施工人员的规模比较大,可控制性差,逐渐成为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一大因素,其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属于最大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

4、施工制度不协调

水利工程中的制度主要是保障施工质量,规范并控制施工质量。水利工程单位在制定施工制度时,未实现全面、整体的考虑,部分施工制度之间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干预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提供合理的质量监督依据。施工制度不协调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增加了水利施工质量控制的压力。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措施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实际情况,规划出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便于强化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如下:

1、完善施工方案

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施工方案的重视度,通过完善施工方案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案关系到水利施工的质量,方案设计人员应考虑到水利施工各个方面的要求,科学的规划施工方案,详细设计出水利施工的各项内容,便于规划出施工的工期进度[2]。例如:某水利工程企业,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制定施工方案,规范整个施工的过程,设计人员亲自考察水利施工的现场,找出潜在质量问题的工序,施工方案中明确标注出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点,要求施工企业严格的把关施工方案的应用,确保施工项目达到质量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项目的施工,由此既可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时间,又可以确保施工方案的规范性,该水利工程在施工方案上的优势,满足质量控制的基本需求。

2、强化施工分配

水利工程为解决施工分配造成的质量问题,重点对总包和分包进行强化处理。具体的强化措施为:(1)审核水利施工中的总包制度,实现专业性的总包分配,工程部门考虑总包商的信誉和能力,符合施工分配的质量标准后再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提升总包的质量水平,体现质量控制的约束性;(2)分包与总包商的联系密切,承担水利工程中的比较零散的施工内容,工程部门与总包商共同审核分包商,达到资质标准后才能签订合同,防止临时工作或零散施工内容中出现质量缺陷,发挥质量控制的作用。

3、培训施工人员

水利工程单位深化质量控制的理念,针对施工人员实行培训管理,利用培训的方式,管控施工人员的群体。水利工程可以在素养、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在施工人员群体内树立质量控制的意识,水利工程单位培训施工人员时,应该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保施工人员的行为符合水利工程的质量标准,排除潜在的质量隐患。

4、优化施工制度

水利工程单位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需要采取优化的施工制度,约束施工建设,以此来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3]。水利工程单位优化施工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体系制度的理念,促使施工制度在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中发挥体系规范的作用,既可以利用制度保障水利施工的质量,又可以预防质量缺陷,有利于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较高,受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影响,质量控制的复杂性逐渐明显,根据水利工程对施工质量的需求,提出几点优化方法,如下:

1、合理规划工期进度

水利工程的工期对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单位需合理规划工期进度,防止出现延期或拖期的情况,由此才能符合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规范工期进度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还能促使水利工程达到质量控制的标准,排除工期进度对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4]。水利工程各个工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出现工期进度问题,即会干扰质量控制的效果,破坏质量控制的标准,所以合理规划工期进度,有助于实现标准的质量控制。

2、科学的管理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优化的对象,水利工程单位在施工技术方面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施工技术的应用环境,确保施工技术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消除水利工程各项技术之间的差距,推进水利工程高质量的发展,体现质量控制优化的价值。

3、提升质量控制的水平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涉及多诸多内容,综合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及措施,水利工程应重点提升质量控制的水平,系统的管控水利施工中的质量项目,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最主要的是通过质量控制在根本上解决水利施工的质量问题,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为水利工程营造高质量的施工环境,规范施工质量及控制措施,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性能。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中潜在诸多质量问题,成为影响水利工程后期应用的主要原因,结合质量问题的具体表现,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用于管控水利工程的施工与建设,防止其出现质量问题,以此来规范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同时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控制力度。水利工程应提高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还要选择合理的优化发展,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标准。

参考文献:

[1] 尤晶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07:43-44.

[2] 蒋冬玲.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现代装饰,2011,06:184-1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