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药学

中药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26 18:25:22

中药学

中药学篇(1)

【关键词】取象比类;法象药理;法象用药

Abstract:MakinguseofstudyonpharmacologicalmethodstatetheoryforexposingmoreTCMproundmysteryandbetterservingmodernclinic.

Keywords:comparativestate;pharmacologicalmethodstate;medication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唯象的中医学”概念,认为中医完全是从现象来总结、概括,而得出的系统的理论[1]。

1取象比类

随着对中医思维方式研究的不断发展,唯象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所谓唯象理论就是中医的“取象比类”,也就是获取某一类或几类事物的“象”,然后把这种“象”进行“比类”——类比、推理,得出一定结论的思维方法[1]。

“取象比类”一词出自《周易》,其中象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卦相,即八卦和六十四卦;二是指物象,即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和六十四卦构成的物象。“取象比类”就是取八卦的象和他们所象征的事物进行运思,借某种直观的形象作为诱导物,触类旁通、引思联想,经过推导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内经》曰:“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是常说的“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取象比类”是中医逻辑思维的基础。中医的理论体系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由于历代医家悉心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的升华,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使我们能参照前人的经验并应用于现代临床。“取象比类”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医理论中的“取象比类”和现代控制论中的同构理论都是一种类比推理,中医的“取象比类”方法就是一种原始的同构方法,运用类比推理即“取象比类”推测说明阴阳、五行和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等,在中医学中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2]。如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学说的归属理论,就是“取象比类”推论演绎的具体体现。按五行各原始特性的原理,自然之木具有升发、条达之性,据逻辑推断,凡具有此类特性或类似此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木行。以春季而言,此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日非一日,蒸蒸日上,这正与木之升发特性相近,理应归属木行。再如东方是日、月冉冉升起的地方,这也与木的特性恰好相似,而东方也就归属于木,诸如此理,不一胜数。中医取象比类法在中药理论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药性概念提出,即为法象药理。

2法象药理

2.1法象理论历史渊源

法象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当时受到宋儒理学的影响,大兴探讨药理之风。北宋末年的《圣济经》可为代表。在其“药理篇”一卷中就反映出当时的医药学者,观察动、植物之本性,探究物理造化之玄机,总结出“万物皆有法象”的思想,并对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推衍。法象理论兴盛于金元时期。宋代的药理研究,扩展了金元医家的学术视野。金元时期虽未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著作,但各路医家风格各异,多重实用,使此时的本草学具有临床药物学的特征。在法象理论发展方面,当推李东垣的《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张元素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他们在宋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药物奏效的原理,以药物形、色、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使临床由经验用药向理论用药迈进了一步。

2.2“药类法象”与法象用药

中药的药类法象理论模式,是把药物的基本性能、功效应用与其气味厚薄、阴阳寒热、采收时月、质地色泽、入药部位以及药材生熟等联系起来,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如有“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以及“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等多种说法。如五皮散治皮水,《成药便读》云其“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借以说明药用部位与病位的疗效关系。

前人总结出这样的一个规律,动物治病是“以情治病”,而植物是“以形治病”,这也是对法象药理的一个总结。所谓情是指动物活动时所生活的环境、习性及自身特点等,而植物的形态是指植物用药的部位,来源等内容,临床治疗的疾病与这些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桑螵蛸的特性就是以产卵多为其特点,而在临床上我们即可用之治疗不育不孕证。再如植物中凡藤类药物,几乎都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痹痛的作用等等。

法象药理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称为法象用药。药类法象认为:药的四气五味与天之阴阳、六淫、四气相应,与地之五行、五季的生、长、化、收、藏相应,又与阴阳、升降浮沉相属,结合气味厚薄、功能,将药物分作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用药定分两(剂量与君、臣、佐的关系)、用药酒洗曝干(炮制药性)、用药根梢身例(入药部位药性)、用圆散药例(剂型药性)[3]。

可以看出,这些理论的基础都来自《内经》,但经过整理而条理化,形成这样的模式。以细辛、白芷两药用药法象为例:细辛“气温,味大辛,纯阳,性温。气厚于味,阳也。无毒。少阴经药,手少阴引经之药”。白芷“气温,味大辛,纯阳,无毒。气味俱轻,阳也。阳明经引经药。”气味厚薄为两药的主要区别[3]。利用这样的模式,可以描述、识别一个药物的主要药性轮廓,并为功能识别提供基础。尽管对于一个药物的记载不是很全面,特别是功能、主治方面的具体内容,但有了用药法象,可以引伸,可以推导,可以较全面地认识了解这种药物性能。这种以法象思想为前提阐释的药效理论,对于归纳辨证用药规律和联想记忆药物功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药物、方剂的功效方面,中医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药物和方剂的功效主治。如由观察到水蛭吸血处的血流不止现象,而推论其有活血作用;天麻能在风中独立不摇,故又名定风草,前人由此推论本品有息风,定惊之功效。

2.3“药类法象”与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是指中药作用趋向。金人张元素坚持“药类法象”的认识方法,对前人所论“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之理论进行发挥,并绘有“药象阴阳图”。在药物分类方面,亦以先人气味厚薄之升降理论为依据,形成了以升降浮沉为中心的药类法象思想。如在《医学启源》中就将药物分列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让人们用药时遵循“四时之度,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之原则。李东垣承袭了张氏理论并加以完善,在《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中都记载了用药法象与天地阴阳、气味厚薄清浊的关系,药味与升降关系的药性要旨等内容。李时珍亦格外推崇法象理论思想,认为张元素大扬医理,用药当须“顺时气而养天和”。这个时期与法象理论相伴而成的升降浮沉理论,是其第一阶段的理论内容,对后世中药养生保健思想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医对脏腑生理病理认识的发展,后世医家在法象理论的基础上,又确立了现代的升降浮沉理论思想,即以脏腑辨证为理论依据,相对于病势来阐述药物作用的趋向性。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药性理论内容。

3总结

早在金元时期刘完素就提出综合药性的概念,综合药性不是单一药性,而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药性理论概念,专指综合多种药性反映出一种药物或一个方剂的总体药性,或者成为这一药物或方剂全面的、多维、多层次的药性描述。这类总体的、全面的药性特征,有的文献称之为药物的法象[4]。

实际上,在综合药性这一理论上,自古看法有所不同,《医经小学》认为综合药性就是法象药理模式[6]。用药法象中所指的用药法象则是全部药性理论的总括。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综合药性除了包括药理模式以外,还包括药母学说(辨药八法)、药队学说及气臭学说等[4]。这一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取类比象”及法象药理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法象药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盛行,理论也很完备,但是简单的类比导致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医理论的深入发展。比如,夏天的知了在树上不断地叫,它的嗓音仍然那么洪亮,利用这一特性,蝉蜕被用来治疗音哑的病人,古人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都知道蝉的鸣叫是翅膀振动的声音,与咽喉没有关系。尽管蝉蜕确具有疗哑的功能,但在解释上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性比较还是很牵强。因此,我们应该在天人整体观这一中医理论精髓的指导下,利用法象药理学说加以深入研究,揭开更多的中药奥秘,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宏利,朱辉.中医“取象比类”思维之象的科学内涵[J].中医药学刊,2006,24(4):699700.

[2]李开生,王津生.中医思维的核心“取象比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4142.

[3]王好古.汤液本草(上卷·东垣先生药类法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4]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00.

中药学篇(2)

吴茱萸次碱对心脏过敏损伤的保护作用 易宏辉,让蔚清,谭桂山,徐康平,刘桂珍,李元建

人参果皂苷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曲绍春,于小风,睢大员,陈燕萍,马兴元

硝硫氰胺水溶性衍生物的合成 彭彩云,方渡,赵碧清,刘小芬

当归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田红剑,陈斌

青辛速释贴中靛蓝透皮渗透研究 郑国燊,罗光亮

南瓜多糖对血糖调控及2型糖尿病疗效评价 石扬,熊学敏,曹珏,康明

HPLC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柚皮苷的含量 彭华山,杨汉初

两种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溶出度比较 费艳秋,曹惠明,王平全

薄层色谱法鉴别小儿速效感冒冲剂 罗云,罗毅,张洪

粉防己碱凝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曹秀虹,赵民生,康和利

复方利凡诺糊剂的制备与应用 杨玉明

茶碱类药物在COPD中的应用 刘升明,冉丕鑫

抗胆碱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徐永健

β2受体激动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现状 陈平

蛋白酶抑制剂和抗氧化剂在COPD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彭燕,杨炯

青藤碱研究进展 龙湘俊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Ⅴ) 刘云海,吴晓云,方建国,谢委

一种新的蛇胆掺假品的鉴别 薛漓

无色碘酊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观察 张良明,赵钦玲

心理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金仲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王建,魏海龙,刘占河

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中的分布(一)

海舒必诱发严重血小板减少症1例 张赞玲,尹桃

水解法制取L-胱氨酸的研究 沈国鹏,杜斌,韩志慧,薛华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茵陈注射液中栀子苷的含量 易毛,李正明,刘峰群,何守文,吴素体,崔燕,贺承山

非那甾胺中5β-异构体的HPLC分离与测定 朱平凤

丙二醇对补骨脂黑色黏稠物的溶解度的影响 袁小红,李爱群,麦小霞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筋丸胶囊中芍药苷含量 黄海萍,何芝义,李瑞莲

酶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韩丽,王文苹,谢秀琼,周淑芳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柳克铃,向大雄

用正交试验研究番泻叶中总番泻苷的超声提取工艺 王文莉,俞作仁,汤浩,陈立德

实施GAP的关键之一--合理施肥 左惠芳,陈超,庞焕玲

HPLC法测定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谢昭明,李顺祥,廖汉成

氟罗沙星和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李劲,林奕,曾海莲

药源性肝损害(附96例)临床分析 孙永海,王乃华,王伟,张英,王元敏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许恒忠,李金英,刘金英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临床研究 苏玉文,张静,肖嵘,李玉珍,曾丽华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估算癫(间)患者苯妥英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 钱文璟,任斌,洪晓丹,唐蕾

4038张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王湘玲,郭小兰,汤萍

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用药分析 谭汝虹,肖轶雯

中枢及骨组织感染时如何选用抗感染药物? 张莉,张明香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统计分析 莫斌斌,姜文

林可霉素引起过敏反应致死1例 尹桃

一种肺器官保存液的配制 唐芳,朱素珍,张铁忠,莫彬彬

喹诺酮类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几个问题的讨论 张宇,姜瑛,吕凤莲,方彬

霉酚酸酯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王意如,王学锋,刘玉兰,朱玲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40例分析 曾聪彦

我院利用TDM开展药学监护的回顾 李昕,张莉,肖福平,徐兵

注射剂临床使用有关事宜 赵永新,徐乃焕

临床用药问题解答 原海燕

色谱指纹图谱指数及其对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评价 孙国祥,慕善学,孙毓庆,毕开顺

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筛选 刘云海,方建国,王文清,李敬,谢委

天花粉对卵巢癌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活性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 郭峰,钱宝华,花美仙,许育,张乐之

新疆雪莲花6个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吴霞,刘庆华,马永红,党荣理

缬沙坦分散片与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张志华,丁劲松,欧阳利龙,郭歆,何周康

RP-HPLC法测定伪麻那敏缓释胶囊中的有效成分及释放度 王军,张晓明

中药材金樱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研究 周日宝,曲伟红,童巧珍,贺又舜,罗目和,高静

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的含量 周嵩煜,韦家福

黄花蒿微波预处理对青蒿素提取产率的影响研究 梁忠生

HPLC法测定三七药材中3种皂苷的含量 王雁

塞克硝唑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研究 张铁忠,丁登峰,张郁葱

RP-HPLC法测定脑灵素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景艳萍,崔俊凤,傅勇,褚爱武

RP-HPLC测定祛疣软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李玲,何宇新,付超美

三胶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丁野,张嘉乐,黄牧,刘超

综述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黄琦,汪维鹏,钟文英,倪坤仪

聚乙二醇化蛋白质和肽类复合物研究进展 邹寿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诱发咳嗽的研究近况 李斯达

薯蓣皂苷元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杨玉霞,赵育梁,刘绣华

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在甲硝唑片制备中的应用 卢文胜,Lu Wen-sheng

气相色谱法测定二十二烷醇乳膏的含量 梁胜华,朱志宏,Liang Sheng-hua,Zhu Zhi-hong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依赖患者血清中氯硝安定 雷艳青,李新中,Lei Yan-qing,Li Xin-zhong

Sigma 受体的生理学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周宏宇,邹莉波,Zhuo Hong-yu,Zou Li-bo

细胞间渗透促进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凌,蒋学华,周静,杨俊毅

L-卡尼汀制备方法的进展 龙湘俊,张东东

分子标记中植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塔斯,林丽美,龚力民,胡胜全,王燕

中药学篇(3)

一、西药中药化论点的提出

近百年来,人们对中药进行着大量现代科学研究,从中获不少新药物,如黄连素、麻黄素、丹参酮、川芎嗪,青蒿素 等。它们均具现代科学内容:物质组成成分清楚,质量能够控制,可制成多种剂型;生物活性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和术语表述,治疗西医药学概 念的相应疾病。尽管如此,但却不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仅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 现实摆在面前:若所有中药均被如此研究,则中医临床无药可用。问题提出: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到底要把中药研究成什么样药物?笔者之见,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即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

现代科学化中药,正如上述,应具两方面内容,具体来讲,所谓中药基本内容,应包括:(1)药物本身性能得特殊表述,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 (2)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滋阴、补阳、理气、活血、安神、舒肝平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寒喘或热喘、治实秘或虚秘等;药物配合使用时,各 药间关系主次有别,即通称得君臣佐使关系,各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得作用。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 故可称中药。所谓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阐述,就是以现代 “科学”的化学、物理学、 生物学等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达相关内容,例如寒性,到底哪些类型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再如活血 化瘀作用,到底是哪些类型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的结果, 又是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改变达到的,其它亦然。

根据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令现有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固然可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令现有西药具中药基本内容,亦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否具有中药基本内容,即西药能否中药化。

二、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论证和基本研究方法

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第一、理论上讲,中药和西药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作用对象均为人体,故二者具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第二,历史上看,中医药 学历来有吸收其它医药学理论改革的药物乃至非药物物质的中药的传统,吸收的前提是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确定相关药物或物质的中药基本内容。作为西医药学理论 体系的西药,同样可被吸收为中药。第三,实践表明,西药确能具中药基本内容。本世纪初的《医学衷中 参西录》视阿斯匹林为辛凉解表药,用来治疗表热证,六十年代出版的《北京市老中医经验汇编》中,姚正平先生写到: “考的松类西药,似一类阳性药,具有资助肺、脾、肾阳气的功效。”近年来,陆续也有具体西药研究结果发表。 如穆达浩等通过临床对阿托品研究结果表明:性热、味辛,具回阳救逆等功效,适合寒证者用,若热证者用,剂量再小,亦易中毒,从而解释何以0.5-1500 毫克均有中毒报道,指导临床用药。吕士选等研究利血平,其对阴虚阳亢尤肝阳上亢高血压者具效,痰浊内阻型高血压者不效,综合归纳:性凉、味甘、归肝经,具 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之功效。金亚诚等研究头孢菌素,其对细菌感染之热证患者具效,寒证者不效,综合归纳:味苦、性寒、归肺、胆、膀胱经,具体热解毒、化痰 燥湿功效。

西药中药化的基本研究方法,为临床研究。具体方案和作法:对患者进行西医药学诊断,给予相应西药治疗后,再诊断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给药前后,亦 作中医药学诊断,并判定疗效。根据中医药学诊断所见患者身体变化情况,并结合西医药学诊断结果,归纳确定所用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菌 素治疗,结果仅实热证者具效,虚寒者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其中药基本内容有: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若肺部感染者效佳,表明归肺经。再如利血平、 按中医药学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结果仅肝阳上亢者具效,其它证型不效或效不佳,表明其具平肝潜阳功效等。如此多类型病例研究,则可确定相应西药的中药 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至于其它研究方法,如动物试验、文献研究等,亦可考虑选用。但文献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仅供临床参考,最终由临床研究完成西药中药化。

三、西药中药化为中药现代科学化捷径的分析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史达百年,但尚难说哪种中药已为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固然与以往研究目的相关,亦与研究难度大相关。就物质基础看,中药大多为动植物的组织或全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现代化学学科发展水 平,是可能研究确定内中各种成分的,但实施难度确客观存在。而确定每种成分对具体中药基本内容的贡献程度,难度更大。就生物活性的现代科学阐述者,若将一 种中药的基本内容各方面均达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实施难度很大,尤其现代科学对中医药学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尚未确定之前,更有实际困难。基于 上述情况,以人参为例,尽管已对其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近百年,确定内中百种以上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报告达数千篇,但仍陆续有新成分,新作用的报告,可见难度之大。

西药中药化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的途径,从近10余年研究情况看,尽管尚不能说哪种西药已被中药化,但却明显呈现方便之处。第一,现有西药已为法宝药物,可按前述研究方案和方法,直接由临床进行研究;第二,研究工作在医院进行,病例和病种多,检测指标多,可在较短时间获具体药物对人体作用的更多资料,且资料准确性高;第三,研究者可多方面的配合,如中医间配合、中西医配合、研讨会更广泛配合,故资料和结论可靠性大;第四,现有西药已积累的大量临床和试验资料,可资参考。

上述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等在较短时间取得的研究结果,尽管尚不能说它们已达中药化,但就所确定的中药基本内容,已在很大程度上可指导临床用药了。

现作有根据的设想,一名中医于一位西医配合研究一种西药,决用不了10年则可能使其达中药化。就按10年计,两千名医师研究10年后,则可使药典二 部所载约千种西药均达中药化,即获4种现代科学化中药,可见速度之快。加之现有西药多为单练化合物、又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表达其生 物活性、将这些内容与中药基本内容再做联系性 分析、归纳研究,则较方便地使中药基本内容的共性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如寒性、理气、活血化瘀等的物质基础和对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关系,易得以确 定。众多此类单体化合物中药得到后,又可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现代科学的复方中药,且利于中医药学组方规律的现代科学阐述。可见西药中药化是获现代科学化中 药、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

四、西药中药化研究的误解与澄清

中医药学吸收西药而用,正象西医药学吸收中药而用一样,乃为学科丰富和发展的正常情况,但目前对西药中药化也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1、 西药不能中药化。此认识源于中药不能西药化、理由是由中药所得西药尤单练化合物西药,不能代表原中药全部功效,且又有西药弊端为不良反应,即未达中药化为 西药,同理、西药亦不能化为中药。对此,只要明确中医药学优势在宏观,西医药学优势在微观。则能澄清。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 微观用来阐述宏观。故中药难于完全纳入西医药学,但西药却可能完全纳入中医药学,即西药能中药化。例如前边举到的头孢菌素,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并未丢 失其对细菌感染的可能应用内 容,只是使应用针对性提高,适用于细菌感染的实热证者。再如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黄连素,被研究成俱抑菌消炎作用的西药后,置中药基本内容如味苦、性寒、具清 热解毒功效等于不顾,应用于细菌感染的虚寒证者,虽抑制了细菌,但亦出现纳呆、腹胀等不良反应。可见,西药中药化与中药西药化不能等同类比。

2、 西药中药化是药物研究的倒退。此误解依据是:西药成分清楚,作用明确,已很科学,若再研究确定其性味、补 气、养血等模糊不清的内容,实为倒退。若从西医药学如此认识,确可理解,但若从中医药学看西医,连寒热性都不知,简直不科学到不能使用。客观情况却是,对 具微观优势的西药,并做到中医药学的宏观认识,只能是被认识得更全而深刻。例如前边提到的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即为明证,提高使用针对性,有意避免 不良反应。再者,还可能发现现有西药的潜在作用,例如D860,有人研究其对阴虚阳亢糖尿病者具效,表明其具滋阴潜阳功效,但阴虚者决不止糖尿病,有人试 用于阴虚的慢性支气管炎者,男性不育者、同样具效,可见,西药中药化是前进,非倒退。

中药学篇(4)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药药剂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72-02

PBL教学模式意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英文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多方面实质性的区别,如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实施方式、不同的评估体系,进而导致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存在的主要弊端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且由于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是不可能在课程规定的学时数内内向学生全部介绍从学术期刊、杂志上获得的所讲授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这一情况,30多年前就开始了PBL教学法的探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PBL这一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发展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尤其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在中药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应用则不是很多[1]。本人多年来从事中药学类专业《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中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但也在部分章节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从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优势、应用的可行性、关键环节以及具体应用方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PBL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行查找本人所需的有关《中药药剂学》相关内容的信息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2)学生通过查文献,小组成员自由讨论,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学习需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3)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技能得到充分发展。(4)可加强《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以及《中药炮制学》等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信息加以综合。(5)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以及学生与教师的讨论,使师生、同学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人际交流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2]。

二、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PBL教学法在西方高等教育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主流教学模式之一。亚洲的新加坡、日本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通过PBL教学法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国内也已经有很多高校进行了PBL教学法的尝试,并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外的实例都充分说明PBL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2)信息社会为PBL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当今社会网络资源十分发达,为学生自主在网上检索所需学习资料提供广阔途径。近年来,电脑在我校已基本普及,我校建有先进的图书馆、CNKI、万方等网络数据资源丰富,这些都为PBL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医学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从上一世纪开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医药科学作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已有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新专业、新知识的层出不穷,需要PBL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3]。(4)《中药药剂学》这门课程是中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物理化学》、《中药化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中药学类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也已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具备了文献检索能力,即学生在知识的储备上已具备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能力。

三、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环节

(1)选定开展PBL教学模式试验的内容:《中药药剂学》这门课内容很多,但PBL教学法并非适合所有内容的教学,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时,应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PBL教学法的尝试。本人与教研室老师经多次讨论确定了合适的章节。(2)PBL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监控。PBL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象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起完全主导的作用,不能对学生自主检索文献、讨论的过程过多干涉,也不能完全不加以指导。PBL教学法中指导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保证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不偏离问题的正确方向,指导教师还要注意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每个同学参与讨论,实现教学目标。(3)应采用科学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可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作为PBL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评价形式主要有PBL问题适合度调查、PBL应用前景调查、教师评估等,通过科学的评估了解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了解和追踪学生对PBL模式的态度和满意度水平,以及了解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行为[4]。

四、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我们在采用PBL教学法用于《中药药剂学》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均按以下步骤进行:(1)第一次讨论。学生和指导老师通过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形成教师和学生人人平等的氛围。然后,推举两名名同学分别担任主席和记录员,明确主席和记录员的职责。其中主席的职责是督促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到讨论中,推动成员之间的讨论有效进行;记录员负责在黑板上记录必要的讨论内容。(2)教师给出讨论的题目。讨论题目的给出要先经过指导教师的集体讨论和反复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由学生进行讨论的题目,并将问题交给学生。(3)头脑风暴。根据要讨论的题目,首先由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题目进行分解、细化,先弄清与问题有关的内容,讨论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然后是分析小组成员已有的知识储备是否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确定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接下来进行任务的分配,要将任务分配到小组内的每个成员。(4)探究资源,整合信息。小组成员根据分配给自己的学习任务,应用各种途径来完成,如向老师请教,查阅期刊、书籍等,并对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M行筛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深入到小组中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团结协作。(5)第二次讨论。小组成员要各自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要认真听取组内其他成员关于其学习成果的介绍,评价自己获取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来判断已经获得的这些信息是否能够解决教师给出的讨论问题,是否还需要探寻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小组共同的认知。如在第二次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所获取的信息已经可以解决问题,则不需要进行第三次讨论;否则,小组成员就要继续分头查找资料,补充所需的知识,准备第三次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或达成共识。(6)呈现成果。每个小组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以书面报告形式来呈报自己的结论,并在报告中介绍得出结论的过程。(7)评价。PBL结束后,小组成员以适当的形式对自己和组内的其他人员进行评价。然后,再由教师就小组成员的知识、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足进行点评和补充。

以上是我在《中药药剂学》部分教学内容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的尝试,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存在的问题,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争取在更多的教学内容中采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亚玲,刘亚玲,彭义香,等.中国学生应用PBL学习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3-4.

[2]才谦.中药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设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213-215

[3]李晓丹,韦莉萍,李伟峰.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意义[J].现代医院,2005,11(5):4-6.

[4]朱大乔,周兰姝,胡琛,等.PBL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护理杂志,2006,23(2):77-79.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Teaching

LIU Yu-qiang,CAI Qi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lian,Liaoning 116600,China)

中药学篇(5)

[关键词] 药师;药学;重要性

现在,不少人民为了节约时间或医疗费用,本着“小病去药店,大病去医院”的原则,经常自行到社会药房买药。由于药物是特殊商品,即使非处方药同样也需要药学服务。药学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是注重结果的关心或关怀,其将病人作为整体服务的结果和过程。药学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在药品高度同质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同时,在保证药品质量和价格适中的前提下,药学技术和药品信息方面的服务是患者最迫切需要的。公众已不再满足仅为他们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而要求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这其中优良的药学服务是患者首选的“产品”。

1 药师是药房实施药学服务的主体

1.1目前我国国民群体文化程度还不高,能完全读懂药品说明书的人数不多,在药品使用中还存在盲区,有许多药品的广告宣传往往还会误导普通的消费者。如今药品的品种达万余种,即使同一药物不同剂量、规格、用途、代谢特征、用法用量也各不相同。医学日新月异,新药层出不穷,用药复杂性越来越突出,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药师在指导用药中的作用则显得十分重要。药师是掌握药品信息最多的专业人员,也是人们在药品使用中,尤其是选购OTC药品时最愿意听取意见的人,医生和病人都需要药师提供药物信息和新知识,以保证药物使用合理、经济、安全、有效,保护人们的健康及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因此,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2合理用药,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危,合理用药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因药物不良反应或滥用抗生素、药物配伍不良、开大处方,随广告用药等不合理因素而导致药源性疾病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一责任必须由医院药师和社会药房的药师来承担。所以药学服务是全体药师共同承担的责任。药师是实施药学服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2 药师通过直接或面对面的方式用自己的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关注患者的健康。

2.1药师在社区药房有着关键的作用,药师在药学服务中面对的是病人,药师与患者之间存在某种专业契约,药师的行为决定了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药师在对患者的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2.2药店药师的责任“自我药疗”模式的普及比较符合现代都市居民快节奏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在自我感觉有轻微病证时,首先面对的往往不是医院的药师,而是药店的药师。药店药师以保证药品的使用合理、经济、安全、有效,以及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的,以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为宗旨。药店药师的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一种社会服务。他的工作岗位不仅在药店,还要深入到社区和家庭。

3 全面实施药学服务。体现药师的社会价值。

与药学有关的服务药学服务应包括监测使用药品是否适合于患者与疾病;对使用剂量和给药方法作出正确的指导;告知禁忌,在多个药品同时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告知药物与饮食的相互关系;告知某些副作用,提供与药物有关的信息;追踪治疗效果与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可能的药物检测等。

3.1合理用药是药学服务中的核心。有效性与针对性:前提是诊断是否正确,个体机能的病理、精神状态,受体与基因的差异,年龄、病史、疾病主次,治疗目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即药效性/治疗指数的比值;药物相互作用,饮食习惯;生理与年龄;药物不良反应;给药方法与途径。

3.2药师在推荐药品时应遵循的原则:①诊断正确,病因明确,非处方药的适应证明确。②根据患者病证或病情,从有效、安全、经济2方面选药。③疗效相同时,选用价格/疗效比较理想的单组药物。④根据病情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剂量与给药方案,不得超过规定的剂量与疗程。⑤根据药物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剂型和给药途径。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推荐不同的药品,做到用药个体化。⑦首选一线药物起点不可过高。⑧对治疗指数范围窄的药物开展血药浓度检测。⑨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密切跟踪,注意非处方药与处方药合理应用的相互作用与禁忌。

3.3药师进行与保健有关的服务,如心理与精神的咨询;饮食与保健的咨询;生活与健康的咨询;保健与预防的咨询;药物与治疗的咨询。

3..4药师除协助消费者判断用药的适应证,指导正确使用、合理用药,注意不良反应,选择合理、安全、经济的药品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年人咨询和老年保健。

4 结语

总之,药学服务并非一个简单的服务项目,而是一个有着内涵丰富、专业化程度的服务体系,它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担负着人体的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所以说药师在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医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药品质量管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张新平,陈连剑.药事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胡廷熹.国际药事法规解说.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中药学篇(6)

1.1明确中药房药师职责

1.1.1保障药品质量中药房药师的首要职责便是保证中药质量,针对饮片的采购验收及仓储保管等都要引起注意。在中药饮片的采购过程中,进货渠道必须正当,饮片入库前必须具备质检报告,防止掺杂掺假,对中药饮片的产地、生产批号及品质状况都要登记备案。在中药饮片仓储保管过程中,要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贮藏环境,在中药材保管过程中,保持库房干燥,经常通风晾晒,如发现虫蛀和霉变等现象,则立即采取烘烤暴晒等措施。对中药房要定期进行清扫,并做好防鼠工作。对贵重药材如人参、阿胶、牛黄、乌蛸蛇等密封单独放置,以防止腐烂变质。

1.1.3规范调剂管理中药房药师在调剂配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规范,并认真审核处方,注意剂量、配伍、禁忌症等要点信息。按照处方,抓取相应的药物,注意不同炮制品及不同产地药物名称的区分,认真准确地称量药物,尤其是对于贵重药物和有毒药物,不能出现丝毫差错。有条理按顺序地调剂药物,以防止混药事件的发生。将每次服用的药物单独成包,叮嘱患者药物的煎服时间、方式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帮助患者煎制药物。

1.1.3促进合理用药中药房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防止用药不当引起的药害事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医生开具的处方如有疑问,应立即与医师进行沟通,并澄清疑虑,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证实存在用药不当,应拒绝调剂,并将处方退回,重新开具。

1.2重视中药房环境建设

中药房的环境建设及硬件设施条件也对中药学服务的开展有一定影响。保持中药房室内外卫生,并注重对称量工具、药斗和炮制设施的保管,防止设备陈旧老化,对废旧仪器及时上报,保证必要设施的齐全,购买并使用必要的先进设备,如应用电子秤较戥秤而言,能够更好地控制误差。

1.3提升人性化服务理念

中药房药师在药品发放过程中,对待患者要周到细心,并耐心回答患者问题及用药注意,避免态度冷淡和粗心大意。对需长期服药的患者,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患者档案,并跟踪了解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记录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并将整理后的结果反馈给中医师。在中药房旁设置咨询坐席,中药房内药师轮流坐班,指导患者掌握煎服中药的时间、方式、火候及注意事项,回答患者疑虑。及时更新宣传栏内的教育图片,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另外我院还会定期举办科普讲座,邀请资深的中药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传递相关知识,以保证用药安全。

1.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中药房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药学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调动药师的积极性,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主动参与到日常服务工作中来,能起到明显的效果。通过适当的评比,对勤奋肯干,好学吃苦的药师给予奖金、提升及外出学习机会的奖励。对于迟到早退、慵懒粗心的药师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以提高科室药师的工作水平。在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既要包括工作态度,也要包含操作规范,不偏不倚,而且要求资深药师及中药房主任随时监督检查。

1.6加强药师的能力培训

惟有不断地加强中药房药师工作能力的培训提升,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环境变化。中药房药师的能力提升包括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两个方面。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首先要加强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订阅中药材方面的权威杂志和每周的科室药师汇报学习来拓展眼界。其次,由于中医药的古老性和经验性,我院通过师徒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年轻药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其快速成长进步。为药师提供外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服务能力提升方面,通过设置意见箱,来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1.6深入临床中药学研究

中药房在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中,要深入临床,多与中医师进行交流,探讨不同患者的病症及用药方案,结合药效学、药动学等试验观察,充分考虑医、药两方面的因素,对药物的选择、剂量、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医师和中药师的能力互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也可开展中药鉴定、配伍和炮制等相关试验,使药师对中药材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2结果

通过对中药房药师的各项中药学服务满意率进行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所有中药学服务内容的满意率均为100%。

3讨论

中药学篇(7)

【关键词】 取象比类;法象药理;法象用药

Abstract: Making use of study on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theory for exposing more TCM pround mystery and better serving modern clinic.

Key words: comparative state;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medication

着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唯象的中医学”概念,认为中医完全是从现象来总结、概括,而得出的系统的理论[1]。

1 取象比类

随着对中医思维方式研究的不断发展,唯象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所谓唯象理论就是中医的“取象比类”,也就是获取某一类或几类事物的“象”,然后把这种“象”进行“比类”——类比、推理,得出一定结论的思维方法[1]。

“取象比类”一词出自《周易》,其中象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卦相,即八卦和六十四卦;二是指物象,即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和六十四卦构成的物象。“取象比类”就是取八卦的象和他们所象征的事物进行运思,借某种直观的形象作为诱导物,触类旁通、引思联想,经过推导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内经》曰:“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是常说的“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取象比类”是中医逻辑思维的基础。中医的理论体系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由于历代医家悉心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的升华,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使我们能参照前人的经验并应用于现代临床。“取象比类”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医理论中的“取象比类”和现代控制论中的同构理论都是一种类比推理,中医的“取象比类”方法就是一种原始的同构方法,运用类比推理即“取象比类”推测说明阴阳、五行和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等,在中医学中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2]。如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学说的归属理论,就是“取象比类”推论演绎的具体体现。按五行各原始特性的原理,自然之木具有升发、条达之性,据逻辑推断,凡具有此类特性或类似此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木行。以春季而言,此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日非一日,蒸蒸日上,这正与木之升发特性相近,理应归属木行。再如东方是日、月冉冉升起的地方,这也与木的特性恰好相似,而东方也就归属于木,诸如此理,不一胜数。中医取象比类法在中药理论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药性概念提出,即为法象药理。

2 法象药理

2.1 法象理论历史渊源

法象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当时受到宋儒理学的影响,大兴探讨药理之风。北宋末年的《圣济经》可为代表。在其“药理篇”一卷中就反映出当时的医药学者,观察动、植物之本性,探究物理造化之玄机,总结出“万物皆有法象”的思想,并对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推衍。法象理论兴盛于金元时期。宋代的药理研究,扩展了金元医家的学术视野。金元时期虽未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着作,但各路医家风格各异,多重实用,使此时的本草学具有临床药物学的特征。在法象理论发展方面,当推李东垣的《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张元素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他们在宋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药物奏效的原理,以药物形、色、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使临床由经验用药向理论用药迈进了一步。

2.2 “药类法象”与法象用药

中药的药类法象理论模式,是把药物的基本性能、功效应用与其气味厚薄、阴阳寒热、采收时月、质地色泽、入药部位以及药材生熟等联系起来,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如有“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以及“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等多种说法。如五皮散治皮水,《成药便读》云其“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借以说明药用部位与病位的疗效关系。

前人总结出这样的一个规律,动物治病是“以情治病”,而植物是“以形治病”,这也是对法象药理的一个总结。所谓情是指动物活动时所生活的环境、习性及自身特点等,而植物的形态是指植物用药的部位,来源等内容,临床治疗的疾病与这些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桑螵蛸的特性就是以产卵多为其特点,而在临床上我们即可用之治疗不育不孕证。再如植物中凡藤类药物,几乎都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痹痛的作用等等。

法象药理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称为法象用药。药类法象认为:药的四气五味与天之阴阳、六淫、四气相应,与地之五行、五季的生、长、化、收、藏相应,又与阴阳、升降浮沉相属,结合气味厚薄、功能,将药物分作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用药定分两(剂量与君、臣、佐的关系)、用药酒洗曝干(炮制药性)、用药根梢身例(入药部位药性)、用圆散药例(剂型药性)[3]。

可以看出,这些理论的基础都来自《内经》,但经过整理而条理化,形成这样的模式。以细辛、白芷两药用药法象为例:细辛“气温,味大辛,纯阳,性温。气厚于味,阳也。无毒。少阴经药,手少阴引经之药”。白芷“气温,味大辛,纯阳,无毒。气味俱轻,阳也。阳明经引经药。”气味厚薄为两药的主要区别[3]。利用这样的模式,可以描述、识别一个药物的主要药性轮廓,并为功能识别提供基础。尽管对于一个药物的记载不是很全面,特别是功能、主治方面的具体内容,但有了用药法象,可以引伸,可以推导,可以较全面地认识了解这种药物性能。这种以法象思想为前提阐释的药效理论,对于归纳辨证用药规律和联想记忆药物功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药物、方剂的功效方面,中医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药物和方剂的功效主治。如由观察到水蛭吸血处的血流不止现象,而推论其有活血作用;天麻能在风中独立不摇,故又名定风草,前人由此推论本品有息风,定惊之功效。

2.3 “药类法象”与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是指中药作用趋向。金人张元素坚持“药类法象”的认识方法,对前人所论“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之理论进行发挥,并绘有“药象阴阳图”。在药物分类方面,亦以先人气味厚薄之升降理论为依据,形成了以升降浮沉为中心的药类法象思想。如在《医学启源》中就将药物分列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让人们用药时遵循“四时之度,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之原则。李东垣承袭了张氏理论并加以完善,在《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中都记载了用药法象与天地阴阳、气味厚薄清浊的关系,药味与升降关系的药性要旨等内容。李时珍亦格外推崇法象理论思想,认为张元素大扬医理,用药当须“顺时气而养天和”。这个时期与法象理论相伴而成的升降浮沉理论,是其第一阶段的理论内容,对后世中药养生保健思想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医对脏腑生理病理认识的发展,后世医家在法象理论的基础上,又确立了现代的升降浮沉理论思想,即以脏腑辨证为理论依据,相对于病势来阐述药物作用的趋向性。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药性理论内容。

3 总结

早在金元时期刘完素就提出综合药性的概念,综合药性不是单一药性,而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药性理论概念,专指综合多种药性反映出一种药物或一个方剂的总体药性,或者成为这一药物或方剂全面的、多

维、多层次的药性描述。这类总体的、全面的药性特征,有的文献称之为药物的法象[4]。

实际上,在综合药性这一理论上,自古看法有所不同,《医经小学》认为综合药性就是法象药理模式[6]。用药法象中所指的用药法象则是全部药性理论的总括。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综合药性除了包括药理模式以外,还包括药母学说(辨药八法)、药队学说及气臭学说等[4]。这一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取类比象”及法象药理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法象药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盛行,理论也很完备,但是简单的类比导致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医理论的深入发展。比如,夏天的知了在树上不断地叫,它的嗓音仍然那么洪亮,利用这一特性,蝉蜕被用来治疗音哑的病人,古人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都知道蝉的鸣叫是翅膀振动的声音,与咽喉没有关系。尽管蝉蜕确具有疗哑的功能,但在解释上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性比较还是很牵强。因此,我们应该在天人整体观这一中医理论精髓的指导下,利用法象药理学说加以深入研究,揭开更多的中药奥秘,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宏利,朱辉.中医“取象比类”思维之象的科学内涵[J].中医药学刊,2006,24(4):699700.

[2]李开生,王津生.中医思维的核心“取象比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4142.

[3]王好古.汤液本草(上卷·东垣先生药类法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4]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