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通识课程论文

通识课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1-31 20:15:38

通识课程论文

通识课程论文篇(1)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概括而言,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三个环节[1]。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管理中存在着课程设计随意化、课程实施形式化、课程评估温柔化等问题。

(一)课程设计随意化

课程设计是课程如何设立和安排的问题,是课程管理的准备阶段。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存在着严重随意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通识教育内涵缺乏认识性。通识课被一些领导和管理部门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生学点自然科学知识,让理科生学点人文知识”,这种自上而下整体对通识课内涵认识的不到位,严重导致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及措施的滞后。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根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学校开课主要是依据学校师资情况来设置。比如文科院校多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理工院校多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毫无设置标准和系统性。三是课程资源缺乏,质量不高。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通识课程的开设仅停留在“量”上,而没有“质”的发展,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滥竽充数,开设一些不适宜和没有价值的课程。

(二)课程实施的形式化

课程实施是课程如何运行的问题,是实践课程计划的过程。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的实践,存在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受通识教育条件限制,通识课通常采取大班授课,教学方法也较单一,多数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的方式,极少采取小组讨论、研讨和独立研究等新方式,教学效果不佳。二是教学监管缺失。大多数通识课开设在无人监管的晚间,教师应付了事,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消磨时间,就弄些好玩却缺乏内涵的内容糊弄学生,甚至整堂课播放视频,这是对师生双方时间、精力、资源的无端空耗。三是学生不重视。很多学生对通识课程存在严重误解和轻视,选课盲目、选而不修或修而不认真,混学分的不乏其人,通识课程沦为流于形式的填补课。

(三)课程评价的温柔化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改进和发展的起点。成功的课程评价将所有的教学部门卷入其中,既能刺激教师改进课程,又能刺激学生认真对待课程,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受益无穷。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评价中存在着“太温柔”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机构对教师评价的温柔化。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鼓励青年教师开设通识课,至于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不在考虑之中,既无规范的课程开发审议制度,也无严谨的课程评价筛选制度,更无严格的课程管理问责制度,教师“敷衍了事”也毫无影响,这样“温柔”的管理又怎能激励教师去认真对待和改进通识课。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温柔化。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通识课程有统一规范的考核外,大多数选修通识课都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考核方式并自行批阅,学生成绩好坏全凭教师一人决定,主观性强烈,且一般只要参加了最终考核都能通过,造成学生通识课“学分好混”的错觉。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对策

(一)从学校层面的优化

通识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的配合,没有自上而下的科学领导通识课程管理将举步维艰。因此,从学校领导层面进行优化是第一步。1.增强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出现上述问题其实是意识问题。因此,加强宣传工作使通识教育概念深入人心是首要的。如在开设通识教育最早、最好的哈佛大学,当年负责通识课程的院长在开课之前写了长达24页的《致全校教师的公开信》和35页的《致学生书》,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到通识课程建设的讨论中,之后又多次召开研讨会,还在学生人手一本的《哈佛大学学生手册》中介绍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等,这个经验值得应用技术型高校借鉴,自上而下让师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得到师生的理解与支持,创造推行通识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2.健全通识课程管理机制机制建设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保障通识课程管理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一,健全课程审议机制。规定通识课程开设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经资深专家审议,审议通过方可开设。第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一门优秀的通识课甚至需要教师投入比专业课更多的精力,因此可酌情减轻通识课教师的基本课时量,并在考核评优中适当地向通识课教师倾斜。第三,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对通识课程开课、选课、教学、考核等各环节进行评估,对不达要求的课程予以警示直至停课。第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国内外很多名校都设有通识教育建设专款,应用技术型高校可借鉴此法,在人财物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支持。3.打造优秀通识课程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优秀的通识课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的必经途径。第一,建立通识课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教师通识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建立通识课教师准入制度。在遴选教师时,不应只看教师的学历职称,更要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可组织试讲并对相关教学文件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教师才能开设通识课。第三,加强通识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不仅要由校内校外的有经验教授开设,更要依靠一线任教的青年教师。学校应为他们提供校内外培训进修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通识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成员。

(二)从教师层面的优化

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直接影响着通识教学质量,也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第二步。1.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教学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2]。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不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而在于教学态度消极。教学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教师只有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认真对待通识课程),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还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呈现出教学内容倾向于专业课内容和安排过于浅显粗俗化两大趋势,这样的通识课既难以引起学生长久的兴趣,也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一定要结合通识理念和课程性质进行精心挑选,避免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粗俗化,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哪里精讲、哪里泛讲、哪里让学生自主学习都要合理安排。3.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如国内外一些名校的通识课采取了小组讨论、小班教学、助教制、慕课和网络课堂等形式。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实行小班教学不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大班教学就不能获得良好效果。“聪明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时通过穿插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如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学习技巧,那么扩展讨论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弥补班级大带来的缺憾,甚至比在小班或中班型班级更具活力、更吸引人。”[3]可见,即使是大班授课,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层面的优化

学生既是通识教育的对象,也是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离不开学生层面的考虑。1.加深通识认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是保障通识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有高达59.18%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目标表示不太清楚或仅了解一点。同时,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目的不是出于兴趣或是对专业有帮助,还有的是为了凑学分才不得已选修的。在如此求学心态下,通识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无异于天方夜谭。解决这一困境,学生首先要在思想层面加深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识课程的学习中来。2.参与课程管理从课程设计、实施到评价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有权利也有能力参与其中。但在几乎所有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中,学生除了参与过课程评价外,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似乎与学生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学生本人也未意识到有何不妥。而实际上,学生对通识课管理的参与不足无意中削弱了学生对通识课的热情和认可度,不利于通识课改革的良性发展。因此,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不可忽视和剥夺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机会,让学生适当地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当中。3.学会自主学习通识课程的学习时空是有限的,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是无限的。通识课程要达到长期有效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才是关键。就如《学会生存》一文中强调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4]学会自主学习也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大学里丰富的教学资源,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计划、挑选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卫凤娇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课程管理[EB/OL].[2015-11-08]..

[2]雷艳生.浅谈教学态度影响教学质量[J].黑河学刊,2012,174(1).

通识课程论文篇(2)

当前我国大学面临全球技术革新加快和信息化对传统知识冲击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亟须增强我国大学生应对知识爆炸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需加强和改善通识教育管理,抓住通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及时进行改革与完善;其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教会学生普遍认同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各领域共通的知识,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顾名思义,通识教育就是打通所有知识屏障的教育,其内容包含所有知识的共同属性。因此,基础性是通识教育管理的本质要求与基本属性。同时需认识到通识教育非实用教育,通识教育也非精英教育,通识教育非排它教育。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基础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管理,要重抓基础、强方法。在基础知识传授,普适价值理念宣扬,通用技能锻炼上,发挥管理的功能。

其实学校对通识教育管理的投资,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投资,因为它的成果不易于被衡量;而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积累,短期内也难见到质的提升。这都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长远考虑,做好扎扎实实的管理,努力将通识教育的基础功课做得尽善尽美,发挥通识教育课程最大的潜在价值和对未来最远的辐射能量。

2 走向融合: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

2.1 知识与人文融合

授课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应将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在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中要突出一个“亮点”,那就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核心课程”。可以先行建设若干门核心课程,这些课程要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人文社科领域;同时,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等形式的双轨教学进行。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实就是旨在更加坚实地奠定所有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同时,对其他通识教育课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并非仅简单累加或扩大知识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应该而且必须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领衔开设和教学,在课程遴选上,要注重基础性而非纯粹的实用性,同时力图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形成科学与人文两者均衡发展、相得益彰的效果。

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学校要努力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品位和实效,切实把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为本科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这不仅可以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与完善,而且,还能对学生在文化知识、思维习惯和精神气质等多方面,促进他们逐步形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得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真正求知愿望和学术良知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2.2 思想与内容结合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要在思想性上下功夫,不能简单地当成知识传授课程或是方法培训课程,在思想深度上,下功夫进行挖潜深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揉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创新性的思想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在思想性方面继续做工作,所谓思想性主要指通识教育应在制度化和课程体系上有所建树,努力建设校园文化,树立当代精神,需要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引导学生为人治学、治学为人的观念。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批判的眼光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建立起新的世界观和方法系统,使他们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在联系,把握其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这是世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宽厚基础和博大视野。(下转第116页)(上接第78页)

目前,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大多还是按照传统学科专业的知识框架进行组织,是专业课程的简化或压缩版,即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拿来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这种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思想性却相对较薄弱,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有限。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是一种普适的、基础的、彼此内在联系的课程体系。因此建议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要兼顾内容和思想性相结合。

要让课程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的认识、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问题,可以进行多样化考试,比如:适当组织小班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平时课堂讨论发言和听课的表现也将计入总成绩中,而不只是看出勤率。

2.3 小班与讨论结合

小班讨论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后来传播开来,普遍运用到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上。讨论教学可以实现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师生“参与式”教学。

在中国内地,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有一些小班讨论制的尝试外,其实,许多高校对此还比较陌生。小班讨论制很值得推广,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当然是很不错的方式之一。但是小班讨论制只是一种好的方法之一,并不是通识教育特有的标签。要搞好通识教育,可能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值得运用。

现在,大家都提倡小班教学,也是通识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问题是有条件进行小班教学的学校,却忽视了讨论,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得小班教学的大好形式白白浪费了。

就算在清华大学,要想采取小班上课,发现也不容易,因为50人的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班讨论,最后却发现25人一个班讨论仍然困难,人多了,就会延长讨论的时间,本来计划1堂课,现在拖到2堂甚至3堂课了。使课程无法上完。

哈佛大学规定,其课程一般也不会超过20人一班。无论多大规模的课,都要分成若干不超过15个人的小班进行教学讨论;芝加哥大学松一点。小班讨论的人数限制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投入,所以,著名的通识教育专家甘阳说,如果哪个大学能强制规定本科生选通识课,包括专业课最多不得超过6门,那也算是功德无量的事情。①

通识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图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图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图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图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一是解决课堂大教学中的理论引领问题。研究者从实际的课程起源、来源、接收到生成的相互关系中,探寻课改路径、探索课程理论,使实践与理论相贯通。构建了新的课堂大教学课程理论概念体系,引领教师改革封闭、接受、被动考试式的教学文化模式,升级建立开放、发现、自主思考式的大教学文化模式;引导学生善于认识知识的内部本质,自主建构,沟通客体(一般)文化与主体(差异)文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

通识课程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误区;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计洁灵(1986-),女,江西鄱阳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教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文教育;汤广全(1967-),男,安徽无为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教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教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66-03

近年来,尽管研究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鲜有以某一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系统地审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认识问题。

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本文以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以呈现其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一)通识课与专业课

按照知识的普适性与专业性来划分,或者说按照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划分,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通识课主要有8门,具体是:毛邓与三个代表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高职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语文。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26门(含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15门: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中国旅游资源概况、中外礼仪、导游英语、饭店英语、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餐饮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专项实践(工学交替);专业选修课11门,分为两部分,一为专业限选课,主要有语音训练、形体训练、公共关系学、旅游心理学,一为专业任选课,主要有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规划、中外旅游业经营、中外饭店比较、旅游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

按专业要求与学生个性化选择的视角,与一般高职院校一般专业一样,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其中,必修课是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必修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部分,共37学分)。选修课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志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规定范围内自愿选读的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限选课共5门(15学分),专业任选课共6门(8学分),具体内容如前所示,兹不赘述;公共选修课没有具体列出选课范围,但4个选修学分列出了,并且暗示性地列出了公共选修课的数目是2门,分别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

(三)理论课与实践课

按知识教学与具体实践,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这里存在两个维度的划分。一方面,按照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的教学总课时数达到4:6。也就是说,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课堂的知识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与纯粹的实习实训课程共同构成实践课。另一方面,三年课堂教学的学分为120左右,实践课计20学分(含军训1分、社会实践1分、实训4分、实习8分、毕业论文4分、第二课堂――如社团活动成绩、公开发表文艺作品、科技制作获奖、省以上各类竞赛获奖、等级考试通过等)2分。上述两个维度的划分在具体的操作上是如何衔接、协调的,某高职院校没有具体的说明。

综观上文,可以发现,就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分类的视角而言,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历史与文化等少数课程能够与人文学科直接沾上联系外,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不是非常明确,姑且只能说,仅零星地散见于通识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中。

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认识误区

虽然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看起来较为细致、全面,专业性较强,能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起到专业化的教育与训练,但在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思想认识上还存在5个有待辨析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就是设置一些专业以外的课程

高职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为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服务的,但人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业以外的课程设置。原因有三:一是专业以外的课程并非等同于人文教育课程;二是即便设置了人文教育课程,其形式不能等同于人文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三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限于专业以外的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还涉及到相关的配套措施,诸如校园人文环境的布局、学校人性化的管理、广大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等内容。

弄清人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的内涵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通常,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他(她)人与社会多一份关怀,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追寻。

而且,人文教育课程不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还涉及文化氛围与学生体验;学科上也不限于人文学科,且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所积累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触动。就学科而言,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尽管人文学科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反观上文,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识课与选修课中专业以外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在数量上并不少,人文精神的内容可能也有所涉及,但相对纯粹的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少之又少的,不足以体现真正的人文教育。

(二)人文教育就是开设一些通识课与选修课

如前所述,人文教育涉及的知识面极其广阔,但其核心课程就是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理论上,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开设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展开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开列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往往不能反映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在精神。反观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可以说,它们不能充分体现真正的人文学科精神。

首先,毛邓与三个代表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虽有人文关怀的成分,但偏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们虽渗透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但因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缺失思想政治以外的纯粹的人文知识内容,不足以充分陶养高职生的性灵,难以积淀足够的人文关怀意识。

其次,高职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语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虽难免不散发诸如智慧启迪与心灵触动的精神火花,但主要是基于“工具”应用层面的技能考量,缺失人文学科“发散性思维”的广阔视野,更不能展示人文教育中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的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养功能。

再次,无论是专业选修中的限选课语音训练、形体训练、客源国概况、公共关系学,还是专业任修中的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规划、中外旅游业经营、中外饭店比较、旅游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仍然主要停留在应用、工具类知识技能的训练上,缺乏广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富有想象力与价值观陶养的精神内涵。虽有两门课4学分的公选课,但没有列出具体的课程内容。据笔者的调研,一些高职的公选课仅限于英语、体育类的课程设置,有的以讲座形式出现。

(三)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知识的教育

人文教育固然离不开人文知识的教育,但人文教育的范围更为开阔,如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与教育者、管理者的举手投足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分不开的,也与校园人文环境――比如干净、整洁、明亮的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协调搭配,报栏、宣传栏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室、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人性化的管理与设计。就是说,人文教育本应是立体的、综合作用的“组合拳”,而不是碎片式的“一厢情愿”的“单打独斗”。

同时,当下的高职人文教育往往把重点放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个体的人文价值理念的陶养,忽视对学生生话的个性化的引导。因为一个人拥有了相关知识,掌握了适当的方法,我们只能说他(她)人文知识渊博。评价一个人人文素质高低的根木恰恰不是知识和方法本身,而是透过知识和方法之后,个人所拥有的人文价值理念以及他(她)在生话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1]。

所以,人文知识的学习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方面,但人文知识的学习不完全等同人文教育。比如,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中,人文知识极其丰富,每门学科产生的历史文化,重大的思想产生、变革和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等,特别是科学的理性给人以创造性的思维,带来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这些都是人文知识教育的内容。人文知识不能仅指来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同样蕴涵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它的学习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2]。

(四)人文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虽然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把二者等同却是极不妥当的。这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二者的内涵不一样。如前所述,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它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陶养,又突出个体的自我体悟。

而通识教育原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译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自19世纪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讨,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的表述。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源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人们创造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二者分类标准不一样。人文教育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的,当然二者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因为广泛的科学教育中也或多或少渗透着人文教育的内容,人文教育中也弥散着科学教育的火花。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重在“养成”教育,因为它没有专业教育的硬性划分,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得到自由的、自然的成长。

3.二者的培养目标各有偏重。人文教育旨在促进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关于世界、人类社会生活、想象世界与理想王国的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于意义和价值的意识[3]。虽然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人文教育偏重精神境界的提升,而通识教育偏重整体上的完人教育。

(五)人文教育就是理论教育

人文教育固然需要通过大量的人文知识潜移默化地进行精神与情感的渗透,但不能说人文教育就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这是因为:

1.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开设一些人文理论课程就能奏效的。就高职院校而言,如前所述,人文知识的教育既与教育者、管理者的举手投足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分不开的,又与校园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比如干净、整洁、明亮的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协调搭配,报栏、宣传栏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室、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人性化的管理与设计,也与日常生活中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等密切相关。

同时,人文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目标协同作用,立体地、纵横交错地多维度产生的教育效果。

2.理论与实践彼此相融。理论与实践不是截然相分的,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知识与技能学习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实训与实习中既有具体的行为操作又有抽象的知识指导;即便是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也丝毫割断不了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其他诸如理论学习中的问题探索、课堂互动以及课外文化讲座中的学术氛围等,莫不与生活实践丝丝相扣。

3.人文教育需要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密切配合。人文教育不限于课堂纯理论的传道、解惑,还要牵涉到课堂外的立体的学校生活实践,更与校外广阔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连,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就高职而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空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全球市场的利诱,已使人人都将科技技能视为最重要的能力,而人文学科和艺术则越来越被看作无用的装饰[4]。至于不良的社会环境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消解”作用,不在此讨论之列,兹不赘述。

三、结语

本文选取的某高职院校是某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分析,旨在揭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并非刻意评判该某高职办学水平的高下优劣,而仅是以它为个案――它是中国众多高职的缩影,甚至是中国普通高校的典型代表,尝试性地阐释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带有普遍性的认识误区及其认识根源。

参考文献:

[1]何杨勇.走出高中人文教育的误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7):52-55.

[2]张其亮.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与现实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04):13-15.

通识课程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实践性课程;实践性知识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性课程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性课程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教什么”的知识,更需要“如何教”的知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基础。理论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但实践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奏效。但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师知识特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的偏差以及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

针对新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这是由于实践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积累的体验和教学机智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因此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构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

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高师生毕业从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管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1.职业定位教育形成职业认同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基本的职业认同感和形成初步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养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动力并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诚如洪宗礼所言:“命中注定我必须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就是五十年。”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作为其自觉追求,始终把从事语文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作为自觉的追求。学生不仅自觉练习“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学等教育类专业课的学习。

2.“三字一话”训练培养职业荣誉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仅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引导学生,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普通话比赛”、“钢笔字比赛”等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注重向这方面倾斜,给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教育类课程实施的人性化。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学生真有所得、确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实践性品格和艺术性品格,不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教育类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为了保证这些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我们力求做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努力把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必须了解的理论知识,就能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水平。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大胆打破传统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做到现代性,明确提出行为规范和建议,并且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艺术性品格,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特色,我们不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且注重探讨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力求通过优美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语文教育实施所需的实践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养成。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作为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课程,其基本定位就是提供怎样教学的科学途径

和方法,并使高师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不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以语文教育学课程为例,从内容上讲就构建了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为中心的体系,内容设计上以语文课程目标开头、接着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最终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作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学科理论品格的前提下,挤出时间留给学生说课和试讲,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因此这种能力的达成需要系列课程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这样构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得益彰,讲座、座谈相互连接的立体课程结构就成为必需。我们精心准备,构建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的课程,如《中国大陆与英美母语教学比较研究》等。本课程通过对英美母语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的简要介绍,并与国内语文教育现状相比照,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认识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二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本解释学》等课程。比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程就是通过探讨当代语文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追寻其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形成的轨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高师生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艺术修养。三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微格教学》、《说课与试讲》等课程。如《微格教学》课程就瞄准如何迅速提高高师生的教学技能,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和教学媒体手段对学生教学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三、开发实践性课程是重要支撑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复操练。因此我们狠抓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指的是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同行表述,是培养和提高高师生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写说课稿,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组织的说课比赛。并把这些选手经过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后,参加学院、学校、乃至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

2.日常化的试讲操练。试讲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试讲不仅可以了解高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考查高师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并可在此过程中知晓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我们力求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走上讲台机会,不再只是让试讲成为能力强的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让学生特别是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欠缺的学生走向成熟的练兵场。学生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基本上都具有了很强的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几年来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就很能说明问题。我院毕业生也非常优秀,涌现出了像安阳曙光中学常作印、安阳市新世纪中学鲍志慧等这样的全国优秀青年教师。

3.针对性强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教学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细化了操作程序,使我们的实习计划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比如我们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就以评选优秀实习生为契机抓紧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回讲”和座谈。通过这种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谈经验、讲教训,比不足、找差距,中间还不时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我们深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其意义在于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良好氛围是有力促进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

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

1.文学院应在加大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营造学院、系部、辅导员和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语文教育实施能力训练提供舆论上、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舆论引导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高师生应从入学起就树立这样的信念: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之本,是发展之本。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强化和训练成为每个学生在这四年求学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并落实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中。

2.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言传身教自觉主动强化训练。教师不仅应在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并大胆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方法,还应用其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奉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师职业情操的养成发挥巨大作用。

通识课程论文篇(6)

一、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历程

(一)教授积极参与,推动课程改革

关于目前执行的通识教育课程,可追溯到2004年。那一年哈佛大学对其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参与了这次审核过程。审核结果认为有必要对当时的核心课程进行改革,旨在扩大人文学科的广度并为本科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场大规模的历史性的课程改革讨论中,学校的各个部门齐心协力,教授们积极而又负责地提出各自的建议。通识教育委员会提议用一个更为广博更有深度的课程来代替核心课程,并为学生的通识教育提供一个全面的课程指导。以审核专业课的目标、结构、时间和范围为主要职责的教育政策委员会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保证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能尽可能多地接触各个领域,后几年能深入专业学习,大学4年里师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交流和互动。此外,写作与口语委员会提出要将写作与口语的教学融入到各部门的专业学习中,与学位项目相结合。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议要设置一套新的关于自然和应用科学的介绍性的课程推广到全校。咨询辅导委员会则针对学院严重缺乏学术指导的现象提倡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在保证学生有最大的课程选择自由度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强有力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国外教育委员会则认为哈佛所有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追求有意义的国际化学习经历。为此,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国际学习、研究和公共服务的机会,并制定标准来实现这些活动的目标。而教学改进委员会则会提供更好的评估跨学科教学的方法,推动研究型大学中作为核心的本科教育,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一月学期委员会①也努力探索如何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创意的设计。在上述8个由教授组成的委员会的共同调研和努力下,2006年,在哈佛文理学院院长WilliamC.Kirby的主持下,递交了一份长达131页的《哈佛学院课程审核》报告[2]。此报告的提出以及教师们希望用新的课程代替核心课程的意愿都来自于各部门对这场课程改革意义的共识:①本科教育在哈佛大学教学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本科教学的质量是哈佛能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学生的根本原因和保障。②大学重申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博雅教育(LiberalArtEducation),将学生培养得更智慧、更优秀,成为有创造性、有道德的独立思考者。③进入新时代,学生将面临各种矛盾的挑战,没有一个标准的知识结构能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将在院系和教授的帮助下,根据需要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来面对未来各种社会问题的挑战。④学校将开设更多优质的科学基础课,让学生分享大学优质的课程资源,传承哈佛优良文化,也为学生创造新的机会。⑤好的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它不仅需要在课堂和实验室学习中推进,而且需要个体的交流和建议,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充分的互动和密切地合作。在以上这些共识的原则上,各个部门在这场课程改革中投入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努力。此报告的提出也直接导致一些领域的变化,如咨询服务,增强对本科生国际学习经验的支持,增加主修专业选择的时间①、第二专业的选择等[3]。

(二)新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

2007年5月15日,新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终于投票通过,方案中包含通识课程的目的,新的课程方向的确立和各自目标陈述,以及从2007到2009年保证核心课程到通识课程顺利过渡的一系列做法[4]。同时,哈佛的院长和教师们推出了《通识教育专责小组报告》,正式提出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的校园学习与其将来所要面临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这些目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

1.为学生有效的公民参与做准备。哈佛希望通过通识教育和学院经历使学生成为适应本地、本国或国际范围,积极而有参与感的公民,并持有公民的责任意识来对待本地、本国或国际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学生了解地区、国家和国际范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情况。

2.使学生通过学习艺术、观念和价值观传统,更好地认识自我作为这个传统的产物和参与者的角色。通过通识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冲突,在跨文化差异谈判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各种矛盾产生的传统根源;学会如何读懂文化和审美表达,了解世界各地艺术、宗教和思想史,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传统和其他民族的传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

3.培养学生批判性地、建设性地应对改变的能力。学生将来作为公民不仅要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而且要学会驾驭自己的人生。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熟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以应对将来可能产生的社会、个人和伦理的问题。快速变化是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离开学校后必须拥有应对社会快速变化的能力。

4.增进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道德标准维度的理解。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对信息、技能和科技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掌握能控制道德后果的能力和方式。学生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批判性的反思来提高道德意识,不仅要学会如何使用合理的论据为自己辩护,同时需要深入理解由价值差异、文化差异等引起的道德冲突[5]。哈佛要求开设的通识课程必须实现上述目标,同时强调通识教育注重知识的广度,不是对某一课题的深入或小范围的探索。此外,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抽象的概念和知识来理解和解决具体的问题,并使学生意识到所有这些课程对他们进入社会后的生活会产生某种影响。可见,哈佛新的通识教育课程的产生正是哈佛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的及时而重要的转变。

二、新通识课程的分类及结构

(一)八个模块的课程设置

新的通识教育课程将所有课程分为八个模块,分别为审美与诠释理解(AI)、文化与信仰(CB)、实证与数学推理(EMR)、伦理推理(ER)、生命系统的科学(SLS)、物理宇宙的科学(SPU)、世界中的诸社会(SW)和置身世界的美国(USW)。模块内课程虽然由不同学院提供,但相关性很强;而模块间课程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也有些课程同属于两个甚至三个模块。与原来核心课程的七大模块(外国文化、历史研究、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分析以及文学艺术)相比,通识教育新体系增加了美学领域的课程,去掉了历史研究和社会分析,将科学分为生命系统的科学和物理宇宙的科学。把外国文化变为世界中的诸社会和置身世界的美国[6]。除此之外,每个学生要选一门关于历史的课程。对于这些模块课程的目标,在新通识课程确定时就有明确的规定。如以新增的美学领域课程为例,其旨在发展批判能力、审美反应和解释能力,提高对文字、听觉、视觉、动觉或其他形式的理解能力,学会如何在语境环境中对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参观展览、表演、朗诵,或与演员、导演、策展人互动来进行体验学习[4]。这八个模块中的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向学生提供新的课程单。课程单包括每门课上课的时间安排,授课教师信息和课程的基本内容,便于学生选择。同时,学校会对本学期新开的课程进行说明。此外,根据需求,课程的选课人数规模有所不同,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在55人以下的课程属于小班制。学校会提供相应的课程单供学生参考。从课程的类别看,小班制大都集中在文科课程。通识课程是哈佛本科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本着“宽基础、综合化、重实践”的课程设置原则,重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平衡,要求每个学生大学期间须修满八门通识课程,占其本科总课程的1/4。通识教育课程不是孤立于专业,而是与专业课程相联系共同提高学生的写作、演讲和问题解决的能力[7]。

(二)不同模块的课程比重和发展情况

从2008年6月的51门课程,到2013年的482门课程,哈佛通识课程的数量快速增加。据统计,在482门课程中,有232门课程专为通识教育而设计。而同时通识课程的师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24位声誉卓越的在跨学科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的“大学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①中有14人参与开设通识课程[8]。相对于课程总量的发展,八个模块的课程数量发展并不均衡。2011年,审美与诠释理解34门、文化与信仰38门、实证与数学推理9门、伦理推理20门、生命系统的科学12门、物理宇宙的科学17门、世界中的诸社会34门、置身世界的美国21门[6]。再以2015年春季学期大学开设的各模块课程数量为例。从总体上看,文科课程依然多于理科课程;在阐述性课程中,模块AI(审美与诠释理解)和模块CB(文化与信仰)的课程最多,接近80门;相对而言,模块ER(伦理推理)的课程数量发展滞后,只有36门,这也是目前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之一。理科类课程中,模块EMR(实证与数学推理)数量发展较快,超过60门;模块SLS(生命系统科学)发展最慢,只有23门。与2011—2012学年的数据相比(见图1),八个模块的课程数在过去3年里全面增加,其中模块EMR增加速度最快,模块AI和CB居次,模块SLS和USW相对滞后,总体上理科类与文科类课程数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这正符合哈佛通识课程“试图弥合人文学科和所谓的‘硬’学科或定量的科学之间的差距”的目标[9]。

三、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春秋学期课程:理论课程和讨论课程

多数通识教育的课程是在春季学期或秋季学期完成,以一个学期为单位(13周),每一周完成2~3小时的理论学习(lecture)以及一个讨论课程(section)。理论课一般一周分两次上,一次1.5~2小时,课程以教师讲课或邀请其他专家做报告为主;每周的讨论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或应用理论知识。每学期开始的第一周为学生选课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试听,每门课的时间为40分钟,由任课教师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作业等,并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此外,几乎每门课程的教师都会精心制作一个2~4分钟的迷你预告片,概括性介绍课程的主题,并上传在网上供那些因为时间冲突没能参与试听的学生参考。学校专门组织团队(LTF)进行与通识教育课程相关的各种协调工作[10]。在课程教学方面,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帮助,并专门撰写文件《通识教育课程写作》,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该文件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中写作教学的原则、策略,教师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经历写作的过程,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反馈。而每一周的讨论课(weeklysection)则为促进师生互动和教师参与评价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活动的策划由课程教师决定,很多是在课堂外完成,而且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在助教带领下去校园博物馆、美术馆等进行实地考察,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几个小型的课题研究,来巩固和应用课程知识。这种方式便于教师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了解学生的想法,有助于在理论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平等的机会。为有效实施这个环节,教师需做好五方面准备:①确定课堂目标:清楚这次讨论与本周理论课的联系,与上周和下周讨论课的关系,明确是否符合课程的需要。②准备必要的资料:如提供给学生的文本、想法、信息,本课需要强调的技能等。③确定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这个环节后应掌握什么,如何让每个学生明白课堂内容。④提供学习方式:介绍一些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材料和主题的方式,可预先设计若干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或采用课内写作练习或小组活动方式等来促进学生学习。⑤明确课后作业:需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准备下一次讨论课,如设计一些研究问题,供学生课后阅读时思考;也可共同起草说明来引导学生准备下一讨论课的辩论、演讲或小组演示等[11]。教师通过严谨而详细的准备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也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材料来理解和巩固课程知识,在阅读和讨论中产生出更多的灵感和想法。

(二)暑假学期课程:校内学习和国外学习

在暑假学期,哈佛也会提供一部分课程。这些课程只要是在本学年通识教育课程表单内,并且教师与学期内开课教师是同一位或同一学院的教师开的课程,就可以算作通识教育课程。若课程名相同,但不是哈佛教师开课或只是在线提供的课程就不能算是通识教育课程。哈佛学生暑假期间在国外课程能否算是通识教育课程也根据以上这个规则。从数量上看,夏季学期课程数目比春秋学期课程数量要少得多,如2015年暑假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共有12门,包括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经济学原理、圣经中的人文和艺术、莎士比亚早期剧作、莎士比亚后期剧作、比较政策、美国政府、定量方法等,这些课程分别属于第1、2、3、5、7、8模块。其中有些课程,如课程“现代自我的启迪发明”(TheEnlightenmentInventionoftheModernSelf)既属于审美与诠释理解,也属于文化与信仰,同时属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哈佛要求每位本科生在八个模块以外必修的另一方向的课程);又如课程“经济原理”既属于实证与数学推理,也属于世界中的美国。从时间安排来看,暑假的校内课程在7周内完成,教师根据课程学分多少来安排每周的课程时间,并有学费要求,每4个学分需要交2920美元。有些课程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修。暑假学期通识课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备受学生欢迎的国外学习课程。这些课程正是实践了国外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建议:让所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追求有意义的海外学习经历;将学生的国外学习经历与课程学习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国际项目办公室承担相关工作,包括专家咨询、经费资助、课程结构设计、院际协调、联系海外校友和相关专家、为海外学习项目提供通行便利等。同时,学校建立有效的财政援助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资助学生确保他们在校期间至少有一次国际学习的经历。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海外项目的策划、设计,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海外考察,提高学生海外考察的质量。此外,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国外创新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的海外项目和建议。哈佛大学的国外学习项目主要包括专业的海外学习和通识教育的海外学习,其中夏季的海外学习作为优先资助的对象,学校继续努力增加夏季国外学习的项目。从2015年的暑假海外学习来看(见表1),考察地分布较广,每个考察项目都依托于一门通识课程,有的项目包含若干门课程。如意大利威尼斯考察项目包含来自不同模块的4门课程。从这些课程所属的模块来看,大多属于阐述类的课程,所以国外教育委员会建议要重点增加科学类的海外学习项目。海外学习课程不仅丰富了通识课程的形式,提高了通识教育的质量,同时也为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为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宝贵机会和良好的条件。

(三)研究生研讨会:教学提供与教员培养

虽然哈佛的通识课程主要针对本科教育而设立,但哈佛很关注研究生的需求和群体资源,由此而设立了研究生研讨会(GraduateSeminars)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这既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充分发挥研究生群体的力量。研究生研讨会主要致力于讨论、开发、设计本科课程,这些课程也将适合于通识教育新方案。研讨会中研究生要积极与教师合作一起考虑核心概念、分析的主题,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以及其他在开发、执行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一些重大决策。学校希望通过研究生研讨会培养一支有力的通识课程教员队伍。教师致力于开发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为研究生提供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对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都会仔细检查。在设计一个研究生研讨会时,教师要考虑研讨会将如何适合通识教育的八个分类。由文理研究生院委员会(CommitteeoftheGraduateSchoolofArtsandSciences)和通识教育项目组共同对研究生研讨会提议进行审核,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对本科课程中的通识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同时,学校为教师开设研究生研讨会提供很多资源,并鼓励教师咨询教学支持服务团队。对于感兴趣的研究生可以联系专门的教师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可以查阅相关网站看这些课程是否符合研究生学位的要求。若本科生想选择这些课程,就要经过教师的资格审核。哈佛教授JenniferL.Hochschild在探讨本科课程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中提到:通过在本科办管理或商业方面的专业教育,以及通过学生参与一些公共机构或个人组织实践后递交报告获得学分的方式,都不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正确方式。他们建议哈佛可以建立研讨会,让学生与教员、专家、从业人士结合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12]。研究生研讨会正是提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目前从研讨会讨论的具体主题来看,包括各个模块的课程,如生活的艺术、20世纪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州、阅读当代俄罗斯、司法机构、性别作为一个道德问题、基因组学和传染病的演变、科学的知识等,很多是新开设的,研究生研讨会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这些研讨会的时间安排与其他通识教育课程安排相似。可见,研究生研讨会既是对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同时也发挥研究生对于本科通识教育建设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哈佛大学数字媒体项目主任凯瑟琳•塞拉芬(CatherineSeraphin)指出:通识教育是为学生面对未知的将来而准备。学生的兴趣会改变,事业会不断发展,新的工作会不断涌现———但所有这些都需要拥有最基本的技能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获得成功。而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供学生这些不能在某本教材中学到的能力:需要学生通过交流、分析,解决问题和体验来获得的能力[13]。哈佛通识课程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资源,由学期课程、暑期课程和研究生研讨会组成通识课程体系,并通过讨论课、海外考察、研讨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体验,交流互动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智力与实践能力,了解文化差异,评价道德后果能力,培养跨学科思维等,为学生迎接未来工作和可能改变世界做准备。

四、通识教育课程管理运行模式

(一)严格的开课申请审查制度

哈佛鼓励学院和教师积极参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为课程系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构架。但对于教师的个人开课申请,学校有严格的申请要求和审核规则。不同的课程形式,如春秋学期课程,暑假海外学习和研究生研讨会都有相应的审核标准。每位要递交开课申请的教师必须要填写相应的申请表。以最为普遍的春秋学期通识教育课程而言,学校要求每位开课教师准备以下课程资料:①课程的初步大纲,包括课程名,课程描述,主要主题大纲,一系列测试题样本,课程创新点和课程作业,学生的学习要求,课程的合作要求。②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细节描写。说明课堂中的讲座、研讨、阅读、作业、合作活动等环节如何实施来实现提议中的课程目标。也可提供课程课件PPT。③提供1~2个作业样本,如论文主题,问题设置,考试题等。④提供其他与课程申请有关的资料,如教学资料、教学方法、评分标准等。此外,开课的教师还需要回答关于课程构想的问题,如本课程可以交叉的学科,促进学生校园学习和未来生活结合的方式,课程所属的通识课程模块,课程与专业学生所学的相似课程的异同,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和形式等。这些问题有助于开课的教师对自己课程进行全面思考和审视。对于暑假国外学习,则要说明课程教育从海外实地考察中获得哪些收获;而研究生研讨会则要考虑其对通识教育和本科教育的适应性,同时努力将研究生培养成这些课程重要的教学研究员[14]。

(二)强大的技术支持

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推动,哈佛提供了各种技术支持,促进教学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技术组(AcademicTechnologyGroup),作为大学提供课程技术支持的主要机构,曾为很多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不同的技术帮助。以文化与信仰模块的课程《构造中世纪》为例,课程中学生通过听讲座和项目参与接触到中世纪的物件、文本或手稿,从而更好地了解中世纪的文化与历史。该课程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对未知的探险”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和信仰中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在课程前期准备中,教授丹尼尔•斯迈尔向技术组提出4个具体的需求:①提供一个在课堂上教授可访问的照片共享程序;②设计一个能让学生绘制欧洲中世纪晚期教派分布图的程序;③增加途径便于学生收集电子资料;④修改教授原先设计的“合作研究工具”,使其便于学生进行文本补充,并参与合作项目中。根据这些要求,技术组的工作人员和相关教员为课程建设一个微博客,便于学生上传照片、视频和评论;此外使用世界地图制作一个可供学生增加教派的图;同时还建立一个虚拟画廊和“合作研究工具”的课程网页。这些技术支持直接满足了教师的课程互动需求,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讨论环境①。

(三)丰富的资源支持

哈佛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全方面的资源支持,除了学术技术外,教学支持服务团队还汇集了来自博克教学中心②、哈佛写作项目、哈佛学院图书馆和大学博物馆的资源。通识教育推出支持教师的新模式便于他们充分利用校园资源来创造活跃、创新的学习经验[8]。首先,成立于1975年的博克教学中心每年举行秋季和冬季的教学会议,针对领导、写作、科学和教学案例等进行主题讨论。它不仅为全校本科生免费提供个人学习指导,通过协商、反馈、课程视频等帮助学生提高选择学习方向的能力,而且对新进的教师进行培训,为国际教师提供英语教学培训,出版相关DVD、手册、研究文档,尝试前沿举措如HarvardX③、SEAS(SchoolofEngineeringandAppliedSciences)学习孵化器[3]等全方位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第二,哈佛写作项目(HWP)会指导教师如何在课程中布置写作作业,如何对学生的论文作业进行反馈。此项目的成员已经指导很多课程,与教师一起推进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项目还为学科或跨学科课程量身定制具体的课程论文、写作题材等。第三,哈佛学院图书馆作为支持教学的重要资源,为教师提供个人化的研究指导和相关技术支持,帮助教员链接课程阅读资料,提供图书馆研究指南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协助教师更好完成课程,鼓励严谨的研究实践。第四,哈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通识教育的教师一起实现用展品来支持课程的目标。他们为相关课程提供教学活动,为学生准备展品和相关资料,并给教师的课件需求提供电子文件,旨在将博物馆参观与学生的阅读材料和课堂讨论紧密结合。因此博物馆除了为全校师生和社区市民开放外,更是集展厅、教室、研讨室、工作室为一体的重要教学基地。

(四)充足的经费资助

为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为教师设计多样化教学方式和获取丰富的资源提供条件,哈佛对每门通识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在开课前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课程费用,具体的费用资助项目包括课程研究助理(研究生18美元/小时)、课程资料和材料、演讲者的邀请和实地考察等。这些费用可以学期为周期来申请,也可以每节课来申请。申请时,每一项目需要申请教师提供具体的信息来证明申请费用数目的合理性[15]。不仅如此,学校还为课程负责人员与协助教师进行定期会晤提供相应的午餐使用经费。有资格申请这笔经费的教师每学期必须与课程教员们会面6次以上(最多不超出15次)共同探讨与课程相关的事宜,每次每人餐饮费不超出10美元。学校对于费用支出管理严格,对消费项目有具体的限制。申请者需要记录每次会议所有参与会晤人员的名单。此外,学校还专门为教师提供校园内及校外周边餐厅的具体信息,包括地点、电话、服务项目、食品类型等,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时段、不同形式、不同人群及不同种类的会餐需求,并且告知相应餐厅支付方式和提供发票的信息。教师需要时只要在信息单里按会议要求点就可以,选项丰富、方便且能保证质量。

(五)严谨的课程学习要求

哈佛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哈佛本科生4年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明确规定,每个本科生,不论选择哪个专业,都必须在毕业前修满分布于八个模块的八门课程,即在通识课程的每个模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门。学校建议学生可以每个学期修一门,这样就可以在八个学期完成所有通识课程。而在实际选课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对通识课程进行分布。如大一学生可以多选几门通识课程,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兴趣,这对其在大二选择主修专业或辅修专业有一定的帮助。由于通识课程每个模块中的课程都比较多,研究方向很丰富,有难有易,足以供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能力或感兴趣的课程。为鼓励通识教育的教学创新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科南特奖,奖励那些优秀的学生作业。

五、总结

通识课程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56-03

当前,我国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教学中都存在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倾向与现象,然而,社会形势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加强文科课程的实践教学。目前,国内对文科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大多集中于实践性总结而鲜有理论性分析,其结论往往缺乏一定的普适性。本文将就文科课程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的四种基本模式进行探索,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文科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在合理性

文科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在合理性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逻辑起点。

1.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尤其是在文科课堂教学上接受的还只是基础性的理论知识教育,尽管这一部分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人才的培养及其健康成长最终要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2.这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中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掌握。文科课程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追求知识真理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实践教学环节肩负重任。同时,借助于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与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技能,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娴熟、思想政治素质合格的优秀人才。

3.这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的快速进步、经济生活的多元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必然要求高素质人才是既具备渊博的知识素养,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近年来,人才市场不仅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考试成绩,且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背多分”与“高分低能”式的毕业生已经没有了需求市场。而知识面广、文理兼通、适应性强、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则在社会上广受欢迎。因此,社会对人才的这种需求转变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4.这是文科课程教学的特点。人文学科知识来源于知识创造者的社会时代背景和独特经历,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包含着一定的行动需求,需要人们去理解、去行动、去实践,通过实地调查和亲身体验来内化知识。因此,文科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内化个体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国内高校中,尽管文科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时展的紧迫性、学科教学的内在需求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但是实践教学的开展现状却不尽人意,普遍存有如下问题:一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在我国,重视纯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视实际的操作技能为“奇技淫巧”,并嗤之以鼻,这是长期影响国民教育的传统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文科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忽视。二是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对文科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上随意性强;在实践教学的监督评价机制上建设滞后甚至缺失;在设施设备方面管理混乱,流失损坏现象突出;在经费支持上严重不足,收支不清;等等。三是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流于形式。大多文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实施模式上单一呆板,在实施过程上应付了事。四是实践教学成效甚微。以上诸多因素最终导致多数高校的文科课程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学生难以从实践教学中提高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从中真正得到锻炼。可见,文科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还影响到毕业生未来生活境况与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文科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设置的文科课程众多。各门课程在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总的来看,以研究内容和教学目的为标准,众多的文科课程大致可分为思想教育性课程、思维训练性课程、操作应用性课程、社会研究性课程四大类。其中,思想教育性课程研究的是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发展的规律,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及政治觉悟等方面的教育。思维训练性课程主要研究人的思维活动规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思维规律的学习与掌握,进一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操作应用性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从社会生活现象中总结概括出各种知识理论以及如何进一步将之运用于社会实际,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操作能力。社会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主要是研究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这种划分意味着不同类别文科课程的教学在实践教学模式与措施上存在差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就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本文中的文科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指把理论知识形态存在的主观思想观念联系于客观现实世界的物质活动形式,其实质在于以一种感性的活动形式运用理论知识,进而在运用中深化理论知识。故此,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开展必须依赖人的各种感性认识形式,并表现为各种感性活动。人有眼、耳、口、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主要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形式。与此相应,文科课程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必要充分调动人的上述感官,并以几类感觉形式把理论知识与客观的物质世界联系起来。

因此,实践教学活动可设计为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等几类基本模式。其中,视觉模式可以有参观、实地考察、影音资料观看等形式;听觉模式可以有访谈、倾听等形式;味觉模式有鼻闻和口尝等形式;触觉模式有身触与手摸等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案时,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四类感觉形式的区分仅仅是相对的,不可能被单独地运用,而常常是复合性地运用,只不过某种形式占主导而已。例如,参观考察形式的实践活动以视觉为主而以听觉和触觉为辅,访谈与倾听形式的实践活动则以听觉为主而以视觉为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高校文科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

根据高校文科课程性质的划分与课程目标,本文认为在展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所侧重地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思想教育性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在当前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教育性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公共课程,也包括如伦理学、美学等专业性课程。由于该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及政治觉悟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觉悟,最终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其实践教学的实施原则是,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主题性的讨论、辩论与演讲。这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进行资料查阅、搜集与分析概括能力,又可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声情并茂的论辩与演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听觉性的感性认识,对其服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是影音资料展播。影音资料借助于现代化的设备与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时空范围内,通过对课堂之外的声音与画面的展示和再现而对学生进行视觉、听觉上的强烈冲击与震撼,充分调动其情感,增强其感性认识,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三是实地参观与调研。这主要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深入社会生活实际,通过身临其境与耳闻目睹,以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最终达到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更深刻地受教育的目的。四是现实模拟。现实模拟是在课内或课外以现有理论知识为依据,将之模仿式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模仿活动中进一步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并使自身受到教育。五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导学生在课外将已有的理论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的综合活动,这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2.思维训练性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思维训练性课程主要研究人的思维活动规律,通过对思维规律的学习与掌握,进一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如哲学、逻辑学之类的课程。因此,该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的思维能力、较强的逻辑概括与抽象能力。一般而言,此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专题讨论与辩论活动。这要求学生以某问题为核心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逻辑清楚地展现出来。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快速反应、语言表达等能力。二是案例性实践。该实践形式的突出优点是能够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在近乎亲身体验式的活动场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实战中训练其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水平。

3.操作应用性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操作应用性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从社会生活现象中总结概括出各种知识理论以及如何进一步将之运用于社会实际,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操作能力。该类课程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应用性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均属此类,具体涉及法学专业、管理专业、新闻传播专业、旅游专业、经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师范教育专业、语言学专业等。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小组项目活动。教师设计相关的具体活动场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过程,以项目的形式在理论知识的运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二是课堂实验。在课堂教学中以现代仪器设备为技术手段,对专业知识理论进行检测与验证,以便深刻巩固理论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部分文科课程也需要开设相应的实验课,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运营管理、心理分析与咨询等课程。三是见习试做与实习实训。让学习者自己动手尝试性地进行操作与练习,即亲自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见习试做与实习实训不仅对师范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适用,而且也适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应用性较强的其他课程。四是现身说法与经验交流。即邀请对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士讲述经验得失,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与启示,让学生从与讲述者的交流中获得感性认识,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五是体验性活动。这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某些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这种实践方式较适于语言类课程和艺术专业类课程的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