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联网培训总结

物联网培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06 20:25:41

物联网培训总结

物联网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 物联网 高职院校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about the Setting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ZHAI Hongyan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wide strategic high grounds in a new round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hich needs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talented person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takes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major development plans of set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planning

0 引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是,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紧扣经济社会急需,大力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为此,本文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就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进行了思考。

1 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近年来,物联网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中国科学院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传感技术和TD发展结合起来。2009年9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2012年2月,我国第一个《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标志着物联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作为宏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实施。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为进一步突破物联网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产业基础薄弱问题、推进有序健康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在此前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均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及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在政府愈加重视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智慧社会”的新形势下,物联网日益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潜力巨大。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在广东,近年来在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新型业态发展迅速,2012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35万亿元,占全国的27.6%,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务收入4224.2亿元,占全国的16.9%,居全国第2;电子商务交易额1.5万亿元,居各省市之首。作为信息化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广东物联网发展呈现“产业基础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应用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的发展态势,2012年全省物联网产业规模1380亿元,占全国的37.8%,物联网相关企业超过1600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机器对机器(M2M)应用终端数量超过1200万台,全国60%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生产商集中在珠三角,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作为国内物联网应用先行城市的广州,已在多个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应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方面均有贡献,未来几年将迎来加速发展,到2015年,全市将实现物联网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物联网信息集成服务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物联网产业总规模达1500亿元,物联网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物联网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物联网人才的竞争。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事该行业的人才缺乏,急需大量的物联网应用方面人才。仅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的人才需求就可能达到20万人。就广州来说,对物联网应用人才的数量和岗位逐年增加,这为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要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作为广州市主办和重点支持建设的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2 高职院校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作为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中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坚持以产业需要和市民需求为导向,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使学院发展成为以岭南文化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为特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技术转化平台、社区教育与服务示范中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列为重点支持专业,已先行对物联网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在硬件平台上进行投入和完善,到目前已具备了开设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软硬件条件。

2.1 对物联网的RFID等关键领域开展了教学和研究

我院早在2007年对RFID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进行四步走的尝试:开设RFID应用方面课程(2007级)―设置RFID应用方向(2010级)―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2011级、2012级)―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13级)。同时,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攻关也取得积极进展,取得多项省市级教学科研立项,为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软实力保障。

2.2 建立了良好的校内教学平台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先后争取到国家、省、市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并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对实验和实训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建设。

(1)建立广东高职院校中首个“RFID应用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有六个实训室:RFID基础实训室、物联网基础实训室、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物流分拣系统与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无线传感网实训室、教学成果展示厅。该实训中心针对目前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为汽车智能系统、超市结算、物流管理、仓库存取、移动通讯、电子支付领域的RFID应用实训教学提供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这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打下良好的平台基础。

(2)建立了具有模拟和仿真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RFID人才实训基地。利用该实训基地,引入合作企业在物联网方面的真实案例,结合实训基地的真实职业氛围和设备,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掌握RFID前沿技术,并有实际成果展示。同时,在本实训基地进行过生产性实践的学生,已经连续两年被合作企业邀请去企业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并有多人留用。

2.3 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探索和尝试与物联网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同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提供了稳定支持。

3 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围绕广东省、广州市物联网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本院实际,力争在未来5年,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立足广州、服务广东,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重点建设专业。

3.1 探索建立“三项合作”人才培养新平台

与物联网高校、企业、社区合作,搭建校校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校社合作平台,通过学校、企业、社区3种途径,培养熟练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的信息服务人才。建立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实习实训的基础上,积极和物联网高校合作,推行与物联网企业和社区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都能在物联网实践岗位环境中进行,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及测试、物联网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职业能力。

3.2 按照“三性”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跟踪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定位,培养服务广州物联网行业发展,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立足岗位能力,以“岗位―能力―课程”为建设思路构建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成为统一的课程体系。

3.3 构建完善的实习实训体系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重点发展物联网应用层技术应用”的专业建设发展目标,逐步建成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中心,形成完善的实习实训体系。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社会、企业的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群,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3.4 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

紧密结合合作企业和合作社区的实际案例,引入物联网行业职业标准、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开发出有特色的校企合作高职实训教材,同时,建设一批优质核心课程、学习资源库、精品资源共享及视频公开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一个涵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有信息的教学共享资源库,构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需的一切资源。

3.5 建设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培养、聘请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派遣教师到企业中实践,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等途径,建设一支专兼共同组成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4 结束语

物联网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物联网 软件工程 CDIO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61-03

物联网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依据是传统的软件工程设计、嵌入式系统与信息系统开发等课程,它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M2M、GPS、GIS和北斗卫星导航等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提供系统交互式通信以及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应用开发。物联网软件工程课程深度融入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把仿真的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成为真实的开发平台,它以一种全新的理念使课堂向社会延伸,在企业环境中融入实训大纲与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上实现创新。

在信息化产业及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对物联网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要求物联网软件工程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因此,要培养社会缺乏的高素质物联网软件工程人才,迫切需要对当前传统的软件工程教学实施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便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CDIO项目化教学内涵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提出了操作性强的职业能力培养、全面实施和检测测评的标准。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和课程之间相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对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DIO项目化教学改变由传统“以课本为中心”为“以软件项目为中心”,CDIO工程教育提倡在工程实践能力、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创造能力上进行综合培养。

二、CDIO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设计

(一)总体构思设计框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秉承CDIO工程教育理念,制定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CDIO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遵循反工艺路线的思想,制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以项目实施为核心,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CDIO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设计框架

CDIO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设计框架按反工艺路线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分析第四阶段大型项目,深入分析行业企业对物联网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探讨学生在这一阶段应具备的软件工程能力和职业技能,制定物联网软件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确定软件专业的具体方向;其次,分析第三阶段中型项目,学生应掌握的专业选修知识、所需选修技能,满足第四阶段大型项目培养的总目标,反过来分析制定这一阶段的所要达到的具体培养目标;再次,分析第二阶段小型项目,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核心知识、所需核心技能,满足第三阶段中型项目培养的总目标;最后,分析第1阶段微型项目,从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这一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以实现第二阶段小型项目的培养目标。

(二)CDIO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具体如下:

1.CDIO项目化课程建设体系。在物联网软件工程教学中融入科学成果和工程案例,优化组合课程实验,增加与企业协同创新合作的工程实训课程比例,并贯穿CDIO项目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训创新能力,按照校企协同创新,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优化重构以“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训企业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软件编程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能力训练体系,实现学生物联网软件工程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素养的渐进性阶梯式培养,如图2所示。

图2物联网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体系

各阶段项目设计要满足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的要求:(1)毕业设计、企业实习阶段专业领域方向实验课程:企业信息化、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信息安全等课程以大型项目开发为主,尽量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基地完成,参与软件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如JAVAEE应用开发、.NET开发框架和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实训课程的设计以中型项目为主,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工程实训中心完成;(3)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如物联网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设计、操作系统和计算网络等的实训课程设计以小型项目为主,尽量让学生学校的实训使中完成;(4)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如C++、数据结构与算法等的教学以微型项目为主,大多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完成。

2.CDIO项目化教学运行模式。CDIO项目化教学模式是CDIO的基础上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1)讲授内容围绕物联网软件工程以项目的方式引入有关知识点,根据讲授完成项目需要的理论需要,教师预先准备多个微小的软件开发项目;(2)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实施课堂微型项目,边做项目边讲理论,让学生真正在“学中干”中应用理论,课堂组织过程项目化,将学生作为主体,以软件开发项目的研发过程为引导,采用学生小组团队合作和个人独立完成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完成相应的实训实践性活动,老师对学生所完成的阶段任务加以点评等;(3)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承担项目开发,推行学生组长与项目组评审机制,项目开发结束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3.CDIO项目化教学管理体系。物联网软件工程教学管理体系由教学信息管理和项目实训管理组成。教学信息管理可以将物联网软件工程课程信息到网上,供师生随时查阅,将相关数据自动上传到平台中心,建立起一个教师、信息和学生之间的通道。项目实训管理是物联网实现将人与机器连接实现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训计划、实训过程记录和监督、实训成果等相关功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参与的实训环节通过实训设备将数据主动上报方式汇总,一个完整的实训过程加上最终的审核评定就成为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

4.CDIO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物联网软件工程实训考核方法更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核。根据物联网软件工程的特点,评价指标包括业务考核和综合素质评定。业务考核主要评定一定时间内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侧重对学生工具的使用与实验技能、工程设计与实现能力、面向领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综合素质评定通过对学生实践过程的学习工作表现评价学生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个人素质和团队精神等,评价指标如图3所示。

图3 物联网软件工程实训评价指标

物联网软件工程实训的成绩分成个人表现和个人项目绩效两方面,通过项目验收评分进行考核:(1)个人表现主要考核指标如下:团结协作能力、态度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纪律得分、周报情况和考勤情况;(2)个人项目绩效分为项目验收成绩和个人组内评定主要指标包括:功能(完整性准确符合应用需求)、界面(设计美观符合规范)、技术(应用新难度高)、创新(是否有创新)、演示效果(讲解清晰演示流畅重点突出)、文档(符合规范)、规模(代码数量数据库记录数量)、易用性(易于理解)、可靠性(出错率低容错性强)、可维护性(可适应不同场景);(3)个人组内评定由开发组长、项目经理共同评定,主要指标包括:项目贡献度、代码和文档数量、效率、质量、进度、流程等。

三、物联网软件工程CDIO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构建

(一)校企协同创新深度合作。校企协同创新深度合作是构建创新能力的重要模式。协同创新全过程贯穿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诸多环节,高校承担基础研究工作,其技术发明经过企业运作转化为经济价值,才能完成创新过程;企业需要集合高校来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物联网软件工程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围绕项目展开来设定。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解决企业工程师进校讲课和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提高专职教师工程实践经验;解决学生工程实践的基础训练缺乏和实际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不足,打破高校封闭、孤立的人才培养方式,有效促使学校由教师本位学生本位的转变。

(二)构建企业真实的教学生态环境。物联网软件工程项目校企“产学研用”真实教学生态环境,包括社会化需求环境、多实验例程实训环境等。以社会化需求为引导,将企业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项目分解为实验案例,构建多实验例程库,按照不同的岗位需求创造实训环境,完成校企从“生产―学习―研发―应用”的良性循环教学创新机制。按照企业真实环境配置各种仪器,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创建一流的实训条件,按照真实的实训项目、项目角色、工作过程、工作条件、工作压力, 真实的企业环境标准建设实验、实训教学生态环境。

(三)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物联网软件工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微型项目培养阶段,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完成教师安排的典型“任务”为主;在小型项目培养阶段,教师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吻合的真实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中型项目培养阶段,以CDIO教学模式,学生在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提供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师可以借助当地的工程和项目条件,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情感态度;在大型项目培养阶段,使用CDIO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来展开,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来拓宽知识的深度来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培养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在物联网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建设一支具有精通物联网软件工程理论方法和新技术,具有企业化背景的专兼职并存的开放式师资队伍,为学生去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学校采用“教师走出去,专家引进来”的方式,让教师走出去到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到软件产品的研发单位实地实习。邀请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的企业专家,给学生现场讲解软件设计开发经验,软件全生命周期中文档如何规范撰写。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均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教师作为导师,并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的职责是负责实习监管与毕业设计内容与论文写作的指导审定工作;企业导师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物联网软件工程实践环境、工程项目及其技术的指导工作。

物联网软件工程CDIO项目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按照反工艺路线的思想,设计项目体系与项目内容,围绕项目的展开与实施设置课程建设体系、教学运行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践行CDIO工程教育理念,采取校企协同创新深度合作、企业真实教学生态环境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和培养开放式的师资队伍等措施,推行教学实施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兴志.物联网软件工程校企协同CBE 实训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4(2)

[2]潘翔.基于物联网的软件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管理模式构建[J].广西教育,2014(39)

[3]曾明星,周清平,王晓波,等. 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5)

[4]李春英,汤志康. CDIO模式下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6)

[5]张德海, 柳青,黄光能.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S1)

[6]司春景,李向阳.基于多元教学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7]张培颖,等.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1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4JGZ154);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13JGB287);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1B0023)

物联网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 培训 互联网+ 翻转课堂模式 创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72-01

2014年5月印发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总要求。这“十六字”总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遵循,以控制总量为重点,保持党员队伍适度规模,以优化结构为关键,确定发展党员的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发挥作用为目的,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阵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基础,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对做好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计划,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这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要与时俱进,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教育培训工作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新的发展形态。

1 与时俱进,充实培训内容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力,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在这些传统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加入与时俱进的时政知识、党的最新惠民政策,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党的宣传大使。

2 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创新

传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老师讲、学生听”,具体听了多少,收获多少很难说。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翻转课堂模式”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所谓的“翻转课堂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老师转移给学生,学生通过互联网在线课程和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信息,主要进行问题辅导,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可以借鉴“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内容进行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包”通过互联网在线网络课程、现场观摩、报告会、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等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节奏,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会上,教师主要进行学习结果的检测和学习问题的辅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好党员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既要自身努力,也要组织培养。中组部创建的“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平台是“互联网+”与党员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的产物,我们党员同志学习受益的同时也可以把这个方法运用到大学生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中,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推送学生喜闻乐见、简单实用的宣传资源,积极主动地在学生中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不断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才能逐步了解党、认识党、拥护党,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入党意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 借助“创感时代”思维,推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方法的创新

“Conceptual Age”最初被直译为“概念时代”,但探究其时代特色与核心还是创新,故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其翻译为“创感时代”更能凸显其特色。创感时代强调右脑思维能力,鼓励运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去追求创造性、快乐感和探寻意义。创感时代思维方式给我们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带来很多启示。

3.1故事感(Story)

讲故事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手段,也是我们记忆的主要方式。故事将信息、知识、场景和感情等因素压缩成了一个记忆包存进大脑里。故事感让人们在一定的上下文内容中,一定的背景中去讲述,恰当的故事使人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分析。我们以故事的方式看世界,理解事物,自然而然却又根深蒂固。譬如介绍发展党员基本流程时,以“我的入党故事”为题,给学生讲自己的入党故事要比干巴巴地说抽象的时间和要求效果好得多。

3.2共情能力(Empathy)

创感时代强调不仅要具有逻辑性,还要有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的能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深入学生的思想里换位思考,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体验学生眼中的世界,理解他们的感受。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服务学生,按需施教,在教育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教育。

3.3探寻意义(Meaning)

当物质充足,我们不必为生存担忧的时候,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之中,认真对待精神追求,寻找真正的幸福。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了。”信仰,信是坚信,仰是仰望。信仰就是自己一直坚信并仰望的追求。人是该有精神追求的,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信仰的人,才会感到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共产党人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庄严的人生追求、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帮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主要职责。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要时刻保持自身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先进性,与时俱进提高自己,勇于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工作利器,为党培养一批信仰坚定、素质过硬、

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我党的发展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教程[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8,144-154.

[2](美)丹尼尔.平克著 林娜译.全新思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0.

[3]于淼,小学生创感能力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物联网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西部高校;理工类;实践教学;建设思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产业必将成为国家和地区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贵州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方案》提出将“物联网应用示范”纳入十大产业应用推广示范,物联网应用的研发以及物联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乃至西部地区高校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还是空白,本文将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物联网新专业为例,探讨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合作新模式,供高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参考。

高校按照“职业教育面向行业实际、面向岗位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办学思想,采用改变传统教法、加强实践教学,按照过程组织教学的新模式,教学过程符合生产过程,通过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的方法,对实训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外的主要运行机制现状,德国的全部资金由联邦科学教育部、经济部、劳动部、各州主管部以及区和地方的行会来承担。主要由两个各自独立的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以及具有相应培训机构的企业和职业学校负责。大企业集团也提供资金或设备援助。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以教学工厂的形式,并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提出的新模式,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等引企入校,形成企业、学校、实训中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澳大利亚,行业通过帮助学校建设实训基地,由企业根据本身实际需要和培训要求为每个学生制订培训计划,TAFE学院为真正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了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建立了“学校工作再学校再工作”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在国内,目前的主要运行机制现状,一是学校按“一般性、仿真性和生产性”三类模式仿照企业生产模式建立的实践基地。一般性实践基地强调原理演示和常规技能的训练,仿真性实践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处理问题思路培养和训练,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部分技能进行模拟训练。生产性实践基地仿照企业的实际作业条件和职场条件建设,因此学校投资大,设备更新快、维护费用高,后续运行存在困难。二是由企业配合建设的实践基地。由学校提出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并承担主要培养任务。企业根据要求提供教育资源相完成实践教学环节任务。如利用企业资源投入设备和资金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聘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企业奖学金等。存在的缺点是由企业义务承担建设资源,基本没有产出和回报,难以长期合作、发展。三是邀请企业全面参与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既参与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又参与实施与企业结合的实践教学任务。缺点是需要大量人才阶段时,企业有较高的积极性,合作的紧密性和持续性不稳定。

解决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就是这个突破口,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使学生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基础。以笔者所在的贵州商专为例,物联网新专业开设后,研究并建立一个既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又能承担起物联网应用研究的校内实训基地或平台很有必要。目前,设备费用较高,不能满足需要,不具有“造血”功能,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造一个校内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应用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在教学、培训及实习实训方面的需求,把实训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就会对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我校早在2007年就提出大力发展理工类专业建设,建成了一些电子类基础实训室,但这些实训室只能解决电子类专业的部分基础实训。对于今年申报的物联网技术及我们拟申报的通讯技术等专业后续的专业实训仍无法满足,由于地盘狭小,资源严重匮乏等原因,无法在现有校区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即使学校新校区建成,能解决其中一些问题,但大量的设备、资金投入后如果基地不能产生造血功能,不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实际,那也必然会出现设备老化,学生缺乏职业性等问题。2012年5月,贵州省物流协会与我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希望能给他们的“智能物流”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如德国“大企业集团也提供资金或设备援助”、新加坡企业提出“将先进的仪器设备、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入校,与教学有效融合”,以及澳大利亚的“学校工作再学校再工作”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采取资源共享(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利用企业投资、资助等模式进行物联网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更具实际意义。

根据高校实际,结合本省乃至全国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的特点,在校、企、生三方共赢的前提下,提出构建科学的适合西部地区高校物联网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即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资源共享和利用企业模拟生产实训基地模式进行物联网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从而形成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西部地区高校职业教育需要的新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学生保持与社会经济的密切联系,物联网技术专业强调专业活动的创造性,专业知识更新的快速性以及很强的社会性,不停留在实训基地虚拟项目的学习上,因此我们选择对本省及沿海的区域企业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调研分析,结合电子类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物联网技术专业特点,构建科学、适应西部地区高校的物联网实训基地,采用适当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多种措施相互配合。

在建设思路上主要研究,一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能适应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确定建设的内容、需求及原则。由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架构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相互结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二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内部、外部资源,争取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共享性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创新观念,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式、途径及管理机制。三是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物联网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充分利用原有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经过对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调研分析,对技能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进行探索,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及效益提升。

将学校传统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主要采用技能性实训基地和模拟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营造真实工作环境,尽可能创造物质条件,让学生适应并融入到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用模拟生产性基地承接社会上的实际生产工作,提供真实实践机会,较好地契合了学校、学生、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技能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实训项目,项目周期与教学任务同步运行,师资力量、企业一线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满足学生实践需求。改进实训基地模式,保证项目质量,教师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分配分工明确,保证学生参与。完善整个生产实训链条,教师深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企业共享攻关项目。项目创造的生产利润,继续投入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中,使实训基地模式得到良性循环。

加强指导与管理、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职责,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等制度,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面向企业提供项目化合作、技能培训与技术服务,扩大校企合作层面、提高合作深度,形成运行与管理长效机制,充分满足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建立技能性实训基地和模拟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同时,积极拓展优质校外实训基地。

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需要学校与合作方共同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针对本校实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实训基地各方的责、权、利等,并严格执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训教学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实训实习内容,按职业能力要求修订和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典型实训项目库。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训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师资共建与共享的原则,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教改、实际项目的设计。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给青年教师创造培训进修条件,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努力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

实训基地建设总目标,即建成后将成为学校物联网技术专业教学中心、学生实训中心、面向省内外的培训中心、物联网专业技能鉴定中心、面向市场的维护中心等。重点是要利用整合资源、共享资源的模式来实现部分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经过前期的努力,已具备一定基础。合作单位已经有意向分三期投资,一期拟投资用于物联网基础实习实训。如果运行良好,二期投资拟用于物联网应用实习实训,三期投资拟用于物联网生产性实习实训。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校企以股份制形式共建“物联网服务中心”。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工学结合提供基础和物质条件,为企业适应物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水平,提供应用性人才支撑及研发平台。学校成立专家委员会、培训部、研发部、服务部,考虑股份制合作,制度保障责、权、利。初期投入一定经费,保证人员时间,自主运行造血。整合现有双方资源,技术优势、达成双赢。物联网技术专家委员会为学校物联网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员工技术水平提升提供培训平台,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专兼教师的整体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一体化”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凭借平台优势,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物联网故障诊断实时在线教学系统”等教学技术项目研发,面向社会开展物联网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创建校企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培训任务、完成物联网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等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产学研一体化专兼教学团队。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拓展专业辐射,开办师资培训班、专业教学研讨班,形成区域内物联网服务方面的人才培训基地。

总之,西部高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是一个长远的话题。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加强校企长效合作、校企共建,根据我国教育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基地建设模式,并建成校内实训基地,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实践基地建设思路,为下一步具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成果形成后,将有利于各个实训环节建设,从而实现职业教育模式下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职汽车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职教论坛,陈立旦等,2012-02-25

[2]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李永利等,2011-03-16

[3]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中国市场,李永利等,2011-04-12

[4]高职艺术设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青年文学家,杨旭2013-04-20

[5]建设具有浓厚职业氛围的高职实训基地的思考,湖南农机,易忠奇,2011-05-15

物联网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中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于2019年底由本人构思并拟定的“现代学徒制”项目方案成功申报宁波市职业教育第三批“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项目现代学徒制试点。至此从2020年初起本校物联网专业在校领导的牵头和带动下,由本人主持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落地工作。

1项目申报背景

1.1学校信息。宁波经贸学校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浙江省首批“名校”建设立项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1984年始办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学校顺应宁波产业发展及布局,设有“智能化、大健康、新商科”三类专业群,其中智能化专业群涵盖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楼宇智能化两大专业。1.2专业信息。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至今,每年招收两个班级约80人(中高职一体化班,就业三年班),已招收七届学生;2013年牵头浙江省中职学校制定了“浙江省中职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专业被评为宁波市级新兴专业;2017年宁波市“工匠精神”项目—物联网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建设立项;2017年成为浙江省三名工程第二批“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单位。2015年中职物联网实训平台发明专利一件;2015.6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交流赛”获一等奖(智能水文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专业平台打造“智慧校园”,2016年获评首批“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2017年市教学成果奖《基于中高职一体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绩效化提升实践研究》获二等奖;2017年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物联网专业“诉求整合•绩效提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等奖。2019年宁波市职成教课题立项一项(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与人共同体创建研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路径,与三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摸索校企双元“订单课程”实施。1.3目前专业已构建的“一体化培养模式”。1.3.1打造校企共育基地,建立“学-赛-训-用”一体化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单位宁波蓝海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宁波经贸学校(物联网研究室)作为办公场地,常年驻点物联网研究室。企业将物联网学生兴趣小组学员作为学徒,师徒结对共同研发学校智慧校园项目五项(实训楼节能减排系统、中草药种植基地智能滴灌、设置产教融合的“物联网研发中心”、校园智能路灯控制、河道水质监测等系统)。聘用企业技术经理专项为物联网全国技能大赛指导两个月,并获得物联网国赛二等奖第二名成绩。2017年、2018年学校招聘会上,合作单位分别专门开设3个技术岗位为优秀学子铺设就业之路。1.3.2引入企业“订单课程”,真实再现企业实战化情境。企业“订单课程”的引入是亮点建设项目之一,与宁波蓝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届学生的第六学期专项引入每周五课时的“物联网订单开发课程”。课程由企业真实、典型订单构成(且不少于三个具体项目),课程具体由企业师傅设计实施[1]。校企双方联合出台了《宁波经贸校企合作订单课程实施方案》及《宁波经贸校企合作订单课程考评方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2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

为响应国家“工匠精神”号召以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以“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为核心,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探索建立校企责任共担、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一体化育人的互利双赢长效机制。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为总目标,在学校、企业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校企共育的物联网专业实训室为载体,打造一支双元导师队伍作为师资支撑,实施工学交替、双元驱动式教学,逐步建立具有中职院校特色的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2.1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重构。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相配套的教学体系是关键。通过制订双元教学体系,重构核心课程,列出课程清单及教学安排计划,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这中间要整理出三大块课程资源,包括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实践课的课堂作品展示、以及企业课的讲座资源。最终要将这些教学资源整理成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做资源共享建设。除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外,课程标准同样是值得深究的。探索研究出一套科学且相适应的课程标准会使得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更为完善和合理。2.2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重在探索出一条符合“工匠精神”的人才培育路径[2]。该培养方案分“三段推进”:第一阶段通过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物联网工作岗位特点,并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第二阶段通过组织学生下企业岗位实训,获得岗位实践体验。第三阶段通过组织学生下企业多岗位轮训,使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习期间每位学徒都要递交心得体会、实践报告、下企业日志各项资料填写。另外通过学校培训学习,物联网专业学生还将在高中阶段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提供更多的机会。而对于学生团队,学校也是给予莫大的关注,立志于打造经贸物联网专业品牌,组建专业的学生技术应用团队,如乐创软件工作室、标点设计工作室、物联网竞赛队等,在实际项目研发及应用领域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上有所建树。最后是培养每位学生的核心素养[3],从社团活动、主题班会课,班级文化建设、技能类选修课、校技能节、人人技能、素养类选修课等诸多纷繁复杂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品德优良、技能精湛、人文扎实”的核心素养。2.3打造校企双元导师队伍。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优质的师资是关键。首先要培养“导师型”教师,组织物联网专业教师分批下企业挂职历练,获得企业项目管理经验,提升技术研发水平。而企业同样需要培养“教练型”师傅[4],学校聘请具有资质的企业师傅到校以开讲座的方式任教。最后再组织“导师型”教师和“教练型”师傅一一结对,进而促成双元导师队伍内部交流互补,形成良性闭环。这样的校企双元导师队伍组建后,就可以指导参与各类项目研发和职业技能竞赛。如市省国各级别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维护学生类赛项,智慧校园以及校企合作类项目研发,甚至还可以参加各类教师类技能比赛和教学能力比赛。通过这些赛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都能更好的提升导师的技能水平和核心素养,为物联网专业的现代学徒制顺利推进保驾护航。2.4校企实训中心建设。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建设好校内外的校企实训中心是项目实施的保障。根据实训教学与考证需求,校企共建校内实训中心。通过改造现有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为物联网竞赛实训基地,用于参加各类学生赛事。改造物联网研究室为物联网项目研发中心,用于项目研发。改造两个物联网行业应用实训室为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转变为学徒,下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前期准备。综合以上三部分职能,将物联网竞赛实训基地、物联网项目研发中心和校内教学实训基地无缝衔接融合为“经贸蓝”校内项目工厂,集研发、竞赛、实训、考证于一体,进一步深化校企共育基地“学-赛-训-用”一体化培养模式。除了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提升,还要组织企业师傅到校内项目工厂对学徒进行课程培训,引进真实项目案例,提供相关培训课程资料。再有,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在合作企业内部共建“经贸蓝”校外实训基地,聘任企业的高级技术员和项目经理为师傅,直接参与对学徒的实习指导与管理,组建项目组,开展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工作。为学徒下企业实习提供保障。2.5共建教学管理与运营机制。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探索建立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办法和企业教学管理办法至关重要。双元制的好处就在于对学生的塑造更加多元化,教学管理评价维度同样更为多元和科学[5]。相应的教学运营机制必须成文并能落实,如教学巡查机制,学生评教反馈都是值得去落实的。关于教学质量的监督和学徒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另一个关键节点。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如学校的学分制管理方案、企业的积分制考核方案、导师对学生的评价表、师傅对学徒的评价表、企业对学徒的评价表都是具有多重维度和现实意义的。2.6构建紧密型校企家生“四位一体”合作运营机制。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需要探索适合物联网专业的校企家生“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运行模式。需要成立校企联合办学委员会,制定《校企现代学徒制合作意向书》《企业招徒办法》《学徒、家长、学校、企业四方合作协议》《学校与师傅协议书》,构建双向选择机制。还要建设学校、企业、学徒、师傅资源库,探索紧密型校企家生“四位一体”的师徒资源库管理模式。

3试点保障

[6]为保障建设质量,学校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申报领导小组、项目工作小组、项目建设监控小组、项目资金管理小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任务顺利推进。学校专门设置了校企联合办学委员会,由校领导牵头,一方面聘请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为试点建设提供咨询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信息组教研组长负责,本人具体执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方向),制定对口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等,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进度和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4结束语

如今本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已经根据以上申报方案投入建设,建设周期计划三年。现代学徒制引导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着校企共育的方向持续推进,给各个专业的变革带来契机。本校领导团队抓住契机,调整专业布局,设置智能化专业群,组织申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成功后,积极跟进项目建设,落地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本校中职院校特色的物联网专业办学水平。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推动着物联网专业教师思考和探索未来专业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章鸿雁,赵鹏飞,杨敏,余涛.现代学徒制企业课堂的定位、构建和评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

[2]王东梅,王启龙.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内涵、要素与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

[3]江平,俞素春.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4]李新泉,逯义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风,2019.25.

[5]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物联网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物联网 校企合作 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18-02

前言

物联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产业链长、和行业结合的信息渗透能力强、经济带动能力强,是未来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物联网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面对市场机遇,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争相发力物联网技术开发及应用拓展。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驱动器,未来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物联网人才市场需求巨大,但综合人才却十分缺乏。为了弥补物联网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需要培养大量具有物联网技术能力等复合型人才。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笔者认为,依据国家的相关产业、教育政策,探索务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下是笔者对物联网的发展和建设进行的一些研究。

一、专业校企合作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已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物联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企业与企业之间研发的产品都是按自己的标准来生产,这对学校人才培养很难定位和建立专业建设方向。有时学校的发展急于求成,对专业没有定位好,盲目建设,对学生很不负责,学生毕业后也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经走访一些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出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必须要与本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确立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可行的目标和措施,重点培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笔者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物联网专业的建设特色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进行拓展的专业定位。专业合作方式是以学校为名义招生,与企业共同培养,企业负责学生的就业。未来企业要想在物联网时代取得大发展,企业之间需要在资金、人才、决策上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联盟,才会实现合作共赢。

二、师资校企合作

自物联网专业的开为以来到目前,真正的物联网专业还没有毕业学生,对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发展是很大的考验,这些新技术课程肯定会遇到师资不足的问题。而物联网企业走在高校的前面,它的发展指引着高校的前进,面对高校物联网发展缺少专业人才,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帮助,如何才能走出专业教师短缺的局面,笔者通过调研建议:

1、从企业选取1-2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定时到学校兼职任教,有利于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养,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校的知识学习与企业的职场训练真正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企业一线工程师深入学校进行技术、设备培训,了解教学过程与教学需求,通过校企间人员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促进学校提升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企业产品实力及技术能力。

2、鼓励部分计算机网络专业老师转到物联网专业,从我院选拔1-2人到合作企业参加企业锻炼,学习物联网专业最前沿新知识,参加社会培训认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针对企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3、对部分核心课程,邀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到我院定时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以便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邀请企业工程师与在校的老师共同指导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校企合作,依托双方共建的实验室、实训室,联合建立经相关组织认可的人才培训中心,整合师资资源,合作开展师资人才培训及认证工作,包括通过培训的学员可获得相应行业组织及相关部门及国际知名厂家颁发的认证证书,增强参培学员的就业能力与优势,同时优秀学员可获得企业就业推荐的机会。

三、实验设备教学合作

高校新办的物联网专业在实验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比较缺乏,而这些设备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在全国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厂家与厂家之间的设备可能存在不兼容的应用,这对高校的采购难度非常大,面对这些困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学校在实验教学设备缺少的情况,可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由企业对学校直接投入设备,学校提供场地,提供传感网及移动互联网教育教学设备及教材、课件、实验指导书等相关教学资源。特别是新研发的设备,这对学校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最新的知识,实现与社会用人接轨。

四、课程资源合作建设

物联网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资源的积累都相对比较薄弱。而企业的发展走在学校的前面,经过多年的专注与积累,他们在产品应用培训、产品研发和方案设计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企业有着较为完善的专业建设思路并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备试验指导书、丰富的物联网系统方案、各研讨会的会议资料,专家讲义及报告材料、培训视频资料等等。

学校申报物联网专业是近几年才开始,刚刚起步,对教材的建设等还不成熟。现在市场上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可用,或是选用的教材也是比较单一。与企业进行合作,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双方进行研讨,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引入到教学中,明确组织相关合作院校共同编写、出版切实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培养需求的系列物联网专业教材。

五、学生就业实践合作

物联网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目前比较短缺,企业想快速发展,通过与学校进行合作,企业急需的人才在学校进行选拔,专门对这方面的人才做定点培训,培训合格的学生可以直接上岗,缩短学生在企业的磨合期,减少企业的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实践机会,在平时的实训课程中,或是在寒、署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实现在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为就业做好准备,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六、科研项目合作

双方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及推广平台,推动各自科研及技术实践成果的转化,建立成果转化及推广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平台与利益共享。

企业与学院共建科研团队进行合作项目开发,经验收评估合格的项目开发成果,企业负责该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工作,依托企业行业的资源进行项目推广,为合作院校及相关团队带来丰富而持续的科研成果收益。另外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产品的推广及权,通过校企合作,依托学校的师资及学生资源,建立当地的推广中心及技术支持中心,联合进行行业产品推广并进行利益分享。

总之,物联网产业是一个新产业,无论是企业或是学校对人才都比较短缺,企业与学校共建高校提供网络空间与平台,开放和共享网络资源,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推动高校科研及项目成果转化,引导教育与行业间的有效对接并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李爱涛,孙桂萍,唐艳娜.浅谈校企合作对物联网专业建设的影响[J]. 价值工程.2012

[2] 蒋琴雅.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高物联网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12

物联网培训总结篇(7)

  2018年上半年,党员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深入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年初制定的党建工作计划,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党建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xxx新闻》、xxx人民政府网、xxx广播电视网等媒体进行宣传。邀请省市新闻记者来我县采访党建工作3次,向省党员教育中心党建新视线栏目、xxx省电视台、xxx市电视台等媒体报送党建工作新闻10条。

2、远程教育升级改造工作。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借助联通公司光纤全覆盖的契机,对全县143个村及11个乡镇的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了升级改造,截至目前,除xx镇两个没有铺设联通线路的村,其他153个站点全部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

3、远程教育工作专题督查和业务培训工作。对各乡镇村级站点的运行情况和开展学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规范了远程教育“一册三簿”。对乡村站点管理员进行现场培训,帮助站点管理员掌握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接收软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掌握了教学课件和资源节目接收方法。

4、农村基层党员“两学一做”学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共产党员网,结合我县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总体部署,力求做到学习培训的及时性和内容的针对性。在村级站点学习日,农闲时期,建党95周年前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助推了活动的开展。

5、村级远程监控和服务群众工作网上纪实系统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与县联通公司合作,为我县143个村和8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目前专线和监控设备均已安装完毕,县、乡两级的13个监控平台也已投入使用。

6、党员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组织开展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委组织部要求,我们积极号召全县党员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全县有条件订阅的党员实现了全覆盖,上半年共有963名党员订阅了共产党员微信。二是继续开展党建手机app工作。进一步丰富党建手机app的内容,增加两学一做的学习专栏,有针对性的指导党员干部学习。规范了党建手机app的安装使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手机app安装率均达到标准,能够利用党建app开展工作和学习,确保软件使用效果。

7、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目前,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已按照“县级运营中心+党组织网络+特色产业协会”模式全面开展。县级运营中心、12个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试点已经完成建设。镇(乡)、村光纤线路改造已全面完成,全县物流资源正在进行初步整合。镇(乡)、村143个电子商务服务站已初具雏形,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村级组织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年底完成打造农村电子商务1个示范镇和5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总体目标。

总体来说,上半年基本圆满完成了省市交给的工作任务和部内指派的临时工作,但在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工作人员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对基层工作检查指导跟不上;基层播放收看活动不正常、总体不平衡;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农民传统观念滞后,短期无法转变、农村网络使用率低,物流渠道不通畅、电商人才匮乏,培训力量不足、电商配套设施短缺,发展资金不足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下半年我们要主抓五个重点,开创工作新局面。

1、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需求。一是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引进交流,积极从中央有关部门引进学习的辅导教材;二是加强课件的组织制作,充分发挥制作力量强的优势,集中力量制作一批宣传贯彻党的新精神、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的党员教育专题片;三是加强党建宣传,宣传一批学习基层党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经验;四是结合工作需要,开发重点党员教育电视节目。

2、优化骨干队伍,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专职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在乡镇党委设立专职管理员,指导乡镇各村的远程教育及电商工作。提高远程教育专职管理干部队伍素质。抓好远程教育专职管理干部的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努力达到远程教育专职干部“一专多能”、“一岗多职”。不断充实调整终端站点管理员队伍。保证每个终端站点配齐2名管理员(兼任电子商务服务站工作人员),对于缺职的站点管理员要及时进行补充,对于不称职的要及时调整。把站点管理员的选配与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结合起来,保持管理员队伍的稳定。抓好基层站点管理员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操作水平。

3、抓好教学组织管理,力求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工作具有实效。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学习制度落到实处。鼓励农民群众和各类专业协会、合作化组织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和设备开展学习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各类专家进村入户开展教学辅导;充分发挥各级辅助教学网站的优势,开展在线教学辅导。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认可不认可为标准,评估工作成绩。要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是不是受到教育、得到实惠,作为改进工作的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