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概念设计论文

概念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4 19:57:00

概念设计论文

概念设计论文篇(1)

关键词:概念设计;非理性因素;设计实验

1概念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概念”一词的本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怀孕,孕育的意思,即经过十月怀胎之后生成的一种新事物”。概念设计是设计师对建设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后,有意识的针对场地中的环境构成元素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浓缩而成的一种可以统领全局,贯穿设计过程始终的构思主线。它一般以抽象的形式出现,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具有非理性因素的思维特征,往往是设计师的一些顿悟、灵感就可能形成一些重要设计项目的原始创作意念。同时,概念设计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有时甚至纯粹是一种尝试,完全在从事探索性活动。

2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与意义

概念设计自从上世纪问世以来,已经被许多世界建筑大师在一些重要建设项目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概念设计的主体地位是不可辩驳的。倘若没有优秀的创作意念作为引领整个设计的主线,策划方案设计就会一团散沙,缺乏整体性、有机性,让人有随意拼凑,抄袭之感。另外,重视概念设计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增强设计师的原创意识,不致步人后尘,而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3概念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要对场地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意识的分类与整理,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制约关系。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不拘泥于细小的实际工程问题,着眼于大局。其次,要充分运用联想的方法,辅助于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使头脑中朦胧,散乱的想法明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当今建筑全球化背景下,把握地域性,坚持功能性,重视形式性,考虑经济性是建筑创作的核心所在。建筑创作的突破口往往在学科边缘或者交叉学科中。再次,要摆脱自身的思维定式,对于掌握概念设计来说这种思维定式非常不利。因为如果设计者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出发来进行概念设计,必然会受自身思维定式的影响,所设计出来的成果必然不太理想。设计者需要抛弃传统的为了做某个设计而进行资料收集,文献阅读的不良习惯,在平时就要有意识的阅读一定量的理论方面的文献,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最后,要学习已有的优秀作品的概念设计过程,做深入的设计分析与表达,因为设计分析与表达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4概念设计的应用举例

4.1这是一个改建项目,位于南京幕府山脚下,原为长安汽车制造厂,现在破产了,改为艺术家村租给艺术家使用。我们一行8人对场地进行数次实地调研。最后我从场地的地形特征——象一条小船,以及场地的环境特征——背山面水,左右围护,三面环山的特点出发提炼出整个区域的设计概念“船”。后来联想工厂破产的情景,以及艺术村将来经营的状况决定再加入风险因素“渡”,因而我的设计概念变为“渡船”。接下来又融入了文学因素,考虑艺术村商业运作的需要加了“的情怀”,最终我的设计概念变为“渡船的情怀”。考虑到整个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经营状况,现状条件不同,又将整个区域分成6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以自身独有的特征命名,并贯穿在总概念之中,使其有分有合,统一之中蕴含变化。最后,我对场地内的浅蓝色区域进行了环境概念设计,编写了整个区域的故事书,使中心概念在故事书的烘托下显得更加丰满。(4.2陕西西安某古墓博物馆的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中笔者就运用了传统民居地坑院入口的概念。古墓博物馆顾名思义是在新发现的古墓建筑群上就地建设博物馆,以最大可能的保护原址,并使博物馆建筑本身具有静谧,昏暗,冥冥之光的气氛。为了营造这种气氛笔者想到了传统民居四合院的空间布局,将古墓建筑群原址保护在地下一层,地上再建二层将古墓发掘的宝藏进行展示,地面建筑四周没有开窗,参观者从室外通过踏步盘旋而上到屋面层,而后再从屋面盘旋而下到达至各层,各层展厅均有入口对外开在走廊上,打开入口天井中的自然光与室内的人工光源交相呼应,在室外树木的遮挡下,室内光影斑斑,忽明忽暗,更加突出了建筑的神秘性,场所感。置身其中使人有一种强烈的空间感受和震撼的视觉冲击,崇拜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这正是建筑师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使参观者能有深切的体验空间,参观之后难以忘情。(见图2)

概念设计论文篇(2)

起落架接地点参数设计

起落架接地点的设计要根据飞机的重量、重心包线、几何外形、执行任务等来确定。在给定输入条件后,要使得接地点的设计满足飞机结构、漂浮特性和使用特性的需求。

1起落架布局形式

现代民用航空运输飞机大多选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形式。与“后三点”式起落架布局形式相比,这种布局形式可以使得飞机在地面状态时,客舱基本呈水平状态,有利于改善驾驶员视界,减小起飞滑跑初期的高阻力。由于主起落架在飞机重心之后,飞机在刹车、地面操纵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在飞机着陆时,主起落架会产生一个使飞机低头的力矩,帮助飞机减小着陆攻角,有利于减小着陆场长。该种布局的缺点主要集中在主起落架接地点的选取,即如何处理好在最大限度满足各种使用特性的前起下,使得主起落架在收藏空间、结构形式上合理、可行。

2起落架接地点参数设计

起落架接地点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飞机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依据飞机的重量重心、几何外形等特征参数,最大限度地满足飞机在滑跑、起飞和着陆阶段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要考虑飞机系列化发展的需求。

2.1主起落架纵向接地点设计

(1)飞机起降特性限制

主起落架纵向接地点参数包含接地点的纵向站位(用%MAC表示)和接地点距飞机客舱地板高度的距离。其参数的选取主要受到飞机起降所需求的迎角θ的限制。为了满足飞机的正常起降要求,飞机的起飞迎角要求不小机的着陆迎角,对于干线飞机,一般在8°~10°。同时,要重点考虑飞机单发起飞时的极限迎角需求,一般是在正常起飞迎角的基础上增加1°左右。

在初始设计阶段,如果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也可以通过计算分析的手段,将飞机腾空时的迎角θLOF作为输入条件,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αLOF为正常起飞时预期的最大迎角,VLOF为正常腾空时空速,CLLOF为对应VLOF的升力系数,为升力线斜率。l1和l2参数如图2所示,分别表示主起落架全伸长状态接地点与飞机尾擦点连线与停机状态地面线相交的两段线长度。对于干线客机,飞机抬头率一般取4°/s。此外,还需要考虑飞机系列化发展的需求,给系列化家族中的加长型飞机在起落架布置上留有必要的空间。对于干线客机,基本型飞机最终确定的起降迎角一般是在其起降需用迎角的基础上增加2°~4°,要视客舱增加长度和机身后体修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

(2)飞机结构设计限制

现代民用运输机大多采用高气动效率的超临界机翼,其外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后缘部分收缩剧烈,这就给下单翼布局形式飞机的主起落架收藏带来了较大的空间限制。另外,采用较后的主起落架接地点,可能会出现主起落架的转轴较长,主支柱后倾角较大,主起落架转轴偏角较大等设计情况,这些都会造成主起落架重量和寿命上的损失。所以在设计之初,要依据飞机的结构特点,主起落架的接地点不能过于靠后。

(3)翼下吊大涵道比发动机限制

现代民机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普遍采用油耗小、噪声小的大涵道比喷气发动机,而随着民航业环保、节能要求的提高,发动机会采用更大的涵道比,其对应的短舱直径也有较大增加。目前下一代新研发的发动机涵道比已经增大到12左右。为了满足短舱与地面的间隙要求,就需要起落架有一定的长度来支撑飞机。对于翼吊布局的飞机,其短舱与地面的最小间隙为458mm(18in)。

(4)地面维修高度限制

飞机机体表面设有许多检查、维护口盖,根据机场现有的维修程序和维修设备的需要,同时考虑人机工效学,需要对飞机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

(5)主起落架纵向接地点参数选取限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绘出主起落架纵向接地点参数选取区域限制图,如图3所示。对于采用放宽静稳定技术的飞机,其重心后限位置较后,在考虑加长型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基本型飞机不可能在狭小的参数选择区域内选取到防倒立角大机擦地角的主起落架纵向接地点位置,这也是现代民机主起落架布局设计的一大特点。在可选域的参数选取中,要考虑在最严重的重量、重心组合的情况下,使得选取参数对应的飞机防倒立角能尽可能的比飞机运营过程中起降的最大迎角θ大。

2.2主起落架横向接地点设计

主起落架横向接地点即表示飞机的主轮距(用%SPAN表示),其参数的选取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如图4所示。

(1)主起落架收藏空间的限制

在选取主起落架纵向接地点参数后,就需要开展主起落架横向接地点的设计,即在飞机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满足主起落架对收藏空间的需求。

在起落架收藏的概念设计中,需要考虑轮胎的膨胀、膨胀轮胎与收藏路径上各种结构件的间隙等影响主起落架收藏的主要因素。轮胎主要考虑充气膨胀间隙和由转动引起的形变间隙,在名义轮胎尺寸的基础上,加上这两部分间隙变化尺寸,构成起落架收藏设计中的“协调用轮胎”尺寸。由于“协调轮胎”所考虑的膨胀和转动形变间隙均为最小间隙,加之飞机后继机对特殊机场适应性要求的需要,因此对于“协调用轮胎”在径向方向与收藏路径上各种结构件的间隙就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2)主起落架转轴结构布置空间限制

主起落架的展向位置设计被限制在机翼后部由后梁和襟翼辅助梁所形成的“三角区”,如见图5所示,主起落架过分的沿展向靠外布置,会过分挤压起落架转轴的布置空间,给起落架转轴设计增大难度。其具体限制条件可依据机翼后梁走向、机翼kink位置、主起落架接头形式、襟翼舱布置空间、管线布置空间需求等确定,见图4中条目2。

(3)侧风与单发着陆限制

飞机在侧风或单发着陆的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滚转角Φ,一般在5°~8°。在主起落架横向接地点位置选取时,就需要考虑由机带滚转角着陆,发动机短舱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安全间隙,一般要大于152.4mm(6in),见图4中条目3。

(4)机场使用限制

飞机机场适应性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其中有一条是根据机场的不同分类对飞机的几何参数进行限制,具体限制如表1所示。

2.3前起落架接地点设计

(1)操纵稳定性限制

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的接地点构成一个平面,有效地支撑住飞机的重量,当飞机的重心及主起接地点确定后,需要合理的选取前起落架接地点的位置,以确保飞机在侧风及地面转弯时的稳定性,一般用侧翻角Ψ表示,如图5所示。对于民用飞机,该角度不应大于63°。

(2)载荷分配限制

合理地选取前起落架的接地点位置,能较好地分配起落架所承受的载荷。一般情况下,前起落架的载荷系数为8%~15%,见图5。当前起落架接地点过于靠前,前起落架的载荷较小,会使得飞机在小重量状态下,前轮丧失部分或全部操纵性。相反,当前起落架接地点过于靠后,前起落架的静态载荷较大,在刹车产生的附加载荷作用下,很可能超过前起落架的设计强度。因此,需要合理地安排前起落架接地点的位置。

(3)结构设计考虑

起落架上的载荷需要传到飞机机身,为了减少飞机重量,需要使载荷的传力路径最短,最合理的方式是在靠近加强框的位置进行布置。

(4)飞机停机角设计考虑

由机在停机时其重量、重心会有不同的组合,因此飞机的停机角是一个范围,目前民用飞机的停机角范围是-1°~1°。可以根据停机时客舱地板水平或是有轻微低头的需要来选择前起落架的长度。

飞机地面180°转弯检查

飞机起落架接地点确定后,在地面操纵时,除了要满足之前所述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操纵性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在预期的最低运营机场跑道宽度的条件下,实现飞机180°转弯的要求,如图6所示。对于超大型民用客机,会对飞机的接地点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ICAO附件14卷Ⅰ中机场跑道宽度要求和起落架距跑道边界安全间隙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3。式中,b表示飞机的前主轮距,t表示飞机的主轮距,β表示飞机前起落架的转弯操纵角,s1表示主起落架图6飞机地面180°度转弯外侧双轮间距,s2表示前起落架外侧双轮间距。

当选定最低跑道宽度和对应的安全间隙后,根据公式(2)计算出前起落架转弯操纵角β。一般情况下,还需要考虑轮胎的侧滑现象,即在求出的前起落架转弯操纵角β上加3°~5°,该值以不大于45°为宜。

概念设计论文篇(3)

每一套完整的概念设计都包含整体的世界观设计与人物、道具、场景、生物、机械等分类的设计,在每一个分类之中又包含众多的个体设计,在每一个个体设计中又包含更加细致的个体形态和细节的设计。如果要呈现完整的动画艺术的“世界观”,就必须要有整体性的艺术思维,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之前,所有的设计成员必须对剧本的背景(时代背景、地域文化背景、时间背景)和故事的基调(情节背景)进行充分的思考和交流,达到对整体概念的设计背景和基调的整体性的把握。

其次,依据所提到的概念设计的树状设计结构,我们在确立了整体设计基调的前提之下,需要去具体细化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在进行具体的细节设计时,我们通常需要依据设计的概念进行发散和演绎甚至是逆向的思维,尽量去寻找尽可能多的可能性的设计假设,只有这样才可能摆脱所设计的形象的贫乏、枯燥和落于俗套。这种思维方式是概念设计的“前设计阶段”的主要的思维方式,能够提出多少的形象设计的可能性来表达同一个设计概念是评价一个概念设计师素质高低的重要参照。在这个阶段,感性的思维是主要的思维方式,设计师通常也会因此而创作大量的设计草图。

再次,在进行了充分的“脑筋急转弯”式的“前设计阶段”的工作以后,还需要对这一些细节和可能性以及多种的设计假设进行筛选和重组,毕竟所设计的形象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方面只可能有一种最终的选择和结果,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是概念设计的“后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形象的整体和设计的概念,使用理性化的、归纳的思维方式,依据我们所设计对象的设计概念和我们的艺术经验来选择最为恰当的造型细节来组合成完整的个体形象。

概念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

开始具体的设计工作之前,我们通常会细致地研读所拿到的剧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听取影片导演的陈述,在充分熟悉材料之后,对设计的各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概念,也就是我们所创作的具体形象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印象。如果是多人所组成的设计团队,通常会在设计监理的主持下,召开多次的讨论来确定设计的背景和基调。这个阶段设计概念的明确是工作的重点。

确立概念之后,通常会依据分工开始草图的绘制和图像资料的收集。每一个设计师都会依据整体的设计背景、基调和具体的设计任务明确各个形象自身的设计造型的概念,并绘制大量的设计草图和收集各种相关的图像资料,尽可能地去探索个体形象设计和细节设计的可能性。这个阶段通常会占用整个设计流程中最长的时间,工作的深入和细致的程度通常会决定设计的质量和原创成分的“含金量”。特别是对主角形象的设计,哪怕是非常专业的设计师都会依据个体形象的设计概念画上上百张的草图。例如在电影《魔戒》第一部的创作中,新西兰的WETA工作室的设计师就曾经完成过数十万张的设计草稿,才可能达到电影中历史题材影片式的真实性。

进行了充分的“前设计阶段”的工作和作了大量的可能性探索之后,通常会再回到最初所确定的设计背景和基调,依据设计概念和自身的艺术判断来初步选择归纳所设计的形象,还会将所有的个体形象设计归并到一起来重新审视整体性的“世界观”设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再依据设计的整体“世界观”对个体的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整和选择。

在概念设计的工作主体基本完成的前提下,通常还会将个体的设计依据剧本和情节的规定,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和镜头进行最终完成效果的合成测试,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将根据具体的问题重复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工作流程。

概念设计论文篇(4)

3DSMAX是目前世界上最畅销、最流行的三维造型软件,动画和渲染解决方案,大幅增加的3dsmax4其最新版本。它广泛应用于视觉效果,人物动画和新一代的游戏开发领域。

3dsmax的赢得了超过65项行业大奖,和3dsmax4将继承以往的成果和增加对下一代游戏设计的新角色动画IK的系统交互的图形界面。业界的3dsmax4是最广泛使用的模拟平台,并集成了新的分级别会议(细分)表面和多边形几何建模,而且是动态的新颜色(ActiveShade)及元素渲染(渲染元素)集成功能的渲染工具。

同时提供了先进的3dsmax4渲染和连接,如精神射线和RenderMan中,产生更好的渲染,如全景光,重点和分布式渲染功能。该软件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功能强大,扩展性好,建模功能强大,在角色动画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另外丰富的插件也是其一大亮点;二是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与强大的功能相比,3dsmax可以说是最容易上手的3D软件;三是和其它相关软件配合流畅;四是做出来的效果非常的逼真。

33DMAX在概念设计中的建模方法最大R2中,有三种建模方法,即,多边形,NURBS的补丁和建设。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处理,结果是无止境的。每个方法作品以及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将帮助您做出正确的设计选择。虽然三种建模技术在功能上是不同的,但在MAX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彼此独立的部分。最好的模式建设过程中,尝试结合几种方法。例如,混合使用的多边形建模和NURBS建模权力不会产生任何错误。应将重点放在了建模方法的结果,只要效果好适应。多边形建模及其不足之处。

可以使用任何事情多边形建模。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什么不能使用多边形建模。使用足够的细节,你可以创建任何表面。其中一些型号,使用多边形方法更合适。例如,在建筑模型是最常见的多边形模型。

概念设计论文篇(5)

所谓的结构概念设计就是指用与结构设计相关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设计工作。而如果在设计的时候,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那么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就变成了个人的主观设计,而不是理论层面接受的设计。当然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其理论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现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先进理论和先进工具的应用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不能出现落伍的情况。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

1.1方案选择的合理性设计方案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以后工程的质量和结构,还影响着人们的居住。在结构方案的选择上,要遵守科学、合理、发展的原则,而且由于很多种因素都对设计方案造成影响,所以设计出来的方案就是多种多样的。方案设计出来了,又面临着合理的选择上,方案选择的不好,日后发生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选取的方案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经济,所以方案的选择很重要。在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对建设地及施工材料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每一个环节的科学合理,还要有专业人士对各种影响设计的因素进行评估分析,选择出科学合理的结构概念设计方案。

1.2结构简图的科学性结构概念设计首先要有科学专业的理论作为支撑,而且一般情况下利用结构设计简图对结构概念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在结构简图的选择上,要遵照安全和准确的原则,选取合理的简图。因为如果选取的简图不够科学,那么相应的结构概念设计也会出现相应的错误,甚至对工程的质量问题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说,结构设计简图在制作时应该做到精确、科学,使出现的误差也在可控范围内,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简图的质量。

1.3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准确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数字的计算等方面设计出种类繁琐的计算软件,可是各计算软件在计算的结果上确实各不相同,让使用者也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所以在工程的设计中计算工作经常出现混乱。在进行设计时,软件的选择很重要,应该对各个软件进行系统化分析,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的原理等,选择适合的软件,确保计算结果科学准确。

2如何在结构设计中运用概念设计

2.1建筑场地的合理性选择建筑场地的选择影响着结构概念设计的结果,所以说对结构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建筑场地的选择要符合施工的条件,同时满足采光、水电、噪音等多方面的考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考虑建筑场地的抗震能力。选择的地点必须是抗震效果比较好的地点,以免发生危险的情况。一般在工程的初步设计之前就要进行建筑场地的科学选址和勘察,如果施工场地确实不允许,又必须在此进行建设,那么就应该做好科学有效的手段来降低危险系数。

2.2建筑基础的科学化应用建筑场地进行合理选择后,紧接着就是对建筑基础的科学化选择上,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形和地质结构等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建筑基础。一般在建筑基础的选择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1)桩基础。在地质比较松软或者负重比较大的情况下,大多会选择桩基础,因为桩基础能够使下部对上部进行力的承载;

(2)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的安全性比较高,抗灾能力比较强。一般高层建筑中会应用箱形基础。是因为箱形基础使下部的承载力实现均匀分配,保持地基的受力均匀;

(3)筏形基础。筏形基础能够实现分散建筑上部结构承载力,是下部承载力减弱,对地基进行力的控制,不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2.3结构规则的合理应用建筑结构中只要保证非结构件的正常稳定运转,就能使建筑材料的成本实现降低,因此主体建筑结构的选择,要做到合理、科学和对称性,在多数的施工中,实现抗侧力主体结构的对称,所选择的平面结构也应该是容易形成对称结构的。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符合平面工程的科学设计。

2.4抗震抗灾能力的强化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成功与否,不只是外型和质量的方面,还有抗震抗灾上的需求。所以机构概念的设计,要考虑到抗震抗灾的问题,在设计时要多增加防线,以期实现减弱地震的危害性。当然结构的变化也能起到抗震抗灾作用,比如安装特定的原件,使得建筑体对地震的破坏力进行有效的减弱。

2.5结构刚度科学化选取建筑结构在刚度的选择上至关重要,而且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也必须遵守刚度的要求。结构刚度可科学化选择,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还能够对地震等灾害起到危险性降低的作用。与此同时,结构刚度的科学化选取还能扩大空间的占有率,使建筑平面的利用率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3实施结构概念的措施

为了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进行结构概念的设计时,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措施:

(1)在建筑场所的选择上,要选择抗震性能比较高的,如果选择的场所抗震性能较差同时还必须在此施工,那么要进行科学的补救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2)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抗震系数比较高的结构材料,而且选取的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满足抗震的要求,保证安全性;

(3)在结构构件的组合上,添加赘余等组件,减小地震的破坏性,也可以多增加防线;

(4)在构件的延性上下功夫,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提高刚度和承重能力,增加抗震的能力;

(5)在构件的连接上,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加强对节点的控制,保证其连接的质量;

(6)实现所有设计的完全一致,在相关的数据等方面做到精确一致,保证方案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4结束语

概念设计论文篇(6)

大床跳跃色彩更夺目

各种各样的研究报告告诉人们,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要花在睡眠上,因此选择一张合适的床,让这些珍贵的睡眠时光不至于浪费,实在是明智的想法。但如果能够选择一张不但舒适而且别致、美观的床,那么在睡眠以外的时间,这张床,还可以成为卧室的点睛之处。简练的直线构成床的骨架,没有多余的修饰,风格带点硬朗味道。这张床的色彩将是明年大热的橙色,活泼的色彩打破了直线给人的冷酷。别以为橙色太夺目,难以搭配,深蓝色就是它的好搭挡。选择一对深蓝色的枕头,“时尚卧室”就是这么简单。

椅子几何元素味道浓

观赏这一作品的时候,不妨动脑筋想想,如果要抽去一根线条而不影响作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可以抽去那一条?答案当然是不存在的。只要细心观察,整张椅子的设计实际上只由一条线盘绕而成。椅背与坐垫的设计同样简洁。直线、圆弧、方块,几何元素被设计者玩得令人叫绝。色彩方面,则选用了红木家具的深棕色,添上几分古雅味道。

概念设计论文篇(7)

选址与结构体系选择

应通过合理的规划选址,避开地质灾害发生地段和活动断层,确保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在抗震不利的地段上建造。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采用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立面布置。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尽量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收进;避免建筑物竖向体型复杂、外挑内收变化过多,力求刚度均匀,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计算模型有特别要求,计算工作量大,计算难度提高且并不能保证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结构安全度难以控制。因此,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采用不规则的方案。

结构构件应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尽量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基土压力,降低地震作用,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确保节点的承载力大于构件的承载力;从构造上采取措施,防止地震作用下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过早退化。

由于地形及建筑功能布局的原因,教学楼平面不规则、体型复杂,在一些不影响建筑使用和立面效果的部位设置防震缝,具置设在1号教学楼、2号教学楼、实验楼的教师办公、通用技术教室、连廊等不同使用功能、不同柱网的建筑单体之间,从而形成了6个单独的、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有效地解决了可能产生的过大的内力和变形问题以及抗震问题。防震缝宽度取值比规范规定值大50mm,以避免地震中可能发生的碰撞。教学楼结构单元划分如图2所示。

刚度与承载力分布

结构需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结构布置应使结构平面在两个主轴方向均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同时还应具有抗扭转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由于设计内力计算模型是建立在楼盖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假定基础上,设计应使楼盖系统有足够的平面内刚度和抗力,并与竖向结构有效连接,从而保证梁、板、柱、墙能协同工作。

由于报告厅与食堂的使用功能相对独立,利用中间庭院天井设置伸缩缝,划分成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报告厅单元和食堂单元。报告厅结构单元在二层标高处仅在观众厅两侧、门厅区域有楼板,其余部位均为楼板大开洞,形成空旷大空间,且由于建筑使用功能和隔声的要求,北侧柱较密,柱网开间较小,南面部分柱稀少,刚度分布不均匀,对抗扭不利。通过在适当的部位布置少量剪力墙,调整结构的整体刚度,使各项计算指标能满足规范要求。报告厅、食堂平面图如图3所示,报告厅剖面如图4所示。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框架结构尤其是教学楼、报告厅这种大开间、大柱网、纵横向刚度不均匀的结构,应合理布置柱间支撑或柱翼墙,增加结构纵向刚度,加强结构的空间整体性,使结构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延性结构设计

结构的延性是结构抗震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结构的延性一般用延性系数来表示,它表示结构极限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其值越大,则结构的延性越好,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已无强度安全储备,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结构的变形能力。因此,一个结构的变形能力越大,在地震作用时,就能更好地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的可靠度。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组成结构的各构件延性越大,整个结构的延性就越好,结构的延性越好,结构的抗震能力也越好。在大震下,即使结构构件达到屈服,仍然可通过屈服截面的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避免发生脆性破坏。当地震后的余震发生时,由于塑性铰的出现,结构的刚度明显变小,周期变长,所受的地震力会明显减小,震害减轻。延性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1)强柱弱梁。控制塑性铰在框架中出现的位置,塑性铰出现的位置或顺序不同,将使框架结构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塑性铰应先出现于梁端部,使结构在破坏前有较大的变形,吸收和耗散较多的地震能量,因而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强剪弱弯。控制梁柱构件的破坏形态,使其发生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而且保证构件在塑性铰出现后也不会过早剪切破坏。

(3)强节点、强锚固。由于节点区受力状态非常复杂,所以在结构设计时只有保证各个节点不出现脆性的剪切破坏,才能使梁柱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即在梁柱塑性铰出现之前,节点区不能过早破坏。

(4)严格控制梁的配筋率。钢筋混凝土的破坏分为受拉钢筋达到屈服状态的延性破坏和混凝土先被压碎或剪切破坏等脆性破坏两种形式。设计时应按计算或构造选取适宜的配筋率,避免出现梁受拉钢筋过多或出现超筋现象,使结构发生脆性破坏。应选取适宜的梁截面尺寸,严格控制梁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规范规定,对于一级抗震,相对受压高度不大于0.25,二三级抗震不大于0.35,且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不大于2.5%。同时控制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保证梁不会在混凝土受拉区刚开裂时就屈服甚至拉断。此外,梁上部钢筋间距不宜太密,否则会造成混凝土浇筑困难,从而造成混凝土缺陷。

(5)梁受压区配置适量受压钢筋,可提高梁的延性。

(6)加密箍筋。可提高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力,避免梁的纵向受压钢筋产生弯曲,从而提高梁的延性;同时,还可提高梁的抗剪强度,防止剪切脆性破坏的发生。

(7)柱轴压比限制。对不同烈度下有着不同延性要求的结构会有不同的轴压比限制。设计时应严格控制柱的轴压比,尽量避免采用短柱,因为短柱的破坏是脆性破坏,加密柱箍筋采用复合箍,都可提高对混凝土的约束力,以防柱受压钢筋被压曲,从而提高柱的延性。另外,柱端箍筋用量的控制不是简单的配箍率,而是有配箍特征值,它同时考虑了箍筋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配筋量的影响。

抗震构造措施

在青川中学的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吸取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经验教训,特别重视结构抗震的构造措施。

(1)框架结构节点钢筋须满足锚固要求(图5),梁柱箍筋按规范要求加密,注意箍筋和纵筋的比例,填充墙不到顶形成短柱时,框架柱应全高加密,从构造上保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2)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女儿墙等附属物,由于沿房屋高度的刚度骤减而产生“鞭梢效应”,从而加大了地震作用,对出屋面建筑本身和主体建筑物的抗震都非常不利。在出屋面建筑的设计中,宜通过综合考虑来选择其适当的平面位置,并尽量降低其高度,减轻重量,使屋顶建筑结构的重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并与主体结构有可靠连接,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3)位于建筑物出入口上方的挑檐、雨篷、玻璃幕墙、吊顶、构架等非结构构件应与结构主体有可靠连接,且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避免地震时脱落。

(4)由于楼梯段侧向刚度较大,山墙较高,休息平台与楼层存在错层,地震时最易破坏,作为逃生通道,对楼梯间的抗震设计应予以充分重视。支撑楼梯的框架柱应考虑楼梯休息平台板的约束作用和可能引起的短柱,按短柱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强。楼梯间两侧的填充墙与柱之间加强拉结。楼梯间的混凝土梯段、梁、板应参与计算,并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和拉结钢筋。楼梯梯段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梯段板采取双层双向配筋。

(5)教学楼、报告厅、图书馆等的屋顶均为坡屋面,在阁楼层标高处设置了框架拉梁,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6)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的构造措施很重要(图6,7)。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填充墙与框架是共同作用的,一方面墙体受到框架的约束,另一方面框架受到填充墙的支撑,由于填充墙的侧向刚度较大,所受到的地震作用大,而填充墙的抗剪强度又较低,变形能力小,所以填充墙在地震发生时易出现裂缝。因此,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除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设置构造柱、拉结筋和水平拉梁外,还应按西南标准图集《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05G701)相应的构造措施进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