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7 07:09:08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篇(1)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起步阶段。随着社会进步,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增幅超过300%,2011年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从业机构超过2万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到2020年年总产值达到10000亿元。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我国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对高校本科专业行了调整,专业由原来的504个调整为294个,教育部特别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一点说明地理信息产业的特殊优势和生命力。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再次调整,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改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经各种资料的统计表明,2000年有37所院校设立了GIS专业,2003年有93个高校开设了GIS专业,2007年全国共有161所高校设置GIS专业,2012年全国共有168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2]。从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2.1教师专业素养迫切需要提高

目前状况是一些院校现有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转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又走入学校,并没有机会从事实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经验[3]。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又很迅速,这使得一些教师很难胜任所承担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2.2教材建设与培养目标脱节

由于软件的更新速度飞快,相应的实验教材很难跟上。据此有些人提出了要大胆尝试采用电子教材,某些部门或是软件出品单位不要只是将精力放在软件使用帮助上,也应当随之出品入门级或更高档次的电子实验教材,弥补实验教材陈旧落后更新慢的问题。理论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非常明显,与各人才培养层次与方向脱节,没有针对各个培养层次和方向的统一化、系统化的教材的建设[4]。

2.3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

各高校开办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时,主要是依托已有相关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无论是学科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皆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脱节[5]。大多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和学生的素质来设置相应的课程。还有因师资不足,涉及地理信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二次开发与应用的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在工作中暴露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的缺陷,直接影响到该学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声誉[6]。

2.4专业目录名称与本学科内涵不相适应

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分层次的培养来看,名称上存在不相称,一些专家建议,对于理科院校或从地理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完全可以称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但对于工科院校或从测绘等方向发展起来的,可以改称为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笔者认为经过多年的磨合共融发展,也可能在将来二者会统一于新的名称。

2.5资金投放不足

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样受到发展速度与投入增量不同步的影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且不配套。特别是在一般本科类院校,在追求规模发展过程中,因资金不足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对教学仪器设备与运行保障经费采取紧缩政策[7]。

2.6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培养评价体系

对于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没有相应评价体系。尤其针对一般本院校来说,不论是以测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还是以地理科学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都没有真正融入到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圈子里。要真正服务社会,不应靠少数顶级院校的科学进展,更多是发挥好全国各地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育资源,让地理信息科学的大众化教育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落到实处,从而彰显地理视角。

3建议与发展策略

3.1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应遵循应用科学的教育理念

这个专业无论是从测绘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还是从以地理学空间分析应用为主的理科发展起来的,大家都会认为本专业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从现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就业情况来分析,本科阶段是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的重要时期,研究生阶段可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大学本科阶段要遵循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追寻市场,更不能成为步入社会的培训场所。大学本科教育是思想和认知善恶发育成型的阶段,让学生有能力去追求知识与真理,这是大学本科的教学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3.2培养空间思维的教学模式不能变

空间思维能力不只是让人知道东西南北,更多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维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科学的普及也是对全民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ESRI在美国会对小孩子进行免费的地理知识讲解,使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到地理空间的概念,启发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3人才培养上要在权威机构中划分出层次

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来看,地理信息科学学位教育应强化技能培训,这部分人才培养就落在一些以测绘为基础的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培养上,突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另一类别是以地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院校专业上应突出地学方面的应用。总之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有能够创新思路的人才,也要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3.4通过任教资格考试、技术水平认证来规范地理信息从业人员的水平

国家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管理地理信息产业。规定必须要有相当水平的从业人员才能承接各种项目。原因就是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行业关系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如果政策法规跟不上,那么将会一片混乱。3.5为一线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工作者申请教学或科研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研究地球表层,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编辑、综合分析、可视化表达,为政府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决策的技术系统。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提出,面向社会需求发展需要,对GIS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扩大,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及人才培养规划。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已呈现多元化、层次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格局,大批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点正在建设与发展之中,GIS教育发展空前壮大,而GIS专业人才培养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招生规模扩大和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探讨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内容有望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的基本理论与综合技能,使毕业生能在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在城市、环境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有关的应用研究。目前GIS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表面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真正进行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和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就业需求上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高校的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知识表面上,用“泛”字可以概括,对GIS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更谈不上二次开发;程序的编写,也只是停留在基本程序的设计上,根本谈不上对于GIS的研发。

(2)从培养模式上和培养目标上看,20世纪90年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迅速在中国高校中兴起,依托着以地理学为基础,教师队伍的专业性素质不强,使得大学本科生在软件应用方面,动手能力没有大专、高职的学生强,而软件开发的能力却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这就导致了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跳槽多”等现象。所以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置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迫在眉睫。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GIS专业是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这里不仅要求对其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改革,同时也应该从教师队伍的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可以对部分专业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座谈,邀请专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活动。聘请GIS软件开发人员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了解国内外最新GIS软件发展趋势及公司的需求,比如超图公司举办的超图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交流开发经验与心得,鼓励学生参加大赛,即提高了学生的开发能力,又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机会。鼓励专任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课题,整合GIS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改革,都是一些不错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社会在发展,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为此,我系制定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由于GIS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更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1998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到目前为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仍处于调研与讨论过程中。因此如何制订出适合社会需要的GIS专业培养方案是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的重点。

几年来,在制定每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时,根据系情、校情、国情对上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提出初步修改意见,充分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以使每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既合情合理,又与时俱进,既保证了GIS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特征,又力求有自己的培养特色。GIS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均有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增加GIS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课时量;对其他相关辅助课程来说,如城市规划、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资源管理、环境、生态等课程,可以安排一些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进行学习,大三学生应适当增加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一些编程课程,如网络技术等;结合GIS专业特色,也需适当增加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其他相关课程等等;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强,地信专业的课程将适时增加学生测绘专业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竞争力。

四、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研究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经历了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的过渡时期。近几年来,我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纵向课题项目“从无到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GIS产业化,增强了专业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缺少与社会紧密联系,还没能形成“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横向课题项目。因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的联系,促进我院GIS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校级教研项目,通过校级项目的申报,可以整合GIS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GIS专业教学改革,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极为有利。

五、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契机下,GIS专业得到极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这对于GIS专业人员就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面临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很有必要调整专业能力培养思路及理念;培养GIS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相能力,是当前GIS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宁津生.从测绘学科发展看GIS专业的学科建设[J].测绘科学,2003,28(4):1-3.

[2]李满春,戴葳巍,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2):26-29.

[3]马千程,闾国年.国内外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及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30-235.

[4]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3,1(4):1-7.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篇(3)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70-04

1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该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中由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专业合并而成。这种整合对于培养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1]。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各学校的专业背景差别很大,对该专业的内涵、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材教法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该专业的建设就成为各学校研究的重点[2]。

目前,信管专业主要存在3种模式[3]: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工商管理模式,专业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专业设在信息管理学院;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技术导向模式,专业设在信息技术学院。此外,信管专业在某些工科院校还以培养某些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随着各种学科的相互交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的特点。人们不但关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IT/IS)本身的探索和应用,也日益关心IT/IS对组织行为的影响,许多传统的经营战略和业务管理问题现在成为了IT/IS战略和管理决策问题。这反映出当代信息系统专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并重的主流趋势[4]。这种趋势对信管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解决人才“通”与“专”之间的矛盾是该专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课程是教学之根本,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1]。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要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学生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从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出发,根据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学科的知识体系,利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一种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本文并不是给出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而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给出一种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这有利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来建设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2.1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教育部对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即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5]。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的规划性、前瞻性、专业特点和发展要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于2004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CISC2005)”课题组,该课题组对来自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5份。表1总结了CISC2005课题组调查的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一些数据。

从市场需求看,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需求量相当高。对于需要信管专业毕业生的企业来说,最多的是需要信管专业的学生去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也有企业需要该专业的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表2是关于企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认识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出,“缺少有效的实践、实习环节”、“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和“过于偏重计算机类课程”是信管专业的最大缺陷。我们进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其实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只有明确了专业培养的方向,才能解决关于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分析信息系统学科的知识体系入手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2.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知识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关于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它是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4]。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如图1左边的虚线框所示。

我们从知识体系上基本明确了信管专业学科的内涵,为明确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特色提供了基础。在该学科中,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研究背景和分析手段,管理中的问题是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系统科学理论和思想在信息系统学科中也被广泛地借鉴;信息技术,一方面是信息系统可利用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信息系统学科带来大量研究课题[4]。信管专业的特色在于将管理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的作用,会使信管专业类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因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真正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相媲美;如果弱化信息技术在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其结果是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不能为信息时代的人才市场所接纳[1]。

3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应用趋势和职业发展趋势。

3.1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

在对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右边的虚线框所示。对于上述课程体系架构中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5门核心课程是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基础、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其下属信管专业的4门主干课程是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系统分析与设计,这对于我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些学者对于信管专业应该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进行了研究。张基温[6]认为信管专业一个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专业。与信息化有关的几个领域是信息化决策、信息产业及其管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信管专业应当定位在信息化管理。然后,他提出专业课程应该按照知识和能力的需求确定,并对信管专业的4个专业方向(即信息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系统建设方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监理方向、信息系统管理维护方向)的骨干专业课程进行了需求分析,从而整合出以下10门信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学),信息检索技术,数据组织与存储,信息系统安全原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监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原理,信息系统开发。

CISC2005课题组[4]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即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才,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出发,借鉴美国IS2002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同时考虑到我国社会对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设计了我国信管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1门、近100个单元的相关课程,11门相关课程的具体名称如下: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企业资源计划初步,电子商务、战略结构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践,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

这些研究的思路和结果为我们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提供了参考。

3.2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确定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展出该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

查先进[1]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对信管专业的要求,提倡采用“知识点知识模块课程体系”这样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即根据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和优势,提出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由知识点组成相应的知识模块,由此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他提出的知识模块主要有4个方面: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

张基温[6]提出了从核心专业课程扩展课程体系的方法:1)从每门骨干专业课向前找必须的先修课;2)整合进没有考虑到的学科标志性课程;3)添加一些公共基础课程;4)添加一些专业领域的必需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5)增添一些能够提高应用层次和向周边专业辐射的课程;6)增加一些能够扩充知识面、提高社会应对能力以及学生兴趣的课程。按照上述原则,他提出了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学科标志性课程群、核心专业课程群和专业辐射课程群。

此外,董焱在文[2]中考察了美国亚历桑那大学Eller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人文科学选修课。王学颖和黄淑伟[3]提出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分为5大模块,即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信息技术模块、管理科学模块和教学实践模块。

不论采用哪种课程体系,都应明确各知识模块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文化基础课程是基础,专业课程是核心,外语课程、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是主要支撑手段[1]。

4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

笔者认为,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确定设置哪些课程,更重要的是需要确定课程的内容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对课程进行整合。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和新需求的不断涌现,信管专业的课程不断增加、课程体系不断膨胀。但是,有些旧的课程往往还不能被淘汰[6]。日益膨胀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本文给出了如下的优化建议:

1)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对于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机类课程,其内容和模式应当立足于应用,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来设置内容,比如程序设计语言课要围绕系统开发这一中心选取其内容。对于管理类课程,要重视企业信息化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知识的传授。另外,不能过多地介绍已经被淘汰技术,例如数据库中的层次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

2) 相关课程的整合

在课程设置上应精选或重建体现学科方法和基本规律的课程。张伟、李丹和戚桂杰[7]提出把相关课程整合成一到几门大课进行教学。

3) 加强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绝不能一味地讲解原理,要注重安排实践环节,如通过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来加强教学实践;参观和调查企业的流程、多了解企业;走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倪庆萍和汪路明在文[8]中给出了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3个实践过程是社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他们还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POS商业管理系统实践和ERP沙盘模拟。

5结束语

总之,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应当从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核心专业课程,然后扩展出整个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随着新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出现、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课程体系也需要动态地进行调整,以适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查先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索――基于科技信息专业背景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03, 4 (22):507-512.

[2] 董焱.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初探[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17(4):93-96.

[3] 王学颖, 黄淑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 (3): 378-381.

[4] CISC2005课题组.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 张基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教育, 2005,(8):48-52.

[7] 张伟, 李丹, 戚桂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情报科学,2006,24 (8):1263-1268.

[8] 倪庆萍, 汪路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 (11):89-91.

作者简介

安利平(1971-),男,河北人,博士,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电话:022-23507700

E-mail: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篇(4)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一、发展现状

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在国外内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突出的问题就是符合需求的人才比较短缺。正因如此,1998年,教育部把原数学类中的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信息科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合并成立了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而这对国内信息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各个高等院校也争相开办此专业,据资料显示[2]:到目前为止,全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点已达到500多个。

多年来,宁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基础数学学科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团队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数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中心是校级重点实验室、示范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下设软件技术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等八个实验室,实验条件基础过硬。在各种软硬件条件的支撑下,该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响应国家趋势,于2009年申请设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现所属专业人数接近200人。由于设立时间短,如何办好这一专业,如何更加科学地结合学校背景、区域背景等对专业进行定位,如何构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特色建设等就成为必须认真思考、长期研究的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本文拟对该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以来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等作一个全面的总结,同时思考其在办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法,为进一步培养优秀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参考。[3]

二、宁夏师范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1.专业目标定位

根据该专业对应人才培养模式可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数学为基础,将计算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毕业后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除此,毕业生还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技能,以及算法分析、算法设计的编程能力;

1.2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1.3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

1.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软件开发能力。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特色在于加强基础学科和专业理论的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及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软件解决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并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与经济金融领域具有新技术跟踪能力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3.课程体系设置

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大块:

3.1通识教育平台:是由“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大学外语”、“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专业认知及职业素养与发展”、“综合教育”等七个领域的课程模块构成。共47学分,其中必修课41学分,选修课6学分。

3.2学科基础平台: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共25.5学分,其中必修25.5学分。

3.3专业教育平台: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专业基础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习题、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等。专业核心有数值分析实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学模型、算法设计与分析、现代密码学等。专业教育课程共42.5学分,其中专业基础27学分,专业核心15.5学分。

3.4专业方向发展平台:分应用数学方向和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方向、自动控制化控制类方向、国际贸易方向,主要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且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和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能力。专业方向发展平台的课程共16学分。

3.5实践教育平台:主要由“通识教育实践”、“教师教育实践”、“学科专业实践”、“学生实践创新与素质拓展”等几块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能力、从教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等,共37.5学分。

以上规定的课程则需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60.5学分,这样才能取得毕业资格。

三、存在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宁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0级总共招生34人。就当前就业状况来分析,该届学生主要倾向教师行业,和本专业实际目标不符,虽然就业率还不错,但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能胜任一些事业单位、高科技、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的基本工作。参加企业面试时缺乏自信和应变能力,不善于表达,对专业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该学院自从建立专业以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以下几方面将成为今后专业建设改革的重点。

首先教学模式需要根本性的突破。由于该专业传统意义上是由过去的计算数学或应用数学专业改造而成,因而课程的设置存在照搬旧专业培养模式的现象,有的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模式,有的是应用数学的专业模式,不能突显信息与计算科学这门专业的优势和特点。所以,要从根本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是教材选择,内容应该符合专业范围。由于专业概念的模糊以及教材的多样化,所以在选择教材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教材内容宽泛,涉及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复杂,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有的教材内容简单,但难易程度却又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影响了课程的设置。比如当前我们开设的控制论基础,没有相应的教材,学生学习的难度较高。

最后是院校课程的设置要和经济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相一致。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但实际上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的部分院校或院系没有师资或基础开展一些课程。即便是开设的有些课程,老师也都是从其他学院引进或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而且还是初次接手这门课程,存在着底子薄、内容不熟悉等各种现象,有时在教学上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模式。由于课程设置的陈旧性,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枯燥乏味,不知道自己四年后能干些什么,大多数同学希望通过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去锻炼。但是由于本地经济条件落后,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条件差,适合学生的企事业单位又少,去外地实习成本又高等原因,从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自信,不能胜任一些单位的基本工作。实际上,院系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结语

总之,信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专业定位,都需要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下,在社会环境、经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下慢慢的摸索,总结经验。当然,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所谈到的观点也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希望在本专业的建设研究和实践工作中,能争取把该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打造成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富有该校特色的名牌专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调查报告[J].大学教学,2003,19(1):1-5.

[2] 周晓晶,于晓秋,张宏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42-243.

[3] 隆广庆,庞博.西部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问题与措施[J].广西

科学院学报,2009(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篇(5)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4- 0100- 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70年代中后期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在我国建立了该专业。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修订稿)》[1]中,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林业信息管理专业、科技信息专业、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5个分别来自工学、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资源整合,组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入管理科学类下。现在开办信管专业的高校已经有600多所,有的偏重于计算机,有的偏重信息情报,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所开设的课程也多种多样。那么,信息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本文尝试以衡水学院经管系中的信管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素质定位、服务方向定位3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1 人才培养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相交叉的专业,其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符合社会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需求,是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很好地运用于经济管理中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经管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分析、决策支持的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全面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通过借鉴文献[2]~[6],并结合衡水学院实际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1 建立阶段式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分为基础知识培养和专业知识培养两个阶段。在低年级阶段,应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同时还应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运筹学、统计学等。在高年级阶段,应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课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资源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同时,一些丰富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课程也在这一阶段开设,如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等。

1.2 建立实践课程体系

以上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成为一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基础,而真正能够合理利用所学知识指导于实践才是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以上课程中的大部分课程,都在同时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程,如C语言实验、会计学原理实验、企业资源规划实验、数据结构实验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统计学实验、运筹学实验、信息检索实验等。

1.3 建立校企联合的实践平台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建立实践基地,形成长久的实习和就业合作的关系。一方面通过邀请企业中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做讲座;另一方面让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试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具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人才素质定位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它由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基本要素构成。结合社会需求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按照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2-5]

2.1 知识

由文化基础知识、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等构成。

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平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是从事信息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该专业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2 能力

由适应社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再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构成。

其中,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规范,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从职业目标定位的角度,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在具备信息管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从业能力。

2.3 素质

由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法律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构成。

其中,专业素质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为了使该专业的人才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在了解本专业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养成科学的专业的敏感性;将个人的专业兴趣与职业规划(目标)相协调,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效益和持久,并能有效快速的实现就业目标;保持对社会的爱心与责任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开朗积极的心理。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紧密相联,其中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关键,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锻炼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对应用型人才来说,加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素质是核心,是将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养成个体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促进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素质养成,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 服务方向定位

各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特点不尽相同。根据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兄弟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相近专业的优势和师资优势,在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设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选修模块课程方向。

3.1 企业信息管理

企业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传播、存贮和利用,对企业的信息活动过程进行战略规划,对信息活动中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力求资源有效配置、共享管理、协调运作,以最少的消耗创造最大的效益。企业信息管理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信息开放与保护、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企业信息管理涵盖大多数行业,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3.2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工具实现的在线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方向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既懂经济与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适应面宽广。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及ERP项目的应用、实施等。

4 结 语

在信管专业人才定位方面, 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结合衡水学院信管专业建设现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探讨。同时我们将以衡水学院“进步教育”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该专业定位,制订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计划、加强教学条件与利用、加快教学建设与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逐步凝练专业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蒋玲,杨溢,刁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探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4):41-43.

[3] 卢冰原,黄传锋. 面向就业需求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3):84-87.

[4] 叶南平. 南通大学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1):74-76.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篇(6)

关键词: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田仲富(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资助项目(HGJXH B211039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46-02

一、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涉及计算机、通信、密码学、数学、物理学以及法律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因而,只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类人才的应用需求。我国高校虽然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但是,信息安全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仅仅几年时间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就已从无到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信息安全类人才在数量和层次结构上均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很不成熟,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一,当前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相当匮乏,因而导致了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相对落后,且缺乏有效的国内、外竞争力;其二,我国信息安全理论研究远落后于信息化安全技术的应用及开发,在该领域进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建立相关行业标准等方面十分不利。因此,我国急需培养出一支具有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和宽口径专业知识的多层次信息安全类人才队伍。

1.课程设置不合理

这是因为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成立时间较短,各学校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还很不完善。没有完善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未能体现信息安全专业的自身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于分散,未形成专业知识结构。目前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与某个相近学科课程体系设置重叠太多,在课程设置中仅仅增加了近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基础、计算机病毒原理等纯安全理论的课程。但是,却缺少综合、系统的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信息安全专业以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兼学通信、网络、数学,同时加强物理、法律等基础知识的特点。

2.教学形式单一

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形式大多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很好地体现信息安全专业交互性较强的特色。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师大多是非“科班”出身的,几乎是相近学科或专业后转型而来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质量不会太高,而且缺少信息安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不能胜任安全的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综合性工作。

4.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信息安全专业起步较晚,且该专业在各学校都不是重点建设学科,因而导致了对该专业的投入不足。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因为缺少实验设备,一些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无法开展。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在实验中领会、消化课堂基本理论知识,使其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5.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信息安全专业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多安全基础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去领会和体验。目前,信息安全专业的实验课程大多数是课间实验,实验时间较分散,且实验内容不实用,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信息安全具有整体性,且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综合性、系统性的问题,因而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的实践运用能力。但目前设置的实验通常都是非常单一、独立的实验内容,缺少综合性实验。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和实践的机制更不健全,同时教师对实验指导的积极性不高,这些极其不利于学生专业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针对上述国内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并结合国情及新时期社会对信息安全专业多样化人才的实际需求,探寻一种较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如何提高新世纪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实际的社会调研,并参考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及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提高新世纪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从诸多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是提高新世纪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起优化、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加快人才培养预定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和内容的优化应保证基础并彰显特色,充分遵循高等教育基本原理,构建独具特色课程模式。在加强基础课设置方面,应着重考虑各自的传统特色与优势,增加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同时,强调教学计划内容的更新,及时掌握社会的实际需求,应特别注意抛弃旧的、烦琐的、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断跟踪新技术,并把最新的技术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除了明确专业学科核心课程以及专业主干课程外,应紧密围绕信息安全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大量的实践类课程。从社会对信息安全类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看,各个领域均要求该类人才需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应逐渐建立学生实践能力标准体系。依据培养方案制定相应的具体原则,专门制定信息安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标准,并形成正式规范。

2.完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纯理论与技术知识的讲授,缺少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如何设计与实现安全的信息系统等重要知识涉及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从而导致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问题。

信息安全类课程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教学内容应符合实际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突出操作步骤及教学效果,教学课件、环境突出特色、图文并茂、设计新颖,且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开展案例式教学。由于信息安全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所以在教学中可引入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展开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强化实践、应用能力。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如对网购中在线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以及网络攻击等与专业课相关的热门问题可以留给学生作为课下作业,并采取课堂发言或提交论文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采取“互动式”教学。这种基于问题的“互动式”教学可以极大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可以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与学生的交互过程中,教师可及时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状况,从而采取循进式的教学方法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对于核心课程还可以采取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这样既有利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又能突出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同时能将专业的前沿知识及时的补充到教学内容中。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础保障,所以,完善师资力量是培养信息安全类人才的关键。由于信息安全专业成立时间较短,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与更新较快,因此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符合该专业的特点。

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教师队伍的技能培训。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根据实际的教学计划安排将教师分阶段、分批次地送到各地高校、企业或信息安全培训中心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类学术活动,紧跟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鼓励教师到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相关企业进行顶岗锻炼,通过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跟踪该领域的新兴技术,从而扩宽教师的专业视野并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也可将企业的资深技术人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工作水平。因为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任务,还可以加强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应制定、完善各项科研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学校的优势资源为依托鼓励和促进教师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教师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

4.完善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因而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很高。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实践基地。因而,实验室的建设是面向社会人才需求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实验室,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些将直接影响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学校应最大限度地向相关部门及企业争取实验室建设资金,只有争取到资金才能很好地建设、完善实验室的配套设备。但是,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决不能采取“”式的盲从性建设。一定要充分调研,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逐步完善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室的建设科学、合理的有序进行,才能为相关课程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持。

在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应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若想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切实做好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这其中可以包括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可采取对师生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师生的科研活动能够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对师生的科研成果可采取学术报告的形式进行公开答辩、讨论,对于成果显著的给予一定创新学分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实训的热情;另一方面,以学校的实验中心为依托与信息安全产业部门或企业合作建立一些校内实践基地,这样做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环境,也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前沿课题,使学生从中得到训练。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找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利益切入点,找出合作的有效途径,加强与信息产业部门及企业的合作,建立2~3个较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通过这些为学生创造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单位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弥补课堂上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新内容,大胆尝试,逐步积累实践经验,以此锻炼与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5.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因为信息安全类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本科教学不但应注重学科的基础理论性、实用性及实践性,还需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并设置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这些举措可以很好的促进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并结合各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实验教学分为基础网络实验、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创新、创业实验、系统安全综合实验、实践基地实训项目以及毕业论文(设计)6个层面内容,搭建这种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和多元化虚拟实验模式。基础网络实验一般应采用课内、间实验的方式;信息安全综合设计实验和系统安全综合实验多采用集中实验的方式;创新、创业实验应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小组的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去申报一些科研项目,如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各种大学生竞赛项目,通过这些实训项目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基地实训项目应多采用集中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利用假期2~3月的时间到实践基地进行深入、全面的实训锻炼,甚至可以顶岗锻炼。通过实训锻炼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使其明确了自身的专业定位,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应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特别是同一些实力较强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还需科学合理地设计、制定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实践教学指书。在目前设备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可采取基于虚拟机环境的实践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中得到更为真实充分的实践锻炼,也可以建立信息安全工程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还应注重做到:一是保证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应保证信息安全类专业的学生至少利用半年的时间到某一实践基地去全面、系统的实训锻炼。二是保证有可实践的基地。应多方努力,与国内外著名的高校、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重点选取一些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特征相符且适合大学生实践训练的友好单位作为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三是保证有优秀的实践指导教师。除了学校的实践指导教师外,还可在实践基地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为实习学生做现场教学指导。通过这些措施可增强学生对实践训练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的目的。[4]

三、结语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成立时间较短,没有现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借鉴,加上该专业的自身特点,在本科阶段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人才绝非易事,所以,如何提高新世纪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全面的合理规划,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同时也要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决不能一蹴而就。因而,本文结合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新时期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信息安全专业的自身特点从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教学形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新世纪信息安全类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能为新时期社会对信息安全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作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建峰,李凤华.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5,(1).

[2]赵泽茂,刘顺兰,等.信息安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周顺先,甘金明.地方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10,(4).

[4]李蜀娴,张桂东.信息安全专业创新教学与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篇(7)

关键词:信管专业 特色定位 教学体系

一、引言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中不难看出一方面教育部进行专业整合的初衷是为了摒弃以前专业划得过细的做法,把目标转向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次、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上来。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专业。但另一方面,又由于新专业是由五个专业归并而成的,目录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只能是具有宽泛性和普适性要求的基本目标,给各个高校的具体操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由于侧重点不同,信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国内高校中出现了多种方案。2005年以前有主干学科结构、知识模块结构、功能模块结构等七种方案。133229.cOm2005年以后仍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于专业方向,有三、四、两个之划分;对于能力组成,有五项、三项之划分;对于核心课程设置,有十一门、八门、十门之划分。有的认为应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为核心,有的则认为应围绕erp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对于知识体系,有五模块、三模块之划分。总之,目前我国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多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的拼盘式组合,没有形成专业自身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

中国计量学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差异化竞争之路,把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创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突出该专业建设的特色,需要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计量学院的办学特色,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重新进行定位。

二、专业特色定位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是2000年设置的,10多年来专业在学校和分院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就和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浙江省精品课程一门、浙江省重点教材两部;在学生实践教学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但是随着社会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二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采用“拿来主义”;只注重单科课程设置,忽视课程之间的整合,不少课程内容严重重复,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三是实践环节薄弱,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实践教学明显不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四是专业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度难以考评。

专业建设是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处于教学建设的龙头地位。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或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明显优势。它具体体现在学校或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它是学校或专业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

目前国内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经济管理模式(即m模式);二是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即i模式);三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导向模式(即s模式)。经过前期多次学科讨论,参照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验,我们拟将“信息管理”作为学科定位,以“信息安全管理”作为专业特色定位。这样的专业定位是依靠学校优势学科,以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与水平。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中国计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唯一获得全球首届“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学院,是通过gbt/19001-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的学院。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先进的标准,精密的计量,卓越的质量”教学管理方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学院成为我国培养质量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

三、专业教学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靠课程体系的整合和设计来支撑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的导向作用。课程是教学之根本,其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来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信管专业也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纯理论课教学是解决不了动手能力问题的,也无法培养出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信管专业本着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从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来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

(一)信息管理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具有信息获取、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三是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献信息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能利用计算机网络采集和信息,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具备文档管理的能力,包括文档、数据、信息分类管理等;五是具有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或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或组织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胜任力——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不断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不断地追随管理专业的新发展,能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量的新知识,并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沿,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信息,以适应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具备读写能力,信息管理人员才能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递。二是敏锐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三是熟练操纵因特网的能力。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把已获取的新信息通过一定的综合分析、计算、试验操作,最终找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得出科学结论。四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五是创新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主要课程:信息资源管理学、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组织学,信息计量学,专业实践课程:统计软件实习,管理软件实习。

就业方向:可以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机构,从事文献和文档管理、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咨询服务和管理工作等。毕业生经过考试可以成为信息处理技术员、国家信息分析师。

(二)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在当前是全球的热门话题,而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体系,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此体系的建立将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增强组织抵御灾难性事件的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将大大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其次,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通过与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接续起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最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而成长为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与合作的有力支撑。

bs7799标准是全球第一份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bs7799-1现在已经被采纳为iso/iec27002:2005;bs7799-2也于2005年被采纳为iso27001:2005。该标准当前已被诸多国家采纳为国家标准。截至2007年9月已经有超过4000家组织通过了iso27001:2005的审核,获得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能力;二是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此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及其重要性,认识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何需要iso27001,学会如何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组织)需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开设的主要课程:计算机安全与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建立与实施。 

;

就业方向: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管理。

四、结论

信管专业的特色培育和课程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为此,我们将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囊括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作用是对整个体系中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评价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1、陶雷,莫赞,张立厚.应用型本科“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及建构实践[j].情报杂志,2010(2).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3、cisc2005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邓晓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6).

5、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8(11).

6、张庆华,谭旭红.基于集成化模式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