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6 10:20:47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篇(1)

关键词:GPS;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P228文献标识码: A

在电力系统中,送电线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送电线路与实际的地理环境有关,其分布比较广,数据量比较大,其线路设备与地理图有紧密的联系。目前送电线路管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管理模式,进而有效地管理送电线路系统。本文就具体就其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1 送电线路管理系统的设计

送电线路管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对送电线路整个过程进行数据的收集管理与信息服务。这个系统主要是利用上车结构进行服务,具体说来,这三层主要是进行用户服务的表现层;进行其他中间层及业务服务的功能层;进行数据服务的数据层。这三个层次当中,表现层主要是可视化的,主要功能就是录入数据,输出信息;功能层主要是用于联系数据和用户服务的,用户发出指令,功能层进行接受与回复服务;数据层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维护、定义、更新与访问,并管理相关业务上的数据请求。

2 送电线路管理系统的功能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送电线路管理系统主要是及时进行送电生产与服务,不仅要进行数据的输入、处理、储存及输出,同时还要及时更新动态性的信息,及时用可视化的格式将用户的指令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及时找到系统出现问题的源头,进而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该系统的功能还包括辅助管理人员针对地理图的指示,对一些线路杆塔进行分布、设计、判断、评估与决策,通过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保证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发挥作用。

2.1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对权限与用户进行管理,同时认真做好整个送电线路系统维护人员的交接班记录与身份验证。为了保证数据输入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具有提供基本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权限,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增加、删除或增加线路杆塔。所谓的权限管理主要是在电子化管理中,对数据进行删除、修改与增加,所不同的是其权限开放的人员分维护人员与系统管理人员两大类。维护人员主要是对系统进行各项操作;系统管理人员主要的权限就是对人员进行删除或增加、修改用户的密码等操作。

2.2基础数据入库功能

基础数据入库功能,主要是对该送电线路单位进行原有数据输入,这些数据包括线路杆塔、压接管、杆塔绝缘子、防震锤、盐密、间隔棒等信息,这样能够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数据信息,减少录入的工作量。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是利用GPS进行杆塔定位,并把地图实际标出的位置与数据库进行结合,然后将一些基础的数据信息(护坡、绝缘子、光缆金具、地线金具、导线金具、杆塔等)准确有效地进行录入。

2.3线路管理功能

线路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与送电线路有关的数据信息,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管理线路的基本信息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快速查询抢修的最短路径;准确定位线路故障;自动生成线路污区图与线路的断面走径图。工作人员在对送电线路进行研究时,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找到线路、杆塔等信息和资料,同时工作人员也能够利用一些应用软件将信息汇总到中心数据库,以便信息得到共享。

2.4 杆塔管理与GPS巡线管理功能

杆塔管理功能主要是对送电线路相关的杆塔明细、批量修改等信息进行管理。GPS巡线管理主要是用于系统维护人员的巡线工作管理,通过连接GPS巡线仪与PS232串口,进而在电子地图上动态管理巡线轨迹,进而对其进行修改与保存。

3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运用了一些信息技术(GPS、GIS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进行整体管理。无论是实际的线路管理数据,还是新资料数据,都是建立在电子空间的基础上,这样能够有机地结合一些信息属性信息与地理信息,进而直观地反映用户的实际需要与困惑,同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问题所在,找到解决方式,进行规划发展。在实际生活中,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线路信息综合管理应用

首先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线路信息综合管理上。在送电线路管理上,传统的方式是人工管理模式,这样模式致使许多信息独立存在,缺乏统一性,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能够对线路信息进行综合的管理,结合几何位置以及实际的地形图,把主要线路进行归类,进而进行分层组织管理,不断细化信息,将线路、杆塔等信息进行逐级分层管理。

3.2 线路日常巡线管理应用

众所周知,GPS 系统能够用于能源、交通等行业中的巡检与定位工作中,其拥有的方便、快捷、可靠、简单等特点使其在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有效的作用发挥,然后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对送电线路的日常巡线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以电子化方式进行数据管理,实现了巡线的自动化管理模式。

3.3 线路故障抢修应用

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保证通讯的便利性,不仅提供及时的雷电监测系统进行信息监测,同时能够在雷击过程中,准确定位问题发生的位置,为工作人员选择最短的路径进行线路抢修,节省时间,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3.4 送电线路环境的监测应用与线路规划设计应用

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应用于周围环境的监测与送电线路规划设计中去。众所周知,超高压的送电线路中总是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样污染容易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其进行监测与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测送电线路的污染程度,进而在虚拟的空间地理图上显示出污染区域,工作人员根据图中所标示出来的污染区域进行送电线路设计,规避那些容易产生污染的区域。

结语

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送电线路设计与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关的单位应该对该系统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而管理好送电线路,保证电网的有序工作。

参考文献

[1]朱晓青.道路拓扑与最优路径的研究[J].测绘学院学报, 2010.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篇(2)

【关键词】 医院 社区卫生 信息系统 资源共享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逐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新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和康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从事疾病诊治,其中大型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疗,并结合临床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也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存在着密切的双向转诊、指导培训、信息反馈等关系[1]。这就需要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以尽快满足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实现医疗卫生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1 研究背景及存在问题

HIS是由计算机和一系列通信设备组成的,支持对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交换,并满足各授权用户功能需求的医院局域网络。信息科学的发展,使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欧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将计算机引入到医院管理方面。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分布式医院计算机程序、日本北里大学附属医院综合信息医院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这些医院信息系统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大多以大型机或微小型机为主机,采用集中形式处理。医院计算机网络设施齐全,通讯方便,同时,还可与院外局域网、广域网互联,主要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支持医疗信息的实时处理[2]。

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侧重于事物处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目前,在各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计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病房医嘱处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3]。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上涵盖了医院大部分的事务性的管理,但是,它目前只是以医院的管理信息为中心,还需在功能上不断地完美和扩充,并逐步过渡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系统,如可加入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功能、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科研管理子系统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等,并为社区、医疗保险等其他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标准规范的接口功能。

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信息,可概括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和决策支持四大信息系统,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及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我国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地域性强,条块分割,多头开发严重,各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和数据元素标准。

分析以上两大信息系统,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在总体设计时没有考虑共网设计,造成目前各自为政百花齐放的格局,不利于信息资源共享;(2)两大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程度不够,系统的数据格式大都采用自己的格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协议;(3)两大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各异,运行平台和数据库不统一,而且系统之间也没有为对方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接口,无法直接互联实现信息共享。现有系统不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因此,研究双向转诊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探讨如何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 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原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断完善,一般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可识别性、可传输性、可存储性、经济性和信息可共享性。信息可共享性是指信息在输出的过程中,只能使输入一方的信息量增加,不会使输出一方的信息量减少,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的共享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管理领域和管理层次都可共同使用同一信息。所以,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性程序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应该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一般系统的特征,并应遵循以下原则[4]。

2.1 面向用户原则 这是系统目的性的体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为医疗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管理工作服务的,建成的系统要由管理人员(用户)来使用。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用户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因此,在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始终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地、及时地了解用户的要求和意见,这是系统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2.2 整体性原则 系统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功能目标的一致性和系统结构的有机化。为此,首先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严格按阶段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其次,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强调管理集成、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

2.3 相关性原则 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加总,而是1+1>2。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各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能联系起来。如果它们之中的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其他子系统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因此,不能不考虑其他子系统而设计某个子系统。整个系统为层次结构,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同样又可分解为更细一级的子系统。系统、子系统均有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但它们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和处理。

2.4 动态适应性原则 医院和社区自身条件及其外界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这两大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能够经常与外界环境保持最佳适应状态的系统,才是理想的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超前性的眼光,应立足当前,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人员和工作基础,兼顾卫生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使系统具备较强的动态适应性。

2.5 工程化、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建设管理必须采用工程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即科学划分工作阶段,制定阶段性考核标准,分步组织实施。所有文档和工作成果要按标准存档,以便修改、升级、维护和重用。

2.6 系统数据库的统一性 为了使两个系统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性,必须对两个系统中的共同部分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格式,以便使两个系统通过最为简单的数据通信接口,便可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3 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与实现

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高性能的中心计算机或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装置、遍布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各部门的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等组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采用具有面向多用户和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各种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资源共享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组件程序设计。C/S结构是构成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良好方式。这种结构和运行方式将应用分工,客户机执行前台功能,服务器执行后台功能,有效地发挥了客户机的处理功能和作用,从而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形成了多CPU分工处理的环境,提高了速度和效率。数据库采用ORACLE,操作平台则采取跨平台方式,能够在多种平台上(如Windows,Unix,Linux)运行,支持微机系统、小型机系统等多个硬件平台,采用光缆、10/100Mb网络线路、PSTN、DDN等多种通讯手段,以形成高速交换带宽,达到快捷的网络速度,建立以城域网为骨干的资源共享系统网络结构,客户端分布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机构部门。通讯协议采用TCP/IP网络通讯协议,能与各种开放网络良好衔接。

软件开发必须依照医疗行业规范,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当前医院管理体制和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趋势,严格遵循软件工程规范。各子系统互相连接、交织成网,应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拆卸性,模块接口简单清晰,充分考虑和医疗保险系统的统一规范,提供与医疗保险系统的收费结算系统的良好接口,便于医院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采用诱导式编码输入法,并提供编码查询功能,具有完备字典功能。采用的标准及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医院管理制度、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国家、行业及系统级的信息分类与代码。

4 资源共享系统的内容构架与基本功能

随着社会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速度也在迅速提高。我国各级医院都在不同程度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医院规模、地理位置、管理部门等差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仍然千差万别。较完整的和先进的系统较少,大多数仍处于部分网络化,部分手工化的低水平、小规模层次,还仅限于信息的输入、统计阶段。虽然国内有众多家IT厂商参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医院在实施医院信息系统时还具有一定难度。

医院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MIS)在医院环境的具体应用,因此,具有一些其他MIS系统共有的特性,比如它们均是以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为技术支撑环境,具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化的系统;都是以经营业务为主线,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和辅助决策为主要目的,可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系统内部按一定原则划分为若干子系统等。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推出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MIS系统的独有特点,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实现又具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例如要有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要有很强的联机事务处理支持能力;具有易学易用的友善人机界面;具有可剪裁性和可伸缩性,能适应不同医院的发展计划需求;具有开放性与可移植性,能适应不同硬软件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可扩充性等。参照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中的要求[5],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从而构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见图1。

图1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内容构成

临床诊疗部分主要以患者信息为核心,将整个患者诊疗过程作为主线,医院中所有科室将沿此线展开工作;药品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药品的管理与临床使用;经济管理部分属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最基本部分,它与医院中所有发生费用的部门有关,处理的是整个医院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级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医院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主要包括病案的统计分析、管理,并将医院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决策使用;外部接口部分包括医疗保险接口、社区卫生服务接口和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

社区卫生作为三级预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参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建设社区卫生管理系统。我国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内容是居民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提供针对居民需求的包括生物、心理、社会3个层次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与主要针对疾病的医院服务有明显的差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管理、医疗管理、预防保健和综合管理四大功能子系统,见图2。其主要特点是把医疗同社区卫生服务紧密结合,把费用使用同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把行政管理同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从而使该系统能够为管理机构提供决策支持,能够为科研机构获取包括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信息[6,7]。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篇(3)

1 空间信息技术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1.1 空间信息技术

信息和信息技术对当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空间信息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以获取、管理、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空间信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总称。它包括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简称3S技术)等。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无接触地快速获取地面各种地物的实时信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能在任何时刻为全球任何地方的用户提供三维位置、三维运动速度和精确的时间等信息。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它的短周期、视野广阔、信息量丰富及可定时定位观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将空间信息的处理与属性信息完美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了空间检索和分析功能。以“3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不再局限于数据的采集,而是强调对地球空间数据和信息从采集、处理、量测、分析到管理、存储、显示和的信息流全过程[1]。空间信息技术把整个人类的生活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具有信息获取的客观性、信息定位的准确性、信息管理的灵活性、信息分析的空间性、信息表达的直观性等特点[2]。

3S技术集成已成为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定位系统的组合技术系统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了准实时或实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遥感对地观测的海量波普信息为目标识别及科学规律的探测提供了定性或定量数据;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将使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获取准确、快速定位的现势遥感信息能力,实现数据库的快速更新和在分析决策模型支持下,快速完成多位、多元复合分析[3]。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将最终建成新型的地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形成快速、高精度的信息处理流程。

在自然、经济、社会中出现更多的是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指与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相联系的数据。数据库是20世纪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范围广泛的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它具有数据量特别大、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结合紧密、数据应用面广等特点。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依托,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多种信息可以组成更庞大的空间信息数据库。空间信息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资料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分发、反馈、决策的网络服务体系,它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4]。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空间数据库,但是技术平台的差异导致数据很难实现共享,这在GIS数据库中尤其突出。为了实现GIS数据的共享,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建立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异构空间数据源的互操作,以达到空间信息共享的目的[5]。

1.2 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是在生态概念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是生态规划设计观的表现之一。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概念大约出现于1887年的英国,之后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诠释和应用。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地域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多重功能的存在于城市建筑实体之外的开敞空间体[6]。它包括绿地、河湖水体、待建与非待建的空地、广场、道路及农林地、山地、滩地等空间。它们担负着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消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种功能,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的多重载体。这就意味着城市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体概念、一个载体概念,它具有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目标和功能。开放空间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相一致[7]。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则是具有一定要素构成、结构形态和功能组合的各类开放空间的集合体[6]。系统的构成要素按照基本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和灰色开放空间系统两大类。绿色开放空间包括绿地、园林和水体,灰色开放空间包括对外交通空间、对内交通空间、广场、未绿化的闲置空地等。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互支撑、相互交叉重叠共同构成城市巨系统。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具有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等,它是城市地域内人与环境协调共处的空间前提,是改善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空间调节器,也是城市建设体现生态思想、促使城市发展进入可持续状态的重要空间载体[7,8]。

1.3 建立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并存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它与城市建筑空间之间存在耦合互动关系,从而又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反映,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人们可以对整个城市系统进行明晰的解剖和辨识。同时,城市环境的空间布局是一项刚性很强的战略任务,一旦确立了空间布局的框架并将其落实到用地上,就很难在短时期内将其改变[6]。而作为城市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内部要素的变化不但会导致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变化,而且会导致整个城市巨系统的变化,而系统变化的程度和结果却正是人们想预知的。以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可以获得确定空间区域的实时空间信息数据、实现对区域空间信息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各种分析、实现对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空间模拟和发展模拟等功能,并进一步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空间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后果的预测与模拟。这样,人们就可以借助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预测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方案,从而可以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这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设计思想、可行性研究与开发流程

2.1 设计思想

信息系统设计采用原型法思想。原型法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部分基本要求,设计一个初步的原型,并用较短时间开发出一个实验性的简易原型,投入试运行;根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补充;然后再运行,再修改;如此反复迭代,不断完善原型(本质上称为进化型原型),最终开发成完善的信息系统[9]。

2.2 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在进行信息系统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任务的提出、初步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等[10]。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包括4个方面:通过初步调查和对本部门业务工作的分析研究,确认信息系统近期和远期应用目标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投资规模(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力资源的投资),编制预算,并估计实施后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论证几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确认技术上的可行性,确定最终方案;编制项目初步实施计划,确认实践上的可行性。

2.3 系统开发工作流程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设计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基本上可分为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子系统设计及系统评价等3个方面, 在对信息系统各项评价结果基本满意的基础上,可对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扩展与优化。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

图1 基于原型法的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基本流程 (略)

Fig.1 Steps of design of urban open space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prototype method

3 总体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为全系统确定了整体框架和结构,它是系统研制工作的核心和系统开发的依据。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如图2。

图2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略)

Fig.2 Steps of general design of urban open space information system

3.1 用户需求调查分析

用户需求调查分析是对用户现行业务运行管理系统的现状和用户对系统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准备阶段。用户需求调查分析要弄清楚包括潜在用户在内的所有用户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内容、应用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并详细考察用户原来的业务范围、工作流程以及部门之间的分工和相互关系等。

转贴于 3.2 系统逻辑设计

在用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即确定系统的功能。逻辑模型的基本成分是逻辑结构、子系统划分和子系统功能分析。逻辑结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员等。硬件主要指信息系统运行的设备环境,包括计算机、输出输入设备以及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指计算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列,UNIX,LINIX等。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主要指遥感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CAD,ERDAS,GeoWay Image Station,EPSCHECK,ARC\INFO,MapGIS,SuperMap GIS等。它们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存贮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生成与输出等功能。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存贮城市开放空间的各种数据信息、城市的各种相关社会经济信息等。人员包括系统设计开发人员、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最终用户。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图3)包括专题信息子系统和应用信息子系统等2个一级子系统。专题信息子系统主要用于某一专题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并将获得新的信息数据返回城市开放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必要的信息数据库更新与维护。具体而言,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专题子系统包括绿色开放空间信息和灰色开放空间信息等2个二级子系统。绿色开放空间信息子系统包括绿地信息、园林信息和水体信息等3 个三级子系统;灰色开放空间信息子系统包括对外交通空间信息、对内交通空间信息、广场信息、未绿化的闲置空地信息等4个三级子系统。 绿地信息子系统用以处理城市开放空间中与绿地相关的信息数据,它可以实现城市开放空间中绿地的布局分析、规划分析,并可以预测城市绿地布局对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乃至城市巨系统造成的生态后果,从而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乃至城市整体规划中的绿地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园林信息子系统用以处理与园林相关的信息数据,分析园林规划的各种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园林布局变更造成的生态影响,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水体信息子系统用以分析水体质量及其对开放空间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根据现实数据预测未来时段水体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对开放空间环境质量的可能影响,为城市各种水体的管理提供信息和帮助;对外交通空间信息子系统用来进行城市实施对外交通时所需城市内部空间的预测与布局分析,并根据现有的信息数据进一步预测布局的可能后果;对内交通空间信息子系统基于分析现实交通线路状况的基础之上,依据现有的信息数据为未来的对内交通线路布局提供参考方案和相关分析;广场信息子系统用以分析开放空间内广场布局的合理性,进一步提供广场的需求信息,并为开放空间的广场布局提供参考方案;未绿化的闲置空地信息子系统基于各种信息数据分析闲置空地的可能用途。应用信息子系统是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有关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查询和运算结果,它将专题信息子系统的运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得到城市开放空间中某一个或几个因子布局对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效应,进一步预测其布局改变或者社会经济状况改变对其他因子、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乃至城市巨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响应,以最终满足用户需求;可以将最终查询结果或运算结果输出成图。借助大量分布的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客户端,公众可以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开放空间的各种信息,了解开放空间内正在进行的某一项建设对城市造成的诸多影响,借此也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图3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组成 (略)

Fig.3 The structure of urban open space information system

3.3 数据组织与数据库设计

具体包括数据库实体设计、标准化设计、软硬件配置、系统开发计划、经费预算和组织实施。数据库是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数据更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对数据体用非冗余结构定义;在插入、修改和删除冗余数据元素时,数据元素的结构、相互关系和从属性应保持不变;数据独立;保持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要保证数据在逻辑意义上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兼容性;要有利于数据库维护以及经常性的组织和必要的数据库操作辅助程序;要便于用户对数据的独立写入、修改、补充和删除;要有不断的扩充和更新的能力。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数据库包括社会经济信息数据、空间信息数据、元数据和其他信息数据等。社会经济信息数据主要属于非空间型属性数据,主要包括开放空间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数据;空间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城市开放空间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各类地物的空间分布图等空间型数据及其附属的属性数据等,也包括经过处理的遥感影像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关于数据的质量、内容、条件和其他特性的数据,其在数据的共享中具有重要作用。所有的数据库都可以归结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元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数据的管理模式为GIS管理空间数据、DBMS管理属性数据,并通过关键字段在空间和属性数据间建立关联,这种模式为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单独处理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能发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管理系统各自的优点。

4 子系统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详细设计是根据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目标的阶段开发计划,对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指导子系统的开发[10,11]。子系统设计以对用户需求作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分析为基础,子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子系统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4.1 子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每个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员。软硬件应根据子系统的功能和规模并兼顾到与其他子系统的兼容来购买,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系统软件一般采用WINDOWS系列或者国产的LINIX系统,应用软件主要为ERDAS,ARC/INFO系列,CAD及其MapGIS系列软件;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数据库包括社会经济信息数据、空间信息数据、元数据和其他信息数据等;人员包括子系统开发人员、运行人员、维护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最终用户。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12]

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源的分析与选择;数据采集方式的确定;数据更新的技术方法;数据采集前的预处理;数据采集技术要求和技术规定;数据编辑处理和拓扑关系建立;属性项的选择、定义和属性文件的建立,与已有关系数据库的连接;数据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平面坐标的配准、投影参数设置、与国家统一坐标系间的转换;数据接边问题;其他有关问题等。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应具有数据输入、图形或属性信息的查询检索、数据处理与分析、坐标变化和投影转换、图形图表显示或输出以及数据更新等功能,还应针对不同的专题子系统,涉及专题应用和辅助业务管理功能。

4.4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应该体现友好、方便、快捷的原则,采用汉化的菜单式用户界面,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具体地,在系统维护管理、操作等的用户界面应该具有用于数据库维护与管理的数据输入与修改模块、数据查询模块、图形查询模块、运算结果的输出包括图形打印模块等,而在面向公众的用户查询界面和前者相比减少了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模块,数据的输出模块的功能也相对简单,其他基本相同。

5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评价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评价是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功能和效益评定,基本做法是将系统的运行和预期目标进行比较,评价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1,13]:系统效率评价、系统可靠性评价、系统的可扩展性评价、系统的可移植性评价、系统效益评价等5个方面, 信息系统评价可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1 效率评价

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均是系统效率的反映。初期的评价主要为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可以实现,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所提供数据的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想;然后根据信息系统设计方案中系统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效率的评价。

5.2 可靠性评价

可靠性评价主要考察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系统的数据文件和程序是否妥善保存以及系统是否具备后备开发体系等,并要进一步评价系统运行期间出现事故的可能概率、信息系统出现事故后的自我恢复状况、系统事故恢复后继续运行的稳定性等。此外,还要评价信息系统出现事故后对运算结果的处理状况,特别是对数据库文件的处理结果。

5.3 可扩展性评价

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基于原型法的设计思想,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是基于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设计思路进行的。首先开发出一个功能简单的信息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其他的功能模块,完善系统的功能。在已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增加其他的功能模块时,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或者不影响整个信息系统的结构,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对城市开放空间新型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5.4 可移植性评价

可移植性是包括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在内的所有信息系统是否具有开放应用价值的关键指标。可移植性要求城市开放空间信息系统不仅能在本机上运行,而且还可以在其他型号的机器上稳定运行。要实现此功能就要求系统的设计必须基于国家标准规范或通行的标准进行,以保证软硬件、数据的匹配和共享,这也是不同城市的开放空间信息系统之间实现连接、数据共享的重要保证。

5.5 效益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篇(4)

【关键字】,sqlserver,进销存管理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icrosoft mainstream development platform. NET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to ASP. NET software development framework to sqlserver database server,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ed as a guide to the excell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thinking, the system brought about unprecedented changes for commodity management, while bring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Keyword】; sqlserver; inport output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进销存的系统实现模式分为c/s模式和b/s模式两种[4]。本系统采用技术和sqlserver数据库以b/s模式来实现,可以供多用户同时工作实现数据共享,软件的和更新也更加简单。

一、进销存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一)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该系统建设拟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基础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公司信息管理和商品信息管理,这里的公司信息管理分为供应商信息和客户信息,对公司的名称、地址、开户行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商品信息管理主要是对商品的名称、产地、规格、单位、批号和供应商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

(2)进货管理。系统可以对进货信息和进货退货信息进行录入,以方便系统计算企业的库存。

(3)销售管理。系统可以对进货信息和进货退货信息进行录入,以方便系统计算企业的库存。

(4)查询统计。查询统计主要提供系统各个模块的组合查询功能,包括商品进货查询、商品进货退货查询、商品销售查询、商品销售退货查询、商品库存查询和商品销售排行查询。

(5)结账管理。结账管理主要提供商品进货结账、商品进货退货结账、商品销售结账和商品销售退货结账功能,对每笔流水可以进行多次记账,但是对应付款付完的流水不能再继续结账。

(6)系统设置。系统设置主要提供添加用户、用户管理、修改密码和退出登录功能。

二、进销存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一)数据库设计。一个成功的管理系统离不开成功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整个系统成功与否。本系统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2]。概念设计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抽取所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的加以描述,这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

(二)系统详细设计

本系统包含六个模块,下面给出本人负责四个模块的详细设计。

(1)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功能设计。基础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公司信息管理和商品信息管理,这里的公司信息管理分为供应商信息和客户信息,对公司的名称、地址、开户行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商品信息管理主要是对商品的名称、产地、规格、单位、批号和供应商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公司信息是进行商品信息管理的基础,商品信息管理又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2)进货管理模块功能设计。进货管理包括添加进货信息和添加进货退货信息两个主要功能。添加进货信息主要提供添加进货信息的功能,要求商品的名称提供下拉选择用户不能够自己输入商品名称,同时需要级联带出该商品所属公司的名称,提供数量、单价、结算方式、进货日期、实收金额、经手人,能够自动显示操作员的姓名,要求输入数量和单价后自动计算应收金额、当输入实收金额后,自动计算未收金额。添加进货退货信息功能与添加进货信息类似,

(3)销售管理模块功能设计。销售管理主要针对公司的销售流水信息进行录入,这里也包含两个部分,添加销售信息和添加销售退货信息。该功能与添加进货信息功能相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4)查询统计模块功能设计。查询统计主要提供系统各个模块的组合查询功能,包括商品进货查询、商品进货退货查询、商品销售查询、商品销售退货查询、商品库存查询和商品销售排行查询。商品进货查询提供按照供应商、商品名称、经手人和进货起止时间组合进行查询,条件可以任选零个或多个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以列表方式显示主要属性描述,单击详细信息链接可以查看进货详细信息。

三、结束语

应用软件框架和sqlserver数据库构建的进销存管理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员工效率,避免了以往进销存流程繁琐、杂乱、周期长的弊端。全面自动化管理,可以大大减少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及库存管理中的漏洞,可以节约大量管理开支,增加企业的收入,同时应用和sqlserver构建的系统扩充和维护方便,为以后的系统维护、扩充、技术升级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铺垫。

参考文献:

[1]Jason Bentrum,James Whatley著,智慧东方工作室译,《.NET框架下电子商务站点建设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Dejan Sunderic.《SQL Server 2000存储过程与XML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篇(5)

0引言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而成一体,实现企业与社会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物流业与互联网经济一起,被人们当成“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目前中国物流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因此加强物流管理系统的管理和优化,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物流管理做好保证。

1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物流管理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物流公司业务进行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系统针对客户采用的快递方式的不同而设计了2种票据管理,1种是回执单的管理,主要是指客户采用专车运输,其流程是:首先要1个回执单,由此获得系统自动产生的回执单编号后,再进行配车管理,即运输合同的,运输合同编号与回执单编号一致。最后,在司机执行完运输任务后,给公司带回司机回执信息,即到货管理。另外1种是货运单的管理,主要是指客户采用托运方式运输,其流程是:首先1个货运单,由此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货运单编号后,再进行接货管理,即货运单的详细填写,最后,在托运任务完成后,客户给公司返回1个客户回执信息,即到货管理。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分析,将本系统功能分为该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有:具有票据、票据查询等票据信息的票据管理功能模块;具有货运单填写和货运单查询等信息的接货管理功能模块;具有运输合同填写和运输合同查询等信息的配车管理功能模块;具有司机回执信息、客户回执信息增加和查询等功能的到货管理功能模块;具有用户信息增加和用户信息查询等信息的用户管理功能模块;具有客户投诉、投诉处理、投诉历史等信息的客户服务功能模块;具有客户基本信息增加、客户信息查询等功能的应用管理功能模块。

2物流管理系统的用例分析 3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依据对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可以得到其数据库的设计。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应包括用户信息表、客户信息表、司机信息表等。客户信息表主要是存储客户的基本信息,其包含有:客户编号、客户名称、电话、传真、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人电话、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电子邮箱等字段。司机信息表主要是存储司机的基本信息,其包含有:司机编号、司机姓名、司机电话、司机手机、性别、出生日期、状态、驾驶号等字段。用户信息表主要是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其中包含:登录账号、用户姓名、密码、性别、出生日期等字段。员工信息表主要是存储员工的主要信息,其中包含:员工编号、员工姓名、部门、职位、性别等字段。货运单信息表主要是存储客户托运货物的详细信息,其主要字段有:货运单编号、客户编号、发货客户、发货客户电话、起点、收货客户名称、填写人、收货客户电话、终点、运费等字段。投诉处理情况表主要存储客户的投诉信息,其包含投诉客户、货运单编号、投诉内容、投诉日期等字段,其中货运单编号为外码。

4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物流管理系统主要运用了ASP.NET技术,ASP.NET可以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几乎所有的平台上。系统采用SQLServer2005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操作。运用了VisualStudio2008进行数据库连接。系统采用较普遍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将整个业务应用分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

采用C#语言,快速应用开发功能,语言的自由性,强大的Web服务器控件,支持跨平,与XML相融合。票据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分为2个部分:票据和票据查询。票据模块主要实现票据的,在这里票据的是指通过票据获取系统自动产生的票据编号,从而实现后面的接货管理和配车管理功能。票据主要可以分为运货单和回执单。票据查询模块主要是实现对票据的查询,在单据类型中使用下拉列表形式进行选择货运单或者回执单的查询,用户可以根据票据类型和领票人姓名等条件对票据进行查询。接货管理模块主要是货运单的后继管理,接货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对货运单具体信息进行填写和对货运单查询等。

接货管理中的货运单通过从票据管理模块中票据而获得的系统自动产生的货运单编号,继而对其进行信息的添加和查询。货运单的添加模块:在货运单填写界面先后填写托运单编号,托运日期,起点站,到达站,收货客户,收货客户地址等详细信息,由此对托运单进行记录。货运单查询模块:货运单查询模块主要是实现货运单的查询功能,依据其查询条件(运单号,发货客户,起点站,终点站,收货客户,托运时间等)对运单信息进行查询。配车管理模块主要是回执单的后继管理,而配车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运输合同的填写和运输合同的查询。这里的运输合同编号即通过票据管理模块中的票据获得系统自动产生的回执单编号,继而对其进行信息的添加和查询。运输合同添加模块:在具有回执单号码之后,需要对运输合同进行填写。

其填写内容主要有:合同编号,承运人,车牌号,营运证,驾驶证,行驶证,发货地,起运时间,交货地,到达时间,收货联系人,联系人电话,联系人手机,收货详细地址,运费等运输合同的详细信息。运输合同查询:依据查询条件(司机名称,合同编号,合同状态,时间范围等)对运输合同信息进行查询。到货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司机回执信息和客户信息的查询。在司机回执信息界面中,要增加司机回执记录,需要填写运输合同编号,司机名称,收货验收记录,验收人和验收时间。在查询条件框架中输入要查询的条件,比如:运输合同编号,司机名称等关键字可以对司机回执信息进行查询。在客户回执信息查询界面中,首先要增加客户回执记录,需要填写货运单编号,司机名称,收货验收记录,验收人和验收时间。在客户回执信息查询界面,可以通过货运单编号,客户名称等关键字对客户回执信息进行查询。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篇(6)

关键词:iden;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集群调度;车辆定位;图像监控 ?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7)05-0180-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国民经济三大基础产业之一的物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物流信息系统以其强大的业务控制、工作协调、战略决策支持等功能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持作用;而以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为标准的现代物流对物流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从管理、决策、应用等多方面对物流活动的各项业务进行综合的集成化,促使物流体系能够高效协调地运转。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是关键,因此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物理性基础支持。而iden作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现代物流业生产与管理中的运用具有开拓性的实践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和企业将iden专网成功运用于现代物流运输系统[1,2]。本文对基于iden专网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iden专网的技术与功能特性及现代物流的实际需求进行了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

1iden专网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

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是由美国motorola公司推出的集数字电话、集群调度、短信息和数据传输功能于一体的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它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综合通信需求,特别适合政府机关的指挥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生产调度以及不同领域安全监控的特殊要求。?

1.1关键技术?

iden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具体包括时分多址(tdma)、vselp语音压缩编码、m-16qam调制和差错控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vselp语音压缩编码和m-16qam调制技术。?

vselp语音压缩编码技术是先进的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技术(vselp)。它可以将30 ms的语音作为一个编码子帧,得到126 bits的语音编码输出,即信源编码速率为4.2 kbps,再加上3.2 kbps采用多码率格形前向纠错码,形成?7.4 kbps的数据流,从而保证高质量的语音输出信号。?

m-16qam调制技术是专门为数字集群系统开发的一种调制技术。这种调制方式具有线性频谱,使25 khz信道能传输64 kbps的信息。该调制技术采用线性功放,不仅不需要信道均衡器,而且还有60 db的邻道保护。综合采用以上技术,能够在800 mhz集群通信频段上任一25 khz无线信道中传输六路语音数据,所以频率利用率大大提高了[3]。?

1.2主要功能?

iden系统可以同时具备四种功能,即数字电话、集群调度、短信息和数据传输功能,如图1所示。?

数字电话功能:iden专网支持与gsm系统一样的数字电话通信功能。?

集群调度功能:与传统的集群系统相比,iden具有较强的大区域调度功能。除了可实现一对多 (即一组用户)通话,还可进行组呼以及多区呼叫,实现多区调度。呼叫接续快,可享用系统的最大信道资源。?

短信息传输功能:iden的短信息传输为双向传输,具有确认功能,可实现类似于无线电寻呼的一些短信息传输。该信息传输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双音频电话机、计算机等,也可以是信息服务中心。?

数据传输功能:iden可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传真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用户之间可经过公用网pstn进行一对一连接,也可直接通过iden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几乎同所有通信、传真及调制解调软件相兼容[4]。?

综上所述,iden专网的技术与功能特性充分展现了其在现代物流业实际运用中的广阔前景,因此iden专网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中运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2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2.1系统需求分析?

物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到不同的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同的子系统对信息数据的需求也面临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具有以下五个特性: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同子系统间信息交流的复杂性、基础物流信息数据的共享性、现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差异性、数据详细程度的需求差异性。?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主要面向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负责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与决策研究,必须利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提供的共用信息支持以实现如下主要功能:掌握市场运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预测市场发展以指导行业发展;实现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具体如交通管理部门的功能需求为运政管理、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大交通模式下的行业管理;国土资源与规划部门功能需求为物流园区规划;公安交管部门功能需求为交通控制与管理;海关功能需求为报关与清关;电信局功能需求为通信基础设施服务等。?

企业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全程物流信息、供需方市场信息的增值查询;公共信息查询;电子数据交换;虚拟市场交易;共享应用系统等功能。?

2.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体系如图2所示。?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由软件结构及硬件结构两大部分组成。软件结构主要指物流企业在完成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软件,也涉及与之相关的不同层次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系统。软件结构主要分布在图示的应用层和共享信息层。其中,应用层主要包括行业应用子系统和相关管理子系统。硬件结构主要指基于iden的通信网络及相应的辅助通信设备载体,主要分布在图2的物理支持层。?

2.3系统功能设计?

由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体系可知,整个系统的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各子系统建设完善的基础之上。因此整个系统可以分解为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通信网络支持子系统以及物流信息平台子系统四个组成部分。?

2.3.1子系统功能分解?

各子系统具体功能如表1所示。?

管理子系统规划国土信息管理、商品综合信息管理、税务综合管理、保险综合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报关清关、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管理、车辆收费管理、车队与货运运政管理、营运货运车辆管理、船舶交通管理、机场货运综合管理、火车车辆跟踪与识别、铁路货运综合管理

物流信息?平台子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共享信息的提取、共享信息的处理、共享信息的与支持

(1)通信网络支持子系统。通信网络支持模块的功能主要依靠iden专网及其他辅助通信终端设备来实现。通信网络支持子系统为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提供物理支撑,是整个系统运转的基础和保障。?

(2)管理子系统。管理和应用功能主要依靠管理子系统与应用子系统来实现。管理子系统主要运用于同物流业相关的宏观管理层和行业管理层,为宏观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法规制定支持;为行业管理层提供管理的规范和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原文

(3)应用子系统。应用子系统主要运用于物流企业,为物流企业提供先进的物流系统以降低物流成本。?

(4)物流信息平台子系统。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对共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共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划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2.3.2基于iden专网的子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iden专网作为系统的无线通信媒介,以其技术和功能上的优势,对整个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起到物理支撑作用。通过基于iden的无线交换、基于iden的车辆定位导航、基于iden的远程图像监控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基于iden的无线交换技术分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功能用于电话互连、网间互连和短信服务;分组交换功能用于指挥调度、数据传输,并且数据传输时,可以直接接入计算机。这项技术主要支持通信网络子系统的信息、信息传输;应用子系统的信息查询;管理子系统的信息管理以及物流信息平台子系统的电子数据交换、共享信息与支持等功能的实现[5]。?

基于iden的车辆定位导航是车载单元即gps接收机在接收到gps卫星定位数据后,自动计算出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坐标,并经交通通信机发送到iden专用无线集群通信网;定位信息被送到物流信息系统监控平台上,中心处理器将收到的坐标数据及其他数据还原后,与gis系统的电子地图相匹配,并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车辆实时坐标的准确位置[6]。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基于iden的远程图像监控是利用摄像头对移动物体进行抓拍、摄像等监控动作,再将图像信号通过iden网传送到监控中心,实现监控中心对移动物体的监控[7,8]。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这两项技术结合无线分组的指挥调度功能,主要用来支持应用子系统车辆调度以及管理子系统的交通、运输、车辆管理(具体包括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管理、车辆收费管理、车队与货运运政管理、营运货运车辆管理、船舶交通管理、机场货运综合管理、火车车辆跟踪与识别和铁路货运综合管理)等功能的实现。?

4结束语?

3iden专网在深圳市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001年11月深圳市向国家科技部正式申请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经国家专家评审,2002年4月深圳市成为国家its十个试点示范城市之一,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专项。?

深圳市的iden专网在2000年4月建成,运行效果良好。具体在深圳市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中的运用主要有基于iden实现物流车辆导航、基于iden的无线远程图像监控、基于iden的综合交通管理等三方面。目前已经在深圳市投入30套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进行试用,同时还在深圳市盐田区装备了基于无线图像监控系统的运输管理系统。实际运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iden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的专用型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已经在诸多领域有了推广和应用。本文在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iden专网技术与功能优势,创新性地将iden作为无线通信网络平台运用到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中,同时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中成功运用了基于iden的车辆定位导航、基于iden的远程图像监控等技术。这些系统设计理念的提出和亮点技术的开发应用对iden专网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基于iden专网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研究必将受到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郑祖辉.深圳市交通局的iden数字集群通信网[j].电信快报,2004(10):44-45. ?

[2]潘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iden的研究[j].技术时空,2005(12):48-49. ?

[3]郭量.ptt与iden、tetra的比较[j].移动通信,2005,29(3):32-35. ?

[4]谭学治,.我国数字集群通信应用及前景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4(5):33-35. ?

[5]李影.iden与数据传输[j].无线电工程, 2003,33(1):64-6-64-9. ?

[6]张剑,刘允才.gprs/webgis在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4,30(13):157-159. ?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篇(7)

关键词:J2ME;医疗信息系统;Web Service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08703

1总体设计

1.1系统功能需求

医疗信息系统利用无线网络作为载体运行在移动手机终端上,把医院远程信息服务方便、快捷地呈现在用户面前。根据系统设计需求,将系统功能分解为两部分:患者注册登录功能和患者需求功能。下面从这两方面对系统进行阐述:

(1)患者注册登陆功能。患者通过移动手机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系统的注册和登录操作。①患者注册服务:患者需要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以及邮编才能注册为系统的用户;②患者登录服务:患者通过录入用户名、密码信息进行验证。

(2)患者需求功能。患者登录后,可以进行用户费用查询、患者基本信息查询、预约挂号、专家咨询操作。

1.2系统设计目标

医疗信息系统是将医院信息服务应用到嵌入式移动通讯平台,作为面向移动终端设备的增值服务,其目的是用户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利用网络平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服务。系统是基于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移动终端实现的功能在医院信息系统中都有相应的功能模块,系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服务,实现无线终端设备对所需服务的访问,以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完成系统注册,登录系统查询用户费用信息、个人就诊情况,进行专家咨询及移动预约挂号。将PC 机上的web页面功能扩展到移动终端,可为患者提供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全方位的移动医疗信息服务。

1.3系统开发方案

图1显示了系统的一个总体拓扑图:用户使用移动客户端(手机)通过无线网络对系统Web服务进行调用,实现访问,获取相关信息。我们的服务通过服务器到有线网络,手机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来访问系统,获得服务提供的信息。作为应用服务器,用于提取和过滤相关有用的信息数据提供给Web服务器,将信息到网络上,供无线网络进行访问。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利用医院的应用数据服务器接收客户的请求,根据相应的客户端请求,操作相应的数据库,获得数据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提取、加工成手机设备需要的信息,最后通过网络交换机将信息放到网络环境中,移动设备从无线网络中获得想要的信息。

1.4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功能的设计,系统业务流程主要是:首先通过手机启动系统进入登录界面,在登录界面中,如果患者为新用户,就无法登录系统,要先注册为系统用户后登录系统,登录系统成功后,将显示主界面,主界面有四大功能模块菜单,分别为网上预约挂号、费用清单查询、专家咨询和患者咨询,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并行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所对应的功能菜单,进入某个功能模块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系统的界面设计简单清晰、功能明确,用户很容易进行操作,针对不同的功能,设计有不同的、适宜的深度。

另一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的层次上,采用MVC模式,将界面显示、数据业务处理与控制层进行分离。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界面显示层、数据处理层及控制层三个层次,界面显示层主要是外界界面的设计,数据处理层的功能是将通过无线网络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封装,形成可被调用的数据形式,显示层与数据处理层间的沟通是通过控制层完成的。系统访问流程如图2所示。

2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模块需要在数据库中设计7个表,分别为login、duty、section、ill、hospitalman、suffer和sufferhistory,分别存储患者登录信息、医院职务信息、科室信息、 疾病信息、 医生基本情况、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病史信息。各表的主要属性及其主键如下:

Login表(用户编号、登录名、密码、患者编号);

duty表 (职务编号、职务名称、备注、职务类别);

section表(科室编号、科室代码、科室名称、负责人姓名、负责人电话);

ill表(疾病编号、疾病名称、科室编号);

hospitalman表(人员编号、人员类别、工号、姓名、性别、科室编号、坐诊时间);

suffer表(患者编号、姓名、出生日期、手机号码、性别、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

sufferhistory表(病史编号、疾病编号、人员编号、就诊时间、患者编号、科室编号、备注)。

3系统的实现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构架设计和功能,将整个医疗信息系统的客户端共分为5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注册登录、费用查询、患者信息查询、预约挂号及专家咨询功能模块。

3.1注册登录功能实现

注册登录模块主要实现两大功能:

(1)患者登录。注册登录功能模块是为用户提供登录界面,实现患者登录医疗信息系统的模块。该模块是使用JSR72规范对服务的远程过程进行调用。用户在系统中进行操作时,必须要登录以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用户把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后,系统将其封装到一个XML文件并传输到网络,服务端获取此信息对其进行解析、处理,然后返回处理数据,客户端通过网络收到一个含有数据信息的XML文档,即将用户名和密码信息作为参数对照查询数据库,如果数据确实存在,就将result=“OK”封装到XML文件中,否则result=“error”返回。客户端所收到的XML文档内容如下:

将此文档用API解析处理,得到result信息。如果result的结果是“OK”,即允许用户进入系统,否则返回用户登录失败信息,将用户界面停留在登录界面并提示用户重新登录或新用户注册。

(2)患者注册。初次登录系统,用户需要通过注册界面进行注册。患者注册功能的实现是将客户端用户输入的注册详细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保存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并返回操作结果。这个过程的实现机制同用户登录基本上是一致的。

3.2预约挂号功能实现

该模块主要实现三大功能:

(1) 专家门诊挂号。此功能主要实现患者挂指定专家的门诊号,进入系统预约挂号主界面,点击专家挂号,首先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得到所有专家的信息,客户端返回的XML文档如下:

解析XML文档获得信息,生成医院各科室的专家信息详细列表。点击其中某位专家的名字,即可进入专家预约情况界面。该界面主要显示专家的预约情况信息:最大预约数、已预约数及坐诊时间信息,根据得到的XML文件内容,系统将服务器返回信息分项展示到用户页面。另外该页面还包括两个菜单选项,分别是该专家的预约及查看专家的预约情况,点击查看预约就可以查看该专家各时段的预约情况,方便用户根据当前的预约情况选择合适的专家进行预约挂号,把相应字段的数据信息在页面显示。进入专家预约界面,用户输入预约挂号信息并提交,系统将所上传预约信息存入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预约成功后则返回一个预约编号,否则返回预约错误信息。客户端收到服务器返回信息将其解析并得出处理结果,根据处理结果,系统在客户端界面上显示操作结果。

(2)专科门诊预约挂号。该功能主要实现用户根据看病需要挂指定科室的门诊号,进入预约挂号主界面,点击专科挂号选项,则客户端就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得到所有科室的相关信息,返回到客户端,返回的XML文档如下:

通过解析获取所有科室的名称,将这些科室的名称放到一个list里,在页面进行展示。点击科室名字如儿科,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该科室下所有专家的信息并将返回信息在专科信息界面中显示。此界面显示专科的介绍信息:最大预约数、已预约数及各专家的坐诊时间,另外该页面还包括两个菜单选项,即该科室的预约及查看科室的总体预约情况,点击查看预约就可以查看该科室的各时段的预约汇总情况,方便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专家进行挂号,把相应字段的数据信息返回到客户端页面显示;进入医院科室预约界面后,提交用户输入的预约信息,系统将预约信息写入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预约成功后返回一个预约编号,否则返回相关错误信息,客户端收到并解析得到处理结果,并根据处理结果显示操作结果。正确即显示预约编号,错误则提示用户预约失败,需重新进行预约。

(3)预约挂号取消。该模块的功能是用户取消预约挂号,系统会将数据库中该用户的预约挂号信息删除,用户输入预约编号,执行取消预约挂号操作。客户端将用户输入的预约号码等信息以及服务请求封装成一个XML文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端接收取消预约请求并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并显示,这个功能的实现跟用户注册功能类似。

3.3用户费用查询功能实现

用户费用查询同样是通过Web服务调用,获取到了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以XML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其返回信息如下:

通过解析XML文档,显示用户的费用详细信息,利用J2ME的Canvas类在客户端界面进行显示,主要显示病人姓名、预付金额、消费总额、剩余金额、中药费、西药费、检查费、理疗费、住院费及其它费用。该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客户端获取登录用户的信息,把信息作为参数上传给服务器端,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的基本费用信息。

3.4患者信息查询功能实现

患者信息查询同样通过Web服务调用,获取用户医疗信息数据,以XML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其返回信息如下:

通过解析XML文档,获得信息,在客户端界面上进行显示,主要显示患者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联系电话、就诊科室、就诊医生及病情信息,该功能的实现与用户费用查询功能类似。

3.5专家咨询功能实现

该功能模块的实现是在用户登录系统点击进入专家咨询模块时,系统将通过web服务调用获得医院所有的科室信息,返回的XML文档如下:

解析XML文档,取出所有的科室名称放到一个List中,用J2ME的Canvas将科室信息用一个下拉框显示,选择相应的科室时,系统将科室id作为参数发出查询专家信息请求,服务器返回选中科室的所有专家的信息,把专家姓名信息放到list中,在界面以下拉框的形式显示。在选择了科室以及专家信息后,在专家咨询界面中输入所要咨询的问题并提交,系统就会发送新的服务请求,将咨询问题提交,等待服务器的响应。这个功能的实现跟用户注册类似。

4系统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一个决定系统功能是否符合预期设计目标的测试,本项目的测试范围是手机客户端功能模块:①登录注册功能测试;②患者信息查询功能测试;③预约挂号功能测试;④患者费用信息查询功能测试;⑤专家咨询功能测试。

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表明,操作界面和用户图形界面的外观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也满足了用户的基本功能需求,并且每个模块都能够正确地处理和返回数据信息,实现了系统预期的功能目标。

5结语

利用Web service动态查询、异构互操作性及跨平台互操作性等特点与J2ME技术进行整合,结合医疗行业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一个医疗信息系统。基于J2ME平台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医疗远程信息系统实现了提供医疗服务的新途径,依托智能手机上网,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医疗网络服务,同时也实现了医院的无纸化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ERIC FREEMAN.Elisabeth freeman whth kathy sierra,bert bates.Head First 设计模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帕派佐格罗.Web服务:原理和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