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04 14:52:18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篇(1)

【关键词】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24―05

一 争议的由来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1]。修订稿在没有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也没有经过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的前提下,就将目前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由于这一专业的名称不仅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持续、深入地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名称的变动,立即引起教育技术学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有些学者为此感到担忧;不少年青学者已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在已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部分高等院校中,许多师生已开始对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更改、或应作何种更改,展开辩论与交流;从而在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形成一场全国范围有关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修改的热烈讨论并出现重大争议。本人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对这场争论当然不会置之度外,这篇短文就是要阐明我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及管见。

要判断是否应该把高等院校本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关键是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讨论这几个问题。

二 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及其比较

1 “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1) 由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在学术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早有定论――在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吸纳国际上AECT94定义与AECT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但摈弃二者的缺陷与不足),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当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应如下面所示: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仍和AECT 94定义一样,是“过程与资源”(但不是AECT 94定义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只是范畴所属并非“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则仍是上述研究范畴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就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而言,AECT05’定义是完全抛弃了94’定义的优势,从而成为其最大的败笔;而上述新定义则一方面继承和发扬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又彻底摈弃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又能很好地满足科学地建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由于运用这一定义可以严格界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因而对于整个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对教育技术专门人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这样的学科定义是至关重要的。

(2) 由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但是,光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还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我国应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级电教馆、站的电教人员)有上千万之众。对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应用队伍来说,由于他们主要是运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所以上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对他们并不适用――这类学科定义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并非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例如对广大教师来说,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去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好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需要为这一庞大且重要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应用领域)制定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应用领域的定义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广大教师的教学应用,所以必须通俗易懂,但是作为定义又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教育技术的的本质特征(即它的质的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呢?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种质的规定性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三效”)。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在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中,之所以强调“三效”是因为: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效率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效益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对教育来说,“更大的产出”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由于上述关于教育技术质的规定性的表述,既简洁明白,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因而就可以用来作为面向应用领域的教育技术定义。其具体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2 “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内涵,根据涉及对象和讨论场合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学科领域定义或是从应用领域定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又该作何解释呢?

(1)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在学术界,“教育信息技术”原本不是一个通用术语,更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所以本来并不存在所谓“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问题。但是,确实有部分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术语(甚至有的高校还以此命名该校的某个学院),现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中又提出要以此替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一术语做一番认真的考察。

按理说,“教育信息技术”是由“教育”和“信息技术”组成的复合名词,即“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而“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显然,只要把“信息技术”的内涵搞清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即可随之确定。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校已是一门很成熟的热门学科,而且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为“信息技术”给出的学科领域定义有以下两种:

定义1: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2: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通常“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主要应用于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结构;或是应用于各级教育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与管理。可见,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显然应当采用上述定义2,即“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这一定义表明,“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这里所说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等。

把“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所确定的内涵搞清楚以后,“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的内涵也就随之可以确定。如上所述,“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所以,“教育信息技术”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这表明,“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2)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考虑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有上千万之众),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而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也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种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目的)与归宿(最终效果)只有一个――就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这样的“应用领域定义”可具体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由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上所述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一般也可统称为“信息技术”。这样,上述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就可更简洁地表述为:“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3 两种专业名称内涵的比较

对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后,二者的比较就成为一目了然的事情。

(1)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学科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

研究范畴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研究领域是:研究范畴所涉及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而根据“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研究范畴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即涉及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信息的五个方面的处理);

研究领域则是:研究范畴所涉及的五个方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由两种专业名称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从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看,彼此都有较大的差异,难以用后者取代前者。

(2)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定义可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则可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将这两个应用领域定义逐字对比,不难看出,前者是“运用各种技术”,后者则是“运用信息技术”,而两者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完全相同――都是为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三效’”。可见,若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考虑,用后者的名称取代前者,对于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来看,没有变化;但广大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与最终效果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则有较大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而后者使用的“技术”,则仅仅是指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 对更改专业名称主要论据的分析

目前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的一贯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事实上,从上面对“两种专业名称内涵”所作的比较不难看出,用“教育信息技术”代替“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实质恰恰在于:要用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其主要理由或论据有以下三条:即认为名称的更改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不妨就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1 关于“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一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国投入了成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若干个子系统和诸多的制约因素,决非只靠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或加大资金投入就能奏效。在这方面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典型案例。在国际上,美国对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视、资金投入最多、设施最先进,但是迄今为止,在美国教育部官方文件中也承认,“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显”[1]。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信息技术不先进或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不力,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它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三部分组成[2]。由这三部分组成的全新教育理论,并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而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可见,主张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一条理由(论据)――“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成立的,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相反,将会由于改名后更难得到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从而大大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甚至使成百亿、上千亿元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投入付诸东流(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 关于“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的基本文化素养已由“读、写、算”三者,扩展为“读、写、算与信息”四者。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已从2001年开始,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二条理由(论据)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如果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将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强调应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想法非常正确、也很及时。但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改变“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方式来加强呢?事实上,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信息技术专业”及相关的学院――尽管名称不统一,有的叫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也有的称之为“信息工程学院”,但它们的专业内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本科已经设置有“信息技术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再将另外一个内涵基本不同的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以此来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吗?

如果这种理由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为了加强“计算”方面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数学专业”(或“计算数学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计算”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数学专业”呢?!为了加强“读、写”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汉语言文字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读、写”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的汉语言文字专业”呢?事实上,再增建这类教育专业的建议,从来没有一位学者提出过――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3 关于“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三条理由(论据)――“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由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在我国是2001年以后才正式开设。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教师,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较大的缺口,因而要求教育类的相关专业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之所以说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即有合理性),是因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或训练相比,无疑是更有效一些。但是,如果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很好地承担起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任务),而且还应该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这方面,通常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能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起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那么,结论就刚好相反――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相比,将远不如后者有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生成,尽管要有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但要真正形成有效整合的能力、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取决于“技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三条理由(论据)中:

第一条完全站不住――不是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而是会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即“有弊无利”;

第二条理由不充分――在高校已普遍建有“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是否还要增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对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并无明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即“可有可无”或“无弊无利”;

第三条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成立――如上所述,若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则会适得其反。这说明第三条是“有利也有弊”。

四 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样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认为,这种后果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 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如前所述,对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来说,它们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这是造成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学者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是前面也已明确指出,这两个专业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则有较大的差异(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完全不同),而学科内涵的差异对于该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若是用“教育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誓必会改变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从而改变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和该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将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甚至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式微,乃至消亡)。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危言耸听! 因为美国高校的本科从来就没设置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该学科不还是照样存在吗?没错,美国确实是这种情况。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有自已的国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不仅已在各省、市、地区、县建立了电教馆或电教站(有些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组(其中多数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或教育技术组);而且还在220多所高校的本科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原来叫电化教育学专业)。在高等院校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各省、市、地区、县拥有如此众多且完整的教育技术专门机构(相应地还有一支庞大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而这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正是多年来由我们的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或电化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中国国情难道能不加以考虑吗?对这样的国情,美国的情况能直接照搬吗?

2 将会降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质量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修改是否会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质量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指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则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要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安排问题;这对于偏重“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一般都不太受重视,甚至根本不开设――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由“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而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属于主干课程,因而非常受重视――这也是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这就表明,专业名称的修改将会严重削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整合”能力,如上所述,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专业名称修改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的培养质量将难以达到要求。

3 将会延缓和阻滞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关于这个问题,在上面、对于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第一条理由(论据)的分析中,已给出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已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 结束语

如上所述,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 “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历来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这种观点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由于非本学科专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的缺乏了解,而形成一些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这本来并不奇怪,也无关大局;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种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已不只是在学术界散布与传播,而是影响到教育部有决策力的高层领导,因而有可能改变整个学科发展的轨迹、乃至影响该学科的生存,从而给我国教育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想向有关高层领导诚恳地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倾听专家(尤其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任何专家都只是在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拥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乃至远见卓识),对其自身所属学科应如何发展的意见通常具有权威性;一旦超出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例如,由“信息技术”学科跨越至“教育技术”学科),由于两个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有较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这些专家(尽管是货真价实、甚至是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道理很简单,他(她)们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并不熟悉;人非圣贤,在新的陌生领域,难免会说一些错话。所以绝不能把某个权威专家(哪怕是最权威的专家)提出的所有意见都奉若神明。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具有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几代人、几代学者(包括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大批电教人、电教学者)艰辛努力的结果。衷心希望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大家都能实事求是、继往开来、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共同促进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千万不要倒退,倒退将成为历史罪人――既对不起我们的先辈,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OL].

[2]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OL].

[3]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Current Our Count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Sector a Significant Controversy

HE Ke-k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background of this controversy, then from “two kind of specialty name's connotations and the comparison”, “to changing the specialty name’s main argument analysis”, “what serious results the change specialty name will be caused” three aspects elaborates the author to this controversy's manner and the major viewpoint.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篇(2)

一、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其范畴与研究内容而言,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广泛学科的交叉,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该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这样的专业定位明显地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是有区别的。另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宜以计算数学为核心方向。我们理解信息科学不应该仅理解为信息论或密码学,而应该理解为“有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控制基础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计算智能与自动控制等都构成信息科学的核心方向。这一理解对于设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办学的指导思想

根据目前实际,我们赞成“强基础、重实际、创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

强基础主要强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绝不可以削弱,这既是本专业学生区别于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主要特征,也是本专业学生受市场欢迎的主要原因。

重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本身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教学环节中,都应该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实际;二是在确定专业方向上,各学校应紧紧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使之与所在学校的定位相适应、与本校教师的特长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创特色主要是鼓励各学校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各高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目标、优势领域不同,各自的优势不仅应该保持,而且还应该发扬。鼓励在“加强数学基础,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下,各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各自熟悉的应用领域长期深入,办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从这个意义上,各校的专业方向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我们鼓励有条件的重点院校在专业发展与办学中独创自己的模式,而对普通院校则应加强规范化管理。

三、关于信息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

我们建议的一个信息科学方向课程设置方案如下:

数学基础课至少应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

计算机类基础至少应包括:

《计算概论与高级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信息类基础至少应包括:

《信息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数值分析》。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教学模式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当今时代,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乃至教育界的共识。尤其是,信息技术在经管类学科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使传统课堂的教与学受到了猛烈冲击,传统的经管类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信息化的转型阶段,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时期,我们探讨信息技术与经管类学科教学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信息技术与经管类学科教学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教育部在《让美国的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的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把计算机作为美国教育的“新的基础”,把因特网作为“未来的黑板”,并确定了具体的教育技术目标。在过去的20年中,教育技术成为联邦实施改革和制定政策的主要焦点。这些改革和政策的目标是:增长学校和教室中计算机的可获得性,帮助学校接入因特网,向教师提供技术培训,为教师提供在课程中整合技术所需的资源和指导。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即ISTE出版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一书。提出了进行成功整合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明确指出不单纯依靠技术。对学校来说,要把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学习、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某些条件是必需的,物力、人力、财力和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技术在学校中的成功应用。《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与技术应用的整合在于将技术作为工具导入教学,以提高某一内容领域或跨学科情境中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说达到了有效的技术整合。

我国政府根据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我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及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在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几年时间,实验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效果也逐步被社会认可。但是有些学科的相关教学资源不平衡制约了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教学整合的进程。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目前有很多种提法,尚无统一定义,我国著名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南国农先生、何克抗教授都对其进行了表述。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其表述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人们将主要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教学实施阶段,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去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阶段是在课程整合中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作为学习工具的视角来探讨,定位于工具论、方法论的范畴研究信息技术对教学信息的再现作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用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实践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使学生能有意识地、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然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主体是学科而非信息技术,人们往往片面地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局限于工具的范畴,偏重媒介使用的方法论,将信息技术至于万能地位,至其为改善教学的灵丹妙药,将教学媒体的现代化等同于教学最优化,从而导致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非最佳整合。刘秀玉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研制理论和实践,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融为一体,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从而促进课程的整体变革。”也有学者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划分为深层次整合和浅层次整合,认为学科教学设计为深层次的整合,浅层次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交互问题交互问题研究薄弱,相对于整合课其它方面的研究也明显滞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交互除了不同于现代远程教育意义上的交互外,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交互,它是外延更为广泛且独具特点的教学交互。

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同化”与“ 顺应”学说,后经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不断发展壮大,此后,维果斯基又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由此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下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同时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学习方法上,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主体作用,但也十分重视教师的积极指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同是在上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我国学者引进,并与蓬勃兴起的教育教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暗合网络环境下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介入的教学改革,因之用其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研究与实验也就势必成为必然。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从上面不难看出,现代信息技术对经管类学科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已融入到经管类学科教学当中,成为经管类学科教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对“整合”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应用”的层面上,现代信息技术与经管类学科的整合,不仅仅是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变、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进一步是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经管类学科的内容、结构、资源当中去,使之成为经管类学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当前的经管类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难,诸如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与教学形态“一齐化”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广泛性需求与学生活动空间有限性的矛盾;知识的抽象性与直接经验贫乏的矛盾:人的全面性发展与教学功能片面性的矛盾:教师能力需要动态提高与培训时效性之间的矛盾等,这些困难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突出障碍,而传统的手段和方式很难克服这些方面的困难。

信息技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许多传统经管类学科教学难以比拟的独到之处,比如:交互性、独立使用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正常、虚拟、模拟性、实时性、丰富性、动态记录性、快速传播性、零距离性、过程展现性等,针对学科教与学的许多方面,能够营造必要的教与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体现为:

1、知识的表达和呈现方式由单一媒体变成多媒体和网络化

知识的呈现方式由过去的单纯的文字呈现变化成如今的文字、声音、图象等多媒体方式。这种通过情境创设和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形式展现,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有趣的和有成就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由过去单纯的书本变化为网络和多媒体,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网络应用使教与学的过程综合化和体系化,便于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多元化

实验结果表明,在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各感官系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通常视觉占主要部分,听觉和其他占次要部分,其中视觉对象不仅包括抽象的文字,更重要的是鲜活生动的画面,因此,调动人类的五大感官系统,对于知识的掌握特别重要。

信息技术在解决以上经管类学科教育教学困难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多种学习的需求,多样化的教学形态利于学生在接受、交流和自主学习中更好的发展;虚拟的学习环境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范围等。因此,信息技术与经管类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3、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经管类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信息技术与经管类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经管类学科的教学中,加快信息技术在经管类教学中的应用,集知识、技能于一体,培养创新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需求。

根据经管类学科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经济管理环境,并使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情况越来越普遍,使经管类学科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的表达,利于学生认知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学方法和形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经管类学科教学的整合,应当把信息技术与经管类学科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经管类学科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原则上,进行经管类学科的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经管类学科的内容、结构、资源当中去,使之成为经管类学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经管类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潘克明2006年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_实践应特别重视的几个问题 《科技创新实践》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篇(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的含义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 会计 算机与 网络 部主任)在 中国 计算机50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计算机科学。然而,没有人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回答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当初这个定义是否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清楚计算机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它绝不像物 理学 、化学、气象学等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电子 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 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篇(5)

近年来,很多新闻传播媒体在增容改版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信息传播普遍强化,而理论传播相对减弱的倾向。人们看到,随着报纸版面的扩展,各种信息量大增,不但新闻版消息更多,还出现了股市版、收藏版、装饰版、市场消费版等等,都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不仅增开了很多新频道,而且新办了有线台、经济台、交通台、教育台等等,信息传播之丰富、及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应当肯定,新闻传媒如此强化信息传播是一大进步,是与时代潮流完全合拍的。问题是与此同时理论传播却有被冷落的现象。譬如有些地方党报的理论宣传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减少之势。有的报纸理论版常被广告挤占,即使有些文章发表,也缺乏理论分析和深刻见解,实际是工作总结或工作通讯。至于新闻版上用科学理论分析指导实际问题的报道就更少了。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就是新闻采编人员思想上形成了一种重信息传播、轻理论传播的偏颇认识,片面地认为“读者只喜欢看消息,不愿意看理论文章和理论报道”。采编工作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增加信息量上,对理论宣传所花的精力便少而又少了。面对这一新情况,新闻传媒要使理论传播真正强化起来,就必须引导采编队伍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传播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统一好思想认识。

理论传播与信息传播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1.理论传播是党的新闻传播的首要功能,信息传播则与理论传播相辅而行。作为新闻传媒当然是以信息传播为基本功能的,这一点无论过去或现在、国内或国外的新闻传媒概莫能外。但是,我党领导的新闻传媒还有其特殊的一面,这就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为首要功能。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办报、办台是为了革命;在建设时期,则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的,所以党领导的新闻工作从一开始就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传统。

2.理论传播决定舆论导向,信息传播则以理论传播定方向。坚持正确引导避免误导,理论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理论传播正确,其他信息的传播就会正确,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反之,则会出现误导。这个道理早已为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所证明。广大采编人员只有统一思想认识,把党的理论传播放在新闻工作的首位,深刻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会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对信息传播的鉴识水平。

3.理论传播也有信息,而且在整个信息传播中,理论信息的传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理论创新来自群众的伟大实践,又需要在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在理论创新的实践中,新的信息会源源不断地产生。传播这些信息,尤其是关于理论上重大发展的信息,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会有推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以理论信息的传播为先导的。第一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第二次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在中国掀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热潮;现在,我党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的新一轮理论创新,已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全面传播好这一理论信息,对于我们坚持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认清以上三层关系,是走出轻视理论传播误区的关键一步,也是强化理论传播的坚实思想基础。

强化理论传播,不只表现于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增加,更表现于传播方法的改进和传播水平的提高。新形势下,受众需要的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作品,而不喜欢空话连篇、死扣教条的作品。为此,我们新闻传媒的理论传播就要跟踪社会实践,反映社会现实,报道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新成果,把理论传播与信息传播结合起来,使受众通过接受生动的新闻事实,引发理性思维,接受理论传播。具体说来,理论传播需要同以下四个方面的信息传播结合起来:

一是与传播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信息结合起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是制定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传播的信息,是群众接受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从这一系列信息中读懂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根据,就会排除种种干扰,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去执行;群众读懂相关理论信息,就会认清方针政策出台的必然性,从而以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二是与传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结合起来。新闻传媒的理论传播只有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新农村、解决民生问题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信息传播密切结合起来,才会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受众中最关心理论传播的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他们对一般道理大都知道,需知、想知而未知的是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深入理论分析和破解之道。传播这类信息的文章和报道,对他们来说“最管用”,因而也“最耐读”。

三是与传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信息结合起来。在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促进思想观念的更新,是理论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理论传播必须做到与社会上更新思想观念的信息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比如,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今年4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走好全国一盘棋》的理论评论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好五个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全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样的文章,人们自然感到亲切易读,因而乐于接受。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篇(6)

【关键词】科技翻译 语用充实 信息模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34-02

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革新,科技翻译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无法否认的是,市场对于科技翻译的需求日渐旺盛,而发展的迅速也凸显出了关于科技翻译各方面的空白,以及其直接从文学翻译沿袭而来的策略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从事科技翻译往往需要一定的科技知识,这就使得原本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们望而却步。由于科技翻译中某一词语、结构等的出现可能给所在语篇的科技信息解读带来不同程度的空缺,这就需要科技翻译不仅强调对科技信息的正确理解,而且强调信息传递方式的适宜性与得体性,考察科技信息词汇在科技语境下的模糊性与多义性。基于此,本文拟从词汇语用学(lexical pragmatics)的视角探讨科技翻译中的信息模糊现象,考察科技翻译中如何通过科技语篇中的词汇去触发信息程度、辨别模糊信息、确定词汇信息,从而实现科技翻译的科技信息再现与词汇语码对等转换。

一、词汇语用学简介

词汇语用学主要关注语言使用中不确定性词义的语用处理,包括词义的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等信息加工,特别是话语理解定词汇信息的语用处理。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来说,科技翻译更需要关注科技语篇中不确定词义的语用处理,包括科技语篇中多义词、上义词、模糊词等的信息加工处理。科技翻译中的信息加工处理是对科技信息的流变性、模糊性、多义性进行认知处理与语用处理,使其在源语中的信息空缺在目标语中得到充实。在科技翻译中,词汇的流变性、模糊性与多义性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科技信息的空缺。可以说,科技翻译要考虑的是如何为译语读者创造一个既严肃又不枯燥的氛围,这是科技翻译的价值所在。同时,科技翻译必然涉及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文化,那么,科技翻译中的概念需要清晰明了,不可混淆,这就涉及科技翻译中的词汇翻译问题。由于科技语境的动态性与跨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科技翻译中就会出现信息模糊现象。信息模糊现象是科技翻译中需要考虑的极其重要的部分,不同的语际转换,牵涉着两种语言环境的交融,深层语言对表层语言的支撑就在于此。信息的模糊性普遍存在于科技语篇中。由于我们大脑和世界两方面的动态特征,每一个语言符号都具有潜在的模糊性。正如Labov所提到词的模糊性,“有些思维清晰的思想者旨在以更精确的方式使用词汇。但是尽管就专业术语而言这是绝佳的、必要的步骤,而当应用于日常词汇之时,这便是一个自己击败自己的项目”。如此看,模糊性是词义的本质属性。

二、科技翻译中的信息模糊现象

作为两种语言交汇的纽带,翻译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语言的模糊性。如果科技语篇中信息具有不可分离的意义,那么其翻译所呈现的信息是精确的;如果词汇具有流变性、模糊性、多义性,那么其表征方式是松散空缺的,此时翻译就需要对其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及语义调变,其翻译所再现的信息才是对等的。例如,“inhibition”在不同的科技语境下的词义是流变的、模糊的,包括生物学意义上的“抑制”、医学意义上的“抑菌”、动力学意义上的“阻抑”、化学意义上的“阻垢”等。这就需要对其所处的语境下进行语境补缺,才能充实其词汇的真实意义。在严谨的科技翻译中,数字的精确度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译者在原语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以表面的不对等实现意义上的对等。正如赵彦春所说,对于词汇空缺而言,所谓的词汇对等实际上只是不对等的对等。这样,译语读者阅读科技类语篇时,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数字概念。

Integration can get rid of the static error in closed-loop system.

a.积分可以消除闭环系统的静差。

b.积分作用可以消除闭环系统中的静差现象。

这句原语十分简洁明了,因为英文词汇的涵盖层面非常之广,从具象到现象,不一而足。前者的翻译从汉语中可以看出流畅度不足,积分和静差这样相对学术性的词语是无法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期待的。译者运用了语用扩充,通过汉语把原语中的含义做了补充。把积分扩展为积分作用,静差扩展成静差现象。分析科技翻译,我们会明白语用语言信息指交际中语言形式所传递的、以语境为基础的、字面语义以外的隐含信息,多涉及语境条件下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科技翻译的分类十分广泛,因此受文化语境的深远影响。很多情况下,与其说词语受人们赋予的意义控制,倒不如说受深层的文化背景控制。英语科技文本中的词汇往往看似简单,但在不同语境中就具有不同意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一些名词。而名词是科技翻译中频率很高的词类。而对于科技文本中的形容词,经常是不需要名词的搭配而单一出现的,这时需要译者从词汇语用充实层面对译语文本进行补充。

三、基于词汇语用学的翻译策略

由于信息的模糊性,信息的空缺就必然存在于科技翻译过程之中。从本质上说,科技翻译是科技信息的正确理解,该科技信息的语码转换,自然包括科技信息的科技特征与形式。出于科技翻译的严谨性考量及其科技信息的模糊性考量,译者需要谨慎的处理信息空缺现象。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来说,科技翻译中存在两种不同程度的“信息空缺”:(1)不同科技语言之间的差异致使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出现不对等甚至不存在的科技词汇或结构,从而出现“形式空缺”;(2)受制于科技语篇信息的模糊性、指称不确定的词汇或结构,从而出现需要充实的“松散信息”。因此,信息空缺的存在说明科技翻译信息与科技语言形式之间出现了“断点”。这就需要在科技翻译过程中对信息空缺现象进行认知处理,通过语义调变、语义重构、信息补充等方式对其所涉及的词汇进行词汇充实,从而实现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科技信息的对等。

从语用词汇学的角度来说,科技翻译等信息处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科技信息编码与解码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需要根据科技语境对源语进行不同程度的认知加工过程。这个认知加工过程最主要的是对科技语篇中的词汇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亦称为词汇充实(lexical enrichment),包括科技信息形式充实与科技松散信息充实。

(一)科技信息形式充实

不同科技语言之间的差异致使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出现不对等甚至不存在的科技词汇或结构,从而出现“形式空缺”。这涉及中英语篇中文本的侧重点不同。科技语篇中涉及许多复杂工序的介绍或陈述,因此对于信息传递中顺序的放置要求很高。英语读者往往适应科技语篇文法结构的特点,在阅读中大脑会自动生成适应理解的文本。而对于中文读者来说,译文的顺序性是必要的。

Taking the dimmer switch to a souped up new level,the LIFX bulb is controlled through a smartphone app and you can then set it to any color on the spectrum.

a.把变光开关改装到一个新的境界,来控制lifx灯泡,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你设置光谱上的任何颜色。

b.你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设置光谱上的任何颜色,把变光开关改装到一个新的境界,来控制lifx灯泡。

在此例中,原语文本的顺序需要译者在脑中经过细致的分析厘清,才能在译文文本中进行正确的传递。对原语文本进行形式上的加工,此为科技信息上的形式充实。

(二)科技松散信息充实

在特定语境下,一些英语国家科技语篇中所特指的名词结构,译者与读者在词典无法得到明确的解答。此为其文化背景中独有的,多涵盖了其文化背景下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原语文本中,原语作者通常无须多加解释,原语读者就能心领神会。因此,对此种语境下的语用缺失进行译语松散信息的补充就是译者独自承担的责任。

It's almost like they are using this locker-room logic - counting which technologies 'score' the most.

a.在衡量哪个技术更为重要时,人们往往采取更衣室逻辑。

b.在衡量哪个技术更为重要时,人们往往采取人云亦云的方式。

在此例中,locker-room logic 表达的含义十分隐晦。a翻译无法传达其表达的信息,实际上,locker-room logic指的是一种现象,人们在做决策时会习惯性地拥簇到一起。这种现象在中文语境里其实很普遍。但若直译会让译语读者产生意义模糊,因其占据原语信息的最主要部分,也无法采取隐去不译的方式。译者需要精确理解原语信息中表述的意思后,再与译语语境中相似的用法对应。对原语信息传递后产生的空洞进行弥补,即对松散信息的语用充实。因此b翻译较为妥当。

语境共同存在于译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存在平行空间与延伸空间,还充当了科技翻译赖以约束的工具。因此,译者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语境。在翻译科技文本之前,译者作为原语读者,在原语语境的帮助下获得意义,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原语语境会被打破,如果把原语语境依样画葫芦套用进译语中,会显得不伦不类,在重塑译语语境的过程中,译语文本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凸显出来,符合译语读者的关联期待。

四、结语

语用充实作为新崛起的一个理论,与科技翻译这一新兴领域的结合十分有必要。译者需要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从原语中发掘与译语环境所缺失的部分,根据词汇语用学研究信息和词汇的模糊性。从各方各面对语用充实形式进行完善,朝译文读者的关联期待方向发展。在科技翻译中,中英词汇差异愈发凸显,许多英文中一个单词就能解决的,中文里无法有对应的词解释,译者能做的,就是用尽可能精简的词汇去弥补这一差距。松散信息充实和语用形式充实是两种基本的科技翻译方式,也需要引起译者的重视。科技翻译尤其需要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若仍保留原语文本模糊,只会在传递信息中造成更大的科技信息缺失,无法达到科技翻译的目的。因此,要把握读者的文化环境不同,采用适合译语读者的形式翻译。松散信息语用充实更需要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才能发现其中难以让译语读者理解的部分,并充分利用语境让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尽可能一致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陈吉荣.试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J].外语研究,2015(4)

[2]冉永平.词汇语用学及其语用充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3]冉永平.翻译中的信息空缺、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J].外国语,2006(6)

[4]曾利沙.论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与阐释性――兼论描写翻译学理论研究方法论[J].外语学刊,2004(5)

[5]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地理信息科学定义篇(7)

关键词:科研情境;个性化知识推送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210-02

1研究现状

个性化推送即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背景资料等显性信息以及搜索记录、主题相关性等隐性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将用户感兴趣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推送给用户。

现有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本体的个性化推送。将本体技术引进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中,以实现语义用户兴趣模型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语义描述、基于本体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设计等环节实现最优化推荐。(2)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推送。主要以协同过滤算法为基础,添加知识情境因素,计算情境模型的相似度并构建知识情境模型实现最优化推荐。而目前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推送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实现个性化推送的方法和策略也将更加满足用户对系统或平台的信息需求。

2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未考虑情境附属等因素;用户兴趣模型精度不够、进化机制不够合理,用户只有较准确表达请求才能获得较好推荐,情境感知中对知识规则及扩展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单纯以增加语义分析来增加信息资源与用户的粘合度显然是不够的。

(2)泛在学习环境与科研情境的区别;前者主要研究网络大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中的个性化推荐,却没有反映科研情境下信息需求的各项要求。科研情境则是已科研人员为主要用户,其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等涉及科研因素的一体化模型未定义,也使得针对科研圈以及追踪科研成果方面的个性化知识推送相对较少。

忽略背景知识、环境因素甚至主题情感倾向等涉及检索对象的附属特性,就会使信息检索在依存性和关联性上产生巨大的差异性。因此,实现个性化推荐知识服务,进行科研情境下的知识推送,应成为科研机构组织为科研人员工作提供的一项有力的服务。

本文是以科研人员为角度出发,为学术用户提供嵌入式科研服务,学术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能够反映他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对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观察,能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构建的重要依据,深入了解用户的搜寻特征,分析科研情境变量如何影响搜寻行为,并整理归纳代表科研情境变量的因素,使得数字图书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

对科研情境下个性化知识推送的探讨与研究,是为了让图书馆服务更好地融入学术用户的科研过程中,通过对学术用户这一特定用户群体的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分析,可为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度发展及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具有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3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点

首先以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学术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各个阶段的科研情境因素,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中科研情境的数据特征集,其中这些信息包括用户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联系信息、成果著作、科研项目、学术地位以及心理、环境因素和思维方式等,所有这些特征被分为更为详细的子特性,所有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系统的推荐。然后据此提出面向情境的学术用户信息服务对策,优化现有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其次在科研情境的知识背景下设计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送模型,在一般模型结构中的推荐层增加情境信息识别、知识水平识别以及用户状态识别,使得数据获取层包含统计分析的用户配置文件,推理层将情境数据特征集进行整理归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根据信息的交互比拟和相关度计算,通过个性化推送层的机器自动问答系统将最优的搜寻信息推荐给科研用户。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如何更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大多数研究是从用户信息需求的角度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后提出对策,几乎没有以科研情境为背景进行个性化知识推送,而本文引入科研情境,构建基于科研情境的数据特征集,更好的分析用户检索行为,并在个性化知识推送模型中增加多层次的推荐信息资源,为科研人员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知识推送,满足其科研需求并调整其推荐模型。

主要创新点:(1)归纳出信息搜寻行为的三个特征:信息搜寻行为的动机、信息搜寻行为的活动及类型、信息搜寻行为的途径。即主动、被动及互动搜寻行为变量的定义,从科研人员信息搜寻行为的逐次具体化的层面出发详细分析。(2)在情境模型基础上,定义三个科研情境变量:情境知识、搜寻行为和认知水平来分析解释搜寻行为中知识的最优解。(3)建立科研情境下个性化知识推送关系框架图,以科研情境因素为检索的主要特征性,将根搜索赋予科研情境等关节点,搜寻遍历主题节点使得检索更加便利。

4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送模型

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分为:数据获取层、知识加工层、个性化推荐层和用户界面层总共四层。数据资源来自各类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中对信息的挖掘检索,知识加工层则在科研情境下对获取的知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分别为情境知识、用户的搜寻行为以及个人的认知能力三个部分。情境知识中组织、社会以及文化的情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认知水平中的关键因素,而用户的搜寻行为也使得知识在获取加工的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及影响因子不尽相同,即是否主动搜索某一主题还是为了解释某科研方面的疑虑和难点的被动搜索,又或者是网络互动方式中的知识获取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将知识维度粒度细分,以交叉比拟和互为定义权值的方法将知识加工层的信息进行分析,将最优的知识推荐给个性化推送层,通过机器自动问答系统直接反应到用户层面。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科研情境的个性化知识推送不仅使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了集中一体化,也实现了情境知识、搜寻行为、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个性化检索方式,在各类搜索引擎以及信息检索技术更加趋于多样化的将来,以个性化知识推送为主要的途径将极大的为科研人员研究提供了便利性。

参考文献:

[1] 陈卫.基于本体的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模型构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 仵雪婷.基于知识情境的知识个性化推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