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1 15:02:25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1)

为认真做好扶贫工作,我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计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及扶贫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北流市中医院党支部2018年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方案》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把握重点,着力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罗远战院长任组长,各科中层领导为小组成员,他们不辞辛劳,多次奔赴扶贫点,实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订扶贫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在健康救助方面我院每年都派多个医疗专家团队下村健康健康扶贫义诊,有内科、针推科、外科、脑病科、骨伤科、五官科、妇科、效果明显,从年初到现在总共下村20多次,为3000多位群众进行了健康义诊服务。

(二)我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为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年初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制订了扶贫工作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一是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扶贫工作队员每月至少一次到扶贫结对户家中,帮助扶贫对象搞好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工作,了解扶贫户的健康情况,免费为扶贫对象健康义诊。二是对于建卡贫困对象,医院积极实施“一站式”服务,在医院内实现所有的报销服务,为贫困户减少不必要的报销程序,使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无压力、无负担。贫困人口住院不缴纳住院押金,设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服务窗口”。诊疗结束后由医院与医保、新农合、民政、卫计等医疗救助机构直接结算。免收一般诊疗费、住院会诊费。三是不定期选派业务素质高、肯于吃苦、又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到华东、石窝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把我院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技术、经验传授给他们,特别是中医外治技术,并帮助他们建设中医外治室,让他们更好为贫困群众服务。

(三)结合我院实际,努力为健康扶贫点办实事、解难题。一是作为六麻、扶新、山围11个村的帮扶单位,我院积极帮扶贫困村脱贫工作。我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罗远战经常深入扶贫村调研,并督促指导驻村工作队员开展扶贫工作。积极发动医院职工为扶贫工作捐款献爱心,医院职工共为扶贫工作捐款22418元。二是驻村工作队针对扶贫对象开展了“精准核查”、“回头看”、“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等专项扶贫活动,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三是医院有扶贫任务的干部职工对帮扶村的贫困户,落实相应的帮扶措施,增加收入。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我院还对定点帮扶村农户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进行卫生知识和医疗常识的简单培训,发放卫生宣传资料3000多份,帮助村民提高了健康意识。四是加大健康扶贫宣传力度,让本院广大医护人员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健康扶贫工作,形成健康扶贫帮困的良好新氛围。我院每月都选派20多名业务素质高、肯于吃苦、又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到健康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技术指导,对前来义诊的群众全部免费,包括普通检查、验血、做心电图等;对扶贫对象,在现场治疗方面一律不收费,并对需要治疗的对象开具处方到附近诊所、药店执药,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五是对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扶贫对象给予适当的治疗费用减免,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免除挂号费、诊疗费和检查费等一系列费用,切实解决帮扶贫困村民的就医负担。对来我院进行白内障及胬肉手术的参保群众实行免费手术治疗,今年1-12月,实行免费白内障手术1889例,免费胬肉手术405例,合计免费金额135多万元 ,让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大多为老人,学历小学居多,耳聋眼花,理解能力差,交流有一定困难。多年的生活方式,惯有的帮扶工作,让他们在精神上产生了依靠,行动上变得更懒,脱贫意识淡薄,反以贫困为荣。

(二)年轻人外出务工谋生,农村劳动力变少,经济情况不容乐观,村落常住人口多为孤寡老人和小孩。   

(三)患病人员未能完全理解扶贫优惠政策,造成不能及时就医接受治疗。老一辈人观念陈旧,有病也不进医院,甚至迷信偏方,或者听信广告进民营医院,最后日积月累,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目前农村贫困户贫困群体80%以上多为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人口,他们想脱贫受客观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很难改变客观条件,是造成脱贫难的主要原因。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着力践行医疗救助制度。配合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落实医疗救助保障资金,完善“一站式”精准帮扶机制,提高农村困难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

二是规范门诊、住院救助,凡贫困户人员到我院门诊治疗的,不收一般诊疗费,其余检查费只收成本费用,药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施零差率销售。

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通过基本医疗保障补偿报销、大病医疗保险累计分段赔付、计生医疗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兜底,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病人都能得到医疗救助。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2)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定点帮扶镇村,将扶贫工作纳入全局重点工作,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加强农村引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强化贫困村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贫困村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定点驻村帮扶。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定点帮扶的镇村组建驻村工作队,明确专人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帮扶工作一定三年,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队员不撤队。驻村工作队要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建设带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帮扶责任和措施,管好用好帮扶资金,宣传落实惠农政策,完成扶贫重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与相关部门协力,共同推进联系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面上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精准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采取“一户一策”方法,细化制定贫困户脱贫举措,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责任领导:)

(二)组织结对帮扶救助。组织干部职工每人联系帮扶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以上。重点做好对患重大疾病、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在访贫问苦活动中对这些贫困家庭予以倾斜。(责任领导:)

(三)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切实加强贫困村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加大对村民、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到2017年实现省定贫困村饮用水源安全。(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单位:公共卫生科、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责任人:)

(四)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贫困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加大对贫困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所以上标准卫生室。(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单位:规划信息科;责任人:)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每年组织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集里医院等医院医疗专家到全市33个贫困村开展两次以上义诊咨询活动。(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单位:医政医管科、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集里医院;责任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成员。组建驻村工作队,为队员,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强化考核。建立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将扶贫工作纳入对各科室及下属单位的考核内容,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持续推进。

(三)保障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工作,为扶贫工作和扶贫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设施设备。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3)

2017年卫生院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一:自今年3月起,我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承担了新一轮扶贫结对工作,帮扶对象是丽水龙泉市宝溪乡的高山村、塘上村、宝更村和竹畲族乡的际上村、罗墩村等5个村。一年来,在组长单位省农办的直接指导下,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从加快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采取深入实地调研、运用网络平台、进行专项研究等方法,指导和帮助结对乡及五个村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生产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目标。我院相关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竭力为结对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使当地广大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现将我院开展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浙委办[20XX]8号《关于做好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下达后,我院在总结第一轮结对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新一轮结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院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要把结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完成。党委郭建平书记带队参加了龙泉新一轮省级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并赴结对村调研;成立了院新一轮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沈正荣副院长为帮扶分管院领导,院成果推广办作为帮扶联系的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帮扶联络工作。根据省里的帮扶要求,做到人员、责任、资金和项目“四落实”。现任施培武书记率成果办专程到省发改委联系,为结对乡争取项目资助;沈正荣、徐泉玉副院长与来访的结对乡主要领导座谈商讨完善五年结对帮扶方案等;在本单位基建等经费及其紧张的情况下,确定了20XX年度帮扶项目,支持落实20XX年帮扶资金25万元。

二、发挥优势,真心帮扶

尽快了解结对乡村的基本现状,全面了解结对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帮扶工作争取落实资金、保障项目进展的关键,也是本单位真心开展帮扶的切入点。一年来,我院着重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及时掌握结对乡村的发展重点。我院通过调研和与当地乡村领导商讨,初步了解到结对乡村发展主要内容和面临经费困难。如宝溪乡3个结对村是村庄道路建设修复、村民休闲娱乐公园建设、桥梁维修;竹畲族乡2个结对村是:道路桥梁改建、老年活动中心改建和农田水利条件改善等公共设施建设。

二是及时研究提出帮扶资金的支持。近些年来,本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着力从改善科研环境等入手,投入了不少资金。尽管在基本建设中遇到经费缺口等较大的困难,院领导在专门听取成果办对今年院扶贫工作计划后,仍想方设法,划拨帮扶资金25万元(此款已于12月初拨付),用于结对乡村开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保障结对村年度项目建设进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及时联系上级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支持。在与竹乡党委和政府交流中,了解到当地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的困难。为提高结对乡卫生院服务当地村民的能力,我院经多次与省发改委汇报沟通,为结对乡申报了“龙泉市竹畲族乡卫生院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获得《20XX年省公共建设投资计划(第二批)》项目经费资助50万元,预计12月底资金可到位。项目完工后将大大改善竹乡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方便村民就医,提高村民健康水平等。

同时,我院还协助申报20XX年省级项目 “宝溪乡中心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用于该校专用教室、围墙、校门、运动场的改造和相应校舍进行维修改造、设备添置、校园绿化。

三、结对帮扶,取得实效

根据结对村的基本条件、发展现状、增收难点和优势产业等实际情况,帮助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充分发挥两个乡高山茶叶和竹林的产业优势,帮助低收入农户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户收入。一年来我院为五个结对村提供帮扶资金25万元,引进帮扶资金5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个,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基地面积500亩,帮扶项目农户受益数443户;5个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累计31.3%;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的村有3个;支持乡镇举办培训班4次,培训人数300余人(以上数据由两地结对乡政府统计提供)。此外,我院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二十八条禁令”,廉洁自律,作风优良,受到结对帮扶村群众的普遍好评。

2017年卫生院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二: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榕江县开展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榕江县辖19个乡镇112个中心村,总人口364032人,其中农民人口319559人。20XX年,全县参合人数314253人,参合率98%,全县筹集新农合资金14141.38万元,其中,农民上交参合金2199.77万元,各级财政补助11941.61万元,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到位率100%。开展试点工作以来,通过民政、扶贫、残联、卫计等单位的认真排查核对,目前全县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对象为94609人,对精准扶贫人员实施医疗救助14191人,补偿总费用3628万元,其中:农合补偿2545万元,民政补助843万元。采取二次补偿方式落实大病保险补助资金565万元,使救助对象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70%以上,经“三重医疗保障”的大病患者补偿比达到90%以上。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使医疗救助扶贫资金真正投入到了贫困群众身上,充分发挥了医疗保障资金的扶贫效益,有效降低了困难人群大病患者个人负担。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卫生计生、民政、财政、扶贫、残联、人社、合医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由县卫计局牵头,会同民政、扶贫、残联、疾控等单位,做好前期数据测算、基线调查分析、排查摸底、基层调研等工作,为制定方案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方案科学可行。三是实行定期调度制。将该项工作内容纳入乡镇政府、部门重点督查范围,并定期进行调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一是建立“三条线”认定工作机制。“十一类”医疗救助对象认定,通过“政府制定标准和审核、群众民主推荐、特殊对象部门相互核对认定”三条线进行对象筛选认定,同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核公示、审定公告和遴选甄别,做到公开透明、相对公平。二是建立认定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在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间实行信息交换制度,认定对象属性发生变更的,定期反馈到医疗救助保障管理经办部门,对认定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精准识别。三是建立认定对象信息化精准标识机制。积极完善农合信息管理平台,将认定对象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属性标识,为准确、及时兑现提供技术支撑。

(三)优化方案设计,提高救助保障水平。一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实行24种重大疾病门诊救助政策。即对 24种重大疾病门诊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封顶线,新农合报销80%。二是对特殊人群门诊统筹补偿上限为600元/人/年。即在省级基础上提高了200元/人/年。三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在省级规定补偿政策基础上,住院补偿比例再上浮5%。即乡、县、州、省四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95%、85%、70%、55%-65%;四是按新农合大病保险方案,采取二次补偿方式兑现大病补偿资金,提高补偿比例。五是民政帮扶对象民政补助10-20%,计生“两户”计生补助10%,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定期开展督查。每季度都开展新农合资金专项督查一次,坚决杜绝出现违规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整合优化资源,实现“一站式”结报服务。一是统筹卫计、民政等部门医疗救助保障资金,按照涉及对象报销比例标准,及时给予补偿报销。即首先由新农合统筹标准报销,其次实行大病商保报销,最后按民政或计生等部门相关政策报销,若未达到报销比例的再作个案处理。二是打通服务办理渠道,实行“一站式”及时结报服务。对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医院全额垫付,事后县合医中心进行审核拨付,凡涉及民政和计生对象的,两个部门每季度将合医中心垫付资金拨付给县合医中心。在其它医疗机构就诊的,由患者自行垫付,然后再到当地合医办按标准给予报销。

(五)强化培训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积极组织卫计、医保经办机构人员开展培训,做好中央、省政策文件解读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县合医中心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加强对19个乡镇合医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合医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效率。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开展宣传,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对口支援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精准扶贫也被列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成为百姓口中热议的话题。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调查十堰地区,我们了解到十堰市有80余万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高达贫困户总数的49.5%,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途径是因地制宜地健全十堰市医疗救助体系,使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的同时互帮互助。通过降低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标准,提高医疗费用风险分担,从而较好地满足民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一、堰市对口支援具体状况分析

根据对医生的采访,了解到医保分为新农合,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其中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是55%,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是85%,医生一般开的都是能报销的药,让病人都能承担的起,人民医院在精准扶贫方面对口支持,有免费体检、免费送药、免费定点义诊等活动。

举例来说,胆结石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花费在10000元左右,报销比例新农合大约在55%以上,城镇居民保险大约在70%-80%左右(农合一般情况下门诊不报销,住院的话,1200为起点,1200-5000中报销的部分按60%,5000-8000中报销部分按70%,8000以上报销部分按照80%)

通常肿瘤这类疾病依靠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费用大约在50000元左右。放疗通常是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次,共进行30次左右,化疗则根据病人体质3周-4周一次。新农合报销大约在55%以上,城镇居民保险大约在70%-80%左右(农合一般情况下门诊不报销,住院以1200为起点,1200-5000中报销的部分按60%,5000-8000中报销部分按70%,8000以上报销部分按照80%)

1、精准扶贫新农合医保

对象:十堰市2015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以医院新农合市级平台标识为标准)

补偿政策:

①起付线:1200元/次

②计算:

总费用 - 无法报销 - 起付线 = 可报销费用

可报销费用分三个段进行分段报销

1) 1201―5000 补偿60%

2) 5001―10000补偿 65%

3) 10000以上 补偿 75%

③封顶线:全年累计12万/人

2、如何进去二阶段:精准扶贫大病医保

精准扶贫医保政策按单次计算,同一病长期治疗下来几次的医疗费用通过新农合8000报销后剩余的几次自费费用(指无法报销 + 起付线)累计总合达到万元,即可进入精准扶贫大病医保。

3、精准扶贫大病医保政策

补偿政策:

①起付线:8000元/次

②计算:

几次自费费用总和 C 无法报销 C 起付线 =可报销费用

可报销费用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段报销

1、8000―3万 补偿80%

2、3万―10万 补偿70%

3、10万元以上 补偿80% (例子如上)

③封顶线:全年累计18万/人

4、大额医疗补充保险赔付政策

经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后合规费用中个人承担部分补偿40%;全年累计赔付限额30万。

5、优惠减免

经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及医疗救助后的合规自付部分医院提供政策减免10%。

十堰市三家三甲医院的对口支援点的走访情况分析:走进农户家里了解具体的情况。例如,在郧县的鲍峡镇黎家沟村,有一户家里的 情况是:父亲有很多老年人常发的疾病,妻子为X型腿,两个孩子为O型腿,每年既要照顾家里人,还要抽时间外出打工挣钱,家里的生活处境艰难,自己同时还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我们当时给他测量血压高压竟达到190,情况极其严重,但是他却说不愿意花钱去吃药。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十堰市人民医院会经常下乡去做义诊,还专门派了医院的职工在那里常驻,黎家沟村的村民每次在医院下乡时都可以去免费的领取一些常用的药品。而且人民医院给黎家沟村所有的村民都可以额外享受5%的报销标准。但是这也无法去做到让一个家庭看病不花钱,不会因为疾病而导致贫困。

二、十堰市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相关问题:

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医疗保障制度缺口仍然非常明显,十分严峻。

1、报销比例过低,自付部分高昂

2、一些大病病种和药物并没有列入医保目录,而相关部门定的大病报销比例只有50%,同时某些医院大量使用一些不能纳入报销的药物,从而导致自付费用过高,“大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3、分级诊疗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有些小病很容易在大医院花很多钱。

4、一些地区政府存在对精准扶贫识别不精准、弄虚作假的现象,其中,关系扶贫的现象比较明显,使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救助,因病致贫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十堰市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建议:

1、增加对贫困乡镇地区的医疗建设投入,全面实施成十堰市市区高等级医院对贫困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障的能力,让贫困人群可以就近看病。

2、政府应当多多支持有着对口支援和医疗扶贫点的医院,共同帮助百姓做到不会因病致贫,使医院的对口支援能够做到更好。

3、分级诊疗的推行应当加大力度,真正的去按照疾病的程度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要因地制宜地健全十堰市医疗救助体系,一方面加大医院对于医疗扶贫的力度,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更好的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防止漏选或者错选的情况发生,杜绝关系扶贫,对于医院的对口支援点或者精准扶贫点做到不会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落实和完善医疗扶贫制度,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率,使百姓有一个健康的w魄,从而达到各个方面脱贫,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智,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国网,2017-02-26

[2]刘芳,李跃平,从医疗救助的本质看医疗救助的设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10(4):27-30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国家扶贫办和省、州、卫计委。扶贫办关于展开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的通报精神,按照,《南华县健康工程示范县建设方案》要求,推动和落实好雨露白族乡的健康扶贫各项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按照“精准核实对象、立卡、签约、治疗、管理、健康促进、保障兜底、费用控制、任务考核、脱贫成效”九个精准要求,将我乡2017年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雨露白族乡位于南华县城东南部,县政府距县城14公里,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6万亩,辖7个村委会,123个村民小组,境内世代居住着,汉、白、彝、苗四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数81.72﹪.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中唯一的白族乡,也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设有一所标准化的卫生院和7所村卫生室,卫生院在职医生1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助理执业医师3人,康复医学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2人,经验师2人,主管中药师1人,会计1人,实习期医师2人,卫生院有乡村医生11人,其中有乡镇助理医生4人,有村医师执业资格7人,中专学历水平4人。卫生院设有门诊、住院、中医、医技、公共卫生五个科室。能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质和中医饮片、理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自2014年来、全乡2014年来共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438人。

(二、)工作措施:围绕《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从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四重保障措施”、实现“九个确保”工作、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力少看病”。

一、落实“四重保障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1、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基本医疗和大便保险。积极协调当地财政和医保所,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等特殊困难家庭或特殊人群64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和大便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代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2018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438人全部参保参保率100%。

2、落实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倾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卫生院住院取消200元起付金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按“一展式”结算,补偿达90%。乡村两级医疗机械100%配备国家基本药物,100%零差率销售,门诊就诊一般诊疗费全部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支付,西药费用补偿50%,中药饮片补偿60%。

3、落实大病保险政策倾斜。医疗费用大便保险起付线降低50%(由7000元降至3000元),补偿比例提高5%,例为重大疾病的大病保险基金支付不封顶。

二、卓绝大病专项救治,组织

4名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的大病患者到州级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完善“一人、一档、一方案”。2014年以史共救治白内障患者16名,2017年共筛查患白内障患者8名,手术治疗3名,拒绝手术治疗、不宜手术3名。

(三、)提升服务能力、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好病”

1、实施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2014年来参取各级资金投资210万元建设卫生院住院综合楼,投资30万余元提升改造中彝医馆,投资15万余元,更新医疗设备开展B超、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三大常规分析。基本满足了农村常见病诊治需求。投资58万元完成了镇模河、大村、洒披武、罗文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中彝医服务区改造,解决了人民群众抗病难问题。

2、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来调整充实了乡村两级卫生队伍。卫生院在岗医生16名。其中中医、西医主治医各1名,中医师1名。西医助理执业医师3名、经验师2名、主管中药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2名、见习期医生2名;乡村医生执业资格7名(其中新分配持有中专学历乡村医生4人)。7个卫生室乡村医生由8名发展到11名其中持有乡镇助理医师资格4名。卫生院设有床位18张,7个卫生院设有床位25张,标准化卫生室拥有率100%.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看病。

3、开展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建设。依托“对口帮扶支援提升服务能力”。通过资源整合,由南华县人民医院对雨露卫生院进行托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一体化管理。卫生院选定2名医师到县医院和县保健院进修学习。县医院下层业务副院长和骨干医师共4名对卫生院业务帮扶通过上下互动卫生院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门诊人次较去年增加6千人次。

4、提升乡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卫生院通过中医馆建设和村卫生室中彝医提升服务改造。全乡7个村委会均能提供中药饮片和理疗服务。实现了100%乡镇卫生院和100%村委会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中药汤剂和针法、灸法、推拿、拔罐、刮痧、敷贴等中医师适宜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服务,方便了群众。

(四)、落实便民,患民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方便看病”。

1、卫生院按照州、县卫计委统一布置。县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3名组成三个家庭医生团队,对全乡3127户,13420人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率93.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约377户,1438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覆盖,卫生院开通一站式服务窗和先诊疗后付费措施,方便了群众救诊看病。

2、精准识别,优质服务。对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77户1438贫困对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查出高血压患者74人,糖尿病患者8人,重性精神病17人。均开展了规范管理;查出患9类15种重大疾病患者27人,45种重点疾病81人,48种次重点疾病3人,其他疾病39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30户115人,开展白内障救治16人,大病专项救治56人,发放健康扶贫卡1432人。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持有一张“健康扶贫卡”,持卡对象持有健康扶贫卡到乡村医疗机构门诊救诊就可以享受减免一般诊疗费6元、7元、9元的优惠政策。到州、县、乡是占医疗机构住院就能享受免受住院起付线,住院费用比例提高15-20%的补偿政策,减轻了贫困对象医疗经济负担。

3、做好二次回补和明白卡发放工作。为更好落实扶贫政策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明明白白掌握政策补偿情况,按照县健康扶贫办要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发放“健康扶贫明白卡”一份,将住院补偿情况清楚写出来,接受群众监督扶贫政策是否到位,各级不住是否达到90%的标准,对2017年1月-9月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符合规范转诊住院的患者,开展城乡居民医保和民政救助二次回补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院确实是享受到眼里安排费用补偿到90%的扶贫政策。全乡开张二次回补109人次,回补资金57640.41元,民政回补正在进行中。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乡人民政府高统分认识到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关键环节,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全乡脱贫政策,工作进行统筹,统一安排,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雨露白族乡2017年健康扶贫方案,协调乡扶贫办、项目办、卫生院、村委会、民政办、社保所、民政所、文化广播站等14家单位共同负责健康扶贫工作。按照县级职能部门之要求,抓好各块职能职责。确保记得立卡贫困户100%参保。按规范落实了标准化卫生院和卫生室建设,配齐、配强两级医疗队伍,确保看得立卡贫困对象100%拥有家庭医生签约和电子健康档案。按健康扶贫政策做好医疗救助和大病救治工作,全乡健康扶贫工程得到全面推进和落实。

(四)、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尽量少生病”

1、加大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强乡村两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防控,规范开展好疫苗冷链运转和结核病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99.4%,肺结核管理率100%,肿瘤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率5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100%。糖尿病、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100%。全乡无重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2、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卫生院建设有规范手术,卫生院100%配备妇幼保健员。2017年全乡实施农村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3对、12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人,完成率100%。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88人完成率77%,开展医学监护随访,提供 免费生殖健康服务82人,184次。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中医药服务。全乡0-6岁儿童1021人。保健覆盖1004人达98.33%;孕产妇管理182人,保健覆盖率100%。系统管理179人,管理率98.35%。开展妇女两癌筛查311人。全乡2017年无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积极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全乡共建纸质档14294份,电子建档12179份,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拥有居民健康纸质和电子档案。

3、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人民环境。全乡大力开展环境完善整治,完善村民规范建设、垃圾处理厂一座。垃圾池227个,活动垃圾箱10个,公厕8座,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90.5%。顺利提供云南省卫生乡镇创建评比验收。实施“河长制”工程,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卫生院加大力度,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源卫生监测管理,覆盖率达100%。

4、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健康素养行动。大力促进健康教育,全年卫生院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0次,受教育436次,卫生院开展31期,受教育787人次,设有宣传栏7块,更新内容35期,开展健康咨询6期,播放录像资料21种。居民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得到提高,全年无食品、饮用水安全事件发生。

三、存在问题

1、卫生基础施设建设不足。雨露乡铅厂村卫生室建筑面积100㎡,促建设年代时问长,现已成危房。雨露村委会无胜出的业务用房,租借卫生院房屋开展工作。

2、卫生人员编制不足,服务技术有爱提高。卫生院编制18人,在岗16人,缺编2人,卫生室编制13人,缺编2人。卫生院包括管理人员在内有医师执业资格6人,临床医生不足,住院业务难行开展,不能很好落实群众住院需求,住院转诊率高。卫生室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于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3、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开展不足,群众保健意识不强,利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开展率低,许多建档立卡户虽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接受观念等影响,主动寻求咨询和服务率低。

4、慢性病规范管理质量不足

下步工作思路:围绕健康扶贫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强乡村医师队伍,提高中医药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方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2、       加强卫生院业务建设,配强医疗队伍,开展好住院、门诊、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目标,降低转院转诊率。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级服务。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6)

《中国扶贫》杂志特邀国家卫计委财务司综合处副处长曾云光、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就健康扶贫工程相关问题接受专访。

《中国扶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方面,健康扶贫都有哪些具体政策?

曾云光:一年多来,卫生计生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健康扶贫工作总体要求,围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采取超常举措,精准施策、综合施策,全面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明确目标任务,就是到2020年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健康扶贫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三覆盖、两倾斜、两加大、一窗口”,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协同互补,形成保障合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覆盖”就是新农合、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三项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

“两倾斜”就是新农合、大病保险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

“两加大”就是加大商业健康保险和临时救助对健康扶贫的支持力度。

“一窗口”就是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

《中国扶贫》:中央和地方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曾云光:2016年,卫计委明确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两提高、两降低”倾斜政策,即提高新农合门诊报销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降低病残儿童、重度残疾人以及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各地认真落实,并做了大量探索,通过建立健康扶贫商业保险制度,将大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了90%以上,建立了农村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机制。

《中国扶贫》:健康扶贫如何做到精准施策?

曾云光:卫计委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在国务院扶贫办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基础上,确定了发病率高、费用高、严重影响生产生活能力的45个重点病种和48个次重点病种,开展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核准工作。从2016年4月开始,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组织动员80多万基层卫生计生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对775万户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贫困户共1996万人,逐户、逐人、逐病进行了核准调查,全面摸清了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建立了健康扶贫基础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为精准健康扶贫打下基础。

经过核准,上报的775万户中尚有病人的户数为553万户,共有患病人数734万人。其中,心血管疾病占22.8%、脑血管病占17.6%、关节病占4.7%、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4.5%、重性精神疾病占4.4%、类风湿性关节炎占4.2%、糖尿病占4%、恶性肿瘤占3.4%、老年痴呆占1.2%、老年性白内障占1.2%。可见,健康脱贫任务依然艰巨。

《中国扶贫》:因病致贫背后还有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健康扶贫工程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整体医疗水平?

曾云光:农村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边远的交通闭塞地区。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让贫困人口能够就近看病,及时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扶贫成效的关键。为此,要坚持“输血”“造血”并重。

一是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到2020年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

二是实施全国三级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组织全国856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所有贫困县1111家县医院,采取“组团式”帮扶方式,向被帮扶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副院长及医务人员进行蹲点帮扶,重点加强近三年县外转出率前5-10个病种的相关临床和辅助科室建设,使被帮扶医院2020年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在856家三级医院中,将44家卫计委属管医院、5家中医药局属管医院、15所军队总医院、7所军医大附属医院以及东部省份的34家省属医院、59家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都派到健康扶贫的第一线。

三是加强人才综合培养。综合采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2020年使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2名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掌握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简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分期分批对贫困地区乡村医生进行轮训。通过支持和引导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及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制订政策措施,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贫困地区服务;探索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o予适当倾斜。

医院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7)

在中石油的重要投资对象国度苏丹,15年中,中石油累计进行慈善捐助近5000万美元。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建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则是中石油第一次与中国的专业公益机构在海外进行慈善合作。

2012年6月30日晚,中国妇产科医生周华枝乘坐的飞机抵达苏丹喀土穆机场,与她同行的还有三名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第二天,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距苏丹首都160公里的杰济拉州的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

受中国扶贫基金会派遣,周华枝此行的援非医疗任务非常繁重。在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工作的20天里,她每天起早摸黑进村入户,给妇女讲解健康和母婴抚育知识,同时对医院助产士进行能力培训,并帮助医院周边社区搭建了母婴保健网络。

实际上,作为首个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国门实施的公益项目,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不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一次跨出国门的国际化实验,也开创了中石油海外慈善的崭新模式。但对于中石油来说,海外慈善之路任重而道远,过于乐观还为时尚早。

借力专业组织

2005年印尼海啸发生后,中国扶贫基金会为灾区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此后,扶贫基金会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走出国门,以实现国际化。

2009年10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何道峰率团赴苏丹考察,寻找可以合作的慈善机构。在苏丹,何道峰走访了七八家慈善组织,包括贫困母亲慈善会、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红新月会、妇女总联盟、和平发展会等。经过一番调查,何道峰了解到,贫困母亲慈善会由苏丹总统巴希尔的夫人领导,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由苏丹副总统塔哈的夫人领导。最后,他选择将比尔特瓦苏慈善会作为合作伙伴。

为什么偏偏选择副总统夫人领导的基金会,而不选择总统夫人领导的基金会呢?

“按一般思维考虑,肯定会选总统夫人的慈善会。但问题是,总统夫人不会讲英语,只会说阿拉伯语,双方没法很好地交流。此外,总统夫人的下属和我们谈项目时漏洞百出,根本不像专业做慈善的。”跟随何道峰一同前往苏丹考察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部主任伍鹏告诉《中国慈善家》。

相比贫困母亲慈善会,苏丹副总统塔哈的夫人所领导的慈善会,则表现出了做慈善的专业精神。据伍鹏介绍,塔哈的夫人是大学教授,由她担任主席的比尔特瓦苏慈善会主要是在偏远农村建设医院,她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建了多少医院,每一所医院需要多少钱,提供的项目材料也很详细。

此外,苏丹是世界上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的项目方向正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而中国扶贫基金会也有一个叫“母婴平安120行动”的品牌项目,可与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的项目相对接。于是,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医院综合援建及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0年,伍鹏等人完成了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将联合比尔特瓦苏慈善会为苏丹贫困农村援建医院、建设母婴保健网络,并派驻志愿者。他们还计划在三年内建设13所彩钢房妇幼保健医院。

项目建议书完成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向在苏丹有分公司的中资企业申请资助,而在苏丹投资最大的中资企业就属中石油。凑巧的是,当时中石油也正想找一家中国的基金会提供帮助,以在苏丹推行新的慈善项目。双方一拍即合,中石油同意捐助第一所医院。

对中石油来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无疑是一个正确选择。

在医院选址时,中国扶贫基金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水准。他们认为,中石油在苏丹的影响已经很大,下一步的慈善方向不能仅限于油田周边,而应该放眼整个苏丹全境。因此,他们建议中石油把医院建在没有油田的杰济拉州。中石油采纳了这个建议。

此后,项目开始迅速推进。2010年5月,中石油批复,同意资助;6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批准立项;7月,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从国内采购建筑材料。一年后,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正式建成。

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总耗资约100万美元,中石油捐助60万美元,其余费用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比尔特瓦苏慈善会共同承担,中国驻苏丹大使馆也资助了少量费用。“建一所援外医院,花1000万美元并不算高,有的甚至上亿美元。而我们援建的医院只花了100万美元,可见我们是非常省的。”伍鹏说。

之所以如此省钱,是因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一个慈善组织,具有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比如,由中国运往苏丹的建筑材料和医疗设备,通过海关时全部免税;在苏丹建设医院时,所用水电也全免费;就连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的医院设计方案,也是北京一家设计公司免费提供的―这些都是企业组织无法获得的待遇。

医院建成,并不意味着援建的结束。2012年6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在国内征召一名医生,为阿布欧舍友谊医院提供医疗志愿服务。周华枝就是那时报的名,并在通过审核后被派往苏丹。

志愿者出征仪式上,中石油外事局副局长茅启平高度肯定了中石油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创的“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他并表示,中石油今后还将与扶贫基金会深化合作模式,扩大合作范围。

传统慈善模式难以为继

虽然中石油十分看好“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但未来会怎样,仍充满不确定性。不过,唯独有一点可以肯定,中石油此前十多年沿用的慈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国门去做慈善,但模式与方法与在国内时毫无二致―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直接把钱委托给落地国家的政府,至于对方怎么花钱,却完全不了解。“中资企业在海外做慈善,还是和国内一样,没有专门的部门,直接把钱委托给落地国家的政府来做,哪个官员要在家乡建个什么工程就去支持,对方政府是否用好钱不好说。对企业来说,这些都属于公关性质。”伍鹏说。

1995年,中石油进入苏丹,两年后拿下雪佛龙公司被迫放弃的油田。自此以后,中石油在苏丹勘探并开采油田,建设炼油厂、化工厂和原油外输管道等项目。2010年,苏丹共出口原油1900万吨,其中1250万吨销往中国,占到中国石油进口量的5%。

如何将慈善行为做得更加专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让投资国的国民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善意,是中石油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在中石油的重要投资对象国度苏丹,15年中,中石油累计进行慈善捐助近5000万美元。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建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则是中石油第一次与中国的专业公益机构在海外进行慈善合作。

2012年6月30日晚,中国妇产科医生周华枝乘坐的飞机抵达苏丹喀土穆机场,与她同行的还有三名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第二天,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距苏丹首都160公里的杰济拉州的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

受中国扶贫基金会派遣,周华枝此行的援非医疗任务非常繁重。在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工作的20天里,她每天起早摸黑进村入户,给妇女讲解健康和母婴抚育知识,同时对医院助产士进行能力培训,并帮助医院周边社区搭建了母婴保健网络。

实际上,作为首个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国门实施的公益项目,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不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一次跨出国门的国际化实验,也开创了中石油海外慈善的崭新模式。但对于中石油来说,海外慈善之路任重而道远,过于乐观还为时尚早。

借力专业组织

2005年印尼海啸发生后,中国扶贫基金会为灾区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此后,扶贫基金会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走出国门,以实现国际化。

2009年10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何道峰率团赴苏丹考察,寻找可以合作的慈善机构。在苏丹,何道峰走访了七八家慈善组织,包括贫困母亲慈善会、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红新月会、妇女总联盟、和平发展会等。经过一番调查,何道峰了解到,贫困母亲慈善会由苏丹总统巴希尔的夫人领导,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由苏丹副总统塔哈的夫人领导。最后,他选择将比尔特瓦苏慈善会作为合作伙伴。

为什么偏偏选择副总统夫人领导的基金会,而不选择总统夫人领导的基金会呢?

“按一般思维考虑,肯定会选总统夫人的慈善会。但问题是,总统夫人不会讲英语,只会说阿拉伯语,双方没法很好地交流。此外,总统夫人的下属和我们谈项目时漏洞百出,根本不像专业做慈善的。”跟随何道峰一同前往苏丹考察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部主任伍鹏告诉《中国慈善家》。

相比贫困母亲慈善会,苏丹副总统塔哈的夫人所领导的慈善会,则表现出了做慈善的专业精神。据伍鹏介绍,塔哈的夫人是大学教授,由她担任主席的比尔特瓦苏慈善会主要是在偏远农村建设医院,她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建了多少医院,每一所医院需要多少钱,提供的项目材料也很详细。

此外,苏丹是世界上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的项目方向正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而中国扶贫基金会也有一个叫“母婴平安120行动”的品牌项目,可与比尔特瓦苏慈善会的项目相对接。于是,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医院综合援建及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0年,伍鹏等人完成了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将联合比尔特瓦苏慈善会为苏丹贫困农村援建医院、建设母婴保健网络,并派驻志愿者。他们还计划在三年内建设13所彩钢房妇幼保健医院。

项目建议书完成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向在苏丹有分公司的中资企业申请资助,而在苏丹投资最大的中资企业就属中石油。凑巧的是,当时中石油也正想找一家中国的基金会提供帮助,以在苏丹推行新的慈善项目。双方一拍即合,中石油同意捐助第一所医院。

对中石油来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无疑是一个正确选择。

在医院选址时,中国扶贫基金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水准。他们认为,中石油在苏丹的影响已经很大,下一步的慈善方向不能仅限于油田周边,而应该放眼整个苏丹全境。因此,他们建议中石油把医院建在没有油田的杰济拉州。中石油采纳了这个建议。

此后,项目开始迅速推进。2010年5月,中石油批复,同意资助;6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批准立项;7月,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从国内采购建筑材料。一年后,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正式建成。

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总耗资约100万美元,中石油捐助60万美元,其余费用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比尔特瓦苏慈善会共同承担,中国驻苏丹大使馆也资助了少量费用。“建一所援外医院,花1000万美元并不算高,有的甚至上亿美元。而我们援建的医院只花了100万美元,可见我们是非常省的。”伍鹏说。

之所以如此省钱,是因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一个慈善组织,具有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比如,由中国运往苏丹的建筑材料和医疗设备,通过海关时全部免税;在苏丹建设医院时,所用水电也全免费;就连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的医院设计方案,也是北京一家设计公司免费提供的―这些都是企业组织无法获得的待遇。

医院建成,并不意味着援建的结束。2012年6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在国内征召一名医生,为阿布欧舍友谊医院提供医疗志愿服务。周华枝就是那时报的名,并在通过审核后被派往苏丹。

志愿者出征仪式上,中石油外事局副局长茅启平高度肯定了中石油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创的“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他并表示,中石油今后还将与扶贫基金会深化合作模式,扩大合作范围。

传统慈善模式难以为继

虽然中石油十分看好“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但未来会怎样,仍充满不确定性。不过,唯独有一点可以肯定,中石油此前十多年沿用的慈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