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30 09:53:02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 产量 增长率 降低率 归纳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统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总会出现一道应用题,应用题的分值大约在10分至15分比重大小,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却是很难的。下面就产量应用题的解决办法谈谈看法。

因为这类问题中有产量、价格、价值、利润、利税、利息等词,所以我们姑且把这类应用题都叫做产量问题的应用题。现将这类应用题归纳为三类:增长问题、降低问题和累计问题。

第一类:增长问题,其中有两种大情况。第一种情况,先看一个例题。一商店一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三月份的利润达到3600元,求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如果设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x,则二月份的利润=一月份的利润+一月份的利润百分= 2500 +2500 x = 2500(1+x)元,同理三月份的利润 = 2500(1+x)2元,由此列出方程。

解;设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

2500(1+x)2 = 3600

(1+x)2 = 144

1+x = .2

1+x=1.2或者1+x=-1.2

X1 = 0.2 = 20% X2 = -2.2(负值不合题意,应舍去)

答: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20%。

原因:增长率不可能是负数,所以负值应舍去。

总结:第一个天(或年或月)产量是a,天(或年或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第n天(或年或月)的产量是a(1+x)n-1。解出结果中的负值舍去,正值应化成百分数。这是公式一。

第二种情况,再来看一例题。一种药品经过两次涨价,由每盒25元升到100元,平均每次涨价的百分率是多少?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与上面第一种情况有所不同。

分析:设平均每次涨价的百分率为x,进过一次涨价的价格是25(1+x)元,进过两次涨价的价格是25(1+x)2元,由此可列出方程。

解:设平均每次涨价百分率是x,根据题意得

25(1+x)2 = 100

(1+x)2 = 4

1 + x =

x1 = 1 = 100%x2 = -3(负值舍去)

答:平均涨价的百分率是100%。

总结:一种产量开始为a,天(或年或月)产量是x,经过n次,n天(或年或月)后, n天(或年或月)内,经过n天(或年或月)的产量是a(1+x)2。解出结果中的负值舍去,正值应化成百分数。这是公式二。

第二类:降低问题,其中有两种大情况。第一种情况,先看一个例题。一个工厂第一年的钢铁产量是36吨,因技术原因,产量下降。第三年的产量是9吨,则这两年钢铁产量平均降低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如果设钢铁产量年平均降低率是x,则第二年钢铁产量是36(1+x)吨,第三年的钢铁产量是36(1+x)2 =9

(1+x)2=

1 - x =

x1 == 50%x1 =(舍去)

原因:当x = 时,则第二年的钢铁产量是36(1+x)=36(1+)=3618>0,成立。

当x = 时,则第二年的钢铁产量是36(1+x)=36(1+)=36= -18<0,不成立,应舍去。

答:这两年钢铁产量平均降低的百分率(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80页)是50%。

总结:第一个天(或年或月)产量是a,天(或年或月)平均降低率为x,则第n天(或年或月)的产量是a(1-x)n-1。解出结果中超过1的值舍去,小于1的值化成百分数。这是公式三。

第二种情况:先看一个例题。一种商品因为销售不畅需要降价处理,经过两次降价,由每个25元降低16元才打开销路,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x,根据题意

25(1 - x)2 = 16

(1 - x)2 =

1 - x = .8

1 - x = 0.8或1 - x = -0.8

x1 = 0.2 = 20% x2 = 1.8(舍去)

答: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20%。

总结:一种商品的开始产量为a,平均降低率为x,天(或年或月)的平均降低率为x,经过n次,n天(或年或月)后, n天(或年或月)内,经过n天(或年或月)的产量是a(1-x)n。解出结果中超过1的舍去,小于1的化成百分数。这是公式四。

第三类:累计问题,其中有两种大情况。第一种情况,增长的累计问题,看例题。例:公司成立三年来,累积向国家上缴利税1400万元,其中第一年上缴只有200万元,求上缴利税的平均增长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第二年上缴的利税是200(1+x)万元,第三年上缴的利税是200(1+x)2万元,所以总利税 = 200 + 200(1+x) + 200(1+x)2

解:设上缴利税平均年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得

200 + 200(1 + x) + 200(1+x)2=1400

解得x1=1=100%x2 = -4(舍去)

答:上缴利税的平均增长率是100%。

总结:这类问题,应先找到开始的产量,或者找到第二次的产量,找到第三次的产量;或者找到第二天(或年或月)的产量,找到第三(或年或月)的产量。然后都加在一起,等于累计的总产量。解出的结果中负值应舍去,正值化成百分数。这是公式五。

第二种情况,降低率的累计问题(例题及其解法分析从略)

总结:同增长率的总结类似,只是解出的结果中超过1的值应舍去,小于1的值化成百分数。这是公式六。

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觉得还是有点复杂,下面的几道练习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领悟和理解。

练习:(1)一家2008年的粮食产量为800公斤,因采用优良的种植技术,到2010年粮食产量达1800公斤,则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是多少?

(2)一个学生第一次的数学成绩为20分,第三次的为80分,则该学生每次数学成绩的平均增长率为多少?

(3)一家银行一年存期存款的利息,经过两次降息,由6.4%降到2.5%,平均每次降息的百分率是多少?

(4)一工厂三年中共盈利175万元,其中第一年盈利100万元,后因经营不善,致使以后每年盈利有所降低,则该工厂盈利降低的百分率是多少?

(5)一个学生三次数学成绩总共是190分(卷面均为100分),第一次成绩是40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成绩有所提高,则该学生每次数学成绩平均增长率为多少?

(6)一学校在第一年只有144名学生,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教师的辛勤培育下,成绩斐然,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到第三年已经达到在校人数900人,则这所学校平均每年学生人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其实,不管是学习数学还是学习其他科目,每门课程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它们都有知识点、重点、难点。同学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独立思考,认认真真完成作业,对已学过得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巩固,总都会找出其规律性的,归纳出一些要领,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讲的一题多解。知识学得越多,能力自然越强。平时遇上问题多思考,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习惯,多尝试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探索问题的实质。这样,许多题自然就容易找出多种解答方法,择优选用。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2)

2004年初,着眼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大格局,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外引台港澳、内联赣南、浙南、粤东和皖湘鄂,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为依托、山区中心城市为支点、以快速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纽带、以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为动脉,将区内等级不同、层次有别的行政区和各具特色的各个区域联成一片,形成对外开放、吸引台港澳、外引内联、辐射带动、连片开发、协调发展的东南沿海全面繁荣区域[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接续、改造和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生态效益经济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城镇人居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等六大体系,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些新的发展目标,仅靠培育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集群是行不通的,在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同时,须更多地关注产业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与变动及相应的人力资本发展策略。

一、人力资本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分析

(一)人力资本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代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因素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质量发展水平和数量结构状况,决定着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人力资本的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即对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教育投资。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增加了人才数量,通过人才的频繁流动、互相接触、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和信息,就产生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的外溢性和扩散作用,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得新技术,掌握行业新动态,提高管理与生产效率从而能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总之,一个地区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其变动,决定了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动,有了相应的人力资本,才有了相应的产业[2]。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人力资本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动过程中势必会对新增或可转移的劳动力要求具备新产业发展所必须的教育训练水平和技术知识,而新的产业知识水平要求反作用于教育投资:要求学校加大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庞大、层次合理、种类齐全的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社会加大新技术的培训支出,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技能水平;要求企业增加现职员工的培训投入,旨在转换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从而确保产业新格局的形成。

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以现有人力资本作为基础,而人力资本发展的质量和结构也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相吻合。

二、福建省产业人力结构分析

产业主要可分为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

(一)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分析

福建省总体产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从1997年的总从业人员数为1613.41万人发展到2009年2168.86万人,产业从业人员数增加了1.34倍,占福建省总人口数比例从49.16%上升到60.18%。通观这近些年的数据变动,我们可从表中得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持续地下降,由1997年的781.3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48.4%,随后逐年递减到2009年的638.63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9.5%;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平稳地上升,由1997年的398.69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4.7%,随后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775.6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5.8%;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缓慢地上升,由1997年的433.34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6.9%,随后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754.55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4.8%。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近年来,福建省的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转移的速度相对较慢,步子还不是很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数增加的速度发展得慢,截至2009年,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例结构分别为29.5%、35.8%和34.8%。

(二)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源质量结构分析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从1997年的0.174%持续下降到2009年的0.107%,以2009年为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当年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3.80%;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从1997年的0.439%急速锐减到2009年的0.100%,以2009年为例,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仅占当年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3.54%;统观1997年至2009年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最高值出现在1999年的3.10%,随后也渐渐下降到2009年的2.61%,以2009年为例,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的92.65%。通过对福建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得出:从纵向来看,三大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表明福建省的高层次人才在总量比例上是呈递减趋势的,显示福建省还只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而不是一个人才资源强省,人力资源的质量有待于大幅度地提高;从横向来看,福建省的人才资源多集中在第三产业里,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极少,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之所以很高,主要是“教育”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分别占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的66.83%和15.65%(以2009年为例),由此可见,福建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分布是缺乏效率的,行业内人力资源配置也是缺乏效率的。

三、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本发展策略

经过对福建产业人力资源数量及质量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福建省的人力资源是丰富的,但产业人力资源的分布无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个战略布局相适应,不能很好地推动海西区的建设发展,人力资源集中还过多地集中在第一产业,三大产业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支持;福建省人才资源较为匮乏,近年来从业人员数在不断地增加,而专业技术人员数在三大产业的人数分布比例都呈下降趋势,不能满足海西区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围绕建设海西区的战略构思,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来调整产业人力资源分布,促进人力的流动更加市场化,各产业各行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能更加合理。

(一)加大第一产业剩余人力资源的迁移力度

福建省人口总量多,农业人口比重大,以2007年为例,全省总人口数是3581万人,农村劳动者是1342.07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66.6%,其中从事农业人数为658.08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32.7%,这些数据都表明,目前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亟待转移,非农业化的进程还很漫长。首先应坚持农业基础产业的地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实现农业产业内部的转移,如从农业生产转入乡镇企业,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产品流通领域,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业技术服务等。通过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角色的转换,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等工作。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实现转移,可保持农业的持续和稳定;其次在推进海西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大批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到城镇产业领域中去,充实到第二、三产业,要实现这种转移,需要一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政府主导加大社会培训项目的支出,如进行技术推广、掌握多种技能的培训等,提高农民素质;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福建省的加工制造业水平与发展第三产业,这样才能容纳足够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容纳更多的人力资源就业

以2007年为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仅为649.8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2.2%。而海峡的对岸台湾在1988年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上已超过工业,当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已达3551千人,占总就业人力的43.80%,尔后逐年增加到2003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5543千人,占总就业人力的57.0%[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第三产业提升空间还是很大,需积极推动具有综合生产性和高度社会性的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对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更新换代。借助福建省区位优势是沿海,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优先发展交通、金融、物流信息等基础性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促进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传统型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向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方向发展[4]。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高素质人才行业配置趋向合理化和高效,改变福建省高素质人才高度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的现状,促使人才的合理流动。只有发展了第三产业,才能为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足够就业机会,也才能吻合福建省建设海西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教育能够明显地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使之作为人力资本而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有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三大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福建省的高层次人才在总量比例上是呈递减趋势的,而在建设海西区的进程中,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要解决这种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还是须加大教育投入。有学者就1980~2004年25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福建省的教育投入对GDP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弹性系数为0.442559,说明教育投资,是实现福建省经济持续、高速、高效增长的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环节[5]。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边际收益,故应加大教育投资在福建省GDP中的比重。政府政策引导加大正规学校教育支出、社会培训项目支出和培训在职人员的教育支出,倡导个人(或家庭)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福建省人力资源要素的素质。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数量分析;行业结构;瓶颈效应

产业经济学发展规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将由一、二、三到三、二、一的最终转化。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基于第三产业巨大的就业吸纳能力等特点,其健康发展对于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贡献率等指标对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数量分析,说明第三产业的历史发展变迁。

一、第三产业政策发展演变

中国第三产业起步比较晚,直到1979年才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表现为“农轻重”,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正常发展。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仅为5.3%。197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1.4%,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仅为13%,其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80年代后,全国上下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学术界对第三产业进行了大量探讨,但是中间起起伏伏,矛盾冲突明显存在。直到1985年4月5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该报告对三次产业作了明确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从此,第三产业出现在中国第五个五年计划文件中。整个80年代,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2.3%,高于GDP9.3%的增长速度,其占国内生产总之的比重也由21.4%提高到31.3%,就业人数比重由13%提高到18.6%。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期间也有一定起伏,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20世纪90年代后,第三产业开始全面发展,其标志是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随后,政府又出台了系列重要举措,加强了第三产业的改革和引导。20世纪90年代最初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6%,第三产业年均实际增长9.6%。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年均上升1.08个百分点。20世纪,第三产业的全方位开放,政策的倾斜以及竞争活力的提高都给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第三产业以新的面貌带动经济稳步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朝着主导产业的方向迈进。

二、河南第三产业发展阶段数量分析

从宏观政策的演变、质量、速度及结构方面来看,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缓慢发展、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

(一)第三产业缓慢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前,河南省第三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占GDP比重偏低。从纵向看,1952-197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62.2∶22.8∶15变为40.7∶42.3∶17,就业结构由89.78∶4.4∶5.83变为82.35∶10.09∶7.55。28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仅增加1.72个百分点。这期间,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虽然增加值由5.4亿元到32.27亿元,但是比重则基本没有变化。从行业结构看,1952年、1957年、1962年运输、仓储及通讯业比重分别为9.3%、16.0%、14.4%,到1978年其比重提高到23.9%。其特点是发展缓慢、比重偏小。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发展速度有所提高,这与当时开放前夕的舆论有极大联系。从比重上看,批零贸易、餐饮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在建国后历史上是最高的。

(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阶段

1、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1980-1990年,河南省总体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第三产业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从纵向看,1980-1990年10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就业比重增加5.81个百分点。10年间就业比重增加相当于1952-1979年就业比重增加量的378%。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说明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吸纳能力、整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横向相比,第三产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个期间,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平分秋色,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最快,呈高速度增长的态势,增加值由1980年的41.49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77.03亿元。

2、贡献率、生产率指标:从第三产业贡献率来看,平均保持在38.72%,同期贡献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1981年、1983年例外),其中有六年超过第二产业,而且保持稳重有升的态势,第二产业则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1980年、1981年分别为1788元/人/年、1892/元/年,1990年、1991年劳动生产率分别为4831元/人/年、5438元/人/年,十年增长了3550元/人/年,年均增长19.85%,高出第二产业11.9个百分点。此阶段的特点是,高速度增长,但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还处于量变阶段。

3、行业结构:在此期间,由于当时统计制度还不健全,只统计了第三产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并且数据不全。1980-1990年期间其发展速度很快,比重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小高峰。从1990年开始比重有所下滑;批零贸易、餐饮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6%、25.4%、20.9%,同样出现了历史上的高峰期,直到90年代中期后才又一次充满生机。第三产业都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当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市场活力以及政策上的倾斜。

(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阶段

1、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1991-2009年,改革开放这二十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呈现出总量迅速增加但比重停滞不前的状态。从纵向看,1991-200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30.9∶51∶18.1变为14.5∶56.9:28.6。20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基本上维持在30%左右,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总量上由323.0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271.06亿元,增加了1531.89%。三次产业结构由69.28:16.34:14.37变为2008年的48.79:26.8:24.41。8年里就业比重提高了10.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继续平稳发展,其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得到体现。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绝对总量增加幅度为163%,而比重基本不变,说明第三产业的变化还是处于量变阶段,第三产业结构没有新的变化。横向来看,我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处于下游地位。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为: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河南居最末位,与排名第一的安徽相差1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为:湖北、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安徽、河北、河南,河南居最末位,与排名第一的湖北相差15.6个百分点。

2、贡献率、生产率指标:第三产业贡献率年均27.95%,比第二阶段下降10.77个百分点。1992年、1993年、2007年、2008年的贡献率基本没有多大变化。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于1992年、1993年分别为6046元/人/年、7274/元/年,2007年、2008年分别为33621元/人/年、37790元/人/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分别为第三产业1867.29元/人/年、第二产业3586.5元/人/年、第一产业471.5元/人/年。第二产业年均生产率为29021.5元/人/年,第三产业年均生产率为18155.6元/人/年,第一产业4074.5元/人/年。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总量结构、就业结构还是从贡献率、劳动生产率来看,河南省处于二、三、一的结构状态。与相关省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河南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3、行业结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南省步入经济快速发展轨道,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也愈发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能力。河南第三产业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投资力度逐渐加大,总量规模成倍增加,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河南省第三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1991-1994年基本维持不变;1995-2002年分别为20.0%、21.5%、23.3%、236.%、24.1%、25.1%、25.3%、25.5%;2003-2008年又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到2007年的19.2%,2008年为19.8%)。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所占第三产业比重由1991年的20.8%上升到2007年的27.9%、2008年的28.7%,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社会服务业也基本呈现上缓慢升趋势。2006年底,传统的批零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合计为48.3%,比与我省相邻的河北、安徽分别高6.0和9.2个百分点,依然保持了在第三产业中的基础地位。2003-200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为10.8%、15.7%、14.3%、15.5%、18.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0.4%、14.6%、14.3%、14.2%、16.5%,餐饮业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4.9%、24.6%、16.3%、25.8%、29.8%,而同期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幅则分别为9.1%、10.6%、12.6%、12.0%、13.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增幅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增幅且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依然相对缓慢,所占份额偏小。2006年金融、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比河北高0.2个百分点。1999年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增加值为277.45亿元,到2008年为829.47亿元。存款规模方面,2003年至2007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8.1%、12.9%、15.9、14.9%、9.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5.6%、9.5%、4.8%、15.2%、11.4%。

三、结论及建议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遭遇瓶颈

瓶颈效应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束缚。发展历史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宏观政策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如消费水平等外在环境的变化已经不能很好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政府要继续深入改革,优化其发展环境,放松管制,为其良性发展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持。二是第三产业的第二层次发展不足。第一层次边际贡献率已呈现负数,其发展已临近“拐点”,而第二层次贡献率较高,已经进入发展的“起跑线”,但是发展缓慢,成为制约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二)从贡献率、生产率指标看,河南省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态势

三次产业增加单位就业人口对GDP的贡献率由一、二、三依次递增,三次产业GDP增加一单位对本产业就业人口的贡献率由一、三、二依次递增。但是从贡献率、生产率指标来看,河南省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态势。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初步出现,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内部四层次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层次,保证第一层次的稳步发展。

(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失衡

河南省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占主导地位,而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小。其中,河南省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符合第三产业构成变动的规律,而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不降反升,明显不符合第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新兴产业所占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其中以金融保险业最为明显。所以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培育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和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通过产业创新,继续稳定传统产业的发展。

(四)人才的结构性失衡

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产业特别第三产业就业带动能力加强,符合配弟・克拉克定律。但是,现实是存在就业难的突出问题,这主要是人才的结构性失衡。政府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调整人才结构,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才培训,培育出适合第三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别要加强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人才的培训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悦,李平等.产业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2).

2、郭小燕.河南省与相关省份第三产业发展比较[J].中州学刊,2007(4).

3、朱明启.2006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整分析 贵州省

贵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胡晓登通过研究也指出,工业强省战略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是促进贵州工业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发展,而工业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即产业结构则是决定工业强省“好”的关键性因素。夏杰长等也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引起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学者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研究三产的产业、就业间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贵州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就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常用结构偏离度指标衡量。其定义为:结构偏离度Ⅰ=Yi / Xi-1,结构偏离度Ⅱ=Xi-Yi ,其中i=1,2,3; Yi :第i产业产值占整个GDP比重; Xi:第i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 Yi / Xi:比较劳动生产率。三产总偏离度:■|Xi-Yi |。

结构偏离度Ⅰ、Ⅱ是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状态的指标,偏离度越高,表明结构偏离越失衡;反之,偏离度越低或趋向0,表明产业、就业结构趋于均衡。采用总偏离度衡量三产总体偏离程度。偏离度越高或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大,表明劳动力迁移动力将越强,产业间转移可能性就越大。依据结构偏离度指标定义,计算出贵州(1990―2010)的结构偏离度及总偏离度(见表1)。

由表1,从结构偏离度Ⅰ知,1990―2010年第一产业皆为负值,表明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高,第一产业效益明显偏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小。总体呈上升趋势,至2010年达到-0.73。尽管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绝对值仍稍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0.72。平均偏离度为-0.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68,表明作为贵州传统优势产业的第一产业,在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三产业平均偏离度皆为正值,从2004年起第二产业虽有递减趋势,但绝对值仍很大,结构失衡较严峻,平均偏离度3.2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96;从2007年起第三产业虽有递减倾向,但表现不明显,平均偏离度为1.21,远高于该阶段全国平均水平的0.41。

从结构偏离度Ⅱ知,第二、三产业皆为负值,表明就业比重小于产值比重。二、三产业较少劳动投入将产生较高产出,相比第一产业部门收入,劳动者为追求较高收入将进入二、三产业,二、三产业皆存在劳动力迁入可能性。从2004年起,二、三产业偏离度分别呈现上升、下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高于第二产业。二、三产业的平均偏离度分别为-27.84和-19.05,绝对值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33和-10.55。

贵州1990―2010年,总偏离度下降幅度为7.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77%,但总偏离度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结构偏离度Ⅰ、Ⅱ的相关分析,表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整体效益和水平皆偏低。贵州总偏离度平均值为93.78,同全国平均值65.77存在28.01的差距。

二、贵州三次产业就业效应分析

采用就业弹性指标来分析由于结构调整引起GDP和就业增长率的内在关系,即经济增长对就业效应的关系。定义:就业弹性系数=E IRATE/GDP IRATE,其中GDP IRATE:GDP增长率,E IRATE:就业增长率,表示GDP增长率提升1个百分点能拉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

就业弹性系数综合反映了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关系。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将越强。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也不明显,其中,(1)就业弹性>0,数值越大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将越强;(2)就业弹性<0,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将产生“海绵效应”,即GDP增长率>0,就业增长率<0时,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反之,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吸入”效应;(3)就业弹性=0时,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无拉动作用。由就业弹性系数定义计算出贵州(1990―2010)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及总弹性(见表2)。

由表2,贵州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总体波动较平稳,但在2001年发生突变,就业弹性达到25.052,较同年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偏高,表明当年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明显。1991―2010年,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总体波动较明显,其中第三产业幅度变化为6.222,高于其他两个产业,表明贵州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劳动效应逐渐凸显,其中贵州三产的平均就业弹性分别为(1.147,0.106,0.642),进一步表明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高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就业拉动效应高于第二产业。

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逐年递增,表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变得显著。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总体趋势平稳,表明该阶段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其中,在2008―2010年,尽管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皆为负值,不意味第一产业GDP增长不能拉动就业,而是说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存在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趋势,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三、结语

在“十二五”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背景下,贵州要以此为契机,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带动第二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第二产业的工业产值。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同时注意相关培训与产业就业市场的需求不要脱节,以期提升劳动者就业素质。比如可加大职业教育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发挥第三产业产值的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作为解决贵州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要不断提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加大产业转移力度,逐步改善第一产业就业吸纳效应过大但产值过低的局面,并且配套、完善相关产业、就业政策,改善结构偏离度,朝产业、就业均衡发展的道路迈进,并形成合理的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保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①胡晓登. 贵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硬约束与工业强省[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1)

②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 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5)

我们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快车道”模型来调整地区间产业结构。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的基本思想为:在需求与产出平衡情况下,总产出x(t)应等于中间投入需求Ax(t),投资需求B[x(t+1)-x(t)]以及最终消费需求c(t)的和,平衡方程式为:总产出=中间投入+投资+消费

附图

其中:A,B,T如前所述的矩阵,q为待定未知数,x(0)为初始期的产业结构,为最优产业结构,也就是我们所求的第t期的产业结构,即“快车道”上的产业结构;x(1),x(2),……,x(t)分别为初始期到第t期的产业结构。且x(1),x(2),……,x(t)皆为六维列向量。求出第一、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的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

二、实例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们利用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尽快地进人“快车道”,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首先我们把1997年江苏省40×40(即40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3×3(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表。1997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见表1。

表1 1997年江苏省三产业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附图

由投入产出表可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附图

在计算相应的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时,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形成固定资产,因此b[,1j]  b[,3j](j=1,2,3)都为0。由于各产业固定资产总值无法从统计年鉴中直接查出,因此只能应用间接方法进行计算。由江苏统计年鉴和1997年江苏省建筑业占用固定资产为242.8亿元,全社会独立核算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为175.92元,再由第二产业的总产值14570亿元,同期江苏省建筑业产值为1530.7亿元,可计算出1997年江苏省工业所占用的固定资产为:(14570-1530.7)亿元÷1.7592=7412亿元,因而江苏省第二产业占用固定资产为7654.8亿元。

在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总值的基础上,根据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比例,推算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总值。在计算第一、二、三产固定资产比例时,依据1992-1997年数据,用三次产业固定资产形成比例的平均值来代替它们的固定资产比例,因而可得江苏省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比例为:2.452%∶48.472%∶49.076%。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387.2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7750.2元,则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为:

附图

1997年江苏省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42.5%,33.3%,24.2%,则消费系数矩阵T为:

附图

由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得平衡增长率α=1/5.538=18%。此时,最优强度轨道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5.99%,70.57%,23.44%)

而实际上江苏省1997年社会生产总产值按统计年鉴的数据各产业的结构为:9.17%、73.24%和17.59%。说明江苏省产业结构在1997年与平衡增长轨道还有一定的距离。

前面已经讨论了“快车道”模型的平衡增长解。那么平衡增长轨道是否就是最优的轨道呢?直观地说,生产出来的产品正好是所需要的产品应该是最佳的境界。因此平衡增长轨道应该是最优的轨道。也就是说,如果经济系统产出比例正好在平衡增长轨道上,那么应当沿该轨道前进。如果在初始时期经济结构不在平衡轨道上,那么就应调整到平衡增长轨道上来,然后再沿该轨道前进。利用动态线性规划模型计算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我们计划用8年的时间把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到“快车道”上,也就是说,8年之后的江苏省一、二、三产业结构为:在已建立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中,取x(0)=(9.17%,73.24%,17.59%)[T],x=(5.99%,70.57%,23.44%)[T],x(1),x(2),……,x(8)分别为1998、1999、……、2005的产业结构。利用计算软件对上述线性规划进行求解,并对所得结果归一化,可得江苏省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所对应的产业结构如表2。

表2 江苏省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单位:%

附图

由于以上结构为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我们一般所说的产业结构是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因此我们要把它转化为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我们用1994-2000年的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之比的平均值作为它们的换算系数,则一、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的换算系数分别为0.4974,0.2132,0.5603。可得江苏省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表3 江苏省产业结构模拟值与实际值对照

单位:%

附图

表4 江苏省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单位:%

附图

由表3可以看出,利用“快车道”模型计算得到的产业结构与实际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具体调整方案见表4,江苏省经济结构经过5年的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12%下降到2005年的9.6%,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51.6%下降到2005年的48.3%,下降3.3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36.4%上升到42.1%,上升了5.7个百分点。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江苏省三次产业顺序可由现在的“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

三、结 论

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按“快车道”模型计算的最优强度轨道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即随着投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矩阵A、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与消费系数矩阵T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应随时调整平衡增长轨道,使经济系统始终沿着“快车道”运行。

【参考文献】

1.党耀国等:《中国农村经济评估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年第3期。

2.于立:《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5月版。

3.钱志新:《面向新世纪的江苏经济发展新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张金水:《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党耀国、刘思峰:《河南省宵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5期。

6.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版。

7.刘思峰:《区域经济评估·预警·调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朱永达、刘思峰等:《中观经济管理—理论、模型、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刘志彪等:《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6)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吻合度越高,其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就发挥得越好。数据分析表明,南京市高职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第三产业倾斜,分布无序,专业实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必须合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市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以达到科学布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吻合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61-04

收稿日期:2014-11-21

作者简介:徐永兵(1977—),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开放大学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贸易经济与教育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开放大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研究”(12SEW-Y-023)

近30年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区域经济不协调,毕业生就业率低等。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高等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只有主动适应一定区域内经济结构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步,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中发挥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拥有应有的地位。

目前,江苏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也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江苏经济也受到国际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对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寻找问题,探究根源,可以发现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并为江苏经济的提档升级提供人力支持。

一、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罗素在其《罗素论教育》一书中说:“大学乃是为了两个目的而存在:一方面,为某些职业训练人才;另一方面,从事与眼前用途无关的学术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职业导向型很强的高等教育形式。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大多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与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在社会发展上,均很好地发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显然还相对滞后,因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在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介绍;二是相关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最近两年的相关研究出现了一波热潮。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有关注一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也有以一个市或一所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依据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来阐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问题,近两年的研究开始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二、江苏省区域经济特点分析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江苏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0.2:43.5,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比2011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具体产值行业分布见表1。

(一)第一产业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3372.5万吨,比上年增产64.7万吨,增长2%。大多数农(含林、牧、渔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棉花、花生和蚕茧的产量下降。

(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11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增长最快的六个产业见表2。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6559.4亿元,增长20.4%。其中,制造业投资15601.7亿元,增长19.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059.0亿元,增长5.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4.5%。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717.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490.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492.0亿元,分别增长30.5%、38.6%、67.9%。

(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持续提高

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367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3.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生产稳健增长。铁路客运量完成1.2亿人次,增长10.9%;公路客运量25.5亿人次,增长8.4%;公路货运量15.4亿吨,增长9.2%;水路货运量5.9亿吨,同比增长8.6%。2012年年底,全省服务外包企业登记单位数有6524家;全年完成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53.6%;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3%。

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1.4%,在15个服务业行业中,投资保持增长的有14个,其中金融业增长7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3.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50.3%。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招生状态分析

2012年,南京共有25所院校招收高职考生,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单位的近三分之一,这一群体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5所院校共设置了207个专业(注:笔者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对有不同方向的专业进行了合并),共招生34794人。与2011年相比,出现了20个新专业,同时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招生总人数减少了4321人。

(一)专业及招生人数行业分布情况

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59个,占专业总数的28.50%,59个专业共招生1110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1.90%。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有129个,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其他的19个专业没有明确的产业指向,共招生685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8.92%。

(二)新增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在宁高职院校招生新增专业20个,合计招生875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5%,详情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量为0个;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量为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20%,共计招生18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21.5%;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量为1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70%,共计招生63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72.9%;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专业2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10%,共计招生49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5.6%。

(三)停招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共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这15个专业在2011年共招生448人,平均每个专业招生约30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只招了1人,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无线电技术专业,招收了90人。在停招的15个专业中,有10个专业指向第二产业,其余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分析

(一)总体吻合度分析

由于在宁高职院校中没有涉农专业,而在江苏省的其他城市有专业的涉农高职院校,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暂不涉及。为了分析需要,本文将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19个专业,6854人,按产业比例分摊到第一、二、三产业中去。数据处理之后,指向第二产业的招生数为1454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1.8%,指向第三产业的招生数为1972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6.68%。

与地区产业生产总值相比,招生数向第三产业倾斜比例较高。即使结合区域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对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预期,这一比例关系依然预示着区域内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偏离。

(二)产业内分析

1.第二产业。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统计部分又分出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其产值分别占地区总产值的0.6%、41.4%、2.2%、6%。

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201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将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进行归类,并依据招生数计算出分行业招生占比、分行业产值比一起构成表3。

以招生占比和产值比为基础数据,绘制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图,见图1。

散点图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的分行业产值比与分行业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偏离的一点是建筑业。

散点图给出了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大致的相关关系,但无法准确描述相关程度的大小。可使用EXCEL计算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其结果为0.8823,这一数据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为进一步确定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下面开展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只需要在散点图的基础上添加趋势线,即可得到回归分析的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趋势线的公式为:y=0.423x+0.0267,拟合优度为:R2=0.7785。回归公式中的斜率0.423,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较强,说明分行业产业产值比每增加1%,该指向该产业的高职教育招生占比就增加3%,R2=0.7785说明这个公式能够解释数据的77.85%,说明这个公式的解释力度较强。

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高,偏离较大的产业是建筑业,这和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建筑业繁荣有密切关系。

2.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一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国家统计部门将第三产业又划分了14个产业开展统计。依据这14个产业的划分,将高职院校的招生的专业指向再次细分,得到表4。

表4第三产业分行业产值占比与专业招生占比对比表

为了看清在第三产业内的产值占比与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制作图3。

图3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分行业产值占比和专业招生占比呈现出的相关性较弱,趋势线反映出产值占比和招生占比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2=0.0976表明趋势线公式解释力度较弱。

分析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差。

五、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建议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

分析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第三产业倾斜,且分布无序,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有129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在2012年这一不均衡进一步强化,在2012年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为0个,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为4个,其中两个指向建筑业,有14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而在2012年取消的15个专业中,10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二产业,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其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物流管理专业,共招生945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医学文秘和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专业,只招了1个人,招生数超过100人的专业20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30人。指向第三产业的大多数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00人,从而专业也就无法做强,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差。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无序,与区域经济吻合度较差。

2.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热点行业倾斜。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共招生17384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49.96%。

在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为7个,共招生5697人,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2.8%在指向第二产业的7个专业中,有3个专业指向产值只占6%的建筑业,合计招生2744人。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9个,共招生6322人,占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6.4%;其中有3个专业主要指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招生人数1833人;1个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多达2821人。

3.忽视基础性行业的人才需求,不均衡有强化的趋势。在统计的25所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招收直接指向农业的专业,而2012年农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6.3%,从业人口更高达989.98万人。而明确指向产值占区域经济总产值41.4%的制造业专业仅有43个,招生人数仅占招生总人数的19.44%。即使是在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第三产业中,产值占比10.6%的批发和零售业,明确指向该行业的招生占比仅为1.3%。

(二)优化专业结构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主动适应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江苏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重新厘定政府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与地位。政府部门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做好政策制定,经济预测等方面的宏观职能,积极引导高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建立符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人才的需求预测,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调整的宏观指导,并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规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专业结构设置调整行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规划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重复与盲目,避免人才资源的过度生产。

2.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在专业设置中的导向作用。就业质量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人力资源市场是实现就业的最重要途径。因此,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时刻关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规模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建立课程适时调整机制,便于将企业对人才最新的能力需求加入到培养过程中,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上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3.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的自主功能。应该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自主功能,建立科学的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院校—行业—企业互动机制,提高专业设置与建设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建设一批与江苏省支柱产业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和调整要突出区域特点,关注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优化专业结构统一起来,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罗素.罗素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户小英.国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曾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4]赵磊等.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

[5]周开俊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6]杨濯.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23).

[7]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 城镇化 第三产业 复相关 自相关 和田地区

2000年以来,和田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提高,高于全疆平均水平,而城市化水平缓慢提高,城市化率仍然低于全疆平均水平。2000—2011年,和田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增加15.5个百分点,城市化率仅增加4.89个百分点。和田地区城镇化是全疆城镇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究竟第三产业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正确与否,全疆城镇化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和田地区统计年鉴》(2001—2012)。

1、城市化率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最主要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指标、城市用地比重指标以及综合指标法。其中,城市化率比较通用,定义为:

X=■×100%=■×100%

其中,X系城市化水平;U系城镇人口;R系农村人口;N表示区域总人口。

2、相关分析

用相关系数测定一个两变量变动的联系程度和联系方向。设x和y为两个不分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对等变量,n代表成对变量值数目,则相关系数r为:

r=■

r值在+1与-1之间,其值越接近±1,表示两变量直线相关的程度越高,越接近零,则相关程度越低;正号r值表示两变量有同增同减的同方向变动关系,而负号r值则表示一增一减的异方向变动关系。采用SPSS19.0的相关分析。

3、自相关分析

自相关分析一种借助参数验证来较为准确地进行时间序列识别的方法,最常用的统计量就是自相关系数以及由此建立的卡方检验。根据自相关系数可以进一步计算时滞序列和Q统计量,通过卡方检验判断时间序列的趋势性。

二、和田地区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特征

1、城市化发展

2000年以来,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有明显提高,从2000年的11.98%提高到2011年的16.87%,增加4.8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44%。但城市化水平始终低于全疆(43.5%)和全国(51.27%)平均水平。

2、产业结构变动

(1)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性变化。2001年,和田三次产业的构成为53.2∶13.2∶33.6,同期新疆为19.4∶42.4∶38.2;2011年,和田三次产业构成为31.8∶19.1∶49.1,新疆为17.3∶50∶32.7。十二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心。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按照国家统计局1985年对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它又包括四个层次,如表1所示。

鉴于和田地区统计资料中第三、四层次区分不明显,本文将这两个层次合并,即将第三产业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第三层次为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和田地区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比重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波动绝对值为0.29,其中,2005年开始持续缓慢上升。第二层次总体呈微弱下降趋势,波动绝对值为0.14;第三层次比重远高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总体呈下降趋势,波动绝对值为0.36。2011年,三层次的比重分别为21.24%、14.37%和64.39%,如图1所示。

三、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关性分析

2000年以来,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呈同向增长,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化(见图2)。第三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31.03%增长到2011年的48.60%,增长近17个百分点;城市化率由11.99%增长到16.87%,增长近5个百分点。

1、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变动的相关性

为了进一步明确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变动关系,采用零阶相关性。因数据不呈正态分布,故采用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见表2)。

可以看出: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和0.958,双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均通过检验,即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

2、城市化水平的自相关分析

运用自相关系数及x2(卡方)检验,考察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自相关性(见表3)。

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阶、二阶自相关系数分别为0.73和0.62,均大于0.57,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这两个自相关系数与0有显著差异,即时间序列是非随机性的。说明当年的城市化水平与前一年、两年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三阶、四阶自相关系数小于0.57,表明时滞为3、4的城市化水平序列为随机性。即当年城市化水平与前三年、前四年相关性较小。

Q统计量均大于卡方检验的临界值,说明这四个自相关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时间序列具有非随机性,即和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趋势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和田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粘滞性,当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受前两年影响。城市化水平缓慢提高,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3、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相关性

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受其内部各层次比重变化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带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具体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第三产业内部各部门变化与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相关研究表明,该层次第三产业是伴随工业化而生,在城市化初期,机器大生产带来的聚集效应致使农业人口大面积转化为工业人口,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城市化初期第一层次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应与城市化速度呈正向关系,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该正向关系逐步减弱(见表4)。

结果表明,第一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79,p=0.002

第二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601,显著性p=0.039

>0.01,说明第二层次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相关性不高且不显著。和田地区第二层次第三产业比重与城市化率呈反向变动:第二层次比重波动性下降,城市化率持续缓慢上升。第二层次中,商务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比重先逐步降低,2005年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缓慢增长;金融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社会服务业等就业弹性较大的行业一直处于增长期;其他服务业也相对快速发展。整体看,第二层次产值的变动主要受商务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状况的影响,第二层次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强。

第三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357,p=0.255>0.01,说明第三层次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相关性小且不显著。2000—2011年,第三层次的比重呈波动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而后平稳,比重均超过60%,与2000年相比,2011年比重增加0.97个百分点;同期,城市化率持续缓慢提高。可见,第三层次的发展对城市化率的提高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影响。第三层次各行业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的行业,就业弹性较小,大量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相对较弱。

四、结论和讨论

1、结论

(1)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逐年缓慢提高,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和田地区产业结构已由一、三、二转变为三、一、二。第三产业稳步提高占有半壁江山,其中流通部门波动较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波动较大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他部门总体平稳且所占比重在60%以上。

(3)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受前一年或者前两年发展情况的影响大,自相关性较高;城市化水平时间序列为非随机性,具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

(4)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与城市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及其他部门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流通部门比重的提高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密切正相关;而其他部门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相关性较弱。

2、讨论

通过对和田地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动态关系的分析,对比与中国、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田地区第三产业和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着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和田地区非农产业比重很高,第二产业弱小,第三产业大而不强,城镇化推动力不足。2011年,非农产业比重68.2%,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19.1%,比2000年增加5.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49.1%,比2000年增加17.68个百分点;城市化率16.87%,比2000年增加4.88个百分点。二产发展速度与城市化率基本持平,三产发展速度远高于第二产业和城市化。目前,和田地区第二产业非常薄弱,发展不够稳定,未成规模,造成城市化直接动力严重不足。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不大,造成城市化后续动力大而不强。第一层次的流通部门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积极因素,第二层次金保房商等服务业比重总体下降,教育科研与技术服务所占比重一直较低,对城镇化发展没有显著影响;第三层次的部门所占比重始终稳定在64%左右,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持续影响。

按目前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至2030年和田地区的城市化率也仅仅达到38.23%,离南疆三地州“至2030年城镇化率55%~60%”(《新疆诚征体系规划(2012—2030)》)的目标还相差很远。因此,在今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大第二层次的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经济增加值,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才能完成既定目标。

在今后的研究中,为了能够更为透彻地探讨和田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应进一步结合“就业结构”分析。从业人员的就业分布、产业转移情况,更能从本质上说明城镇化的效果。

(注: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项目(XJC

SFZ201204);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XJNU1

014)。)

【参考文献】

[1] 王乐军、郑近德:湖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8).

[2] 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2).

[3] 程林、靖冬铌: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基于广西地区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1).

[4] 刘秀兰: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

[5] 涂湘蕻、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规律[J].学术论坛,2002(5).

[6] 王丽君:和田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J].福建党史月刊,2010(10).

[7] 刘长胜: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

[8] 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

[9]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0] 夏显力等: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1] 马姝婷等: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11(4).

[12] 田坤明等:新疆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