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6 12:07:16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篇(1)

关键词:地方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优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216-03

一、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分在本地的缩影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是以分布于各个地域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各地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有些文化纯粹属于地方性质的,有些虽然存在于本地,但它的内容却是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比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西安秦陵兵马俑,山东曲埠孔庙,湖南永州舜帝南巡九嶷山、浯溪碑刻《大唐中兴颂》,等等,看似小地方、欠发达地区的文物,其实蕴含着我们国家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大学问。为此,我们以湖南永州市为例,梳理积淀在永州地区的文化资源。

湖南永州古称零陵,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历史悠久,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永州一本书”。一是历史名人名事繁多且层次高。有中华始祖之一的舜帝,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书法草书之源的怀素,理学鼻祖和道学宗师、湖湘文化之源的周敦颐,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一届核心领导人李达,叱咤风云、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陶铸等。二是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且档次高。很多文化表面上属于永州,其实已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层面,比如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廉洁文化、碑刻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红色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达两千多处,被国家、省、市、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永州地方文化在两千多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但作为永州文化主流的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等等,或多或少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作为所在地方高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三是优秀文化哲理深刻且立意高。既有舜帝南巡的德孝文化、柳宗元遭贬谪受挫后的民本思想、周敦颐出身贫寒展现的清廉正气君子形象、浯溪碑刻蕴含的爱国强国梦想文化,也有近代革命志士精神风范和工农红战永州的红色文化:李达――宣传马克思主义贡献及建党先驱;李启汉――为真理而“把牢底坐穿”的大无畏精神;陶铸――为革命和建设奉献一生及“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无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五次转战永州、艰苦奋战的长征精神等。梳理这些积淀在永州却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的优秀文化,发现里面包函着大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子,我们可以随手可得。

二、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的功效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科学迅猛发展,经历了高考“黑色六月”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微妙复杂的心理。

一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不可小觑。国家非义务教育收费教育改革后,大学生普遍承受来自经济、知识技能汲取、爱情、就业、人生定位等方面的压力:“毕业即过时”的知识技能更新、“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形势、浪漫爱情与现实问题的背离焦虑、社会问题与书本知识的脱节困惑,让曾为“时代骄子”的当代大学生确实不容易。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导致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使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为此,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势在必行,以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学生工作关键的一环。

二是需要心理辅导、调试和健康教育。心理学表明,思想心理是个人心理的重要方面,思想心理素质与能力、身体、文化等素质等共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素质平面,而人的思想心理素质在素质平面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性指向作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予以重视、加强和完善的过程。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优秀文化支撑。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文化传承具有稳定性、延续性,文化与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定式和意识力量。同时,文化又是受价值观念引导的体系,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价值观,文化满足的是价值标准的需要,因而文化与价值观密切相关。

四是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有优势与作用。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形成的,伴随着一定的民族传统、民族习性和审美观念而显现出独特性,对本土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有独特的优势作用:(1)贴近。除少数地区以外,新世纪以来我国基本上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校,地级市的面积一般是1~3万平方公里、人口几百万,运行模式是市区向县区农村辐射,所以在市区就读的大学生了解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并不难。(2)亲切。本地优秀文化常常积淀于口口相传、遗迹之中,很大部分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许大学生的亲属就能娓娓叙来,用家人、亲戚所感知的文化来劝导大学生、疏导思想情绪,胜似家庭教育,亲切和蔼。(3)自豪。把本地优秀文化挖掘、展示出来,特别是联系中华民族的“大文化”来审视本地“小文化”,联想中小学、大学教科书提及的事件、典故来观察本地文化实现“以小见大”,当地大学生会豁然开朗,感到由衷自豪。(4)吸收力和感染力强。随手拿来、随时可见的优秀文化经过加工、透视、联想以后,伴随着家人共鸣、社会反响,用它们做心理健康辅导材料,学生肯定能记忆犹新、内心感触不小,甚至有时起到四两拔千金的功效。

可见,如果能“跳出永州看永州”,“润物细无声”地把这些优势文化从本土层面拓展到国家民族层面来认识,利用它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本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产生独特优势作用。

第一,开设地方文化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开设。例如,根据永州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开设《舜文化研究》、《柳学文化研究》、《理学文化研究》等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永州地方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等,这不仅可为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也是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进行更积极的尝试。

第二,开设地方文化专题讲座。专题育讲座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永州本土高校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聘请专家开设地方文化系列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熏陶,使之成为本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

第三,编辑地方特色教材。地方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广大教师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和相应课程及教材建设,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永州地方文化课程教材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内容进行补充,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

第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对高校所在区域文化缺乏了解和感受。因此,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参加当地的各类纪念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参观工厂、企业、农村、街道等,可让他们亲临其境,了解永州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永州的开放发展进程,领略永州风土人情,感受永州民间文学艺术等,从而使之对永州地方文化有更多的感悟,并上升到理性的沉思,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五,营造文化氛围平台。这包括举办地方文化专题展览、建设专题网站,拍摄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出版宣传读物等,利用传播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氛围及宣传平台,使大学生受到永州地方文化的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本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地方优秀文化价值观

文化是心理的凝结,心理是文化的驱动,文化载着价值观。“文化是心理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也是误解最深的一个概念……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任何精确评价、有意义地理解和适当地改变行为的尝试都是误导的、天真的和危险的。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1]

第一,“德孝”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始祖舜帝以德、孝闻名于世,南巡苍梧之地、归葬九嶷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构成了舜文化的核心价值。这是教育学生孝顺、有德性的绝佳材料。在永州宁远县城南,舜帝南巡归葬陵庙每年吸引着海内外数成千上万的华夏子孙前来祭拜。“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是《史记・五帝本经》的记载。舜帝是道德文明始祖,九嶷山成了中华人文始祖之一舜帝的长眠之地。舜帝推崇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推行“以和为贵”,舜文化之魂可为“德为先,重教化”,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和谐共处。因此,《韩非子》记载:有争地盘的,“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有争水面的,“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有争陶地的,“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牟”。此外,《尸子辑本》、《淮南子・修务训》也有类似记载,都表明舜到哪里,哪里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第二,“和合”中庸的调节。舜文化的和谐催生了阳明山“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建立和谐、友善、亲密、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反之,不和谐、紧张、敌对、消极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是有害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还不完善,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永州本土高校要善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中舜文化这种独特的为人处世观,强化对大学生“和谐人际观”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亲民爱民、自强不息精神的驱动。柳宗元、怀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在朝廷政治上形同囚徒,老母病故,爱女早夭,五年内连遭四次大火,天灾人祸,饱经摧残,柳宗元未老先衰,百病丛生。但他没有消沉、颓废,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通过了解民情,发愤著述,从事文学创作,让不长的一生留下了近700篇诗文。谪居永州十年,恰恰是柳宗元思想最成熟、创作大丰收的十年。联系现实,人生旅途不会一帆风顺,人们的追求有时总会与现实背道而驰,每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总会遇到障碍和干扰,这就是挫折。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顺、身体上的不适、同学间的摩擦、恋爱中的波折、就业中的失意,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挫折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教育。在这个方面,永州地方文化中有非常成功的思想和实践值得借鉴。唐代狂草书法第一人怀素,是永州人,他勤学苦练书法的精神使人叹为观止。由于家境贫寒,连书写的纸张都买不起,只好在寺庙墙壁上、衣帛上、器皿上练字,后来用木板做了一个漆盘和一块漆板,在上面练字,写了擦、擦了写,久而久之,竟把盘子都磨穿了。“弃笔成冢,盘板皆穿”,怀素这种勤学苦练精神和不辞辛劳、千里求教的毅力及练就的草书风格,为世人所钦佩,成为书法史上与张旭齐名、引领一代的草书法家,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因此,本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柳宗元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地奋进、怀素锲而不舍地进取的博大精神,融入到对大学生的教育之中,学生就会形成只有具有刚强意志人生态度的人,才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获得成功的思想意识,而不是坐享其成的社会市侩思想。

第四,理学文化的激励。周敦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道学宗师、思想家、哲学家,“上承孔孟,下启程朱”,是廉政廉洁的典范、清正象征,而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语)。体现周敦颐修养观的《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是历代帝王治国、百姓持家、君子修身的典章。尤其是《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周敦颐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坦坦荡荡,不攀附权贵、趋炎附势,不媚俗、不同流合污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绝好素材;周敦颐出身贫寒家庭,自幼丧父,勤奋读书,从道县农村奋斗出去、最后实现“小小鲫鱼敢在黄河起浪”的成材之路,无疑对家境寒酸的大学生有示范作用,激励他们自立自强、刻苦进取的精神,摈弃自卑自大、依靠关系的腐朽思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认为“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悲剧,现在很大程度上已转为“出生豪门、少年得志、飞来横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再次转型的加快,民主意识、公平理念的加强,“穷不过三代”,“拼爹”、“拼官”的情况越来越少,贫寒家庭出人才、出成果是一个现实问题,周敦颐成材之路给大学生提供了可鉴的路子。同时,周敦颐的“理性命”三范畴在批本体论上联结了性与命,解决了理学“人是什么”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本质、本性与自我、心理等问题。所以,周濂溪关于“性命合一”的心理发生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特殊意义,因为心理发生观是心理学的重要问题,揭示了心理属性和来源。可见,用理学文化精髓激励永州高校学生的情感、毅力,是难得的材料。

第五,红色文化的滋润。永州是红色文化十分丰厚的地区,境内出现了很多党史人物、革命志士和军事活动,有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英勇捐躯的“黄埔第一杰”蒋先云、革命女英雄何宝珍,以及李启汉、陶铸、江华等。陶铸同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伟大情操、“松树的风格”及中国工农红军多次转战永州体现的长征精神,是永州市高校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绝佳素材,对大学生某些价值观扭曲、社会弊端跟风、参与非物质利益、好吃懒做等非健康心理活动,有相当的针对性。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篇(2)

关键词:法律 本土性资源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53-02

本土性资源是立足于一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可以推动和实现法律运作的实效性的资源。就法律运作中的本土性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法律运作中要充分运用本土性资源;另一方面,将移植法律文化使之演变成本土化。前一方面是强调注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和本土性资源,突出个性;后一方面主要是强调将法律移植必须和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本土资源。

一、本土性资源论的概述

本土性资源的内容涉及非常多的概念,譬如:政治的本土性资源;经济学的本土性资源;文化本土性资源。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法律运作中的本土性资源。本土性资源论是基于地方性知识和法律知识论来进行分析的,而对于西方法律具有普适性的言论表示怀疑,坚持发掘本土资源来建设中国法制。所谓本土性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就是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性和惯例。本土性资源论学者认为,国外的法律运作经验能够为我国法律建设提供启发和帮助,而这种帮助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

第一,法律是具有特殊性的,并非具有普适性。譬如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的理论,根据他的理论可以证明中国法律运作发展是地方性的。

第二,国家法不能成为法律运作依靠的主体法律类型。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法律的作用,能够减少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易费用,同时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国家成文法是依托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独有的形态,但这并不是所有社会经济形态法律运作的最优选择。事实证明在中国多个地方使用习惯法要比成文法的运用更加便捷和有效,因此成为法律运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三,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虽然一些理论学者尝试客观地传播外国的法律运作经验,但是在其传达的过程中都会被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扭曲了其原本想要传达的东西。重视本土性资源论的学者认为大范围的仿造立法的特征的法律移植,是有非常大的漏洞和缺陷的。譬如:法律中制定了许多无用处和不适用的条例,照搬西方的法律条文不能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进行操作;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会自发地形成一些社会关系,但是立法者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不能够被法律承认,同时也得不到强大的执法力量来给予支撑,因为没有法律规定的认可,而被视为非法,同时还遭到执法力量的打击。

二、应注重法律中涉及的本土资源

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应当遵循本国实际国情,制定发展蓝图,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路。法律运作的规范和发展更应当如此。法律运作是一定社会的人在各个层面定的条件下为解决其中会出现的问题所创造出来的管理流程。由此,不管是哪一个社会的法律建设文明,都必须与该社会的自然特征、人文风貌以及社会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如法律制度的建设来说,基于本土资源发展的制度,与外来的制度进行对比,其更具有符合社会发展的兼容性。因此,在我国的法律运作发展过程中,本土资源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国家。历经了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先人们创造出多种丰富的制度、思想以及文化。这些文明成果是先人们在遇到生产和生活中各种问题时产生的思想智慧和经验的汇集,而这一定会对现阶段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设想给予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源。譬如:制度资源,中国古代的成文法主要是以刑为中心,经过千年发展演变,刑法文化在人们的思想上印下很深的烙印,不会轻易被改变。刑法方面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土性资源发展法,促进法律运作有效开展。如婚姻和继承等方面,因这些与本地民众的习性、风俗、价值理念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紧密的关联,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性特征和历史继承性,由此在这些方面的法律运行上都要以本土性资源为主。

加拿大的学者克雷波曾经说过,在一定的领域内,尤其是在人、婚姻、家庭等法律范畴中,法律准则是立足于完全不一样的道德、宗教、价值等方面的观念。在财产法和劳动法范畴内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价值也是如此。而且在财产法和劳动法范畴内,将其带有某种社会价值的法律引入原本没有这种价值的其他法律范畴内,这一定是非常困难的。

三、本土资源在中国法律运作中的重要性

中国法律运作的开展必须紧紧依托整个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实践,本土化资源始终引导着整个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实践。由此说明,本土化资源在中国法律运作以及法治国家的建设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一)本土资源是法律移植考虑的必然因素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和政府要顺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对此,我国运用自上而下的立法方式,大规模地移植外国比较先进的法律条例,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有国家的强制力作为支撑,创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法律体系。尽管建立的法律体系比较先进,可在社会实践法律运行中出现了无用处的尴尬局面。法律移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发展和建设不可根除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在法律运作当中总会出现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借助、遵照和采用本土性资源来进行完善其在运作中不适配的地方,从而建立一个实效而又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有效辅佐国家法的推行和实施,并有助于国家制定法的创新

家法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推广和实施,不仅要依托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进行强制推行,同时还要让公众在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并且自觉遵从。在中国社会实践中能够发现,可以被有效推行且容易被公众接受的法律,通常是与发展已经成熟的惯例和人们的习性相接近的规定。显而易见,中国本土性资源对国家法顺利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充满形形的规则,这些都是在社会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人们在其中可获得归属感和便捷,使人们能够对其产生依赖。由此表明,民众需求的国家法在进行推广和实施时,公众对规则的信任能够有效避免其在推广过程中遭受的一些阻碍,从而被公众更容易地认可和遵从。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定参照了很多外国的法律条例以及其立法经验,其中很多为我国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启示和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甚至一些还融入了我国的传统,但是中国的法律运作发展建设依然要紧紧围绕人们的实践。本土性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资源财富。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慢慢积累了丰富多样的规定、习性以及惯例等众多本土性资源,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成为国家法的本源或者被立法者所参照。

(三)本土资源对国家制定法的补充作用

国家法虽然也具有普适性,却不能说国家法在任何地方都是有效的或内容是全面的,必定在某些范畴内是空白状态。对于不能够被国家法控制和调节的地方,就必须依托本土性资源来助其规范公共秩序,并逐渐扩展。与此同时,地方性特色比较浓厚的地区,需要借助本土性资源进行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控,从而促进公平和效率得以更好地实现。由此表明,本土性资源能够完善和弥补国家法调控机制的漏洞和不足,本土性资源可以成为一种实效的、灵巧的补救方法和协同方式。

四、结论

综合上述,中国法律运作过程需要有这些在社会实践中形成非正式制度的本土性资源,给其辅助和支持,为国家法构筑坚实牢固的根基,从而形成国际社会和民众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正当秩序。国家法律的运作和发展,不仅仅要依赖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同时还要遵循国家的本土性资源。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法律运行中的本土性资源,规范合理地将传统法与现代法进行结合,促进正式法与非正式法共同发展,从而早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李越,王少波.基于本土资源的良法善治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6(36):3-4.

[2]蔡志猛.法治建设要充分吸收本土性资源[J].人民论坛,2016(31):176-177.

[3]谭学文.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本土性资源――海事法院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5(1):25-30+101.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篇(3)

摘 要: 由于各种社会思潮在高校中比较活跃、相互碰撞,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红色资源作为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本土红色资源的运用现状和重要作用,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本土红色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 本土红色资源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由于社会价值多元化,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少数大学生贪图享受,失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红色资源作为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精神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本土红色资源的运用现状

1.高校利用本土红色资源认识不足。目前,一些高校对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有教育功能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土红色资源在本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有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鲜有高校把本土红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内容融入教学体系之中、把校园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任务来抓、把网络红色Y源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来建,亦鲜有高校设立专门经费开展本土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都源于高校及其领导对红色资源的特有教育功能认识不到位,导致本土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够。

2.高校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挖掘不多。目前,有些高校虽说开展了红色资源教育活动,但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忽视对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真正内涵、精神和时代价值的领悟,没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鲜有高校对本土红色资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清理,对其红色精神内涵进行挖掘,使本土红色资源体现出来的红色精神没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能使本土红色资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

3.高校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保障不力。从2004年起,虽然国家规定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免票,但是对红色资源景区仍实行收费制,这就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据了解,目前只有少数高校为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专门经费。如果没有经费保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不易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

二、本土红色资源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领大学生价值的载体,各高校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思路,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方法。但当前在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力点和结合点找不准、教育途径和方法固化等问题。今天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应开拓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比拟和替代的教化育人功能和作用。如能把本土红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2.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当前,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解决其实效性,而红色资源蕴涵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土红色资源离学生很近,甚至一些真实的革命史实就发生在他们的父辈或祖辈身上。红色资源具有让革命事迹穿越时空、价值永恒和不可再生的特性,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他们情真意切地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解放、人民幸福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革命精神、思想作风和优良品质,让他们真正地跨时空感受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经历、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领悟每个红色资源背后的精神实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引领力。

3.有利于强化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某些教师依然按照固有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定位于只是听课的学生,没有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教学效果不佳。红色资源以事实为依据,以历史为主线,从不同角度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奋斗历程,其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内涵丰富,寓意高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源泉[2]。通过利用红色资源所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历史联想到现实,从理论说教转为亲身感悟,让大学生真正领悟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和顽强的精神,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本土红色资源的运用途径

1.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开设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创新意识[3]。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这为本土红色资源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作为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对本土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认真研究,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的作用,丰富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各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本土红色资源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如红色旅游、重走红色革命之路、重温红色历史等,也可以在现场举行特定的入党、入团和主题班会活动等,学习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信念坚定的革命精神,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教学,让学生融入其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有吸引力。

2.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推进高校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生活等活动中,由学校主动倡导,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认同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4]。高校应充分认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本土红色资源为着力点,重塑校园文化,打造校园红色文化,使大学生的思想灵魂在红色文化中受到深刻洗礼,提升精神境界。校园红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红色资源为内容,以红色精神为主题,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校园红色文化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5]。校园红色文化重点是推动红色精神全面融入校园,将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勇于开拓、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等价值观念、精神内涵与大学精神相结合,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倡导,形成让全体学生自觉遵循的价值追求。

3.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推进高校网络红色阵地建设。“网络是新时期传播红色文化和发挥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载体和途径”[6],随着数字化校园的普及,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进行线下教育外,还必须关注线上教育渠道,将网络作为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网络具有资源共享性、便捷性、互有裕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的优点,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网络资源优势和大学生对网络使用的普遍性,加强与本土红色资源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红色资源教育网站,开通公众微博、微信,集中展现各红色资源基地承载着的革命奋斗历程,把重要的革命事件、重要的历史图片、重要的革命著作和重要的人物简介呈现给学生,开展红色纪念活动,开辟红色论坛,构建起“时时可得、处处可及”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网络阵地建设上,栏目设计要考虑吸引大学生关注、参与和互动,要体现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通过红色网络阵地建设实现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使其思想受到教育、得到深化,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泰城,肖发生.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0(1):72.

[2][3]何军新.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以湖南红色资源为例[J].神州,2011(10):127-128.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本土化 视觉文化 艺术教育

目前,我国艺术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是强调发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关注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发具有本土化、时代化、生活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风格。重点强调将本土文化中的美术资源导入基础美术课程,建构文化研究与艺术教育整合的理论体系。其中,以后现论为依据进行的多元文化主义为理论基础,探究后现论对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的启示,深入寻求视觉艺术教育与当地人文活动、本土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等的契合点,在开放性、交互性、生成性和广泛的文化情境中,研究本土化视觉艺术综合课程的开发。从发展本土美术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已成为各地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如何以后现论为基础,理解本土文化环境,不仅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己”的问题。

一、后现论及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的西方社会,主要集中在美国。由于其本身反对规范和约定俗成,所以各领域就后现代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的、连贯的、确定的、权威的解释,不是否定道德、真理、现象等,而是设定多种可能,从多角度思考。其在文化上具有不追求文化思想内涵的深度,只承认文化具有当下的意义并否认继承关系等特点。由于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社会现实和大众生活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关注焦点。后现代美术也打破了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形成了以生活化来融会艺术。[1]这种多元化特征在各种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传媒文化、消费文化、都市文化、大众文化)中得到发展和交融,并注重多学科的联构和融汇。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认为:“当代文化正在逐步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2]后现代主义在艺术教育中,青睐于视觉艺术教育,因为视觉图像在不断充斥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也越来越依赖视觉,而我国台湾学者郭祯祥认为:“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这个名词也不一定要有精确公认的意义,相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中所鼓励的‘艺术’的多元定义,更可能有助于维持艺术的活力,使之不断改变创新。”[3]由此可见,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推动着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后现代思想认为,经验是非线性的个人自我感觉,且意义与价值是社会建构的,会随着时代、地域和社会结构的变换而改变,因此,要接受“小叙事”,允许多种诠释的并存。在复杂的视觉环境里,学生对各种视觉影像重组及重新赋予意义,建构自己的文化符号。后现代课程的特征是注重代表教师和学生的“声音”,视课程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产品,学习要同时发生在校内与校外环境中,而且这两种环境中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课程更强调学生要用自我反映的生活经验看世界,这正是学习意义与知识建构的基础。在美国,学科本位的艺术课程往往只涉及欧洲艺术殿堂里的大师作品,忽略了对非西方的、非主流艺术品的学习和不同文化与民族背景的学生的需要。[4]

二、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进入21世纪之后,图像媒体对人们视觉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视觉文化的内涵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其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视觉文化产品,既包括实体的,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摄影、摄像灯,也包括非实体的,如文化现象与事件。[5]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种视觉影像就是视觉文化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现象是当下社会的重要现象,并具有建构社会与解构社会的双重责任。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提高、后现代的张扬、文化交流区域的扩大使多元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视觉带来冲击。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有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引导我们学习和探究。关注课程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分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6]而当今的美术教育教学正体现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只给出课程标准,不固定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当今的美术课程。本文以后现论中的视觉多元文化为基点,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

多样性文化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世界上的各种传统艺术,如戏剧艺术、服饰艺术、视觉艺术等,为了解我国和其他各国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视角。重视多元文化观的视觉艺术教育,就要使学生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独特的贡献和发展规律,提倡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视觉领域中继承、尊重和创造多样化的美术和文化。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和影响着学生,而他们则影响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要结合我国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并为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更持久的传承,建构有未来意义的学生视觉艺术传承模式。

三、开发本土综合艺术文化资源、提高学生民族文化教育意识

当前,在推进视觉综合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艺术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也是一种文化学习。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国内经济、教育等发展方面均可定位为中等发达省份,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其自然、社会、文化资源有很大的挖掘潜能。本土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他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其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是当地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长春本土文化艺术课程资源是指具有长春地方特色的资源,是长春本土艺术课程和中小学学校艺术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与艺术课程评价的资料来源。随着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开发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文化教学理念。

开发本土艺术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代表性,具备视觉审美价值,如长春皇宫博物院,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又有欧洲哥特式楼房,还有东洋式殿阁,充分显示出洲国的殖民地色彩和皇帝的傀儡性。学生在参观皇宫博物院过程中,既享受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真谛,同时也认识了艺术品的生成背景和蕴藏的文化历史。又如拥有20年历史的长春电影城,也是有益于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其承载着独特文化特色。电影城内的电影历险宫、电影配音馆、电影艺术表演馆以及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表现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力,学生通过参观电影城内景观或美术教师运用影像与图片教学,可大胆运用这种文化资源与学校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在美术课堂创造出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艺术作品。[7]依据这些独特建筑的造型,均衡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古朴的风格以及这些建筑与建筑力学、艺术审美、民情风俗之间的联系,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具有个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艺术教学课例。

利用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已成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涉及内容为:1.通过后现论中所涉及的视觉艺术图像、故事等资料揭示本土文化资源所映射出的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2.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及制作方法的分析;3.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和课程整合;4.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案例和课例;5.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当然,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不限于上述内容,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课程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本土文化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排除艺术作品除了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外还有空间、触觉等方面的刺激。

综上所述,艺术课程不仅是学习审美、创造的课程,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图像与影像直接感知、认知发展艺术思维,感悟个人思想与情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艺术课程。而这一课程提倡的是以后现论为思想基础,以适应本土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学习方式。总之,在视觉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接踵而来,要在学校艺术课程中导入本土化视觉艺术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突出视觉艺术的能动性。艺术教育者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理论与当代视觉艺术的关系,还应该让他们借鉴前人的方法,创造自己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视觉表达方式,以新的理论思想和视觉方式创造新文化。每一个时代,因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视觉表达方式也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在面对多元的视觉文化艺术作品时,要引导学生辨别精华和糟粕,培养其审美能力与批判精神,以视觉艺术和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相辅相成,学校综合艺术教育将成为传达文化价值的使者。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GH12011)

参考文献:

[1]齐凤阁,周绍斌.外国美术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Paul Duncum.Visual culture:Developments,definitions,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J].Studies in Art educatin,2001(4).

[3]郭祯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台湾地区实施“视觉与人文”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4]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陈美.传统方法培育的美术教师能教好当代视觉文化吗?[J].亚太艺术教育学报,2004.

[6]尹少淳.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和教育观[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7]张波.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学校美术教育整合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9(4).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篇(5)

一、后现代理论及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的西方社会,主要集中在美国。由于其本身反对规范和约定俗成,所以各领域就后现代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的、连贯的、确定的、权威的解释,不是否定道德、真理、现象等,而是设定多种可能,从多角度思考。其在文化上具有不追求文化思想内涵的深度,只承认文化具有当下的意义并否认继承关系等特点。由于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社会现实和大众生活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关注焦点。后现代美术也打破了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形成了以生活化来融会艺术。[1]这种多元化特征在各种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传媒文化、消费文化、都市文化、大众文化)中得到发展和交融,并注重多学科的联构和融汇。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认为:“当代文化正在逐步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2]后现代主义在艺术教育中,青睐于视觉艺术教育,因为视觉图像在不断充斥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也越来越依赖视觉,而我国台湾学者郭祯祥认为:“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这个名词也不一定要有精确公认的意义,相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中所鼓励的‘艺术’的多元定义,更可能有助于维持艺术的活力,使之不断改变创新。”[3]由此可见,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推动着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后现代思想认为,经验是非线性的个人自我感觉,且意义与价值是社会建构的,会随着时代、地域和社会结构的变换而改变,因此,要接受“小叙事”,允许多种诠释的并存。在复杂的视觉环境里,学生对各种视觉影像重组及重新赋予意义,建构自己的文化符号。后现代课程的特征是注重代表教师和学生的“声音”,视课程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产品,学习要同时发生在校内与校外环境中,而且这两种环境中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课程更强调学生要用自我反映的生活经验看世界,这正是学习意义与知识建构的基础。在美国,学科本位的艺术课程往往只涉及欧洲艺术殿堂里的大师作品,忽略了对非西方的、非主流艺术品的学习和不同文化与民族背景的学生的需要。[4]

二、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进入21世纪之后,图像媒体对人们视觉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视觉文化的内涵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其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视觉文化产品,既包括实体的,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摄影、摄像灯,也包括非实体的,如文化现象与事件。[5]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种视觉影像就是视觉文化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现象是当下社会的重要现象,并具有建构社会与解构社会的双重责任。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提高、后现代的张扬、文化交流区域的扩大使多元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视觉带来冲击。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有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引导我们学习和探究。关注课程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分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6]而当今的美术教育教学正体现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只给出课程标准,不固定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当今的美术课程。本文以后现代理论中的视觉多元文化为基点,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

多样性文化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世界上的各种传统艺术,如戏剧艺术、服饰艺术、视觉艺术等,为了解我国和其他各国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视角。重视多元文化观的视觉艺术教育,就要使学生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独特的贡献和发展规律,提倡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视觉领域中继承、尊重和创造多样化的美术和文化。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和影响着学生,而他们则影响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要结合我国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并为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更持久的传承,建构有未来意义的学生视觉艺术传承模式。

三、开发本土综合艺术文化资源、提高学生民族文化教育意识

当前,在推进视觉综合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艺术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也是一种文化学习。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国内经济、教育等发展方面均可定位为中等发达省份,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其自然、社会、文化资源有很大的挖掘潜能。本土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他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其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是当地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长春本土文化艺术课程资源是指具有长春地方特色的资源,是长春本土艺术课程和中小学学校艺术课 程内容、教学活动与艺术课程评价的资料来源。随着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后现代理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开发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文化教学理念。

开发本土艺术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代表性,具备视觉审美价值,如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又有欧洲哥特式楼房,还有东洋式殿阁,充分显示出伪满洲国的殖民地色彩和伪满皇帝的傀儡性。学生在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院过程中,既享受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真谛,同时也认识了艺术品的生成背景和蕴藏的文化历史。又如拥有20年历史的长春电影城,也是有益于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其承载着独特文化特色。电影城内的电影历险宫、电影配音馆、电影艺术表演馆以及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表现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力,学生通过参观电影城内景观或美术教师运用影像与图片教学,可大胆运用这种文化资源与学校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在美术课堂创造出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艺术作品。[7]依据这些独特建筑的造型,均衡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古朴的风格以及这些建筑与建筑力学、艺术审美、民情风俗之间的联系,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具有个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艺术教学课例。

利用后现代理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已成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涉及内容为:1.通过后现代理论中所涉及的视觉艺术图像、故事等资料揭示本土文化资源所映射出的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2.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及制作方法的分析;3.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和课程整合;4.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案例和课例;5.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当然,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不限于上述内容,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课程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本土文化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排除艺术作品除了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外还有空间、触觉等方面的刺激。

综上所述,艺术课程不仅是学习审美、创造的课程,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图像与影像直接感知、认知发展艺术思维,感悟个人思想与情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艺术课程。而这一课程提倡的是以后现代理论为思想基础,以适应本土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学习方式。总之,在视觉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接踵而来,要在学校艺术课程中导入本土化视觉艺术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突出视觉艺术的能动性。艺术教育者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理论与当代视觉艺术的关系,还应该让他们借鉴前人的方法,创造自己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视觉表达方式,以新的理论思想和视觉方式创造新文化。每一个时代,因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视觉表达方式也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在面对多元的视觉文化艺术作品时,要引导学生辨别精华和糟粕,培养其审美能力与批判精神,以视觉艺术和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相辅相成,学校综合艺术教育将成为传达文化价值的使者。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后现代理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GH12011)

参考文献:

[1]齐凤阁,周绍斌.外国美术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Paul Duncum.Visual culture:Developments,definitions,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J].Studies in Art educatin,2001(4).

[3]郭祯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台湾地区实施“视觉与人文”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4]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陈美.传统方法培育的美术教师能教好当代视觉文化吗?[J].亚太艺术教育学报,2004.

[6]尹少淳.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和教育观[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篇(6)

【关键词】新疆 本土资源 课程开发 美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8-01

少数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且少数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影响,使得其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在高校的课程开发中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不断发展。

一、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英美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对相关的本土美术课程进行开发,并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1]。学校根据教学的实际,将国家的教学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自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校和本地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发与学生和教学实际相符的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发展。在新疆地区的高校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当地美术资源的认识,通过参与活动能够加强对本土的艺术了解,提高审美情趣,并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使其更加热爱本土文化。且在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规定必须要在美术教学大纲中补充比例约占两成的乡土教材。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

二、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意义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同多个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壤,各国之间往来交流,随着时间的变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学者表示,新疆地区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进行汇流交融的地区。基于此,新疆地区的文化艺术充满了各国的风情,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拘泥于某一单一的形式,这就极大的丰富了其美术资源和美术内涵。因此新疆的各个高校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新疆当地的文化。美术课程的内容和资源就是新疆本土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习本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加强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使其充分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其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新疆本土的美术课程与其他地区的本土美术课程相比,更具有异域风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通过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美术资源和美学现象下的文化内涵,丰富其精神世界。

再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参观和欣赏新疆本土的美术资源,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本土艺术、传统艺术的魅力,促使学生关注本土的艺术形式,还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美术课程的不断完善,可以实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

最后,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促进各民族之间共同繁荣。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观赏新疆本土美术作品来深入了解新疆之美,也可以使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借此机会,了解到新特的美术特色和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融,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

三、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新疆本土丰富的美术资源

(1)石窟壁画

新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通道,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开始有僧侣在这里建造石窟寺。其中的石窟壁画艺术真实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相互交流而创造出来的多元文化,呈现了辉煌灿烂的古代西域艺术成就。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包括佛像画,佛经故事画,动物画,山水画等,其中尤以佛经故事画为主。在这些石窟壁画中大多是以红、绿、蓝三色为主,且其壁画造型不仅受到中原佛教文化的列佛和千佛壁画影响,还受到古代画师的龟兹凸凹法的影响,这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雕刻

新疆的当地的艺术都是将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因此,在新疆当地就出现了浑厚朴实的石人雕刻、原始古拙的石刻岩画,这些都能体现出新疆当地美术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在高校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了解新疆当地的雕刻艺术,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疆当地的雕刻文化与雕刻技艺的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意识和结构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完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起系统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要组织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实地对美术资源进行考察,并开展辩论研讨会,仔细对新疆本土美术资源进行分析与分类。要在教学前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将新疆本土美术资源、国家美术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标准,并能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2]。

(2)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省市,各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的服饰、建筑以及宗教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美术资源,这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先深入到民间收集和整理美术资料,并能在学校的美术教研中建立完善的新疆本土美术教育资料库,教师可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向学生展示与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艺术特色、审美情趣。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因为新疆地区的美术资源较为丰富,在日常生活也充满了美术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特点比较明显的美术资源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受现代生活影响较小的塔吉克族聚居地进行考察,可以对当地的民居艺术、服饰以及图腾进行调查访问,还可以采用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方式来采集资料。在实地考察的途中,可以组织学生联系课堂上的美术教学理论,来分析当地的美术资源,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新疆的本土文化艺术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累积起来的,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值得高校美术教学借鉴学习。在新疆高校的美术课程建设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可以促进新疆地区文化、艺术不断发展,促进各个民族之间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篇(7)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唱响新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中华文化倡导“尚善若水”,对人的“终极关怀”特性非常突出,其作用也非常重要。中华文化有“如鱼得水”之功能,凸显了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能够形成很强的战斗力的特性。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但文化工作讲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需要“潜移默化”,通过“文以载道”的形式,悄无声息地达到目的,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当然,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讲究“水滴石穿”和“功到自然成”的美学境界。中华文化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必然是一种强烈的组织行为,而这种组织行为一旦得到认可,就会产生非常卓越的社会功效。新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对推进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遵循中华文化的特性和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松懈,重视从两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要特别注意及时总结国土资源系统在长期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有力地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敏感的思想认识和理论问题;二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同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作坚决斗争,及时帮助广大干部群众[6][7][8]树立和坚定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变化、变革、创新和敢于担当的文化理念,强调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特别是要自觉针对新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敢于和善于深入查找根源,破解发展难题;重视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开拓视野、强化担当理念、努力提升能力,进一步深化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再认识、再提高、再落实,进一步激发各级党员干部抢抓机遇、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各级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扩大开放、树立世界眼光、形成战略思维、优化开放环境、拓展开放空间、增强开放活力;努力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与思维,积极履行好职能,形成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合力;在实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上大胆解放思想、努力更新观念,形成自力更生、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各族干部勇于创新、科学执政的能力,实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大发展,以观念的大更新推动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大跨越的目标。重视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探索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当前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疑惑,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现代文化建设来及时给予回应。因此,新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活力、凝聚力量,共同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年人的教育培养,在全系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团结互助、宽容友爱、互相认同、共同前进的良好氛围和人际关系。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科学事业,深入研究和回答事关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及其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在新疆贯彻落实的具体部署与方法措施的研究。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重视学习借鉴其他行业文化建设的经验,认真发掘总结国土资源系统在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措施,并且进一步总结提炼成理论,形成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密切结合,不断开拓新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新局面。重视加强新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引领工作新疆国土资源精神是国土资源人战胜前进中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是破除长期制约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的实施,国土资源人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各种问题和矛盾、风险和挑战,既躲不开,也绕不过。因此,新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创新、开拓前进。“始终坚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文化,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才能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必须始终坚持加大文化建设的创新力度。文化离不开创新,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规律。自觉遵循了这一规律,文化建设的发展就顺利、文化就会繁荣,反之,文化就停滞就枯萎。始终坚持文化创新必须立足时代、贴近生活、服务人民、主动回应各族群众的重大关切。这是赢得各族干部职工、引领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文化建设不可违背的重要规律之一。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性地吸收和融合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并不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各族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相吻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积极树立世界眼光,坚持形成解放思想、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自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敢于和善于拿出迎难而上,以坚强的毅力和勇气,攻坚克难,[9]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强化新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这次暴力恐怖事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包括新疆国土资源系统在内的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共同与“”的斗争是不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国土资源系统也要做好与“”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切实做到警钟长鸣、警惕长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范和有效应对,切实加强斗争的教育,切实构建起有力、有效抵御分裂的文化防线。暴力就是见不得新疆的发展。暴力恐怖活动既不是宗教问题,也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反人类的罪恶行径,是国际公害,受到了国际组织和各国的有力打击,国际上已有十几个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公约,世界各国对暴力的处置都决不手软,发生一起就坚决打击一起,这已是国际共识。因此,文化建设也应当高度关注之。国土资源系统必须坚持把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精神上来,不断提高认识,努力付诸实践,切实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共同维护好新疆和谐稳定的大局。在新疆,各行各业特别是文化建设方面做好维护社会和谐工作的意义极为重大、极为特殊、极为深远,工作十分繁杂、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严厉打击“”的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责任。因此,国土资源系统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以现代文化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全系统共同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大格局。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认真落实党管文化的各项措施,切实加强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愿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大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包容的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特别是要不断扎实提高青年群体抵御分裂、抵御渗透的能力,确保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行动十分果敢。充分发挥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强化国土资源系统维稳工作的各项措施意识形态领域是新疆、反渗透的重点领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有力的措施,积极加以防范和应对。因此,新疆国土资源系统要坚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通过加强现代文化建设,努力使全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中坚力量。为此,必须始终坚持做好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切实做好维护新疆稳定大局的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切实促进全系统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坚持大力弘扬主旋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引导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坚持在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大力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改革[13][14][15]开放、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的思想和精神,切实凝聚起全系统、全社会的力量,并且努力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共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共同维护新疆和谐稳定、共同创造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美好局面。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把全社会推进到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对人们思想道德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新疆长治久安的核心,是现代文化的精髓,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社会井然有序和有效运转的基本条件。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树立“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大力弘扬以民族团结为主流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事关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局的紧迫任务。在“6•29”和田恐怖暴力劫机事件的成功处置过程中,危急时刻,正是因为机组人员和乘客们不分民族、团结一心,民汉合力、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才让恐怖势力无容身之地,才以集体的力量迅速制服了6名手持凶器和爆炸装置的暴徒,最终成功粉碎了劫机图谋。但国内外敌对势力却极力歪曲和蛊惑,企图通过散布大量杂音来干扰视听,掩盖事实真相。如法新社2012年6月30日就不顾事实真相,别有用心地引述“世维会”发言人的话说:“维族人认定有人劫持飞机事件是谎言。”此前一天,此人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则称,“这是因为航班上的汉族与维族乘客抢座位引发的斗殴。”《印度斯坦时报》也引述“世维会”的话称,“事件发生在7•5事件三周年‘敏感日’到来之前,所以和田地区的‘气氛紧张’。中国当局会利用此事件对当地人进行镇压。”这些别有用心的险恶企图,使新疆维护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但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越要重视在全社会树立“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6•29”劫机事件再次警示我们,加强现代文化建设,必须重视深入研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探索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的规律与路径,为加强新形势下的现代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始”终坚持把“三个离不开”的文化融入到各民族的心灵之中,重视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浸润干部职工的心灵,积极营造“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的文化氛围和共识,培养各族干部职工“讲团结、讲和谐、讲稳定”的意识与能力;积极建立学习型团队,大力弘扬学习文化;积极培育干部职工的科技意识,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坚持以诗言之、以歌咏之、以行践之,全社会各民族共同大力弘扬之,努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和谐的一切方式,使其形成“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使其在各族人民群众心中不断生长、自由流淌、尽情绽放,使其相互交融、心心相印,穿越地域、民族的界线,不断强化彼此的心理认同,焕发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强大精神力量,真正使“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深入到各族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之中,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践行民族团结、努力共同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生动局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重点在大众化,难点在大众化,生命力也在大众化。如何使文化建设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深奥而枯燥乏味走向浅显而通俗易懂、从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发展到多数人理解掌握,使“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行动力,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价值认同,则是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大众化过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这就要求国土资源系统要坚持通过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贯穿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及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主流价值观在全系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地步。尤其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各方面。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塑造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因此,必须坚持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所体现的真、善、美,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维护民族团结、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先进典型,及时融入戏剧、电影电视、图书、网络等精神文化产品中,让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在美的文”””””””化享受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并且自觉积极践行。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将各民族的守望相助内化为一种自觉担当,把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升华为各民族的精神境界,使之成为弥合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塑造社会认同,树立和巩固“三个离不开的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行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