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7 10:41:0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篇(1)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评价 问题 策略

前言

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并且在各个企业经营活动方面均贯穿着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发挥着调节及约束的重要作用。所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技术的完善,尤其是构建有效且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充分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所存在的根本就在于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定位,也是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以及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测试考核、测试评价的参照和原则指导。只有明确的定位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才能够确定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方式的构建才能够有充足的依据及参照,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改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借助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遵循性及充分性,推动企业将内部控制体系执行与建设不断加强。所需达到的评价目标具体包括:(1)推动企业对审慎经营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加以严格的遵守;(2)推动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提高,确保实现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3)推动企业各级员工和管理者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的贯彻落实各项控制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严格执行内部控制体系;(4)推动企业将管理信息、财务信息及业务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增强;(5)推动企业将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有效及时的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控制和评估。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缺乏对内部控制经营目标评价的重视

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主要有遵循性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和经营性目标等,我国会计界在评价内部控制时,过度的强调和突出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完整性及真实性的影响,却极少注重内部控制在经济效率提高方面能否将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虽然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本质作用应当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二)片面性的理解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然而却经常性的将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以及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的检查忽略,当上级部门明确要求对内部控制评价加以开展时,企业仅仅是简单的汇总复印相关的制度,或者在具体的执行中为防止评价程序的复杂繁琐而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简约化片面的追求,甚至有些企业在调查表上直接运用“执行较好”加以敷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着较大的形式性,内部控制评价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及效果。

三、缺乏完整的方法体系及理论体系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尚且处在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切实的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绝大部分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仍然停滞于检查控制活动的初始阶段,对较高层次的管理制度检查如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无相关评价标准或极少涉及相关评价标准。在企业的控制活动当中虽然也体现出了其他的控制要素,但是却非常的不完整,所以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适当的对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加以运用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通常利用的主要是文字说明、调查表、审阅、观察和询问等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不精确性与主观性。随着会计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企业应当考虑在有机结合以往传统评价方法的前提下,借助于计算机将能够从总体上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来,同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和经济数学的方法,对评价模型加以构建,最大限度的将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实现。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报告和整改

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时,借助于有效性测试,对单位遵循内部控制制度与否、遵循程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加以了解,认真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视内部控制缺陷的程度,通过书面形式向经理层、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包括整改目标、内容、步骤、措施、方法和期限等,并明确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以及对应的整改工作任务,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追究有关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对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加以维护,最终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和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检查提起高度的重视。检查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有两大步骤:首先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健全性,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转情况加以全面的了解,然后了解企业的业务处理程序,检查业务处理程序的完善性。进行了解以后,从中选择几笔经济业务,立足于该项内部控制制度,追溯到系统的终端,以便于证明是否存在控制环节,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价出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在调查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的前提下,控制测试具体的执行情况,初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健全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与否和执行与否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出制度的可信赖度,为实质性评价的重点与范围的确定提供所需的依据,同时对原制定的评价计划进行调整。内部控制制度如果认真而又健全的执行,便能够将可靠的会计数据得出,能够给予信赖,进而将审查的份量适当的减少。

(四)不断构建和完善企业文化的评价

当前,企业管理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便是企业文化,怎样将良好的企业文化构建起来,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工作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学者普遍的认为,企业经营状况的优劣是由企业文化所决定的,文化是充满力量却又无形的一种影响力,文化对整个企业成员的组成发挥着协调组织、约束凝聚的重要作用,文化能够将企业的整体力量整合及凝聚起来,有助于企业更好和更快的发展。财富是不能将绚烂的企业文化创造出来的,但是企业凝聚的文化却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企业独特文化理念的构建,能够对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最终收获到生产经营的累累硕果。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模式的组建,应当对超前的风险意识加以具备,构建有利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促使企业文化理念不断的完善及成长。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日益显示出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企业要想得以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将内部控制评价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宏.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及内容[J].江西社会科学,2012(3).

[2]王洪艳,刘静.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10(2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 文献述评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关键所在。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评价过程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执行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结果是否有效进行评价的过程,因此只有合理的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才能掌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总体运行质量,了解和分析我国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与持续改进。近年来,一些被认为“内部控制健全”的大公司如美国的雷曼、美林在金融危机中破产或被收购,中信泰富、东方航空的巨亏事件折射出内部控制理论的巨大缺陷,引发了实务界和学术界对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的密切关注。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主要起源于美国。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报告《内部控制――管理框架》,该报告构建了由三个目标和五项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开始走出审计范畴,全面服务于企业管理。在安然、世通等巨头相继爆出财务造假丑闻后,2002年7月,美国国会颁布了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其中103、302、404条款要求公司管理层及注册会计师定期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对外披露。围绕这些政策的研究包括运用COSO1992框架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引发的执行成本的争议(黄京菁,2005),Weilige等(2005)研究了SOX法案颁布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情况。

我国也通过颁布相关规章加强引导,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开始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鉴证。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正式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就包括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由此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形成。

为了加快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更科学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国学者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建立数学模型和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我国学者目前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方面的定性研究比较多,而定量研究文献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立勇(2004)运用可靠性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分析数学模型。因此本文对我国学者探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述评。

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述评

在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过程中,我国学者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要评价内部控制在某一时点的有效性,还要评价其在某一时期的有效性,不仅涉及企业的多项综合指标,还要运用特定的方法和复杂系统的识别,仅从评价系统的具体要素分析内部控制评价可能会出现片面的结论,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系统(陈汉文,2008)。张先治(2011)也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探讨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的恰当选择。因此我国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切入点,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

从外部监管角度,李小燕等(2008)发现可基于组织循环理论的分析框架,创建持续改进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力图解决国际公认的评估标准在中国本土化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应用问题。但是随着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局限于外部监管和审计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评价可能导致企业只重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没有认识到评价应该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我需要。吴水澎等(2000)认为内部控制可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并且发现这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也应该被赋予更广泛的内涵。为了超越内部控制评价以往的审计范畴,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需要把单一要素的研究拓展到综合理论体系,许多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池国华(2010)基于管理视角,借鉴业绩评价理论成果构建了一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且满足管理层需要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五个要素,并对要素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为我国企业设计适用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提供了一个操作模板。张兆国等(2011)基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可观测性和客观性,通过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计算构建了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与目标导向,注重内部控制的实施结果相反,王海林(2009)认为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应定位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过程,因此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IC-CMM模型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过程评价体系。陈汉文等(2008)研究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有效内部控制的内涵,并基于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评价和审计内部控制视角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有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法。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与上述两个研究的分歧类似,以目标为导向可以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提高评价的效率,但是在评价结果没有达到期望时往往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基于内部控制过程的评价虽然方便找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及时修正,但是缺乏综合性导致评价效果不理想。时军(2012)还提出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探讨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为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些研究构建了不同视角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内部控制被视为风险管理的一个完整组成部分(杨雄胜),并与企业的管理过程和战略目标相联系,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因此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作为其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拥有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但是多重视角以及不同视角建立的体系中的分歧表明我国还未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不能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统一的指导,可操作性较差。而且这些研究多是从定性角度进行阐述,体系内的指标和标准设定以及赋值缺乏理论依据,主观性较强,评价的科学性还有待检验。

(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依托企业进行,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少学者还通过案例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戴彦(2006)以A省电网为典型案例,探讨了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程序和方法,提出要围绕“资金流”构建评价体系,强化对行为的规范,指导全员参与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以及合理选择和设计评价指标对其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于增彪(2007)等采用实地研究方法,探讨了亚新科安徽子公司如何设计和应用内控评价体系,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基准;选取科学合理的内控评价标准;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另外我国学者还介绍和探索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这一新兴审计技术在企业中的实施情况,如CSA在宝钢的运用(张谏忠,2005),以及上汽集团的CSA实践(上海市课题组,2009)。杨有红等(2009)的研究通过对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相关政策的完善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并积极实践,以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把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和内部控制评价在企业中的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因而能够更高效地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比纯粹的理论研究针对性更强。但是运用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其普遍性往往受到质疑,要建立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的模板尚需要深入探索。

(三)基于COSO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

美国的COSO 1992年框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整合了基于不同角度提出的内部控制概念,为企业评价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即该框架提出当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够从他们了解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公布的财务报告的编制是可信赖的,使用的法律法规得到了遵循这三方面提供合理保证时,就可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COSO报告自以来获得了监管者和管理者的广泛认可,对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许多学者通过借鉴COSO框架,并考虑我国的制度环境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戴文涛等(2011)借鉴美国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要求,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框架,并通过创新评价方法实现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南京大学课题组(2010)通过借鉴COSO的研究框架,总结了企业内部控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所在及其领域,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要点及方法提出建议,并指出中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建立,必须要以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实行强制性披露为前提。王素莲(2005)以COSO框架中的要素为对象,结合SOX法案404 条款的内容以及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与实践,尝试构建一套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但是我国学者也认识到该框架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如池国华(2010)认为COSO框架虽然明确了超出审计范畴的三大目标,但仍然不是从管理层的角度制定的,没有以管理为中心,这会对其评价范围构成限制。COSO 2006年的《较小规模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凸显了这一点。COSO框架也因其评价过于形式化,没有提供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南,缺乏可操作性而受到质疑,这也是其作为一个通用框架难以避免的问题。根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并未采用该框架,比例达到34%,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在应用COSO框架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也陷入困境。因此如何借鉴该框架提供的评价有效性标准,结合我国的制度特征,进一步探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

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未来研究建议

通过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相关文献的回顾和述评,总结起来,我国学者主要从不同视角,典型案例研究和借鉴COSO报告框架三方面研究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来看,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局限,例如对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不足,没有形成统一体系,框架体系过于形式化难以有效指导企业实践,定量研究成果较少等。要真正探索出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应有的评估和改善作用,针对这些不足,我国学者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研究视角

未来的研究应立足于企业的管理需要和战略目标,对现在探讨的不同视角进行整合,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具有这些特点,首先这个体系要以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基础,包括其整体结构以及具体要素的设定,而不应该满足于借鉴国外的框架;其次该体系既要满足企业自我评估、外部审计和政府监管部门的需求,还要涵盖内部控制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最后该体系的设计应在体系整体的统领下明确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能够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的应用指南。

(二)研究方法

我国目前的研究多使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较少。实证研究的优势在于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研究,可以把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提炼,增强理论的实际意义。现阶段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证研究偏少,可能是由于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理论层次较低,因此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这方面实践。不过也应看到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外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以定性研究文献为主,定量研究成果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拓展。定量研究能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也可提高评价效率。

(三)研究深度和广度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其他领域深化研究,如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的差异程度等。另一方面内部控制评价不仅是一项管理学研究课题,同时还可以从经济学、信息工程学等角度进行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从而有效地拓展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广度。Z

参考文献:

1.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55-61.

2.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48-54.

3.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A 省电网公司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1):69-76.

4.黄京菁.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引发争议的评述[J].会计研究,2005,(9):86-89.

5.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38-43.

6.王素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5,(11):10-14.

7.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8.

8.于增彪,王竞达.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审计研究,2007,(3): 47-62.

9.杨有红.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6): 58-65.

10.杨雄胜等.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实务・案例[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9.

11.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5,(2):7-11.

12.张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8):48-53.

13.张兆国,张旺锋,杨清香.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11,(1):148-155.

14.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0,(1):38-4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篇(3)

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对象、作用及发展历程

1.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二条指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通过对企业目前存在的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与执行情况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并整改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达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活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必要系统性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评价与反馈、整改与提升等所有连续动态过程中相对较重要的环节。

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之后,就应该有计划并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设计有效性与运行有效性。设计有效性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存在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控制,或现存控制设计不适当的问题。如果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正常运行,可合理保证企业实现控制目标。运行有效性是指设计有效(合理且适当)的内部控制不存在由于运行不当(包括由不恰当的人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运行的时间或频率不当、没有得到一贯有效运行等)而影响企业控制目标实现的问题。

1.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是内控体系,是针对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发表意见。由于内控体系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组成,所以内控评价的对象也就是这五个要素。内部环境即企业内部实施控制的基础,通常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风险评估即企业及时识别并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以此来制定合理应对策略。风险评估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必要时采取相应行动来管理风险。控制活动是企业通过对风险进行详细评估后采取的控制措施,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并传递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以此确保企业内部信息以及与外部间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等监督检查,以此来评价内

部控制是否有效,并对内部控制的弱点和缺陷进行及时改进。

1.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通过对企业及各部门组织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不断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从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1.3.1 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并改进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性不仅包括体系自身原因,也因为体系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漏洞而引发。因此,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就是找出内部控制的弱点或漏洞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1.3.2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不仅是能够使企业保持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促进企业走向成功的动力机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促使企业尽快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保证组织核心竞争优势等均有重要作用。

1.4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9年10月,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里就增加了对内部控制审查评价的规定。早期内部控制评价仅是作为一种审计程序进行发展和研究,直到1979年4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提议管理层要在年度报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做出评价,才逐渐开始涉及到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评价的规定。1988年7月1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颁布了《报告管理层的责任》,要求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负责并评价有效性,可惜的是最终由于其高昂的成本而未得以执行。

为了应对安然财务丑闻及随后的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所造成的美国股市危机,重树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07月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把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作为关注的具体内容,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法案》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强制执行,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和各上市公司均积极针对内部控制评价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推动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

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及保监会五部门于2008年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和内部控制评价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首先施行,以此推动其他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

2 我国企业目前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

由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起步相对较晚,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下面就我国企业内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2.1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过去很长时间中更多用于为外部提供审计服务,主要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合规性、可靠性、资产安全性等方面。造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更注重可靠性和规范性要求,而忽略或者较少关注其他方面的内容。由于财务报表审计时间和审计技术的限制使得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时间方面也仅是针对某一个时间点的内部控制发表意见,而不能真正实现持续评价。

2.2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通过详细评价法以及风险基础评价法来实现。所谓详细评价法,是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比对,对五个内部控制要素逐一检查,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最终得出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结论。而风险基础评价法则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将风险作为导向,对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识别,基于这些风险的控制情况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重点评价,得出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结论。

2.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认识不足。我国通过三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得到了建立和增强,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规矩,但对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认识比较肤浅。开展评价的目的还停留在满足外部监管的要求,没有上升为企业自身完善内部控制的需要,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尚处于要我评价的阶段。内控评价是对内控体系的监督和再控制,完善内控体系应该是开展内控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将要我评价上升为我要评价。

其次,企业内控评价的标准不统一,评价结论的可比性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企业外部相关方了解企业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企业依据各自的评价标准而做出的评价结论,可比性较差,会影响企业相关方对企业的认知,进而影响其决策。

再次,公众对企业内控评价报告的非理性解读,影响了企业内控评价报告的质量。个别投资者恶意炒作企业披露的内控缺陷,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市值,导致企业不敢如实披露评价中发现的内控缺陷,使企业评价报告成为报喜不报忧的官样文章,信息含量较低。这不仅对投资者来说利用价值较低,损害投资者利益,对企业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制定者与执行监管者来说也将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评价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内控评价工作,才能逐步完成内控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本获利能力,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全面性和实用性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灵魂。良好的企业内控制度,体现在企业经营各环节与层面的无死角控制中,即企业内控能够涵盖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同时,针对职责与责任进行具体明确的划分,使每个岗位的操作性大大增强,这也是良好企业内控的标准之一。规范的控制体系使内控评价工作受到重视,从而促进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将体系完善放在重要地位,并通过体系完善使企业风险大大降低。

从目前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重点与难点。

3.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重点

首先,评价管理授权是否适度。万事万物均是遵循量变到质变这一规律的,“适度”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管理授权也是如此。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之间无法避免合理授权的发生,所授权力是否适度非常重要,是内控评价的重点所在。

其次,评价组织架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是否合理。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从理论上讲要做到设计科学、权责分配合理、职能界定清晰,否则可能出现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的现象。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是内控评价的一个重点。

再者,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全面、科学、规范。企业内控不仅局限于财务控制的层面,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应覆盖到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对企业是否针对不同经营管理活动制定的内控制度、标准进行评价,是进行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又一重点。

最后,评价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存在并有效运作和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能力。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发现内控缺陷,改善内控体系,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施行的有效性。对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存在并有效运作和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能力进行评价,是进行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又一重点。

3.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难点

首先,提高内控评价人员的素质是这一工作的难点之一。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涉及企业的所有管理层面和业务领域,对评价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很长时间与很高的投入,是目前企业开展内控评价工作的难点。

其次,准确认定、分类内控缺陷是内控评价工作的又一难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将内控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并原则规定了划分标准。企业内控缺陷的认定与分类和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所处行业、业务复杂程度、管理难度等高度相关。针对某一企业的某一时点制定一个恰当的划分标准是非常困难的。

4 我国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与适应力。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变革使得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内控评价工作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应变能力与快速的学习能力的评价。

对信息与沟通的评价在企业内控评价工作中的地位更加明显,信息与沟通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生存力与成长力的关键所在,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大量收集并及时分析处理内部与外部信息,并能够实现信息在企业各环节与部门进行及时地传递交流,以及是否能够率先进行知识创新,从而占领市场并把握先机。高效的沟通系统是所有控制运行的前提,也是企业内控评价的发展方向。

在实务中对企业文化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等环节在企业文化控制下更加柔韧,逐渐形成一门管理艺术。当今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在快速的市场经济变化中要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这使企业随之进行分散决策,从而丰富了工作内容并使员工自主空间增大,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只有通过企业文化来加强良性控制环境,对企业员工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与激励,使其面对压力时依然能够转化为动力,履行自我的职责,从而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 如何开展良好企业内控评价工作

当今,在以人为本理论下,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工作人员应以行为理论作为指导,从而加强内控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并对管理理念与流程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内部控制向人性化管理方向转变,以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创造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政府来加大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推进力度,只有政府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并采取适宜的措施来推进内控评价制度,切实引导企业将内部控制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

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拥有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来积极实施企业内控评价,企业负责人只有在肯定了内部控制工作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够在企业重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从而得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提高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程度十分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 发展现状 构建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它是内部控制中必要的系统性活动,是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等连续的动态过程。它能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环境,做到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内部控制的发展,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较多的局限性。于是内部控制评价鉴于自身的优点,在我国逐渐受到专业人员的关注,但此时的内部控制评价还只是作为一种审计方式,企业自身并没有对内部控制评价过于关注。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内控评价的规范化建设,审计署、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组织均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规范,各政府主管部门也在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以指导企业制定适合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控制度。虽然这些规范对于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总体而言,我国内部控制的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wWW.133229.Com

(一)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不明确

现行的《审计准则》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与企业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由注册会计师定期通过外部评价来完成。但随着经济发展,这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实现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内部化,即由董事会中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来实施。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正式的审计委员会。很多上市公司中虽设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缺乏独立性,有的隶属于总经理,有的隶属于财务部门,内部审计职能很难真正实现。

(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统一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一般是参照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系列进行的,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是参照《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进行的。审计署、财政部等各部门出台的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规范对于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对如何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尚未明确规定,再加上有相当多的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一些核心和基本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便导致各个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效果无法进行横向比较。总之,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内部控制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

(三)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不清晰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仍主要局限在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与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方面,从其本质上来说基本上处于内部会计控制阶段。内部控制的现状导致内部控制评价大都站在报表审计的角度上,对报表数据的公允性和真实性测试和评价,没有将内部控制评价内容扩展到公司治理及公司战略规划的动力方面,导致评价主体内容发生偏离。

(四)内部控制评价缺乏综合性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与财务报表相关联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对其他要素的评价尤其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够重视,这种做法没有使企业管理与内部控制目标相匹配,会导致内部控制评价的不全面,有时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措施

(一)以风险管理理念为纲

风险管理始终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我们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也应该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分析、揭示关键性的风险点并确定重点评价领域和环节,这样既可以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问题,也可以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效率和效果,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内部控制评价的成本。

(二)正确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原有的内控评价目标大都从审计角度出发,考核企业所制定和执行的内控制度能否达到可靠性、合法性、经营效率和效果。而在实际操作中,其侧重点更多的是关注于可靠性和合法性,相比较而言,经营效率和效果在内控评价中受到的关注则很少。随着人们对内部控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和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不仅要满足监管部门对于信息提供和披露方面的需求,更要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企业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的实现。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应该是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来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评价,考核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目标实现与否。

(三)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方法

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几种内控评价标准模式:(1)coso报告中的5个要素标准, 即将内控项目按coso 5个要素进行细分,再按照coso中每一要素的必要条款确定评价标准;(2)采用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其中的一般标准主要指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体标准由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和作业层级评价标准两部分组成;(3)结果评价标准和过程评价标准,其中结果评价标准主要是指考核内控目标的达到程度,而过程评价标准主要指内控执行过程中的有效程度如何。

内控项目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企业在选择构建内控评价系统方法时,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全员参与内控评价过程

全员参与内控评价过程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作为评价对象的内部控制系统包含多重目标,涉及企业多个层面和各项业务,仅仅依靠个别部门实施评价工作不仅增大了该部门的工作量,其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其次,随着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的不断演化,知识和信息在组织中呈现向一线集中的趋势,这使得控制和评价的难度都在加大。再次,通过全员参与的形式,可以增强员工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

三、结束语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需要不断弥补。我们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弄清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等内容,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构建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唯有如此,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规范内部控制的执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吉东,如何实施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j].财会月刊(理论),2007,(12):84-86

[2] 陈志斌,陆瑶.内控规范制定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8,(4):62-69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COSO在2004年9月的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很多大型企业都在执行此框架的内容以此来规避风险。然而,这些企业,比如美国的雷曼、美林等,并没有因为执行了该框架而逃脱在金融危机中被收购或者破产的命运,这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理论的质疑和新一轮的思考。很多学者认为,这些公司的内部控制之所以失效是因为公司治理存在缺陷而且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可操纵性较低、指导性较差。因此,对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企业发展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个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评价涵义、目的及作用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进行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基本规范》提及的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以及《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中的内容。在确定具体内容后,企业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为内部评价工作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关键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企业还应在评价工作中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准则。完成评价后,企业应当准备一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其年报中进行披露。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根据《评价指引》的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程序,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控制方案、组织评价工作组、实施评价工作与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及编报评价报告等环节。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通过整改环节的完善可以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第二,政府和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了解企业状况;第三,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最终可以使投资者的权利得到保护。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作用有:第一,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第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并向外提供评价报告可以帮助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有效决策。

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根据《评价指引》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这也就造成企业时时刻刻都在面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风险,而内部控制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就要发挥其作用,客观的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整个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程度。

(2)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由于内部控制贯穿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所以内部控制评价也应当具有全面性,这样才能找出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质量。

(3)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内部控制循环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从动态角度看,在设计并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后,企业需要对此制度进行评价才能判断其有效性和合理性,才能发现此制度的缺陷并进入到下一环节即整改环节。企业的各项任务和事项总有轻重缓急之分,而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关注企业的高风险领域。在企业运行的某些环节上如果控制不佳则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些关键的控制点是企业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中之重,所以企业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评价。

综上所述,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科学合理的保证,企业应遵循以上原则构建该系统。

三、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框架

整体框架和逻辑框架是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必须要明确的问题。整体框架所解决的问题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由哪些内容构成;逻辑框架则着重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切入点也就是评价的角度问题,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评价。解决好整体框架和逻辑框架的问题,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1)整体框架

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是一个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当具备的七个要素,这七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要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和整体目的性且他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都构成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一综合体。

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有效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企业在确立了七要素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后,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得到一个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量化指标,此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内部控制的一个最终结果,我们称之为评价指数。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评价指标并不独立存在于构成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七要素中,它的得出有赖于七要素中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确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评价指数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重要,相反,它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评价指数作为评价内部控制的最终结果经过比较和分析形成七要素中的评价报告。其次,在集团内部,经过比较和分析各子公司的评价指数可以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执行程度,进而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改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各子公司的经营质量,最后使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提高。最后,评价指标还可以为政府、市场监管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依据,因为评价指数是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所以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可以由此进行比较,从而使利益相关者更加了解情况。

(2)逻辑框架

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逻辑框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大多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这一逻辑角度出发,也有少数学者构建了新的逻辑角度,比如引入了ERM框架。韩传模、汪士果两位学者分别从控制目标、风险要素、流程控制等多角度,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根据本文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分析,本人认为我国大部分学者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这一逻辑出发是一种合理的逻辑框架选择。一方面,内部控制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COSO框架将这五大方面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紧密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归纳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这使得从五要素出发的逻辑框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48-54.

[2]刘玉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J].会计研究,2010(5):3-16.

[3]王素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5(11):10-14.

[4]张先治.内部管理控制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朱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8):

48-53.

[6]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58-65.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近几年,国内有些大中型企业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这些企业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如何优化内部控制,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已成为当前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有利于上市公司控制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及信贷决策,便于政府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引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促进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为学术界提供内部控制数据的实证分析,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管理水平。

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80年代末至90年代,内部控制在我国专业人员中渐渐地受到关注,但目前只是作为一种审计方法而出现的内部控制评价,企业自身并没有过于关注过它。自从90年代后期以来,政府开始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化建设引起了注意,甚至财政部、审计署以及银行监管委员会等组织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虽然这些规范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整体上看,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不明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想要达到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尚不能满足,因此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内部化,即让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来执行。实际中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尚不明确,有些是附属财务部门,而有些则属于总经理权限范围,内部审计职能很难实现。

(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统一

目前财政部、审计署等各部门出台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在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对于实施内部控制的评价还没有明确规定,再加上有相当多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些核心和基本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从而导致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不能进行统一的比较。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不清楚

然而目前内部控制的现状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站在审计报告的角度上要对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公平性进行评价和检验,没有将内部控制评价内容扩展到公司治理和公司的战略计划的动力方面,导致评价主体内容发生偏离。

(四)内部控制评价缺乏综合性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的,其它元素的评价尤其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特别不够重视,这种做法并非使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目标匹配,会导致内部控制评价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会导致企业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议

对于企业和监管部门而言构建一套规范和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一个统一完善的不仅符合实际要求又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

(二)认真选择和设计评价指标

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内部控制的结果,而且要评估其控制手段的优劣,这就产生了两类指标的选择问题,即措施类型指标和结果类型指标。措施类型指标比较直观,不执行可能失去控制,但其缺乏一个综合性,忽视对次要手段的评价;而结果类型正好相反,综合性很强,评价结果良好 ,但不足点也很明显,一方面,其结果往往是和内部控制工作质量不一一对应,另一方面,即使评价结果是好的,也仅能证明现在未发生问题。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择过程中要适当运用,最好将这两种指标类型结合使用。

(三)正确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通过建设企业制度化标准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立足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就将会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的选择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用以考核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目标实现与否。

(四)全员参与内部控制评价过程

COSO报告认为内控是覆盖企业整个经济实体的系统,包括控制环境、控制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各部门的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员工的广泛参与,明确内部控制“全员参与”的思想,一方面加强员工和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和商业水平的各种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更彻底,对控制政策以及程序的完善性进行有效评价。

四、结语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极具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现状和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控制和监督系统,才能彻底解决管理不当以及腐败和舞弊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2012(02).

[2]郝艳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2010(04).

[3]刘春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理论与实践——基于重庆移动公司的案例研究[J].2010(08).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基础法;有效性;指标体系

一、引言

企业管理合理有效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做得好不好、够不够、完善不完善,只有将内控这个大前提的基础打好,企业的管理才能行之有效。然而,如何实施、以什么样的指标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却在学术上一直争议不断,同时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研究热点。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从法律层面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引导,此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提到了新的高度,开始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以及审计的要求。但管理层如何评价内部控制以及注册会计师如何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自2009年起全面开始实施,要求上市公司要认真贯彻执行,非上市公司积极参与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内控有效性评价是保证内控充分实施的关键,只有设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内控评价机制,才能真正确保内控的有效实施。

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能够有效地实施制定的内部控制,同时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在大量研究中指出内部控制有效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内控内容能否实现以及内控目标能否实现。在实现程度方面主要体现:第一,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政策以及对应的执行措施是否能做到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配套而不脱节脱轨;第二,设计好内控后,企业各个部门能否切切实实的执行,将制定好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实际上,在实务操作中,内部控制活动是一项复杂且系统需要多个部门相配合的工程,贯穿于企业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设计是基础,执行则是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两者均为有效时才能够保证最终的内控结果有效。

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定方法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即评价企业实施的内控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期望水平。换句话说,在评估相关的目标风险时,如果实施内部控制后该风险得以降低,则说明实施的内控是有效的;反之,若风险没有降低,则无效。有效性评价的方法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常用的思路是以定性方法确定内部控制的方向,进而搭建框架,再在这些基础上通过定量方法运用一些指标和数据做出进一步的判断。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相结合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定性方法

主要介绍两种比较通用的方法: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法。

1.详细评价法

详细评价法,简单说就是选定国际通用的内部控制框架为参照物或标准,以此对照要评价的对象,检测其内部控制要素是否齐全、设计是否合乎规范,然后检测内部控制程序运行是否有效,进而识别出控制漏洞,据此综合测试得出一个总体性的报告,通过对发现出的要素进行评估实现控制目标风险的大小,从而评价内控有效性。

这种方法总的思路是从控制到风险,即从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到目标风险。单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看这个方法是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也能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这个方法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如何对照标准设计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标准框架是有,也阐述了企业要具备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哪些关键的构成要素,但如果采用机械套用的方式去一一对应本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与标准中的列明的要素,然后据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采用如此单一简单的方式可能得不偿愿,反而会高成本、低效率,最后得出的有效性评价的结果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所以单纯使用详细评价法效果甚微,下面要介绍的风险基础评价法则是人们认识到这一方法的局限性而补充的方法。

2.风险基础评价法

因为详细评价法存在所述的方法上的缺陷,所以实际上企业在进行内控有效性评价选择方法的时候,更青睐于风险基础评价法。这种方法的思路可以说是与详细评价法的思路背道而行,是先从风险入手,然后再到企业的控制。

其方法步骤为,先是对实现企业既定目标所要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接下来审查企业是否具有防范该风险的内控,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行为措施是否到位等;然后对内控有效运行的证据进行收集整理,以此来评价内控是否得到了有效运行;最后,评估企业内控的缺陷漏洞,最终得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当然,由于不同的企业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同,其所面临的内控风险以及需要把控的重点不同,所以此种方法要求评价主体能够依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形进行具体分析,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

(二) 定量方法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所使用的定量方法是基于评价指标上的,所以评价指标的设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既满足现实基础同时也要能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要想O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需要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等各项工作进行充分的了解,与企业的结构、运营方式等相匹配,从而将企业的工作予以量化。有了评价指标之后,就可以据此构建数学模型。

常用模型很多,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最早由美国的T.L.Saaty教授提出。这种方法在思维上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都糅合进来,进而形成一种

层次化、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它的层次化在于将受多个复杂因素影响的对象划分成不同层次,但各个层次并不是孤立而是彼此有联系的。例如,可以设定目标层,列举出想要达到的不同目标;接下来是准则层,即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具备哪些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各自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就是方案层,基于上述层次,列举出不同的方案,具体再算出每一方案的总权值,权值最高的即为最佳方案。它的系统化在于并没有将问题分裂开来,而是使之层次化、条理化,便于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理论基础为模糊数学,其思维也是将定性方法转化为定量研究,把一些边界不清晰、不明了的因素定量化,也就是运用模糊数学这个工具对多因素复杂性对象做出量化评价。所以该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一些模糊、抽象、难以量化的问题。尤其在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时候,人作为评价主体主观意识很重要,所以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也很大,这就要求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将所有影响因素都考虑在内,将不确定因素以数学思维予以量化,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四、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设计原则

1.全面性原则。确定评价范围的时候,应该思考周到,应该将企业整个内控的所有构成要素都包含在内,这样才能对企业内控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发现其中的漏洞,得出的评价准确度也越高。

2.有效性原则。在选取评价指标的时候,要遵循有效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确实能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且能够可观的描述,同时兼具可操作性。

3.成本效益原则。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需要花费人力财力,因此在实际设计指标时应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通过评价后能够获得的利益大于花费成本,同时能够管控一些重大风险的发生。

4.动态性原则。由于在实际经营管理和生存环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能够动态适应变化,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评价指标的构成与权重。

(二)评价指标体系

各个企业应根据我国出台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合理构建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在规范中,提出企业应遵守四个目标,即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报告目标和遵循法律法规目标。在这四个大目标下又相应划分成几个子目标,子目标间互成相依关系,共同构成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对于上述的四个目标,也可体现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及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战略发展规划。能否有效地实现其战略目标不仅在于一开始的目标指定是否合理有效,还在于在今后的实施目标能否得到切实执行,例如经营目标和企业报告目标都是对于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以及是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遵循法律法规是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的合法性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企业的一些通用指标,构建如下所示企业内控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结束语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是企业防范风险、提升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更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一项重中之重的环节,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防微杜渐,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在现今时代背景下,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冲击下,企业面临种种不可测的风险,这对企业内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不深,有些仅仅停滞于理论阶段,评价也都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同时也缺乏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应该加强定量研究以及具有普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企业本身特有的性质建立真正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03,48-54.

[2]穆叶赛尔・木衣提,李小燕.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183-184.

[3]蔡鸿轩.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8:34-35.

[4]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COSO,2004.

[5]于增彪,王竞达,瞿卫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审研究,2007(03)

[6]韩传模,汪世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04)

[7]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5(02)

[8]温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运用[J].统计与决策,2004(04)

[9]钟纾纾.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2008(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