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1 08:56:24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1)

关键词:工程造价;毕业考核改革;企业考核;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The Research on Reforming of Graduate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Cos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idea combing enterprise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graduation designation in college which will promote the reforming of graduate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cos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laborates and gives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st; the reforming of graduate assessment; enterprise assessment; graduation designation

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以毕业论文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形式单一、过程简单、选题陈旧、学生应付心理过重,无法真正地评价学生过去的学习成果,更无法从企业的角度获知学校人才培养是否合格。

鉴于此,本文从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出发,提出将企业考核纳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的思路,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三年学习成果,为高职毕业环节考核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建议。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新思路

将企业考核纳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要求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顶岗实习,并且在此期间完成在校导师指导的综合毕业设计,因此必须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紧密安排在校学习时间从而增加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不再是毕业之前的一个简单环节,而是毕业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实习导师并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跟踪;实习成果不再是顶岗实习报告,而是企业根据岗位要求对毕业生的进行的全面、客观考核,最终形成企业考核成绩;毕业生毕业考核不再是单一的论文成绩,而是由企业考核成绩及综合毕业设计两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加总求和得到的总成绩。

总体改革思路如下:

二、企业考核成绩确定

基于顶岗实习实际工作过程,用贴近岗位工作实际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围绕企业接受学生就业的要求和标准,采取校内综合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实现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企业实习内容必须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过去四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认真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在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以工程预算员岗位为例,其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识图、工程量计算、询价、项目组价、软件应用、审核标书、编制标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写作能力、较强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创新能力等。这些实习内容贯穿于预算员顶岗实习全过程,也为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提供了参考。

企业考核标准是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综合评定,也是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走上工作岗位的客观评价,它它实习内容为基础,由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各项打分,最后综合计算总分,以预算员岗位为例,考核总分计算表格如下:

各项评分分为四个层次:优(90分以上含90分)、良(70~90分含70分)、中(60~70分含60分)、差(60分以下),各项评分计算出来后,根据各自己百分比算出各项综合得分,再根据各大项所占比重,计算出总分。

三、学校综合毕业设计成绩确定

综合毕业设计在进行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必须覆盖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制图与识图、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制作标书、软件的应用、招标组织与管理、工程A决算、索赔与控制等。以模拟招投标为例,将所有毕业生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个招标组和三个以上投标组,每个在校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小组。由学校统一向每个单元分配不同的图纸,由招标组负责招标事宜,包括选择小组领导、人员分工、招标公告、工程量清单编制、制作标书、组织开标、签订合同等,由各投标小组针对招标公告购买标书、答疑、编制报价、投标书、参加开标、最后签订合同等。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本系领导及专业教师组成,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该成绩作为本小组成员的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在整个毕业环节考核中所占比重,可以按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占总学制时间的比例来确定,定为7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降低。

综合毕业设计的图纸每年都必须变化,五年为一个周期,以防学生出现抄袭应付现象。

该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毕业论文考核模式下学生严重的应付心理,而且与高职院校培养适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契合,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协作性,将原本压抑枯燥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意义。

四、改革措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模式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逐渐由毕业论文或简单毕业设计向综合毕业设计考核过渡,再由综合毕业设计考核向综合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过渡。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转变企业观念,继续深化校企合作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要求每一位毕业生均能在本专业岗位进行实习,故而产生了庞大的实习岗位需求量,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观念,将实习与就业区分开来,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但不一定是工作岗位,减轻企业对毕业生就业的消化压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校企业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使传统的校企业合作得到延伸。高校可以无偿向企业提供自己的教学设施、教学人才、活动场地、人才培训、试验设备、研究成果,为实习导师提供丰厚的报酬和职称评定机会,双方互利互惠。

2.继续培养双师型教师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是对过去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不仅对学生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不具备长期的现场工作经验。因此,高校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或是定期企业挂职锻炼,或是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这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的必经之路。

3.注重实训环节,增加实训课时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2)

 

题目名称

天麓府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题目来源

科研课题 社会生产实际 教学实践(含实验)其它

预期成果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硬件 软件   图纸

学生姓名

xx

专业班级

xxxxxxx

学号

xxxxxxx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主要参考文献

1.选题依据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我选择《天麓府(11#)工程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一方面是基于对该在建工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参与了一段时间的工程建设。天麓府11#楼为高层住宅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高度53.90,建筑面积11091.44㎡,地下1层,地上18层。符合毕业设计对象的工程要求。同时我对该工程进度和施工工艺以及部分分项工程的材料采购等有所了解。便于我在毕业设计中对该工程(11#楼)进行三维建模、清单计算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2.目的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综合了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及自身的实习经历,是对自己大学期间所学所获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未来从事造价相关行业的一次深入实践。选择工程造价为题更能体现自己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素养。

3.主要参考文献

⑴. 程建华.《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全国消耗量定额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⑵.《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S]

⑶.《河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上下册)(HA01-31-2016)[S]

⑷.《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S]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进度安排、特色或创新点

1.研究内容

    研究建设项目的建筑和结构图纸、建设单位及招标有关文件、广联达土建计价软件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2.进度安排

第1-4周:熟悉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收集图纸资料,初步选题。

第5周:确定工程项目,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提交开题报告。

第6周:学习、分析碧桂园天麓府11#楼项目施工图纸和建设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学习国家现行基本建设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工程设计及施工的相关规范、规程等基础资料。

第7-10周:学习掌握广联达计价软件的建模算量功能,进行图纸三维信息建立。

第11-13周:结合广联达算量模型,计算出工程清单量,给出招标控制价。

第14周:编制招标文件。

第15周:整理毕业设计成果,整理成档,装订成册。

第16周:准备毕业答辩。

3.特色及创新点

该毕业设计是以实际在建工程为对象,结合自己亲身参建经历,运用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 GTJ2018对该工程进行系统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编制完整的招标控制价文件,以起到对建设单位投资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之作用。

三、审批意见

可行性:是 否          任务量大小: 较大   适中 偏小

是否同意开题:是 否

 

指导教师签名: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3)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关于做好2017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军训〔2017〕112号)要求,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工作条例》(政干〔2007〕389号)和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干部部《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工作实施细则》(政干发〔2008〕19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2017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有关要求明确如下:一、招生计划今年,全军共有24所院校(含3所武警部队院校)在我省招生,计划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487名。其中,男生471名、女生16名。具体招生院校及招生计划见《2017年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二、政治考核(一)政治考核工作的组织。政治考核工作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军区招生办)组织,县(市、区,下同)人武部会同考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和所在中学具体实施。政治考核工作不得向考生及家长收取费用。县人武部会同公安部门组成考核组,由人武部一名领导担任考核组组长,全面考查考生本人、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填写《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政治考核表》(以下简称《政治考核表》),并由组长签字负责。政治考核标准按照教育部、公安部、原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政联〔2001〕1号)执行。(二)政治考核对象和时间。志愿报考军队院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参加政治考核。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2017年报考军队院校普通高中毕业生,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2017年8月31日)。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政治考核时间为6月15日至26日,考生须到户籍所在地人武部报名登记并参加政治考核。考生户籍所在地与其就读的普通中学、教育机构或工作单位等不在同一区域的,政治考核工作由考生报考所在地的县级人武部负责,考生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武部配合。考生可到人武部领取或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网站下载《政治考核表》,由学校及学校所在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人武部联合参与政治考核并盖章签字,《政治考核表》由户口所在人武部上报省军区招生办。(三)政治考核结论。政治考核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政治考核结束后,各军分区(哈尔滨警备区、农垦总局军事部,下同)司令部要及时汇总考核材料,并于6月27日前将政治考核合格名册(电子版)及《政治考核表》报省军区招生办,逾期未上报视为主动弃考。凡未参加政治考核和考核不合格的考生,军队院校一律不予录取。三、军检工作军检包括面试、体格检查和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时间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省招生考试院予以配合。军检不向考生及家长收取费用。(一)军检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1.军检时间。6月30日至7月3日,每日上午8时至17时。具体时间安排:6月30日,哈尔滨市;7月1日,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鸡西市、农垦系统、森工系统;7月2日,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大兴安岭地区;7月3日,鹤岗市、伊春市、双鸭山市、黑河市、七台河市。2.军检地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45号(黑龙江大学斜对面)。乘11、67、68、83、87、88、104、106、107、203、209、114路车到211医院下车;乘地铁1号线至黑龙江大学站下车。3.参检人员。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会同省招生考试院,在政治考核合格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依据考生志愿,按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区分院校、科类、性别)的顺序,将符合报考条件的各院校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依照招生计划4倍的数量)名单提供给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从第二志愿满足报考条件的考生递补),作为军检的对象。确定后的参加军检考生名单在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公布。参检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4张1寸免冠彩色照片(同一底版、蓝色底面),按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参加军检。(二)面试工作1.面试工作人员组成。面试工作人员由省军区招生办、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指定的军队院校派员组成;复议组由省招生考试院、省军区招生办、军队院校代表各抽调1人组成。面试标准和内容按照《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工作实施细则》执行。考生面试场所实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2.面试结论。面试结论由考生所在面试组成员共同确定,并由面试组组长在《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军事职业适应性检测表》上签字负责。面试合格的考生参加体格检查;不合格的考生,由面试组组长向考生说明原因。对面试小组结论有异议的考生,可到复议组申请复议,复议结论为最终结论。未参加面试或面试不合格的考生,军队院校不予录取。(三)体格检查工作1.体格检查标准。体检标准按照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卫〔2016〕305号)执行(见附件2)。体检地点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与面试地点相同),体检场地实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2.体格检查要求。体格检查以本次体检结论为最终结论,凡在非指定医院体检或复查的,结果一律不予认可;凡不在省招考院、省军区招生办下发的参检名单之列的,一律不得参加军检(即使参加军检,其结论也不予认可)。体检时,考生应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向体检医师真实反映个人身体状况。凡隐瞒个人真实情况被军校录取后复查复检退学的,由考生本人承担一切后果。3.体格检查结论。体格检查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其中合格类型具体分为“指挥专业合格”、“装甲专业合格”、“水面舰艇专业合格”、“潜艇专业合格”、“潜水专业合格”、“空降专业合格”、“特种作战专业合格”、“测绘专业合格”、“雷达专业合格”、“防化专业合格”、“医疗专业合格”、“油料专业合格”、“音乐专业合格”、“舞蹈专业合格”、“其他专业合格”15类。考生合格类型为以上一种或多种。体检检查的外科、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等项目检查结论,以及辅助检查中胸部X线、心电图、腹部B超等项目检查结论当场告知考生本人。如不清楚以上项目检查结果或对结果有异议,考生可现场查询且只能现场向体检机构申请一次复检。复检由体检机构组织实施,复检结果经体检组组长同意后,以复检结论为准。对可通过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不予复议,考生的初检结论为终检结论。对于当场不能作出结论的血常规、尿液、血清艾滋病毒抗体等检查项目,在军检结束后由体检医院汇总交由省招考院统一公布结论。(四)军人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凡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必须进行军人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采用专用软件及结构访谈对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测。1.计算机测验。主要包括:军校报考动机测验、健康人格测验和职业人格测验。计算机测验合格,直接做“合格”结论;计算机测验不合格或无效,应进行结构访谈,进一步明确是否“合格”。2.结构访谈。结构访谈包括:结构访谈Ⅰ、结构访谈Ⅱ和结构访谈Ⅲ。三种结构访谈分别用于同序号的计算机测验结果类型。若计算机测验结果同时得到多个类型,则要完成对应的多个结构访谈。三种结构访谈分数不得相加。每种结构访谈中,有任一项或累计得分大于等于2分者,做军队院校职业适应性检测 “不合格”结论。(五)结论公示。省军区招生办将所有考生政治考核、面试、体检数据汇总审核后公示,考生可通过省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网址http://www.lzk.hl.cn),查询个人检查结果。四、录取工作(一)投档录取。军队院校招生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全部实行远程网上投档录取,投档录取时间为7月8日至10日。由省招考院具体组织实施,省军区招生办协调配合。录取工作结束1周内,省招考院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数据库格式,向省军区招生办提供军校录取考生报名数据库、录取数据库和录取考生名册。录取新生的纸介质档案由各县(市、区)招生办密封盖章,考生自带到高校。《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政治考核表》、《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面试表》、《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表》和《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综合评定表》由省军区招生办直接寄往各招生院校。(二)入学与复查。军队院校学员入学后,需要进行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复试,合格者取得学籍和军籍;不合格者,按照《军队院校青年学生学员转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实施办法》(参联〔2010〕2号)和《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分流安置办法》(政联〔2014〕4号)的有关规定处理。五、相关要求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是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军队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关系部队长远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工程。各级招生办和各军分区、人武部要站在深入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持续加强国防和军队人才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健全组织,完善机制,明确职责,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招生工作任务圆满顺利完成。一是要明确责任。地方和军队各级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办和有关工作人员要各负其责,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标准、时限、要求抓好落实。省招考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市)、县招生部门的检查和指导,保证招生工作组织得力、标准规范、任务落实;省军区招生办将加大对各军分区、人武部和体检医院的检查督导力度,严密组织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等各项具体工作,确保军队院校招生生员质量。各地(市)招生办和普通中学要搞好招生宣传,加强教育引导,积极支持和鼓励本地区考生踊跃报考军队院校,确保生源充足;各军分区及所属人武部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掌握工作程序标准,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高标准完成政治考核等重点工作任务。二是要密切配合。招生工作涉及军地多个部门,沟通环节多,协调任务重,各级招生办、公安部门和各军分区、普通中学要强化“一盘棋”思想,主动配合,密切协作。要健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议,对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及时通报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招生工作涉及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军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影响力大,敏感性强。各级要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主动热情接待,认真提供服务,及时处理考生和家长反映的问题。招生工作期间,省军区将抽调作训、干部、纪检、卫生等部门人员组成招生督察组,在省军队院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同时,通过开通举报电话(电话号码:0451—83800333)、网上信息公开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切实维护广大考生利益。咨询电话:13284012035             13284012571             13284012952             13284012539             13284012631附件:1.《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政治考核表》                            2.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结合起来,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总体目标

根据省委、绍兴市委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要求,我市的总体目标是:20*年完成20%的村(社区)招聘任务,到20*年基本达到一村一社区一名高校毕业生,到2010年实现“每村、每个社区都有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二、招聘职位及招聘人员的管理与教育

(一)招聘职位

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原则上以安排助理职务为主,一般考虑安排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或村(社区)团支部书记、文书等职务,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到其他工作岗位任职。

(二)招聘人员的日常管理

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日常管理,由乡镇、街道负责,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并实行3个月的试用期。在合同期内,其人事关系、档案等统一由市人事局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免费,其党、团组织关系应迁转至所在村和社区。对愿意长期在基层工作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其户籍可以落在所在乡镇、街道。

(三)招聘人员的考核

切实加强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考核工作。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年度考核由市人事局会同乡镇、街道负责组织实施,与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同步进行,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考核结果与工资性收入挂钩。平时考核由乡镇、街道会同村和社区组织实施。

(四)招聘人员的培养教育

注重对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对招聘录用人员组织上岗培训,让他们了解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初步掌握在农村和社区开展工作的基本方法。同时,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对在农村和社区工作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表现较好的要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他们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在农村和社区工作2年以上,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的高校毕业生,可根据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通过法定程序使其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并及时推荐为乡镇、街道后备干部,条件成熟的,可推荐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人选。

(五)合同的履行与解除

要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在试用期内完全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或本人要求解约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的,应按合同规定予以解聘。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双方应当就是否续签合同进行协商。终止合同的,可按照本人意愿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合同期内,在工作情况许可的情况下,乡镇、街道应允许高校毕业生选择到更适合其发挥才能、特长的岗位或单位就业,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引发的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三、招聘人员的待遇保障与经费渠道

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内工资性收入按月发放标准为:大专学历人员1300元,本科学历人员1500元;试用期满后对符合条件的,全市统一制订标准和档次,并根据各乡镇、街道实际确定其收入分配方式。年总收入一般不低于全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含规模以上私营单位)水平。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性收入,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按月发放。乡镇、街道可根据年度考核结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按当地企业同类人员标准办理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由所在乡镇、街道按照规定缴纳。三年合同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四年起由乡镇、街道统一办理住房公积金。

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研究生报考,以及被机关事业单位录用聘用后的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执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72号)文件的相关规定。从2009年开始,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机关招考公务员主要从在农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

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性收入所需经费、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应由单位承担部分经费,由市和乡镇(街道)分类承担。其中,一类乡镇(街道)市财政承担40%,乡镇(街道)承担60%;二类乡镇市财政承担60%,乡镇承担40%;三类乡镇由市财政全额承担。乡镇(街道)承担部分是否由村和社区适当负担一些,由乡镇、街道自定。

四、20*年招聘工作安排

(一)名额分配计划

今年我市计划拟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80名,其中行政村75名、街道社区5名。根据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行政村招聘的75名高校毕业生,重点安排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相对较重的村,其中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1个(含4个中心村),市级中心村25个,其他村39个。具体招聘村(社区)名单、岗位,由各乡镇、街道党委根据实际情况推荐确定。

(二)招聘人员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

2、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

3、上虞户籍生源;

4、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三)招聘工作程序

1、调查摸底,确定招聘职位。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总体招聘任务和要求,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研究确定招聘方案,将招聘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进行调查摸底。各乡镇、街道党委根据市分配的招聘指标,确定具体招聘的行政村和社区名单及职位,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对各乡镇、街道确定上报的招聘村(社区)及具体职位情况进行汇总审核和综合平衡后报绍兴市委组织部、绍兴市人事局。

2、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招聘村(社区)名单及招聘职位经绍兴市委组织部、绍兴市人事局审核同意后,在9月20日的《绍兴日报》、《上虞日报》、《上虞电视台》上公布,并在绍兴人才网和上虞人才网上招聘公告。9月23日—24日两天接受公开报名和进行资格审查。

3、组织考试、体检和考察

①笔试: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于9月30日上午8:30—11:30统一参加绍兴市委组织部、绍兴市人事局组织的笔试。笔试内容为:时事政治(2005年8月—20*年8月的重大时事政治)、农村和农业工作主要政策法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等。

②面试:面试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共同组织,面试人选依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面试人数与招考录用名额2:1的比例择优确定。

③体检:按笔试与面试成绩各占50%比例汇总笔试面试综合成绩,以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择优确定体检人员名单,综合成绩相同者以笔试分数高者优先。

④考察: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组织考察组,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组织考察和政治审查。

4、研究确定招聘录用人员。根据笔试面试的综合成绩和体检、考察情况,市委组织部与市人事局共同研究,按1:1比例择优确定招聘录用人员名单。

5、落实岗位,签订合同。根据招聘方案公布的招聘职位,按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自主选择单位和岗位。与招聘村(社区)所在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1-3年(由高校毕业生自己决定),于10月底办理好有关招聘录用手续。

五、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做好农村和社区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工作,是省委和绍兴市委作出的部署,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是加强农村和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行动。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站在讲政治和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和社区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农村和社区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工作。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精神,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1.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从2006年起,用5年的时间实施。特设岗位教师聘期3年。

二、“计划”的实施范围和资金安排

3.“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为主(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包括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适当兼顾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安排特设岗位时,要注意重点向藏区、“双语教学”区、少小民族聚居区倾斜。

4.“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设岗位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1.5万元的,高出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

省级财政负责统筹落实资金,用于解决特设岗位教师的地方性补贴、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应缴纳的相关费用,以及特设岗位教师岗前集中培训和招聘的相关工作等费用。

三、“计划”的实施原则和步骤

5.事权不变,创新机制。“计划”是中央对西部农村贫困和边远地区解决教师问题的支持,不改变事权划分。纳入“计划”的县(市),必须是教师总体缺编、结构性矛盾突出,财力比较困难,但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县(市),“计划”实施期内不得再以其他方式补充新教师。

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招聘特设岗位教师。

6.中央统筹,地方实施。教育部、财政部牵头制订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特设岗位教师总量指导性意见。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研究制订实施“计划”的具体政策和落实办法,并精心组织实施。受援县(市)负责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并向省级有关部门报告。

7.相对集中,成组配置。特设岗位教师的安排应注意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按照学科结构,科学搭配。岗位的设置要相对集中,避免过于分散。一般在1个县(市)安排100个左右,1所学校安排3-5人。

8.侧重初中,兼顾小学。特设岗位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人口较少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可安排在农村生源占60%左右的县城学校。

9.先行试点,逐步扩大。“计划”的实施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办法。2006年拟安排2-3万个特设岗位教师。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精心选择部分教师紧缺、工作基础好的“两基”攻坚县作为试点县,并认真抓好试点工作。

2007年至2010年在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生数量变动情况,每年另行确定招聘人数。中央财政视实际招聘人数据实核定经费。

四、特设岗位教师的招聘

10.特设岗位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合同中应详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1.招聘工作由省级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1)公布需求。(2)自愿报名。(3)资格审查。(4)考试考核。(5)集中培训。(6)资格认定。(7)签订合同。(8)上岗任教。

招聘可采取组织专场招聘会、网上招聘会、组织设岗所在地有关部门到高校招聘等多种方式进行。

12.招聘对象和条件:

(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2)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3)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4)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

五、“计划”的相关保障政策

13.特设岗位教师享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和人事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制定具体落实政策和措施。

14.“计划”的实施可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设岗位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设岗位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

15.特设岗位教师在聘期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的,应及时将其调整出教师队伍并相应取消其享受的相关政策优惠。

16.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特设岗位教师在3年聘期结束后,继续扎根基层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实施“计划”的地区要进一步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今后城市、县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聘用特设岗位教师。

对重新择业的,各地要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帮助。

西部地区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计划”的同时,要研究制订具体可行办法,将“计划”的实施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代课人员问题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六、其他有关事宜

17.聘任期间,特设岗位教师户口和档案关系的管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级政府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18.各受援县(市)和学校,要为特设岗位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6)

某高校2006~2009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近四年就业的毕业生中,到第四航务工程局、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交四航局、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等大型国企工程单位的毕业生分别占到了就业总人数的51.2%、67.4%、58.5%、48.8%,占有很大比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致为:咨询事务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类,而无论学生工作单位选择的是哪一个方向,从事的工作都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过程进行工程管理。当现在大学本科教育遭受社会猛烈抨击其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时,本科阶段的实践性教育教学越显尤为重要[1-2]。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对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

结合数字化实践教学需要,可将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划分为: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有所不同:

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实践的第一步,是真正了解专业性质的学习活动。然而,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土木类水工、港工专业建设地点偏远,环境复杂等因素,使得认识实习成了“走马观花”,学生只看到一些建筑外型,了解不到工程实质,与认识实习初衷相悖,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目的。并且由于之前学生对专业没有具体和感性的认识,有的学生到了工地甚至不知道要看什么,问什么,学什么。如果在认识实习期间,增加专业多媒体演示,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实习的效果。

2.课程设计

传统的课程设计类实践课程,只能让学生熟悉某个技能,如软件的使用、理论知识的实例化,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运用是两个层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必须使学生了解社会实际问题,亲自动手操作。所以,课程设计阶段对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是很明显的。施工组织设计课程,需要给学生开设工程施工实训实验课程,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技术、施工工序进行演示、讲解,让学生在室内教学中身临其境般地得到感性认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建设投资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评价分析能力,学会利用经济评价软件,完成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工程项目工作分解、施工组织设计,并完成资源分配,能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通过责任分配和资源计划优化项目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真正理解管理内涵。工程估价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算量软件,完成工程结构三维图形的绘制、工程建模、工程量计算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合同管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法律法规,并清楚了解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及各方责任义务,通过场景模拟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整个流程,对课题的抽象知识学习有主观能动的认识。

3.生产实习

传统的生产实习,让学生去施工现场,也只能看到钢筋绑扎等技术层面问题,真正管理性质的内容学生很难接触到。并且,往往由于安全和施工现场实际工况等原因,学生在现场的学习很难深入实际,造成学生很难对建设领域庞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组合和深入的理解。由于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因而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若拥有数字化实验室,通过模拟沙盘,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各种人员、材料、机械等资源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还可以对文本信息如合同、报表等材料的作用进行了解,在较短的有限时间内,较全面的熟悉施工现场和一系列管理流程。

4.毕业设计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总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算量计价软件,如鲁班、广联达为工具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其中包括较为重要的商务标编制,即工程算量和合理报价,以及技术标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平面图布置、施工进度网络图和横道图的绘制;另一类是房地产项目的可研。无疑两类毕设都是对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考察,是将学生送上社会实际岗位的最后一道关卡,所以,还应在此期间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若通过数字化综合实验室,让学生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还可以锻炼和培养管理专业学生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协作沟通能力。

三、工程管理专业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框架

通过上述实践性教学阶段和相关专业理论教学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构件工程管理专业数字化实验室是十分必要的。拟构建从工程项目招投标开始,到工程项目竣工为止,包括项目的招标、编制标书、项目评标、项目策划、项目实施与监控、项目收尾等全过程项目管理内容的数字化实验室[3-4]。具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1.工程招投标综合模拟平台将学生分别组成6家“施工企业”,每个投标团队4~5人;老师模拟中介单位、交易中心等情景角色;工程项目招投标情景再现,模拟整个招投标过程(图3)。通过招投标模拟,实现如下实践性教学目标:(1)体验和理解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流程;(2)理解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角色及其职责;(3)理解招标书的内容构成和分析要点;(4)了解实践中主流的一些招标和评标办法;(5)理解如何应用电子标书进行招标、投标和评标;(6)应用工程造价系列工具软件生成投标书和电子标书;(7)了解实践中主要的一些投标策略及其应用场景。2.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课程,是模拟工程项目从工程中标开始,到工程竣工结束的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其间学生将考虑如何做工程计划、业务操作,如何整合利用资源等决策,并且有计算机软件协助老师进行过程控制及结果分析(图4)。具体实施步骤:(1)由学生组建项目工作团队,包括项目经理、经营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和财务经理等管理层;(2)使用模拟的现金、资源及现场场景布置;(3)通过沙盘中的模拟卡片学习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资源平衡,体验合同管理;(4)通过模拟报表,模拟实际业务单据,体验项目管理业务操作、信息流转;(5)通过项目管理系统界面,模拟计划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各种业务管理;(6)模拟不同工程实体,体验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施工组织。3.网络自主学习平台[5]数字化实验室搭建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得共享学习资料,完成教学作业、进行功能操作。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结合基层组织建设、

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实践锻炼等工作,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完善政策,落实措施,营造氛围,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二、总体目标

从*年起,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三年到位”的要求组织实施,每年分别完成村总数的30%、30%和40%,到2009年底基本实现全区每个村都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招聘对象为余杭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和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的余杭户籍的社会其他人员,年龄在28周岁以下。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分解落实每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

2、开展招聘工作。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由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统一组织,分镇乡(街道)、按职位招考,规范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通过组织发动、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公示录用等必要环节,确保把综合素质较好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到村工作。招聘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至8月份进行,或按照杭州市的统一部署实施,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3、规范人员管理。招聘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内容全区规范设置。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后,由村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首次签订合同期为3年,并实行3个月的试用期。在合同期内,人事档案统一由区人才开发中心免费,党、团组织关系迁至工作所在村,计划生育等日常管理由镇乡(街道)、村负责。

4、合理安排岗位。根据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一般安排或推荐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村经联社社长助理或群团组织负责人等职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工作岗位。对到村工作后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可通过法定程序或有关规定进入村领导班子担任相应职务。

5、加强培养锻炼。对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落实相应措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要重视做好培训工作,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办、区人事局统一组织上岗前培训,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与农村工作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层工作方法;在村工作期间,镇乡(街道)要有计划地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鼓励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要加强实践锻炼,根据工作需要,村党组织可适时对他们进行分工调整,使他们经受多岗锻炼。要实施镇乡(街道)驻村干部联系和村主要领导帮带制度,重点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农村实际工作能力。

6、落实待遇保障。到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在合同期间的年总体收入一般不低于全区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具体报酬额度通过民主评议制度来确定,区财政每年每人补助15000元,评议报酬的不足部分由镇乡(街道)承担。年度奖金根据考核结果由镇乡(街道)确定,并由镇乡(街道)、村承担发放。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落实好基本社会保障,由镇乡(街道)按城镇职工标准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纳部分参照村班子成员由区财政、镇乡(街道)和村三级按比例承担。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3年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4年起,有关待遇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区镇乡、街道、村实际执行。区财政补助标准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一定的递增额度。

7、实施工作考核。镇乡(街道)作为管理主体,要把高校毕业生列入村干部管理范围。每年由镇乡(街道)组织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年度考核,根据其工作表现,分别确定为优秀、称职或不称职三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应控制在总人数的15%以内,年度工作考核不称职的,取消考核奖并进行谈话教育,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按照合同规定予以解聘。

8、建立激励机制。切实关心在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到村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时,落实加分等有关优惠政策。招聘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的,由录用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工资待遇,并依据其在村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9、鼓励扎根农村。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积极做好从到村工作高校毕业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表现优秀的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已进入村领导班子的,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安心农村工作,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加大培养力度,使其成为镇乡(街道)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合同期满后在当地工作创业。对3年后仍留在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逐步提高其收入待遇。对愿意长期在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其户籍可以在工作所在地的镇乡(街道)落户。

10、支持自主择业。对合同期满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可享受有关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

目前已在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经联社班子任职的和经镇乡(街道)公开招考录用到村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经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确认后,可以参照*年经公开招考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