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5 07:54:27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篇(1)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09—2014年)》实施情况,制定《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5—2019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职工职业精神和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深入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到2019年,建立起资源集成、形式多样、贴近职工、务实有效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模式,培育形成一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品牌项目,建设起覆盖全体职工的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职工学习培训服务平台。通过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职工队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职业精神更加牢固,职业技能显著提升,文明素养明显进步。

——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强化敬业奉献精神,激发劳动创造力量。教育实践活动要覆盖全体职工。深入推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全总每两年表彰一批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和标兵个人。

——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通过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播与普及,引导职工树立科学理念,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各级工会每年帮助50万名职工提升学历水平。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全总每年命名200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给予重点扶持。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每年命名一批职工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总每年继续在各地建1000个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各地工会每年新建10000个职工书屋,吸引职工积极参与各种读书活动。大力繁荣先进职工文化,着力培育一批职工文化业余骨干队伍,建设一批职工文化示范阵地,确定一批职工文化艺术创作培训基地,推出一批职工文化艺术活动品牌,打造一批职工文化艺术精品,树立一批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典型。

——加强职工队伍技术技能素质建设,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不断扩大各类技术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覆盖面,每年帮助100万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全总每3年命名一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设立职工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和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

——加强职工队伍民主法治素质建设,引导广大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法治宣传教育下基层、进企业、入班组,各类普法宣传教育做到全覆盖。加强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增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意识,提高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的能力。

——加强职工队伍健康安全卫生素质建设,促进实现职工安全生产和体面劳动。大力倡导健康安全卫生理念,着力普及健康安全知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专业知识普及工作,推动职业教育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把安全生产纳入教育培训内容,各类群众性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率达到85%以上。动员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健康生活指数。

三、主要载体

(一)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

以职工大讲堂、演讲比赛、主题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职工把实现个人理想、岗位建功立业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以“劳动美”成就“中国梦”。

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广大职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职工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成为职工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深入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七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节庆日的纪念活动。充分发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职工委员会的作用,把广大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培育形成一批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争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采用各种形式送教上门,在职工中进行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核心的社会文明教育。把提升农民工文明素养和职业素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泛开展培养新工人、新市民活动,对农民工进行市民意识、法律维权、职业素养、励志成才、城市生活常识、文明礼仪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和培训。

(二)深入开展职工读书学习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选树先进个人,培育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团队和班组。通过举办读书会和报告会、推荐好书、征文、演讲、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会、评选读书明星等形式,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提升自身素质。

推广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助推计划”。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学费资助、实行学分累计等手段和灵活的形式,鼓励和帮助农民工提升学历层次,推广适应农民工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学分银行”、“现代学徒制”等教育培训新模式,为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途径。

加强和规范职工书屋建设。实施《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4-2018年)》,新建的职工书屋向基础设施较差的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及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集中流入的地区及行业倾斜。丰富拓展职工书屋的内容与形式、功能与作用,推进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平台建设。

(三)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

推动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各类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之中。注重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劳模大讲堂、劳模事迹报告会、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在各行各业和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以诚信、敬业为主题,在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中重点开展“用敬业做产品”主题活动,在商贸类企业中重点开展“守法诚信经营”主题活动。扎实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评选表彰等典型选树工作。

(四)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技能培训活动。

围绕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深入开展重大工程劳动竞赛、促进区域发展示范性劳动竞赛和“振兴杯”劳动竞赛。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深化竞赛内容,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节能减排,深化在电力、煤炭、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中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广泛参与合理化建议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继续推动非公企业劳动竞赛工作。深入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竞赛活动,把竞赛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使用新方法。

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深入发展,增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攻关能力、人才培养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综合效应。全总出台《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

进一步加强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培训、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普教育和国际交流活动。扎实做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比、推荐、展示、交流、推广和转化等工作。

充分发挥产业工会作用,广泛组织动员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

(五)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以“六五”普法验收和开展“七五”普法为抓手,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主线,以《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重点,把在广大职工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把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普遍性宣传与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和企业进行重点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普法宣讲团、志愿者队伍建设,送法下基层、进企业,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月”、“法治宣传周”、法律知识大讲堂、法律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服务活动。推动地方工会开通普法网站和微博,开设职工法律咨询热线,建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落实好《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大力培养工会系统法律人才。

加强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增强职工民主素养。组织职工参与厂务公开、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依法履行民主权利。动员广大职工全过程参与集体协商工作,使集体协商内容真正反映职工的意愿。

(六)深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各类企业广泛开展职工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以及女职工“四期”保护教育,引导职工提高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安全生产经验典型,监督企业落实劳动保护条例。

(七)深入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

推动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搭建职工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平台。以举办“五一”特别节目、职工艺术节和职工摄影、诗词、美术书法、微电影等大赛以及职工运动会等活动为载体,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培育一批基层职工文化业余骨干队伍,建设一批以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学校、企业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的职工文化建设示范阵地,确定一批基层职工文化艺术创作培训基地,推出一批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工文化艺术活动品牌,打造一批以职工生产生活为题材的文化艺术精品,树立一批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积极服务职工的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典型。

增强职工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和督促企业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培训,开通职工心理咨询热线,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职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建立在党委领导下,政府支持、工会牵头、社会参与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有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积极争取将相关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与有关部门共同部署、合力实施。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财政支持、工会经费补贴、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经费支持和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工教育培训补贴政策,多方筹集职工教育培训资金。督促和监督企业落实工资总额的1.5-2.5%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将此项经费落实情况作为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阵地建设。

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工会系统职工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加大对职工学校的投入,支持其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建设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或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加强职工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并通过信息公示制度、星级评定制度、年检评估制度等进一步规范管理。发展在线教育,完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体系,搭建智能化、移动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工在线学习平台。

(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篇(2)

【论文摘 要】本文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及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几种教学方法,例举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成功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和学制多种多样,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最主要、最有特色的形式,这种模式不仅在其国内倍受推崇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德国“双元制”模式,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双元制”职业教育。这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 培训方式与现代职教思想结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根据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

1.1教学主体方面

私人经营的企业与主要由国家开办的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而且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从教学年限方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即第二阶段II级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年限为2年至3年半,其60%至70%的教学和培训在企业进行;在高等教育阶段,即第三阶段教育,如职业学院的学习年限为3年,其50%的教学和培训在企业进行。

1.1.2教学地点方面

企业建有系统的培训基地。除提供与所培训职业(相当于我国的专业)紧密相关的实际生产岗位进行技能培训以外,还建有设备完善的教学场所,如企业培训中心或跨企业培训中心,通过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以及模拟公司、学习等设施,对学生进行与技能紧密相关的工艺教学。生产岗位与培训中心结合组成系统的技能实训基地。

1.1.3教学过程方面

企业执行统一的培训文件。企业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全德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制定本企业以及针对学生个人的企业《培训计划》,实施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不仅学习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获取直接的职业经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1.4学习人员方面

企业配备专职的实训教师。这些教师是企业的职员,由企业承担工资和社会保险。实训教育既要负责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实训教师必须要有2~5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必须获得“师傅”职称,并通过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内容的实训教师资格考试,其个人品行也必须端正。

1.2法律主体方面

企业培训必须遵循1969年颁布的适用于全德培训企业的统一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以及《手工业条例》,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和《职业培训合同》实施实训教学。根据上述有关法律和法规,培训企业必须“送”学生去职业学校学习,以保证法律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但学生与职业学校之间不存在法律契约关系。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

2.1 高水平的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

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建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及相应的职业教育研究所,为德国职业学校和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外,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比如对教师的学历和资历,教师本身的培训与进修,品德和技能的示范作用,严格的考核制度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规定。与此同时,也十分注意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

2.2 同生产紧密结合,实用性强

德国“双元制”是一种以实用为本位的模式,强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这种模式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都体现了明显的实用性。

2.3 紧密的校企联合

“双元制”教学培训模式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培训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配备有高水平的培训师傅。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核心和前提条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这为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培养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4 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非常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训目标,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双元制”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接受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马上投入工作。学生在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展示和注重发挥企业、学校与行会的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2.5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德国“双元制”在组织、管理上既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注重发挥企业、学校与行会的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由于德国坚持“双元制”的优良传统,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既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社会就业制度对具有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又能给新生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及其在整个职业劳动中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对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德国职业教育培训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画廊法、扩展小组法、旋转木马法、搭挡拼图法、记者游戏法等。

3.1画廊法

画廊法是教师准备很多图片。让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从图片上联想到主题,每位学生围绕主题阐述选择这张图片的理由。要求每位到前面向大家展示自己选择的图片,并进行阐述。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2扩展小组法

首先教师给定一项工作任务。例如:现在在中国初入职场的人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第一阶段独立思考(5min),并写出答案;第二阶段是两个人合作(min分钟)讨论得出结论;第三个阶段是4人一组讨论(15min)得出结论.并把讨论后的结论绘制在图纸上,进行表述。

3.3旋转木马法

旋转木马法第一阶段是在一定时间内精读老师提供的文章或材料,并能够向他人复述;第二阶段是将把学生分成内圈和外圈,首先,外圈向内圈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三阶段是外圈向顺(逆)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外圈的人向内圈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四阶段是内外圈向逆(顺)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内圈的人向自己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五阶段把总结观点做成有创造性的海报或学习展板,向他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3.4搭挡拼图法

搭挡拼图法第一阶段专家搭档把拿到文章A或B文本后,与一名搭档一起研读文章并检验对文章理解,剪下关键词概念卡片,凭借它的帮助为知识传授做准备;第二阶段为拼图搭档A和B相互交换信息,然后使用关键概念来描述来做学习储备。第三个阶段A和B互相复述对方所讲的内容,以做为学习检查。

3.5记者游戏法

记者游戏法是教师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先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扮演记者对另一人提出2~3个问题,另一人回答问题。然后再采访另两个人。把采访3个人共同观点找出来,写在卡片上。

4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4.1画廊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很多植物保护方面图片。如:化学防治方面、物理防治方面、生物防治方面、农业防治方面图片,让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如何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学生从图片上联想到主题,每位学生围绕主题阐述选择这张图片的理由。要求每位到前面向大家展示自己选择的图片,并进行阐述。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2扩展小组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给定一项工作任务。例如:植保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第一阶段独立思考(5min),并写出答案;第二阶段是两个人合作(10min)讨论得出结论;第三个阶段是4人一组讨论(15min)得出结论.并把讨论后的结论绘制在图纸上,进行表述。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社会能力。

4.3旋转木马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是在15min内阅读菜青虫发生规律材料,找出繁殖世代、越冬场所、越冬虫态等,并能够向他人复述;第二阶段把学生分成内圈和外圈,首先,外圈向内圈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三阶段是外圈向顺(逆)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外圈的人向内圈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四阶段是内外圈向逆(顺)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内圈的人向自己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五阶段把总结观点做成有创造性的海报或学习展板,向他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4.4搭挡拼图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让学生研读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A)或苹果瘤蚜综合防治方法材料(B)。读完后,与一名搭档一起研读并检验对材料理解,剪下关键词概念卡片,凭借它的帮助为知识传授做准备;第二阶段为拼图搭档A和B相互交换信息,然后使用关键概念来描述来做学习储备。第三个阶段A和B互相复述对方所讲的内容,以做为学习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5记者游戏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先两个人合作,讨论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如:一个人扮演植保技术员,另一人扮演农民。农民对植保技术员询问2~3个问题,植保技术员回答问题。然后再询问另两个人。把询问3个人共同观点找出来,写在卡片上。

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方法。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温盛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理论探讨,2010.8

[2]谢康华,兰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大众标准化,2003.3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篇(3)

关键词:德国;继续教育;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CA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149-03

一、德国继续教育的经验

1.建立继续教育的法律体系,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了德国各类企业应承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任务与责任。同样,联邦政府的劳动促进法以及各州的相关法规也对企业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义务与责任进行了界定与明确,从而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企业在国民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德国涉及继续教育的立法较多:《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性的继续教育以及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通过资助各种培训,使就业者达到较高水平,以期达到改善就业结构,促进经济繁荣的目的;《职业教育法》和《联邦促进培训法》分别对职业进修和转业教育及受培训者的培训费用作了明确的规定;《高校常规法》规定要对高校师资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等等。目前,有许多州用立法的形式确定了继续教育的地位、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和投资政策。德国的继续教育有着健全的法律保障,继续教育立法保障了接受继续教育者所需的培训时间,使不同行业的就业者有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就业者达到较高水平。

2.推行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近年来,德国继续教育机构吸取了工商业质量标准管理的做法,在继续教育领域建立推行一系列的质量测试、保障等体系成为德国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一大特色。德国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由权威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和主要的成人教育联合会共同参与制定,目前,该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范畴:机构与项目规划质量、课程教学质量、组织机构管理质量以及教学成果质量。德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继续教育,成立了多种继续教育机构,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德国的继续教育有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至目前为止,德国已建成多方参与、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承办体系。德国的继续教育学院是由国家举办的官方的继续教育机构,它不仅提供自然科学、数学、人文科学的教育培训,同样也提供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园艺、绘画、烹饪、旅游等科目的进修班与讲座。私人培训机构学费较高,但他们具有专业与培训课程设置与市场联系紧密,学习时间灵活,学习内容设计的个性化等优势,在继续教育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颇受广大继续教育者的欢迎。商贸协会、高等学校、职业和非职业协会、高职学院等机构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承担着继续教育的总体工作量,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广泛展开。德国成立了多种继续教育机构,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和以市场导向的继续教育组织,以市场继续教育需求为导向进行付费培训,有利于继续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保障,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保障。德国的继续教育是由国家机构和私人企业共同操办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国家及各企业,二是接受继续教育者个人所交的学费和自愿捐款。国家用于继续教育的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地区主要支持地方办的继续教育机构,重点是国民大学。每年,各地区的教育投资用于资助国民大学。国民大学一方面从各地区及联邦劳工局得到资助,另一方面也求助于参加继续教育者的捐款和学费。德国继续教育体系庞大、形式多样,有关继续教育经费详细信息的统计是十分困难的,从总体上讲,主要有四种财政来源为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买单,企业、联邦劳动局、公共财政经费(联邦、州和市县政府)以及继续教育的参加者。近年来,由于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市场因素的关联愈来愈大,所以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鼓励个人与市场资源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体系的运行,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企业支出的费用下降了而国家支出的经费部分提高了。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的变化彰显出政府对继续教育的重视。

4.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既有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全球共通的因素,也有自身国情的原因,即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

首先是效益机制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形成劳动力人口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替换更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继续教育需求,增强了继续教育的效益。当今经济社会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促进了企业劳动组织的变化,要求企业人员发展相应的能力。现代社会观念和现代劳动组织要求专业人员除了具有专业能力,还应有如获取信息和学习能力、决策和负责能力、创造和思考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表达和说服能力等,这对继续教育的效益提出了挑战。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职业岗位上工作手段和条件的变革,造成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大量培训需求,这有利于增强继续教育的效益。德国继续教育的学费非常昂贵,它之所以昂贵是因为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质量非常高。德国继续教育的重点和首要目标是教学效果,以教学效果的好坏为尺度衡量办班的成本。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保证办班不亏本,因此德国的继续教育非常讲究教学质量。

其次是竞争机制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德国政府颁布的继续教育法确立了德国继续教育基本体系,组成了五大继续教育机构:企业、有关成人教育的各类学校、民办的或独立的继续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国家政府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五大机构间的关系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国家继续教育事业的组织者不能干涉继续教育市场,德国职业继续教育处于互相激烈竞争的状态。德国这种竞争精神充斥于整于继续教育体系。竞争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德国的继续教育就是在这种竞争中蓬勃发展。

二、德国继续教育的新趋势

1.继续教育的内容现代化。德国继续教育事业的组织大力开展现代技术继续培训,公司的产品开发部、设备部等定期向全公司有关产品、设备开发更新信息,培训部门广泛收集最新科技信息资料,经过处理后作为继续教育的专题内容。例如,万马

克的培训中心,配备了许多高精尖仪器与装备,如机器人、可控编程器、液压气动试验台、电子传感测量装置、数控加工机床等,培训中心的装备必须和企业里实际使用的装备相一致,否则培训出来的人员还需到岗位上进行再培训。这样就保证了继续教育内容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同步。

2.继续教育管理的法律化。德国颁布的与继续教育有关的重要立法有《劳动促进法》、《职业教育法》、《企业宪法》、《教育假期法》、《高校总体法》、《函授保护法》及《公务员法》等。除了这些立法,各州还有成人继续教育的条例,许多州已把继续教育列入宪法。对继续教育经费规定每个参加培训的人能拿到原工资一定比例的补贴外,由企业提供主要费用,政府部门如经济部、劳动部等给以部分补贴,提供继续培训场所。德国由此在社民党一自民党联合执政时在几个州通过了《教育假期法》,规定了工作者参加脱产进修的具体内容。德国各州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法》主要规定了对继续教育设施的公共资助和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的《继续教育法》还包括了向居民提供关于全面进修的发展计划。

3.以人为本,继续教育终身化。德国以终身学习作为继续教育学习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发表以来,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职前教育是准备,职后教育是发展一成为社会共识。德国继续教育机构强调终身学习,要求人们学会学习,这使人们对职业劳动、社会生存、生活以及与学习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继续教育呈现终身化的趋势。

4.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德国继续教育的人员、经费和研究机构逐渐完备起来,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首先是培训人员职业化。建立专、兼职人员任职标准,执行认证、证书制度,考核人员的专业和教育资质。继续教育人员的报酬收入应在行业层次上制定并以合同形式保障。健全结业证书制度,通过学习成绩认可,保证继续教育通道。其次是完善经费承担体制。雇主承担适应培训和工作中培训费用,劳动局承担晋升培训和能力扩展培训费用以及失业者培训费用。资金管理由劳动局执行。再次是加强继续教育研究。建立研究机构,研究有关的课程、大纲、方法、模式,从而提高继续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开发继续教育统计,作为制定继续教育政策的基础。

5.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德国继续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企业、公共财政和个人,其中企业是继续教育费用最大的承担者,以联邦劳动局为主的公共财政和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则是费用的另外两大承担者。如同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的三个主要方面一样,企业、劳动部门和个人的自费业余进修是继续教育的三大主要客户。企业中的职业继续教育主要是短期的,参加者主要是技术和销售人员、领导人员和技术工人。其目的是通过培训获得拓展的和深化的能力,达到晋升、转岗、适应新任务等的要求。在劳动促进法框架下执行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企业外全日制培训,利用社会的培训供给,用公共资金支付发生的费用。主要进行适应培训、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失业者的创业培训等。其参加者主要是企业职工,特别是失业高危职工群体以及失业人员,主要体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

三、德国继续教育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1.创新机制,广开学路,多渠道办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但是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挑战,要进一步创新继续教育机制,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我们应适时研究对策,推进继续教育社会化和产业化。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继续教育抢占市场,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强项目评估,提高继续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高继续教育的便利性。

2.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绩效。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绩效,就要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机构体系,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促进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继续教育项目的设置应当面向大众,改变收费高昂、面向少数人的局面,开展培训课程认证和学分互换,强化学校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严格选聘兼职教师,建立全国联网的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

3.重视继续教育,破解社会难题,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供需之间不对路。面对毕业生就业难,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召回”制度,加强继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求职竞争力。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召回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式的强化培训,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职业技能与需求相适应。可见,继续教育在化解就业难题上大有可为,关键要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强化实用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双元制;劳资合作;经济解释;德国

中图分类号 G719.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3-0070-05

一、问题的提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基本经验。我国通常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解为国有公办职业院校寻求行业企业对其办学的支持,这是因为国有公办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但目前我国国有公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合作机制,从而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全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制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其直接目的就是解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以《联邦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条例》为主体的法律框架规范下,成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也被外界认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坚实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想模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那么为什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很难移植复制到我国呢?西伦等学者研究认为,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在德国立足并成为其重要的比较制度优势,与德国悠久的国家主义传统密切相关[1]。也就是说,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依存于特定的经济社会大系统,脱离了特定大系统就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与此同时,我国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已有研究成果大多数以描述性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主,缺乏双元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与其外部制度环境耦合关系等深层问题的研究。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已经能够对观察到的大部分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经济解释”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即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问题,是一种回答“为什么”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是经济解释研究方法的大力倡导者。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企业为主的职业教育制度,它与其外部制度环境构成了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性制度安排。整体性制度安排内部各种具体制度间互补和替代关系的存在决定着整体性制度安排的多样性,完全可以寻找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然后对其进行重组,构建出新的整体制度安排,为进一步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的职教制度改革提供可行对策建议。青木昌彦认为,制度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的概要表征[2]。因此,本文首先利用文献资料基于博弈均衡制度观视角归纳总结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特征;第二,从博弈均衡制度观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外部制度环境耦合关系的内在逻辑,即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治理机制,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第三,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提出进一步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的对策建议。

二、博弈均衡制度观视角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征

1964年,德国教育事业委员会的《关于职业培训与教育事业的专家意见》中最早提出了双元制这个概念。所谓“双元制”指的是由营利为主的企业作为“一元”,与公益为主的学校作为“一元”,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1969年,德国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了有关规定,使其走上法制化道路。1981年,德国又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的配套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2005年4月,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德国将《联邦职业教育法》与《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成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2007年,德国对合并后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再次修订。博弈均衡制度观认为,制度是社会制度博弈参与人之间的策略互动形成的自我实施结果。汪丁丁基于博弈均衡制度观提出:一项具体制度通常包括角色规定、行为规定、度量标准和奖惩措施四个基本要素①。角色规定是基础,行为规定是实质,两者一起决定了一个社会中各成员的行为空间;度量标准和奖惩措施保证角色规定和行为规定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3]。本文利用角色规定和行为规定两个维度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进行定性概要描述。

(一)两个教育实施主体

所谓“双元”是指由营利为主的企业与公益为主的职业学校,共同构成职业教育实施主体。

1.企业

德国所有企业都有资格开展职业培训,但只有经过行业协会资质审查认定的企业才能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这些企业被称为“教育企业”,其资质审查标准由《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4]。目前德国只有1/4的企业具有双元制职业教育资格,承担着全德国约1/3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这些“教育企业”的活动宏观上主要遵守《联邦职业教育法》。在招收学徒操作上,这些“教育企业”通过刊登招收学徒广告和职业适配度测试招收学徒;学徒招收后,与学徒签订公法范畴的《职业教育合同》,合同内容不得规定受训者毕业后去向条款,需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请合同登记,否则合同无效。在职业教育具体实施中,这些“教育企业”根据《职业教育条例》规定的全国学内容着重培养受训者实际操作方面的职业能力。

2.职业学校

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享有文化教育的自。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学校,由各州教育或文化部管辖。职业学校的活动宏观上遵循各州《教育法》和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与联邦政府签署的各项框架教育协议。在职业教育具体实施中,职业学校按照与《职业教育条例》配套的《职业教育框架教育计划》,传授与职业相关的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实现对企业学习的有效补充。

(二)双重身份的受训者

在德国,受训者需被“教育企业”录取并与该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受训者成为企业学徒的同时也自然成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学徒与学生双重身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德国15岁以上人口中有50.2%具有双元制职业教育文凭,2012年,德国有65%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参加双元制职业教育。受训者每周3~4天在企业学习,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可以向企业领取一定的生活津贴等;通过行业协会主持的考试后学习结束,可以自由选择最终就业单位。

(三)公私结合的第三方组织

第三方组织指教育主体和受训者以外的相关机构,具体包括政府和行业协会等,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

1.政府层面

联邦政府层面涉及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为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其中,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是政府职业教育最高主管行政机构,发挥着综合协调和政策主导的作用;联邦经济与技术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职业教育条例》;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开展职业教育发展与规划研究,并负责实施执行[5]。联邦与州政府中间层面涉及职业教育的机构是“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与联邦政府签订的各项教育框架协定和联邦政府的《职业教育条例》,制定供职业学校使用的《职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州政府层面涉及职业教育的机构是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由劳方、资方以及州级最高部门三方等额人数组成,其任务是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发表咨询意见。

2.行业协会层面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行业协会凭借接近企业的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承担公法赋予的重要任务。其主要任务是:确定企业及其负责人的职业教育资格、组建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并实施考试、保存登记《职业教育合同》、监督企业职业教育运行、提供职业教育方面相关咨询等。

综上所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法律为依据,以企业为主体,以第三方为保障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其本质是“学徒制”。该制度的基本矛盾不在于“教育企业”和学校之间,而在于受训者与“教育企业”之间。

三、博弈均衡制度观视角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治理机制

从博弈均衡制度观角度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质上是企业和学徒博弈均衡的结果。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看成一个系统,由于企业间相互挖人带来的外部性等原因,如果没有其他机制约束企业和学徒,双元制就成为一个典型的一次性囚徒困境博弈。然而,对于世界装备制造第一强国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是其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且是其经济强势发展的根本原因。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机制约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和学徒双方信守交易承诺,使各自利益在交易过程中受到保护,实现双方共赢。青木昌彦认为,即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私有产权和合同也不仅仅由正式的法律系统来执行,各种各样的私人治理机制作为制度安排的复合体都同时发生作用[6]。本文试图用比较制度分析框架来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市场治理机制的整体性安排。

(一)交易者惠顾关系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事前匿名的交易机会,交易者预期到长期合作的可能收益,交易者双方通过相互交换一定价值的礼物(礼物对于送礼物的人来说必须花费成本,对别人却没有什么价值),那么交易者双边互惠互利的关系可以维持。这种准永久性双边互惠互利关系称为惠顾关系。在德国,手工业以及由手工业衍生而来的装备制造业一直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吸收学徒的重要行业。如2012年德国手工业企业签署学徒合同14.7万份,占全部学徒合同的28%,吸收学徒规模仅次于工商业[7]。与流水线大工业相比,手工业中劳动力技术技能总体要求高、专用性强。“专用性”概念最早可见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其认为,一个工厂的厂主即使能够获得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会因为缺乏某种专门技能的劳动力而束手无策;有特殊技能的工人如果遭到解雇,也不易有别的出路[8],这里的有特殊技能的工人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专用性人力资本。学徒选择参加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学习培训,相当于进行了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要将专用性人力资本轻易转向其他用途是非常困难的。而企业承担大部分学徒培训费用,并向学徒提供一定的生活津贴。根据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统计,2011年,原西德地区“双元制”职业教育学徒生活津贴月平均为708欧元,原东德地区学徒生活津贴月平均为642欧元;企业培养学徒的花费大约为238亿欧元,3倍于政府在此项的支出[9]。由此本文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学徒花费时间学习企业专用性技术技能、企业提供大部分培训费用,相当于学徒和企业相互交换一定价值的礼物,考虑到长期合作的可能收益,企业和学徒互惠互利的关系可以维持。同时,从职业代际传递角度看,德国技术技能工人很大部分会模仿其父辈的策略选择。如2006年,在原西德地区工作的技术工人中,有51%技术工人的父辈也是技术工人;在原东德地区,这一比例高达60%[10]。这一现象实质反映的是交易者对市场信息不足作出的策略选择,也是交易者惠顾关系存在的很好佐证。另外,行会组织在德国经济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即学界经常所说的“先有经济德国,后有政治德国”的现象,行会组织内部规范成为维持行业内企业和学徒互惠互利关系的重要治理机制。青木昌彦认为,行会组织的内部规范本质上是交易者双边惠顾关系在参与人集团内部的复制和扩展[11]。

(二)第三方收集传播信息

学徒制自诞生以来,其功能目的都是偏重生产性而不是教育性。如古代学徒制是维系和扩张家庭生产的主要方式,行会学徒制是行会控制生产的重要手段,而在国家干预学徒制和工厂学徒制中则广泛存在压榨廉价劳动力的现象[12]。也就是说,在以往任何一种学徒制中学徒具有沦落为生产工具的弱势地位,仅凭企业自觉,很难保证企业不实施侵犯学徒合法权益的行为,从而影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如果存在独立第三方专门收集和传播交易者不诚实交易行为的信息,不诚实交易者因不诚实交易行为而失去交易机会,考虑到长期合作的可能收益,那么交易者互利互惠的交易能够得到实现,如历史上的商法仲裁者、美国协调交易公正进行的押证服务等。根据《联邦职业教育法》,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通过社会职业分析,以“国家承认的教育职业”形式颁布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条例》。另外,德国的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进行了大量综合,如2013 年7月颁布的德国“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专业”为331个,覆盖大约2.5万个社会职业[13]。这些制度安排方便第三方收集传播信息,保障劳动者技术技能的综合性,便于劳动者在未来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迁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还在于教考分离,学徒培训期间需要参加两次国家考试。第一次考为“中期考试”,主要目的是通过考查学徒的培训成绩来检查“教育企业”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中期考试合格的学徒方能参加第二次毕业考试,毕业考试由联邦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两次考试都由行业协会组建的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主持,全国统一命题,同一专业的考试在同一天进行。学徒通过第二次毕业考试,由行业协会颁发得到各州承认的合格工人证书。这种模式体现了公平原则,保证了学徒培训质量,使职业资格证书更具有权威性。由此本文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独立第三方专门收集和传播企业和学徒交易行为信息,则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健康运行。

(三)劳资双方协商机制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契约天然是不完全的,侵权行为必定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再加上交易涉及的资产具有专用性,因此依靠第三方(法庭)来维持契约关系,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可能根本无法证实[14]。第三方(法庭)裁决需要有违反契约的证据,这是第三方规则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在许多交易中,要找到无可置疑的事实证明有违反契约的情形极其困难,契约本身也不可能预先写明所有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办法,这就需要互补性的治理机制作为补充。在德国,企业工人享有广泛的企业参与管理权,企业工人代表参与企业管理委员会。如德国2000人以下的企业,工人代表须占管理委员会的2/3以上;2000人以上的企业,工人代表须占半数以上[15]。另外,德国行业工会与雇主协会集体谈判覆盖面广泛,因此,德国工人罢工活动非常少,工人薪酬弹性比较大,企业经营遭遇困难时不像英美企业那样采取大规模减员的方式来压缩运营成本。这样企业与工人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促进企业不断对工人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保障了作为专用性人力资本――工人的合法权利。由此本文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劳资双方协商机制有效解决了不完全契约问题,降低了企业和学徒互利互惠合作的交易成本,有力促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一个命题:正式法律系统与交易者惠顾关系、第三方收集传播信息和劳资双方协商机制三种私人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三种私人治理机制中,交易者惠顾关系是基础,第三方收集传播信息和劳资双方协商机制是保障和补充。

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作为典型的经济大国,我国需要与世界经济进行再平衡,全球化战略亟须转型升级,走自主创新型发展道路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16]。20世纪70、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经历了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类似挑战与风险,发挥企业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其实现经济社会结构成功转型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因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和效率备受各国瞩目,其实质是建立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其外部制度环境耦合的整体性制度安排,调动了企业举办或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保证了企业和受训者互利互惠长期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实施了市场化趋向改革,基本形成了“先培训、后就业”和“先招生、后招工”的基本格局,外部劳动力市场成为企业招聘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质决定了职业院校需要和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对于我国而言,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积极发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典型案例,研究总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营造有利于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的制度环境至关重要。具体对策建议有以下五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徒建立惠顾关系的可能性,进一步强调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赋予有资格的行业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地位,给予其与国有公办职业院校同等的办学待遇。二是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或职业教育集团,加大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力度,修改完善相关税收和捐赠政策法规,鼓励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与其经营主业密切相关的职业院校,探索总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内在规律。三是进一步发挥第三方收集传播信息作用,整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加快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构建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技术技能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转移部分政府职能,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工会的劳资协商主体作用,完善劳资双方协商机制,创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和创新中的主人翁作用。五是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术宝贵”的社会氛围,引导青年学生立志成为技术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王星.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2015(1):184-205.

[2][6][1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88.70.

[3]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经济研究,1992(5):69-80.

[4]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然之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7):5-9.

[5][13]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7]周红利,张万兴. 人力资本理论视域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4(4):48-52.

[8]阿弗尔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29.

[9]华璐.德国失业率仅 6% 的秘诀:双元制对症结构性失业[N].财经,2013-09-23.

[10]李俊.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之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探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115.

[12]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14]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2.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篇(5)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素质

如何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新世纪摆在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经济成功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起飞阶段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至关重要,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未来的劳动者能力和素质,增加人力资源总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职业教育的功能、特点是其发展职业化功能,它将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职业人,使个体掌握科学技术,学会运用科学技术,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马克思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这里所指的人,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道德素养的人。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自然人”仅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们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在现代社会的大生产中,职业教育使人由一般的劳动力发展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的必经之路。

一、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力职业道德和规范劳动力行为的有效方式

职业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在《职业道德析疑》一文中指出:“主张职业教育者,同时须注意职业道德、而公民教育结合公民道德与公民职业两者而成、彼此均有不可须臾离之势。”他明确主张、职业教育的涵义中必须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很难设想,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人能潜心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同时,即使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如果缺乏职业道德也不可能真正尽职尽责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与他的劳动态度有很大关系,积极进取的劳动态度,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消极的劳动态度会降低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始终,将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着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具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互助合作的精神、谦虚诚恳的态度、任劳任怨的美德、严谨务实的作风,这些都将使受教育者走上社会后劳动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青年人可塑性很大、在校求学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要比步入社会后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好得多。因而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业规范,敬业精神等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的职业素质的最佳途径

职业素质,指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素质的总和以及劳动者非智力品质的综合反映。在职业素质中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核心。职业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影响。作为就业准备教育,其重点是培养人的专业技能和各种职业能力,因而在提高人的职业素质方面具有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以及生产组织管理,售后服务的规模,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人才层次、类型、规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社会在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的同时,迫切需要能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将创新思想转化为效益的生产一线大批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职业技术教育。

闵维方教授在“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效益研究”课题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理论框架。他们设计了一个二方程线性递归结构的数学模型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公式2-1中,自变量教育类型(总共有13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是0.28,仅次于教育水平,并通过了0.5水平的统计检验。这表明职业教育毕业生比普通教育毕业生倾向于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在方程2中,自变量教育类型(总共有11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0.069,仅次于工作满意度、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并通过了0.5水平的统计检验。这表明职业院校毕业生比普通院校毕业生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他还对我国汽车工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过职业教育的工人的生产率要比仅受过同层次普通教育的工人高6%~11%。

国家统计局曾经对67000户农民收入状况的跟踪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2,表中数据表明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民收入明显偏高。

德国的研究也证明,受过较好职业教育的农民收入比未受职业教育的要高出43%-60%。这说明职业教育与农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它对提高农民收入比普通教育更有效。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与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就说明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更高的职业素质。

三、职业教育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益

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也取决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中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是最难的,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幅度与难度都很大。

在各种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重新配置方面的功能是最强的,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准备教育,与产业结构联系最紧密,产业结构上的变化与调整最先体现在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教育上。职业教育不仅有培养人才的功能,还有选拔人才、分配人才的作用,如何根据个体在职业方面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施加影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适当的职业指导,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的人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使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益。因而职业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器,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能够起到普通教育所不能起到的关键作用。

四、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再开发的主要途径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老化日益加快。人的知识半衰期在19世纪时约为3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已缩短到5年左右。人力资源一次开发到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是由人力资本投资的时效性决定的。一次性教育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职业种类的新生与消亡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职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有资料表明,美国从1949年到1965年间就有八千种职业从劳动力市场消失,同时出现了六千种以上新的职业。在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传统产业的升级,加剧了岗位转换的速度,而这种转换与流动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有文化、懂各种专门技术和熟悉各种职业规范。这就必然要求教育能够适应这种需要。职业教育与培训包含着两层含义,它既包含对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职前培训和职业教育,同时也包括对已就业人口进行以业务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更新知识、更新技术和岗位转换培训的最适合、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因而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再开发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闵维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效益研究: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J].教育研究,1991,(10).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篇(7)

1.把握教材,明确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详细解读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保证。

要想上好《思想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就必须明确《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师才有正确的方向指引,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备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更清楚课题含义,才能更清楚明白有关课题的道德观点,才能更好地领会课文中的教育意图。通过课文中的典型事例,分析蕴含的道理,明白课文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有关道德意识哪方面的教育,所以,明确目标,把握教材,对上好小学《思想品德与生活》课非常重要。

2.创设情境,培养激情

《思想品德与生活》教材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有些内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不留心观察,这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时无话可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拉近学生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知识生长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越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3.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很多,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的思品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考试时列出条目式的问答题,学生生搬硬套。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此以往,将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的方式才会让学生真正接受知识,并消化知识。

4.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先给他们讲讲拾物交公的例子,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地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大家都认识到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更多了。

5.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整合各方面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知世界,转变观念,实施教育创新,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以学生为主体,适时构建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外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把道德教育寓于生活中,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例如:在《我爱秋天》这一课中,教育目标为: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初步认识种子,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我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小动物生活的变化及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果实等,让他们置身在生活中,在自然中感受秋天、热爱秋天。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我抛弃了简单枯燥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说理教育,带领学生去学校实验园中参加秋收活动,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这样学生更能够珍惜劳动成果。通过有效的安排组织,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在一起,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还知道了怎样更好地生活。

6.依据教材综合建构的特点,整合处理相关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是跨学科的,教材是以综合学习主题单元方式编写的,一般按照“单元主题――课文主题――具体内容”的方式呈现,单元和课文内容力求超越学科界限的整合设计,因此其承载的教育要求和教学目标也是跨学科与超越分科要求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准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设计特点,以综合性教学目标为导向,有机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整体实现各领域的教育要求。

7.开展整体性教学评价

综合目标设计、综合内容要求和学习活动需要综合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集中表现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等,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综合的评价。

8.把握“三个方面”,使课堂教学形成训练主线

8.1知情意行整体训练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把说理训练、育情训练、导行训练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由浅入深、有机联系的训练主线。在训练主线的具体环节中,应有所侧重。如说理型课文侧重于说理训练,导行型课文侧重于导行训练。只有形成整体有机的训练主线,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训练课,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训练中,发展道德思维能力,规范日常行为习惯。

8.2训练“五要素”整体设计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对确定训练内容、选择训练形式、运用训练手段、把握训练时机、控制训练“度”这五要素做整体设计,形成有机组合的训练主线。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课型,以及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品德要求,训练形式和手段应该因文、因课而异。每节课的教学训练都要把握好时机,控制好“度”,讲求教育效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说理、育情、导行相结合的训练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