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2:49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篇(1)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6、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7、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8、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5、烟拢寒水月拢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2、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2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6、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7、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2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0、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3、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8、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3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3、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4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45、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4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4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8、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4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花月吟(唐伯虎)

月似银光花似雪,手把花枝对新月。

花儿如目月如眉,花有残时月有缺。

花残月缺年复年,伴花随月过前川。

月映花来花映月,花魂花魄斗婵娟。

月色花颜处处有,花前月下频酌酒。

携花带月月中游,嫦娥见月花含羞。

笑折月中花一朵,吟花弄月倚琼楼。

楼上风光花下月,花月从来好颜色。

花含香雾月含烟,花月清晕难再得。

月光皎洁花无尘,花有清香月有痕。

临窗望月傍花久,月下花前双携手。

金樽醉月伴花眠,花好月圆不夜天。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篇(2)

关键词:文学 古代诗词 语言 模糊论

中国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而蜚声海内外,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诗词更是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繁荣,政治环境昌明,文化氛围自由,中国古代诗词发展亦达到鼎盛时期。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与政治文化状况。由于中国古代诗词内容丰富,形式简洁,诗人喜欢描绘典型的行为和特殊的事物来创造诗词中经典的形象。创造诗词中经典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诗中色彩词语的使用。在中文中,色彩词语常含有特别的内涵,这使得外国读者很难理解中国古代诗词,因此对这些色彩词语的翻译也就成了一项艰难的工作。

一、古代诗词特点

中国古代诗词每句都字数相等,两句一组,其中常常嵌入对仗的组句。对仗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形式特征,上下两句对应的字或词在意义、词性和结构上都严格对称。对仗不仅使句子看起来更加平衡,也让诗词更加朗朗上口,并能上下呼应,起到强调的作用。比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诗中的一、二句,五、六句分别对仗。一、二句名词“青山”对“白水”,其中“青”又对“白”,修饰其后名词,“山”对“水”;动词“横”对“绕”;名词“北郭”对“东城”,同样“北”对“东”,修饰其后名词,“郭”对“城”。诗中还有另一组对仗,即五、六句“浮云游子意,落日古人情”。

我国古代诗词中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感受性语义特征都具有模糊性,具有“主观的”感受性语义特征。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无限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提供了联想想象的充分条件,提供了审美的广阔空间。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精确美、含蓄美、幽默美以及形象美,价值无限。不同的人对这些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诠释或感受。比如,英文home表示一个人的“家”,但不同的人对它却有不同的“个别的”和“内涵的”感受,大多数人看到这个词都有安全舒适的感觉。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感受性语义特征方面同样具有较强的模糊性。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诗词具有极强的文学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意象模糊、句法模糊和语用模糊。下面根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进行分析:

(一)《天净沙·秋思》的原文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小令中的杰作,脍炙人口,历代传诵,但凡受过教育的人都能不费力地背诵,可见其影响之广,作品之精,含义之深远。该曲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被历代文人誉为“秋思之祖”,不拘于语法,仅用名词建构意象,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使得英译本繁多,差异巨大。已有学者对其英译本进行了有益的分析与探讨。试图使用语言的模糊性理论对《天净沙·秋思》原文及其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在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中如何较好地保持模糊美,传达最近的意境。

下面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原文: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总共五句28个字,前三句共18个字,由9个名词短语铺排而成,这9个名词词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结构一致,都是“修饰语”+“中心名词”的结构铺列了9种景物,后两句共10个字,由两个相当于短语的短句构成,是全曲的点睛之笔,语言简洁凝炼,句法独特,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勾画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天傍晚的景象。

该曲不仅句法特征独特,具有很强的表达力,还体现了语言表达的模糊性,使全曲传达出意境的模糊美。前三句中9个名词短语列举了9种景物,没有一个动词,稍微动一点的就是“流水”在整个氛围中,人也被静化了,种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则没有一个字眼来说明,一切皆在于读者的理解,美景天成,意境自出另外,枯的藤,老的树,黄昏的乌鸦,古老的道路,瘦瘦的马儿,这些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词组给人的感受性语义都具有模糊性,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经历的读者读来感受都是不尽相同的,曲作者并不确定的词组表达给了读者以不同解读的自由,可以说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代表之一,《天净沙·秋思》体现出无尽的模糊美。

三、经典译文分析

诗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就在于更注重读者的理解、意象的传递,在此要特别提出模糊理论中的“感受性语义特征的模糊性”。

Autumn Thought

To the Tune of Sky——Clear Sand

Withered vine old tree,a raven at dusk crows,

Tiny bridge,thatched cottages,the stream flan,

Ancient road bleak wind,a bony steed slaws,

The sun’s setting in the West,

A heart- broken man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orrows.

周方珠先生在《翻译多元论》一书中谈到文学模糊与翻译时说,作为译作作者,“译者应该为其译作的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所以在翻译《天净沙·秋思》时,特别注意了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的保留与传达。

此译文共五行,与原文保持了一致,前三句包含了九个偏正式名词短语和三个动词,后两句由一个完整的短句和一个介词短语修饰的名词词组构成,结构上与原文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三个动词的使用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九种景物与原文一一对应,枯藤依旧是枯藤,老树依旧是老树,枯藤是否绕老树,人家在流水的什么位置都是模糊的,一切都在读者想象中,事物呈现出静态,好似一幅古老的水墨山水画,意境无限,兼顾了诗词的语言美、语言的模糊美,以及意象的模糊美。

四、结语

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语言的模糊性、意象的模糊性,具有无限的模糊美。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但由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习俗的不同,各种语言的模糊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中英文诗词形式差别巨大,因而诗词翻译时模糊性的处理、模糊美的传达有相当的难度,文学翻译特别是诗词翻译应十分注意模糊美的表达。通过《天净沙·秋思》原文和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能保证语义表达和句法规则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模糊对等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模糊词去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模糊词;也可采用变异译法,即一种语言中用一个词表达模糊概念,在翻译时用另一语言的非对等词来表达相同的模糊概念,这样能够较好地转达我国古代文学原作的模糊之美。语

参考文献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渗透;诗词;教学

有人说:“诗歌是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精华”。我国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流传千古。教师说古诗词教学难,是因为古诗词都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很多词语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异、转移或者已经扩大、缩小了意思指代范围;许多语法现象也已经消失。所以在遇到古诗词教学时就会感觉难以下手。于是,许多教师就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古诗词没有任何兴趣。”这就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感觉特别头疼的问题。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倘能恰当地进行一些古诗词的渗透,对于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利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某些精华,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尝到了一点甜头。归纳起来,这种做法产生的积极效果有:

一、联想比较,加深理解

中学语文课文本身也有一些诗歌篇目,对这些诗篇如果就诗论诗,难免显得单薄,也不利于学生对这些篇目的透彻理解。我在这类课文教学中尝试把同类题材不同风格或是类似风格的诗词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毛泽东眼中的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一派勃勃生机,但在崔莺莺看来则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起,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两篇对比,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革命者的壮志雄心,在黄叶西风中的离愁别绪、感伤之情的衬托下,愈加显得激越豪迈,丰满充实。

在分析《孔雀东南飞》时,我联系陆游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来解释焦仲卿、刘兰芝的夫妻恩爱和无可奈何的劳燕分飞,并通过两首诗篇的互相印证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对当时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由的同情。

二、触类旁通,领会意境

在审美情感上,诗歌与散文也是相通的。有的散文,所写景物极富诗意,但学生不容易深刻理解,此时若能适当引用一些古诗句,学生会更容易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以牵牛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特定的景物,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淸、静、悲凉等特点,表现了作者深深的落寞和对故都的眷念之情。我在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介绍“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的情景交融理论之外,还引用“感时化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来说明其理论。作者笔下描画的那种悲秋的淸冷的意境,就可以用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解,而作者心中的郁闷则同于“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类似的景物和情感,我在课堂上通过诗词的点化,很容易对学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中国古典诗词高度凝练的语言,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突疑难时的一把钥匙。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的句子:“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正好回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又如《藤野先生》一课中作者写到,从东京到仙台要经过“日暮里”,对这个地点他印象很深刻。为什么作者对这个地名有深刻印象呢?我上课时引用崔灏《登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向学生点明,正是这个地名引发了作者的缕缕乡愁:作为一个离乡背井的游子,置身于日落的氛围之中(即“日暮里”),其所感受的孤寂和愁苦往往更为沉重、绵长。再顺势引出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句,启发学生去感受作者看到“日暮里”进而勾起的一腔去国怀乡情结。有了这些诗句的引申,本课教学时,作者在这段地名描写中所隐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个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文学的语言美。不少课文中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古诗词恰如其分地引用,往往能够化难为易,画龙点睛,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四、介绍作者,丰富知识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篇(4)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这首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而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做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篇(5)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考核考查的重点项目。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古诗词鉴赏,对不少学生而言都是难点。现根据古诗词创作规律,探求命题热点,结合高考实例,提出解答的五个切入点,姑且称之为“五要”。

一、 要抓住诗眼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映照。”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题目意境的关键语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诗眼的锤炼和安设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今诗家无不从这点出发,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巧设诗眼,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意”(李渔)昭示给读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题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 ”,而且往往“诗中有道 ”。特别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 ”,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 ,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 。“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 ;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此二字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又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二、要抓住章法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苕溪渔隐丛话》)“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 “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沈谦《填词杂说》)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刘熙载《词概》)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因此,如果我们鉴赏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章法入手,就能获得解读诗歌意旨的一把钥匙。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人情。

[题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这是一首深合起承转合体式的脍炙人口的七绝。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如平地春雷破空而来,一个“飞”字,振人心魄。起句直露且显豁。承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句式和节奏转入从容和舒缓,既使文章的章法张弛有度,又进一步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赋予无形的音乐以实体形象。“此夜曲中闻折柳”,却是陡然一转,“闻”字,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而且更是用"折柳”一词点染了一种场景,一种情绪。“何人不起故人情”以一句深情的发问关合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它代表了一种习俗(“柳”是“留”的谐音,古人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唤起了诗人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了诗人蕴藏在心底的乡情。因此,从全诗的结构来看,“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由此可见,从诗歌的章法入手,可以对古典诗歌进行正确的观照。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三、要分析意象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题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闻雁》抒写的是远宦思乡之情。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的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由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更加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直矣。”(沈德潜《唐诗别裁》)。《寒塘》写客中秋思。先写早起临水梳发,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暗含秋末人老境困,第3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二字又由次句“见秋”引出的,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蓄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过南楼”。初看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与《闻雁》末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大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四、要推敲表现手法

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丰富多彩。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双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反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从表达方式来看,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又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又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其他写作技巧,例如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等。一般不会考辨识,而要求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目。[2003年上海高考试题]

望 海 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胡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题目]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结合注释可知“铁瓮”即是望海楼所在地镇江的古称,该诗题目是《望海楼》,却不从楼写起,而是从所踞的城池写起:铁瓮城矗立云间,临近青天,真是雄奇,盘踞其上的百尺高楼与天相连,大有飞腾之势。诗人自远处仰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根基,无垠的天宇是楼的背景,而城池之高峻正烘托出其上的楼的高峻。答题时既要点明表达技巧,又要有相应的阐释。

[答案] 烘托出望海楼的高峻。

五、要熟悉典故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典故的运用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可是,如果遇到“典故”这个拦路虎而不知所措的话,就必然影响到鉴赏的效果。张伟明先生在《2002年高考语文命题展望》中还特意提到过“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这句话明示我们,所选诗歌材料中的用典应该不会超出教材的范畴。同时也可知典故也是考查的内容之一,因此,适当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题目]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面,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这一句的寓意是——————————。

此题涉及对词中典故寓意的理解。解此题时一要注意文后的两条典故的注释,才会理解词人蕴涵其中的不受重用的愤愤不平之情。另一方面要结合辛弃疾所生活的积弱不振、苟且偷安的南宋时代和他力主抗金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而弄清“君”(隐指当时的主和派)“玉环飞燕”(喻指炙手可热的投降派)的寓意。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篇(6)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画面;或者立足诗歌意象(景物)描写,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广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让静态诗意转化成动态图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闪过。

描绘画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切忌直接引用。

比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特点的理解,诗的第五、六两句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不仅写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解答这种题目应该从句式、修辞的角度加以评析。表述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了“……” 修辞手法,接着讲清它的表达效果。如:“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二、关于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两点,一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心聆听老师的介绍,同时自己也要主动查阅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二是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欣喜,欢快,激动,悲愤,哀伤,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抑郁不得志,等等。

还以上面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为例,问: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此题参考答案:“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三、关于艺术手法

明确诗词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诗词鉴赏题涉及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静互衬法。如:“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2)虚实结合技巧。如:谈谈“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艺术效果。(3)情景交融运用。如:陶渊明的《饮酒》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点作简要的分析。(4)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空白技巧)。如:谈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效果。(5)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想象。如: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象征、衬托、对比等,它们也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交叉、有融合的,在复习备考时,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种题型的诗词赏析都可以应付自如了。

另外,解答时使用一些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境幽远、耐人寻味等;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清新隽永、委婉含蓄、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雄浑豪放等。

如道潜的《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问题: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当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下面就用赵健峰诗作《用心感悟》的最后几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用心感悟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让美丽的眼睛伴着发现;

关于中秋的古诗句篇(7)

关键词:导语; 兴趣; 情境;悬念; 联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而言,开头便是导语。导语是一座桥梁,是学生走入课堂、融入情境、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需要每个老师在每堂课前苦心经营、仔细推敲、反复琢磨,以求完美。关于导语的使用,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地步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再如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我们用《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曲子导入,可让学生回忆三国时惊心动魄的画面,以及人物的力挽狂澜和叱咤风云,从而体会苏轼那种怀才不遇的情怀。

二、创设悬念法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总是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再如,在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可如此导入:“本文可用三句话概括,即‘一间破屋,两种感情,三个女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三句话进入文本、寻找感觉。”这些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产生急于要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三、巧用名句法

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到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秋的诗文很多,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受都各有不同。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 如“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这些诗句中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饱含着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景抒发凄苦的心情。不过,还有别样的秋天,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瓜果飘香”、“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又让我们领略了秋的金光闪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这样导入新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在诗画中,怎不情趣盎然!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可用“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导入,如此等等,都能促进学生思考,增强他们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人生感悟。

四、前后联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