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院感染科门诊

医院感染科门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3:45

医院感染科门诊

医院感染科门诊篇(1)

[关键词] 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及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门诊口腔科涉及的诊疗器械繁杂, 诊疗过程中接触患者唾液、血液、龈沟液等,极易造成交叉感染,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的普遍关注[1]。为了进一步完善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04年9月开诊以来,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严格消毒灭菌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以及有关法规文件,制定了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的处理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

2 加强人员管理

2.1 医务人员培训 对口腔科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无菌技术操作、自我防护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其掌握院内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技术。

2.2 防护管理 治疗过程中,极有可能接触血液、被血液污染的唾液或口腔黏膜。为了保护医患双方,防止交叉感染,医生在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做到一医一患一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

2.3 手部清洁 医生在为每位患者诊治前后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如因手套穿孔而手部感染时,应及时脱去手套,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如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患者,洗手后用碘伏搓洗5 min,再用流动水洗净。

3 加强物品管理

3.1 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一套用品只限于一个患者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即开即用,用后由护士及时回收,并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2]。

3.2 医疗器械的管理

3.2.1 耐高温、高压器械的消毒处理 使用后置于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 min,再于流动水下冲洗干净,晾干后包装好,送供应室高压灭菌。

3.2.2 不耐高温、高压器械的消毒处理 使用后置于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 min,冲净晾干后浸泡在2%戊二醛溶液中10 h以上,再次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3.2.3 手机部件的消毒处理 每次使用后要继续运转机器20~30 s,以排出内腔的水、汽及污染物,然后清洁,抹干后进行高压灭菌。

3.3 消毒浸泡液的管理 消毒浸泡液加盖,贴上消毒液名称、浓度、有效使用时间标签,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每周更换消毒液2次并作好登记。

4 加强环境管理

治疗室每天2~4次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污染,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1 h,每周用乳酸熏蒸1次。地面及台面,每天用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如被污染,则随时擦拭。

5 加强监控

每月对诊室的空气、物体表面、灭菌物品、各种消毒液、工作人员手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院感科不定期抽查口腔科的消毒灭菌效果及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6 讨论

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问题涉及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只有全面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综合管理和质量监控之后,才能使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得到有效的降低[2]。我院自2004年9月开诊以来,对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使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得到增强,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从而使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口腔科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达到医疗安全的目的,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科门诊篇(2)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 对策

口腔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部门[1,2]。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建章立制、循证干预,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管理,使经口腔诊疗而发生的医源性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口腔器械清洁、消毒、灭菌难:口腔诊疗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形状结构复杂,且在诊疗操作过程中直接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黏膜频繁接触,污染严重。尤其是高速涡轮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负压,使患者口腔内血液、唾液、组织碎片、各种微生物等回收吸入机头内部,如去污不彻底就会影响灭菌效果而致医源叉感染。

诊疗环境污染:在使用牙钻时,由于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飞沫、气溶胶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的污染更大,如不及时清除环境中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扩散[3]。

综合治疗台水路、气路污染:在口腔综合治疗台停气、涡轮手机停转的一瞬间,手机头部的空气呈负压状态,该状态已经Ojajarvi等实验证实可导致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微生物、切割碎屑、血液等回吸入手机内部,并可经接头进入综合治疗台的水路、气路系统。还可以在综合治疗台的水路、气路系统的侧壁形成生物膜,当再次使用时,即便使用彻底消毒灭菌的手机,微生物也可经污染的综合治疗台供水、供气系统喷入患者口中[4]。在手机灭菌合格情况下,连续3次的手机喷水采样超标且有致病菌生长也充分证实了水路存在污染。

忽视口腔诊疗工作中的环节控制:手卫生及干手措施配置不完善,忽视诊疗前后的认真洗手或规范洗手,以至洗手后的采样结果超标且有两种致病菌生长。部分医务人员自身与患者双向防护意识淡薄,两名患者间不更换手套,操作时不注意个人防护及对患者的保护。有牙科医师因职业感染艾滋病的报道[5],20世纪90年代曾有口腔科医生感染艾滋病并传染给患者的报道。

医疗废物:口腔科产生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牙、牙胶尖、带血棉球,以及刀片、针头、缝针等均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诊疗后如回收不利或乱丢、乱放或未严格分类及时处置,易造成交叉感染和锐器伤。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加强知识培训,坚持循证干预:以《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学习,共同制定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管理科通过定期检查或随机对口腔科空气、物表、手采样及器械清洁度及灭菌效果监测,了解口腔科及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循证干预,持续质量改进。

规范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①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口腔科器械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消除了因口腔科自身清洗、消毒、灭菌条件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逐步形成了规范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工作流程。例如手机清洗灭菌流程:分离手机钻头自来水清洗复合酶浸泡(5分钟)自来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燥上油包装压力蒸汽灭菌贮存。对清洗后器械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清洁度检查,不合格者重新清洗,直至符合要求。对牙科手机、拔牙钳等耐湿热的口腔诊疗器械采用单包装,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不用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感染管理科每个月到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查3个待灭菌包内物品的清洗质量,定期对压力灭菌器、消毒灭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监测,对不合格项目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建议直至结果达标。

加强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诊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坚持每天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对口腔综合治疗椅和地面清洁、消毒2次,对易污染的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牙椅的开关、头托、手柄等处用防护罩覆盖,并定期拆下清洗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1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加强水路消毒:定期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理系统进行清洁,每天在接诊患者前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道系统用消毒液反复冲洗3分钟以上,从而使附着在水管内的生物膜得以清除。定期对口腔科治疗用水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更换净水装置。每次使用高速手机前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利用其不规范洗手的采样结果,教育督促口腔科医生给每位患者操作前、后严格按张贴图示洗手,更换手套。进行拔牙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及药品由专人规范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通过医院感染事件及随机监测结果的警示,提高医务人员防护依从性。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认真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并据需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分类收集,凡诊疗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废牙、及患者血液体液接触的废弃医疗用品,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刀片、缝针、针头等锐器均置入利器盒内,每天专人密闭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统一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 吴晓磊,靳祥堂.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23:3220-3221.

2 秦红梅,周丽,赵文捷.口腔专科医院器械集中消毒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70-2072.

3 杨梅.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538-4539.

医院感染科门诊篇(3)

方法:对口腔器械以及收集进行消毒。

结果:要想控制医院感染,就需要对医护人员加强感染知识方面的培训、对感染因素进行加强管理、医护人员加强个人卫生、保持通风以及消毒。

结论:在口腔内科门诊中,容易出现感染,同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问题。有关制度的完善,规范医疗流程以及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得到减少。

关键词:口腔内科门诊 医院感染控制 措施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605-01

一旦口腔内科出现感染,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会传播疾病[1]。我国目前的口腔内科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受到环境以及不同感染原因的影响,对医院感染的控制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对口腔内科门诊的感染控制是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出了无菌手机的使用,大部分人认为无菌手机要比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好。但是在使用无菌手机方面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践研究[2]。目前所使用的手机通常都是采取真空脉冲进行灭菌,主要因为它能将冷空气气泡充分的排出。采用预真空脉冲灭菌器进行灭菌,能使灭菌的效果得到确保,也能更好的将器械保存。

蒸汽灭菌法主要是针对个人的灭菌方式,对曾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灭菌。采取蒸汽灭菌法会严重的损耗医疗器械,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的戊二醛对其进行浸泡。并没有同患者发生接触的器械,在使用超声波进行清洗以后,采取高压蒸汽做进一步的灭菌。清洗完器械以后,将其放置在手机袋中,标注上有效日期以及时间,避免发生错误。

2 方法

2.1 对医护人员加强感染知识方面的培训。在医院的发展中,需要医护人员加强自身在感染方面的知识。在当今的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医护人员诊断水平以及感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医院可以开展关于感染知识方面的座谈会,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全面了解,同时也能使其熟练的掌握灭菌的操作过程。医护人员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与自身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对临床的治疗做进一步的总结,使医院发生感染的概率得到降低,这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医护人员的工作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必须做到工作的合理性。

2.2 对感染因素进行加强管理。随着人们年纪的增加免疫能力也会下降,患者本身的体质较为特别,并且医院集中了许多微生物,患者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在口腔内科中,患者的口腔疾病有很多种,在免疫能力以及防御能力方面都有所差别。要及时的检测病原菌,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要合理。根据容易造成患者感染的因素,医院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这样能将感染的路径阻断,进而实现对感染的预防以及控制。

2.3 医护人员加强个人卫生。相关的研究表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卫生,能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降低到50%。在口腔内科门诊中,医护人员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使交叉感染得到避免,对感染进行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个人所携带的病毒数量。有关的实验证实,刺破内层手套的概率是2%,刺破外层手套的概率时候10%,医生可以戴上双层的手套,这样能使针刺的情况得到避免[3,4]。医院的条件许可,在对患者进行诊疗以前可以让患者带上一次性的手套,能使患者携带病毒以及发生感染的情况得到减少。如果患者的皮肤出现损伤的情况或者是有过感染,医生可以带上双层手套,这样能使患者以及医生本身的安全得到保障。

2.4 保持通风以及消毒。患者进行口腔治疗以前,使用消毒液,冲洗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而达到消毒的作用,这样能使患者自带病菌量得到减少,同时也能使交叉感染的情况得到避免。口腔门诊的患者比较多,在加上医院的环境较为特殊,在门诊的空气中通常会有大量细菌产生,所以要注意门诊的通风。

3 结论

在口腔内科门诊中,容易出现感染,同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问题。有关制度的完善,规范医疗流程以及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得到减少。医护人员要对灭菌以及消毒的过程进行了解,不断的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做好对医疗设备以及器械的消毒工作,对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叶宇,黄卡立.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在口腔科门诊的应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5):122-124

[2] 崔彩霞,杨彦第,崔涛.浅谈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对卫生员管理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03):133-135

医院感染科门诊篇(4)

[关键词] 护理管理;自我防护行为;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c)-0163-03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妇科门诊,因其大量的人员流动,使妇科门诊成为感染的高发部门之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护理管理。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将近50%的门诊感染事件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所以医院要将预防和控制感染风险、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作为重要目标,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的认识及了解,使其从心里真正意识到护理的重要性,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近年来,预防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工作息息相关。妇科门诊是女性患者诊治的场所,是医务人员服务女性患者的第二窗口。妇科门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病毒感染者。加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病毒就有侵入性,对于护理人员管理不严,对各种医疗垃圾处理不到位及对无菌意识不彻底等,都可能会引起各种病菌所造成的医院感染暴发从而造成极坏的影响[2]。因此妇科门诊常常成为院内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本文探讨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妇科门诊的医院感染工作。

1 建立医院健全感染管理体系

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时刻关系到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而且由于其管理意识较差,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相互协调性差,相互推脱,没有责任心,保证不了工作效率及质量,有些护士没有认识到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而只是敷衍了事,没有严格执行正确的行为规范等,这也成为医院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3]。所以要加强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其医院的大小,不同的部门而产生不同的划分,但是大致的分级结构基本一致,分管是由院长管理,科室负责人由副院长担任,护士长管理全体护士这样一个构架,通过专门设置感染护理科、医务科以及护理部等多部门一起协作控制感染,同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把门诊部作为重要的管理部门之一,同时实行督查管理形式进行质量控制[4]。

2 充分发挥护理管理作用

由于医院感染的管理及其复杂的系统,其中重要的分析系统是护理管理,护士长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学科带头人,护士长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进行必要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对于护士对工作不认真的要进行严格的教育,严重者进行批评使其改正,要正确落实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实施,并且认真执行[5-6]。

3 增强护理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各个部门要严格按照正确的规章制度进行执行,同时还要根据医院具体的规定,如:正确的药物无菌操作,医用垃圾的正确处理以及正确的技术操作流程等,也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证。通过举办学习班、讲座,向护理人员宣传院内感染的概念。大致内容分为几个方面,具体为: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省市检查标准、规章制度,以及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新想法、新概念、新要求、新技巧等,并且在每次培训后实行考核制度,对于成绩合格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予以惩罚[7]。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宣传院内感染的重要性,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可以有护理人员对管理内容的认识和认可,不仅是从操作内容、要求、范围、注意事项等,大力加强对制度的约束,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及责任意识的增强,更加规范每一步操作,每一项操作,对待每一个环节和程序,逐步实现医院感染自我预控的目标。

4 加强规范化管理

由于妇科门诊的特殊性,人员复杂,密度大,但是其空间有限,易发生各种感染,因此要加强对分诊护士的管理,同时这也是在妇科门诊中重要的一点。首先应制订本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科内设专职监控护士兼分诊护士一名。护士长加强对其管理,充分发挥监控护士与分诊护士的作用,由她指导并监督其他妇科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的防控工作。

5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频繁,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都要与大量的感染体液及分泌物进行接触,又因护理人员与患者频繁接触,在进行注射、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利器械刺伤等极易导致感染,所以,切断妇科门诊的院内感染是加强对护理人员自身的防护。

6 加强监测及宣传教育的有序进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分诊人员的医疗技术,需要建立一个分诊制度,把患者和传染病患者分开诊断,多向患者讲解有关传染方面的知识,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各部门及质控人员经常到门诊各部对医疗用具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对于减少外源性感染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还能够确保患者使用物品与就医环境的安全[8]。

7 加强对消毒隔离制度的管理

7.1 做到正确消毒

首先医生要时刻遵守各项操作技术的正确执行,提高对消毒隔离的防范意识,护理人员严格区分无菌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接诊患者时要求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前后应严格手卫生。有资料报道,操作后医生的手HBsAg污染率为9.38%[2]。要多洗手,进行手的彻底消毒,对医护人员正确的洗手方法进行手把手培训,使之达到手卫生监测[9]。正确洗手的除菌率可达90%以上[2],因此,妇产科门诊的诊疗室配有感应水龙头,要求护士成为手卫生监督员。护理人员应该尽量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卫生、清洁,要多通风,对于无关人员不许进入,每日清洁妇科诊室地面,并且每天进行消毒,妇科门诊所有物品每周消毒两次[10]。

7.2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护理人员要做到妇检床、床垫干净,清洁,一人一巾一臀垫,用后焚烧处理,用高效含氯消毒液擦洗2次,发现感染及时进行处理,在冬天发生脱裤时溅落现象较多,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可减少其溅落[11]。遇到紧急情况用手速效或者2%碘伏擦拭消毒。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性病时按标准预防实行操作。

7.3 实行“一对一管理”

护理人员应熟悉妇科门诊各消毒液的性能、配置方法、使用方法等,每日检查其有效期。妇科门诊由于一次性用品较多,如人工流产用吸管、吸引皮管、窥阴器、通液管等,如果这些物品没有达到合格的要求,易发生感染[12],因此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要做到严把质量关,护理人员在使用前要检查灭菌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受潮,在使用后立即进行消毒等。严禁一次性用品随意乱扔造成交叉感染,抽血时止血带要一人一根,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洗手,在使用完毕后要立即进行消毒。提高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每日产生的医疗垃圾全部密闭运送至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处置,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实行领用与回收数量的“一对一管理”。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7.4 定期检查细菌培养

护理人员配合对妇科门诊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培养,要每月定期进行检查,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每月进行空气中消毒液及无菌物品培养,要求无菌,细菌总数≤500 cfu/m3。物体(检查床、操作台)表面细菌总数≤10 cfu/cm2,对有不合格的按要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整改。

综上所述,在进行有效控制妇科门诊中,护理行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使护理人员从心里更加重视感染的危害性,更加注重操作中的规范性,从规章上进一部保障操作的规范化,使妇科门诊的院内感染有效降低,大力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叶爱,叶晓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6.

[2] 沈彩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和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8):1141.

[3] 李小燕.浅谈如何加强护理管理,控制门诊的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72-673.

[4] 郑敏.加强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老年病房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6):90-92.

[5] 潘楚云,钟时汝,朱维,等. 妇科病房无缝隙护理的管理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158-159.

[6] 王春香.妇科病房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3):2934-2936.

[7] 龚冬芳.无缝隙护理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5):455.

[8] 梁月连,关爱民.加强护理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医学,2011,17(16):32-33.

[9] 么冉,曹淑芝.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J].当代医学,2010,16(2):41-42.

[10] 王莉.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131.

[11] 王华.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48-250.

医院感染科门诊篇(5)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130031)【摘要】医院环境质量、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频繁接触以及门诊使用的医疗器械等均能够引发医院门诊感染。注重医院门诊感染的管理及组织建设工作,做好防控门诊感染的科普宣教工作,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并对医院门诊环境、医疗器械以及医务工作者等方面实施定期检查,防控好医院门诊感染的重要环节与相关因素,有效控制门诊感染的发生,最终增强本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院门诊;预防感染;感染途径;感染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R2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98-01 医院门诊感染是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在病人就医过程中在门诊各部门感染各种微生物的过程或现象。门诊感染始终是医院中十分重要的医疗隐患,可导致病人发生交叉感染[1]。预防感染并控制门诊发生感染是增强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治愈率并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前提条件[2]。笔者对医院门诊的感染原因加以分析,并探讨应采取的控制措施,旨在有效降低医院门诊感染的发生率。1 医院门诊感染途径1.1 医院环境质量对门诊感染的影响:医院住院病人的全部辅助检查项目均在门诊进行,而且门诊病人具有较大的流量,其病情十分复杂,因此门诊部、门诊大厅、门诊换药室以及门诊采血室均是各种致病微生物比较集中的场所,在门诊的桌椅,床位、门把手等各处均有各种病原菌,所以说门诊是极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场所[3]。1.2 医护人员所引发的感染:在医院门诊部门中,医生、护士与病人之间的频繁接触,特别是在口腔科接触更为紧密,此外,在门诊换药室、门诊注射观察室、急诊抢救室以及内窥镜检查室等也常有护患接触,医生与护士在对病人实施观察及治疗时,时常接触到病人的唾液、血液以及伤口等,因此发生交叉感染可能性较大。1.3 医疗器械导致的感染:医院门诊经常应用多种医疗器械,倘若消毒及应用不当,将极有可能导致发生门诊感染,大部分的伤口感染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细菌感染伤口所引发的。特别是口腔科所应用的器械比较繁杂,极易经多个途径引发感染,而且也给消毒灭菌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各种内窥镜的广泛使用,使得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幽门螺杆菌等可能通过内窥镜进行传播,其他科室包括急救室以及门诊换药室等采用的器械也可能通过与病人的接触而引发交叉感染。2 医院门诊感染的控制措施2.1 保持环境卫生,加强控制感染:(1)医院环境导致的感染是较为直观的,对医院门诊的公共部分以及所有科室内部环境的消毒灭菌及卫生管理工作应做到分工明确,开展目标管理。并对各科室的环境实施监测,定期开展综合分析与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并监督其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2) 门诊环境以及部分的消毒灭菌任务由门诊打扫卫生人员来负责,但这些人员通常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在操作方面不能达到要求[4]。为此本院注重对卫生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及必备的消毒灭菌技术,指导并监督其执行规范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尽量避免由于卫生员而引发的门诊交叉感染。(3)加强门诊微生物学的监测工作。对全部能够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所有诊疗室内的器械、消毒液、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等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2.2 严格控制由医务人员导致的感染:医务人员与病人的频繁接触是医疗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过程,这就免不了引发病人与医务工作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所以本院注重医务人员的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共同学习《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尤其是针对实习人员、新上岗以及进修人员给予严格的岗前培训。在提高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将"慎独"精神发扬光大,将医院门诊防控感染工作始终落实并贯穿于整个医疗实践中,控制因人的因素而引发门诊感染。2.3 控制医疗器械导致的感染:(1)严格执行标准消毒医疗器械:严格执行卫生部的标准对全部器械实施消毒灭菌,对消毒过程做好记录,确保科室全部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均满足卫生部规定的标准。(2) 规范医务工作者的医疗行为:医务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诊疗操作常规。医务工作者的不规范行为将为医院门诊发生感染遗留隐患。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本院门诊特别加强了门诊各科室的业务培训,开展"三基"培训,制定统一标准,定期进行考试,保证医务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的技术操作完全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以彻底杜绝医疗器械的二次污染。3 小结综上所述,在加强控制医院门诊感染的实施过程中,首选要注重医院门诊感染的管理及组织建设工作,做好防控门诊感染的科普宣教工作,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并对医院门诊环境、医疗器械以及医务工作者等方面实施定期检查,将医院门诊防控感染工作始终落实并贯穿于整个医疗实践中,并提高病人的防控感染的意识,真正防控好医院门诊感染的重要环节与相关因素,有效控制门诊感染的发生,最终增强本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参考文献[1]周纯燕, 高惠璇, 杜晓琳.口腔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J]. 全科护理, 2010, 8(1): 155-156.[2]聂秀霞. 加强基层医院门诊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6): 777.[3]孙孝芹, 崔霞, 程军. 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7): 852-853.[4]叶建英, 何颖曦, 乔玉巧. 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与消毒灭菌质量监测[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11(2): 113-114.

医院感染科门诊篇(6)

【关键词】 舰队; 门诊部; 外科感染;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151-02

doi:10.14033/ki.cfmr.2016.5.083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其术前、术中、术后整个操作水平贯穿于其中并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1]。长期以来,舰队门诊部外科手术的设施较基础,条件较简单,存在较大的外科感染隐患,并且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是基层卫生单位外科共同面临的问题。从2010年以来,舰队门诊部为了改善外科感染的现状,对目前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 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手术室安排较简易,操作功能不强

首先是舰队门诊部的建筑设计,由于无前瞻性设计,导致洁污流程不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功能性配制房间明显不足,导致使用时经常出现分区不明确,用房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发生。其次是手术人员随手用的洗手台比较老化,卫生不达标,不容易清洗,器械清洗室的设备年代比较久远,不符合目前手术的需求,器械柜分类不明晰,导致手术室的设备不能按要求摆放和使用。还有就是用于消毒的灭菌设备也不能满足目前舰队门诊外科手术的要求[2]。最后,器材的保存不规范,有的已经超过保质期还未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存环境也不符合科学要求。

1.2 预案落实不强,未强化程序

(1)手术通知不规范,手术安排无秩序,门诊部需要急诊的手术得不到相应的手术室进行手术,根据舰队的统计,在门诊部手术室进行的手术大约占65%,其中急诊手术占80%以上,对于无菌、有菌手术间的区分混乱。(2)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时候无很好的无菌环境,人员进出频繁,比较难以控制。(3)手术人员落实制度不严,未严格执行门诊部外科手术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4)手术室的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在面对突发外科手术时缺乏必要的措施。(5)清洁、护理工人力资源不足,医生通常只关注手术,把一些器械清洗、消毒及收尾工作留给经验不足的护士,在终末消毒等环节上不能尽职尽责的完成。(6)在术前无法对特殊的感染进行检测,不按要求进行手术;术后处理未严格按照要求,存在换药不勤,拆线不及时的情况。(7)器械消毒使用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器材较少,非一次性器材存在未彻底消毒情况[3]。

1.3 制度不全,组织协调不够

(1)门诊部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感染管理人员多由其他人员兼任,导致长期不能正常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监控。(2)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手术室未成立感染管理小组,只是建立一些通用的、简单的制度,且内容未完善到位,对感染的监测也仅仅限于形式。(3)出现感染时处理不及时,未及时治疗及分开治疗[4]。

2 舰队门诊部医院外科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2.1 对感染管理的认识不够

由于舰队基层门诊部的医护人员与外部医院的接触较少,整个舰队的管理相对封闭,接受培训也相对较少,在认识上还未意识到手术室门诊外科感染管理的重要性[5]。同时舰队医院的领导缺乏相应的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知识,未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门诊部手术医生在控制手术外科感染的手段比较单一,仅仅是依靠抗生素来控制术后感染,不重视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未执行到位,对违反制度的相关医务人员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上未制定明确的目标。因此,要实现手术室规范化管理阻力相当大。

2.2 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起点低

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问题比较突出,在规范化管理方面需要从长计议,全面建设。舰队门诊部的手术室布局和设备投资需要的资金比较大,涉及到的机构、人员较多,短时间内难以协调[6]。

2.3 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量不足

在舰队门诊部的发展过程中,对外科感染的控制管理主要是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自己完成的,而他们对感染的认识比较模糊,仅仅局限于手术室的常规感染,并且舰队医院对外科感染的监督体系未形成,力度不够。另外整个舰队医院的硬件条件有限,主要针对简单门诊疾病,对待存在的问题往往采取较消极的态度。因此,要实现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进展缓慢[7]。

3 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舰队门诊部做好手术感染的管理控制[8]。根据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要求对手术室的等级进行划分,并且结合舰队门诊部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门诊部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建立医院处理外科感染的管理团队,并逐步发展、完善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清洗系统制度,以及手术器械消毒清洁材料的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程序,如医务人员的着装,洗手的程序和无菌手术的管理原则,处理手术器械及手术感染的处理程序。虽然这些制度和程序在每个科室的职责分配上是不一样的,但要组织各科室开展学习培训,并且要对其进行监督,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和做法、遵守规章制度,并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讨论,根据工作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

3.2 加强各功能组之间的协作

领导要重视门诊部外科感染,并且要全力支持,并协调各功能组之间的合作,这是做好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控制的关键。门诊部的手术室,一定要实现规范化管理,相关科室要通过定期的会议来讨论手术室感染的问题,手术医生、手术护士、器械管理人员及物资保障人员提出相应的建议,由门诊部的相关领导进行检查和反馈形成书面报告,然后下发到个人认真学习。门诊部投入资金,保证手术室环境良好,维护好手术器械及设备,增加一次性耗材的使用。逐步解决缺乏护士和清洁工的问题,增加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的风力强度,增加高压灭菌器和不锈钢洗手槽的循环使用频率,并利用最近的环氧乙烷灭菌对手术室的硬件条件进行消毒隔离保护。同时建立急诊清创室,使急诊手术人员的数量得到有效地控制[9]。此外,为了规范手术人员和手术程序,全体进行讨论和总结,并及时反馈更新,制定了固定方案,最终程序得到了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好评。

3.3 强化培训

要提高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医生和护士通过赴上级医院进修、参加年会,抓住参观上级医院和专家来门诊部检查指导等机会,学习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知识,充分理解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标准,对舰队门诊部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找出制约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中的缺陷,并开诚布公地与相关人员进行定期讨论,找出原因所在。同时加强门诊室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人轮流进行讲课,课后提问,并进行测试,提高工作人员的临床护理感染控制管理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其他有关人员的管理水平。此外,舰队医院门诊部对患者进行随访,登记及总结预后,提高对相关外科感染的理解,加强工作人员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学习,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

4 效果

通过舰队门诊部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门诊部对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分区不严格的情况进行了改善,让工作流程能够更好的满足外科手术的需求;门诊手术感染的数量下降了近一半,对相关人员的进出进行了有效地控制;手术器械和手术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各项感染检测指标均达到了要求,在舰队门诊部严格控制抗生素滥用情况下,无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例的出现。

5 体会

5.1 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

外科感染的控制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投入的资金比较大,且不会看到明显、直接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地方性的大医院相应的制度也较难落实和执行[10-13]。在舰队医院门诊部进行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虽然会造成一定的阵痛,但为了长久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进改革。在思想上要勇于突破传统和改革创新,大胆解放思想,只有做到团结一致,坚韧不拔,才能打破困难,才能赢得舰队领导的重视,最后达到改革的目的。

5.2 因地制宜

在实现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本舰队门诊部的实际情况,充分评估存在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从易到难,先解决相对容易的部分,涉及相关部门时,要与部门领导进行充分协调,对有困难或重大问题的部分,充分收集存在问题的资料,利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向领导反映困难状况,同时借用上级领导来参观、调研、指导的机会,赢得领导的充分重视,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志敏,彭文君,冯金妹.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处方药,2014,12(2):115-116.

[2]范晓婷,孙华昌,孟庆慧.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控制问题及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385-4387.

[3]冯继贞,段国方,郑银,等.部队野外驻训期间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5,58(3):263-264.

[4]马洪香.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4):73-74.

[5]李秀萍.中心供应室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率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77-5878,5886.

[6]韩艳萍.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83-85.

[7]资云海,江云贵.云南部队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6):672-674.

[8]崔淑英.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81-382.

[9]夏建新,胡娟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86-88.

[10]丁雅琼.44家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9):139-140.

[11]张开宝,刘日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0-12.

[12]赵文萃,周慧琴.比较规范化和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32-33.

医院感染科门诊篇(7)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控制门诊院内感染。方法:通过分析门诊院内感染因素并针对院内感染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完善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结果:提高医护人员感控管理意识,做好院感监测和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工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Abstracts】Objective:in order to control nosomial infection of out-patient clinics. Methods:analyzing the elements of nosomial infection in out-patient clinics and formulating preventive measures on it; 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of nosomial infection, making perpectly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controlling cross infection. Results: improving ideology of doctors and nurses to control and care the infections, accomplish fully the supervision on nosomial infections and carring out regularly check the quality about controlling infections. reduce happening of infections.

【Key words】out-patient clinics; nos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门诊是患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病人较为密集的场所,环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加上抗生素滥用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易导致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直接的成为各种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因此,加强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是医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衡量医院管理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

1 门诊医院内感染的因素

1.1 手的污染 护士的双手在治疗操作过程中与病人频繁直接接触。若无消隔离观念,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给病人带来极大威胁,临床常见一些医护人员忽视为病人治疗操作前的洗手。

1.2 无菌观念不强 主要表现在一次性医疗物品消毒不严,注射器未回抽消毒液,输液器浮于消毒液上面,浸泡器械未打开轴节;浸泡液浓度不符合要求;拖把、扫帚未真正做到专用和定点凉晒。

1.3 消毒物品管理不当 主要表现在无菌包失效,浸泡筒内消毒液液面不足,使用过的无菌盘未盖严,贮槽的筛孔未关闭或关闭不全,无菌物品与其他物品混放一起,没有放置在指定的无菌柜内。

1.4 紫外线灯使用中的干扰因素 紫外线灯是空气消毒的主要工具,常被错误使用致无效,如辐射强度不够、覆盖面积少、照射时间短、有效距离外使用,灯管及灯罩内灰尘覆盖照射作用差、未打开抽屉、柜盖或门,只照物表或隔玻璃照射等。

1.5 使用化学消毒剂中影响因素 选液不当,消毒时间不合要求,消毒剂浓度不够,消毒液易受污染[1]。

2 建立健全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门诊部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门诊部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门诊部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合理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在门诊部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管理作用,专、兼职人员积极工作,各科室和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互相协调,形成门诊部内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

3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全员培训

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政策保证。门诊部根据规范,制定以检测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控制为目标,做好门诊部内的医院感染工作。重点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考试,对新的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及医院感染方面的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每月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及突击检查的方法,监督实施,并列入科室质控项目[2]。

4 加强宣传教育

建立分诊制度,提高分诊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传染病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就诊。设置候诊椅,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做好门诊卫生宣传教育,向患者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全员参与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5 实施细则,具体措施

5.1 手的管理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治疗操作是由医护人员的双手进行的,而双手同时也因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分泌物、引流物、渗出物而处于暂时带菌状态,若不注意手的清洗消毒,就可能使各种各样的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交叉传播而造成医院交叉感染。因此,除保持无菌操作前洗手,还应在接触不同患者及处理患者用品后洗手液洗手,流动水冲洗,做到一人一纸(擦手纸);接触患者血液,处理患者用过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摘除手套后应严格用快速手消消毒双手[3]。

5.2 加强无菌观念 对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感染培训,增强消毒意识;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室。

5.3 加强消毒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监测 一次性医疗用品做到严把进货关、监测关,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消毒日期及标志、密封度、是否潮湿、不定期用试纸监测消毒液浓度。使用后一次性物品分类收集由后勤部门集中处理。

5.4 门诊部的空气消毒 由于门诊人流量大,空气中的细菌量也相对增多,因此,做好空气消毒是防止门诊呼吸道交叉感染的有力措施。门诊各科室每日紫外线灯照射>2h,照射后及时登记;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每日治疗后用5%洗消净溶液拖地;物体表面用2%~5%洗消净溶液擦拭,扫帚、拖把专用,定期彻底打扫室内卫生,并每月空气培养1次。

5.5 消毒方法及监测的完善 预防感染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物理及化学消毒,而物理、化学消毒是否符合标准,又依赖于监测方法,所以门诊完善了各种登记本,包括紫外线的强度测试及使用登记,消毒液浓度登记,消毒灭菌包登记,空气培养登记等,运用了紫外线强度试纸,消毒液浓度试纸及3M高压蒸气灭菌包内指示卡和3M胶带等监测手段,定人、定时、定室,以了解和确保灭菌设备的性能及消毒灭菌的效果[4]。

6 小结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大大地加强了门诊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使门诊工作人员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有了自身保护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门诊部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和门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付欣萍,杨凤,高霞.预防与控制门诊的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18.

[2] 陈莉,倪冬青.门诊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60~61.

[3] 于晓牧.预防与控制门诊医院感染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13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