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5:20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篇(1)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坚持的四项重要原则

第一,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心理实际的原则。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重、易于冲动、敢于冒险、逆反心强、渴望自由。因此我们的评价方法就必须适应初中学生这样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克服和避免空洞乏味的道德说教。比如尽量避免向学生宣读大量禁止性条款,而是向学生介绍一些违反这些禁止性规定而发生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结论,这样可以较好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二,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原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我们采用的各种教学评价方法也应该分别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要求。各种评价方法取长补短,共同作用,最终服务于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实际,初中学生的思政课目标应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正确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尊重和孝敬父母为主要内容,而不是以政治观念政治态度为主。

第三,坚持正确思想导向的原则。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可以也应该多样化,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必须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否则无论多么新颖的改革探索都只能是南辕北辙,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任何形式的改革探索也达不到改革的目的。

第四,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原则。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每个人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有利于激发每个人善良本性,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羞耻心和道德责任感。道德素质的形成虽然不能完全靠自觉,但离开了道德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舍本逐末,不但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招致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思政课教学评价方法

在各地进行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探索中,出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区别于传统纸笔考试的评价方法。

第一,日常行为观察法。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特别是自以为不为人知、不被人关注时的行为表现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思想道德水平。所谓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记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依次作为评价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依据。

第二,课堂表现记录法。严格的说这种方法属于观察法的一种,由于课堂表现记录法的考查范围仅限于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表现,目的是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对思政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所以单独作为一种评价方法加以强调。课堂表现记录法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的机会,观察了解学生的课堂纪律性、学习自觉性,有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水平并进行记录和评价。

第三,谈话法。该方法是指教师有针对性的在课内、课外与学生进行谈话,获得有关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果、兴趣爱好、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谈话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教师不能刻意强调谈话的评价意图,否则学生可能会隐瞒真实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也应禁止在谈话中使用有损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的语言。谈话应以交心为途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适时点拨、合理引导,既掌握了学生思想状况,又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第四,情景检验法。教师创设特定的道德情景,观察并记录学生在特定的道德情景中做出了怎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依据。例如有的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故意让洗手间的水龙头开着,看哪些学生会主动关闭水龙头。需要注意的是,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情景检验,一般只能选择日常生活中有道德意义的生活小事,不宜创设严重违反道德原则的诱惑式陷阱去检验学生。

第五,项目评价法。这是探究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围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选定若干研究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些项目。教师观察、记录各小组学生计划制定情况、分工协作情况、调查研究情况、资料收集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确定成绩等次。

第六,成长过程记录(成长档案袋)法。与以上方法相比较,成长记录法不是一种独立的评价方法,而是对前述各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保存、整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建立学生成长事迹档案袋,记录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进步表现和成绩。档案袋中除了教师的记录内容外,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记录、家长的记录和其他同学的记录。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成长记录看到学生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变化轨迹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三、新的评价方式难以推广的原因及对策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篇(2)

1.导师制的提出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子女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减弱,或者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都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我校本着“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导师制。

导师制是由学生与教师(导师)通过双向选择,在学生自选导师的基础上,每位导师有针对性地选定6名左右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和学生加以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导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其中,利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采取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方式,并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1)导师要在确立受导关系的一周内熟悉受导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品德、学业水平、身体素质、家庭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现状,并填写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的学生基本情况栏目。

(2)一周内要与受导学生进行第一次谈话,按导师工作原则与受导学生确立受导关系,并做好受导记录。

(3)确立受导关系后每周导师与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学生本周的成长情况,解决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可以做谈话记录,也可以不做记录。

(4)每次模块考试后,导师必须与受导学生进行谈心,总结一个模块学习以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变化等内容填写受导记录。

(5)每学期在学期中与学期末,导师要写出自己的导师工作总结,反思与总结学生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问卷调查,在调查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导师在授导过程中的责任心、知识认知层面、谈话设计以及自己在思想、生活、心理、学业方面的收获等各个层次进行评价;学校依据学生成长导师制记录本记录情况进行打分,结合学生自选导师情况汇总和学生对导师评价情况对教师在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结果纳入年终百分考核中。

通过实行导师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与辅导中。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以正确、合乎实际的方法指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心灵距离更近,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2.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师生之间选择的针对性不够突出。有的学生可能文科不够好,却分给了理科老师受导。有的老师可能业务能力突出但不太善于做思想工作,对以谈话形式进行的导师制就感觉不能得心应手。

(2)教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应付检查,往往是集中找学生谈一谈话,走一下过场,或者检查的时候将《学生成长记录》匆忙地填一填。《学生成长记录》要求有谈话内容和学生感受,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也只能根据老师记录的谈话内容编造出一些感受,这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将学生牵扯到造假活动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要求选导师,被要求分配给某一位导师,被导师找谈话,学生出现问题并不能主动找导师沟通,导师的谈话内容一般也只是围绕着学习方面,其他方面很少涉及,这样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在评价方面,目前采用对受导学生问卷调查和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两种方式进行。在问卷中学生一般不会给自己的导师打不合格的分数,因为导师同时也是自己的任课老师,高中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对《学生成长记录》的记录内容打分,“重量不重质”,只看记录本上的记录是多少,对中间的实施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对学生的受导效果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

二、对导师制的建议

1.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导师

我校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生活在集体里,没有自己的空间,在学校难免和同学产生摩擦,有的同学可能在情绪上表现得就比较明显,需要老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沟通自己解决。另外,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初上高中,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出现学业水平下降的情况,这就需要相应的学科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之迅速适应高中生活,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既然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最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需要导师给予帮助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受导服务,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则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

2.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当导师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老师善于和学生谈心,能在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老师业务出众但是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去辅导学生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导师肩负着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生活上指导学生的重任,所以做导师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应该给导师设立一定的门槛,各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导师。

3.多次浅谈不如一次深谈

目前导师制的实施方法是每周谈一次话,考完试必须谈话,时间不限,短可以三五分钟几句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时间长度没有上限,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不可能超过二十分钟,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和学生谈话三五分钟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既不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或者指导。和学生的谈话不在于次数多少而在于谈得是否透彻,即使不能达到谈一次就让学生受益终生,也要谈一次就让学生有所体悟,有所收获。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篇(3)

一、心理指导法

各种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是以认识为基础,无论是对积极的心理素质的塑造,还是对消极的心理素质的矫正,都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常有心理健康专家或教师对全班或全校的全体学生进行指导,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引导学生在遇到个人、集体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时,正确的识别与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现象,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和荣辱观,做到既能正确认识、评价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为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个别的心理差异,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恰当的运用心理指导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认识,转变错误观念,形成对社会、集体和人际关系的正确观念和正确态度。比如,可以结合学校德育的方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德育也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即道德动机、道德目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道德心理品质,既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交叉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可以和德育相互促进的。又如,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活动,必须以个体心理活动为基础,必须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由于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问题讨论法

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体讨论中通过自我表达、相互反馈,增加自我了解和充满自信,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讨论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应是学生关心的并且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某种倾向,在运用问题讨论法时,一是采用辩论方式,由教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把学生分成意见相对的正反两方,进行公开辩论;二是采用分题讨论法,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分题讨论法是把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专题。如在学会交往的主题中,可设计以下几个小专题:与人怎么打招呼,学会微笑待人,怎么赞美别人,学会怎么拒绝别人,怎么与人合作,学会怎么竞争,怎么宽容别人,学会怎么帮助别人等等。三是采用每个人发言方式,教师在组织讨论时,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积极发言、充分发言,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每一个学生的观点教师在点评时要全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允许保留,教师既要重视讨论的过程,又要重视讨论的结果。在讨论中,特别是在分题讨论中,学生之间分享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还有彼此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这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增进学生之间的接纳、信任和理解。

三、环境熏陶法

社会环境和教学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周围的广告及广告用语,公共场所的设置及文化氛围,应自觉、有计划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学校环境中,学校的建筑格局,美化、净化、绿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提示语、警示语和名人画像及格言的位置与摆布。在教室里,桌凳的摆设,讲台的高度,前后黑板的位置,教室四周的标语,黑板报的内容,作息时间表、课表、值日表的张贴位置等。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能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社会风气和学校良好育人的熏陶和影响。环境熏陶法的影响作用是根深蒂固的、长久的,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国内与国外教育,历史与现在教育都非常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

四、榜样示范法

学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富于幻想,可塑性大。他们常常以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人物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效仿榜样,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的身上再现出来。根据心理专家研究表明,学生模仿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教师的影响对在校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超过父母的影响,有一半的学生把教师作为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有位教授说过: “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因此,教师一要加强自身的榜样示范意识,重视自己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力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意识地以自己的自信、乐观、真诚、进取、负责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感染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二要以领袖、伟人、科学家、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为榜样,这些人都具有当代的理想人格,他们适应学生渴望成材的愿望,是激励、鞭策学生成材的精神力量;三要选择小说、影视、人物传记里的典型人物作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模仿,为学生早日成材奠定好的基础。

五、社会实践法

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与体验,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比如组织参加访问与社会调查,让学生在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同时,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服务中锻炼与提高自己的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各种比赛活动,使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与困难、挫折做斗争来磨练自己的品质;组织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等。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精心组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活动中既要加强领导,又要注意安全。一是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在困难、挫折面前不退缩;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意志水平。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文学艺术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劳动工艺活动等,为学生走向社会、接触自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六、情绪感染法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相互感染的。教师和学生是有情绪和情感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是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绪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以自己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实施情绪感染法,一方面,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做到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创设教育情境,感染学生;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情绪和情感进入教育情境。运用情绪感染法,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兴趣和爱好,把教育情境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又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保持稳定而持久的情绪和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七、谈话记录法

心理咨询要有谈话和记录。谈话是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心理咨询是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它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学生想教师倾诉自己心中的困惑,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谈话帮助学生澄清问题,解除障碍,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学习和生活。谈话是双向进行的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取决于教师是否以平等、尊重、热情、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在与学生谈话时,一要相信学生说的话,并善于引导学生发言,学生才会向你吐真言;二要运用教育机智,懂得心理,击重要害,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在谈话过程中,要有记录,建立档案。档案中除建立学生基本情况外,还要详细记录学生所吐露的心理困惑,并摘要记录咨询过程和教育效果,心理问题的解决相当艰巨复杂,有时还有反复,必要的资料对咨询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建立档案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使咨询工作有序进行,并有利于从中发现典型,教育全体学生。同时,对个别学生的谈话要注意保密,可用于研究,在用于个案研究和公开研究结果时,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真实姓名不能写进文字里,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和理解人。

八、家访通信法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篇(4)

顶层设计,导师育人高瞻远瞩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体系。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同时,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到来,“选课走班”就在眼前,行政班管理模式变革势在必行。所以从理论到实践,都要求学校要适应变革需要,全面深入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在深入审视学校办学传统和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实际,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意见,制定并出台了《青岛三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方案对导师的职责、工作流程、导师和受导学生的选择、评价奖励机制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年级由一名副校长牵头负责年级工作推进,每个班级由班主任牵头负责本班工作开展。

正人先正己,育人先修身。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个人的素质和水平很关键,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学校投入资金,为每位任课教师都订购了一份(一本)教育教学的杂志或书籍。鼓励老师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每个教研组建立读书角,做到杂志书籍共享。同时,各教研组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专业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全员育人的专业化水平。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围绕全员育人导师制召开学科教师专题研讨会,强化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深入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坚决克服只教不育,重教轻育的错误思想,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师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学校的政治、语文和历史等学科,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科育人模式。

有序组织,导师育人有章有法

青岛三中在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首先由各班级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因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互搭配分组,每组由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同时,根据每位导师负责的学生层次搭配和受导学生数量,充分考虑教师个人情况和学科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导师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关注并掌握受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导师采取整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主的方式,通过座谈会、谈心谈话、网上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习惯、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做到“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学习上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工作记录制度。印制《全员育人导师工作手册》,导师在工作过程中对受导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导师的施导措施、过程和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方面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长轨迹,一方面更好的总结和积累导师育人经验。学校还建立了导师工作督导评价和奖励机制,定期采取学生座谈、导师工作记录检查、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学期开展全员育人优秀导师评选工作,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举办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论坛,进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经验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育人能力。

统筹协调,导师育人多管齐下

扩大全员育人导师制成果,还需要统筹安排,将多种育人形式相结合。

首先,学校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与班教导会制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各班级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班级教导会,由班主任、全体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教师、家长、学生就学校工作、班级建设及学生成长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

其次,学校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与拜师结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师徒结对一直是学校的老传统,每学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学校都会精心组织拜师结对活动,为每位新教师安排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老教师担任学科教学师父和班主任师父。让青年教师一踏上工作岗位,就树立起“教书育人,一岗双责”的意识,新教师不仅要学习学科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掌握全面育人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校还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与育人沙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年教师育人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开展了育人沙龙活动。通过育人经验介绍、案例分析、头脑风暴、专题研讨、读书交流等活动,深入探索全员育人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最后,学校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与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全员育人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学校每名导师要访遍所有受导学生家庭,日常工作中还要经常性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与家长进行交流,以便全面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导师工作。

春风化雨,导师育人硕果累累

2015级2班的李老师接到了班里小陈的妈妈特意打来的电话,小陈妈妈说孩子在母亲节给自己写了一封信,信虽然不长,但是字字流露真情,读完之后小陈妈妈被感动得流泪了……

事情缘于之前班里的一次班级教导会之后,学生小陈的妈妈紧紧握着孩子导师李老师的手说:“李老师,真没有想到俺家孩子还会笑,而且居然对老师那么有礼貌。”听到这样的话,李老师有些吃惊地说:“小陈在学校里是一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孩子,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待人很真诚,您怎么会这样说?”“他在家几乎不跟我们交流,也从来不露个笑脸……”小陈妈妈的话让李老师陷入了思考。这个看起来沉静内敛、才气逼人的男孩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居然这样僵,看来这个15岁的男孩子还有点小小的叛逆,不善于与父母沟通和交流,更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这之后,李老师经常装作不经意地找小陈聊天,聊他喜欢的绘画,聊他们小组的趣事,悄悄地渗透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小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课间的教室里也总能看到小陈与同学讨论问题的身影,后来,在一次有关母亲节主题的活动中,李老师鼓励小陈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小陈的转变和成长,是青岛三中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师生发展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例子在青岛三中数不胜数。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篇(5)

衡量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否达到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实现了课程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评价。教师要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在自然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观察应是一个在教学中反复持续的过程。评价主要指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是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主要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评价,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特殊性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式倡导形成性评价和观察法在此得到很好的契合。因此评价要突出形成性评价,在“观察——评价——谈话——引导”中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经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情境活动,在有目的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在学生的思考、实践中观察学生的道德习得与养成,对其进行形成性评价,针对学生的情况谈话了解其思想状态,引导其正确认识问题,促进其思想能力的提高。

1.通过课堂的学习状态观察、评价、谈话、引导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堂思想品德课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关键要看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接受、认同、参与、统整、欣赏等都能通过课堂的观察反映出来。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伴有点头微笑、聆听、争论、跃跃欲试、静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能反映出课堂的质量,教师可以观察自己的课堂并反思促进教学。思想品德课是关注人的思想状态的课程,而人的思想不单纯来自思想品德课的影响,随着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影响,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观察、了解评价这些想法,并在课堂的谈话中引导。在讲亲社会行为时,学生对捐款的事情看法不一,甚至对捐款很反感,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捐的钱不知到哪去了,有些同学说捐的这些钱我还可以玩点别的东西。学生真实的想法在课堂上流露,也给了老师引导的机会。此时,我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有自己的零花钱吗?你的零花钱怎样花会更有意义?你如何评价社会上对捐款的各种看法?你认为该怎样完善捐款的机制?师生在谈话、交流中,对捐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捐款是一种爱心,有爱才有温暖,人同此心。在多元价值时代,观察、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尊重价值差异,通过谈话、引导努力求同存异,实现核心价值观体系与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与和谐,以达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2.利用课前五分钟时事播报环节观察、评价、谈话、引导学生。作为一名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时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课前五分钟时事播报能反映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感悟水平、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关注时事的习惯,提升时事素养,结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特点,我要求学生平时多收听新闻、看报纸,并在每堂课的前五分钟选择一位同学向大家交流一件最近几天发生的国内外时事热点并谈感受。这个活动学生比较感兴趣,踊跃报名,积极准备,认真展示。“新出台的措施制约‘中国式’过马路”、“H7N9禽流感问题”、“美国新的科研计划以攻克‘帕金森’等疾病”……这些时事在课堂上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关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对事件的看法与感想,分析、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都表现无遗。有的学生查找的资料内容简练、图文并茂、说理有力,有的学生长篇累牍、内容质量欠妥。教师对优秀的内容适时表扬与肯定,同时对部分搜集信息、归纳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在逐步的训练中逐渐地提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评价、谈话、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合作的个性品质是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标之一。而合作学习是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学习方式。学习项目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活动,使学生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学会与合作伙伴的同心协力,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例如,结合环境主题,让学生合作电子报“绿色北京”。刚开始有的学生很快就找好了合作伙伴,有的学生以各种理由不想与别的同学合作而独立完成,有的学生不想付出而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此通过观察学生的合作个性,对不能很好与别人合作、只愿获得不愿付出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积极引导,要求必须有两人以上,每个人在电子报中负责的内容要标明,最后根据大家的合作情况和效果确定成绩。渐渐地,学生接受并参与进去。这不仅是一项作业,而且是一个学习与习得的过程。思想品德课针对主题采取有效的合作方式观察、评价、谈话、引导学生向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是有必要的。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篇(6)

江安中学是红色的,她的红,来自于72年前建校的第一天就承载了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日月经天的豪迈、江河行地的气概,担当起为民族育英才,为文明传薪火的道义与责任。

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江安中学——这座干部的熔炉,奔涌出多少抗战铁流,他们以赤诚之爱,浇铸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解放战争时期,风雨如晦。江安中学——这个人才的摇篮,养育了多少热血志士,他们以忠诚之心,追寻着华夏大地新生的曙光。

和平崛起时期,百舸争流。江安中学——这块老区的花圃,绽放了多少芬芳桃李,他们以笃诚之志,构筑了神州大地靓丽的风景。

红色孕育了赤诚。72年来,江中人秉承红色的理想,把红色的印记渗透到每一代师生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一种品性,一种气度。

二、赤诚孕育真诚

“做真人,行诚笃。”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今天,江中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真诚”呵护着这方净土。学校坚持“以质强校为第一方略,创新管理为第一要事,校风建设为第一抓手,环境打造为第一载体,幸福校园为第一追求”的“五一”举措,倾力打造“五精”型文化校园:精致的教师形象、精细的工作态度、精心的育人课堂,精品的萃英氛围,精彩的教育质量。全校师生“做事讲认真,相处贵真诚”,真诚做人、真诚管理、真诚服务。

学校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的办学理念,着力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依法办学、尊重知识、爱惜人才。除在学校显要位置设立校务公开栏、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及四个意见箱等“传统规定动作”外,还将党员干部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和长效化,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利用生活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面对面”谈心活动。每个行政人员都有若干由学校统一制作的“谈心记录单”,将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谈话原因、谈话内容、谈话形式、谈话反馈等情况进行及时、如实地记录,每周交行政办公会汇总交流。

学校不定时、不定地、不定人召开“小型教代会”,大家就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或几个话题,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小型教代会”成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一个智慧碰撞的平台、一个求真务实平台、一个民主管理的平台。教师们惊喜地发现:破旧办公桌椅及时更换了,办公环境整洁舒适了,食堂饭菜品种丰富了,生活用热水不用费心了,学习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了……诸多快事不一而足。教职工们工作生活更舒心、安心、称心、顺心了。

学校精心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师德师表工程。要求教师在师德上行为示范、爱生如子,在业务上严谨治学、授人以渔,在工作上合作互助、真诚奉献。二是青蓝提升工程。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资源共享,携手共进,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三是研教协进工程。创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学术沙龙、校际联动等研教方式,打造优秀学术团队。四是筑台助推工程。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举行“真诚杯”教学比武,为全体教师创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是人文关怀工程。积极打造安心乐教的温馨校园,让教师时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处处体验到真诚的尊重与关怀。

以人为本,铸魂强师的举措搭建了教师成长的“立交桥”,多元、多维、多向的培养机制助推着教师群体的腾飞,也逐渐铸就了一支颇具老区风采的“五特”型教工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进取。近几年,由江中教师独立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达24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495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282篇论文获市级以上等级奖。学校先后涌现出数十名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班主任等。十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学科优秀课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获一二等奖。

在历史的传承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融通中,学校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开展“六真诚”系列教育活动:对自己真诚,做一名求真向善的人;对父母真诚,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对他人真诚,做一名乐善好施的人;对集体真诚,做一名热爱集体的人;对社会真诚,做一名奉献于社会的人;对祖国真诚,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德育模式,务实、求新、浓郁的真诚教育,催开一树繁花。于是,就有了贫困的学子感受温暖的笑容,有了给亲人的真诚表白信,有了抢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壮举,有了上百次拾金不昧的记录,有了社区敬老院老人的夸奖,有了20多家单位给学校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

让每一个精灵都自由翱翔,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成长,这是江中人的执着追求。学校开发的体艺“2+1”项目活动课程、科技活动课程、学科类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有宽度、有跨度、有力度、有厚度,让学生真诚地感动于课程文化所彰显的魅力。

在第八届如皋市中小学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石涵宇同学获得十佳歌唱选手荣誉称号,祝苏君、卢心雨等同学获得十佳民乐选手荣誉称号。在如皋市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校荣获优秀展演组织奖、优秀节目组织奖、曲艺小品节目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在全市阳光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剑术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学生参加“如皋之韵”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比赛、全国网络读书竞赛、全国“金钥匙”小发明创造暨科普知识竞赛、“世纪杯”作文大赛等,纷纷斩获大奖,可谓捷报频传、好戏连台。

从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八年荣获如皋市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一等奖。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荣誉。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界有上千人次来校考察学习和挂职锻炼。

三、真诚根植江中

“真诚之‘真’是科学之真,因为求真是科学之本;真诚之‘诚’,乃诚信之诚,因为诚信是人文之基。”反复咀嚼四星高中创建验收组组长的话语,学校现任领导班子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荣光。在参观了校史室,阅读了大量学校史料,与教职员工及学生充分交谈及反复思考后,校领导班子豁然开朗,“做真人,行诚笃”不就是对“真诚教育”最好的诠释吗?校长带头践行“勤诚六走”:走进教室、走进教师办公室、走进食堂、走进操场、走进学生宿舍、走遍校园,真正做到把课改落实在第一线,把问题解决在第一线,把习惯养成在第一线,把成效提高在第一线。

德育导师谈话记录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学校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

一、活动目的:

通过集中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2023年6月

三、活动内容

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实施全员家访。家访时,要注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安全卫生规章;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含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儿童)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学校成立家访领导小组

组长:母红军

杨艳芳

成员:李正琴

李巧玲

李锦萍

王小燕

吴倩英

洪思飞

千艳萍

闫喜萍

李新华

2、准备教师家访活动记录本和家访活动记录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学校集中时间,实行全员家访。家访过程中,要严格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表,记录教师家访简要内容、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学校家访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教师家访活动记录表和家访记录本。总结家访信息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调整学校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五、家访注意事项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我们要家校联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几点: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改变以往的随意请家长进校“训话”为主动走进家庭,将意见和建议送到家庭中。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