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在职研究生论文

在职研究生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7 08:06:30

在职研究生论文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1)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会比一月联考稍微低一点,但不保证所有人都能通过,可以保证的是参加辅导班的考生,充分掌握老师讲授的,就没有问题。

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前是有老师指导进行指导的,一般通过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是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果自己一点都不投入努力的话,那么谁帮助也是不可能通过论文答辩的。

1、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审核无效。

 

2、论文答辩未通过,但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申请答辩一次。如果重新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2)

导师一般都由学院负责安排,在秋季学期期初安排,大概是国庆节前后这段时间。为了更好地跟导师配合和沟通,如果能提前找好导师沟通好,并且导师愿意带你,这样可以跟学院申请,不需要学院安排(这是事后跟班主任辅导员了解到的,而我是由学院随机安排的)。如果由学院安排,可能彼此之间的配合需要时间,而且个性不一样,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摩擦,导致论文写作时间加长,影响自己的进度。

硕士学位论文从选题到写作定稿过程均需要认真对待。由于在职研究生极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因而论文选题一定要围绕着自己的工作内容来选题,论文写作起来会比较容易,也会比较容易写出有创新有质量的文章。硕士论文必须要创新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符合硕士论文的要求。

关于论文选题。首先自己一定要有想法,不要等到分配导师之后才确定自己的选题。先自己选题并撰写写作提纲目录,然后再去见导师,将自己的想法与导师分享,这样自己就会比较清楚自己的写作思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清楚自己的论文研究的问题。这样导师会比较快速地识别自己论文的研究对象,更精准地指出自己研究对象的问题及创新点,更加清楚地指点自己的论文写作。跟导师确认好论文选题和写作思路之后,就全力阅读文献资料,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这个过程至少需要1个月)。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3)

职业价值观

社会生态模型

[论文摘要】本文从(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共四个

方面,重新梳理了职业决策理论的脉络,分析了西方职业决策理论本身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并结合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初步展望了大学生决策研究中关注社会生态因子的趋势。

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但令人困扰的是这一领域至今都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范式。同时,已有的研究对于解释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行为和过程既缺乏有效的解释力,也难以指导职业辅导的实践。为便于理解,本文将已有的理论归结为以下4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职业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基于对已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作者尝试指出在中国文化下应用西方理论的前提条件和描述解释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局限和困境,并初步提出和阐释了提升职业理论生态文化效度的新思路和未来的理论发展趋势一大学生择业的生态模型理论。WWW.133229.COM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

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从心理学角度的理论主要是强调个人心理属性与职业要求匹配的特质论,如parsons(1908),williamson(1939),holland(1976,1980)等人的理论!,~;从社会学角度的理论如gottfredson对择业过程中社会声望和性别角色的作用,提出的范围限制一妥协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则注重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探讨择业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对择业的影响。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个人与职业特点之间的匹配这一角度出发的简单职业决策模型。其特征如图1所示:

强调个人一职业匹配的单维度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包括parsons的职业决策匹配模型、holland的个人一职业相互作用模}u、工作调适理论((theoryofworkadjustment)、界限妥协理论(theoryofcircumscriptionandcompromise)、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工socialcognitivecareertheory,scc刀等。

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匹配性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furnham,2001;spokaneetal.,2001;tinsley,2000)otinsley(2000)指出,holland六边形的一致性系数和职业满意没有显著相关。holland职业兴趣的结构,以及是否和如何考虑用这一结构来解释个体的职业兴趣和进行一致性评估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3j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作为一种机械静态的人格观,严重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

二、注重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在20世纪中期,职业发展理论和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对于帮助控制职业行为的认知变量和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多(lent,r.w.,brown,s.d.&hackett,g.2001)o[’}gati等(2001)指出职业生涯决策有如下特点:(1)存在必须做出决策的个体和有一个决策要做;(2)有几个备选项,决策者有某些方面和标准,可以用它们对比和评估各个选项来确定最适合的选项;(3)要在彼此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由于许多决策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职业决策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模型的演化趋势和过程是,由早期的受标准化决策理论影响较大的理性决策模型,逐渐发展到强调有限理性思想的理论模型演变,后期的模型逐渐克服了标准化决策模型的理想化和过分理性的特征。标准化决策理论(normativedecisionmakin目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经典决策理论。该理论相信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vneumann&morgenstern,1947;e.edwards,1954)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并且选项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能够互相补偿,某个选项的期望效用是各种效用被各自的概率赋予权重后的效用之和。标准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偏好在决策过程中可以传递(transitivity)和保持不变(consistency)。早期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理论都是基于标准化决策理论的思想提出来的。

如果说匹配理论关注的是什么是理想的职业选择,那么过程理论则关注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所有过程理论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个体的认知决策的微观机制展开。各种理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理论的多样化和概念的不统一本身表明职业决策过程比预想的要复杂。各种过程理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决策过程极端地依赖决策者对价值的评估、概率的判断等等,而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决策就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过程。

三、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研究

职业决策的研究另外一个思路和主题是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

krumboltz认为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套作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所导致的一种决策状态。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crites认为是个体无能力挑选或是承诺于一个特殊的,即将准备或进人特定职业的行动过程。哪公诩龙立荣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这一研究取向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的检测工具和量表开发使用,以及围绕这些量表结构和应用的研究:careerdecisionscale,(cds)(osipow,1987),careerfactorsinventory,(cfi),careerdecisiondifficultiesquestionnaire(cddq)o}}~作为经验和实践导向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服务于职业辅导的实践,即分拣和筛选出决策困难者,因此有关决策困难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也未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其理论逻辑也并不清楚。虽然国内已经有大量关于上述三个工具验证和使用的文献,但这些工具基本构念的文化适应性依然缺少有力的验证。

四、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如果说早期的匹配理论是要回答“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决策?”关注认知过程的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做一个好的决策”的话,那么价值观的研究就是要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

国内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领域的研究相当丰富,如方俐洛、凌文栓等(1996)对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和建构;田宝珍(1997)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分析;于海波、张进辅(2003)对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梁龙娟、余贤君对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研究等等。比较不难发现,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应用两条比较清晰的线索,研究的主题也相对集中和相互关联。而国内的研究多为以国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的探索,并且国内的多数研究围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领域的研究展开。

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复制性的研究或对国外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并且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成分和结构业没有一个一致的表述。金盛华(2005)认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对职业价值观研究尚无稳定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很难互相验证。poi如凌文轮的问卷项目主要来源于文献中筛选的职业价值观条目,宁维卫的工具来源于翻译和修订的国外问卷。因此依然有必要进一步地研究。

五、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构想—职业决策研究的新思路

从上述对西方及国内有关职业决策研究的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各种理论的关注视角差异很大,在同一视角下的研究也缺乏统一的表述和一致的结论。随着工作世界的持续变化,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完整地描述和有效地解释真实的职业决策过程和行为,因此也难以在职业辅导实践中应用。同时,由于中西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差异较大,来自西方的理论也难以有效地描述和解释中国人的择业行为。因此,龙立荣等国内学者基于西方理论本身的问题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生态文化效度的考虑,开始探索新的关注生态效度的理论框架来描述中国人的职业决策行为。

龙立荣(2006)指出在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是择业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个人能够胜任职位的工作(知识经验和能力),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包括兴趣)和社会规范(包括社会声望、性别)相符,该职业的就业前景广泛就是合理的。至于这些符合要求的职位或职业在哪种类型的组织、在一个国家的哪个地区,似乎并不重要。因此西方描述和解释择业决策主要考虑(图1所示)的模式,即职业自我与职业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西方人也开始关注组织的差异,但这种考虑的顺序仍然以职业为核心组织的作用是次要的。

基于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特点的分析,龙立荣提出了的大学生择业的社会生态模型的初步构想:(1)西方的择业理论过于注重择业者的职业自我属性,相对忽视职业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价值,与中国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差距太大,难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的择业行为;(2)择业决策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外,外部提供的职业机会、外部就业机会的社会生态价值也是人们非常注重的优化匹配因素;(3)在整个择业匹配过程中,个人职业自我与组织环境和地区环境匹配度的预测力,大于与职业本身匹配的预测力;(4)人们看重组织环境是出于薪酬待遇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双重考虑;人们看重地区环境是突出地区经济、文化的长久回报价值。简言之,地域、行业、组织等生态因子对个体现实职业决策的预测优于和大于个体职业自我属性(如能力、兴趣)的预测力。

生态模型理论强调地域、组织等生态因子的突出作用,在决策过程中这些因子是更显著、更容易觉察以及具有比能力、兴趣等个人因子具有更大预测力的因子。同时,一个人的职业心理属性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同一种职业个性适合的职业往往不是惟一的。只要这些职业需要的个人心理属性相差不大,个人胜任就不会有困难。人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不是一个点的概念(如图2所示)。在市场体系的不成熟、地区、行业和组织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条件下,相同的付出在不同的组织,地区回报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导致人们为了找到理想的组织和预计长期回报较高地区不惜牺牲自己的特长和积累。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4)

作者简介:李 军(1982-),男,四川广元人,硕士,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已有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了解,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特别是综合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有关该论题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势和趋向。研究分析表明:该命题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5-0068-05

当前,高校已日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突破障碍,开发潜能,自我实现,更是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结合起来的重要纽带。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单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职业规划能力差,职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文拟在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并提出这一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及理论工作者们一直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简介

目前专门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尚属空白。不少学者对这一课题作过零星的探索,如学校部等编著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涉及到就业与职业理想等[1];曲振国等编著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谈到大学生与社会适应等问题,对职业观念、现代职业精神进行了专章论述[2];刘建新、费毓芳主编的《大学生生涯辅导》中也提道:“高校就业指导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敬业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3]这些论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相关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只有3篇,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杨德才副教授指导的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2007),武汉科技大学张继才教授指导的万杭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2009),河南大学施昌海教授指导的李士营的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09)。

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在CNKI上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全部文献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4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之前,相关论文几乎没有,2003-2008年共有十余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此阶段已逐渐得到重视,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足够关注;而在2009、2010年,相关文献突增,超过之前期刊论文数量总和,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重视并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探讨状况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两者关系的探讨是一大主题。综合文献来看,主要有两类观点。

1.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存在内在契合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李士营在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出,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育人目标同向、育人功效同效、育人内容同质”[4]13-14;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契合之处表现在“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教育内容的互通性”[5]。陈春一、高培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中认为,两者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交错性和教育作用上的互补性”[6]。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在“对象的一致性、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互通性和作用的互补性”四个方面具有契合点[7]。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的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和教育导向的社会性”[8]。这些文献实质上都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的基础。

还有学者论述到了两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万杭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到,两者之间结合之所以必要,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实施”[9]8-9。关于两者结合的意义,万杭认为,“有助于大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9]11-12。任凤彩认为,两者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是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理想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5]。屈善孝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内容、目标、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关于两者结合的原则,万杭认为,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的系统化和个性化三个原则”[9]19-20;关于两者结合的对策或途径,万杭提出,要“更新教育主体观念,调动教育客体积极性,更新教育介体,挖掘社会资源,扩展教育环体”[9]20-25。任凤彩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发挥好理想、信念教育的统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5]。

2.两者之间互为载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两者都是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可以互为载体”[9]15。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如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10]13。陈春一、高培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使得学生较好认识自我、较好导向正确的目标、较好开发潜力、较好改善师生关系”[6]。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8]。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黄炳辉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中认为,“职业生涯设计使高校思想教育的目标明晰化,要求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具体化,需要高校思想教育的方法多元化”[11]。无独有偶,张志萍等在《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文中也主要“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改进方式等方面阐述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2]。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已经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凸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已经超越了过去单纯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技术性的工具范畴;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途径和手段,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实效,更具有时代性,更能被广大青年学生接受。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探讨状况

从既有的文献中看,不少学者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所研究和论述。如赵敏在《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道:“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偏颇、自我认识不清、生涯目标模糊、职业素质欠佳的问题”[10]13。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到,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淡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充分,实践能力缺乏;高校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缺乏专业和针对性的测评工具;缺乏专业化、职业化、长期稳定的工作队伍[4]20-22。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需求日趋多样,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化,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同时,大学生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职业能力不强,目标定位模糊等问题[7]。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到,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艰苦奋斗意志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缺乏、诚信缺乏以及社会责任感淡薄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表明,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职业精神、职业理念亟待完善和提高[5]。田必琴在《浅议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提道:“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在理想的云端漂浮,教育效果备受质疑。”[13]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主要文献有三篇:闫礼芝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和《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中,通过实证调查、SPSS统计分析与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学生自入校即开始实施生涯教育、生涯规划制定、指导督促实施的过程进行跟踪,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吴惠、王雷华在《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中,也经过数据分析,论述了“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整体认识、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期望和职业选择地域”[14]。

从上面论述所见,历经十年萌芽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已经有一定进展,学者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当前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既缺乏专门论述,也缺乏个案研究,实证研究也较少;同时,因为研究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学生就业等情况不甚了解,对大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探讨状况

当前,理论界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所提出的对策思考也有一些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赵敏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的系统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认为应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毕业阶段前移,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针对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毕业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体系,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深度思想问题,努力构建新的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服务体系;三是系统整合,动员全校教职员工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10]iii宁曼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一是认识层面上加大宣传形成共识,二是制度层面上要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三是方法层面要加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四是实践层面要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15]吴惠、王雷华认为,要正确引导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要做到:“深化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认识;关注易受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的学生群体;重视媒体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宣传作用;发挥新社会阶层校友的示范作用。”[14]

也有学者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全员化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了阐释;将大学生四年划分为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毕业阶段,详细论述了每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案。对于全员化研究,李士营提出:“要加强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要建立新型的职业生涯服务机构;要充分挖掘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作用;要强化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用。”[4]39-45

以上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不少学者都能各抒己见,既有宏观上的总体研究,也有微观视角的具体展开,较好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但这些研究仍然不够,在对策探讨的创新及深入方面,势头不足,还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不少学者提出的对策较为宏观笼统,实际可操作的研究相对缺乏。

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学术界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展开的这些研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也深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及规律把握。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较为薄弱。

(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所出理论成果参差不齐,有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理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施主体、教育策略、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不够系统。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别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立性,但其内涵和外延至今尚无明确界定,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的混用,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功能论述等也较为笼统。

(二)研究视野较为狭窄

当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主要是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围绕教育要素而展开,存在视角单一、人云亦云等问题。实际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需要借鉴人才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来充实。比如,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高校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运用文献分析法,更多地停留在一般的描述性、定性的分析研究,定量的实证研究较少。从检索文献来看,仅有闫礼芝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以及吴惠、王雷华的《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等三篇期刊论文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一)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人才资源开发理论体系中去思考,开发个体潜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基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系统研究,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在历史考察、过程及规律探讨、环境优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二)拓宽该论题的研究领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存在大量未经触及和深入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如医学类、师范类、公安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可以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等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学校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114.

[2] 曲振国,杨文婷,陈子文,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4-191.

[3] 刘建新,费毓芳.大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15.

[4] 李士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5] 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68-70.

[6] 陈春一,高培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77-78.

[7] 屈善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97-99.

[8] 闫礼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62-63.

[9] 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9.

[10] 赵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11] 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教育评论,2005(2):33-36.

[12] 张志萍,吕建秋,刘智强.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0(8):54-55.

[13] 田必琴.浅议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25-26.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5)

论文摘要: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是不同的。在求职过程中,职业决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对职业决策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本文将对国内有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decision-makingself一efficacy)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2000年以后开始进人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已有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可以依据它来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可以把它作为职业咨询的工具,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职业自信心状况,可以作为职前培训和学生职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应唤起高校职业指导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及国内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self一efficacyorsenseofself一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decision一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一ChengWei和O’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deci-sion一makingself一efficacy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CDMSE-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人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人,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积极关注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群体如女生、人文学科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辅导。抽样涉及面也可以更广些,研究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比如,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这样,不同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另外,以CDMSE为依据,可以编制更多符合我们需要的相关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和地区常模。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价现状;评价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37

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历届“两会”上,人大代表多次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要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有助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使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可以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提升。

但目前实践教学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评价方法相对单一,还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科学的评价,我们有必要关注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1实践教学评价现状

11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逐年增强,但相对实践教学研究比较薄弱截至2014年年底,在中国知网上按主题“实践教学评价”进行查询,发现共有32条博硕士论文,607条期刊论文;不管是博硕士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和表2)。在期刊论文中,2005年前年均数量低于10篇,2005―2014年每年的篇幅在16~107之间。越来越多的期刊论文是依托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展开的研究,606篇期刊论文中,以国家级课题为基金的论文9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级为基金的论文为187篇。

虽然近年来实践教学评价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和实践教学相比较,还显得比较薄弱。在博硕士论文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博硕士论文在2000年就已开始,但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到2005年才有人研究,对实践教学研究的博硕士论文(2543篇)比对实践教学评价(32篇)也要多很多;期刊论文中,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论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但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到2000年左右才有人研究,对实践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77683篇)比对实践教学评价(607篇)也要多很多。

橹魈獾钠诳论文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篇数4461617184445737392107107

12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探讨从现有文献数量看,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从文献的内容看,目前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在32篇博硕士论文有关实践教学评价的论文中,有15篇是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在607篇以实践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中,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主题为270篇,以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为主题为75篇,以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主题为46篇。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包含实践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重视评价指标的完整性、过程性、系统性,如比较典型的运用CIPP模型,这种模式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四种评价指标所组成。这种评价模型是基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性质、特征考虑。首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的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但目前缺乏十分有效和客观的考核方式,因此仅仅用目标的达成和效果的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难免有所缺陷。其次,实践教学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许多重大战略决定都是持续发挥作用的,无法对阶段性成果进行真正意义评价。CIPP 模型比较重视形成性评价,比较注重为决策提供信息,使评价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成为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工具,CIPP 模型的这些优点对实践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黄华在“浙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利用CIPP模型设计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问卷,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二级指标因子,在可行性、科学性、完整性、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拟订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有四个方面: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金亚飞在“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研究型大学为例”的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评价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主要采用CIPP评价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在某研究型大学调查问卷的发放,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但是这些学者都只对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他,如企业、社会、家长、学校也应作为调查对象,多方调查对象如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文献中至今没有学者进行研究。

13研究方法有所增多

从文献的方法看,主要以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可拓学评价、增值性评价法、自诊断监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方法和CIPP评价模式等方法进行分析;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实践教学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从注重结果评价到注重过程过程评价,从单一评价到多元性评价,从注重学校、专家的评价到注重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突破了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融合、整合。

如杨乐芳(2006)在“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中,把可拓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到研究中,构建了实践教学的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十四个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又如王春媛(2008)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中,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引入了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再用EM迭代算法计算评估数据,不仅对被评院校的综合值进行排序,并且可以分析出综合分值接近的被评院校在特定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使评估结果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系统需求分析中,需求建模中采用了UML的Rational Rose 2002工具。系统的实现中借助了ASPNET开发工具。

博硕士代表性论文的研究方法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学位授予单位、时间可拓学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杨乐芳同济大学(2006)CIPP评价模式浙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黄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王春媛电子科技大学(2008)哲学基础和教学论基础理论为依据的定性研究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李增平南昌大学(2010)定性和数理统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施黄晓兰电子科技大学(2011)CIPP评价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研究型大学为例金亚飞华南理工大学(2012)因子分析和权值因子判别表法的方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王惠西南财经大学(2012)权值因子分析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张桥影河南大W(2013)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中职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 ――以烟台市某中职学校为例赵丽丽鲁东大学(2014)CIPP模式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综合实践教学评价葛高丰教育与职业(2014)

表4中国知网2002―2014年以 “实践教学评价” 为主题的期刊代表性论文的研究方法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层次分析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宋成鑫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以“学生”为中心的增值性评价法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成因与对策周文清,肖化移职教论坛(2014)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由校企行三方共同制定,评价主体多元化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马玉蓉,刘玉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多方评价、循环反馈的评价方法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田恬教育与职业(2014)续表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多元性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高继国,张春和,

吴仁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AHP打分评估方法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姚旭,荣红霞教育探索(2014)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AHP模糊综合评价刘永,梁巧荣;

韦寿莲,董基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自诊断监控评价高职实践教学“自诊断”过程监控评价研究与实践贺天柱;黎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过程性评价基于过程性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评价林松池财会通讯(2012)基于过程评价的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合作学习法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评价问题杨建新;余志兵;

王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AHP方法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管理类专业为例于兆吉;苏长海现代教育管理(2010)表现性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杨延职教论坛(2010)

2我国目前高职实践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资料来看,对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实践教学评价观念存在不足

观念上不重视实践评价,只注重理论教学的评价,忽视实践教学的评价;或者有实践教学评价,但评价流于形式,评价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严格性。

22评价内容不全,太笼统

不能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首先,指标体系不完整;其次,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不明确,最后,更多只评价学生,不评价教师。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不注重,评价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尤其不注重操作步骤的教学过程。

23评价主体单一

以校内评价、指导教师为主,评价主体太窄,企业评价、同事评价和主管领导相对缺乏,同时,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由于反馈与申述环节缺乏,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24评价方法单一,考核方式单一

大多采用实习报告的形式,对实践过程的评价不够充分,成绩的可信度及全面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25评价结果缺乏反馈

实践教学评价反馈机制落后,甚至缺少评价结果的反馈,实践教学评价处于局部被动、静态的监督层面,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以奖惩为目的,而不是以促进实践教学为目的。考评结果不及时,结论太笼统、模糊,评价不客观性,从而使实践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学的改进,并且还引起教师的消极反应。

参考文献:

[1]金亚飞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大学,2012.

[2]杨乐芳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3]王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10)

[4]仇雅莉浅谈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湘潮,2009(7):101

[5]陈宝春高职实践教学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函授学报,2010(1):27

[6]仇雅莉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J].教育管理,2009(7):145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7)

一、理论界对高职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研究概况

截止到2016年5月1日,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人的素质要求”、“行政人员素质要求”、“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等关键词,在全文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和模糊搜索,得到如下结果。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信息:一是学界关于“人的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有关“人的素质要求”的专著为0部,表明这方面的专著没有问世。期刊类论文论及该论题的有18084篇,精确论及该论题的文章为“0”;报刊类文章论及该论题的有250篇,精确论述的为“0”;博硕论文论及该主题的文章5243篇,精确论述的为“0”。这表明,学者们更多地以论文的形式论述了“人的素质要求”的问题,而真正论及该论题的成果没有。二是学界关于“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专著、期刊论文、报纸论文、博硕论文考察,精确论述的均为“0”,模糊论述的分别为:0,9956,110,8247。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对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论述比较多,局限在于:没有精确论述。三是学界关于“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精确考察均为“0”,从模糊考察,“图书类、期刊论文类与报刊论文类、博硕论文类”成果分别为:0,161,5,121。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学界没有人真正论述“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本论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成果可能会填补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国内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建设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高职教育大多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这一类型教育研究比较多,但是由于国籍不同,体制不同,对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的研究涉及得比较少。尽管如此,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到相关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1、行政管理人员坚持依法办学

德国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起步较早和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坚持以法律手段管理和治理学院是分不开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进行办学和管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法律法规的落实者。1969年,德国高职院校办学都要遵循《职业教育法》,该法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通过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严格贯彻实施,巩固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随后,德国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障法》等[1]。正是这些法律法规以及高职教育院校行政人员对上述法律的实施,德国的高职教育事业才经久不衰。

2、行政管理人员具有国际战略眼光

德国教育主要以办应用型科技大学为主,在经济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背景下,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采用“双元制”等办学模式,汲取其他国家的办学合理因素,通过建立办学保障体系,对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改进学位制度,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接纳外国留学生,开拓国外教育市场与国际接轨[2]。此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者也相继效尤,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3、行政管理层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众多职业高职院校中,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在不同国度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加拿大 CBE教育管理模式(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实践能力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一元在企业实施,一元在学校里实施)、国际MES教育管理模式(就业技能教学管理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合作教育管理模式等[3]、英国的“攻读交替制度”、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制度”等。这些模式主要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依据该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创造出来的,表现出行政管理人员的智慧。

4、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念的变化

严格说来,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在中世纪以后才诞生,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理念一般是为国家服务,确切一点说是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培养新型的管理国家的人才,尤其是为特定行业和特定官僚培养技术人才。十九世纪中后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譬如欧洲大陆和英国等国家出现了为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地方性院校,这些学校较前期,其办学理念有所变化,即办学为统治阶级开始转变为服务区域工商行业。这些“位于工业人口集中的中心学员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与从事工业的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其教育应该始于他们日常职业中,即传授有助于其职业的知识”[4]。这些办学理念的变化与其说是统治阶级的变化,还不如说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办学的变化,因为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还需要阐述的是,办学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变化。

5、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

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高职院校在本国的办学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些国家的行政管理人员十分注重于国内院校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也特别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

通过对关于国外高职教育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归纳,行政管人员在高职院校所起的作用是肯定的,表现在:办学依法进行,讲究规矩,遵循办学规律;行政管理人员办学具有战略眼光;思想开放带来办学理念先进并脚踏实地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也有不足,表现在:一是过于强调实践行操作训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和修养训练。二是由于注重实际操作,学生考核重实践轻理论,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致命打击。三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人生必经之路”这未免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具有理论兴趣的学生发展。

(二)国内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与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界对这一高等教育形式的研究也比较欠缺,研究本科阶段高教教育的比较多,对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过程党政干部素质研究的成果可谓凤毛麟角。通过检索,学界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要求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规定

本文所说的“法理”,是指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为法律法规形式颁布的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规定的文件。1996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其中一条是“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6]。这一规定,将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基本条件纳入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这是可取的。但是,对于行政人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素质要求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9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这一提法尽管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对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适用[7]。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宏观上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中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二是微观上指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论述

“学理”即学界对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的研究,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机制体制基本概念的论述。刘红红(2010)和戴国宝(2006)在他们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他们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之和,它是整个教育体制得益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规定着学校教育发展规模、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内涵方面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外延包括教育系统的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第二,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包括:决策、信息、资源、动力、质量和约束等五个方面机制。二是对国别(个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刘登高研究了美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美国政府行政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中扮演着“监管员”的角色[8]。杨德广研究了德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坚决落实“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将工厂与企业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学校里的基础理论学习有机结合[8]。此外,还有作者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高职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问题。三是对高职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尹文秋等研究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问题大多表现为:多头管理、财事权不分、行政管理人员思想因循守旧、管理机制和制度缺失、管理职能膨胀等[9]。 四是对高职院校教育宏观行政管理的对策研究。孟昭上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央合地方两级政府进行管理。由于中央实施高度集中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自主权非常有限。随着改革开放,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权逐渐扩大,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逐渐增多,正在改变原来投资和办学主体单一化的局面[10]。五是微观上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学界对这一论题进行论述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内涵的研究。吴琼认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所有推动高职院校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的总称。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在职职工的总称。包括:管理人员、教师队伍、教辅导人员和工勤人员、学生人力资源和社会可利用人力资源等[11]。第二,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种基于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以研究制定和规划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战略核心,以提高符合战略目标的团队和个人绩效为根本任务,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和社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目标[12]。第三,绩效管理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丁银军着重从宏观上研究了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状况。第四,对高职院校个案管理进行了研究。罗良翌在其硕士论文中对XH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策略[13]。

三、对高等骨干职业院校党政管理人员研究的基本评价

从上述关于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综述,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研究重点从宏观转向微观。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有关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是从宏观上来研究的,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主要研究了学校、社会、企业等相关问题,由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比如研究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基本上沿袭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套路,但学者们没有止步而,而是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