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1:13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篇(1)

为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现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计划》的要求,特制定如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

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根据学校提出的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总体目标及要求,教龄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均为培养对象。通过培训,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

1、新教师的入格培训。

主要指刚进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一是引导他们做好角色的转换,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三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我们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校外工作中进行“知、能、操、行”的传、帮、带。四是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公开班队活动、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

2、青年教师的升格培训

主要指3年以上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一支充满生机、奋发向上、乐于进取、大有希望的队伍。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上一个台阶。

三、具体工作:

(一) 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1.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2.坚定不移地围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教育总目标,以此作为每个青年教师的工作追求。

(二) 通过教研组和学校的培养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把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养工作重点。

1.“师傅带徒弟”的培养

教研组从最初建立就采用了所谓的“师傅带徒弟”的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去做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具体做法是由老教师积极向下传授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而年轻教师积极承接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 “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措施卓有成效。

2.“先承接再提高”的培养

教研组在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措施还有所谓的“先承接再提高”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先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跟随老教师全程听课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全部环节,然后青年教师提出自己的提高和改进意见,从而使年轻教师能够在一个较高的台阶上起步,并且能够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培养效果。

3.“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

这是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另一个有效措施。其中:“走出去”包括选派青年教师经常去外面听课、培训, “请进来”主要包括邀请外校骨干教师、名师前来讲学。这些措施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青年教师,而且使我们的课程建设吸收了很多他人的经验和做法。

4.“定期知识分享”的培养

这是指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学和教改的研讨,研讨中按照头脑风暴的办法使青年教师相互之间和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之间实现充分的知识分享,从而去提升青年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对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掌握。实践证明这种措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它使得组内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所以他们在教学竞赛中有人多次获奖。

5.鼓励青年教师学历提高的长期培养

学校认为年轻教师的学历最好在本科以上,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培训、函授、自考等形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等。所以在培养年轻教师的措施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于他们的长期培养。

我校将以“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牵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 加强教科研培训,认真进行校本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搞好教科研和注重教育、教学实际效果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提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

(四) 提高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要将提高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培养的立足点,结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强化青年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改革听认识;鼓励青年教师训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要求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学校将创造条件,给青年教师铺设实践和进修学习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使自己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断攀升。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篇(2)

今年,我继续拜教学功底深厚,师德高尚的老师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1.每月邀请师傅至少来听3节课,每个学期也至少去听师傅5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

3.和师傅一起观看优质课,一起讨论,深入领会名家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

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

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

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二、活动内容

三月份:

1.制定成长计划;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聆听师傅的课、交流;

四月份:

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

2.准备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

4.邀请师傅随堂听课;

五月份:

1.共同探讨名家课例;

2.和师傅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3.邀请师傅随堂听课,评课;

六、七月份:

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

4.完成个人总结。

三、自我期望

1.多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虚心学习;每学期至少读5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并做好笔记或摘抄。

2.多交流: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增进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3.多听课:多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前一周备好课,认真上好每堂课。

4.多反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积累,多做课后反思,争取每课都有小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多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5.认真理解钻研教材,努力备好课,并在实践中掌握教与学的内在联系。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卓越计划;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B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而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人才培养,师资先行,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也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而目前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理论知识,但大部分人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轨迹使得他们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因此,构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是保障“卓越计划”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一、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现状

1.部分制度缺失

部分“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仅仅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这一重要主体。在进行各项制度设计时仅将教师作为实施者,提升其能力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培养需要。因而尽管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措施和相关配套制度,但是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建设则相对落后,甚至出现空白。

2.系统性不够

部分高校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有些零散的制度设计,但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性的制度建设,纵向(校级―院级)制度不完善,横向(部门―部门)制度脱节,内外(学校―社会)制度不健全,对相关问题缺乏配套的制度建设,缺乏必要的相关制度支撑。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缺乏呼应,形不成合力。

3.执行力不强

制度体系内部无序,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并存,不能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致使青年教师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无所适从,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既有制度的实际效力,制约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主要目标

1.整体目标

构建长久有效、系统全面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激励、保障与评价教师在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以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工科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在上述目标指引下,其制度构建应把握以下原则:

(1)示范性。“卓越计划”不仅仅是试点高校的某几个试点专业的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它是中国高校未来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普遍目标,因而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制度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能够适应全面推广的要求。

(2)适时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要求工科教师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同时,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如知识产权、工程学管理、多元文化、道德、宗教影响、全球化、国家安全等问题)也要求他们具备广泛的相邻学科的知识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类人才。因而,培养制度的设计应当具有适时性。

(3)系统性。改变目前主要按科学教育的要求聘任、考核和评价教师,从聘任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改革建议,建立起完备统一、有机协调的培养制度体系,保障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4)灵活性。“卓越计划”的实施高校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运行机制,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内部结构、外部关系等存在巨大差异;不同专业之间的青年教师教学内容及手段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专业的青年教师,也存在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工作内容上的差异;同时还要考虑中国高等教育处于不断革新的浪潮中。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建立灵活多样的规章制度。

三、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基本内容

1.聘任制度

第一,增设工程实践背景要求。改变目前高校招聘青年教师主要考察其学历水平与学术背景的现状,在考虑学术成果的同时,将教师的工程背景与工程实践能力作为一项积极因素列入评价体系中,对具有博士学历且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可优先考虑,特别是对承担实践性教学任务教师的招聘,应将其是否具备实际工程经验作为引进人才的主要标准。第二,改善工程师资队伍结构。一些工程教育发达的国家的高校中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就占到高校工程师资的半壁江山,工程师资结构多元、丰富。针对我们的“卓越计划”,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工程师资交流行为;此外,应构建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工程师在高校参与专业技术聘任等机制。

2.培训制度

完善岗前及后续培训制度。首先,从岗前培训入手,明确规定工科青年教师在入职培训或者入职前几年,应该进行多长时间的企业实践,或承担一定的实验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和能力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其次,建立青年教师上岗后的定期培训制度,要求青年教师两年或三年内必须以某种形式开展一定的工程实践,了解行业、企业工艺和技术,以充实工程实践背景。最后,注重培训措施持续性,通过设计多阶段、多形式、立体化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框架,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保证培养实效。

3.评价制度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因此,必须改革目前通行的教师考核与职称晋升制度,在定岗定级、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评价纳入评审指标体系,还应将教学方式方法及工程实践内容作为教学评价指标,并且加大该指标在教学评价中的权重;在职称评审中,除考虑论文数量、刊物级别、纵向课题项目级别等因素外,还可以将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权重加大,或者把教师获得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情况、参与企业服务的情况也列入指标考核范围等。这样,才能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教师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激励制度

激励机制在组织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激励能使一般部门员工的能力从20%~30%显著提升至80%~90%。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师资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对青年教师激励的有效性会影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与结果。因此,改革与健全激励机制,能够调动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如高校的课程改革p教学改革可向青年教师倾斜,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可设立专项项目用于支持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凡是涉及课程改革所申请的自制实验设备,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可给予专项资金及政策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将自制实验设备用在课程教学、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还可针对工科青年教师,设立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评比奖项。如“企业项目成就奖” “双师型优秀青年教师” “实验室建设先进个人”等,将其颁发给平时注重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青年教师。这些奖项的设立,能够体现出高校在教师评比制度层面给予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足够重视的导向。

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实施策略

“卓越计划”下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

1.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府、学校、学院、个人、企业等多个主体。牵涉到政府主导体制构建,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聘任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的改革,学院具体实施制度的构建,以及学校与企业两方共同培养制度的构建,因此,在吸收成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卓越计划”各高校应由点及面加以推进。

2.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涉及面广,在系统推进的同时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应该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的青年教师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重点探索培训与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发挥制度的保障与“指挥棒”作用,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3.“纵横” “内外”制度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纵向”制度是指上下级的管理制度,“横向”制度是指平级的管理制度,“内外”制度是指校企合作制度。因此,“卓越计划”的试点高校必须先构建总体制度规划,然后建立具体的实施细则。厘清各主体的权限和职责,才能有效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涉及多个主体,而目前高校单一利益主体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卓越计划”有效实施的瓶颈。因此,政府应当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政策,突破高校单方利益主体的局限,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参与高校工程教育的制度环境,尽快采取多种措施,促使校企深度合作,从而为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创造条件。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才能调动各主体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各利益方共同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合力。

参考文献: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青年教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我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77-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旨在通过该计划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5]。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工科专业批准实施“卓越计划”。根据“卓越计划”的精神和相关要求,各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结合自己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其中,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也就是说“卓越计划”实施的好坏,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而青年教师作为决定未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对于学校和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各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越来越年轻化,青年教师占了学校教师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本专业青年教师大都是属于从学校走进学校,从学生变成老师的类型。这必然导致其教学能力不高、现场工程知识缺乏,严重与所学理论脱节,在“脱节”的状态下再走进课堂,势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是保障未来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保障“卓越计划”实施好坏的重要一环。本文从青年教师自我认识“卓越计划”出发,来思考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几个关键方面。

一、“卓越计划”下需转变教师角色

作为工科出身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就必然造成在教师职业训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现阶段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下,对直接从学校走进学校的青年教师在工作几年过程中积累的相关教学经验、教学模式等已不适用于“卓越计划”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所以青年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转变成更好地成为“卓越计划”要求的教师。更好地为师,此为教师必须坚持的根本。只有不断地适应形势、适应工程教育的培养主流,才能更好地为师。

二、“卓越计划”下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根据“卓越计划”提出的“3+1”模式的要求,即在四年本科阶段,在学校学习3年,在企业实践环节累计1年。在这种形式下,同样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与方法,与“卓越计划”要求相接轨。那么在新的“卓越计划”体系下,必须要注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第一,掌握教学重点及难点。按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认真研究每门专业课程的自身教学特点,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透彻了解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二,正确利用教材。目前卓越计划教材匮乏,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有针对性选取教材。更要明确大学课程的教材只是参考书的理念。大学者不能拘泥于一两本教材来学习知识,要懂得将各种参考书拿来为已所用,这是培养未来工程师自我学习能力的基本信条。教学者更应深悟此中内涵,才能将更加广泛、灵活的知识拿到课堂。第三,按“卓越计划”要求备课。会备课的标志,要有讲稿与教案,而且讲稿与教案要与原来培养计划下的课相比有所不同。所写出的讲稿或教案、课件与课本或教材要有区别。区别之一是要把学生看到的教材层次和讲解过程中的层次区分开来,尽量做到用最好理解的层次与语言来说明知识点;区别之二是结构有调整;区别之三是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也就是语句较短且通俗易懂;区别之四是内容不同[6],讲义里教师要查阅大量资料,特别是“卓越计划”体系下要对知识更新,避免教材观点陈旧不符合工程教育实际。第四,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备课。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同时代的学生各有其特点。青年教师要在为师之初学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与思想状况,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及调整教学,使之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五,要探索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卓越”课堂。目前的学生,思维敏捷、眼界开阔、自信心强,常规的讲授式教学法往往容易让他们对课堂形成一个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印象。所以,将一些非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与传统讲授法结合会达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青年教师要从以上五个方面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以更好地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精神和培养目标。

三、“卓越计划”下处理好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的关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老师必须要同时完成工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止要求青年教师要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需要青年教师要以不懈的努力从事科学研究。为了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工科大学教师的传授者角色,要更偏向工程应用实际,以更好地为“卓越计划”教学服务。钱伟长说:“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7]。所以,研究者这个角色同样重要。青年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做到既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卓越计划”下的教学要求,又做到教学与科研互相补充,互为提高,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

四、“卓越计划”下走进企业岗位提高工程实践水平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学专业,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现场经验与水平。作为年轻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他们大都是属于从学校走进学校,从学生变成老师的类型。现场知识的缺乏,严重与所学理论脱节,势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卓越计划”培养体系下,青年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企业实习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将理论所学与实际更好地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卓越”教学,服务于科研,最终培养出未来卓越工程师的毛坯――学生。

未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在于本专业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提高。思考青年教师自我提升问题也正是思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问题,国家“卓越”发展计划,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这个典型的工科专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本专业青年教师的自我提升指明了方向。希望“卓越计划”下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青年教师,都能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与提升成为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合格之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R].教高[2011]1号.

[2]陈国华,梁峻.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2):45-50.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4]武锦涛,银建中,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2):11-14.

[5]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51-60.

[6]谷清水.如何提高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J].池州学院学报,2008,22(1):120-124.

[7]张意翔.新时期大学青年教师的角色定位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7):214-215.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篇(5)

(二)、目标方向: [增加凝聚力,激发活跃性,具有时代性]以“我爱我校”为主线,发挥青年教师在学校中的各种作用,真正成为学校的中间力量,做学校的主人,做社会的现代人。力争让每位团员青年都能够:发挥一份作用,带好一支班队,做好一件实事,创造一片未来。

(三)、方式方法:

1、教学工作: 多方调动团员青年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积极性。继续和发展师徒结队项目,通过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内外先进事例的潜移默化,创造一个努力进取的扎实进行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环境;畅通青年教师的学习信息来源,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和业务竞赛的舞台;既有精神鼓励,又有物质保障变得尤为重要。逐渐形成这样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使青年教师不断奋发向上。

(1)、教学一比拼,提升教学力。每学期团员教师举行一场基本功比武(三笔字,普通话,现场教案,媒体制作等)

(2)、每人一课堂,走进你我他。每学期团员教师进行互相听课、跨学科听课,彼此学习、彼此评价、彼此成长。

(3)、分享一本书,共养智慧树。每学期团员教师看几本好书,并向大家介绍、推荐一本好书,共同领会共同进步。

(4)、继续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组活动,并尝试进行自然学科的研究性课题。

2、常规工作:

(1)、每学期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学党章学团章,积极鼓励更多优秀团员青年靠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并且使团员青年及时了解重大时事政治,做个关爱社会关爱国家的好公民。

(2)、每学期定期开设座谈会,进行团员青年工作学习总结计划交流,进一步及时了解团员青年的需求,从而更好的保证日后的有效工作。

(3)、每学期定时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增加团员青年的阅读量,有效地积累教学理论知识等,为日后教学打下理论指导基础。

(4)、坚持继续开展各项志愿者工作。学校志愿者工作无处不在,首先要使团员青年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①、街道暑期爱心学校的教学和带班工作。(团区委)

②、世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及相关具体工作。(团市委)

③、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努力做到有需要的地方就有我们志愿者。同时,做到大型活动服务时佩带志愿者服务标,扩大志愿者服务队影响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助人为乐好习惯。

④、学校“棒棒糖”工作室成立及工作运程安排。“棒棒”取自“帮帮”谐音,“糖”寓意甜美,美好的。旨在寻找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一对一帮教。做好记录,做好交流,并定期开设集体活动等。逐渐寻找到一系列因材施教的好方法,例如“给于一封信(信件/信心)”活动,多给孩子们一份自尊和一份自信。真正做到了解孩子们,做孩子们的好朋友,帮助那部分孩子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3、大型活动:

(1)、结合重阳节及庆国60周年举行红歌会比赛。力求使团员青年通过活动多份爱国心,多份责任心。

(2)、总结阶段性“我爱我校”主线工作,开展“我爱我校”征文活动。努力提升团员青年对学校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学会感恩、学会理解、学会付出。

下半年补充工作计划的延伸阅读:

如何写好你的工作计划

一、为什么要写工作计划:

1、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工作有两种形式:

一、消极式的工作(救火式的工作:灾难和错误已经发生后再赶快处理)

二、积极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预见灾难和错误,提前计划,消除错误)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

2、计划能力是各级干部管理水平的体现。个人的发展要讲长远的职业规划,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人员不断增加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计划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不用写计划。因为企业的问题并不多,沟通与协调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少数几个领导人就把发现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企业大了,人员多了,部门多了,问题也多了,沟通也更困难了,领导精力这时也显得有限。计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3、通过工作计划变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自发式的做事(个人驱动—系统驱动)

二、怎样写好工作计划:

如何才能做出一分良好的工作呢?总结当时会议上大家的发言和后来的一些说话,主要是要做到写出工作计划的四个要素。

工作计划的四大要素:

(1)工作内容 (做什么:WHAT)

(2)工作方法 (怎么做:HOW)

(3)工作分工 (谁来做:WHO)

(4)工作进度 (什么做完:WHEN)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篇(6)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事业心较强,但献身民办教育的精神不够

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部分青年教师之所以选择到民办高校工作,并不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只是寻求一份工作,甚至只是把民办高校当做职业跳板。而对于一些希望能在教育事业上有长足发展的青年教师,可能受民办高校各方面条件所限,认为民办高校不能成就自身的发展,在工作当中心态逐渐有所变化,最终选择另谋他职。这也是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二)学历层次高,但教学和科研能力不高

当前,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他们所掌握的丰富而前沿的专业知识,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是突然之间从一个受教者转变为传教者,短时间内他们无法适应这种改变,需要学校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将知识应用于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

(一)学校和个人对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民办教育尚未享受与公办教育相同的待遇,民办高校的创办者承受着生存的压力,例如生源问题、资金问题等,忽视了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缺乏长远的办学规划,尤其是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更是无暇深入、系统的开展。另外,青年教师工作量较大,教学任务重,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主动“充电”,限制了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空间。

(二)未制定合理的的培养规划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受国家政策、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多数民办高校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时,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教师的培养缺乏合理的规划,往往是临时指派部分教师参加,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师资队伍的管理和稳定,而且一旦教师离职,就造成了成本浪费。

(三)培养形式多元化,但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

随着民办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许多民办高校也认识到了师资队伍建设对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而占据大半江山的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关键。因此,许多民办高校通过岗前培训、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以老带新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但因为缺少合理的评估体系,致使许多培养、培训流于形式,无法检测成效,使得学校无法掌握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错失探索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在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从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好科学的调研和论证,制定出远近结合、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规划,逐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另外,要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知识能力构成等条件,对职业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学校帮助青年教师制定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提高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个人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愿景,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与管理。

(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是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工作,学校在采取一系列培养措施的同时,还需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学校从高层到基层要认识到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决策层领导要给予支持,严格贯彻实施规章制度,避免“纸上谈兵”,规范青年教师的培养管理工作。第二,要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制定符合现代民办教育发展状况和本校校情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第三,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挖掘符合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的培养内容和培养形式。

(三)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作用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持续的系统工程,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是多维度的,学校应充分发挥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交叉岗位培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和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到网络信息中心兼职,思想政治和心理学教师可到学生处兼职等,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培养

国家之本在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教师。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有一支结构稳定,学历、职称、年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作为一所医科类的独立学院,依托昆明医学院优质的办学资源和学术支援,从开办之日起就建立了规范的教育教学制度及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学院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办学效益明显增加,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但是作为独立学院,尽快地建设自己的教师队伍是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任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才的储备,人才培养经验和积淀都较为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好母校的资源和独立学院特有的运作模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教师队伍,为学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院经过认真研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院发展的师资培养体系,制定了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导师制”培养方案,经过5年的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立足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师资培养方案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作为医学类独立学院,专业性强,教学过程严谨规律,对学生的培养既要符合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要保证医学教育的培养规格。因此,逐步地建立自己的专业教师队伍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依托昆明医学院各专业课程的专家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培养新聘教师尽快地成长是海源学院“导师制”师培工作的基本思路。根据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实际,首先建立医学基础课及公共课的师资队伍,逐步培养专业课和临床课骨干师资。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总体计划和分年度计划,通过1~3年的培养,要求具备科研工作基础,要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和论文的撰写并发表;要求完成日常教学工作,教学文件的书写,参加学术活动;要求完成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考核;教学水平和能力要达到讲师的标准;争取通过在职学习获得高一级学位。具体工作环节:

1.1严把入口关、认真选拔导师

学院根据教师聘任有关规定在聘用新教师时,严格按照教师岗位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经过基层考核、部门考核、院级考核等严格的考核程序,最终确定应聘人员,确保应聘人员的素质。每位教师自正式聘用期起,都须确定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具有本学科副高级职称,指导青年教师制定为期3年的培养计划,同时填写《师培计划书》。青年教师须认真按照培养目标,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内容。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老教授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青年教师传授技能和经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迅速成长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1.2建立平台,帮助师培工作的完成

1.2.1试讲制度

青年教师经过培养指导准备正式承担理论课程教学前必须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试讲,经专家评价并表决,有2/3以上者同意为试讲合格,方可承担理论教学任务。经过培养性讲课和专家、同学评价合格后才能系统承担教学任务。

1.2.2学术能力培养

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非所学专业3~5门的主干课程学习并参加同班级学生考试且成绩达80分以上,旨在提高学术素养;每学期必须参加学术讲座并撰写读书笔记;考核通过获取教师资格证等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积极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教材编写等。

1.2.3设立专项,促进科研

师培计划中,对教师参加科研有一定的要求,为使科研与教学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学院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并鼓励科研工作的开展,设立院级科研项目并推荐省级项目申报。2年来,有12项院级项目立项,15项省级项目立项。制定了鼓励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的办法。这些措施使得大多数教师都有机会参与科研,也为科研工作今后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

1.2.4坚持开展各类教学比赛

海源学院坚持每两年举行课堂教学和实验技能比赛,到今年共举办了4届,这样做很好地锻炼了教师队伍,也使一些优秀的教师从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比赛的同时互相学习、借鉴,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教学方法改善和教学水平提高。几年来,我院选拔参加昆明医学院各类教学比赛的老师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我院周平老师参加昆明医学院教学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周平、曾洪艳、郭徽3位老师获昆明医学院双语教学比赛三等奖;梁璇、李芳老师分获昆明医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他们的指导老师均相应等级的获伯乐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了我院师资队伍正在稳步、健康的发展。为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推进基本功提高,学院于200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讲稿、教案及多媒体课件比赛,借助比赛的举办,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比赛结束后,学院对获奖作品和老教授们倾心指导青年教师的“真迹”组织了专门的展示,让青年教师在观摩中学习优秀作品,感悟和体会老教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

1.2.5鼓励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院鼓励青年教师在职学习深造,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学位给予2万元学费奖励;另外每年派出学习进修,参加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的访问学者,选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研修及国内相关院校学习访问。

2落实保障体系,加强师培过程全程监控

2.1建立师培工作的管理及工作机构

学院成立师培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工作组。相关职能部门互相配合,全力打造。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督察;教学部组织各项日常工作;人才资源部严把入口关。

2.2加强师培的过程监控

为保证师培计划有效完成,学院强化师培过程的质量控制。每学期组织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总结;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对任课教师进行随机的听课、评价、检查;教学管理部门将意见梳理后及时反馈任课教师,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为教与学构建交流平台,促进教与学的深化和提高;每年进行一次师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找出问题,对提前完成师培计划者准予提前结束,对未完成师培计划者给予批评及相应处理。

2.3经费保障

学院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经费,经年度检查合格兑现,如未完成则不配发;对教师申报并获立项的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如为省级以上项目同时配套资助;对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给予支持和奖励;对参加学院及以上各类比赛获奖者给予奖励及配套奖励;对获奖教师的指导教师给予“伯乐奖”奖励及配套奖励。保证了师培计划的认真完成。

3取得的初步成效

3.1年终检查情况良好

师培年终检查是师资培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查,能够较全面反映师培计划的执行情况,保证师培工作的有效开展。每年的年底,我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师培计划执行情况的年度检查,对完成情况良好的教师和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2009年,我院对26个教研室在培的73名教师进行了师培检查,共有18名检查结果取得优秀的老师获得了表彰,对未完成师培计划的老师给予批评及一定的经济处罚;2010年对我院承担师培任务的18个教研室、7个实验室、1个实验中心的61名青年教师进行了检查,被检查教师均为合格,师培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通过检查和奖罚并行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师培计划的严格落实,通过导师制的师资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3.2经师陪的教师基本能独立完成教学工作

目前学院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基本能独立完成教学工作;一部分经过师培合格的讲师以上青年教师已开始承担教研室副主任或主任助理、秘书等工作。

3.3促进了优秀校风建设

“导师制”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促进了优秀的校风建设。由于指导老师均为师德优良、学术精湛,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专家,他们在身体力行地履行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同时,又言传身教地引领年轻教师成长,他们优秀的教学传统得以一代一代向下传,带动了海源学院“学生勤奋学习,老师敬业奉献,管理人员服务育人”的积极向上,和谐清新的校园风气。老教授们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真可谓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即教会如何作为一名好老师,更塑造了德高术精的高尚人格;青年教师受老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发扬光大,促进了海源学院学生“热情真诚、刻苦勤奋、互助互进、全面发展”良好学风的养成。

4感悟和启示

4.1充分发挥了老教师的作用

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督促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院的师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打破了我院人才储备不足的瓶颈。回顾我院的师培工作,主要得益于“导师制”的推行,老教授们以优良的教学传统、丰富的治学、带教经验,渊博的知识影响和培育了一批批年轻的教师,让他们从中学到技能和本领,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4.2有效的质量监控

师培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对各个过程的质量监控,通过试讲、听课、观摩、检查、反馈等措施,使师培各个过程有序的衔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地保证了师培工作质量。

4.3严格完善的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