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青年与传统文化

青年与传统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32

青年与传统文化

青年与传统文化篇(1)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承载了太多寄托与希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现状让我们忧心。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丧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同时,近年青少年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另据统计,我国吸毒人数超1000万,青少年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75%。同时,自杀、暴力事件、吸毒的青少年日趋呈现低龄化。与此同时,目前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专业从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媒体平台也屈指可数。因此,营造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环境,让青少年可以通过多渠道接受爱生活、爱生命的教育,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新媒体时代造成青少年生命观淡薄的原因

1.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成长环境改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变。近日一张图引起热议,图中北大学生参加消防演习前一片低头玩手机的画面。调查显示青少年近年来在QQ、网游、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娱乐方式中消耗的时间呈逐年增长趋势,当然这种趋势在成人中也呈同样态势。导致媒体调侃“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此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与父母、老师、朋友的正常沟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亲近自然的时间减少。同时,新媒体中信息量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青少年在其中很难甄别信息。随着新媒体普及,青少年交友更多借助社交网络、贴吧等,而近年,利用网络交流自杀,相互鼓动集体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2015年4名互不相识的“90后”赴济南一出租屋自杀;无独有偶,渭城一宾馆,一21岁男子和一20岁女子,自杀死亡。同时,青少年热衷网游,但其中的暴力因子却在他们心理种下了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种子,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向室友投毒致其死亡,原因仅是琐事导致二人关系不和;2014年山西“四名女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再者,青少年热衷追星,近年多位明星因吸毒被捕事件令人震惊。诸如此类,都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树立了及其负面的榜样。

2.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无法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青少年成长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加,父辈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选择他乡谋生,导致青少年成长中陪伴身边的不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一些留守儿童由于成长中缺少父母陪伴、教育,过早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流动人口。同时,随着新媒体发展,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悄然改变。近年颇受争议的低头族正是时代催生的产物。调查显示,青少年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少则2-3小时,多则8-10小时,长期缺少沟通与管束使这个群体里的孩子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相较于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孩子更易孤僻、厌学、早恋、沉迷网络。2015年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死亡。不得不让我们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反思。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使得在快速发展时代中成长的青少年极易迷失。

3.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青少年教育的冲击。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这对青少年来说是有利有弊。首先,青少年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去接触外界。其次,在新媒体时代,学校,家长可与之互动交流的形式越发多样。学校、各大媒体作为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主角,应利用好新媒体给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建立全方位的新媒体宣传体系,积极为开展教育活动搭建平台。过去青少年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一些传统媒体。如今,大多数青少年早就开始接触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媒介。青少年借助它们去接触外界,但在青少年尚未健全的“三观”面前,过多的信息让他们很难甄别。成长的烦恼、困境,通过网络接触的外界极易让懵懂的青少年陷入迷茫。如果能及时为他们提供出口,补充正能量或许一个危机就此化解。

三、新媒体时代下借助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1.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孟子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兼,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也,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道家观点提倡“贵生”、“养生”。传统宗教佛教教义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传统文化已教导我们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同时,传统文化一直宣扬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是“子不教,父之过”。如今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但父母常认为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的爱。评判孩子成功的标准在时代浪潮中也变得功利,分数、排名、收入成了给孩子贴标签的标准。最终导致许多问题出现,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给我们敲响警钟。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可否尝试借助新媒体来帮助我们破冰。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履行家庭教育,我们可挤出时间借助新媒体工具去关注孩子,与他们交流,让新媒体技术来打破物理距离上的障碍。首先,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相互关注,进而交流。其次,学校、家长间可借助新媒体,让家长可通过学校、老师去更多了解孩子。借助新媒体,让孩子有存在感,不再孤单。

2.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生命观念。教导青少年珍爱生命,首先要从观念上改造他们。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命观。现在青少年都爱用社交工具,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其搭建宣传平台。传统文化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生”、“修身养性”等观点,我们可以结合近年一些青少年吸毒、斗殴、轻生、违法的案例去警示青少年。同时,借助新媒体去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琴棋书画都是不可多得的强生健体、修生养性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来建立专门的网站、贴吧、办网络画展等,社区、学校可以借助自己的网络平台去宣传,吸引青少年,让他们产生兴趣,并实地组织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让太极拳融入课间操,开展比赛;组织画展,音乐节等。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传播传统文化精髓。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树立爱生活、爱生命的观念。

青年与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

作者:何芳(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党的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新时代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推动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出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曾在多个场合发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等精辟论述,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整体规划。其中,《意见》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多元,各种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传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核心内容和行为模式造成较为强烈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在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中成长,受到不同性质的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与前几代人大不相同。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如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如今面临怎样的困境?新时代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都是亟须青少年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在近5年来国内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当前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状况,分析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促进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开展了不少调查研究。从近5年来国内相关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一)态度上普遍认同,但缺乏深入理解

当前,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绝大部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但是,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缺乏深入理解。例如,2016年一项对全国35所高校的35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5.6%的大学生“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91.1%的大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89.6%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明显不足。57.8%的大学生未完整读过“四书”中的任何一本,完整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比例分别为12.8%、9.6%、38.3%和12.5%[1]。与此相似,在另一项对云南省3所高校的24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9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77.7%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很大或较大贡献,93.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文化对自身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大作用,85.2%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但是,当问到大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时,只有近四成(36.3%)的大学生自认为“非常了解”和“较为了解”,近六成(56.1%)大学生只是“一般了解”,甚至还有7.6%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2]。一项对青岛8所大学的调查也支持这样的结论:在312名受访者中,阅读传统经典原著超过5本的只有27.7%,54.3%的大学生认为阅读传统经典原著“比较吃力”[3]。大学生是接受了完整基础教育且学业较为优秀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尚且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可见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非常有限。

(二)学习意愿浓厚,但实际践行有限

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以及“国学热”“汉服运动”“诗词大会”等文化现象的不断推动,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愿不断提升。中国青年报社2017年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但是,尽管有学习的意愿,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不占有很高比重。只有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61.0%的受访青年偶尔会,17.9%的受访青年很少会,还有2.6%的受访青年表示从不接触古典诗词[4]。在另一项对福建几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喜欢看传统戏曲演出的人数比例只有16%,过半数(55%)学生选择了“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近三成(28%)学生更是直接表示“不喜欢”。而对看传统戏曲演出的原因,84%的学生表示自己是“陪大人去看”,出于喜欢而去看戏的学生只占12%[5]。2014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对上海3000名14-35岁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从不去看传统文化文艺表演的受访者所占百分比最高,为43.3%,去过一两次的为33.7%,偶尔去看的占18.9%,经常去看的仅占全体受访者的4.2%[6]。这说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和践行实际非常有限。

(三)学习方式多元,更青睐参与体验

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也向多元化发展。一项对安徽某高校4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4.9%的学生通过广播、互联网、手机以及电视等媒体来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和阅读书籍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分别只占11.3%、4.7%[7]。在另一项对广东省1000名高职学生的调查中,日常习俗学习(67.2%)、观看纪录片和影视(63%)、参观历史遗迹或博物馆(45.9%)等都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8]。2014年,对上海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还发现,过去传统文化枯燥灌输式的传播方式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他们更倾向于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青少年认为,传统文化“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的占25.5%,“学习形式单一”的占23.2%,“缺乏有效的学习渠道”的占20.4%,“认为不重要”的占19.2%,“宣传不够”的占11.7%。而他们乐于接受“旅游、探访文物古迹”与“参加民俗活动”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7.4%和25.1%[9]。一项对山东某高校的900名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参与体验式学习传统文化更受学生青睐。64.4%的学生认为应到敬老院、福利院参加社会关爱活动,53.5%的学生认为应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和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等传统文化实践活动,44.3%的学生认为应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讲座[10]。这说明,新生代的青少年并非刻意排斥传统文化内容,而是传统文化内容在当下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无法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接轨,无法让青少年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正向体验感,进而难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当今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缺乏对青少年学习、理解、践行传统文化的机制与环境。

(一)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势在必行,但如何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并没有清晰的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一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即《意见》中所说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潜移默化,逐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传统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理想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各学科教材的内容和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短期内较难实现;另一种方式则是开设传统文化的专门课程,编制专门教材,配备专职教师讲授。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且可以较快推行,但这种方式容易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知识教育,甚至变成应试科目,不仅加重青少年学业负担,也未必能真正实现价值观的内化,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进入学校教育,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新一代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知识点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现行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考试制度等都要进行相应调整,无法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托于语文、历史等学科中的古代诗词、国学经典、历史故事等内容,由语文、历史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尽管中小学不乏优秀的语文、历史学科教师,但总体上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很难在中小学层面顺利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有古文、诗、词、曲、赋,还包括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武术等,中小学中能够胜任这些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中,那种具有综合传统文化学养、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非常少见。其次,过去几十年来的师范教育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的机制。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和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不同,它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还要求其受过教育学的基本训练,才能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传统文化教育。目前,无论是在师范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都未将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第三,和城市中小学相比,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就更无从谈起。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家庭与社会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

“90后”“00后”青少年的成长嵌入在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信息,网络游戏、欧美大片、日韩时尚、西式快餐等也已成为这一代人驾轻就熟的生活方式。相形之下,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亲近传统文化的机会则少之又少。在家庭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往往没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加强对学生统考科目的辅导,不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更有甚者扼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值得欣慰的是,前述多项调查表明,造成青少年远离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正是家庭、社会缺乏相应的环境氛围,而非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纷纷推出“传统戏曲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俗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都在青少年中广受欢迎。“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国家宝藏”等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在青少年群体中收获了大批拥趸。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靠一时的活动、节目来实现,必须形成可持续的、常态化的、生活化的环境和氛围,而这正是当前的家庭与社会所缺乏的。

三、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以学校为主阵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营造整合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全国大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把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2014年教育部印发《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但由于《纲要》未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程,各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零散,缺乏专门、深入和持久的安排。对此,建议教育部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纳入考试科目。

二是组织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教材。建议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牵头,会同传统文化专家、教育科研机构、优秀一线教师、专业出版机构,在评估、借鉴民国以来以及全球“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教材的基础上,编撰出一套分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小学低、中年级段,选取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内容,同时辅以传统节日、节气、民间艺术等。在小学高年级段,选取四书等儒家文化经典,并辅以书法、国画等。在初中阶段,选取诸子百家思想,并辅以戏曲、民乐等。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着重提升文学艺术修养,更为深入地学习经典文献。在编排方式上,尽量以历史文化发展为线索,选取不同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经典之作,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演进与文明的传承。

三是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开设国学院或传统文化本科专业,培养一批精通传统文化的教师后备人才。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基本修养和学养的教师,组织传统文化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探索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决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不足的难题。

四是在全国大中小学设立“传统文化周”,以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所处的星期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民俗文化学习、中华诗词诵读、传统礼仪讲座、传统曲艺演出、汉服唐装表演,邀请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等等,以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体验。

(二)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大力推动家庭参与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在国家层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家庭教育立法。立法的主要功能是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义务,规范健全家庭教育服务与支持系统。通过家庭教育立法,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礼仪传承下去。

二是建设社区书院,打造贴近青少年和家长的传统文化普及平台。中央文明办等职能部门可出台有关鼓励创办社区书院的政策,支持民间机构和社区自主建设社区书院。目前,各地已有不少优秀的现代书院活跃在社区之中,如上海的江东书院,以家教家风课堂、国学讲堂、琴棋书画课程、文化体验活动、游学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课程和活动为载体,不只让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亦要让家长学习传统文化,让每个家庭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同时,推动社区书院与学校的互动,在社区书院中建立青少年学习基地,形成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整体合力。

三是创建仁爱社区,培养青少年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社区党组织以开展公益活动的形式,把仁爱社区的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让社区形成仁爱文化氛围。通过仁爱社区的创建,让传统文化的精神走近家庭、走近青少年。

(三)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面向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要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立完善面向青少年的长效教育机制。资助市级以上场馆实现展现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展示传播。要求博物馆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应用等方式,加强与青少年的互动,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手机应用,让用户以现代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生活,广受青少年喜爱。建设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各地中小学将学生定期参观有关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场馆纳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努力实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均等化、便利化和全覆盖。

青年与传统文化篇(3)

一个文化多元杂陈状貌的时代悄然而至,站在这个文化勃兴的时代长廊,我们没有理由回避那些最为活跃的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无论从其承载、消费、再生产环节看,还是从其不断涌现的态势看,它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地标。“研究个体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的活动。”[1]我们首先要清楚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界定。普遍来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大多是80年代以前的人群。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80年代之后,具体说就是所谓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间产生的心理对峙原因分析如下。

一、童年经验的排他性

童年经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它是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意识等等。这一元素不仅是人认知积累的来源,更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即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两种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对峙的原因。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的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条、伦理等等,这些文化也就潜藏在他们的内心,当他们对外在事物进行批评时,就会本能地显现出这些童年经验的迹象。因为随着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这些经验会随之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既定观念,致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个“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事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便会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2]青年亚文化的属性特征几乎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所以会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多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受物质享受的影响极大,致使陷入一种“迷狂”,又由于与前者相同的原理,他们大多本能地排斥传统文化,或是无法使其成为他们的中心兴趣。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现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3]将人的童年经验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潜力,当人们的主导观念受到充斥时它便会发挥作用,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与观念不符的事物。所以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必会因此而形成心理对峙。具体说来,这就是二者童年经验的对峙所导致的。

二、恐惧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真切地热爱某种事物时,当有人试图甚至威胁到其存在和发展时,便会本能地站出来保护它们,而且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这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变式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就是源于彼此的自保心理对对方的投射。就像两个对立的学派为了自身不被对方驳倒,就要不断地去攻击对方,并认为对方是“错的”,把对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种事物。同时,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也存在一种恐惧,即他们担心后生群体对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会是传统文化的末日。因而他们要去抵制亚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受于传统文化对其的压制和批判而同样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个性干涉下的抵触

青年与传统文化篇(4)

传统节日文化 青少年学生 德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产物,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1],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传承着整个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诉求,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追求和谐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浓厚的贵人伦、重感情的特点,注重塑造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众多节日包含的特定文化感情和习俗中,处处流露着人们对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如春节期间,串亲访友送祝福是我们几千年来不变的传统,祈愿家庭和和美美、国家政通人和;中秋节以家庭团圆为主题,强调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和谐是其主要内容;重阳节敬老孝亲,给长辈送祝福和温暖,尽显人伦情谊。

其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有着深深的农耕文化的印记。因此敬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特征。在重要的节令人们都会采取相应的习俗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此方式,一方面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激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恩惠;另一方面也祈愿自然更加善待人类,驱灾避难、降福人间。比如清明节人们踏青郊游、植树造林,反映了人们催护新生、热爱大自然的鲜明主题;重阳节人们喜欢登高,感受天高气爽,欣赏自然风光,领略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2.弘扬孝道和感恩

中国大多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孝道”和“感恩”等伦理情怀。如每年春节不变的“回家过年大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父母或长辈的尽孝和感恩。而一到端午节,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孝女曹娥的故事,由此端午节也得了一个别称“孝亲节”。

3.彰显浓郁的爱国情思

传统节日是华夏各民族儿女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其文化习俗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我们对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和高度认同感,镌刻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如每年的新春佳节,国人和海外的华人华侨都遵循着同样的祖训,以同样的形式展示同样的文化,充分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清明节我们遥祭先人介子推,感悟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的崇高的爱国节操。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智慧,蕴涵着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和丰富的价值观念,在培育青少年学生人格修养、理想与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宝贵精神资源。

1.有利于丰富青少年学生德育素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而且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并最终汇聚成了博大精深的特色节日文化。宣扬真善美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儒家思想的糅合、普世百姓对节日文化的敬仰与践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架构模式。因此,认真挖掘和整合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青少年学生充分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将有利于丰富青少年学生德育素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载体。

2.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传统”而不“僵化”,它植根于民间,同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化于民间,同时它非常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不断深化和延展节日文化的内涵,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感恩孝亲、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等为主题的文化内涵,是公众最容易接受和认可的德育载体之一。因此,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减少青少年学生对德育的抵触情绪,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传统美德弘扬和传承的意识,从而增强德育的活力。

如今,在多元文化激荡中,中西方文化竞争和冲突加剧,利益化和功利化思潮对部分青少年学生造成严重的冲击,导致部分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理想缺失、信仰迷茫、道德滑坡、人生颓废等,因此如何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品格,是道德教育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亲和力和渗透性强、影响持久、文化样式丰富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营造活泼、轻松的德育氛围,提高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

3.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受此影响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意识薄弱、人文精神下滑已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是我国各层次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涵盖了追求和谐、爱国主义、人格修养、感恩孝亲、自强不息等文化内涵,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的人文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的进取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怀和完善的人格,对青少年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

4.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节日文化衰微和遭受冷落的现状日益严重。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越来越狭窄,对西方文化的崇尚度越来越高。一些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日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和推崇,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和功能日益淡化,甚至被失传、被异化。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现状以及对民族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学校渠道

学校应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学习地,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重要基地。[2]因此,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类学校应努力打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载体,让青少年学生近距离接触、认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最后形成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在实践中强化自我德育意识。

第一,坚持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纳入青少年学生培养体系,以构建良好的德育平台。学校应站在繁荣传统文化和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的高度,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人文教育通识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中,通过编订系列教材和读物、聘请优秀师资、开辟节日文化宣传和实践空间等途径,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第二,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突出其德育价值和功能。学校在传授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其文化源流和文化精神,将其中蕴含的人伦教育、人格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以精彩的案例和优美的语言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品味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中了解其文化真谛,感受其文化魅力,并进而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塑造学生的品德,培养学生的才能,铸造学生的行为。

第三,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提升自我德育意识。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教育手段将节日文化教育继续推向深处。一方面学校应积极搭建更为宽广的教育平台,如举办节日文化讲座与论坛,组织学校传统节庆游园活动,举办中华传统节日美食节、感恩节,开展传统佳节民间采风调研活动等,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学校也应鼓励学生积极组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社团组织,让学生根据自身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以自己的理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以及对自身素养的提升。

总之,学校应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载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切实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体验传统文化节日中的希望、快乐、沟通和幸福。

2.社会渠道

社会力量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对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实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在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时也必须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展示传统节日的文化美、人性美、德性美,努力营造一个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

第一,注重文化载体建设,创建教育基地,培育节日文化产品。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不能只靠简单的、纯粹的精神层面的说教,还必须有让人置身其中的文化载体进行体验。因而注重传统节日文化载体建设,将本地域或本民族所有重要节日的历史和现实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是文化传承和发挥教育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载体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创建静态的文化博物馆,以文字、图片、建筑物等予以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创建动态文化展示舞台,以游园会、庙会、灯会等予以展示。同时,也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站、网络游戏、电视卡通等,把传统节日创造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产品,注入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源,增强中华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增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染力。[3]

第二,尊重传统,追求传统节日文化的本真。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首先因为它保留了人性和文化中最有力的、最健康的、最本真的东西。因此,社会各方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都必须尊重传统,反对任何不负责任地颠覆、玩弄传统节日文化的行为,避免过于夸张或渲染不当的商业绑架传统节日行为。要让节日过得有文化,有精神,有传统,[4]尽力展示传统节日“贵人伦”的特质,以给青少年学生传承节日文化、增强德行修养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三,善于创新,充实节日文化内涵。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追捧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5]在青少年学生眼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只是简单的“吃”或“消费”文化,没有创意也没有新奇感。因此,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优秀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是繁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提升其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总之,利用传统节日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实现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巧妙对接,既能让青少年学生浸润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里,又能推陈出新,升华精神境界,从而进一步让传统节日重现光彩,让传统节日文化薪火相传。

――――――――

参考文献

[1]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佘双好,田贵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政工研究动态,2008(7).

[4] 李俊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的始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青年与传统文化篇(5)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强化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专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的爱国主义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们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从中华优秀传统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爱天下之宽广胸襟,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度责任感的宏论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品格,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主义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大力予以开发、挖掘、整合进而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3. 开辟网上网下传统文化等网络德育教育专栏。现代社会是一种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是使用网络媒体的主流群体。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大众媒介形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传播作用,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把传统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开来。充分利用好现有全国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等网络数字文化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把经典名言、脍炙人口语句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中华经典资源库专栏,开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栏目,通过手机、QQ、微信、论坛等现代媒体技术形式,使学生随时可登陆网站查询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录、名人事迹和礼仪礼节礼貌知识等,同时还可在网上发表个人心得,从而形成网上网下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扩大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围。

青年与传统文化篇(6)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 青少年德育教育 方法与途径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至今,净化人的灵魂,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凸显和价值多元论,对传统美德提出新的挑战。社会不诚信、不道德、没有信仰已构成对社会的威胁,尤其是青少年传统美德的缺失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已变得刻不容缓。

一、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学者王文慧指出,“所谓中华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其内容十分广泛”。中华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代代言传身教,流传至今,最早的可见于《三字经》、《千字文》等过去的启蒙读物中及《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重要文献中。关于传统美德的内容,没有固定说法,有学者概括为“忠、孝、礼、义、廉、耻”,最新的书籍将传统美德分为爱国、诚信、知耻等20个部分。结合青少年德育现状,中华传统美德集中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仁爱孝悌、重义轻利、“力行”等这些方面。

二、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缺失现象原因分析

青少年传统美德的严重缺失,与青少年自身特点密不可分。埃里克森曾提出:“人们的行为举止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人们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而不是出于他们的需要。”因此,青少年德育的缺失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社会、学校、家庭等。从国内外角度考虑,青少年传统美德的严重缺失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

第一,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渗透并侵蚀青少年的头脑。第二,社会对传统美德教育不予重视,近年来传统美德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社会各层面把科研成果当做国家发展的指标,忽视社会文化与道德;同时,社会对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为青少年培养优良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学校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对,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培养,很少把美德纳入学期量化管理中,在日常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缺少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指导。第四,从家庭方面看,一方面,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娇惯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忽视对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与培养,无意中拉大他们与传统美德的距离。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与沟通,时间久了,很多孩子容易成为“问题少年”。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青少年德育缺失,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方法的途径

首先,社会要大力宣传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育部应针对青少年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改革教育制度,提高传统美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社会其他部门应大力宣传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其次,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并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相关教育。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长是子女最早的、也是时间最长的老师。因此,家长应切实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义务和抚育义务,从小培养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再次,学校大力宣传传统美德的相关知识与故事,并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直接源泉,学校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宏观方面解决青少年传统美德的缺失问题。第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第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第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养的自觉性,培养青少年持之以恒的精神。

最后,青少年要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自身修养。青少年应从小自觉学习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克服“青春期”带来的逆反心理,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避免接触社会不良信息与外来文化,做一个自制的人。从主观上说,这是青少年传统美德观念培养的最关键途径。

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着中华人民的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传统美德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支柱,是国家富强的强大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成才先成人。要想让青少年成为担负新世纪伟业建设重任的一代强有力的新人,必须重视传统美德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在拥有智慧头脑的同时拥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进而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使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和光大。因此,加强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同时为社会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文慧.加强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理性思考[J].社会科学,2006(5).

[2]丁祯彦,等.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靳明.宣讲贯彻十礼泉处处显生机[N].咸阳日报,2012-12-13.

青年与传统文化篇(7)

青少年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具有极强的吸摄能力。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广泛传播西方文化,对出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研究表明[5],1)近年来“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明显显现”,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行为取向偏移“;民族传统文化淡化,西方文化模式强化”。2)对上海市5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了解中国历史,其中,37%的人对中国历史并不感兴趣;“对西方生活方式追随,对传统文艺冷落,对实用主义文学热衷”:过“洋节”在大学生中已成习惯,偏向于外来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产品……67%的大学生不愿意阅读学术专著,70%的学生将名牌产品视作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关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青少年又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必须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筑起抵御外来文化威胁的防线,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把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投映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视角,审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我们认为形势是严峻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表3),17.3%的大学生对武术不了解,认识模糊的大学生占50.8%,大概了解的大学生占29.4%,只有2.5%的大学生表示对武术运动了解;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45.5%,不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13.2%,无所谓喜不喜欢的中学生占41.3%。对于武术和跆拳道,47.6%的大学生选择跆拳道,中学生的比例更高,达到51.6%。许多学者有类似的调查:据曹永跃对66所高职院校的1150名1年级和2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有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武术运动[6];据余宏伟对5省市35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18.57%的学生喜欢武术,46.57%的学生认为一般,34.86%的学生不喜欢[7]。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失去更可怕[8]。对青少年而言,一旦西方文化所携带的价值观念被他们“无意识”地接受并高度依赖后,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被西方文化所俘获,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清醒地应对。

2文化安全视域下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策略

2.1完善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的体系与结构,反映的是教育法规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关系。1)从横向来讲,主要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完整性,即指我国究竟要制定哪些教育法规才能满足教育活动的客观需要;2)从纵向来讲,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层次性,即要分清哪些是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哪些是调节某方面教育活动的具体的教育法规[9]。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中,无论从完整性还是层次性来审视,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都较为欠缺,有待于完善。例如,《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法规文件汇编》收集了近20多年来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共40部[10],内容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但缺少有关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法规和文件。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1)从横向来讲,教育法规建设要保障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配套、相协调、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法规的整体效用。例如,、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中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2)从纵向来讲,要依照“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健全和完善具体调节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法规。例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具有本地域及本地域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具体、从横向到纵向,使青少年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能够覆盖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而使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教育有法可依。

2.2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基于不同的文化接触和实践,以自己的选择和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做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11]。文化认同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惟一标志。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度。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青少年从小更多接触的是现代体育,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所承载的文化了解有限,淡化了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有70.6%的中学生没有学习过武术,57.6%的中学不开设武术课(见表4)。此外,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兴趣。有学者研究指出:“体育文化全球化对当下学校武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文化认同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与选择”[12]。这种自身文化的消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维护祖国的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这些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有所体现。自然,青少年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而爱国主义教育又强化了青少年的民族身份认同。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可见,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节熏陶和感染青少年,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人格的升华,境界的提高,精神振奋,爱国主义情感的凝练”,又为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3加强对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

如前所述,多数中学生没有学过武术,多数学校不开武术课。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客观上使青少年学生远离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文化认同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需要理论方面的认识,还必须把这种认识付诸于实践,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作为人们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的认同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须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实践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丰富和发展[13]。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心认同转化为外在实践,把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同运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和体味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坚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学校体育是重要的途径。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广泛挖掘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梳理和教材化加工,开发地域特点鲜明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通过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体育技术技能,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奠定基础。2)要广泛开展课余的传统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传统体育运动实践不断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要贯彻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聘请传统体育项目传人或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习练者为学校荣誉体育教师,以解决学校传统体育师资不足的矛盾,推动学校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社会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等,应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的方便;为他们参与传统体育竞赛及群体活动创造条件。

2.4挖掘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乃至文化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存在却不刺激、和谐而不张扬、易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的意蕴,并且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所以在个体素质的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14]。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校园环境相对于其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定向性、规范性,更显其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加强校园的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可以使青少年时时处处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涉及“物质环境文化系统、组织环境文化系统、活动环境文化系统、精神环境文化系统”四个方面[15]。自不待言,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2.4.1改善传统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奠定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体育传统、民族风俗的不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广开财路,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地抓好传统体育物质条件建设,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环境系统即由主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传统体育社团等组成的校园传统体育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同时,组织环境系统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制度。例如,学校关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制度,使传统体育活动制度化;建立学生传统体育项目的业余段位制度或等级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

2.4.3创新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第1批传承学校选择的项目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虽然没有包括传统体育项目,但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或借鉴这一做法,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学校的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同时,学校应把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如前所述,可成立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开展训练和竞赛;设立学校传统体育节或活动月、活动周等,促进学校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4.4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追求整体教育效果

把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在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融入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中,与这些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利用校园各种传播工具和载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例如,举办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宣展,举办各种讲座,使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刻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豪感。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