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5:06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课教学 人文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是社会热门话题,当然也离不开教育界的广泛参与。关于人文教育的界定,学术界有多种看法。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它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化人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根本目的

在于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1.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施人文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的中职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然而一方面由于许多中职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底子薄、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由于人文教育课程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少数中职学校并不十分关注学生人文教育的问题,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从而助长了学生乃至教师轻人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非常普遍,深深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优化发展。由此,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素养。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全方位综合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也是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因此需要与人文精神结合。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文素质中占首要地位,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中职思想政治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和专业培养目标联系紧密,这就决定了中职思想政治课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等教育。中职思想政治课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诚信、艰苦奋斗、豁达、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在教材中都有直接体现。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中职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和“建功立业,为民造福”的正确职业动机和择业观念,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明“理”、动“情”、笃“信”、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达到知情统一、知行统一。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

1.以思想政治课教材为切入点,准确捕捉人文思想。

课堂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蕴藏着人文思想的深刻底蕴。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讲授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职业观、择业观,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养成教育、就业指导。其中,职业道德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方向,又是学校人文教育的内容之一。职业道德课程帮助和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形成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在身心、智力、情感、审美、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实现个人价值与职业理想的统一。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经济常识部分对中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相互尊重的价值观念及张扬的自由的个性;二是在处理经济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帮助学生树立效率、发展、竞争等观念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具备公正、正义、诚信、责任等经济伦理观、道德观。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自由、诚实、信用等原则,实际上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诚实与信用问题,体现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的社会思潮。政治基础知识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要求具备国家观念、法制意识,要学会关心他人、服务大众,等等,这些也同样属于人文思想范畴。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人文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人文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树立平等的观念,建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思想感情的培养和群体内聚力的增强,展露个性,发展个性。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包容学生。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初中毕业后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这些学生大多数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较差,问题比较多。由于受到的指责多于赞扬,因此中职学生往往主观认为老师轻视他们,厌弃他们,比较敏感,有敌意。青少年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正是在经历各种试错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人文化的教育应该是将学生的错误变成一面镜子,引导学生将试错的过程演变为试着少犯错误、不犯错误的过程,培养自省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要关注、研究、引导和防范;学生犯了错误,要给他们留点面子,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要包容过失,张扬叛逆,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使其回归“性本善”的天性。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绎人文精神。

传统的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是以“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师呆板讲解,机械说教,口干舌燥;学生无精打采地听,注意力分散。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电脑、网络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变静为动,变虚为实,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促进思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巧妙而合理地使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一个精心设计的电脑课件,一首激昂豪迈的歌曲,一段直观、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录像……恰到好处的课堂艺术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使枯燥的讲解有声有色,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将人文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高科技时代、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不丧失人文精神,他们既能充分发挥潜能,又能形成非常高尚的人文素养。

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能引导中职学生追求自由精神,激励学生寻求光明,探索真理,向往完美的人格力量。这不正是人文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吗?因此,我们有责任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培养人文精神,使其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维忠.对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1).

[3]李建国.职教课堂呼唤人文教育[J].职业教育,2005,(8).

[4]杨淑英.让政治课切实发挥职业高中德育主渠道的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32-02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的文化,以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的精神和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尤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上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日,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还有诸多工作要做。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首先,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由于受到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把关注的重点仅仅放在了外在的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而对内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较为忽视。专业课程对于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短时间内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是渐进的,不会立竿见影。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从人员的配置到经费、政策的支持等诸多方面,使得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出现了不太均衡的现象。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学校的关注重点又集中于专业课程领域,致使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非常常见,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单调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单一。致使在课堂上师生间很难产生应有的共鸣,最终导致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亟待提高。一方面,由于受到国家统编教材和高职学生状况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并不如普通高等学校那样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在学校内部很难得到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重视也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着得过且过,应付差事的认识,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从而直接想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间的关系

2.1 内容是共通的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应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对高职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高职大学生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践行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目的是相同的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希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教育高职大学生,以提高当代高职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坚定信念。并且,以正确的思想为着力点,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帮助高职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其全体成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从而使校园文化也成为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对广大在校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凝聚广大学生的人心和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力,并最终使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途径是互补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虽然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但形式难免单一。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短时间内虽可以被学生记住,但很难保持长久,最终还是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校园文化中的校园文化活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气氛和谐、寓教于乐,易于被学生所接纳和接受,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直接灌输相比,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虽然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但其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最为稳定的影响而发挥作用。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优势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来,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3 借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首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相结合。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为保证正常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拥有全部外在物质条件所内含的文化内容的总和。它既是高职院校的物质财富,也蕴涵着高职院校的精神内涵。物质文化外在体现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实训场地、运动场、宿舍、食堂等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实现师生生活娱乐所具备的物质设施条件;内在则表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文化氛围、价值追求等内在精神要求。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能把教学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各种物质载体,通过这些物质载体来传达精神实质,最终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等方面的目的。

其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相融合。精神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影响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其它构成要素。是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和长期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高职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同的意识和观念。包括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高职精神的理解、高职价值的追求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学院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传递给高职学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良好的精神文化也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职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再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行为文化相联合。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是高职院校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外在显现,体现了高职院校精神面貌、学院作风和人际关系等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学习、娱乐和生活等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操守以及文化品位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的参加学校中各种与学生有关的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直观观察和感受到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表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这些直观的现象再带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中,并对此加以分析和引导。必然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最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相对接。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基于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式,为实现其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使之自觉成为高职院校全体成员的工作、学习和行为的准则而形成的文化理念。是高职院校落实高职教育理念,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同样也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等诸多规范和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和其它专业课程在课程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而在当今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把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相关保障。因此,有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全面而有效的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保障。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够依托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势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欣.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159.

[2] 林彬,李天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路径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07-110.

[3] 安德志.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结合[J].河南农业,2011(1):111-114.

[4] 尹露露.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J].时代金融,2012(2):50.

[5] 赵颖慧.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途径的研究―― 以高职院校为例[J].学理论,2012(36):345-346.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篇(3)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步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2002年始,各学科领域中直接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600多篇,博硕论文60篇,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本文所引用的文献来源于2010年2月前,国内关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论文、论著)。目前国内在此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张耀灿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通过从文化环境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沈壮海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

刘涛是从文化选择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充分发挥文化选择功能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基础性作用。并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陈万柏认为文化建设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以运用,并就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依据、特点和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周琪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理论建构之上,需要对各种具体文化形态予以研究,提出了文化多元视角、文化全球化视角、信息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实践命题。李焕明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话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还有的学者从和谐文化、从网络文化视野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国内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2)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大多比较宽泛,在高职教育类型的范畴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具体分析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3)目前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属于经验层面的居多,鲜有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涵、构成要素等深层次问题展开研究的理论成果。因此,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对现实情况的思考,深入理解并着重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办学类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旨在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建设路径,为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及内涵阐释

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师生,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等职业教育既具备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应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突出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更加自觉,越加刻苦(邓小平,199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以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把握为依据,“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邓小平,1994)。

对于文化概念的研究,我国学术界一般把文化区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体现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人类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生活,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风俗等等。由于文化的概念局限于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本研究将文化的概念界定在狭义的范畴,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的概念及内涵阐述,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创造的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建设制度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其建设内容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职业特点,围绕专业、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展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致力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其建设方法是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围绕工学结合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诸如课程实习、生产实践、顶岗实习、假期社会活动、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结合工作岗位特点和要求,开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进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构成分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涉及领域全面。笔者结合沈壮海从文化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融入刘光明等人对企业文化的结构论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探讨,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划分为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四个层面。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物质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的物质形态;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的物质形态主要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可视载体,如各种类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种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宣传资料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环境主要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媒介,如各种反映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体现真善美主旋律的影片和音乐,各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图案和识别标志等。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精神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精神层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各种精神要素。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观等。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的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既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观和管理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组织架构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载体,不仅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点,而且还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管理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的核心部分,各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行为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行为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种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精神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观等各种要素的折射。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都非常重要,各级领导和部门对此都非常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处于分别对待和开展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从而真正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两者关系紧密相联,有很多相通之处。

(一)两者的内容有重叠部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两者的实践形式有互通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我们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特点和特殊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可以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品质。

(三)两者的指导思想相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注重教学进程的一致性,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并鼓励和支持当代学生敢于冒尖,鼓励和支持他们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向权威质疑。同时也尊重当代学生的人格,正确看待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两者都从学生立场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两者的目的一致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重在潜移默化,它如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组织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广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实际,引导、组织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如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时事政治研讨社等,把理论学习社团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应该亲临指导理论学习社团活动,经常与学生一起座谈、讨论、畅谈学习心得。学生在理论学习社团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到在课堂教学上难以系统学习的知识,同时,可以把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应用到他们的业余学习中,使理论学习社团变成内化理论知识、提高个人思想素质的重要渠道。此外还可以通过少数精英学生带动大部分学生,在学生中掀起学理论、促素质的局面。

(二)组织和举办专题讲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专题讲座是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在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全面把握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时代的发展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会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审视世界,达到学以致用,应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紧扣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认真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抽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关心国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求真务实的良好人生态度。实践表明,高质量的理论与时事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是把学生从课堂教育带到社会中,它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实践活动教师都放给学生自己来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部分学生存在简单应付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只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调动、利用校内各种教育力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要将实践教学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与党建、团建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清明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要组织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要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他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同时也可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意识。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促进邓小平理论进入学生头脑。

三、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主要领导统一负责,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分工负责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将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师资队伍保障

首先,师资队伍数量的保障,按师生比配备师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学生之比严重失调,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之比也严重失调,师资队伍数量明显偏少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和学生发展大局出发,按师生比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其次,师资队伍质量的保障,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的岗位培训。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出外进修学习,参加培训,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

(三)考评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相比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的考评体系则需要建立和规范。为便于考评,应注意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操作性,尽量量化考评指标,制定考评标准。第二课堂活动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考评坚持过程与结果、知与行、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应加大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和学分的比重,形成规范、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教学考评体系。

(四)经费保障

学院要把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纳入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切实解决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3]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 校企一体化 高职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一体化是产业发展、市场机制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发挥作用的产物,它能够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的良性互动,代表我国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展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积极让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探析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复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挑战。

1.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的时代,高考招生数量逐年提高。由于本科院校的持续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就被迫朝向了整体基础文化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与积极性上与本科生有较大的差距,对于相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高。此外,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公修课、思政课重视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不好。首先,由于思政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上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其次,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课老师在教学中过多地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教学,而且一些思政课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比较单一,只是一味地进行传统型的理论灌输,缺乏感染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校企一体化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更高要求。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它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线专业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带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但是根据现状,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沿袭的是普通高校思政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上没有与高职生的现状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不高。所以,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进一步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不得不面临的课题。

首先,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高职教育的特点,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很难与自身联系,进而就无法对思政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思政课理论逻辑性较强,但相对高职生本身而言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忽视了高职生本身的特点,过于注重思政教学的共性而忽视特殊性;三是思政教学内容与高职生专业课教学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与专业课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

其次,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过于追求知识的简单传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方法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教授的方法单一,主要采取的是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一言堂、满堂灌”是常见的讲课模式。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讲授效果差。

三、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1.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和熟悉学生专业的需求,在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高职思想教学内容要结合企业岗位职业要求,紧密围绕学生专业和岗位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思政课教学中添加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纪律等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精神、规章制度、行业准则等内容有效结合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职业人意识”。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设置学生实践课程,如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参观、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企业文化,切身感受企业对职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积极组织学生组建社团,依托社团积极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锻炼提高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3.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在理论实践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实践环节模块,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时间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素质与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讨论教学、情景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灵活运用,积极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倾听者,达到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晓哲,陈占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 民办高职 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lu mingli

(suqian zed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uqian223800, jiangsu)

abstract teaching refor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for many years, bu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till not optimistic, teaching staff is weak, teach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is backward, students weariness are the direct causes. we believe that we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olitical theory cause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methods, ect.

key words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mprovemen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承担着引领学生思想方向的重要任务。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已经多年,但民办高职由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仍然不容乐观。我们认为,应充分考虑民办高职的实际状况,积极利用其特点和优点,提高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它的育人功能。

1 民办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1.1 政治理论课师资比较薄弱

民办高职属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多的是侧重于职业技能的提高。因而,在师资队伍的配置方面,也更加重视专业课、实践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常常被忽视。

在民办高职中,教师队伍基本上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一头是高职称、年龄偏大的教师,另一头则是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有经验的骨干教师非常缺乏。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待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个行业的待遇都在逐渐提高,但是横向比较来看,还是存在很多的差距。民办高职由于其经费来源的特殊性,因而教师待遇与公办院校乃至其他行业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这就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1.2 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比较传统

教学手段是教学效果的关键。由于认识、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民办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仍然比较传统,仍多以课堂讲授模式为主。老师讲,学生笔记,缺乏互动。政治理论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加之这种“填鸭”模式,便很难从多个角度体现这门课内在的丰富内涵,更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缺乏积极性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相对高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就有所欠缺,他们对待专业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更存在着巨大差别。在“就业”为学生们大目标的情形下,专业课自然会引起学生们的重点关注。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公共课,它与学生们未来的就业没有太大的关联,因此,主观的学习动力就严重不足。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强,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实践操作能力较好,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政治理论课自然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2 民办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社会需要大量德艺双馨的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品德和人文修养的养成。因而,就需要从多方入手,切实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2.1 领导层应提高对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

在民办高职院校特殊的运行机制下,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与领导们的认识休戚相关。关于政治理论课,自上而下虽有许多政策性的文件作指导,但是,紧靠这些文件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层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们终身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学院和学生短

利益的提升上。

2.2 积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保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专业修养的教师能上好一堂课。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要彻底改变一种意识,就是认为谁都可以上政治理论课。政治理论课涉及的不仅是当前的政治热点、严肃的理论,它也涉及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人文修养、人文理念、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等的养成,这些方面会伴随学生们的一生。因此,要想方设法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较高、人文底蕴丰厚、独具课堂魅力的教师队伍。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不仅会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还能够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达到“育人”的目的。

2.3 以“职业道德”为中心

职业教育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特别是在当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其它所有工作都应围绕它进行。政治理论课也应积极探索自身与中心任务的契合点,我们认为,教师们应积极把“职业道德”与“专业敏感”教育结合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们参与具体工作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意识到政治理论课与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走出传统的空洞乏味的俗套,真正充满生命力。

2.4 教学方式不断多样化

要提升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教学方式的改进是重要途径。教学方式应由单项的灌输向开放式、双向交流模式转变,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讨论、辩论、演讲、专题报告等活动,让同学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说服力。

现代式的教学手段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们从视、听等维度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2.5 尽可能把理论讲活

我们都明白,政治理论课难上,民办高职院校的政治理论课更难上。虽然原因有很多,但是教师对理论的理解程度是其中重要方面。我们所讲的每一个理论都有其鲜活的内涵,能否把这些内涵吃透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给学生,是我们的关键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拓宽实践教育的领域。政治理论课虽然有很强的的理论性,但是它与社会却有紧密的联系,它所关注的是社会。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人,政治理论课也应运用可能的渠道让学生们充分接触社会。

参考文献

[1] 徐志宏.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职政治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能力建设 核心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68-02

高职课程的能力目标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摆在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并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在教学中真正建立起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现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通过自我教育和内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所完成的只是教化,而要让学生的思想判断和选择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真正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必须突出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将正确的理论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升华为自觉的行动,形成比较稳定的品质和素养。

(三)符合高职生认知规律。根据“05”新课程方案的教材要求,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普通高校的教材都是同一版本,但由于高职学院的生源质量相对比普通高校生源质量低,他们不可能对教师讲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高职学生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就业,这反映了学生更趋于现实,更注重自身的发展问题,学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期望很高。与此相适应,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加强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能力培养进行,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安排教学,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明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并凸显能力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及其他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应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或称德育目标)。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课程体系内在逻辑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及不同教学单元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调查本课程面向专业职业岗位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目标的提炼,准确把握和设计课程的能力目标。在教学中坚持以知识为依托,以素质培养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并在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加强课程自身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变革教学方法,以互动教学取代传统的宣讲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交流与协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辩论、专题研讨、小组交流等参与式、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之间及师生间的互动,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维,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获取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展示学习成就,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内心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这是一种展示、观摩、学习、借鉴的创新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实践的过程。通过积极推行启发式、研讨式、专题讲座式教学方法,进行“学、问、答、讲”的教学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能力不能传授,只能训练。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实践性教学是关键。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应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及体系,而不是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拼凑。思想政治课教师按照课程要求,根据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个性特点、道德认知水平以及专业特点,设计和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编定实践教学大纲及具体实施方案。高职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有效方式:一是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行为分析、演讲辩论、角色互换等方式为主的课堂实践教学;二是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教学,辅以自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勤工助学、职业训练等更加灵活多样、自主性更强的实践形式;三是以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入学教育、社团活动、暑期实践、道德文明实践、人际关系实践等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四是以专业实习实训为依托,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资源统筹整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五是结合学生的就业展开与择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这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如何不断创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课题。

(四)建立课程成绩的综合评估体系,突出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考核方式,改笔试评估为多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需要运用多种评估模式,增强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例如,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因素,通过平时考察、作品评估、解决问题、论文、发明物、研究报告等项目的评估,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多采用判断、辨析、材料分析等题型,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现场测试等多种考核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情况;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与相关院系配合,把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成绩等,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全面。

三、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一)准确把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优势。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要求,高职理论课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但并非对课本内容进行简单地删减整合。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以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理论修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必须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层面上,对于高职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就难以达到以真理的震撼力量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耐人寻味的启迪。而学生只有真正从理性上接受了,才有可能牢固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因此,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以知识教育为依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深层次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在内容上可以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但在理论深度上不能一概减轻,该精的地方一定要精,该深的地方一定要深。

(二)坚持以能力训练为导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统一,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缺失的功利化趋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在能力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应始终贯穿、坚持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既不能因强调能力目标重要性而忽视或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更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因强调能力目标的需要,迎合或迁就一些功利性需求,以单纯的能力目标来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成变相的就业指导课或就业培训课,这应是我们在构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过程中加以注意并力求避免的另一种错误倾向。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动积极参与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和课程改革模式不相适应。在观念上,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受“一次性教育”影响很深,总是希望在学校里把尽可能完整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知识的传授成了他们的主要责任。在工作能力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历,不能根据课程目标开发出适合的实践教学项目。在教师培养方面,片面追求学历层次的提高,缺乏针对职业教育能力的系统性培训。在教学习惯方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还是对教师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只有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改革,创建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邹伟建.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3]蒋庆斌,郝超.职教项目课程实施瓶颈分析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4]刘绍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