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基建项目论文

基建项目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14 04:43:06

基建项目论文

基建项目论文篇(1)

投资管理是当前基建项目管理的重点,针对当前投资管理中投资计划不严谨、投资规划不科学、投资控制不合理等情况,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从整体出发,将对资金的计划、规划、控制有效结合起来,兼顾细节,实现科学投资管理的目标。

1.投资计划管理

投资计划不严谨是投资体系中的首要问题,只有具备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整体投资体系的完善性。首先在制定计划之前,将基建项目的复杂性、长期性列入考虑范围内,采用“适度超前”的计划原则,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确定投资定位。同时结合基建项目在周期内的功能需求和变化的可能性,对建设规模、建设方向等进行超前考虑。其次对周期性长且难于更换的建筑,使用质量优良、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对周期较短且近期内无重大变化的基建项目采用电力容量大的材料,避免在投入使用后频繁维修,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为了保证投资管理的合理性,可借助社会力量建立完善的造价指标库,强化内部审核体系,在审核机制的限制下,对投资计划的编制进行监督,保证程序之间衔接得当。同时由于基建项目是一项投资大、工程复杂、参与者众多的工作,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突发性情况,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要求业主在计划阶段,留出充裕的资金,防止因意外事件导致项目投资失控的情况。

2.投资规划管理

投资规划管理是基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资金控制的严谨性,要求在规划阶段,做好资金限额工作。主要方法如下:首先要确定投资原则,从整体出发,兼顾细节,突出重点,用书面的形式为分解资金提供依据。其次要加强专业页面管理,所谓专业页面管理是指每个页面交叉的部分,在规划阶段,保证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保证投资规划的准确性。最后要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整合,很多基建工程单位采用预算方式计算造价成果,如果预算体系不严谨,会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偏差,在实际中很难直接比较或控制,要求设计单位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承担清单编制工作,保证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能适应不同清单的编制工作,同时可定期对编制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保证在工作时各司其职,争取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效益最大化。

3.投资控制管理

投资控制管理是基建工程资金控制的关键所在。主要是加强风险管理,保证整体管理机制正常运行。要求在控制阶段确定变更原则,保证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基本吻合,明确变更条件,避免在完成招标程序后出现合同纠纷的情况。在工程招标过程中要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禁止出现随意压低价格或背离计价依据等情况,可采用明标暗投的投资方式,对可包干的项目采用包干的管理模式,无法包干的项目要明确单价,对投标方不平衡的项目采用相应的制约手段。此外、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承担制度,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达到规避风险,规范商业行为以及保证业主的基本利益目的。此外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要建立结算管理流程,从制度上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能正确反映出清单造价。为了保证风险机制的科学性,要建立专业的咨询结构,提升结算监管强度,提升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评估的正确性。其次要做好项目后续评估工作,对项目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完善的信息资源库,为以后基建项目的立项提供理论依据。

二、结语

基建项目论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就东南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中跟踪审计的实践和具体做法,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位、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审计资源整合、跟踪审计执法环境、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规范跟踪审计工作等方面阐述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心得体会,以期提高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成效。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和整体实力,已成为各高校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高校原有的规模和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各高校积极进行新校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程序环节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的失误,都有可能对学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项目效益的发挥。因此,对学校基本建设资金如何加强管理和有效合理地使用,就成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长期以来,高校对建设项目的审计主要是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方式,这是一种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虽然在决算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设项目竣工后,在竣工决算审计中即使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揪出了腐败案件,但人已经倒下。因此,这种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方式存在时间滞后、诉讼增多、风险加大的问题,这种事后的审计监督方式已难以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

东南大学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按照“揭露问题,提出对策,促进管理,保证质量”的总体要求,采取以学校内部审计为主、社会审计机构为补充的审计模式,对新校区建设投资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科学定位跟踪审计的职能

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学校审计部门要本着既参与审计监督又不能越位的原则,履行审计职能。跟踪审计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工程造价签证,即核实工程造价,作为施工承包人和学校之间的结算凭证;(2)监督、评价,即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建管理部门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学校领导报告;(3)提供咨询和建议,以提高学校基建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跟踪审计实践中,一方面要全面履行跟踪审计的职责,不可偏废,既要注重工程造价核实的职能,又要发挥跟踪审计的监督和咨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严守监督的角色定位,对发现的问题一定要通过基建管理部门或监理等管理机构去解决,不能越俎代庖。

2、正确处理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

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和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其两者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由于跟踪审计工作与新校区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所以审计与被审计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若配合或处理不好,容易引起基建管理部门的抵触情绪,使跟踪审计工作难以实施。审计人员要认识到:审计是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更不是监工。跟踪审计是以为建设项目堵塞漏洞、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为目的。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基建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不能直接干预施工单位的工作。基建管理部门也要认识到:审计工作只是一种监督手段,重要的是真正发挥为项目建设服务的作用。通过跟踪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实际上,基建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基建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后者是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服务者。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有效配合,才能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学校项目建设的质量、投资和进度。3、加快法制建设,改善跟踪审计执法环境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式,其责任重大,风险也较大。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却相对滞后,使审计人员难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有共性的判断和评价。当前,需要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的指导性意见或业务指南,建立和完善跟踪审计的程序。既为建设单位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对于规范审计行为,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意义重大,它可以使跟踪审计工作逐步走向严密、科学、规范。

4、整合审计资源,内外协作审计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涉及项目建设的各个过程和方方面面。审计工作只有重点突出,才能成效显著。由于建设项目从开工建设到交付使用涉及众多环节和多个部门,有些涉及非常专业的知识,学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学校内部的经济监督部门,限于自身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对每个项目都进行审计。能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直接影响跟踪审计效果。

为了克服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审计能力不足,审计质量难以保证的缺陷,我们采取了“整合审计资源,内外协作审计”的模式。采用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熟悉内部业务、易沟通等优势。对一些行业性、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我们让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做一些基础性、前期性的调查、咨询等工作或内部审计先审核把关,再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等办法。

5、项目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

绩效审计是对投资行为利用资源的财务性、经济性、环保性、社会性等进行的综合评价,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校区建设投资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可变因素多,所以,加强和搞好新校区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不合规、无效益或不必要投资建设的项目,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充分体现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在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对工程设计方案、材料设备选用、工程变更等可能影响投资或造成损失浪费的现象,及时与学校基建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促进并优化科学决策,改善投资管理。

6、规范跟踪审计工作,提高跟踪审计质量

如果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不执行规范操作,工作出现疏忽或发生欺诈行为,会造成审计风险。为此,学校审计处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审计法实施条例》,严格按《国家审计准则》进行业务操作。针对新校区的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详细了解被跟踪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评估审计风险,制定跟踪审计方案。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待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到施工现场取证的一定要亲眼目睹,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能听凭他人。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不留任何疑问和隐患。同时,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念、法制观念,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职业道德,真正履行审计人员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吕江华.高校工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基建项目论文篇(3)

(1)对农业项目的立项工作重视不够。目前,许多单位受到以“上项目、争项目”作为评价工作优劣的影响,在农业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中,不按立项前的程序申报,在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没有认真地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没有经过专家论证,甚至还有的是先立项,再评估。因此,造成项目决策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程序过于简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项目立项草率、决策盲目、效益低,投入的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2)农业项目投资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办法。农业项目的投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管理。事实上,现在的农业项目管理缺乏一套规范的实施管理制度,导致农业项目管理良莠不齐、缺乏准则、难以界定、效益不高。

(3)农业项目管理人才的水平有待提高。项目管理是一项应用性、技术性、原则性都要求较高的管理工作,目前的项目管理人才,基本上是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员在其主持的项目管理中成长起来的,其能力的获得靠的是经验、悟性和积极的自我提高。但是,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较少。

(4)农业项目的资金划拨与项目的实施时序失调。农业项目资金,一是通过财政部门层层下达,二是通过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由于资金下达环节多、到位慢,容易被截留挪用。此外,农业项目实施季节性较强,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而造成延误项目实施季节的事例仍然存在,因为延误实施季节,使得有些项目实施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5)农业项目需求资金预算不够完善。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预算模块中,资金使用计划不够细化,编制比较粗糙,资金预算没有经过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而是东拼西凑形成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随意变动性较大,项目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过于乐观,后续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农业项目建设期限过长,也会影响项目投入资金发生较大的变化。

(6)农业项目的总结验收和成果推广工作有待加强。较多的农业项目工作完成后不注意及时组织总结验收和评估,不利于后续项目的继续进行和深化研究,不利于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项目效益的时效性滞后,导致效果不明显。

2做好农业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效益

(1)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农业项目管理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相关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本着对党和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原则,加强服务“三农”意识,精心组织实施好农业项目,建立项目库统一管理农业项目。项目一经立项、审批,要按照项目建议书,由项目审批单位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落实项目责任制,配备具有完成项目工作能力、专业性强的专人,负责项目的检查和日常实施工作。按照项目计划和时序精心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相关人员跟踪督促实施情况,做到对项目进度了如指掌,对项目质量情况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发现影响项目据实实施而需要进行计划调整的情况,项目的实施单位和负责人要及时向项目审批单位申报办理实施计划调整的审批手续,项目审批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予以调整的决定,以便项目能够顺利按时实施。

(3)严格资金管理。在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管理工作中,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资金管理单位要根据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实施进度情况,按照项目实施责任书实施时序的要求,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并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进行规范管理。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要建立项目专户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单独核算的管理制度,要求有自筹配套项目资金的,要认真落实配套资金的到位工作。

(4)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强项目管理的人才制度建设,建立稳定的支持、长效机制,培育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促进形成有益于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建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设立、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核及提出合理性建议,保证项目投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项目负责人责任负责制,完善项目责任书的签订内容和范围,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年度评估、执行情况报告和总结工作。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和审批权限,按照项目实施时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加强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有效。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要明确管理及使用权属,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5)注重总结验收工作。项目实施一经完成,要及时编写有关的工作总结,深入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编写整理有关项目验收所需的各项材料,提交给项目立项、审批部门会审。由项目立项、审批部门组织项目涉及的相关单位和专家,对项目开展结题总结、项目验收和效果评价工作。

基建项目论文篇(4)

急于上马,形成钩鱼工程,造成工程项目起初的预算编制过粗,加上边施工、边修改图纸,失去了控制造价的作用,给项目建设埋下很多隐患;二是发现该项目严重超计划规模,建筑面积超出计划222平方米。该项工程最初签订合同工程价为55.5万元,施工中边更改图纸,边增加工程量,比如新增无计划建设道路、花坛等附属工程。施工方送审的建筑工程结算书总造价达到292.1万元,超过最初签订工程合同价236.6万元;三是主管基建领导更换频繁,有些人从未接触建设工程,形成边干、边学、边管理局面,偏重进度和政绩,忽视了管理。随意改变工程设计,提高装修档次,盲目追求高标准,不计工程成本,增加工程造价,加大了财政支出。

资金管理审计。该项工程从批准立项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地方财政资金一分钱未到位,建设单位东拼西凑,已付工程款123.7万元。审计查处挪用有关专项资金近100万元,开支不合理费用1.85万元。

竣工决算审计。审计查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施工单位采取高套定额子目,多报工程量,多计材料用量,虚增工程成本,造成工程造价不实。仅土方工程就核减工程造价14.2万元,道路、花坛等工程核减工程造价46.6万元;二是从工程取费标准发现,施工单位报送的结算书取费标准与施工合同约定不符,仅此项核减造价近9万元。三是材料损失浪费较大,比如共有四层走道地面已铺设好花岗岩材料,由于管理基建的负责人不满意颜色,三次更换材料,造成材料损失浪费3.5万元。二至四层14套房间的墙壁已做好钢化涂料,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感觉标准不高,又要求重新铺贴墙纸,增加工程造价2万多元。四是有些项目按照建设方要求在施工中已减下来,由于未办理好签证手续,施工方在办理竣工结算时,又将这些项目计入到工程造价中。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开展基建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实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基建项目论文篇(5)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项目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大量教师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尤其是教学评价作为项目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诊断评估项目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项目教学是对原来传统学科教学的解构与重组,项目教学的评价在实践中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内容和标准无法涵盖学生在项目中的工作态度、行为变化等,所以无法真正发挥帮助师生分析项目教学得失、诊断教学症状的作用。

二、概念界定

(一)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订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其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实践工作沿着预定目标方向前进。

传统的标准化考试的评价方法更重视事实知识的测量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但却无法测量出学生在校参加的复杂的和有趣的学习经验,无法对那些经过反复地尝试进行学习的过程以及创造性等复杂的思维过程进行测量和评价。

(二)项目教学的评价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为主的项目教学评价重视对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及初学者的进步的评价,而不是仅仅限于对结果的评价;具有多标准、多形态评价的特点;主张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的工具,而较多地使用自我分析和原认知工具,以个体知识建构和经验建构为标准的评价;强调基于真实任务的背景驱动的评价。

三、研究进展描述

截至2015年11月30日,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使用“项目教学”(或含“项目化教学”)并含“教学评价”进行精确检索,根据主题对结果进行了筛选,得到期刊论文247篇,硕博论文4篇,课题会议论文等10项(篇)。

(一)研究趋势分析

赵志群2003年在《职教论坛》第4期上发表了《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文中介绍了西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界三大理论思潮之一的“行动导向学习理论”,为项目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从2007年起,关于“高职项目教学评价”主题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加,有的研究者专门研究“项目教学评价”,也有的在“项目教学”研究中涉及到评价这个环节。其中关于项目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项目教学评价模式或方法及其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

(二)研究内容分析

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目前我国高职对项目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研究。

目前研究者J为项目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

黄方慧、赵志群的《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一文中认为,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项目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法是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刘邦祥的《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

朱焰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研究》中以多元化智能理论为基础,倡导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依据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

徐涵在《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中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成为支撑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2.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评价主体,有研究者将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引入评价主体,即社会与教师、学生同时构成评价的三大主体,相关论文有张薛梅的《论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和李建峰的《“真题实作”式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评价客体,有的研究者从传统的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即智力因素为对象扩展到非智力因素,如完成项目过程中的个人角色认同、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职业行为的改变等。邵丹萍在《高职项目教学中的学生团队作业评价探讨》中提出“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观点。还有的研究者从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扩展到同时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评价。冯冀宁、霍奕在《基于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中认为“项目教学的评价应包含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两部分”,并提出了一些评价标准。

关于评价的功能,有研究者从教和学两方面构建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的评价体系,例如杨晓波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潘世英、冯籍宁、马海滨、霍奕的《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王灿、许本胜的《项目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体系创新探析》等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3.评价方法研究。

(1)电子档案袋:张宝珍、徐海涛的《电子档案袋在项目化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一文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对电子档案袋在项目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采用信息技术为手段记录和展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信息,有效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

(2)微格教学法:孙燕的《微格教学法在职高网页制作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这一评价方法。

基建项目论文篇(6)

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正逐步进入“新常态”的运行轨迹。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态势的“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特征更加明显。因此,既要看到党的十所确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建筑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更要关注经济新常态环境对建筑业和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未来发展走势的挑战。

1.1增速下行的压力加大

建筑业的规模增速与经济增长状况密切相关。当GDP从过去持续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换挡、回落为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时,建筑业的规模增速也必然会随之下行。这一变化趋势已经显现在“十二五”前4年的增幅变动曲线上,2011年建筑业的增长率为22.6%,2012年为17.8%,2013年为16.1%,2014年为10.2%。增速下行趋势迫使建筑业企业改变片面追求高增长的规模扩张思路,转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集约发展方式。

1.2结构面临强制调整

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和支柱产业;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的主导力量;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上升。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投资结构的变动为基本导向,投资结构的变动方向必然会反映出对建筑业结构的强制性调整。

1.3创新驱动能力较弱

在较长时间内,建筑业的高速增长依赖于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从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这就意味着建筑业规模增长的原有主要推动力将会逐步减小。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建筑业而言,本身所具有的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较弱,在短期内培育出创新能力并以此驱动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1.4多重风险更加显性化

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不确定性风险,特别是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与建筑业关联度较大的多重潜在风险可能会渐渐浮出水面,一旦这些风险因素演变成为实际的危机事实,对建筑企业市场营销、施工生产的正常运行以及资金链将造成致命的影响。

2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的全球化,现代项目管理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普及。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大变革时代,项目遍布每一个领域,项目管理正在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力。中国特色项目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的“三化融合”所迸发出的智慧和能量。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三化融合”应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坚持国际化方向

以PMI、IPMA、ISO等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先后了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标准、项目管理指南等重要文献,这些文献是建立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代表着国际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的实践应用和项目管理人才培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只有坚持国际化方向,才能更好地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顺应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潮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2基于本土化国情

现代项目管理的体系构架来自于大量项目实践的理论提炼,具有基本原理的普遍适用性。因此,在面向国际化加快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应用、理论研究时,应当立足于我国国情,充分考虑民族文化、思维模式、行为惯性等本土化的适应问题,紧密结合本国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特别要注意总结多年来国内项目管理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只有将项目管理基本原理与本土化国情相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才能产生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2.3反映专业化特色

在现代社会,从各种不同专业的角度,项目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且项目的范围、经历的时间、难易程度、涉及的资源要素等差别很大,从而出现了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由于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要求不同,也使得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特征存在差异。因此,能够反映出专业化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才具有现实的竞争力。

3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思路

工程项目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一次性;二是独特性。项目的一次性特征从基本概念上界定了项目管理区别于长期性组织的运营管理;项目独特性特征则表明,人们不可能面对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工程项目都是不一样的,因而都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制定最佳的、不同于以往实践经验的项目管理计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实现项目目标。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创新活动,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必然是创新活动的管理过程。基于经济新常态对工程建设领域挑战的思考,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着力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3.1以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指导项目管理实践

项目生产力理论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其本身也需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更需要项目生产力理论的基石作用。近年来广大建筑业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经验,为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因此,要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角度,系统研究项目生产力理论对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新内涵,深入探讨项目生产力理论对实现绿色建筑产品全寿命期管理的指导作用,着力探索项目生产力理论促进工程项目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范围、目标和路径。

3.2以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要高度重视先进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引进和应用,在EPC、PMC、BOT三大系列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型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动态和工程建设规律的表明,业主方更加青睐能够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广泛服务内容的工程承包商。因此,工程承包商必须适应建筑业与金融业、服务业相融合的趋势,建立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融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运行的一体化集成服务体系,着力提升面向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综合创新能力,赢得更加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提质增效。

3.3以项目资源组合方式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建筑产品的形成需要经过概念、规划、实施、结束等多个阶段,每一阶段有其对应的市场主体,每一阶段都需要对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多种生产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市场空间中,资源的取得途径和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式会创造不同的效率和价值。因此,要从提高建筑产业国际化竞争力的角度,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最新组合方式、最佳配置方式,推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方式和过程控制的精益化。在建筑产品全产业链上进行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以新型产业链形态打造新的产业竞争力,有效应对新常态的挑战。

3.4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技术是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强有力的助推器。近年来,以BIM、云计算、虚拟现实、移动技术、协同环境、大数据为代表的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影响程度日益加剧,能够大幅度提高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优化、集成效益、可施工性、安全性、专业协同性、目标动态控制精度和“智慧管理”程度。因此,要加大项目管理层面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力度,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加快推进传统建筑业走向现代建筑业的步伐。

3.5以利益形成机制创新构建合作共赢新范式

评价现代项目管理成功的标志是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对于现代工程项目,特别是日益涌现的大型复杂项目、项目群,项目全寿命期内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利益主体增多,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冲突和内耗,统筹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从而影响项目的实施效率和绩效,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因此,要创造性地应用制度经济学、现代组织理论、合作竞争理论的原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新机制的形成,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分配公平的实现方式。

3.6以项目人才管理创新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为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改善建筑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智力结构,努力推动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人员专业化、产业工人技能化。要结合建筑业工人队伍的实际情况,改进多元化的劳务用工方式,加强劳务分包作业层管理,创新劳务人员培养的长效机制,提高操作工人技能,打造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3.7以文化建设创新支撑项目管理软实力

项目文化是除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之外重要的项目管理资源。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应通过项目文化建设创新,使项目文化成为新常态下驱动工程项目管理引领时展潮流的软实力。首先,要注重用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愿景和行为准则凝聚员工的心智;其次,要注重培育员工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融入项目团队建设之中;再次,要凸显劳动文化、安全文化、绿色文化的特质,使之融入项目的日常管理;最后,要把文化基因融入项目制度建设,强化项目部管理层与操作层两个层次以项目文化为纽带的一体化管理。

4结语

基建项目论文篇(7)

[关键词] 建构主义;项目训练点;理论整合;案例展示;授课流程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44?04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课题。建构主义是应用型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独特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1]。根据建构主义原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最核心的理念是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去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原理教学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设计所讲授的课程。笔者认为,项目训练式教学法正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原理上的一种课程设计方法。通过项目训练式的课程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模式。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1. 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首先提出的。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2]。所谓同化,就是指把外部环境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个体对外部环境信息的简单接受,进而储存到自己认知结构内的过程。而顺应是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体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去适应外部环境,即个体认知结构再加工、重组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2. 建构主义的发展

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维果斯基在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3]。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使其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得到了应用。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4]。“情境”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景。“协作”是指学生在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方面的协同。“会话”是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群体思维碰撞。“意义建构”是指对所学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领悟。

二、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概念与逻辑思路

1.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应用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是指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导入一个或几个与所讲授理论一致的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该项目。项目训练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由于项目贯穿在整个理论讲授中,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训练式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项目教学法的主要思路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独立完成一个项目,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来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往往是分离的,在授课中往往会把项目设计安排在课外或者是专门的时间去完成。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但由于理论授课与项目设计是分离的,学生还是很难把具体的理论知识点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达到建构新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5]。而项目训练式教学法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项目训练式教学法中所讲授课程的理论知识,被整合、分解成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逻辑一致的理论知识点,每个理论知识点与其相关的项目设计组成一个项目训练点,在教师讲解、指导、讨论、启发下,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这个项目训练点的项目设计。因此,整个课程是由一个个的项目训练点组成的体系,理论讲完了,整个项目的设计也完成了,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完美结合。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真正实现应用型教学。项目训练式教学法适用的课程非常广泛,以市场营销类课程为例,如品牌管理、CIS设计、营销策划、创业计划、零售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均可采用。

2.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建构过程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原理。根据建构主义原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情景,学生通过主动的协作与会话去建构新知识,因此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建构过程如图1所示。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对所授课程进行项目训练式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体现在一次次具体的课堂授课中。每次课程就是一个项目训练点,具体设计方法将在以后的环节全面阐述。学生通过项目训练点的学习与训练,就掌握了项目训练点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环节,这就是建构主义所说的同化过程。然后通过课外与课内的协作与会话,学生主动地去顺应新知识,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去再加工、重组新知识,从而最终建构新知识,真正培养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整体逻辑思路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课堂中的理论讲授与训练,以及课外的实践与巩固,让学生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对现实企业经营的实践和学习,提出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整体逻辑思路(如图2所示)。该思路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授课流程,即项目训练点的授课流程,一般情况下要安排一次课完成。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具体授课计划是由若干个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安排的项目训练点,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理论讲授、项目展开、分段讨论、当堂设计与启发引导。第二部分,包括六个要点,它们是项目训练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教学要点,分别是理论整合、项目选择、项目分解、案例展示、项目巩固与考核分组。

三、品牌管理项目训练式教学要点

1. 理论整合

进行项目训练式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要依据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去整合理论。管理类理论课程是对现实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总结,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现实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去整合理论知识点,使其形成一定的基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逻辑顺序,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做项目的形式去讲解,以掌握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点。例如品牌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会有很多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材其编排顺序,即理论知识的安排有所差别,但其基于实践的理论知识点大致上是一致的。因此,作为讲授这门课的教师,首先要在总结自己或别人的品牌管理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去整合理论知识点,使其理论知识点按照实践中品牌管理的内在逻辑去排序,这样教师就有了一个基于品牌管理实践的理论知识点授课逻辑顺序。这个逻辑顺序是整个项目训练式教学的核心,课程中所做的项目正是按照这个逻辑进行的。如品牌管理,教师可以把整个课程分为品牌创立、品牌传播、品牌发展与品牌更新四大理论模块。对于这四大理论模块,教师还要进行细化,如品牌创立可分为品牌命名、品牌标识、品牌定位、品牌个性与品牌形象等五个理论知识点。整个品牌管理课程的项目训练式授课正是按照这个逻辑和知识点去进行理论讲授与项目训练的。

2. 项目选择

进行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项目。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项目与理论整合后的理论知识点相结合,形成一边讲授相关理论,一边完成项目的训练。因此,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应用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在选择项目时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有两类项目:一类项目是在授课时教师和全班同学一起完成的,也就是边讲授理论,边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完成的项目。另一类项目是要求学生分组课下完成的,是每一个小组独立策划一个项目。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第一类项目,及同学生上课时共同完成的项目。②选择项目时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但不要过多,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具体选择几个和教师讲授的课程理论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如课程的理论知识点之间逻辑比较强,成一个体系,可选择一个项目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如品牌管理,其理论知识点之间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可选择一个项目贯穿品牌管理课程的始终。再如像公关与营业推广类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点系统性不强,可选择多个项目分别在课程中的不同环节完成。③选择项目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一些事例,这样方便在项目训练中联系实际。如在品牌管理课程中可选择牙膏企业进行品牌策划,这样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项目训练中联系实际,建构新知识。④选择的项目应与所授课程紧密相连,应是能利用所授课程理论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3. 项目分解

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一边进行有关项目的理论讲授,一边针对有关项目进行实践训练,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如何边讲授理论,边进行项目训练是项目训练式教学的难点,也是关键点。解决的方法就是对项目进行分解。项目训练式教学中选择的项目,一般是现实企业实践中要求完成的策划,如针对某个企业的品牌策划、公关策划与营销策划等等。因此,这些策划可以分解成若干部分完成。当然,项目分解成许多部分要与理论整合后的知识点相对应,这样就可以实现边讲授理论,边进行项目训练的授课目标。如品牌管理课程,课堂上选择的项目应该是针对某企业的品牌做品牌策划,可以把该策划分解成品牌创立、品牌传播、品牌发展与品牌更新四大部分。然后可再对每一部分进行分解,如品牌创立可分解为品牌创立策划、品牌命名策划、品牌标识设计、品牌定位设计、品牌个性确定、品牌形象建立等六个训练点[6]。在项目训练式授课中,可让每一个训练点对应一个或几个理论知识点,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调查讨论的方式建构新知识,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

4. 案例展示

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项目训练来促进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要使学生顺利实现新知识从“同化”到“顺应”的知识建构,案例展示是在项目训练中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展示是指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的每个项目训练点,在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大量展示相关实践案例,并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与创新来实现项目训练点项目的完成。如在品牌管理中,讲授到品牌命名时,每讲到一种品牌命名的方法,教师都要大量展示相关品牌命名的案例,并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按照该种命名方法给项目品牌命名。

5. 项目巩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学中必须要学生主动地去寻找、探索与形成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教师主要采用项目巩固的方法来训练。项目巩固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是课前考察项目相关内容。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每个项目训练点一般要安排一堂课来完成,在课前可安排学生考察相关内容。二是每隔一段时间分小组独立完成自选项目。如把全班同学按照3~5人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独立策划一个项目,选择的项目不能是课堂上大家一起做的品牌,也不能是社会上已经非常成功的品牌。教师可把整个项目分解为品牌创立、品牌传播、品牌发展与品牌更新四大部分让各小组在一个学期内分四次以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要专门抽出时间对作业进行课堂讲评。

6. 考核分组

项目训练式教学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一般3~4人一组,每组的人数不超过5个,而且分组时要求能力搭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搭配合理。小组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上课讨论,二是上课训练,三是上课回答问题,四是课前实践,五是课后作业。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后实践完成情况,二是上课时小组及个人表现。无论是课后作业或是课堂表现都应以适当比例计入期末总分,以此促进学生主动高质量地完成相关作业或项目。

四、品牌管理项目训练式教学流程

1. 理论讲授

项目训练点授课的第一块内容是理论知识点,一般情况下理论讲授的时间要控制在整个项目训练点授课时间的1/3以内。在讲授理论知识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知识点不应该是基于某个教材的,应该是教师自己的总结性知识。二是理论知识点应该是提炼的、精简的,这样教师才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项目训练上。三是理论知识点应该能够实际解决相关项目。

2. 项目展开

根据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理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脚手架”,学生利用这种“脚手架”去一步步地建构新的知识,这种“脚手架”就是概念框架[7]。项目训练式教学的整个教学体系就是由众多项目训练点和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为节点组成的“脚手架”,作为节点的项目训练点及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也应该有自己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称为项目展开[8]。如品牌定位是品牌管理中的一个项目训练点,可以按照产品特征、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个性与价值观等五个方面展开。在设计项目展开时,一要多方面寻找材料,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二要深入思考,多方调研提出自己的项目展开思路;三要按照实践应用的要求和逻辑展开项目;四要与案例展示同时进行。

3. 分段讨论

所谓分段讨论是指依据项目展开的顺序,通过案例展示的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是通过项目训练式教学模式建构新知识的中心环节。比如,在讲到品牌定位时,可以按照产品特征、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个性与价值观等五个要点依次讲解。在讲到每个要点时,首先要讲解该要点的概念。其次要展示基于该要点的企业实际案例,如可展示飘柔、海飞丝、农夫山泉、王老吉等品牌广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评,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基于该要点的品牌定位策略。

4. 当堂设计

学生通过理论讲授、项目展开和分段讨论后,对该项目训练点已经认识得比较透彻,基于该项目训练点的同化过程基本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协作与会话的方式去顺应建立基于该项目训练点的意义建构。如在品牌定位时,分段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3~5分钟的小组讨论,最终确定所做项目的品牌定位,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各小组也可以在课外独立完成项目,并定期在课堂上展示。

5. 启发引导

启发引导与案例展示是项目训练式教学中两个主要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贯穿了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始终,它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很高。学生通过当堂设计提出了若干基于该项目训练点的设计方案后,教师要同学生一起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5-99.

[2] 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06-112.

[3] 徐豪,等.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8):92-93.

[4]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13-15.

[5] 王庆.应用型高校模拟实训教学法研究——以市场营销类课程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73-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