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0:09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1)

想要明确掌握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有效对策,首先就要对其概念予以理解.所谓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就是指社区管理和服务主体各方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协调机制、制度管理以及运行方式的总称.该内容的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发展逐渐转变而来的,完善的农村社区管理能力和服务体制的创新是影响农村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也与运行成本有着很大的关系,有助于农村形成良好的风气氛围.在基层民主政治逐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管理和社会建设体现出了自治化的新特征,实施创新服务,构建农村建设完善体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2坚持农村社区有效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经济水平持续攀升,构建城乡一体化、打造和谐国家也成为了社会探讨的主要话题,新农村建设逐步成为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内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创新服务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如下:第一,做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有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提出的新举措,所谓的新不仅是要提高农村经济建设水平,还要加强管理、创新服务、做到统筹兼顾.做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工作,能够帮助农村地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完善管理水平,强化地区发展,并逐步提高农村人民的综合素质,从而全方位的提高农村的综合竞争力,真正构建和谐农村.第二,做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有助于提高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传统的农村管理形式比较单一,社区服务缺乏针对性,内部管理不协调,服务不到位,且监管不严,经常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工作,有助于改进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细化管理职责、确立明确的权利与责任,提升员工的素质文化修养,从而让他们坚持以百姓为基础开展服务,切实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开展工作,提升他们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第三,做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国民整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如何促进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做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协调发展,进而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家良好发展.

3新型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形式

社区管理体制是阐释社区管理理念、落实社区管理内容、达成社区管理目标的一种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下,其结构特征也有了进一步创新,管理形式和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已经呈现出了全面开花的新局面,其职能和管理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3.1政府主导型

顾名思义,“政府主导”就是指坚持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基础性地位,利用政府服务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发展的模式.该类型主要应用于人口分布较为集中且地域范围较小的社区,它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整合规划,便于集中服务,在具体设置上大多为“一村一社”或“多村一社”的形式.例如,某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中心以及便民超市等等,依托政府管理集中开展服务,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满意度,并搭建了信息平台,实现了新技术管理.总的来说,它主要是基于政府强大管理力量基础之上的服务创新模式,实现了社区成员的大面积覆盖,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和谐统一.

3.2企业主导型

企业主导型是与政府主导型相对应的管理服务模式,它主要是基于企业管理基础之上的服务类型,社区基本管理大多数都基于企业供给,并形成了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新形式.但是该类型的管理方式仅仅适用于发达的农村地区,在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域才能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和服务.例如,我国河南某农村社区就坚持企业主导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村企合作的发展路径,对村民实施集中规划,村民即是企业内部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村民经济发展.此外,该种管理服务创新类型,还能够加强村民自治,实现外来人民与当地村民的和谐发展,做到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打造多元化发展的新农村.

3.3民间组织型

民间组织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模式是打好社区组织基础,重视民间力量的一种服务管理形式,它较多的存在于“一村多社区”和“社区设小区”类型之中,村委会领导是组织的基础领导人.某农村社区就在发展建设中采用该种模式实施管理,坚持“产业趋同、共享利益”的原则,建立村委会,开展社区选举,选拔先进党员代表组织发展,并进行有效指导,实施农村自治.这样一来,就可以以村委会为基础载体坚持建设,做好社区服务,并实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发挥民间力量集中精力办大事,从而更好的为社区服务.

3.4政府、社区互动型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政府社区互动型管理服务模式就是强调政府与社区居民的协调合作,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坚持双向互动,探索政府行政与社区管理的有机衔接,该类型的管理服务模式大多针对“一村一社区”或“集中建设区”.我国江苏一农村社区就建立了该种类型的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宣传咨询平台并打造了新的服务团队,加强建设服务站.经过两者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政府与社区实现了创新建设,深化了民主管理模式,将社区延伸到了政府管理之中,将政府与社区进行了紧密结合,真正构建了其纽带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村社区多元化发展的新样式.

3.5政府、社区、社会互助型

该种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样式,实现了政府、社区和社会的三方协作发展,有助于三者的互动,将多种力量集合在了一起,提升了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该种类型适用于“一村一社区”的发展建设之中,做到了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居委会的有机统一,发挥了各方的巨大作用.我国辽宁某农村社区就利用了该种模式实施管理,提升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加强了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并实现了对制度、组织的有效保障,创新了组织管理新方式.与此同时,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延伸,打造了政府窗口,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将三方力量发挥到了最大化,并引导社会力量进入了公共服务体系,真正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机制.

4如何做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创新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了解了其主要内涵和多元形式.如何根据这些特征,将其意义发挥到最大化,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服务,就成为了社会各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下面我们就结合我国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情况,谈谈有效策略予以完善:

4.1逐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观念认识

想要从根本上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管理水平,就一定要提升广大人民和政府人员对其的认识度.对此,国家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帮助农村人民了解与农村社区管理有关的制度内容和相关法规政策,开展教育,组织学习,让广大村民切实了解农村社区管理与自身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此外,社区内部管理服务人员也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从自身出发,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善于从广大百姓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完善服务,创新管理,从而做好社区管理,实现体制创新.

4.2健全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使其更加贴近群众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创新应用更是如此.对此,社区单位要健全完善具体的管理内容、细化管理规章、创新管理方法,使其更加符合群众的要求.首先,要实现综合办理和分类处置,开设窗口展开服务,对问题进行集中受理,取消以往的组班制模式;其次,利用现代化技术实施网格化管理,将管理人数分组规划,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开展记录,加强人员管控,对社区管理实施网络运用;最后,采用服务制进行管理和服务,尤其是对面积大、办事不便的地区更是如此.社区要建立服务网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4.3坚持提升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社区内部的管理服务人员决定着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在本质上体现着农村的整体竞争力.社区要结合实际,做好管理服务人员的选拔工作,挑选素质能力过硬的员工上岗,做好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并实施综合考评对策,调查员工的社会满意度和村民满意度,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者的综合能力.

4.4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网络管理和服务

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逐步创新,以往的人工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建立信息资讯,一目了然的看到社区管理和服务情况,建立信息网,采取网络互动的方式与村民进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意见.与此同时,将网络运用到其中还能够帮助领导干部分析社区管理的进展情况,也更加便于对员工开展考评,加强管理服务的有效性.

5结束语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2)

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是社区医生了解辖区居民个人健康状况的基本资料,基本的就业,救济,社保等群众服务工作,都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档案为基础。建档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它记录社区的发展,客观反映社区面貌。但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健康档案利用率低

当前,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多数是统计成纸质的档案信息,之后再录入到电脑中。受到信息化程度的制约,居民的各种健康信息和电子档案不能做到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更新,各级就诊机构之间因为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健康档案管理的许多变化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能做到健康档案的及时更新,这样就成为了“死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

2.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可度不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从09年开始实施了,而建立健全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但是就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来看,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可度不高,依从性差,部分居民还保留传统的“健康就是没病”心理。因此他们对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不太认可,大部分居民都是经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劝说后来同意建档。经过询问调查发现,多数居民不愿建档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其个人和家庭信息的泄露。基于此,工作人员可以和居民沟通讲解健康档案的优点,打消居民内心的顾虑。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档困难

当前,居民的居住环境相对闭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驻居民生活小区开展建档工作,需要取得物业公司的支持。而且老人、小孩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很难敲开居民的大门。在加上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于居民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够,依然保持着传统观念,加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手受限的情况,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二、规范化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

1.加大投入,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

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实行民政、公安、卫生计生、物业管理等多方沟通合作,切实利用档案信息的各种资源。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要围绕为居民服务这个宗旨,要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档案管理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辖范围内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更好地为居民服务。2006年卫生部已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神内容,实施重性精神疾病医院、社区连续管理和治疗并建立健康档案措施。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有这些项目都应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内。所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已是大势所趋,纸质档案不利于查找和进行档案动态管理,降低了档案的使用价值。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各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管理软件,实现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本地区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可实现健康档案的灵活运用,从而实现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卫生保健服务的目的,逐步使居民养成预防为主的保健理念,降低居民就医费用,实现建立健康档案的初衷。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发挥广电、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结合各种卫生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健康和建档意识。不但让群众成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而且要提高他们对健康体检以及健康档案的依从性,及时把体检资料和健康信息反馈给社区医护人员。

3.加强人才培养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参加社会考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为此。我校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年开办管理服务类专业的有利条件,开办了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已基本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课程分析,构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

(一)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群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所设专业对应职业分析,新职业产生的可能性分析及现有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的需求量分析等。在市场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必将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社区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区的地位与功能在今后将日益突出。社区管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全国各大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该系列专业人才被列于12类紧缺人才之中。而现有行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整体素质不高,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人员只占少数,有实际工作经验能独立主持小区或物业全面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特别缺乏。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处理事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面向城乡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共青团、妇联或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也可去各种企业从事相关的文职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二)进行职业分析,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体系

科学的课程模式强调对特定职业进行系列分析,以明确该职业对从业者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而再逐级分析所得结果,落实到以能力或技能为中心的模块上。

我校多次组织力量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凋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人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就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为准,构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能力体系。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本专业应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财务、法律基本理论等知识结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定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一)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设置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公共理论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模块,二是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三是基本技能模块。

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等四门必修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同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实习相结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还开设《普通话》、《公关礼仪》、《美育》、《文秘与应用写作》等选修课。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基本技能的知识点主要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汉字录入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为此。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

(二)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索质.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课应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

专业基础课杜区管理与服务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支柱和基础的作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服务的知识技能。因此《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现代社区概论》、《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应作为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因此。专业必修课应围绕这三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围绕经营管理能力结构应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课程。要具备公关协调能力必须掌握《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时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熟悉国家有关社区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必须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工作方法。为此应开设《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调节处理》、《社区工作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专业课除开设上述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必修课外。还应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开设《金融与保险基本知识》、《家政服务学》、《服务语言艺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等专业选修课。

(三)强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实验技能训练、案例教学、大型作业设计及综合实习等模块构成。

实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如计算机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社区管理及会计类课程的阶段模拟实习等。案例教学则通过分析案例总结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管理类、法律类课程的案例教学等。大型作业设计可集中在几周内进行,它是相关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小区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综合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可与实习单位联系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实习,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选用适当的教材是实施课程体系的基础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目标的依据。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材,应采用教育部规划教材或江苏省教育厅规划教材及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深入浅出,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而且大多数有教学大纲、习题集或参考资料。当然,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工作,也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本校教师结合实际开展专业课教材或讲义的编写,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我校正在组织教师进行《经济法》、《社区管理实务》、《民事调节处理》等教材的编写。另外.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考级考证的需要。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反映学科的前沿知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证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按照岗位职业群设置的。因此要求教师既能讲解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我校为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安排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并且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单位挂职顶岗工作,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我校还特意聘请本行业中掌握最新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该行业中的社会知名人士做兼职教师,他们能给职业教育带来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成功经验。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落实课程体系的物质条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就业需求来配置教学资源。为做到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问的“零距离”,应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按照“教学工厂”的模式来建设实训场所,同时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为办好五年制高职杜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我校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并正在建设一个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实验室。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利用其资源培训我校学生。在平时利用其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他们工作较忙人员不足时.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服务。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验。

(四)参加社会考证是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是对高职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程度的客观评价,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们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实行“多证书”(即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求他们参加职业认证或通过中级技能等级考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取得社会认可的中级证书。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4)

省内其他城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1、佛山市顺德区。顺德是广东省深化推进大部制体制改革的试点区,主要突出三大特点:一是对职能相同、相近和相关的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形成大规划、大经济、大建设、大监管、大文化、大保障等工作格局,原41个党政机构整合为16个部门,机构精简幅度接近2/3。二是通过组建区委社会工作部等大部门,强化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原来比较薄弱的领域。三是领导体制的创新,顺德区16个大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由区委常委、副区长和政务委员兼任,区联席会议决策,实行部门首长负责制,实现党政决策和管理的扁平化。

2、珠海市。珠海此次改革全力推动“一体两翼”改革。“一体”指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主体,市政府工作部门精简至27个,精简幅度约三分之一。“两翼”则分别代表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政企分开”一翼,主要做法就是将一些经营性资源、项目从政府部门剥离,转移给国有企业、社会组织去承接,而政府的职能就是集中精力于政策、规划、监管和服务。在“政社分开”一翼,设立珠海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珠海市社会工作促进局,并与珠海市民政局合署办公,着力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3、汕头市濠江区。一是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适当统筹党政机构设置,整合职能相关、相近部门,形成“大规划”、“大经济”、“大建设”、“大执法”等综合性大部门,政府部门从22个精简为14个。二是立法使该区享有“准地级市”管理和执法权限。三是探索实行市区职责关系法定化。四是大力推进简政和服务升级。五是创新权力监督和行政运行机制。六是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步伐。从以上改革的实践来看,有几条主要经验做法值得借鉴:一是把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根本目标。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克服越位、纠正错位、弥补缺位,理顺政企、政资、政事、政中四方面关系,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管理、大服务”。二是实行大部制改革,把“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作为根本原则,精简机构,理顺权责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三是坚持把实现扁平化管理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内容。四是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培育社会组织,强化社会自治功能。五是不断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体制运作保障机制,建设规范高效透明政府。

坪山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策略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5)

关键词:社区管理;创新;服务

社区管理创新是在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推进的一项国家决策。社区管理创新就是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等应对这些转型对社会的冲击,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和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状况呈现出的状态是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并没有有效的结合,因此,必须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一种新型的具有更强解释力和说服力的理论方法体系。鉴于此,党中央在十后也指出,社区管理作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创新活动,且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提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一定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目前,我国各地社区都在结合自身的情况总结出一些方法,这使得社区管理模式出现了两种方向:一是社区管理的自治化,按照自治的相关规定,通过除社区领导层以外的力量广泛参与进行社区自治,加强社区自治管理的能力,形成一项新兴的社区管理体制;二是在行政整合导向下,由政府管理其所属的资源并进行整合,强化基层政府的功能,形成行政化的社区管理体制。①政府的职能应该层层递进的展开,将上级领导部门的权力下放,提升基层领导层面的管理效率与水平。在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区管理建设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已具备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特点。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有三种,即政府行政主导管理模式、交叉型的管理模式以及自治性管理模式。在这三种模式当中,自治性管理模式最为广泛,社区内的各种事务由政府来约束组织,并为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事物的权利方面提供制度性的保障。②这说明政府的行为不同于社区的行为,二者是相对分离的。当前国内外发展的呈现一种多层面、多样化的趋势,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向自治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社区的进步与社会水平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西安市A社区管理现状分析

西安市A社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社区始建于2001年,占地20余万平方米,辖区内共有楼宇56栋,住户3275户,人口约10000余人,办公用房面积达550平方米。A社区是西安市第一批商品房,社区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区内绿化环境很好,周围交通便利。社区周边建有幼儿园、中小学、大型商场、医院等各种便利设施,方便居民的生活与出行。但是A社区已经是西安市内典型的老旧小区,住户多、人员流动大,很多硬件设施与管理的方针政策不能够与时俱进,滞后了社区的发展脚步。为此,社区基层领导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的调整并且创新传统的管理理念,更好地谋求社区发展,为居民服务。

(一)A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政府的投入不足。在社区的日常管理中,资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国外一些社区的发展规模庞大,运营情况良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资金的充裕,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而在笔者实地的调研走访中发现,A社区的资金来源形式过于单一,政府对于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并且也缺乏居民自身对社区建设的投入,这样一来,社区管理无法长期良性的进行运转,这样不利于高质量的工作完成,也不利于提高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其次是社区居民参与率低。社区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更是上级部门政府的职能性延伸。政府的工作报告逐层地下达至社区,再由街道办、公安等部门给居委会下达任务。在此基础上,社区基层的工作人员整日疲于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没有及时地听取了解社区居民的想法和需求,这就导致居民与社区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居民在社区内没有归属感,而社区也没有履行好自己应该满足居民的任务要求,绝大部分居民不了解社区具体的内涵和职能,不明白自己就是社区管理的主体,缺乏自我管理意识。长此以往,社区管理的事情变成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事情,居民群众对这些本应积极参与的事情无动于衷。最后是社区居民自治程度低。社区自治在城市社区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法,但如今,社区管理上面结构分化的不清晰造成社区居民没有自治管理的意识,没有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行为过程中来。这种情况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磨灭了社区居民心中原有的自治权利和微弱的自治意识,社区居民自治意识较弱,更多的是“坐享其成”,等待着政府及社区给自己提供各种服务和消费。社区居民应该更多的了解自己的社区,了解社区的管理方法和建设思路,这样才能形成社区人民的归属感,更好的协调社区与居民的关系。

(二)A社区管理创新所具备的条件

从主观条件上来看,一个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当中,社区的硬件设施是影响工作效率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A社区已经初具了以服务为主的社区管理的雏形,不断地开展促进社区居民再就业的职能活动以及其他一些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等活动。另外,街道办联合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社区的环境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此基础上,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不断地发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发展更多的志愿者为居民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在社区建设高起步的基础上努力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便捷。同时A社区作为周边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属辖区内有较大规模市属企业多个,同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40余个。社区居民的组成人员也大多是国有大型企业下岗职工和退休教职工社区居民。综合来看,社区周边居民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从客观条件上也能说明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政府已经意识到,在新型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对于城市社区管理建设的创新已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所以必须立足于当前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城市社区建设进行重新定义思考,加大投入力度,切实稳步地进行社区管理的创新建设,使创新真正应用于管理当中。自2000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文件与政策并且于2008年7月10日召开了西安市社区管理工作会议,与会代表众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区管理建设在当前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二、A社区管理方法创新应用

(一)社区管理创新思路与要求

A社区创新管理方法的主要思路是要以服务大众为中心,辅之以扩大自治化水平,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这个重点,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发达便捷的生活环境。并不断规范社区管理秩序,多角度整合社区资源,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机制,健全基层服务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整体综合服务能力,推动社区管理建设与居民生活协调发展,全方位地响应政府号召,共同促进社区管理创新的和谐发展。结合A社区的自身情况与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相适应,高效的创新社区管理理念,从思想出发,改变社区整体的治理方法与措施。创新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改变社区原有的参与方式,发展创新的宣传模式,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全部加入到社区工作中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创新居民参与的网络化,建立相关居民网络参与平台,提高民众的积极性。其次是规范管理社区方法的创新,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创新制度与相关政策,民主制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总结,处理好制度性建设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最后需要创新理念,服务当先。改变传统的社区管理理念,将“服务”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以人为本,以社区居民需求为第一服务宗旨,创新现代化的社区管理方法。要严格按照创新的新思路与新要求进行社区管理的建设,谨慎操作,有效率地提高管理水平。

(二)社区创新管理建设

首先打造“四大工程”,创新社区管理。以发扬社区优秀文化为主的道德工程,社区文化的宣扬不仅要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评判标准,还要引导居民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社区共同发展;以实现居民利益最大化为主的服务工程,社区居委会应全心全意、全方位地了解所有居民住户的需求,要积极地树立起服务当先的理念,切实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突破传统管理为目标的创新工程,要走出一条不同于过去的管理道路,在有效经验的基础上规范社区各个层面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的自治工程,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化的发展,要求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当中来。其次提高居民素质文化,创新社区学校。为了更好的创新社区管理方法,A社区开展了以提高居民素质文化,共创和谐家园为宗旨的社区学校活动。社区学校自成立以来,开设了一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比如法律、道德、生活科普、心理健康教育、在就业培训、舞蹈声乐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双课堂的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A社区人口居住密度大,又以流动人口和老年人口居多,因此在社区管理上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之后,尤其是在社区学校的开办之后,居民踊跃参与到社区工作中,在社区学员的带头下,改进不良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文明的社区环境。最后就是要规范领导层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社区领导层在各项工作中,十分注重基层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另外,在对党员干部的培训上,社区管理领导也开创了不同的方法,先后制定了居民公约、民主讨论会等条例,针对社区党员年龄偏大的群体,社区管理层组织了外出参观、摄影图片展、党课教育等活动,丰富了老年党员群体的生活,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群众活力。阵地的作用发挥一直是A社区工作开展的亮点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活动专栏,落实政府工作政策与任务,并且积极采纳居民意见,在社区内设立读报专栏,为居民群众学习和掌握政府工作政策提供更便捷的平台。

三、结论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6)

【关键词】 舆论导向 外界舆论导向 内在舆论导向 社会管理创新

建设和谐示范矿区需要舆论支持。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想成合力,加速和谐示范矿区建设。

1 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舆论导向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二是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三是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舆论导向的基本原则:党性原则;正面引导原则;真实性原则;分流原则;有度原则。正向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向舆论则对社会发展起到破坏和阻滞作用。

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对思想宣传工作部门和新闻单位提出的政治方向要求。思想宣传工作部门与新闻媒体在反映舆论、评介舆论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进行报道,对社会舆论所起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社会舆论是多样的复杂的,不可能完全纳入一个模式,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必然要求有一种代表社会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舆论导向。随着当代社会组织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不再仅仅通过各种组织和行政力量来推行,更多地要通过大众媒体来传播。以高超的政治艺术有效调控各种大众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多样化的社会舆论,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在大庆油田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中,就广大群众生活的小区而言,舆论导向大致分外界新闻媒体导向、物业宣传导向、居民自发言论导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导向等几种形式,几种形式各自形成体系,相互依存。外界新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报刊等等;物业宣传包括小区广播、电子显示屏、温馨提示、传单等;居民自发包括日常交流、邻里互动、活动室互动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根据政府上级部门要求下发的通知、通告、居民须知等等。舆论导向的载体和形成过程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保障。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能够正确的引导群众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大庆油田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中,舆论导向是传递党的方针路线的扬声器,是维护稳定的加固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加速器,是和谐示范小区发展进步的助推器。

党的十召开后,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管理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 外界舆论导向与内在舆论导向的相互关系

外界舆论导向,是指和谐示范矿区建设的小区以外的通过各种媒体介质形成的舆论导向,内在舆论导向是指经过一定积淀,在广大油田小区内由小区居民形成的特定的舆论环境和议论氛围。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管理住宅小区148个,全系统共为油田22.4万户、70万人口提供服务,占大庆的四分之一的人口,舆论导向在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外界舆论导向是宏观上的,带有引领作用,从而指导和影响内在舆论导向,内在舆论导向微观上的,是和谐示范矿区建设的有力保障。内在的舆论导向往往经由退休人员、在家留守人员、区域互动人员、流动人员等形成,因为这些人员相对于固定的时间、地点、人员构成,他们是内在舆论导向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

外界舆论导向通过各种媒体介质传播到小区内,内在舆论导向的形成则是消化吸收外界舆论导向的一个过程。党的十召开后,各种媒体是传播十精神的主要载体,外界舆论导开始发挥作用,而对会议精神的解读、领会很大一部分要靠内在舆论导向传播和积淀,这种表现形式体现在退休人员、在家留守人员等互相交流、口口相传、探讨问题上。在油田各个小区都有大大小小的党员联系服务站,这些服务站在内在舆论导向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党员联系服务站是广大非在岗党员、离退休人员、小区留守人员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家的相互交流、探讨为十会议精神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油田东湖八区、奔二小区、庆新小区等多个党员服务站里,由非在岗老党员自发组织的学习十精神小组,是外界舆论导向转化内在舆论导向的有力载体。

内在舆论导向,是在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交流,相互走动,邻里互动中逐渐形成了,油田的每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群体,在这样特定的群体内,形成了包涵自身特点、特色的舆论导向氛围。在油田物业管理三公司奔二小区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小区和谐建设的有力保障,奔二小区利用小区广播系统、电子显示屏、温馨提示等载体,积极营造小区舆论环境,为居民创造了可听、可看、可感的认知形式,把外界舆论导向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每个居民当中。

3 社会管理创新与舆论导向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管理创新是和谐示范矿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创新与舆论导向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者都是服务于矿区建设,其意义一定要立足于幸福百姓。对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有深刻认识和紧迫感;社会管理创新一定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从宏观入手并坚持将管群众向群众管进行转变。

舆论导向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扩大器,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媒体力量不可忽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很多利益矛盾,有的是由于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误导而引发的;有的是由直接利益冲突的当事人为争取支持和同情夸大其辞甚至捕风捉影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卷入矛盾冲突而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有关部门不愿、不敢、不会与媒体打交道,在出现危机后不知所措,一味封锁消息,频出错招,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坐失良机而激化的。从社会利益矛盾化解的实践看,舆论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3.1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构建群众和媒体有效引导的机制

在油田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与舆论导向紧密结合,东湖八区爱心大姐工作室成立至今,在扶老助残、关注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邻里调解等方面作用突出,爱心大姐工作室的成立,为和谐示范小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油田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随着外界舆论导向的不断扩大,油田各小区也相继设立了爱心大姐工作室。奔二党员联系服务站成立的爱心大姐工作室则把关爱少年儿童、帮助老会战、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放在首要位置,使奔二小区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3.2 大力宣传油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重大典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在基层,经验在基层,注意挖掘、宣传基层在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典型经验,是宣传舆论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油田物业管理二公司的综合服务体极具代表性,是油田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大庆电视台、局有线电视、各大报纸都相继报道了综合服务体的各项工作。综合服务体是指由物业提供经营场所,由物业、社会联合管理,主要业务包括居民日常费用的收缴、解决菜篮子问题、综合服务等,主要针对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最大限度的各项帮助,自从综合体开办以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3.3 加强突发事件的新闻舆论引导

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突发事件频发,为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是加强新社会管理的重大课件;如何减少负面舆论导向的影响,也是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一个挑战;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如何建立健全舆论导向机制,是今后一个时期应该解决的问题。在负面舆论导向未产生影响时,就应该利用小区党员联系服务站、综合服务体、物业的宣传手段、各种媒体等纠正错误,引导人们真确的理解、认识问题,从而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

4 如何利用、引导舆论导向建设和谐示范矿区

舆论导向不但与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还影响到和谐示范矿区的各个方面。新闻媒体、物业宣传、社区宣传、居民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等几个方面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的促进和谐示范矿区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载体、新闻媒体、物业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党员联系服务站,要重视舆论导向在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中的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形成一种既定的模式,向全国的居住小区推广。小区文化也是一种载体。是一个小的社会氛围。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比重逐年递增,作为内在舆论导向的主导者,老年人的舆论导向不容忽视。老年人在小区活动的越来越多,这一部分群体将是舆论导向的积极载体,而很多青少年儿童都由他们照顾,所以他们的舆论导向很大程度上将教育下一代,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下一代。

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舆论导向,让其在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1 发挥重大典型舆论导向作用

利用各种媒体,极力宣传各类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每一个人。油田矿区事业部举办的2013“感动家园人物”就是充分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选举出油田各小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典型,其中包括敬老爱老的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为青少年儿童创建学习园地的老人、小区里文化达人等等,对这些社会道德模范、公益模范、孝心模范的广泛宣传,极大提高了油田职工乃至大庆人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他们就鲜明的活在我们身边,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影响了周围的人、邻里、小区乃至整个社会,通过他们的思想、话语、行动扩大舆论导向的正能量,从而引领社会朝着健康、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对典型人物的广泛宣传是建设和谐示范矿区的强力精神保障。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7)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卫生服务营销能力的方法。方法:对180名参加全科医学培训社区医生和护士,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教学,并在教学前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服务的概念、方式、方法、作用的知晓情况。结果:社区医生和护士对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的基本知晓率从教学前的9.24%提高到教学后的66.75%。 结论: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安排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管理教学内容,是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学;社区医生护士;社区卫生服务营销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an intervention and explore way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marketing capabilities of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Methods: 180 community health doctors and nurses participated the workshop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rketing. We undertook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about concepts, methods and function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rketing. Results: The knowledge of 180 community health doctors and nurse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rketing improved from 9.24% prior to the workshop to 66.75% after the workshop. Conclusion: Incorporating service marketing in general practice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rketing.

【Key words】Entire section medicine; Teaching; Community doctor nurs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rketing

社区医生和护士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实践者,全科医学教学是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整体水平的必要措施。我院对2008年全省全科医生骨干培训班及2009年全省社区护理培训班学员共180人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服务知识教学,并在教学前后进行了关于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的问卷调查,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干预对象:接受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培训的学员均来自湖南省各地、市、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护士共180人,其中社区医生135人,社区护士45人。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3岁。中专学历36人,大专学历者136人,本科学历10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3-10年,平均从业时间6.5年。

1.2 调查方法

1.2.1 根据吉林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需求调查表《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知识和技能情况问卷表》内容制作。我们对原调查表进行了增减,删除了部分全科医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增加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管理知识一项。这样,问卷表共包括5部分:一般现状、教育现状、职业满意度、全科医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及需求现状、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知晓情况及需求现状。

1.2.2 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理论授课前后分别发给每位学员相同内容的问卷表1张,前后各180份,共360份。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实填写,当场回收问卷表,回收率100%。

1.3 措施

1.3.1 争取卫生行政部门及全科医学教学机构的支持,把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及意识的传播纳入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日常培训的规划中。

1.3.2 改变社区医务人员的营销观念和意识。讲解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管理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医生护士履行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的必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1.3.3 上课开始时请学员说说自己对于营销概念的理解,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医院营销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与营销的关系等,调动大家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3.4 阐述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是根据服务需求,是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而非单纯谋取经济利益的举措,也并不是商人的专利。营销管理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1.3.5 根据卫生部全科医生培训规划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为学员讲授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管理的概论、营销体系、营销运营策略、市场分析、顾客的期望、营销管理等内容,提高学员对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水平。

1.4 统计方法:将回收的问卷表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x2检验,p

结果显示,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的基本知晓率在接受培训前仅为9.24%,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培训后其基本知晓率达66.75%。

2 讨论

2.1 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的,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促进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

2.2 国家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引导,全科医学教学机构合理安排相关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理论课程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是提高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卫生服务营销知识及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3 随着医疗改革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国家提倡医疗机构可以为政府办医院、民营医院、合资医院等,医疗服务产品各具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各医院自身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向居民推销医疗服务产品,掌握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知识至关重要。

2.4 社区卫生医务人员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具有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职责。那么,

如何优化组合社区卫生服务产品,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5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团队营销管理水平,管理者的作用对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是至关重要。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社区医务人员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管理知识非常贫乏,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营销作为一种对服务工作进行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还未普及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作为社区医务人员,他们的服务策略、服务方式、服务能力都将直接影响到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质量。

所以,政府在开办的全科医学教学中应加大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管理知识的授课力度,对社区医务人员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落实卫生服务产品营销措施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树起,杨文秀.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