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08 19:19:51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篇(1)

少先队工作不是孤立的,少先队组织要真正成为学习的学校,自由的王国,快乐的天地,创造的舞台,成长的摇篮,就一定要依托社区,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这不仅可以使少先队进一步活跃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从而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第四次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通过新的队章修改案,队章中的第十一条提出"在学校、社区建立大队或中队,中队下设小队",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在社区开展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而少先队如何依托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呢?下面,我以厦门市开元区洪文社区少先队工作为例来谈谈如何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一、熟悉社区情况,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的广阔天地,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社区少先队工作的一大优势,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社区,熟悉社区的基本概况,了解社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做到物尽其用,资源共享。二、开展宣传活动,倡导社区全民参与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要转变这种陈腐的观念,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教育。为此,我校在学生中、家长中广泛宣传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举行隆重的社区少工委成立大会,邀请社区各界人士与学生家长参加,同时,聘请他们为少工委组织机构成员。这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自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能。三、建立组织机构,规范社区少先队管理

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少先队活动是一件好事,但处于自发状态的社区少先队工作如果缺乏系统管理,就会与学校工作衔接不够,社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就不尽合理,诸多因素制约社区少先队的发展,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是极有必要的.机构包括名誉顾问、顾问、主任、副主任、委员、社区辅导员等,由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负责人,各学校的校长、总辅导员及一些热心人士组成,他们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各展所能,为社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上的强有力支持,并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四、制定活动计划,有序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社区少先队教育虽然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但在活动安排上也应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结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又要从社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强人所难,影响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秩序、生产进度,当然,如果遇到突然状况,还可以灵活进行调整。五、结合学校教育,提高社区教育的实效

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同为个体,但又密不可分。在开展社区少先队活动时,还要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除此以外,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结合少儿关心的问题,社会关注的话题,抓住少儿的兴奋点,设计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如:学雷锋活动日,在学校进行宣传教育,然后带领"社区小雷锋队"走上街头,尊老爱幼,帮助有困难的人;植树节,让"小农业能手队"到农技所等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并动手植树栽花,绿化社区,美化社区;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时,请派出所人员,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六、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及时总结活动经验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篇(2)

一、 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社区成立初时就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了日常工作归档意识,认真钻研档案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所有档案资料专柜存放,专人保管定期对其数量和保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规范使用管理程序,定期对档案资料除尘消毒,保持档案的整洁性和完整性。

二、 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理念,本着我组织,我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开展了独生子女才艺表演比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提高了居民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树立全新理念,深化宣传教育服务。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要做到育龄群众之所想,之所急,和管理于服务中,以优质服务促进节育措施,落实以优质服务推进婚育观念转变,以优质服务让育龄群众满意。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依托协会组织,服务社区广大群众,社区实现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优质服务,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少不了,为发挥协会作用,在社区内特设置了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随时为广大育龄群众发放避孕药物。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三、 人口普查工作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篇(3)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城市管理执法行政工作。打造了一只高素质、能战斗的执法队伍,形成了有效的工作合力,使得每次活动都能够齐心同力,善始善终地完成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组织集中行动12次,依法强拆违章建筑60余处,累计万余平米方,处理各种投诉纠纷20余起,并确保每次活动干净彻底,不留后遗症。其次,参加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组织清理整顿不合规集贸市场和摊点群治理60余次。

(二)环卫工作。借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之机,围绕市环卫一体化大形势,在提高标准档次上下了功夫,使全处整体面貌大有改观。全年共整治垃圾死角100余处,处理垃圾10000立方,完成数字化城管督导单200余份,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其次,圆满完成了潍坊市提出的1000个城乡环卫一体化标准化管理村的创建工作,街道抽检1个村,未提出任何问题。

(三)社区管理工作。今年列入全市改造计划的小区共48个,63个项目,8926户,涉及供热、供水、燃气。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协调各有关社区、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联系水、暖、气施工企业,从项目筛选、申报,到现场勘测、入户对接、落实确定、资金收缴、民事协调,到具体施工,都认真对待,逐一落实。目前已完成38个小区的收费工作,其中16个供暖项目收费全部完成,施工接近尾声,确保按时供暖。

二、2019年工作计划

根据领导分工安排,继续抓好所分管的分内工作,工程项目抓进度,中心工作抓效率,科室工作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管行政执法工作。重点整治摊点群,把辖区内的集贸市场和小区内乱摆乱放作为执法工作重心,通过疏导和行政执法,彻底根治重要道路上的摆摊设点。对违章建筑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处,拆除一处,既不让其扩大蔓延,又能在面上通过强拆起到震慑作用,从根本上杜绝违章建设发生。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篇(4)

一、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介绍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人口出现了增加,社区从200年起到今年月底为止,社区人口上涨了%,其中,本市人口占%,外来务工人员占%。社区从去年月起至2010年月底为止,共有新生儿人,其中,本地,外来人员,一孩人,二孩人,多孩人。从调查数据看,社区计划生育总体情况好于以往。

二、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社区计生工作者,在计划生育这一方面特别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发展观,要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体地位,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社区居民应承担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办事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检查、“关爱女孩”等方面的需求。强化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知晓率,达到促进社区居民家庭幸福,生活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健康和社区居民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目的。

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在管理上,提倡“共同参与,综合治理”原则:

1、提高宣传服务水平,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宣传避孕节育知识等内容;

2、提供技术服务,利用健康检查这个过程,为广大育龄群众普查妇科病。真正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

3、在办理生育证时提供服务。符合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应及时办理生育证,同时要把握好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更要及时了解,模清生育动态,纳入管理并宣传持证生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宣传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等内容,让她们能真真得到社区的服务,更好地使社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三、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一)对于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

在社区计生工作中,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的流劝人口成分主要是来我市打工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市内的流动人口主要以南部县区到北部县区打工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和到榆林随孩子读书的家庭为主,是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和孩子教育现状而流动。流出的主要以在外地经商、大中专毕业生和部分先富起来的在外地定居的家属、亲戚为主,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流动。

针对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专门加强流动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逐步完善计划生育管理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社区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基础,流动人口育龄群众为中心,融宣传、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体系。其具体工作实施办法如下:

1、建立《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登记和办理制度。一是积极查验《婚育证明》,同时采取计生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实行办证制约等手段督促外地人员办理原籍《婚育证明》,努力提高持证率。二是为本地离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办理《婚育证明》。这项措施不仅有助于了解流入和流出人口的婚育情况,而且给管理工作减轻了许多重复的程序和负担。

2、建立基础资料和报表工作制度。该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定期到规定的区域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及时了解最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包括流入人口的未婚女性、已婚育妇情况,

男性人数,持证人数,期内生育,以及流出人口数,他们的相关情况等。同时还要把这些资料大体情况登记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表》中,至于细节则进入《流入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登记表》中备案,包含有姓名、性别、身份证、婚姻状况、户籍、流入时间、婚育证明办理情况、最小孩子出生情况、节育措施等等。最后还要输入到电子报表中,以实现网络化管理。这一实施

办法细化、落实了计划生育政策,强化了人们计划生育意识,提高了觉悟,给计生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有利于上级加强对下级开展工作的监督。

3、建立“计划一起制定,工作分开实施,问题共同解决”的合作与分工并存的工作体系。在居委会主任和计划生育主任的双重领导下,计生小组成员分管几个不同的区域,负责该区域的流动人口最新情况的调查、计划生育方面的宣传教导,向有需要的人发放免费的避孕工具和药物,帮助解决外来人口的疑难问题,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等等。不同成员将收集来的资料一起汇总,共同把报表制作出来,同时对于遇到的比较棘手的情况共同分析处理,当然如果某一段时期某个区域任务很繁重,其他的组员必须义不容辞地加入进去。分工增强了各自的责任感,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合作又增进了团结,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好基础工作。一是做好辖区外来人口药具规划,在日常工作中免费向外来人员发放。例如向育龄妇女免费发放,通知并督促一胎做好上环、二胎做好结扎等。二是对有生育规划、计划在本社区生育的外来人员,应其要求,为其出具《生育服务联系单》,方便其做好生育前的就医保健。这项措施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方针,受到了外来人口的热烈欢迎。

5、优化宣传服务,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一是定期组织外来人员学习法律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二是建立固定宣传阵地,利用橱窗、板报,搞好静态宣传;三是经常发放计生宣传资料、手册等。经常化、生动化的宣传,使外来人口了解了更多的现行计生政策法规,提高了他们的知法、守法意识,达到了自我约束、自觉执行计生政策、法规的目的。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区计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

为加强城市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今年以来,社区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了社区计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最早掌握第一手信息

在住宅小区筹建时即与开发商签订提供业主情况和计生服务场地的协议,切实做到了入住一户管理一户。同时,对育龄妇女实行分类管理,把育龄妇女信息及时录入微机,使每家每户的情况一目了然;物业公司管理员通过购、租房手续的办理、水电费的收缴等措施,及时掌握入住人员情况,并通报社区计生管理人员,实现了信息共享。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入户,联合为业主提供计生、治安、家政、防疫、就业、子女入学入托、健康咨询等各项优质服务。以上举措提高了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杜绝了漏管、漏报,使各项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增加计生工作责任心

首先建立了干部包社区分管制度,坚持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次现场调研,每季度一次抽查,每半年一次总结,确保问题发现整改及时,业务指导直接到位。其次,与社区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社区党、政一把手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责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严格落实“一票否决”、“黄牌警告”制度。再次,通过聘用计生信息员,实现了人员与职责的统一,工作实绩与工资待遇的统一,充分调动了计生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漏洞,确保了商住小区、零星楼座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的落实。再次社区与物业签订安全生产、治安、环境卫生、流动人口等工作综合协议书,把“一票否决”制度引入管理职责中,实施检查考核,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问题,实行奖惩兑现,提高物业公司的工作主动性,协助计生信息员建立健全小区育龄妇女档案,利用居民入住登记的优势,一旦发现新入住或搬出小区的育龄妇女就及时通知信息员进行登记;利用收水、电费等时机,信息员把避孕药具送到居民手中,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实现共赢局面

社区针对物业公司打造高端物业品牌的需求,社区把提升物业公司的品牌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把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服务体系之中,与“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小区内设立了计划生育宣传牌,印制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宣传品,积极组织好小区居民参与计划生育免费查体、免费领取避孕药具、免费孕检等服务项目,通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赢得了住户的信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拉近了小区居民与物业公司的距离,在提高了物业公司形象的同时又全面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普及率。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篇(5)

努力提高城市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川汇区辖5街4镇,5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7万人。全区共有流动人口2.2万人,其中流入人口2万人。近年来,针对城市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计生部门的指导下,紧紧抓住社区建设的有力时机,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制,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做为全区计生工作的突破点,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我局被国家计生委授于“计划生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省、市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审时度势,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计划生育工作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近年来,我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即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也增加了计划生育工作难度;企业改革中裁减或撤消了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人员,、弱化了计划生育管理力度;同时出现大批下岗职工;城市改造、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使人户分离现象加剧;因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带来的离婚再婚、未婚先孕、意外妊娠等现象增多,城市居民更加关心自身的生命质量、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关心优生、优育、优教;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位的一些职能逐步转向社会,转向社区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改革和调整过期作废熟悉的已控制人口增长为主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从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型势的要求,才能开创我区计划生育新局面。几年来,我们根据计划生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计划生育自身的要求,立足基层,积极探索,大胆推行了“四项改革”,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进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改革。早在2002年,我区就开展了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试点工作,改变过去行政命令、一刀切的管理要求,让群众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节育措施,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区范围内由点到面稳步推广目前,全区已有三分之二的村、社区实行了知情选择。二是一孩生育指标方面的改革。2003年,开始在城市将一孩生育指标审批权限的下放给企业,由企业自主管理,改变过去那种多头管理,程序复杂的领证方式,方便了职工,服务了社会。在此基础上,2004年我们又开展取消一孩生育证管理试点工作。根据试点情况来看,达到了“政府指导、单位调控、综合服务、方便群众”的目的。三是进行了生殖健康方面的改革。2003年,我区将《生育证》改为《生殖健康服务证》,突出了科普知识,优生优育方面的宣传服务。变由群众上门领证为送证上门服务、受到了育龄群众的普遍欢迎。四是结合社区建设,进行社区计划生育改革。今年,我们在新组建的社区指导社区制定自治章程,引导社区进行居务公开,面向社区推广优质服务,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对计划生育工作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通过开展“四项改革”,使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在工作机制上,由单纯以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在工作体制上,由单纯依靠计生部门向依靠党政领导与相关部门综合治理转变,增强了计生工作的群众性;在工作方法上,由注重管少数人向管好少数人与服务多数人转变,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程度。

二、依托社区,加强城市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为抓住社区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将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将计划生育工作及时切入社区建设之中。在社区成立之初,我们认真学习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城市社区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准确把握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首先,我们根据全区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专题汇报了在社区建设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加强计划生育社区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社区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其次向区委、区政府建议,组织召开了全区城市社区计生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民政、工商、公安、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意见,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是深入社区,加强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首先,指导新组建的社区居委会普遍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居委会主任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设1名计划生育专职副主任,配备了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目前,全区57个社区居委会全部落实了计划生育专职副主任。为了使新上岗的社区干部尽快适应计划生育工作,我们与区民政局连手,统一组织对全区200多名社区干部进行了培训。此外,指导社区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扩充社区志愿者队伍。其次,指导社区加强服务建设。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指导社区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人口学校、技术服务室、协会“会员之家”等,为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宣传教育、优质服务搭造平台。再次,指导社区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依据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社区制定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章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指导社区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作用,使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方面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三是,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社区”活动。我们从知情选择、居民自治、综合治理等方面着手,各有侧重地开展计划生育试点工作。在试点的社区取得经验后,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再全面推广,并按照“四无、六好、三落实”的工作要求,规范标准,实行动态考核。在考核中,我们把社区居民自治开展情况和居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区57个社区居委会中,有个社区达到了计划生育合格社区的标准。我们通过以上方式,抓点带面,确保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推进。

三、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今年是“计划生育法制年”,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了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活动。结合“四五”普法,在全区开展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赛等形式,增强了干部群众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教育各级计生干部树立四种观念,即:群众观念、服务观念、法制观念、权益观念,始终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计生工作的标准,把广大育龄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通知》、《关于规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的通知》、《贯彻执行“七个不准”,加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通知》等五份文件,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评议和考核制度。与镇、街道办事处签订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合同,落实工作责任。镇、街建立了计划生育政(居)务公开栏,设立了服务监督电话10部。实行计划生育“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即:生育政策、生育指标、生育对象、处罚标准、节育对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计生执法工作透明度。四是监督检查,抓好落实。区上成立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全区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四次检查。坚决查假治假,严肃处理违纪违法问题,使为城市计生工作管理逐步步入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强化措施,综合治理,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城市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区上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坚持与常住户一样,实行同管理、同检查、同考核、同奖罚。根据基层工作实际,组织协调工商、公安、民政、城建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齐抓共管。在日常管理中我们总结出了七项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一是推行楼栋管理制度。下发了《计划生育楼栋管理办法》,各楼栋推举楼长全面负责,每单元指定专人管理。二是实行警计联防管理。在社区建立计划生育、公安部门综合治理流动人口办公室,建立警民联系点,把计划生育与综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实行双向管理。按照流入与流出并重的原则,双向把关,双向反馈,双向管理。双向把关:即规定凡外出经商或做工的人员必须在户籍地镇、办事处计生部门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签订合同,确定联系地点,查访时间。同时,将计生情况登记表、合同、计生证明、身份证、结婚证、孕情通报单及《委托代管协议书》等立卷归档。对流入本地区的人员,一律查验原籍乡镇计生办以上有关部门签发的《婚育证》,做到“流而不失、动而有控”。双向反馈:即凡外出流动人口、做到定期检查孕情、环情、尤其对20-49岁生育旺盛期的已婚育龄妇女,要求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定期到流入地乡(镇)以上卫生院、计生服务站进行孕情、环情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双向管理:即凡需长期外出或居住在外地的已婚育龄妇女,一律由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双向签订《委托代管协议书》,对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一旦发现计划外怀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四是加强网络建设。社区居民小组、街道、楼栋、物业小区等都设立了计划生育宣传员和中心户长,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信息灵通、管理到位。五是落实企业法定代表责任制,把居住地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当地街道办事处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六是严格实行“一证管多证”制度。即流动人口必须先办理、交验《婚姻证明》,然后才能办理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等其他证照。七是坚持每季度对流动人口进行一次清理清查,各镇、街道办事处均组织了以工商、公安、民政、卫生、城管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活动,明确责任,相互配合,专项治理,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

五、依托社区,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开展优质服务作为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科学管理、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一,提供计划生育宣传服务。

我们始终坚持宣传教育为先导,不断改进宣传模式,全面开展“温馨宣传,贴心服务,连心教育”,提倡理解人,尊重人,以温馨的标语口号,架起心灵沟通之桥,密切同群众的关系。把面对面上门宣传作为重点,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说一句知心话,送一份宣传品,办一件实心事,解一个难心题。将计生宣传服务和创建新型生育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计生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各村(居)委会在辖区内的摊点、巷道和醒目的地方刷写永久性标语,在楼栋间张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向经营摊点发放宣传资料,使广大群众和流动人口自觉执行计生政策。

二,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我们坚持开展B超检查和妇科检查服务,免费为育龄妇女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免费为流动人口查验婚育证明,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避孕方法指导,努力减少外来育龄妇女怀孕率、流产率,从而不断提高外来育龄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和能力。

三,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篇(6)

在此共识下,建邺区计生局及时进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按照国家计生委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新机制,经共同努力,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试点社区特色的“行政指导、形成制度,社区为主、整合联动,信息互通、协同管理,综合服务、满足需求”的工作机制。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4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

“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年度的工作安排等事宜。

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

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二)围绕社区重心,资源整合联动。我们在认真分析驻玉兰里社区的125家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把125家企事业单位分成了指导性的管理单位和委托性的管理单位两种类型,针对各家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楼栋长、会员小组长的号召、带动作用,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逐步形成了社区内资源共享、各方联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局面。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一是通过街道与企业签订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通过社区与47家企业签订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企业计生管理措施,特别是明确在社区计生管理中的职责,用法律约束力取代单位和户口的约束力。三是成立47家企业参加的驻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联系会,制定了联系会的章程,推荐了联系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由联系会成员单位来共同研讨、交流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信息通报、计生政策宣传等计生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并对签订的“计生工作双向服务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四是制定企业与社区计划生育信息联系单,指定专人定期上报,社区根据联系单上的服务需求做好服务安排。五是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中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发挥计生协会群众组织的特点和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功能,提高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意识。

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力度日益减弱,加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增加,使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从玉兰里社区的125家驻区单位看,只有47家单位的职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其他的78家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基本上都没有承担起计划生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和责任,使其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人管的真空地带。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单一的行政指令对其不具有威严性,对这些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漏洞,仅仅依靠街道来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包揽不下来。依靠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单位负责”,往往会落空。到底怎么办?我们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整合社区资源,把社区内78家个体经营户当作社区的“自管”对象,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纳入社区的“自管”范围,享受与社区居民同等的管理和服务待遇。指导78家个体经营户与社区签订计划生育委托管理协议书,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应尽的义务,并把78家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计划生育管理片,每个片推荐产生了一个片长,由片长把各片的计生信息报告单定期反馈给社区,由社区定期向个体工商户、“三人公司五人店”进行计生的宣传教育、计生信息的沟通和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以及参加常规性的环孕情检查等计生优质服务,做到计生社区划片管理“包管到片”、“服务到人”。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组织合成整体合力,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切实尊重他们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计生协组织的自治功能,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形成社区居民、企业职工、流动人口在社区内相互监督和服务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在计划生育、少生优生、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使社区内人人都能自觉参与计划生育,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为社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建立信息互通,协同各家管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计生优质服务,为使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更好地建立并实现信息的正常变更,创建完善的信息交流网络,我们把理顺信息反馈渠道作为重点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作了专门的规定。

1、建立信息报告单制度。为保证企业信息采集的准确度,我们对驻区单位中规模较大或有主管部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等指定了专门的计生信息员,负责将本单位每月发生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上报社区,畅通了驻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口和“三人公司五人店”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

2、理顺信息交换渠道。为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条理性,我们重点梳理了企业职工的信息录入渠道,分为4种情况:一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又居住在同一社区的职工信息录入本社区育龄妇女信息库。二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同一街道内不同社区的职工信息,通过社区信息员进行社区间的信息交换。三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本区不同街道的职工信息,由社区信息员送到本街道进行街道间的信息互换。四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而居住在外区县的职工信息,则由其居住地社区采集录入其信息。

3、根据信息制定工作措施。社区指派专人每月到街道计生办提取民政、卫生等部门提供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加上社区平时为常住人口上报户口出具证明时掌握的出生信息,通过集中分解、核实后,再反馈到街道计生办。社区在掌握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辖区内所有育龄妇女的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台帐设立计生工作簿,实行微机化管理。我们根据电子台帐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并根据不同类型育龄妇女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

经实践证明,这种社区直接获取信息,形成街道、社区间的信息交换的做法,与以往通过民政、卫生等部门获取信息的做法相比较,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更高。社区通过单位上报的信息联系单,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育龄妇女的最新信息,直接进行分类整理并录入微机,进行信息的交换,不仅缩短了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并且节省了工作时间;不仅减轻了社区的工作负担,还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为育龄人群提供及时而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的优质服务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平台。据调查,90%的单位职员都很满意这种做法。

(四)提供综合服务,满足多方需求。为真正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托社区、面向家庭、服务到人”的工作原则,我们注意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把社区内5种情况的人员列为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人户同在的纯居民,人在户口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员,流动人口,工作和居住同在的职工,委托管理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找准了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彻底消除服务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增强试点工作中服务目标的针对性和确定性,并针对不同服务对象采取不同服务手段。依托信息,整合社区资源,把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以及对生产、生活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帮扶等综合服务,全面融入到社区服务体系之中。

1、以信息为引导,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优质服务。采集信息的目的在于把握群众的需求,并用以指导管理、引导服务,使计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最终赢得群众满意,我们注意通过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包括人户同在的纯居民、人在户口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员、工作和居住同在的职工、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4种类型的人员计划生育服务需求点,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开展多元化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上门巡回服务。根据信息对重点服务对象上门指导服务,对弱势育龄群体定期巡回访视,赠送药品、宣传卞片、宣传纸杯等的形式,提醒注意事项和计划生育的生殖保健知识,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真情。二是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使群众享受到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给全区育龄妇女发放环情、孕情检查服务证人手一份,方便她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免费检查,此举受到了育龄人群的普遍欢迎。

2、以查验《婚育证明》为主线,对流动人口开展人性化真情服务。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与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加剧,这些人员都汇聚在城市的社区,而且居无定所,给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隐患。从玉兰里社区来看,这部分人已占到社区总人数的20%,目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些人员离开户籍地后,户籍地所在的社委会根本无法了解其婚姻、生育、节育情况,实施管理更无从谈起,现有的以户籍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难以发挥效力。为避免出现流动人口漏管、失管现象,我们以查验婚育证明为主线,把流动人口纳入社区,开展具有人性化的现居地管理模式,同户籍人口一样“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首先,通过建立流动人口档案,促进对居住在社区内的育龄人群进行查证、验证、办证。通过认真的查证、验证,可以使很多隐藏在正常层面下的计划外生育情况“浮出水面”,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其次,依托社区流管站,形成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氛围。在社区流管站设立计生窗口,并指定专人负责。委托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迁户口、营业执照、就业培训和发放劳动就业证等过程中查验婚育证明,对无证者,及时告知社区流管站,由社区流管站为其办理南京市《婚育服务证明》,社区依据此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第三,对居住稳定特别是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外来育龄妇女建卡进机,同户籍人员一样普及知识,提供服务,并定期采集和变更有机计生信息。第四,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优势,为流动人口提供孕情、环情检查和生殖保健等技术服务,使他们享受到和当地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三、试点中的矛盾和问题。

以上是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看到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鼓舞,但是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一)部分企业观念未转变,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给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在这次试点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职员对社委会的工作比较配合。相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有稳定工作的人员,他们认为自己有单位、有组织,社委会没有权力“管”他们,不愿接受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支持和了解社委会的工作,不愿接受社委会的服务,势必会给今后现居地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相关的人口统计、工作程序不健全,工作困难很大。由于实施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推行的试点工作也处于探索期。因此,在生育、节育的统计方面,如何实现育龄妇女单位、户籍地、现居住地之间的口径统一、信息的及时反馈、相互通报情况,避免数据的错、漏和重复等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社区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经费不足。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必然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才能顺利地运行,从而保证成效的取得。否则,推行“以社区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名存实亡。

(四)积聚在社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向城市,汇聚在社区,但由于他们在城市求职难、工作不稳定、居住不固定,流动性非常大,缺少组织管理,不仅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给社区带来了安全隐患。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联系,制定优惠政策,切实关心、关爱他们的生产、生活,积极引导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几点启示。

看到成效,就能受到鼓舞、增强信心。认识矛盾和问题,就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查研究,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和鼓励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理清计划生育、工商、劳动、卫生、民政、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在法律框架下的职责,规范街道、属地单位、社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构建部门、单位对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撑。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转变群众融入社区、共驻共建社区的观念。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应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认识社区,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让社区内单位及居民、流动人口积极参与、支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真正变成群众工作,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三)加强信息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推行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只靠计生一个部门很难,必须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的信息平台。如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应把向计生部门定期报送婴儿出生、上报户口、户口迁移、取育手术、婚姻登记等信息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全面了解现居住地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

(四)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不配合计生工作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街道要关心支持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对少数计生管理工作淡薄、不支持计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街道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单位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社区推进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结合实际,加大对开展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紧密地结合,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使参训人员切实认清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能够从老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自觉地进入“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中来;要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对各有关成员单位等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非常明了的认识,为他们能更有序地开展好工作提供“指路明灯”和理论保障。版权所有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篇(7)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分析我县社区建设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计划生育进社区工作,推动城区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快推进社区建设

我县社区建设从2003年开始启动,经过各级各单位的积极努力,取得明显成效。邢侗街道10个社区居委会都配齐了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场所,制定了有关工作规章制度,社区工作已全面铺开,逐步深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大力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不仅广大居民的认识有待提高,而且一些驻区单位的领导认识也不到位,配合力度不够,缺乏“共建意识”,有的单位至今没有成立社区网点办公室,直接影响了社区整体建设步伐。二是社区办公条件和设施比较简陋。有的社区办公场所狭小,有的社区租赁单位的房屋,多数社区占用四关四街的办公场所。由于活动场所限制,大部分社区还没有自己的社区居民活动室等公益设施,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限制。三是社区经费严重不足。部分社区干部的待遇没有解决,楼长、巷长、居民小组长的补助没有落实。四是社区管理许多方面不到位。下岗职工、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存在“空档”,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比较混乱,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加快城市的发展,抓好社区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社区建设搞得如何,不仅关系到我县“撤县设市”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各单位和城区广大居民务必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尽心竭力地把社区建设好。

我县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加强城市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完善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环境舒适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设施配套、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当前,我县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农村管理体制特点。街道、居委会建制时间不长,组织机构不健全,功能发挥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会后我县社区建设的重点放在建立完善街道、居委会工作体制上来。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街道、居委会班子的生机和活力。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强化块块职能,通过下放管理权限,下移管理重心,使街道对管辖区内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事务负总责,充分发挥街道在管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职能。要打破“村改居”后居委会只负责原村民的工作模式,将经济实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管理、服务工作分开,促进社区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转变,把“村改居”纳入城市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居委会。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加紧建设适应小城市特点的社区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社区设施,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大力发展“居办经济”,不断增强社区居委会的实力、活力和凝聚力。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多为社区居民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强化社区管理职能,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培育功能完善的街道社区,不断提升社区管理的标准和水平。要健全社区管理考核制度,将所有驻区单位都列入社区考核范围,增强各级各单位的参与意识、共建意识,全力打造上下一盘棋、合力建社区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计生进社区工作

我县从2004年10月份开始实行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许多方面还没有落实到位。社区计生管理是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要以计生进社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区计生管理工作水平,以此完善社区功能,推进社区建设。

(一)计划生育进社区的基本原则。城区计划生育进社区是指将城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驻临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县计生局直接管理,转变为邢侗街道10个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今后,驻社区各单位凡是办理新婚、生育计划、新生儿落户等有关手续,都必须经过各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核或出具证明。原有的各项计生管理制度不变,尤其要坚持例会制度、定期报表制度。各单位的计生专职人员要坚持每月1号到所在的社区参加例会,各种计生报表按原来规定的时间,及时报各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办公室。从7月份开始,各单位育龄群众的健康查体,由邢侗街道办事处具体安排。各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将城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村内居民,纳入有效的管理与服务,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形成“社区管理、单位负责”的计划生育管理新体制。

(二)健全组织网络,确保“计生进社区”新体制的有效运行。县委、县政府决定自今年7月份开始,在我县城区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进社区的管理体制。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计生局要帮助各个社区居委会建立起计划生育办公室,形成邢侗街道办事处——各社区居委会计生办——单位计生办和村计生主任的三级管理网络。邢侗街道办事处要选用年富力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同志,从事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工作,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驻临单位、民营企业都要配备专职计生主任。会后,各单位要将确定的专职计生主任名单,报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县计生局要组织精干力量对新上任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她们尽快熟悉和掌握计划生育业务,及早进入工作状态。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工作的开展。从7月份开始,没有邢侗街道社区居委会的手续,公安部门不再为城区人口办理落户、户口迁移等事项。

(三)明确责任范围,实现城区无缝覆盖。县委、县政府对这次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改革工作非常重视,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计生进社区”的意见》,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意见》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在此,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管理范围是:1、本单位在职干部职工的计划生育工作。2、本单位家属院住户和有产权的沿街门店商户的计划生育工作。单位开发的家属院、沿街门店不在同一社区的,要安排专人分别向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城区各村庄管理范围是:1、本辖区内常住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2、本辖区内流动人口、下岗职工、失业和无业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3、本辖区内法人单位管理范围以外的沿街门店的计划生育工作。对于无单位,又不在各村庄管理范围内的,由各社区居委会指定专人管理。各社区居委会要切实加强对城区各单位、村庄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县计生局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确保计划生育进社区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四)摸清底数,加强监督考核。实行“计生进社区”,摸清底数是关键。会后,要立即对城区范围内所有单位、工厂院校、沿街门店、城区内村庄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清查。清查前,各单位要把育龄群众的底数报到所在的社区。此次清查由邢侗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具体实施,主要摸清三个底数:一是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底数;二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底数;三是破产单位人员、下岗、失业、无业、口袋户口等特殊人群的底数。各单位要积极配合这次全面清理清查工作,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采取自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全面准确地掌握育龄妇女的基础信息,为今后的科学决策、实施管理和计生服务提供准确依据。这次清查,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专职计生主任要靠上具体组织实施,清查结果由单位“一把手”签字后,交所在的社区居委会计生办公室。清查结束后,县委、县政府将组织专门力量对这次清查工作进行验收,发现敷衍应付、走过场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对清查中发现的2006年6月底以前政策外出生,属单位故意隐瞒的,将给予所在单位黄牌警告或纳入重点管理,并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实行“计生进社区”后,邢侗街道要与单位、村庄签定《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单位、村庄的主要负责人、计生主任都要在责任书上签字。各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责任书的要求抓好落实,凡是原来处于“空档”的通过清理后,都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落实单位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哪个单位出了问题,追究哪个单位“一把手”的责任。对新开发的居民楼,按照“谁开发、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其开发单位及物业管理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小区住户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外地客商开发的,由外地客商负责管理,开发客商走后,谁的地盘谁负责管理。县委、县政府将组织专门力量,每半年对城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将具体到各单位,并将考核结果,连同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和计生主任的姓名,通报县五大班子领导及各单位。对年终考核完不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目标的,县委、县政府将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大会上通报批评,并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领导,确保社区建设和“计生进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社区建设和“计生进社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城市管理体制和城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齐抓共管。每一个居民都是直接参与者,不是旁观者,都有责任、有义务深入其中,叫响“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按照上级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和社区计生工作新路子,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县的社区建设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要通过广播、宣传车、散发宣传单、设立永久性宣传栏、悬挂条幅、文艺宣传队和制作电视专题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新世纪广场、邢侗公园等场所和重大节日,做到四个确保:确保周周有活动,确保居居有活动,确保电视台周周有节目,确保临邑大众期期有报道。今年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一次“社区建设宣传月”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大造声势,牢固树立城区居民的社区观念和意识,进一步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邢侗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单位要以“双进(宣传教育进村、婚育新风进家)”、“双建(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幸福文明家庭)”活动为载体,搞好“计生进社区”的宣传活动。各社区居委会要建立计划生育宣传图版和宣传栏,开办人口学校;邢侗街道要定期组织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育龄群众培训班,广泛深入地宣传国情、法律法规、计生知识,引导育龄群众树立起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二)树立大局观念,加大帮扶力度。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新旧体制更替,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必须理顺各种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社区、县直部门帮扶社区责任制,每个社区由1-2个县级领导负责联系、由2-3个驻区县直部门负责帮扶。组织、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社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指导。各职能部门要重心下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自觉支持社区建设,自觉服从这项改革,坚持服务社区,保证“社区自治”,落实好“权随责起、费随事转”,齐心协力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这次会议,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城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计生进社区”的意见》和《关于在计划生育进社区工作中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制度的若干规定》。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积极组织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