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9 09:23:23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1)

关键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abstractreflection on teaching of computer aided landscape design wa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of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relationship of computer aided drawing with hand painted,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mputer aided langscape design.

key wordslandscape;computer aided design;teaching

1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选择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设计工作,教学中所选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以后的应用都有很大影响[1,2]。教学软件的选择要从软件的适用性、通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从中选择出既符合课程教学目的,又操作相对简便,并且行业通用的软件作为教学软件。www.133229.COM

1.1教学软件的使用现状

目前,各院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计算机辅助绘图,即学习如何用计算机把园林设计图纸绘制表现出来,因此教学中选择的教学软件主要是一些通用的绘图软件,如autocad、3dmax、photoshop等。之所以选择这些软件,一是因为这些软件在绘图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绘图功能强大,图纸绘制能做到精确和规范,软件能承担起园林图纸的绘制任务;二是因为这些软件具有广大的用户群体,使得这些软件知名度高,软件开发商也有较多的培训机构,软件推广比较到位,在园林行业使用普遍;三是有关这些软件的学习资料非常多,网络上的学习论坛比比皆是,使得对这些软件的学习交流更容易,这对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1.2存在的问题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计算机技术在园林设计各环节的应用,这种应用应该包含多项内容,如设计基地基础数据的获取、设计图纸绘制、工程量计算、造价概预算等。由于当前所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些绘图软件,学生仅能完成计算机图纸绘制,这就使得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仅局限在辅助绘图上,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不利。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较成熟的一些行业,辅助设计在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仍然停留在辅助绘图这种初级阶段,这与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高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应该引领和体现辅助设计的发展方向,而目前的辅助设计教学软件很难做到集成化和智能化。由于现在的教学软件并非专业的园林设计软件,它们的功能无法覆盖园林设计的全过程,要将其开发为适用于园林设计的集成系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仅对于园林绘图而言,要掌握好这些软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软件不针对园林行业,它们缺乏参数化的园林图形库,辅助设计的智能化难以体现。

1.3应对策略

由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缺乏核心设计软件,开发能应用于园林设计各环节的园林计算机设计系统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以我国园林特点为核心集成化开发的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至今仍未形成。国内外虽然也有一些园林辅助设计软件面世,但功能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并且这些软件的知名度低、社会用户量小,还不能作为教学软件使用。作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软件,应该是一个完善的园林设计系统,能够体现园林行业发展水平,具备智能化和完备的园林图形库,具备集成化程度高,功能完善,将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工程概预算等环节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操作简便、易于使用,便于软件的获取,做到绘图精确、表现美观,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有广大的用户群,便于学习交流。开发适用于园林设计工作的集成化、智能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靠园林科研人员、软件设计人员以及管理层等多方面协同配合才能完成。

2计算机绘图与手绘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园林行业后,无论方案设计还是效果表达,计算机绘图已普遍应用。但这种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争论,认为计算机绘图的应用削弱了设计人员的手绘功底的训练,计算机图纸的精美表现效果往往遮掩了设计的瑕疵,在园林行业应该对计算机绘图进行弱化或取消。对于这样的争论,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3-4]。

2.1计算机绘图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传统设计手段相比有它独特的优势,这也决定了计算机绘图应用于园林设计的必然性。计算机绘图精确、规范,它的点线位置和尺寸精准,绘图中经过简单设置可以很容易地按行业规范进行绘制和出图;计算机图纸便于修改和传输交流,设计方案的任何变动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修改,效率高且成本低,并且图纸是以电子文件进行存贮,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流非常方便和迅速;计算机绘图美观逼真,能够直观的体现设计意图、完美的表现园林施工的未来效果,一幅计算机园林效果图的好坏有时会对设计方案的命运起到很大作用;计算机绘图包含的信息量大,图纸的绘制过程就是图形信息的输入过程,并且这些信息能够很容易被准确的提取出来供后续使用。

2.2计算机绘图的误区

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巨大的优势,它在园林行业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行业对计算机绘图的追捧也就无可厚非。但这种趋势也可能被学生片面理解,使学习陷入误区。

学习计算机绘图最明显的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学好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就可以绘制出完美的园林设计图纸。因此,有些学生放弃了需要大量训练的手绘练习,而单纯的在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上下功夫,期望以熟练的软件操作成为计算机绘图高手,但这种做法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会发现绘图中总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色彩的运用、透视的把握及空间感的表现等,使自己的计算机绘图水平难以上升到高层次。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将计算机图纸绘得好就能成为好的园林设计师,就可以承担起园林设计的任务。有些学生片面热衷于计算机效果图的表现,而置园林设计的内涵于不顾,只追求漂亮的构图这种“末”,却忽略设计构思的“本”,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只能成为计算机绘图员而无法成为园林设计师。

2.3应对策略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园林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所以园林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是行业对他们的要求。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强调课程的重要性是必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课程在行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但是这程强调应该是全面的。

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要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操作,对软件操作命令的理解越全面充分,绘图就越顺利,然而掌握软件操作并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部,单纯靠软件操作仅仅赋予了计算机图纸毫无生命的骨架。

要用计算机把设计表现充分,深厚的美术基础是必须具备的,色彩的运用、光感的调控、透视的把握、局部与整体比例的协调、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美术功底的支撑,而这种功底需要大量的手绘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提升。在计算机绘图中,依靠美工手段是正确运用才能给计算机图纸赋予血肉。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更应该强调设计的重要性,没有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成了无本之末。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依靠完善的设计才能给计算机图纸赋予灵魂。

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强调软件操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计算机图纸的完美表现离不开深厚的美术基础,更离不开精巧的设计构思。

3强化实践教学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园林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是课程尤为重要的方面,不仅巩固理论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可建立起学生面对未来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自信心,因而实践教学的强化对课程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3.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强化

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讲授软件操作命令,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课教学的上机训练,是对理论课的巩固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接触,是实践强化的最有利也是最有效时机。教师应该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挤出一定时间,把园林绘图分解成若干园林要素,结合软件操作命令的讲解,把这些园林要素的绘制作为课堂实例穿插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园林要素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在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并把园林要素的绘制作为练习作业让学生完成并提交,从而督促学生进行训练和掌握。通过这种任务式的实践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园林要素的绘制,为后期的成图训练打下基础。

3.2利用好网络

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无论是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还是教学资料的搜索和利用,网络的存在都能提供极大的方便,也使得师生在课堂之外的即时交流成为可能。

一方面,网络可以作为教学环节不足的一种补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所有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开设学习论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来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己的服务器,教师也可以通过公开邮箱、网络硬盘、博客等形式跟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个大的教学资料库。在网络上可以免费获取大量教学资料,信息量大,内容广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网络浏览,以丰富提高自己,及时了解教学以及行业动态,同时把一些有利于教学的网络资料介绍给学生。在网络上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园林论坛,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鼓励学生多看看别人的作品进行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3.3引导学生进入园林实战

辅助设计的学习就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在园林实战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最关心的。只有让学生进入实战项目,才能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建立应对实战的自信心。辅助设计的任课教师经常会承担一些园林项目的设计和绘图工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工作项目,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任务,从而让学生了解工作项目的流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师也可以把自己以往的工作项目作为实战作业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完成这样的实战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及绘图水平,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实际工作。

4参考文献

[1] 曾旭东,赵昂.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发展趋势[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1):21-24.

[2] 孙进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4):82-86.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2)

关键词: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教学方法;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40-02

根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本专业定位于培养园林工程项目的一线管理人员,《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主要是为设计类岗位(如设计员、景观设计师助理)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培养服务的。教改之前,在第二、三、四学期分别开设了CAD、Photoshop、3DMAX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课改之后将CAD课程与《园林制图》课程整合在一起,开设在第一学期,将Photoshop和SketchUp草图大师两大软件结合,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课程主要解决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方案表现等问题,教授学生景观效果图的制作方法与处理技巧。本课程是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先导课程,在其之前开设有《园林制图与识图》和《园林艺术基础》专业基础课,与其平行开设的有《园林景观手绘表现技法》、《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及园林分部分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等专业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本课程建设取得了值得肯定的进展和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做出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1.专业教学软件的安排。将CAD软件归进了《园林制图与识图》课程,为后续的《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将CAD剥离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以下好处:第一,本门课程教学学时的满足。能留出大量的时间给Photoshop和SketchUp草图大师两门软件。第二,制图与识图作为专业的基础技能,理应作为先行课程开设,完成相应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力方面的培养。Photoshop和SketchUp两软件在本课程中应各占一半比重。教学改革通过两个年级的教学试验,发现师生都不约而同地将重点和大量时间放在了SketchUp建模上。SketchUp建模封面是一个困难且繁琐的工作程序,即便是使用相应的插件,但终不能达到全面的效果,仍需花时间去完成;园林元素要表现美而自然,使用了大量的曲线造型,绘制流畅的自由曲线在SketchUp中是较难的,也加大了封面的工作量;另外,SketchUp文件完成到后期会特别卡计算机,等待电脑运行出相应步骤也浪费了许多时间。学生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该软件中,前面本来已经学会的Photoshop操作到后面也生疏了,而且误认为建模细致就可以得到漂亮的成品效果图,忽略了这样一个规律:即想要做出精美的效果图,还是需要大量的Photoshop后期处理工作。

2.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打破章节的限制,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设计有园林景观彩平图、园林景观局部效果图、园林景观鸟瞰图、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图和夜景效果图共五个教学项目。选择了面积较小、园林景观要素齐全、设计合理、简单易行的真实园林景观项目为例,如别墅庭院景观、街头绿地景观、居住小区局部景观、道路局部绿化景观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景观表现的流程,学习方法步骤,掌握计算机辅助表现的技巧。

3.学时的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共计90学时,其中讲授30学时,技能练习60学时,理论与实践比达到了1:2。实践操作远远多于理论讲授,符合软件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也是软件类课程教学的特点。讲授主要是进行操作演示,对重难点部分加以强调说明,对普遍问题进行解答。留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积极引导,及时解决疑问,让学生用自己的第一感触去认识和理解,达到轻松掌握的目的。

二、教学组织方面的分析

1.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引入具体的案例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对需要特别加以说明和提醒的地方进行讲解,在适当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进行练习的同时,深入其中,了解其对软件的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疑问,纠正操作上不正确的方法和不好的习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之下,从临摹到按部就班的练习,通过慢慢熟悉和掌握,最后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轻松掌握操作技能,做出具有自我特色的作品。

2.专业课程体系上的安排。本门课程与《园林景观手绘表现技法》同期开设,两课程分别从不同的途径,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景观表现的一些问题,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对本课程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课程的先导课程,因其开设在先,学生的某些专业基础还是较为薄弱。尤其是在图纸不全的时候,对设计尺度的把握就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了,景观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规范方面的知识也欠缺,因此给本课程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对教学主体的分析

1.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课程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在项目案例的选择上要多动脑筋。教学案例和学生操作练习案例的选择与设计都要有从各角度多方位思考。任课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以及实战经验对本课程的教学有较大影响。教师的操作习惯和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作图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能掌握熟练的技巧和科学高效的方法,以前沿的思路和艺术审美角度引导学生。与企业行业长期保持稳定的联系,积极参与更多的实战项目,不断地提高个人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2.从学生的角度分析。①知识能力方面的欠缺。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只学习了《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艺术基础》等两三门专业基础课,在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若前面的专业课程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专业知识构架就更为薄弱了。部分设计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具备,给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扎实基础功底,同时要有提前学习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行动。②思想意识方面的不足。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意识到本课程对于园林设计方向发展的重要性,或者部分同学把自己定位在施工的专业方向上,因此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兴趣爱好有所偏移。这要求任课教师积极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调动学习兴趣。

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年,基本完成了相应的课程建设内容,从课改的效果来看有成效也存在不足。后期需要将重心放在已经出现的不足之处和新问题上,对反应出的问题在后续改革中需不断地进行调整,努力实现更好地为本课程教学服务,为本专业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宁.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8).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3)

关键字:风景园林;园林行业体系;综述

一、行业现状

现代意义的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等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园林设计是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足以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目前我国园林设计市场的不规范性导致了设计者、设计单位良莠不齐的现象。首先很多的非专业的、无经验的、职业素质不高的设计者充斥着设计队伍。其次我国实行设计单位资质分级制,不同资质单位的专业人员配置,场地、硬件设备要求,工作的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专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资质的高低或有无资质都不能准确地反映设计单位的工作能力。

由于这种不规范性导致设计市场的不平衡的竞争。设计单位之间经常以降低设计费率来拿到设计业务,本来设计费率已经取了国家规定费率的下限,这种不正常的竞争更使得设计单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再加之业主经常要求设计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得设计单位、设计师不能够投入精力进行设计项目前期的充分论证,后期的施工现场指导,最终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破坏自然环境。

不平衡的竞争直接的受害者是中型的设计单位特别是无资质的新兴设计单位。因为大型的设计单位都是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成立的国有单位,拥有很高的资质,在业主动辄追求高资质、境外设计师的情况下,占尽优势。但是这些单位毕竟是少数,数量上完全不能满足现今我国日益扩大的园林设计市场的要求,以及设计理论的创新。

由于园林设计规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设计单位在方案与业主单位发生分歧时,常为了单位的生存和设计资金按合同规定比较准时的回笼,难以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有时甚至变成了业主单位的制图员。同时由于设计单位不能有效的对施工材料、园林小品、灯具、苗木等园林产品的使用和项目竣工验收发表意见,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进入施工中,影响了设计的最终效果。

在园林设计日益对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今天,规范园林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园林师的培育、执业认证、管理,设计法规完善等四个方面。

二、园林设计师的培育

现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复杂,如: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艺术园林、园林建筑、园艺等等。在园林设计行业形成初期这样的现象比较合理。如:奥姆斯特德(Olmsted,FrederickLaw,SR.)是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Downing,AndrewJackson)是园艺师,哈兰·巴塞洛缪(Bartholomew,Harland)是规划师、市政工程师,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Baxter,Sylvester)是记者、活动家等等。但是在园林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严格园林专业培育的职业园林师,我们的培育方式、内容等也亟需进行规范和改革。

2.1学科的规范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在不同学校名称也不统一,有环境艺术、艺术园林、景观建筑、园艺、园林、风景园林、造园学、风景建筑、景园建筑、园林建筑等,甚至“造园林建筑艺术”等等,五花八门令人困惑。课程的设置也不相同,但毕业后都从事园林设计行业,这样不利于我国园林学科和环境建设的发展。其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已经有明确的说明,园林(090401)属于环境生态类(0904),农学(09)学科门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颁布的《林学名词》(1989)的行业规范也有了园林这一明确的规定。我们的各个高等院校应该规范的使用本科专业名称。

但是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上园林专业却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在这份目录上与园林有关的仅有一个专业和一个方向,即: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属于林学类(0907)农学学科门类(09),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这与园林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对等的。对此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园林学科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规划师过于注重系统和规限,建筑师又过于注重个人创造以及争取规限内的自由,园林师将以其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消除空间的假定和不确定因素,推动多领域的合作。

虽然我们的现代园林行业起步比较晚,有着“国情”的限制因素,但这不应该成为改变的因素。我们的东方近邻已经做出榜样,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园方面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开始,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有了全面的发展。到1985年已经一跃成为此项研究的东方强国,开始输出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专业事务所发展到150家,从业技术人员达两千多名(1985年统计)。

2.2学制的完善

园林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全面地专业学习。但是目前我国园林专业的学制和在校学习时间都不符合园林设计专业的要求。我国园林专业实行4年本科学制,一年级大概10月开学,四年级六月毕业,共计44月,期间约有5个月假期,理论上学生学习时间有39个月,约三年零三个月。但是实际上在我国是从二年级才真正开始专业课程的,四年级上半期结束课程,春节不到学生已经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了,实际上课时间只有23个月,不足两年。我们就不必说3年学制的园林大专生了,这么短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并且保证专业学习的实际时间,才能切实的培养出比较合格初级园林师。

2.3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分科理论教育和实习的综合实践教育。由于资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实习,每次约半月时间,基本上是到一些风景区和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去观摩,在教学体系中占比重较小。

对于园林这样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这不到10%实习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显。另外到企业去实践也不太现实。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在企业中学到比较综合的、全面的知识,因为企业的业务不能够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是综合的;其次很多企业只是让实习的学生进行初级的描图工作,很难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全过程。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拿出30%~40%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不同地形特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园林项目方案的产生过程、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等。

2.4专业设置的认证

以前基本上只有国家林业部部属的几所高校设立了园林专业,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园林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毕业生很好找工作,园林专业也像雨后春笋似的,几乎每一个大一些的院校都设置了园林专业。每年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师的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很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毕业一二年的学生任教。这样的情况对于园林设计行业的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我们应该对于一个学校是否具备设立园林专业做出严格审查和认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审查。

第一,园林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由园林、土建、美学、文学、环保五部分构成。园林部分占比较大比例,主要让学生掌握园林的历史、理论、设计方法、元素特征等基本素质如: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中外园林史、园林工程学、假山、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水景、园林理论发展等等;土建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建筑材料的特性等知识,如:材料力学、地质与地貌学、基本建筑学、给排水等等;美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如:素描、水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雕塑、国画等等;文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表达能力,如:园林文学、散文诗词欣赏、中外名著欣赏、游记欣赏等等;环保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气候、生态的素质,如:气候分区特征、园林生态学、土壤与肥料学、病虫害学等等。

第二,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与所教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不然的话,我们培养的园林师就会成为“环境杀手”。

第三,教师任教资格的认定。

鉴于园林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合理配置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比例,降低留校任教、工作经验少的教师数量。可以适当外聘有一定工作年限、水平比较高的一线设计是作为兼职教师。这样对于案例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案例库。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与外界近距离接触,及时接受最新的信息,了解行业现状,改变课内与课外、毕业前后的专业知识割裂的情况。学生可以更好的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变化。

第四,园林案例资料和图书资料的数量、质量的审查。

三、注册园林师执业制度

目前我国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园林设计行业的特点。依据从业时间来认定设计师是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并不能反映和保证设计师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人才的流动,自由园林设计师增多,资质的高低已不能反映设计公司的能力。执业制度对个人信用具有很强的制约效果。如果在执业期间出现信用污点,会遭受严厉的处罚,直至取消执业资格。而要重新取得执业资格的难度很大,有的甚至终身不能再从事相关的工作。实行执业资格的行业一般都比较规范,在社会上也具有较高的信誉度。注册园林师和园林师事务所的实行已是非常必要的了。

3.1注册园林师的认证

建议分为助理园林师和注册园林师两级。助理园林师必须是经过认可的园林专业合格毕业的学生,选择一家园林师事务所实习,协助注册园林师工作,不得单独从事园林设计事务。注册园林师是在助理园林师实习期满后(建议2~3年),由领导其工作的注册园林师推荐,经过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的批准后成为注册园林师,可以单独执业,接受CFLA的监督和管理。

3.2园林师事务所

由一名或多名注册园林师主持的设计单位。注册园林师负责景观项目的实施,业主只要找到园林师事务所,与设计师确定好方案后签订合同就可以了,而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单位的选择、现场的管理、进度的控制以及质量的监测等,都由签约的设计师负责。工程完工后,所有的质量问题也都由设计师负责。这种全权负责的方式,迫使设计师对劣质材料、不规范的施工企业避之惟恐不远,从而保证整个行业的规范度。

一个设计师事务所要营业,必须有一定数量具备执业资格的设计师,事务所聘用设计师时不但要审核执业资格,还会查询设计师的诚信记录,诚信记录由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负责,保证了对执业设计师的有效管理。

四、园林师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管理园林设计师的专门组织,或者说功能不够完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1978成立)是全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主要从事国内外风景园林学术交流活动,举办规划设计、论文等竞赛活动,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人事厅或建设厅主要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定,管理面比较广,并不能对园林师进行跟踪管理。

因此设立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ChineseFeder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一专业组织就成为必要,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进行自律管理。主要职能为园林师注册资格的认定,园林师事务所资格的认定,园林师执业业绩和诚信的纪录,园林师执业执照的发放与吊销,设计事故责任的判定,接受业主投诉,行业规范的制定等方面。这些信息对社会公开,以便业主了解设计师,为选择设计师提供帮助。

五、园林设计法规的完善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4)

关键词:园林;设计师;自我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绿色环保和生态理念的认同与追求,我国的园林建设事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近10来年,园林行业从行业规范到设计水平,从苗木品种培育到工程材料选择,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园林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临我国园林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园林设计师应从哪几方面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应对当前园林行业发展的需求,迎接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从事园林设计工作11年来的实践体验,探讨在如今社会背景下园林设计师该如何进行自身专业素质的完善。

1 园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园林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里从3个层面加以分析:

1.1.1 我国大中城市正在向国际化迈进。近几年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这些国际化的大型活动及赛事在我国各大城市召开,为这些发展较快的一线城市提供了展示城市风貌的平台,也大大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高水平的园林景观建设。

1.1.2 住建部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我国很多二三线城市在完成城市基本建设的基础上,为提升城市魅力,积极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评比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

1.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 一些新建的城市建成区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绿化覆盖率指标, 迫切需要建设大批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 这也将拉动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1]。

1.2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推动园林行业的发展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为园林行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2]。据有关调查显示,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我国每年都有城市园林建设项目被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或各级政府的重点建设工程,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来,北京市政府先后开展了北京市郊野公园建设、11座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建设、百亩造林工程等一系列大规模、见成效的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总言之,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环保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将大大促进环境建设和园林建设的发展,从而推动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

1.3 房地产业的兴起推动园林行业的发展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突飞猛进再到政府调控的成长历程,毋庸置疑地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领军行业。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成长,园林行业就是其中最为直接的一项。特别是在2010年国家出台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政策以来,人们的购房激情回归理性,在购房时更加注重居住的环境和生活的品质,由此,园林景观作为最直观最有效提升品质的方式,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吸引客户的一张王牌,“景观大宅”、“园林府邸”、“花园里的家”等等的字眼在楼书上、广告牌上频频出现,住宅区园林景观建设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高度重视,这显然对于整个园林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4 信息化产业的普及推动园林行业的发展

1.4.1 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电子商务及网络信息平台的出现,传统的购买模式和信息传递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原先需要专人费时费力才能办到的事情(如:购买园林专业资料、领取学会相关会议通知等),现在只要按网上的操作流程,足不出户就能轻松搞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4.2 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大大拓展了行业交流空间,增加了沟通的渠道。网络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沟通平台,现在有很多关于园林行业的网络平台,如各类建筑论坛、园林类网站、相关微博等多种形式,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传播着行业内的新动向、新思潮、新举措,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园林行业的市场,促进了园林行业的发展。

2 园林设计师在当前园林行业发展形势下的自我完善

园林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园林工作者来讲,是机遇更是挑战。现从素质修养、知识技能、综合能力3个方面探讨园林设计师在自我完善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

2.1 在素质修养方面高标准要求自己

2.1.1 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园林工作者素有“城市美容师”的美称,作为创造美的使者,本身就应该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记得一位前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作为园林设计师,你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设计师应该带着这份职业赋予的使命感,在日常行为中,用更高的境界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品味和思想境界,这是做好设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2.1.2 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行业内常说“设计先行”,也就是说,园林设计是整个园林建设工作中的先决条件,一个项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好坏。作为园林设计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可把设计工作当儿戏,更不可不负责任地盲目跟风甚至抄袭。设计师的每一个作品,都应该是一次充满激情的潜心而为,一次对于专业素养的修行和历练,一次与大自然场地的庄严的对话。只有本着这样的态度去完成设计任务,才能成为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2.2 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2.2.1 学习与园林密切相关的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平面设计等)的理论知识。尝试运用城市规划中的方法体系来处理场地情况比较复杂的园林项目时,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了解建筑学的常识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讲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北京近几年正在大力开展“屋顶绿化”工作,园林设计师如果对建筑承重结构、屋面排水方式等建筑学知识一无所知,很难想象会做出什么可实施的设计。另外深入掌握一些建筑学原理,对于园林建筑规划、结构空间尺度、园林用材、立体感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帮助[3]。此外,还应该学习一些平面设计专业的相关理论,这有助于我们提升包括美感、色彩搭配、艺术性、小尺度与设计概念的图面表达、小品与文化艺术的紧密联系等方面的水平[3]。

2.2.2 要对文学、美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园林设计师都是工学、农学出身,在学校时以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主,对人文学科方面的学习十分有限,但实际上我国的园林艺术自古就与文学、诗歌、哲学等密不可分,园林专业本身就是一个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组成的跨领域学科[4]。尤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园林景观要有内涵,有深度,要与场所的特色相协调,要能体现场地的基底与精髓,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自觉主动地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增加文化底蕴。设计师只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设计境界。

2.2.3 对涉及专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进行学习。园林设计师应该加强对涉及专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学习。大到《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法律条款条例,小到《公园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屋顶绿化规范》等各类设计规范、国家及地方标准,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范畴。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和严谨性,从而对工程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2.2.4 加强对工程实践中施工工艺、材料特性、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了解。园林专业是应用性强于研究性的学科[5],对园林设计师来讲,工程实践过程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教科书。设计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设计只有得以实现,才能称之为作品,园林设计工作也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图纸层面,经历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设计师应该争取并珍惜去施工现场学习的机会。设计和施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设计指导施工,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也是设计再创造的过程,设计师在参与分析、解决施工现场问题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进行自身的学习和积累。

比如在施工工艺方面,如园林小品中经常用到的干挂石材,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和运用,工艺手法大大简化而且更加科学合理,而我们标准图集的更新工作却比较滞后,设计师如果不去现场学习,一味的闭门造车、照本宣科,那设计出来的图纸不但无法指导施工,恐怕还会成为笑柄。另外,设计师还应该对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加以学习和了解。现在的园林建设项目都是市场化行为,设计师不但要做好设计, 还有义务帮助甲方合理安排资金, 以更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是权衡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之一[6]。设计师只有懂得造价方面的知识,具有统筹资金的意识,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项目方案设计,更好地满足甲方的要求,同时也能使自己的设计工作少走弯路。

2.2.5 加强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技法的掌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运而生,并在几年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展设计工作已经相当普遍,AutoCAD、Photoshop、3DMAX、PowerPoint、SketchUp等一系列软件被广泛用于设计领域。作为园林设计师,应该始终保持着接受新鲜事物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尝试新软件、新功能,让它更好地辅助我们进行设计工作,帮助我们完善和表现设计方案,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2.3 在综合能力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2.3.1 积极锻炼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方案汇报时,如何激情洋溢又条理清晰地将自己的设计意图表达出来;在工作协作时,如何与投资单位、政府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各级领导进行沟通,以便使对方了解自己的设计思想, 获得各方支持,最终实现自己的设计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应该思考和训练的方面。这方面能力的提升,首先是要增强自信,要对自己的方案有信心,要有阐述和表达的欲望;其次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锻炼自己,克服紧张情绪和当众发言的羞怯感,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场合;另外还可聆听并学习资深设计师的表达方式。

2.3.2 努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园林设计工作是一个强调团队合作的工作。作为园林设计师,首先应在思想意识上清晰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绝不是依靠个人的能力就能完成的,它一定是一个团队在共同合作中相互激发灵感、碰撞思维而产生的。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可以是一个团队的领军人物,但他绝不会是一个为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者。其次,其团队合作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团队管理能力上。如何安排时间、如何组织和调配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如何协调各环节各专业的工作有序推进,这些都是对项目主持人管理能力的要求。一个园林设计师在其职业生涯的成长历程中,一般都会经历从普通设计师到项目主持人的过程,这就需要设计师本人在工作中认清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自信、积极、热情、谦逊、担当的状态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努力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以适应设计工作的需求。

2.3.3 自觉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园林设计师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才能设计出符合乃至高于大众审美观的艺术作品。这是衡量园林设计师艺术水准的主要内容之一[7], 也是作为园林设计师必备的素质。设计师平时应该自觉关注各类绘画展、摄影展、诗歌欣赏、音乐会、设计作品等艺术欣赏活动,让自己在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中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2.3.4 主动培养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园林设计的角度来讲,其主要表现在对设计素材、设计资料进行合理有效地择取、整理和运用上。设计师应该对外部环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要做专业上的有心人,随时随处发现和积累素材;对于每次搜集和获取的设计资料,都要及时准确地进行筛选和归类,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且要建立有效的检索体系,以便日后查询。设计师要从资料和素材中激发出设计灵感,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得以完善和运用。凡是创作型工作,都要经历模仿——借鉴——创新的发展过程,园林设计工作也不例外。园林设计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观察积累,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实践,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3 结论

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8]。园林设计是在用专业手段和自然规律建立人与土地、人与大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为园林设计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份职业所蕴含的深远意义,积极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操,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思想理念,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成为园林事业发展需要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园林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商情报网.2011-2012年中国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EB/OL].

[2]中国网络教育超市.园林专业的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DB/OL].

[3]李军.谈园林教育与园林设计[J].园林, 2011(7):44-47.

[4]高翅,译.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教育[J].中国园林, 2008(1): 29.

[5]朱黎青 “问路资本大潮下的园林产业发展方向”高端沙龙.风景园林,2011(9).

[6]胡京榕.园林设计感悟录[J].中国园林,2007(1):53-57.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意义;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91-02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近年来,笔者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人人参与创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快乐,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课程考试平均成绩较之往届提高了20%左右。

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迫切需要项目教学法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园林设计工作,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其以后的应用都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的方法是边讲边练,教师讲解一些操作命令后,学生跟着进行操作练习。学生看似弄懂了、学会了,但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发现很多情况是书本上碰不到的、软件里没预设的,往往一筹莫展,解决不了。特别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运用 AutoCAD、Photoshop和3ds max等三种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平面设计图、彩色平面效果图和鸟瞰效果图,而这些教学软件并非专业的园林设计软件,它们的功能无法覆盖园林设计的全过程,缺乏参数化的园林图形库。因此,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不能综合地运用绘图命令,达到灵活辅助绘图的目的,没有达到园林行业对人员的岗位要求。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只注重软件功能介绍,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来设置项目和任务。这对于越来越强调实训重要性的职业教育而言,显然是不谋而合的。尤其是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园林CAD制图、园林Photoshop绘图和园林3ds max绘图等三门绘图软件课)这门中职园林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来说,要想将这个课程的三门绘图软件课融合在一起,更加需要通过有效的项目教学来让学生全面、综合、扎实地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实意义 没有引入项目教学法前,我们讲授《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时,往往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对学生进行授课讲解,每节课讲解几个操作命令,然后安排学生上机练习。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每节课的命令讲解和上机练习都是单独进行,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学生往往对命令的单独掌握能够完成,但在实际绘制图纸时却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程与实例的脱节,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突破在于,它不再以教材为中心,也不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授课,而是以项目为中心,把学习的重点内容放在了具体的项目中,把原有的需要单独讲解的知识点融会到某一具体的项目当中,通过项目来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对技能的掌握。其最大的意义就是摆脱了就书本学知识的传统方式,直接开始应用式的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围绕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会软件命令、功能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将设计思维与理念融入设计作品之中。特别是让学生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遇到并解决许多问题,积累了实践经验、建立了应对实践的自信心,为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解决问题奠定了传统教学所无法奠定的基础。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计算机

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选取植物造景和小型园林绿地初步设计两项内容进行项目教学的实践。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细分项目内容 依据企业运行方式中的园林效果图制作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流程来设置项目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将学习实践的内容分为平面图绘制、平面图效果图绘制、效果图绘制等三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若干个子项目(见下页表1)。让学生按照整套流程跟进,学习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编制项目任务书 为避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我们提前编制项目任务书,包括项目目标、参阅资料、项目实施的行业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时间安排等。学生通过项目目标知道项目要求和时间安排,也就是知道该项目什么时候让他们做什么,通过参阅资料知道怎么做,通过学习行业标准知道做到什么程度才满足要求。

精心组织项目实施 我们把项目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五步:教师展示项目、师生分析项目、学生实施项目、师生评价项目、师生总结项目。先给学生展示要完成的项目,明确项目目标和评价标准。然后,师生一起进行项目分析,明确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接着是学生实施项目,采用“异质分组法”的方法将学生按3~4人分组,让学生通过实施会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快乐,共同对碰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进行探索解决。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停下来进行阶段性小结。小结后再继续实施项目,直至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的评价与总结相当重要,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评价与项目总结时要让学生汇报和展示自己的实施思路、实施方法、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以及实施技巧等,相互提问、质疑、答辩,与他人交流意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最终使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找出自己的不足,得出项目完成的最佳方案,使该项目实践学习活动更具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在班级开展评比活动,评出“最佳方案”、“最佳效果”、“最佳拍档”等奖项。

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例应用 现就我们组织学生以学校主题园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静思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说明实施项目的教学过程。具体的操作分为六步:(1)按组分发项目任务书,给出模拟项目。要求学生按照样图,绘制学校“静思园”(长40m,宽40m)景观方案设计平面图和鸟瞰效果图。(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美学等)和技能(AutoCAD绘制平面图、3ds max进行三维建模、Photoshop进行后期制作等),明确行业标准。(3)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特定场地分析环境各种因素,在充分讨论、质疑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分别绘制项目设计的CAD平面图,包括园林小品设计、园林植物设计、园路设计等要素。(4)将CAD底图导入到3ds max中,在应用相应命令创建出基础模型,附上相应材质,处理好相机角度,做出光感效果后渲染出图。(5)应用Photoshop进行后期效果制作。在后期效果处理时,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6)学生展示作品、总结及评价(见表2)。

项目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能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在推进项目教学过程中,要设法营造一种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熟悉、掌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积累经验,形成能力;要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需求”学,在“用”中学,自觉地、迅速地提高专业技能。

能发挥项目教学的特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要以项目的方式给学生具体任务,在完成业务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增强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能发挥项目教学的特点,增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多途径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实用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目前,中职教师的理论知识扎实,实际工作则很欠缺,因此,在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时,必须做好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计划,多让教师走进社会,同时拓宽教师的行业视野。而且,还要加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争取有更多的项目与企业合作,使项目教学法有足够的真实情境。项目既要实用,还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项目内容应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并且有明确的评判标准。

实践证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逐步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才能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辉,耿美云,王金刚.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70-72.

[2]焦泽昌,李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3(4):44-46.

[3]邢黎峰.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贾宁,邢黎峰.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8):15-17.

[5]武新.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8-49.

[6]杨学成,林云,徐正春.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3):67-70.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38-02

1 引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将风景园林专业定为一级学科专业,这标志着风景园林学科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1]。由于各类学校办学层次、办学历史、学科背景以及地域影响等因素不同,出现了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的局面。多数高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对风景园林人才的需要。要进行高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必须随之进行改革,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教育部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地方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必然[2],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面向基层,服务社会为目标来进行。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生源质量较重点大学和二本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想培养出能为地方风景园林行业做出贡献的合格毕业生,就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因此,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根据所处的地域、教学条件,重新修订了原有的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发扬专业优势,与园林行业对人才需求接轨,将人才培养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2013年起进行“3+l”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2013年开始,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修订了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风景园林“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三年进行系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最后一年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习。

2.2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意义

目前,由于风景园林专业在吉林省开设较晚,园林行业急需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因此,需要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园林市场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充分发挥“3+1”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使学生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成为复合型人才。学生可将理论知识融入园林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可以在一年的园林实践中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完善的实践能力于一身。“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3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优化课程设置

3.1.1 培养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学习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还要着重提升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工作,成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基于此目标,提出了风景园林“3+1”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1.2 优化课程设置

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需要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的融合和支撑[3]。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性”、“复合性”、“设计性”的特点。因为“3+1”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前三年把全部课程讲授完毕,笔者结合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次讨论与研究,科学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如:将原来培养方案中的《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与开发》等与园林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删减下去,将其学时增加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等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核心课程中。又如:把《测量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设置,《测量学》实验改为独立设置的课程。这样,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了设计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从而建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

3.2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3.2.1 增加实验、实习的实践教学比重

在构建实验、实习课程体系时,打破过去传统的实验、实习教学模式,增加了一些实验课的学时数。如《测量学》的实验课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到24学时,《测量学》、《园林树木学》教学实习周数由原来的一周分别增加为两周。通过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提升了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等能力。在实验考核上,增加了实验操作考核的项目,增强学生动手、亲身参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3.2.2 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

该校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吉林省中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中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长春钰霖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12个能够长期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

在本科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前,首先利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然后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专业课学习情况将其分成参加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或园林工程实习两部分;再结合实习公司的用人岗位,分配学生去不同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如有的学生手绘和电脑绘图能力强就分配他们去以设计为主的园林公司;有的学生想去施工为主的园林公司,就分配他们去这样的园林公司进行毕业实习。

学生在实习期间,结合实习单位的生产实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由校内导师和实习单位的导师共同指导,提高设计(论文)的质量。学校规定在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给每个参加实习的学生做实习鉴定,只有实习合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这样,能够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并积极参加毕业实习。

学生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一年的顶岗实习,提升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一些在实习期间表现好的学生能够被园林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通过毕业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解决了一些学生的就业问题。

3.2.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如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创新精神、专业技能的全面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4 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果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总结“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

风景园林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由于校内的实验、教学实习及校外的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加强,学生的实践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在园林公司由具有专业经验的技术员现场指导,使学生的园林施工能力、设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用人单位一致评价“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毕业生的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如2013级的学生在刚刚参加3个月的毕业实习后,已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

4.2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效果明显

结合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创新创业竞赛,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近年来,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多项,如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分别取得吉林省级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部级竞赛三等奖一项。

4.3 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长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学校工作的,缺乏园林生产实践经验。学校支持青年教师深入园林生产第一线,安排青年教师去校外实习基地带领学生参加园林公司生产与管理等活动。在实践中,把园林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能力。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青年教师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有助于对教材上生产实践方面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风景园林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在2015年全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青年教师通过在园林公司的实践,更加了解企业对风景园林人才的需求,在今后课程讲授中能够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进行讲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我校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4 探索科研方向,促进企业发展

“3+1”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等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园林企业提高工程及管理的效益。教师在解决园林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可以探索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教师科研项目的申报,提高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大四学生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锻炼,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一些学生已经成为今后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校外实习基地可直接把毕业生留下工作,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又为企业输送了专业人才。

5 结语

风景园林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能适应园林人才市场需求,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提升职业岗位技术能力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同时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获益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学校、企业和社会来说也能够满足各自的需求[4]。

参考文献:

[1]华 颖,程泊淞,边亚光.风景园林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3(3).

[2]杨明莉,陈义辉.应用型本科院校“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44).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7)

【关键词】综合设计;多学科交叉;课程群;教学整合

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立在宽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之上,其目标是解决在复杂的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由于本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这一基本特征,作为风景园林师,就需要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此外,本学科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因此在培养体系中,必须把握“工程实践性”这一突出的特性,以“综合设计”为主线,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从多学科领域中获得知识的能力,而且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一、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职业需求解读素质需求

笔者对国内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与走访,发现用人单位的需求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即“上手快、能力强、潜力大、易合作”。具体到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上来,我们需要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风景园林师,在当今的大环境中,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就业标准呢?仔细解读用人单位的需求,所谓“上手快,能力强、潜力大”,对于以“工程设计”为主要工作的风景园林师而言,所面临的设计工作内容大体包括: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类、城市层面的景观设计类以及社区层面的景观设计类。这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具备知识储备和基本专业素养(表1)。可以看出,设计是一个综合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能力的考量,具体包括学生的艺术鉴赏及表达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三项基本素养,它们共同决定设计师的综合设计能力,即用人单位的主要考虑目标。

二、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风景园林是兼具艺术色彩的工科类学科,在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分类中属建筑学类。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核心知识领域一般包括4个方面,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知识、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技术、建筑与城乡规划知识。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师资力量制定自己的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中,一般会有针对于上文提到的专业素质培养课程。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课程体系各自独立

虽然近些年,随着风景园林教育的开展,很多院校都在结合自身特点,对本院各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与优化,教学体系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在不断拓展。但是,课程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整合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致使课程体系各自独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各专业课程往往由不同专业教师担任,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往往会出现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其结果会致使课程之间衔接的不畅;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差异,如果课程间缺少有效的衔接与沟通,就很难将教师教授的课程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较为零散,并分布于各门单独的课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融合与贯通,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以设计表达课程为例。设计表达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然而,“设计”并不是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无“设计”的“表达”往往会因为缺乏灵魂,让课程显得苍白无力。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也无设计表达的相关内容,学生却需要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如果这两门课程无法衔接,就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如在设计的表现手法上,专业教师因为很多原因的限制,无法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的全过程,此时更需要艺术设计教师的参与与配合。

(二)重复性教学使内容深度有限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选题重复、课堂内容重复,是教学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当设计课程教师发现学生在表现力方面欠缺时,势必会进行表现技巧方面的重复性教学;而设计表达的教师,由于没有“设计案例”作为实践教学的基础,往往也会在课程中设定一些小设计,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各门课的学习重点。作为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每学期会选一个主题进行训练,而其他相关课程,如植物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都为了能让学生实践而单独布置小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将一种类型的设计重复多次完成。由于这些课程的课时数有限,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重复,无法真正深入学习。从宏观的教学体系来看,虽然这些课程的总课时看似很多,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从近些年高校教学改革的总趋势看,缩短专业教学的课时、增加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必然趋势。

(三)理论及技能教学与设计教学脱轨

工程技术是风景园林艺术效果是否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校期间,学生需要了解更多与设计相关的技术知识。学院需要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来解决相关问题。其中,有些课程适合单独开设,有些课程与设计课程有很强的关联性,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植物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最好能以设计课为主线,辅助穿插其中,让学生掌握与设计相关的技术技能。

三、以设计为主线的风景园林课程体系建设

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立在宽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之上,目标是解决在复杂的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由于本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因此作为风景园林师,更需要具备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强大的工程实践性。在培养体系中,须把握“工程实践性”这一突出的特性,以“综合设计”为主线,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的教学组织架构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力求反映出本专业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下面以湖北工业大学风景园林课程体系为例进行分析。

(一)主干清晰的培养构架

湖北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案,力求以本专业的实践性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为出发点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应用能力支撑体系和理论技能构建体系两大支撑课程体系,下设四大系列课程,即设计美学系列课、综合设计系列课、技术系列课和理论系列课(图1)。风景园林本科教育坚持以综合设计系列课为主干核心。一方面,创造优美空间环境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根本目标,综合设计与设计美学的结合是解决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现代风景园林是综合多学科的以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为主导的学科。传统的诗情画意、现代的艺术畅想必须归属于系统综合的科学技术。风格流派的创新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含量远大于艺术含量,这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而理论技能构建则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高、更远。

(二)构建多学科共融的综合设计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综合设计主线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一个以“横向联合,纵向渗透,多学科交叉”的、整合而开放的课程体系,以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通过设计课程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构建以设计课为引导、以整合相关课程群为特色的教学架构体系。在纵向方面,设计课安排在一至四年级,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的全过程,突出了设计作为主线课程的核心特征。通过设计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学习如何主动地拓展知识体系和领域,以整体的观念看待和了解整个专业教学中的诸多课程。在横向方面,通过“综合设计课程群”的模式,将设计美学系列课和技术系列课中,与设计最为密切的课程组织在一起。同时要求各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到设计课程教学中,通过设计课程来组织相关的课程教学,设定设计课题,从而保证教师能共同参与和解决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实践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组织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构建以综合设计课为主线的课程群

1.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群——风景

园林学科背景下的初步课程教学一直以来,艺术价值都是诸多园林景观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美感是设计的灵魂。设计初步课程群主要针对一年级新生。这期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强化专业基础课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的引入。本课程以“设计初步”主干课为核心,设计美学为支撑体系,从基础美学入手,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力,形成科学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将除了设计素描以外的、与设计审美与表现相关的钢笔画、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模型制作等课程与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整合到一起,由设计初步课的教师做系统安排。随后,相关专业的教师要在设计初步课程的整体思路下,将课程内容以讲座的形式穿插在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中的潜力,促进学生交叉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艺术专业和设计专业的教师,以初步课为平台,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一年级期间的作业。以引导学生入门,激发艺术想象力,强化观察认知力、发掘艺术情感与创作欲望为目标,争取在此阶段初步理解设计与美学的关系,设定美学目标。

2课程群——风景园

林学科背景下的建筑设计教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它们之间必然存在共同的学科基础,比如空间感。通常我们将其视为建筑的基本特征。如果教学中借鉴建筑空间构建理论与方法,让学生对园林空间进行空间建构和行为模式分析,并结合风景园林自身的特点进行训练,组建园林空间教学体系,就能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园林空间本质。这是风景园林专业二年级的主要目标。在此过程中,传统设计表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表达课程,都是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初期需要解决的问题。风景园林设计1.2课程群以景观建筑设计为主线,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心手合一”,强调设计方法与表达技巧。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AutoCAD的软件为例。本软件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软件如何用;二是如何用软件来绘制专业的图纸。作为理论教学课程,课堂上多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更多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最终导致课程结束了,学生的制图能力还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在学与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桥梁。通过“课程群”这一平台,可以在实际设计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软件的掌握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在设计课程中期,根据学生对于软件掌握情况,以讲座的形式解决软件和制图的相关问题,并在实践周期间由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

3.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学生在艺术、生态、心理、地理、人文等多领域都应有所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储备是当代风景园林师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如果说低年级组以艺术表达为主要教学目标,高年级组则从生态、技术、人文、地理等多领域进行引导。其中,与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最为紧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种植设计、规划设计,要将它们引入设计课程群。综合设计课程群分别以室内外庭院设计、花园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公园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等类型课题作为媒介,探索园林与行为尺度、园林与种植、园林与自然和生态系统、园林与历史文化、风景园林与游憩、风景园林与区域和城市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拓展知识体系,以整体的观点看待整个专业教学中的诸多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教育中指出,风景园林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风景园林教育应培养学生在根植于人类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设计,形成概念、协调关系和创作作品的能力。风景园林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部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风景园林师担负着改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风景园林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必然趋势。形成多元共存的、开放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多学科融合,协调与特色并重,积极融入实践,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只有不断完善教学组织架构和教学大纲,以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强调创新,强调对实践能力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学生。

作者:曾毓隽 陈波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