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3 09:51:59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独特的资源条件和产品品质,并且已具备一定的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迅速在国内、国际形成较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具有稀缺性、绿色性、区位性(结合WTO就是原产地原则)等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农业特殊品质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的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也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河南气候条件和地理资源优越,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发挥特色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河南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特色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1.推动农民增收

从种植业来看,目前我省农业种植大部分结构单一农业论文,特色不明显;小麦、玉米是主要作物,杂粮和蔬菜的规模种植较少,商品化率不高。按每亩地年产1000斤小麦和1200斤玉米,小麦每斤1元、玉米每斤1元的价格计算,一般种植业每年亩产值在2200元左右。刨除耕地、化肥、农药、机收等投入(每亩地大约需投入300元左右),收益约在1900元;加上每年的农业补贴,农民的传统种植收益一亩地也只有2000元。当前我省农村人地关系属于人多地少型,人均耕种面积不足2亩,传统农业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有限。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和培育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怎么写论文。

2.提升农业竞争力

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区域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优质性、稀缺性和绿色性,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使其特色品质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上激烈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能避开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低效益和弱竞争力;这对于促进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转变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在当前公众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旺盛以及国际农业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广泛存在的条件下,特色农业只有通过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提升和凸显产品自身无可比拟的质量特色优势,才能够在应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必然要求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目前单户生产带来的农户市场参与不足、农业附加值低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而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机制体制的创新会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由此,必须充分重视优质特色农业的挖掘和培育,不断拓展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产值,使我省农业“质”“量”齐增。这对于我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但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河南省特色资源丰富,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叶、花卉、畜禽、果蔬、木材、药材等在内近70种口碑相传的特色产品,如信阳毛尖、南湾鱼、樱桃谷鸭、杂交水稻、光山麻鸭、新县银杏、商城油菜、淮滨杨木、息县半夏、平桥石榴、固始鸡(鹅);泌阳、西峡香菇;灵宝苹果、宁陵酥梨、孟津梨;河阴、封丘石榴;荥阳柿子;灵宝牛心柿饼;西峡猕猴桃;仰韶杏;灵宝、新郑、内黄的大枣;信阳板栗;卢氏、辉县的核桃;方城烟叶;南召柞蚕;驻马店、南阳芝麻;开封花生;商城油茶;开封西瓜;中牟大蒜;淮阳黄花菜;淅川、永城小辣椒;固始“愣头青”白萝卜;杞县、延津胡萝卜;洛阳牡丹芍药、延陵腊梅、开封菊花、南阳、郑州月季、信阳杜鹃;焦作四大怀药、内乡山茱萸;西峡山茱萸西洋参;南召辛夷;济源冰凌草;封丘金银花;辉县、林县山楂;新县银杏;正阳生猪、三黄鸡;南阳黄牛;郏县红牛;泌阳毛驴;周口槐山羊、沈丘清真牛羊肉;固始土鸡;淇河鲫鱼;原阳大米;确山红薯;道口烧鸡;驻马店小磨油;许昌腐竹;商丘酱菜;兰考泡桐等。以这些特色优势为基础,我省特色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论文,各地树立了众多的特色品牌,如华英鸭肉、文新茶叶、商城制鬃品、羚锐中成药、奥龙牌色拉油、安太食品、维维、十三香(调料)、利维康、莲花、宋河、金丝猴、辅仁等。但有些特色优势没有充分挖掘,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和产业化经营。

2.农业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发展层次较低

目前,河南省有562家企业被列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企业先后入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908相比,只占不到4.5%的比例。从农业企业规模和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看,除少数知名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链条较短,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大多企业处于农产品初级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产业附加值少、产品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很多特色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技术、资金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和包装简单,品牌意识缺失,销售半径小,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3.农户认知不足,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意愿与能力不强

在目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单户种植(养殖)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农户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对沈丘县石槽乡农户调查得知,大部分农民对特色农业的概念表现陌生,缺少品牌意识,没有提升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观念的落后、技能的不足和市场意识的模糊使得大部分农民在农业发展中只能扮演“耕种者”的角色,在产品质量提升、特色提炼、加工和营销等方面严重缺位。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这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停滞在单户耕作的阶段,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农业企业和众多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难以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怎么写论文。

三、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促进我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深化认识、加强引导农业论文,坚持走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战略,并进一步理顺和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供应,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激发特色农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农业企业的发展,畅通特色农业发展的生产、加工、营销渠道;这是我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深化认知,理顺职能,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

1.把握特色农业发展规律,理顺政府职能

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资源先决、市场导向、规模适度、科技支撑、产业开发。作为主导的一方,政府有关部门应首先深化对特色农业的认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以更加科学地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其次,通过理顺政府职能,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围绕特色农业的项目培育和遴选、扶持体系的构建、特色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和识别,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逐渐形成专门领导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并完善其工作机制,实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垂直、高效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推动诸如农民培训、技术推广、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

2.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

从观念上使农户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所认知,增强其市场经济意识,提升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意愿。对农业劳动力群体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具备特色农业发展意识,更新生产组织方式,促其形成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管理组织方式、人员编制、薪酬待遇、服务农户的方式和渠道等,创建发挥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的机制。加强对农民信贷的引导,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期限等向特色农业倾斜。

3.做好区域规划,科学布局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考虑地区综合条件,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寻求最佳的发展方案。我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厚农业论文,特色产品的发展基础坚实,前景乐观。在特色农业的布局上,应构建机制,综合利用专门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对河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深入调研,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历史文化、农户已掌握的生产技术,以及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现有种类、质量和规模,制定科学规划;使各地具有明确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方向,避免地域不适风险、市场风险、需求不足风险和一哄而上的风险。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

1.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促使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

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原来小规模的家庭式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部门和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把传统的家庭为主体的独立经营变成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将原来相互分割的农产品经营环节重新加以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使地区潜在的相对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完整的产业链,能提升特色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2.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农业标准化生产能有效克服当前农户分散生产带来的随意性,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优质性,也有利于避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怎么写论文。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发展特色农业,应着眼于生产、加工、流通三大环节,着力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凸显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高收益,促使农业标准化进入良性循环和高水平发展。

(三)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1.完善农地制度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全使土地分散耕作固化的状况很难打破,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农业企业的发展形成限制。应进一步完善农地制度,一方面,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和强化其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的号召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应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保护农户土地使用权权益的同时,通过流转使农业规模用地得到实现和保障。这对于促进特色农业的企业化发展有基础意义。

2.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能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论文,促进农业产区与市场的衔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市场效率,同时推动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营销网络的完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水利、路网、通讯等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另外,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推广、农民培训等都需大量资金支出。应采取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方法,多方引进资金,多渠道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供给。

3.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制定易于操作的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也是农业企业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应继续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扶持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相关政策的推介、产品购销平台的搭建,引导各种资源的有效联结,同时在企业品牌打造,相关政策适用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学英.关于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的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2]李八月.加强和改进对特色农业的金融服务[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2.

[3]岑荣.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增收[J]. 南方农村,2007,3.

[4]齐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供给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许昌市;特色农业;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62-03

1引言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自然条件优越,绝大部分为平原,地处暖温带季风区,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因此是河南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许昌市现有耕地458万亩,农业人口370万。其中许昌现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10万亩,鄢陵是全国著名的花卉生产基地,襄县是著名的药材生产基地,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717亿元,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色农业既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结合,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会。发展特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许昌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许昌农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前提。特色农业的兴起会引来一些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在许昌的不断发展又带动许昌农户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这种良性互动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改变,并通过特色农业的发展连接河南市场,进而连接全国市场,以此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同时能够吸引许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发展特色农业有助于推进许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特色农业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纽带,发展程度对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有直接的影响。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接受许昌周边城市的经济扩散效应;通过建立许昌现代科技园区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从而提高许昌工业化的整体水平。

最后,发展特色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许昌的农业生态环境。低碳环保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既要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不断繁荣农村经济,同时又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农业发展的条件,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使农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特色农业,科学开发和利用许昌农业资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特色农业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其思想为特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按照各自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能使其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流入高效率产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其绝对优势产业的发展。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相对差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就会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会发生。所以,主张各国应按比较成本(或相对成本)进行专业化生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其优势产业的发展。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他的学生俄林接受并发展了这些观点,在其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要素禀赋论。该理论分析了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完善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俄林认为,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因此,各国应按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即专业化生产本国拥有优势生产要素的商品,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3许昌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1许昌特色农业的现状

近年来,许昌市按照特色化发展高效农业、优质化发展精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农业的思路,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保障基本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本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形成了以鄢陵县为主的花木生产、以襄城县为主的蔬菜生产、以禹州市为主的药材生产三大特色产业,以许昌县为主的优质小麦、大豆生产“三粉”、以长葛市为主的畜产品四大农产品加工系列五大优势区域格局。2011年,全市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花木、蔬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765万亩和294万亩;建立生态农业基地127万亩,粮粮、粮经、粮果等立体生态种植模式260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农产品24个、绿色农产品14个;全市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省级29个。同时,全市按照“建基地、育龙头、抓联结、强服务”的工作思路,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8家。

鄢陵县素有“花都”、“花县”之称,拥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产值9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55%;全县花卉苗木种植从业人员12万人,占总人口的1/5,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第三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来自21个省、市的860名展商、客商齐聚鄢陵,66亿元的签约金额让鄢陵县挣了个钵满盆圆。花卉苗木等产业推动鄢陵县走出了一条强县富民之路。

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已成为我省平原地区最大的连片种植基地;投资2亿元的禹州中华药城已经建成,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原中药材交易会。

襄城县依托群发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鲜货农产品重点批发市场,年交易蔬菜40万吨;2003年,该县的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正式通过省级认定。

2010年河南省主要烟叶产区产量对比(单位:万吨)

许昌县依托许昌卷烟厂发展烟叶种植,采用企业直接到农户的模式鼓励生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2010年许昌县烟叶产量达到442万吨,排名全省第三位见上表。

32许昌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中原农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必须围绕特色做文章。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和效益。作为全省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的许昌市,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定位自身。以园区建设作为载体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指导,在运作模式上,实行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推广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目前,许昌已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46个,总面积115万亩,形成花卉、蔬菜、中药材、腐竹、畜产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园区的示范辐射效应,不仅优化了园区自身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建成了1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全市有4000多个规模养殖专业场、专业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74%,保证了全市人民副食品充足供应。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从业人员达到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13%,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以上。

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渠道。在各种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龙头企业群体迅速成长,并覆盖了许昌市的各个农业产业区域:花卉产业以鄢陵北方花卉集团为龙头,蔬菜产业以襄城群发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中药材产业以禹州中药材市场为龙头,畜牧产业以长葛众品食业公司为龙头,粮油食品加工以湖雪面粉公司、山花粮油集团为龙头等。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市级10家,进一步明确了优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生猪、优质“三粉”的加工业主导地位,小麦年加工能力25万吨,大豆60万吨,生猪120万头,“三粉”60万吨。全市产业化经营组织120家,带动农户675万户,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收517亿元,户均增收766元。“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产业的链条被拉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如今在许昌,以小麦为原料的面粉、食品年生产能力达168万吨,转化率达51%;以大豆为原料的油脂、腐竹生产能力达60多万吨。尤其是许昌县河街乡,以腐竹生产为特色的一批龙头企业,不仅带起20多个专业村、3500多个专业户,而且占领了全国60%以上的腐竹市场。如今在许昌,生机盎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120家,带动农户675万户,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年增收517亿元。

33许昌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产品质量问题。目前许昌有的地方还没有对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足够的重视,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添加禁用激素和化学添加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只有质量好的农产品才能得到买方的认可,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一些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多次遭遇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导致出口的农产品滞销和积压,特色农业的发展受到沉重打击。

(2)特色农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如果没有形成规模,既不能形成一个地区的特色经济,也会影响到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及销售,很难形成规模效益。许昌市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有的地方“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但由于没有形成大的生产规模,致使农产品的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也不高,很难对外销售。而产品的销售不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高,创新不足。科技生产水平也是影响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主要归因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也是中国未来农业增长的原动力。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也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目前由于许昌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不足,农产品的品质差,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4许昌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1)完善特色农产品标准,从根源解决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业标准化已成为促进和规范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建立标准的特色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步骤。

把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首要问题,逐步把特色农业发展由依靠数量增加转移到质量提高上来。然后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把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生产中去,从根本上改变产品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当前人们饮食需求已由温饱、营养型向保健型过渡,对农产品营养、无害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许昌市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把握现代质量意识,用经济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农产品品质问题,以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品质去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加强优质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根据消费需求,组织重点攻关。定向培育能适应市场、拓展市场的优质农产品品种。

(2)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

重视市场开发,统筹考虑特色农业生产、交换、分配、销售、运贮等各环节的相互关系,通畅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实现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布局,把农民增收作为目标,积极培育农村主导产业,在各个县乡镇分别形成自身特色后,进行统一规划,先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基础,然后各个产业链形成紧密联系时,以特色农产品为中心的产业就形成规模了。

(3)重视科技进步,开展对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工作,不断优化特色农产品品质,为产业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奠定基础。

首要任务是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引进,任何优良品种都有退化老化过程,需要及时研究新品种进行替代,要以科学态度搞好品种选育工作,保持品种优良性,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为生产环节搞好供应。在研究新品种的同时,其次要导入生产环节的各项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并建立技术服务推广的具体工作程序和要求,采用通俗易懂形式培训和引导好农民,尽快掌握新品种生产技术。

然后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以建设和投入为基础,不断消除特色农业生产的环境障碍和技术瓶颈。

5结论

目前特色农业在许昌的发展形势良好。如今,以鄢陵县为主的花卉生产,以襄城县为重点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以禹州市为重点的中药材生产,以长葛市为主的畜牧饲养生产,以许昌县为重点的粮食加工生产,形成了许昌市专业化分工明晰的新型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对农业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在加强生态环境良好保护中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特色农业增长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色农业,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重视对农业污染的防治,防止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造成面源污染,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加强农田乡水利设施建设,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参考文献:

[1]邓瑛农村特色产品开发研究[R].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马静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R].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3]赫克歇尔―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肖文韬,宋小敏论空心村的成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1(9):16

[5]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7]陈永芝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矛盾与制度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09(6)

[8]包建中“三色农业”兴起及中国农业产业化方向[J].中国人口与环境,2007(87)

[9]陈锡文关于农业发展趋势的分析[N].农民日报,2001-11-03

[10]曹玉华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和指标体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69)

[11]蒋和平,辛岭,尤飞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发展意义

引 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农业跨越式的大发展。面对西部开发和入世的新的形势,特色农业如何更有效地发展,是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农业的定义

特色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投入为支撑,以特色农产品为着力点,以龙头企业为主力,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以打造地域品牌为手段,生产特定的农产品并形成集约经营、适度规模、独具优势的农业生产体系。

二、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

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从经济学理论方面看,发展特色农业符合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H―O模型)的资源禀赋理论。从现实经济意义方面看,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发和提升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

(2)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利于众多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农民作为中国最大的职业群体,需要社会给以极大关注。发展特色农业有益于推动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技术的新型农民。

(3)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对农村环境的整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发展特色农业就是理由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生产独具优势的农产品,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在为保持生态平衡做出贡献,如经济作物的种植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在合作社或者专业大户的带动下发展起来,并在特色农业发展到适度规模后,引进龙头企业,或者由合作社出面,集体创设龙头企业,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相辅相成,相互合作,由龙头企业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传达给种植农户。

四、特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双流红提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农产品保存措施尚不到位,储藏保鲜能力不足。一般农产品有效销售期较短,应市期不长,个别品种集中上市矛盾突出。如果通过冷藏保鲜,延长果品上市时间,错开销售旺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市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收入。

(2)缺乏特色农产品加工类龙头企业,深加工能力不足。很多特色农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销售的也仅仅是鲜果,在整个加工产业链中,仍处于附加值最低端。

(3)品牌意识淡薄,产品的品牌化率较低。现有特色农产品品牌未能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属性、价值、利益、个性、文化及用户等相关信息,绝大多数品牌甚至在本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市场占有率都不高。

(4)农业合作社帮扶力度不强,且管理存在问题。农业合作社对种植大户的帮助较为明显,而对普通种植户的帮助较小。由于农民们的素质不高,对合作社的依赖性较强,同时风险意识淡薄,因此合作社在进行投资或其他方面畏首畏尾,无法发挥更大的帮扶作用

五、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必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以创名牌为关键,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人才开发为根本,以信息为保障,以引资为动力,努力实现各个方面的结合,推动特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建立农产品冷藏保鲜及加工销售体系

(1)引进冷藏保鲜技术,在红提种植基地设立冷藏库等,以延长红提保存时间。通过加强红提采后保鲜及储运能力建设,促进从产地到储藏、销售等环节“冷链”储存和运输,增强双流红提的长期供应和全市甚至全省大范围供货能力。

(2)提高精深加工能力,转变红提生产方式。引进红提葡萄酿酒设备,开辟红提次等产品的加工销售渠道。

(3)建设产地大型交易市场,转变红提流通方式。逐步发展现有“田间超市”销售模式,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并加快大型连锁超市与红提基地直接“农超对接”,加快大型流通企业等与果农、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2.增强龙头企业建设

红提基地应增加龙头企业数量,扩大龙头企业规模。龙头企业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快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为龙头企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红提基地应该立足自身优势,创建特色品牌。特色农业产业化与品牌化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必须坚持共同开发。一个有影响力的的品牌能够为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又能为品牌建立强大的物质支撑和文化内涵。

4.加强合作社管理及帮扶能力

红提基地要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全力推进以农业合作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实施科技开发战略。农民合作社的成长使特色农业的发展力量化零为整,通过信息的沟通、技术知识的传播、标准的制定、生产过程的统一安排等方式,集中农户的力量进行特色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6070-6072.

[2]李里特.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J].农产品加工,2006,(01):10-12.

[3]彭涛,卢凤君,刘清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6,(03):92-94+123.

[4]成都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成都特色农业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176-180+1.

[5]吴言忠.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发展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5,(01):1-3+13.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4)

关键词: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3103

1引言

《“十三五”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绿色农业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和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有不少专家开始探索研究绿色农业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王艳秀、周旗等认为,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绿色农业是一种依靠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严立冬等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绿色农业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刘连馥等在综合国内绿色农业概念提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绿色农业是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实质上是一场农业创新、农业技术革命,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模式。概括国内学者关于绿色农业特征研究,绿色农业主要有6个鲜明的特征: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多样化、产业化和高效化。

2.2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诸多学者研究认为,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有:生态经济理论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中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农业生态学中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协调共生理论,创新理论中农业制度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等。

3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压力逐渐增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识。综观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1986~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包建中在1986年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部分农业学者也开始对绿色农业的内涵及实践应用开始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2)第二阶段是持续关注阶段(1992~2002年)。1992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农业发展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即农业发展要高产、优质、高效。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绿色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逐步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开始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3)第三阶段是稳定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今)。2003年,在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 “绿色农业”的概念。2005年,卢良恕等6位专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的报告。回良玉副总理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并充分肯定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2006年起,部分省份先后建立了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的科研专项研究相继启动。2013年,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上,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成为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001号提案,建议因时因地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农业发展逐渐变成当前发展的共识,被广泛认同和支持,各地也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发展绿色农业。

4实践中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分析――以四川江安县为例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四川宜宾市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改革,探索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江安县坚持绿色发展,围绕“走产村相融道路,创绿色农业典范,建幸福美丽新村”思路,推进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五化”引领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4.1管理模式标准化

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先后引进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和一家农业发展公司,分别从事现代种、养殖业发展,建成特色种植基地2000余亩,存栏种猪5000余头、年产仔猪10万头的大型养殖场及家庭代养场。已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行过程管控;并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供港蔬菜实现企业自查、政府抽查、香港检查3个达标。积极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流程,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4.2生产设施现代化

示范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适应产业化运作的“田、路、水、电、管”五网配套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2000亩,道路13.8 km,排渠4.6 km,种养循环管网12 km,喷灌头10万个,配套农产品产业服务中心和生猪养殖智能化的流水线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蔬菜基地实施土地整理后,大力推广育苗、播种全机械化生产,实现喷灌设施全覆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3产业分工专业化

示范区依托两家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服务、保险兜底、政府扶持”六方合作机制,将企业、农户、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县财政部门引入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分工,形成农业生产车间集群,实现专业化发展。针对部分有资金、有意愿经营种植蔬菜、生猪养殖的农户,以“公司+家庭农场”为纽带,按“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带动发展家庭农场。通过供港蔬菜、生猪产业化这两个项目,直接解决了当地1000余人就业,带动江安600户以上的农户致富,间接带动2000余户农户增收,助农户均增收上万元。

4.4资源利用循环化

示范片两家企业“牵手”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污和废水,经过分级沉砂、分级粪池收集处理和厌氧发酵,沼液就富含溶解氮、磷、钾和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成为了生态种植业难得的有机肥料。沼液经提灌站输送至高位沼液池,通过铺设灌溉管网进入麻衣蔬菜基地用于蔬菜种植,形成“猪-沼-菜”、“猪-沼-果”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同时,养殖场厌氧发酵所产生的大量沼气,还可以用于发电,为示范园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促进“生猪产业-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循环互动。

4.5产品销售国际化

在示范区建立的供港蔬菜基地已具备直接出口农产品资格。每批次蔬菜先经过机械车间分拣,对蔬菜品质进行分级、装箱冷链物流运输至深港检测点,抽样合格直接进入香港蔬菜协会指定仓库,并在香港、广东市场形成“错峰销售”。同时,还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实现了蔬菜直供韩国、新加坡市场,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积极加强与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并与欧盟签署意向合作协议,着力推动加工猪肉出口外销,逐步实现生猪产业国际化发展。

5思考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四川乃至全国,绿色农业已在一些地方实施并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绿色农业起步晚,发展中还面临绿色农业品牌少、基层设施建设不足、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农业培训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为了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绿色农业快速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5.1挖掘自身优势,科学选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农业要根据各县域经济条件和地理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以山区为主的区县,建议以发展经济林业(包括茶叶、果木等)和畜牧业为主,选择发展当地的优势主导农副产品和农业龙头企业,以进一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以浅丘或平坝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等优势,发展粮食作物种植业(包括瓜果、蔬菜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以浅丘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立体种植的优势,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整个区域内农旅经济发展。

5.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做好绿色农业发展的要素保障

政府部门要加大绿色农业扶持力度,加强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农村沼气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创新绿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构建农业科技“教学、生产、研究、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完善相关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技推广与服务条件。另外,要建立绿色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既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开展农业、农村、农民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也要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绿色农业。

5.3培育绿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在当前经济形势压力大的情况下,要以地方主导产业为支撑,全面成片推进,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进而走向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发展。在全面成片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休闲观光功能的布局,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乡村旅游功能,以各类乡村文化节为契机,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积极创新都市观光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5.4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其对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促进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建议启动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具备引领区域绿色农业发展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在贷款贴息、品牌打造、基地扩建、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扶持。

5.5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效益

积极推动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并以专业社为主要成员,联合科技、供销、农村合作银行等部门组建联合社,构建“多位一体”的办事平台,完善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的物流体系建设,改造一批绿色农产品专业销售市场,积极引导多种经济组织与专业大户参与绿色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加快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市、县、镇三级农业信息互通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库,加大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对绿色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快产销对接。重点搞好绿色农特产品、食品展销和对接活动,提高当地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6绿色农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能力和素质

积极开展绿色农业职业培训,充分l挥农业中专、农广校、农函大等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广泛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着力先进适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培养一大批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绿色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绿色种养殖。要重点搞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绿色农业产业化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秀,王洪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基于生态补偿视角[J].江南论坛,2012(6):14~15.

[2]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

[3]黄国勤.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157~159.

[4]严立冬,屈志光等.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国家级

基金项目: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海南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资金项目、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海南大学“211工程专项资金”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yjg0110)、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108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8日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实施了“质量工程”,教育部于2008年有颁布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按照《意见》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将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是指在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2008年9月28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得了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围绕如何建设好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研究。本文对海南大学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首先介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该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海南大学的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前身是1981年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湛江校区创办的“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干部专修科”专业。最初只是为热区国营农场培养管理干部而设的专业,在老一代教师的艰苦奋斗下,逐渐发展壮大。1990年开设“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1年获批“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点,是海南省第一个经济管理类硕士点;2003年获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2007年由中央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008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海南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的特色体现如下:

1、研究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占地约4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亿人,横跨华南9省(区)。热带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热带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本学科点主要研究热带农业经济管理、热带渔业经济管理等内容,努力构建有热带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是目前国内其他院校很少涉及的。

2、跟踪世界热带地区各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前沿研究动态。我校是唯一代表国家参与研究热带地区农业的高等院校。本学科点在热带大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面紧跟世界研究动态,为中国热区经济建设服务。在中国加入WTO背景下,在中国-东盟“10+1”模式下,本研究方向特别关注东南亚、南亚热带地区国家之间的农业经济政策、国际贸易等专题研究。

3、完善与发展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学,基于热带作物生产与管理特色、农垦企业自身特点,开展相关研究。中国热区有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主要是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农垦企业。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热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教育的主要专业。自198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并重的培养原则,累计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与硕士毕业生,为华南热带农业经济,尤其是海南农垦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培养了大量领导干部,并输送了大量优势的专业人才。培养了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王法仁、广东农垦总局局长赖诗仁等3,000多名专业管理人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为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大农垦及海南农业厅系统培养了200多名中高层干部。并完成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项目100多项,参与政府与企业咨询200多次,学术报告和培训讲座听众年均3,000多人次。随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师队伍的不断提升,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热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而为海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

1、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断完善的同时,师资队伍得到壮大,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共有30人组成,基本情况如下:

职称结构: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2人,其中有硕士生导师24人,高级职称比例为90%以上。

学历结构:博士11人,硕士16人(其中7人为在读博士),学士3人,硕士及硕士以上比例占90%。

年龄结构:教学队伍中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30岁以下的教师3人,占10%,30~40岁的教师15人,占50%,40岁以上12人,占40%。

其中,出国高级访问学者或具有海外学习背景6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省优专家3人,省“515人才”第1层次专家2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人次,获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次,获省级“优秀教师奖”1人次,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2人次,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次。

2、实验设备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师生需要。在实验设施方面,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省部共建实验室,实验室的面积达到310m2,为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教学实验中心实行全面开放制度,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重点收藏农业经济、产业经济、世界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工商管理等六类。期刊方面,院里近年来每年订阅的期刊平均有80余种,报刊及论文材料限馆内阅览及借出复印。馆里的计算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提供给读者使用,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以弥补纸质资源的不足,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

3、具有良好的办学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有1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农业推广和高校教师),2个博士研究方向(生物技术经济学、种质资源经济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省级重点课程。因此,该专业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学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4、积累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为学校和农垦及海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类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教学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本知识,接受领导技能、经济社会调查、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从近几年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来看,基本上非农企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从事的工作并无差别。但是相对于正规财经类专业科班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在学校影响力,还是专业名称上和实际操作能力,都缺乏一定的竞争力,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举步维艰,社会认可度逐步下降,导致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逐年下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改革,一些课程依然存在问题。首先,与全国其他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设置并无差别,没有体现热带农业经济特色,同时也没有关注农业热点问题。例如,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农业发展等;其次,有些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例如,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农业生产函数和农业技术进步测算等内容与经济学中内容几乎相同。

(三)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实验或实习课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虽然有些课程也安排了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不明确,实践教学考核成绩(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打分)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导致实践教学效果难以达到,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立足热区,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来讲,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普遍性,但就各高校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即“热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热带地区经济发展,以华南地区农业经济、农垦企业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积极探索热带地区的“三农”问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也应相应的做出调整,增加华南地区经济专题研究、现代农垦企业经营管理、海南农业政策研究等课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真正成为特色专业和社会认可专业。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公共课程教学、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一般来讲,必修课应占70%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选修课较少,原本是选修课的课程却变成了必修的选修课,特别是专业特色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导致本是“特色”专业却没有开设“特色”课程。因此,首先,要真正加大选修课课程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兴趣等;其次,开设专业特色课程,如热区农业发展概括、农垦企业经营管理等;第三,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认真制定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并与理论教学形成为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重视教师培养,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密切相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且可以提升科研实力,有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学历硕士及硕士以上比例占90%,但具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仅为36.67%,可见教师的学历还有待提高。为了达到高水平师资队伍,以教学名师领衔担任首席教授组建教学团队,支持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学位,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从而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意识,将年轻教师真正培养成为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努力培养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风丽,刘俊浩,程钢,王生贵.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石河子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实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9.

[2]颜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J].农业经济,2009.12.

[3]洪名勇.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构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8.7.

[4]庄佩芬,刘伟平,王林萍.对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3.

[5]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

[6]季莉娅,史金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大众科技,2008.4.

[7]李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5.

[8]奚祥华,于新刚,曹奕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9]厉昌习,李国栋,薛兴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2007.35.

[10]孙自保,李萍,龚红梅,彭岳林.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2006.11.

[11]于战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S1.

[12]张於倩,李顺龙,马文学,万志芳,王玉芳,李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6.5.

[13]尚琳娜.浅议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24.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 农业高校 特色校园文化 营建 发展

论文摘要: 行业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营建有利于减少大学文化趋同的现象,符合高校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论述了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分析了营建思路和功效,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中最富有时代气息和活力的一部分,体现着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文化形态,属于社会中的先进文化。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受行业发展和专业布局影响,容易在载体、途径、价值追求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行业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在111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以勤奋实干精神为核心,以服务三农、面向基层为导向,以校园文化活动和物化景观为载体,以勇于担当志愿服务为精萃的、行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了以张启发、徐本禹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精英,树立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典范。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理念进行了初探,并对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

一、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理念

(一)勤奋实干:行业特色的折射。

特色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深受所服务行业的影响,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文化。中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是世界上农业生产第一大国和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勤奋实干,正是中华民族耕读精神在华农人身上的延续和发扬,也是社会对华农人和华中农业大学最多的评价。华中农业大学其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勤奋实干的文化无不体现在学校办学过程和广大华农师生身上。1987年,学校自力更生创建生物技术中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筹措10万元经费,挤出专门实验室,调集分散在各单位的相关生物技术仪器设备,支持中心建设。中心实行开放滚动式的管理办法,以“互助组”方式运行,实现资源共享。10余年后,学校依托该中心,建起了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天清晨,狮子山广场上莘莘学子专心读书的场景是华农学生勤奋学习的缩影;临近凌晨,国家重点实验室灯火通明下知名教授专注科研的情景是华农教师刻苦实干的写照。

(二)面向三农:学科背景的必然。

特色型大学强调的是学校学科分布特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是高等教育服务专门行业发展的产物。历经百余年的历程,华中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体系。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科,人文社科专业以研究“三农”问题为主要方向,全校所有专业发展形成一盘棋,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一个领军人才,组建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广受社会关注,为服务“三农”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枝苗、一棵树、一粒豆——“六个一”,是媒体对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形象概括,代表了学校在优势学科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三)勇于担当:时代精神的体现。

“达人”精神是华中农业大学校训内涵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一种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正是华农人责任意识的集中表现。华农人响应时代号召,服务国家需求,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深入推进“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111”行动计划和“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支撑企业发展“双百”行动计划,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1990年以来,连续18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由“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创办的红杜鹃爱心社,积极开展支教助学活动,服务西部基层教育,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绿色协会广泛开展各项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环保宣传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

二、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营建与功效

(一)以实体物质建设为基础,打造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等学校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使用的能蕴含高校师生共同价值追求,代表学校精神风貌的物质性载体。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启动了“学校历史人文景观建设工程”,工程规划高度重视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的人文景观建设。在该规划指导下,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纪念碑、学校创始人张之洞铜像、学校百年纪念碑等一批代表学校文化底蕴和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人文景观相继建成。以喜迎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学校掀起新一轮人文景观建设高潮,陈华癸、刘后利、杨新美、沈达尊四位教授雕像先后建成揭幕。在“未来之门”南边的小广场落成了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二十四节气柱,精心设计建造了一批富有农业大学特色的标本馆、校史馆、图书馆、教学楼和实验楼,完成了狮子山中心广场改造工程,使其成为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文化广场。学校布局合理、搭配和谐、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给予师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学术科研发展为中介,提升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是研究型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及在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形成的制度与规范。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一般都是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高水平行业精英和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科技目标的重任,较好的学术文化有利于统筹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目标协调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注重校风学风建设,形成了“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的大学精神。我国高校中唯一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启发教授测绘出了世界第一张水稻基因图谱,目前其科研团队正在朝着绿色超级稻的战略目标迈进。今年夏天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场由7位微生物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超级豪华答辩委员会为两位硕士举行答辩会,生科院何正国教授培养的两名硕士生均发表了影响因子超过10的文章。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数学建模、“金铅笔”广告等大学生科技赛场,我校学生频频摘金夺银,展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2009年4月,学校成立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并出台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专门用来规范学术行为。这充分说明,在学术文化指引下的学校科技研究不但重视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更注重学术规范。

(三)以大学精神培育为核心,凝练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能反映相对稳定群体内在心理定势和外在精神气质的最高层次文化体系,是一所高校整体风貌、文化气质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日益趋同的今天,形成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显得尤为可贵。华中农业大学最宝贵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和校徽中,并不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校重大仪式活动牢牢镌刻在一代代华农人身上。新生入校必须学唱校歌,在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发放会场,与会全体师生都会齐唱校歌。为继承和发扬张之洞“重农”精神,学校探索成立了张之洞实验班,专门培养了农业领域精英领袖人才。学生文艺骨干把张之洞办学历程和研究生支教团感人事迹,排成话剧搬上了学校晚会舞台。以“狮子山讲坛”、“齐民讲坛”为载体,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李昌平先后前来讲学,提升了华农师生的“三农”情结和人文素养。

三、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进一步凝炼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统揽着大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大学精神的物化结晶,是一所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石。农业高校要想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就必须从办学传统和办学实践中提炼特色的办学理念。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类特色高校,首先要明确培养农业领域精英人才和相应文化的目标理念,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行业专门人才;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使传统农科类优势学科更优,现代生科类特色学科更特,并加强涉农文法经管类人文社科学科发展,促使学科群体优势更加明显;最后要密切配合农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彰显农业特色。

华中农业大学是以服务面向“三农”为特色,以农科优势明显为特点的农业特色型大学。加强具有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广大学子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史,激发同学关注“三农”情结,树立献身我国农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校史馆、档案馆和标本馆的藏品和功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成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农业科普参观基地和宣传我校整体科研实力的窗口;进一步丰富人文景观中“农”的元素,把“六个一”标志性科研成果做成雕塑,激励师生投身农业科研;进一步拓展“面向三农、服务基层”的教育途径,培养师生热爱农民、向往农村和对关注农业的情怀。

(三)进一步丰富文化载体。

理、工、农、医等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发展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均面临着文化建设先天不利的窘境。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主动挖掘提炼,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为适应时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学校应进一步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发挥高校文化引领作用。为此,要大力发展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在科技传播、交流沟通和思想教育方面的特有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继续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狮子山讲坛等品牌活动,重点扶持几个有影响力和专业艺术水准的学生文艺社团;树立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氛围的创新文化,服务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 区域特色 工程教育认证

“全面深化改革、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大讨论活动是强化改革意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校院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进程。水利工程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极结合专业区域特色,极践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一、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发展的区域特色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创办于1960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专业,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办学近50多年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为国家和地方水利工程行业的研究机构、设计院(所)、施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兵团建设,水利先行(1960~1995)

农业水利工程是石河子大学前身兵团农学院创院之初的4个专业之一,具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1990年,获批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学位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以“立足兵团,服务新疆”为指导思想。在此期间,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了本专科学生1000余人,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都留在新疆,扎根兵团,建设兵团,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新疆,特别是兵团水利事业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为兵团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突出特色,发展壮大(1996~2007)

1996年9月11日,原国家教委以教计〔1996〕35号文件批准由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四所院校合并成立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归属水利建筑工程学院,2003年,成功申报农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以“干旱区高效用水”为研究目标,积极开展膜下滴灌研究,目前新疆每年应用膜下滴灌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2002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石河子大学《关于我校立足西部大开发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上批示:“很好。希望你们在有特色的节水灌溉和生态农业方面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为新疆干旱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此期间,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在2个班,72人/年,学生培养推行学分制试点(2002级开始),培养了本专科学生1300余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增强、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层次渐近完善、培养学生规模发展壮大。

3.深化教改,跨越发展(2008~至今)

2008年12月,石河子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由国家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2012年11月,石河子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校。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为石河子大学的教学科研注入了巨大的能量,为石河子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大学和学院的领导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多方位搭建学生实践教学平台,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13年,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科专业名单,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跨越发展”目标方面又翻开了新的瑰丽的一页。

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2013年8月20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将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使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互认,提升国内培养的工程师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提升国内工程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分专业目标、质量评价、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和管理制度7个指标。认证标准是对工程教育专业的最低质量要求,是办合格专业的最低门槛,过了门槛,专业按着定位自我发展,如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审体系是一种“自我举证,自我评审”的合格达标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高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契机。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其社会影响力会得到增强,会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形成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

三、结合专业区域特色,积极践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目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本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198学分,其中理论学分138.5(理论必修学分106.5、理论选修学分32),实践学分59.5(含12个综合教育学分)。同时,毕业生在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外,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结语

结合专业区域特色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将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渗透与互补,扩充专业知识面,促进专业教学和研究工程、农业、生态、环境、法律、人文知识的结合,形成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区域特征鲜明,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02):25-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