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特色农业前景

特色农业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1 16:55:15

特色农业前景

特色农业前景篇(1)

农民既难以割舍土地,又不得不单一依靠土地而生存。于是,农民对土地的激情慢慢消退,开始挣脱土地的束缚,离土离乡走向城市,或离土不离乡,从事非农业生产,“退耕潮”成了横亘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破解农民增收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贵州的做法是,大力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深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致力于在特色、绿色、高效农业上下更大的力气,让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曾强调:“创新‘三农’工作思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围绕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茶叶、中药材、蔬菜、经果林的目标,认真做好各种分析及远景预测,力争在一些重点产业取得突破,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

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曾明确指出,“从长远看,贵州产业发展最大的希望在于绿色产业。通过发展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旅游服务等为重点的绿色产业,一方面能够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能帮助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过程中能够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个农民的“恨”与“爱”

2008年8月14日,是黄朝新感到十分幸福的一天,因为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正带着苹果专家在他的果园中帮他指点迷津。

“小黄,加油干啊!你是苹果种植示范户,今年要帮带多少户村民一起种苹果啊?”王富玉带着鼓励的语气问道。

“20户。”黄朝新挺起胸膛自信的答道。

“像朝新这样的示范户,在咱们长顺县有100户呢!”长顺县委书记杨永英高兴地向王富玉汇报说。

黄朝新是长顺县广顺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长顺县广顺优质水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

当天,全省精品苹果产业发展现场会在长顺县召开。黄朝新作为精品苹果种植户的一名代表,在会上当着众多领导、专家的面,娓娓讲述自己的感想,言语间充满激动。

2005年种植苹果以前,黄朝新除了耕种好仅有的责任田地之余,主要是打点零工,做点小生意,但都是小打小闹,没赚到什么钱,生活只能勉强维持。

而此时,整个长顺县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在长期寄望于冶金、化工等产业但又裹足不前的情况下,长顺县委、政府痛定思痛,决定“以工业化的思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规划在3至5年内,加快培育4个“135”特色产业。其中,拟发展精品水果产业5万亩以上。

因为苹果树种下去3年结果,这就意味着,在挂果之前的3年,土地上的经济收入微乎其微。这对只讲实惠的农民而言,想在一夜之间叫他们放弃传统的农作物,显然不太现实。如何激发农民种苹果的积极性,是一个难题。

经走村串户的调研和多方考虑,长顺县开始物色一些“在社会上跑过,见过世面,有点文化知识”的农民做示范,目的是“搞活一个点,带动一大片”。黄朝新就成了其中一个理想的人选。

2005年,长顺县广顺镇镇政府带领黄朝新等人到红樱桃果业公司基地参观,当看到那里种植的苹果长势喜人,还了解到这里产的苹果品质好、价格高、市场销售供不应求时,黄朝新的心开始萌动。

在长顺县委、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贴息贷款政策的支持下,黄朝新利用流转和租赁来的22亩土地种植苹果。当时,像他一样在景云关种植苹果的共有12户,种植面积430亩。

为帮助这些刚刚走上种植苹果之路的农民,长顺县委、县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确费了很多心思,帮助他们在套种上做文章。长顺县农业局指导苹果种植户利用果树行间空地,科学种植花生、黄豆、生姜等个头矮小的经济作物,这样既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又弥补了三年内经济收入少的窘况,同时还能提高土地肥力,促进果树生长。

随着果树的长大,单家独户在果园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投入、特殊生产物资的购买、技术的运用、果园的生产管理、水果的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2007年2月,在长顺县农业局、广顺镇镇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黄朝新等苹果种植户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成立了长顺县广顺优质水果专业合作社。黄朝新还被推选为合作社的副理事长。

此后,合作社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社员从最初的26户发展到现在的48户,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2005年冬开始种植的苹果树,今年也开始挂果,亩产量至少可达500公斤左右,按产价平均每公斤2元计算,3年初亩产值1000元左右。

按照这种方式计算,黄朝新种植的22亩苹果树,可以收益2万元多元。按红樱桃公司5年果树每亩3000公斤的产量计算,收益自然更加可观,可达13万余元。这让黄朝新等许多农民重新看到了土地带来的希望。他们又开始“爱上”了这片曾经令他们一度生厌的土地。

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在广顺优质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长顺县长寨镇、种获乡、马路乡、白云山镇等6个乡镇也相继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发展水果面积上万亩。

而按照规划,长顺县将重点打造“威远―长寨―种获―广顺―马路”中北部苹果产业经济带,以发展红富士苹果为主,建设一条3万亩以上的精品水果产业示范带,并选择了100户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培育,力争把他们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能指导的科技“二传手”。

在运行机制上,长顺县的创新做法很有特点。长顺县出台了鼓励机关干部创办、领办苹果产业企业的政策,明确规定凡是机关干部职工承包100亩以上土地种植苹果的,可享受停职带薪五年的待遇,并可享受3年的贴息贷款。目前,全县共有38名机关干部职工停职带薪创办产业示范点,为苹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精品苹果产业现场会上,王富玉对长顺抓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通过参观和介绍,我感到长顺县在抓精品水果产业发展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政策措施完善,二是投入力度较大,三是运行机制灵活。”“像苹果这样的产业,经济效益较高,大力发展,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广辟增收来源,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王富玉还表示,“我省发展精品苹果产业,具有品质优良,距离消费市场近,运输成本低,提早上市等比较优势,在省内市场、南方市场乃至东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既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持水土,绿化美化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现场会上,副省长禄智明也饱含深情地说:“要深刻认识发展苹果产业,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和建设我省生态环境,实现富民强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经果林的要求,根据我省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计划到2010年,全省发展精品苹果面积10万亩,到2015年发展30万亩,把我省培育成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事实上,大力发展精品苹果产业,只是贵州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内容之一。

就在全省精品苹果产业发展现场会前不久,王富玉深入罗甸、关岭考察火龙果生产时强调,贵州山区生态脆弱,很多地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石漠化,火龙果产量高、盛果期长、结果快、品质好、有市场,适宜石漠化较高的河谷地带,具备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优势。罗甸等十多个县市是火龙果宜种地,当地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认识种植火龙果的重大意义。

火龙果作为我省主要推广的高附加值精品水果新品种,王富玉对火龙果有着更多的期待,他说:“目前种植火龙果还是个新东西,政府一定要把示范点做好,搞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加强管理,科学种植,以示范带动老百姓的参与,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把火龙果项目做成真正的经济、生态双效益工程。”

开苹果现场会,考察火龙果生产,这也只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关心我省农业发展的两个具体情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频繁到全省各地调研、考察、指导农业,特别是特色、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一场大力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的大戏正在贵州高原这片热土上演。

比如,施秉县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农业,目前全县中药材GAP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种植农户近万户,中药材种植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而作为天柱县农村五大特色产业之一的“盎土鸭”,也令人侧目,目前天柱县年出栏283万羽以上的鸭苗不仅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远销湖南省毗邻各县,年产值约4357万元,农民增收1394万元。

在采访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贵州许多县市区都在着力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湄潭、凤岗、贵定、都匀、石阡等县的茶叶,关岭的花江狗肉,独山的瓜果蔬菜,从江的柑橘,榕江的西瓜,遵义的辣椒,乌当、黎平、赤水、雷山的乡村旅游等等,各有各的增收路,各有各的示范点。

不难发现,特色、绿色、高效农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突破口。

特色、绿色、高效农业方兴未艾

事实上,贵州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占“地利”之优。

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贵州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相对完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这恰恰是贵州的比较优势――相对于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而言,特色、绿色、高效农业,则成了贵州比较优势中的另一个注脚。

经过一个阶段的培育和开发,我省与特色、绿色、高效农业所配套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企业,专门从事农产品包装、销售、贩运的专业企业,为农村提供生产资料配售和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企业等已初具规模。

来自贵州省农业厅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省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4993个,固定资产7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创汇1527万美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4022个,带动农户128万户。全省有市(州、地)级以上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577家,涉及食品、药业、茶叶、水果、畜牧养殖、农产品开发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领域。

这些数据,是贵州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态势的明证。显然,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成为带动和助推特色、绿色、高效农业的主要力量。

比如素有“贵州南大门”的独山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型、创税型农业,确立了以“菜、畜、烟、果、药、茶、优质米”七大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全县创办农副加工企业24家,年创产值近亿元。

又如作为我省特色、绿色、高效农业的另一样板罗甸,更是高举起特色、绿色、高效农业的大旗,创新发展模式,实施产业集团化承包。

县委书记沙先贵告诉记者,今年罗甸县正全面推进茶、渔、蔬、果集团,蔬菜产业发展集团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3.8万亩,渔业产业发展集团完成新增网箱1.2万多口,果树产业发展集团完成新增水果种植2万亩,茶产业发展集团完成新开发茶园1万亩。

实际上,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贵州经济中发展速度快、与“三农”关联度高、对“三农”带动大、后发优势最为明显的产业。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引领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农村工业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诸多产业优惠政策的相续出台,也使贵州特色、绿色、高效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比如,对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实现税收800万元以上,资产负债率小于50%,所使用原料60%以上为省内提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制品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等等。

特色农业前景篇(2)

一、农村休闲景观设计的重点

1.突出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特点我国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物种种类丰富,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地方性民俗文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方、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差异、南北方季节差异突出,这为农村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目前农村休闲景观普遍定位单一,缺乏自身地域特色,不能突出地域的主题文化。所以,切实发掘农村休闲景观的地域主题文化是长期规划的重点。2.把握设计的品质现今,农村休闲景观规划过于追求城市景观的表面形式,景区的发展过多追求城市化、通俗化、美观化等表面的视觉效果。这种浅层次的规划设计,不利于景观长久发展。应注重基础建设的功能性、自身地域文化的实用性等,要把握住规划景区的文化特色,细心规划,才能被民众所接受,真正成为观者认可的公共空间。3.顺应使用者导向,开展特色性活动根据使用者的导向,不断变化主题形式,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区可持续发展,这些特色性活动甚至会扩大农村休闲旅游的市场。通过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具有主题性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比如以农业生产为特色的播种节、采摘节、农村绿色美食节、丰收节、农业技能大赛、农村运动会等,以传统、法定节日为特色的国庆秋收节、春节大联欢等。4.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关键,在尊重自身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划设计,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变过大,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管理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宣传,提升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5.开发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农村农业体验区在设计上,要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对人们进行农业科技的普及教育,搭建农业科学教育的平台,这对农业文明的发扬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特色农业前景篇(3)

[关键词]农业景观;特质性;乡村旅游;桑基鱼塘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8—0104—08

1 引言

关于农业景观的定义比较多样,其中典型的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对农业景观的定义。特纳(Turner)提出,农业景观是指农田、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的镶嵌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王仰麟等学者认为,农业景观是指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動在具体地域空间上的落实。还有定义认为,农业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经人们长期农业生态活動的改造而成的复杂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从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提出农业景观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動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格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农业景观是指以乡村聚落及其周边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农业活動(耕作、畜牧等)为本底,由历史、人文等因素构建的农业土地景观形态。典型的农业景观包括桑基鱼塘、梯田耕作、稻田养鱼、都江堰水利工程、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以及欧洲的圃制农业等。与工业景观和城市景观等相比较,农业景观具有自身的特质性,这种特质性是农耕活動千百年历史演变积累而形成的独特人工生态系统,也是在乡村地域的地理、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基础上,与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叠加的土地形态。农业景观的特质性既体现了人类和乡村社会所独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也折射了人类和自然协调一致的内在联系,是自然和农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晶和见证,其蕴含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活力源泉。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农业景观特质性,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早期的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并提出以国家公园为导向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方式。近年来,乡村旅游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对当地建设的实际影响等问题日益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艾瑞克(Erick)在美国卡罗莱纳东北乡村地区通过问卷等方法研究农民、旅游开发公司、政府和旅游者等不同人群对旅游开发对的态度和感知,结果表明,相关利益各方的感知状态与程度差异较大。阿里萨(Aliza)对以色列旅游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性的研究表明,旅游活動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性不强。而在乡村地区发展旅游,旅游方面的收入和回报较低,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阿比(Abby)在马来西亚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旅游业的增长和突出的问题在于忽视当地的自我能力建设。旅游发展对于乡村区域发展和农民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核心与边缘区的空间差异。通过对尼泊尔10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旅游对于改变乡村贫困的作用不大。国内研究比较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和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等方面,尤其是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旅游资源的研究偏重于风景,而对农业景观资源综合特性的研究非常缺乏。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逐渐成为研究前沿方向。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如何保护农村地区特有的景观资源以及研究其环境保护策略、自我生产能力的建设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是与此同时,许多地方的农业景观大量被破坏甚至消失。通过对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地的调查和走访,了解到制约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唯利是图,缺乏保护意识。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意识严重,企业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甚至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在开发建设中不惜以牺牲资源为代价。二是从业者素质低,缺乏理论指导。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企业经营者,抑或规划建设者,很少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或培训。三是发展时间短,保护制度和标准缺乏。我国对农业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健全的制度和标准。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农业景观核心价值消失、旅游产品雷同、乡土特色丧失等问题。

2.1农业景观核心价值的消失

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和各种生态与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性,例如哈尼梯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多维的物质循环系统,同时在审美价值上,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此外,欧洲的圃制农业表现为黄或绿的庄稼地、绿色的草场和褐色的休耕地交替出现在连绵起伏低丘陵上的美丽风景,中国哈尼梯田、美国北达科他州的麦田和欧洲莱茵河畔沿岸的葡萄园都形成地区独特而壮美的风景。

在开发过程中,若管理者和建设者缺乏对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核心价值的全面认知和缺少审美意识,忽略对农业土地特有的生产方式以及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的保护,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式来指导农业景观建设,只强调建设形式、色彩等满足视觉要求,“临摹”城市园林景观,不合宜地修建广场、游览道路、绿篱、模纹花坛、假山、亭台等,将农业景观作为一种游览元素看待,忽略历史过程的内涵与生态结构,这些建设方式不仅破坏农业景观的生态结构稳定性和生物链,还将摧毁农业土地的历史信息与特性,使其失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典型特征。使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迅速消失,并导致人们缺乏对农业景观的认同感。梯田系统、稻田养鱼等农业景观蕴涵着非常完整的生态循环、生产循环与环境保护功能。若为了旅游娱乐,盲目开发利用,必将破坏生态环境。曾有粤北山区某农业旅游区忽略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在农业观光区内盲目换种大量热带植物,植物在冬季大量死亡,反而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

2.2乡村旅游开发产品雷同

农业景观的特质性就表现在其复合的生态、生产种养模式,具有丰富的水系、植被以及四季变化,蕴藏着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高层次的人工生态系统。当前农业旅游产品基本可以概括为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垂钓等)、餐饮(吃农家饭)、休闲(住农家、棋牌乐等),乡村旅游发展项目雷同,重复建设若干观光园、农家乐,这种单一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下,很自然将农村建设为城市的“休闲后花园”,忽略对当地农业景观特质性的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的产品并不仅仅只是采摘体验和农家菜,若能重视对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的旅游开发、利用,必能提高村民、游客等群体的审美素质,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可持续保护乡村环境。

2.3农业景观乡土特色的丧失

在一些农业旅游区开发中,把原有的农村当作“白纸”,规划和建设“标准化”或“旅游企业标准化”的新农村旅游区。例如规划“西班牙风情村”、“地中海风情村”等所谓国际化特色,在田间铺设大量混凝土路,砍掉大片树林,填埋一些池塘和河道,拉直蜿蜒的河道,给充满野趣的河岸砌上了混凝土。这种千村一面的建设方式,使得农村变得平庸无味,破坏了具有地域和历史特色的农业景观,造成乡土特色的丧失。

3 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原则与模式

3.1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

农业景观从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传统农业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景观是建立在一个自给自足、自我维持和人地矛盾不突出的农业生产系统基础上的;而现代农业景观是建立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管理农业生产系统基础上的,其景观格局变化更为频繁,景观异质性更趋复杂。无论是传统农业景观或者现代农业景观,均具有“三生”功能特质性,即生产、生活和生态。首先是生产,农业景观的形成源自农业生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和农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晶和见证;其次是生活,农业景观包含农业生产者生活居所村落建筑以及长期生活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这是通过长期积淀和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生活形态;最后是生态,农业景观的生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思想体现的人工生产生态系统,代表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千百年来对土地的实用形态,甚至是永续利用的生态形态。农业景观是具有“三生”功能(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景观体系,“三生”功能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例如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仅仅是游客“凝视”的壮美景观,在这农业景观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人文特性。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山上的森林是梯田的水库,山下的江河是森林水源,其内在生态机理紧密联系,生物物质流循环保持了梯田千百年肥力不减退,在这样的环境下,哈尼梯田中的传统水稻品种种植百年遗传特性不变,生物多样性非常显著。在长期的梯田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色哈尼村寨、分水制度、丰富的农耕节庆等。综上所述就是一个农业景观系统特质性的综合表现,若其中某一环节被破坏,就有可能发生系统崩溃。

3.2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原则

从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出发,笔者认为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原则至少应包含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整体性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以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为原则,强调乡村旅游开发目标和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其次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展需要的原则,强调乡村旅游农业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值同时并重,合理利用资源,为后代维护和保留资源条件。再次是地域分异原则。由于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存在结构不同、形成和演变规律不同以及景观的功能不同等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应在充分研究区域农业景观要素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最后是协调共生原则。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和各景观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使各子系统合作共存,协调、有序和相对平衡。

3.3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模式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对乡村旅游的开发采用实地深入调研以及计算机辅助GIS、RS等现代技术途径,对农业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结构进行监测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并进行多学科的科学论证,在保护农业景观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综合特质条件下进行后续建设与管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达到对区域农业景观的数量、质量、生态环境的利用状况进行实时调控和管理,维护农业景观的生态系统结构,实现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如图1所示)。

在前期实地调查阶段,要通过田野调查、农户访问、古籍研究、地方志查阅等方法系统研究农业景观特质性。同时,收集该地栽植品种、土壤、地形、气候等环境条件记录,关注该地景观水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节的实际经验,明确该景观类型的特质性。建立农业景观特质性要素信息库,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与其适应性、不同尺度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融合状况、农业景观内部的動态关系(生物种间的動态关系)、水土资源状况、与之相关的环境安全与农产品安全等要素信息的描述。对农业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结构所进行的监测与评估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估开发活動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威胁,以及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另一方面是根据旅游开发的目标,有效确定当地农业景观资源的保护目标。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中,必须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与特质性要素信息库内的信息,研究该地农业景观在新开发环境条件下的适宜l生以及其特质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分析其对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影响状况等。对区域内农业景观的利用状况进行实时调控和管理工作,其中要包括确定保护措施和适应動态发展的管理策略,同时,旅游活動的开展要与农业景观的生态系统与生产特点相适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应当是重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不是改变农业景观的特质性和改变土地承载的乡土文化的特色,更不是在旅游发展中把农村变成游乐场,造成生态系统的解体,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景观丰富度的减弱,变成单一的游览元素,以至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被破坏。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对农业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是实现农业景观的有机再生,即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也是农业景观的“三生”(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改造与升级再现。乡村旅游应当重在保护集生产、生活、生态以及审美于一体的农业景观特性,挖掘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活動,促进农村地区综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持续性发展。

4 乡村旅游发展与桑基鱼塘的有机再生

联合国国际地理学会秘书长曼斯·哈尔德曾盛赞桑基鱼塘:“是一个很独特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这种耕作制度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動力,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①。桑基鱼塘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最佳的农业生态模式之一,曾是珠江三角洲大地上最令人赞叹的农业景观。由于地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下,其农业景观格局变化急剧,并已经逐渐消亡。当前,伴随乡村旅游的开发,促使一些抛荒的桑基鱼塘得以保护开发和有机改造,成为旅游与农业景观的保护相辅相成的典型案例。

4.1桑基鱼塘的特质性与变迁

桑基鱼塘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还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動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生产形式。据现存文献记载,这种独特的生产结构和水上利用方式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交错,地势卑湿,多低洼之田,种禾易受水淹,然而将低洼之田挖深改作塘,取挖出之泥复四周成基,“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采取“桑基鱼塘”的形式不但避免了水淹之患,收到了“十倍禾稼”经济效益,而且能形成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态环境。蚕、桑、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水陆相互作用,通过多样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形成连锁反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一个整体协调、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桑基鱼塘的景观特质性集中表现在其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机理以及“高畦深沟”基塘的结构具有适应低洼湿地,容易形成内部良好循环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前期,珠江三角洲的鱼塘面积达65万多亩,其中顺德南海两县就占了55万亩。历史上的桑基鱼塘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西部地区,即顺德县(现为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县(现为佛山市南海区)、新会县(现为江门市新会区)、鹤山县(现为江门市)等地,曾被称为广东省塘鱼主产区,俗称桑塘区。如今,仅有零星几个示范点存留在顺德、南海的农业观光园内,基塘生态系统已经基本消失,仅仅作为旅游观赏,其农业景观的“三生”功能已经不复存在。

4.2桑基鱼塘面临的威胁

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为现今的世界工厂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蓬勃发展,桑基鱼塘面积急剧减少,20世纪末,伴随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桑基鱼塘几乎消失殆尽,甚至有学者戏称,“只留下桑基鱼塘的情怀给人们津津乐道。”桑基鱼塘衰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劳動力转移,农民转行进入城市谋生,成为农民工,放弃了传统的产业,大量的农民举家离开村庄,逐渐聚集到交通便利的城市从事其他职业,使原来的村落成了“空心村”。厂房建设、城市化或者城郊绿地的建设侵占了原有的农业土地,村落景观空间变成了即将消失的文化元素空间,没有了“桑基鱼塘”文化延续的基础。传统农耕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农业景观正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威胁,这种现象使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迅速消失。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解体,基塘系统的循环生产功能已经丧失,虽然有鱼塘存在,但是已经是单产养鱼或者因为其生产价值低而被抛荒。

4.3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桑基鱼塘有机再生

笔者以广东佛山市南海七星村为例,探讨桑基鱼塘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实现有机再生。七星村曾经是桑基鱼塘主要分布区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樵七星村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桑基鱼塘”农田示范区,最佳生态循环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七星村的基塘区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得以留存,但是大量鱼塘却被抛荒。

2007年,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西樵山将七星村纳入大景区范围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推動七星村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以实现旅游业与农业资源共享、发展互补。从2007年起,七星村启動了桑基鱼塘改造工程,发展目标是改善旅游环境,展现其独特的岭南桑基鱼塘农业景观风采,形成以水产养殖与旅游度假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七星村进行桑基鱼塘有机改造,根据桑基鱼塘的农业景观特质性,首先恢复其生物循环结构的生态系统机理,考虑到桑树栽植已经逐渐退出生产舞台,不合适继续种植,结合旅游休闲和提升基塘湿地景观的要求,将恢复的基面改造为林基、花基、菜基与果基,以实现保持水土、生态环境,恢复其生物循环的保护性发展,赋予“桑基鱼塘”新的内涵。其次是恢复基塘的结构关系,针对原有基面坍塌或者面积较小,延续其循环特性,利用清塘内的淤泥进行扩基,保持基塘的面积比在4:6或者3:7,保护基塘系统的完整性(如图3所示)。

对桑基鱼塘农业景观特质性进行“有机再生”,即尊重其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与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和新的功能要求下,进行提升改造,而不是单纯为旅游发展而将抛荒的基塘系统改建为湖泊、池塘或者是铺成广场(如表1所示)。有机再生为传统的桑基鱼塘基塘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效保护当地环境与开展旅游活動。2010年,由于七星村美丽的林基鱼塘(基面种植树木)以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被纳入广东省绿道的规划范围,成为全省绿道大旅游休闲区的一个部分。

基于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旅游开发、重构、保护与利用,使新时期的“桑基鱼塘”成为具备“三生”功能,即农业土地资源的生产服务功能(高效种养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旅游观光与科普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生态服务功能(气候调节、植被保护、洪涝调节等)的特色农业旅游区,以及无公害果蔬和鱼类品牌农业基地。

特色农业前景篇(4)

目前已初步形成黄河牛场及小白河一带的垂钓渔家乐、土右旗和固阳县及市区近郊的“农家乐”、达茂旗的牧家乐等形式的休闲农业,但从农业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研究来看,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2包头市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资源分析

2.1地区“农家乐”休闲游已具雏形

包头人有着深厚的“农家乐”情结。“农家乐”历经20多年的发展,形成在餐饮、文化上特色明显的“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游形式,现已成为包头市民小假日出游的主要内容。黄河沿岸的渔家乐,将春季踏青、吃开河鱼、垂钓、购黄河鲤鱼、乘渔家小渔船观光等项目融入休闲游;达茂旗利用草原蓝天、白云、牧场、草原日出、暮色、夜景等自然风光,草原敬酒仪式、敬敖包、蒙古族摔跤、骑马、蒙古族歌舞、服饰等草原风情,吃蒙餐、品奶茶、购纯正的牧人传统食品、住蒙古包体验牧民生活等项目形成特色草原“牧家乐”休闲游模式;土右旗以二人台戏曲、漫瀚调为主要文化内容的“农家乐”为包头地区观光农业游和“农家乐”休闲游向休闲农业旅游转型奠定了基础。

2.2旅游资源丰富

包头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山河景观壮丽,文化古迹别具特色。人文古迹包括寺庙道观:五当召、美岱召、百灵庙、梅力更召、席力图如、哈布图哈萨祭奠堂、吕祖高、昆都仑召,乃春庙;文明遗址有中国最古老的战国赵长城和秦长城遗址、汉代麻池古城遗址、“阿善”遗址、汉长城遗址、阴山岩画、赵国人墓葬、匈奴人墓葬、秦直道、西汉古城、涸阳道、怀朔镇遗址、燕家梁元瓷窑遗址、元代阿伦索木古城(赵王城)、金堑壕、突厥石人墓等,都具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自然风光有:希拉穆仁草原、赛罕塔拉城中草原;包头黄河渡口、南海湖泊、昭君岛屿、南海湿地、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周边旅游地有响沙湾、恩格贝、神光等沙漠景观;伊盟的成吉思汗陵园等各具特色。包头市深居内陆,气候处于中温带,夏季气温不高,蚊蝇少,不潮湿,非常适宜外地游客消暑避夏。包头市旅游资源内容多、分布面广,具有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自然和农业景观,同时还有反映农村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田园生活、乡村风貌、休闲娱乐等人文景观,这为包头开发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2.3农业资源区域分布特色明显

土默特右旗是包头蔬菜、果品、葵花产区,具备形成大规模自然景区的农业旅游资源,可发展特色规模景区,如杏林、桃园、葵花园、葡萄园等,开发观景、赏花、踏青等欣赏田园风光等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固阳县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具有开发季节性油菜园、胡麻、荞麦、莜麦、马铃薯特色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的基础。在黄河沿岸依托黄河旅游风景区,结合现有的渔家乐,开发黄河鲤鱼养殖、垂钓、烧烤、鱼宴、购买黄河鲤鱼等活动的休闲渔业游。达茂旗依托天然草原牧场,发展草原骑马、射箭、摔跤、赛车、滑草、篝火晚会等旅游项目;打造典型草原民族的“牧家乐”,开发住蒙古包,吃风味餐饮,购牧人奶食,体会独特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风情的休闲农业旅游。鲜明的地域特色对开发特色的主题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极其有利。

2.4经济环境优势明显

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务院第一批确定的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了许多值得自豪的荣誉,如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现已跃居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排名第34位,中国投资环境五十优城市。美誉度的提升增强了包头旅游的吸引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交通、通讯业发展迅速,优势明显的经济环境,成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配套资源。

2.5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距北京、天津、西安、太原、银川、兰州等中心城市较近,是呼、包、鄂金三角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京包、包兰铁路和包白、包神铁路在包头交汇,东行可达北京,西行可达兰州,南行可达太原、西安、上海、宁波等地;110、210国道穿越市区,呼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7条公路干线通向全国各地,形成了以北京—包头、包头—银川为东西轴线和包头—西安、包头—白云为南北轴线,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临近省、市、自治区的公路网络;可起降波音737、767飞机,至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沿海城市。便利的交通为进出包头旅游提供了方便、迅捷的服务,为休闲农业旅游客源的开发提供可能。

2.6旅游观念转变

短时间、近距离的休闲度假出游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都市郊区、旗县区及乡村以“农家乐”为主体的多种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满足了游客对特色和多样化生活的需求。这种需求也为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包头市为例,其总人口为260万,城镇人口180余万,城市人口超过69%,渴望抛开紧张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尽情放松的城市人不在少数,潜在客源市场较大。

3包头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主要的模式

3.1大规模景区模式

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通过旅游项目、内容组织各种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目标市场为城镇居民、大中小学生。

3.1.1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可在土右旗各大蔬菜、果品产区发展特色规模景区,形成大片自然景区,如杏林、桃园、葵花园、油菜园、葡萄园等,开发观景、赏花、踏青等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学习农业技术知识、采摘、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在固阳县主要发展季节性胡麻、荞麦、莜麦、马铃薯特色规模景区休闲农业观光旅游。

3.1.2湿地渔业游

黄河沿岸依托黄河旅游风景区,开发黄河鲤鱼养殖、垂钓、烧烤、鱼宴、购买黄河鲤鱼等旅游活动的渔业游。

3.1.3草原牧业游

达茂旗依托天然草原牧场,发展草原骑马、射箭、摔跤、赛车、滑草、篝火晚会等旅游项目;打造典型草原民族的“牧家乐”,住蒙古包,吃风味餐饮,购牧人奶食,体会独特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风情的休闲农业旅游。

3.2景区依托模式

依托梅力更、九峰山等自然风景旅游区的客源来开发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在景点周围开发集吃、住、娱、购一体的综合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与景区的登山观光、游憩、休闲度假、森林探险、地貌欣赏等项目形成互补,加强吸引力,协同发展。

3.3观光采摘游模式

针对温室和时令的各种名特优果品、特色蔬菜、新鲜品种,开展传统名果、蔬菜及其他农作物采摘的观光采摘旅游活动,如土右旗的杏、李、果、葡萄、向日葵;城市郊区的草莓、蔬菜、糯玉米、甜瓜、西瓜;固阳县的土豆等,让游客体验采摘和丰收的喜悦。

3.4农事体验模式

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等和农业工艺技术、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通过农事参与,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挖掘和利用民间特色的作坊,如荞面作坊、豆腐作坊、榨油作坊等,进行参观、学习、操作,体会亲身体验的乐趣。

3.5“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民俗游模式挖掘各民族、各地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民风、民谣民歌、农家菜肴、民族服饰等,形成在餐饮、文化上特色明显的“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游。如开发春节的转九曲、十五的闹元宵、盏花灯、踩高跷、扭秧歌,结合传统农家菜肴,住农家热炕头,丰富市民春节休闲游的内容;端午节利用包粽子、做凉糕,插艾草驱邪、消毒和避疫的习俗为市民提供艾草休闲游。土右旗可将二人台戏曲、漫瀚调等纳入“农家乐”;黄河沿岸发展渔家乐,将春季踏青、吃开河鱼、垂钓、购黄河鲤鱼、乘渔家小渔船观光等项目纳入休闲游;达茂旗充分发挥草原文化,利用草原蓝天、白云、牧场、日出、暮色、夜景等自然风光,以及草原敬酒仪式、敬敖包、蒙古族摔跤、骑马、蒙古族歌舞、服饰等草原风情,吃蒙餐,品奶茶,购纯正的牧人传统食品,住蒙古包体验牧民生活等项目发展特色草原“农家乐”休闲游模式。

3.6农业科技游模式

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既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又可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园区,高新技术、新优品种研发、示范、推广的基地,带动郊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包头市主要粮食产区、蔬菜产区的科技示范区,展示异地特色花草、蔬菜、水果和新开发的农业产品,展示当前已开始应用的滴灌、喷灌、温室等高效设施农业技术,节水、节地、节能等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沼气池等应用的环境治理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让市民充分了解当前中国农业化的进程及发展前景。

3.7畜牧业科技游模式

充分利用畜牧业优势,开展畜牧业科技游。伊利、蒙牛是全国乳业龙头,建设在包头的蒙牛、伊利工业园区,参观其世界水平的生产流程和设备,学习其先进技术,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现代牧场是其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开发工业园区旅游与采用现代化技术的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旅游相结合模式,以产品生产、绿色养殖参观、购无污染的鲜奶、手工奶食品来吸引游客。借助小肥羊、小尾羊餐饮全国连锁的知名度,开发肉羊现代化屠宰、等级分割、成品肉分装等加工车间参观,火锅调料生产加工车间参观旅游,以品尝、购买优质小肥羊、小尾羊涮肉,购买正牌的小肥羊、小尾羊火锅调料吸引游客,形成以畜产品生产、加工、餐饮为特色的畜牧业科技旅游模式。

4结语

特色农业前景篇(5)

所谓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有别于通常所说的风景,风景往往只强调视觉上的美感,而景观不仅能够作为人们审美的对象,成为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观光农业园的景观,是指在观光农业园区或农村区域内,由各种环境要素所构成的形式信息总和。它既可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为游人提供游赏环境,又是一个兼具生产、观光、休闲、科普等多功能的有机系统。观光农业园的景观十分丰富,不同的景观要素构成不同类型的景观。大致分为生命景观、物理景观和文化景观。

1.1生命景观由有生命的要素所构成,如农田、果林、菜园、鱼塘等。此外,人的活动也是作为被赏景观的一部分,如钓鱼捕虾、踩车推磨、种菜收菜活动等。

1.2物理景观由无生命的要素构成,如温室、建筑、小品、桥梁、道路等。

1.3文化景观由农村历史人文、农业文化、农村生活方式、民族特色和地方风俗等要素构成,如苏州附近的周庄、同里的水乡古镇、傣族的竹楼、土家族的吊脚楼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民族色彩,使观光农业景观具备了其特有的文化魅力。

2观光农业园景观的特点

2.1功能的多样性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体,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要满足农业的生产功能,如:蔬菜、果树、花卉的种植以及渔类、家禽、家畜的养殖;又是休闲的一种方式,应具有独特的农园景象和优美的园林风光,吸引和招揽游人,满足游人观赏、体验、游玩、获取知识等需求。

2.2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农村清新的空气、翠绿的山体、清澈的溪水、优美的田园风光、传统的生活习俗以及乡村的劳作方式等农业要素构成了观光农业的基底。在此基底上加之园林要素,通过规划设计合理搭配山石、建筑、水体、植物,营造出供人们欣赏的美景,开设游玩项目,规划游览道路,开辟科普教育场所。园林要素的加入把农业资源通过另外一种形式予以展示、利用,这将更加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2.3具有文化特性前文提到观光农业景观具有文化形态。这些独特的文化与城市文化有着很大反差,也是观光农业的亮点所在,最能体现其个性。文化是一个园区的内涵所在,对于游人来说是在游览、观赏过程中内心体会到的一种独特的韵味。

3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基本要求

3.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观光农业一般是在原有生产基地的条件上,进一步开发而成。故规划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基地的现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应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在现有的种植、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历史及特点,结合当地土特产的开发,营造出有地方特色的观光农业景观。

3.2兼顾生产与观光的功能观光农业的生产与观光功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产是基础,没有农业生产,观光农业也就无从谈起,在此基础上,开发其观光功能。也即生产地应同时兼具两种功能,将传统的农业生产通过规划设计融入周围环境,使其景观满足人的观光需求。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例如,在茶树种植的基础上,兴建茶室供人们休闲娱乐,展示茶文化供人们参观,开设制茶坊让人们体验自制茶叶的乐趣。观光功能应合理开发,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游客的需求,不能生搬硬套。

3.3以人为本,人景交融一方面,人是观景的主题,因此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人在赏景的同时,自身的行为活动也是被赏的对象,成为了构成景观的事件素材。在其他景观中人的参与性体现得较少,在观光农业园中,则需要人可以更多地参与到采摘、种植等劳动中去,亲自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因此,人的行为活动成为了构成景观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活动,使之成为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营造出一幅人景交融的美丽图画。

3.4景观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观光农业建设的资源基础是现有的农业资源,把最典型、最具农业特色的内容提供给游客,其景观要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突出“乡趣”、“野趣”,特别强调经济、实用。然而,有的投资者为了追求气派与豪华,一开始建园便大兴土木,不惜把大量的资金投在改造地形与景观建筑上,有的甚至在园区内建起了高楼、豪华的别墅和宽阔的广场;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园内规则式布局,不惜破坏可以利用的自然景观,甚至砍伐古树名木,将自然破坏殆尽,结果得不偿失,所建的观光农业型园林不但投资巨大,且名不符实。从植物造景来说,在植物的选择上应选用乡土植物,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在造景手法上,不提倡大量的用对称式、规则式种植,而应多用丛植、散植、片植,路边植物带可种植为花境的形式,这样更加自然和谐。而建筑风格应体现地方特色,往往以当地独具特色的民居为蓝本。

3.5注重文化景观的营造景观若是没有文化内涵,便如同人类没有了灵魂,没有文化的景观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味道。因此,应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人文、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甚至饮食文化等等,将这些文化与观光农业相结合,这样所营造出来的景观则更具神韵。

4主要景观类型的规划

各观光农业园据自身情况不同,其规划分区形式多种多样。而其景观类型则基本一致,因此,按景观类型分类讨论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据前文所述的3类景观类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景观:农田景观、水体景观、林地景观(生命景观)、建筑景观、科技农业景观(物理景观);以及文化景观。本文主要针对重庆地区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进行论述。

4.1农田景观

4.1.1景观功能这类景观多用于菜园、茶园、果园等。可为半开放或全开放式,在园内农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加入园林景观要素,规划出蜿蜒的园路,增设休息设施,点缀园林小品,另外除用于生产成行列种植的花木外,植物多采用丛植、散植的种植方式,不宜规则对称式布置,以求与观光农业农业园的自然风格相统一。在菜园中可开展以游客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为主。游客可亲自下地劳动,挥舞锄头、采摘新鲜蔬菜,大汗淋漓之余体会乡间劳作的畅快与乐趣。这种体验式的劳作对青少年来说则充满了新奇感,他们在把劳作当作娱乐的同时也学到了干农活的技能,受到了吃苦耐劳的教育。茶园不仅具有生产功能,同时也是游客品茶、休憩的好去处。在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茶园中品茶无疑是另一番境界。除品茶外,游人可亲自参与到采茶、制茶的过程中,也可通过茶品茶具展览、茶道表演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植物园则兼具花木生产、观赏以及科普3大功能,游人在参观植物园的同时可通过挂牌认识各类植物,并了解其药用、保健作用。在盆景园中参观师傅制作盆景,并可亲自动手学习盆景盘扎、置石的技艺。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次有意思的课外科普活动。

4.1.2规划要点重庆地区地处丘陵山区,农田多以梯田为主,观光农业园的原址上往往会残留一些不具备生产功能的田块,这些田块上原多为水稻、小麦等作物。但传统农作物种植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不够高。因此,可保留原有梯田的层级式地形,划分出线条流畅的田块,充分展示出梯田的优美轮廓。每田块按不同的种植方向填充不同颜色的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香料植物、油料植物、茶叶以及药材等,形成色块的交错与纹理的变化。这样既降低了挖填土方带来的成本,又能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同时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景观风格上既没有改变原有的乡村气息又有所创新,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若原址上没有梯田地形则不必生搬硬造,平坦地仍可以采用这种保留原有田块地形,填充经济作物的做法,效果也很好。

4.1.3植物选择这类景观所选用的植物应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油菜、甜菜、韭菜、苋菜、茶叶、萱草、麦冬、、黄花、杭菊、除虫菊、野、玉簪、蜀葵、彩叶草、葱兰、甘草、大丽花、贝母、白及、百合、金银花、芦荟、仙人掌、射干、当归、红叶甜菜、羽叶甘蓝、结香、月季、紫荆、木芙蓉、白玉兰、含笑、茉莉花、腊梅花、桂花、米兰、小苍兰等等。

4.2水体景观在观光农业园中水体形式主要为溪流和湖塘。两类水体的景观特点及功能各有不同,溪流多为自然水体,一般是以观景、休闲娱乐为主,而湖塘大多则是用于生产的鱼塘、荷塘,在景观营造上应兼具生产、观景、娱乐的功能。

4.2.1溪流景观①景观功能:游客既可沿溪漫步欣赏美景,还可参与泛舟、垂钓、踩水车、堆沙等活动。还可专门为青少年儿童开设“童趣镶画”项目,由孩童自己在溪河边创作一小幅彩色石画,并镶在水泥砖上,留作永久纪念,直至成人都可回来寻画。五彩斑斓的图画既可作为景观之一,又具有浓厚的人文情趣。②规划要点及植物选择:溪流依托其蜿蜒的姿态、清澈的溪水在景观上主要突出“野趣”二字。以观赏沼生、湿生、水生植物景观为主,植物造景手法多用丛植、散植、片植。水岸点缀岸石、小品如水车,形成别具乡村韵味的花溪景观。常用植物有菖蒲、旱伞草、蝴蝶花、金丝桃、鸢尾、千屈菜、芦苇、文书兰、蜘蛛兰、垂柳、枫杨、池杉、枫香、水杉、芭蕉、柽柳、水曲柳、荷花、睡莲、慈姑、泽泻、香蒲等。

4.2.2湖塘景观①景观功能:湖塘是生产与观景娱乐的结合体,其生产功能包括水生植物的种植以及鱼类、家禽的养殖。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可满足游客观景娱乐的需求。成片种植的荷花、芦苇、红菱随风起伏,婀娜多姿的水草与穿行其间的鱼儿相映成趣,放养的鸭、鹅游弋于水中嬉戏,形成了一幅乡村美景。游人也可泛舟其间自行采摘莲子、菱角或于岸边挥杆垂钓、捕虾捉蟹。劳作之余则可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欣赏秀丽的湖光山色。临别时还可购买袖珍水生植物品种如碗莲、微型水族箱以做留念。观光农业园具有科学性,笔者提出在湖塘水体景观的规划中形成动物、植物、水体紧密结合且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家禽的粪便可作为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的有机养料,而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在吸收这些有机养料的同时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又达到了净化水体的目的,所饲养的家禽则可以这些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为食,从而形成一个可永续利用的水生生境。②规划要点及植物选择:湖塘的水面相对较大且多为静水状态,因此在植物景观方面则应突出水岸背景林的营造,以突显水面的宽阔。植物种类可与溪流景观通用,但由于湖塘往往还具有生产功能,则应更加偏重于具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如:莲、芡实、菰、红菱、慈姑、荸荠等。此外,随着水族爱好者的增多,观赏水族业呈蓬勃发展之势,而观赏水草则成为观赏鱼生存的重要载体和水体造景的重要素材。因此,水草的经济价值便突显出来,可专门开辟水草种植区进行水草生产。常见的水草种类如萍、萍蓬荷根、三角芋、紫色芋、水萍、槐叶萍属、水芙蓉、皇冠属、椒草属、狸藻属、水车前等。

4.3林地景观观光农业园原址上的林地多见为果林或绿化山体的树林。因此,可将林地景观规划用于果园、纪念林的建造。

4.3.1果园①景观功能:果园每至花季,成片的花林吸引游人前往赏花,每至果季,游人又可前来品果。果园可全面开放或仅局部开放,由游人自己采果、品果,回家时还可以采购果园出产的新鲜水果,带回去与家人和好友共享,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规划要点及植物选择:在保持观光农业园原有果林生产功能的同时开发其旅游功能,将果园作为游人休闲度假的场所。节假日到乡村果园休闲观光,既览田园风光,又尝新鲜水果,是城市居民喜爱的度假方式之一。可以将果园作为综合性观光农业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建造专门的观光果园。一般以原有的果林为基础,发展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形成优质高产果园。品种选择上除了能产出优良的果实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就重庆地区而言,可选择的种类有:桃、李、梨、杏、葡萄、樱桃、猕猴桃、石榴、枇杷、柑桔等。

4.3.2纪念林①景观功能:纪念林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寄托情感的场所,人们可通过在纪念林中种植纪念树或认领树木的形式予以精神上的寄托,如生、老、病、死、升官进爵、迎亲嫁娶等,将人间的喜、怒、哀、乐以生命的形式予以表达。这样既可使游人的情感得以抒发、释放,又可达到绿化造林、美化山体的目的;既可提高生态效益,又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规划要点及植物选择:在营造纪念林的时候,若原址上的植被比较稀疏,则应先于树林周边种植较密的植被,并增加色叶树种,如红枫、银杏、枫香等,以保证树林的外部观赏效果;而树林中部则可稀疏种植,以便留出足够的空间供游人植树。所选植物多为乔木,其生长速度应适中,使游客能感受到树木逐渐长高的变化,太快或太慢都不符合纪念林的要求。

4.4建筑景观园区内建筑多以当地传统建筑风格为原形,以突出其独特的个性。重庆黔江武陵仙山观光农业园的建筑风格便是以当地土家族、苗族独特的吊脚楼、风雨廊为原形,力求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极具民族特色,这对于城市游客来说无疑充满了吸引力。小品则应体现出乡间景观的特色,若要与水体景观相协调,小品则可反映渔乡、水乡特色,如水车、洗衣石、渔网、斗笠、蓑衣、小舟等等。建筑小品的材质应体现出乡村的质朴、清新,多以竹、木、石材为主,不提倡在建筑外墙贴瓷砖和对地面进行大面积的硬质铺装等现代气息过重的作法。

4.5科技农业景观当今农业提倡的是科技农业,因此有的观光农业园往往会应用到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也承担科学研究的功能。园内可架设玻璃温室大棚,种植日常生活中少见的新奇品种、野生品种,展示当今先进的无土栽培方式,如水培法、基质培、立体栽培等,而这些对于游人来说则是另一番新兴现代化的农业景观。

4.6文化景观文化是一个内涵性的东西,体现在各类景观之中。文化的内容包括历史人文、农业文化、农村生活方式、民族特色、地方风俗等等。主要通过建筑小品、实物展示、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甚至景点景物的命名来传达给人们。

4.6.1建筑小品体现文化如前所述,建筑小品的风格、造型及材质体现了地方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在此则不再重复。除此,建筑的朝向位置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如重庆黔江地区的民房大都前临溪河,后靠山岭,屋前有坝子,屋后栽竹木。这种特点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一种民风民俗,在景观规划中便可好好利用。

4.6.2农业文化展示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展览及现代农业的宣传,可增长游人知识,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了解,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传统农业展览———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用图片资料及实物、模型等形式来展示当地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传统作物及传统农具,如犁、织布机、锄头、石磨等等。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主要介绍现代农业生产情况及宣传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和现代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可用图片展览、观看录像、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尤其要从环保的角度宣传生态农业模式,让人们树立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思想,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6.3景点命名景点命名是综合了景物特色而提炼出来的,可谓点睛之笔,因此最能集中反映景观的文化内涵。黔江武陵仙山观光农业园的纪念林紧邻武陵仙山山脚的香山寺,在规划时考虑将佛教文化溶入观光农业园,取意植树于佛门清净之地将与佛结缘,功德无限,将此纪念林命名为“功德林”,林中的观景亭则名为“缘亭”,而该景点则名曰“菩提寄情”。又如建于荷花池边的水榭名为“净轩”,则是取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之意。总之,景点的命名应结合周遭景色,言之有物,耐人寻味。

4.6.4特色文化活动观光农业园举行的特色文化活动可结合民族节日举行,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火把节等等。也可结合当地的土特产开展丰富的活动项目。如自制蜡染、陶艺、织布等深受喜爱的DIY活动,游人可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并可带走成品留作纪念。人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劳作方式,这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体验。

特色农业前景篇(6)

水城县坚持以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生态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优化特色农业推动生态建设的路径,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新路,全力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升级版和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

创新以村为主的组织发动机制

为充分发挥村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后续管护中的作用,水城县按照“严管理、放权力、强保障、增活力、促发展、优服务”的要求,将全县310个村合并成200个村,招考200名事业编制大学生到村担任文书,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基础工资+绩效奖励”的方式,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将每个村的办公经费从每年1.5万元提高到5万元,把村支书、村主任报酬提高到每月3000元,副支书、副主任报酬提高到每月2500元,其他村干部报酬提高到每月2000元。

同时,将乡镇管理向村级延伸,将乡镇“七站八所”能下放的权力全部下放到村,让村级组织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发挥村干部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中的作用。

创新农旅一体的融合发展机制

水城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切实把产业发展与退耕还林、绿化造林、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让经果林成为绿化林,让产业带成为景观带。

同时,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好、绿化效果佳的绿化树品种,把园区做成景区,把农产品做成特色旅游商品,把特色产业做成特色旅游,以景区景点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丰富景区景点内涵和外延。

全县打造了32个各具特色的农旅示范点,推出了米箩、滴水岩、院坝、木城、补那、转山等一批精品景点,形成旅游与农业相互融合、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将全县“九大农业产业带”打造成为生态线、旅游线、观光线、转型线、致富线,同步提升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努力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2015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84亿元。

创新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水城县委、县政府坚持用“三变”理论指导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在六盘水市率先成立了“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8家县属平台公司为主体,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完善了“三变”合同,规范了“三变”股权结构,其中猕猴桃产业按农户占90%、公司占9%、村集体占1%的比例进行股权分配;刺梨等其他特色产业按农户占75%、公司占15%、村集体占10%的比例进行股权分配;乡镇引进企业推行“三变”模式由双方自行协商确定股权分配比例。

通过“三变”+特色产业模式,把公司、村级组织、农户打造成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共富的合作发展新路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既提高了山地特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又为公司(企业、合作社)拓展了发展空间,更让农村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参股”变为“控股”,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2015年以来,全县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农业园区”“九大农业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格局,实现山地特色农业的“铺天盖地”和“翻天覆地”。

创新以商招商的众筹众创机制

水城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推进开放带动战略,以水城经济开发区打造开放平台,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拓宽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渠道。

采取“股权合作、注资招商”模式,县级国有投融资公司以股权合作、融资租赁的方式,主动引进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但缺乏资金、运转困难的企业到水城发展,帮助困难企业的同时也不断拓展了公司业务,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同时,切实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推进产业生态化提档升级的有力抓手,通过注资招商,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培育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农业服务组织,努力把种植大户培育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小微企业,把小微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培育成精英企业,把精英企业培育成企业集团,推进山地特色农业向组织化、园区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目前,全县8个农业产业园区共入驻企业1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4家,规模以上企业69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2家,社员16437人。

创新以短养长的收入保障机制

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坚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强调可持续发展,又注重让农户快速稳步增收致富的发展理念,按照“能套则套、应套尽套”的要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以套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切实保障农户利益,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后决定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实施、市场运作、公司保底的方式,由8家平台公司对农户套种的作物实行保底订单收购,所有风险由公司承担,农户当年套种经济作物收入不足400元时由公司补足,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目前,全县共完成辣椒、特色马铃薯、香草、生姜、花生、油牡丹、人参果、中药材、万寿菊等特色经济作物套种面积61.4万亩,成功探索走出一条以短养长、长短互补、长短相宜、种养结合、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山地特色立体农业发展新路。

创新品牌为先的市场引导机制

在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中,水城县始终坚持“产销结合”,一手抓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一手抓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确保特色产业种得好、管得好、收得好、卖得好。

特色农业前景篇(7)

一、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含义

对于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来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在国内外关于将农业和旅游业进行相互结合的提法,在这些年已经大为鲜见,例如: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城郊生态旅游等等,按照这些思想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观光农业也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农业表现形式,主要是将旅游业与其进行结合,从而让人们进行消遣性质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就是合理的对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开拓,因此按照范围以及内容上的不同,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对其定义进行诠释。从狭义上来说,观光农业景观设计也就是将农业资源作为基础,将农业产品的生产、展示以及农村空间都赋予能够提供旅游的基本含义,把农业上的生产、经营和旅游产业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农业产品进行合理的优化,并对区域进行规划,从而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和美化景观的产业形势。从广义上来说,观光农业景观设计则是指利用当地原有的空间以及农业自然环境资源、地域文化、人文资源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对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进行开发,以此来满足游客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需要,在这里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同时也包括对农村产业的观光游览以及相关旅游经营、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内容,为游客提供具有农村本土特色的吃、住、行、游、玩和购物等方面的需求供应,以此满足他们对自然景观和乡土气息的向往。

二、把握观光农业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观光农业园从其构成性质上来说,可以将其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人文资源景观设计、自然园区景观设计、园区内部的设施设计等,将这些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整合,才能够是农业园景观整体呈现出合理的规划特点。

1.人文资源景观要素

所谓的人文资源景观要素则主要包括:①民俗民居设计要素;②乡土文化传承这两个方面。民俗民风是不同地区所独有的风土人情,其作为观光农业园景观中的构成要素,则充分营造出园区景观所具有的不同文化意蕴,表现出园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民俗建筑的地域性特点以及空间、尺度、形态的不同通常能够更好的吸引游人,使之流连忘返,同时为园区的田园山水画抹上浓厚的一笔;而乡土文化则表现出所在地域村民的民俗、民族文化,更深入的挖掘农业园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的需求。

2.自然园区景观要素

自然园区景观要素则主要包括:①农作物景观设计要素;②农业生产景观设计要素;这两种,所谓的农作物景观设计则指的是,设计师依据植物形态、品种的不同作为设计的对象,将自然园区设计成一处风景画,例如在景观的节点之上设计一处果树文化广场,来向游客展示果树种植所经历的历史遗迹现代化的栽培技术;在园区的主要人行道中,打造树形的展示带等等;农业生产景观设计则主要是将农业活动和生产技术、工具的使用作为实践性的景观要素,充分展示农村生产生活表现的场景。

3.园区内基础设施要素

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则主要包括:①对生产设施的设计要素;②服务设施的设计要素这两种,生产设施的设计也就是对农业园区内部的生产专用的设施进行设计,同时也是一处最具有特色的园区景观元素表现,设计者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将这些景观要素的原型进行提炼、分解和重组,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景观;服务设施的设计则通常指的是园区内的景观建筑、环境小品(座椅、喷泉等)能够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服务设计。

三、重视表现观光农业园的“特色设计”

观光农业园景观特色设计是指能够通过合理的布局、规划来更好的吸引游客的眼球,通过对园区景观要素的整合和重组,构建一种具有独特性的可识别并且连续的景观要素组合模式,从而对那些具有相似特色的区域进行辨识、分类和描述的相关过程。

1.景区的特色规划要求

首先,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要表现出鲜明的区域风貌,与其他周围的旅游景观相区别。规划上结合当地原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等要素进行设计,表现出独特的农业环境景观形象,同时应体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比,即强调农业景观个性,同时也能反映地域特色的景观,注意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的过渡渗透。

2.园区中的整体景观布局设计

强调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农业为景观特色的,注重中职的蔬果、花草以及养殖的各类鱼、鸟之间的布局特色。使这些不同的区域体现出艺术的美感,同时也要表现出生态的和谐,使得个单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能形成各自独特的景观特点。

3.园区景观格局设计

观光农业园的目标主要是满足游客体味原始自然生活的乐趣,所以其景观的整体格局应当以自然山水为格局,而这前提则是基于园区的选址范围之内包含自然的山水、农田等;或者具备可以开发山水的地形地貌特点,而对于地形平坦的园区,则可以采用大面积的网格格局,形成一种观光、深远的形象。

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