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13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发展趋势;战略选择

农业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振兴的基础产业,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古到今都毫无例外地重视农业发展(刘志澄,2007)。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的五条道路之一。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学习和借鉴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强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与发展趋势

(一)现代农业及其基本特征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将农业发展过程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刘志澄,2007)。但也有学者又将现代农业进一步分为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阶段。这就是说,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或近代农业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个农业发展阶段。

现代农业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农业的内涵不尽相同(夏敬源,2007;王志学、信乃诠,2004)。21世纪的现代农业,在形式和内容上均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有很大不同。当前的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资装备为支撑,农、工、贸和产、供、销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的高效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内涵丰富,不再仅仅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而是拓展到了生产资料和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它主要包括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环节:一是产前环节,如种子、饲料、化肥、农药、农膜、水利、农机、燃料等领域;二是产中环节,如种植业的种植一收获、畜牧业的育雏一出栏、水产业的养殖一捕捞,以及林业的培育一采伐等过程;三是产后环节,如农产品收集、加工、食品工业、包装、储运、营销(包括进出口)等领域(刘志澄,2007)。

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后,基础设施如水利、能源以及道路、市场等得到改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显著提高,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低于15%和40%,城乡发展协调。深入的分析认为,现代农业主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夏敬源,2007;王志学、信乃诠,2004):(1)科学化。即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良种、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先进的栽培、养殖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带动作用。(2)产业化和规模化。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手段实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通过高投入,实现高产出。(3)市场化(商品化)。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4)社会化。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密切配合,农民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渐消弭,农村与城市发展协调。(5)多功能化。现代农业的功能具有多元性,除了供给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外,还具有观光休闲、文明传承、生态保护、教育等功能。(6)生态化。强调节约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调环境保护,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截止目前,占世界总耕地面积46%、总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已步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并根据各自的特殊国情,完善和发展了本国的现代农业体系。资料表明,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但具有资金优势,其现代农业发展以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2007;张晓群,2007)。其发展经验主要有:(1)以农立国,以农兴国,始终保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2)实行规模化经营,并充分利用工业技术和资金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3)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养殖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支撑农业发展。(4)农业服务社会化。(5)农产品高度商品化,出口份额通常在40%以上。

荷兰、日本、比利时等耕地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劳动力昂贵,主要通过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发展现代农业(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2007;张晓群,2007)。他们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主要有:(1)根据资源特点,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发展花卉业、蔬菜业、畜牧业等。(2)发展设施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3)以科技创新弥补资源短缺之不足,立足于自主创新。(4)发展创汇农业,实现国际化经营。(5)完善农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化涉农服务。

德国、法国和英国等耕地资源不足,人口稀少,在雄厚的工业和技术基础上,现代农业走机械化和高科技的综合发展之路,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2007;张晓群,2007)。其发展经验主要有:(1)高度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和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2)促进农户规模升级,逐步扩大经营规模。(3)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大。(4)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技术服务体系。(5)建立完备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

上述分析说明,尽管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农业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采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有不少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三)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肇始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完成由传统农业或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通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级的阶段。在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世界现代农业表现出如下主要发展趋势。

1、农业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从弱质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农业国家尤其重视发展的可持续化(冯海发,2004;Bergstrom,L.,B.T.Bowman and J.T.Sims,2005),即重视农业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观念逐渐转变为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并重。

2、高新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支撑和助推作用越来越显著,

农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80%。在未来一个时期,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现代农业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自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农事操作将更加标准、科学和高效(徐金强,2006;冯海发,2004)。

3、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越来越产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通过增加投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等,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徐金强,2006)。同时,农户在广泛参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徐金强,2006);通过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不同形式,实现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农业与其他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即农业与其他业(尤其是工业)形成相互关联的、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冯海发,2004)。

4、生产趋于标准化,质量走向安全化。现代农业要求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徐金强,2006;张凯,2007)。农产品卫生质量逐渐变为市场竞争的一个要素,人们对食品卫生质量的要求(高品质、无公害)越来越高。

5、交融于世界经济循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农业品牌竞争白热化。不同国家都在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农产品贸易正朝着自由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徐金强,2006;张凯,2007)。而白热化的农业品牌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间品牌的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的实质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竞争的根本是质量竞争。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建国以来,中国农业持续增长。从整体上说,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处于现代农业的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村还是弱质区域。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为7.37亿,占总人口的56.09%,粮食产量为49746万吨,农业GDP只占GDP总量的11.8%。

(一)中国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近3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毋庸置疑,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有以下一些。

1、耕地和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紧缺、利用效率低下,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我国耕地、水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g)(刘志澄,2007;陈锡文,2007;Demirbas,A.H.andI.Demirbas,2007)且分布不均,刚性的资源性矛盾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年中国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7公顷,而美国则高达28,7公顷,英国、法国和德国也达6~10公顷。与此同时,有限耕地的质量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杜青林,2006),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不足的不利局面将日趋严峻。

2、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性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近些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增加农业投入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并付诸实施,但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致使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万福民,2007),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350亿公斤(陈锡文,2007)。

3、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目前我国的科技研发体系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少,缺乏像玉米杂交种、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地膜覆盖等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的先进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后,缺乏有效的推广网络和专业型的农技人员,农业技术利用率低,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有资料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低约30和40个百分点(周琳琅,2007)。 4,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微小,与农业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据统计,中国农业人口户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0.55公顷,而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则为177公顷(2004)。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徐金强,2006;周琳琅,2007;孙梅花,2007),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于40%,而农业发达国家则在80%以上。至于农业标准化,我国目前则更是处在探索阶段(孙梅花,2007)。

5、农民整体上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周琳琅,2007)。2005年,全国5.04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0%,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87%(陈锡文,2007)。因此,农业生产者对科技、文化的吸收与接受的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中(周琳琅,2007;孙梅花,2007)。

6、农村经济不振,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由于工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不利,加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因而农产品价格低迷,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增长,因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微,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杜青林,2006;万福民,2007),农村经济不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必须立足于国际视野,置身于世界经济大潮之中,才能谋求较快发展。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张晓群,2007)。也就是说,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只能是创新观念,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陈锡文,2007)。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篇(2)

1.1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并且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不科学等原因,会产生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机械制造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等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现代农业机械中的绿色制造是基于农业发展信息的基础,对肥料、农药以及相关能源利用绿色环保理念,确定使用分量和使用的时间而开展的,这样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优化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还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更好地满足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绿色健康的要求。

1.2节约农业机械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

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缺乏全局性和一致性,一旦达到使用年限后,由于部分构件损坏,购买不到合适的配件,没有做好废旧和闲置农业机械设备的回收工作,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同时加大了农业机械的环境处置压力。现代农业机械的绿色制造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不仅在农业机械生产制造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能够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农业机械生产进行规划,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上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现代农业机械生产的绿色经济效应,加强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现代农业绿色制造的不断优化。

2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发展趋势

2.1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

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设计将从多个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智能化和产业化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机械制造的主要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关于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环境指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加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另外,绿色集成制造技术和绿色集成制造系统将成为未来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2.2农业机械绿色制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绿色制造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制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和制造方式方法都应当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力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制造的资源环境功能,还应当将绿色制造设计和实施与新兴产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例如农业机械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服务业、绿色制造软件产业等等,在丰富和扩展农业机械制造的延伸领域之外,还应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制造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3结语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贵州;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9.2;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01-1

0 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很多有关部门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地理上集中分布,包括企业、专业互动相关的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制造商和其他有关机构。

在全国,成为典型的农业产业集群和集群区的形成一般需要以下条件:第一,市场的供应充足;第二,地方政府在推动和引领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所起到作用。对这种作用的看法存在较大争议,有些人认为政府的作用几乎不起作用,有的人则又认为正因为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可紧可松的政策,才是真正促进集群形成并壮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将以贵州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为例,分析政府对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1 发展趋势

1.1 农业呈现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趋势

1.1.1 良种化趋势 近年来,贵州正在着力开展辣椒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工作,可望提高贵州辣椒干和加工用鲜椒的单产、品质和商品质量。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实际生产能力已经达到800万粒以上,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40%左右。

1.1.2 标准化趋势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茶叶、水果基地建设及茶叶、辣椒生产的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已取得成效。

1.1.3 产业化趋势 贵州辣椒加工性能好,加工程度深,加工产品在传统的油辣椒和发酵辣椒制品的基础上发展辣椒风味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在辣椒碱、辣椒红素开发上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些省外、国外厂商被贵州马铃薯的生产优势所吸引,正在洽谈投资建设马铃薯加工厂事宜。

1.1.4 品牌化趋势 贵州辣椒制品己有“老干妈”、“好花红”、“老干爹”、“苗姑娘”等一批知名品牌,且发展势头强劲,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以苗族药为代表的贵州民族药工业产值增长比例明显高于全省工业发展比例和其他医药工业发展比例。贵州一批民族药生产企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己有贵州神奇、益康、益佰、信邦、百灵、宏宇等一批知名品牌。

1.2 政府管理

政府是区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管理者、服务提供者,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设置阈值、完善的服务,其参与可以加快或减慢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政府的支持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贵州省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贵州省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推动、鼓励扶持、规范管理、科学引导。

2 贵州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分析

2.1 贵州特色农业开发的资源条件及优势

贵州省特色农业开发的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包括自然禀赋和获得性禀赋。农业方面,自然禀赋主要指自然资源(土地,气候,水,生物)的丰富或缺少和接近的位置;获得性禀赋(后天禀赋)主要是工人掌握的知识水平的差异,因为资金的短缺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具体到贵州而言,主要是由自然禀赋和一些后天禀赋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自然资源 贵州天然的立体气候,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非耕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宜于多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等6大类。

2.1.2 环境污染较轻 适宜于健康食品种植、加工,有后发优势。贵州省有相对较少的大型化工、冶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少。

2.1.3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2.2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企业观念落后,创新力弱,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和主导产业 贵州地处西部腹地,距国际港口和发达的城市较远,在全国范围内,贵州的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仍然落后,严重制约着对外经济交流的开放,从而严重制约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又约束着大多数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2.2 粗放式生产,无序经营,没有完整的优化的产业链 大部分投资于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条件差,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

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建设特色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影响,特别是在贵州的社会和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无疑扮演无法比拟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规划者。理论与实践说明,准确定位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定位是必要的,政府行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定位要符合以市场为导向的要求。

4 结语

总之,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应采取开放式特色的道路。贵州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必须加强学习、培训、参观了解等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开放式意识。企业应加强文化开放式创新的培育和创新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合理的区域开放和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投资,大力鼓励海外优质资本与本地的知识、技术、人力资源和其他移民投资相结合,积极引导和鼓励贵州省企业发展贵州特色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 兰肇华.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J].宏观经济管理,2006,(04) .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农民增收

劳务经济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资本要素所得。劳务收入要低得多,而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单纯的劳务经济发展解决不了农民的持续增收问题。特色经济是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一种模式。特色经济的发展可以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为农民增收提供不竭的源泉。内蒙古农村自然资源禀赋好且具有劳务经济基础,因而构建一种与之资源禀赋相符的农民增收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特色经济与劳务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状况

内蒙古农民增收模式的探究,需要了解内蒙古农民收入现状。2000-2009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2038.00元/人上升到2009年的4937.80元/人,年均增长率达15.81%;内蒙古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同期西部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0-2009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西部平均水平高656.48元/人,但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270.14元/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比西部低0.32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1.51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人均287.63、1690.81、24,58和35.18元增加到2009年的人均900.4、3277.5、137.3和622.6元,分别增加612.77、1586,69、112.72、587.42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67%、10.43%、50.95%和185.53%。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但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绝对额远远高于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率远高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率。

从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比重及变动趋势看,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2000-2009年。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82.96%下降到2009年的66.38%,年均下降率达2.22%: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4.11%上升到2009年的18.23%,年均上升率达3.25%。

(二)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状况

农村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对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显示,2009年内蒙古农村人均耕地及林地面积为9.75亩/人和1.81公顷/人,分别居西部第1和第2位,均居全国第2位:人均森林面积及人均牧草地面积为0.98公顷/人和126.60亩/人,分别居全国第2和第1位。

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2009年内蒙古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分别居西部和全国第2和第12位。其中,谷物、豆类、薯类产量分别居西部第2、第1和第6位。居全国第12、第2和第7位:油料总产量居西部第2位、全国第9位:甜菜总产量在西部和全国均排名第2位:羊绒和奶类总产量在西部和全国均居第1位。大牲畜饲养年底总头数居西部第3、全国第4位;牛、马、驴、骡、骆驼年底头数分别居西部第3、第5、第3、第3和第2位,分别居全国第4、第5、第4、第3和第2位:羊年底总头数在西部和全国均排名第1位,其中山羊和绵羊年底总头数在西部和全国均排名第1位。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29.58%上升到2009年的45.94%,上升16.36个百分点。

依靠农村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是农村居民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自然资源的丰裕度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可用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衡量。2009年。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其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277.50元/人和66.38%。分别居西部地区第1和第3位:2000-2009年,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277.52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73.83%,分别居西部地区第1和第2位。可见。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其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均居西部前茅,说明内蒙古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特色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显著。

(三)内蒙古劳务经济发展状况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务收入。内蒙卉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劳务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务收入的提高。2000-2009年,内蒙卉、两部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分别为194,88、354.55和482.53元,内蒙古分别比西部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低159.67和287.66元/人;内蒙,古、两部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91%、33.67%和28.20%,内蒙古分别比两部及全国的平均增长率低10.75%和5.29%。可见,内蒙古劳务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表现为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及其增速均低于同期两部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定量研究;灰色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23-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投入产出问题的一般研究思路是:首先从一系列农业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中分别提取出若干关键指标,然后利用这些关键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或空间序列数据进行投入产出模型的回归分析,最后利用估计得出的农业生产函数进行有关解释和预测分析。依据农业产出指标是否多元化,此类研究又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产出指标、多投入指标”的研究。较典型的有,冯子华、覃炳英(1994)把农业总产值作为单一产出指标,依据1977―1992年的数据对海南省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估计[1];林玉蕊(2007)把农业总产出作为单一产出指标,依据1994―2005年的数据估算了福建省的农业C-D生产函数模型[2];张立超、瞿印礼(2010)把粮食总产量作为单一产出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1996―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投入产出关系逐一进行了回归分析[3]。二是“多产出指标、多投入指标”的研究。较典型的有,史明瑛、朱云鹃(1999)把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2项作为农业产出指标,运用逐步回归法研究了1970―1997年安徽省的农业投入产出变动关系及影响因素[4];陈健芬(2011)把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2项作为农业产出指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财政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5];冯启磊等(2010)把总产出水平、人均产出水平、产出增长水平3项作为产出指标,运用典型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我国1990―2007年的农业投入产出关系[6];王学超(2009)把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水果产量4项目作为农业产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2005年的省际数据进行了投入产出的回归分析[7]等。

上述研究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农业投入和产出之间大致的“数量关系”,但仍不能充分揭示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水平”,尤其缺少对这种“数量水平”在时间序列方向的波动趋势分析。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规律,不仅需要研究农业投入产出的关系,而且需要研究农业投入产出的水平。具体地讲,农业投入产出水平可从两方面进行衡量,一是农业投入产出的规模,即农业的总体投入规模和总体产出规模,侧重考查农业投入产出“量”;二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益,即农业产出相对于农业投入的溢出水平,侧重考查农业投入产出的“质”。

实际上,科学测评农业投入产出水平需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一般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重点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等原则[5]。二是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应坚持客观性原则,即在算法设计上要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从既有文献来看,对于评价指标的合理选取问题,不少学者已经分别运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较好的优化,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普适的农业投入产出评价指标群;但对于评价指标的赋权,目前学界普遍采用的德菲尔法、层次分析法和典型相关性分析法,由于存在较明显的主观假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投入产出指数的可信度。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既有文献成果的综合比较,主要基于重要性和可行性原则,选取若干能够有效衡量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投入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在基本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的条件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对1982―2011年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指数进行测度分析。

二、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赋权

1.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而非“关系”,所以与一般针对农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回归分析不同,并不一定要求排除所选指标之间的共线性问题。本文在参考借鉴既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直接选取劳均农业产值等5个指标作为农业产出指标,选取农业机械投入等7个指标作为农业投入指标,构建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定义和计量说明见表1。

2.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的赋权

灰色系统理论自1982年由我国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首次提出以来,因其能够借助几何方法有效解决“小样本、贫信息”的变量分析问题,在工业、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8]。灰色优势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对于某个系统中具有因果关系的两组行为序列,可以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灰色关联矩阵,分别得出系统中的优势特征排序和优势因素排序[9]。本文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把这种优势排序的量化处理结果作为各行为序列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赋权依据。与一般的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关键因素分析法相比较,此法的最大优势在于不用事先假定各序列间存在某种特定的函数关系,从而基本克服了指标赋权时的主观因素干扰,提升了整个评价体系的可信度。

(1)收集整理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上述12个评价指标共涉及14个统计数据指标,其中绝大部分数据可以通过查阅1985―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1982―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取,对于个别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估算(1982―2011年中国农业投入产出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见附表1)。

(2)将评价指标的实际值标准化。设Z=(z1,z2,…,zn)为系统因素Z的行为序列,若算子D满足:ZD=(z1d,z2d,…,znd),其中zkjd=(zkj-minZk)/(maxZk-minZk),k=1,2,…,n;j=1,2,…,则称ZD为Z在区间值化算子D下的像。

运用区间值化算子D把1982―2011年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的实际值Y转换为标准值YD,从而消除了各评价指标数据的量纲差异(1982―2011年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的标准值见附表2)。

(3)计算评价指标的灰色综合关联矩阵。把Y1,Y2,…,Y5作为农业投入产出系统的特征行为序列,X1,X2,…,X7作为农业投入产出系统的相关因素行为序列,基于刘思峰等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5版)》中提出的“优势分析”原理[10],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系统3.0”软件,将前述收集整理得到的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标准值代入计算,可得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灰色综合关联度矩阵:

其中ρij为指标Yi与指标Xj的灰色综合关联度(i=1,2,…,5;j=1,2,…,7),且第i行元素为指标Yi(i=1,2,…,5)与农业投入产出系统各相关因素指标的灰色综合关联度,第j列元素为指标Xj(j=1,2,…,7)与农业投入产出系统各特征指标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4)依据灰色综合关联矩阵对评价指标进行灰色优势分析。所谓评价指标的灰色优势分析,是指通过计算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关联序,分别表征各个产出指标在衡量农业产出水平时的代表性强弱和各个投入指标在衡量农业投入水平时的代表性强弱。具体计算结果如下:①由于ρ1j>ρ5j>ρ2j>ρ4j>ρ3j,所以农业产出指标的关联序为:Y1>Y5>Y2>Y4>Y3。②由于ρi3>ρi5>ρi4ρi1>ρi2>ρi7>ρi7,所以农业投入指标的关联序为:X3>X5>X4>X1>X2>X7>X6。

(5)依据灰色综合关联矩阵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令Ui和Vj分别表示指标Yi和指标Xj的权重(i=1,2,…,5;j=1,2,…,7),且

Ui=Vj=50%

其中Ui

ρij /

ρij÷2(i=1,2,…,5);Vj=

ρij /

ρij÷2(j=1,2,…,7)。各指标的赋权结果见表2。

表2 基于灰色优势分析的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赋权结果

三、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指数测度与波动趋势分析

1.按标准值加权平均得出农业投入产出指数

依据前述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赋权和1982―2011年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可计算得出衡量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的4类指数(见表3)。各类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农业产出指数(C):CK=(YiDK×Ui),K=1982,1982,…,2011;

(2)农业投入指数(T):TK=(XjDK×Vj),K=1982,1982,…,2011;

(3)农业投入产出规模指数(M1):M1K=CK+TK,K=1982,1982,…,2011;

(4)农业投入产出效益指数(M2):M2K=CK-TK,K=1982,1982,…,2011。

2.农业投入产出指数的波动趋势分析

(1)波动趋势描述。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描述近30年来中国农业投入产出各类指数的波动趋势,可将表2中的数据在Excel中转换为散点图形式,见图1。

(2)波动趋势的回归拟合。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指数波动的历史轨迹与未来走势,还可以对图1中的指数曲线进行回归分析,进而得出实际波动曲线的拟合函数曲线。本文接下来针对农业投入产出规模指数M1和农业投入产出效益指数M2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对图1的观察,指数M1、M2与年份(K)之间显然不具备线性相关的特征,进一步观察发现,指数M2以1995年为界呈现出两种差异明显的波动特征,因此,分别针对1982―2011年的指数M1、1982―1996年的指数M2以及1997―2011年的指数M2利用Excel中的回归分析工具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拟合结果见表4。

上述3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接近0.96、0.60和0.74,弃真概率均小于0.5%,因此均可被确定为可信模型。两类指数完整的拟合曲线见图2。

四、测度得出的主要结论

依据前述的测度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评价指标的优势分析得出的结论

(1)农业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关联序分别表明,最能代表农业产出水平的指标是劳均农业产值,接下来依次为农民收入水平、地均粮食产量、农业出口水平和劳均粮食产量;最能代表农业投入水平的指标是农村电力投入,接下来依次为农业财政投入、农业化学投入、农业机械投入、农村水利投入、农村教育投入和农业资产投入。(2)在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评价指标灰色综合关联度矩阵中,最大值ρ13=0.942 9表明,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村电力投入是一组关联度最高的产出-投入关系;最小值ρ36=0.501 4表明,劳均粮食产量和农业资产投入是一组关联度最低的产出-投入关系。类似地可分析比较其他产出-投入组合的关联性大小。

2.根据农业投入产出指数的波动趋势描述得出的结论

(1)1982―2011年,中国的农业产出指数C、投入指数T和规模指数M1总体上都呈现出不断走高的态势。但是,大致以1996年为界。此前的产出指数C高于投入指数T,说明这一阶段规模指数M1的增长主要依靠产出拉动;此后则是投入指数T高于产出指数C,说明这一阶段规模指数的增长主要依靠投入拉动。联系实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农村改革总体上主要依靠制度创新来推动,虽然人、财、物的投入相对有限,但仍然使农业产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从而带动了农业投入产出总体规模水平的提升;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集体和个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都开始加大,尤其是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明显增强,使得农业产出的增幅相对较低,但总体规模的增长仍然十分显著。(2)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益指数M2的波动趋势比较复杂,总体来看先正后负且呈现“S”形波动,表明从投入产出的效益来看,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水平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差异。

3.根据农业投入产出指数波动趋势的回归拟合得出的结论

(1)通过对1982―2011年中国农业投入产出规模指数M1波动趋势的回归拟合发现,这一时期指数M1的运行轨迹基本吻合一段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右半支,即指数M1处于加速增长的态势,这基本符合近30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和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的事实。(2)通过对1982―1996年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益指数M2波动趋势的回归拟合发现,这一时期指数M2的运行轨迹位于横坐标轴的上方,基本吻合一段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且先升后降,即指数M2虽然为正但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滑。现实情况则是,19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农业发展虽然投入水平较低,但由于产出水平的起点更低,所以产出的增长幅度相对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产出相对于投入的边际优势不断弱化,农业投入增长相对过慢已经制约了农业产出水平的提升。(3)通过对1997―2011年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益指数M2波动趋势的回归拟合发现,这一时期指数M2的运行轨迹位于横坐标轴的下方,基本吻合一段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且先降后升,即指数M2虽然为负但先减速下滑后加速上升。现实情况则是,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集体和个人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由于短期内对农业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所以出现了负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产出相对于投入的边际劣势不断弱化。尤其是近年来,在农业投入力度持续增强的作用下农业产出增幅开始加速,农业投入产出效益指数M2不仅转负为正,而且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未来极有可能实现农业投入产出规模水平和正向效益水平的双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已先后摆脱“高效益、低水平”和“高水平、低效益”的非良性状态,开始步入“高效益、高水平”的良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冯子华,覃炳英.海南省农业投人产出的定量评价[J].热带作物学报,1994,15(1):119-125.

[2] 林玉蕊.农业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13):102-108.

[3] 张立超,瞿印礼.我国农业投入产出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4):79-80.

[4] 史明瑛,朱云鹃.安徽省农业投入产出效果分析[J].运筹与管理,1999,8(2):62-66.

[5] 陈健芬.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财政农业投入产出的弹性分析[J].经济纵横,2011,(3):77-79.

[6] 冯启磊,王红瑞,白颖,刘琼.中国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3):276-280.

[7] 王学超.关于农业投入产出的回归分析模型[J].经济师,2009,(2):265-266.

[8] 徐建中,王莉静,赵忠伟.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9):51-53.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农业科普期刊;发展对策;内容定位;期刊语言;发行渠道;公共文化产品;编辑素质;新型农民

作者简介:周国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81)

王小椒,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农业科普期刊是向农民传播种植、养殖、农机等各方面的农业技术和实用技能,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医疗卫生保健常识,交流农业生产经验和管理、经营、致富之道的有效载体,是向农民宣传党的农业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中介,对于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构建城乡和谐格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某些方面遭遇了“瓶颈期”,与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必须针对农民劳动者对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特征和农业科普期刊自身的传播功能与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对策,使之尽快走出一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有效地服务好“三农”。

一、以基于农民需求的“内容为王”打造农业科普期刊的品牌个性

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众不同的特色,以特色形成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内容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农业科普期刊也不例外,必须以特色立刊,质量制胜,而其中的关键和普遍原则,就是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以为农民读者提供具有适应性的优质内容而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可持续发展。

首先,根据农村读者需求做好选题的个性化策划。读者需求决定了农业科普期刊的生态位,决定了其差异化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走势。每一家农业科普期刊都要研究读者需求,找准自己的生态位,点击市场空白,在内容上提供切合自己的生存区,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定位和个性策划。因此,农业科普期刊编辑主体应经常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把握农村文化走向和社会心理,热爱农村,贴近农民,关注农村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对农村的各种现象不失时机地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对农村和农民的情感,激活选题的灵感,在充分进行读者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选题的方向,并就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请相关专家定期专题写稿,在实用可靠的基础上形成权威性,并以专栏的形式作深入系统的报道。同时,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农业科普期刊在选题上应把握农时,在作物播种前做好选题及时出版,并针对不同地域及其气候、地理条件、农事特点等做出相应调整,并不断优化原有选题,根据农村变化的形势从不同角度挖掘新意,做到“老树生新枝”。比如新时代的农民是会经营的农民,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和销售能力,农业科普期刊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在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特别是农产品经销信息方面加强策划。

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丽江农家乐;现状;趋势;策略

一、丽江农家乐开发的现状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在全国各地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农家乐,我国有关农家乐的记载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接待外事的需要,山东省百家庄村率先开展“农家乐”的旅游项目活动。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举办的农家荔枝节和贵州朗德山寨的民族风情旅游成意义上的现代新兴“农家乐”,“农家乐”的命名始于1987年休闲之都―成都郊外龙泉驿书房办的桃花节。这时起,各种形式特色的农家乐在我国开始盛行。

r家乐既是提供农家住房又是农家餐厅的特色,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时农家乐也可以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解决游客在当地旅游住宿的问题,因此许多旅游城市都开始重视旅游业住宿的发展。在丽江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50%以上。其中,丽江农家乐的发展规模是可观的,2014年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将近200多家,仅黄山68家,有白沙、拉市等10家,宝山和束河等十三个乡镇共有173家、常年营业接待游客的近30家,遍及69个乡镇446个乡村,直接从业人员1232人,餐位11820个,以川、滇、纳西菜为主,房间总数5032间加上民居客栈(丽江古城、泸沽湖共176间)达2200个床位,共接待10多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游客购物收入50多万,比上年增长19%,总收入近100万,比上年增长49%。也出现了农家乐与传统的农家乐管理模式和农家住宿完全不同,它赋予了家与感受大自然的感觉,简单的房屋、饭菜等。但是,对照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农家乐发展,丽江农家乐不够完善。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自主自营而形成的农家乐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①交通制约,客源量相对少;②“农家乐”淡旺季节明显,“经营点”营运不易;③“农家乐”服务项目少,产品单一,民族特色不鲜明;④产品品味不突出;⑤经营管理不规范,如服务质量“游客到此农家乐吃坏了肚子老板不负责也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管,并且买特产还特别坑”。

二、丽江农家乐产生的必然性因素

农家乐这种旅游形式的发展是有其原因的。农家乐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旅游产业,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农家乐的发展背景深入探讨,而各自探讨的角度不同,侧重点自然也不同。有关数据记载中国农家乐发展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出现在四川天府之国成都郊区的温江等地农村,经过多年发展,农家乐的经营模式才真正的风靡全国各地。且进行了研究农家乐发展的原因予以分析:①从历史来看,传统的饮食文化对农家乐有一定的影响;②城市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活动中,为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生活水平,让农民家庭美起来,生活乐起来,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各地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资源特色及市场需求等去开发别具一格的农家乐旅游形式,形成了农家乐发展多样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

三、丽江农家乐发展趋势

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丽江的农家乐已经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和市场广泛认同。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游客对农家乐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农家乐如何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农民和游客关注的重要问题。回顾和分析当前我国农家乐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农家乐发展的趋势是:①农家乐开始向区域化和集中化发展。目前农家乐正在向区域化、集中化发展,并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农家乐发展新格局;②农家乐开始向功能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农家乐一般是为游客提供吃住为主,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③农家乐开始向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农民自己经营的农家乐,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难于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改变这种状况,经营农户开始创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如以田园观光为主的农家乐,以民俗文化为主的农家乐,以景区旅游为主的农家乐,以古建筑欣赏为主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农家乐等;④农家乐开始向休闲和体验方向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参与体验,可以让游客亲自参加农事活动,即可得到乐趣,又可锻炼身体,还可从中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特别是让青少年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学习农业技术,增强劳动观念,也会从中得到劳动的快乐。农家乐发展一些与农业生产、农家生活有关的休闲、体验项目,以满足游客求知、求真、求趣的要求;⑤农家乐开始向多种经营主体方向发展农家乐原是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及其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发展农家乐。

四、丽江“农家乐”的发展对策

1.丰富“农家乐”的活动形式与内容、突出各自的特色

在一些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丰富,可以相应的借助这些资源做强做大农家乐的活动内容,比如依托景区的风景开展休闲健身游、乡村风情游、产业休闲游、爱心孝道游亲子主题游等旅游活动,增强游客在农家乐景区的参与体验程度。

2.坚持走体验型经营的新思路

利用农业生产资源让游客在休闲的过程中直接参与农时活动,在农家乐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中融入劳动锻炼,农耕体验,文化教育等,挖掘农家乐休闲的内涵,拓展农家乐经营的外延。江西省龙南县的农家乐业主们延长“农家乐”娱乐链条,让游客体验快乐。

3.积极引导,科学规划

各级政府应帮助制定“农家乐”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政策支持,改变农户分散经营的状态或者组织成立农家乐合作组织,实行统一领导,联合经营。应对当地的资源、环境、文化、市场进行分析和评价,设计适合游客需要的农家乐产品并完善农家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江德才.金融应加大支持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丽江旅游周刊,2011.

[2]范春.论乡村旅游的开发[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