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4 16:58:31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产业技术标准化 产业组织专业化 企业边界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017-03

一、引言

考察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一些主要产业中企业组织的演变,从总体的趋势上可以很清晰地了解一个鲜明的特征,即:在企业组织规模不断发展的总体趋势下,企业组织边界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纵向上的拆分和各种横向组织的出现;或者说与纵向一体化比较起来,企业的发展在横向一体化方面更为成功。对于经济学家,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递增规模效应问题,以至于目前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也就更无人提出解释这种趋势的假设和基础理论。

何为企业?决定企业这种内部组织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因素是什么?本文以Coase(1937)、Klein、Crawford、Alchiart(1978)、Williamson(1979)和Grossman、Hart(1984)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决定企业规模同以往经典理论有所区别的比较成本节约的理论。现有理论主要是强调由于签订或执行完备契约上的困难,强调控制带来的收益或交易成本方面的节约。按照目前有关企业的经典理论的假设,在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来自空间和时间方面的交易成本的基础上,企业的规模应该是在不断地扩大,而且这种交易成本上的节约对于各种产业应该是有相同的作用方向,然而只要客观地对各种产业进行趋势上的思考,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并非所有产业中的企业规模都是在不断地进行着规模上的扩大,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一体化趋势,而且更多产业中的企业是在进行着横向一体化,而非是纵向一体化。这样的产业组织的事实让我们提出了决定产业组织演变的新的逻辑决定因素,即产业技术的标准化。

二、企业组织边界的决定因素

关于企业边界的演变,最早的文献是Adam Smith从市场范围角度对企业边界的限制进行的论述,其后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市场限制劳动分工从而限制企业规模的认识上。尽管斯密定理从直观角度解释了企业边界的变动,但却造成了一个难以处理的两难悖论,即如果确实是市场范围限制了分工,那么市场结构应当是垄断,如果不是垄断的市场结构也就否定了斯密定理的正确性。从斯密定理的悖论中,我们确认市场范围只是影响企业边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肯定不是企业边界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还有隐藏在市场范围下面更深刻的决定性因素。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作为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而存在。即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将企业规模同市场规模相比较,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于企业的平均成本,在平均成本的比较中,会出现企业的规模递增或者规模递减,使企业效率最高或者平均成本最低的规模即是企业的最佳规模。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作为一个技术上的黑箱而存在,确实很利于问题的阐述和规范理论的形式化,但是它是在以一个默认技术条件下企业的存在来讨论企业的规模,从静态观点对企业规模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但是对于企业组织边界演变的决定因素并没有给出。

从R.H.Coase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关于企业性质的经典理论以来,经济学家们已经就企业的性质尤其是有关企业组织的边界完成了多方面的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交易成本(OliverE.Williamson)、风险不确定性(Kight、信息成本(Armen Alchian)等等,这些理论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企业组织的性质,就每一个方面单独而论,应该说这些理论即便到今天也是经得起推敲的企业理论,但是在长期的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发现用这些理论已经无法来解释现代企业组织演变的性质,或者说这些条件已经不是决定现代企业组织的核心因素。现代企业组织的演变趋势是纵向上的拆分和更多类型横向组织的出现,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组织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这种趋势,无论是从资产专用性、风险不确定性还是信心成本等的角度,都无法解释现代企业组织演变在横向与纵向上的不一致陛。这也说明在现代企业组织演变趋势的表象下,一定有着其深刻的等待我们去挖掘的内在决定因素。2003年,杨瑞龙、冯健在经济组织生产属性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能力这样一个维度,这样就从生产和交易属性的四个维度解释了经济组织的边界。但在我们看来,无论是从生产角度还是交易角度,这四个维度都不是解释经济组织演变的根本原因,因为这四个维度的演化本身还有共同的、深层次的决定因素即产业技术的标准化,这里我们分别从技术标准化对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度以及企业能力的影响展开论述。

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资产只能服务于特定产品和劳动生产的性质,一旦改作它用,其经济价值大为降低(Williamson,1985)。资产专用性具有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高效率性和低适应性。所谓高效率是指专用性资产经过长期的适应,可以满足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实现重复的高效率。资产专用性在这个方面实际上是同技术标准化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产业技术的标准化趋势,现代化的规模经济是无法想象的。正是随着产业技术标准化的不断深入,造成分工程度的持续深化,分工持续深化带来了效率上的持续提高,在某种程度而言,分工的程度就是生产力的水平。而这种分工深化的内在原因是产业技术的标准化,外在表现就是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资本专用性的加强,这也是为什么Williamson等人强调资产专用性的原因。

不确定性方面,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不确定性,组织就没有存在的价值。Williamson(1989)从扰动概率和方差的角度讨论过不确定性对组织选择的影响,认为在面对频繁的扰动时,各种组织形式都将受到影响,而企业间网络受到的影响最大。然而事实却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间网络却日益盛行,事实并没有支持williamson的不确定性理论。我们认为没有认识到产业技术标准化这个影响不确定性深层次的核心因素是其理论缺乏解释的根本原因。其实不论是供给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性还是环境不确定性都同产业技术标准有着无法忽视的决定关系。正是随着产业技术标准化的加强,在正反馈的作用下,影响了供给与需求的网络效应,从而影响了需求的趋势,也确定了供给的发展方向。

关于交易频度方面,只要从市场发展的历史就处处可以看到标准的

影子。市场形成本身也是逐步完备信息制度,形成标准化交易的过程,因为只有标准化的交易才可能大大减少信息搜寻费用和谈判费用。正如Douglass.c.North在《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所言“标准度量衡的发展,几乎像政府一样久远,并象征性地受到国家的鼓励。标准化行使着降低交易费用和使统治者获取最大租金额的职能。衡量多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越高,租金消耗得越大。”因此无论是从交易技术的角度还是交易制度基础的角度,处处都体现着技术标准化对交易方式以及交易频度最终是交易效率的影响。究其本质,随着技术的标准,交易频度会相应减少,而交易效率会相应提升,即技术的标准化影响着交易频度的变化。

至于企业能力与技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联系,试想现代企业中核心的能力就是技术创新的能力,而技术创新的最高层次就是产业技术的标准化,人们常说的俗语“得标准者得天下”虽然言语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一针见血的深刻。现代的产业组织如果不具备迅速将产业技术进行标准化的核心能力,就无法越过形成正反馈的阀值,并可能被其他企业组织推出市场。产业技术这种标准化趋势的事实甚至导致了在某些条件下并非是拥有最好技术的企业就必然在市场中存活下去,会有快鱼吃大鱼的可能,与其说是企业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不如说是产业技术的标准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的边界所在。

三、产业技术标准化下的产业组织的专业化

产业技术标准化带来产业组织的专业化。所谓组织的专业化是指组织的功能独立,主要与组织的产出范围相联系,是一个从个人专业化发展而来的概念。Sfigler(1951)指出,组织(企业)专业化不仅指在纵向上生产的专业化,而且也包括横向上产品的专业化。产业技术的标准化决定了分工的前提,提高了分工的效率。如果不具备技术的标准化,中间产品无法经由单个厂商进行生产。而正是专业化组织满足了技术标准化的这一要求。组织的专业化具备快速产生中间产品的机制,这首先是由于专业化组织使得系统的研制并不―定在一个企业中进行,通过标准化的分工,无论是系统集成检测,还是局部模块的研制,都可以分散在不同的专业化企业中进行。不同专业化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的异质性使创造性智能的分散化和多样化成为可能,创新灵感易于在不同的方向出现。而在产业技术标准化的要求下,专业化组织本身必须是一个兼容性的开放系统,不同企业对于同一类产品的竞争性研制,扩大了中间产品的数量。不同企业对于基于标准化规则下的研制,又可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另外,专业化组织之间的非关联性意味着专业知识的独立性,对于研制者而言,只需通晓本专业的知识,与其他专业的联系只需要借助标准的界面和接口即可。这样,只要在标准化框架下,创新者所需专业化知识的广度大大缩小,而厚度却相应地增加了,专业化的经济效应也就显现了。

在组织专业化的趋势下,原来企业中的一些职能组织作为专业化的组织,完全可以剥离出来,企业可以利用市场中的专业化组织来完成所需的职能,这样的做法不但节约费用,而且效率更高。例如,目前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管理咨询等部门,在很多企业中正逐渐被剥离出来,交由专业化的组织来完成。专业化组织的效率来源于专业分工,而专业化分工的本质在于它所包含着的人们彼此之间深刻的相互依赖关系,遗憾的是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兴古典经济学都没有(至少没有直接)揭示出这种关系,而正是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蕴含着组织演化的深层次的逻辑联系。

蕴含在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是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标准,达不到一定标准的信任就无法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其实这是同有形的物理标准化相对应的无形的关系标准化,因为其无形所以难于理解,但是只要我们参照有形的物理标准化就易于理解和推理。正如同没有精确的产品接口标准化就不可能对产品进行模块化分解,也就产生不了模块化生产的网络集聚效应,即在产品层次上是产品技术的标准化决定了产品的模块化。相应于此,没有产业技术的标准化,也就无法形成个体层次的专业分类,没有个体层次的专业分类基础,当然不可能有产业组织的专业化。这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却不容易被归纳,但是一旦这种隐性决定因素被归纳出来,反过来再应用这种逻辑去分析产业组织的演变,基本的框架就变得简单而清晰。从手工作坊到工厂规模生产,从单个纵向一体化企业的分离到纵横交错的企业问网络,这其中就是一个产业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如图1所示,在同样的专业化程度下,企业组织所要求的标准化程度最低,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化程度最高,而企业间网络在这两者中间。其实无论是在企业内,还是企业间,抑或是市场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标准化技术和制度的痕迹。当要求的技术标准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就可以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相反如果技术要求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就需要在专业化企业之间甚至专业化市场之间共同完成,因为这样的总体效率最高,或者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方法就是总体交易成本最少。

为了说明应用产业技术标准化解释产业组织演化的目的,这里我们借鉴了Williamson在论证资产专用性作用时建立的模型的思想。建立了产业技术标准化决定产业组织演变的模型。如图2所示,这里我们将产业组织的总成本分为激励成本和组织成本。其中激励成本主要是指在技术发展标准化的要求下,各种组织适应技术标准化的要求,不断创新产生的成本。伴随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组织的创新能力不同。其最终的组织效率也有所区别。而组织成本更有些类似于原来的交易成本,主要是各种组织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在同样产业技术标准化程度下,不同组织形式的运作成本是有所不同的。当我们综合考虑激励成本和组织成本的时候就可以比较出产业技术标准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在图2中,我们用a来表示市场和企业的组织成本的差额,用B来表示激励成本的差额。从图中可以看到,在产业技术标准化相对不明显的情况下,由企业来组织产业活动相对地节省总成本,相反在产业技术标准化不断深化的条件下,由专业化的组织或市场组织产业活动相对地更有效率。这种图示让我们比较直观地理解了,通过产业技术标准化这个考察产业组织效率的维度,不但可以理解产业技术发展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而且也可以让我们理解在一个固定的时点上,为什么各种产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会有所不同,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各种产业的产业技术标准化程度有所不同。

四、结论

不论是从交易的角度,还是从生产的角度,导致产业组织演变进而决定企业边界的核心因素是产业技术的标准化,而非交易成本、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只是产业技术标准化的表层现象,在工业化时代易于被发现并总结,故被作为产业组织演变的内在决定。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因素的演变本身都能够用产业技术的标准化来进行解释,所以导致产业组织演变进而决定企业边界的核心因素是产业技术的标准化。是产业技术的标准化导致了产业组织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薛学通,标准、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创新[J].标准与知识产权。2006.(7)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标准国际化;经济利益;贸易理论;策略要领

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和比较利益。运用三大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分析可看到,我国企业和政府应注意发挥既定国家优势条件,从推动产业国际化、完善政策制度等方面规划策略和采取措施。促进和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

一、经济利益流程与贸易理论选择

(一)经济利益流程我们,流程体系就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与产业成长互动,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经济利益做基础性认识。

1、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促进产业国际化成长。经过流程,相互存在对应关系的高新技术专利群体和技术标准形成,如果再通过过程得到正式国际场合(一般表现为国际组织或论坛)认可或在既定事实上被公认为国际标准,将带来三方面利益。一是知识产权收益,即本国厂商相应专利群体的知识产权价格、市场规模和潜在收人增加;二是国际贸易利益,本国产品将不会遭遇贸易壁垒:三是产业国际化成长,产业成长得以避免市场范围受限和知识产权费用负担,并充分形成国际竞争力。

2、产业国际化成长加快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通过流程:(i)即使企业标准还未得到任何国际场合正式认定,但企业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中形成较强优势地位,则技术标准成为事实国际标准。如思科“私有协议”标准,共属于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标准。事实标准形成标志是不拥有标准所属专利权的同行也大量使用本标准开展生产和服务。(ii)在企业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技术标准可能会被正式认定为国际标准。

3、产业国际化成长与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相互促进的步调关系。促进无时不在,其步调关系可能表现为:前者促进后者,后者促进前者,二者交互促进对方不断取得小进展。

(二)贸易理论框架的选择与运用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都不同程度涉及产业成长促进、国家优势条件、政府干预策略。我们选用三者,以研究产业国际化成长,产业国际化成长对技术标准国际化的促进为思路线索,以揭示国家优势条件和探索(包括政府和企业层面上的)国家策略为研究目标,从理论逻辑和实际情况等方面阐释中国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的关联方面和重要事项。

(三)理论分析的实际素材选择 目前,我国先后谋求标准国际化的移动通讯标准TD-SCDMA和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相关详细资料请参阅新闻和网页资料)的产业化都历经坎坷并尚未成功;其相关经历能向我们暴露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拟以它们作为理论分析的典型素材。为此,我们先明确此二标准所对应产品和产业种类。(1)TD-SCDMA。体现该技术的产品为移动通讯终端(手机)及其运营设备、移动通讯工程服务。(2)WAPI。该标准为通讯协议标准,它所对应的最直接产品是操作系统中(未商业化)的算法和软件,服务对象局限于PC芯片和PC计算机,后者应视作为对应于专利和标准的商业化产品。

二、波特国家竞争优势论分析

(一)理论框架简述如图2所示,波特(中译本,2002)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共四方面环境因素决定着产业国家竞争优势形成,四因素共同组成菱形“钻石体系”。在钻石四顶点任何两者所代表国内状况之间都可交互影响,并再影响到竞争优势的形成。此外,还有机会和政府两钻石外因素,它们也随时可以对组成钻石体系的任何四方面因素,乃至国家竞争优势发生影响。

(二)运用理论框架分析

1.国家优势劣势条件。(1)国内需求条件。中国享有突出优势。中国无线通讯终端及其运营设备已成为全球最大国内市场:中国PC芯片及对应的个人电脑市场容量仅次于美国;上述两类产品市场在中国增长潜力都看好。(2)生产要素。中国虽然整体创新能力不具备优势,但在某些局部科研领域却拥有科研力量和条件,并能支持在少数技术创新点上取得突破。(3)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两标准所对应产业都是外国跨国公司在本土市场占据优势,所存在激烈竞争也多发生在外国企业之间。(4)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二者均表现出中国厂商在直接体现技术的产品制造和产业过程上存在竞争劣势,但周边配套产业条件较好。

2.产业国际化成长及其与技术标准国际化互动。目前,TD-SCDMA实现国际化,WAPI国际化未完成:同时,二者所对应中国厂商产品商业化和产业国际化都尚未启动。不过,波特用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钻石体系”诸因素却都已对上述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表现出影响。(1)中国国内需求条件对TD-SCDMA接纳为国际标准起到积极影响。(2)中国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力量薄弱对WAPI国际化带来不利影响。(3)企业同盟对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表现出重要意义。目前,TD-SCDMA、WAPI都成立了产业联盟。但是,前者阵营里有多家外国或外国投资背景企业,而后者均为中国企业;且后者与外国竞争对手Wi-Fi联盟相比,实力差距明显。由此可预想,即使WAPI今后谋求事实标准。其国际化路途仍将相对坎坷。

3.政府实际干预策略。对照竞争优势论,就两标准的国际化和产业化而言,中国政府已开展事项包括:通过科研课题资助支持生产要素形成;为本国关联产业成长提供公共政策环境;提请外国注意中国国内“需求条件”优势并与中国合作;促使企业把握机遇。此外,政府在引导企业形成联盟合作关系上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只是工作方式和力度应有所完善。

三、战略性贸易理论分析

(一)理论框架简述 战略性贸易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包括有布兰德(Brander)、斯潘塞(spencer)、克鲁格曼(Krugman)。值得本研究关注的重要文献包括Krugman(1979),Spencer and Brander(1983),Krugman(1980),Krugman(1984),Brander andSpencer (1985),Spencer(1986),Krugman(1989)。

我们分收益源泉、政策扶助两层面就战略性贸易理论内在逻辑做总结。收益源泉包括有:(1)垄断租;(2)静态规模报酬;(3)R&D创新收益;(4)“干中学”收益。

由于这些收益的存在,政府可通过进口保护、出口补贴、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R&D研究资助或

其他扶持等干预措施,或促使本国企业获取这些收益,或将原属于外国企业的收益朝向本国企业转移。选定扶持的战略性产业要符合一定要求:R&D和资本需求强度较高,厂商静态动态规模经济效应明显,本国厂商和产业成长面临外方强势竞争对手,产业活动上下游关联性和外部经济效益较强。符合上述要求的产业,政府扶持所带来的福利收益才可能超过所付出成本。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符合上述战略性产业的要求。

(二)运用理论框架分析

1.国家优势劣势条件。在培育高新技术战略性产业上。(1)中国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规模大和要素成本低两方面。市场规模大为本国企业获取静态、动态规模收益提供了好基础。要素成本较低意味着在本国战略性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充过程中,“干中学”收益、规模报酬、企业竞争力都将能以较快速度提升。(2)中国不利条件:一是中外厂商竞争力差距较大,二是外国企业以FDI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也可利用中国国内优势。(3)在R&D素质和能力上中国优势劣势并存:从R&D成就看,目前中国只是在某些孤立技术点或相对局部的科研领域R&D成果能和外国相竞争;外国占据大部分技术“制高点”。然而。高新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性强,中国R&D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企业能够不断取得创新成就,并为中国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创新起点。

2.产业国际化成长及其与技术标准国际化互动。政府和企业共同采取战略性措施,将能通过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国际化成长,对中国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带来积极影响。

3.政府实际干预策略分析。就高新技术标准所对应产业,我国政府目前已采取或拟初步尝试的干预策略包括:关联R&D资助;营业牌照安排。今后。中国政府通过市场开放程度调节来为本国厂商产品寻求国内市场保护会受WTO多边框架约束,同时外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多通过FDI方式,因此。政府关注重点应转向促进本国厂商境外市场开拓。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分析

(一)理论框架简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由杨小凯(Yang)在DS模型(Dixit and Stiglitz,1977)基础上,以超边际方法引人交易效率分析而奠定框架基础。随后,杨小凯(Yang)、萨克斯(Sachs)、成文利(cheng)、张定胜(zhang)等人共同对理论框架补充和建设做出贡献。我们从以下方面梳理该理论框架对本问题分析有所裨益的若干要点。

1.专业化生产和交易效率之间的互动和均衡决定贸易发生和市场范围。杨小凯(Yang,1991,1996)建立的内生贸易模型认为。新产品出现和专业化生产带来高效率生产,但导致交易费用增加;通过生产效率和交易费用二者互动。特定交易效率的市场自我调节形成最优分工水平、(产品)市场范围和交易深度;国际贸易规模和深度取决于与国内贸易相比,关税水平、运输距离、通关便捷性等因素引发的交易费用增加。

2.人口规模、交易效率都应视为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发生和国际分工格局的重要因素。专业化生产效率、要素密集度成为国际分工格局形成原因已为新兴古典理论之前的贸易理论阐释。DS模型首先注意到一国人口规模增大可能通过增加企业生产规模和消费产品多样性之间相折衷均衡的裕度,为某些产业在本国兴起提供所谓“后天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萨克斯、杨小凯(sachs,Yangand Zhang,2001)将交易效率和生产函数差别引入DS模型。论证了在人口和市场规模、交易效率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可以出口外生技术比较劣势产品。乃至在国际分工格局中获得相对有利的地位。

3.从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和出现时机而言,落后国不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随着各国交易效率提高。自由贸易对所有各方都是有利的。根据成文利、萨克斯和杨小凯(Cheng,Sachs andYang,2000)的分析,当交易效率初步变化时,由于落后国国家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相对较低,却面临与发达国相同的国际市场相对价格,贸易和分工的利益接近为发达国独占。此时,落后国有意愿通过关税来改变贸易品相对价格,以增进自身贸易利益;发达国则倾向于单方自由贸易政策。随着交易效率改进和国际分工深化,贸易品相对价格由双方生产条件和消费偏好共同决定。于是,双方都愿意推进自由贸易。

(二)运用理论框架分析

1.国家优势劣势条件。很显然,就高新技术标准所对应产业而言,目前中国在外生技术、外生生产效率方面处于劣势。不过,中国在国内人口和市场规模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只要做出努力,中国在境内和跨境贸易方面的交易效率优势也将有望形成。

2.产业国际化成长及其与技术标准国际化互动。中国应从推动具有后天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内生l生成长人手。促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3.政府实际干预策略分析。基于中国国情,政府干预应涵盖到以下方面。(1)培育和扶持厂商主体。(2)改进国内贸易交易效率。(3)改进国际贸易交易效率。(4)采取先适度保护后逐步开放的有利国际经贸关系策略。

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标准互促国际化的策略要领判定

(一)积极以产业国际化成长推动高新技术标准国际化在产业培育任何阶段,都不放弃任何可能出现的标准建设和国际化机会;灵活对待国际场合认定,对某些国内尚难在产业国际化前期认定为国际标准的高新技术,基于产业动态成长,积极谋求事实标准。

(二)在培植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群体的基础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标准的国际化 在指导思想上,要充分开发利用中国国内人口和市场规模带来的潜在优势,培育中国高新技术后天比较优势产业,以为产业和标准的国际化提供国内市场前期孵化。

(三)面向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采取战略性扶持政策从现在起10年左右时间,对处在成长前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在R&D资助、财税优惠、出口补助、进口关税、行业经营许可、“走出去”、国际经贸合作等方面采取具体举措,推动本国产业国际市场份额上升。

(四)积极改善国内国际贸易的交易效率继续就市场秩序、诚信体系、知识产权等问题加强国内法制建设和改善司法行政能力;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积极推进贸易厂商培育、市场建设、消费设施完善等工作;运用现代技术改善通关和物流效率:通过内外企业供应链合作、展会、电子商务等方式促进国际贸易制度创新。

(五)以技术标准建设为纽带,按照恰当要领积极构建企业或产业联盟

1.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并举。以横向联盟总合横向同行技术实力,形成本标准综合竞争力;以纵向联盟建设为自主标准形成及其产业成长提供纵向伙伴支持。

2.联盟建设与厂商培育相结合。积极面向高新技术及其上下游产品开展厂商培育,并与联盟建设实现相互促进。

3.努力争取外国强势企业加入中国产业联盟。向外国企业表达中国市场规模为其提供的发展机遇,以此适度分化原有外国技术标准联盟。

4.政府与行业组织就企业联盟和合作加强引导。

(六)基于已有成就着手培育自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技术标准集群 当我国企业在某些技术单点的领先性标准建设上初步取得成就的时候,加强产品价值链上下游环节技术创新,以点带面,争取中长期在较大范围产品领域,形成自主技术标准群和产业集群。

(七)加强国际经贸关系合作的策略性

1.在WTO多边框架下保持我国就相关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开放承诺的相对稳定性。

2.积极面向发展中国家、面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与我国具有互补性的经济体,通过FTA和其他经贸协议形成(准)共同产品市场关系。

3.推动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国内贸易制度改善。

4.对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和我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发达国家。基本维持目前的产业开放程度。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技术标准;高职;专业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6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必须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其主要任务是为企业生产一线输送优秀的技术工人。因此,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依据行业特点,针对社会需求,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适时融入产品技术标准,指导学生结合产品去学习、领会、把握,并熟练使用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及相关标准,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为此,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这门课教学中,结合企业产品实际规划课程内容,适时地将新技术、新标准引入课堂,并在实习实训课程中指导学生学习使用,从而顺利推进专业课程与企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专业理论和企业技术准确对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深入企业一线,搜集挖掘产品生产技术和

标准,保证教学内容与技术标准准确对接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深入企业一线,挖掘相关的产品生产技术和标准,将《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中和产品生产相关的环节与企业相应的技术标准衔接。通过企业实践,确定与本课程相关的企业技术标准文件如下:

设计标准文件 IPC-2220 SERIES反映了基于几何图形精细程度、元器件制造工艺步骤多少的产品复杂性级别(A、B、C级)的设计要求。IPC-7351,IPC-CM-770辅助印制板裸板设计和组装的元器件组装工艺指南,裸板制造工艺主要关注表面安装元器件焊盘图形以及组装工艺,主要关注表面安装元器件和通孔插装元器件要素时,通常在设计和形成文件过程中就需考虑采用该指南。

成品标准文件 IPC-D-325反映了印制板、印制板组装及附图的文件要求。描述符合客户或最终产品组装要求的成品板具体指标的印制板光板制作的文件的要求。细节可参考也可不参考行业规范或工艺标准,以及客户选择的或内部的标准要求。J-STD-001 生产、焊接和组装中的电子和电气组件的要求、方法和检验标准。焊接电子和电气组件的要求,描述了最终产品的最低可接受条件、评定方法(测试方法)、测试频度以及对过程控制要求的适用能力。

产品外观及检验相关的标准文件 IPC-A-610反映了有关印制板和电子组件在相对理想条件下的各种高于最终产品性能标准所描述的最低可接受条件的特征,以及反映各种不受控(制程警示或缺陷)情形,以帮助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定夺采取纠正行动的需要的图片说明性文件。

返工及返修相关标准 IPC-7711/7721 提供进行敷形涂覆层和元器件的拆除及更换,阻焊膜维修,层压板材料、导线和镀覆孔的修改与维修的操作程序文件。

从制定教学计划入手,分解专业课教学

内容,将“技术标准”教学纳入课程规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时,按照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对专业课内容和授课计划进行改进,融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标准、工艺、设施设备及生产管理等内容。将技术理论的学习和产品技术及标准的学习融为一体,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在“电子产品生产线设计及环境要求”的授课内容中,加入现代电子装联工作场地的静电防护技术——电子组件可接受标准IPC-A-610E。结合技术标准,详细介绍:(1)EOS/ESD的预防:电气过载(EOS)、静电释放(ESD)、警告标识、防护材料等技术要求;(2)EOS/ESD安全工作台/EPA。

在“电子产品生产物料”的授课内容中,加入了以下内容:(1)通孔工艺部分:引入元器件引线、接线头、接线柱及导线可焊性控制技术——“元器件引线、接线头、接线柱及导线可焊性”标准:IPC/J-STD-002;(2)辅助材料的管理过程控制标准:“钎料”IPC-J-STD-006,“助焊剂”J-STD-004,“焊膏”J-STD-005,“贴片胶的技术要求标准”ANSI/IPC-SM-817等;(3)IPC-7351,IPC-CM-770辅助印制板裸板设计和组装的元器件组装工艺指南,裸板制造工艺主要关注表面安装元器件焊盘图形以及组装工艺,主要关注表面安装元器件和通孔插装元器件要素时,通常在设计和形成文件过程中就需考虑采用该指南。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授课内容中,加入了以下内容:(1)通孔插装技术的可接受标准,详细介绍了元器件的安装放置标准、元器件的固定标准、散热器的安装放置标准等。(2)表面贴装组件的可接受标准。详细介绍了片式元件—仅有底部端子的安装标准,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端子元件—1、3或5面端子的安装标准,圆柱形或帽形端子的安装标准,扁平带式L型或翼形引脚的安装标准,J型引脚的安装标准等内容。

在实验实训课中,通过“企业课堂”

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使用标准

课堂理论学习只是对标准的一个技术认识,要真正做到应用标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准确执行标准远没有那么容易。因此,学校利用实训校区电子企业的便利条件,为学生创立“企业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企业生产现场,对照真实的产品,讲解技术标准的选用依据和执行过程。下面是在实训校区企业“天域电子科技公司”的一次企业课堂的授课示例。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解电子组件的可接受标准IPC-A-610E(主要是外观可接受性质量标准)。对照企业产品(某型号微波炉温控电路板,见图1),讲解标准中第五部分焊接相关标准。

“企业课堂”实例之一

(一)焊接的可接受性要求(举例说明)

锡铅悍料和锡银铜焊料为企业生产中常用焊料。图2a~h显示的是不同焊料对应的标准焊点。

(二)指导学生结合产品实际评判焊点质量

以下为常见的焊点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掌握哪些是可接受的焊点,哪些是焊接异常的焊点,并能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 暴露金属基材

(2) 针孔/吹孔

(3) 焊膏回流不完全

(4) 不湿润

(5) 锡球/锡溅

(6) 桥连

(7) 锡尖

通过专业课理论教学中“技术标准”的学习和“企业课堂”的实践指导,使学生对技术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更加牢固。尤其是使学生掌握了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如何针对不断升级换代的新产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领会并准确把握和熟练使用技术标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贾忠中.SMT核心工艺解析与案例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周德俭,等.SMT组装质量检测与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龙绪明.表面组装技术—SMT[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4)

1技术状态管理过程

1.1技术状态管理项目的确定

在信息系统项目论证阶段,总体单位对系统研制进行分解,以确定技术状态项目,自上而下地将系统分成逻辑相关、层次清晰的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或者这些类别的组合体,作为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管理。作为复杂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技术状态项目,因此有必要对技术状态项目实施选择管理。在选择时,应综合权衡、全面考虑经费和人力等承受能力。技术状态项目可以在工作分解结构的单元中选择。系统总设计师或总体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每个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1.2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标识即依据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对确定的技术状态管理项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描述,其工作内容从方案设计开始,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主要工作是建立基线,并予以保持。系统一般应建立三个基线,包括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产品的技术状态标识是以经过批准或合同甲乙双方确认的、界定产品技术状态的技术文件。常见的技术状态文件有产品功能性能指标、研制总要求、合同、研制任务书、总体方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产品技术规范等。论证阶段,系统应建立功能基线,其技术状态标识通常以立项综合论证报告或批准的装备主要使用性能指标、研制总要求或合同等形式界定。经批准的产品研制总要求,是开展研制和组织产品验收、定型考核的依据。方案设计阶段,系统应建立功能基线,其技术状态标识通常以总体方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等文件界定。工程研制阶段,系统各承研单位开展软件、硬件的工程设计,产生一系列设计文件,其技术状态标识以技术设计、软件设计说明等文件界定。生产阶段,系统应建立产品基线,其技术状态标识通常以产品定型文件和生产合同界定。经审核批准后的产品基线是产品批量生产的依据。技术状态标识的具体工作,由系统各承研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项目组成员参加,项目标准化师负责技术状态文件的审查和标识。

1.3技术状态控制

信息系统的技术状态管理关系到产品研制生产任务的完成、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可重复生产和产品的维修性和保障性。因此必须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技术状态控制始于功能基线确定之时,贯穿了技术状态项目研制、生产的全过程,其主要工作是在产品研制生产的不同阶段,对经过确认的产品技术状态的变更情况包括技术文件更改以及对技术状态产生影响的偏离和超差进行评价、协调、批准。

1.3.1技术状态文件更改信息系统研制过程中要更改的技术状态文件只要涉及基线更改,都属于技术状态文件更改控制的范畴。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可依据系统的负责程度分类控制,对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更改的评审应当包括评价更改对系统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重要的设计更改,特别是基线产品更改,需要进行论证,说明更改原因,提出更改方案,并将论证报告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一般技术状态更改通常采用召开由顾客和承研单位参加的协调会并签署会议纪要的方式确定,或由承研单位向顾客提交技术状态更改申请,由顾客或顾客授权的管理部门批准。

1.3.2偏离、超差控制对偏离、超差的处理程序参照技术文件更改的规定进行,对偏离、超差的处理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涉及系统性能、可靠性、维修性等,应征得顾客同意。

1.3.3代料控制代料使用只适用于当期当批产品,如需长期代料则需进行工程更改。代料使用会引起实物的变化,因此代料使用前必须充分论证、验证和评审,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一般器件在代料使用前应通知顾客,影响关键或重要特性的器材的代用应征得顾客同意。

1.4技术状态纪实

技术状态纪实提供系统研制生产过程中所有技术状态标识信息及偏离规定技术状态基线的信息。

1.4.1记录信息系统承研单位应为每个产品研制生产任务建立技术状态更改记录。涉及产品技术状态的每次更改都必须进行记录。产品技术状态更改记录由承研单位安排专人根据每次批准的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单填写。

1.4.2报告合同要求或需要时,承研单位可定期向顾客和相关方提供不同类型的报告,包括:技术状态项目及基线文件清单,当前的技术状态状况,技术状态更改、偏离和超差情况报告等。

1.5技术状态审核

为保证产品符合合同和相关规定要求,保证技术状态文件能充分准确地描述产品,在确认技术状态基线前应进行技术状态审核。系统技术状态审核通常结合产品鉴定/定型进行。

1.6技术状态监督检查

技术状态监督检查工作始于功能基线确定之时,贯穿于技术状态项目研制、生产全过程,其工作重点是对已经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和承研单位相应制定的工艺技术文件所进行的更改。因此,在系统研制、生产过程中,承研单位应安排专业项目管理人员、质量人员和标准化人员对产品的技术状态与其技术文件的符合性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有未经批准的技术状态更改情况,应及时与产品技术负责人沟通,确认技术状态实际更改情况,督促产品技术负责人尽快办理技术状态更改申请。

2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1)在相关标准的技术状态管理要求中明确规定“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应符合技术状态管理要求”,因此技术状态管理应与质量管理相结合。在质量策划时,提前计划技术状态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并由专人监督执行。(2)承研单位在贯彻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中,应在综合考虑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前提下,结合产品特点,形成适合本单位科研生产流程的组织级技术状态管理规范。同时,在系统研制工作启动后,根据系统特定需求,进一步制定适合本项目的项目级技术状态管理要求和计划,并在系统研制过程中贯彻实施。

3结语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电工技师论文工艺性标准化

一、专业项目论文的工作观

技师技能考核或鉴定首先应注重的是工作者专业素质——岗位工作能力水平的评价。写作和提交论文是申报鉴定者应对技能考核鉴定的准备过程,同时是个人技能水平的展示过程。

技术工人的专业工作目的一般要求是: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物质消耗——有效益价值核算或向好性预期。凭借论文关于专业工作项目立论确定、技术路线解析、工艺方法选择、调试过程记录等的描述,充分显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专业规范把握、主流技术运用、工艺方法适当、工序工步明晰。

技师论文应该强调较高级工艺性内容,应该是工作技艺和业绩展示、以专业文献范式表述的文章,并不一定要用某效益指标来显示工作价值。如工艺改进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专业技巧水平;又如新技术应用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对工程新技术或复杂工艺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1.强调论文项目的工艺性价值。技能,应理解为专业工作的技能工艺能力。也许是简称,总易误认为技能偏指技术能力,而忽视工艺能力。技术一般是指工业过程的方法论,即一般是可行性确定后在标准化设计前提下选材、加工手段、加工流程以尽可能的高效率获得目标产品的方法。而工艺,可以理解为加工的“艺术”,强调工作过程中获得目标产品的技巧性、保障性和完美性。技术工艺能力,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工艺互渗而形成的知识型、技巧型、成熟型的生产力。

较高级的专业技能型人员的工作,应能体现技术工艺引人入胜的技巧性,工作项目论文也理所当然要求显示出工艺性价值——论文应显示出写作者关于工作项目的基本技术理解能力和工艺质量层次。基本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的引用或引证,工艺质量则涵括改进能力、工作技巧、专业理论与实际的连接和补足能力、安全防护构思能力、提高工作对象商品化的能力。工艺质量直接决定了目标产品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市场性。

2.注重专业性表述的标准化概念。技师的基本技术理论理解力是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其工作的方式、目标往往约束了专业理论的扩充速度和应用空间。许多长期在特殊电气工程岗位工作、工艺经验丰富的技艺型人员理论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很出色,工作质量的工艺价值突现。一般认为长期的专职工作经验中积累着较高的专业工艺悟性。应该看到,高专业工艺性主要表现为相对行业标准、生产规范有很强的理解力,对生产流程有很强的连接、补足、改进的能力。正是高的专业悟性使得技艺型人员与技术设计人员的工作配合相得益彰。

3.把握过程分析的理论深度。一些技师工作项目论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理论的依据——数理公式推导过程或教科书式论说,然后绘出基本原理图,最后给出相当肯定的可行性结论。必须注意,这种论文往往是有缺陷的——项目的实施有效性没有表达—作者的操作工艺技能水平得不到显示。缺少相关工程经验公式或者经验系数(理论公式受客观实际过程条件的约束),易使得项目实施性这一关键工艺环节受到鉴定评价者质疑。这类论文的缺陷在论文大辩的有限时间里难以弥补。

4.妥当运用“技术进步手段”、“技术创新理念”、“精湛工艺过程”。机电工程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视下述工作能力为工艺能力;把握专业标准和规范的运用方法、流畅的专业语言(术语,编程,工程图,解析图表等)表述、撰适用的工程文档、规划工作技巧和效率。

技术进步:在产业规范约束下,采用现代的、主流的专业技术成果。

技术工艺创新:在产业规范约束下的工作能够在去除隐患、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形式优化、节能提效、减污去噪、降低维护成本、智能化诊断运行等某些方面有显明的特色成果。

基本完备和适配的资料:是指可以作为施工提纲或设备的档案基本资料。

二、电学原理在工程运用中的本征性理解

机电技术中的电工技术是关于电能量分配和智能控制的技术,应用电工技术的基础原理是欧姆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1.本征性理解。客观导电材料上的电量分析应划分为以电压(电动势能信息)为主量的“信息变换及传递系统”和以电流为主量的“能量传输电路”。控制信息传递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控制系统传递信息不一定依赖固形材料(例如可通过空间电磁场感应传递)。

使用电动机为电能耗用终端的设备继电器线路形式控制电路主要形成运动控制“逻辑、时间、顺序”机制,自保、互锁、延时、中继等都是形成控制信息的电路。

采用集成运放器为核心的信号电压调节器主要解决比例(信号放大)、微分(信号即时变化率)、积分(信号的时间积累效应),而整流、检波、限幅、隔离、跟随、调零、保护等都是附加电路。

电能量传输的第一要素是电路成为回路,依赖有形的导电材料,再者就是能量规模(大小)和传输时间可控。因此,控制电路的关键功能是信息“变换(如电压放大器)”和“调节”。

主电路的关键功能是能量的“被控”和“驱动”,而反馈电路则是对于完成基本运转功能的、由基本控制器和驱动器(主电路)组成的开环系统输出量检测并形成修正信号的“智能化”部件。

现时的机电“主流技术”指由集成PID运算器件、逻辑运算器件(CPU)及大容量数据存储器件为核心的控制器运用技术、由可高频全控大功率无触点开关元件为核心的驱动器运用技术及由新型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信号接收变换电路技术。

2.机电能量转换技术离不开磁材料技术,也离不开磁路分析技术;传统的磁路材料由于磁传导敏感于温度和介质成分,其电气特性检定比较困难。但是近些年来,新型合成磁性材料技术迅猛发展,其运用空间(特别是在机电技术领域)急速扩展。

再者,材料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工业技术发展的双引擎,感知设备运动状态和形成系统信息的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系统的前端。

从对于控制方式本质的理解判断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一个四端电路(网络)为例,若以改变激励能够实现相应响应,则控制方式可分为:a.电流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流放大系数),b.电压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导(跨导)),c.电压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压放大倍数),d.电流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阻(跨阻)),实现电能利用的机电设备的电路多以电流为被控量,所以上述a,b两种控制方式是驱动器电路,c是信息处理电路,d不是机电设备电路优选形式(能量控制信号)。

上述a、b方式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的电能传输电路(主电路、驱动器)形式。

a方式中,电流控制电流的中心技术是: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一路电流控制多路电流。代表性功能器件有三极管和继电器。

三极管,响应速度高,无动作触点,但控制电路与被控电路有公共支路,控制量与被控量的高次谐波相互影响或制约,而且可承受功率在瓦特级,一般不符合机电设备功率规模要求。

继电器(接触器),以电-磁-力形式驱动开关触点动作,实现电流的小控大和一控多。但触点动作时间不准、电弧现象、线圈断电反电动势高并形成高频干扰源、体积大等固有弱点,长期以来被视为“非理想器件”。

b方式是经典控制技术体系中理想的控制方式——信息控制能量。

上世纪后半期,业界使用大功率半控型电子器件晶闸管加之PWM技术的移相触发器实现有缺陷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于机电设备能量控制——主要是直流电动机的荷载调速。

上世纪末期大功率全控型电子器件IGBT(一种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器件)的商品化普及,机电设备用全控型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成为现实,例如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交流电动机实现宽范围荷载的变频调速。

3.电气主流技术发展的瞻望。机电设备机械构件的技术进步程度受制于材料技术发展及其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通用机电电工技术范畴的技术开发重点有:

电力电子技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工业规模电能变换的技术,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工原理和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上的新兴学科成果。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开发电能转换电路,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外围电路。

电动机技术:强磁材料与低温环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型传感系统分析与仪表。

机电液智能控制技术:机械、液压、电子融合控制技术使得机器的效率、性能、品质、可靠性等大大提升,如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深海或隧道的巨力液压控制系统。

微机电系统技术:常规电气系统元器件微型化组件化甚至实现“叠层组件—集成化”,即把微型化的敏感元器件、微处理器、执行器、各种机械构件、电动机、能源、光学系统等都集成于一个极小的几何空间内,并且能像集成电路一样大批量、廉价地生产。

电致流体相变技术: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ERF,electrorheologicalfluid)可在“固”—“液”两相之间转换,转换过程可控而且可逆,转换时间为ms级,利用其电控力学行为,可以预期得到较之传统力学元件更为理想的(机—电能量转换控制的)响应指标。

磁致流体相变技术:磁流变液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黏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黏度、低流动性。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是瞬间的、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硅胶导电与绝缘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作为可以在电磁场发挥“柔性”功能的新型器件必将影响机电设备电路构造技术。导电硅胶是具备导电性能的硅胶制品,用于一些电子硅胶产品上发挥开关接通的作用,现时应用于一些电子设备、家用设备、办公设备中,比如导电硅胶按键、电线连接管、影印机滚轴、电缆插头、连接器衬垫等。

三、要强调通用电学知识与电工新技术运用衔接的工艺能力

机电设备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超级公司企业标准)的意志和执行能力。标准化是机电设备可靠性的保障。国家标准中对机床的控制方式、接地方式、抗干扰、容错、机械连锁、危险部件防护等,作了较完善规定,有效保障了机床的安全可靠运转。经验证明,符合标准的机床,故障率较低,反之故障率则高,可靠的保护措施是防止器件和装置损坏的重要方面。

当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体系强调了标准化水平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体现。如技术资料规范化编整能力、微机控制应用程序解析能力、逆向工程能力(逆向于在确定材料条件下设计制造的路径对产品拆解—解析技术工艺特征,提交改进或改性方案,以期获得结构或功能更优化的产品)、工程数学与物理运动现实的映射解释能力。

四、提高论文的精致程度和新技术含量的着眼点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技术工艺核心领域(空间范围,对象)。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主流技术、前端发展技术(如机器人,城市电动载人设备(电梯,搜索救生设备,无人驾驶运行设备,物流基地自动化设备等),注意:在机电前端技术领域;与电路系统运行规律模式相似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微型化、精准化、多种指标信息传递同道化的技术水平提升。

机器的电气系统运用主流技术改造的工艺路线和工步流程。

一些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用性(技术改造方案的功能指标的得失)和适用性。

专业技术文献资料的引用和“创新价值”的保障。

五、论文正文的编辑策略

通过这里的工作全过程的描述而展示个人的工作实力状况,明喻达到专业技师水平。正文应涵括以下内容:

1.详尽细致的立论表述:现实性、可行性、绩效预期等。立论的过程是运用专业范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简述预期的项目工作的流程、效益目标、专业技术层次特征和工艺精华综合;证明自己的主张。立论应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现实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环境,仪器工具,基础性技术资料等工作先期条件,适配一些示意性插图、流程框图、曲线图、简表等。

可行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团队情况,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主流技术采用的决定,需要增加的仪器工具,实施方案或技术工艺路线。

绩效预期:有重点而且简单的、与现实性情况可比较的谈说,重点是预期的技术或形式先进性、工程安全性、设备的控制或运行可靠性、节能减排等的定性谈说。

2.主流技术采用、工艺方案、实施过程等的详述。例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继电器电路中的中继、延时、顺序、串并逻辑、传感信息处理等的硬件功能而提升了机电设备控制的可靠性。又如: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对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编程控制而实现交流电源变频控制,使得电动机“宽范围、恒功率或恒转矩的调速”成为普适技术。

工艺方案:展示工作者专业软实力的平台,以分类的技术工艺设计资料及对其简单注解说明文字为主项。资料文件要符合专业规范,要基本完备,要适配。例如:机床设备电气系统档案基本资料文件一般有电路原理图、电器件位置示意图、接线图、元件明细表、电气原理说明或控制流程注解、维修或改造记录等。

三项资料:工作对象技术改造之前的电路原理图及工况表述、改进工程技术路线设计(流程图与功能框图)和主要零部件明细,是工艺方案论证的骨干依据。

对于要遵循物理规律,以推演、论证、解析为主要技术路线的项目论文,建议采用机电工程手册为理论蓝本,引用工程计算方法处理数据。

调试过程:调试工作的工序、工步罗列,调试过程状况和数据的记录。

3.结果与讨论。这是全文的重心,应精心筛选技术工艺成果,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

概括项目工作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解说它的工程意义、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进程记录资料进一步标准化编整的见解、意愿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建,张文凡.电类技师论文的撰写、答辩及点评.(ISBN9787111318422).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成功标准;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034-02

生态化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是以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来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准则,是以人文效益标准为主导的包含技术效益标准、经济效益标准、军事效益标准、社会效益标准、生态效益标准以及人文效益标准的多维整合体系。 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各个标准在评判一项具体技术创新成功与否时,其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其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一、技术效益标准是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前提标准

技术效益是其他效益得以实现的前提,技术效益上的成功与否会对其他效益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产生与期望价值目标相反的效益。任何技术创新没有达到预期的技术效益标准,就意味着是对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军事、社会、生态等效益,甚至是对经济、军事、社会、生态等效益的破坏。技术效益上失败的技术创新会对其他效益产生负面影响,那么技术效益上成功的技术创新呢?

陈昌曙说:“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进步直接地、根本性地推动经济发展。”[1]不过,本文认为,这要依不同种类的技术创新的价值目标作具体分析。比如一般民用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军事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国防技术上的先进、军事上的强大而并没有把经济效益作为评价的准则,而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则把生态效益作为评价标准。在技术效益上取得成功的技术创新除了能实现创新主体的价值目标以外,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与期望价值无关的、甚至相反的效益。传统技术创新在提高生产力、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问题的事实就说明了技术创新是一柄“双刃剑”。正如海德格尔断言:“当技术的摧毁力量达到其完美并因而获得胜利,它同时也就失败了。技术的胜利意味着自身的死亡。”[2]

由于技术是实现人类价值、需求的载体,所以无论在何种发展观下,人们的技术创新价值取向如何,技术效益都是其他效益实现的前提,这就决定了不管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如何演变,技术效益标准都是其中的内容之一,且是首要评判标准。由于人类并不是为了技术创新而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效益并不是人类进行技术创新的最终价值目标,所以,评判一项技术创新成功与否还得与其他效益标准相结合。

二、经济效益标准是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动力标准

经济效益标准在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评判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效益标准的关系要依不同的发展观价值观分别讨论。经济效益是大多数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在以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主导的发展观下,经济效益就可能被视为技术创新成功的唯一标准,凌驾于其他标准之上,或者视其他标准根本不存在。如弗里曼就是以经济的直接或间接实现作为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的。技术效益上取得成功的技术创新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传统的技术创新在取得高额经济效益,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在可持续发展观下,经济效益标准作为技术创新成功的唯一标准的地位受到挑战。人们在进行技术创新、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经济效益标准不再成为技术创新成功的唯一标准,它必须和生态效益标准、社会效益标准、人文效益标准相协调,甚至为了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而居于次要地位。但是,经济是基础,没有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生产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的实现恐怕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并且,从长远来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的实现也会促进经济更加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所以,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经济效益对于技术创新来说都是巨大的动力,经济效益标准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军事效益标准是国防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

军事效益是国防技术创新的首要价值目标,其他效益标准是服从于军事效益标准的。当然,政府斥巨资实现的军事效益并非绝对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对立的。一是军事效益可以间接地实现经济效益。二是军事效益也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直接实现经济效益。第一种情况是:对于一国来说,其实现了军事效益,获得军事技术的领先地位,就可以出售技术创新的成果或提供技术帮助别国研制军事产品而获得高额经济利润。第二种情况是:获得了极大的军事效益而被认为是成功的国防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转为民用技术,开发民用技术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上述两种情况实现的经济效益从军事效益的角度来看是直接获得的,而从技术创新的基点来看,则是间接的,是继发的,可以看成国防技术创新价值目标的“副产品”。三是军事效益的直接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社会效益。如果说,军事效益实现经济效益是间接的或附加的,那么,社会效益的实现则是军事效益的直接的目标。四是从整个人类或全球的角度来看,军事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根本对立的!是不符合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是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尖锐矛盾的。军事效益越大,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受到的威胁就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小。

四、生态效益标准是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不可或缺的标准

生态效益标准的提出源于对传统技术创新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关切。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生态效益标准是被排除在外的。生态效益标准可以视为对经济效益标准的过分强调的纠正。通过强调技术创新的生态效益标准,可以克服过去过度开发资源、大肆浪费能源、严重污染环境、极大破坏生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随着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生态效益标准正在成为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标准。就是说,无论技术创新取得了多大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只要它破坏了环境、生态,没有取得生态效益,我们就不能说它是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

五、社会效益标准是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社会效益标准和生态效益标准一样,并非最初的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标准,或者说并非是传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标准。尽管传统工业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唯利是图,以经济利益为唯一价值目标,以经济效益为唯一评判标准,但是,社会效益标准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那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即使为创新主体个人带来了巨额经济利润,由于不符合社会效益标准,也就不会被整个社会认为是成功的。那么,在强调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社会效益标准在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自然而然的受到重视和加强。

六、人文效益标准是评判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人文效益标准是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其他的一切标准都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存发展,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都服从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个最高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文效益是技术创新的最高价值目标。广义地,只要符合人文效益标准,技术创新就是成功的;并且,严格地,只有符合人文效益标准的技术创新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弗洛姆也认为,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表现为生产财富的宏大基业,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支配。总之,是社会个人的发展。” [3]因此,生态既承载经济,又制约人文和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消耗自然资源,其产出满足人文、社会的需要;人文精神及其实践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决定着人文活动空间和效果;人文追求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技术是人类消解制约条件、扩大活动空间、实现目标的途径[4]。上述六种效益标准是一个以人的生存与发展即人文效益为主导的多维整合体。其结构关系是:技术效益是前提和载体,生态效益为客体制约条件,人文效益既是出发点又是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实现目的之手段。这里要强调的是:生态效益不仅仅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要建立这种关系首先要克服人的片面性认识和追求,要调整不合理的人际关系,并且要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实现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科学技术;生产实践

科技监督是工作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技术监督就没有有效的工作,而没有标准化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技术监督。但是,在某些企业中,甚至技术监督系统的部门中仍然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严重的一点。标准化的工作是常常会被人们所忽视的,这样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这就是标准化工作和技术监督效果的影响。为了说明标准化工作是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笔者尝试以规范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控制的效果和作用浅谈一些看法。

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行标准化的意义

1.标准是评定质量好坏的依据

质量监督是一个企业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重要标志,它开展的前提是需要标准化,换句话说,没有标准化的监督就没有质量。一个产品的质量监督包括工程监理和检查以及总体评估,最后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合格或者不合格。合格和不合格的评估根据是什么呢?是标准化,是试验,是测量,是对试验结果和标准的有效控制。按照标准划分符合程度的等级,可以使评估标准更接近事实。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评估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由于标准过低,某些不合格的项目投入了正在生产中的合格的工程,因此导致许多生产事故。其中造成了总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万元左右,它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于是,各种质量评估标准就应运而生了,一些精确地指导能够做出准确的评估,甚至评估质量达到99%,以此来避免误判造成的巨大损失。

2.标准是规范质量监督的指南

如果没有技术质量标准化,监管人员进行常规的行为规范运作,让它自助测量、测试、检验,这将产生大量的误区,以致司法不公正,甚至增加纠纷的数量。因为产品质量的检查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测试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样不同的检查点数据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标准化的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要切实遵守指导思想,对企业的技术和质量监督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学习产品和工程的监督标准,对于生产质量的管理规范、质量的评定标准以及道德规范要他们完全熟悉,根据最标准的做法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严格检查,精确的质量监督,话语统一标准化,要保证质量监督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使监督检查单位和被检查人员心服口服。

3.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产品(作品)的质量依赖于质量的标准管理。为了达到一个更高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准,这些年来,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实行ISO9000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努力建立和完善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至今已有大量的企业申请并通过了该质量认证体系,并按照ISO9004质量体系进行了建立和完善,如今已申请认证标准的公司并不少见。人们习惯把这个依据体系称为“贯标ISO9000质量体系”。通过这些年来在各地实践中的“贯标”,使得贯标的主要工作,即整个“贯标”的全过程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行标准化的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舆论宣传

第一,以促进发展为导向,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加强宣传,使员工广泛地了解社会的标准化。质量监督部门要务实地支持标准化工作,使标准化工作得到及时落实,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得到舆论的监督,进而提高标准化的质量水平。第二,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标准化。第三,利用功能强大的信息进行宣传工作,促进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功能和优势,以法律为准绳,以科技为方法,以标准为根据,从源头上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尽力提高产品整体的质量水平,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作出特殊贡献。

2.以质量监督为契机,及时修订企业标准

大部分企业制定的标准在公司经过评级和升级,早已经超过了“标准化法”所规定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越来越灵活,原来的标准也就越来越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新需求。所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积极开展关于质量的监督工作,并及时审查和修改企业内部的各项标准。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建立一个更严格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内部标准,并积极采用国内和国外先进产品的产品标准。对生产型标准内容改造,使得它更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

3.转变职能,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工作

在市场经济极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中,具体的细节的工作主要由非官方的行业协会来制定,而社会和公司自身的质量监督就构成了机构的标准。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系统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在秩序的系统管理和国际规则的管理标准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开辟新的思路,在不改变其功能和标准化管理的前提下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以国家政策导向宏观的经济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和企业也要建立一个新的合作关系,加强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一个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加深企业改革,引导和鼓励企业严格自身的内部质量管理,实施标准化的产品生产,标准化的仓储、物流,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不同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实施企业的标准化,进而借鉴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和协助开展更多活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乡镇和民营企业来说,最主要是要从法律入手,加强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启动标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第三,做好日常管理的标准规范,引导企业做好基础性工作,提高产品的标准和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支持能力。

总之,企业标准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和加入WTO不仅使国家加强了产品的质量监督,更形成了一批相关的机构、人员、设备和设施,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而投资也加速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努力,我国的质量监督部门和监管标准化将会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嗣琪.北京市召开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会[J].安全标准化,2006,10: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