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标准化基础论文

标准化基础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1 12:45:00

标准化基础论文

标准化基础论文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教师;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485(2013)03-018-03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简称“基础”课)是对高职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这就给“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高职学生的多样性,建立“基础”课教师的专业标准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 “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并体现了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标准就是教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实施标准。专业化是目标,专业标准是手段。

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主动的努力学习,以促进和提高自已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既是高职办学理念改革的产物,也是社会对”基础”课教师的再认识,回归教师职业化的一个过程。“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就是“基础”课教师在教师培养、教师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础”课教师并得到社会认可的这一过程所遵循的实施标准。

当前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1.1 高职教育办学理念需要“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

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双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这样,过去一个教学计划书、一本教案适用于整个专业所有高职新生的情况就不行了,教学计划、教案必需在按专业的就业相关素质能力来制定。那么这个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就使“基础”课很好地为各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服务。

1.2 “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需要专业标准

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这实际上就是思政课教师也是“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目标方案,文件最后说明“各地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化方案”,也就是找到适合于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专业标准

1.3 “基础”课的实际情况也需要教师专业标准

“基础”课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间的相关标准不一、“基础”课教学上受不同程度的轻视(谁都可以上),“基础”课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职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制约了“基础”课教师的个人发展。

1.4 “基础”课教师的幸福指数也需要专业标准

“基础”课教师的利益和待遇要得到保障,“基础”课教师的价值和人格也要得到体现,这个是“基础”课教师教师职业标准的建立的难点和核心。

2 高职“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初探

“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是保证教师整体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目前国家教师行业专业标准的不明确,影响了“基础”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但随着高职学院思政课部二级单位的成立,大家也在探索适应于自身的“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

“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应该从教师专业素质、专业制度和专业精神三个要素进行

2.1 “基础”课教师专业素质标准

2.1.1 坚持“真懂、真信”的思政教师标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懂、真信、真教、真爱”,是搞好思政理论课的基石[2],“基础”课教师自身应该做到:

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这是对“基础”课教师最起码的专业能力标准,现实中,有些“基础”课教师的工作打不开新局面,上不了新台阶,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不高,遇到问题和矛盾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思考研究,去处理解决。

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基础”课教师的政治标准,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相信社会主义的远大前景,教师自己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影响学生、带动引导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3]。

2.1.2 坚持“真教、会教”的教师业务能力标准。“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跨专业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对“基础”课教师有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注重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2.1.3 “真教、会教”的教学标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用于“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结合世情、国情、古今中外的事例让学生易于接受,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高职学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从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引起思想上的共振,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4],从而“真教、会教”。如高职新生进校对自身的自信度普遍不高,要想展开“基础”课后面的教学,就需要在第一节课“大学生适应新环境”授课中真正使高职生树立自信。使“基础”课真正进课堂、进头脑。

教学业务达标。教学业务达标是“基础”课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要求,首先是教学过程规范化,如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备课、教案、作业、辅导、考试的制度化与常态化;其次坚持听课评课制度,不断提高“基础”课教师的授课水平;第三是教学基本功,能够设计好教案、板书,写好粉笔字,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

2.1.4 “基础”课教师实践能力标准。“基础”课专职教师大多数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从高校到了高校,大多数缺乏企业行业实践经验,而高职办学的理念就是“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就需要“基础”课教师要有相关企业行业一线的实践经验,要了解所授班级、学生所属的专业状况及专业岗位职业道德要求,“基础”课教学如何为围绕各系人才培养方案服务的问题,“基础”课教学如何为高职生提供未来就业所需要能力素质培的问题,就需要“基础”课教师下到生产一线、社会基层去了解,目前,还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院方、各系方给“基础”课教师创造机会,利用寒暑假安排一定的时间或学生顶岗实习期带队管理来弥补。“基础”课自身教学也需要实习场所,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敬老院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旁听制度,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基础”课教师在这些实习场所实行轮训制度。总之,形成“基础”课教师实践的长效机制。

2.1.5 “基础”课教师的专业拓展能力标准。“基础”课教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法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基础”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要经常化和制度化;“基础”课教师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与同事之间的教学合作显得日益重要。

2.1.6 “基础”课教师就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基础”课教学处在一个改革发展之中,这就为“基础”课教师的教科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既是“基础”课教师服务于社会的体现,也是“基础”课教师自身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方法、反思等,让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使专业水平再度提升。

2.2 “基础”课教师专业制度标准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从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等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数、经费投入、教师待遇、考核评估、职务评聘、表彰奖励等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等等,是“基础”课教师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也是“基础”课教师专业制度标准。

2.3 “基础”课教师专业精神标准

“自爱、真爱”的师德师风专业精神标准。“基础”课教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基础”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应该更加严格要求,高尚的师德师风不可能自发产生。它是“基础”课教师在道德实践、教学实践中努力加强修养的结果,也是“基础”教师自身人格和自尊的体现。

标准化基础论文篇(2)

关键词 专业认证 测绘工程 质量监控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了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和工程专业人才跨国流动,相应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工程教育的体制和办学条件不同,如何界定和评价其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各国工程教育专业可比性和等效性的专业认证,是工程专业教育界和工程技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出的工程科技人才总量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扩展为大众教育,与精英阶段培养出的“杰出工程师”相比,目前教育质量落差较大,越来越引起公众的不满;二是我国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相当欠缺,迫切需要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评估体系。本文结合专业认证,探讨如何设置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测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对采矿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专业国际互认,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工程教育的学位互认协议有《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和《首尔协议》等4个,其中《华盛顿协议》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1989年签约之初,这个协议覆盖了3大洲的6个国家,即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目前《华盛顿协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吸引了覆盖27国的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前来谈判入盟问题。我国在2005年、2007年、2009年作为华盛顿协议体系的观察员参加,2013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二十一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取得高速发展,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学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笔者有幸参与组织、实施了本次专业认证工作。以下是笔者作为专业认证全程准备工作主要参与者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供其他院校参考。

1 专业认证标准

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

1.1 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共包含7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包括专业吸引优秀生源、学生指导、学生表现跟踪与评估、转专业、转学等制度;(2)培养目标,包括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修订;(3)毕业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创新和团队精神、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等;(4)持续改进,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5)课程体系,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等课程;(6)师资队伍,包括教师人数、教师结构、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工程背景、教师教学时间等;(7)支持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实习基地、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在上述通用标准中,课程体系方面的内容很模糊,只给出了工程教育专业应在哪些方面开设课程,并没具体的课程名称。

1.2 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测绘专业补充标准包括3个方面:

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理论课程包括:(1)数学、物理类课程,其中数学类课程应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等基本知识。物理类课程应包括力学、振动、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电磁学等基础知识;(2)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工程制图及电工与电子技术等;(3)专业基础类课,教学内容为: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等;(4)专业类课程,作为煤炭行业特色高校,除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GPS现代定位技术等核心知识需要掌握外,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还应该包括矿山开采及沉陷控制工程、矿山测量学及土地复垦工程等。实践环节包括:(1)课程设计: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课程设计等;(2)现场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密切产学研合作,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3)科技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毕业设计(论文)一项,要求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且以工程设计为主,需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师资队伍。有两点要求,一是从事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必须有毕业于采矿工程专业,部分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学习经历,二是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工程背景,即从事本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以上的教师至少要有6个月以上的厂矿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

支持条件,包括专业资料、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一是专业资料,要求配备各种高质量的(含最新的)、充足的教材、参考书和相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工具手册、电子资源等各类资料,其中包括国内外典型测绘工程案例;二是实验条件,一是要求实验设备完备、充足、性能优良,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且实验室布置合理、安全,二是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实验;三是实践基地,需拥有校内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和以校外矿山企业为主的实践基地。

从上述通用标准和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可看出,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细化的基础,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可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支撑条件是课程教学的配套体系,对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因此,要使学生毕业时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最基础的是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2 课程体系建设

2.1 以培养目标为细化标准,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测绘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空间信息采集、表达、处理与利用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能通过运用全站仪、陀螺经纬仪、计算机、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仪器手段或常规测绘方法,在城建、土地、房地产、矿山、交通、水利等部门从事各种工程的测量制图、勘测设计、资源环境信息分析处理及相关的设计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如城市与厂矿工程测量、测量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制图。地理与土地信息系统开发、地籍测量与房地产管理、变形与沉陷观测及其控制、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等。

衡量培养目标实现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空间信息采集、表达与处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知识,即学生应掌握:(1)测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测绘工程的设计及实施方法;(3)基础测绘、矿山测量、土地复垦等技术;(4)先进的测绘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测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国家有关采测绘生产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测绘学科的发展动态;(7)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前述7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毕业。为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可从毕业生具有上述7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如开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现代测绘新技术、测绘法律法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以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符合专业认证中测绘专业补充标准“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要求。

2.2 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认证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学生的实践,针对这要求,需要加强“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可设置各类课程设计和实习,训练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因此,除理论课程体系外,还要设置实践课,如测量学基础实习、矿山认识实习、摄影测量基础实习、基础地形图测绘生产实习、测绘毕业实习、大地测量课程设计、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另外在有条件的厂矿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为实践课顺利进行提供实景场所。专业认证一个显著的特色是要求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教学,来自现场的教师把行业发展形势和需求反馈到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真正解决现场需要,因此,可设置一些反映行业形势的课程,如数字化测绘、现代测绘新技术、矿山测量新技术等课程作为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另外,测绘专业属于工科,除开设一些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还需按照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并结合“测绘专业补充标准”设置数学、力学和信息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

2.3 以毕业生服务行业为特色,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认证体现出的基本思想、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是同一类型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是专业建设质量的最低门槛。专业的特色建设是鼓励专业的个性发展,体现专业建设的差异性,强化特色,突出能力,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以培养煤矿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其培养的测绘工程专业学生除从事常规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等行业工作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煤炭行业的测绘相关工作。因此,需针对我校的行业特点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如矿山开采沉陷学、土地复垦学等。

标准化基础论文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

1.前言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其功能迅猛扩展,计算机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已成为必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2.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行动导向教学是依据完成某一特定职业岗位工作活动所需的行动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必需的环境条件,以及学习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侧重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可融入教学过程的每个环境,包括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

3.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中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必须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以实践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更能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提高知识技能,形成职业素质。以更多的“行动”来实施教学过程,以行动导向为指引,以实际岗位专业能力要求确定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内容,依据工作岗位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按照岗位要求确定考核标准,根据职业技能级别划分教学模块,确保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

3.1 以学生为主体,在行动中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教育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行动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设计行动,参与行动,在行动中全面提升职业素质,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网络技术、软硬件维护等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作为学习实践的主体,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并在教师主导下不断探究,

3.2 以项目为中心,设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对理论知识和实践项目在内容上要统一规划,形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突出理实一体化,突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师生双方在教、学、做中做到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与抽象交错呈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3.3 以模块为形式,明确实践行动阶段整体任务

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模块和创新模块两大部分,其中基础模块侧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而创新模块则用于培养创新能力。以职业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以做好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整个程序为主线,构建具体的“任务模块”,每个模块具有详细的实践行动任务,实践内容以应用任务为基础,实践项目则确定实践行动的整体任务,从而建立以实践任务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3.4 以标准为准则,评价结果做到客观科学有效

评价标准是在评价中对教学进行评价的尺度和界限,客观性是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依据,评价标准是评价模式的核心部分。为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科学有效,为检测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必须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应建立多元化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和主体的呈现多元化,评价角度的多维化,评价标准的个性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侧重评价的激励作用。

4.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本文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2]王存荣.行动导向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教育探索,2011(7).

标准化基础论文篇(4)

一、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环境

档案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档案信息化处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必然会与作为其环境因素的社会信息化其他部分相交互,同样,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也是处在社会信息化标准的大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其他领域标准化的影响,如图1所示。

之所以存在图1所示关系,主要是因为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而档案管理不仅存在于综合性档案馆内,还存于各行各业内。由于不同行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不尽相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行业特色部分也就成为行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二、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三维框架模型

根据印度魏尔曼最早提出的标准体系表三维结构思想,结合上述档案信息化特点,并广泛参照国内其他领域现有标准体系框架研究成果,提出以下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模型:

对上述框架模型的具体解释如下:

1、信息技术维

信息技术涉及范围很广,从数据编码到文件格式,从数据库到应用系统,从网络设施到操作系统,十分庞杂。因此,在信息技术维,不能对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罗列,而应着眼其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成简明的几个层次。《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分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六个方面,其中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四个方面与信息技术和标准应用联系密切。由此,根据与档案资源内容结合的紧密程度,可以把信息技术由内向外,分为信息资源、软件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等方面。

2、档案管理维

档案管理维的细分,就是要根据一定标准,将档案管理分成若干方面。与图书馆领域相比,档案资源的凭证作用,在于档案管理机构的可信性,而归根结底,在于档案管理流程的可信性,因此,档案管理的流程与环节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档案管理流程也是基于对文件运动规律(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的认识,而我国现有档案管理流程是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一致的,故对档案管理的细分,无论是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还是基于文件生命周期,从本质上说都是一致的。故在档案管理维,总体上适合按档案管理流程进行细分。

显然,这里所指的档案管理是指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而非传统的档案管理。基于全程控制的思想,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不是始自档案交接,而是必须延伸到档案前身——文件的生成。我国传统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包括著录、分类(标引)、保管、检索利用、归档、鉴定销毁等环节,其业务起点是档案接收,这显然已不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而我国《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则基于全程管理的思想,将整体业务流程分为收集和积累(收集积累、登记)、归档(鉴定、检测、归档)、整理(整理、著录)、移交接收保管(移交接收、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统计)等部分。另外,文件管理国际标准ISO15489中所列的文件管理全过程包括确定文件系统需捕获的文件、确定文件保存时间、捕获、登记、分类(数字及编码配置、词汇控制)、存储和保管、利用、跟踪、实施处置、记录文件管理过程等部分,其与我国档案管理业务活动的关联关系如表1所示。

由于ISO15489文件管理标准形成于21世纪初,其中已较为充分地考虑了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故其完全适用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文件管理。基于此标准所规定的管理流程,结合我国的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的角度出发,可将档案管理维细分为管理规划与前端控制、归档、整理、存储和保管、利用、处置、过程记录与统计分析。

3、层次领域维

任何领域的标准都有层次之分,档案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化环境下,档案标准与其他领域标准存在更多的互操作,领域差异造成的档案管理差异要求在关注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建设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专业标准。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由内向外,构成层次领域维。

在层次领域维,基础标准元素与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的整体相结合,构成基础标准面,基础标准面作为一个整体沿层次领域维向外辐射,作用于通用标准面和所有的专业标准面。类似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也作为层次领域维的一个元素,与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构成一个面,不过,在该面上的具体标准可由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上的具体元素来确定。通用标准面沿层次领域维向外辐射,作用于所有专业标准面。专业标准在层次领域维上体现为若干呈并列关系的点,每一个点又与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确立一个专业标准面,若干平行面共同构成档案信息化专业标准的集合。

4、在上述框架模型中,档案信息化标准的范围是由三维确定的立体空间。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三维模型只是用来协助描述档案信息化标准内容范围,并不是直接用来确定档案信息化所应制定的具体标准。尤其是不能认为,三维中各取一点所确立的立体空间的一个具体点就必须对应一个具体标准。实际上,欲制定的具体标准在三维空间中对应的可以是一个点,也可能是一条线段,甚至一个平面区域。另外,实际中不同具体标准在空间上还可能会有交叉,但这种交叉并非模型的致命缺陷,恰恰相反,若交叉不可避免,那么,当交叉情况通过模型得以清晰反映后,就可以尽量保持交叉部分的一致,从而保持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整体协调性。

5、三维框架模型中,尽管各维度都有逻辑方向,但逻辑方向并不一定代表标准制定的时间顺序。三维中,信息技术维的方向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内容结合的紧密程度,信息资源在最内层,表明信息资源相关的信息技术,如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编码、格式、元数据等,与档案管理的核心结合最紧密,在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也最重要。而位于外层的网络、操作系统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则距离档案管理的核心最远,与档案管理的结合最为松散,故其相关标准虽为档案信息化不可或缺,但就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而言,此方面主要是现有标准的采用,尤其是核心技术标准和基础标准方面。需要档案领域制定的只是少数近似管理标准的应用层次的标准,主要着眼于设施的适用够用。可见,信息技术维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表示了标准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先级,但并不一定与标准制定的时间顺序一致。在档案管理维,维度方向只是代表档案业务的一般流程,不代表档案管理业务的重要程度,更无从体现标准制定的时间顺序。在层次领域维,尽管按从基础到通用再到专业的先后顺序制定标准可以更好地保证标准的协调一致性,但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况。现实中,由于基础标准、通用标准要有足够的概括性,需要在对各个具体专业领域的个性充分认识把握后加以概括,因此,并非所有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都能先于专业标准制定出来。例如,在我国,《CAD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是专业标准,但其制定却明显早于通用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另外,《电子文件名词术语》作为一项基础标准,2002年才立项,至今尚未完成。

三、三维框架模型向二维框架的转化

如上所述,三维框架模型只是标准体系的内容描述框架,不能直接用于具体标准制定,能直接用于制定具体标准的是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是二维层次结构,最低层为具体标准名称。因此,有必要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框架,以便进一步制定标准体系表。总体上以上述三维框架模型的信息技术维为主维,并加以补充修正,可以得到以下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上图所示体系框架主要组成部分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参考文献

1、薛四新等:《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沈同、邢造宇:《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3、安小米等:《基于ISO15489的文件档案管理核心标准及相关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4、郦晶:《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及管理平台研究》,农业信息研究所,2007。

5、周晓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同济大学,2006。

6、杨安莲:《关于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6期。

7、张晓林、肖珑等:《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的建设框架》,《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第4期。

8、钟国文、陈艳红:《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模型的构建》,《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第9期。

标准化基础论文篇(5)

关键词:军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12-02

随着我军军事教育法规逐步完善,军事基础课程建设重点已由宏观层面的整体框架、体系的构建,深入到微观层面的课程教学设计和细化流程管理层面。教学设计作为课程教学的“灵魂”和“总纲”,发挥着引领和指导教学的关键作用,加强军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对于提高军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打牢学员智能、技能、体能、多能基础,培养能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掌握起点,找准教学设计依据

军事基础课程是对学员军事素质培养起基石作用的课程,要特别注重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为此,在教学设计之初,就要加强军事教育法规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学员素质特点的分析掌握,为教学设计提供准确依据。一是系统学习军事教育法规性文件。现行的军事教育法规性文件主要包括《合训分流学员军事基础课目教学大纲》、《军队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军事体育训练与考核大纲》以及《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等[1]。只有系统学习掌握这些文件规定,才能从军队建设发展全局高度理解军事基础教育地位、目标和任务,树立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才能全面掌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的原则、方法途径和要求,保证教学活动规范实施。二是深刻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课程指导、管理、评价、督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必须深刻理解掌握。要严格依据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筹划训练、安排保障,切实把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标准、如何评价等问题研究透,全面系统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科学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重点,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三是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从对象类别上看,“4+1”、直通车,青年学员、部队学员,本科生、研究生各不相同,应区别对待、分类施教,根据不同对象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方法、标准和要求。从军事基础素质上看,即便同一类别的学员,也会因文化程度、受训经历、认知能力等因素,出现较大的个体差异,不能简单搞“一刀切”“一锅煮”“齐步走”,应充分考虑学员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制定统分结合、强弱兼顾的教学方案,让基础好的“吃得饱”、基础弱的“吃得了”,促进训练水平整体提高。

二、突出重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具有“正面宽、纵深浅”的特点,要在有限时间内学会多项技能,并打到综合应用、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员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每个麻雀都去解剖,而应善于把握重点、选准突破口,通过对重点知识技能反复学习、熟练掌握,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一是吃透教材、区分层次。认真熟悉掌握教材,理清教学内容中的一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基本内容注重“广”、重点内容注重“精”、难点内容注重“深”。基本内容注重“广”,就是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动作、基本技能要广泛涉及、全面培养、打牢基础,不能出现遗漏和偏差。重点内容注重“精”,即对于重点内容的教学要集中精力认真准备,精雕细刻严密实施,精益求精确保质量。难点内容注重“深”,就是对于教学难点问题要深钻细研、勇于创新,找到问题症结,集智攻关突破,切实拿出破解难题的有效对策。二是联系实际、丰富拓展。教学实践中,为使教学内容充实新颖、贴合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更新,补充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新知识、新信息,尤其是一些前沿性知识和热点信息。近年来,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在几场局部战争牵引和高新技术推动下,网络战、太空战、无人战等新的作战理念付诸实施,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编制体制调整力度空前、影响深远,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步伐加快,新型武器装备相继配发,部队面貌每年都有新变化。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紧跟军事变革形势发展,前瞻先进理论前沿,折射部队建设新貌,直面学员疑问思考,做到向实战聚焦,与部队接轨。三是组织材料、转换语言。一方面,着眼进行高效率的课堂交流,采用便于学员思考和沟通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组织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金字塔结构,恰当地引用数据、绘制图表、列举事例、推理论证,通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变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另一方面,对教材语言进行必要的口语化转换,运用学员熟悉的语言来诠释晦涩难懂的理论观点,删去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语言,改造必须掌握而又难以理解的语言,使教学用语通俗易懂、更“接地气”,让学员愿意听、能听懂、记得住。

三、把握节点,合理设计教学步骤

军事基础课程从理论学习到操作应用是一个相互关联、逐步递进的过程,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实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按计划分步骤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一是要准确把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规律。只有准确把握特点规律,才能实施科学有效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感到,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有四条基本规律:第一,通过讲授自学感悟理论知识。讲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把握重点、启发思考、强化记忆,自学则是按需选择、消化理解、固强补弱。对理论知识的感悟为掌握动作技能奠定了基础。第二,通过观摩示范建立标准影像。以正确的要领、标准的动作、规范的步骤、科学的方法进行示范,把学员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调动起来,在头脑中建立起标准影像,确立起标杆样板,以此比照进行模仿训练。第三,通过分步细训掌握动作要领。把每个训练课目内容、动作技能,合理分解成若干小项、细化为若干步骤,通过逐内容训、逐步骤练、逐环节抠,使学员把握标准要求、学会动作要领。第四,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状态。在掌握动作要领基础上,通过循环练习、反复强化、持续训练,增强深层记忆,养成惯性动作,形成条件反射,全面固化定型,实现娴熟自如[2]。二是要严格落实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步骤。针对军事基础课程全面系统、循序渐进的规律,必须严格落实教学步骤,抓实教学环节。军事基础理论教学,通常按照“先预习、后讲解,先研讨、后归纳,先作业、后考核”的顺序,区分为“读、讲、议、练、归”五个环节实施;军事基础技能教学,通常按照“先理论、后操作,先模拟、后实装,先分解、后连贯”的顺序,区分为“示、讲、练、比、评”五个环节实施;战术教学,通常按照“先室内、后室外,先分段、后连贯,先分组、后集体,先要素、后集成”的顺序,区分为“讲、摆、议、练、评”五个环节实施[3];示教作业,通常按照“先提示、后示范,先研讨、后归纳,先作业、后讲评”的顺序,区分为“讲、做、研、练、评”五个环节实施。一般不要随意跳跃步骤、简化内容、减少环节,否则容易出现“夹生饭”现象。三是要科学分配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时间。做到“突出重点、精讲多练,预复兼顾、张驰有度”。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就是重难点内容教学多分配时间,一般性内容教学少分配时间;练习、作业、演练等“练”的环节多分配时间,讲授、演示、示范等“听”和“看”的环节少分配时间。预复兼顾、张弛有度,就是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都要科学计划、合理安排,使整个教学有始有终、紧密衔接;把控好教学节奏,既不能过于松散,不利于学员连贯、系统地学习训练,也不能过于紧凑,盲目赶进度,造成学员“囫囵吞枣”,吃“夹生饭”。

四、着眼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

灵活选择针对性强的方法施教组训,能使军事基础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教、学、练”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开展自主式学、启发式教、评比式练,在教与学的深层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益。一是自主式学,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性和学习潜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督促检查,促使学员开动脑筋、因情因地、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可开展个人自学、集中自学和岗位自学等。个人自学,就是由学员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时间、地点进行学习;集中自学,就是在同一时间、地点集中组织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岗位自学,就是紧密结合模拟连工作、俱乐部活动、部队代职等,让学员在学中干、干中学,通过工作实践领悟知识、掌握技能。二是启发式教,变灌输为启迪。摆正学员的主体地位,通过富有启发的教学唤起学习兴趣,诱导学员同步思维、积极参与、有效互动。可开展研讨教学、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等。研讨教学,就是围绕研讨话题,引导大家各抒己见、广泛探讨,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教学,就是不直接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我问你答”或“你问我答”的方式不断提出问题、启迪思考,引导学员逐步深化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案例教学就是以典型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阅读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提高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评比式练,变压力为动力。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小考核、小评比、小竞赛,激发学员的荣誉感和训练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可采取正反对比练、分组对抗练、典型示范练和考核检验练等。正反对比练,就是组织训练水平高的和低的进行对比展示,让训练突出者有动力,落后者有压力;分组对抗练就是把学员编为若干小组,小组内部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组与组间开展对抗、评比竞争;典型示范练,就是发挥训练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训练高标准,让学员看清差距、明确目标、找准方法、刻苦训练;考核检验练,就是坚持以考促训、及时奖惩,通过严格公正的考核来检验训练成效、激发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金丰年,张强,王文龙.深化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创

新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2).

[2]刘粤军.大抓基础训练,提高质量水平,全面夯实部队战

斗力根基[R].2015.

标准化基础论文篇(6)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 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 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3 小结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陈庆合教授曾说过,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就像“红花和绿叶”,缺少哪一样也不行。只有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红花更红,绿叶更绿,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标准化基础论文篇(7)

关键词:标准化;研制过程;机通

中图分类号:V55 文献标识码:A

1 机通研制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1.1 能够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

在机通研制过程中,通过制定和采用标准、并按照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及方法去设计、制造和试验产品,可以使新产品的性能建立在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可靠的基础上,通过贯彻质量标准,强化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完善质量保证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制定产品规范,规定产品的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包装和贮运等技术要求,可以为衡量和验证产品质量,规范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验收提供统一的依据,也是确保机通研制获得最佳秩序的有效途径。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机通研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高速度和高效益,满足使用部队对武器装备性能与效能不断上涨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1.2 能够提高产品的“三化”水平

在机通研制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可以提高“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水平。例如,在GJB 6536-2008《飞机内部通信系统通用规范》中,规定了机通的设计、制造、检验、交货、封存、包装、运输以及贮存等环节的技术要求,GJB 441-1988《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安装架的安装形式和基本尺寸》中,规定了机载电子设备的尺寸、安装形式等。

1.3 能够大大增强综合技术保障能力

在机通研制过程中开展标准化工作,充分继承已有的技术成果,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可以减少各种零部件的数量,节省生产加工时间,降低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简化后续装备的备件供应,缩短维护和修复时间,加快机通重新投入使用的过程,从而实现快速、准确、有效运输保障,大大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2 机通研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2.1 论证阶段

论证阶段的标准化是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的起点。参与标准化要求的论证,提出实施标准和保证新产品总体性能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互换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论证产品作战使用和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效能。使标准化要求既符合作战使用要求,又有良好的可行性。

2.2 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开展标准化方案论证,明确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组成、工作方式和职责,确定标准化方案。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大纲是为实现战术技术指标,对研制产品标准化工作做出的总部署,是用于指导新产品全过程开展标准化目标和要求、重大标准的贯彻实施意见、标准化工作范围、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安排等。编制标准选用范围和标准件、原材料、元器件选用范围,提出机通的“三化”方案,开展“三化”工作。

2.3 工程研制阶段

工程研制阶段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产品标准化大纲》,验证标准化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工程阶段的实践,发现问题,积累经验,进一步修改、完善大纲,为设计定型奠定基础。在产品初样或正样阶段开展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在开展产品样机试制时,应根据《产品标准化大纲》和有关规定编制《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是规定样机试制工艺标准化要求,指导工程阶段工艺标准化工作的标准化文件,是编制工艺标准化大纲的基础。

2.4 设计定型阶段

设计定型阶段(鉴定)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检查《产品标准化大纲》在产品研制中贯彻实施的情况,同时对设计定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指导并进行监督检查。

全面检查标准及标准化要求的实施情况,为编制设计定型(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提供依据。进行设计定型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编制《设计定型(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

2.5 生产定型阶段

生产定型阶段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工艺和工装标准化工作,并对试生产过程的工艺、工装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查与考核,确认其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编制《产品工艺标准大纲》,编制工艺标准和工装标准选用范围,进行生产(工艺)定型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编制《生产定型标准化审查报告》。

3 做好标准宣贯、监督和检查工作

3.1 注重基础标准及其他标准的宣贯

几年来,我国的基础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因此内容变化比较大,如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普通螺纹等方面的标准。为在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中充分贯彻新标准,标准化人员在认真学习、消化新标准的基础上,以讲课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贯彻好新标准以及如何解决贯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外,在机通的研制过程中还依据《产品标准化大纲》的要求,认真贯彻实施了与产品设计、研制、检验、包装、运输、贮存及使用等相关的以系列标准;贯彻实施涉及面宽、难度大的标准;贯彻实施组织和协调复杂的标准;影响战术技术指标实现的标准;与安全关系密切的标准;对提高机通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程度及节约费用等有重大影响的标准。

3.2 重视标准化审查

为做好这项工作,标准化人员按照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总体单位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对设计图样和技术报告进行认真的审查,检查机通研制过程中贯彻实施有关标准的情况。在审查过程中,标准化人员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与科研人员一起研究讨论,找出问题的根源,将标准化审查作为学习、理解标准的过程。在标准化审查中,标准化人员努力做到既热情服务又严格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图样不签字未经审查的设计图样不下发加工、不存档,同时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都一一做好记录。通过审查,最终达到统一和提高认识、推动标准贯彻实施的目的。

结语

总之,标准化与机通研制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机通研制工作中一项极为的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对机通研制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标准化要始终与研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全过程深入细致地开展采标、贯标,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机通中的指导和保障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标准化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从而可以推动机通产品研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