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深度阅读论文

深度阅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9 16:49:02

深度阅读论文

深度阅读论文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度阅读;实践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多老师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深度阅读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深度阅读能力低下,不能从阅读中汲取充分有效的信息。在新一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深度阅读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对学生在深度阅读方面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进行深度阅读的好习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有效推进课程改革。

一、深度阅读的概念与益处

深度阅读不同于浅阅读,深度阅读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

(一)深度阅读的概念。深度阅读是一种基于知识图谱,集成与书籍相关的知识源,具备内容理解、关联分析以及用户行为分析能力,支持个性化、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知识推荐,向读者主动提供深度知识服务的全新阅读模式。

(二)深度阅读的益处。深度阅读可以有效地克服浅阅读带来的缺陷,深度阅读可以促进了读者与书籍之间的相互理解。通过深度阅读,可以满足人们的全面获取知识、获取关联知识、获取智能知识这三方面的深入阅读需求。

在语文阅读中推行深度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

二、高中生的阅读现状

当前,高中生阅读状况不容乐观。高中生作为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新生力量,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当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加强对阅读的训练,提高自己阅读的水平。

(一)高中生阅读的课外有益书籍极少。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因此,学生生活十分紧张。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的阅读资料一般仅限于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除了这些阅读材料,高中生很难有时间再去读其他有益的书籍,比如各国文学名著等等。高中三年,很多高中生除了教学资料,没有阅读过任何其他的书籍。由于阅读的范围过窄,再加上高中生对这些教学资料缺乏阅读兴趣,因此,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实现深度阅读,阅读水平也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很多高中生热衷阅读网络小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小说应运而生。很多高中生由于生活节奏较快,因此,无法静心阅读优秀文学名著等很有价值的书籍。相反的,在信息网络发达的现代,很多高中生十分热衷阅读网络小说。高中生通过手机,在网上快速阅读网络小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快餐式的阅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而且网络小说大多是低俗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等,高中生热衷阅读网络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高中语文深度阅读实践分析

在高中语文中进行深入阅读十分有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大有裨益。帮助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将会使得学生受益终身。接下来,文章将对如何进行深度阅读进行探讨。

(一)改善课堂授课模式,重视深度阅读。为了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过分重视对专题的重复训练,而忽视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度阅读。为了帮助高中生养成深度阅读的好习惯,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善授课模式,重视深度阅读。首先,由于深度阅读需要花费时间,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应当在课堂中多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其次,高中语文老师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细节多进行发言和讨论,改变从前以老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改善课堂授课模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探讨,乐于进行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向学生推荐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后,为了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高中语文老师应当给学生安排必要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积极向学生推荐好书。老师可以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国外的各种名著等等。通过阅读好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深度阅读。

(三)巧用网络,有效开展深度阅读活动。在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高中语文老师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利用网络,有效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比如,老师可以在网上建立相关阅读论坛、贴吧等等,鼓励学生对某些书中的细节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对进行深度阅读。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好习惯,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深度阅读,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蔡润圃,张建梅.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5,(4):52-55.

深度阅读论文篇(2)

韩军认为,朱氏父子因琐事生隔阂两年多不见,1925年朱自清读到父亲感喟“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回想起父亲的诸多好处,以写实笔法回忆1917年祖母去世自己奔丧回家、父亲车站送别的难忘场景。结合朱自清的生平学养及相关作品,韩军认为《背影》实乃感叹生命之刹那、生命之脆弱的作品无疑。[3]他强调文本解读应以生命的深度感悟为基,每一个读者皆能以生命感悟来完成个性化解读――此观点亦有不少语文教师支持。他的《〈背影〉课七说》坚称 “生命与死亡意识”的新解码深刻、独到、细致,是理解《背影》一文父子深情的关键。[4]唐子江以曾另有两位教师谈及《背影》的死亡阴影为例,证明韩军的生死说新解码并非孤证,他认为“生死说”解读前后勾连自洽,禁得起文本连贯性的检验,不仅不是过度诠释,实在还是彰显了韩军深刻的思想者风范。[5]

文本解读的多元有界问题是此次论争的焦点之一。《背影》的主题,是“亲情说”,还是“生死说”?“生死说”是自炫深刻的误读还是通透澄澈的深刻新解?两年来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我们不妨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个性化解读”的确切含义,以此反观阅读教学的诸多限制与规范,也许可以为此次论争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文学解读的多元有界与阅读教学的限定性

一般读者以“生死说”来解读《背影》有一定的合理性。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基本概念,一般理解为“阅读一部作品时由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即读者接受的主观条件……包括主体在阅读中所具备的全部主观因素,如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性格气质以及其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等。”[6]因为期待视野的差别,文学作品阅读中的见仁见智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比如《项链》的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形象,有的人嘲笑她以十年青春换取一晚奢华;有的人敬佩她直面残酷生活,以辛勤劳动偿还债务;有人感叹偶然事件就能改变人生,命运无常;有人把那个假钻石项链看作对上流社会的隐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老师们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所以,当读者(当然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以纯粹个人的期待视野、以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来建构他的个性化解读时,只要能前后勾连自洽自圆其说,如何欣赏领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的自由――韩军(作为一般读者)以“生死说”来解读《背影》亦如是。

然而教师的文本解读绝不是完全自由的。语文教材的选文不是随意杂乱编排的,都或隐或显地体现教材编制者的意图。当前语文教材有多种版本,选文标准也有差别,这里仅以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鲁教版和长春版为例。上述几种教材都不约而同地收录了《背影》,并将其作为重点篇目来安排。可见,《背影》乃汉语汉文化公认的定篇(请参看王荣生有关教材选文分类的研究,张心科名之为“全息体”),乃需要学生精读内化的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经典的教学价值不在实用,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定篇’,分析和评价应该是有‘标准答案’的,尽管往往不存在唯一的答案。这答案的‘标准’,便是施蛰存先生所说的‘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的解读结论。换句话说,凡是当前学术界所推崇、所认可的,都是‘标准’的‘答案’。”[7]

对《背影》的解读,当前学术界所推崇、认可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其实,教材的单元说明已经给出了充分提示。比如:《背影》所在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是“人间关爱”主题,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至爱至亲”主题,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亲情歌吟”主题,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记叙文单元、爱的主题。可见,《背影》的解读,教材助读内容反映了学术界所推崇的、世俗社会普遍认可的一般结论,即父子亲情。按照定篇理论和一般教读原则,教材系统是希望学生通过此文接受亲情教育。

所有教师教《背影》、学生读《背影》,全都是“亲情说”,岂不太过单调禁锢?岂不与文学解读多元有界原则相背离?因此,韩军要叛逆。对权威解读的叛逆是韩军的自觉教学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他教读《背影》的理想追求――并恰恰是在此处,他越过了阅读教学的边界。韩军在教学中多次鼓励学生要敢于创造超越,比如教读课文是写了四代人而非两代人、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而为生命的凋零流泪、对“背影”“说文解字”等教学环节时,多次强调这些解读是对所有教授、专家、学者的大胆否定。显然,他对“亲情说”是了然于心的,之所以另辟蹊径深挖生死主题,乃是为了创新、深刻,出于对创造性阅读和对教学个性的执着追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确曾提到过对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8]然而,2011年的修订稿对此作了很大调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9]比较这两处文字,修订后的新课标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对探究性和创造性的要求,降低了对“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要求,提醒老师们不能纯粹为了追求解读的深度与新颖度去作过深分析和过度发挥,所有的理解角度与批判反思都必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

可见,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绝不能是个性化行为,它受制于课标要求、受限于教材体系。《背影》的“生死说”教学解读违背了教材编撰意图,韩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课堂追求教学个性,过度强调解读结论的创新、深刻,为了否定权威而剑走偏锋是欠妥当的。

二、从解读结论的角度来判断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数次提到“个性化阅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部分强调:“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11]实施建议部分重申,“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12]可见,与模式化阅读相对,个性化阅读是个体的阅读行为,基于个体独特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感受中才会产生,是多元解读的基础。模式化解读以老师统一的分析讲解为主,或以限定性极强的问题诱导学生,追求文本解读的一致性答案,违背了文学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特征。

判断一堂阅读课的质量,首先看它是否遵循个性化阅读原则,具体可以参看文本解读结论:

1.看结论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

2.看结论是学生独立体验思考得来的还是从老师那里搬来的;

3.看围绕结论存在争鸣还是众口一词。

韩军的《背影》教学课堂一致认为朱自清在文中写了四代人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的故事,披文之初即是一个迥异常规的角度。以此视角审视“买橘”的父亲,朱自清看不到“情”,只看到“老”(甚至到了年老体衰、风烛残年的程度);朱自清流泪不是为“情”所动,而是因为“幻灭”。此时,韩军问学生“你认为生命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还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学生想不入他彀中也难。韩军编织了一个高明的套子,试图诱导所有的孩子钻到他的套子中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简单而言,就是理解感受的角度不同便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孩子读《背影》,理解角度肯定千差万别,韩军所有的《背影》公开课都整齐划一地得出“生死观”的结论,而且没有任何争鸣,且孩子们阅读感受的思路与《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新解码》完全一致,这恰恰说明《背影》公开课虽号称创造性阅读,实则违背一般阅读教学原则,是执教者强令学生接受的强制教学。

三、《背影》个性化解读的教学建议

下面可以解决阅读教学的限定性与多元有界原则是否矛盾的问题了。前文论及,阅读教学要贯彻新课标精神,重视教材编撰者的编写意图。定篇的分析和评价是有边界的,但是在边界之内,可能的分析和评价往往不止一个。越界与否的判断,可以参考大多数读者的解读结论。当然,有时大多数读者的解读结论会出现问题,此时就需要参考权威学者的解读结论。梳理新时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背影》的主题解读主要有如下几个侧面:

1.联系朱自清创作《背影》时的具体生活状况与创作情况,认为此文表达了已为人父的朱自清对年老父亲的妥协、是为人父的感慨和自勉;

2.联系朱自清创作《背影》的时代背景,认为此文忧郁的情调、凄怆的况味、黯淡的色彩恰恰是时代的缩略图,宣泄的是特殊时代下个人的苦闷和凄凉情绪;

3.联系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特性,认为此文刻画的父子亲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父亲含蓄而深沉,是一个特殊的中国特有的父亲。[13]

还有学者论及离别之情、思念之情、愧悔之情、死亡阴影等,其中大多数解读须置于父子亲情这一大主题之下。对中学生而言,“父子亲情”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掌握了相关历史资料解文、知人、论世、察己之后,选择上述哪一个视角、哪一个侧面来看这对父子、看这个意蕴丰富的“背影”,必然会有一定差别。不管是哪一种解读,作为教学文本《背影》的个性化解读、多元解读,其主体都是、且只能是学生,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而非真理在握的布道者。为此,阅读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为基本目的。而老师,不是自炫深刻,而是要真正担负起引导者角色,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开阔阅读视野、把控阅读边界。文本解读多元有界,阅读教学亦有其边界。教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引领和点拨,不能包办代替强求一致。下面列举几项具体的教学准备工作,谨供老师们参考:

1.阅读学术文章,开阔眼界、更新知识。比如《何以成为经典》《朱自清思想内涵近三十年解读史》、《语文教材中〈背影〉主题解读史》、《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不要自由化》等,教材编写与教学参考书的编撰更应该在材料的丰富有序性上付出努力;

2.在全面掌握创作动机、创作风格、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信息的基础上,明确文本解读的层次及边界,为指导个性化解读做好准备;

3.参考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学习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尤其要把激发阅读兴趣、教授阅读策略方法、提供多元信息。组织争鸣讨论放在重要位置;

4.摆正自己对作品解读结论的位置。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为有更丰富的知识、阅历,可能比学生看得更深刻更准确。但绝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把教师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综上所述,《背影》的“生死说”解读并未越界,但作为一种可能的教学解读是教材体系不建议的。韩军过于强调教师解读的深刻性,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单一解读模式限制了阅读主体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亲情说”作为解读的经典视角,有很多可能的理解侧面。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解读(包括“生死说”)都不可能绕得开父子亲情这一层面。要正确理解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实践中完成个体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建构个体的独特阅读意义,语文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把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全面。收起老师自炫深刻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方成为可能。

注释:

[1]李华平.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J].语文教学通讯B,2014.(29)

[2]张心科.强制教学:从现象到本质――韩军执教《背影》评议[J].语文教学通讯B,2016.(11)

[3]韩军.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背影》新解码[J].语文教学通讯B,2012.(1、2)

[4]韩军.《背影》课七说[J].语文教学通讯B,2015(4)

[5]唐子江.从《背影》的解读之争看文本解读的界限.语文教学与研究[J],2015.(28)

[6]金元浦主编.当代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P198

[7]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P270

[8]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9][10]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2

[11][1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8、16

[13]刘晓红,孙拥军.《朱自清思想内涵近三十年解读史》[J].名作欣赏,2011(12)

深度阅读论文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层阅读;立德树人;教学探索

课堂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既是职责使然,又是对《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的落实。语文阅读不仅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方法,还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1]。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丰收,这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立德树人是深层阅读教学的目标

1.践行育人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教学活动以高考为指挥棒,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有些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高考得分,甚至出现了“重知识,轻品德”的想法。但真正的教育是将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融为一体,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富学识,明礼义”的有志之才,而绝不能使学生道德缺失。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深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价值和内涵,从而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升道德素养,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

2.提升道德素养,培养国家栋梁之材

学生的道德素养以道德认知和情感升华为基础,而立德树人理念在深层阅读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做到宽容友爱,在问题面前勇于担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健康,成为国家栋梁。

二、立德树人导向下深层阅读教学探索

1.构建激趣情境,为深层阅读造势铺路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或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或引导学生立身处世,或引导学生敬畏生命……这些优秀的篇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来构建阅读情境,或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或下载名家朗诵视频,或搜集名家评论……引导学生体会并挖掘其中的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精心制作的课件来展开教学,播放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呈现了“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震撼人心的画面,在如此阅读情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毛主席立志救国、胸怀天下的豪迈情怀,以及“指点江山”“谁主沉浮”的热情。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与该文进行对比阅读,在反复吟咏中感受毛主席一心为国的伟大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2.鼓励学生反思与质疑,深入挖掘文章价值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喜欢简单地浏览文章,这看似效率高,实际上对文章的内涵掌握得并不深刻。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对作品进行认真思考,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高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已日趋成熟,教师可以适当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度剖析、挖掘内涵[2]。在学习《赤壁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未选入教科书的《后赤壁赋》进行阅读。这样,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学习,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教科书选入的《前赤壁赋》对后人的影响更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学生可以在讨论与反思中感受苏轼被贬后的豁达心态以及“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又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学生会质疑:“史铁生正值壮年时遭受厄运,意志一度消沉,‘死’对他来说难道不是种解脱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敬畏生命”“什么是生命的厚度”。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勇于提出质疑,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高道德素养。

3.联系社会热点,在品评分析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

“生活处处皆语文”。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例如,媒体的文章、同龄人的真实故事、普通人的光荣事迹,甚至是一首歌曲或一句广告语,这些鲜活生动的素材将有助于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在对这些素材的阅读与品析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洗礼,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3]。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读“活”书,关注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如张桂梅校长将一生的爱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病痛缠身却全然不顾;救火英雄王锋,三次冲入火海救人,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全身烧伤面积达98%;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仍阻击敌人,他们被冻死时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冰雕”一般;河南特大洪涝灾害,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与时间赛跑,抢救被困群众,助力灾后重建……学生品读着,感动着,震撼着。同时,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已在他们心中悄悄扎根。

4.指导学生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功课紧张,课外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1)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师可以开展主题为“我为大家介绍一本好书”的课前演讲活动,让学生轮流推荐、分享自己喜爱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或读书感悟。这样,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就更具有针对性,阅读效率会更高。在学生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同时,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喜欢采取浏览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容易遗忘作品内容或者对文章的理解止于表层。对于课内、课外阅读,教师应适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做到心有所感,手有所记,并逐渐养成习惯,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帮助学生汲取作品的精华,让学生体会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3)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高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想读很多的课外书,但他们的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解读作品,从而碰撞出思维火花,丰富阅读体验。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体会,身体力行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三、结语

学生是璞玉,经过雕琢方成精品;学生是生铁,通过淬炼方成好刚。因此,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积淀,又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既体现了人文情怀,又提高了深层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媛媛.关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讨[J].读与写,2020,17(21):80.

[2]郑忠明.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体会——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1139.

深度阅读论文篇(4)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多文体;阅读教学

1 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概念可谓中说纷纭,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杜威将批判性思维中的“反思”定义为: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好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其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国内学者刘儒德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刘儒德,2000)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方式既要思考,又要批评否定,即扬长避短。要做到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就需要有较强的信息深层次的处理能力,包括分析,辨识、评价,进而开展合理的、准确的判断和推理。

英语阅读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阅读理解相近于传统的阅读理解,只需理解字面意义即可;深层理解要求能够正确地推断出字里行间的引申意义,也就需要深度阅读;评价性理解要求读者阅读之后开展思考,针对阅读内容产生自己的评价观点。当前较多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尚不能对阅读内容做出分析和评价。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对阅读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出疑问,寻找答案,进行推理。综上所述,批判性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判性思考,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批判性阅读是紧密联系的。

2 翻译专业英语多文体阅读教学

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博闻强识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翻译学科的建设是由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三大支柱共同组成。翻译批评是连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桥梁,是选取一定的翻译标准对译作进行分析,评价优劣的判断过程。开展翻译批评需要批评者具有准确的、客观的评价体系及思想,因而离不开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应当是翻译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英语多文体阅读课程给学生提供了阅读和思考的锻炼机会,教师应该改革传统的强调语言积累的阅读模式和答题的阅读目的,引导学生采用新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多文体阅读课程开设于翻译专业二年级,针对翻译专业的特点,强调深层次、广范围的阅读和思考,拒绝传统的快餐式阅读,倡导批判性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只有思维敏捷、博闻强识,才能在实践中做到灵活表达,增强翻译应变能力。该课程选取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经典阅读篇章,包括文学类和非文学性的文本,选材广泛,思想性强。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文体特点分析和译文赏析,以读为主,旨在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增强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

3 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多文体阅读中的培养策略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和安全的课堂气氛”。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极大地缺乏发言的主动性,经常站起来低头不语。这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和谐的交流环境,使学生能够放松地自由发言,不考虑对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因自身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发言和提问的焦点有所差异,教师应当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互相质疑,互相学习进步。提问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主动提问和质疑便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大家自己发现信息,交换观点,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学贵质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都会得到提高。

其次,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都有着明确的目标,课堂有序进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阅读材料,通过初步阅读文本,了解内容,查阅生词,完成表层理解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搜集背景知识,调动头脑的认知信息。阅读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将文章置身于写作背景当中,充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风格,提出疑问并思考,对文本的结构和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有条理地罗列出文本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手段,清晰地再现文本结构;其次,开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认真反思各自观点并用事实加以证明;引导学生展开友好辩论,互相反驳,在论证的过程中深化的对论题的思考和理解。课后,补充相关阅读,学生可阅读同一主题的不同观点,进而产生思考,评价优劣,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最后,开展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应体现多向度,嵌入式,重过程、点面结合、形式多样的特点(钟志贤,2007:223)。评价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方式不仅要多样化更应当兼容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读书报告、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期末考试三个部分。其中读书报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想法,议论言之有理即可成立,评价标准以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主;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根据学生课堂讨论发言及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又相互牵制,相互影响,较大程度地做到了公平;期末考试是量化学习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具有客观性,能够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所学阅读策略。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体现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效果。

4 结语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翻译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英语多文体阅读课堂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传统阅读教学强调语言知识的获得,常常是教生词、讲语法、做翻译,这使学生误认为阅读只是学习语法和词汇,难以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缺乏整体分析和鉴赏能力。”(唐光杰, 2009: 183)教师在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质疑,重视对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和评价;能够鉴赏或反驳作者观点并举例证明;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培养完善的批判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瑞芳.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2012, (9):12-28.

[2]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56―6l.

[3]唐光洁.在英语阅读课堂开展批判性阅读训练[J].西南大学学报,2009(2):181-183.

深度阅读论文篇(5)

一、文本深度对话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非常精辟的论述。学生要会欣赏读物,首先要理解,而理解首先要读懂。就是说学生要学会同文本对话,倾听作者在文本中发出的声音。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必经途径是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小学生识字达到一定数量,掌握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又积累了一些社会知识之后,他们就能够与文本进行初步对话。优秀的作品中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知识、优美的意境、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情怀,这些人类的宝贵财富珍藏在匠心独运的文字符号之中,只有通过与文本深度交谈,才能得到深层的宝藏。这就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

可以肯定地说,阅读能力只能在与文本对话的实践中生成。逃避与文本作深度对话,这是阅读教学无效或低效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能力。这里说的深度指的是文本深层的内涵。

二、引导学生准确、全面、深入地感知课文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本是作者发出信息的载体,读者要接受、吸收作者发出的信息,只能与文本对话。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保持率。因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应该是:要求学生全神贯注,以句段为单位阅读,不动唇、不指读等。要指导学生努力理解领会文字符号中蕴含的意义,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读物,不但要解读其表层意义,更要努力解读其深层意义。

六年级上册课文《山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这场山雨从来到去共分多少个阶段,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在浅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写雨的声音“清晰起来,响亮起来”,“雨丝”像“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优雅的小曲”,判断出这是小雨。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城市下雨时,马路边的树丛中有同样的美景吗?人们会有同样的感受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继续与文本对话,可以从文中看出:这个山林非常幽静,山雨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雨后可以听到雨珠滴落的声音。这里空气非常清新,雨后“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绿得耀眼,绿得透明”。只有山雨才有这样的特点,城市的雨是另一种特点。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了较深的层次。

三、引导学生对看似平常的文句寻找疑点进行思辨

一般人认为,在阅读非常浅易的文字时是用不着思辨的,但浅易的文字所包含的信息有时并不少。优秀的作品、精辟的文章,其特点就是打破常规选用貌似平常的文字符号,表达十分丰富而且很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考察,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六年级下册)中有一段:“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阅读经验少的人,漫不经心的人,对这段话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但如果我们注意到句中的四个“有所”,就会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疑点:为什么要用四个“有所”?少一个行不行?学生经过研究,明白在这段话中,有所发现,主要是指发现漩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从紫罗兰变色到制成石蕊试纸,这是发明;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和梦的长短,属于创造;最后“有所成就”是对上述三种科学贡献的概括。这样,学生就能深度理解文章的内部联系。只有这样才算理解,也就是“读懂”。

当作者的文字符号运用方式特别巧妙,信息含量特别丰富时,阅读犹如探险,要经历峭崖险壑,只有思考辨析才能曲径通幽,获取真知。这一过程,既包括认读之后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也包括表层理解基础上,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对似乎可以成立的理解进行辨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达到的深层理解。这也是读者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

优秀的作者,往往有着极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看似平淡的话语,其实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缺少经验的小学生所不能察觉,或虽有察觉却不知如何深入理解、鉴赏的地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放过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反复与文本进行对话,深层次地理解文本,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探求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深度阅读中得到阅读的真谛,可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参考资料:

深度阅读论文篇(6)

全球正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约在90年代末,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真“爆炸”了。阅读方式由单一的传统阅读方式转变为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并存,阅读资源随手可得。与此同时,极度膨胀的信息量,“数据过剩”的巨大压力,淹没了人们。因为,即使每天24小时不间断也阅读不完这些信息。另外,大量的无用,甚至不真实的信息也混杂其中。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年轻人已经很难再静下心来,回归到传统的阅读方式习惯中去了。[1]

浅阅读――信息爆炸时代的求生法

信息爆炸时代,报纸厚度不断增加,内容杂乱繁多,但是其中真实可用的信息却日渐减少,信息如同浩瀚的海洋吞没阅读的人群,今天书籍市场的出版的超量图书是花穷极一生也不可能读完的。根据统计,一份厚报的文字量超过一个19世纪人一年的阅读量。而这样的厚报每天来一次,考验着我们眼球的耐力。一个上班族每次在路上已阅读成百上千次。成功开发无聊经济的分众媒体更见缝插针地将电梯用广告填满。如是,只要我们每天醒来,眼球已基本没有空白,分分秒秒都处于浏览状态。

信息爆炸时代对人信息获取行为提出更快捷的要求。电子技术使我们的感官膨胀,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每天刷新着人们的记忆。报纸、广播、电影和广告每天都在我们周围卷起资讯的潮流和压力。通常,我们不会记得昨天的新闻头条,报纸头条只能吸引我们一天的注意力,什么都不会让注意力能够长久停留和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说过,“信息会消耗掉接受者的注意力。因此,过量的信息会导致注意力的贫乏,这实际上是为避免信息超载的自我保护。

与信息爆炸相伴而行的,是“浅阅读”的出现。当信息生产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时,人们就需要一种方式来大致把握这种海量变化的状态及信息,以求在庞大的信息海中生存。浅阅读可以迅速拓宽人的知识面,在海量在阅读时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但拥有浅阅读习惯的读者在获得后又可能迅速将读过的东西弃置脑后。

浅阅读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浅阅读”是指有选择性的,浅层次或浅易的阅读,或者以快速和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就是“浅阅读”,是阅读不需要用脑深层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阅读。不容忽视的,传统青灯黄卷式的传统经典阅读正在被取代全球在线浏览,以快餐式、跳跃试,随意的,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而今,浅阅读在现代阅读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阅读过程中读者主观性很强选择阅读内容。而快速的阅读,是很短时间实现阅读,并获得读者想要阅读的信息。因此,能那些简洁的、直观的、图示的信息留住往往是读者视线的,浅阅读过程中阅读的内容则是跳跃性的,碎片式、片面的、指示性的。生活的每一天,人们在认真地浅阅读。无论阅览当代人物事,大到一件国际时事,小到一份网络邮件,从传单到博客日志,从偏远小镇到环球机场,浅阅读无处不在,是横跨东西全球信息世界里的一场阅览,浅阅读能够消费最大的信息量。

网络不仅加速信息知识的爆炸,搜索引擎也已经悄然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要求你用“关键词”式进行思考和检索,在个体关键词定制后阅读视界才能被打开。于是,“定制”成为阅读的新法则,定制的同时,“碎片化”的信息迷宫形成,事物的整体风貌被打破,而细节先于整体出现了,通过阅读提取信息之海变成了由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一个面的过程。[2]

浅阅读和深阅读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某个角度上,阅读量能反映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阅读对知识文化的传承和国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明显,浅薄和浮躁是民族发展的绊脚石。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的阅读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众阅读在多样化的同时,也走向了浅表化。于是就有了关于'深阅读'与'浅阅读'的讨论。

深阅读与浅阅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可从阅读速度区分出浅阅读和深阅读的不同状态。有研究表明,读者在浅阅读状态时平均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250个字,而深阅读状态时,速度是100个左右。深阅读需要大脑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而浅阅读时大脑处于较松弛的状态。从对阅读的层次的划分来看,深阅读即深度阅读,它基于阅读的过程和结果,基于阅读中思维程度,基于阅读中读者对文本(作者)的意义的建构。这是浅阅读达不到的。

我们都知道,“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为最高追求的阅读。类似是快餐店,即到即吃。事实上,“浅阅读”并不是那般不堪,“深阅读”与“浅阅读”也并非水火不相容,

一方面,深阅读与浅阅读,浅阅读可以激发受众兴趣,让读者发现什么才值得深阅读,反过来深阅读培养的思考习惯,能使浅阅读的选择更为精细和准确。选择“浅”未必就是绝对意义上的“浅”,凤凰卫视说:让李敖去思考,我们只需要读李敖,是因为把“深”的任务转嫁给了他,而人们只需要浅显地读李敖。假如说深阅读曾经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唯一能做的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品尝,吸收与理解、记忆与更新。浅阅读在人们知识结构上留下的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但却可能激发深阅读的兴奋点到来。因此深阅读与浅阅读之间泾渭分明但绝不相生相克,对阅读者而言,只是意味着宽泛的选择和不同的,“深浅”之间完全可以相得益彰互为补足。

再者,浅阅读是文化工业进化的一种必然。固然,文化工业化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真正的文化被湮没,只余下一堆文化泡沫,但不可忽视的是,浅阅读有时候更意味着“精准 化”,更具有细节的力量。

从目前来看,浅阅读的群体正迅速膨胀,而这些“知道分子”、速读人群却恰恰多是知识阶层。深浅阅读辨别不出精英和文盲,两种阅读观的意义在于它们都能同时存在,并且让人各取所需,因此,“深浅”之间完全可以相得益彰互为补足。阅读的大环境已改变。海量资讯与兴趣分化同时展开。浅阅读或者深阅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信息知识爆炸的漩涡中学会游泳,在阅读中冲浪,享受阅读的乐趣。(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武汉;430000 )

参考文献

深度阅读论文篇(7)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

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

plate jump to the north ?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

6) What is " The Big 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reading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例如教"Earthquakes"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 solutions---- prediction。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at do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talk about ?

2) What does the writer try to explain in the last paragraph of Lesson 26 ?

3) What does the writer intend to do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Lesson 27 ?

4) Why does the writer mention "The Big One" ?

5) If we compare the 1986 earthquake with the 1989 earthquake, what can we find ?

6) If the 1989 earthquake had happened in the centre of town,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7) Why can't we stop earthquakes ?

8) Do you think that San Francisco is now in danger ? Why ?

9) How does the writer make each paragraph of the two lessons coherent (连贯的) ?

10)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lessons ?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 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Post–-reading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 读后重建语篇训练题:

1) Why do you think San Francisco are easily shaken by earthquakes ?

2) Give a speech on what we should do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3) Write a passage to report the 1989 earthquake in San Francisco.

4) Write a short article on the 1999 earthquake in Taiwan.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2、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主张适应各类体裁的阅读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使各种有用信息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