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7 16:39:08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篇(1)

很多人把小米的成功,当作是一个奇迹。但我想说的是,奇迹也是由人创造的,是由人的管理思路和逻辑在创新和引导。

小米把握住了企业管理的几个大逻辑――Why、What、How。它首先解决了Why,而且明确表明企业不是为了钱,而是一种信仰;其次,小米就是要做一个对民众有价值的产品,这个东西做到位了,不用广告大家自然就抢着买;再次,为了兑现雷军的信仰,可以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消费者,而以自己的高效率来降低运作成本。

其实,对于我们整个小米团队而言,小米从手机和MIUI软硬结合的方式开始,到现在硬件方面早已形成了基本完整的生态链。所谓的生态经济都与共享有关系,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革命性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那么,是什么逻辑支撑着小米形成了现在的模式呢?

商业逻辑:所有设备皆互联

在2013年上半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互联网的三个阶段几乎都呈现了出来。这三个阶段分别是:1. 传统互联网阶段,PC机的时代;2. 移动互联网阶段,智能手机出现了;3. IOT阶段,即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阶段。

互联网的前两个阶段,都催生出了巨大的公司,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我们认为,IOT时代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基于这样的一个判断,又结合小米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小米手机的攻坚战还未打完的时候,既没有精力,又没有人力,也没有专注度来做IOT,那么,我们是做还是不做呢?经过思考,我们决定用投资的模式介入IOT领域。但是,中等规模以上的公司性价比并不高,那么就投资初创公司,并用“投资+孵化”的方式来抓住时代趋势,这是我们最早的理论基础。

战略逻辑:布局优质制造资源

当把这个逻辑确定以后,我们就开始划定界限。我们在关注哪些领域,又该怎么去做?首先我们分析了自己现有的优势。当时的优势就是有手机的基本盘,都是很年轻的(从17岁到35岁年龄段)理工男居多。于是就围绕着这个优势来做。我们为自己找到了几个方向:

第一,手机周边的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移动电源、蓝牙耳机、音箱等非联网设备。这在商业上的逻辑,是让这些周边产品享受手机销售的红利。在耳机足够好的情况下,假如我们一年要销售6 000万部手机,就至少还能销售1 000万部耳机。这是手机带来的红利。

第二,是智能白电。我们把小家电也算入白电,包括净化器、热水器、智能饭煲、扫地机器人等。传统白电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十年,产品已经达到了超级精细化的水准,竞争也非常充分,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是不会有机会的。但是在白电智能化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能够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是个人短途交通产品。在小米的战略里,排除了进入房地产和汽车领域的可能,但是个人交通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短途的交通问题、公共交通系统之后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刚需,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第四,是极客酷玩产品。当今的先锋产品,能够吸引年轻人眼球的,比如无人机、机器人、3D、AR、VR等产品,在未来也会拥有巨大的商业机会。

第五,是关系到人们生活方式类的产品,也可以说是家庭及个人的消费耗材,或者说是消费升级产品,比如毛巾和床垫,我们都有投资。通过这样小范围的试水以后,我们发现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我们的生态产业布局就从这几个方向开始。

第六,我们向优质的制造资源投资,尽管我们是世界制造业的大国,但是优质的制造资源仍然稀缺。在过去的三五年里,越来越多的制造业管理精英被培养了起来,形成了制造领域的人才库。而同时,很多制造业的优质工厂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估值还达不到它的净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它欢迎任何投资。

而对小米而言,这样的投资就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尤其是我们对制造的要求很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关注这种优质的制造资源,也会把它们作为我们的投资方向。

合伙人逻辑:“杀鸡要用牛刀”

有了方向和布局以后,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寻找合作伙伴呢?

首先是找团队。

因为互联网是一个享受人口红利的工具,所以我们的思路是,这个团队所涉及到的市场领域要足够大。如果只是一个小的市场,或者是小而美的公司,它没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那就不值得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做。

第二,这个领域要存在传统的痛点和不足。

痛点的范围很宽,比如性价比不高、品类过多、质量不高等,因为有痛点就有机会点。

第三,按照长尾理论,这个产品有耗材或者可以迭代,这样的产业结构会比较丰富。

第四,产品要符合小米用户群。比如小米的MIUI有2亿激活用户,并且他们的年龄边界还在扩大,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加入进来。有了用户群,就容易享受小米的用户红利。

第五,要有价值观的一致性。我们投资的公司,一定要求对方的老大与小米有着同样的价值观。有很多人问我,你们投这么多公司,又不去控股,又不是人家的总公司,你们怎么管理呢?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价值观理论。

我们要寻找那些与小米价值观一致的人,他相信未来、相信我们的商业模式、相信性价比,他们要做国民企业,而不是抱着赚快钱的思路去经营。我们找到的,一定是这样情投意合的一批公司。因为我们坚信,互联网有三大逻辑:1. 免费原则。这可以使企业的经济规模迅速膨胀,当然不是指绝对的免费,它也包含了性价比高的情况。2. 长尾理论。产品要能迭代,或者有耗材,会形成一个相对丰富的经济模型。3. 共享经济,即充分的合作。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合作,否则我们还得重新去改造,那就会存在很多困难。

第六,要有强大的团队。我们要用“牛刀”一样的团队去“杀鸡”,这样我们做出的项目才能游刃有余。

竞争逻辑:帮助生态链公司发展

那么,小米是怎样帮助生态链公司发展的呢?我们总结了小米六年发展历程中的优势。

首先,成就一个有活性、有热度的品牌。这世界上有很多的品牌,没有热度就没有意义。小米每天推出什么产品都有无数人在关注,有批评、有褒奖,这是品牌的热度。

第二,我们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他们具备在这个渠道里持续消费的能力。

第三,我们做了全球体系的供应链。全球体系供应链的优势是,可以支持一家初创公司以很低的成本进入一个硬件领域,并且能够把产品做得很便宜。比如小米移动电源,我们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拥有了巨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没有这样优势的企业是做不到的,它的成本都比我们的估价要高。

第四,小米的渠道。我们打通了渠道,比如小米商城、米家App以及小米之家等线下渠道。

第五,小米的投融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在这些公司需要资金的时候,我们有能力给它支持。

目前,我们大概有60家生态链公司,有4 000人左右的规模,都是以工程师为主。我们把这样一群人团结起来,用平台来支持他们,由内部的团队向他们传达小米的价值观、方法论,帮助他们来提高质量标准。

这个内部的生态链团队分为两部分,不到两百人。一部分是生态链团队,包括帮助生态链公司找队伍、做投资,支持他们做产品定义;还有一个IOT的物联网团队,他们以技术为基础,帮助生态链公司将智能设备与手机相连。

成长逻辑:“竹林效应”

几年前,小米的增长速度超乎想象。在小米发展到第三年的时候,很多人对小米的高速增长表示担忧,因为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他们担心长得太快会有风险。而我们面对这样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是基于对公司史的认识。纵观世界,与传统企业的路径不同,在今天这样的技术基础上,科技类公司的发展都是高速的。比如早年的AT&T,七十年独领,无人超越。而后来,IBM来了、微软来了、Google来了、Facebook也来了,它们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是一个科技公司的加速发展时代。

所以,我们首先要修正公司发展的速度观,不要觉得一家公司在五六年间,实现了10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就一定会遇到巨大的问题。世界已然变了,所有公司的发展速度都在以加速度前进。

我们把传统公司比喻为松树,它可能需要100年的时间成长起来,但是一旦有一天,它的内部空了,那倒下来就是一瞬间。我们看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倒掉,都是像松树这样的成长逻辑。

但是,小米努力遵循的是竹子的成长逻辑。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高速发展的商业模式更像竹子,一夜春雨,我们就长大了。虽然竹子的生命周期可能很短,就如同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生命期都不长,但是竹子的优势是什么呢?它具备形成竹林的速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你要迅速成长成为一片竹林,新的竹笋不断发出,自身弹性不断增强,很快一个能够抵抗风雨的竹林就壮大了起来。这种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来自于新业务的迭代,当一家公司能够形成这种竹林效应的时候,它的抗风险能力就与传统公司完全不同了。

所以,尽管他可能并未意识到,但很多互联网公司真正在做的事是具备竹林效应的。

在这方面,腾讯的表现更为明显。当QQ业务、微信业务推出的时候,它的竹林效应就形成了。所以,新的投资就像“竹笋”,小米的投资方式也是在努力向竹林效应靠拢。

作战逻辑:精确制导、精准打击

我们认为引领时代的理论是军事理论。当代先锋军事理论的基本逻辑无非两点,第一点叫做精准打击。所谓精准打击,就是做出精确针对用户需求的产品。如果是过去的攻坚战,我们不清楚对方有多少敌人,所以万炮齐发,一片山头整个轰掉,将近一平米有两个弹坑,保证一个敌人也跑不掉。但是科技发展到今天,我清楚地知道敌人的数量、方位,可以精确制导、一发投敌,以最小的成本换来最高的效率。

所以,小米也借鉴了这种模式,比如我们过去要做100款产品,每一款要针对不同的用户群。而现在,利用互联网,我们能够精确地知道用户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可能只推出单品,用唯一的一款产品去精准地打动用户。

第二点,小范围的特种部队。小米的生态链公司就像特种部队,每个公司的人都很少,一个20~30人的公司,或者50~60人的公司,能做出几亿元、十几亿元的销售规模。比如小米的移动电源公司,不到100人的规模,一年能做到15亿~20亿元,而在它第一年起步的时候,20个人就做到了十几亿元的水平。当然,移动电源这块最初的团队都是在硬件领域有五到十年丰富经验的老兵。

经营逻辑:不控股

两年前,我们用不控股的方式来做这些生态链公司,而未来可能我们会控制100~200家这样的生态链公司,这会有很大的挑战。那么为什么要去做呢?

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永远不可能同时控制100家公司,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中层,所以我们的逻辑首先是要调动群体的智慧。

第二,要发动中层的力量,让所有的中层有决策权,因为这种方式会让公司跑得更快。我们设定了一个限制的机制,就是我拥有对立项的一票否决权,但不拥有决策权,或者说不拥有一票赞成的决定权,这是阶段性的,让我们的逻辑更适用于中层智慧、集体智慧,并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以小博大。

同时,我们全民持股的分配机制也被推广到生态链公司中去。小米的股份机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全民持股,第二是团队拿大部分。小米在所有的生态链公司里都是不控股的,我们只是它的投资人。不控股意味着我们把最大利益留给团队,这是我们向蒙古军团学习的结果。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军团打仗是不发军饷的,谁抢来了战利品,就由谁来分配。当你用这个逻辑去组建团队的时候,会发现团队的积极性变得非常之高,他们会变得乐于上前线。制度决定一切,当机制选对了以后,结果也会非同寻常。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篇(2)

【关键词】智能分布式 馈线自动化 终端 定位

随着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开始在配电网中应用。目前国内外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主要采取广域保护式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智能终端之间对等通信,各断路器保护就地实现故障点两侧断路器快速跳开故障隔离。该方式对一次设备要求较高,要求配电环网内采用全断路器配置,投资较大。同时要求一次网架成熟,实现负荷转供的逻辑复杂,一旦一次设备网架变更,需对配电线路上的所有涉及的智能终端配置,配置工作量大。

1 断路器与负荷开关混合配置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置架构

断路器与负荷开关混合配置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需要合理布点断路器、负荷开关等一次设备,将配电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一般以一个或双环网为单位,只需在环网柜或开关站所的DTU上配置智能FA控制模块,该模块与环网内各终端(DTU/FTU)经 “光缆通道”高速通信,通过配电环网线路上断路器与负荷开关的合理配置,环网柜或开关站所断路器过流保护与变电站出线开关过流保护的时限级差的合理配合,根据区域内环网拓扑结构和逻辑判断,实现故障完全快速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快速恢复供电。该方式在配电环网线路靠近电源点两侧的环网柜或开关站所配置断路器,其他配电开关为普通负荷开关配置(典型配置如图1所示)。

2 断路器与负荷开关混合配置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动作逻辑

如图1,变电站A、B之间的双环网线路,选择离变电站A、B最近的配电开关站A、B,将配电开关站A、B内所有进出线配电开关采用全断路器配置。配电开关站A、B站内母联开关、A、B站之间的其它环网柜为传统的负荷开关配置。变电站A、B之间的双环网线路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均由智能自愈式FA控制单元控制。如图典型运行方式下(3#环网柜301、6#环网柜401为联络开关,正常为分位,配电开关站A、B内母联开关为分位),当f1点发生故障:

动作断面1:从故障点向电源点追溯,故障点上游101、102、201、202出现故障电流,并向DTU1智能自愈式FA控制模块上报故障信息,分布式FA启动;

动作断面2:配电开关站A内102断路器(由智能自愈式FA控制单元发分闸命令)先于变电站A出线保护动作前跳开,实现故障的一次初步隔离;该种故障一次初步隔离方式下,变电站A出线未跳开,不影响其对配电开关站A其它出线的供电,减少了停电范围。

动作断面3:DTU2中的201、202开关上报故障信息,而DTU3中的301开关未上报故障信息,则故障点精准定位在202、301负荷开关之间,在配电开关站A内102断路器跳闸初步隔离故障后,智能自愈式FA控制单元下发202、301开关分闸命令,实现故障的二次精准定位与隔离。

动作断面4:故障隔离成功后,FA控制单元下遥控命令给DTU4合3#环网柜联络开关401,恢复2#环网柜的供电,实现故障下游的负荷转供。

动作断面5: FA控制单元下发遥控命令给DTU1合配电开关站断路器102,恢复1#环网柜的供电,实现故障上游的负荷转供。

3 结论

断路器与负荷开关混合配置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能实现故障的精准定位与分级隔离,突破了传统智能分布式FA全断路器的局限,只在配电开关站配置断路器,节约了一次设备投资:对配电网架变更的适应性较好:一次网架变更后,只需要修改智能自愈式FA控制单元的配置以及故障判断逻辑,不需要逐个配电终端进行逻辑配置,人工调试相对于广域保护智能分布式FA简单。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Z].2009.

[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Z].2009.

作者简介

陈艳(1978-),女,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为扬州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

朱红勤(1982-),女,江苏省南京市人。现为南京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

杨川(1982-),男,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为扬州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

作者单位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篇(3)

1.科技创新思维的内涵

(1)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1]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作为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体现,它分为三个层面:日常生活创新思维(也称常识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和哲学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它与保守思维相对应,独创性和求异性是科技创新思维的根本特质。创新思维是指主体通过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独创性和求异性的思维方式。“不难看出,创新只能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结果与原认识、原事物的比较中来判定。……凡是在具体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东西的思维方式,都可视为创新思维。或者说,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在具体思维活动中都可以归之于创新思维或保守思维”。

(3)科技创新思维是特指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包括科学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思维,判断科技创新思维的标准是要看它的成果要物化在科学技术当中,具体表现在发明了新的定理和定律、了前人的定理和定律,或将科学领域中发现的成果应用于技术领域,发现新产品、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运用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科技创新思维”界定为人类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以独创性和求异性为根本特质的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

(1)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它试图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收敛性思维是指主体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围绕既定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思维方式。

(2)求异性思维与求同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或超越,通过对事物共同本质的探究,找出事物特殊的运行规律与过程。求同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接受和认同,通过对已经认识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从而类推到认识事物一般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科技创新思维是在求异性思维和求同性思维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3)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经验思维人运用生活的亲身感受、活动的直接体验以及习惯传统观念而进行的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思维活动。其功能主要是认识和把握具体的事物、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理论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理论把握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发展态势,它可以透过现象把看本质,能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未来,显示出科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经验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经验思维有待于上升为理论思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

(4)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按着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具有单一过程的严密性、不可逆性、确定性。非逻辑思维是指用通常的逻辑程序无法说明和解释的那部分思维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直觉、灵感、想象等。这里要注意,所谓非逻辑思维并不是没规律的或不符合逻辑的,而是指它不能用传统的形式逻辑来解释和说明,非逻辑性并非“不逻辑”,它渗透着逻辑性,可以用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辩证逻辑来解释。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实在思维与虚拟思维、还原思维与生成思维、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等。

3.科技创新思维的特征

科技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独创性、求异性、怀疑性、批判性和超前性。

(1)独创性。所谓的独创性,含义有二:“一是独立于他人,二是,不论方法还是结果,没有雷同”。[4]科技创新思维就是人的个性在科技活动中的体现,是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标志。只有具有首创精神,才能在科技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求异性。求异性就是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它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法国哲学家艾米•查提尔说:“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这个点子再危险不过了”。[5]求异求变,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干扰,以开放的心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人,坚持独立思考,才可能发掘新事物,发现新规律,提出新见解。

(3)怀疑性。怀疑不是对前人的成果简单地说“不”,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确信而怀疑,即把前人发现的真理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以便为人们继续探索真理寻找“阿基米德之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怀疑性又是批判性的必要条件。

(4)批判性。坚持批判性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对现状的不满、否定和超出,不受框框条条的惯性束缚大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批判的头脑是科技工作人员的一个主要仪器。正是他们这种敢于批判的精神,使他们在科技领域有了一个又一个创新。

(5)超前性。超前性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趋势的大致情形进行的推断和估计,是对未来的一种瞻望。它可以对创新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其特点是在科技实际变化之前,就考察其未来可能出现的主要趋势,状态和结果。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探析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指出:“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他还说:“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

1.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是拓展创新思堆的基础。我国大学里的文理专业人为分科已经成为制约创新思堆的瓶颈因素,因此,要打破文理科人为设置的藩篱,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同时具备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力争做一个文理兼备的“通才”。具体来说,理工类的大学生要主动加强人文科学素养,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发展他们的想象、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以便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文科类的大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发展他们的定性、定量、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精致性。这里要注意,兼备文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机械的拼凑,或者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知识板块的机械组合,而应当理解为对各种不同知识的一种整合能力,内化能力,表现为知识的融合性、渗透性。必须明确,学生知识整合、内化能力的培养,不是传统的“专业”叠加,即“专业+专业”,也不是狭义的专业再加局部的综合,即“专业+综合”。

2.更新教育理念,推行创新教育应试教育即使在大学教育中还大有市场,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考试疲于应付。由于这些传统教育的惰性思想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的头脑之中,从而成为应试教育能够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从本质上看应试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死敌,应试教育占据支配地位,便没有创新教育的立足之地。创造性教育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学生创造性思维才能有适于萌发、产生的土壤。“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将被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所替代,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化、个性化的趋势已成定局”。

3.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各种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学校教育环境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全社会的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要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适于创新人才涌现的良好氛围。而在大学里,对创新思维培养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以各种智力竞赛为代表):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主导,以思想为导向,以娱乐互动为媒介的校园社团文化。这些社团不仅能活跃学术气氛、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诸多培养和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9]令人感到可喜的是,当前在大多数高校,第二课堂被提到较高的位置,成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发挥着潜在的教育功能;但尚需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打破科技竞赛往往成为少数拔尖大学生的“专利”,力争让每一个立志于科技创新的学生享受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篇(4)

通过NetStor DA7600系列磁盘阵列,您将会充分体验新技术带来的性能的提升、功能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更经济的投资、更方便的管理。

同有NetStor DA7600系列磁盘阵列支持目前流行的Serial ATA Ⅱ磁盘技术。同时出于保护用户现有投资的考虑,NetStor DA7600系列磁盘阵列还可以支持现有的PATA(IDE)磁盘。NetStor DA7600系列磁盘阵列可以为用户提供SAN、DAS、iSCSI等多种存储架构的大容量、高可靠、高可用的解决方案,内部可以容纳12/15颗SATA Ⅱ/PATA硬盘,多种配置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产品特色

国内第一家采用中文管理界面的磁盘阵列,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无工具模块化部件设计,方便用户维护;

高级电池管理功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更有效地保护Cache数据;

更先进的RAID级别在线迁移功能;

采用先进的RAID虚拟管理技术。

功能特性

ATA-SCSI/FC/iSCSI接口磁盘阵列;

独立磁盘通道300MB/s传输速率;

支持SATA 3Gb/s或1.5Gb/s硬盘,自动检测物理磁盘是否具备NCQ、TCQ功能,并自动做出相应的调整,自动优化I/O性能,保护用户现有投资;

采用CableLess结构,控制器、电源、风扇、I/O板均支持热插拔在线更换;

标配锂电池保护

支持RAID 0、1、10、1E、5、50;

支持逻辑磁盘RAID在线扩容,RAID自动重建,并且RAID重建优先级可调;

支持本地、全局热备援磁盘,支持S.M.A.R.T技术;

支持S.E.S/ISEMS环境监控系统,动态实时监控系统各部件(电源、风扇、内部温度等)的工作状态;

最大支持256组逻辑磁盘,每个逻辑磁盘最大支持32个分区;

支持逻辑盘独立设定不同的Stripe Size(8K、16K、32K、64K、128K、256K、512K、1MB)功能,最大限度为应用系统提供性能优化;

支持每个逻辑磁盘的Cache工作模式单独设定,读写策略也可以单独设置;

支持不同RAID级别之间的在线迁移。

管理特性

RS232管理;

100/1000MB/s以太网接口远程Telnet/Web Browser管理;

内嵌CoreManager图形化管理软件;

支持SNMP管理;

支持CIM管理;

支持CLI命令行管理。

磁盘阵列物理特性

磁盘阵列控制器采用DDR规格高速缓存,充分解决内部通讯瓶颈问题,大大提高整体I/O性能;

磁盘阵列采用标准机架结构,箱体为开模制作,材质采用1.2mm厚度钢板材料,厚重而牢固,不易产生共振,使得磁盘阵列整体抗震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确保了磁盘磁头寻道的准确性,提高了数据I/O的性能;

智能介质扫描技术

NetStor DA系列磁盘阵列具备先进的智能介质扫描技术。介质扫描会检查磁盘,还能检测目前存在的逻辑盘的健康状况。如果在扫描过程中遇到坏块,将会预先进行数据迁移,将故障磁盘中的数据预先复制到热备援磁盘中。这些坏块中的数据将被重新读出,并自动保存到好的扇区中。在重建过程中,如果另一块硬盘中又遇到坏块,该坏块的LBA(逻辑坏块地址)将被显示出,并在没有受影响的扇区部分重建,以挽救绝大部分已存的数据。有计划地执行介质扫描可以保证已经检测过的块的状态,并且降低以后数据丢失的可能性。

给客户带来的收益

1.更简单方便的维护及使用方式

无工具简单的模块化设计、简单的全中文图形操作界面,以及适用于高水平用户的CLI命令行管理方式,为用户节约了更多的维护成本。

2.高安全性

硬盘的介质扫描技术,能更早并有效地侦察出每个硬盘的健康状况。自动呼叫功能提醒管理人员任何细微的异常情况,友好的基于浏览器的中文用户界面充分描述系统的拓扑结构及运行状态,使发生的问题很快得到处理,保障系统持续运行。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篇(5)

培训内容的确定,结合职业岗位定位,选择与实际电路产品相关的案例,面向应用,因用而学,学以致用。以丙级为例,其具体案例如:(1)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与制作:设计制作一个数位电子钟。(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操作:①半加减法器;②具有智能控制的2to4译码器;③具有优先权的4to2编码器;④4to1多任务数据选择器;⑤1to4多任务数据分配器。(3)CPLD设计与应用:①电子骰子控制;②二位数计时器;③红绿灯控制。

2培训的组织实施

培训的实施采用面向职业岗位,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法进行培训授课。如表2,即为实用丙级的实施方案示例。

3培训的鉴定认证

培训的鉴定认证,是参照台湾嵌入式系统发展协会的职业能力认证考核标准,制定出包括PLD电子设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兼具的鉴定认证系统,从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两大模块分别进行考核鉴定。在实用丙级中,专业知识模块由100道选择题组成,由在线测试系统(OSTS)从题库中以随机方式产生,以考核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实践技能的考评,主要包括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操作、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综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应用以及数位逻辑功能的模拟与纪录等四个项目,规划为二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主要考量学员对于传统数位逻辑电路的设计及制作能力,其中包含逻辑化简、电路设计、电路板规划、组件辨识及焊接等能力;第二阶段则考量有关CPLD的设计与应用能力,包含功能分析、工具使用、电路设计、程序撰写以及功能模拟纪录等能力。

4结束语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篇(6)

“找到市场空白,先进去赌一把,能够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是好事;撞一鼻子灰,也无伤大雅。”这个商人有着敏锐的嗅觉,强有力的执行力。按照这个逻辑,背背佳、好记星和E人E本都大获成功。

在同样的逻辑下,2014年6月,杜国楹的M1安全手机(以下简称M1)问世,价格高达6980元,意欲冲击金字塔顶端的高端用户。从表面上看,M1跳出了国产手机的死亡陷阱,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赌局。

反主流产品逻辑

1994年,杜国楹不满足做教师的151元工资,便辞掉工作,下海创业,做了背背佳和好记星。两次创业都看准了市场空白,大获全胜。但他没有继续深耕熟悉的学生市场,转而投资其他产业,导致产品更新换代慢,最后失去了原有市场。

第三次创业时,杜国楹依托收购的名人掌上电脑原笔迹数字书写技术,推出了E人E本平板笔记本电脑。2010年,第一代E人E本T1上市,主打高端商务市场,以“原笔记手写”锁定500万50后政商人士,为后上市的iPad完成了用户普及教育。

E人E本横空出世时,将“原笔记手写”技术延展至邮件,同时实现与短信、office办公软件的互通,切中东方人原始书写需求,解决了键盘输入的尴尬难题,满足了工作、生活的刚需。

E人E本售价4880元,比iPad高出500~800元,简直冒天下之大不韪,特别让果粉嗤之以鼻。但是E人E本不是一般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为什么E人E本能大卖,后来顺利变现,并被清华同方收购?原因很简单:E人E本过时但不过气。用营销的话说,E人E本是典型的反主流产品逻辑。因此不管iPad如何定价,E人E本只要拿下10%的市场,就能盈利。

杜国楹自称是“彻底的产品主义者”。他的核心竞争力是,快速将单品做成爆款。E人E本沿袭保健品惯用的“三高”手法,在一点发力,形成强大的传播功能,让E人E本在短时间内,被全县的鸡鸭鹅狗猫都知道。

产品卖点高差异化。E人E本占领了原笔迹手写这个诉求点,并且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市场上找不出第二个类似于E人E本的产品。诉求点独特、明确、统一,是展开渠道营销的第一步。

高聚焦度,名人代言。2011年,E人E本花费2600万元请了葛优、冯小刚两位大叔代言,让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

高档量传播。晚上12点进行电视专题式的讲解(2012年他们才宣布离开电视购物渠道);在报纸上投放整版广告;进驻高端的百货商场;凤凰网首页开启网上预订。通过逻辑一致的媒体宣传,完成对不差钱的50后领导、老板的洗脑。

E人E本简单粗暴的宣传,带来美誉度偏低的副效应,但作为多次创业成功的杜国楹,此刻很享受大众的批判。

虽然E人E本的价格高出iPad500~800元,但2011年的市场出货量排名仅次于iPad,2012~2013年,E人E本的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3.6%和4.4%,这三年是E人E本最为辉煌的时候,创造了40万台的销售业绩,在高峰的两年至少赚了1.6亿元,每台纯利率有10%。

产品患了学生市场的“近视眼”综合症, 缺乏持久演进战略。没有针对用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更没有长期的产品开发计划。他采用的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断更换目标,根本无法熟知用户的深度心理需求。

有“机”可乘?

2014年,E人E本市场份额急剧下跌至0.4%,这种结果是可预见的。因为在E人E本的生态里,它面对的是不断老去、减少的用户,而不是不断诞生、增加的年轻用户。

而且,以iPhone6为代表的大屏手机成为主流,预示着大屏智能手机必将融合平板笔记本电脑。以E人E本平板电脑为首的这种过渡性产品,也会被大屏智能手机所取代。

E人E本也感知到危机,2010年就开始酝酿转型。

杜国楹以14亿元高价被“国家队”同方股份招募后,就试图进入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手机智造市场。

纵观手机行情,价格在万元以上的市场,由土豪手机Vertu把控。5000~10000元的市场,仅有三星凭借产业链优势,推出5寸以上大屏手机,俘获消费者芳心,一举成为全球老大。但随着iPhone6的上市,三星也面临陨落的困境。3000~5000元的市场集结了索尼、HTC等众多品牌。而3000元以下的市场,被小米、魅族、华为等国产手机瓜分殆尽。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E人E本推出了首款手机产品M1。但M1只不过是一个可以打电话的E人E本,是E人E本平板笔记本电脑的翻版。

在整体风格上,M1延续了E人E本的逻辑,它主打商务安全,目标定位于对移动办公有一定需求的高端政商人士;外观延续E人E本高端商务品位,有暗金镶边、皮质翻盖;硬件上配置了手写笔,便于原笔迹手写,满足政商人士的办公需求。

M1还首次创造“一部带钥匙的手机”概念,当手机离开安全密钥超过10米,就会自动锁定屏幕、发起警报、提醒防盗,确保信息不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窃取。一旦手机丢失后,资料可以在后台系统中找回。

除此之外,内置的“智能安全系统”,号称配备防泄密、防窃听、防丢失、防打扰、防追踪、防病毒六防功能。

M1在安全上做得很彻底,但安全功能的叠加,非但没有为M1增光添彩,反而使M1一出场就面临卖不动的困境。自上线以来,M1的淘宝订单量不过3万部。

这是一个死在娘胎里的产品。

M1没有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缺乏顶级研发团队,根本不能构筑安全封闭的生态圈,更无法形成差异化的卖点和核心竞争力。用一个虚无缥缈的安全概念面对火眼金睛的消费者,只会无机可乘。

无法逃避的逻辑错误

成就E人E本T系列平板电脑的因素,未必能成就M系列手机。E人E本虽是奇葩产品,但其逻辑说得通。即使增长率缓慢,原笔迹手写、保存、转发技术,尚有一定生命力。而且E人E本对书写笔记技术的研究,具有领先性,这些都是它暂存的优势。而M1是一个错误逻辑下的产物。

从产品逻辑上看,它有三个错误策略:

第一,手机安全是个伪逻辑需求,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手机上的内容都是不安全的。唯一安全的手机,是不储存秘密的手机。

安全需求是人基本甚至核心需求,但作为产品卖点,往往起到反效果,M1诉求安全刚好陷入了一个“无法自证”的怪圈。

在2014年的黑帽大会上,黑客轻松破解了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程序,这预示着手机不安全是个公开的秘密。而M1的安全逻辑是这样的:它基于安卓系统,将整个隐私资料存放在系统一个类似沙盒的独立区中。每款手机都佩戴一个密钥钥匙,手机离开钥匙十米,就会自动锁屏、发出警报。

初看之下,M1非常安全。但它宣称的“永不丢失、丢掉能找回”,恰好陷入一个怪圈,即用户数据可以被找到。虽然黑客调取手机资料不再是一个秘密,但消费者只能忽略这个缺陷。而M1告诉使用者:“来吧,只有我知道你的秘密”,这无疑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且,政商精英机不离身,方便随时处理公务。万一丢了安全密钥,手机自动锁屏还删除重要资料,使用者必须通过后台再找回资料。再者M1的售价是6980元,但业内人士估算配置成本最多2000元。显然,M1无法创造高性价比的消费体验。市场如战场,“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而杜国楹偏偏逆向思维,“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

第二,安全诉求违反了消费心理逻辑。

产品诉求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可以用“贪嗔痴”作为痛点,但不能以安全作为痛点。以安全为诉求的手机,就是告诉别人使用者有很多秘密,这等于将“我有隐私”写在额头上,正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

M1想在安全上做文章,产品概念没有问题,但诉求方法是错的。这个错误足以让M1的摆动速度慢下来。M1在销售渠道上,延续E人E本集团定制和送礼的策略,又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一方面,M1的定价是6980元,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没有哪位领导敢收这样“贵重”的礼物。另一方面,M1被当作礼物送给领导,送礼者成了领导隐私的窥探者,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第三,M1无法继承E人E本三大核心优势(媒体资源、集团客户资源、渠道商资源),就面临“说服力弱、决策周期长、预期购买用户缩小”的难题,推广比E人E本难三倍。

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属性不同。平板电脑是选配产品,手机是必备产品,消费者使用手机的习惯不容易改变。即使单位有管理需求,也未必统一手机型号,只用一个软件就可以解决型号问题。E人E本被地方交通警察团购用于管理的可能性,在M1身上几乎为零。

从三个最核心的消费逻辑解析后发现,M1的产品策略是错的。它缺乏E人E本原笔迹手写的说服逻辑,安全诉求及支持点,也缺乏消费逻辑的支撑。

M1正确的产品策略应该是什么?尊贵。有特殊身份的人群使用的手机,是他们身份和价值的标签。只有坚持诉求细分人群的“显贵”欲望,才是M1的生存利基。三星大器和Vertu,直接诉求“尊贵”、“领导范”,是个险中求胜的产品策略。

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篇(7)

 

一、背景描述

 

当前,中国通信业竞争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服务上,在当前通信市场客户需求多元化、服务竞争越来越成为竞争焦点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为了简化投诉处理流程,限时解决用户投诉,进一步提高公司全业务运营后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效率,保障客户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我们引入了一种基于信息的智能匹配技术,采用数据库相似字段匹配技术实现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的表与字段的匹配。该系统的建立是在总结大量处理的投诉问题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将问题分类划分。针对不同类别问题设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做到最快速的定位问题,同时给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系统设计概要

 

经过需求分析,我们将投诉智能支持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投诉受理阶段,主要体现智能分类、智能分拣:建立问卷式、引导型的投诉受理和信息推送智能模块。根据投诉处理的问题,梳理出投诉受理模型、场景,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使投诉受理规范化,投诉的问题明确、智能化分类和分拣,提高客服人员投诉自处理能力。其次,处理客服投诉工单时要实现智能处理:即建立统一投诉处理管控平台——投诉智能支持系统平台,目前平台已经建设完成,以信息化为切入点解决了信息化部的投诉处理。下一步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外延,支撑解决通信公司的投诉处理,提高公司投诉处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输入问题信息与当前场景信息进行匹配,将符合问题的场景按照逻辑步骤逐条分析,定位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按照标准化的答复模板进行回复,实现投诉智能处理。投诉智能支持系统平台的后台服务采用Struts2+hibernate+Spring轻量级J2EE架构,基于Tomcat应用服务器,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功能简介

 

a、智能检测。智能检测可以根据用户的投诉问题内容智能判断出问题的归属类型,并根据输入的号码做出初步判断,系统将80%以上的问题可以自动检测出来,同时54%以上的问题可以自动产生直接回复客服系统的答复模板。

 

b、自动化运行。智能客服投诉辅助系统核心思想是针对具体问题提供快速准确的解答方案,系统根据输入的内容可以直接调用适用的案例场景,整个过程都是系统自动处理,不需要人工干预。

 

c、处理逻辑透明化。每个案例场景的数据分析,都是经过长期处理投诉的专业人士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将所有分析情况汇总而成,分析步骤清晰而有逻辑性,该系统将这些投诉分析的经验总结用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方式,将处理过程界面化,处理逻辑透明清晰,简单易懂。

 

d、全平台接口。目前,该系统与计费系统、CRM系统、资源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了接口连接,并且与多个数据库进行连接,自动搜索处理该问题需要的数据,不需要多个系统多个地市间的工号转换,节省的大量的登陆不同系统,查询不同表数据的操作步骤。

 

四、系统应用情况

 

目前许多通信公司还采用传统的方法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思路,这样难以改进客服服务提升。对客服投诉信息挖掘和分析是关键,因此采用智能分析与场景相结合,以计费规则及数据为辅,可以准确定位到客服投诉的真实原因,以下是系统的主要特性:1.采集场景及客服投诉信;2.与业务支撑系统建立接口,进行数据交互;3.制定匹配规则,与场景结合一一对应;4.展现投诉处理步骤及统一回复口径。

 

使用智能分析投诉系统可以满足不同角色的需求:1.管理层:通过投诉热点的变化、投诉热点的关键词、投诉原因等信息,迅速掌握热点的变化,制定满意度改善决策。2.分析人员:可以通过关键词分析,快速定位投诉原因,发现产品和服务问题,寻求优化工作及解决问题。3.一线人员:可以在客户投诉时,根据投诉内容实时定位投诉原因,同时显示相关数据。系统可以输入投诉内容,自动显示处理步骤和结果。

 

五、结束语

 

客服投诉处理与智能分析相结合,在国内电信业客服投诉管理中处于领先地位,该系统将常规的客服投诉处理与智能分析有机结合,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成为公司提升客户服务高效率平台。其中前台营业及客服反映的问题,在系统中进行智能化分析,同时结合设置场景及采集的计费数据进行快速定位问题、解决问题,统一回复,将最终结果在第一时间内返回前台,大大提升了客户的感知度和满意度,有利于提升客户在网生命周期。同时该系统设置场景模式是结合使用,通过工作人员输入信息,系统智能化匹配场景模式和相关应用数据,系统快速定位问题,结合场景自动匹配后,马上反馈投诉处理向导和步骤,并将解决处理结果按步骤统一前台展现,便于使用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对用户投诉处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