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工智能医药

人工智能医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2 16:17:55

人工智能医药

人工智能医药篇(1)

一、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问题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原料药生产出口稳居世界第一。2007-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5967亿元增长至282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8%,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不过,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弱、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产品仍“以仿为主”,创新药欠缺,药品质量和疗效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近几年药品“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对药企运营与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再加上疫情冲击,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收到较大影响,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近几年一度出现下滑。在以上背景下,推动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我国药企向创新型技术型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医药制造企业处于单点信息化、数字化覆盖状态,系统间集成度较低;另外,仍有26%的医药制造企业处于数字化起步阶段。具体而言,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信息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新药研发能力普遍偏低,研发阶段信息化支撑手段缺乏。当前医药研发需要强大的平台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撑,我国医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传统医药研发阶段,缺乏信息化手段及数据的支撑,导致药物研发耗时耗力,且成功率低。第二是医药生产阶段信息化及自动化大部分处于单点覆盖阶段,未形成端到端集成。一方面部分生产环节还未实现自动化,这在中成药制造企业中较为常见,如药材预处理、药物提取、环境控制等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另一方面,医药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大部分互相分离,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没有得到实时收集以用于研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管理。第三是企业营销流通、产业链协同等环节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对药品营销渠道管理、营销数据的实时跟踪及数据分析能力普遍不足。同时,当前药企普遍缺乏互联网营销及用户服务类平台,基于线上的创新发展观念薄弱。另外,医药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上下游企业数据同步、资源及业务协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

二、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建议

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自动化现状及问题,为推进我国医药制造企业运营升级、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行业在国际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研发、生产、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同时推进企业各环节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最终实现智能化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管理等全新生产运营模式的构建,具体建议如下。

(一)研发环节数字化

医药研发环节数字化是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存在的最大短板,也是企业加强创新药开发力度的关键一步。研发环节数字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企业内部要构建统一的研发基础数据库,如电子实验记录、仪器原始数据、化合物/生物样品数据、生物活性数据库等,实现研发过程中各类数据电子化、标准化,并实现基础数据库在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二是完善企业级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研发流程集成。构建医药研发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研发流程,基于研发平台实现研发流程集成。基于研发平台推进研发数据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实现对研发进程和研发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实验效率,加快药物研发进程。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研发创新。医药制造企业应和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应用,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例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等阶段进行大批量文本分析及预测、虚拟药物筛选、病例分析及临床匹配、晶型预测、发掘药物新适应症等工作,以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二)生产环节数字化

医药生产环节应重点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各环节智能化系统的整合,逐步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由于化药、生物药、中药生产数字化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方案。具体建议如下。一是中小企业首先提升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加强提取、浓缩、醇化、干燥、灭菌等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部署,逐步实现各个环节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液位、质量、浓度等)的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集中显示、报警和控制,简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工干预。二是逐步形成贯穿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体系。在关键环节自动化系统部署基础上,推进各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合,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强化生产制造各类参数数据汇聚与分析,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快速、合理、准确传递与共享,全面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能力。三是完善企业生产类信息化系统建设及综合集成。完善生产执行(MES)、环境监测、药品质量监管、仓储管理等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数据、物料、能耗等数据接入到生产信息化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分析应用。推进生产信息化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形成集管控、优化、调度、执行和经营于一体的生产新模式。

(三)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

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是传统医药制造企业较为欠缺环节,随着“互联网+”在医药及医疗领域的渗透,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成为医药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开展服务化转型的关键。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搭建精准营销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联合医药流通企业打造面向基层医疗市场的数字化精准营销平台,重点探索医药产品精准营销方式,提高资源投放有效性。一方面基于精准营销平台整合下游终端客户资源,汇聚营销数据和客户数据,掌握药品流向动态,对渠道终端(如医院、药店等)营销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以辅助差异化营销科学决策制定、渠道优化、终端覆盖等。另一方面基于新媒体环境,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分析医生社交网络、阅读量和转发量、医学信息浏览记录等线上数据,挖掘医生使用偏好,实现有的放矢、精准营销。二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医药新零售、健康服务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探索建设B2B、B2C电子商务平台或与大型医药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实现营销渠道下沉,推进线下线上全面融合。另外,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可探索建设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并和线下医院、体检中心、理疗中心、药店等实体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将数字化服务平台向线下机构及个人用户延伸,基于平台开展药事个性化远程咨询、疗效数字化评估、远程审方、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同时基于平台沉淀消费者疾病谱变化、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开展C2M反向定制化研发生产。另外,医药制造企业应积极与数字化诊疗平台、互联网医院等平台类企业合作,联合推出慢病管理、术后跟踪等服务,包括在线诊断、药品购买配送、用药跟踪等,形成“医+药”闭环,延伸大健康服务半径,创新开展营销模式。

(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

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是医药制造企业实现内部运营升级的重要手段,通常包括企业人财物的数字化综合管理、企业数据汇聚及综合分析、企业智能决策等。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推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针对中小企业,建议通过实地部署或采购SaaS服务等方式,推广办公自动化、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运营管理类信息系统的使用,加强企业管理精准管控能力。对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建议推进运营管理类系统与药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实现研发、生产、营销、用户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相关流程及数据的融合贯通。二是提升企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水平。建议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打造企业数据,盘活企业全量数据,实现企业各环节数据的汇聚整合、提纯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服务等,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的工艺优化、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事故风险预警、精准营销及用户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三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化协同。加强医药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协作,通过系统整合、流程打通等推进上下游企业生产要素互通共享,逐步实现产业链互联、平台协同、要素融通,推动产业链企业生产和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三、推进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建议

人工智能医药篇(2)

不过,虽然中医药为国内的医学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但却很难赢得外国同行的“欢心”,中药在国外面临着“一面市场巨大、一面又被贯名非药品”的尴尬身份。加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需要利用科技创新,科学对待中医药的发展,对中药进行规范种植、工艺改进、标准提升,去芜存菁,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说。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天士力建设伊始就按照“三高一新”(高科技、高起点、高速度、新思维)的发展思路,率先倡导了“现代中药”新概念;全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坚持以组分中药为主导,探索中药新药开发新模式;坚持走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精心打造现代中药先进制造平台;全力推行标准化建设,构筑了一条将中药研发、药材种植、中药有效成分萃取、中药制剂生产、药品经营集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中药产业链。

探寻中药智造新模式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医药制造的智能化路线,中药产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采取先进装备,提高产品精密度,将制造向智能化转变,提高生产信息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使企业的生产由人工方式升级为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式,打造智慧医药健康产业链,做到低能耗、低污染、绿色发展,实现医药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共享、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迈向工业4.0时代,从而增强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

天士力“现代中药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是依据《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来规划实施的。针对中药产业在生产工艺、制造装备、在线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创新整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科学与工程、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制造技术,建设成为符合FDA\EMA GMP要求的、以“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式”为特征的中药智能制造车间及技术体系。该车间于2014年获得欧盟GMP证书,车间内制造装备-传感及检测部件-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MES-ERP互联互通,构建了全生产流程数据信息统一平台和工艺控制模型库,实现了生产制造和管理数字化、可视化,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企业管理层的一体化、信息化。

通过核心装备自主创新以及生产工艺优化集成,天士力将单机并联、数量复制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升级为连续化生产模式,显著提升了车间设备设施智能化程度,提升生产控制和管理水平,在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突破了制约中药生产智能化发展的许多技术瓶颈。

该项目通过中药国际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技术突破,建立1个“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制造流程,开发1套工艺控制要素“数字化、模型化”技术,发展1种数据集成“网络化”管理方式,打通1条企业管理“信息化”路径,最终构建1套“智能化、集成化”中药制造与管理模式,对于培育现代中药产业国际化品种的工艺与装备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的标杆引领和示范效应。同时,天士力构建的“集药材种植、药物研发、中间提取、药品制造、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中药产业链管理体系,也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产业链上下游推广以及产业链配套企业的集群发展提供行业典范。

“随着智能工业化的兴起与发展,企业间的差异性将会变大。领先的中医药企业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还要承担起引领行业的责任”,闫希军同时表示,“只有大量企业进入数字化制造,并向智能化迈进,形成了梯次发展,中国的中医药产品才能安全有效,也才能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

中药国际化价值凸显

2016年1月15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丹参胶囊正式通过了荷兰药品审评委员会(CBG-MEB)的植物药注册批准。这是天士力中药品种在欧盟主流医药市场取得的首个治疗性药品证书,标志着天士力实施中药国际化战略取得了重要里程碑进展。

丹参胶囊最终得到荷兰药监局的上市批准,充分表明该品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标准等均已完全符合欧盟成员国对药品监管法规、程序和技术指南要求,并达到与欧盟当地药品完全一致的生产和技术控制水平。业内专家表示:“丹参胶囊是我国第二个进入欧盟主流医药市场的中药品种,但从剂型创新角度和医学适应症角度,国内尚无与丹参胶囊相同的中药产品在欧盟上市,这意味着天士力在这一领域的科技领先和市场独占性。”

多年来,国家一直推动中医药“走出去”,走向国际社会,在2016年2月22日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也明确提出:“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 丹参胶囊注册的成功和在欧盟上市是推动公司丹参系列优势品种走向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重大里程碑事件,一方面标志着公司国际科研、产业和管理能力整体快速提高并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轨,另一方面为我国的中医药产品进入欧美国家主流医药市场摸索一条可行的道路,打通一条可行的途径,建立一条可行的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

人工智能医药篇(3)

关键词:门诊药房;RFID标签;智能配发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3-0035-02

随着全国各大优秀医院就诊量不断增大,更快更准确的完成处方发放,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缩短门诊的就诊队伍,降低人力成本,成为目前很大一部分数字医院信息化的考虑方向。目前我院的日门诊量已超万人,门诊处方数量也已达到8000张,受到空间限制,门诊药房的规模已经无法再扩大,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对发药流程进行改造,更快速更准确的为患者提供服务。因此,我院引入门诊药房智能配发系统。基于数字医院的智能改造都离不开信息化的配合,如何保证门诊处方在第一时间同步到智能药品配发系统,如何根据药品位置自动分配至标签打印台,怎样合理安排传送轨道才能最快最便捷的将药品运输至正确的发药窗口,如何最快的在窗口药篮中找出当前患者的处方药品,这些都是信息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处方对接

在传统的药品管理过程中,一般是在门诊处方收费之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单纯的将处方自动分配到药房发药窗口。而目前随着智能药房配发系统的上线,HIS系统根据药品类型以及当前窗口的排队长度自动合理分配窗口并将药物处方数据实时同步至瑞驰数据库,并根据药品使用率以及摆放位置自动分配打印窗口,同时在窗口程序中有效的形成未发药处方队列,待药剂人员将空药篮放置在制定位置时,该处方与药篮进行绑定,将药篮号回传至处方并记录,以保证药品调剂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处方上的药品调剂完成并将药品篮筐放置在物流传送带上。

2物流传输

待调配药师在之前分配好的药品调剂区域内将处方调配完后,将药篮放上物流传送带支线,该处方篮筐会根据最初设定好的发药窗口,按路线自动行进至前台发药窗口[1]。在传输过程中,支线的传送带会自动判断与前方主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以免产生拥堵或者碰撞,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已有患者来取药,刷卡时物流带上的药篮灯也将亮起,提醒药剂人员,该药篮正在传送过程中,请稍作等待。这样就排除药篮无法定位,药剂人员重复拿药的情况,见图2。

3患者取药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缴费结束后,需要来到门诊药房进行刷卡取药,相应匹配的篮筐将自动亮灯提醒药师人员,让药师人员避免了在一大堆篮筐中找当前病人的药品的麻烦。门诊药房在改造过程中覆盖RFID网络,并在篮筐中嵌入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gication,RFID)标签,实现病人就诊卡处方与RFID药篮的智能匹配核对,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够自动识别定位,并点亮药篮上的指示灯。药剂人员在发药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核对药品信息以及提示患者用法用量上,而不再将精力放在无意义的寻找药篮当中。

4发药流程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预调配模式中,一般是讲已经调配好的处方在前后台之间的转盘以及药架进行放置,这就需要发药药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力气去寻找患者药篮的同时,还极易出错。智能发药系统作为本院自动化药房系统中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2]。在患实际的取药过程中,前台的药师只要对患者的发票条码进行扫描即可,在完成扫码之后,与之对应的智能药框中的红灯就会出现闪烁,也就是显示此框内的药品就是此患者的药品。在运用智能发药系统的基础上,发药药师能够对相应患者的药品快捷准确地进行寻找,有效的处理找药冶的问题,从而达到药找人的模式。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取药的过程中,主要是也为发药药师对发票条码的扫描,使该处方信息可以借助智能药框控制器发出取药的指令,在智能药框红灯进行闪烁时,患者也就知道该取药品了,这个时候通过语音,呼叫患者确认姓名,同时发药药师根据用药指导进行发药。在对发药后,在显示屏上患者的姓名下方,就会出现智能药框以及本处方信息的解除绑定,同时进入下一张处方调配步骤。

5药品管理

在实际的药品库存管理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的医院药房差不多都是每月对药品展开一次盘点,在传统的盘点模式上,一般是需要运用人力对药架上的所有药品种类展开计数[3]。在通过运用自动化技术后,会相应的在智能定位存储器以及快速发药机中,按照实际的入库量和调配时的出库量对药品进行自动的显示,在借助设定设备的基础上,会在药品的库存下限量对所需要增加的药品库存进行自动提示[4]。在实际的盘点过程中,在自动化设备的显示屏上,会对设备内所有药品的库存量进行直接显示,大大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比如:射频标签作为信息化发展中较为普遍的信息技术之一,现如今,射频技术在商品流通对商品的管理以及商品的跟踪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药品有自己的特殊性,就如一部分毒麻药品以及贵重药品来说,就需要医院进一步强化对这部分药品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对实际的使用以及流通过程、途径进行监测。鉴于此,这就需要医院的门诊药房尝试着运用射频技术有效的管理这类药品,确保每一类特殊药品均具有其唯一对应的射频标签,确保在在射频标签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药品无需对射频标签进行扫描,这就需要借助接收器对相关药品的信息进行扫描。最大程度上运用射频标签中所涉及的电子监管技术对相关药品的出库时间与有关的运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大大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门诊药房智能配发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在自动化信息化的辅助下,大大缩短了门诊药房的拿药发药时间,节省了“药师在路上”的时间,将这一部分工作交给计算机以及传送带来完成,而药师只负责其专业范围之内的核对处方和调剂药品,极大的优化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实现了有“人等药”到“药等人”的信息化转变。该系统不仅仅是一次信息化的升级改造,更是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一次颠覆性变革。基于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利用RFID设备与自动化传输系统,将信息化技术成功的与医疗相结合,顺应患者对医疗机构要求的日趋提高,提高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志杰,蔡吉玮,应苗法,等.基于自动发药机应用的门诊药房工作模式建立及持续质量改进[J].中国药师,2016,19(9):1770-1772.

[2]林岱.自动发药设备在医院药房的使用效果及评价[J].今日药学,2016(10):743-744.

[3]曾疲黄洋扬,陈静仪,等.自动发药系统在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6,13(5):157-157.

人工智能医药篇(4)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改革;构想

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相适应的合格人才。随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显示出人工智能对于弥补当前教育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推动教学现代化和教育发展改革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工程科学与临床医学不断融合,相互进步。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与医学不断的融合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的医学诊疗技术,仪器,大大推进了医学发展。从2013年到2017年,国务院、发改委、FAD连续发文,多次提及医疗走智能化、云化的趋势,为推动智能医疗领域保驾护航。智能与医学的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为培养大量智能医学人才极有必要对智能医学教育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目前医学教育以及医学人才培养状况

智能医学工程是一门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于医学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

智能医学工程的毕业生掌握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对智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家庭自助健康监护三级网络中的医学现象、医学问题和医疗模式有较深入的理解,能熟练地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大数据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疗、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实验教学正是融合型创新人才的最好培养方式。智能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学科间的相互交融更为紧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此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医工结合的专业大部分归属与工科学院下,缺乏必要的临床经验,因而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新技术的应用。

而国内相关人才缺口还非常大,目前,国内仅仅有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培养医工结合人才。但是囿于培养时间与培养模式,他们往往只能针对具体某一方向,并且目前的培养体系还多着重于工学技术的研究,缺乏临床实践。

二、智能+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2.1技术进步对医疗人员的诊疗帮助

以癌症的治疗为例,由于针对癌症药物的研究何药物数量非常巨大,对于普通医生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针对癌症的研究和药物数量非常巨大,具体来说,目前已有800多种药物和疫苗用于治疗癌症。但是,这对于医生来说却有负面的影响,因为有太多种选择可供选择,使得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抗癌药物变的更加困难。同样,精确医学的进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基因规模的知识和推理成为决定癌症和其他复杂疾病的最终瓶颈。今天,许多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学研究员需要数小时的时间来检查一个病人的基因组数据并作出治疗决定。

上述问题在拥有工学、医学双背景的医生手中已经不是问题,通过目前日渐成熟的AI技术,对于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检索,通过可靠的编程手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完备的医疗数据库,帮助医生进行诊疗。据调查,美国微软公司已经研制出帮助医生治疗癌症的人工智能机器,其原理是对于所有关于癌症的论文进行检索,并提出对于病人治疗最有效的参考方案,它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帮助医生找到最有效,最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案,同时提供可视化的研究数据。

2.2智能医学对于新时代医生培养的影响

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可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丰富信息和数据,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人工智能可帮助教师完成繁杂的、需适应各种教学的教学课程、课件等设计,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与教的行为和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正如前面所述例子,智能网络模块化学习平台可使教学摆脱以往对于示教病例的依赖,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可极大地提高医学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会创新教育方式和理念。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中提到当代教育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结合上述人工结合上述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创新作用,下面就人工智能结合医学学教育新模式提出一些构想。

三、交叉医学人才的培养

3.1建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智能医学的研发和临床还存在隔阂,临床医生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无法从实践出发提出人工智能能够解决的方向,而人工智能的产业界热情高涨,却未必能踩准点,所以产业界需要和临床深度沟通融合,才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目前,国内仅仅有生物医学工程、醫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培养医工结合人才。

3.2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想

据悉,目前已经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几所院校开设了智能方向的医学本科教育,旨在弥补上述缺口,相关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为医学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应当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充分进行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训练,具有智能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人工智能医药篇(5)

医保政策出台对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对医疗机构的医保内部审核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医保部门的工作发展到对医保准入标准、诊疗行为规范性、用药合理性等医疗行为和医保病历的审核以及对相关费用的监控。《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2020〕20号)更是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使用医保基金时,应符合政策规定的支付范围,同时要做好服务协议执行、医疗费用监控、医保基金监管等方面的待遇审核及支付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开物价收费标准、患者结算情况等信息。飞检等工作要求加强医保审核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飞行检查工作要求,医院在接受现场检查时要及时提供诊疗活动中的病历、文件、票据等记录资料和监管以及审核管理等相关材料,如实回答飞行检查组的询问。这就要求在日常的医保管理工作中加强医保审核,对违规问题做好自查和及时的整改记录;在检查组发现有异议的数据问题时能积极准确应对,并立即做出解释说明等等。加强医保审核是减少违规的需要在病人次均费用不断增高的趋势下,医保管理部门应一方面把好医保准入关,将医保政策明确规定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公共卫生负担等的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的医药费予以剔除;另一方面要确保诊疗的规范性,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科室医保的运行数据,指导医生熟练掌握医保政策、合理把控住院指征、严格考核范围内的项目占比,进一步优化院内各类医保审核审批流程,杜绝医保违规费用等等现象的出现,并减少医保拒付。

医院医保审核管理面临的问题

医保审核人员业务能力亟待加强医保管理工作的成效对医院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医保管理工作几乎贯穿了医疗服务的全过程,需要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有深层次的掌握。但实际问题是医务人员要面对繁重的临床诊疗工作,想要将医保政策精准地传达到每一位医务人员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大多数患者对医保政策不甚了解,对医保就医流程、报销比例和可报范围等方面缺乏基本的认识。增强医保政策宣传覆盖面,精准执行医保政策等等都是医保管理的迫切任务,需要医保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知识。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医保管理工作涉及领域广泛且政策性强,需要医务、质管、病案、信息、财务和物价等职能科室以及药剂、临床及其相关辅助科室等诸多部门协调配合完成相关工作。但由于各职能部门间协调沟通不足、监管协调不到位等等原因,致使医院在进行医保管理时常存在政策盲点和误区。医保审核不够及时,违规行为自查、整改和监督不到位,最直接的后果是医保拒付问题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智能审核系统事先设定好的系统规则在判断收费频次、金额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但在收费项目是否必要、诊疗是否规范、用药是否合理以及病历书写是否合规等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系统规则评判医保用药的合理性多是通过第一诊断,不能考虑到多诊断的因素和患者实际需要。医院收治的急危重患者的临床用药因系统的局限性,有时会被判定为违反医保限定适应症和限制性条件的违规用药。另外,智能审核平台在抓取数据时因统计口径不一、关键点误差等问题,存在读取出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的情况,需人工对数据进行审核,这也增加了医保管理工作的难度。

如何做好医院医保审核管理

人工智能医药篇(6)

关键词:联想A3000;医嘱执行;WiFi;实时报警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087-03

作者简介:陈祥(1988-),男,江苏泰兴人,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软件。

0 引言

医嘱的及时有效执行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1]。目前的医嘱执行过程通常是医生录入完医嘱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护理室的PC机,然后打印成医嘱单,护士拿着医嘱单到药房取药并按患者姓名将药品存放在护理室的药盒中。当医嘱执行时间到达时,护士取药执行医嘱。在医嘱执行过程中,护士打印医嘱、到药房取药、人工核对药品、医嘱执行时间确定等环节均是由人工操作与核算,这给医嘱执行带来了不确定性。为了减少医嘱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药盒添加微控制单元,使其更加智能化,能自动核对药品和医嘱,当医嘱执行时间到达时发出报警讯号提示护士执行医嘱。同时,该系统设置用户身份验证、授权以及数据传输加密等功能,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2]。该设计有效解决了医嘱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证了医嘱的及时有效执行,对于病人快速康复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 无线通信技术选择与通信设计

在医嘱执行实时自动提醒系统中,医嘱信息的无线传送仅从同一楼层的医生值班室到护士护理室,因此采用短距离无线通信即可。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红外通信技术(IrDA)、蓝牙(Bluetooth)、紫蜂(ZigBee)技术、WiFi技术[3]。由于WiFi技术具有建网成本低、不会覆盖现有装修;覆盖范围广,半径可达100m;传输速度快,最高可达54Mbps;安装设置和接入网络都很方便等优点,因而本文选择WiFi技术。虽然WiFi技术功耗偏大、价格偏高,但随着节能技术的引进和芯片工艺的改进,功耗问题和性价比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4]。

医嘱的及时正确执行是贯彻医生诊断救治的保证,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因此医嘱数据无差错及时传送非常重要。为保证医嘱信息的及时可靠传输,信息传送通道的畅通稳定必不可少。在无线WiFi通信中,Socket套接字是使用端口建立两个IP地址间的进程通信,是支持TCP/IP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操作单元,因此可以将套接字看作不同主机间的应用程序进行双向通信的端点[5],只要通信设施能提供足够的通信能力,就能实现不同IP间的端到端的通信。

Socket通信的执行流程为:启动服务器,创建一个ServerSocket,服务器端程序调用ServerSocket类中的accept()方法监听port端口是否有客户端请求,一旦accept()接收了客户端连接请求,该方法返回一个与该客户端建立了专线连接的Socket对象,不用程序去创建该Socket对象。客户端通过构造函数Socket(String host,int port)构建Socket实例,在构造Socket实例时要知道链接的服务器IP、PORT,通过建立的Socket,获取输出流对象。建立连接的两个Socket以IO流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Java提供了Socket类中的getInputStream()返回Socket的输入流对象,getOutputStream()返回Socket的输出流对象。当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医嘱数据传输完毕,调用Socket类的close()方法关闭Socket。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医嘱执行实时自动提醒系统设计

通常情况下,医嘱是在医生检查病人情况后根据病情和治病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下达的医学指令。医生将医嘱直接书写在医嘱本上或者计算机内。医生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执行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执行人姓名。

根据上述医嘱执行流程,医嘱执行实时自动提醒。系统由医生值班室内的医嘱数据管理系统和护理室内的医嘱执行提醒系统(智能终端)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通过WiFi无线网络相连接[5]。医嘱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医生对病患医嘱数据进行录入、管理、推送;智能终端通过WiFi模块接收来自医生值班室的医嘱数据,实时监控医嘱执行时间,当医嘱执行时间到达时启动报警装置。

2.1 医嘱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医嘱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医嘱信息的编辑、管理、推送等功能。医生可以通过该系统编辑医嘱信息并且能够向护理室发送医嘱数据,系统的医嘱编辑栏内可以观察医嘱信息执行情况。应有效统计出医嘱信息完成情况,当医嘱执行出错时,明确责任。患者编辑栏有助于医生管理病患信息,在编辑医嘱信息时可直接选择对应的病患,方便医生输入,减少医嘱出错率[5]。医生信息、科室信息、药物信息都在系统中实现初始化,编辑医嘱需要用到相关信息时直接勾选,提高了医嘱的输入速度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2 智能终端设计

智能终端是整个医嘱执行实时自动提醒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基于ANDROID 4.3操作系统开发,通过WiFi接收医嘱数据,并从内存中读取WiFi接收的医嘱数据,然后对读取的医嘱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并实时监控执行时间,当执行时间到达时发出报警讯号。智能终端主要包括3大模块,如图3所示,使用较为经典的MVC架构进行开发。

待执行医嘱模块主要包括医嘱数据的接收、存储、显示、定时提醒、医嘱详情查看等。医嘱数据接收是通过WiFi接收医嘱数据管理系统推送的医嘱信息,然后将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同时将医嘱信息显示到待执行医嘱一栏并设置定时任务,启动监听程序,当执行时间到达时,启动报警系统。已执行医嘱模块用于显示执行完成的医嘱信息,便于护理人员查看执行完成的医嘱信息。“关于我们”模块包括开发者简介、联系方式、版本检测、帮助信息等。智能终端功能流程如图4所示。

当医嘱信息执行时间到达时,智能终端报警提示护士执行医嘱,因此需要智能终端提供定时功能。通常情况下,安卓开发中定时运行任务常用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方法用 Timer(定时器),另一种是用AlarmManager(全局定时器)。由于Timer 需要用 WakeLock 让CPU保持唤醒状态,这样会大量消耗智能终端电量,大大缩短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因而这种方式不符合要求。AlarmManager是安卓封装的用于管理 RTC 的模块。RTC (Real Time Clock) 是一个独立的硬件时钟,可以在CPU休眠时正常运行,在预设时间到达时,通过中断唤醒 CPU。这意味着使用AlarmManager来设置定时提醒任务,CPU可以正常休眠,只在需要运行任务时醒来很短的一段时间。

2.3 数据库设计

Android提供了5种数据存储方式,分别为SharedPreferences类存储、文件存储、SQLite数据库存储、ContentProvider 存储、网络存储[7]。考虑到SQLite健壮性强,并且它还是一款轻型的数据库,具有资源占用少、性能良好、支持事务性等特点[8],因而用SQLite数据库存储医嘱数据最佳。智能终端需要构建一套与医嘱数据管理系统完全相同的数据库,所以SQLite中数据库表的各字段与医嘱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数据库表一致。在智能终端建立数据库是为了方便数据读写,在读取数据时不需要每次都从服务端读取数据,减少了系统开销和耗时操作,提升了系统性能。

数据库由17张关系型数据表组成,分别为医嘱信息表、医嘱种类信息表、患者信息表、医生信息表等、分别用于存储医嘱详细信息、医嘱种类信息、患者信息、医生信息等。医生给病患看病并确定患者的医嘱信息,一个医生对应多位病人,这是一对多的关系;而每位病患只有一份病历,所以病历与病患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不同的病患可能共有一个医生,故病历与医生之间是多对一的对应关系;科别与护士、科别与医生都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每个病患对应多条医嘱信息,所以病患与医嘱之间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医嘱和饮食、检查治疗、护理常规、护理级别、卧位、用药之间都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用药与给药途径、药品之间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根据以上所述,可以构建如图5所示的关系图。

2.4 测试结果

启动药品盒中的智能终端,将服务器端医嘱数据管理系统部署到一台计算机的Tomcat 服务器软件上,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域进行医嘱数据发送、查看及定时任务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运行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

3 结语

本文系统利用WiFi网络实现了PC和智能药盒的互联。医生可以通过医嘱数据管理系统直接向护理室推送医嘱信息,同时护理室内的智能终端可实现对医嘱数据的接收、存储、排序、监控报警,并提醒护理人员定时执行医嘱信息,保证了医嘱的及时有效执行,提高了医护质量和医院整体服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茅建华,郑宜平,吴占敖,等.基于蓝牙技术的医嘱执行自动提醒及管理系统[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78-79.

[2] 王会华,王永坚,李昆鹏.基于WiFi的船舶机舱综合信息系统[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3):198-201.

[3] 张和平.浅析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J].天津科技,2012(3):53-54.

[4] 肖宛昂,苏高民,陆廷,等.一种由WiFi智能插座构成的智能家居[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5):46-48.

[5] 袁修宾,茅建华,吴占敖.基于WiFi技术的实时提醒系统的设计[J].无线通信技术,2014,23(2):34-37.

[6] WANG HONG-JIN,YANG SHI,ZHAO DAN.Automatic reminder system of medical orders based on Bluetooth[C].Wuhan:WICOM2011,2011:2917-2920.

人工智能医药篇(7)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 建设内容

数字化医院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它把最先进的IT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充分应用于医院临床诊断和管理业务,通过医疗信息由实体化向数字化转变,深刻变革了医院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

一、数字化医院概述

1.数字化医院的定义

数字化医院可以从物理层面和信息层面两个方面来定义,即在物理层面上应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和医院空间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在信息层面上应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医疗过程的信息采集、保存、传输和处理,并通过临床数据仓库对医院所有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和应用,以利于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2.数字化医院的基本框架

一般来说,数字化医院包含两大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建筑智能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每一系统有包含多个子系统。医院在子系统的建设中,从自身条件出发,取舍各异,不尽相同。

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2002版)将医院信息系统划分为五部分: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部接口部分。临床诊疗部分包括: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临床检验系统、输血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手术室麻醉系统等。药品管理部分包括:药库、药房及发药管理,合理用药的各种审核及用药咨询与服务。经济管理部分包括:门急诊挂号,门急诊划价收费,住院患者入、出、转,住院收费、物资、设备、财务与经济核算等。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包括:病案管理、医疗统计、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患者咨询服务等。外部接口部分:提供HIS与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系统、远程医疗咨询系统等的接口。

医院楼宇智能化系统(BAS)是以医疗服务和楼宇设备监控为主线,智能化应用系统为支撑,建立的医用综合信息集成系统、楼宇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可分为基础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综合管网系统,机房工程系统,无线覆盖系统)、基础应用型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门禁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背景音乐、应急广播系统,LED信息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业务应用型系统(排队叫号显示系统,临床呼叫系统,手术示教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婴儿防盗系统,ICU病房探视系统)及集成应用型系统(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四大系统。

数字化医院系统布局框图(包含部分子系统)如下图示。

二、数字化医院建设热点

1.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手机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高清、无线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救护车上的医疗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以随时请大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医疗信息平台,可以用短信、网页、呼叫中心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上医讯、预约挂号等服务……

目前在医疗行业采用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可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无线语音、网络呼叫、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等。可以说,病人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账,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

2.无线临床信息系统

在HIS全面实施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住院医生站系统、住院护士站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可逐步引入无线临床信息系统。

无线临床信息系统基于HIS、物联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而建立的辅助临床工作的信息系统,目前的主要应用有移动医生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无线输液系统、无线心电系统等。医护人员利用手持无线设备,如PDA或智能手机等,可在患者床边采集和录入生命体征数据、护理信息;查询患者医疗信息,录入医嘱;在床边或输液厅核对患者身份、执行用药医嘱、跟踪记录医嘱执行状况;实现护理监控等。

对于目前未实施无线临床信息系统的医院,其医院信息系统在临床的应用仅延伸到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而借助于无线网络技术、RFID技术等建立的移动医、护工作站,可将医院信息系统延伸到病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健康物联网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和健康行业中的应用是健康物联网。健康物联网是通过健康传感装置智能采集人体的生理和运动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前端智能),经过传输网络,将健康信息送达信息决策中心存储,并对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后端智能),最终实现一条龙健康服务(健康提示、报警和紧急救援等)的智能网络。

当一位病人在外病情突发时,随身穿戴的健康传感器发现采集的生理信息异常,经过简单的分析(前端智能),发现情况紧急、需要抢救,携带的监护系统在发出报警的同时,通过3G网络将求救信息发送到紧急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云计算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并智能决策,启动服务决策。服务中心通知救护中心抢救,并将病情和抢救方案同步传输。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可确定病人的位置,并确定最佳行驶路线。健康物联网将提供及时而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4.电子病历标准化

电子病历标准化,一方面医疗机构之间的检验结果报告共享,即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检验报告的互认,以减少患者的重复检查,这与目前国家倡导的医疗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能是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Patient Referral),即当一个患者从一个社区医疗机构转到一个医院(或者相反的情况)的时候,两者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

三、数字化医院建设中需把握的问题

1.整体规划。医院全面数字化是一个庞大、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无论从战略上或从战术上,从硬件上或从软件上都必须先进行整体地调研和规划,才能为后续的建设指明道路和打下基础。

2.全面集成。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是医院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它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提供所有的产品,必须对不同厂商的产品以及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充分集成,才能构成一个完整而丰富的数字化医院体系。

3.分步实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分成多个阶段来完成,以保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控性。因此我们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将整个过程科学划分为多个实施阶段,逐步完成数字化医院各项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