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0 16:17:23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篇(1)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人工智能促使实体生产和产品需求协同匹配与精准对接。人工智能技术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就是能够让消费者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化。人工智能算法能洞察消费者的每一个需求特征,针对其消费意愿,能够做出迅速的精准匹配,让消费者通过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最终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人工智能对于生产端也是革命性的突破。作为在企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新技术,人工智能能够对产品生产、供应链以及其他资源关系更有效地进行配置,进而实现产品创新、制造工艺创新和模式创新。人工智能也是我国实体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新要素,它将直接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进一步促进柔性生产、绿色生产、智能生产和全球生产,进而提升行业与国家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整个实体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人工智能发展的本质就是实体经济与智能技术深入融合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在落地的同时,实际上本身就是实体经济通过智能技术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它所延伸的许多智能应用,都是能够依附在制造产业上来实施并实现的。比如说人工智能所衍生出的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教育等综合服务功能,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传统制造业产品作为载体来进行展示。这些产品制造融入智能技术之后,实际上就是一个实体经济制造业与人工智能更充分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产业等级的过程。因此,人工智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实体经济制造业的全方位发展。未来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特点,通过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路径和方法,可以实施更加个性化和异质性的区域与产业规划,进而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实体经济形态。

“AI+”为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融合提供模式支撑

人工智能是实体经济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进而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创新的耦合效应达到最大化。通过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各产业的融合,将全面形成“AI+”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将辐射整个国民经济。具体来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智能全方位制造,可以提升实体经济制造的生产效率。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改变生产方式,通过生产和组织模式的变革,获得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比如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制造业企业的设计、生产、制造等全方位环节实现智能化、规模化,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及运营效率。当前人工智能也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种集合技术组合与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开始出现深度融合的状态,同时也改变了不同领域的商业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能量。例如在医疗教育行业,人工智能在提高医疗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家居行业,人工智能实现了传统家电智能化,同时围绕家庭安全、健康医疗、智慧娱乐、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领域实现智能产品的互联互通;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能够很好地预测农产品的需求,提升农产品整体的生产效率,确保农产品品质的安全以及能够建立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可见,“AI+实体经济”的产业模式将在未来产生诸多深远的影响。因此,智能产业发展是人工智能融合实体经济的主要方式,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广泛的实体经济与智能产业相关联的产业结合。作为基础支撑,把握好“AI+实体经济”的产业模式创新,是实体经济与智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

5G技术为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5G技术具有弥补人工智能短板、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功能。通过5G网络大宽带高频率、大规模无线阵列、低时延超大规模连接等标志性特征,将带动高功率器件、高速AD/DA、高速光模块、先进工艺节点的高速处理芯片、先进封装技术高端板材等专业技术领域的兴起。与人工智能以及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相适应,5G技术具备了智能化的自感知和自调整能力,并且高度的灵活性和绿色节能也是5G网络必不可少的重要特性,这些优势都将支撑人工智能朝更加深化和广阔的方向发展。5G技术将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带来超越时空限制的基础性辅助。例如在医疗行业,若能实现5G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将大大缩减医疗诊治的时间并提高探索重大疫病诊断的效率,带来更高效的智能健康医疗。5G网络较低的延时性能够满足远程呈现、远程手术的要求,2019年1月中国一名外科医生应用5G技术操控48公里外偏远地区的机械臂进行手术,成为全球首例应用5G技术的远程外科手术。因此,借助5G强大的网络,人工智能自身将产生较强的处理和在线自我循环的能力,从智能设备工业到飞机检查、维护、维修,这些工作环节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通过优化工厂内部的质量检查,从而有效优化制造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大大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对5G技术进行可行性、标准化产品的探索,5G技术将开辟更多新的应用领域。因此,要充分发挥5G时代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让5G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

0.引言

有学者专家认为,当今的是继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的时代,这次革命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智能化的实质是在信息化的原有基础上,实现产品、管理、技术等的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智能化的脚步也逐渐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得到应用,与此同时也揭示了机械工程的发展方向。机械工程的智能化是我国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对其发展思路和对策的研究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示意义的。

1.智能系统的概念

所谓的智能系统是指具有(或者部分具有)人类智能或者能模拟(或者部分模拟)人类智能的体系,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一是人类自身的人脑系统,这是特殊的智能系统;二是人类通过智能来参与的活动系统,如金融系统、体育系统、保险系统等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是人与机械共同协作的人机系统;四是模拟或者部分模拟人类智能的机械系统,如智能机器人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图象处理系统、能计算机系统等

上诉的四种系统还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人本系统”,其包括了上文中的前两种系统,是指人类本身的系统;二是“人为系统”,其包括了上文中的后两种系统,是人类为了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系统。“人本系统”是当今生命科学、认知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人为系统”则是工程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当然,通常在进行“人本系统”的研究时,要借助“人为系统”来辅助。

在智能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能只从智能化的意义上来要求,这是不利于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也不能单单从纯科学角度来进行思考,人工智能是无法完全复制人脑的工作思维能力。我们在进行智能系统的构建时,要积极保证该系统在工程科学角度上能从结果和功能上实现人脑的部分职能,不需要求实现途径与人脑智能实现的途径一致。从这些角度来看,只要符合下面要求,我们就可以称为智能系统:

联想记忆;多信息感知与融合;知识表达、获取、存储以及处理;自治控制,即自学习、自相似、自组织、自适应、自维护;容错

以上的是目前智能系统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级形态智能系统还会产生理性和情感方面的要求,这就涉及到了智能化的最高形态――智能生命。

2.智能技术和认知科学是未来的中心科学技术

知识经济是近些年的社会的主题之一,当今社会通常把知识经济称为新经济,其是指智力资源的配置、占有,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主要因素的经济时代。换而言之,未来的经济本质就是智力经济[2]。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科学的发展方向,新经济对知识、智力有着极大的需求,这给当今的经济部门的智能化以及科学技术部门的智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当今科学技术部门和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智能化的研究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时代的不同,其相关的中心科学技术也是不一样的,在21初期信息科学技术是其中心科学技术,在其后的中心科学技术将是以智能技术和认知科学技术。在这个大前提下,加强对智能技术和认知科学技术的研究,积极进行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可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的繁荣昌盛。

3.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3.1.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再停留于物质生活上,转而开始向教育、体育、医疗、科技、艺术、文化等精神生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是现有的衣食住行的物质方面,也越来越多的加入了相关的精神因素。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考虑自身精神需求,也就是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考虑智力方面的因素。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们的相互协作上,人们的协作活动体现在智力信息的交流和共通的合作上的,这就表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就必然要积极促进信息智力的交流与发展。

3.2.信息化、网络化的本质就是智能化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智能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建立智能网络体系;现代通信设备发展是建立智能通信设备体系;现代的家用电器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在其余医疗、网络教育、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等等方面都是以智能化为根本发展方向,简而言之,信息化、网络化的本质就是智能化。

3.3.网络化、信息化是通过智能化来得以实现的

现代信息技术中广泛的应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这些都智能化的体现。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历史只有短短的半个世纪,取得的成果却是极其惊人,但是,对人类认知和智能机制的理解一直是困扰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枷锁,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近些年来,所有的人类研究机构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都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但是这更说明了人工智能对将来社会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技术中的广泛使用,将很大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发展,与此同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极大作用。

4.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对策

4.1.智能化产品是未来机械企业产品的发展方向

我国当前的机械工程企业需要积极的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传统的观念认为机械工程企业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之一,这种观念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极其落后的,严重制约着机械工程企业的发展壮大。机械工程企业不但可以进行生产资料需求的满足,还可以进行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我国机械工程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时,不论是进行生产资料的产品生产还是消费品的生产,都应该将包含智能信息技术的机电产品放在优先位置。比如在进行加工设备的选择时,要优先考虑包含智能信息技术的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进行消费品的生产时,可以优先选择机器人宠物。智能化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索尼公司致力于娱乐机器人的开发,旗下的一款娱乐机器狗――“爱宝”在世界范围内广为销售,为索尼公司带来了海量的经济效益。

4.2.机械工程企业的管理过程要向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管理是当今机械工程管理的重要思路,对机械工程企业的管理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使得原有的交叉式、多层次管理方式转变成了阶梯模式的管理方式;使得原有的人力管理为主成为微机管理。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来进行机械工程企业的生产、销售等活动的检测,并积极跟进检测结果来进行修正,保证了企业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保证了管理信息的透明度,还极大的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管理的负面影响[3]。

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了当今社会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模式的不断推广,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工程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检测,保证了决策的有效性,有利于规避存在的风险,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3.机械工程企业的设备要向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在机械设备中广为体现,机械设备都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智能化的进程,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的智能化使得设备的参数可以及时有效的反馈到工作人员身边,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行,一旦出现故障,智能化系统可以进行警示并且做出相关的停机、断电反应,保证了设备以及生产安全。

4.4.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智能化是实现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机械设备智能化的基础保障。科学技术智能化在当今的机械工程生产过程中广为应用,如微显微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导航技术等。

机械工程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其相关的产品、生产设备、生产技术要求也不一致,其相关的智能化发展模式、发展目的也不一致,这意味着不同领域的机械工程生产需求的智能化也是不一样的。在进行科学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时,要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领域特点,适当的进行技术、设备的选用,保证智能化生产的有效性,保证机械工程智能化的顺利进行。

5.结语

智能化是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在机械工程行业中加强智能化发展,需要我们从生产产品、管理、机械设备、科学技术的智能化入手,积极根据行业领域特点进行合理的智能化技术的选择,保证智能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孟玄.论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

[2]赵志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3]隋晓堂.关于机械加工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机械工程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机械工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起了破坏作用。而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优胜劣汰,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国机械工程要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认识到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将智能化技术逐渐深入到工程生产的各个方面,从而保障机械工程的生产效率。

1.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意义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智能化技术很重要。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工业的发展,使得在人力上、物力上、财力上的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机械工程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机械工程工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及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化在机械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机械工程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经济效益低下,为了改变这些状况,在市场环境中长远生存下去,利用智能化技术已经迫在眉睫了。在机械工程中,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作业,在机械设备上实现智能化自我检修,防止出现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给电气工程事业带来经济效益。

2.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机械工程智能化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产物,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我国工业上也已经广泛的使用。近年来,机械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机械工程智能化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机械工程中利用智能技术已是时之所趋[1]。目前机械工程智能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不断扩大,人们在信息的处理、农业灌溉、电气工程、电子行业以及企业管理中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作业,有效的改善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机械工程智能化不仅为企业的控制系统带来了稳定性,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方便了人民群众,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机械工程智能在其应用上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及,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可视化的科学计算,使得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智能化技术在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应用中自我更新,朝着高速化、集成化、网络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活动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各大工业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智能化也将成为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3.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

3.1智能化管理

在机械工程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对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管理水平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这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国机械工程生产过程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2]。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机械工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凭证就是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在于企业的管理上面,机械工程智能化管理,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为人管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3.2智能化生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当前机械工程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积极的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机械工程的智能化生产[3]。在我国当前机械工程企业当中,传统的生产观念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落后就要挨打。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机械工程企业当中,智能化生产必将成为机械工程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3智能化故障监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在机械设备中广为体现,机械设备都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在机械工程企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为了更好的保障机械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智能化技术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4]。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智能化的进程,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的智能化使得设备的参数可以及时有效的反馈到工作人员身边,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行,一旦出现故障, 智能化系统可以进行警示并且做出相关的停机、断电反应,保证了设备以及生产安全。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智能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在机械工程行业中,机械工程企业必须认识到智能化的重要性,加强智能化发展,从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以及智能化故障检测等方面入手,积极根据行业领域特点进行合理的智能化技术的选择,保证智能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孟玄.论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

[2]赵志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3]隋晓堂.关于机械加工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4],杨金勇.浅谈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作者简介: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篇(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其中明确要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信息技术正在为实体经济赋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融合渗透,驱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数字经济蓬勃兴起,这些都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3月11日上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详细介绍了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情况。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有关方面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重大工程带动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当前,只有把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摆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突出位置,聚焦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

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制定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和标准体系框架,开展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行业应用示范,支持建设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信息物理系统、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验证平台和试验床,出台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评估方法,加快组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工业互联网要稳扎稳打

新兴信息技术既构成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为实体经济创造产值,也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创造出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促进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当前,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的基础设施、新的应用模式与新兴业态,已经迅速成为主要工业化国家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寻求经济新增长点的共同选择。

人人都在谈工业互联网,但工业互联网真的那么美好,那么容易实现吗?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认为,现在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欧美和全世界制造业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国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所以无论国家部委还是各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将工业互联网,或是类似的理念付诸到中国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中去。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积极组织行业实践,总结有关经验和先进做法,建立试点示范。面对当下我国重要而急迫的制造业改革任务,郭为指出,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的大量具体环节,需要我们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攻关,不能单纯炒作概念,一定要扎扎实地实践,长期研究,长期指导,长期跟踪。工业互联网是现在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要力争在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不掉队,不落后,还要走在前列。

郭为认为,在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数控系统、MES和ERP等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工业云平台和网络通信等各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方面,需要有先进经验和实践,还需要将这些经验做法进行推广。比较合适的方式是依据先进做法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今后全行业、大规模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做好准备,打好基础。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都是显而易见的,切不可盲目夸大、急于求成,要培养和保护好人才。无论是现在已经在企业中工作的人才,还是正在引进的跨行业或海外人才等,都需要长期地、持续地保障他们的工作机会和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更多的后续梯队。

虚、实经济结合实现共生共赢

谈到智能制造的话题,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认为,中国智能制造应具备自己的特色。例如海尔提出的“人单合一”模式。周云杰介绍到,这种模式核心的作用就是通过建立诚信的生态体系和资源共享平台,把供给侧和需求侧融合在一个生态组织内,这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的二元分离状态。

在推行“人单合一”的过程中,必须以互通互联的智能制造能力为根基。周云杰提出的建议是:明确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作为我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方向,建造符合国情、适合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平台。

此外,周云杰还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且复杂。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预言大师凯文・凯利曾经预测,未来最大的电商仍有可能是实体店。虚拟经济(电商)和实体经济(实体店)的融合是大趋势,未来真正能发展起来的形式是线上和线下一体化。

周云杰指出,作为实现“中国智造”的主体,企业除了要坚持品牌之路,还要注意不要把自己做成一个封闭的企业。企业要联合整个上下游的资源,形成一个共生共赢的生态系统。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并非是谁要颠覆谁,谁能颠覆谁,关键看它们分别可以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无论是互联网消费,还是线下体验,消费者会非常理性地去选择。

我国提出实施《中国制造 2025》战略,出台《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各地方政府也推出相关支持政策,配合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些战略落地方面仍有差距。

为此,孙丕恕建议国家通过智能制造专项和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对产业化程度弱的工业软件加大支持和投入,在短期内集中突破核心技术;加大对成熟工业软件的推广,并在军工、航天等关键领域实施国产化替代。另外,他还建议国家建立制造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由IT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国内高校、制造企业及工业软件企业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突破工业软件的互联互通问题,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智能制造样板。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发达国家都有一批IT骨干企业支撑智能制造。为此,孙丕恕建议国家建立制造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由IT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国内高校、制造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解决工业软件的互联互通问题,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智能制造样板。

为此,他建议国家先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世界级IT龙头企业,形成在研发设计、专业服务、系统集成、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为智能制造提供从咨询、规划、实施、软件、平台到硬件的一体化能力,以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

企业互联网社会化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词在两会上出现汇频率较高。

“一个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要用数据说话。”擎天科技董事长辛颖梅对信息化助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用数据分析出怎样提高一个城市的公共安全感,利用互联网平台聚合公众,让公众参与到构建自己的平安家园中去。

在今年的“两会”上,辛颖梅的关注点是:提升生态文明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实现信息化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她希望能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物联网的实时监测、大数据的洞察分析、多媒体的直观展示等信息化手段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撑,促使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向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迈进。

此外,政府还需要建设更加有效便利的公众交互平台。由于基层数据的共享利用效率较低,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享受不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为此,她希望能加快建设生态大数据中心,特别是打通数据汇聚的通道,尽可能消除已有的信息孤岛,实现生态文明各领域相关业务数据从采集、处理、汇总、到交换共享的全流程管理,这样才有可能算清生态一本账,也能算好长远账。

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推动全球经济向数字经济方向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的经济模式,正成为全球各国竞争的新焦点。

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中,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大力度地融合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各级政府和社会机构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进步。

云模式的企业服务平台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营销、制造、研发、客服、金融、商事、财税、人力、法务、办公等,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运营的新模式。用友网络董事长王文京认为,构建和运营好云模式的企业服务平台能够快速、规模化地帮助我国大、中、小微企业改进经营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王文京表示,云模式既能够支持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商业创新,又能够升级企业运营管理。汇聚到企业服务云平台上的各行各业企业的实际经营数据也是各级政府实时监测、分析、调控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云模式的企业服务平台的建立和运营主体必须是市场化的企业,应由专业化的公司来构建和运营,以市场化的方式向企业提供服务。

人工智能融入智慧城市建设

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许今年对任何一个行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典型代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学习顶尖专家知识和行业大数据,达到一流专家水平,从而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专业人士。未来 5 到 10 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可以进入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几乎所有行业,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

刘庆峰还提出以下九条具体建议:一是设立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源头技术创新;二是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三是推动行业数据开放与共享,制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和测试方法;四是建立“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课程和社会培训体系;五是制定“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支撑和法律体系;六是设立部级软课题,进行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研究和伦理引导;七是制定“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人才引进计划;八是建议加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产业资源整合;九是设立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示范区,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我国制造业转型需要依靠两项信息技术来实现:智能技术和工业技术。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指出,人工智能技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呈现出跨媒体、群体性、自主化、人机融合的新特征。我国一些企业已经在搜索引擎、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智能控制等领域率先推出了一批创新成果。一些研究机构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感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徐晓兰带来的提案是关于重视和发展人工智能。她的提案其实并不是针对人工智能本身,而是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促进我国智能制造新旧动能的转换,如何及早研究和应对未来智能社会的到来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和治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自主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平台等,但是这些产品会遇到适配问题。对技术和产业发展来说,应创造机制和挖掘动力推动终端企业敢于应用这些自主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智能制造规划的实施是我们要好好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通^应用,企业才能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用、从用到好的四个阶段发展。”她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涵盖面很广,需要很多新的技术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表示,人工智能将引导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发展,对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都是利好。

人工智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潘云鹤表示,类人机器人是以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现在,对机械装备进行智能化升级,要比类人机器人产生的效用更大。所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是自主的智能系统。目前中国企业还没有达到工业4.0的水平,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除了智能制造,还有很多其他领域。潘云鹤表示,在智能城市、智能经济、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领域,人工智能都能渗透进去,特别是智能城市。现在我国政府在做经济调控、城市规划和布局时都需要有前瞻性的信息供参考。政府各种精确调控都需要依靠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在国家布局方面,潘云鹤建议,应该与重大需求和已积累的发展成果相结合。地方政府要了解自身发展的方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地方发展。潘云鹤认为,智能城市应是最先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的领域。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推动芯片制造、集成电路的发展,带动其他更多产业发展。

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对显示技术有自己的见解。他表示,2010年前,我国平板显示制造市占率不到全球的5%,2011年,京东方在合肥量产我国第一条6代TFT―LCD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高世代生产线的封锁。近几年我国大陆面板企业成长迅速,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

现在,显示技术向AM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演进,技术和产品迭代的机遇和挑战来临。欧阳钟灿认为,在大尺寸AMOLED的研发上,我国与韩国处在同一起跑线。显示产业符合信息革命的特点,技术含量高,应用广泛,在信息技术中起到很大作用。手机、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都需要平板显示。平板显示对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有重要作用。

目前行业的瓶颈在于AMOLED新型显示技术还不够成熟。AMOLED发展走向分为中小尺寸和大尺寸两个方向。中小尺寸AMOLED主要用于手机,大尺寸的主要用于电视。中小尺寸的AMOLED市场前景更加明朗。

除了显示屏外,我国在虚拟现实和增强虚拟现实领域也有可喜的进步。我国政府对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支持较早,也出现了一批很好的成果。例如浙江大学在毛发、流体等复杂图形渲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增强现实透视眼镜在不少指标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虚拟现实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家大型活动(北京奥运会等)等领域。我国还出现了一批主营虚拟现实技术或产品的上市公司,如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等。

对于企业来说,进入这个行业面对的挑战很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认为,小企业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不行的。大企业,例如联想、阿里、华为、中兴等都进入了这个领域,他们的投资有比较清晰的战略布局。虽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大面积推广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浸没式头盔容易产生眩晕感,增强现实的透视眼镜不够轻便,电池续航能力不足,交互体验不好等。但是,随着上述这些大型企业持续增加投入,进行开发研究,上述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够得到完满解决。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实行差异化发展,很多地方政府支持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热情很高,但要避免重复投资,要有侧重点地发展,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可以扶持当地企业重点发展硬件,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可以支持当地企业重点发展软件,其他一些地方政府可以支持企业将重点放在应用方面。

掌握核心技术

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在“两会”期间提交了题为《关于对半导体显示/芯片产业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议》。他指出,半导体芯片和半导体显示产业是提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础,建议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

李东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一支蓬勃崛起的力量,正在从跟随者变成领先者。但是中国企业进入电子信息核心基础领域比较晚,目前还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他认为,企业是工业项目投资的主体,企业应承担主要的责任。由于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投资大、见效慢、折旧费用高,希望政府在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上应给予充足支持,给企业带来很实在的帮助,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支持。

除了半导体行业,中国还需要在其他领域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和话语权,通信行业尤为如此。

5G时代是什么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憧憬。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始终如一地认为,中国需要掌握5G核心技术。中国3G的TD-SCDMA成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4G的TD-LTE成为全球两大4G标准之一,这些事件使中国在全球通信市场的专利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甚至成为标准的主导者之一,迅速增强了中国通信产业的综合实力。

在推进5G商用化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支持产业界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协同开展5G研发和国际合作,与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谈到物联网就不得不提到窄带物联网(NB―IoT)。廖仁斌表示,NB―IoT的特点是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这个低功耗是现在手机移动通信不可比拟的,NB―IoT终端不用的时候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同时又能长时间连接网络。

中国电信在NB―IoT上已展开布局。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将会完成全网覆盖800MHz频段,并同步升级支持NB―IoT。该频段主要用来建设800MHzLTE网络和800MHz的NB―IoT网络。800MHz及以下频段具备功耗低、覆盖强、穿透力强等优势,能够满足NB-IoT网络的需求。他呼吁国家加大力度支持电信企业对800MHz及以下频段网络的建设工作,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允许共享经济在发展中试错

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共享经济也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近两年,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解决了交通的最后一公里,也把我们这个传统自行车大国里自行车的功效发挥到极致。现在资本介入后,这个市场从表象上看有一点乱,有人开始提出怀疑。

但竞争的时候会出现杂乱无序的情况,例如投放量、投放区域能否合理安排等问题。与此同时,车子从十几万辆到几十万辆投下去之后,如果没有合理调配,在一个地方堆积又对当地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极大挑战。

针对这些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政府该怎么办?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表示:“一是政府要介入,介入不是管制,是根据竞争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尖锐矛盾,与企业充分沟通,共同研究找出办法,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疏解存在的问题。二是政府要守住安全有序的底。政府要提醒运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此外,政府还要要求企业在运营的同时保证城市交通和城市管理的基本有序,要求企业加强对大数据的研究和分析,计算出车辆在一个地方投放的数量是否合理。而政府则要尽可能提供合理的资源,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共享单车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篇(5)

[主题词]经济危机 集聚效应 民间智库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动荡席卷全球,经济滑坡、企业重组、产业升级、消费萎缩、人才流动、教育革新,中国依托强势的宏观政策和调控能力,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世界产生了对“中国模式”的热议,作为第三方力量的民间智库如何应对和有所作为,民间智库应该拥有立言献策的话语权,建设高水平的民间智库成为当下课题。

一、经济危机对三大因素的影响产生传导效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和与之对应的经济周期概括为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二战以来的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 ,是指一个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期货交割、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危机本身就是虚拟经济领域里的经济危机,并能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现代社会,经济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为前奏,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都会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美国社会高唱“民主自由”、市场经济,美国不乏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似乎代表了最新经济理论的前沿,然而总是违背不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规律,经济周期周而复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调整发展的态势,但仍然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规律,经济周期相当明显。下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对照表(表1):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或者说世界经济周期是基本同步的,尤其是上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IFM、BEA等

纪90年代以来更为明显,因为开放意味着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以来,中国经济受美国和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日趋明显。但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同中存异,中国是高位增长中的波动,美国是低位增长中的波动,我国“‘山高谷深’、‘树高影长’的传统经济波动现象得到克服,周期波动的‘软扩张、高位势、长平台’特征更加明显。”。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调整政策、制订措施,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本国本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美国失业率大幅攀升,实体经济陷入衰退…二战之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大的调整,美国将可能会逐渐丧失其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对中国而言恰恰是一个战略机会,利用好这个机会,不但能有效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保持并进一步扩大低成本竞争优势,还能推动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适时调整,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现已显现,殃及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急速下滑。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损失较小,但是间接影响不可小视。

全球智库早已形成共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金融危机延伸之下的经济危机中,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萎缩,银行“惜贷”,国内流动性严重不足。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我国从以往的“反通胀”到“保增长”政策突变,正在考验着政府宏观经济驾驭和调控的应变能力。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出口飞速下降,其作用开始削弱,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美国国内的消费规模扩张势头受到抑制,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快了美元的贬值速度,加速了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海外产品出口形成挑战,经济摩擦不断增多和升级,加大了经济调控的风险和成本。扩大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已成为政府和民间智库统一的经济调整口径,但仅依靠个体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有些绵薄无力。“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来看,与世界各国的水平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投资率明显偏高。从1984年至2005年的21年间,中国的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幅度极为显著,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成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最低点。”危机对投资、出口、消费的传导效应,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全世界最富有的20%人口与最贫穷的20%人口之间的收入,扩大到近80:1,最富有的20%人控制着一半以上的财富,而最贫穷的20%人仅拥有4.5%的财富。”

二、人才与资本的相互追逐中产生了集聚效应

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导致生产萎缩,失业人口剧增,收入骤减,消费纷纷紧缩,引发行业精英纷纷到海外寻觅机会,出现了人才追逐资本的现象。投资、出口、消费的目的是推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人,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人才流动与经济发展相伴相随,哪里的经济发展快速,哪里就是人才流动的目的地。人才的聚集又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的需求,推动了区域内人才聚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走入电气时代,美洲大陆独领,全球人才向美国聚集促成其经济的飞跃;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工程、遗传工程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主导的是高科技技术人才。号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绿色工业”“低碳经济”,再次引导着全球高科技人才的流动和走向。“科技主导和引领经济发展规律已上升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推动着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拓展了人们交往和职业流动的空间,人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进行发明创造,科技成果只有在人的操纵下才会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素质越高,发明创造能力越强,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和开发利用的过程,资料表明:在美国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中,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科技人员的贡献率达到了16.8%,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在资本积聚与人才积聚的相互作用下,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实现了良性循环,使人才流动上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并进而加剧人才流动的非均衡性和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评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华尔街金融业已有3.4万多名员‘下岗’,未来还将裁员,次贷危机是中国吸引美国高端人才的最佳时机。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是西方世界巨大的人才来源,现在中国正成为人才‘磁石’,吸引着不同肤色的人来华就业,而美国次贷危机恰恰创造中国留学人员的回归契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这种流动正在呈现向人才流入的转变。华尔街人才来华就业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将为中国本土金融机构带来海外知名投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手段,缓解了在华跨国企业的人才短缺问题。受经济持续衰退的压力,2008年美国将申请H1B工作签证的费用提高到5000美元,附加严格的OPT(选择性实习期)期限的规定,90天内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必须离开美国。跨国企业在中国大陆深度扎根也产生了对专业人才的高度需求,并引发关联企业和机构到中国落户,诸多领域需要大量人才。人才追逐资本与资本追逐人才并存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国际资本向中国的积聚,在“人才追逐资本”影响下,导致了世界性人才向中国的积聚;在“资本追逐人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到中国安家落户,从而强化了资本在中国的积聚。人才流动的影响不仅涉及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开发,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宗教、对外经贸交往等,中国的人才发展战略应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当前中国留学人员的回归率接近25%,人才政策设计思路要转向依靠制度出人才,依靠竞争出人才上来,为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发挥作用的基点,应从对人力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转向通过市场竞争和市场环境选择人才和吸引国际人力资源,加强人才流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政府和机构间人才国际流动的磋商和对话机制,启动有利于双方长远利益的人才国际流动模式。人才与资本的集聚效应给中国民间智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机遇,民间智库是科学研究的载体,也是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借助于经济危机的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丰盈和建设高水平的民间智库。

三、民间智库的出现适逢经济波谷,建设高水平民间智库成为机遇

智库是为政府现代公共治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优化治理方案的专业智囊团队,智库以前沿理论做支撑、科学理念为指导、专业学术为基础,用合法的途径、科学的建议和真诚的呼声,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智库有官方和民间之分。从2006年11月的首届智库论坛到2008年横岛论坛、到中国10大知名智库面纱的揭开,中国智库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随着对经济问题的研讨开始走向前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称,中国仅有74家智库被认可”,而国内学者做过统计“中国的智库机构数与美国相近,约为2500个,研究人员3.5万人,但属于民办性质的不到5%”。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资料,各类高等教育经过教育部注册的科研机构317个,在地方注册或者大学内部设立的研究机构也不在少数,这其中属于智库性质的超过三成。上述资料表明,中国民间智库已初具规模。

美国智库(THINKTANK)分为两种,体制内的智库大多属于官方智库,体制外的属于民间智库。“民间智库的思想自由度,立场相对客观。”具有某种政治背景的智库有:卡特中心、尼克松中心、自由中心、兰德公司、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具有大学背景的智库主要有: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等;独立的民间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等。“在研究美国贸易政策酝酿、研究、制定、评估等整个形成机制时,发现一些专门为政策制定者出谋划策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或称智库(Think Tanks),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智库影响美国政策形成有自身的运作模式,通过人才信息网络猎获战略研究目标,向公众舆论造势分析形成政策主张,在自主的刊物上提出科学的多选方案,通过对媒体和官员的影响探测风向,在智库组成人选上与政府互动,最后直接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甚至参与总统大选。政府的政策出台需要智库的支持,采纳智库的建议也是各方利益综合平衡结果,因为美国政府历来标榜自身政策在全球具有民主效应和普世价值。

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决策主体民主多元、决策网络交叉错综、决策形式公正科学的趋势,新的要求呼唤着智库型组织的发展,作为辅助决策系统,民间智库就要把丰富的数据、信息、知识、思想升华为决策建议,为各级各类决策主体服务。有影响智库型组织,应在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传播知识、服务公众、价值取舍等领域有所建树,为促进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立论、传知、建言、献策,要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咨询服务,需要进行社会科学的方法革新,理论推陈出新,体制机制的配套改革,达到影响政府行为、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代表的10大知名智库,虽然影响很大,但均是官方性质,仅有官方智库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民间智库的有效补充。“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民间智库与官方智库的不同,在于其独立性。民间智库专家基于独立的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水准和品位,是其取得公信力的依据。民间智库专家研究的政策建议,应有畅通的发表渠道,政策建议的公开发表,是公众和决策层知晓的最好的方式,这与现代社会的信息公开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需要民间智库参与公共决策(自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民间智库参与决策的机制保障》),民间智库参与公共决策既是便益的方法,也是民主和社会和谐的体现,同时也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形成机制,是政治生态的深层次表现,它可以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目前国内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咨询公司、甚至包括部分社团学术组织都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开展着这种工作,其影响力也大有差别。民间智库在走向公众视野的过程中,与中国模式的发展一样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危机的出现使民间智库走向前台,同时为也民间智库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1.政府在法律上承认民间智库的主体地位,根据其基金来源既可附属于其他机构,也可直接取得法人资格。政府通过立法或制订政策,确保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平台。政府与民间智库、官方与民间智库、媒体与民间智库、企业与民间智库、民间智库与市民社会之间均有良好的沟通。民间智库与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样,投入少、成本低,政府可以清晰地顶见到民间智库的发展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政府、国家、社会、中国模式需要智库包括民间智库的快速成长。加强对中国智库的研究,民间智可以积极利用各种学术刊物作为研究平台,对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国外智库做深入研究,对其人员结构、地域分布、行业背景、政策水平、贡献程度、资金来源、学术交流进行调研,按其参与决策的内容进行划分:科技工程、经济管理、政策制度、外交军事、公共利益,从面确定其定性定量关系。

2.民间智库充分吸收各方的资金支持,做好民间智库自身的研究,抓住全球经济危机的有利因素加强自身建设和人员培训,“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定不能放弃对核心、关键人才的培训”,优化人员结构;利用学者的身份进行科学研究,优选研究课题,发表真知灼见,为社会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视野观点,主动与社会互动;利用学术机构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取广泛真实的信息;利用民间智库与主流媒体的互动关系,借助政府的认可,争取合法的信息渠道,同时加强自身宣传;利用网络这一有利平台,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中去,使民间智库的策论与政府的决策权接轨,把民间的声音传递给政府,李凡所在的“世界经济研究所”就成功地参与到基层民主选举中。

3.利用民间的阵地,吸纳确保其独立性和公正性的社会公共支持基金,与企业互惠就是获取基金的重要来源,民间智库的角色应该是主动的、自觉的、独立的,无需要政干预和督促,改变对待知识产权的保守态度,适当放宽对企业的限制条件,更多地吸引资金和资源,排名前十强的美国智库每年的运营经费共拥有5.606亿美元。利用智库的智力平台吸引海外人才加盟,“自从IBM、HP、Microsoft等国际IT行业的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关村的IT人才流失一半以上,绝大部分都去了这些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人才流失自然是制约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尔•盖茨在清华大学曾经说过:‘我们的核心人才来自清华。’”经济危机后出现了留学人员回流现象,大学可以利用国家“青年基金”、“国家杰出科学基金”、“”、“长江学者”、“春晖计划”等诸多人才工程和地方政府自设的配套人才工程吸引优秀人才知名学者的加盟,挖角国外高层次“失业”“待业”人才,召唤优秀留学“海归”,力求民间智库建设措施得力、资金充裕、人才济济。

4.拓展民间智库的影响力,主支参与或召开各种形式的智库峰会和论坛,为中国模式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宣传造势。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尤其是海外咨询、信息调研、决策服务,走出国门,为民间智库和国家争取国际话语权,彰显和推销中国模式下东方民主的深度和普世价值。高级智库不在级别之“高”,不在舆论“高调”,而在于理论思想的“高度”,在于对形势判断的“高妙”,在于建议对策的“高明”,化解各种风险的“高招”,运作模式的“高超”,从而确立其影响与地位,美国兰德公司正是以此形成自身品牌特色。民间智库应积极树立品牌意识,学习国际法律,走向国际,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措施,拓展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兴远:《江苏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与定量测度》,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2期

[2] 沈晗栩、郑栋伟:《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遇及对策》,Shanghai Economy,2009.01

[3] 吴声功:《当前中国经济周期呈现的新拐点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 刘晓东:《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0 0 7年7月

[5] 杨承训《五环论―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引发的变革》,当代财经,2008年第7期

[6] 刘洪《从人讨流动看世界经济体的发展》,当代世界,2007.11

[7] 王德禄:《要着力提高民间智库的影响力》,人力资源,2009.8

[8] 李文涛:《中国民间智库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

[9] 杨鸿玺:《决策机制与大国智库》,学习月刊,2007年第11期

[10] 李极明:《智库在美国贸易政策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12] 邓婷 刘兴阳:《“冬训”现在进行时―经济下滑期人才培养的道与法》,HR经理人,2009.2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篇(6)

一、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回顾

我县自*8年6月成立引进国外智办办公室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引智办的正确指导下,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县引智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主动地开展工作,不断寻找引智机遇,积极深入各部门、企业了解情况,撑握引智信息,引进外智工作稳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申报县、市引智项目47项,其中已立项项目16项,初见成效项目8项,县、市示范作用项目5项,先后引进外国专家21人次,选派技术骨干出国培训7人次,有效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正及技术进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方面:宁波光华电池配件有限公司于*9年引进澳籍华裔专家沈宁一攻破技术难关,每年增利*多万元。宁波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在市外专局帮助指导下连续几次邀请俄罗斯专家,在产品质量上作技术攻关,解决铜棒开裂技术难题,并已达成新产品开发意向。目前企业已投资500万元进行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客户订货单络续不断。最近,该厂又向市外专局申报“易切削锌白铜产品”、“钛及钛合金线材产品”等引智项目,要求继续与俄罗斯专家共同开发。该公司在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上尝到甜头,经常与俄罗斯专家网上联络,不但在技术上作交流,而且发展到个人生活感情上的交流,公司领导谢识才感触地说:“这样好的引智渠道是很难得的机会,应该抓住不放,所有合作技术项目都能朝着健康成熟的好势头发展。”

(二)农业方面:针对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以农业生产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为重点。如:下应镇湾底村从新加坡引聘吴敬华博士,为本村新建的“*县原野苹坪有限公司”作技术顾问。通过技术指导,三年后,该村成为全县环境农业和经济发展示范典型,已被市、县肯定和表彰,同时既引进了先进技术,又培养了专业人才。*8年4月,开展咸祥镇万亩柑桔营地改造项目。市县引智办从日本聘请柑桔专家,一方面进行技术讲座传授,使全镇30多名农技人员学到了柑桔种植知识,一方面又从日本、西班牙引进800株“清家”和“纽荷尔”优良新品种,在咸四村基地嫁接了11亩,从*9年开始每株已产出25公斤,经济效益比平时翻一翻。县、镇有关部门召开现场会议典型说明为大批改造柑桔基地作了技术上的示范。此外,我局自*8年以来主动与市外专局联系,先后有7人次出国培训,给他们排忧解难、开绿灯,得到企业单位的好评与赞赏。

平时,我们还认真协助项目单位做好专家接待工作。为使专家在*县工作顺利,生活愉快,每次专家到来之前,都作了详细周密的接待计划,专家们都比较满意,有些专家回国后,仍与单位保持联系。

二、引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虽然在引智工作迈出较好的一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申报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引智项目数量虽然逐年上升,但是与*县作为全国百强县的地位不相称。一些企业领导对引智意识不到位,申报引智项目的积极性相对较差。二是引智项目层次不高。我县企业多为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且科技含量低、规模小,引智项目需求少、层次低,高科技项目较少,立项比较难。三是项目执行率低,年均执行率在60%左右,一些项目虽然执行了,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首先是上报物色专家需逐级申报,周期较长,而项目带有时效性,直接影响执行效果;其次是专家工作的成效取决于翻译水平,由于翻译水平低,语言交流上存在一定障碍;再次是领导重视还不够,上下职能还没垂直,部门相对欠设立,随意变化较大,市人事局已成立引智局,建议在机构改革中更应保留引智办,并相应提高级格。

三、今后引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引智工作的领导和宣传力度。

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各类新闻媒体和经济会议上广泛宣传;并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加强宣传和发动,通过各种经济交流、成果示范等方式,大力宣传引智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全社会对引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引智工作的领导,加大引智工作力度,把引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行政指导、政策引导、经济扶持、组织保证等手段,积极鼓励、支持引智工作。

(二)围绕工作重点,加强引智工作针对性

紧紧围绕入世后*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全方位引智,以引智促经济发展。一是要以引智示范为依托,加强农业引智工作。近年来,高效农业和种养殖业已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强世界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推动全县种养殖业发展,同时还要引进果树新品种和技术、农药防治技术、农业规模经营、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专家。二是要加强企业集团引智工作。重点骨干企业上规模、上等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但在生产中也会遇到更多更高层次的问题,就更需要请国外专家来解决技术难题。为此,今后引智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大企业、大集团、骨干企业上。同时针对全县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和现代企业管理不完善的现状,今后不仅要引进专业技术管理方面专家,也要引进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举办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由管理出效益。此外,还要在城市建设、卫生、教育等领域积极探索新路子,实现零的突破。

(三)拓宽引智渠道,注重实际效果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篇(7)

在农业经济阶段,是以土地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可称为生产的单要素阶段。

工业经济阶段又可大致区分为两个依次继起的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工业经济的初级阶段,是手工业工场和低机械化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称为劳动密集型生产,是以土地、劳力、资本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也可称为生产三要素阶段。在工业经济的高级阶段,是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在这一生产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的要素除原有的土地、劳力和资本外,还需其他的要素与之相配合,生产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因而可称为生产的多要素阶段。所以,总起来说,在工业经济阶段,整体上看,可称为生产三要素阶段。

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阶段是工业经济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可称为生产的新要素阶段。

由生产的多要素阶段发展到生产的新要素阶段,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飞跃。

首先,关于知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就说过一句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体系中,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而高知识又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富有个性(独出心裁)、富于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这种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形成种种具有开拓性的设计和发明、创造等等,它们的定型化(物化),就形成独特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智力资产(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和他们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相对于传统的有形资产(原材料、厂房、设备等)将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识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就可保持长期的持续发展。这是知识经济对比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一大特点。

其次,知识经济既是以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因而智力资产(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和其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无尽的源泉,其作用远比传统的有形资产(原材料、厂房、设备等)重要得多。这是由于任何有形资产(物质资源),都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和使用,在生产中首先要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智力的作用),才有可能转化为物尽其用,从而尽可能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高七、八倍甚至十几倍,这正说明,我国经济目前的知识依赖程度,对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尽快从资源依赖型转到知识依赖型上来,步入知识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再次,知识是无国界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它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近似于光速在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从而使经济活动突破国与国的界限而成为全球化的活动,因而使世界性的经济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企业的生存、发展,自然也由此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面临这一全球性竞争的新形势,任何企业如果不能争分夺秒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要取得以智取胜的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不同于发达的工业经济,主要表现在:

1.资产的组成以智力资产(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和其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为主体。

2.人员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

3.产品(服务)的生产以高科技含量为主体,同时致力于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改造,大力提高其科技含量,使之进一步“软”化。

4.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人才开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等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以确保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5.在竞争策略上,以智谋、创新取胜,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出奇制胜)。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将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一)管理会计内容上的丰富、发展

1.提供的信息要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知识经济以知识为生产要素的核心,而人是知识的主人。形成一种能促使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物质、精神的许多层面。因而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就不应是单一化的,而必须是灵活、多样化的,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与精神层面的信息,等等。使之与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相适应,并据以形成多视角的激励机制,在高层次上激发员工的奋发创新精神,借以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无穷无尽的智力源泉。

2.智力资产和相应的智力资本的确认、计量及其效益的评价与分配等,将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智力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及与其相对应的智力资产(Intellectualassets)作为人类超常智慧的结晶,是企业创造超常效益的最基本的源泉。它们的确认、计量及其效益的评价与分配等,将在管理会计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产与传统的作为管理会计师所熟悉的物质资产(Physicalasset)与财务资产(Financialasset)有所不同,它们作为人类超常智慧的结晶,是生产价值很高的知识产品的基本生产要素。而与智力资产相对应的智力资本,则是智力资产创造者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这两个范畴所反映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会计上表现为“借方”与“贷方”的关系。在这里必须着重指出,为了正确反映智力资产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必须把它同通常所说的无形资产区别开来。如前所述,智力资产是指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而无形资产则是他们的超常智慧已经物化了的部分,在现有文献中,对无形资产的相关问题论述较多,而对本文所说的智力资产则极少涉及。因而我认为,对知识经济中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智力资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周密的确认、计量与评价程序,将它们的价值同现有其他资产一样,以“智力资产”项目列记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同时以相同的金额列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项下,并同对企业投入现金或其他资产而形成的“资本”一样,参与收益的分配,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的统一。这样做,也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精神。至于已入帐的智力资产的金额,则应视其寿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增值或减值情况,相应地进行调整或逐次摊销。由于这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内容上的一个新发展,目前的认识还是初步的。因而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新的专门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地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3.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要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现行管理会计对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主要考虑财务效益,而且把重点放在寻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约上。这种做法是导源于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条件,从知识经济的要求来看,无异于舍本逐末。知识经济既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自应以智力投资作为基本的投资取向。与此相适应,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就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国际大市场体系,从整体观和长期观来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尽可能超前地在人才开发、科技开发和产品开发等方面投入足够资金,力争在这些领域超前地取得创造性成果。因为在知识经济体系中,人才的知识优势和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生命。依靠深厚的人才、科技积累,谁能最先推出具有独创性的产品(因为它享有专利权),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占领世界市场,从而为企业全面、长期地提高其竞争、发展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由此而取得投资效益,是属于高屋建瓴式的全方位效益,它是传统的、狭隘的财务效益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投资方案的评价与选优,应以方案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具体地说,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投资于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经营的电脑化、自动化水平,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可进一步区分为直接效益(如直接人工成本的减少、能源成本的节约、废料的减少、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存货的减少等)、间接效益(如减少占地面积、保障劳动安全、改善生产条件等)和无形效益(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的弹性、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等)三大类。利用这三大类指标对先进技术设备的投资决策进行效益评价,如何量化它们,据以得出较具体的数据,是传统上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但对以上三类指标进行较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指标易于进行量化,并可直接采用货币计量的方式;有些指标只可从它的某一个侧面进行量化,据以得出的数据具有较大的不完全性;有些指标则难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较确切地反映其可提供的效益。以下举例说明。

一般地说,上述第一类反映直接效益的指标易于进行量化,且可用货币计量其效益的大小。如存货减少,一方面可以减少存货的仓储费用,并且可以相应减少在存货上占用资金所需支付的代价(利息费用)。

上述第二类反映间接效益的指标,有的可以量化,有的只可从它的某一侧面进行量化。例如占地面积的减少,可以用由此而少支付的租金反映其效益,在经济发达地区房地产租金极为昂贵的情况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从保障生产安全、避免工伤事故这一因素看,其效益可以部分地用减少保险费的支付来反映。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由此而避免了人员的死亡,其效益就无法用货币来计量了。再如,改善生产条件,使劳动者的健康不致受到伤害,虽可用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来反映,但劳动者在比较舒适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由此而导致劳动热情、工作效率和敬业、乐业精神的提高,其可能产生的效益就难于进行量化了。

上述第三类反映无形效益的指标,虽有些包含了可部分量化的因素,但它们的基本方面都是难于量化的。例如,产品质量的提高虽可通过废、次品和修复、赔偿成本的减少而显示其效益,但在大的方面,由于产品质量超群而提高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程度和改善企业形象等而可能增加的效益,就难于进行量化了。又如,顾客的满意程度,虽可通过顾客的投诉、订货撤消和销货退回等而部分地表现其负效益,但由此而形成的对企业的不信任感,从全局上有损于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其可能产生的负效益就难于量化了。

由此可以看到,先进技术设备投资决策的效益评价,对有关指标的量化问题不能作绝对化理解,量化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为决策者正确地决策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数量信息只是信息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对于难于量化的指标,只要将有关情况较完备地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并据以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洞悉其中所隐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基本规律,亦足以为决策者正确地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至于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如果脱离活的情况而只提供死的数据,其作用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在效益的评价中,必须特别强调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显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涉及的可变性因素越多,决策者的综合判断就越重要。而综合判断的成效如何,则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素质、经验和水平。由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涉及的越是属于高层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决策,越有赖于决策者根据相关材料(包括量化的和非量化的相关材料)进行高屋建瓴式的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既具客观现实性又具科学前瞻性的结论。由此而形成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方案付诸实施,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否则将事与愿违,甚至导致巨大损失。

(二)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展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说明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已大大地提高了。与此相联系,管理会计师的职能也大大地扩展了,已转变为跨专业的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入洞察力的“管理顾问”,为企业提供高智慧的谋略,全面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服务。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展和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会计师的许多传统的职业服务可为相关的电脑网络所取代,从而要求管理会计师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提供更高层次的、非现代信息技术所能取代的智力服务,借以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更好地为决策系统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根据知识经济条件下已经大大改变了的客观实际,我认为管理会计已经不能从原始意义上的“会计”去理解它了,它将形成一个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以财务信息为主体的新的信息系统。这意味着它将与现行财务会计分道扬镳,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而管理会计师作为“管理顾问”,则将转变为以提供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咨询服务为其基本职能。

(三)进一步提高新型管理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体系中,随着管理会计师职能的扩大和任务的加重,对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也应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管理会计师作为“管理顾问”,履行管理咨询的职能,就必然要求他们能为企业提供高智慧的谋略,使之能据以增强整体的竞争优势,从而创造卓越的经营业绩。

“管理顾问”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他们自行组建管理咨询公司,应客户的要求提供有关的管理咨询服务;另一类是任职于工商企业或公用事业组织,为他们所属的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