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际关系与沟通

人际关系与沟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4 17:22:52

人际关系与沟通

人际关系与沟通篇(1)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医疗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各种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而又复杂。造成这种不良局面的原因与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医疗及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在护理工作中如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氛围,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护理工作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即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简称沟通,有时又称为交往、交流等。护理工作中积极而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也是护理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护理工作 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

1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过程中与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际关系、护技关系、护勤关系等等。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与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情感、观念和知识而进行的沟通。

1.1 护患关系及沟通: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士由于工作需要,与患者之间所建立起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护理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一种专业性人际关系,也是护士职业生活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际关系的主体。

护患关系的沟通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住院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对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会有一种陌生感,加上疾病的折磨,他们甚至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患者的身心感受和真实想法,如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给患者做详细的入院介绍,告知他们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是谁,病房周围的环境等等,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从而很快适应住院生活。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做到动作熟练轻柔,一针见血,使他们对护士充满信任。进行每项护理操作前,护士均应向患者解释该项操作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后果等,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以取得他们的合作。工作中,经常有目的、有计划的为患者做一些健康指导,告知他们某些药物的服用常识,饮食与生活习惯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等,例如,对因高血压而导致冠心病住院的患者,告知他们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不能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还应注意饮食的调整,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并保持心情舒畅,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多吃韭菜、芹菜等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并应做到戒烟限酒,不要随便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等等。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作耐心细致的解答,用词要恰当,言语要谨慎,使他们对所患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消除顾虑,并能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或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1.2 医护关系及沟通: 医护关系:是指护士为了患者的健康与安危与医生所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它的实质是一种平等的、同事合作关系。

医护关系的沟通 医生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虽然分工不同,专业不同,但他们的目标却相同,都是为患者服务。如果没有医生的诊断治疗,护理工作无从谈起,没有护理人员的护理,医生的诊疗方案也无法落实。医护工作在临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主动配合医生工作,严格“三查八对一注意”,准确的执行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护士可以私下里与医生交谈,表明自己的想法,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保证护理工作无差错发生。通过沟通,协调处理好医护关系,使医护双方能够互相尊重和信任,互相团结和协作,为患者的健康而共同努力。良好医护关系的建立,提高了医护双方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3 护际关系及沟通: 护际关系:是指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班组护士之间、科室护士之间、护理部与护士长和护士之间的相互关系。 护际关系的沟通 工作中下级应该尊重上级,服从领导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上级也应该关心体贴下级,合理安排班次,年轻护士多向老同志请教,老同志也要以身作则,为年轻护士树立榜样。通过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际关系,使护士之间形成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 ,形成超强的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

1.4 护技关系及沟通 : 护技关系:是指护士与医技科室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护技关系的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与医技科室人员接触较频繁,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双方必须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当工作中存在不同意见时,应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主的思想,主动协商,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不要互相推诿,打乱各自的工作程序。通过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技关系,使他们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准确而及时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1.5 护勤关系及沟通: 护勤关系:是指护士与后勤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

护勤关系的沟通 后勤部门在医院中虽然不是临床一线科室,但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是为医院的各个部门服务,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该了解后勤人员的工作性质,尊重他们的劳动,后勤人员也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树立为临床服务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双方必须相互协商,相互团结和支持,通过沟通,建立良好的护勤关系,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配合临床一线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可见,搞好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它不仅有利于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有利于护士个人的身心健康及事业发展,更有利于护理学科的整体发展。

2 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人际沟通的方式与技巧

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沟通的成功与否,还存在一定的沟通方式与技巧问题。现在简单介绍一下人际沟通的方式与技巧。

2.1 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 : 按照沟通的方法不同可以将人际沟通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

2.1.1 语言性沟通 是使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的沟通,是人类用来交流信息的一种最重要、最有效、最广泛的沟通方式,主要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两种。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交流多采用礼貌性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了”等语言,口头沟通时尽量不用医学术语,应使用患者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患者的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语言沟通。当患者表现出紧张、恐惧时,护士应给予鼓励性语言,如“小朋友,别紧张,勇敢一点”,对有焦虑不安的病人,应给予安慰性语言,如“您别担心,您的病情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严重”等等。美好的语言,恰当的解释,可以使患者感到温暖与亲切,交流起来比较轻松。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到患者的准确病情和内心变化,了解了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需求,为下一步的诊疗计划提供了依据。

2.1.2 非语言性沟通 即身体语言,也称为行为语言,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非语言沟通有时候更能准确的反映出人的思想及感情。护理人员一个淡淡的微笑,一个短暂的目光接触,轻轻的触摸,和蔼可亲的态度,稳重大方的仪表,训练有素的举止,或许会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2 人际沟通的技巧

2.2.1 倾听的技巧 倾听是各项沟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谈话高手,必须首先是一个能专心听讲的人”。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有学者在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在人际沟通中,书写占9%,阅读占16%,交谈占35%,而倾听却占40%。这说明倾听在人际沟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要聚精会神的听他们叙述问题,不要心不在焉,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话题,也不要过早的下结论,适当的时候可给予反馈,表示护理人员已认真听取并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充分尊重患者,以获得患者最真实准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2.2.2 沉默 是指交谈时倾听者对讲话者的沟通在一段时间内不作语言回应的一种交谈技巧。以和蔼的态度表示沉默将会给人以舒服的感觉。护患沟通中,适当的沉默会给患者充分的思考及调节的时间及机会,给护理人员留下一定的时间去整理需要的信息,并调节沟通的气氛 。把握时机,适当运用沉默的技巧,将会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2.2.3 自我暴露 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自愿的将个人信息传递给患者,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充满信任并主动与护理人员交流,但自我暴露的时机、意愿、真实性等可随沟通的内容、场合、对象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2.2.4 触摸 实际上是非语言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如为呕吐患者轻轻拍背,协助卧床病人翻身,对婴儿的抚触等,恰当的触摸,会使患者感到温暖可亲,对治疗起积极作用,但在选择触摸的方式、时间、部位时,应充分考虑对方的性别、年龄、社会文化背景、双方的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3 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3.1 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琐碎而又繁重的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有时对患者的需求未能及时做出回应;由于社会上对护理工作有一定偏见,加上护理工作本身的高风险性,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也较大,有时可能工作热情不高,对患者漠不关心;个别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态度生硬等,以上种种原因均会影响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沟通,引发各种矛盾或纠纷,从而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针对以上情况,医院护理部应加强内部管理,抓好安全教育,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举办关于语言技巧、护士行为规范等的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职业形象,使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投入护理工作,以减少矛盾或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患者方面的因素 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信仰等不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医学常识,对护理人员的期望过高,当他们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会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会使身心感到痛苦,同时又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脾气变得烦躁易怒,加上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均会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不好,从而影响了护患沟通,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多安慰开导他们,稳定他们的情绪,消除内心顾虑,使他们理解并尊重护理人员,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3 医护信息的不一致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医疗病历与护理文书在记录:同一病人的信息时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因为医护双方对各自的专业了解不足,对问题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致。这会影响医护关系的沟通,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顺利执行。

因此,医生不仅要掌握和提高本专业知识,还应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了解一定的护理新理论和新技术,护士也应多向医生学习求教,主动宣传护理专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增加医生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医护双方只有密切协作,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加积极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为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不仅要克服这些影响沟通的因素,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建立并维护好健康和谐的各种护理人际关系,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江霞. 人际关系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 2006,24(20):151-152

[2] 田 红. 谈临床护理沟通的技巧. 实用全科医学, 2006,4(6):638

[3] 彭 虹.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现代保健, 2006,3(5):207

[4] 李小妹. 护理学导论. 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人际关系与沟通篇(2)

关键词:大学生;同学关系;人际沟通

业缘关系是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其中的同学关系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在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理论基础及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建立或保持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与人沟通关系密切,严格来说,合乎实际的人际沟通是用来达到人际目的的符号交换活动,具体包含五层含义:1.人际沟通表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换;2.人际沟通发生于沟通行为存在的时候;3.人际沟通包括社会符号的使用;4.人际沟通是策略;5.“能够达到形象、关系和工具目的的沟通者即为有能力的沟通者”。

进一步说,人是社会动物,人们进行人际沟通,产生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标志,人不仅有“食色”等基本需要,还有高级的需要,比如人际需要,即与人交往、沟通的需要(融入他人之中)。反过来讲,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增强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在同学互动中健全人格的发展、丰富对自我的认知,逐步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层面上,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其中相当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大学生同学之间人际沟通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沟通中能否满足沟通目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还与沟通者的沟通能力、沟通场合和沟通事件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在同学之间的人际沟通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沟通中自我心理定位不恰当。主要表现为沟通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卑心理等不恰当心理定位。以自我为中心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更多关注自我的需求,只在乎自身利益,站着自己立场考虑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平等友爱,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这类人必然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自卑心理是一种在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无能软弱。自卑的人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事实证明,这种自我评价是错误的,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并没有区别,区别的只是一种心态。

其次,对人际沟通的价值定位不恰当,突出体现在功利主义色彩的增强。人际沟通的功能是综合性性的,包括主观上可以帮助人们满足形象、关系、工具三种人际目的,达到自我认同,满足人际需要,客观上为人际关系提供原则和规范等功能。而功利成分在人际沟通中的增加,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极端价值取向的出现,“以利交者,利尽则散”,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危害的。

第三,欠缺人际沟通能力。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不懂得人际沟通技巧,因而,在同学的交往中,经常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经常与人产生误会或隔膜,事倍功半,影响同学交往。对沟通技巧的把握需要大学生自己在实际交往中用心塚磨,如,学会倾听、善于换位思考、使用合理策略增加人际魅力等等,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并付诸于实践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大学生良好同学关系的人际沟通策略

首先,学会倾听。很多情况下,倾听是比侃侃而谈更有利的一种沟通方法。如果我们进行人际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照顾沟通对象,可以使用“同感倾听”的策略,即在倾听时我们要在理解基础上意识到别人的感情,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寻找共同经历和看法、给予积极肯定的回答等。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关系地位和保证关系安全,可以使用“协商式倾听”的策略,积极把握沟通语言对象的中心意思,注意这些话的内在含义并且按照自己的意见提供支持意见。

其次,把握同学关系的进程并采取不同人际沟通策略。如果你想增进同学关系,那么提升人际魅力则是有效的催化剂。“人际魅力,简单地说,是把人们结合到一起的各種力量,也可以称之为‘对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包括对对象体态、行为、性格、信仰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以及情感反应。”在外在形象上,提升形体美;在人际行为上,显示相同的态度和价值观、支持别人的观点和兴趣、使用直率和肯定的回应方式或者称赞同学。

如果你想保持关系,可以使用积极性策略:快乐的行动、礼貌和避免批评。由此带来的亲和力和友好度可以帮我们对抗保持同学关系阶段的无聊和平淡,它使我们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也可以使用开放策略,通过互相信任、讨论对双方而言至关重要的话题来保持关系。

如果这段关系不得不疏远,则可以采用合适的分手策略。比如传达积极的信息,沟通者不让遭到拒绝的一方感到拒绝和伤害,同时暗示疏远的愿望。再比如使用疏远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在选择分手策略时同样需要根据双方不同情形选择适合方式。

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会成为终身受益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何宝梅 杨剑宇主编.秘书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伍茂国 徐丽君主编.人际沟通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人际关系与沟通篇(3)

人际沟通 实践教学 教学评价 护理本科

沟通能力不仅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行为之一。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尚无统一标准,各个学校办学差异很大,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研究显示,本科护生普遍体会到《人际沟通》课程结束时仍有大量的沟通知识和技能未能很好消化吸收。沟通对实践的诉求很强,本研究在夯实护生沟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本科护生《人际沟通》的教学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讲解此次教学实践的意义、具体内容及安排,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共招募到173名学生,其中女138人,男35人,年龄19~23岁。在完成《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社区进行护患沟通实践教学活动,至少每周沟通实践一次,为期一个月。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后采用杨芳宇研制的自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和总分7个方面,其信度为0.84、效度为0.84。

1.3具体实践步骤

学校开具实践介绍信,学生与护理部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后,自行选择沟通对象,沟通主题。临床实践过程中,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积极参与学生整个沟通实践过程。合理有效地开展护患沟通,具体步骤为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其中,以交际性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以评估性沟通确定沟通主题,并进一步制定、完善沟通方案;以治疗性沟通与患者进行实质性沟通。整个沟通过程用录音笔录音,沟通结束后将录音转化为文本,以备临床带教老师和课程专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及指导。此外,通过课程老师与学生之间,生生之间,临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护生与患者、家属的护患沟通的实践,环环相扣,逐步强化护生的沟通意识提升其沟通能力。

1.4教学效果评价

运用全面、综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护生学习《人际沟通》课程的效果评价包括笔试、沟通能力问卷调查、护患沟通实践报告、汇报等。

1.5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T检验法分析定量资料。

2结果

《人际沟通》实践前后,研究对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且总分亦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3.1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现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沟通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查阅文献得知,目前国内对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或关注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缺乏临床沟通实践的真实体验;或关注于技巧,忽视沟通内容的评判、沟通系统的实施;或关注于沟通结果的衡量,忽略沟通过程质量的监控与反馈。此外,课堂教学的“统一标准”,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创新活动开展。

3.2实践教学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

3.2.1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大部分沟通能力

本研究中实践教学前后,护生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及沟通能力总分方面均有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交际性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所以能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实践演练中,有特定的沟通对象,有真实的沟通情境,能激发护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并有意识的应用敏锐的倾听。而评估性沟通的实施,确保护生能确定患者的问题,确定沟通主题及方案。

3.2.2实践教学对传递有效信息与验证感受方面无显著影响

该研究对象为二年级护生,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尚未完全涉及及掌握,故在传递有效信息及验证感受方面存在不足。

4小结

事实上,沟通既是技术更是艺术,对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依靠学校《人际沟通》课程的培养;另一方面,依靠沟通实践中的积累。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沟通能力,值得在改良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佟术艳.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J].护理研究,2000,(14):183-184.

[2]Rossiter JC.Caring in nursing: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2,9(2):293-302.

[3]唐丽丽,李孜孜,陈晓勤.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课程反思日记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988-990.

[4]杨芳宇,沈宁,李占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研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Schwartz Bercott D,patterson BJ,Lusardi P,et al.From practice to theory: tightening the link via three fieldwork strategi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39(3):281-289.

[6]张咏梅,江智霞,肖烨.护生人际沟通知识转化为人际沟通能力的教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54-155.

人际关系与沟通篇(4)

关键词:沟通;障碍;方法;人际沟通

沟通是人类社会的一般现象,人际沟通是一种特殊的沟通现象。人际沟通,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基本过程,是人类社会交际最初的、也是最亲的形式。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一切企业的良好运作都以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彼此沟通为先决条件。

1、沟通的要素

信息指能够传递并能被接收者的感觉器官所接收的刺激。它有两种基本存在形式:内储形式与外化形式。内储信息是暂时或长久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外化信息是用符号记录下来的书籍、文献、磁盘、光盘等信息形式。信息可以是观念、思想和情感。信息是沟通活动能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因素;信息是沟通的灵魂。

传播者指发送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国家。

编码是指将所要交流的信息,依照一定的码规,编制为信号。编码中要选择恰当的代码或语言,要适应接收者的理解和语言能力,还要有适合沟通的渠道和使用的媒介。不恰当的编码会让接收者不知所云,包括不适时宜地使用专业术语或在非正式的社交场合使用过于正规的语言等。

渠道是信息得以传递的物理手段和媒介,是联合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桥梁。信件、电话、电传、通信员、信鸽等是常见的个人媒介,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是常见的大众沟通媒介。

受传者指收到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国家。

解码是指将所接收的信号,依照一定的码规,解释、还原为信息。解码可能是将信息由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也可能是理解他人点点头或眨眨眼的意思。在这一过程中,传导的信息被转化、精简、阐述、储存、发现和使用。

反馈指接收者把自己的信息加以编码,通过各种渠道回传给信息发送者。

噪音就是对信息各种形式的干扰。噪音往往增加信息编码、解码中的不确定性,导致信号在传递和接收时的失真,从而模糊、干扰了信息发送者的意图。

分析这些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发现任何沟通实际上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作。虽然许多沟通情境是人们偶然遇到而并非有预见的事情,但是无论是制定较宽泛的战略,还是设计某一特定的沟通方案,认真考虑传播者、信息、编码、渠道、受传者、解码、反馈、噪音等要素,都会给你提供一个任何沟通情势下可应用的简洁的要素框架。应用这个要素框架,可以确保沟通者更好地参与沟通过程,并在沟通中取得更有效的结果。

2、人际沟通的障碍

2.1自我认知的偏误

认知,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认知活动是人对外界信息进行积极加工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程度水平都是有限的,相对的,很多人都带有偏见,这些偏见开始时是组织内某个或某几个人的说法或者是抱怨,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一种偏见,造成认知的偏误。

2.2已有经验的影响

过去的经验就常常使我们心里上产生依赖感,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根据事务的发展和变化来进行沟通处理事情,从而造成沟通的障碍。

2.4沟通双方地位的差异

地位的差异造成心理的沟通障碍,特别是组织中上下级之间非常明显。根据行政沟通的方向性,分为向下、向上和平行三个方向,一般来说向上沟通在实际中有不少障碍,心理研究表明,下级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或主动沟通中,常常带有担心说错,怕承担责任,有焦虑等心理,致使沟通不常常是在宽松流畅的氛围中进行,形成沟通障碍。而在向下沟通的过程中,主动沟通的是上级,虽然会受到欢迎拥护,但毕竟有时会居高临下,造成下属的压迫感和紧张,也会形成沟通障碍。

3、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方法

3.1主动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和前提

借助于倾听,你可以深入理解同事们所做的事情,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会有这样的感受;你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成员的希望、他们害怕的事情,以及所面临的困难。

3.2简化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手段

简化语言的重中之重就是讲话要有重点。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如果没有抓住沟通对象的注意力,对方就会什么都听不下去了。所以,与对方沟通,要以开始就简化语言。善用比喻、类比、举例子等语言修辞方法即使很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简单的比喻讲出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先贤之一孟子是典范,他讲话就很喜欢用譬喻的方法。

3.3利用反馈是有效管理沟通的检验和保证

通过接收反馈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反馈信息可以提醒我们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告诉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提高效率。它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自我发展规则。借助这些自我发展规划,我们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进工作。

3.3人际沟通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沟通。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人际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沟通者越熟悉,沟通就越个人化。自我表露是亲密人与人之间情感,发展友谊的关键途径。自我表露指在人际沟通中自愿地把自己个人信息传递给对方。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随沟通对象而异,显然,与好朋友沟通的深度与广度都大于一般熟人或陌生人。研究发现,自我表露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合适。(作者单位: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吴江霖《民族社会心理学》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人际关系与沟通篇(5)

【关键词】 实习生;人际关系;沟通

[abstract] to know the medical inter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hospital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with 177interns on the job. it has been found that poor communica-tion is the root cause for interpersonal disharmonious.accumulating language skills, taking the school teachers’consults,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course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put theory into actual communication are suggested .

[keywords] medical in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医学实习生从学校进入临床,面临着要处理医疗环境下的各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交往建立起的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及相互吸引力与排拒的心理状态。本文所研究的医学实习生人际关系是指实习生在医院与病人、医生以及同学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联系纽带。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学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因此,关注医学实习生的人际关系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6 级临床、口腔、麻醉、护理、影像、检验专业共190 名实习生,其中,男生53 人,女生124 人;临床专业30 人,口腔专业39 人,麻醉专业23 人,护理专业48 人、影像18 人、检验19 人。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实习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为辅。共发放问卷190 份,收回有效问卷177 份,回收率93.15%。

        2 结果统计

        2.1 医学实习生与病人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1 中通过对实习生与每个病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调查显示,他们倾向于每天与每个病人交流6~10分钟,人数占总人数的49.2%;与病人沟通超过10 分钟的实习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8.8%,居次;与病人交流在1~5 分钟内的实习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2%,居后。通过对实习生每天与多少病人交流的调查显示,每天与3 个及以上的病人交流的实习生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6.5%;每天与1~2个病人交流的实习生人数居次,占人数的41.2%;也有少数实习生在一天里没与一个病人进行过交流,占总人数的2.3%。表1 还显示,实习生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时,感到不自然、紧张、气氛不融洽的人数均在总人数的20~25.5%。

        2.2 医学实习生与同学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2 显示,有29.9%的实习生会过分地羡慕或嫉妒同学;有25.4%的实习生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孤寂或失落;有6.8%的实习生在与同寝室的同学相处会感到不融洽。

        2.3 医学实习生与医护人员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3 显示,实习生在医院遇到困难时,74%的同学会请求医护人员的指导;剩下的实习生要么完全依赖医院的老师,要么总是试图独立去解决困难。在另外的两个调查项目中,有27.7%的实习生讨厌某医护人员或感到被医护人员讨厌,有5.6%的实习生在与医护人员相处时感到不融洽。 

        

       3 原因分析

        通过上表所示,在与病人、医护人员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方面,虽然大多数实习生处理得较好,但也有27.7%以下的同学感到与病人、医护人员、同学之间相处不融洽。笔者认为出现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的沟通不够。在与病人的交往方面,实习生和病人的关系维持时间较短,加之现实中医患关系的紧状况,很难让病人和其家属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实习生产生一种信任的态度。另外,有的实习生在与病人沟通时不积极,语言表达不清楚,学生角色没有转换到医生角色,这些因素导致双方人际关系不够融洽。在实习生和医护人员的交往方面,有的医护人员没有明白自己在实习生面前是老师或前辈,他们的言行会影响着实习生的成长,他们的言行不得体,会引起实习生的反感。

        同样,有的实习生也没明白自我在实习阶段应该充当既是学生又是医生辅助的角色。在学校学生只需要等着老师讲解就行,在医院由于医护人员要忙于医院的事务,这就需要实习生主动地与老师沟通,没有积极地沟通,双方就容易造成隔阂。在实习生和同学的交往方面,由于性格、生活经历不同,处在同一个环境下就要求实习生必须有容纳、沟通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就会导致心理失衡、人际关系失调。

        4 对策研究

        4.1 在学校人文课程里面纳入沟通教育并引起学生的重视[1]

        医学生的专业课程比较繁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因此,即使有的人文课程里面纳入了沟通教育,学生也不一定重视。所以要引起学生对沟通教育的重视,鼓励其把学到的理论用到实际交往中去,如结合临床实习需要,将人际沟通的平等尊重、真诚守信、互助互利、宽容等原则运用到与医生、病人和同学交往中去。[2] 无论在见习、实习还是课堂中,给学提供一个一定时间内模拟沟通的平台,使其在这样的平台中得到沟通训练。

        4.2 实习生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自我学习

        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和手术刀。语言对于医生而言很重要是因为医生在与病人沟通时离不开语言的准确表达。其实,只要与人沟通,都离不开语言。实习生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自我学习,以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地积累丰富内涵。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医护人员对病人是如何进行语言表达的来学习,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多读书、看报、多与别人交流等方式去总结语言表达的技巧。

        4.3 主动、虚心地向带习老师请教

        实习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离不开带教老师的指导。无论是专业知识、人际交流技能,还是目前的医疗形势、人的心理调整等方面,都需要那些有着熟练经验的带教老师的认真指导。[3]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有指导的责任,他们也希望增强实习生的能力,只是对于他们指导学生的态度和精力,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因此,实习生不要以带习老师忙或其它原因没有关注到自己而放弃对自我的锻炼,而是更要积极地、虚心地向带习老师请教,提高自己的医学技术,正确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宋丹妮,张建国,杨扬等.医学生沟通能力与和谐人际关系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116-117.

人际关系与沟通篇(6)

关键词:沟通;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56-02

群体、组织之间的沟通的实现,最终是通过人际沟通来实现的。所谓沟通是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达思想、交换情报、交流信息的过程,其中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沟通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沟通把学生个体、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如班级、非正式群体如老乡会)、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种种问题,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做到有效沟通。而通过调查分析,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沟通所占的比例甚至达到了70%以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沟通技巧,是提高沟通有效性的前提。沟通首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语言是沟通的基本要素,语言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另一方面,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交流,更包括心理、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其中心理因素对交流的有效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机与目的是沟通双方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要素,而交流的最终目的是影响或改变人的行为。人际沟通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心理保健及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功能。通过沟通传达者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观点等信息传递给接受者,以便影响接收者观点及行为方式,来达到传达着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在实际过程中沟通往往形成的是两种功能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有效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班集体中个体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信息,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另一个个体,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保证班集体建设及学生教育管理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翔实的资料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沟通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源(发送者,包括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信息和接收者(包括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三大要素。教师根据各种信息,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是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绩效的基础,不管是指导学生还是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都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因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等,都必须以所掌握的各种信息为依据。辅导员老师在判断和决策的失误或不当,往往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所导致。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及时准确地拥有信息,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而要获得翔实、准确、有效的信息,首先要做到沟通的有效性。

二、有效沟通是统一思想认识、行动一致的有效载体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不同、生活阅历和习性的不同、知识经验的差异性,对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教务管理制度、未来的职涯发展目标等的认识和态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客观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影响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效果。因此,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校规校纪、科学规划未来的职涯发展目标,就必须让学生达成共识,内化并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换意见、统一思想、明确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和个人所承担的职责,并协作行动以完成班集体建设目标和个人的职涯。因此,没有有效的沟通就无法协调一致,就无法实现班级体建设目标和学生个人的职涯发展目标。

三、有效沟通是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一个班集体内的人际关系,主要取决于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水平、态度和方式。我们所说的班级内部人际关系融洽,主要是指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了解,配合默契。要达到班级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要做到有效的沟通,首要的就是深入到学生中去,更多地参加学生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倾听学生的各种意见,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做到及时反馈。所以,有效沟通是素质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形成良好人既关系的关键。

四、拓展信息沟通渠道,提升沟通的有效性

有效发挥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作用。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我们却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学生想学什么样的知识,想接受怎样的教育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所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学生的需要教育内容的主体,学生个人是教育体系的主体,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教育活动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沟通在教育体系中,最应该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角。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在指导下,自主地确立组织方式、活动程序,并付诸行动,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搭建有效的家长沟通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各学校要建立一个旨在促进社会、学校、家长从各个方面了解学校、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信息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家长可以详细的掌握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并且能够及时的与学校及相关老师进行沟通是这个平台最应该具有的功能,而非仅仅从校方的角度来进行设立。据了解,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平台基本上都是包含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政策法规、就业新闻等专栏,而非从家长的角度来考虑,这样就会导致家长的认识度和利用率不高,为此,我们完全应该利用这个平台,增加实现家长与学校的互动的窗口,开辟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专栏。在这个整体里,学校不断地根据家庭和社会的需要制定培养目标,来适应社会及家长的需要。建立和规范家长访谈机制。发挥现代通讯手段解决学生家庭地域分布广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其成为家长会、家访的有效补充。建立QQ群,微信等群,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教师按照访谈内容和周期整理成每个学生的访谈记录。这种有效的机制将更加有效便捷的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并扩大范围,从点到面,改变以往我们忽视与多数学生家长沟通的现象,这样就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扩大覆盖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心和力量,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配合学校主渠道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这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首要任务。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上理论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在学生工作中,要加加强沟通,去实现学生管理的效率性与科学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人际关系与沟通篇(7)

【关键词】卫校护生 人际沟通 强化对策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要求越发严格,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体现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我校的1200名护生进行了人际沟通的现状调查,现就相关的调查分析作如下阐述。

1.卫校护生人际沟通现状调查分析

1.1自我感觉人际沟通关系方面(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知道,护生在人际沟通的主观感觉上,存在明显的信心不足。

1.2主观对待人际沟通关系方面

(1)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有22%的护生认真想过人际关系的处理;而有多达62%的护生未深刻考虑;剩余的16%属于其他情况。(2)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有86%的护生是注重人际沟通的,但又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态度;而14%的护生不太重视人际关系,表现出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等态度。(3)问及课程教学对护生人际沟通方面的教育影响,护生均表示有,其中有65%的护生认为影响较大;31%的护生感觉影响效果一般;而4%的护生感觉影响缺乏实质性的作用效果。

1.3人际沟通中的主观心理方面(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知道,护生存在明显的不自信、自卑心理,从而表现出不愿与人多交往,甚至出现自闭的倾向。

1.4人际沟通的表达方面(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知道,多达四成的护生,在人际沟通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切人际沟通缺乏技巧,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或看法。

2.强化护生人际沟通的对策

2.1引导护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正确的角色定位

人际沟通是护生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正确引导护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有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并稳定情绪及心理方面的缺陷。与此同时,正确定位好角色,认识到护理职业所需具备的人际沟通技能。

2.2在教学中渗透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卫校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强化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在护生的实习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与病患开展沟通实践,并且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有效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2.3强化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护生疏导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进而为良好的人际沟通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学校要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兴趣。

2.4搭建护生人际沟通的平台

卫校为深入开展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应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开展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中,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与此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引导语鼓励护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护生的实践效果,为培养工作全面开展。

总之,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生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越来越受到护卫校护理专业的教学重视。卫校护生在人际沟通方面,表现出诸多的问题,所以,卫校在对护生的教育培养中,要落实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护生的人际交流等,从各方面深入开展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那军.浅谈如何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2]程志军.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0(01)

[3]刘岩.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J].护理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