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1:20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1)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交往理论 当代大学生 矛盾与困惑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解决当前大学生交往中的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马克思交往的概念有很多理解,一般认为交往是表征社会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产品、工具、交流或传递其能力、观念、情感、意志,从而达到理解、协调、合作、一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形成和传递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之基本,直接的机制。①而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群体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活动。②健康的人际交往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顺利渡过大学生活及其人格完善和灵魂升华的重要保证。

一、当代大学生交往中的矛盾与困惑

受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交往中开放而又封闭、富有理想却局限于现实、处于集体而又以自我为中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困惑。

(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与困惑。

当代大学生性格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充满激情,对人际交往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信息通讯科技的出现和交通技术的革新,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和人际交往面,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更为大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平台。

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期盼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分享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表现出独立的思考、反省又时常封闭自我的矛盾困惑。交往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困惑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二)理想化与现实性的矛盾与困惑。

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和谐的人际交往满足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各种需求,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的。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功利化趋势。这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情感寄托和社会化的需要,而是利益共同体的需要和交往的互赢互利。交往的目的复杂化使大学生陷入了理想化与现实性的矛盾困惑。

(三)自我化与集体性的矛盾与困惑。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不少大学生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缺乏团结合作精神。这种带有很浓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必然会给人际交往带来障碍。③当个人中心主义泛滥,就会对群体力量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损害集体利益,违背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不应当根据个人的力量,而应当根据社会的力量来衡量人的天性的力量。④马克思还曾经明确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⑤所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当以集体利益为准则。

因此,大学生交往的矛盾与困惑的形成既有家庭、社会的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二、解决大学生交往中的矛盾与困惑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现的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导向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当前的心理、社会、人际适应功能的健康发展。因而,对于当前大学生交往中的矛盾困惑应该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来进行。

(一)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交往观,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正确地认识交往的内涵。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这里的“社会关系”已静态地潜含了“交往”范畴,要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把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去理解,应该从社会交往中理解人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他们日常进行的交往活动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互动,具有实践性。

其次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交往的平等、尊重、信任、倾听、宽容、真诚、共识等原则和学会接受对方、重视对方、欣赏对方的技巧。

(二)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交往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⑧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但每个人的全部才能和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要把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自己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发展方式。

当前高校应该组织丰富的交往实践活动:1.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讲评活动,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2.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通过团体促进他们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锻炼和挖掘参与者潜在的人际交往能力。3.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尽早涉入社会,熟悉社会环境,调整好面向社会的心态,为日后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社会、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凝聚力。

当前,我国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中国青年。马克思谈到人的存在特征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⑨这就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依赖于人与对象物的交往、互动。在互动交往中,双方的思想、意志、情感相互交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要解决当前大学生交往中存在的困惑,除了学习交往理论、积累交往实践经验外,家庭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沟通,如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在家里的表现。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注释:

①洪伟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讨论综述.哲学思想研究,1993(1):65.

②孟益宏.大学生不良人际交往倾向的成因、对策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第9卷(1):90.

③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1).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5.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障碍

1.前言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办法,课题组历时一年,对恩施及周边5所高校(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975份,有效问卷958份,其中男生497份,女生461份;各年级比例为大一267人(27.8%),大二289人(30.2%),大三245人(25.5%),大四157人(16.5%)。结合调查结论,课题组咨询了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辅导老师和相关负责人,听取他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认识和看法。

2.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分析调查所得资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人际交往认识不够。在对1000名学生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回答“如果你的人际交往出现困难,会不会向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的问题时,有将近80%的学生回答“不会”。在回答“你是否会关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活动”。只有30%表示会积极参加,有45%的同学表示时间、机遇凑巧会参加,而有25%的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会参加。而在回答“学校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讲座,提升社会适应力的专题活动多不”时,有近6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类的专题和讲座,有26%的人回答偶尔举办,而只有14%人回答很频繁,而这14%的人中大部分是学生部门或学校社团的活跃者。但从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了解到,他们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或活动,持续数日甚至一个周,但参加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2)人际交往目标不成熟。在回答“你交往的第一动机是什么”时,有57.6%人回答是为了“获取信息”,有20.1%人回答是为了“拉关系”、“办事方便”,只有22.3%人回答是为了“思想交流,获得友谊”。可见大学生出于真正交朋友的目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大学生和他人交往都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利益,或物质的,或非物质的。

(3)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在回答“你觉得自己善于和人交往吗”的问题时,74.5%人回答自己不是很善于交往,对自己的交往能力表示怀疑,15.2%人回答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存在问题,能与人和谐相处,和周围人关系融洽;而只有10.3%人回答自己很善于交往,认为自己是交际的人才,和什么人都有话题谈。在回答“你是否会主动和不熟悉但见得多的人打招呼”时,只有29.3%人回答“会”,有57.2%人回答“可能会”、“看情况”;另外13.5%人回答自己从没有想过和他们打招呼。

(4)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在回答“和他人沟通时你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时,有65.3%的人回答不能,有16.5%的人选择因为害羞而不能完全表达(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18.2%的学生回答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回答“你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的问题时,有超过2/3的同学回答是自己人际交往技巧缺乏,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往技巧”比例高达40.4%。“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不知道该不该表达自己的想法”占15.3%,还有就是“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回答“在和别人发生冲突后,你会言归于好吗”的问题时,有28.7%的同学回答“从不”、“很少”,40.1%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这样”只有31.2%的学生选择“常常这样”。

(5)与异往困难。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观并不是很健康,又由于自卑、羞怯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变得困难。缺乏异性知己,甚至有些大学生不知道怎么与异性相处。在回答“你为什么会在大学谈恋爱”的问题时,经过权重的分析,发现前几位的分别是“随大流”、“寂寞”、“感受恋爱的乐趣”、“获得生理满足”、“寻找人生伴侣”、“寻找学习动力”和“追求美好的爱情”。另外在回答“和异性相处时,你会?”时,有45.7%的人会觉得非常不自然,而有6.9%的学生选择从不与她们进行交往。

3.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究其原因,通过分析调研材料和请教相关专家,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和家庭的和谐程度[1]。小孩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小孩,他们从小就模仿其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会对直接投影到他们以后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从家庭结构上来讲,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家庭成员越多的大学生更善于人际交往,而单亲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交往困难。此外,家庭的和谐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小生活在温暖,和谐家庭的学生,会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观念,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

(2)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中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深远,学生在升学的高压力下,埋头苦读,平时就忽视了与人交流的重要性[2]。此外,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不利于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高校学习相对宽松,自由支配度大,学生平时都是以个体进行各种活动,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与人沟通困难,如果与同寝室的人关系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和理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更注重物质利益的交换,情感的交流慢慢淡化。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传播空间,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社会风气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也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变得功利化[3]。

(4)自身因素。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因素,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大的阻碍了大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最大障碍。包括自卑心理、羞怯心理、猜疑心理、嫉妒心理[4]。要改变这些不积极的心理因素,社会、家庭、学校要通力合作才行。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达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性将是未来的重大挑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任道重远。

4.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方法与措施

通过访谈各高校心理辅导老师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行为。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讲,要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以自我我中心,人际交往观念存在严重偏差。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倡君子之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诚信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真诚的交往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感情[5]。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摆脱自我为中心,要考虑双方共同的价值利益,是双方都能获得满足。人际交往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即人们都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不少于他们所付出的回报[6],在人际交往中要克服功力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明确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找准自己理想中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的水平,才能发现差异,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古人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得也是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不贬低自己,也不高看自己。

近年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很多大学生都沉迷于网络,从而忽视了现实中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7]。一大批大学生生成了真正的宅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乐趣。当代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克服宅的影响,打破平常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8]。一方面是平时上课多和不认识人坐在一起,并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认识更多的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另一方面多关注学校,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积极寻找大家的共同点,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挖掘深度的意见,并争取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赢得大家的尊重。三是可以多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积极参加班级QQ群、微博群里的话题讨论,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在网内网外都能让同学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人际交往就更容易打开生面。

(2)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要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人际交往才发。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模式,创新性的发展一些人际交往平台,切实指导、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加强师生沟通机制,及时的疏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大学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多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各种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如邮件,QQ、微博等及时沟通工具。二是积极发挥心理辅导中心的作用,要改变辅导中心在大学生心中的不好印象,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找心理辅导老师。三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公寓文化节的真正作用,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调动同寝室,寝室与寝室之间的关系,活跃公寓氛围。四是增加班级趣味活动,大学是一个缺乏班级凝聚力的地方,原因在于班级很少活动,或者是举办的活动老套,不能吸引9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参与者寥寥无几。班级开展的活动应该集时尚,趣味性一体,激发大家的热情。应多开展聚餐,联谊,郊游等,而现在高校担心安全问题,不支持甚至禁止这类活动,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五是高校应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内容。多开设一些人际关系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升小组》 《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等。通过这些选修,必修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口才与演讲协会”等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9]。

(3)从社会方面来讲,整个社会应给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有有效的途径和工具,社交新媒体出现极大的改变的人们交往的方式。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不必面对面的交往,这使得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与人交流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然。新媒体的好处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去权威性,互动性,虚拟性[10]。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得人际交往可以完全忽视个体的差异性,面向社会大众。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寻到彼此共同的爱好,易于产生共同话题,在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时也有更多的谈资。一些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人,因其对网络上的某件事特别了解,也会赢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这将极大的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安全感,归属感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崇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3)

[2]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8):108-110

[3]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2):126-127

[4]赵崇莲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

[5]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申武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理论[D].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8-11

[8]周福华.“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社会工作的介入—以武汉区X高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李双双.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35

The Revela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for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HEN Xiaoling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In its ess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interpersonal, i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rsons and stimulative mutually. At present, the proble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ntertwined, for narrow understanding about communication subject and content.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advocates that the intelligence is multiple, human should be respected and the dominant intelligence should develop. This theory supplies a new view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makes it to be established in life, so as to look for valued, understand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Key word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改变的过程。教师、学生、教育影响构成教育的主要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师生关系可以从教学、管理、情感等等不同层面进行定义,内涵着对彼此间地位、作用、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内容;但是,师生关系剥离制度性、效能性,其本真含义是人际交往关系。

1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界定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是,相较于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而言,教育活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际交往关系。

(1)人是交往的主体。教学活动存在双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影响成为两者之间的客体。教育情境、教育手段、教学内容等教育影响,成为教师和学生交往的媒介,教学过程及教学目的的实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2)存在平等交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不是“授受”关系,而是采用一种探索、讨论的模式。教师固然在知识、人生阅历的积累方面有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教师独霸话语权,而仅仅是作为教学中供参考的问题视角;而源于学生自我生活总结的话语受到尊重。(3)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人类文化,同时要帮助学生获得生存、发展的技能,并使之在身心方面和谐发展。不论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心灵的成长,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交往状态,既是教学相长,也是师生交往。

因此,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即师生之间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2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现状及原因

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达到了较高的开放度,而这种开放性辐射到教育领域,引起师生间关系的变化。师生关系朝着民主、平等、尊重、交流、共享等方面发展,但是尚处在理论摸索、实践经验不足状态。同时,传统观念的束缚仍然存在,师生人际交往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确认。

2.1 师生彼此陌生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的统一,离开了师生中的任何一方,教学活动都将无法进行。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两个频繁合作、关系亲密的主体。但是,与师生人际交往关系所倡导的近距离对话相反,现实中的师生关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走向师生关系冷漠。这种冷漠表现为师生之间彼此不关注对方的存在、不在意对方的观点、不在乎彼此的成长、不需要彼此的沟通。

2.2 师生交往流于形式

师生人际交往是师生之间本真、质朴的交往。但是,当教师和学生回归自然个体地位,制度权威弱化,个体可以展露本来性情;师生却陷入了自我角色困惑。这种困惑表现为教师缺乏与学生交往的技巧,学生对不能适应近距离面对教师。师生人际交往的形式往往是教师刻板地就知识点提问,学生就书本标准答案进行回答。这种交往模式里,师生双方的个体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情感游离于交往之外,并没有改变师生交往的被动性、约定性、机械性的局面。

2.3 师生冲突对抗

教育的保守性和开放性是共存的,并经历矛盾、冲突、反思、改变等循环往复的演变进程推动教育的发展。师生人际交往也在经历这样一个进程。教师早已习惯了制度所赋予的权威,对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权威、经验权威同样不容置疑。但是,学生是具备主体性、开放性的个体,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改变着学生的视野及思维,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师所给的知识范围,并且对教师的权威提出了质疑。在这样的状况下,师生人际交往多表现为师生冲突,教师极力强调他的权威地位,对于不认可他的学生在身心方面进行压制;而学生用无视、叛逆等行为来证明自我。

师生人际交往不和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在对师生人际交往内容、交往主体的认识上。第一,师生交往内容局限于标准知识,即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居于主流层面的、稳定的知识体系。由于交往内容的狭隘,师生彼此只能进行浅层次、干瘪的对话。教师的“教”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也无法在“学”中达到智慧的升华。第二,对人的根本看法影响到教师观、学生观。不论社会赋予个体何种文化符号,教师和学生首先是独立、自由、自主的生命个体。作为生命存在体,他不完美,但是他有成长的需要、有情感的需要。唯书本而教、唯标准而教的重复性工作磨蚀着教师的自我主观能动性。没有教师主体意识参与的教育教学,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师生人际交往必然效能低下。

师生人际交往的不良现状,影响到师生人际关系、师生心理健康、并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反思师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及根源,寻找建立良好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的途径,或许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 多元智能理论对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类型,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它包含至少四层含义:一、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每种智能在个体身上的凸显程度不一样,各种智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组合,从而每个个体表现出不一样的智能特征;二、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智能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遗传因素,智能的成长需要过程,需要后天环境、教育创造条件;三、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的智能不仅仅是个体的言语、逻辑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个体适应现实生活并改变生活的能力;四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个性化的能力,在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表现出来。问题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聪明,在哪方面聪明。智力是多方面的,其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人类单一智能的观念,引发了对人的认识问题、发展问题的重新思考。在教育领域,这一理论引起了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改变;从而,师生人际交往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1)师生人际交往立足于对人的认识、了解、尊重基础上。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关于人的传统看法。传统观点对人的看法更多基于社会尺度,强调个体的社会价值、社会角色。在教育中,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看法,首先都强调彼此的社会身份、社会责任;而对师生本身的需求关注度较低。同时,还表现在对师生价值的评判上,往往赞许牺牲、忘我等符合社会需要的精神,而对关注自我发展、个持谨慎态度。如此,教育于无行中实现了对社会成员优胜劣汰。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存在价值首先要立足于个体本身的特质,只有个体发展,实现自我成长,才能合理定位个体的社会价值。另外,多元智能理论肯定每个个体具有按照自己特点发展的潜能,个体的发展轨迹也是多样的,智力因素不能单一决定个体优或劣。在教育中,不论教师和学生都不应对教学过程盲目遵从,而是建立在对彼此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以知识、方法、情境为纽带,师生之间理性思考、感性对话的交往过程。

(2)师生人际交往是种积极交往,追求使个体在优势智能方面得到发展,而不是突显个体的不足。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个体都有其可发展之处,每个个体也应该获得社会、他人肯定。在教育的发展中,人与人、人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同被解读为差异、距离、不合格,师生人际交往过程往往表现为为“有前途”的个体提供优质的资源,而放任表现不佳的个体边缘化、自生自灭或者采取一切手段证明其“不可教”。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不是在所有的智能方面都必须要优秀,而肯定每个个体都有其擅长的方面,个体的价值在于他所擅长的方面。在教育中,师生之间人际交往应该给予彼此更多的认可、鼓励,教师应该用心对待学生,了解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思维特征、能力水平,并尽可能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在其所擅长的方面获得成功。而学生成就感的获得,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他们整体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正面弱势智能,并积极应对。如此,师生人际交往就必须从脱去形式的外衣,彼此之间坦诚相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3)师生人际交往是和谐交往,关注人与生活的联系,使个体智能发展找到生活的契合点。多元智能理论肯定各类智能的遗传学意义,但是更强调智能在社会、环境,尤其是在教育中的成长。在教育发展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天之骄子”等观点曾经被社会广为推崇,教师和学生都生活在象牙塔里,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但是,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不可能远离生活,更不允许背离生活,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教育系统自我封闭,教师和学生都将失去彼此身份存在的目标,师生人际交往显得枯燥、寂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智能的成长需要环境的刺激,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中,师生人际交往不在于记住了多少历史,而在于用当代人的思维去认识历史,认识当下生活。否则,师生人际交往就走不出空洞,走不出浅薄。只有建立在对现实生活中人、事的(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关照,师生人际交往才能走向和谐、走向纵深,智慧才能生成。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建立在对人的全面认识基础上,尊重人的个性、才能,并以致力于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交往。多元智能理论给每个个体注入自信之力,师生之间重新认识彼此,搭建起基于生活的、和谐的师生人际交往平台。

参考文献

[1] 周思旭.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2005(6).

[2] 何旭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1).

[3] 李琼,苏克灿.师生交往中的教师风格类型[J].教育学报,2008(3).

[4] 刘万伦.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示范学院学报,2002(4).

[5] 卢宁.试论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4).

[6] 杨慧.“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生评价[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7] 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8] 毛红芳.论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生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

[9] 江光荣.班级社会环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 交往实践观 发展 维度

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哲学论坛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在依据,有着厚实、坚固的民族“底板”。作为21世纪新的哲学理念,交住实践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主题的哲学映射,更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哲学精神的共同指向。

一、交往实践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视界

从近代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个体性主体哲学,走向现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交互性主体哲学,这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总体趋向之一。在这样一种时代思想背景的影响和反衬之下,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交往实践是促使世界普遍联系,生产力得以传播、保存、积累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使分别孤立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一体化的基本动力。他还多次提到交往实践的“主――客――主”结构和主体际关系,认为由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及其交往方式,与交往实践一起构成全部人类历史形态新旧更迭的本质内容。

时至今日,人类交往实践的转向越来越快、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正在于它善于将理论之根深植于时代问题中,适时而深刻地指认时代本质,拓展时代视野,及时解答时代问题,从而充分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受全球多元文化与思潮的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交往实践观作为跨世纪哲学新视野的轴心,在深刻反思当代全球多元状态间交往结构的基础上,使其吸收、融会中国传统哲学、当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思潮,进而成为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理论范式。

交往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建构的新视界,是在批判旧理性的基础上重建交往理性的,是超越传统实践观与后现代哲学缺陷的积极尝试。一方面,以往学术界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结构”时,将之归结为“主体――客体”两极模式,这就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撇开实践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或社会联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并将实践活动自觉不自觉视为没有“主体――主体”关系介入的片面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过程,实际上忽略了多极主体存在的事实,忽略了交往活动。交往实践观在结构上,超越或扬弃了“主体――客体”模式,它将交往纳入实践,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相关性模式,从而深化对传统实践观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变革,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狭义理解。另一方面,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际”和交往行动理解为一种“主观性”精神交往活动,反对客体底板和基础主义,未能对主体加以现实的、客观的规定,显然是一种主体际交往层面的唯心主义。交往实践观承认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际思维的历史合理性,将其纳入总体框架中,同时又坚决超越单纯的“主体际关系”模式,强调异质主体的主体际关系是通过中介客体而建立于“主――客”关系之上的。交往实践观正是在辩证意义上扬弃、变革后现代主义,将主体际问题提升到实践的唯物主义层次。

交往实践观实际上是“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通过改造相互关联的中介客体而结成主体际关系的物质活动。而交往实践观,即运用交往实践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观念,认为社会由多层次的交往活动即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话语交往等构成,人们的物质交往无疑是交往社会的基础。交往实践观认为,人类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

二、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哲学底蕴

1.交往实践观是改革论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实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和尝试。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主流哲学思维范式转向的产物,是科学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工具。20世纪70年代末导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大变革的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突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地位与作用,实践观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走到了理论的前台。这可以视为国内哲学范式的一次“实践哲学”转向。90年代继之而来的第二次转向是“交往”、“主体际”及“交往实践观”的转向。在中国经济体制从单一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体模式加速转变的时候,人们在哲学上反思的结果是:传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践论是以单一主体或“主――客”两极为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以多元利益主体为前提的,本质上是一个多元主体间平等竞争的交往社会。而建立这一体制的基础性哲学观念,正是交往实践观。它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在于:(1)多极利益主体为市场发育和建立的基础。没有这一多极化主体性,就不会有平等的交换,也就不可能有市场和市场经济。(2)多主体交往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关系。发育市场,建立和完善各利益主体之间平等的交往实践关系体系。(3)综合普遍的动力源泉。企业发展的动力,主要靠市场竞争。企业主体与科技产品的关系,即“主――客”关系,是靠介入市场竞争(主――客――主)关系来统摄、推动和完成的,高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代表对于主体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市场化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利益。(4)复合多向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是主导的经济运行方式,主体际交往成为实践运行的中心。市场运行需要一整套合理约束各主体行为和交往结构的规则,即经济法则和法制规章,这才是交往实践宏观整合的产物。

2.交往实践观是开放论的总体思维框架。开放的本质是全球化交往实践,是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区域间、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包括交流、竞争与合作。开放论的总体思维框架和基础哲学观念仍然是交往实践观。笔者认为:开放论所包容的交往实践视界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开放论的哲学前提是多极主体观、封闭的国家历来缺乏多极主体观念,开放则是以平等的主体际地位为前提的,并且是以异质性、多极性主体为前提。无平等的主体际地位,必受奴役,谈何开放。只有多极异质性主体,才有交流、交往、交换的必要。(2)开放的过程是主体际的交往实践关系建立的过程。(3)开放的结构是主体际交往关系结构,开放的向度是否全面,开放的层次是否系统,开放的方式是否稳定,这都是依赖于主体交往实践的状态。(4)开放的目标实现机制是交往实践的双向整合。一方面各交往主体在发展中整合出各种联盟关系、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参与交往的各主体在开放中源源不断汲取世界各国的精华融于自身,并加以内化整合,使各主体保持彼此间的个性。

现代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使用和推广,加速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国与国之间通过各种经济纽带,如国际分工、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活动而相互联接和相互制约,任何主体都在多元文明交往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其它主体的存在。开放的中国在全球交往中必须强调多极化、多元化和双面选择的观念,进而将多元主体的交往实践观看作自己的理论思维框架,努力扩大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自觉纳入世界交往体系中。

3.交往实践观是发展思路的逻辑指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与开放的战略体现了世界交往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从而为解决世界历史性的课题提出了一条道路。

在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时,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往往在操作层面上出现意见分歧甚至对立:以超赶型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究竟以现代化(工业文明)还是以后现代化(后工业文明)为直接的赶超目标?随之出现两种相持不下的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工业化、现代化为轴心的渐进式发展思路,以“三步走”战略为着眼点。另一种则认为应当以后现代化为轴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强调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格局,以高科技创新体系来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如何抉择社会发展标准,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定位中国发展阶段与战略,其深层次上是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也就是要将21世纪中国发展的阶段判定与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然后作出正确的结论。用多元视野来探索区域现代化路径,走多向度、多格局、多元化发展道路,这正是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思想,也是交往实践观与全球化时念交汇的中心视界。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它深刻变革着人类实践结构与生存方式,同时也使中国的发展处于一种独特的境地:在“世界普遍交往”环境中的中国现代化,不可能仅是传统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现代化,但鉴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限定,还是一个二元结构的中界过渡型社会,因而也不可能一步跨越现代化的阶段,以后现代化为目标。这是一种在全球化氛围中以“后现代化”为引导重建现代化的过程,它既与本世纪初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韦伯时代不同,也与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当代西方国家相异,其本质上是一种“新现代化”,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后工业文明为主导原则来重建、实现的现代化过程。它是具有全球交往实践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以上分析可知,本世纪中国的主导性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实践及时代特征结合而成的交往实践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生、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活动。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大学生与校园内外各社会成员、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处理好大学生人际关系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来说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溺爱,很自然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人生观,习惯于站在自我的立场看待和处理问题,忽视他人和集体,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能或者不愿深入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2.自卑与退缩。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甚至身体素质的差别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形成层次感。个别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生,在来自大城市或者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部分同学悲伤于自己长相不好,口才欠佳,缺乏幽默感等等。他们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对交往中的负面因素考虑太多,总是极力回避,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自卑与退缩的性格,陷入焦虑、痛苦、自卑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这类学生虽然相对较少,但危害极大,不容忽视。

3.情绪化倾向。情绪化是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不足的体现,表明了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幼稚。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情绪化,习惯于感情用事,高兴时满面春风,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拒人千里。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到不快,在心理上产生隔阂。

4.缺乏交往技巧。人际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对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对中学时代来说较为宽松和富有弹性。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这些交往需求迫切但交往技巧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挫折而导致情感的损伤,这在大学新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二、 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强烈地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塑造健康的身心和形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意义重大,措施如下:

1.优化人格。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大学生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和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热情开朗、积极果敢、自信宽容等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要善于向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学习,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提高,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当然,人格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地总结,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日趋成熟。

2.加强指导。发挥大学“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开设适合大学生需求的心理课程进行集体辅导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上,把握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握他们的潜在意识和心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此外,还要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解答学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使他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在心灵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3.提升校园文化建品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大学生间正常的人际交往。举办各种讲座联谊会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人际交往的机会。这就使他们既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又在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群体氛围中协调、感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仅仅依靠大学师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并学会爱;对社会而言,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并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贫富差距,从而使大学生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正常的交往中去。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6)

3.自我意识发展程度偏低。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潜意识领域内的心理冲突在损害个体心理健康和造成心理异常中的作用[5]。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常伴随不安、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容易受到各种心理冲突和压力的影响,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而出现问题行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开始感到适应困难,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4]。单亲家庭对多数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家庭不幸,由于青少年心理比较脆弱,往往很难面对和接受家庭的变故。父(母)爱的缺失,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他们就容易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暂时达到心理平衡。在很多单亲家庭中,青少年容易运用压抑或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和回避那些使他们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使其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当自身不能满足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时,就会产生更大的内部冲突和紧张,如焦虑、自责、躯体化症状等。如果这种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超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能力,就会干扰他们正常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诱发犯罪[4]。

三、完善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的对策

1.强化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交往意识。

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之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进行心理和行为的沟通、交流信息的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行为,是现代社会中最现实的最重要的生活现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群体之间及大学生与其他个体之间信息的沟通、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表达和协调能力的互动行为。大学生开展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实现个体社会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与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范围、层次有着一定的关系[6]。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由于升学压力,在中考、高考阶段学生没有更多的闲暇和精力进行人际交往。步入大学后,学习压力相对减少,大学生又处于青春期的重要时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增强,因此,我国青年时期的大学阶段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需求时期。而且在大学期间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生在与家人、老师、同学的交往中所获得的社会经验丰富与否,大学生通过广泛的卓有成效的人际交往,会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社会生活中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观导向等,从而激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建立起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孤僻、悲观厌世等人格特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交往中常表现为交往不主动、不积极。教育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5]。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充实人际交往的有关内容,也可以开设类似《人际关系学》的理论课程,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人际交往知识讲座,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实问题,教给他们适合的交际礼仪知识、交往方法和技巧,讲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及良好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激发单亲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引导、强化单亲大学生的交往意识,使他们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切忌不能对单亲大学生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嘲笑,伤害离异家庭子女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交往积极性。

2.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

学校应争取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要求的轨道上来,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塑造健康人格的良好环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趋向等诸方面对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要重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实际,在大学生中强化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引导和鼓励单亲家庭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还可以与离异家庭学生的监护人建立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互相配合,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为家长们讲授离异家庭子女在情绪、情感上的特点,并帮助离异家庭的家长学会如何与单亲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离异后如何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及建立亲子关系。家长的支持是单亲家庭大学生进入大学并维持其学习生活直至毕业就业的基本保障。单亲家长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者,对子女承担着从经济抚养到生活照料、情感慰藉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单亲家长自身的勇气和自信,而且需要一个支持性的亲缘氛围,以便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其尽早从孤立无援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任何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支持。实际上,正是政府制定的助学贷款和减免学费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但是,由于来自单亲家庭的支持往往比一般贫困家庭更孱弱,加之单亲家长自身的弱势地位也常常令其子女难以释怀,所以仅靠助学贷款和减免学费仍不足以保障单亲家庭大学生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学习生活。在此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对单亲家庭问题予以充分考虑,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福利政策,对单亲家庭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怀和照顾,比如,可在就业和再就业的引导性政策上,向单亲者及其子女倾斜,在学校、医院和各种公共服务中,对单亲者及其子女提供优待,等等,那么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其减轻思想负担,为其提供精神支持[8]。

参考文献:

[1]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4).

[2]刘媛,姜潮,林媛,等.单亲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04-606.

[3]赵坤,张林.心理学导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4]刘宝花,黄悦勤,字燕华,等.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3):156-157.

[5]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50-54.

[6]余锋.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及对策.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体育运动 人际交往 中职学校

人际交往也叫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际交往是维持和发展人和人直接的纽带,通过正常渠道的交流,传播社会思想、吸取有关信息、传递彼此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心理能到健康发展,得以改善人际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在学校体育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注重眼前的分数和成绩,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弱,抵御外界压力能力小,人际交往出现方方面面的障碍,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事情。目前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在在家庭中处于核心位置,从小备受家长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社会适应性、缺少与同龄孩子间的正常接触和正常的交流。这些孩子常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些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经常会出现心理素质差、社交恐惧、害怕与人交流等心理障碍。

体育活动能紧密联系课程内容、创造出和谐人际关系的外部坏境,设置各种各样贴近现实的人际交往的情景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以此来提高人际关系的能力。

1.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中师生间的关系

1.1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是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关爱学生;因此,老师要熟悉教材,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老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及时调控学生的课堂气氛和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体会体育锻炼的乐趣所在。让体育教学中,师生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互关互爱的良好关系。

1.2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都必须起到相互协作的作用。学生不仅要在课堂获取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要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

2体育运动对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2.1体育运动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在体育课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心理状况和生理特征,来设定明确和具体的,适合学生个性心理发展规律的目标。由易到难、逐步克服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又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自信行为。

2.2健全学生的人格

在体育运动中,通过比赛这种特殊的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体质、技术、战术和体育意识,还能培养出学生之间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到:通过刻苦训练、全力以赴去拼搏、队友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信任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因此,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团队精神。

2.3敢于实践,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学习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是很重要的事情,如何正常待人接物、如何相互之间去谈心、如何融洽相处?这些都可以同体育锻炼或者比赛等途径进行培养。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同队友之间交流或者跟裁判进行交流都是提高人际交往的方法和途径。

3体育运动对提高人际交往的价值

3.1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教学相长,而且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激励因素。老师热情洋溢的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能改善学生心理气氛。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形成良好的团体心理气氛,这样既能传播健康的思想,促进行为的规范化,学习的主动性。也消除了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良好的教学,能让学生反应敏捷、思想活跃。

3.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环境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环境能形成优良的品格。体育老师如果拥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个性倾向性,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也会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学生会耳濡目染,形成一些良好个性品质。

3.4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能力。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组织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很到的帮助。体育运动中的竞争行为,使学生更富于生气,朝气蓬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总 结:

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还有社会的适应性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体现出重要的价值。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伸,是完成体育任务的一个环节,体育课跟其他课程有本质的区别,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一门活动课,既有肢体上的交流,又有心智方面的互动。所以说,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最能全方位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所以,体育运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l]陈满平,刘菁,梁甲仁,郑忠波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其体育干预的研究(J).今日南国(中旬刊)

[2]王道茂.WANG Dao-mao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期刊论文]-体育科研

[3]周坤.潘明.ZHOU Kun.PAN Ming 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思考[期刊论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