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成本核算

企业成本核算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1 18:56:42

企业成本核算

企业成本核算篇(1)

关键词: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经营管理

商业零售企业具有交易频繁但金额小、交易商品复杂多样的特点,正因为此特点使其成本核算变得复杂。商业零售企业在采购、销售、库存三个重要环节都离不开成本核算。因此,加强成本核算对商业零售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决策、预算以及资金的使用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指标依据。其次,通过成本核算有利于零售企业进行成本分析,进而促进零售企业的成本控制。在零售企业中商品种类较多,对各类商品进行成本分析便于深度了解成本支出情况,为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供参考依据。因此,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可小觑,需要通过分析核算现状来进一步提出加强措施。

一、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

(一)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在商业零售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类商品的采购价格、相关税费以及进货费用,其中,进货费用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在进货过程中的运杂费、保险费、搬运费以及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在进行核算时,可以直接归属在采购成本中,在期末核算时按照相应的比例在已售和库存中进行分摊;也可以单独记账,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当中。目前,商业零售企业的进货费用一般直接归属于采购成本中,如果商业零售企业的采购成本较小时,可以直接计入销售费用当中。

(二)销售成本

商业零售企业中的销售成本主要是指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的采购成本、与商品销售有关的期间费用以及各种相关税费等。对于商业销售企业来说,销售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销售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因此,要想取得企业的利润必须进行销售成本核算。

(三)库存成本

由于零售企业的商品种类繁多,库存数量也会相对较多,库存成本的管理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对于大型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必须采购足够的商品来满足商品销售的需要,但是有时商品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销售,不合理的库存会导致库存商品管理费用的增加,进而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库存成本也是一项需要核算的内容。

二、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一)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由于商业零售企业商品种类众多,对各类商品的成本核算较为复杂,因此,许多零售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认识不够全面和透彻,在成本核算方面所配备的财务人员过于简单,不能引起企业管理层对其的高度重视,导致成本核算活动与其他经营活动发生冲突;另外,由于成本核算较为复杂,许多财务人员在成本核算方面的相关业务知识还比较欠缺,以致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二)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不合理

目前,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作业成本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等,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企业类型。例如,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按售价进行登记,将不同种类库存商品的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来进行分户明细账,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但该方法不能发现各类商品的溢缺情况,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综合性的商业零售企业。正是由于大部分零售企业财务人员对成本核算方法的熟知程度不够,导致在方法选择上存在着不合理性,从而不利于成本核算工作的进行。

(三)成本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由于零售企业自身的性质以及本身商品种类的复杂多样性,导致财务人员获取到的相关成本费用数据不够全面和准确;再加上财务人员本身成本核算方面的相关知识欠缺会导致会计科目使用和分类错误以及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错误,这些都说明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进而影响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增强成本核算的意识

不论在成本核算的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成本核算意识薄弱。因此,零售企业应该了解成本核算在各项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意义,并增强成本核算的意识。零售企业的高层和财务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和认识并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其他管理活动同等对待,将其上升为战略层次,并使其贯穿在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另外,零售企业应该加大对成本核算工作的资金投入,对相关的成本核算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相关知识水平,确保其工作的准确化和专业化。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成本核算主要是对各项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为确保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应积极做好企业成本核算的以下几个准备工作:首先,由于企业商品的复杂多样性,对各类商品成本费用数据信息的准确收集和归集是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是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其次,应确保企业自身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严格要求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保证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会计科目使用和成本分类的准确性;最后,要准确选择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就需要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对成本核算方面的相关知识熟知,对每一种核算方法深入了解,并结合本企业的自身性质去选择适用于本企业的方法进行核算。

(三)完善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体系是零售企业顺利、高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保证完善、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零售企业中,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应该包括计划、分析、改进等过程,主要表现在:首先,应该根据以往的成本核算数据信息、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绩效水平来制定企业本年度的战略规划、详细的成本控制方案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等;其次,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了解成本控制的情况并找出所发生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发现解决方法,并对已有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改进,对成本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另外,应该加强成本核算体系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核算过程的公开和透明。

(四)加强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信息化建设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信息系统已经变成一种强有力的经营手段,控制着企业的大部分经营活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尤其是连锁的零售企业,信息系统一旦瘫痪,整个经营活动都将无法正常运转,包括成本核算在内的各项财务活动也无法进行。目前,商业零售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成本核算的作用,将ERP、SCM等相应的财务系统引进企业中,确保零售企业在整个信息系统中得到准确的成本费用数据,以便高效、全面地进行成本核算,进而为企业的战略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业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商业零售企业应高度重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积极做好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降低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销售利润,进而巩固零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良斌.高档百货企业成本核算初探[J].财会通讯,2009(10).

[2]彭会兰.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J].企业经贸,2013(02).

[3]阳红梅.关于零售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5(01).

企业成本核算篇(2)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文立足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措施建议,希望可以为企业做好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173-01

1.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成本核算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较低,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理念。其次,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运用的核算方法不够科学,在选择成本核算方式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降低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同时,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岗位的人员稳定性相对较差,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以上这些问题都十分不利于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进行,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2.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的成本控制力度

首先,企业要让会计核算人员认识到会计核算岗位工作对整个企业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表现对企业的发展运营起着不能忽视的作用,进而提高会计成本核算人员在工作中的谨慎性,提高他们进行成本核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上层管理者应该从公司内部着手,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理念,尽可能地使全面成本管理观念被大家所接受,推动相关员工对全面成本管理的贯彻和执行[1]。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公司的领导力量,必须要做好模范带头工作,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成本核算思想,从自我做起,树立成本意识,为其他员工做好榜样。

3.不断完善会计成本核算中的技术方法

我国目前较常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4种:品种法、分批核算法、分步法和分类法。其中,品种法主要适用于那些从事大批量产品生产的企业,如采掘业等。这种核算方法的核算对象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根据品种这一计算对象的成本状况制定明细账以及计算单,对“品种”进行分析,然后归集、分配相关费用,最后将最终成本计算出来。分批核算法是以产品的“批号”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在该方法运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产品的品种和存货核算中的各种批号,根据批号这一成本对象直接形成明细账和计算单。该会计核算方式相对比较实用,比较广泛地被应用于小批量产品生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分布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车间、工序及不同加工环节等多个方面的成本进行计算和考核,并根据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企业成本的总体核算。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步骤复杂且产品批量较大的企业,如冶金业和纺织公司等。使用分类法需要对产品的自然类别和管理需要种类进行区别,据此确定换算标准,并对最终产品的成本进行分解,将其分配到各个品种中。该会计核算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产品种类较多,产品规格差异性较大的企业[2]。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企业必须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生产经营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成本核算技术,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规范企业成本核算的人员聘用制度,提高核算人员的素质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岗位的人才选拔和聘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人才合法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或者其他必需的证书。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要坚决杜绝将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随意交给不符合任职要求的亲属负责的现象,避免成本管理过程中的现金、存款管理不当。其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会计岗位,尽可能地减少兼职会计人员的比例,因为兼职人员参加企业生产经营的频率较低,对企业的具体状态的了解不够深入。而且这类人员通常责任意识不够强,其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完全是按照企业提供的凭证进行机械计算的,他们进行成本分析和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低,不利于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兼职会计人员更换速度快,人员稳定性差,容易导致会计做账的衔接性受到影响,无法连续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后,重视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学习会计成本核算知识,不断更新成本核算人员的成本控制理念,使他们掌握最前沿的成本核算技术,为企业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突出的会计人才。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人员奖惩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成本核算的严谨性。

5.结语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成本控制效果。要想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必须要做好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逐渐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的成本控制力度,不断完善会计成本核算中的技术方法,促进企业成本核算人员聘用制度的规范化,提高核算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震秋.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03):209-210.

企业成本核算篇(3)

面对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只有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合理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效益,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为了达到优化成本管理,强化企业的成本节约意识的目的,成本核算具有严格的执行要求。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成本的核算不仅要遵循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还要符合会计的各项基本原则,并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市场环境。企业在认识成本核算目的后,必须确定正确的成本核算的范围及对象,依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保证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

二、化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及问题

1.仍采用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缺乏合理性。目前,我国一些化工企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仍较为落后,导致产品成本信息失真。由于近年来化肥行业对于科技产品创新投入越来越多,已逐步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企业。然而一些企业在间接成本分摊时仍以直接人工数为依据,这就容易造成分摊率不准确,成本信息失真,事前成本控制不到位,对于环境成本的核算也不科学。如在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下,一些化工企业将环境资源费用这类能够简单计量的成本直接计入了期间费用,在金额较大时就计入待摊费用,未对环境成本进行归集与分配,环境成本核算不科学,这种核算方法将环境成本计入了财务收入和资产利得等方面,没有核算出由于环境问题而造成的各项成本,财务报表中无法体现出由于生产造成的环境成本,不符合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

2.化工企业成本核算分析的认识不足。成本核算目的在于为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成本核算的价值。一方面,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重视度不够,只是简单了进行数据汇总,没有将成本核算资料与市场情况以及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未重视成本核算的意义,没有利用成本核算结果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的及时的控制,也没有依据成本核算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成本管理模式,这些都是对成本核算的重视不足的表现,也是造成化工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3.统计人员的素质低下,成本核算不规范。由于企业各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同,对于核算数据的要求也不同。车间管理者与成本核算人员之间的未进行有效沟通,存在意见分歧。一般来说,报送财务部的数据需要满足财务部成本核算的要求和规范,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化工企业的统计人员报送的数据具有较强的形式主义,受部门管理者的经营和要求影响较大,报送财务部的数据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

4.监督机制不健全。现今,一些化工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核算出来的成本数据容易被人为操作,失去真实性。特别是对于这些与个人利益相关的损耗数据,存在人为操作嫌疑,员工会尽可能的减少次品率,企业对统计人员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其报送的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而会计人员也没有对这些报送的数据进行核查。如笔者所在企业对于成本考核是按照吨生产费用,按各分厂的当月考核结果的30%进行奖罚,并在当月工资中兑现,这就很可能导致核算人员在核算时少核算费用,以达到逃避处罚的目的。由此可见,内部会计监督对于化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尤为重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三、如何进行化工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管理

1.优化成本核算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和归集。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核算内容过于狭窄是导致成本控制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化工企业应该对成本进行细化,不仅要核算有形资产的成本,还要考虑到无形资产,将所有费用都纳入成本核算的内容范围内。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固然重要,但仍应采取全面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所有环节,不断完善成本费用核算措施,对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和归集。如仓库材料的保管费用就需要通过采购保管费进行汇集与考核后才能分配到管理费用账户进行核算等,针对近年来迅速上升的环境资源成本,需要将其纳入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并确定适合企业发展情况的环境成本控制标准,环境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多样,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具体可以依据成本动因对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并分配给与环境相关的作业,核算出各个作业所应承担的成本,并记入相应的产品成本。

2.树立战略成本思想,重视成本核算差异的分析。成本考核的目的就是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或计划成本之内,并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年进行限制和监督。基于此,企业应建立目标责任制,按月对成本管理和核算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促使目标责任制能够实现,会计人员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监督成本的形成过程,对于成本异常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针对各项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查找造成差异的原因,针对问题制定解决对策,进而达到减少差异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

3.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化工企业的成本核算较为复杂,成本核算项目较多,由于成本核算数据都是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和报送的,因此,统计工作十分重要。化工企业应聘用专业的统计人员,上岗进行专业的培训,统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统计知识,还需要了解化工行业的生产和加工情况。同时,还需要严格执行成本责任制,将责、权、利进行有效结合,对每位统计人员的统计任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结合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统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成本核算篇(4)

一、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有偏差。(1)成本核算重制造成本、轻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由产前、产中、产后构成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制造过程大大缩短,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步降低,而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等非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滞留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以生产制造过程的耗费为中心,因而,成本核算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2)成本核算重物质资料、轻人力资源。我国大多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主要以物质资料为重心,而未将人力资源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的范围不断扩大,知识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比重日趋上升,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为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应该从传统的物质资本管理转向人力资本管理,构建起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结合的财务核算机制。否则,一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3)成本核算重企业内部成本,轻社会环境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成本的构成应当是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成本补偿只有包含这三方面的消耗和支出,最终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完全良性循环。

第二,成本核算的内容未及时拓宽更新。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没有记入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仍使用陈旧的设备、落后的工艺,生产加工“粗老笨重”的传统产品,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污染严重。必须将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减少消耗和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第三,核算的方法不够科学,亟待改进。首先,从成本的计算方法来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只有极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一般来讲,品种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重复、单一品种生产类型,分批法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类型。其次,从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来看,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制造费用只占人工成本的近60%,且占全部产品成本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将制造费用按照各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不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然而现在的制造费用其内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已相当于人工成本的300%左右,有时甚至达500%至600%,且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已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各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工艺程序复杂、产量不高的成本偏低,使工艺程序简单、产量较大的产品成本偏高。产品成本资料的失真,将影响根据成本所进行的各种决策。

第四,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对传统会计成本分类和分配方法提出了挑战。在知识经济形态中,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即产品的生产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和消费者导向型。生产和经营厂商要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产品的个性化导致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的结构和数量、生产工时各不相同。这种生产品种的多样化与传统工业经济中的产品单一化和批量化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品成本的分配也必然要作相应的改革,也就是说传统会计中成本分配的分批法、分步法等已不适应新经济形态中产品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企业的生产将由以前的生产导向型变为消费导向型,生产厂家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小批量“单元生产”和批别成本核算将成为主要特点。此时,繁琐复杂的分步法显得没有必要,分批法的成本核算将成为成本核算的唯一的基本方法。第五,企业人工成本的归集不完整,核算随意性较大。在成本核算中,不考虑现代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人工成本的归集对象仅限于直接生产工人,而未包括研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等。同时,人工成本的列支内容又仅限于直接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而未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社会保险等项支出,致使企业成本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人力资本耗费的全貌。有些企业领导人和会计工作者,为了本单位甚至个人的利益,不按“两则”和《会计法》操作,千方百计在成本上做文章,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不该列支则支,人为造成成本膨胀及压缩,导致成本计量数据失真。

二、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对策

第一,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现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各产品的成本水平,因此必须加以改进。笔者认为改进方法有二:其一是区分各种不同的制造费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标难。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各项标准可能会因时因地不断变化。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分配方法,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核算。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不同成本动因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由于作业成本是从成本动因上寻找各项费用的分配标准,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分配标准不科学的弊端,实现材料资源的节约。但实施作业成本核算有其必要的前提条件,企业应实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和适时生产系统,而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目前我国实行作业成本核算为时尚早。为此,一方面应改进我国现行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在生产中,企业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例如使用标准尺寸设计可以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装置非常容易和便捷地升级换代,在这类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含量较大的企业进行作业成本核算的试点,通过试点,解决作业成本核算理论和实务中的众多问题,待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行。

第二,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原则上使干与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照产品成本的可控性归类,干什么就管什么,管什么就对所管范围发生的成本负责。实行责任成本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成本核算改革的要求,使成本管理与经济责任密切挂钩,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的缺点,打破了成本责任的“大锅饭”,做到权责分明,有效地控制成本,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的一般步骤和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确划分责任成本中心。责任成本中心是指成本发生的区域,任何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成本中心,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设置三个层次的成本中心。第一个层次是由厂部和各科室组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并具体指导各责任中心的核算,汇总各级责任成本的实际报告。第二个层次是车间一级,每个车件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并具体指导中心所属各班组的责任成本核算和实际报告的汇总。第三个层次是班组,每一个班组都是一个成本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上下左右纵横联系的责任成本体系。

(2)严格确定责任范围。按照责任单位的职权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确定衡量的责任目标考核范围。责任成本是由可控成本构成的,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就是该中心的责任成本。

(3)实现目标成本到责任成本的转化。即成本指标分解落实的过程。在制定目标成本或编制成本计划时按步骤进行。制造费用既要按步骤采取一定方法编入成本计划中,又要按部门编制,做为各单位的责任费用标准。

企业成本核算篇(5)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企业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利用设置相应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要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则需借助于这些会计信息系统,来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而现行传统的会计方法又难以为物流成本核算提供足够的数据。因此,现行部分物流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其实行修正,以期达到对提供详实的数据。

为明确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将物流成本的内容按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对象等进行分类,全面反映本企业的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同时不仅要根据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也要结合物流成本项目的需要,相对应的设置好会计科目、账簿,即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账簿;对其编制的物流成本会计报表,应根据自身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来设置其报表的种类及内容,尽量做到使其具体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通过编制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改良将传统的会计核算应用到物流成本核算有以下几项优点:第一,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是利用会计原理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它本身是一套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方法,可以使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持续化,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企业日常的物流成本。第二,会计成本核算是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合理的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因此应用它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也较为精确。第三,会计成本核算减少了重复性工作,可获得财务部门的有力支持,以即时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提高了企业整体管理效益。

应用这种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第一,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非营运成本占的比重较高,各项营运间接费用项目广、种类较多,而采用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对这些间接营运费用进行分摊,方法比较单一,一般按产量或人工工时标准进行分配,这与物流企业跨组织的经营活动形式不相符,不能真实反映成本计算结果。第二,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是按产品分摊企业成本的,而物流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是跨组织的,相互关联的,因此这种方法不能反应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第三,应用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将物流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交叉进行,对会计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因此一般适用规模较大、会计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针对上述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不能系统反应物流企业这种跨组织的经营活动,不能准确地对物流成本进行量度的弊端,学术界提出了作业成本核算法,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中的问题。

2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活动)为基础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也称为ABC(ActivityBasedCosting)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库伯和哈佛大学教授开普兰提出的,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这种方法逐渐为理论界所认同和重视,并被应用于实业界。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原理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其成本归集与分配是依循着“资源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的顺序进行的。根据作业消耗资源,将资源耗用量以成本额(资源成本)的形式汇集到作业成本中,再根据产品耗用作业,将作业成本归集分配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

2.1作业成本法兴起的原因

(1)营运间接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且分配标准不合理。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运成本,另一类是非营运成本,其中的营运成本是与物流活动直接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营运间接费用,而在物流经营活动中,营运间接费用往往远远高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成本额,在整个营运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根据上面的分析,对营运间接费用采取传统的、单一的分配标准,会使成本核算与物流组织活动相脱节,分配不合理,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失真。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为成本核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2)不同的客户需要物流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物流企业的特殊性质,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而不同的客户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有不同的需求,所要求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客户对物流企业的服务决定了物流成本。由于物流活动往往是跨组织的,按照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无法将各项作业费用按客户分摊下去的,也无法按客户提供成本信息,因而也无法针对客户进行成本分析。采用作业成本法,可针对各客户提出的服务需求,以作业为基础将各项费用分摊计算到各产品中,这样就可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管理要求。

(3)物流服务多样化引致不同的收费标准和定价政策。针对客户不同需求的服务管理,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具体成本信息,为以后的类似物流服务提供收费标准,为服务定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企业进行盈利性分析提供参考资料。

.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基于作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详实的成本信息,满足企业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具体核算步骤分为以下几点:

(1)界定企业物流组织涉及的各项活动,也就是界定物流系统中的作业。从接到客户订单,按客户要求进行接货、仓储、包装、运输、送货等环节,完成这一系列工作要经过这多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又包括一项或几项作业,为了将资源成本归集于作业成本,需对每个环节的作业进行明确的界定。

(2)确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消耗。物流系统中资源包括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直接资源(直接费用)是指直接的材料、直接的人工消耗等,这些可按客户或服务对象直接计入成本;而间接资源(间接费用)是间接的材料、间接人工、资产折旧等,这些是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共同耗用的资源,因此应先将其归集分配到作业成本中,再按作业动因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中。

(3)确定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中。作业消耗资源,这些资源的消耗,对于作业过程的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作业成本;对于作业过程中的间接费用,则需要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成本中。

(4)确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客户或服务)。作业动因能体现客户或服务消耗作业的原因,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客户或服务,也就是分配到最终要核算的成本计算对象。

(5)计算客户或服务的总成本。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的产品或服务的间接费用,再加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耗费,就可以计算出客户或服务的总成本。

2.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依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原理,将物流企业经营活动中占较大比重的间接营运费用以作业为基础比较科学、准确的分配到各产品中,为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较传统成本核算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结合了物流活动的跨组织性质,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分配,这种方法更能适应物流服务多样化、品种多、个性化的特点,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的同时,也为物流服务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虽然作业成本法解决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中弊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难度。物流在我国是一项新兴行业,对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来说,核算物流成本全面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还不很成熟。物流服务包括若干环节,每个环节包括许多作业,整个物流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作业链,应用作业成本法需要收集有关资源及作业的大量数据,计算成本工作量非常大,这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将各项资源及作业等各项物流信息采集到系统中,对物流业务进行跟踪控制,结合财务系统,对作业进行成本计算和分配。

参考文献

1马玉珍,马国庆.浅谈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9(1)

企业成本核算篇(6)

关键词:成本管控;煤炭企业;班组核算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也得以不断创新和改进。同时,煤矿生产具有特殊性,例如无生产流程中半成品,无产品生产活动单位较多,而且成本构成与制造业不同,其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材料,故对材料的管控是成本的控制中心。同时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矿井作业安全的基础上,最终切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直以来是煤炭生产企业管理面临的难题。

二、煤炭生产企业物料消耗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煤炭企业物料消耗特征

煤炭生产企业的物料消耗构成复杂且变化较大,具有行业特殊性,主要特征表现为:(1)大部分物料消耗不构成产品实体。(2)许多物料不是一次性消耗,可一次或多次地进行回收复用。(3)物料消耗种类和数量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比较大。(4)由于受地质条件及构造影响,不同的矿井和煤层开采难度、工艺过程都有所不同,采煤工艺的选择、工作面的布置、设备的配置以及机械化程度的高低都影响物料消耗种类和数量水平。(5)物料消耗与产量密切相关,但关系复杂。(6)物料消耗与煤炭安全生产关系重大。(7)物料消耗的独立性较强。

(二)煤炭企业物料消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物料消耗特征分析、归类和汇总,影响物料消耗的因素主要包括:(1)作业量因素。包括原煤产量、月度进度、掘进进尺等。(2)地质构造因素。包括断层、褶曲、岩浆岩侵入等因素。(3)煤层赋存状况因素。包括煤层硬度、顶板底板强度、倾角、煤层稳定性、夹矸系数、煤的容重等。(4)工作面设计情况因素。包括采高、工作面走向长、工作面长、生产能力、工作面回采率等。(5)采煤工艺或支护方式因素。采煤工艺方式包括综采、高档普采、普采、炮采等,支护方式包括锚喷支护、混凝土支护等。(6)水文及其他因素。包括水文、瓦斯、爆炸性、自燃性、煤与瓦斯突出性等特征。(7)物料管理水平。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部分影响物料消耗的因素不可控制或很难控制,例如水文因素、地质构造因素及煤层赋存状况因素。而在影响因素中作业量因素与物料管理水平为较易管控因素,其中物料管控水平主要包括材料的回收复用、废旧物资的回收、检修水平的高低、材料与作业量联动的合理性。

三、煤矿班组物料消耗核算分析

班组是煤矿最基层的生产单元,既是煤炭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又是各类物料的直接消耗者。搞好班组物料消耗核算,对班组的生产活动及时准确地进行计算、分析、考核,对于改善企业成本管控能力,解决成本管控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班组作为煤矿的最基层的生产单元,其各类活动直接影响煤矿生产的作业量。(2)矿和区队经济核算的各种数据和原始资料,大部分来自班组。(3)搞好班组物料消耗核算,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由分析可看出,班组是作业量因素与物料管控水平因素的直接控制者,做好班组物料消耗核算对煤炭企业物料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班组物料消耗核算的方法及实施措施

(一)明确班组经济核算的主体,划清核算的单位界线

班组经济核算单位,应根据班组生产和劳动组织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1)以整个班组为经济核算单位:它适用于没有轮班或各轮班经济责任不易划分或难以考核的单位。(2)以轮班为经济核算单位:它适用于三班、或者四班倒的采掘生产班组,能按轮班分清经济责任和计算生产成果的单位。(3)以岗位为经济核算单位:它适用于能够独立核算的工种。

(二)核算基础工作

(1)定额管理。各项材料定额是物料消耗核算的主要依据。要根据班组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将指标进行分解和转换。(2)完善计量手段,力求实现数据化。数据是核算的基础,没有基本的数据核算工作将无法进行。

(三)核算流程

(1)基础准备。主要是指搜集班组物料消耗核算的标准和依据。(2)核算工具。要配置必要的检测、测量手段,以保证产品数量和质量,准确地度量各种消耗,使之准确无误。(3)现场记录。由质量验收人员对班组生产任务、产品质量、工程质量进行记录,材料员对班组用料情况进行统计。(4)核算。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核算标准、完成工作量和物料消耗管控制度对班组进行核算,形成核算结果。(5)分配。根据核算结果,兑现奖惩,实施分配。(6)班组物料消耗分析:利用班组物料消耗核算中的有关资料,找出影响物料消耗的各种原因和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挖掘生产潜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这是经济核算的继续和深化。

五、结论

煤炭的生产过程是一条即独立又相互链接的运动的价值链,有主链,有辅链,纵向上联公司,下接其作业面、区队,横向与采、掘、机、运、通等工作链接。在明确价值链之后,要确立总成本的构成,分析成本在各个不同供应链节点上的构成,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评估与成本分析,了解各环节在价值形成时所做的贡献大小和所消耗的成本大小及降低成本的趋势和措施,是煤炭成本管理的一个大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印杰.煤炭企业班组核算研究[J].陕西煤炭,2005.

[2] 徐保民.谈谈如何开展班组经济核算[J].煤炭企业管理,2001(12).

企业成本核算篇(7)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探讨

1 基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是指矿井采掘生产过程中实际的费用支出,它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原材料: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材料,如坑木、坑木代用品、炸药、雷管、大型材料、专用工具、配件、劳保用品等,但不包括用于煤矿安全及环境治理方面的材料消耗。②电力: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不包括维简工程消耗的电力和其他非生产用电。③生产工人薪酬:是指煤炭企业为获得生产工人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主要包括:生产工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 教育 经费;非货币利;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④折旧:指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应提取的折旧费。⑤其他支出。在将“安全成本”和“环境成本”单独核算后,就可将井巷工程基金、维护费、修理费纳入安全成本的核算内容,将地面塌陷赔偿费纳入环境成本的核算内容,同时根据新企业 会计 准则,将工资和职工福利费合并为生产工人薪酬,也弥补了目前煤炭成本中人工成本项目不全。这部分费用在发生时可按明细项目直接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或先记入“制造费用”,再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

2 安全成本

安全成本就是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即安全成本是为保证安全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和因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与安全有关的费用占当前煤炭成本的比例已达20%以上,并且还在逐步提高。但由于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没有单独核算和管理,致使安全工作的技术先进性与 经济 合理性相脱节,从而使安全工作在煤炭生产中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而目前有关煤矿的安全成本散见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流动资产、管理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等核算中。为加强安全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应设置“安全成本”一级科目,并在其下设置“安全工程费用”“安全预防费用”和“安全损失费用”三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其相应的内容。

安全工程费用是为构筑安装安全工程、设施以及购置安全监测设备、仪表等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费用项目:为构建和安装安全工程、设施所耗用的材料费、人工费;购置安全监测设备、仪器等支出的费用;安全工程的设计费、评审费;安全工程、设施的维护检修费;井巷工程基金、维简费、修理费。

安全预防费用是指运营安全工程和设施、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以及安全培训和教育而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费用项目:安全工程和设施的运营费;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制订安全工作计划所需的费用;安全专职人员的薪酬;安全专项奖;安全宣传资料费;安全培训教育费用;安全情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储存等费用。

安全损失费用是指因安全问题影响煤炭企业生产(或因安全水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损失。安全损失费用包括直接安全损失费用和间接安全损失费用。直接安全损失费用,主要是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和非人身事故所带来的赔偿费用、医疗费用、抚恤费用、处理费用、财产损失、恢复生产费用、停产损失等各种直接影响损失以及职业病防治中发生的检查费用、 治疗 费用、陪护人员薪酬等损失。间接安全损失费用主要是指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劳动力资源损失、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失。

3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3.1 传统 会计 核算方式的局限

传统会计核算办法对于 企业 成本只 计算 经济 成本,主要内容是产品成本核算,其归集了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再按成本计算对象分配费用,最后得出各个品种的产品成本。这种核算是以产品的形成过程为成本起因的,目的是确定产品的劳动耗费。从传统成本核算内容上来看,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和补偿没有计入成本,包括 自然 资源的投入、生态系统的投入和环境容量的投入等,没有在市场价格和体系中得到充分反映和体现。相对传统成本核算而言,环境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其范围很广,有企业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即不仅包括与产品相关的环境成本,还包括与产品无关的环境成本,可见,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已经不适应环境成本的要求,其环境成本信息丧失了相关性、准确性,建立 科学 合理的环境成本核算系统已成必然。如果不进行环境成本核算会造成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以牺牲环境和透支未来为代价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和国民经济指标虚增的情况,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无尽的后患。为了保护环境资源、正确衡量企业利润指标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行环境成本核算已成为必然。

3.2 煤炭环境成本核算

(1)煤炭环境成本。它应包括:煤炭资源成本、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和 教育 成本等内容。为准确地核算煤炭环境成本,应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并在其下设置“煤炭资源成本”“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二级科目进行相应的核算。

(2)煤炭资源成本。煤矿不仅要出资取得探矿权、采矿权,而且要对取得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精查,进行矿井设计和施工,这些获取资源支出和勘查前期费用就构成了煤炭的资源成本。

对发生的这部分支出,在发生时可先记入“递耗资产”,然后根据每期的实际开采量乘以单位产品的折耗费用,记入“环境成本-煤炭资源成本” 即借记“环境成本-煤炭资源成本”,贷记“递耗资产累计折耗”。

(3)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破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不受损害,避免环境污染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就构成了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

(4)矿区环境恢复与治理成本。该项成本主要由治理费用和弥补破坏、污染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两部分组成。对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及矿区环境恢复与治理成本,在发生时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先计入“固定资产-环保设备”,然后通过计提折旧再计入各期环境成本;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在发生时可直接计入当期环境成本;对于发生时间和金额不确定,且又不能予以资本化的,也可按一定的标准计提专项基金,计提时借记“环境成本-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或“环境成本-矿区环境恢复与治理成本”,贷记“应付环保基金”;发生相关的费用支出时借记“应付环保基金”,贷记相关科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