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践教学特点

实践教学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1 15:28:56

实践教学特点

实践教学特点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实践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实践发表个人看法。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整合性。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行为起点,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这一节课的成败与课程目标的达成。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以往,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不像从前每个目标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没有相互关联。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组合。不难发现,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兼顾每个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深意,同时记住作者心目中美好等的形象。

(2)教学内容开放性。美国教育家说过:“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那他必须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向前看的人,一个进步并且富有新思想的人。”开放性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开放性的胸怀。如今的时代不比从前,即便是小学生,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所以,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向外延伸,尽可能多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展开立体式教学,以此来强化学习,但是中心必须是课文本身,最后才能把课文吃透,让学生得到知识。

(3)教学方式互动性。教学方式互动,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从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不见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从前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而不喧闹,争辩而又温馨,师生间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沟通和补充,教师没有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彼此间交流着情感、体验和观念,最后达成共识,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

(4)教学过程活动性。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参与进课程中来,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如此,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仅仅是一味、死板地讲课,就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进课文中来,融会贯通,就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掌握知识。

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方法

(1)注重积累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新授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也从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关爱是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正确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措施,要获得教学成功,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是外因条件,学生就是内因根据,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

(3)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感人场面,从而促使学生切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4)注重加强横向思维训练。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思维的深度发展,忽视思维的横向训练,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慢慢认识到了横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种解题策略屡见课堂,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大脑变灵活了,创新的积累也就深厚了。就老教材而言,涉及对横向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多方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这样的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戴培军.采取多种方式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3(11)

实践教学特点篇(2)

一、技术性

钢琴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钢琴被称之为“乐器之王”,其演奏技巧、技能性很强,对演奏者的演奏技术要求很高。尽管高师钢琴的主要任务不是要培养专业钢琴家,但在钢琴教学中对手形、指法、触键、踏板、视谱、完整演奏作品等一系列技能技巧,进行系统而规范的教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钢琴演奏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质,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门长线专业,钢琴技术的获得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它必须从基础训练和基本练习抓起,经过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达到技术要求与音乐要求的完美统一。从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且普遍较差,部分学生“拔高”程度严重,在弹奏方法上亦存在一些毛病和缺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基本功抓起,多做五指练习、音阶、琶音、和弦、八度等基本技术,扎扎实实地弹奏好初、中级钢琴教材,少弹“深、难、大”曲目,及时纠正弹奏中出现的毛病和缺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难度,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科学的弹奏方法,才能有助于钢琴演奏技术的提高。所谓基础打得好楼房才能盖得高。周广仁教授指出:“钢琴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抓好基本功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坚固的基础,他会一生都受用不尽。”(《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也已证实了这一点。那种忽视钢琴基本功训练的教学,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甚至一味强调教材级别、难度的教法,只能成为造就人才的空中楼阁,对学生的钢琴学习十分不利。当然,对于少数程度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适度跳进,逐渐加大曲目的难度和练习量,使他们的钢琴技术和演奏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这与钢琴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不矛盾的。

二、能力性

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高师开设钢琴课程的主要目的:一是作为其他音乐课程的基础,如作为乐理、和声课的基础;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是简谱即兴伴奏能力);三是通过钢琴的学习,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全面提高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这个目标要求体现了高师钢琴不同于钢琴表演专业的课程理念,阐明了高师钢琴的“能力性、应用性”学科特点。

确立高师钢琴“能力性、应用性”课程理念,必须明确学生所掌握的钢琴演奏技术知识不能自动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如何使技术知识与能力运用之间实现顺利转换,则是高师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切点,也是每一个钢琴教师将要着力解决好的课题:一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把高师钢琴放在“应用科学”的范畴来思考,弄清高师钢琴的“能力”概念有别于钢琴表演专业对“技术和艺术”的艰深追求,它更强调的是对钢琴音乐语言的运用和实际应用能力;二是要围绕学习钢琴音乐语言、运用钢琴音乐语言为目标组织教学。比如,在技术训练中,加强基本技术练习,加大视奏练习和即兴弹奏训练,以及在教学中既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又注重弹奏方法的分析和对音乐文献的积累,依靠对钢琴音乐语言的多层次体验、模仿和训练,强化学生运用钢琴音乐语言的能力;三是加强即兴伴奏教学。既把即兴伴奏课程纳入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又把即兴伴奏内容纳入系统的课堂教学中;既重视即兴伴奏的和声、键盘等基础训练,又把重点放在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指导学生在钢琴伴奏音乐语汇的帮助下,拓展运用于实际学习与工作之中的音乐能力;四是加强艺术实践。高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还要依赖于钢琴音乐实践,即只有从琴房走向讲台、舞台,从技能练习走向音乐美的创造,才能最终获得理解与应用相关音乐语言的实际能力。

三、思维性

如上所述,高师钢琴的学习既包含有大量的技巧训练,又包括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内容,但更主要的是学习音乐语言获得音乐能力。钢琴音乐能力的核心,应是学习者的科学音乐思维能力;钢琴音乐能力的体现,就是学习者的音乐思维能力的体现。可见,高师钢琴不仅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也是一门思维性学科,高师钢琴教学应把这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反思传统的高师钢琴教学,一方面很多老师把钢琴教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说教,忽视了钢琴音乐作品的多义性、非语义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就事论事”,缺乏个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钢琴教学往往以教师为核心,“口传心授”,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虽然传给了学生知识,但学生可能永远是老师思维的重复,缺乏教学的互动和艺术的想象力。钢琴教学效果当然不够理想。把高师钢琴定位为一门思维性学科,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一个平等、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创设一些特定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独立提出自己的见解,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性的教学;教师要注意倡导个性教育,尊重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音乐能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具有创造性个性的音乐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借助音乐作品主题,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想象,在教学互动中得出一个最贴切、最合适的作品风格和内涵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想象力。再如,就即兴伴奏来说,有时一首歌曲、一句旋律可以有几种配奏方案,教师应把配奏的基本思路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设计和选择伴奏手法,而不是给出答案,让学生“照本宣科”。

转贴于

四、审美性

在高师钢琴教学中,钢琴既是培养合格音乐师资的基础课,又是提高弹奏水平的专业课,同时还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艺术课、美育课。而在这多元的性质定位中,都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因为音乐是审美的艺术,离开了音乐美的表现和创造,离开了审美教育,钢琴将会沦为制造音响的工具,钢琴教学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强化审美意识和审美教育,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为,要确立高师钢琴教学的审美意识,就应该将其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在教学中既重视基本弹奏方法的传授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又把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鉴赏、理解和创造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彻底纠正“重技轻艺”的问题,把技术训练和美的表现、美的创造融为一体,使钢琴教学能够从纯技术传授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体现其应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实现其育人功能。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上,钢琴教材要选用中外优秀的经典作品,选尉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特色的作品,选用能唤起美的感受的现当代音乐作品,不论是练习曲还是钢琴作品,都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范奏,特别是有感情的范奏,以便对学生产生“样板”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和处理作品,善于发现并挖掘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和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要注意教学仪态、语言美,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营造审美化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要从基本功抓起,不盲目拔高学生的练琴程度,不过分强调技术难度,更加突出和强调弹奏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钢琴教学的整个初、中、高阶段都要重视审美教育,建立起审美教育的完整教学机制等。

五、综合性

综合课程的观念是针对学科课程的分科设置传统及其缺陷而提出的。高师音乐课程的综合化既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又是音乐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音乐同广泛的艺术、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使得音乐教学的综合成为了可能。从教学实践来看,高师钢琴和其他音乐学科知识往往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如在钢琴伴奏领域与高师声乐的衔接,在即兴伴奏方面与键盘和声的联系等。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还是从钢琴教学本身来看,高师钢琴教学都必须走出传统的单一化、线条性模式,注重教学的层次性、综合性与系统性,建立起全面综合的钢琴教学新模式:

其一,在课程形式上,应建立包括钢琴小课、集体课、伴奏课、合奏课、实践课等在内的多层次、综合性课程形式。同时,还可探索实行分级教学制,对不同钢琴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促进钢琴教学水平的整体性提高;

其二,在教学目的上,既应重视钢琴艺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又要强调心灵、情感的熏陶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树立全方位、综合性、可持续性的“素质教育”理念;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既抓好基础技能训练,又重视简线谱伴奏的学习;既注重钢琴教材内容的纵向结合,又加强钢琴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基础性的知识信息和基本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使钢琴学习更有效、更全面;

其四,在课堂教学流程上,教师既要检查学生的识谱、纠正不良的弹奏习惯,又要对作品中一些复杂的乐理、曲式知识予以讲解,还要教给学生处理作品、表现作品的能力,并要始终把示范、范奏与理论讲述结合起来。当然,在教师熟悉学生特点之后,应有所侧重,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其五,在教学环境上,要注重课内与课外、音乐与生活、教学与社会的结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试讲、实习、演出、比赛等艺术实践环节,延伸艺术课堂、优化教育环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从多渠道、多方面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实践教学特点篇(3)

学校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下设专门的艺术教研组,以加强对艺术教师的管理,定期开展艺术活动,以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艺术教育网络的构建不仅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使之进一步规范化,也在全校形成全员德育,全员育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的艺术教育潜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美的心灵的传播者,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因此,培养我们的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认真学习《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在艺术类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送教师外出学习,积极引进优秀艺术类教师,为了尽快提高我校艺术教师的素质,学校决定艺术教师寒暑假可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专门进行艺术培训和进修,极大地提高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热情和水平。目前学校共有艺术类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10人。

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艺术美

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艺术美。我们初步把课堂教学艺术划分为教学设计艺术化、板书设计艺术化、情境创设艺术化、教师语言艺术化、教师着装及表演艺术化,学校已培养了一批具有我校教学特色的教师队伍。例如:在器乐课上教学《阿佤人民唱新歌》过程中,先让学生欣赏优美的云南民俗风情画卷,再欣赏著名歌唱家关牧村老师演唱的歌曲和葫芦丝独奏曲,最后让学生学唱歌曲,上台表演,从而体会阿佤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素描课上,教师首先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培养哪些能力,然后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理解作品,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形式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和失败感,培养学生的自信乐学能力。完成作业后,让画的较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增强了成就感和荣誉感。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求其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艺术美。

四、贴近学生实际,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

为了进一步使艺术课规范化,学校制定了校本德育课程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培养目标,教导处在组织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的同时,将校本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目前,我们开设的艺术课程有素描、国画、毛笔书法、硬笔书法、二胡、葫芦丝、电子琴、舞蹈等。校本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上课前必须进行点名,检查学具,学校领导不定期推门检查,各艺术课教师定期进行成果汇报,并将优秀学生的作品向相关刊物积极投稿,或者张贴在校内橱窗栏上。

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使校本课程成为我校最具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亮点。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求教师首先编写三年规划,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各学年教学内容要衔接,有梯度,相互组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如在书法课上,其教学内容包括执笔姿势、基础知识、基本笔划、间架结构、书法欣赏等,通过各学段的学习,最终培养写规范字,写好字,以及勤奋乐学、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等良好品质。

为确保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还制定了统一的课程实施纲要,其中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年级、教学内容和学时、时间安排、目标和要求、教学评价与反思、对艺术教师的考核及对学生的评价等。根据此安排,七、八年级每周上两节,九年级每周上一节。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系列教材,并将我校师生的优秀作品编辑在后,发表了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系列论文,总结出“引领———实践(参与)———交流(展示)”的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教育活动模式。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1.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一次。

2.定期开展艺术小组活动,每学期举行现场的绘画比赛一次,声器乐各一次等。每月对学生特长展示一次。

3.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级艺术节、文艺汇演和书法绘画竞赛、青少儿书画大赛等。

实践教学特点篇(4)

关键词: 专业特点 医学人文素质 实践教育

一、医学人文素质内涵及教育途径

医学人文素质指跨学科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及其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知识,并在这种新知识构架基础上树立新的预防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医学人文教育是对在校医学生进行素质和品格教育,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医生的人文精神。这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需要学校各层面与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本文从学工工作角度出发,分析医学生和口腔专业培养特点,结合实际工作体会,分析如何打造平台,建立载体,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如历史启蒙、讲座培训、仪式教育、品牌活动、文化熏陶等增强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审美修养、培育职业精神。

二、医学生学习特点及口腔专业培养特点

与综合及师范类院校相比,医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教学安排紧凑,学生活动不应过多占据他们的课余时间,应结合学生及专业特点做到少而精。口腔医学是塑造美与微笑的学科,特点为操作性强。口腔医学院本着“卓越、精粹”的理念培育仁爱之心、专业扎实、临床操作过硬、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口腔医生。因此学院学生工作应以学院培养理念与专心特点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富有专业特点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增强医学人文实践教育

(一)“三阶段”教育增强专业认知

1.组织新生学习校院历史启蒙专业认知。学院建立院史陈列馆,把广西口腔医学专业及学院发展历史以图片、实物、文字、视频等形式呈现,在新生中开展专业认知教育,通过组织参观介绍院、校史馆了解院情、校情、专业发展,增强新生对专业的认识,引导他们迈入专业学门。同时建立天鹰口腔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模拟标准口腔诊所环境,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直观认识。

2.组织开展“阳光伙伴”系列教育推进专业认知。对专业有一定了解后,通过阳光伙伴教育、励志论坛等平台,针对不同年级特点进一步开展专业教育,邀请杰出校友介绍创业成长经历、从业经验、职业体验,在职业定位、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上给予学生引导。

3.通过毕业仪式教育强化专业认知。重视毕业生教育,精心组织毕业典礼,使其仪式化,典礼上学生回顾大学五年美好生活的点滴,表达对师长的感谢之情,对毕业生步入社会后为人处世、职业发展提出希望与祝福,并一一颁发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加深对母校与学院的情感,增强职业责任感。

(二)以品牌活动提升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培养主要依靠教学主课堂,从学生工作角度而言应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把专业能力培养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学院依据实际特点,把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生文化节发展为学生品牌活动,迄今已经举办六届,逐步走向成熟,为学生施展才情妙思与挥洒青春热情提供广阔舞台。

(三)以文化熏陶培养审美修养

口腔医学是一门生命科学,以人为直接服务对象,追求健康与美感,学院着力创设健康向上、高雅优美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与创造美。专为口腔学生设立的素描课,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通过班级文化展示及宿舍海报比赛等活动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宿舍文化;各类手工艺品比赛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学生以手抄报、刺绣、书法、摄影作品、海报展示对生活及美的认识;现场书画比赛,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提升美学结构布局意识。

(四)以志愿服务活动培育职业精神

1.部级公益项目。在学院承担的部级公益服务项目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以所学专业知识为“口腔健康,笑容绽放一生”的职业理想而努力奋斗。学生志愿们与老师共同开展口腔知识宣教与调查活动,如针对目标学生分阶段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对学生进行免费窝沟封闭并开展口腔知识宣教、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乡镇卫生院、学校开展干预措施,发放口腔健康指导资料及牙刷、牙膏等;到盲聋哑学校、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等4个社会救助机构,提升孩子们的口腔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服务奉献意识。

实践教学特点篇(5)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会计既是一门专业,又是一种职业。会计的专业教学要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职业服务。 因此, 在会计教育中强调实践教学,符合会计职业特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中等专业学校会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相继开设了模拟试验、课程实习、业务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课程,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会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及技能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进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这就使原有的会计实验赖以存在的实验环境发生了变化。

第二,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来看,用人单位已不满足学生只会简单的借贷记账工作,要求学生除了能够熟练应对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能够根据一定的会计理论处理日常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如对会计报表的分析、财会制度的设计等工作。

第三,虽然会计学专业已经开设了一系列实践环节的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从近几年的授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不断进行革新,因为只有通过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科学设置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是中等专业学校会计教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会计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独特性。从对国内中等专业学校会计学专业调研结果及网上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 国内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目前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大部分学校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环境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学生完成一定的会计课程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模拟实验教材,集中进行实验。国外一些学校采取问题授课方法,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并要撰写报告。但是,由于各中等专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不同,实践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多数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实践课程停留在模拟实验上,没有形成科学体系。

二、趋势分析

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提供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中等专业学校今后的教学改革趋势可概括为:科学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不但教会学生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提高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能力,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引导学生自学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素质。

三、解决方案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构建科学的实践环节课程体系、 编写与会计改革步伐一致的教材及修订教学大纲、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设计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培养学生素质等六方面的内容。

1. 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

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来看,其需要的是理论+技能型人才。 笔者认为,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结果,结合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基础上, 可从以下三个层次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基本技能训练层次,主要指的是操作性实验层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并且加强实验能力的训练,起到巩固和深入的作用。

(2)融会贯通技能训练层次,其目的是让学生到单位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能力的培养层次,即研究探索性实验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2. 以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为原则,编制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

(1)整体性:作为贯穿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始终的会计实践活动,其教学内容应从整体性进行考虑安排,以避免重复,提高效率。

(2)协调性:在设计实践内容上,协调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实践内容能将各门课程联系起来。

(3)有效性: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及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断推新与修订,会计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会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也要符合时代要求不断进行调整,保持有效性。

3. 针对不同的实践课程,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体系。由于实践环节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不一样,应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构建考核体系,考核过程包括实践过程和结果两方面,为学生建立考核文件夹档案,以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

实践教学特点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实践性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想,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效地凸显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进而,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铺垫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语文课程魅力的最大化实现。

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取的都是被动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很少有自主交流、主动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严重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锻炼。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口语表达的平台,要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得以充分的展示。

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复述活动”,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反复的、自主阅读之后,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复述活动,比如,以“晏子”的角度、以“楚王”的角度等进行复述活动,如,以晏子角度进行复述:前几天,接到大王的命令派我去访问楚国,可是到了楚国之后,发现所有的城门都关闭了,只有一个类似狗洞的小门开着,并在接待人的指引下,我意识到这个门是要引我进去的。我看了看接待人,对其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组织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自主的改编复述,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既不利于文本价值的体现,也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教材,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进而使学生在自主交流、自主探究中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更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阅读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唯一的听众是如何走进我的生活之中的?(2)“听众”来林中的目的是否前后发生了变化?(3)为什么“听众”说自己是聋子?(4)在得知“听众”是音乐教授后,我有什么反应,我为什么没有拆穿?……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特点得以有效的展现。

当然,除上述的两个方面外,我们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要通过多媒体的音频功能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等等。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目的就是要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同时,也确保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得以最大化的发挥,进而,也为学生全面而综合的发展以及语文学科特点的正确发挥做好保障工作,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

实践教学特点篇(7)

【关键词】女生体育教学 特点 指导

女生是未来的母亲,女生的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说,女生的体育教育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强国强民的大事。重视与加强女生的体育教育,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一、女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

(一)女生的生理特点

中学生在生理的发展上,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期。从男女的生理特点看,10岁以前几乎没有什么明显差异,但从青春期开始,男女学生生理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差别日趋显著,表现在身高、体重、胸围、盆腔等形态方面。

女子胸部比男子短,但腰部较长,所以躯干相对长,下肢相对短;女生肩部较窄、骨盆较宽,所以封闭骨盆下口的骨盆底肌承受的压力较大。

女生的脊柱软骨层较厚,关节、韧带的弹性与灵活性较好,但是各关节比较松弛,易受到损伤。女生的腰椎较长,腹腔前壁相应比男生长,而腹腔内脏器官对腹腔前壁的压力较大,但女生腹腔肌比较弱,女生生殖器官又处在骨盆腔内,所以,加强女生腰腹肌的训练,具有强体保健的重要意义。

(二)女生的心理特点

性成熟在中学生心理形成与发展上起很大的作用。对于女学生来说,尽管有一定生理知识,但对于月经初潮的突然出现,还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和恐惧,甚至感到害羞而产生一些孤立和自卑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胆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愿在男性面前做练习,有些自尊心较强,腼腆敏感,做动作时往往情绪不够稳定,犹豫不决。中学女生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但又带有很大的倾向性,爱美的意识在增强,她们需要陶冶与情感的体验。女生对小说、电影、戏剧、音乐、舞蹈感兴趣,特别追求形体的健美和匀称的体型,因而对有助于体型健美的运动项目,以及富有韵律感又有配乐练习的艺术体操、舞蹈、健美操等具有深厚的兴趣,而对一些竞争激烈、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则表现消极,甚至有些畏难情绪。中学女生这种特殊的心理和体育兴趣有倾向性,是同她们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体育教师应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指导她们进行体育锻炼。

二、女生体育课的特点与指导

(一)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应努力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三基”对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及振兴中华的深远意义。有针对性地加强女生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发她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深厚的体育锻炼的兴趣,采取多样的手段与方法,培养她们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材要适应女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选择一些形体训练教材,如韵律体操、艺术体操、平衡木、高低杠等教学内容。

形体训练是发展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女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的发育,致使一些女生因为害羞的心理而常常含胸驼背形成脊柱弯曲等不良体态。通过形体美的训练,进行身体美、动作美的教育,有助于她们养成正确的姿势,形成健美的体型,促进她们身心正常发育。艺术体操是融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女生运动项目,它以独特音乐伴奏、健美的造型和富于韵律的动作组合感染力,吸引更多的女性参加锻炼。

(三)教法手段重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在教法手段上,选用一些多样化的诱导练习、辅助练习,努力提高女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教学中可以编选一些双人操、绳操、球操、纱巾操等;还可以通过一些小型活泼的游戏方法来发展女学生的体能,创造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例如,体育课尽可能采用音乐伴奏等方法,以提高女生的情趣和动作的美感。

三、对女生体育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教师的教态、仪表、行为举止应给女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特别是男教师更应注意。教师给予学生帮助与保护时,动作要适度、态度要认真、举止要大方。要充分发挥小组长培养和体育干部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相互保护,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和各种顾虑,进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体弱生和后进生要多照顾、多关心、多体贴,教师要循循善诱、热情帮助、指导鼓励,不要冷嘲热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在组织工作上应重视与加强培训,交代任务,使女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带头与助手作用。

(四)在女生体育教学中,要处理好见习生工作,设立登记卡制度,以掌握女生月经期情况。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健康情况、经期反应,做好教学见习的不同安排,但要注意锻炼卫生、安全养护,量力而行。注意不能蛮干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让学生静养旁观,应组织适宜的练习活动。

四、注意处理好女生和教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