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践的知识点

实践的知识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2 15:26:47

实践的知识点

实践的知识点篇(1)

关键词:存在论;美学;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1)05―0009―08

只有了解了一种理论的根源与目的,才可能理解这种理论。实践存在论美学需要赢得这种“理解”,为此我们需要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知识谱系和理论目的进行一个总体性的介绍,而为了回应诸种商榷,同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也需要把实践存在论美学从建构之初就一直苦苦探索的一些最核心的问题交待给读者。近几年针对实践存在论最初的指责是,实践存在论美学把马克思和存在主义搅在一起,然后把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全部加在实践存在论美学之上,这种批评实际上弄不明白“存在论”(ontology)和存在主义(existencism)之间的区别,望文生义地以为存在论就是存在主义。之后的指责是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把马克思海德格尔化,然后认定海德格尔是主观主义唯心论,是与马克思的“客观的唯物主义”不相融的,进而把所有关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批评都移植到“实践存在论”身上,这种批评实际上弄不清楚主观主义与主体性之间的区别。第三种指责是否定实践存在论美学对于实践概念的阐释,认为实践存在论泛化和解构了“实践”概念,是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第四种指责宣称实践存在论美学对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的探索仍然是形而上学式的,是本质主义的。第五种指责认为实践存在论美学对马恩经典名著的解读是用海德格尔和后现代思想歪曲马克思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综合近几年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它被指责是:存在主义、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本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要回应这些批评就必须先表明我们的立场,描绘出我们得出结论的过程,再来看看批评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所以需要明确地给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资源的谱系,也需要指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支点在哪里。必须承认,有许多批评是建设性的,比如张弘先生在《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形成及其问题》一文中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问。笔者认为张先生虽然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形成存在误解,但他提出的问题需要并值得再回答一次,因为正是这几个问题上形成了实践存在论的支点。这几个问题是:“生存一存在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它对于美学的意义;实践存在论美学与本质主义的关系;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之关系;还有一个实践存在论美学一直希望商榷者来提问却始终没有提出的问题――它对于一些美学的基本问题的解答。

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知识谱系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它会招致这么多的近乎定性式的批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描绘实践存在论美学成形的理论过程。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德国古典美学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康德美学所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性和黑格尔美学中的理性主义,特别是审美“把人提升到思想和自由的领域”以及用艺术来“表现真实”的追求,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对于美学主要问题的最初的认识,而实践存在论美学深化的过程,也正是对这些美学命题的深化与改造的过程。实践存在论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研究立足于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哲学基础与基本思路的超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一方面和德国古典美学的哲学基础之间有连续性,另一方面它提供了超越和批判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维度。特别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对于形而上学的超越,这一点是实践存在论对马克思主义最感兴趣的地方。实践概念所包含的“主体性和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的桥梁,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概念所传达出人及其包括审美在内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的结果这一思想,引起了实践存在论者对于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最初怀疑,从先验层面上追问审美的前提和从理念与感性形式的辩证关系中求解美的本质这种理论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实践存在论者接受了实践论的最初影响并且坚信:审美活动先于美,艺术活动先于艺术。

实践存在论的第二个理论资源是对现象学方法的学习和使用。现象学对传统本体论与本质主义的超越和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超越,引起了实践存在论者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更深入的反思。从康德到胡塞尔再到海德格尔,之后是英伽登、杜夫海纳、梅洛・庞蒂、盖格尔等人的理论著作都成为研阅的对象。现象学的方法对实践存在论的提出提供了莫大的启发,实践存在论从方法论意义上学习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与《林中路》、《路标》,当然还有英伽登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与《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顺着现象学之路,实践存在论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解释学,特别是《真理与方法》的影响,现象学和解释学在方法论上所给予了的诸如“生成”的观念、非现成性识度、“存在”的过程性、非实体性思维等等都成为实践存在论的基本理论方法。

实践存在论也受到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福柯与德里达等后现代思想家的影响。这强化了实践存在论者对艺术与审美的社会历史性的认识,及对本质主义的局限性的认识,而对非同一性和“中心在结构之外”等思想的理解也让实践存在论对本质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产生了自觉的反思和拒斥。需要指出,当实践存在论者受到现代思想方法的启迪后,就具备了一双“现代之眼”。以这双“现代之眼”来反观德国古典美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就能看到一种批判的立场和超越的方向。这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初衷,而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争议也在这里产生。

争论首先集中在实践存在论对马克思的经典原著的解读。我们认为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与现代哲思之间有对话与理解的空间。当我们反思的对象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些基本命题时,《手稿》、《关于费尔马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本身就提供了新的立场与方法,我们从中已经认识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客体的前提,审美主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而不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这种认识和我们后来获得“现代之眼”后的认识一致,或者说它被现代哲学强化了。因此当我们再读马克思经典原著时,就更关注其中真正具有现代方法论性质的部分,传统上从认识论角度对马克思的解读和本质主义式的解读已不能满足了――世界是物质的我们不反对,我们更关心的是,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的物质性不是实践前提,而是实践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被指责为反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我们更愿意汲取那些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方法与思维方式不同的部分,而非简单地翻转过来的德国古典哲学。

我们对现象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也成为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对海德格尔思想方法的吸收。海德格尔最初传人中国时是作为一个存在主义者被接受的,翻阅上世纪80年代的哲学史与美学史著

作,很能说明这一点,但随着海德格尔译介的深入,这种偏见应当被放弃了:他首先是一个现象学家,其次是个哲学史家。仍有一批学者停留在80年代对海德格尔的认识中,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存在主义,然后把对存在主义的批判直接加到海德格尔头上,由于我们吸收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方法,这种批判又直接加到我们头上了。结果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就成了我们和批评者争论的焦点,批评往往指向海德格尔,通过对海德格尔的定性从而给实践存在论美学定性。同时大多数批评者对现象学的方法实际上并不了解,所以批判没有指向我们对现象学方法的应用,而是把我们应用现象学方法导出的“生成性与构成性”、“非实体性”、“意向性”等观念与方法看作对唯物主义的反动而归入唯心主义,结果对现象学方法的介绍和普及也成了我们在反驳文章中刻意去做的工作。我们认为,理解海德格尔,理解现象学的方法,是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的必由之路。相比之下,我们在实践存在论美学中对英伽登和杜夫海纳的吸收却没有被关注。

对解释学、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使得我们受到了主观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指责。解释学是在“生成与预觉”的角度对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化,而解构主义并不可怕,它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思,是对实体性思维与本质主义思维的反思,它和西马的非同一性思想、“星丛”观念是一致,而批评者似乎总是把解构主义与消极否定、意义颠覆等“后现代性”结合在一起,拒绝接受其中积极的因素,而我们认为相对于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其中有更现实、更合理的因素,因此当我们被指责为“解构主义”时,我们并不“理解”这种“指责”。

二、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支点

我们用“现代之眼”重新审视“实践”概念和“存在”概念,发现了一些超越于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新意,看到了两个概念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本质主义、先验论、观念论的可能,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同时在现代哲学与马克思思想两种超越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理论上的相通之处,而这种相通之处――二者在思想方法上呈现出的“生成性”、“活动在先性”、“非本质主义”和对经验过程的重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理论兴趣。因此我们致力于描述这种相通之处,并且利用它超越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观念论倾向。可以说现代哲学超越主客二分,超越形而上学的部分和实践哲学超越主客二分,超越形而上学的部分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支点。

要描述出这几个支点并不容易。我们首先需要描述马克思实践哲学超越主客二分与形而上学部分。这就关系到对实践概念的理解问题,这是实践存在论受争议最多的部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反对固守在认识论角度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待实践概念,前者只承认实践是认识的一个环节,拒绝把实践上升到存在论的程度;后者把实践看作物质生产活动,也就是劳动,拒绝从哲学角度思考实践概念的意义。前者说我们唯心主义,后者说我们泛化“实践”。因此描述实践概念的历史与内涵并揭示其中的存在论意义就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重中之重,这个任务主要是由朱立元先生完成了。他在一系列的文章中对实践概念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在其基础上为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奠定解释学前提,然后通过对马克思经典原著的细致研读,总体上把握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具体内涵。朱先生的结论是:“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概念的使用是广义的,实践的意义实际上既包含了作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宗教等人的现实活动,还包括了艺术、审美和科学研究等精神生产劳动。”。这就为重新整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反思实践概念的哲学意义,这个工作我在《实践存在论美学新探》中作了初步尝试,并有失草率地把“实践”上升为终结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之后我们从卢卡契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得到启发,然后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基础存在论”中得到了对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的更深刻理解。

问题的焦点在于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究竟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有之意,还是我们“赋予”其存在论意义?对实践概念之存在论意义的探索究竟是一次考古,还是一次酿造?朱立元先生坚持是一种考古,因此不断地在马克思原著中搜罗耙梳,以无可辩驳的材料证明马克思使用“实践”概念时本身具有存在论维度。而我则从现代存在论的角度反思并建构实践概念的存在论意义,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马克思的实践观改变了传统“本体论”追问“存在问题”的方式,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人类生活的现实感性世界不是外在于人或与人无关的,“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换言之,人生存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乃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存在问题,包括人类社会、感性世界、自然界的存在,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之中才呈现出来、成为问题的;存在者之存在不是自明的,人的社会实践是它的前提。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和基础性(并非时间上的先在性)。借助这种优先性和基础性,人建立了自身在存在论领域内的主体性(康德建立起了认识论领域内人的主体性)。即一切存在问题只有在人的社会历史实践、在人的生存活动中才成为问题的。如果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外部世界的实存性和先在性(即客观性)本身并不构成问题,也没有意义;问题是你作为人是如何意识到它的实存性和先在性的?只有当自然对象成为人类生活的基础和实践的对象与内容,它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才会向人显现出来。因此,存在的根据不是任何超感性的、经验活动之外的实体,包括所谓“物质实体”,而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世界”之为“世界”的根据不在于世界之外的超感性实体,而在于它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内在关联。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所说,对对象、感性、现实,都必须从主体的方面,把它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句话倒过来就是说,一切对象只有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的角度,才可能得到理解。

这个结论和传统认识论框架下讨论实践概念的思路不一样,也和物质本体论的思路不一样,争论由此产生:马克思的哲学究竟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存在论?我们认为物质本体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狭隘的和不彻底的误读,并且要求以实践存在论取代物质本体论,从而以实践存在论重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这构成了我们最基本的理论支撑。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另一个支点是关于“存在论”的理解。几乎所有对实践存在论的批评都是围绕着我们对“存在论”的理解展开的。对于ontology这个词的理解成为了问题的焦点,而麻烦在于,这个词的内容完全是历史性的,从其起源处到当代它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流变过程,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这个概念的内涵,结果一些批评如盲人摸象,在所难免!我们所做的,是在对这个概念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以现象学的存在观作为我们理解存在论的基石。我们力图辨明“本体论”和“存在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尽管在英文中它们是一个词,但是它的历史内

容却是相对的:当这个词被译成“本体论”时,指称的是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在探讨存在的问题时,所形成的从“实体”角度规定“存在”的一种实体主义或实体中心主义的哲学形态,这种哲学把事物的存在作为自明的,在此前提下去追寻“存在者”确定不变的“实体”或者“本体”;而当这个词被译成存在论时,是指由海德格尔所指明的对存在问题之思考的新维度。海德格尔通过“解析存在论的历史”,揭示了“存在”(on,Sein,being)和“存在者”(onta,Seiende,beings)的“存在论差别”。根据他的揭示,本体论只是关注了存在者的存在,而没有关注存在本身。他将之称为“存在的被遗忘状态”,并要求直接切入“存在”从而开创了探讨存在问题的新方向,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生成性取代实体性,以非现成性取代现成性,不是追寻实体,而是描述存在之显现及其过程。因此,当下学界把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存在论和对于这门学科所探讨的问题的某些具体的解答方式区分开来,用“存在论”来标志作为一门与形而上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分支学科的“Ontology”,用“本体论”来指称存在论之中具有实体性追求的特定历史形态。为论述方便,用“传统本体论”和“现代存在论”两个术语,来标识这门学科的两种不同历史形态成了较普遍的方法。有学者作了如下分析:

存在(什么存在存在着实体传统本体论,如何存在存在方式关系现代存在论)存在论

虽然对于现代存在论的理解我们与以上引文还有不同,但必须认识到,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在对待和处理Ontology的问题上是有根本区别的,不了解这个区别就不能理解现代哲学的发展。对Ontology的研究和问答来说,存在论构成了对本体论的超越。

这种存在论与本体论的区分,甚至是针对性,构成了我们之所以放弃“实践本体论”而采用“实践存在论”的原因,因为实践问题不是关于事物之是什么的实体性的“本体”问题,而是关于事物如何“存在”的存在论问题。为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不得不和本体论者论战,和误把“存在论”理解为“存在主义”的人论战(一批像张先生一样的学者把对存在论的历史进程的某个阶段的理解作为存在论的本质,并以这种片面的认识指责我们的理论是“本体论之误”,对于这种指责,我们希望批评者能够和我们一起去对存在论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再作判定)。当然争论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主要是对海德格尔的不同理解。海德格尔的整个学说是围绕着“存在”问题展开的,但是他追问存在问题的切入点最初却是“此在”的生存论,因为“存在”问题是由“此在”提出的,海德格尔以现象学的思路追问“存在者之在”的问题如何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出来,由此他得出“此在的基础存在论”。对他思想的误解几乎都是从这里产生的:一部分人因为看到了他所描述的此在的生存论状态而把他归入存在主义,另一部分人因为看到他说一切“存在者的存在”都是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的,所以说他是主观主义。而他的思路的诡异之处就在于,他在其《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中讨论的是Sein(既英文中的being)的问题,可是他的出发点却是existenzial,是此在的生存状态,前期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德文中的表达是“existenzial―ontonlogisch”(生存论――存在论的)。这种思路使许多读者弄不清他讨论的是存在问题,还是生存问题。但恰恰是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启发,在海德格尔的思路中,一切非此在式的存在者的“存在”是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显现出来的,而在马克思的存在论中,一切社会性存在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二者在思路上有相似之处。我们理解了海德格尔现象学化了的存在观,因此才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的存在论。

要理清这种思路很困难,这种困难使我们在对实践存在论进行表述时往往体现出“生存论一存在论”的样态,尽管我们的本意是指向与实体性的本体论相对的生成性的存在论。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存在论以及其中暗含着的“生存论一存在论”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另一个理论支点。

在“实践”和“存在论”这两个支点上,我们的思路体现出了一种“解释学循环”,我们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待实践概念,又从实践的角度思考存在问题,最终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从我们自身的理论逻辑来说,这种融合是必然的,但批评者却不愿意接受这种“必然”,因此诸如“歪曲马克思主义”或者“把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杂揉在一起”等指责由此而生。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第三个支点是现象学的方法。这或许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看待实践问题和存在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实际上是现象学式的。描述现象学的方法需要大量的篇幅,这里只是指出现象学方法对我们启发最大的部分。

首先是“通过意向性活动而构成的世界”,在这里所产生的启发是,世界不是客观地放在那里需要我们去认识的对象,而是在我们的实践和认识中“构成的”,或者说“生成出来的”。这种思路消解了认识论领域中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的现成性,也就是说,对象不是被摆在我们对面而需要我们去认识的,而是在认识行为中生成出来的;同理,客体不是现成摆在那里的,主体也不是,而是在认识行为中生成的。在意向性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生成,乃至世界的生成,构成了现象学方法对我们的最大的启发。这种启发意味着,在美学中,主体如何生成为审美主体,客体如何转化生成为审美客体都是需要描述的过程,甚至“世界”成为“审美的世界”也是一个过程。

其次,现象学所研究的是意向性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交互关系,这启发了我们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不是单纯的主体认识客体或者主体改造客体,而是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生成着的,客体是被主体化的客体,而主体也是吸收客体的属性的客体,二者是相互推动着与发展着的。这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观念,这种交互主体性意味着人世界化了,而世界也人化了,这是同一个过程。这种交互主体性既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状态,也是文学活动的基本状态。

第三,由于生成性思维与交互主体性关系的确立,使现象学成为反本质主义理论先锋,而其中“回到事情本身”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方法是决定性的。这种思想方法超越了本质主义思维。本质主义思维源自西方形而上学视域下的实体性思维,实体性思维把事物感性具体的部分抽象掉,把事物理解为一个一成不变的自在之物,并且消解掉事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把它们抽象为一个“本质”。而这种一成不变的“本质”与事物的运动变化与感性的多样性是矛盾的,结果这种思维把事物非本质的部分作为现象和属性消解掉了,也就是把真正现实的部分消解掉了。这种思维在现代哲学中被称为“本质主义”。而现象学把本质主义抛到了后面,以存在先于本质的思路,去追问事物的存在如何显现。只有当事物显现出自身的存在,我们才会去研究它是什么。这意味着,事物的如此这般的当下存在是生成出来的,是条件性的,没有超越性的永恒不变的实体、本体、本质。

最后,以“存在论”取代“本体论”。按现象学观点,“无论什么东西成为存在论的课题,现象学总是通达这种东西的方式,总是通过展示来规定这种东西的方式。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

能的。现象学的现象概念指这样的显现者:存在者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意义变化和衍化物”。存在者之存在作为一个过程,要求得到描述,现象学对其的描述要么如胡塞尔,描述被意识到的存在如何在意识中生成出来,要么如海德格尔,描述存在者之存在如何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出来。

这种方法指引着我们重新看待哲学与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时,我们对实践与存在的认识都是受到现象学方法指引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背后最根本的部分实际上是现象学的方法,而所有批评者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没有回应,这说明一种新方法要被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下一步

在所有批评与商榷中实践存在论美学最大的遗憾在于:我们本来进行的是一场美学探索,但人们更关注的不是我们对美学问题的解答与建构,而是我们的理论前提,而对前提的批评与其说是学理分析,不如说是“定性”,当我们被定性为“歪曲马克思主义”或者“存在主义”和“解构主义”时,这种定性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坦然承认,我们的理论是不完善的,我们正努力使其完善起来。实践存在论美学已完成了对审美活动之过程的基本描述,研究了审美主客体的生成,探索和描述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描述了审美形态的生成,所有这些描述与建构仍然是初步,需要在每个环节上再深入一些,这是我们当前正在努力的方向,同时我们也还在进行理论结构上的完善。

首先,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的更深入研究与描述,需要一本专著来专述“实践存在论”,这里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实践作为生存论和实践作为存在论之间的关系与异同,在我们现有的描述中,二者是被结合起来的,这种认识和海德格尔有关,但问题在于,生存论的存在论基础仍然是有待探明的,生存论不能直接成为存在论,实践范围内的世界的存在与实践处于其中的世界的存在之间的关系需要被探明,存在论之前是不是可以被加上定语实践?这个问题更深层的含义是局部的存在论是不是可能?二是实践存在论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奠基性的关系,还是说实践存在论实际上内在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之中,这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卢卡契的思想,把奠基于实践的社会存在与实践存在论辨析清楚。回答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意味着建构体系化的实践存在论。

其次,对自然美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一直是实践美学的主导问题之一,也是受争议最多的部分。我们试图用实践存在论的方法描述与建构自然美,我们解决自然美问题的最初思路是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与从人生境界的角度看待自然美,这个理论仍然需要深化,这个工作朱立元先生正在进行;同时自然美的社会历史生成是需要描述的,笔者正在进行研究;还有一个自然美的尺度问题,这也需要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给予建构,并找出这种尺度的生存论基础。

第三,实践存在论视野下的审美认识论部分也需要完善,需要把现象学对经验的描述结合到对审美经验的描述中来,进而描述审美经验的现实过程,这里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仅仅是审美经验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审美经验自身的内在机制和审美经验的社会性内容都需要去描述。

第四,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对艺术作品的存在进行奠基,从社会存在现象学的角度描述艺术作品的现实生成,这是笔者正在进行的研究。特别是艺术作品的真理性问题还没有被解决,现象学的艺术真理观是有问题的,需要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重建艺术作品的真理性,这种真理性的存在论基础只能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给予描述,这不是形而上学或者现象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探索艺术作品真理性的存在论根据这是笔者正在进行的工作。

此外,实践存在论美学经常受到诟病的另一个问题是:作为一种美学理论没有超越性与指引性。这主要是针对实践美学而发的,实际上并不成立。我做过这样的描述:“实践美学并不像它的反对者所说的那样是意识形态的宠儿或者献媚者,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硬的复述者。实践美学是具有实践性的美学理论……实践美学家们对美的认识无一例外的指向‘解放’、‘自由’、‘人的本质力量’,‘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其中深旨,无须多言。”实践存在论美学作为实践美学的新发展,秉承实践美学的“实践性”,实践本身是与人的具体的存在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概念本身昭示着一种新的方法论意义,即把人及其生存世界放人“实践”这一物我融通互动、生生不已的源域之中。在历史性的、现实的实践之中,世界向人敞开,而人也向世界敞开自身,并且在这种相互敞开之中相互进入,相互推动,使物我处于不断生成状态。实践因此就意味着不断生成,不断突破,不断创造,这是实践范畴的精义所在,也正是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精神追求所在。我们的理论指向对“创造”、“生成”、“突破”的追求。同时,就审美的终极意义来说,实践存在论美学认为“美是一种人生境界”(蒋孔阳、朱立元语),实际上是想把现代审美精神的生命关怀与人本追求统一在一起,把美、审美与人的生存结合在一起,让美和美学成为人的生存的指引,让审美成为个体实现自己和展现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存在论美学把审美和人生境界结合起来,要求以审美的方式提高人生境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审美活动上升为人的生存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这是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目的,也是实践存在论美学正在努力深入下去的“下一步”。

注释:

[1]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66-67页。

[2]朱立元:《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刘旭光:《实践存在论美学新探》,《学术月刊》2002年第11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5][6]朱立元、刘旭光:《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存在论维度》,《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2页

[8]刘旭光:《境界论:实践美学的自我深化与现实关怀》,《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The Knowledge Pedigree of the Practice-OntologY Aesthetics and Its Fulcrum 0f Theory.

LIU Xu―guang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CoHeg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实践的知识点篇(2)

关键词:就业导向;实践教学;实践能力;情境教学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用人单位“求才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挑选标准,大量流向低端劳务供应市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却存在很大的缺口。人才的供应和需求出现 “两难”现象,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扩招造成供给量大幅增加的这个重要因素外,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主要因素。“两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质疑,同时也促使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和加强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学改革是迫于压力而匆忙展开的,缺乏理论的构建,难免出现混乱状况而影响改革的效果。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本科教育的就业视角与实践教学的是非功过进行重新审视,试图进行理论的构建。

一、本科教育的就业视角

(一)对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正确认识

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指通过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培训后具备就业能力并以此作为办学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从社会和岗位需求出发,倒过来看怎么培养学生。[1]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容易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近10年来,“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模式,并取得很好的成效。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也开始成为很多本科高校的选择。对于本科教育应用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不少本科院校是心存疑虑的,院校领导觉得这样会降低学校的层次。由于就业导向教育模式是在高职高专领域中开始并广泛采用的,因而往往被蒙上一层“低层次”色彩。另外,就业导向教育模式是否适合高端人才的培养也是较常见的疑虑。笔者认为上述疑虑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对就业导向教育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

首先,就业导向教育模式并不是只适合高职高专的“低层次”的模式。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都面临着就业任务,这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在就业方面的区别仅仅体现在其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岗位的不同,而高就业率是它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就业成为大部分大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这已是客观现实。例如,会计专业是高考热门专业,是最受考生关注的10大高考专业之一,但很多考生选择该专业的目的仅仅是觉得会计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一项关于受教育者选择所学专业的动机调查①表明,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占36.2%,而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占26.3%,以其他为导向的占23.7%,听从家长要求的占13.8%,而会计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比例比平均数高出1~2个百分点。可见,就业已成为受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都需要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只是具体要求和内容不同。

其次,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与高端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就业导向并不等同于就业率导向,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并非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将学生送出校门就业即可,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性”②,形成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从另一角度看就是学生的工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赋予受教育者在职业生涯中具备应对职业岗位的变换与工作职能的变迁的能力和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进修的能力,与本科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较高层次的智能并不矛盾。另外,就业导向不是指一次性就业,而是多次就业;就业导向不是即时就业,不等于完全排除升学功能。

第三,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当前本科院校的客观必然选择。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也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与供给方面快速地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用人单位获得了绝对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人才的标准已不再由学校来决定,而是由用人单位或从业团体来决定。用人单位只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高低就成为人才的标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筹码。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都是非常务实的,他们要的是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员工,因此不少单位对员工招聘提出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条件。这对那些刚毕业的学生无疑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求职障碍,但我们无法理直气壮地指责用人单位这种无理要求。事实上当前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对实务工作还无从入手,往往觉得学校所学的跟实际工作完全不一样,很多东西没接触过。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确实有权也有理由这样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的有效就业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在2011年,教育部就明确强调高校日常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可见,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当前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

最后,有必要纠正一些对就业导向型教育理解的偏差。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以促进就业为宗旨,希望通过结果来改造过程。在这种就业的视角下进行的教学改革,容易将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即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及社会认可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样会导致高校教学工作出现短视行为,过分重视用人单位面试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提高。[2]大学生的就业,不是简单地得到一份工作,而应该是专业的就业③,即大学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或社会上有高等教育要求的工作。

(二)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基础――就业导向的确立

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育应如何开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就业导向型教育一般首先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以就业导向的确立作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基础。本科院校应如何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做法。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会参照高职高专院校的做法――以现实的或预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将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育视为是需求驱动的运作模式,以就业的结果为中心,驱动力来源于就业需求。确立了就业导向的内容后,正确地解读和识别就业需求就成为构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第一步。就业需求的信息源于学校以外的社会,有显现需求和潜在需求。显现需求是“可见的”,很容易识别的;而潜在需求是非显现的,需要人们主动去挖掘隐含的“不可见的需求”。另外就业需求还可分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理性需求与非理性需求、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3]由于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学校既要关注可见的显现需求,更要关注非显现的潜在需求,同时还要正确识别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理性需求与非理性需求、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校各专业的就业需求,然后再根据需求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进行就业导向的确立。就业导向型被认为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希望通过结果改造过程。因此,我们只要分析就业视角下本科教育需要哪些“结果”,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而“倒逼式” 模式的“结果”自然就是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因而接着需要分析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条件。笔者认为条件就是要具备“就业适应性”,而“就业适应性”可以形成就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就是工作能力)。因此,分析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就业能力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而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实践知识的回归与传授

(一)实践知识的回归

受理性主义知识观④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⑤的传授,认为理论知识就是知识的全部,忽视甚至不承认实践知识⑥的存在。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自古希腊开始就受到哲学家的关注。柏拉图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把科学划分为实践科学和理论科学两个部分。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三种:一是理论知识,又称思辨知识,是指人类为着知识自身而追求的知识;二是实践知识,它是人类为着行动而追求的知识;三是创制知识,它是人类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追求的知识。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认为知识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技术知识,一种是实践知识。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经过长期的思索和探究后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⑦。其中缄默知识不能全部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但在人们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是必不可少的。波兰尼所讲的显性知识类似于理论知识,而缄默知识类似于实践知识。

尽管各位哲学家、思想家的观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理论知识之外存在实践知识,它们并没有从属关系,实践知识是知识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传授知识,而知识包括地位相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因此,本科院校应平衡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知识的传授。

(二)实践知识的传授

理论知识通常呈外显状态,可表达性强,容易共享;而实践知识则通常呈内隐状态,具有缄默性,不易把握。因此,实践知识不能像理论知识那样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实践知识需要在实践教学⑧中传授。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在实践中获取。Robert Brownhill(1982)也在其著作《教育和知识的性质》(Education and Nature of Knowledge)中指出,实践知识“仅存在于实践中,并且获得它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学徒制来掌握,这并不是因为师傅能教给他,而是因为这种知识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与长期以来一直实践它的人相接触才能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传授是同等重要,实践知识的传授需要依靠实践教学,高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获得同等的重视。

三、实践教学目标的新视角

开展实践教学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由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没有独立的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往往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目标是学生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笔者认为这种目标定位较狭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实践知识依靠实践教学传授,开展实践教学是因为要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不是只为了验证理论知识,也不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需要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和培训就业技能。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学,实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一般技能的获得,而应该是完整实践能力的形成。[4]因为只有获得完整实践能力,才是大学生将来顺利参与工作实践的重要保证。

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回归于传授实践知识,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由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构成。转化理论知识是指大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就业视角下,实践教学目标应呈现三层的结构(见图1)。第一层是基础目标,包括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传授实践知识主要解决实践中“怎么做”的问题;转化理论知识主要解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怎么用”的问题。第二层目标是实践能力。实践知识经过提升后形成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经过转化后也能形成实践能力。在就业视角下,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就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就是工作能力。它主要解决“怎样做更好”的问题。第三层目标是实践智慧⑨。在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后所形成的解决复杂、新问题的本领以及对于未来事物发展做出准确判断的素养。实践智慧是解决“怎么创造性地去做”的问题。[5]本科学生只有四年的学习时间,在校期间能否修成实践智慧较难确定,因此笔者认为本科院校可以不将修成实践智慧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

四、实践教学的创新:基于实践情境点的设想

(一)就业视角下本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前文指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如何能让大学生具备“就业适应性”,具备就业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就等于具备就业能力。因为大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实践能力后,参加工作后会将其直接变成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用人单位的视角,如果学校或大学生的视角就是就业能力。根据前文的分析,实践知识可以直接提升为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经过转化也可形成实践能力。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实践教学是它们必需的过程。因此,就业视角下本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必须完成让学生掌握较完备的实践能力的重任。“就业适应性”、 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关系见下图(图2)。

(二)基于实践情境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够完成让学生掌握较完备实践能力的重任?笔者认为,情境教学理论为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借鉴。情境教学理论首先认为学习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进行的,参与应该是真实的,因此要给学习者一个合法的角色或真实的任务。其次,身份不仅是一种角色或标志,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结。[6]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参与共同的实践并成为共同体的一员,置身于真实的实践情境中,承担任务和责任,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才能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才能真正获得实践能力。情境教学理论以崭新视野来关注学习者在实践情境中的学习,对实践教学提出全新的概念架构,让实践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7]近年来,在法学、商学、工程学和医学等领域的专业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越来越倾向于围绕着一系列的实践或专业的主题来进行,要求学生在一定的专业环境或背景下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进行学习。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法学院进行的“法律诊所学”系列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和技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律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大受学生欢迎并收到很好的效果。[8]

按照情境教学理论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以下三点要求:第一,能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为学习者置身于实践情境中参与实践并从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能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每一个实践情境点进行学习,因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需要学习者有真心的投入;第三,能将若干实践课程创设为实践情境点,因为情境教学不等于要放弃原本的专业知识学习。当前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是以课程为基础,设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类课程,其中理论课程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实践课程以实践教学方式为主。有些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增加实践课程的所占比例,在理论课程中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实践教学仍然被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并没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前这种基于课程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满足情境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第一,实践教学由众多课程组成,一般按课程创设实践情境点,那么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情境点的数量就会就显得太多,令学生无法保证对每一个情境点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第二,按单一课程设置实践情境点的内容会比较单一,达不到培养学生较完备实践能力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的不连贯,使学生难以完整地参与情境学习过程。

如果将基于课程改为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则可解决上述的问题。其设想如下:按照本科四年实践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考虑创设若干个实践情境点,每一个实践情境点构成一个实践项目,然后按实践项目考虑设立若干门课程。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3。

笔者认为,基于实践情境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很好地解决情境教学理论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用的思路。结合前文的分析,笔者认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就业导向的内容所需要培养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制定本科四年教学过程要创设的实践情境点,为每一个实践情境点设立一个实践项目。设立实践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实践情境教学的任务,本科院校可以依据实践项目设立相应的教研组织,根据实践情境教学的需要决定相关实践项目要开设的课程。由于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创设实践情境点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基本组织,因而能有效地满足情境教学理论的要求。

五、小结

本科院校的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导向的内容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就业视角下本科实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一般技能的获得,而应该是完整实践能力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创新的思路,本文提出的借鉴情境教学理论进行实践情境教学的创新思路以及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尚未经实践的检验,还存在不够成熟的地方,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参见:谢合明等.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基于国内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2).

② “就业适应性”一般指个体对工作任务、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本文的“就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的适应性。

③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就业全部是指专业的就业。

④理性主义知识观(rational view of knowledge)亦称“唯理论”,重视理论学科,轻视实用学科。视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教育为最有价值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训练,把理性的训练看得比传授某些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

⑤理论知识是指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把握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是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包括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

⑥实践知识是与人的行为和行动有关的,尤其是与人的职业或专业实践活动有关的知识,是人们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确证的知识。

⑦波兰尼认为,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个体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和背景知识,它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定向作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

⑧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

⑨实践智慧是哲学的概念。最早集中论述实践智慧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认为,实践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

参考文献:

[1]新文.面向市场办学,针对需求施教[N].中国青年报,2010-07-16.

[2]苏明.就业导向型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中的偏差行为及矫正[J]. 经济研究导刊,2011(4):242-245.

[3]李夏生.论就业导向的需求识别[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2):20-21.

[4][7]周建平.大学实践教学的变革:情景学习理论的视角[J]. 高教探索,2009(4):80-83.

实践的知识点篇(3)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134 ― 03

教师知识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保障,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属于知识结构的基础内容,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专家们就针对实践性知识展开了探讨与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主要有艾尔贝兹、康奈利和柯兰迪宁、荷兰的沃勒普、贝加德和梅杰尔、加拿大的范梅南及日本的佐藤学等。而我国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前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包括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组成要素、特点、知识来源及发展策略等方面。本文主要是从近十年国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成果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并针对研究现状提出反思意见,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内已有研究概述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群研究

万文涛(2006)从性质出发对其做了定义,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自身特有的、从教学情境与教学实践中提取出来的、具有高度整合性与自动化、且可以随时调出并应用的知识。陈向明教授(2009)从知识的来源以及功能等方面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教师通过对固有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与分析而提炼出来的关于教育教学的认识与思考,是教师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并使其上升到反思的高度,最终形成的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能够对后续教学活动中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的实践性知识。陈静静(2009)从知识的来源与运用等方面对其做了定义,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基于教师个人生活体验而产生的、能够被自身所认可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活动一致的、具有动态性的知识体系。李丹(2011)从知识的构成要素与应用途径对其加以定义,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从过去的生活体验与人生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并以之为基础构建而成的、能够指导教学活动“如何做”的一种动态认知体系。郭炯(2012)着重从知识的构成要素与产生途径来进行定义,他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应是由知识、价值、实践这三个维度构成,从本质上看,它属于教师行为能力的一种,能够在固有的知识构成中对教学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境作出相应的反应,同时能够对教学行为从理性的角度加以分析,再根据思考得来的信息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将之应用到实践中,从本质上来看是属于教师个体实践的产物,既包含了教学得来的积极经验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那部分知识,也包括教师的思想素质与价值观等。程凤农(2014)从知识产生途径这一角度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在教学经历的基础上诞生的,但是又超越了经历的范畴,需要通过教学行为来加以体现,但很多时候内隐于教师心中。

从现有的研究材料来看,研究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因研究对象、方法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界定,但也有一些共识:首先,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教师多种知识与观念的集合,不是单独而存在的;其次,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从教学与生活的实践经历中形成的,其作用在于进一步指导教学行为,最终实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是在教师本身所具备的固有经验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所形成的一种动态性的知识构成;最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产生的基本行为要素是“反思”。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组成要素研究

姜美玲(2006)曾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了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固有知识这四类。陈向明(2009)通过自身的教学经历,得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由行为主体、教学情境或实践活动、反思行为以及教师本身的信念这四个方面构成。李丹(2011)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三个要素,即理念意向知识;情境洞察知识;行动决策知识。郭炯(2012)通过对多种科学方法的应用,他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应该包含教学规则、教学情境、策略性知识等。潘丽芳(2014)对上海市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抽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层面,教师实践性知识主要是由教学法知识、实践知识、固有知识以及学科知识这四个要素构成。

结合以上的观点,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固有知识的整合,囊括了各种的动态知识并集合成了一个知识体系,且在该体系中各个知识模块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学科内容知识是教师知识构成基础;情境知识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核心部分;教学法知识是保证课堂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因此,研究专家们应该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看做是一个整体,是不可拆分的。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特点研究

何晓芳(2006)在研究中指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特殊性与普遍性、情境性与普适性、模糊性与可证实性的辩证统一体。汪贤泽(2009)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特点包含了反思性、模糊性、生成性、行动性。姜美玲(2010)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有两个本质特征分别是:实践性与个性化,此外,教师实践性知识有四个衍生特征即:情境性、整体性、默认性以及生成性。陈静静指出,实践性知识具有:本质联系性、内在矛盾性、立体层次性及时效性。李丹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复杂性、个体性、实践性、潜隐性和情境性等基本特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存在经验性、默认性、复杂性等基本特点。所谓经验性是指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通过反思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所得来的;默认性是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不可言传性,是植根于教师心中的;复杂性则是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其中包含了多种知识要素。除此之外,不同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反思成果、内在价值观的不同,其实践性知识也存在着个体性的差异。

(四) 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途径研究研究

谢芳(2008)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以教育体验和教学反思为基础的,集知识的学习、实践性反馈、团队建设及制度建立为一体,通过师范院校学习、实习、教学、培训几个阶段来实现的教师知识体系。王红艳(2010)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离不开问题情境的设置,从设置问题情境到解决实际问题正是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且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反思,进而将经验转化为内在而固有的知识。邓晶晶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路径主要分为:第一,注重日常教学积累;第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第三,开展教师的叙事研究;第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第五,参加教师进修培训。赵洪涛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策略包括:内在的实践性知识的升华;构建实践性知识产生的外在环境条件;构建以实践性知识为主体的培训体制。李莉春,孙海兰曾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框架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是教师在行动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已有知识进行激活,并在行动中进行反思后使得知识内化的过程。

张金运(2016)提出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引导教师的积极情绪,建构个体的意义系统;第二,引导并培养教师的理论意识,使之逐渐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第三,营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文化,养成协同共进的教育氛围。

不难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不同阶段包含不同的内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应该立足于问题情境,立足于对以往教学活动的反思。立足于问题情境,这样才能让教师有意识地注意到实践性知识,实现知识来源途径的拓展;立足于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够让教师对已经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加以提炼与筛选,最终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成。

(五)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促进方略研究

汪t泽(2009)提出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需要从教师个人生活经历分析、教学活动的总结与思考以及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这三个途径出发。王宇(2009)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发展策略研究》中指出,实践研究的开展、反思能力的提升、教师学习型组织构建、教师实践策略培训是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李利(2012)在其博士论文《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中提到,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基于生活实践的职前实践性知识发展;二,基于教学活动的职前实践性知识发展。吴银银(2016)基于生活的视角提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关注教师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提升关于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此外,积极推进行动研究的开展。

当前的研究资料主要是把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促进方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首先是关注教师的已有经历如生活史,受教育经历等有助于叙事研究的开展;其次,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是重要手段;第三,要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要组织对教学行为的研究,以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

在教师实践教学当中,尽管对于教师实践知识领域的研究已经拥有三十多年历史,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国内外学者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系统、统一的概念;在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当中,多数教师以独特的方式形成独特且重要的知识力量,研究者着重强调教师只是的个体性,将教师知识称为个人实践知识;个人实践知识不是某种客观、独立与教师以外而被习得或者床底的东西,而是教师通过不断教与学后获得的个人经验,由教师个人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念体。教师在不断教学当中将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独特的教师实践知识,并用自己的行动作出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这种认知由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分别是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认知、人机知识、情景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也被成为教师教学的六大宝箱。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 重视定义的描述性,忽视可操作性

研究者给出的关于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概念表面性的表述,而没有深入地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特征,这就造成很难准确把握教师实践性知识到底是什么,也无法深入了解其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及如何对教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这就不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规范化、科学化。

2.重视生成路径,忽视来源

研究者在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加以界定时,尽管大多都提到了是以教学生活实践与自我反思为知识的来源,但是却很少谈到具体来源有哪些及怎样拓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途径,无法给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因此,研究者应该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来源有所关注。在多数高校教学当中,由于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导致教学效果差,虽然新课程标准实行多年,但是多数学科仍然以灌输教学为主,对较为有效的探讨方式、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课题研究教学法应用并不广泛,实践中教师只是将实训内容、操作方式步骤、报告格式甚至获得结果告知学生,这样导致学生完成教学大纲没有新意。

3.重视理论,忽视可操作性

从当前的研究形势来看,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多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多是运用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但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缄默性,有些实践性知识是需要研究者进入教师课堂进行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有些实践性知识是内化的,不能直接用问卷、访谈甚至课堂观察可以发现的,那么研究者就要借助已有研究经验,进行研究方法的设计,获取最真实有效的数据。并且由于国内传统教学状态,在惯性作用影响下,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轻视实践教学知识,在高校实践教学课程当中,这类教育模式并不能被重视,始终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问题,即便在新课程标准下,这种影响也未完全消除,一些教育学者观念陈旧,不顾形式变化需要,仍然强调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将实践教学看成偏门甚至可有可无的东西。教学的重心也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多数教师将实践知识仅作为一种加深对有关理论课程理解和掌握的工具,缺乏重要性认识、缺乏全员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理念上、宣传上的时间教学,导致相关教学工作大打折扣,教学要求也难以落到实处。

4.重视特殊性,忽视普适性

国内的研究多研究对象有所不同,有的针对职前师范生、有的针对初任教师、有的针对专家教师,那么研究结论无论是来源、生成路径还是发展策略都有所差异。那么这些研究成果的普适性不得而知,是不是仅适用于特定群体,那么就教师整体而言,实践性知识的普适性较差。

实践的知识点篇(4)

关键词:微课;汽车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探索

工程训练作为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树立现代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1-2]。汽车实践工种是工程训练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以对汽车认知和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目的。近年来在“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汽车行业取得重大发展,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汽车实践工种现有教学设备与内容的更新难以跟上汽车技术发展的步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创新发展,微课作为“微时代”在线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以其易获得、可移动、时间短、内容精、灵活度高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中[3-4]。基于此,汽车实践工种针对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与实际需求,将微课教学方式引入实践教学中。通过微课的引入解决了实践教学中内容多、学时少、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更新了汽车实践内容,紧跟行业发展速度。

1汽车实践工种教学现状

汽车实践工种作为工程训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年承担着学校机类与非机类近30个专业以及校外兄弟院校约2000名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工种现有教学设备包括奔驰载重汽车、传祺汽车、全车电气设备、发动机、启动电机等教学设备20余件,丰富的教学资源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也为工种进行其他教学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汽车实践不同于工程训练其他工种以掌握一门新技术或学会操作某一设备并加工产品为目的。汽车零部件众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专业性较强,同时汽车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汽车工种既专业又有趣。学生通过实践,既可以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还可以利用场地设备进行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锻炼,甚至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到工种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性研究。此外,学生通过在此实践学习还可以了解汽车使用与维护常识,为以后汽车使用与驾驶提供一定的基础。

2微课知识点选取与制作过程分析

2.1微课知识点选取原则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辅助方式,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对部分模块引入微课,旨在解决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部分问题,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最终提高实践效率为目的[5-7]。汽车工种知识点多、专业性强,因此在制作微课前,首先应确定好所需选取的知识点。知识点可以是实践中的重难点,也可以是实践中的安全知识讲解或操作规范,也可以是汽车使用常识等的简介。因此,在制作微课前,应结合汽车实践现有的教学情况与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接收情况,制定知识点选取相关原则,具体如下。课堂讲解费时的部分即基础理论知识。通常学校安排每一组学生在汽车实践的时间为7个学时。学生通过在汽车工种的实践需要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各大零部件组成与工作原理,学会正确拆装汽车零部件,利用工具检测分析汽车电路系统故障等一系列知识。其中大部分实践学生的专业为近机械类或非机械类专业,这些专业没有或者很少涉及汽车或者机械类知识,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众多的汽车知识显然存在一定困难。基于此,对于部分基础性知识或课堂讲解费时,同时又不需要借助现场设备进行讲解的内容,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通过现有教学无法传递给学生的知识点。汽车实践工种每学年根据教学情况与教学设备会更新部分实践内容,但是工种在教学中主要以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以传统汽车模型进行讲解,对于新技术以及行业动态涉及很少。在“互联网+”时代,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技术和行业新动态的需求。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微视频引入汽车新技术、新工艺、行业新动态,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了解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拆装实践中的安全认知、工具正确使用、拆装顺序等内容。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工程认知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安排了2~3个学时的汽车零部件拆装内容,如拆装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启动电机等。通过拆装实践,旨在学会利用工具正确拆装零部件,增加对汽车零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识。拆装实践作为实习中重要组成部分,拆装前实习安全认知以及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对于拆装中的安全以及拆装效率尤为重要。此外,拆装设备较复杂,要正确完成拆卸与装配,并了解所拆零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在有限的2~3个学时里较难实现。拆装顺序的选择对于设备能否顺利完成装配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装配中因顺序不对,可能会对某些零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基于此,对于拆装中安全认知、工具的正确使用及零部件拆装顺序等内容,可以制作成微视频。通过微视频,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拆装知识,提高拆装实践中的安全与效率。

2.2微课制作过程分析

微课虽然时间短、内容少,但是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一样需具备教案、课件、习题等[8-11]。对于微课的制作,在知识点确定后,应针对所选知识点确定好教学目标,并制作出精彩有趣、目标明确的微视频,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达到教学目标[12-13]。在教学对象上,考虑到参与汽车实践的学生通常为大二各专业学生,学生的专业不同以及专业知识薄弱等因素,因此,在制作微视频时,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此过程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后续实践的探索。如以汽车启动电机为例,在微课设计过程中,通过利用摄像机或相关录播系统拍摄传祺汽车启动过程,以此为切入点讲解汽车启动是如何实现的,提出启动电机在汽车启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于启动电机拆装与研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利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通过PPT与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启动电机结构与工种原理。同时,结合拆装工具使用与注意事项微视频,通过现场拆装演示介绍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拆装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拆装顺序等,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前,通过移动通讯工具提前预习。

3汽车实践工种教学设计

3.1基于微课的汽车实践工种整体教学设计

在汽车实践教学中,为更合理地应用现有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积极性,工种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对实践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分类,形成基础模块、拆装模块、检测模块、驾驶体验模块共4大模块。各模块根据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授课对象进行不同学时的分配,其中基础模块以对汽车基本认知为目的,拆装与检测模块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驾驶体验模块以提升学生兴趣为目的。根据对汽车实践工种现有教学情况与教学内容以及微课知识点选取原则分析,选取实践内容中的部分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表1为汽车实践工种整体教学设计微课知识点选取。针对各模块教学特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旨在利用工种资源与微课相结合的方式,在原有以现场实物讲解与示范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内容增加微课,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问题,实现实践效率最大化。

3.2基于微课的汽车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以拆装模块中的汽车启动电机拆装为例,将微课引入教学后的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启动电机作为汽车零部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启动电机的拆装,让学生了解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学生在实践前利用移动通信工具对微视频进行预习,在课堂实践中,指导教师首先针对汽车启动提出相关问题以了解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现场再次讲解与演示拆装注意事项和拆装要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接下来的实践中。实践中指导教师针对学生操作错误的地方进行指正,最后在实践完成后,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复习与总结。

4将微课引入汽车实践中取得成效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既缓解了实践中的部分矛盾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具体作用包括以下3点。有效缓解实践内容多与学时有限的矛盾。汽车实践每学年接收学生近2000人,每组学生安排的实践时间为7学时。授课知识点多、实践学时少。同时,各专业学生基础差异大,通过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引入,改变了以往利用课堂时间学习理论知识现状,对于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有效缓解了实践时间少、实践内容多的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学时安排中,实现实践效率最大化。提高学生实践自主能动性。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因专业背景的差异,对于部分非机械类专业学生,往往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对于汽车实践中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听不懂也不愿意去继续探索问题。通过微视频的引入,将某些抽象、理论性强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使教学中难以表达与理解的部分变得容易。此外,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受地域和时间的制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独立自主地学习。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在实践中相较于以往,其主动性明显得到提升。丰富教学资源,弥补实践教学中的不足。通常在教学中,受设备数量、场地及时间的限制,对学生的实践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将微课引入汽车实践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如通过微课展现的汽车新技术、行业新动态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更新了现有教学资源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5总结

实践的知识点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评估。

2012 年教育部出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共同提高高校育人质量。实践教学目标是依据实践教学标准制订的指导方针。因此,为了更好地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学者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研究。如张英彦认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包括传承实践知识、提升实践理性、优化实践策略、生态实践智慧四个方面。丁洪生等、郑春龙等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刘三朵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三个层次。邓辉等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写作能力、实验能力、科研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发明创造能力等。王志刚等将专业实践能力解剖成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这三大能力模块。郭清针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构成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应包括十个方面,如扎实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写作能力等。这些研究为各个学校制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但不同层次的学校,实践教学目标不同,实践教学能力构成也不相同。论文以创新型大学为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中实践能力的构成,以期为该类学校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制订的依据。

(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校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制订来源于学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也不同。如研究型高校主要以理论创新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低,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

(二)实践教学的目标层次虽然不同的学校层次、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但实践教学作为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其共同的目标。张英彦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

1.传承实践知识。传承实践知识是实践教学的最基本目标。专业技能作为一种能力,具有内隐性、应景性、个体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实践知识的传承与获得不能通过阅读、聆听等理论学习,而必须通过亲力亲为的、甚至多次重复的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实践知识,也就是拥有了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

2.提升实践理性。实践理性精神主要指学生对实践的态度和情感。提升实践理性作为实践教学所追求的另一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理性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理性观,亲近实践、信仰实践、推崇实践。通过实践,检验、证实与修正已有理论知识。

3.优化实践策略。优化实践策略是实践教学的更高目标。在正确的理性实践观指导下,学生通过对实践知识的不断学习,逐渐形成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即形成实践策略,从而达到传承实践知识的学习目标。但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能够传承实践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对实践知识的学习,领悟实践知识的形成规律,发现已有实践知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好的实践方法和实践策略。使学生实现从做事情把事情做好用更好的方法做事情的转变,实现实践知识的创新,实现现实实践策略的优化。

4.生成实践智慧。生成实践智慧是实践教学的最高目标。智慧属于实践范畴,指向的是人的实践能力或实际本领,智慧的方式是具有实践性、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学生通过对实践知识的学习,形成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形成对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的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和生存方式。学生一旦拥有了这一实践智慧,不管是在本专业领域工作,还是在相关专业领域工作,还是跨专业工作、更或者是自己创业,都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并在工作中表现卓越。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但也是最难实现的。

实践教学四个层次目标的要求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类型的专业表现并不相同。一般来说,高校的层次越高,高层次目标培养的重要性也越大。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专业性质不同,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所占比重不同,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也不同。一些专业,如会计专业,内隐性、应景性、个体性的知识较少,专业知识主要靠理论学习传承,解决问题的随机性较小,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小。同时,实践知识的传承目标所占比重较大,而创新实践策略的目标相对较小。但对于专业知识学习主要靠实践传承的,解决问题的随机性较大,如旅游管理专业、广告设计专业,不仅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作为旅行社员工,如导游,工作中经常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学生创新实践策略的能力比较高,实践教学中优化实践策略的培养目标较高。对于广告设计专业,在工作中仅有实践知识的传承远远不够,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生成实践智慧,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因此,生成实践智慧在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具有较大的重要性。

二、福建农林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特征。

(一)福建农林大学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是福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学校创办于 1936 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设有 23 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学校现有 11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 2个国家重点学科、2 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 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9 个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21 个福建省重点学科和 3 个省级优势学科平台。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农林人才培养体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学校参加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 50 强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挑战杯成绩连续十多年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当前,学校抓住国家和福建省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创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农林类高水平大学和根植福建、辐射全国,服务三农的研究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总目标为:基层组织领导者、涉农行业带头人、创新创业中坚力量。

(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立于 1998 年,是福建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下的一个二级学科。2013 年经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为一级学科旅游管理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当前已经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比较完整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2016 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进行了调整,确定为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掌握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在各类旅游与服务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评估研究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确定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四大核心能力为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和更新旅游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专业技能;旅游企业的一般运营管理能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层次。

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既要具有基本职业的一般技能,也要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必须兼顾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传承实践知识)和高级目标(优化实践策略和生成实践智慧)。

(二)培养目标的范围。

旅游管理专业涉及范围广泛,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在旅游业工作,还能够在旅游与服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必须具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复合管理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在旅游核心专业如景区、旅行社、酒店等从事工作的技能和正确的职业观、实践观,还需要使他们具有归纳总结实践知识,优化实践策略的能力,并最终转化为他们的实践智慧,使他们能够在旅游相关的行业也能够自觉地学习实践知识,对已经形成的实践知识进行优化改进创新,甚至在当前工作不能满足自我需求时,可以自我创业。

(三)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依据以上要求,福建农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大能力:通用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基本管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通用基本技能指任何职业都须要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专业基本技能指在旅游业领域工作所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管理能力指作为管理人员所须具备的管理技能。这三项能力属于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实践知识,并通过重复性实践活动达到熟练掌握。创新实践能力则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对应于前面的优化实践策略、生态实践智慧等方面的实践目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应用型大学基本技能占比重较大,高水平大学创新实践能力占比重较大。

作为高水平建设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作为旅游管理这一隐含知识占比较高的行业,又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因此,四种能力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

[2]丁洪生,蔡颖,项昌乐等.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3]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4]刘三朵.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5]邓辉,李炳煌.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 [J].求索,2008,(3).

实践的知识点篇(6)

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不仅有利于课程知识的进一步拓展,还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堂教授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现阶段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学大纲顺利完成教学工作,还应当积极对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探究,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以教材单元为指导开设主题活动,强化课内外教学互动性

教师如果以单元教材为指导来组织主题活动课程,能够使高中地理课外实践与单元知识教学同步开展起来,为课内外教学的互动做铺垫。这样,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可以进行及时的巩固,随时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继而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以“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教学为例,教师通过现有的多媒体设备以及教材的基本知识,可以高效率向学生讲述地域特点、各个气候带的分布以及农业特点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推动课外实践活动效果,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省去对本地区地域特点的判断,而在基础知识教学完成后,构建“本地农业探究”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去赏析附近的田园风光,让学生观察本地农业的特点,并根据农作物特点来反推地区特点。以实践活动来巩固学生课堂所掌握的知识,并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能够强化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实际效果。

二、以小组探究为模式指导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已不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更不适用于课外实践活动课。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一同参与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巩固,提升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上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单元课程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打开认识地理的新世界,更能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无论是GPS还是我国的北斗系统,其定位能力都达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通过百度地图等工具,教师可以很容易获得学校精确的平面地图。为了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力量,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我眼中的校园地图”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校园地图”的绘制工作。以地图的绘制让学生对地理比例、方位坐标等知识进行巩固,以学生课外活动的成果来和谷歌地图作比较,让学生感受现代地理科技的魅力,通过课外活动强化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参与性、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以任务教学为方法引导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课外实践效率

任务教学法适用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在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任务教学法结合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的地理课程探究工作,以此保证学生在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效率。以“校园地图”主题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在开展此类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制定好任务书,要求学生按地图的比例、地图覆盖的范围、参与人员分工比例的下限进行活动实践和实际的评分。教师通过这种明确的任务指导,来规范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工作,才能真正地保障高中阶段学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课程的效率,继而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与小组内学生互助合作,共同探究,实现地理课外实践教学的高效率。

四、以任务报告为载体完成实践总结,凸显课外实践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教学效果提升的根源不仅在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还在于对地理实践教学的总结。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也应当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以此来凸显课外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而最佳的载体是结合前期主题活动与任务教学法所得到的任务报告,教师以此对学生的课外实践的效果做出点评,丰富高中地理考核的形式。“本地农业探究”主题活动就是一次锻炼学生完成实践报告的很好的形式,教师结合电脑办公软件为学生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对农作物品种、农作物生产环境特点、所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地域特点的推测思路与结果等进行汇总形成任务报告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报告书进行点评,以此为载体对地理课程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复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选出部分优秀作品,作为学生学习的模板,既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地理知识,又以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来推动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共同进步。

实践的知识点篇(7)

一、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及其构建的条件

目前国内对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表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和构建条件有如下几个方面:1.情境性与场景模仿。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解决教学问题的智慧,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完成教育任务。由于它是与每个具体教育情境相连的,它必须考虑到在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因此,教学情境设置是促进幼师学生英语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首要条件,实践情境是实践性知识的源头。2.缄默性与专业引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通常以一种无意识、不易被发觉的方式储存于大脑之中。正因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缄默性的特征,所以它潜藏于个人意识深处,隐而不显,难以系统地外化和阐述,这就决定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不能依靠“言传”而是需要“身教”。其中,专业引领是实践性知识“身教”的最佳方式。3.个体性———自主建构。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属于公共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属于个人知识。教师的个人知识是以其个体的主观经验参与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个体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对于同一种教育现象,每位教师都有基于自身经验的不同理解,建构对事实的不同认识,因此“自主建构”就成了促进职前幼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另一个条件。

二、以技能大赛促进职前幼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模式

职前幼师要扮演好幼师这一社会角色,需要经历一个初步的社会化过程,即需要实现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各构成要素的初步建构,才能依照社会对他的期望和要求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并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从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等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搭建的平台,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幼师专业学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1.设置真实情境,提供模仿场景。根据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和构建条件,我们将教学内容的更新体现在职业技能大赛过程。我们提出了以职业大赛推动项目教学法应用的思想,最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技能大赛是考试场,通过竞赛项目可以检查我校中职英语教学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否突出了中职幼教专业的办学特色,是否重视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把握了市场发展的方向等。我们同时还以技能大赛模式为突破口,请来了幼儿园的教学能手对学生进行赛前辅导,给同学们提供了在观摩中学习的途径,提高实践能力。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师范生来说是一部“活教材”,无论是教师的英语教学行为还是教师专业素质形象,都对学生产生了榜样的激励与借鉴作用,从而坚定其对教育的信念,孕育了专业情感,积累了实践智慧。2.在比赛中体验、在评价中提高。鼓励幼师学生参赛,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英语教学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技能大赛中,学生扮演幼儿英语幼儿教师的角色,她们参加情境模拟教学项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指定活动。学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展现出一个教学片段中的全部实践性知识,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与某一项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相对应的实践性知识。在某一学生扮演教师角色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其余同学扮演(幼儿园)学生角色和教学评估者角色。作为“(幼儿园)学生”,要求她们要表现出恰如其分的身心特点与行为动作,与教师角色扮演者真实互动。作为教学评估者角色,还要求她们要抽身教学过程之外,用“第三只眼”反观审视教师角色表演者的行为。最后结合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我们从专业评委和“(幼儿园)学生角色”两个方面对选手的英语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最后给出综合评分。在技能大赛活动中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能够让幼师学生在仿真的师生互动中体验各种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在实习活动中的行为弹性和教学适应性。3.在实践中整合,在研究中反思。理论知识只有经过教师的个人实践才能转化为实践性知识,而“做中学”是最佳途径。“在实践中整合”就是要让幼教专业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整合和提升已有的实践性知识,并在真实情境中初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如果说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参加的“角色扮演”活动完成的是教学片段或各个教学技能的分解练习的话,在现实教育情境中,教师仅熟练掌握片段的或独立的教学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现场对英语教学技能进行即时整合,融会贯通。此外,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个人实践才能转化为实践性知识,而“做中学”是最佳途径。“在实践中整合”就是要让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的实践活动,整合和提升已有的实践性知识,并在真实情境中初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幼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条件出发,我们还倡导学生对“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内容来源于学生对技能大赛和自身实践活动的观察与体验。而且,学生的研究任务不仅仅只针对技能大赛,其研究行为还可以伴随整个英语教学实践课程的全程。学生经历了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在实践中搜集资料、在分析中得出结论的完整研究过程之后,她们就能从一个中立的观察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继而成长为一个能对现象进行解释、对经验进行重组、对问题进行解决的研究者。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性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但对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职前幼师因其特殊性,如教学实践经验欠缺、实践机会不多,与一线教师、教育专家及学生联系的机会少等,导致了目前我国职前幼师实践性知识严重不足局面。本研究提出了利用技能大赛促进职前幼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的观点、方法和理论模式,并对部分专业的职前幼师进行了实践尝试和跟踪调查,以期能在如何应用技能竞赛促进职前幼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方面做一些有用的尝试。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后续研究仍需努力的地方。

作者:张晶 单位:三峡电力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