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外文学知识

课外文学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6 15:47:47

课外文学知识

课外文学知识篇(1)

小学语文帮助学生打开了语文学习之旅的大门,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开始!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在为初中语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语文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的影子!因此,学生应该从小加强对语文学科全方面的学习,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语文,还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入哪些方面的课外知识来对语文进行扩展跟延伸,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硕果累累呢?笔者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文学常识的引入

文学常识广义上指涵盖文化的各类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球、历史的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在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中,了解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文学常识是必要的!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知背景、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等,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根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规定,文学常识首次作为高考考试知识点。由此可见,文学常识越来越受到教育教学的重视!因此,学生从小养成了解文学常识的好习惯必定会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益处!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小学生在年纪跟思想上的不成熟,扩展的文学常识需要附和小学生的接受跟理解能力,尽量避免引入一些陌生或难理解的名词!

二、小故事的引入

故事,即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其具有生动性和连贯性!它是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文学体裁!把小故事进入课堂教学有何意义呢?首先,听故事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头脑,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其次,故事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提升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再者,我们知道,小学生是一群单纯快乐的儿童,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他们又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因此,把带有趣味性的“讲小故事情节”引进课堂,相信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提升儿童的知识面!

故事的种类分为很多种,例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老师课堂教学时,可以从这多个方面把适合学生学习的小故事引入课堂来帮助扩展学生课外知识。

三、经典名著的引入

经典名著是经历史的沉淀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广义的经典名著不仅仅包括文学名著,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其中的文学名著来源于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业离不开语文知识以及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著作,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跟学习!通过阅读名著,学生能够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吸收其文学精华以及学习大师们的创作要领。通过名著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创作的兴趣,进一步爱上文字作,从而学会将语文知识学以致用!从古到今,名著的种类跟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在小学生理解跟接受范围内的加以推荐,例如《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名著的引入是扩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生活中语文的引入

从公园、广场草坪上的公示牌“爱护花草,人人有责”是语文对人们爱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提示;公路上“开车莫喝酒,喝酒莫开车”,是语文庄重地告诫人们珍爱生命,远离酒精;“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语文对考生激情澎湃的鼓励。语文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勾勒出健硕的形体,为我们起到表率了的作用。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看,语文是一本敞开的“百科全书”!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语文”,没有语文你很难与别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把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引入课堂,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前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外文学知识篇(2)

语文教育的范围相当广泛,课内、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围绕小学语文的多层次、多维度教学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内、课外拓展方法,是重要而现实的。笔者通过长期实践,总结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外拓展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现状分析

1.课堂语文知识拓展远远不够

课堂上的讲问教学,只是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预习提示的问题,机械地列出问1、问2、问3等等,设计好各种各样的“圈套”,让学生钻进去,问题解决,时间到,下课。语文知识被残忍地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综合地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更谈不上语文知识的拓展了,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为考试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如:《鸟的天堂》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了如下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然后在教学中教师就机械的一一达成目标,看起来很完整,但深思一下,这棵大榕树就是那棵大榕树,鸟的天堂为什么又会是鸟的天堂?没有知识的拓展,学生收获很少,只是肤浅的知道,鸟的天堂真的很漂亮!如果稍微拓展一下,就很容易知道鸟的天堂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典型例子,说明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才能使地球成为人的天堂。所以说语文知识拓展远远不够的课堂,学生语文素养的收获也大打折扣。

2.语文知识拓展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在课堂中,有的教师还是在有意识的进行知识拓展,但是苦于没有目标,盲目的拓展,目的性不明确,收效甚微。就再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有的教师也知道要拓展,就鸟的天堂来说一说保护环境,可是没有拓展的示例说明,没有明确的目标,仅仅文章结束时,生拉硬拽的说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学生也口号式的跟说:“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多热闹!可学生心中又能有几分理解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含义,脑子里又有几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下课照样乱扔果皮纸屑,因为只有在鸟的天堂才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3.拓展知识面窄,没有进行横向、纵向拓展

拓展知识面窄,不仅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有关,也和教师的知识面有关,如在教学《童年的发现》一文中,学生苦于不能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历史上的科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来说明,可教师就没有举出相关材料,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这个时候拓展一下知识: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句子了,而且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的熏陶。

教师在知识拓展时,没有注意语文本身知识前后的纵向联系,也没有注意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导致了知识的单调、枯燥无味。

4.形式单调,实效差

教师在语文知识拓展时,只是简单的收集一些资料,单调的给学生讲解,强迫学生接受,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形式的单调使学生收到的效果极差。

那么,如何拓宽语文知识,使学生学习不再单调,知识不再单一、贫乏?学生才能学得生动活泼呢?如果进行语文知识的课内外拓展,能在提高师生语文知识认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文知识拓展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拓展知识中存在的联系,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内容

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内容分为两大板块:课内拓展研究和课外拓展研究。

1.课内拓展。(1)语文课内深度纵向(2)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3)语文与学生品德的拓展。

2.课外拓展。(1)在雏鹰电视台拓展语文知识(2)在红领巾广播站拓展语文知识(3)在课外读物中拓展语文知识(4)在生活中拓展语文知识(5)通过网络拓展语文知识(6)通过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7)通过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拓展内容可以从:字词――语音、汉字、同义词、反义词;语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各种类型句子修辞;文――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古诗、中外诗歌、中外名著、童谣、文言文、现代文、新课标作文等方面入手。

三、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措施

1.新教材知识量大,体现在识字量大,课文数量多,课文篇幅、语句都显长。加上一些孩子学习慢,遗忘快,又再加上学前教育不充分或者家里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于是对于语文知识拓展有很大的困难,但首先教师应坚定决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而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就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课外文学知识篇(3)

一、加强小学语文课堂课内外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小学生由于受到地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各种因素的牵掣,难以适应新知识涌现的课堂教学;课堂的效率现状令人担忧:

(1)教师习惯将课内的知识作为唯一的重点来强调,以教科书和试卷的内容作为课堂授课重点,重复、单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生也就难以提起读书的兴趣。如《悯农》一诗,很多教师讲到诗含义的时候,基本都会强调农民伯伯很辛苦,每一颗大米都凝结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我们都不应该浪费。笔者认为这个思路无可厚非,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实例分析,因此显得呆板。如果此诗讲解的时候能够结合地震灾区、洪水灾区和非洲难民区等课外生活实例,强调粮食的重要性,则能够使得诗的意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学生家长教育思想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内外知识概念的理解方面过于狭窄,很多家长会认为课内的知识就是能够让自己孩子考试满分的知识,而课外的知识则是优秀作文书、习题等。而能够扩展孩子视野的经典,被认为是“闲书”,鲜有愿意让孩子接触的。再加上学校的教师在家长面前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家长在教育思想方面形成严重的误区。

(3)学校没有全面发挥图书馆等的应有功能,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图书馆等只是课外休闲的地方,而没有认识到这些其实是课内教程不可或缺的补充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将小学语文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融合,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通过课堂内外融合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方法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出击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渗透课外知识。《赶海》一文讲的是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的情景。教师在让学生掌握识别生字的方法之余,还要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理解“东逃西窜”“大螯”“武将”等词语的意思,结合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浪花、沙滩、螃蟹等,让学生在视觉角度上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同时学习体会“赶海”的乐趣,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而在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大自然的美丽之余,影响大自然的一个严峻因素——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也应该成为授课的一个侧重点进行讲解。从日常生活污染到其他污染,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的真正意义和方法。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接受一些诗句、格言、诗歌等的课外知识,而不能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教师要尽快摆脱固步自封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课内知识转变成主动结合课外知识、积极思考的角色,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效率。

2.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相比于学校教育而言,虽然处于次要地位,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起到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的。对多个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对孩子具有不同学习要求的家庭教育,其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笔者建议要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支持自己的孩子涉猎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一方面,在家长会上或者进行家访的时候,教师不要过分表扬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要结合每个学生课内外的综合知识学习情况,重点对家长说明课外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多买有益的课外书籍给自己的孩子阅读。另一方面,对家长们解释何为课外知识。据了解,很多家长都认为课外书籍就是各种优秀的习题、作文选和练习册等,这样只会给学生增添学习负担,让学生曲解课外知识的含义。在这一点上,教师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列举一些课外书籍、影像作品等的名称,建议家长们适当购买给自己的孩子学习,以刺激孩子学习课外知识和理解课内知识的积极性。

3.利用学校各种学习条件,拓展课外知识学习的范围

课外文学知识篇(4)

【关键词】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引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小学语文所呈现的文字好坏直接与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挂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了解、对思维的模拟、对语言的组织从而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些都需要语文的综合实际应用来实践。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知识的匮乏而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组织,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鼓励学生、要求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视野[1]。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学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在小学语文作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

小学生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在实际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周边事物了解并不够,导致在语言组织的过程中常常词不达意,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常常要挠头搔耳才仅仅只能够挤出几个字而来,语言组织能力差。小学生因日常涉猎不够,知识面较窄,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表现为没有创意,小学生在实际的写作练习过程中往往都是停留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小明小红”等写作内容上,这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批阅过程中如同嚼蜡,所有的作文都是大同小异。小学生在语文课本中所学习的知识过于狭隘,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能形成合理的理解,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发呆等,导致在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表现为拖泥带水、纠结的情况,从而容易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对作文写作失去兴趣[2]。

2.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1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扩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对小学生的知识框架进行补充,比如在《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文的学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气候、天气的谚语,同时收集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诗句,让学生做好在写景方面的知识积累。通过将知识理论进行细化,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自己所收集的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看云识天气》的学后感,这样既通过课外知识的积累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通过有效地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反馈能力。通过将课外知识对课内知识的扩充填补,可以让学生知道不一样的语文世界,通过对前人知识的积累达到自身知识积累的深化了解,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解决写作过程中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好词好句能够让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对课外文章有着初步的了解,形成大概映象,能够让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好词好句的用法。

2.2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充足、精力旺盛的阶段,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像海绵一般吸收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的过程中更喜欢这些新鲜好奇能够调动自己求知欲的知识内容,而对课堂上的刻板知识并没有表现太大兴趣。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尽力地陪伴,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培养学生的文字兴趣。有效的课外阅读引导能够有效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对文字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认真听讲,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习惯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

2.3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力求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小学生通过不断地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将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文字练习组织,加强了学生对文字的组织能力,对写作的能力进行不断地熟练联系。通过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摆脱荧屏的诱惑,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书籍之中。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对词语诗句的实用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现有课本上的生词学习。通过有效地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形成学生的作文素养,让学生学习“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多种写作手段,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简单的叙述模式上。这种丰富的课外阅读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达到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并不是一件短时间就能见效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的方法。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课外阅读,达到对知识的积累,达到对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通过长时间坚持课外阅读才能达到对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闫秀凤.“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6):90-91.

课外文学知识篇(5)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批判性思维 课程文化 文化困境

[作者简介]张宁(1984- ),女,山东威海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理论。(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16-03

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二十余年已经步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合作的质量与特色,成为衡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存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根本体现,也是师生相互交流促进的核心载体,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不同国家的学校之间通过交流理念、互换教师、引进教材等方式相互合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去。那么,这种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产生的中外合作课程,其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地“为我所用”?会不会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达到原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笔者更关心的问题。就此,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存在的“文化多元”和“文化冲突”的特点,以及由此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进而认为,在这种特点下,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应形成一种具有批判性特色的课程文化,培养出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具有辩证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最终达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

一、文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课程,是一个包含价值选择的知识体系,是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现实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关于课程文化有学者认为“它是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于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①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应该说,课程文化是包含这两方面内容的。②它既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主体存在。

一方面,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由外在社会文化所决定,以外在社会文化为基本逻辑规则。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与外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条件和机遇,然而,“文化是人作用于自然的产物,不同的民族在其各不相同的生存条件、生存方式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特质,其中最根本的乃是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的差异由此产生。”另一方面,课程也作为中外文化的主体存在。它可以对外在的社会文化进行逆向反思,以知识的适用性与创新性为基本逻辑规则,旨在生成与建构。无论是传承文化还是创新文化,无论何者为本何者为体,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多元: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对外开放性办学,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其学科建设、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师资聘任等重大问题一般是由合作双方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共同审议协商的,在这种情况下其课程模式与传统高校相比形式多样、种类各异,而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合作双方课程的融合或衔接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性”。合作课程的目标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理论与技术,这样看来,课程学习的过程似乎仅是一个技术引进的过程,但实际上“技术性”的目标只是课程学习的一个方面,在强调知识、技能进步的要求的同时,也必然与“其应用环境的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处境相联系”③,因此,当我们在引进西方课程时,尽管我们是抱着一种科学普适的观念来进行价值中立的教育,但教育并不是纯粹的科学活动,它同时也使学生身处于一种文化的氛围之中。如果我们忽视了隐藏在课程中的“文化”与“价值”的目标,则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字、词、公式、定理的集合,这样“会使学生倾向于把知识看做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可探究、可分析、可切磋的东西,从而知识就脱离了人的意义和文化的底组,学生也更多地只会去‘符合’知识而非‘建构’知识”④。

“多元”是好事。中外合作办学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的世界公民,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理应是它最大的优势,然而多元并不等于杂乱无章,多元并不等于毫无目的,多元并不等于失去自我。目前,我国现有的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或是成套引入外方的课程与教材,或是零星地引入外方的优势课程,或是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引入外方的核心课程,但无论是哪种程度的引入或合作,办学方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强调“国外原版教材”“国际化无缝接轨”“原汁原味的国外教育”等来吸引生源,而这些课程往往是通过一些非正式的决定形成的,通常只是满足了对较先进技术的需求,甚至没有经过仔细考察,因而缺乏清晰的信念和统一的视角。这样的课程专注于短期计划,科目与科目之间没有连续性,如果经过几年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就不能清楚地展望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而实际上,所有学校的课程都应该在自身独特的价值、信念和权力关系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和人才培养目标,并从各个侧面展示进而实现自己的这种课程文化。

三、冲突: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面临的文化困境

第一,目标冲突。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首先要考虑的一个核心的要素,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教材或教学内容的选定等各个环节。当然,任何课程设计者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都不可能是完全的价值中立的,设计者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思考方式,并且任何课程目标的选择也都要通过国家文化的筛子来过滤。⑤西方社会倡导自由、民主,强调个人价值,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多样性、个性化发展的个体;而中国教育在集体主义至上的传统理念下,更倾向于培养善于合作、集体利益为重的公民。两种课程目标的冲突必然体现于教学的各个过程之中。

第二,内容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所开设的合作课程,其内容大多能够体现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这样的内容使学生所学与国际接轨,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地域特点,这种国际化的理论与技术若不加以更改就会与当地实际需求相脱节。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课程强调的是“原汁原味”,并没有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修改。以MBA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涉及解决雇员与组织的关系问题。但中西方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使得学生发现他们在课程中所学到的管理方法在本土并不适用,并由此产生对课程学习的排斥情绪。⑥

第三,过程冲突。这里所说的过程主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外合作的课程大多是以外教全程英语的方式授课,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外教师在授课方式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中外合作课程中最外显的、易见的冲突之一。在笔者与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并不适应外国教师“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甚至非常排斥,这也使得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使专业课程也仅仅成为了一种语言培训课。

第四,背景冲突。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才的使用。合作办学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的公民,但这种国际性人才依旧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知识技能只有在本土能够得到应用,符合我国实际需要,“英雄有用武之地”才具有价值。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客观差异,一些合作课程带来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往往失去了其研究的条件或缺少发挥其价值的工作岗位,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就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困惑。

以上各种课程文化的冲突是现实存在的,其根源在于中外社会传统文化的差异,这一差异是难以避免也难以消除的,它恰恰给中外合作办学带来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色之路。中外合作机构承担着培养国际适应性人才的重任,在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时,应体现我方的文化主体自觉性。

四、批判: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特色文化之路

(一)批判性课程文化的内在机理

我们通常不清楚文化是如何通过课堂的知识学习被传递和内化的,实际上它就是我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不同的知识认识方式:是把知识看做是可靠的、神圣的,还是把知识看做是流动的、可以质疑的?是把知识看做是普适的,还是把知识看做是个体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取向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一成不变的接受者,还是勇于冒险的创新家。在课程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知识、学生、社会”三者关系需要被更清楚地理解。近代科学的产生使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成为一种普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然而,由于人们对科学的盲目崇拜,知识被看做是普遍的、确定的、客观的或绝对的,而且是价值中立的。这种传统的机械主义的知识观过度看重知识本身而忽略了人的发展,以为人的发展不过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⑦极端的科学主义观甚至主张“让我们将科学方法用于人,用于人类的社会结构,让我们像观察、预测和控制阿米巴菌的行为那样去观察、分析、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⑧,科学(知识)简直成了能普度众生的新上帝。这种机械的知识观使现在的大学课堂上,很多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所学的东西而不是学生本身,以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为目的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实际上,知识传授、课程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的成长,仅仅靠记住某些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是不可能达到教育之本意的,学校应通过课程教学培养独立思考、善于摸索的完整的人。

在一个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课程文化环境中,一方面,当学生汲取了一定知识后,有意无意地在他所处的大文化或小文化下进行理解,这时,课程是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按照自身已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如果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对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那么,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就会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正如开篇中所提到的,课程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也作为文化的主体存在。课程不仅仅传递文化,也要生成自身的特定文化。在一个缺乏批判性文化的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把知识看做是不可改变的真理,这些“真理”尽管并不完全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但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不易与现存社会产生激烈冲突,因而在传统课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似乎不那么重要且容易被忽视。然而,当目标、内容、过程和背景等种种文化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中显现出来时,学生对知识的吸纳就不像传统课程那么顺畅了。因此,学生需要在跨文化、多文化的背景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反思,这种反思并不意味着传统知识的丧失,而是更为广阔的知识的获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在目标、内容和实践等方面反映了不同文化间存在的不和谐的声音,这种矛盾如果能够得到较好处理,则可以帮助学生为适应全球性的竞争做好准备,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准备,为未来中国的创新战略做好准备。

(二)批判性课程文化的构建途径

1.课程目标取向——重视知识之外的人本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辟课程培养并非唯一途径,实际上各类课程的学习过程都可以为这一目标服务。正如批判课程理论所强调的“个体意识具有主动性、客观性及创造性,个体的认识过程是以意识为中介的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因此,所有的知识并非是绝对客观的观念,知识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主体对其创造性的解释性”⑨。对此,应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门课程中融入“批判意识培养”的要素,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反思、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感知和接受。如培养目标可以具体地表述为:善于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从实践中领悟;善于对多种想法或方案进行梳理、归纳,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开放的心态,愿意与人协作;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随情况改变策略或采用新的方法;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等。

2.课程内容选择——考虑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为达到某个目标而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考虑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时的满足感,如果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达不到这一要求,就应该考虑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选择哪些类型的知识进入课程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这些课程内容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力求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的基点上。比如,在中外合作课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用历史的、理性的、关联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仅仅把预设性的结论当做真理,就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一些工程项目或社会实践,从而通过这种真实的体验来自觉审视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价值选择,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课程形式安排——寻求更加灵活的调节机制。所谓灵活性,相对概念是呆板或僵化,主要指课程的设置和形式安排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主动调节,能够对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从僵化保守走向灵活多样是现代大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例如,美国圣劳伦斯大学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不同文化,开设了一门名为“文化的遭遇课”的课程,该课程采用了比较与历史的授课方法、国外实践经历、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以批判性的态度来理解、体验并表现不同的文化。⑩另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利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优势,与国外学校协商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短期的出国实习,了解所学知识的真实背景与应用环境。如可学习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做法,在伍斯特理工学院学生都必须完成9个学分的“交互式专业计划”后方可进入高年级的学习。这种“交互式专业计划”通过海外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举一反三,有所创新。11

4.课堂教学过程——以高阶能力培养为根本。任何教学观念的转变,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中外合作课程的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实践应用能力。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技能的学习,都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建构性,以促进学生的高阶能力发展为主。高阶能力是相对于以机械学习和机械接受为主的低阶能力(主要用于学习事实性知识或完成简单的任务)而言的,如批判性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等,其中,以批判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疑问的技巧,它是教育中的一种解放力量,也是每个人重要的智力资源,它要求学生敢于大胆发表个人的独立见解。批判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技能的综合运用,而不只是一两项思维技能的开发,也不受任何专业限制。因此,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的综合运用和人格品质的完美组合。12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所强调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离开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将是一句空话。13美国教育家保罗(Paul)认为,“批判性思维”应当是构成21世纪教育的本质性基础。他还提出了四种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发现、思考的机会;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指出证据与依据;确保探讨问题的时间。14

5.对教师的挑战——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引导者。教师是促进学生批判思维养成的重要因素,中外合作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需要指导学生实践、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并处理各种突况。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也成为“一个倾听者,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激活思想的对话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中方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分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没有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为此,学校一方面可倾向于招聘具有国际教育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应利用与国外合作的良好条件为中方教师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发展途径,鼓励中方与外方教师的交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如与合作院校的研讨会、网络合作课程、短期国外培训等方式)有效地发展教师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开阔教师的国际化视野。考察教师不应只看重论文、课题、项目、专利等科研内容,同时,还应该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多个侧面了解教师,包括他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如是否根据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处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关系,运用一些如原形启发、联想、头脑风暴等能够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是否在课内外都能对学生的实验、实践进行悉心指导;是否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能力等。

[注释]

①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

②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228

③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9-20.

④⑤李东.我国课程编制的文化性缺失——一种社会学视角的反思与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7):52,52.

⑥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3.

⑦刘旭.我国大学课程的知识化倾向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75.

⑧董毓.科学的自我反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123.

⑨吉布森.批判理论与教育[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1988:76.

⑩11陈小红.美国大学课程国际化的实践与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2):44.

课外文学知识篇(6)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自新课标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育推崇积累运用,一方面立足于日常教学内容,拓展阅读,丰富学生课外学习内涵,日积月累,强化知识素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体系;另一方面,将已有的知识利用到课外阅读之中,通过课外文本的接触,重新梳理所学知识,在阅读中深化知识结构,促成语文知识体系二次提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在任何时候,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知识深度的深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相关的课程标准提出六年制小学生阅读量应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这个阅读量应是小学阶段的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课外阅读量,这不仅是一种标准,更是一种要求,在这种近乎硬性要求过程中,小学生可以从书中掌握课本知识的再升华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以为之后的语文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内容为主,引起学生兴趣

单纯从课外阅读的类型和内容而言,小学应该从课外阅读文本的内容着手,立足于“内容为主”的原则,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着手,协调各科老师形成合力,推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在广泛调查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类型库,使之广泛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学、神话等,通过筛选和精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质量和内容保障的课外阅读参考选项。比如,在进行《开天》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中国古典神话和传说的相关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故事的记忆和印象。对于不同学生,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从他们的审美经验和个性出发,使课外阅读成为一个量身定做的个体需要。同时,在文本的选择上,也应该考虑到题材和篇幅,由学生的自主需要而定,让他们自己来选择篇幅,从而强化学生的兴趣选择性。总之,以内容为主要吸引点来引起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方法至上,提高阅读效率

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不仅仅是一个习惯的养成,更应该是一个从方法到理念的灌输。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并非单纯为了阅读而阅读,应该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比如,在阅读时谨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养成圈点批阅的习惯,以及摘抄记录的习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提高小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这不仅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教学中常会出现因为学生词汇匮乏而导致作文没有实质性提升的情况,而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并引导他们将词汇进行分类,如,表达开心的成语有“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与历史典故有关的成语有“乐不思蜀”“贪得无厌”等。如在进行《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让学生翻看简易版的《三国演义》,了解一些基本的三国故事,从那些人物的故事中获取素材,从而丰富个人的知识库,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三国人物的讨论,让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内容印象。通过让学生自备一个阅读摘抄本,在阅读过程中时刻记录相关的知识。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学生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培养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从而保持高度的敏锐力,更好地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

三、应用为重,强化阅读效用

自古以来,学子读书就讲求“经世致用”,换言之便是学以致用,将已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阅读的生活性基本体现在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用语上,更多的知识吸收途径则是来源于课外,因此,课外阅读的作用和应用性应该在一开始就被强调,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并非学而无用,而是一种基本的积累,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一点一滴地表现出来。读书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写作素材,并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如此。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加大阅读量,提升信息摄入量,丰富个人知识深度和广度,建构起个人知识体系的是尤为重要的,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和积累的过程,因此,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刻不容缓。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良性引导小学生树立起阅读的良好习惯,以推进其综合素质和知识体系的升华,这不仅是小学教育带给学生的质的飞跃,更是小学生自己应做到的个人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课外文学知识篇(7)

第一,立足课堂教学储备知识

课堂是我们传授知识的阵地,要先让学生学会学好,必须把握住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传授足够的知识,以备在课外阅读时应用。比如在讲读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时我们就要讲明白记叙文的六要素,这些要素在文章中怎样体现;讲读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时,我们要给学生讲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议论文说明文也是如此,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有关基本知识基本技巧,让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这样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才不至于感到无从下手。

第二,重课外阅读 巩固所学

学习了知识不是为了储存,而是要应用,学会应用了才是目的。现在有不少的省市中考语文已经没有了现代文阅读的课内语段,就有不少的学生就忽视了课内课文的学习,认为又不考试,学习了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外阅读题时,就注意到了这些,尽量涉及一些与课内有关的习题,让他们明白课堂学习的重要,还让他们巩固了课堂所学。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巩固了学习过的知识。

第三,课内知识延伸 课后阅读巩固

现在不少的学生眼界虽说开阔了,但是文学知识相对贫乏,尤其是一些文学名著,这样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贯穿,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拿出好多时间去讲解,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去贯穿,还不要影响课堂重点难点的学习。这就要对学生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积累巩固。这样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第四,利用名著导读指导学生

发挥好各册教材附录部分的《名著导读》的导向作用,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如何健康的开展著作阅读。语文新教材的每一册书后都附有三篇内容各不相同的中外名著导读,从名著的内容概要、片段精选、思想实质、问题思考和阅读方法上作了精辟的分析引导,起到阅读指导纲领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