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动化免疫分析

自动化免疫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7 15:46:32

自动化免疫分析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1)

本文阐述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应用实践中进行使用方法的改良,极大地方便了仪器操作者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差错的发生。解决故障的过程有助于思路的扩展,对使用其他的检验仪器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和较大的参考或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本容易加错现象;标本识别移位故障;改良方案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72-01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由美国雅培公司研发的第三代大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的原理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范围宽广等诸多优点,且可与生化模块C8000相连。且检测试剂稳定并易于进行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然而全自动化仪器的高故障率亦对检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本文即是作者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应用实践中遇到的:容易出现加错标本,和机器本身出现标本识别移位的故障现象,分析其原因、探讨改造方案并付诸实践成功解决故障的过程,以便应用到其他的现代化的检验设备使用中去。

1 标本容易加错的改良方案

1.1 标本容易加错的现象:

由于该机器的原来的设计是每个标本架只有5个孔,也就是每个标本架只能放置5个标本,这样就使使用者放置标本时,必须要好好的记着所加标本的原来的编号,待放到架子上时要好好的计算出标本的位置是在第几个架子、第几号位置编号。譬如:手里拿着16号标本需要放置到标本架子上时,就必须计算出是第4个架子的第1号位置才是16号的位置。是非常的不方便吧?

1.2 标本容易加错现象的解决方案:

因为我发现了这个非常不容易计算出所要加的标本位置,并且又很容易加错标本,工作起来非常不方便的现象时,就一直在脑子里寻求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不久我就想出来了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每个标本架的靠近1号位置端,设计出了一个不干胶贴,上端标明1、2、3、4……架子号顺序号,下端标明该架子的5个标本号在该架子上的应有的顺序范围。详见附图1改造后的第一个托盘俯视图

2 标本识别移位故障的改良方案

2.1 故障现象:

应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批量编程,每个标本架放置5个标本,每5个标本架为一组,每一组用一个托盘托起,即标本号依次为1-25、26-50、51-75、76-100四组。在全部标本仪器检测完成后,对HBsAg阳性标本利用金标法复查时,偶然发现阴阳性结果极为不符合的现象。遂对每个标本对应的架号、位置、结果逐一排查,发现个别标本架上的标本并没有消耗(即没有被取样),但却赋上了数值。经逐一检查仪器所加样本与操作者编程的标本架号位置明显不同,即发生了跳跃,如31号标本所赋值实为36号样本测试值或其它样本值。

2.2 故障分析:

经与使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兄弟单位工作人员及雅培中国工程师沟通,了解其工作过程原理是:利用ARCHITECTi2000S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批量编程1-25、26-50、51-75、76-100号标本架号位置后,仪器会首先会进行标本架条码扫描,同时也给每个标本进行扫描。如果某个标本架的条码没有扫描到,则机器会自动顺延一个标本架进行操作,这样就会出现跳架移位现象,也就是我们上述的故障现象。譬如仪器在批量编程,31-35号标本架的条码扫描过程中没有扫到,仪器则默认该架子不存在,标本也不存在,跳过了该标本架,将36-40号标本架或及其它标本架上的标本默认为31-35号标本。以后的标本均以同样的方法顺延赋值,即后面的所有标本均顺延了5个号码,如不复查而直接报告传输的结果,必然出现张冠李戴的严重后果。上述现象并非偶然,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为日常检验工作带来相当大的不便,工作人员往往会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排查或复查标本与结果是否相符,一度认为此仪器的标本识别和处理软件系统存在巨大缺陷。

3 标本识别移位故障的解决方案

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严密的科学探讨和积极的创新实践,我们对ARCHIT -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进样系统,进行了简单而合理的改良,使上述故障得以完全解决。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100个改造过的与架同高的平口空试管(以合适放置加样杯为宜),利用条码机打印1-100编号号码的条码,分别贴在每个试管上条码器能够扫描到的位置。将这些贴有条码的试管按顺序放置在标本架上,并保持条码向外,易于条码系统识别判读;实验操作时只需将加样杯放置在对应贴有条码的试管上即可。请注意:只需更换加样杯加病人血清标本。更多的标本亦可用类似方法粘贴上1-100或更多的试管条码。

详见附图1 图2所改造的H540试管架俯视图和侧视图

经过如此改良,仪器在进行标本架条码扫描时,同时也会给每个试管条码进行扫描,如果其中某个标本架条码漏扫,但仍会扫描到试管上的条码号,机器则自动的默认标本架的存在,就不会出现跳架移位的现象。

4 思路扩展与推广应用

标本容易加错的解决方案:就是以较小的改造或改良,而改变了原来的设计的不足,避免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像这种小的改造可以用到大多数的试管架子是5个试管位置的大型生化分析仪、放免分析仪等的仪器上。

标本识别移位故障的解决方案:类似的跳架移位故障,不仅出现在ARCHIT -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在其它设备上,譬如ARCHITEC -Ti4000SR等仪器亦会出现,亦可采用此法进行改造或改良。兄弟单位同类仪器或不同品牌的仪器,出现类似的因为批编程而出现的跳架移位故障亦可借鉴此方法一试,以避免出现数据移位错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2)

【关键词】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11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疫情严重的国家, 我国人口中约有1/1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1]。乙肝病毒标志物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 同时, 可通过监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观察患者病情、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目前, 临床常用的乙肝病毒标志物监测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随着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检测上的应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且在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中应用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传染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疑似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 男108例, 女92例, 年龄19~68岁, 平均年龄(38.1±12.8)岁, 患者经基础检查, 无其他传染性疾病及肝脏器质性病变。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空腹采用静脉采血方式, 抽取适量血液。室温下离心分离15 min, 分离血清以备检测。 

1. 2. 1 仪器及试剂选择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选择实验仪器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LUMO半自动分析仪, 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 选择实验仪器为芬兰生产的W-k3酶标仪。 

1. 2. 2 检测方法 对采集的200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 每次以定值参比血清作为质控, 检测方法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手工添加样品, 检测结果根据酶标仪结果显示判定为阳性或阴性;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采用全自动加样器添加样品, 用LUMO半自动分析仪定量检测结果。 

另取1.0 ng/ml HBsAg定值参比血清, 两倍稀释后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检测方法检验, 测定两种检验方法的最低浓度。 

1. 3 判定标准[2] 检测结果大于参考值的上限为阳性, 5项检测指标的上限标准分别为HBsAg:0.2 ng/ml, HBeAg:0.05 NCU/ml, HBeAb:2.0 NCU/ml, HBcAb:1.5 NCU/ml, HBsAb:10.0 mIU/ml。对单独一项为阳性或弱阳性或双阳性标本设置双空复查, 结果仍为阳性的则判定为阳性。分别统计各检测指标阳性、阴性的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种方法检测5种乙肝标志物阳性结果比较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HBsAg及HBeAb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0.05);两种方法对HBeAg、 HBcAb、HBsAb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灵敏度检测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12 ng/ml,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4 ng/ml。化学免疫酶免疫分析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

3 讨论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2]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标志, 基于我国严峻的乙型肝炎疫情与不断增加的乙型肝炎患者, 采用有效的病原标志物检测方法对乙肝的早期防治与乙肝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酶联免疫吸附法[3]是检测乙肝标志物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采用人工加样, 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检测优势。但通过临床研究发现[4], 乙肝病毒测定结果为弱阳性患者在复查中也容易出现时阴时阳的情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复查, 结果的重复性较差, 说明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性不高, 对临界结果的检测效率低。同时, 酶联免疫吸附法容易受试剂盒质量、仪器校准、工艺差别等众多原因的影响, 其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别, 稳定性较差。随着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中逐步展现了其较高的应用价值。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是借助发光底物自身的发光强度进行测定的分析技术, 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度较高。本次调查结果对200份血清样本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结果显示,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对HBsAg的检出率为60.0%, 对HBeAb的检出率为24.0%, 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54.5%、17.5%(P<0.05);另经灵敏度检测,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12 ng/ml,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4 ng/ml,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 

综上所述, 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 但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可有效检测出病毒标志物中的假阴性情况, 检测结果稳定性高、重复率高, 对准确显示乙肝病毒的感染进程、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测定效果, 临床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更准确, 可有效减少漏检、误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 廖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比较.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0):48-49. 

[2] 郭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5):270-272.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3)

关键词:洞口县;麻疹;疫情分析;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麻疹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由于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唯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因此预防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消除麻疹。

2005年WHO西太区提出了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对此目标做出了承诺,并制订了《全国2006~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计划于2012年消除麻疹(麻疹发病率≤1/100万)[1]。根据湖南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我县于2009~2010年开展了对8月龄~14岁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成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洞口县2006~2010年麻疹疫情资料;2009年麻疹强化免疫资料;麻疹监测系统资料;传染病发病数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1.2 方法 描述性统计学的方法对洞口县2006~2010年的麻疹疫情资料及2009、2010的麻疹强化免疫资料进行描述,采用分析性统计学的方法对麻疹强化免疫前后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2003、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 实验室检测 采用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试剂由湖南省疾控中心提供,洞口县疾控中心负责标本采集,邵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承担血清学检测工作。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1.1 发病情况 2006~2010年按发病日期统计共报告麻疹病例305例,其中男性217例,女性88例,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47:1。

2.1.2时间分布 自2007年以来,麻疹疫情流行强度逐渐下降,2010年下降最为明显,环比下降77.50%,为1.18/10万。2006~2008年的流行高峰分别为4月、4月及7月,2009年出现2个流行高峰,分别为3月、6月,2010年无明显的发病高峰(见表1,如图1~2)。

2.1.3 年龄、性别分布 按发病日期统计报告的305例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0~14岁年龄组,共报告病例289例(93.77%),见表2。其中男性0~7月龄125例,占发病总数的40.95%;8月龄~14岁164例,占发病总数的53.77%;15岁以上16例,占报告总数的5.25%。占报告总数的94.75%。305例麻疹病例中,男性217例,女性88例,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47:1。

2.2 强化免疫实施情况

2.2.1摸底接种情况 2009年3月25日~4月10日,对全县8个月~14岁儿童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140042人;其中常住人口124959人,流动人口15083人。实施接种麻疹疫苗138475人,接种率为98.88%;其中常住人口接种123411例,接种率为98.76%,流动人口接种15064例,接种率为99.87%。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接种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39,P

2.2.2接种情况评估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应强化免疫人口180例,接种麻疹疫苗178例,调查接种率为98.89%。

2.2.3目标人口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随机采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人口180例血清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阳性175例,阳性率为97.22%。

2.3 强化免疫效果评估

2.3.1 强化免疫前后麻疹疫情比较分析 2006~2008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12.08/10万、13.63/10万及8.18/10万,2009年开始实施麻疹强化免疫,2009年、2010年的麻疹的发病率分别为5.26/10万,1.18/10万,麻疹疫情流行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至2010年已呈散发状态图1 。

2.3.2 强化免疫前后8月龄~14岁年龄组发病数构成比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前的2006-2008年,8月龄~14岁年龄组发病数构成比均为50%以上,2010年骤降至22.22%。强化免疫前8月龄至14岁儿童麻疹发病数高于其他人数,强化免疫后则反之(见表3~5)。

3 讨论

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取得巨大的进展之后,WHO已将麻疹列为今后重点拟将消灭的传染病之一[2]。保持高免疫覆盖率、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作为常规免疫的补充,快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消灭麻疹的重要策略[3]。在接种率低的地区,强化免疫能够显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在接种率高的地区,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人群免疫水平[4]。

根据2006~2010年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被动监测数据,洞口县近年麻疹疫情强度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 2011 年1月~9月无麻疹病例发生,可认为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显著:

3.1强化免疫针对的目标人群是科学合理 洞口县2006~2010年共报告8月龄~14岁年龄组的麻疹病例164例,占发病总数的53.77%,而这一部分人群是可以通过接种麻疹疫苗有效进行预防的。

3.2强化免疫有效压低流行峰值 2009年3月25日~4月10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压低了本来应该在4月或5月份出现的流行高峰。使得该年度的麻疹疫情流行曲线出现2个远低于往年水平的流行峰值,分别为3、6月。

3.3强化免疫后的目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高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的目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目标人群有较高的抗体阳性率(97.22%),加强了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管理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WHO的研究结果,达到并维持95%人群具有麻疹免疫力。这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5]。

3.4强化免疫后的目标人群发病数构成比急剧下降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2009年4月10日-2010年12月31日),目标人群(8月龄~14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数构成比较强化免疫前急剧下降,且这种下降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洞口县现有人口数83万,根据WHO消除麻疹的目标要求(麻疹发病率低于1/100万),意味着2012年后,辖区内无麻疹疫情发生。目前我国使用的麻疹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成功率[6]。该县0`7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40.98%较高,考虑该年龄段儿童胎传抗体水平偏低,在麻疹流行时可能因其它疾病到医疗机构就诊,因此加强育龄妇女麻风疫苗接种,在育龄妇女中牢固建立较高的血清抗体水平和控制医院感染也是消除麻疹的重要环节[7]。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Z].2006.

[2]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09]34号].[2009-03-03]

[3]Ed ward John Hoekstra,杨志伟.1990-1997年全球控制和消除麻疹进展 [J].中国计划免疫,2000,6 (1):47.

[4]张建,王克安,杨志伟.群众性免疫运动的作用和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1997,3 (3): 97-100

[5]WHO.Progress toward global measles control and elimination,1990-1996[J].MMWR,1997,46(38):893-897.

[6]WHO/W'PRO.Field Guideline for measles.Elimination[R].Gevena:WHO,2005.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4)

关键词:临床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应用;阳性检出率

化学发光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利用化学发光现象可以进行免疫分析检验,这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在此之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以及放射免疫技术等进行临床检验,这几种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随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检验中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控制以及污染少等优点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受到了医学界的青睐。我院近年来也在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方面做出了许多临床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两组共100例乙肝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其血样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乙肝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其中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有48例,各占总数的52%、48%;年龄在20-75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7±3.6)岁;病程在5个月-23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8.72±2.13)年;所有患者均自愿提供血液样本进行检验。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别选用瑞士罗氏公司所生产的E60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北京普朗公司所生产的DNM-9602A酶联免疫检测仪,试剂分别选用瑞士罗氏公司所生产的ECLIA检验试剂和沈阳惠民公司所生产的ELISA检验试剂。

1.2.2 检验方法

令100例患者清晨空腹,抽取其静脉血液作为检验样本,然后分别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其血样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如下:①采用还原剂将待测血样进行预处理;②在血样标本中加入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并进行恒温培育,使其与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③分别加入经生物素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和经钌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使其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结合;④加入由链霉素包被的磁珠以形成固相复合物;⑤待电极表面吸附磁珠后使用三丙胺清洗液进行冲洗,从而令电极表面结合物发生发光反应;⑥根据检出光信号来确定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光信号越强,则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越少。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在血样标本中加入经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酶结合物并进行恒温培育,使酶标抗体与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经竞争结合微孔板上固相抗原的结合位点;②洗涤血样标本后加入底物,从而令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体显色;③根据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体数量来确定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体数量越少,则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越多。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皆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计量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

2 结果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9%,两组检验结果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对比表

3 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临床上近年来所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控制以及污染少等优点。在应用学科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一级学科为免疫学、二级学科为应用免疫、三级学科为免疫学检测和诊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主要包括有两个反应过程,即免疫反应过程和化学发光反应过程,其整个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抗原或者抗体上面标记化学发光物质或其他发光的酶标记物,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也即发生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从而形成复合物,然后再在复合物中加入氧化剂或发光底物,使复合物发光,最后再根据经仪器检测所得到的发光强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所呈现的线性关系来达到浓度测定的目的。其中,能够发生化学发光的物质大多都是有机化合物,而其发光反应也大多都是氧化反应,这主要是因为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能够提供足够的中间体,当这些中间体具有了较高的能量后,就能够释放光子发光。总体来说,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发光物免疫测定、发光酶免疫测定以及发光辅助因子免疫测定等几种类型。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人体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后最易产生的检测指标,它的临床检测率非常高,通常情况下,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样中的高效价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检测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主要以乙肝患者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检验为例来研究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并将其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对比。本组所选取的100例乙肝患者均为自愿提供血液样本进行检验。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9%,两组检验结果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肖美莲. 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9:623-624.

[2]刘爱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14:75-76.

[3]梅.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02-103+156.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5)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阳江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对2004-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得出结论:强化免疫活动后阳江市麻疹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适时强化免疫活动和加强监测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为了解阳江市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和消除麻疹的策略,现将阳江市2004~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麻疹病例数据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病例的户籍、免疫史和暴发疫情等资料来自广东省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阳江市统计局。

1.2麻疹实验室检测 麻疹Ig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试剂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统一提供,麻疹血清学诊断均由阳江市CDC完成。

1.3资料分析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发病概况 阳江市2004~2009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1175例,各年报告麻疹病例为111、172、108、218、565、1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22/10万、7.39/10万、4.61/10万、9.20/10万、23.47/10万、0.04/10万,年平均发病率7.28/10万。开展强化免疫活动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9年开展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地区分布 全市4个县(市、区)均有麻疹病例报告,但地区差异较大,病例主要集中在江城区、阳东县,两地占总病例数80.43%,见表1。

表1 阳江市2004~2009年麻疹发病地区分布

转贴于

2.2.2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发病,3~7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66.30%;5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25.62%,见表2。

表2 阳江市2004~2009年麻疹发病时间分布

2.2.3人群分布

2.2.3.1性别与年龄分布 男性735例,女性440例;发病年龄最小的4月龄,最大的43岁,8月龄~14岁儿童发病数占总数的93.11%。

2.2.3.2职业分布 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学生其次。

2.2.3.3户籍分布 本地户籍发病838例;外地户籍336例,户籍不详1例。

2.3麻疹疫苗免疫史 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为601例、505例;有免疫史69例。

2.4暴发疫情 2004~2008年麻疹暴发疫情12起﹙均经实验室确诊﹚,发病人数179例;病例最多的一起有47例,最少的3例;其中2004年发生5起,2005年2起,2007年3起,2006年和2008年各1起,2009年无暴发。12起暴发疫情中,有10起发生在学校,2起发生在外来人口聚居地。

2.5实验室检测 全市报告的1297例疑似麻疹中,采集合格血清的有761份,标本采集率为58.67%;其中血清标本检测结果IgM阳性的639例,阳性率为83.97%,阴性结果122例;临床诊断536例,占41.33%。

3 讨论

通过对阳江市2004~2009年麻疹病例报告和监测资料分析显示,2004~2009年年平均发病率为7.28/10万,2004~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大幅度下降。2009年3月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阳江市开展对8月龄~14岁的儿童MV强化免疫活动,结果全市报告接种率为97.90%,达到>95%的目标。此次MV强化免疫效果立竿见影,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提示强化免疫活动能及时阻断病原在人群中传播,是控制乃至消除、消灭针对传染病的有效策略。

参 考 文 献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6)

[关键词] 麻疹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3(b)-140-02

为贯彻落实《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及《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和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根据国家、省、济宁市统一部署,2010年9月11~30日曲阜市开展了麻疹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此次强化免疫累计接种麻疹疫苗46 594人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67 015人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象原则上为8月龄~6周岁儿童(2003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无论以往免疫史如何、是否患过麻疹、户口为本地还是外地、临时居住还是长期居住,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一律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一针次麻疹疫苗。同时,对7~14周岁儿童(1995年10月1日~2003年9月30日)实施以麻疹疫苗为主的查漏补种工作,对未按照本省免疫程序完成3针次麻疹疫苗接种者或在过去2年省安排的强化免疫漏种者,一律再接种一针次麻疹疫苗。

1.1.2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对象原则上为所有0~4岁儿童(即2005年10月1日至现场接种之日期间出生),无论既往免疫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一律接种两轮脊灰疫苗,两轮间隔1个月以上。重点对象是接种史少于3次,尤其“零”剂次免疫的儿童。本次麻疹和脊灰强化免疫是免费、知情、自愿接种。

1.2 强化免疫时间方法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时间为2010年9月11~30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分两轮开展,第一轮为2010年9月11~20日,第二轮为2010年10 月11~20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

本市12个乡镇及市直和曲阜师范大学共14个接种单位共登记应种麻疹、脊灰两轮儿童分别47 290、33 836、34 353人,实际接种46 594、33 444、33 571人,报告接种率为98.53%、98.84%、97.72%(表1)。

2.2 接种率快速评估

强化免疫工作结束后,市疾控中心组织人员按方案进行强化免疫快速评估。在全市选择2个乡镇、1个集贸市场、学校和托幼机构各1所,调查了151名儿童麻疹强化情况,其中应种148人,实种146人,接种率为98.65%;调查了120名儿童脊灰强化情况,应种117人,实种第一轮115人、第二轮114人,接种率分别为98.29%、97.43%(表2)。

2.3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

共报告接种反应3例,其中偶合反应1例,一般反应2例。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和接种事故,所有病例愈后良好。

3 讨论

本次麻疹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组织实施:市卫生局联合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药监局等部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强化免疫工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麻疹和脊灰强化免疫宣传、技术培训,组织强化免疫接种实施、技术指导及督导检查,坚持疫苗和器械冷链运转,落实设置中、小学校临时接种站。

本次麻疹及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突出了6个到位:一是组织措施到位。卫生、教育、财政、发改、药监五部门联合发文,教育、卫生密切配合,疾控中心全力组织实施。二是领导到位。市政府、市人大及五部门领导亲自到一线接种点视察指导强化免疫工作。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在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和打字幕进行宣传,制作宣传横幅100余幅,发放宣传单及其他宣传资料15万份营造良好氛围。四是技术培训到位。市、乡、村三级培训,严格临时接种点审批,确保技术、环境安全过关。五是后勤保障到位。严格冷链运转,确保供应疫苗和注射器质量、数量,车辆调度高效。六是督导和信息报告到位。疾控中心组织5个督导组包乡镇进行技术指导,固定专人汇总、统计分析强化免疫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各项信息。

本次麻疹及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从接种报告及快速评估报告情况来看,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本次实际接种麻疹46 594人次,接种率达到98.52%,快速评估接种率达到98.65%;实际接种脊灰67 015人次,接种率达到98.39%,快速评估接种率达到97.86%。本次强化免疫后不良反应仅3例,且均愈后良好,说明麻疹及脊灰疫苗是安全可靠、反应轻微、效果良好的预防制剂。综上情况,也反映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组织工作周密,技术指导得当,强化免疫工作顺利、圆满,完全达到《2010年麻疹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工作目标要求。

本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是继2008年大规模麻疹强化后又一次强化免疫,对于本市消除麻疹和保持无脊灰工作意义重大。近2年来,本市除个别输入性麻疹病例外,未发现本地出现新的病例,经过此次强化免疫,完全可以实现国家提出的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本市亦连续多年开展脊灰免疫强化活动,多数儿童均多次脊灰强化免疫,对于保持无脊灰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麻疹及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成功开展的主要经验: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教育、卫生通力协作,是活动成功开展的保证。各级政府组织均成立了强化免疫领导小组,专门召开动员培训会议。严密的组织措施、详细的实施方案、逐级业务技术培训使每个参与强化免疫的人员掌握实施方案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大规模宣传、拉网式摸底调查,尽可能掌握每一名目标儿童是活动成功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各级开展强有力的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活动成功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陶建华,胡国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2004年实施麻疹强化免疫活动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7(8):93-94.

[2]曹玲生.安庆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160.

[3]景明辉.邢台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09,11:1374-1375.

[4]张建,王克安,杨志伟,等.群众性免疫运动的作用和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1997,3(3):97-101.

[5]訾维廉.当前麻疹防治工作的若干动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2):111-112.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7)

免疫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不良反应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靶器官,在其他器官系统尚未观察到毒作用时,免疫系统可能已经受到损害,如免疫病理学改变、细胞免疫异常、体液免疫异常、特异性免疫改变或宿主抵抗力下降等。因此,免疫系统的效应变化是某些危害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较为敏感的指标,而选择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早期健康危害效应将会极大的提高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例如,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局(agencyfortoxicsubstanceanddiseaseregistry,ATSDR)在制订砷、狄氏剂、镍、1,2-二氯乙烷、2,4-二氯酚的安全限量时,就采用了免疫毒理学的安全性评价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国家的相关部门相继尝试制定免疫毒性的评价策略。其中有关杀虫剂和药物的免疫毒性评价方案最早出台。欧洲(欧盟、荷兰等)和美国(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NTP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都进行了早期的免疫毒性试验指南的制定。但由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免疫毒物毒作用的靶细胞和靶分子的多样性,目前尚未有一种免疫毒理学试验方法能够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全面反映外源性化学物对整个免疫系统的影响,因此国际上一般采用一组试验多项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而且分级筛选的试验方案也逐渐被多家国际机构所认可,成为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的精髓,目前各国将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的重点放在分级试验策略的优化和国际间的协调统一上。

1美国的免疫毒性评价程序

1.1美国FDA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82年美国FDA颁布了红皮书I,就免疫毒性评价而言,内容仅涉及在一般毒理学试验中进行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器官脾的组织病理学检测。考虑到所要监管的产品可能具有免疫毒性,1993年FDA颁布的红皮书II《直接食品添加剂和着色剂的毒理学安全评价指南》中将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纳入其中。2007年修订的红皮书2000中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继续采用1993年版的内容。该指南适用于食品添加剂、药品、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等的免疫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推荐采用个案处理原则。制定了标准试验,同时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试验或指标。试验分为两个水平:水平I,无需向动物注射抗原,可以采用标准的毒理学试验进行免疫指标的测定;水平II是免疫功能试验,通常需要多个系列组,每个系列组用来进行不同的试验。水平I包括基础指标和扩展指标,基础指标通过标准的动物短期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测得(主要的免疫毒性指标包括血液学指标:白细胞数及其分类;血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白/球蛋白比;组织病理学:淋巴器官如脾、胸腺、淋巴结、骨髓等),以及啮齿类动物发育毒性试验(包括:a.母体发病率和死亡率;b.组织病理学:胎体的肝脏、胸腺和脾脏;c.F1和F2代的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器官重量和体重等);扩展指标:血液学指标中外周血或脾脏B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血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细胞因子如IL-1、IL-2和γ-干扰素、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等;组织病理学:动物脾脏以及淋巴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组化,脾脏生发中心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精密测定,淋巴结中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的精密测定,胸腺皮质和髓质的形态学测定。体外免疫细胞的功能测定:NK细胞活性测定;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巨噬细胞功能试验;骨髓干细胞测定。水平II也包括基础指标和扩展指标,基础指标包括T细胞依赖性体液免疫应答、T细胞非依赖性体液免疫应答、迟发型变态反应等,扩展指标包括宿主抵抗力(PYB6肿瘤细胞、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1999年美国FDA的医疗器械和放射健康中心(CenterforDevicesandRadiologicalHealth,CDRH)颁布了免疫毒理学试验指南,这一指南用于指导医疗器械及组成成分的免疫毒理学评价,提出最佳的试验方案。包括一个流程图和三个表格。流程图用于决定是否进行免疫毒性试验(G95-1/ISO10993),如果某种医疗器械与已合法上市的医疗器械的材料、与人体接触方式、剂量和接触时间一样,或其有长时间使用历史但无毒性结果,或文献报道其无毒性,则不需进行免疫毒性试验。如通过流程图建议进行免疫毒理学试验,则通过三个表格的指示来进一步选择所要进行的免疫毒性试验,对免疫抑制、慢性炎症、超敏反应、免疫刺激和自身免疫进行评价。表格1列出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类型、与人体接触途径和时间选择不同的免疫毒性试验;表格2包括关键指标和非关键指标,组织病理学是炎症和自身免疫的关键指标,而是免疫抑制、超敏反应和免疫刺激的非关键指标;体液免疫是免疫抑制、超敏反应、免疫刺激和自身免疫的关键指标,而是炎症的非关键指标;T淋巴细胞免疫分析均为关键指标;NK细胞活性和宿主抵抗力仅是免疫抑制的关键指标;表格3则列举了表格2中关键或非关键指标的具体方法。2002年美国FDA的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enterforDrugEvaluationandResearch,CDER)公布了审查新药的免疫毒理学评价行业指南。该指南较为全面和详细,涵盖了免疫毒性概念中的所有内容如免疫抑制、免疫原性、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和不良免疫刺激。免疫抑制筛选试验首先进行标准毒性试验,通过动物重复剂量试验测定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和白/球比)、组织病理学(脾、胸腺、淋巴结和骨髓)、免疫器官重量和脏体比以及动物感染和肿瘤发生率;扩展试验对免疫功能进行测定如对绵羊红细胞的初级免疫应答、对绵羊红细胞的次级免疫应答、NK细胞活性测定、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宿主抵抗力试验、骨髓祖细胞功能试验、巨噬细胞功能测定、中性粒细胞功能测定、免疫细胞表型及标志物。免疫原性用于测定药物引起免疫反应的可能性,但采用非临床毒理学试验手段仍困难重重,因此CDER未推荐明确的方法。超敏反应分为I型-IV型,该指南主要针对小分子药物进行评价。

I型超敏反应的评价方法包括:主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但上述方法对于确定是否具有潜在的I型超敏反应仍十分有限,并未正式推荐使用。目前尚无标准的非临床试验可以很好预测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但CDER认为如果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可能异常即推荐按照“个案处理原则”进行深入研究。IV型超敏反应推荐的方法包括:Buehler封闭斑贴试验>豚鼠最大值试验(GuineaPigMaximizationTest,GPMT)>局部淋巴结试验。目前尚未制订标准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药物的自身免疫毒性和不良免疫刺激。该指南同时提供了一个流程图用于指导免疫毒理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了药物的给予途径、免疫抑制方面的证据、针对人群、针对的疾病、药物代谢物是否在免疫系统有蓄积等因素。

1.2美国EPA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1982年,美国EPA最早出台了农药免疫毒性评价指引,要求对新农药按照两级筛选程序进行评价。但当时该指引所推荐的方法和动物模型没有被标准化和验证,是不成熟的。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多次对早期版本进行了修订,曾先后提出了OPPTS800.3550、880.3800和870.7800等指南用以指导免疫毒性评价。1996年美国EPA修订了免疫毒性试验指南OPPTS800.3550,该指南主要针对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免疫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尽管超敏反应、免疫刺激和自身免疫也是免疫毒性的重要内容,但该指南仅限于免疫抑制。作为受试物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的I级筛选试验,包括标准毒性试验和免疫功能试验。标准毒性试验即进行动物重复剂量毒性试验,小鼠和大鼠是首选试验动物,可选择单一性别的动物,但必须保证该性别动物对受试物更为敏感,每组动物至少10只,连续给予受试物至少30天。试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3个受试物剂量组和1个卫星试验组。测定血液学指标(白细胞数及其分类、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生化指标(血糖、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白蛋白、总蛋白等),组织病理学(脾、胸腺、淋巴结、骨髓、肝、肺、肾、肾上腺、脑垂体、性腺),免疫器官重量及其脏体比,脾、胸腺和骨髓细胞数和细胞存活率。免疫功能试验中体液免疫包括抗体空斑形成细胞试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细胞免疫包括混合淋巴细胞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非特异性免疫毒性试验包括NK细胞活性测定、巨噬细胞活性测定。如果以上试验出现一项阳性结果、结果无法解释、有资料显示该受试物具有免疫毒性或与其结构相关产品具有免疫毒性,均需进行II级筛选试验。

随后美国EPA公布了OPPTS880.3800,本指南为II级筛选试验,如果OPPTS800.3550I级筛选试验中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出现异常则必须进行宿主抵抗力试验,另外可采用其他的试验如血清补体、抗体对T细胞非依赖抗原反应、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粒细胞功能测定、骨髓功能测定、细胞因子测定、空斑形成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体内注射异源淋巴细胞后腘窝淋巴结增大反应、激素、免疫系统发育、巨噬细胞发育及其功能试验。

1998年美国EPA制订了OPPTS870.7800,该指南主要针对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重复暴露的免疫抑制评价。并且引入限制试验的概念,即如果受试物经口摄入量至少1000mg/kg或经呼吸摄入量达到2mg/L仍未观察到毒性反应,则不需设计3个剂量,只需依据人体暴露量进行较高剂量的试验即可。小鼠和大鼠为首选试验动物,可选择单一性别的动物,但必须保证该性别动物对受试物更为敏感,每组动物至少8只,连续给予受试物至少28天。试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受试物剂量组。进行免疫功能试验如抗体空斑形成试验、免疫球蛋白(SRBC免疫动物后4天测定血清IgM)、NK细胞活性测定、血液或脾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

1.3美国NPT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88年LUSTER等提出外源性化学物和药物小鼠免疫毒性评价方案,被美国多家毒理学机构及实验室采用。此方案分两级,第一级筛查可能的免疫毒性物质,包括七类十余项指标;第二级包括四类八项指标,对于第一级试验中的一个或多个试验有影响的化合物需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1.4美国NRC推荐的人群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人群免疫毒性检测对于确定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健康危险度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NRC)提出的人群免疫毒性检测方案分为三级,所有接触免疫毒物的人均需进行一级检测,在一级检测中发现有异常的所有人或选择部分接触人群进行二级检测,如发现异常则需进行三级试验。

2欧洲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83年欧盟首次提出对新医疗产品进行免疫毒性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虽存在很多的不足,其仅对免疫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但引发了学术界和官方管理机构对新医疗产品的非临床免疫毒性评价的广泛关注。欧洲医药评价署(EuropeanAgencyforEvaluationofMedicalProduct,EMEA)的专卖医药委员会(CommitteeforProprietaryMedicinalProducts,CPMP)在1998年首次引入免疫毒性的新概念,即免疫毒性评价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免疫抑制,明确强调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也是免疫毒性评价的重点内容。2000年CPMP了重复剂量毒性试验指南,其中第6部分对上述免疫毒性指导原则进行了更新,可适用于人用药物如生物技术衍生物、疫苗、抗癌药物等的毒性评价。一般选用两种哺乳动物进行试验,其中必须有一种为非啮齿动物。试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受试物3个不同剂量组,试验周期为28天。初级筛选试验中进行血液学检测、免疫器官重量及其脏体比、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测、骨髓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NK细胞活性测定。如任一结果呈阳性,则需进行体内或体外免疫功能扩展试验如迟发型变态反应、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巨噬细胞功能试验、对T细胞非依赖抗原的抗体反应以及宿主抵抗力试验。

EMEA更名为欧洲医药署(EuropeanMedicinesAgency,EMA)于2005年加入了“人用药物免疫毒性研究ICHS8”,并于2006年实施。

该指南用于对人用药物的非临床免疫抑制和免疫刺激的评价,而不包括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并不适用于ICHS6所评价的生物技术衍生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品。试验包括标准毒性试验和追加试验。2008年EMA下属的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ommitteefortheMedicinalProductsforHumanUse,CHMP)的“基因治疗药物临床使用前的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也指出,有些基因治疗药物可能携带可编码对免疫系统具有影响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大分子的基因,要评价其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需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试验。

3日本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在欧洲医药署和美国FDA的指导原则出台之后,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于2004年了免疫毒性评价指南草案,基于这两家机构的指导原则,MHLW也采纳了分级筛选的评价策略。首先进行标准毒性试验,通过动物重复剂量试验测定动物体重及脏器重量(脾、胸腺、肾上腺)、组织病理学(脾、胸腺、淋巴结和骨髓)。如在常规免疫毒性试验或其他研究中发现毒性时,需要在开始I期临床试验前进行初级抗体反应试验并选择性进行NK细胞活性试验。如出现阳性结果时对免疫毒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骨髓细胞计数,免疫细胞表型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抗体水平,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血清补体,细胞因子,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功能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宿主抵抗力试验,关节腔淋巴结反应(lymphnodereactionofarticularcavity),速发型超敏反应,自身抗体,尿蛋白。MHLW也提出超敏反应的检测方法包括GPMT、贴片试验(patchtest)和Buehler试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试验组合:Draize试验、佐剂和斑贴试验(adjuvantandpatchtest)和Buehler试验;弗氏完全佐剂试验(Freund’scompleteadjuvanttest)、开放皮肤试验(opencutaneoustest)、最优化试验(optimisationtest)和裂口辅助试验(splitadjuvanttest)。

4国际组织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4.1ICH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97年国际协调委员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Harmonisation,ICH)制订了人用药物登记技术要求的生物技术衍生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指南S6[18],其中涉及免疫毒性效应的有免疫抑制、免疫原性、自身免疫。考虑到药物对人体产生免疫原性的可能性,应进行抗体反应试验、抗体水平测定、补体活性试验、免疫器官的组织病理学检测。常规毒性试验不足以对生物技术衍生药物的免疫毒性进行评价,还应涵盖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方面的内容。但这一指南并未系统提出免疫毒性评价的具体方法。2005年9月15日,ICH了专门针对免疫毒性评价的ICHS8指导原则即“人用药物免疫毒性研究”,对于国际免疫毒理学来说是一个极具里程碑的事件。ICHS8将欧洲医药署(EMEA)、美国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以及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三方关于免疫毒性评价的观点中一致的方面统一起来,即关于免疫抑制和免疫刺激的评价。该指南主要用于人用药物的免疫抑制或免疫刺激评价,但不适用于ICHS6中涉及的生物技术衍生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品的评价。初始筛选试验包括对啮齿类动物的标准毒性研究和非啮齿类动物的慢性毒性重复试验,试验方法涉及血液学(白细胞数及其分类)、血生化(球蛋白和白/球比)、免疫器官重量和组织病理学、血浆免疫球蛋白、感染和肿瘤发生率。然后对初始筛选试验结果、药物药理学特性、潜在目的人群、与已知免疫毒性物质的结构相似性、药物在人体的分布以及临床信息等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决定是否进行追加试验。追加试验包括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TDAR)、免疫细胞表型分析、NK细胞功能、宿主抵抗试验、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功能试验以及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等。新的ICHS8指导方针指出如果恰当的评价标准试验终点,可以检测到大多数药物的潜在免疫抑制作用。ICH三方关于免疫毒性指导原则的进度和方式各有不同。对于是否在常规的标准毒理学试验中加入免疫功能性试验存在争议,只有EMEA要求常规筛选试验中应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NK细胞活性的测定。2010年初ICH又了ICHM3,即“药物在人体临床试验和上市授权前的非临床试验指引”,该指引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之间达到共识,并且希望能对药物的非临床试验方法达成国际间协调,尽量减少各国和地区间的分歧。对免疫毒性评价仍采用个案处理的原则,并依据ICHS8指导原则进行。

4.2OECD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目前为止,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尚未单独制订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指南,但在后期修订的一些非啮齿类或啮齿类动物28天经口毒性试验、啮齿类和非啮齿类90天经口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等指南中阐明应观察免疫系统的毒性反应。对免疫器官脾、胸腺和淋巴结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这是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的一大进步,但遗憾的是缺乏必要的免疫功能检测,而后者在预测免疫毒性方面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