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3 16:20:23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大体积砼;浇筑特点;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地下大体积砼的浇筑特点

工程条件复杂,砼的需要量较大。目前地下大体积砼基本都在地下现浇,所以通常来说整个浇筑工程的条件相对复杂,这对于浇筑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地下大体积砼自身的体积要比一般砼要大,所以在浇筑的过程中就需要很多的原材料。所以,地下大体积砼在浇筑时的特点之一就是砼的需要量较大。

施工技术和养护工作要求较高。由于地下大体积砼的体积大,结构厚实,并且在浇筑时容易产生裂缝,所以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整体性,一般情况下要求砼进行连续浇筑,避免留下任何缝隙;后期的养护工作必须要做好,否则地下大体积砼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施工难度较大,容易产生裂缝。由于地下大体积砼在实际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较大,再加上地下大体积砼自身的体积大,所以砼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而砼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形成了温差,而温差就会导致应力的产生,应力就会导致砼出现裂缝,裂缝对于地下大体积砼来说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地下大体积砼的施工技术

2.1 砼的质量要求

由于采用商品砼,施工前必须与砼供应商协调好,控制好砼的运输时间,保证砼的运输供应能满足现场的需求。砼的外加剂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并应具有质量说明书。其掺量及水泥的适应性应按《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19》的规定通过试验确定。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砂、石等材料符合材料要求。

2.2 砼的浇筑工作

2.2.1 确定地下大体积砼浇筑方案

一般来说,地下大体积砼都具有厚度较厚的特点,所以砼内部水化热的温度都会存在较高的现象,而内外的温差及降温速率的实际控制难度较大,所以目前都会选择斜面分层浇筑法。

2.2.2 地下大体积砼的浇筑

由于地下大体积砼经常会出现冷缝现象,所以要避免冷缝的出现就必须控制浇筑搭接时间,一般来说控制在5个小时内最佳。地下大体积砼浇筑之前就必须将所有的事项安排好,例如浇筑的顺序、流向、长度、厚度、宽度及搭接时间都要进行细致的计划。首先,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砼输送泵、罐车等必须提前准备好,大体积砼的施工砼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其次,从北至南利用斜面分层浇筑法进行浇筑,砼浇筑时用草袋覆盖砼泵管,浇水降温,浇筑速度要保持均匀,达到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效果。在实际的浇筑中应采用两台输送泵来布料,输送泵的控制范围应保持在6m的宽度,罐车应控制在18~20台,并备用5台。最后,底板从北至南按顺序进行浇捣,每台输送泵控制范围都应保持在6m的宽度,上层砼覆盖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加强振捣,提高砼的强度。注意砼的振捣必须要及时均匀,坚决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也避免过振的现象,要防止离析问题的出现。

2..2.3 地下大体积砼的表面处理

由于地下大体积砼的表面水泥浆相对较厚,所以在砼浇筑之后的3~4个小时内应利用水平长刮尺进行刮平,并在水泥浆初凝前使用铁滚筒进行碾压,一般来说碾压两遍效果相对较好,之后在利用抹子进行压实。大体积砼初凝后即覆盖湿润麻包袋二层,保温保湿,终凝后亦可在其表面蓄存100mm水,以延缓砼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度,缩小砼中心和砼表面的温差值,从而可保证地下大体积砼的表面不产生裂缝。

2.3 设置施工缝

合理的设置施工缝,配合适当的养护措施,能有效的抑制大体积砼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为确保砼浇筑的质量与避免出现施工高峰,可采取后浇带、施工缝分段法对主体部分进行施工,有效地防止砼浇筑后产生干缩现象影响结构。采取后浇带、施工缝分段法浇筑,既可以避开大体积现浇砼的不利因素,又灵活地利用工作面、创造作业平台,缩短工期,也利于材料周转。施工缝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以下原则: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剪力较小的部位;施工缝一般应垂直于结构的纵轴线;施工缝应避开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缝的设置应考虑施工简便易行。结合该工程结构特点,纵向施工段长度控制在13m左右,设两道1m宽的后浇带,竖向根据主体结构,分层施工。

2.4 砼的测温工作

首先,在浇筑基础底板砼时应安排专人在承台的范围内进行测温管的埋设,测温管的埋设必须依照布置图进行,埋设的过程中应保证测温管和钢筋之间绑扎牢固,防止出现损坏或者位移的现象。在测温线上做好标记,方便区分。用塑料带将测温线绑扎牢固,要防止测温端头损坏或者受潮。

其次,对现场的专职测温人员进行一定的相关培训,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测温人员必须保证头三天每间隔1小时进行一次温度测量,三天后每间隔4小时进行一次温度测量,认真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不能出现遗漏或者做假的情况。根据温度的变化制定曲线图,图中要将不同测点的问题及中心测点和表面测点温度差表现出来。

最后,在实际的测温中应保证连续测温,只有经过技术部门的确定之后才可以停止测温。如果在测温的过程中出现温差大于25℃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技术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做好地下大体积砼的测温工作,才能有效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2.5 砼的养护工作

首先,根据现浇砼的配合比、施工现场的气候和气温以及针对砼后期养护方案等,利用3D-TFEP程序来针对地下大体积砼施工期间的温度场及具体温差进行模拟预测,预测出不同厚度砼的温度差及不同龄期砼变化的具体情况,最终制定或者选择最佳的养护保温措施。

其次,在浇捣4~5小时之内,应针对表面进行抹面,之后浇温水进行保养,保养之后在砼表面应铺上一层塑料薄膜,中间应覆盖2层麻袋,之后在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薄膜由此来进行保温处理。在整个养护期间应及时针对砼表面的干湿情况以及温差进行检查,并及时给砼浇水来保证砼的湿润。如果温差超出了25℃,那么就应采用灯照或者搭设塑料保温棚等方式来将温差逐渐控制在25℃的范围之内。

3、建筑工程地下大体积砼的质量控制

大体积砼的施工加入缓凝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同时加入粉煤灰掺和料,改善砼的可泵性,降低砼的水化热。为提高砼的抗拉强度,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原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限制砂、石中的含泥量,将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内。原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细致的检验,杜绝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此外应注意原材料的温度问题,选择适宜的温度浇筑大体积砼,尽量避开炎热天气,由此保证砼入模时的问题与理论相近。

在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添加必须由专人负责,并且添加量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用于砼浇筑的基槽要事先进行清理,将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浇筑时必须保证连续进行,其中的间歇时间不应超过5个小时;工地必须备有彩条布,下雨时覆盖砼;备有可使用的发电机组不少于两组,以备停电时使用;中午阳光猛烈时砼初凝时间相对缩短,应将流水段的宽度缩小为2-3m,避免出现冷缝;计划好砼用量,避免出现缺料。

参考文献:

[1]杨铁瑜:《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2(06)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篇(2)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高层施工 技术要点

前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已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土地资源也日益紧缺,因此,适当合理地增加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居住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

1.建筑工程向高层发展进程

1.1 高层建筑的发展以及特点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已经经历了五十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起始的单一框架结构转变为复杂结构形式,从单一钢混结构转变为包括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已经逐步向建筑的规模化与安全化,功能化与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而鉴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有所差异,其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层建筑装饰工程富于变化,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同时,装饰工程的安全功能尤其重要,要求较高的抗风性和密闭性。其次,高层建筑一般基础较深,这主要是由于建筑高,体量大,因此支撑高层建筑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高层建筑地下室深,面积大。这主要是由于需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最后,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的特点。

1.2 建筑工程转向高层需要进行的技术优化

随着高层建筑的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随施工难度与环节的变化不断革新,应根据实际施工中的技术路线进行优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应结合超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作业面特点,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提升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施工空间的立体流水作业,使工程工序紧密衔接,削弱作业面狭窄对建设工期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高层建筑物具有垂直发展的特性,针对其高空作业环境差、作业面狭窄、施工进度紧等特征,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应广泛的采用建筑科技的新技术,以提高机械化设备尤其是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最后结合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和特征,以建筑安全和稳定性为核心,着力于优化基础和结构施工工艺,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

2.建筑施工中的高层技术要点

2.1 一般采用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并沿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的顺作施工相比,高层建筑应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逆向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其次,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最后,逆向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结构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别,可保障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时施工。

2.2 预制模板

由于针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建设中的结构施工的重复性高,同时,高层建筑采用的竖向结构是控制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的重点内容。综上,在施工采用的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控制施工工期,保障作业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爬模法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和钢筋筒壁结构,通过在沿构筑物底部构件的周边组装滑升模板,分层浇筑,并以液压提升设备使其滑升至需要浇筑的高度。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过程,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滑模法与爬模法具有以下几方面较为相似:首先,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其次,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限制;最后,随着建筑施工劳动成本的上涨,工期要求的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控制上都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只需将预制的模板进行组装,可有效缩短工期;因此,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用预制模板法可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2.3 钢结构施工技术

建筑物的钢结构生产具有具有工业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极为广泛。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可分为高层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不同施工类型。由于钢结构的热传导性十分突出,导致高层建筑的钢结构部件在经历火灾时,极易因火灾等产生的高温以及相关灾害而招致毁灭性破坏。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考察建筑物的防火设施,防火装备及紧急避难所等在内的配套设施设计与施工。此外,高层建筑钢的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其起重能力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效率,因此,在钢结构施工中,吊装机械的安装与拆除,钢结构的测控、吊装、焊接等技术标准也应更为严格。

2.4 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因此,为确保浇筑施工的工期,不仅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土泵机和布料机,同时对混凝土的配比也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对原有的技术继续加以改进,对现阶段的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及时的总结,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篇(3)

【关键词】绿色施工地铁工程评价方法BP神经网络

1前言

地铁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具有运能大、准点、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是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近年来,中国正通过大力兴建地铁,实现“绿色交通”。由于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直接、最严重,地铁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交通,地铁工程的绿色建造则是“绿色地铁”的具体要求。

2绿色施工概念及地铁工程施工特点

2.1绿色施工的概念

依据《绿色施工导则》中给定的绿色施工的定义可以将其本质含义归结为:绿色施工是以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管理相结合为实践途径,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贯穿于从施工策划阶段开始直到竣工验收的施工全过程。

2.2地铁施工的特点

地铁工程施工内容繁多、工序复杂。由于建设规模、建设环境以及施工技术的不同,地铁工程的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线路长、工点多。一般地铁线路的长度都在数公里到几十公里,且地铁工程包括车站、出入口、车站风道、风井、区间隧道等工程,每一个车站或区间即一个施工工点。(2)工程施工工期紧。由于交通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地铁工程的施工工期相当紧张,甚至不能达到工期的合理要求,无论对施工组织,还是对施工技术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施工周边环境复杂。地铁工程多属于地下工程,且一般要穿越城区,使其往往面临着施工场地狭小、地下管线密集、道路交通繁忙、重点建筑保护等问题,地铁施工的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

3地铁工程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简明性、代表性、可量可比性、整体性、科学性的原则。基于英国BREEAM[1]、美国LEED[2]等绿色建筑评价理论,结合我国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以及《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初步以某一地铁工程从管理与绿色施工实施中建立相对科学的绿色施工指标体系。管理属性即指管理的规范性,包括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环境投资建设、项目优化、员工培训、以及绿色施工科研开发和绿色建材的使用。操作属性即指实施的有效性则包括空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施工设备维护、能源消耗节约、以及施工对周围环境负荷值降低。

4地铁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的探究

由于地铁绿色施工评价是一个涉及多目标、多属性、多层次的复杂问题,因而简单的定性或定量方法并不能实现对绿色施工的有效评价。为了探索出一套合乎地铁工程特点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本文在对目前绿色施工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如下几种进行比较分析。

(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作为一种多因素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3]。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避免了以往回归分析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适用于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其主要缺点在于需要现行确定各项指标的最优值,然而在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中大部分指标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部分指标最优值难以确定。

(2)模糊物元评价法,其要点是将事物用“事物、特征、量值”这三要素组成有序三元组的物元来研究事物变化规律[4]。此方法用于绿色施工评价的优点在于能较好的解决模糊不相容的多因子综合评价问题,但其主要的缺点在于需要由“等级标准、评价指标、实测值”组成一个模糊物元,而目前关于地铁施工的绿色施工及其评价理论的研究尚少,不同专家的评价思想和标准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此评价方法的结果可能有失客观。

(3)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作为一种聚类预测分析方法,是一种利用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模式的映射关系的特点,通过大量样本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经过学习训练的网络能有效吸收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进行模拟评价。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如果增加了学习样本,训练好的网络就需要从头开始训练,对于以前的权值和阈值往往没有记忆。但是可以将预测、分类或聚类做的比较好的权值保存。综上所述,在绿色施工评价中以上几种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缺点,因此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地铁绿色施工的概念及特点,选择BP神经网络法主要原因如下:①绿色施工评价作为一个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复杂多变的综合性问题,建立多个指标层的网络神经能够客观的得出指标间的非线性关系。由于地铁施工的特点,每一个车站作为一个施工工点,可将具有代表性的工点作为训练样本,足够数量的样本训练是BP神经网络的自我学习的关键环节。通过周而复始的信息正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过程,全面反映出各个指标间隐含的关系。②由于绿色施工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没有相对成熟,针对地铁工程而言,其评价的复杂性更高,不同的专家对各式各样的地铁车站,在不同角度上其评价思想和标准有所差异。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从不同专家的思想中提取其精华部分,BP神经网络较强的容错能力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5结语

本文研究了在评价体系建立方面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通过不同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地铁工程特点,找出适合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功能,借以辅助MATLAB软件工具箱中所具有的神经网络函数功能,选取足够数量具有代表性的工点作为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建立模拟专家评价的BP神经网络,为解决此类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因此在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研究中,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利用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思想,并找出最佳的方案与思路,从而建立切实可行有效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UKBREEAMBREEAM98foroffices-aner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foroffecebuilding,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BRE),Garston,Walford,2000.

[2]USGreenBuildingCouncil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RatingSystemVersion2.0(LEED2.0)June2001.

[3]李惠玲,李军,钟欣.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绿色施工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工程管理学报,2012,26(02):19-22.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特征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岩土工程施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施工不

仅能够为工程后续施工奠定基础,还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随着施工经验总结和技术更新,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不断发展,并在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特征的研究

1.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不确定的特征

其主要表现是: 有些岩土工程的性质参数与结构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工程的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岩土的自然条件; 在对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探的时候所记录的信息数据少之又少,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述岩土工程施工现场的岩土特征,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岩土工程正式施工时的情况与地震勘探时的结果不能保持一致,具有很强烈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施工人员不能全面地了解掌握岩土的性质与参数,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改变岩土工程的施工工艺以迎合岩土的特性变化。将现场地质勘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岩土工程施工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对比,并依据对比研究的结论来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性指导,从而降低由于不确定性对岩土工程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2.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具有隐蔽性的特征

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很多隐蔽性的工程,比如说桩基、锚杆、地基的处理以及地下连续墙等都是在非常隐蔽的条件下施工完成的。但是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工程施工监理人员是很难发现,即使发现这些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也需要一些时间找出相应地解决措施,不利于岩土工程的整体施工。因此,很多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隐蔽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隐蔽工程施工可能潜在的质量问题,而采取了很多比较先进的施工监测技术、监测设备与检测方案。

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这是因为很多岩土工程的施工场地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随着地域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改变,这就导致岩土的特性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使得岩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抗剪强度的指标与压缩性指标、施工方案、施工设计参数以及岩土工程处理的目的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

1.做好岩土工程的原材料质量把关工作

要做好岩土工程原材料质量的把关工作,一是要根据施工前的地质勘探结果与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原材料,并对市场中原材料的性价比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经济实惠,质量上乘的材料;二是对于已经选择的原材料,要选择最优资质的生产厂家或者供应商家,要在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检验原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书与营业执照等,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与生产厂家不进入施工场地;三是对于进入施工场地的原材料,要选取一定量的样品送往专门的实验室对其进行物理与化学方面的检验,最终明确原材料的质量,严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

2.采取措施施工井点技术的应用

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求快速,尤其是在施工基坑中。工程要加快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需要了解并掌握该技术的原理, 一是要对岩土工程的地基进行科学化处理;二是要根据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求开挖合适的基坑;三是要根据基坑的大小布置井点;四是采取措施保证井点的施工质是;五是运用混凝土封底技术对井点进行封底处理;六是要采取措施对井点进行封顶处理。

3.采取措施加快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要加快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一是要了解并掌握该技术的原理,即利用接触式喷射机压缩空气将已经搅拌好的拌合料通过特殊的管道,以非常快的速度喷射到需要喷射部位的表面上,等其凝固之后就会加强该施工部位的加固作用;二是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步骤,但要科学制定岩土工程中喷射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并做好喷射施工之前的养护工作。

4.采取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岩土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岩土工程施工相关知识与施工新工艺的培训工作,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培训与实际操作训练,争取在岩土工程开始施工前,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要聘请专业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岩土工程施工相关知识与安全施工的讲座与座谈会,鼓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采取措施正确处理岩溶区域的桩基施工

岩溶区域的桩基施工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很容易发生塌孔、漏水、埋钻以及漏浆、钻机沉陷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岩土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而且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要保障岩土工程桩基的施工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在出现漏浆问题的时候,在塌孔的地方堆放粘土与片石,用泥浆将其低垂慢击,在成孔捞碴之后浇灌混凝土;二是要在遭遇软土地表的时候,用低锤快打的方式将孔壁压实;三是要根据施工场地土质的实际情况设置埋护筒的深度,争取将孔壁与筒外壁之间的距离用土填满,一旦出现塌孔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撤走钻机,再将位置下滑的护筒往下压实,将坑内的泥浆清除,用编织袋装土将护筒填满;四是在遇到溶洞厚度小的情况时,可以利用优质泥浆进行护壁的任务,接着在施工的过程中回填粘土与片石,最后用钢护筒完成接下来的施工。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施工原则,并严格按照施工要点的要求进行施工,将有助于提升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因此,加快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黄起欧.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3).

[2]刘进波.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1,(13).

[3]雷奇.丁晓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8).

[4]贾素勤.王仙伟.郭哲峰.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

[5]蔡德世.浅谈岩土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21).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篇(5)

 

一、地铁通信系统施工特点

 

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是地铁运营管理的中枢神经,由传输、公务电话、无线通信、行车调度电话、站内直通电话、轨旁电话、闭路电视监视、乘客信息系统、数据网络、时钟、站场广播、电源和集中告警等十几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专用通信网。因此,做好地铁通信工程管理至关重要。

 

地铁通信工程管理的特点。(1)通信工程投资数额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专业化程度高,由于其在建设的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通信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2)通信工程技术具备特殊性,其不同于建筑工程技术具备广谱性的特征,需要配备与通信专业相关的技术人员。(3)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设备或主材料价格会因其用途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在核算工程量时,不能将全部工程量均依据定额计算。同时,通信工程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定额滞后现象,并且这种现象难以控制和避免。(4)通信工程项目之间拥有较高的关联度,仅仅依靠监理单位难以完成协调工作,通信工程系统必须由建设单位进行组织协调。

 

二、地铁通信系统工程管理

 

(一)地铁通信系统施工协调管理

 

由于地铁通信工程是一个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工程,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十分紧张,进度、投资、质量与资源管理很难协调。地铁通信项目是典型的通信集成项目,其中涉及到业主方、监理、总包方、土建分包单位、设计院、电源设备提供商、传输设备提供商、广播设备提供商、时钟设备提供商、施工安装单位和专业公司〔监理)等多家单位,为了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项目的完成,而在一起合作。由于这么多家单位同时交叉完成各自的子项目,之间还需要配合,所以整个项目的实施难度大。在地铁通信施工中设计图纸的实施及修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各设备提供商的产品配合兼容、各单位施工进度的配合,如土建机房完成后,才能进行电源设备调试、然后是传输设备调试、然后是各业务提供商(广播、时钟、信号)的设备调试、不同站点间的施工配合。为了在预定的时间完工,这些环节都是交叉进行,每个环节都存在其不确定性,所以也带来了项目协调管理的难度。

 

下面以车站电缆槽道定位施工为切入点分析协调管理工作。由于电缆槽道交叉着风管的横向出风口,从而导致电缆槽道标高发生变化;风管基本上占用站台与扶梯口间的位置;通信桥架与电力桥架只能在站台层的自动扶梯预留口处安装,必要时需双方支架综合利用才能通过;风、水、电三个专业均集中在设备区与站厅的出入通道处引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通信桥架位置;其它如出入口处由于装修后预留的净空不够等原因而引起的变动。因此要在监理工程师的协调下,技术人员要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沟通,对地下车站现场施工情况做好详细调查,特别是通信管线径路的定测、安装方式。并与其他相关专业共同确定风、暖、水、电管线的标高及位置,协调好施工顺序、安装时间,比如管线位置先上后下、先里后外顺序进行施工,避免各专业相互干扰及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对电缆桥架安装不下及无法通过的地方,在驻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同意情况下,应做适当的径路变更。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以管代槽、管槽并用的施工方式,设计与现场相结合,确保施工有理有据,施工方案确实可行。

 

(二)地铁通信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地铁通信工程中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例如登高作业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带电设备操作存在不规范行为普遍存在。地铁通信工程建设中要通过安全管理减少工程事故产生的几率。首先,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把生产责任落实下来,组织和个人的责任要明晰化,通过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奖惩制度,实现权责分明。其次,要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和施工设备、通信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注意安全隐患多发的环节和工序,要给予足够重视,把问题解决在萌发时期。派专人对工程中的关键设备和重要工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落实检修和维护工作。再次,增加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资金、人力投入。地铁通信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需要施工单位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安全管理费用不足,安全事故多发。在施工中,要专门设置安全管理费用,要实现专款专用。对工程中关键技术的质量和水平要严格控制和监督。最后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登高作业防护措施操作、机房理线配线规范标准、带电设备操作规范以及区间作业注意事项等等。

 

(三)地铁通信工程中的质量管理

 

地铁通信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地槽、桥架连接线遗漏、断线、连接孔位不对等桥架吊筋下面两个螺帽未拧紧在一起;机房多余地槽和材料未及时清理干净;机房地槽盖板未盖整齐,有些太长,有些盖的有缝隙;地槽及机柜里部分扎带头未剪掉等等。

 

通信系统轨行区的施工量较大,主要以劳动密集型施工为主,需要对区间径路合理规划,特别是经过人防门前后,隔离开关处、排风洞室、隧道结构变型处等特殊地段对通信施工影响较大,如处理不当,将会对光电缆造成损伤或影响行车安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过程控制,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确定方案,时刻保证避免光电缆受损伤和断缆事故发生。区间临时用电、轨行区安全施工及防护,光电缆的运输等也需要在施工组织时充分考虑。

 

车站施工过程中配合协调工作量大,交叉施工多,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加强,重点作好进场材料的管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和现场配合土建装修单位,做好现场文明施工。这个阶段就等同于家庭装修的初期阶段,由于点多线长,一些时机不能错过,又要与相关单位作好协调,要作好施工组织,避免贻误施工时机而造成反工。

 

地铁车站通信系统分为专用、公安、民用通信系统,一般各为一个机房,独立成网。通信系统中子系统众多,安装配线工作量大,同时设备安装也是我们施工的核心作业,把好设备安装质量关也是工作的重点,施工组织时明确工艺标准和要求,对安装配线的程序明确、责任明确,保证工艺美观、质量可靠。特别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机房内杂物及时清理、机房卫生的打扫、机柜内除尘等应是设备安装的一项基本工作,过程中要加强检查,保证机房的整洁和文明施工。

 

结束语

 

地铁通信工程具有系统复杂,配套系统多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工程施工期间,无一人员伤亡,无一安全事故。加强协调工作,确保通信工程的顺利实现。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篇(6)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把国家建设成富裕的小康社会战略计划正在实施,小康社会不仅体现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市政工程是我国发展的前哨,靓丽的城市夜景,弯沿曲折的道路、水渠,都是我们市政业的产物。当然对于我们市政业来说,每建设一个工程,首先要对工程进行策划,这里策划,就是我们讲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编制。因此下面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进行浅说。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及必要性

1、基本宗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宗旨是,按照市政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竞争取胜,经营科学有效,施工有计划、有节奏、能够保证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作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指导市政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首先,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市政工程承包组织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经济的;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文件,既解决技术问题,又考虑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一种管理文件,具有组织、规划(计划)和据以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其次,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全局性的文件。“全局性”是指,工程对象是整体的,文件内容是全面的,发挥作用是全方位的(指管理职能的全面性)。

第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承包全过程的,从投标开始,到竣工结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应当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和签订承包合同中的作用,使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更要在经营中发挥作用。

3、必要性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市政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市政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以及市政工程交易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建筑产品的特点主要有3点,即固定性、多样性和庞大性。与市政产品的特点相对应,市政施工的特点也有3点,即流动性、单件性和露天性。市政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主要也有3点,即市政产品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同时进行(统一性),市政产品活动的阶段性和长期性,交易活动结算方式的特殊性(预付款、按月或按阶段结算和竣工后结算)。这些特点使得市政施工、管理和经营活动非常复杂,必须事前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成功。例如市政施工的单件性(即一次性),决定了市政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的不重复性,不可能有现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可供使用,必须在施工之前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成功地进行施工。再如,市政产品的庞大性,不仅使露天生产不可避免,而且使生产所需的资源耗量庞大,施工时间长,操作条件差,环境多乃恶劣,只有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资源优化配置,施工进度合理,施工工艺适当,排除各种干扰。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承包者要取得施工任务,必须在市政市场上参加竞争。承包企业要竞争取胜,就必须进行充分筹划,确定对策,并满足招标方标书中有关组织方面的要求,这就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另外,市政工程施工的复杂的施工工艺,对施工技术的特殊和高难要求,需要处理好的众多协作配合关系,施工准备工作的复杂性、大量性和长时间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强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具有科学、严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

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阶段和编制对象的不同,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前设计),另一类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后设计),后者又可分为三种: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标前设计是为了满足编制投标书和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需要而编制的;标后设计是为了满足施工准备和施工的需要而编制的。市政施工单位为了使投标书具有竞争力以实现中标,必须编制标前设计,对标书的内容进行规划和决策,作为投标文件的内容之一。标前设计的水平既是能否中标的关键因素,又是总包单位招标和分包单位编制投标书的重要依据。它还是承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提出要约和进行承诺的根据和理由,是拟定合同文件中相关条款的基础资料。这两类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见下表。

种类 服务范围 编制时间 编制者 主要特性 追求主要目标

标前设计 投标与签约 投标书编制前 经营管理层 规划性 中标和经济效益

标后设计 施工准备至工程验收 签约后开工前 项目管理层 作业性 施工效率和效益

对于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的公共改造工程,在编制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后,还应编制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如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钢筋结构安装工程、大量土石方工程等等。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突出作业性,主要是进行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和技术措施设计。

四、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代号、地址、总规模、生产能力、总投资(或总造价)等;

2)工程组成、面积、结构、造价等(可列表说明);

3)工程特点、地区特点、场地特点、地质水文特点、施工条件、技术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地震裂度等;

4) 设计单位、设计进度,市政概况、结构概况、设备安装概况等;

5)工程承包合同目标:工期及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环境主要材料用量、承包合同中乙方的义务描述。

(2) 施工管理组织

1)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图;

2)各职能部门(或职能人员)的职责分工;

3)拟建立的主要规章制度;

4)内部承包规划和合同管理规划。

(3)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

1)分包计划;

2)劳动力筹集计划;

3)材料与预制构件供应、采购、订货规划;

4)市政机械设备选用(自备、购买及租赁)计划;

5)项目经理部内部的工作任务安排;

6)主要单体工程施工方案初步设计;

7)分期分批施工规划。

(4)施工准备规划

(5)施工总进度计划

(6)各种资源需用计划

(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施工项目质量体系的设计

(9)成本目标控制规划

(10)安全环境控制目标及风险管理规划

(11)指标计算与分析

2、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

不论是哪一类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都相当广泛,编制任务量很大。为了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得及时、适用,必须抓住重点,突出“组织”二字,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和方法,时间与空间,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前方和后方等给予周密的安排。

从突出“组织”的角度出发,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编好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前者的关键是“安排”,后者的关键是“选择”。这一部分是解决施工中的组织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问题。在编制中,要努力在“安排”和“选择”上做到优化。

第二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进度计划,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工期计划。这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顺序和时间。“组织”工作的得力,主要看时间是否利用合理,顺序是否安排得当。巨大的经济效益寓于时间和顺序的组织之中,绝不能稍有忽视。

第三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总平面图,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平面图。这一部分是解决空间问题和施工“投资”问题。它的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还涉及许多政策和法规问题,如占地、环保、安全、消防、用电、交通等。

总之,三个重点突出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三大要素,这三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设计的顺序也不能颠倒。抓住这三个重点,其他方面的设计内容也就好办了。否则其他内容既无法设计,设计出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五、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1、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为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提供依据,为寻求增产节约的途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也是必要的设计手段。

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

(1)全面分析。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法、组织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对需要与可能进行分析,对施工的具体环节及全过程进行分析。

(2)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抓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三大重点,并据此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3)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对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综合指标区别对待。

(4)技术经济分析应以设计方案的要求、有关的国家规定及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3、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施工周期、劳动生产率、工

程质量、降低成本、安全指标、机械化施工程序、施工机械完好率、工厂化施工程度、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以及节约三大材料百分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工期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降低成本率、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以及三大材料节约指标。这些指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完成后进行计算,并反映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中,作为考核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可在图表所列的指标体系中选用。其中,主要的指标应是:总工期、单方用工、质量优良率、主要材料节约和节约率,大型机械耗用台班数以及单方大型机械费、降低成本额和降低成本率。

4、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

技术经济分析应围绕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五个主要方面。选用某一方案的原则是,在质量能达到合格(或优良)的前提下,工期合理,成本较低。例如:

(1)基础工程应以土方工程、现浇混凝土、打桩、排水和防水、运输进度与工期为重点。

(2)结构工程应以垂直运输机械选择、流水段划分、劳动组织、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模、浇灌及运输、脚手架选择、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3)装修阶段应以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分工协作配合、节约材料、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劳动力使用,场地占用和利用,临时设施,协作配合,材料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施工周期,大流水作业,施工准备,临时设施,劳动力均衡使用与均衡施工,总分包协作,成本,质量,安全,节约,占地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开拓性措施。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篇(7)

[关键词] 导流洞、开挖支护、施工技术;黄登水电站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性

1.1概况

黄登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兰坪县境内,采用堤坝式开发,是云南澜沧江上游古水至苗尾河段水电梯级开发方案的第五级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工程主要包括导流隧洞工程、导流隧洞施工支洞工程、、导流洞安全监测工程等工程项目。

1.2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包括石方洞挖、喷锚支护、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锚筋桩、钢拱架制安等项目的施工,其主要工程量见表1-1

导流隧洞洞身工程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2 洞身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

1、施工重点及难点

根据对招标文件的研究及现场踏勘所获得的信息,导流隧洞洞身工程施工主要有以下重点和难点:

(1)如何保证导流隧洞大断面不良地质段及隧洞特殊部位围岩稳定,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是本标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①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导流隧洞洞身主要受F10、F11、F12等断层的影响,其中F10破碎带宽0.4m~0.6m,由多个裂面构成,组成物为角砾岩、片状岩及连续的断层泥、糜棱岩;F11破碎带宽0.15m~1.0m,压碎岩、少量连续的糜棱岩,沿面有部分次生泥;F12破碎带宽0.2m~1.0m,由断层泥、糜棱岩、角砾岩、碎裂岩组成。这些洞段围岩稳定性极差,且导流隧洞洞身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施工过程中可能遭遇涌水、断层破碎带、断层等不良地质段。

② 在导流隧洞出口段出露J2h1板岩部位,岩体呈薄层状,较破碎,主要为Ⅳ、Ⅴ类围岩,且隧洞轴线与板理夹层较小,对地下洞室稳定不利,稳定条件较差。

③ 1#导流隧洞进口渐变段开挖最大断面尺寸为29.06×29.28m,且为矩形断面,因不利结构面及裂隙的存在,使顶部岩体自稳条件差,而且进口段岩体风化程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若施工方法不当,支护措施不得力,极易产生塌方、冒顶等情况,对工程进度、安全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以上这些部分施工难度大,安全问题突出,如何顺利通过上述不良地质洞段以及可能在洞身开挖过程中揭露的不良地质洞段,确定并及时实施其开挖支护措施,保证导流隧洞的围岩稳定,避免可能的洞室顶拱、边墙塌方,顺利、均衡、按期完成开挖支护,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2、针对重点及难点的施工对策

针对上述导流隧洞洞身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施工期间将采取以下施工对策:

(1)大断面隧洞不良地质段及隧洞特殊部位开挖支护对策

① 以我公司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为主,组成地质预测预报小组,随时深入现场指导施工,重点对导流隧洞进出口及洞脸边坡、洞身断层带、出口板岩段及隧洞顶拱不稳定块体进行预测、预报,提出开挖支护建议措施,必要时采用超前探洞、探孔探测摸清详细地质情况,以便采取应对措施。特别地,由于2#导流隧洞断面较小,围岩稳定问题没有1#导流隧洞突出,因此在2#-1施工支洞进入2#导流隧洞后,尽快进行施工支洞至出口段的施工,并将工作面超前于1#导流隧洞的施工,以便获得导流隧洞出口段详实的地质资料,为1#导流隧洞的施工提供参考。

② 以“锚固支护”为核心,最大限度的控制围岩变形。不良地质洞段的开挖采取“超前探测,预锚固或预灌浆、短进尺、控爆破、少扰动,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施工方法,确保成洞围岩稳定;对多种支护形式并存的边墙、顶拱采取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支护程序,保证施工安全和洞室成型质量。同时,由于锚杆深度、饱满度、挂网平整度、喷混凝土厚度、强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洞室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因此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喷锚支护的质量将有利于洞室围岩的稳定。

③ 采取分层、分区开挖支护。洞口段、Ⅳ2、Ⅴ类围岩洞段、断层带以及出口段出露J2h1板岩部位等不良地质洞段Ⅰ层采用“核心土”法进行施工,先挖除周边的岩体,做好钢筋网、钢支撑等支护,最后挖除核心土部分,完成锚杆支护及喷混凝土施工;Ⅱ、Ⅲ均采用薄层开挖,并把每小层分两个半幅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根据揭露的围岩情况,如隧洞开挖断面内两侧岩石强度或裂隙发育程度不同时,遵循“先软后硬”的原则,即先进行岩石强度低、节理裂隙较发育一侧的开挖支护,待开挖支护全部完成后再施工岩石强度较高一侧。

④ 导流隧洞进出口增设悬吊锚筋桩、预应力锁口锚杆及大管棚支护。为保证施工安全,洞口约15m段设5~7排3Φ32悬吊锚筋桩,其间排距为2.0m,在明挖边坡开挖至洞顶马道高程后,及时进行悬吊锚杆的施工。同时增设双排125KN级预应力锁口锚杆及Φ102大管棚,预应力锁口锚杆支护参加为Φ28,L=9.0m,间排距为0.5×0.5m;管棚中心距为0.5m,L=9m。导流隧洞进出口明挖至导流隧洞口高程,洞脸出露后、进洞前,导流隧洞口正面边坡的水平锚索、锁口锚筋桩及锚杆、挂网喷混凝土完成,并进行预应力锁口锚杆及管棚的施工。

⑤ 开挖断面各分区均采取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开挖规格及爆破单响药量,减小爆破震动对围岩的影响、减小塑性松动圈,支护及时跟进,保证围岩稳定。

⑥ 加强安全监测,保证施工安全。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及时埋设永久的安全监测仪器和临时的围岩收敛监测点,特别是在隧洞进出口、断层破碎带及其它Ⅳ2、Ⅴ类围岩洞段进行加密监测,根据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安全分析和预报,对不稳定围岩或块体实施准确预测和适时有效锚固,在严密的安全监控下展开施工,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

3 施工方案布置

3.1 施工程序

根据黄登水电站导流隧洞的布置特点及施工质量,进度与围岩安全稳定等要求,1#施工支洞承担导流隧洞洞身上游段的施工,2#施工支洞承担导流隧洞洞身下游段的施工。导流隧洞洞身上、下层开挖分别以导1-1、导1-2支洞为界,分别分为支洞上游、支洞下游组织平行施工,在确保安全及交通畅通的前提下,组织多工作面、多工序立体交叉作以实现导流洞工程快速施工。

3.2分层开挖

根据导流隧洞设计开挖断面及支护参数,1#导流隧洞拟分3层进行施工,2#导流隧洞拟分2层进行施工,每层有进行分区开挖,充分保证各工作面的施工进度及现场质量。

4特殊洞段施工处理措施

4.1不良地质洞段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