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3 16:20:24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存在诸多瓶颈和制约因素

为了降低建设工程的事故发生率,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也采取了大量对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安全监督管理。但是,受客观因素制约,这些对策和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现实来看,它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速度,因而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如监督机构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中扮演什么角色;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安全控制的薄弱部位和关键环节,也是监督机构重点监控的阶段,如何对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如何调动各参建主体的积极性?如何确保安全防护用品性能达标等等。其中如何确保施工安全,遏制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成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2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2.1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有利于社会和谐。

安全事故的发生,损坏了公众利益,破坏了企业形象,影响社会和谐。党的十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点就是 “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避免伤亡发生。

2.2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还不能够实现市场条件下的自由竞争,为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大开方便之门降低市场准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化建设,使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域经济繁荣发展。政府也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一些资信不佳的企业也想从开发建设中分一杯羹。他们为了承揽工程,压低工程报价,造成建设领域恶意竞争;为了最大幅度的获得利润,甚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造成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就能够规范建设领域的安全生产行为,淘汰管理混乱的企业,促使建设领域的生产企业重新洗牌,创造公平竞争、自由竞争的良好秩序,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3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能够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是我国建设领域从事一线操作的主要力量,近年来,他们工作条件坚苦、工资拖欠不发、伤亡事故频发、权益保障不到位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改善。年轻一代特别是 80后和 90 后不愿从事该行业,从业人员出现断层。建筑工人主要集中在 40-60 岁年龄段,年龄结构偏大,这部分人群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较大。同时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和严格的上岗培训,总体素质偏低,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是隐患制造者,也是事故受害者。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人身和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3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分析

3.1组成要素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由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和中介组织组成,各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承担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在这一体系中,安全监督机构是最高层次的管理者,它监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安全生产行为。建设单位是次高层的管理者,他在受到安全监督机构监管,同时还可以监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而监理单位是第三层次的管理者,他受到安全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的监管,同时还管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施工单位处在管理体系的最末端,是名副其实的被管理者。但是建设项目能否确保施工安全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而是所有相关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

3.2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由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四个基本面组成。从纵向来看,主要是依靠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业务考核,新标准、规范的宣贯以及执法能力培训等实现监督管理;同时下级机关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使上级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从横向来看,主要是依靠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并且引进社会力量,调动群众和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和举报建设工程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施工企业内部要加强自控,扎实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身素质。

3.3管理职能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的相关要求,依靠国家赋予的权利,强制纠正工程建设过程中危害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行为,监督安全防护用具和相关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力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对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定义的描述,决定了其职能主要有:

其一、预防职能。在项目建设实践中,各项目均有较大差异性,把握好项目特质,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别、分析和评价,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因素,降低风险级别,提前编制应急预案,防止事态扩大,确保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其二、补救职能。一是发现并及时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发现并制止从业人员的“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二是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采取合理措施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消除社会影响。

其三、评价职能。通过对辖区内的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如脚手管、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等)、大型起重设备(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施工机具(搅拌机、电焊机、对焊机、弯曲机等)、临时用电(TN-S系统)和安全资料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价。

其四、信息职能。搜集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信息,畅通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对立,减轻监管的盲目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动性。

3.4管理内容

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是以工程实体是否形成为界线将其分为施工前的安全监督、施工中的安全监督和竣工后的安全监督三个方面,是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开工前安全监督机构要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审,其内容如下:审查建设单位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安全文明措施费用列支情况、达到施工队进场条件;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施工许可证颁发机关对审查的结果有异议,可以对现场进行复查。

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管理是整个安全监督最重要的环节。施工过程动态性使得安全隐患也呈现动态性,建筑工人物化的劳动变成了工程实体,该过程的安全监督仅仅依靠安全监督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的密切配合。该阶段的安全监督需要把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纳入监管的全过程,使其相互制约,互相监督。

竣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是针对装修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主要内容是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外挂吊篮的管理以及各工种交叉作业等。

参考文献:

[1]申玲.孙其珩. 基于博弈关系的建筑安全投入监管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

在水利工程具体管理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项目实践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执行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完善现有法律体系,进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目的。

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

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在后续实践中要从现状入手,做好管理工作,发挥制度体系的最大化作用。以下将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

1.组织机构设置缺乏统一性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相应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形式有很多,其一是监督管理机构的落实,其二是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落实,其三是监督管理系统工作的落实。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存在缺乏组织性的现象,由于安全管理以及组织机构建设难度较大,不统一进行领导和安排,必然导致管理系统无法落实。

2.法律法规不健全

针对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任务。法律法规不健全直接对安全管理造成影响,整体约束力度不够,针对性条例无法落实。此外在法人机构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各项工作落实阶段,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标准,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要求[1]。

3.质量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考虑到水利工程具体项目的属性要求,在工作落实阶段,需要减少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按照监督管理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比较多,工作量大,现有的资源很难支撑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会导致监督管理无法进行。此外由于缺少系统的编制和质量监督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项工作的后续落实。在大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以系统评估为主,忽视了动态因素,进而会出现重复性管理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

4.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突出

在施工项目落实阶段,施工项目的造价成本控制是关键所在,要突出利益最大化,按照项目实践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安全保证和科学管理,进而衍生出很多问题。此外成本均衡意识比较淡薄,仅从降低工程支出方面入手,给施工带来障碍,增加企业发展难度[2]。

二、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协调工作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协调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落实,此外考虑到监督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必须从协调处理的角度入手,将监督系统落实到实践中。以下将对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协调工作进行分析。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是项目实施关键所在,要从不同方面入手,保证按时完成项目工程目标。针对施工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性的对方案进行修改。水利工程关乎到大众的安全,要重视细节,在计划书中对施工材料进行标记,采购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要求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最基本的工程质量要求。在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测控主体的结构质量,考虑到工程核心所在,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管理细则要求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践中。

2.落实监督制度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监督的作用,监督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以下几方面:(1)施工检查在施工前如何做好施工检查工作是关键所在,要仔细对各个项目进行审查,包括开工报告、技术资质等[3]。(2)现场检查在施工现场要落实各项检查工作,包括机械设备和材料等,保证材料管理有序性。(3)确定目标责任制针对目标责任方式的特殊要求,在施工阶段要重视各个环节的落实,按照目标责任管理要求进行落实。(4)重点项目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环节或者关键部位要进行多次质量检测和审核,部分工程质量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落实,通过审核后,才能继续工作。

3.建立施工质量保证系统

施工质量保证是建立在一个受控的状态下的施工系统,符合施工状态具体要求。在施工设定阶段,要对工程连续性引起重视,对于质量判定、质量分析和诊断等进行落实,确定优化过程后,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落实。结合质量设计输出质量特征和工艺参数要求,对各类控制图进行落实阶段,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其符合工序要求。4.满足质量协调体系要求施工方是工程建设的实施方,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所在。业主需要对工程建设引起重视,建立项目系统,按照监督管理和协调模式要求进行落实。对施工系统来说,设计、实验和验收工作直接关系到质量管理,要从组织结构、工序管理以及质量目标的角度入手,做好检查工作,突出质量控制最大化作用。最后要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建立阶段性验收系统,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项目验收工作中,进而满足质量协调体系的执行要求[4]。

三、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对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有严格的要求,考虑到设定指标的特殊性,要结合具体情况探究出切实可行的管理理论和方案。考虑到协调管理机制的特殊要求,将信用体系纳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是关键所在,需要对资源配置和调节引起重视,提升监督机构的监督能力,将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落实到实处,提升施工质量。

作者:胡媛娟 单位:湖州市南浔区水利局

参考文献:

[1]李焱华,许田柱.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人民长江,2010,10(12):100-103.

[2]朱万飞.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低碳世界,2016,19(1):120-121.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篇(3)

安全监督管理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是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为达到预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的规定,是否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技术措施所进行的监视﹑督促和惩戒。

二、发电企业安全监督部门

为了监督、督促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要求,发电企业基本都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即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履行对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督职能,主要职能包括对安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的监督管理以及设备安全的监督。按照中国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制度》规定,安全监督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安全管理制度监督

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包括监督国家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规定、措施、要求的贯彻执行情况;组织或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审查和修订工作;监督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监督合同、协议中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条款的执行情况;监督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情况;监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工作规程考试,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网活动。

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监督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监督包括监督“两措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监督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使用情况;监督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组织或参加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重大或突出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监督发(承)包工程项目发包方“四项责任”的落实情况;参加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承包商资质审查、合同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审查和签订、竣工验收等工作;监督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落实情况;提出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的建议,对安全生产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给予考核、处理的意见。

3.安全生产过程监督

安全生产过程监督包括监督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技术状况,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防护状况;监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开展情况以及查出问题和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组织、参加安全事件/事故调查处理,监督“四不放过”原则的贯彻落实情况,完成安全事件/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存在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应要求立即停止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并提出整改要求,下达《安全生产整改事项通知书》。《安全生产整改事项通知书》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人签发。对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要会议要求的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安全事件/事故整改等存在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的,向本单位行政正职或其授权人进行汇报后,下达《安全生产督办事项通知书》,限期解决,相关单位、部门必须及时上报督办事项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督办事项通知书》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提出、本单位行政正职或其授权人签发。

三、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设备专责制和提高人员素质为重点,从组织管理、规章制度、设备管理、安全投入、人员素质等方面建立健全的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安全、可靠;解决安全生产在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闭环管理过程中,谁对哪些工作负责任,在哪些范围内负责,负什么样的责任,使企业生产的每项工作,每个岗位人员都随时、处处考虑到安全问题,落实好安全保证措施。显然,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大部分工作由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来承担。当然,也包括体系内的安全监督管理。有必要强调的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内的监督是指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督促),指组织者对被组织者的监督(督促),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承担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不同。

2.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是独立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外的体系。企业安全生产监督人员、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组成三级安全生产监督网。企业安全监督部门作为三级安全生产监督网的一级部门,原则上由本单位行政正职主管,对其负责,并接受上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业务指导。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主要任务是监督、检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全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规定,是否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技术措施,是否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安全可靠。为了保证安全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中国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制度》赋予了专职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和专职安全员以下职权。一是有权进入生产区域、施工现场、控制室、调度室等各类场所检查和了解安全生产情况。二是有权制止和处罚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生产现场劳动纪律的行为。三是有权对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的部门、个人进行处罚。四是有权要求保护事故现场,有权向本单位内任何人员调查了解事故有关情况,提取、查阅有关资料,有权对事故现场进行照相、录音、录像等。五是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结论和责任追究有不同意见时,有权提出或越级反映;对违反规定、隐瞒事件/事故或阻碍事件/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纠正或越级反映。为了显示监督的严肃性、限制监督职权的无限放大,中国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又要求专职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在行使职权时要负以下责任:一是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在履行职权,制止和处罚违章时,应当说明情况,解释理由;二是因安全事件/事故调查需要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时,应为当事人保密;三是对隐瞒安全事件/事故或事件/事故处理不当的行为,应深入调查并对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说明。

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之间的关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都是为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共同目的而建立和工作的。安全保证体系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有实施完成的职责。安全监督体系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检查的职责。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相互独立、相互依存,是一种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安全监督体系是制约者,安全保证体系是被制约对象。

四、结语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消防监督;安全管理;标准化;措施

当前,我国社会的各个行业和产业都在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越来越集中,面对这种快速而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传统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和老旧的消防设备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需求,难以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容易对人民生命安全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建立高水平的消防安全标准化体系,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提升,对消防监督设备和技术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预防火灾事故,维护社会和谐意义极为重大。

一、消防监督标准化必要性分析

(一)是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各个生产领域,都在转变发展模式,力争实现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化升级,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很多火灾的发生原因都是过分的追求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最终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像天津8.12火灾爆炸事故,12.6恩华大厦火灾都是由于安全管理疏忽造成的重大火灾事故,针对日益严峻的安全防火形势,消防安全监督部门和工商业企业必须深刻转变工作思路,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建立标准化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做好安全保障。(二)是实现现代化消防安全管理的需求。安全消防监督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任务更重,需要完成现代化升级改造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消防安全监督需求,而标准化建设能够根据实际进行量化指标分析,形成有力的指导规范和标准,解决区域安全监督设施投入不平衡,管理标准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使消防安全监督体系发挥出保证人民生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积极突出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作用,使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朝着更加平衡协调的方向发展,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消防监督标准化建设主要内容

(一)标准化消防方针与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要落实消防标准化方针与目标,建立安全责任制,健全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标准化方针目标包括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消防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消防宣传培训等,消防目标应具有量化指标,并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形成指导性文件。(二)标准化管理程序。消防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建设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各个管理过程,监督管理单位应明确各部门职责、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设施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权限,确定火灾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确定特殊场所、特殊设备的操作规程,确定消防安全管理过程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所有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状态下,尽量提高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三)标准化火灾危险评估。火灾风险评价和危险源识别是消防监督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此项内容对消防安全目标的实现、火灾的预防和隐患的整改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火灾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国家颁布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方法》为指导依据,对各类场所进行分类,并确定不同类型场所的风险等级,评估出可以量化的火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火灾风险防控措施,形成标准化评审文件。在技术操作层面,火灾危险性识别可通过安全检查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树分析等方法进行。(四)标准化防火监控设施建设。消防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监督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消防主要基础设施包括消防防火门、安全逃生通道、防火连廊、消防灭火器材设备、火灾紧急备用电源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单位应该根据建筑高度、人口密度等因素对各类建筑进行分类,明确各类建筑场所的基础设施标准,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分类监督管理,为安全监督管理的标准化建立扎实的基础。

三、实现消防监督标准化的主要手段措施

(一)深入落实消防安全监督责任制。在消防监督标准化建设过程,要利用安全监督责任制来实现消防总体目标与方针,要坚持从政府领导,专业单位监管到企业负责全民参与的监督理念,政府规划部门应该将安全消防标准化纳入民生保障建设规划中,并交由专门安全监督分管单位负责,确保消防监督体系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同时,要联合公安、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进行联合监督,认真开展消防检查工作,确保被管理目标处于完善的监督管控中,各个单位和部门均应建设消防监督责任机制,将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防止责权混乱,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防监督体系标准化建设要根据消防法的内容和实施要求开展,充分利用《消防法》中的实施办法和具体要求解决消防管理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根据火灾的扑灭情况根据消防监督管理的需要,制定消防监督检查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火灾原因鉴定、消防产品监督管理部门规章制度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加强执法的标准化管理,各部门应认真遵守消防法具体要求,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推进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三)隐患排查绩效标准化。首先,应建立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消防隐患排查范围、目的与方法,严格按照预案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建立火灾隐患汇总登记台账,对火灾隐患进行评估分类,采取综合调查、日常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和节假日重点检查等方式,对管理目标进行全面排查,制定检查对象表,确保检查表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其次,隐患整改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整改方案应严格按照既定制度实施,重大火灾隐患应当采取临时整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第三,消防绩效考核应当每年对本单位消防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在评价过程中,要完善评价内容,保存完整的证明材料,并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对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最后将考核过程和结果形成正式文件并上报。(四)以信息化技术促进标准化建设。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中,信息化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措施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也要充分发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优势,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对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对象的各项数据和图像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存储,为消防监督部门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是: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利用实施数据实现预警,从数据集成统计辅助决策,利用信息过程控制监督对象行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具,有助于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消防安全监督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安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打通从管理目标现场到政府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之间的渠道,形成完整的一体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其中,现场级的安全管理系统是核心部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目标对象和已有的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利用网络系统形成标准化管理流程,并将各个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监督职能嵌入到信息化系统中,通过管理流程显性化和数字化来促进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实现。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是由管理人员、监控设备和信息网络三个部分结合而成:人的部分包括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政府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监控部分包括现场传感设备与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硬件、软件、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等;信息网络的部分监控现场就地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络。三部分协调运行,形成完整的物和物、人和物、人和人之间高效流畅的信息采集和通信系统,彻底打通从防火安全管理现场到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从而实现更加高效方便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时动态化的了解和掌握监督对象的安全状态。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的显性化和标准化,并突破了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时空限制,从而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粗放式监督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造成了诸多隐患,因此,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深入分析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利用消防监督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并利用创新性的管理思路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融入到消防安全监督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去,通过更加高效优质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减少火灾发生概率,避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几起典型性火灾原因分析及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10):67-69.

[2]陶琦.浅析如何做好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0,37(6):318-320.

[3]葛良玉.基于公共安全理论的城市消防管理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

[4]郑慧颖.企业消防安全投入内容及现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293.

[5]韩智.用智能化、信息化来打造互联网+的消防安全治理平台[J].智能建筑,2015(7):60-62.

[6]胡晔.等关于消防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0):18-21.

[7]韩玉祥.关于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探讨与实践[A].武汉: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2007.

[8]王昭亚.消防安全指标的实施与监测控制探析[J].管理学家,2012(8):502-505.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在建设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质量安全问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在应对频频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可消除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各种质量安全隐患,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推动整个工程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内涵

质量监督是指为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连续监视和验证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状态,并分析记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指为保证建立及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通过一系列方式、手段来约束或引导建设行业责任主体的市场行为。在建设工程中,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行为将会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造成极大影响。质量安全行为主要针对的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要重视每一道工序、流程的质量和安全行为,才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必要性

我国的建设工程行业历经艰难,从瓶颈到缓解、适应、发展、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兼具行业管理、技术甄别、行政执法的综合性工作。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明确了监督的重要性。在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控制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否到位是主要影响因素,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技术性强,且涉及环节较多,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必须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提升监督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标准化的质量安全监督执法队伍,增加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同时,要定位准确,明确目标,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紧紧围绕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的发展目标。

3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

3.1改进监督管理方式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到位很难,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和完善,才能为下一次改进提供支持,这个过程同样符合PDCA管理特点。因此,在监督管理方式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要直面现状,对产生的情况进一步进行梳理、汇总、分析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存留问题。同时,还要结合时展和行业发展现状,不定期更正和更新整体管理方式,制定符合各个阶段发展的管理制度,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担负其自身管理责任,以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加强管理力度;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最大限度发挥监督效能,整合监督机构资源,避免职能重叠,实现优化重组。同时,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或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找出自身的缺点,及时改进,并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质量安全监督之路。

3.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和改进建设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制度,推进与各大机构的合作,如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形成合力。公开质量安全失信企业、人员信息,增强监督管理透明度,建立信用考核淘汰机制,尽可能建立一个以信用管理为前提,随机抽查和行政执法为手段,重点抽查和技术咨询为补充的完整的、良性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同时,还要加大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注册从业人员明确权责的重要性,加快推进全国注册联网,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严禁个人或企业资质管理混乱。

3.3重视信息化综合能力建设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BIM等大量先进的技术不断涌现,在信息技术变革的今天,工程建设领域要深度融合各类新型信息技术,重视信息化综合能力建设,以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为发展手段,不断推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高效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到管理中,可大幅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水平,完善监管方式,规范执法流程,增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执法的有效性。同时,在技术层面,可全方位深入分析执法监督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及时找到监督管理不足之处,掌握质量安全监督薄弱环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规范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撑。

3.4完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

为改善建设工程行业发展,必须健全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被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中,为此,应加快建立一个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标准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保证监督管理的合理性、合法性。因此,应尽快梳理好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统一、合理的标准规范,将以往不合时宜的法规进行改进修正,提高行业的规范性。

3.5建立标准化的质量安全监督队伍

想要保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必须重视监督队伍的素质,建立标准化的质量安全监督队伍,合理调整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首先,要注重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明确机构职能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要进一步扩大监督覆盖面,在管理范围内,细化、细分管理内容,设置科学的建设监督职责,加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力度,追求高质、高效发展。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专业培训,强化员工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学习力度,有效衔接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各项工作。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篇(6)

1.1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1.1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要用综合的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措施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提升企业安全水平,有效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综合的角度达到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

1.1.2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模式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采用动态循环的模式,在结合电力企业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模式,建立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体系,以自我监督、自我纠正、自我检查等手段,实现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1.2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审定应该建立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审核想结合的方式,通过量化的审定确定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了解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危害程度,形成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确保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质量。

2、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

2.1争取内外环境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支持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要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获得上层对管理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力争其他部门和单位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支撑作用,以服务管理、支持管理为核心促进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深入发展。

2.2做好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的培训工作要及时开展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确定管理工作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电力安全和管理工作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教育。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的培训工作应该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检验员工学习的质量,更要检验员工对管理工作的认知,应该坚持全面、有效的评价和考评方法,以审查培训工作进行的程度和员工进步的幅度。

2.3提高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要以宣传为手段,营造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应该与具体管理、教育培训等活动相结合,将宣传工作整体落到实处,更好地为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创设优异的内外环境,起到全方位支持的作用。

2.4做好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检查要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执行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促使相关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形成在工作上的对安全的有效维护。要展开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人员的技能检查,主要以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主,形成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技术准备。应该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再次监督和评价,以便找出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促进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检查工作进一步做到全面和有效。

3、实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3.1继续探索和丰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评价体系电力企业应该根据本企业情况,将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评价体系进行丰富,对直接影响评价效果的要点重新作出规划,形成更适于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实际的评价手段。

3.2加强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宣传通过宣传要提高社会和企业全体员工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重视,让所有人清晰地了解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以宣传工作的加强实现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措施的落实,增强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效能。

3.3做好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培训在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开展前,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全员培训,收集、整理并下发有关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学习培训资料,提高全体人员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整体认识。

3.4把握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实际应该在年末,与“秋检”同期进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活动,这样即可配合“秋检”中“五查”活动,有利于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使“秋检”工作结合安全性评价进行,增强活动效果。

3.5培养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骨干应该培养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活动的骨干,为继续开展安全性评价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可通过定向培训,定期组织学习研讨活动等办法,加强对安全性评价活动骨干力量的日常培训,培养专家级人才,为下一次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三位一体;安全监督管理;反违章

引言

本文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强调管理手段的多元化,通过“三位一体”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建立,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安全监督平台,形成新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一、构建“三位一体”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必要性和做法

(一)构建新型安全监督“三位一体”必要性

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构成了电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其中安全监督体系在安全生产中的工作重心就是监督检查安全保证体系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是否遵章守纪、是否落实安措,监督体系是保证体系的一种制约,是安全生产的外因。在电网建设、运维、技改等生产活动中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对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传统的安全监督手段主要是制度约束、监督反馈、现场督查、现场“飞检”等,在生产现场,抓好各级监督人员的有效监督,使个人行为在安全生产的标准下进行,便可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提升了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在近年来电网规模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于超(特)高压电网“点多、面广、距离远”专业化管理的特点,现有的安全监督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监督人员往往因为临时工作安排、交通车辆等因素,若多个作业现场同时开展,监督人员无法满足监督覆盖面。

2.电力生产作业现场路途遥远,位置分散,在监督频率上存在较大的困难,不能够保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造成监督的盲区,存在隐患。

上述问题表明,电网企业亟需提升传统的安全监督管理效率,构建更加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二)构建新型安全监督“三位一体”具体做法

现场安全监督的着力点应该是对人的管控,管控住人的作业行为,按照安全工作标准作业。安全监督体系应发挥公司、工区、班组三级安全网的作用,深入作业现场,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对现场具体作业的形式内容进行分析,对于高风险作业,提前预警,制定并细化管控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提升突况应对能力。明确到岗到位、现场监督等各类管理人员反违章责任,强调反违章查处力度,实行“连带”制度,树立反违章典型发现违章,除责任人外,现场管理人员也要受连带处罚。建立起多样化的现场监督手段,将反违章工作落到实处。

1.运用执法仪加强安全监督全过程管理

行政执法记录仪是一种记录现场证据实际需求的一款高科技单警装备,它具有拍摄清晰、使用方便、待机时间长等特点。现场工作人员在使用中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并且对工作过程可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的动态、静态记录。使用执法记录仪主要是可以提供有效的现场视频资料,工作的同时起到监督、警示、威慑作用,促进规范作业。并且执法仪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下载软件对其进行远程操作,包括启停录像、抓拍等操作,最远无障碍遥控距离可达100米,现场环境较为恶劣、人员不宜长时间旁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拍照、摄像等形式对现场直接进行监督,即时了解工作情况,减轻班组安全监督承载力度,减少人员伤害,有效提升无人值守(少人)值守、外包工程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效果。

2.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安全辅助监督

目前,电网各变电站均装设了视频监控摄像头。将视频摄像头对准作业现场,可通过变电站视频监控的使用,可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现场可能出现的违章,对发现的违章或不安全行为进行处罚,通知现场责任人对违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在企业安监部门备案,实现反违章工作闭环。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在变电站现场调阅视频,也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远程调阅、下载,实现不出门既可以进行安全监督的效果。

3.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奖惩机制

充分发挥奖惩机制作用,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政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生产工作实际,进一步将考核要求细化、量化,形成奖罚分明、重奖重罚的安全生产文化。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将安全奖励真正运用于现场遵守安全标准的作业人员。严格对违章现场及违章责任人的惩罚。以绩效考核促进过程管理,以奖惩机制促进安全,做到真正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对严格履行安全工作制度的人进行通报奖励,对责任心不强、习惯性违章的人员进行严格处罚,使其起到思想上的触动作用。通过分阶段,变幻奖罚力度的方式让现场人员养成良好作业习惯,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