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4 16:28:08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篇(1)

无论从谈吐还是走路的步态,张朝阳看上去都非常从容,这种从容或许和他的创业故事有关……

2002年,张朝阳创办贵阳兴塑管业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总经理,短短十年,公司便从一个只有两三名工人的小作坊发展为一家占地27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万吨,产值可达2个亿的管业企业。“如果当时的步子迈得更开更大,如今企业的发展肯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因为深谙管业行业,张朝阳的创业经历尽管遭遇不少困难,但却也显得有些得心应手,或许正因如此,每每谈及创业和公司发展,张朝阳言谈举止中那份从容与自信犹然而生,他总是放平双手,舒缓又有力地强调:“诚信做人,精心做事。”

“顺其自然”的创业之路

谈到创业初衷,张朝阳一直强调“顺其自然”四个字,原因很简单,“因为家族成员有人一直做管业销售工作,对管业的技术、市场都比较了解……与其做经营,不如自己创业,于是说干就干了。”

张朝阳辞去银行工作,成为无数创业者中的一员。他深知创业带有一定风险,但他更相信凭借自己对管业市场、技术的了解,一定能够把企业做起来。“别人都可以做起来,而且越做越好,我相信自己一定也可以做好。”

起家时张朝阳的工厂只有两三名工人,完全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年生产能力只有一千多吨。“刚刚创业的时候非常艰辛,企业一方面面临人力、物力、财力不够的困难,尤其是资金不充分;另一方面,整个贵州的管业市场当时还处于欠开发的状态,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但靠着敏锐的嗅觉以及敢闯敢拼的精神,张朝阳认定了管业的市场前景并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做强做大企业。“企业在经营中不断积累慢慢扩大,慢慢新增生产线和新设备,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优质优价做产品

“管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管道产品同质化,更是加剧了竞争的态势。”张朝阳很清楚如今管业的市场环境,他深深明白,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就要实实在在做好产品的品质,用良好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他也确定了公司的产品定位:“在产品品质上,我们历来追求中上品质,低端产品我们不参与竞争。”

正是由于产品定位准确,品质优良,兴塑管业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不仅如此,兴塑管业非常重视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引进技术人才,扩充人才队伍,为企业科技进步、产品更新及下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比如我们的燃气管道等一些产品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不仅更有竞争力,而且产品附加值高,是我们今后主打产品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不断发展,如今兴塑管业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塑料管材管件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管道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建设、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给排水、燃气、矿用、电力、交通、通信、市政建设等领域,在省内及西南地区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如今兴塑管业有限公司在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获得一块企业发展用地,用张朝阳的话说,这块地的获得就是企业再一次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对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有实质性帮助。

企业发展见证贵阳变化

2012年,张朝阳当选新一届贵阳市政协委员。回顾起创业历程感受他说:“创业最需要市场、资金、机遇和大环境,机遇要靠人敏锐的嗅觉,而没有良好的大环境,很难成事。”

谈及贵阳的发展变化,张朝阳感触最深的是:“政策放宽了,发展环境更好了,机遇更多了。” 他说:“相比从前,近年来贵阳市发展环境比较好,尤其是政策、融资平台宽松许多。‘十二五’期间,以及国发二号文件,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就有明确要求,所有市政建设,包括房地产、电力、供水、排污全部都要用到塑料管道,使得整个管道的市场不可估量。对于企业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篇(2)

一、宁强县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局

宁强旅游业起步较晚,无论是景区规划、创意、开发,还是配套设施、管理团队和旅游综合服务等方面都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景区道路交通问题。虽然县内有宝成铁路、阳安铁路、西汉高速、108国道过境,还有兰渝铁路、兰海高速跨省界而过,但这些道路与宁强县主要旅游景区距离都比较远,近者三四十公里,远者百多公里,交通不够快捷。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拓宽、取直、降坡度等手段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方便游客出行。二是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首先是县内各景区没有旅游专线和专车,任由各种车辆长驱直入,交通不好管控。其次是停车场问题。宁强青木川古镇4A级景区停车场规模比较小,不能容纳更多车辆停放。再次是青木川古镇的旅店、餐馆都属家庭经营式店铺,承接游客的能力十分有限。三是景区管理者经验不足和旅游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管理者对客流高峰的到来缺乏预见、对危机管控缺乏经验,当人流、车流大量涌入古镇风景区时,不能有效应对和疏导;景区导游人手有限,不能为更多游客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三是古镇风景区景观同质化和内涵单一的问题。一是青木川古镇风景区羌文化特色不够突出,让人觉得它与凤凰古城、昭化古城没什么区别,给人留下“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的话柄;二是青木川古镇风景区除了魏氏新老宅院、回龙场以及分布在回龙场上的旱船房、荣盛魁等几个景点外,没有更多可看景物,游客游得不过瘾。若与之相邻的青木川自然保护区开发出来,可增添观光资源,让游客欣赏到羚牛和金丝猴等生态景观。四是旅游市场亟待整治。如古镇风景区个别旅店、餐馆老板和集市摊贩借旅游高峰之机乱要价、乱涨价、欺客宰客问题;食品卫生、市容市貌、社会治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宁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用改革的办法积极破解青木川古镇风景区存在的问题

1、全面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破除宁强旅游业发展体制障碍

改革现行的青木川古镇风景区由景区管委会与镇政府交叉管理为管委会单独管理。景区管委会,应当是一个涵盖旅游指挥调度、游客接待服务、道路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管控、市场市容治理为一体的综合管委会。原青木川镇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应划归景区管委会垂管,重点负责景区管理,同时兼顾该镇其他村的管理职能。在县城设立旅游指挥调度中心,对宁强各旅游景区的车辆、导游实行统一调度,有效缓解接待压力。

2、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破解旅游业发展资金难题

有钱好办事,无钱难办事。为了破解宁强旅游业发展资金难题,必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依重政府财政拨款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为依靠吸纳社会资金,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借鸡生蛋”。一是降低旅游开发准入门坎,使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财团、阔老板来宁强投资兴业,参与旅游项目开发。二是采取股份制运作等方式,积极吸引大众投资,使那些有闲钱的小微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自然人积极参股旅游项目开发,获得投资收益。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机遇,积极做好本县旅游开发项目储备、可行性论证和包装推介工作,利用各种商业活动,如洽谈会、博览会、商品交易会等,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使众多客商参与宁强县旅游开发。四是由本地政府通过层层报批,争取在县内发行一定数量的旅游项目建设债券,向公众融资。

3、全面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总体上说,宁强县的旅游环境和秩序是好的,游客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一些负面评论。如有的游客反映青木川古镇行车难、停车难、食宿难问题;还有游客反映个别商贩乱要价、服务质量差、欺客宰客等。这些问题,也要用改革的方法去应对。一是深化景区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改革。青木川古镇风景区,应把现行阳青公路古镇过境段进行拓宽,变双向两车道为四车道,变客货混营为分道而行;交通管制人员应重点指挥旅游车辆与其它过境车辆分流,避免旅游高峰堵车。二是加强对古镇宾馆、饭店、个体经营者的管理。坚持每周例行检查,使他们自觉做到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改善经营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口碑较好的宾馆、饭店,旅游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联合加挂“AA级旅馆、AA级餐饮企业”或“AAA级旅馆、AAA级餐饮企业”牌子,以彰显诚信守法。对欺客宰客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应吊销其经营证件。三是加强市容管理。落实景点、街区门店和公共场所卫生责任制,本着谁所有、谁负责,谁门前、谁打扫的卫生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全天候保持景区干净卫生,整齐美观。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篇(3)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 机遇

一、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旅游资源赋存丰富

惠州市旅游资源存量丰富、类型多样、组合条件较好,境内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达900余处,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和岛为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罗浮山、西湖、象头山等被列入部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景区有6处。苏堤玩月、玉塔微澜、留丹点翠、冲虚古韵、白莲翠影、九重远眺、石河奇观、香溪泛舟、风涛摧磨以及风涛摧磨等所构成的“惠州十景”独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2.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惠州市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是中国大陆除深圳之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优越的地理区位为其顺利融入“粤港澳”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惠州市水、陆、空交通便利,已形成由深水良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水路距香港仅47海里;惠深沿海高速、惠莞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惠盐、深汕、广惠和惠河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市;途径惠州市的广梅汕铁路和京九铁路成为广东通向华中、华北以及华东地区的大动脉;惠州机场也已开通北京、成都、杭州、苏州等多条国内航线。

3.城市综合环境良好

惠州市经济活力强,投资环境与生态环境俱佳,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早在1992年,惠州市就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及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2011年惠州全巿GDP达到2097.3亿元,年增长率14.6%,增幅居珠三角第二位。在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惠州市更是不遗余力,目前全市沿江、沿路基本实现了“修一路绿一线”和“一路一景”。2002年,惠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2年,惠州市入选“2012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

(二)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

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物,其竞争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收益。惠州市旅游产品体系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产品层次比例失调,目前惠州市旅游产品仍以基础层面的观光型产品为主,而发展层面和提升层面的旅游产品较少,产品的体验性程度不高,与旅游者日益升级的参与性旅游需求相矛盾;二是旅游产品要素类型不足,在旅游的六大要素中,消费弹性较强的“购物”和“娱乐”型产品比重明显过低。

2.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

在旅游市场飞速变化的今天,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形象已成为影响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和形成庞大旅游市场的重要源泉,并可以在旅游市场上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一直是阻碍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惠州市近年来先后推出过“名山秀水惠州游”、“生态悠闲、百里长廊”、“休闲惠州、度假胜地”等主题形象,但从受众的角度来讲,这些旅游主题形象都未能将惠州独有的地脉、文脉要素有效传达出来,显得过于平淡。

3.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尽管日益优化的外部交通条件大大提升了惠州市的旅游可进入性,星级酒店的逐年增加也加强了惠州市的旅游接待能力,但区域性旅游集散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仍有不少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差强人意,或多或少地存在交通难、接待设施档次不高、配套设施功能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三)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宏观政策机遇

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政策支持必不可少。2009年,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广东省2012年出台的《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五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重点将休闲旅游业培育为人们更加满意的幸福导向型产业。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初颁布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将大力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刺激旅游消费增长。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使得惠州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

2.客源市场机遇

稳定增长且充满活力的客源市场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根据旅游距离衰减规律,近程旅游地是人们出游频次最高的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绝佳,惠州市旅游业发展对接的主体市场是出游力与消费力最强的珠三角客源市场。“十二五”时期,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工作目标,明确了珠三角高品质客源市场的核心地位。同时,随着“泛珠三角”协作的推进,惠州市旅游主体客源市场的范围还将进一步得到拓展。

(四)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hreat)

1.周边竞争日益加剧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惠州市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广东省旅游统计年鉴(2011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惠州市在“旅游宾馆(酒店)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旅游业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四项指标上均排名第十,位于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顺德、韶关、河源和梅州等九个城市之后。这些城市之间既互为客源市场,又互为竞争对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给惠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

2.专业人才相对短缺

各行各业中,人才都是核心竞争力。而惠州市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相对短缺。目前惠州市旅游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较少,这与惠州市本地仅有惠州学院一所本科院校培养输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无关系。同时,旅游企业对人员培训的投入与产出认识不到位,普遍忽视了员工继续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人才素质提升不力,共同制约了惠州市旅游业水平的提档升级。

二、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挖掘旅游资源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迈克尔·波特在其力著《竞争战略》曾提出过著名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惠州市的旅游业发展要挖掘资源特色,通过实施差异化开发来有效解决自身及与周边城市旅游发展的同质性问题。具体来说,应该深入探究其人文内涵,利用文化元素来区别各景点与资源,从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另外,基于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层次与要素类型成为当务之急,首先要注重对表演展示型、参与互动型等体验性较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其次要加强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活动项目的开发。

(二)重塑旅游形象体系,创新旅游营销手段

旅游形象体系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旅游主题形象、支撑形象、旅游口号、旅游标志和旅游吉祥物等内容的策划与设计。由于惠州市的旅游形象要素具有多侧面、多层次和多样性特征,可以集思广益,考虑由市旅游局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旅游形象方案,通过市民与游客公投的形式确定最终形象进行推广。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则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例如在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注册“惠州旅游”的微博账号,不间断地关于惠州旅游的最新资讯,积极争取与知名旅游微博互相关注,开展全方位微博营销。

(三)加快旅游区域合作,推进旅游联动发展

区域间的旅游业发展是一种典型的非零和博弈,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惠州市必须树立“大旅游、大区域、大市场”的理念,顺应时展的需求,走旅游区域合作、联动发展的战略路线,与周边各大城市共同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在旅游景区规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节庆活动、旅行社组团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协作,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市场共拓、客源互送、品牌共建、人才互助和互惠共赢,例如将惠州的罗浮山、肇庆的鼎湖山,韶关的丹霞山,佛山的西樵山打包组合成“广东四大名山游”主题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四)强化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人才机制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篇(4)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庄浪地处陇山支脉,古丝绸之路要道,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主要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崖寺、百万亩人工水平梯田、国家文保单位陈家洞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紫荆山等旅游景区。还有为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庄浪特色小吃极具特色。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

随着平定高速公路以及平凉至西安、天水的铁路通车,平凉将与兰州、西安、银川形成“三小时经济圈”,成为陕甘宁交汇区交通枢纽。而庄浪位于“西—兰—银”旅游圈的几何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三)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发展环境

1.良好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务院、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庄浪发展旅游产业有良好的政策机遇。庄浪作为享誉全国的“中国梯田化模范县”,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完全有条件打造成生态农业旅游区。

2.我国旅游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旅游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快走入千家万户。据统计,我国2014年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7.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3万亿元。

二、庄浪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未形成产业化。庄浪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建设相对滞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档次低,配套设施还十分欠缺,消费娱乐项目较少,以百万亩梯田和云崖寺为龙头的旅游产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管理经营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庄浪县旅游经营管理、宣传策划、导游等多方面人才短缺。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学历层次偏低,导致各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旅游要素不健全,旅游产业链条短,成熟旅游商品少,旅游产品开发未形成规模,旅游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微乎其微。

(四)旅游宣传成效不明显,旅游知名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由于财力有限,庄浪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仍停留在节会、出版物等传统营销手段上,利用专业媒体、网络、省级以上影视平台扩大宣传工作力度不大,致使县内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较低。

(五)旅游开发资金匮乏,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投资机制,资源开发乏力,未能发挥旅游资源大县优势。

三、庄浪县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优化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研究、制定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并组织实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拓宽融资渠道。一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抓住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的机遇,加强与国家和省上的汇报衔接,从各个方面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要优化整合项目资金。对于项目资金,要根据景区建设需要,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使用,彻底扭转分散建设质量不高的问题。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开发;对有条件的景区,可实行资源所有权单位以资源入股参与利益分成、转让、承包、公开招标等方式,用市场运作的手段搞活经营,提高效益,推动景区发展。四是县内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小额贷款担保政策,鼓励乡村旅游经营户从事旅游开发经营。

(三)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影视、报刊等主流宣传媒体,开辟旅游宣传专栏,向省内外推介庄浪县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扩大影响,拓宽市场;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旅游部门组织的各类旅游交易会进行传统营销;可采取举办旅游节会,制作旅游宣传画册、光盘和车体宣传广告等宣传品;充分利用政务微信、微博、QQ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旅游网上推介。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篇(5)

评估市场机遇

企业成功发展的第一大前提是市场拥有企业发展的足够机遇,所以成功的第一步是要对市场机遇进行客观评估和准确判断。这包括收集以下这些资料:(1)市场规模数据;(2)成长潜力;(3)驱动因素;(4)毛利状况;(5)可持续性;(6)竞争对手分析等。企业如果想以超乎常规的速度成长,首先要选择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选取一个生命周期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行业,并以超越市场发展的速度做好准备。

世人艳羡的成功企业家们,实际上大都备尝艰辛。他们的创业史有着一定的共性,其经验教训对拟创业者有很大的指导价值。要白手起家创造一份能够持续成功的常青基业,大致需要以下一些元素:创业者需要拥有产业理想、激情和领导才华,要具有使团队创造出比独立个体之和更高价值的能力;创业者需要为企业设立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又可行的远景目标;他必须能凝聚和激励一群杰出的、承担主要责任的团队;他应该给予团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才能;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市场和社会的某种特定需求,并成功地在客户心目中形成物超所值的印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协同,必须足以使产品和服务明显地优于客户可以选择的其他产品和服务。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创造一家成功而卓越的企业绝对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系统工程。本文所提及的一些观点是基于以建立一个杰出的企业为假设前提的。

若干创业关键点

创业的话题已经谈得太多太多。在美国,创业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学科,可以拿学士和硕士学位,这说明白手起家是一门科学,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划和训练提高成功率的。以下是一些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所总结的创业要略,或许能有所启发。

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有时候是天生的,但更多是后天培养的。真正伟大的领导者大都拥有敏锐的眼光。在企业没有成功前,周围人甚至企业员工都不理解,也许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他人往往未能或者不愿意投入同样的时间和付出同样的代价,去领悟别人无法看到的事物和真理。创业是一种牺牲,因为创业者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来换取远景目标的实现。

大约20多年前,乔布斯(StevenJobs,苹果电脑现任总裁)的嗅觉意识到他们在车房中组装的个人电脑会改变世界。他放弃大学学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从而造就了全球个人电脑行业和曾经是全球第二大的电脑公司;苹果电脑成功后,由于在公司发展远景方面与董事会发生冲突,乔布斯被迫出售股份离开苹果,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远景目标,凭着自己的力量苦苦支撑了十年,几乎耗光了自己的积蓄,终于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电脑技术平台和商业模式,并在十年后成功挽救濒临破产的苹果电脑。乔布斯虽然不是最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却是全球最有洞察力的企业家。

公仆意识

企业管理中有“利益关联者”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如果要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照顾和考虑包括客户、员工、政府、供货商、股东等各种利益关联者的利益需求,这就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支撑着他们的力量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杰出的领导人往往具有远见卓识,在很早的时候就能预见到市场和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很早就做准备和积累。

关键时刻抓住机遇

捉住机遇很重要,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机遇,所以在机遇没有来临的时刻应及早地做好准备。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次或多次他梦寐以求的机遇来临,但可悲的是,这一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抓住他。”就像赛场上的运动员,人们只知道他们在成功夺冠一刻的荣耀和光辉,却忽视了赛场下无数的艰苦训练。

最难的是第一桶金白手起家最难的是赚取第一桶金,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赚取第一桶金之所以困难在于两方面:(1)企业要是能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就说明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运营系统已经经过市场检验,开始迈向成熟了,所以要达到这一境界相当不容易;(2)在缺乏充足资本支撑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展要比前者难得多,因为这要求企业在方方面面都做得非常优秀。

事实上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业成功者都曾或多或少地依赖婚姻、家族所带来的一些特殊资源的协助。善用身边资源使之成为你事业的助力是快速成功的捷径。

从老板角度考虑现在的工作

最近这几年,一批受过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洗礼的职业经理人,因不同的契机和动机,走上了创业之路。这些经过外资企业培训和熏陶的职业经理人的创业成功率并不高,真正能大展宏图,开创一片天地的并不多,大部分是遭受了挫折之后,重新成为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虽然接受过完整的企业管理培训,其知识和经验是企业家不可缺乏的,但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本来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人(在中国特别明显,在美国由于整个社会崇尚创业文化,这种区别会小一些),职业经理人更倾向于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担任好管家的职能,但创业者则倾向于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模式,他们必须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

创业者在担任职业经理人时,应当尽量从老板的角度考虑现在的工作,尽量使自己习惯在资源缺乏的环境下工作,这样可以大幅提高以后创业的成功率。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篇(6)

一般而言,市场对于解决效率问题更有效,政府则更便于解决公平问题,但无论哪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和政府两者本身固有的缺陷,其在资源配置中会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只有将两种手段协同使用,才能比较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资源配置后也还需要辅以相应的管理手段才能最终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平。因此,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不仅需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而且还须配合使用一定的管理手段。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市场调节的可能性及其作用

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市场调节就是发挥供求、价格和竞争三个要素的作用,通过供求变化影响价格,进而引导资源配置。这种市场机制在亚当•斯密(A.Smith)的《国富论》中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后来被马克思称为“价值规律”。虽然“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良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来协调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2],但是市场机制要正常发挥作用也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完全竞争时,市场机制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资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配置才是有效率的。当出现不完全竞争时,市场就会失灵。市场失灵的结果是价格不能反映真正的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由此可知,市场机制要在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各学校可以自主竞价(决定本校教师待遇即教师劳务价格)。二是城乡各学校之间完全充分竞争。三是教师有完全自由流动的权利,其可以根据教师、学校之间竞争及供求关系确定的待遇标准自主地应聘教学岗位。然而,这样的教师劳动力市场不可能真正实现。首先,义务教育领域存在极强的外部性(公益性)和不完全信息等导致市场失灵的诸多因素。其次,学校之间存在不完全竞争,广大农村学校甚至会由于地域分布原因出现学校垄断当地教育服务价格的局面。这种垄断的教育服务价格既不反映教育成本,又会导致教育不公。因此,义务教育学校并不能直接通过教育服务在市场交易中去获取成本与利润,从而支付教师的劳务报酬。教师待遇即教师劳务价格自然就不可能通过学校竞争给出,而只能通过社会再分配由政府提供。政府确定的教师待遇并不是市场所定的教师劳务价格,而是一种垄断价格。这样一来,学校之间的正常竞争几乎全无。最后,即使学校间存在完全竞争,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学校之间优胜劣汰、两极分化等人们无法接受的失衡局面。可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完全由劳动力市场调节的设想是不现实的。义务教育师资的合理配置不能由市场主导,而只能以政府为主导来完成。即便如此,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仍存在市场调节的可能性或现实影响作用。其一,虽然教师劳务价格是一个垄断价格,但是在我国校际差距悬殊的现实背景下,不同学校可以从公共经费和各种创收(如收取择校费)中拿出多少不等的一部分来激励教师。这部分有较大差别的教师校内福利与政府垄断定价形成的教师待遇一起发挥着调节教师劳务价格的作用———尽管它并不反映教师实际的付出和劳务价值。其二,学校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学校对资源的支配权可以通过寻租(获取更多公共经费)和各种创收(收取赞助费或择校费)等途径来获得。其三,教育领域与其他行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教师的劳务价格与其他行业的劳务价格对比也会影响师资配置。其四,人力资本所有权的资源特征决定了教师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流动权。教师劳务价格差别驱动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在职业内“单向上位”流动,甚至向职业外流失。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即价值规律仍然潜在地存在,并对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是这种扭曲的、畸形的市场调节并不会带来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反而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教师职业内无序流动以及职业外流失现象、城乡学校师资配置严重失衡等许多问题都是因此而引发的。这也正是政府仅靠单纯的行政干预来强制教师流动始终未见成效的根源所在。价值规律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始终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师资的配置。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也是认识和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的关键所在。

政府在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的作用

由于垄断、外部性以及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的存在,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单纯的市场调节可能产生低效率和不公平,因此必须倚重政府干预来加以矫正。然而,由于政府本身固有的缺陷,政府的矫正行为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管理活动中的不适当或无效的干预行为。政府会由于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或智谋不足等原因而出现公共决策失效的情况。约束机制不健全和缺乏竞争等因素使得政府机构通常处于低效率运行中,而各种腐败和权力寻租行为更是加剧了政府失灵的程度。[3]政府的上述缺陷使得政府干预失灵的现象随处可见。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和低效率也与政府失灵有着密切关系。第一,政府在配置教育财力、物力资源的过程中错误地实施了重城市轻农村、重名校轻普通学校的政策,造成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巨大差距,影响了师资的配置。第二,政府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法律任务上失效,致使教师劳务价格整体水平不高、教师职业的外部竞争力偏低,使得大量优质师资向职业外流动。第三,政府在教师福利待遇上(如住房、保险等)实行向城市教师倾斜的政策。这些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教师劳务价格对师资配置的调节作用。第四,各种腐败和寻租行为破坏了教育资源配置的规则,也破坏了教师流动的规则,造成大量教师向城市学校或重点学校无序流动,而未能流动的教师为实现劳务价值与价格的平衡则选择消极怠工,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师资的隐性浪费。可见,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现实问题既有市场原因,也有政府的责任。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篇(7)

关键词:城镇化;房地产;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029-02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论为引领,不仅注重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更加注重提升人民幸福感。在新型城镇化下,房地产将从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保持国民经济、宏观经济稳定贡献作用。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就应该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不断寻求就业机会和人居质量并存的开发模式,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推动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也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行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

1.1 房地产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城镇化已成为未来中国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70%,房地产企业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迎来新的机遇,估计将有3亿农业人口向城市中的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城市中住房需求的增长,而且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都将极大地促进房地产企业实现其向城市服务商转变发展的进程,与之相关的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旅游地产等产业也将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由“黄金时代”转到“白银时代”,其行业内部发生着深刻变革,逼着房地产企业进行自我调整,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匹配的房地产企业经营模式,改变以前简单粗放的经营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整合优势资源,转变经营方式,向产业地产、绿色地产等方向发展。

1.2 房地产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不光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企业的低碳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在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绿色建筑,对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进行完善,不断加快绿色建筑建设,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而房地产企业作为高耗能的产业,是绿色建筑发展中的主要难题,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开发和应用还不足,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赢得发展的出路就需要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不断加强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开发;

二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了过去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服务功能放在了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和住房保障等多方面服务,不断提升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在这一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也必须转变过去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从“人本”的角度去规划各类地产,顺应当前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产品服务,从而不断满足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推动自身企业持续发展。

2 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转变措施

2.1 低碳地产模式

传统的房地产发展模式耗能太高,这不符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低碳环保的要求,因而房地产企业要在新时期赢得新的发展就需要转变高耗能的发展模式,向低碳型地产发展模式转变,从建筑材料、施工建设、后期运营、设备制造等多个方面上入手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顺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房地产发展走低碳环保路线的要求。

当前房地产市场中的服务和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房地产企业在同类产品服务中只能通过降价来赢得市场份额,而低碳型发展模式则能够有效增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增强房地产企业产品服务的价值,为房地产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因而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自身情况向低碳型发展模式转变。

一方面要加强对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在低碳住宅建设方面的经验,加强对风能、地热、太阳能等自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从建筑材料和结构上入手加强建筑结构本身的低碳性能、建立恒温、恒湿、恒氧等绿色建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低碳住宅的宣传引导,让消费者能够提高对低碳住宅的接受能力,拉动消费者选择低碳住宅的热情,从而有效推动低碳地产的发展,增强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2.2 产业地产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既强调居住质量又强调就业机会的要求下,房地产企业应该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产业支撑的依赖,将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向产业型方向发展,形成以产业为中心的包括生产、生活、工作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发展空间,将产业园区作为主要的开发载体,结合住宅和商业两种功能,通过引入高端产业来支撑整个住宅区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盘活地方上的经济,满足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需求,同时还能够缓解城市中居住和就业不平衡的问题,缩短城市居民上班的距离,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凝聚产业的同时也是在凝聚城市人口,有利于解决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而郊区人口稀少的问题。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一是要做好市场定位工作,加强产业型发展项目的筹划工作。二是高端产业的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启动,因而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整合项目资源,有效吸引高端产业入住到园区当中是产业型发展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三是要加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高端产业的引入对于房地产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因而企业应该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让政府能够利用其政治资源优势来不断完善园区当中的产业链,从而推动产业型模式的发展。

2.3 城市配套服务商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强调以人为本,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加强自身服务产品方面的重视,不断提升住宅物业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根据居民不同的生活需求来提供不同的配套服务,包括商业、养老、旅游、文化、物流等等各个方面,这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住宅开发模式附加值低的问题,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盈利空间,为房地产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这种配套服务还能够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消费者在配套服务当中能够有效享受到快捷、方便舒适的生活,对这类小区的选择热情也会大大提升,拓展住宅小区中的消费市场,不断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

在这一模式下,房地产企业应该将建设重点放在给客户的公共服务上,按照服务半径来对配套设施进行布局,并且企业要向这一模式发展需要不断整合自身的资源,将相关配套的机构和商户引入其中,包括超级市场、菜市场、食堂、便利商店等等这些便民设施,这都需要企业提前进行规划和整合。

2.4 智慧地产模式

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房地产企业建设智慧型地产社区,更好地为居民服务。通过智能技术的引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智慧型房地产在现代房产发展中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全覆盖,二是全方位,三是全环节,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住房照顾,兼顾多方利益,实现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在房产建设的投资、房产分配和房产管理方面都实现智慧化,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保证公正公平,让住户能够享受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为住户住房使用和监管提供坚实后盾。房地产企业在发展此类房产发展模式时应该将整合和协调关系作为发展的第一步,智慧型房产模式的实现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依靠企业、政府和人民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2.5 房地产企业金融化

房地产行业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而资金链安全性对于房地产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传统房地产企业发展中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随着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金融化房地产发展模式也随之出现,这种发展模式是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作为主要关注对象,不断拓宽和创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为房地产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后盾,比如金融板块、小股操盘模式、入股银行、信托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的加入,使得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对于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也随之降低,有利于房地产企业今后的稳定发展。

对于以金融为核心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来说,房地产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与私募股权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创设私募基金来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建立风险控制组织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投资进行控制,尽早排除金融风险因素,并提前选择好合适的推出途径,将私募股权转让出去,以便能够有效实现利润分配,保证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安全性。

3 结 语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发展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抓住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的发展机遇,改革传统的房地产发展模式,积极应对挑战,结合国内外房地产开发经验和自身企业发展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相统一,有集中开发模式向集成型开发模式转变,这样才能不断推动自身企业的发展,也能改变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邹亚娜.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 业改革与管理,2014,(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