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审计体系论文

审计体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8 06:59:41

审计体系论文

审计体系论文篇(1)

针对独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政府监管功能的部分缺失、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信息使用者监控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从政府监管、行业协会、市场机制、信息使用者四个维度构建了独立审计“四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因素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以实现审计质量的提高。因审计信息这一各监控主体都需要使用的对象而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网链结构”。在独立审计“四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中:独立审计居于网链结构的中间部位,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业务的执行者,其本身是审计质量监控体系中行业自律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保障审计质量的最终落脚点。政府监管方面:独立审计执行者为政府监管提供反映审计质量的相关信息,接受财政部、审计署及地方审计机构、证监会等政府相关机构的监管;同时政府通过制定及执行相关法律规定、查处审计违法违规事件、处理与协调监控中出现的问题来对审计执业质量进行监管。我国目前独立审计质量监控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另有部分规定散见于《公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非审计方面的专门法规,法规不少,但在具体执行办法、执业违规认定、审计质量奖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仍需完善。审计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政府机构是各种规定的制定者及执行者,但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虚假信息存在不少,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虚假信息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受到的处罚较低。在最近曝出的阳煤化工造假案中,阳煤化工通过多份虚假合同多计收入约42亿元,占阳煤化工2012年销售收入216亿元的19.66%,但四川证监局的处罚仅是责令整改、出具警示函、记入诚信档案,相关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并被责令培训等,可见处罚与收益差距甚大。行业协会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自律管理组织,负责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设及进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培养,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以此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从会计师事务所来看:虽然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都建立了执业质量控制制度,但在制度设计及执行方面有待加强。在万福生科欺诈发行案中,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相关中介机构也卷入其中。中磊会计师事务所还承接了美晨科技和恒大高新IPO审计,两家公司都在上市一年半后业绩均大幅“变脸”,美晨科技、恒大高新2012年净利润下降幅度分别达63.57%、50%。另外,在很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审核不严、未勤勉尽责甚至存在共犯同谋的现象。市场机制方面:不论是采用有限责任还是合伙制形式,会计师事务所仍然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独立主体,仍会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只是其提供的服务属于鉴证业务,与一般的服务相比较为特别。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仍受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事务所之间的相互竞争机制便是一种监督机制,从而推动相互之间提高质量以获得更多客户。目前审计行业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突出表现在“跳水”收费及“注水”业绩方面,难以保证“质优者得胜”。很多企业虚假的财务信息能“逃过”审计人员的“法眼”,一方面是由于独立审计人员不够勤勉尽职、专业胜任能力有待加强,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行业竞争压力而不得不出具不实审计报告,否则有可能面临“解聘”威胁。

信息使用者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审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者、政府、审计同行、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等所有主体。投资者是所有信息使用者中最关心企业信息真实及审计信息的主体,也是审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所投资企业或欲投资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从而对独立审计形成一种监督机制。除独立审计人员之外,对企业财务信息最关心却又无法直接接触和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则是现有和“潜在”股东。但很多股东在购买股票之前可能还比较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但要查实信息是否真实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潜在股东往往不愿意付出这些成本。,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以此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从会计师事务所来看:虽然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都建立了执业质量控制制度,但在制度设计及执行方面有待加强。在万福生科欺诈发行案中,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相关中介机构也卷入其中。中磊会计师事务所还承接了美晨科技和恒大高新IPO审计,两家公司都在上市一年半后业绩均大幅“变脸”,美晨科技、恒大高新2012年净利润下降幅度分别达63.57%、50%。另外,在很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审核不严、未勤勉尽责甚至存在共犯同谋的现象。市场机制方面:不论是采用有限责任还是合伙制形式,会计师事务所仍然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独立主体,仍会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只是其提供的服务属于鉴证业务,与一般的服务相比较为特别。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仍受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事务所之间的相互竞争机制便是一种监督机制,从而推动相互之间提高质量以获得更多客户。目前审计行业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突出表现在“跳水”收费及“注水”业绩方面,难以保证“质优者得胜”。很多企业虚假的财务信息能“逃过”审计人员的“法眼”,一方面是由于独立审计人员不够勤勉尽职、专业胜任能力有待加强,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行业竞争压力而不得不出具不实审计报告,否则有可能面临“解聘”威胁。信息使用者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审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者、政府、审计同行、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等所有主体。投资者是所有信息使用者中最关心企业信息真实及审计信息的主体,也是审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所投资企业或欲投资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从而对独立审计形成一种监督机制。除独立审计人员之外,对企业财务信息最关心却又无法直接接触和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则是现有和“潜在”股东。但很多股东在购买股票之前可能还比较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但要查实信息是否真实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潜在股东往往不愿意付出这些成本。

二、独立审计“四位一体”质量监控指标分析体系

(一)指标分析体系理论框架在本文指标分析体系中,用Y表示独立审计“四位一体”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评估总值,分别以G、S、M、U表示政府监管、行业协会、市场机制、信息使用者四方面的变量值。X1、X2、X3、X4为大于0的实数,表示四个变量的相应系数。以G1、G2、G3、G4、G5,S1、S2、S3、S4,M1、M2、M3,U1、U2、U3表示四个方面的具体变量(变量说明见下文),以上数值均为大于0的实数。λ1、λ2、λ3…λ15为大于0的实数,分别表示具体变量的系数。则“四位一体”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理论框架如下。

(二)具体分析指标阐释制定主体(G1):以审计行业专业人士占制定法规总人数的比例来表示,所占比例越大,数值越高。法律法规制定者需非常了解独立审计实施体系及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因此强调制定独立审计相关的法律规定时,需有更多实践经验丰富的独立审计人员及监管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从而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可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设立一个专门的独立审计专家组。规范客体(G2):以法规所涵盖的审计领域范围来表示,包括不同事务所的种类及审计不同阶段的相关法规,范围越大,数值越高。强调制定针对有限责任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具体执业领域的法规。法规内容(G3):以专家评估值表示,衡量法规内容的可执行度与可操作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方面的具体规定,如我国《证券法》只是简单写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应承担赔偿的民事责任,但还应加强对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什么程度赔偿具体金额是多少等作具体说明;从法规上分清各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监管职权关系。执行主体(G4):以执法主体的数量比例表示。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法院等相关机构要切实履行各自监管责任,并且由于独立审计所涉诉讼案件专业性强、技术程度复杂,法院或监管机构难以独立做出合理界定,可成立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鉴定方面的专家委员会。执行力度(G5):从执行次数、严格程度、结果情况等方面来评估执行力度值。强调对各种违法违规比如对于执业质量检查,要做到检查有相应的具体过程记录与明确的结果,以判断其执行情况,对于执行不力之行为严惩。规范准则的制定(S1):以规范准则所涵盖的审计领域来表示,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具体业务指南、指引、实施意见等,强调完善在关联方、集团公司、存货等易出错报的关键审计领域的具体规范。规范准则的执行(S2):从检查次数、检查范围、检查结果等方面来评估该项数值。中注协每年会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执业资格检查,以及对各地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但需扩大检查范围、加强对存在问题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惩戒,加强奖惩制度的执行。执业指导与监督(S3):从培训指导次数、培训内容、检查次数、检查范围等方面来评估该项数值。中注协积极提供各种培训、指导,对审计执业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自身质量控制(S4):从事务所自身相关规定的完善程度、执行情况来评估该项数值。会计师事务所需完善自身质量控制制度,尤其强调执行与落实。同行监督(M1):以相互联系与交流的同行数量、交流内容深度广度来评估该项数值。会计师事务所同行之间不仅存在合作关系,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这使得同行之间的“关注”成为一种审计质量监督机制。中介机构监督(M2):以媒体曝光度、中介机构研究分析的频率及内容来评估该项数值。一些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分析机构等也会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审计信息,从而也形成了一种审计质量监督机制。内在动力督促(M3):以目前盈利情况及领导人类型来评估动力督促值。虽然目前存在低价竞争以赢得客户,但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为了增加收入,也会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形成推动审计质量提高的一种督促机制。现有投资者的监督(U1):通过现有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点击频率以及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估该项数值。现有投资者在投资之后也会关注企业的财务及经营情况,因涉及切身利益他们会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更深入地考虑和分析,当发现审计存在问题时投资者可能还会提讼,这对审计质量形成一种重要的监督机制。潜在投资者的监督(U2):通过潜在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点击频率以及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估该项数值。潜在投资者寻找投资对象时会关注不同意向企业的财务信息,这对审计质量形成一种监督机制。社会公众的监督(U3):从相关信息的点击率、公众对曝光信息的反应等方面,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来评估该项数值。公司的会计、审计信息毕竟是对外公布,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发达、信息传播较快较广的情况下,各种媒体、广大公众也形成了一股监督之力。

三、结论与建议

审计体系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大,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活动领域也随之拓宽,作为高校经济问题的护卫者,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规范经济秩序,教育经费的管理,保障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减少损失浪费、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维护高校的权益,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就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 一、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的问题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其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能很好的履行其职责的基本条件,一是,内部审计有其专门的工作,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二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其不能与其他部门职责相混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内审的负责人可以直接向学校领导报告与内部审计工作有关的一切内容;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客观、公正的形式其权利。现阶段,纵观高校内部审计,高校的内部审计有的与财务部门设在一起,有的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也有与其他别的职能部门设在一起的,比较复杂。

2、制度还不完善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还不健全,工作不够规范。一是对于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谈话记录、审计取证方法等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出严格的规定;二是对于一些重大经济事项、异常事项未能引起足够关注,对于审计深度也没有严格的要求。有些高校财务管理松散,账务处理不规范,提供给审计部门的材料不完整,甚至有意识的逃避审计,隐匿相关资料,致使内部审计无法得到真实的审计结论。还有些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有健全的内控制度,但是不能按其要求得到有效的执行,使得高校的审计部门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

3、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问题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应具有综合的素质,首先其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满足开展财务审计的能力,懂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成本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其次还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及财务政策了解,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以便用最新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学校自身的利益,能够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及时告知管理层,减少风险的发生,把损失将为最小。第三,还要具有开展工程决算审计的能力,要了解物资的市场行情,工程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工程的计量标准和计价方法等有关物资与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测算专业技术。

4、内部审计技术本身存在缺陷高校的内部审计有别于政府审计和外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手段和方式方法容易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当前内部审计工作技术和方法,大部分还停留在纸质审计的阶段,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还很少,致使审计效率低下。一些已被政府审计和外部审计广泛应用的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科学方法,如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审计抽样方法,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很少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论文服务。另外内部审计受审计成本制约,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一定困难,致使内部审计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很难发挥。 二、完善内部体系的几点思考

1、要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高校要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及权威性,保证其内部审计工作能过正常有序的开展,同事高校领导也要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在机构设置方面给予合理的配置,有助于审计部门跟有效的开展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从源头上制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审计任务,保证审计质量,在内部控制的管理上,认真分析高校及二级学院等其他部门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漏洞,从而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2、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行为是靠法律规范的,法律法规的健全不但是对内部审计员进行约束,对其他与经济活动有关的部门,也是一种约束。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内部审计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建立健全其内部审计制度,才能用制度来约束职能部门的行为,避免重要岗位重要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有了制度先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才会更好的开展。对于审计项目应重点建立主审负责、审计底稿三级复核等方面的制度,以把好每个审计项目的质量和风险关,确保审计结果公平公正。同时,国家应提早制定、颁布一些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以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以便内部审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

3、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质量。因此,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一笑为家的主人翁意识、遵守审计人员廉政准则和职业道德。面对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高校领导本身要对,审计部门高度重视,不能将随随便便的人放在审计的重要位置,在人员引进、聘任上要把好关,选择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上岗。二是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其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层面,提高其处理不同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四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思路上创新,接受审计任务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在特殊任务面前,发挥内部设计部门的关键作用。4、引进内部审计的先进技术

要与时俱进,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新形势下,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人员能圆满的完成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学习,更有效的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技术含量。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晓巍;牛学坤,论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财经问题研究

【2】王海波,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制度,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审计体系论文篇(3)

[关键词]审计理论 结构 逻辑起点

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体现了审计理论系统的内在结构,并且通过这个基本框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这一内在结构,科学的界定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使审计成为一门独立、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增强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我们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的意义所在。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特征

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它是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将“结构”一词应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中,所揭示的是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审计理论结构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1. 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性

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运行机制出发,从不同的侧面或层次之间进行了全面描述,以评价与改善现行审计实务与程序。框架中各个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因此,为了提高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功能并增加其整体效应,在对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从整体出发,从全局考虑问题;注重整体的集合性,使各组成部分的结合保持合理;必须从提高整体功能的角度去提高和协调各组成要素的功能。也即从整体出发,考虑各组成要素,以求实现总体功能的最大化。

2. 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审计理论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性包括等级性和多侧面性两重含义。等级性是指任何一个审计理论结构都可以纵向上把它分为若干等级,即存在不同等级的审计理论,其中低一级的结构是高一级的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审计理论结构的多侧面性则是指任何一级的审计理论,又可以横向上分为若干联系和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的平行部分。

3. 审计理论结构的稳定性

审计理论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其一旦形成,就总是趋向或保持某一状态。这种稳定受限于一定的环境和时代,由于受到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审计理论结构可能会偏离某一状态而产生不稳定,但它应当具有抗干扰而恢复稳定的能力。

4. 审计理论结构的权变性

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动态而不断循环发展的特征。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昭示我们环境决定存在。审计理论结构不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它总是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审计理论结构在这种变换过程中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这就是审计理论结构的权变性,也即动态性和开放性。同时权变性也决定了学术界需要进行不懈的研究、思考来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理论结构

早期的审计理论研究已经涉及审计环境问题,如加拿大著名审计学家安德森教授在关于审计理论的论述中,虽然认为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但是也强调“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建立公认审计准则时职业界如何觉察出那些需要”(即审计环境)对审计目标的影响。

按照系统论观点,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科学发展、相关知识(会计、统计、数学、方法论等)的影响。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均受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目的的变化,体现和反映了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目标也是依据审计环境而制定的,作为审计活动前提的审计假设是在一定审计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审计环境的研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发展与完善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把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中去。但是,审计环境不是审计本身, 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并不能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三、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我国的蔡春教授在他所著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提出了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本质是要揭示审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什么是审计以及它的外延有多么大。审计本质具有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的一般特征,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只有弄清什么是审计,才能演绎推论出审计的目标,设立审计假设前提,确定审计应遵循的原则,并进而确定审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实务准则。因此,本文认为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的研究起点是比较恰当的。

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中采用历史的逻辑和归纳的方法,可以明确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在不同的时代,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不同,关于审计的本质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查账论、信息论、论、保险论等几种主要观点。以上观点都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如查账论是审计初期的观点,现在早已被人们所证实不是审计本质。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这个问题需要持续深入地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组成要素及相关性分析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不赞同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本文认同徐政旦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该框架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七个: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程序方法,审计报告。这七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前文已作分析,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1. 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实现审计目标,是从事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审计目标虽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 审计目标能起到引导审计系统运行的作用,并且制约着审计假设、审计准则等诸要素。但是,审计目标亦是被决定的,即决定于审计的本质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限制于审计本质,在结构中列为第二层次。

既然审计是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就成为审计的总目标。当然,在此总目标下还可根据不同的审计形式、不同的审计项目、不同的审计时期的要求,规定出不同的审计目标,形成多维审计目标体系。

2. 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假设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十分广泛,自然科学不先形成假设,就不能形成科学理论。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组成要素的审计假设是用来解释审计普遍规律性的假设前提,是联系审计目标和审计概念以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

汤云为教授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对审计假设的特点作了论述,他指出:假设是“不用解释就可以理解,不用证明就可以使用的命题”。会计假设已经由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了,但关于审计假设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审计假设可以支持和引导审计业务的发展,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亚人 宋英慧:信息认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论,审计研究,2003(1).27-31

[2]徐政旦:审计理论框架研究,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3-58

[3]阎金锷 林炳发:审计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审计理论结构探讨,审计研究.1996(3).18-22

审计体系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关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几点思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08年“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现代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财务论文,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这给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高校审计部门作为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重要职责。目前,各高校审计部门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大都是“事后审计”、“秋后算账”,没有体现出审计监督所应有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高校内审工作需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改变以往“要我审”的模式,将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性意见,为决策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财务论文,为学校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监督和服务。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内涵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注重预防”要求在审计工作的具体运用,是把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内涵,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从系统论角度丰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内涵。

一个系统是由各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集合形成的整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前瞻性的系统工程。其一、从系统所处的环境出发,一个动态的系统必定与它所处的系统环境有着结构性的联系。刘家义审计长2008年3月提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观点之后,全面审计系统积极响应,许多审计创新理念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种审计转型大趋势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践行审计“免疫系统”理念,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必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其二、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项目的各个侧面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进行系统化动态化研究分析财务论文,包括:审计的战略目标、影响审计项目的内外部关系、被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从控制论角度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监督。

控制论是信息交换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不断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控制,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导向器、检测器以及矫正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相当于导向器和检测器,侧重于事前、事中控制,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当控制主体(审计人员)将获取的控制信息(审计证据)传达给被控制对象(被审计项目或被审计部门)时,其实也就是起到了一个行为修正的作用,即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矫正器,同时也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三)从信息论角度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渠道。

为了全面清晰认识高校教育系统经济收支、专项资金管理、教育资产安全完整等情况,必须加大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改进审计手段和提升审计效能的基础上,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财务论文,充分运用0A审计办公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联动审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储存的动态高校内审路径。

二、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审计“关口前移”是审计方式创新的结果和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延伸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从工作实践上看,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会评价。但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明显增多,物资设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等等,现有的审计理念、审计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手段以及审计范围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高校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关口前移”的认识不足

高校内审人员树立“关口前移”审计意识淡薄,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办法财务论文,没有立足于促进机制建设,通过与其他部门协作共同管理学校。并且高校内审工作侧重于行政监督,“事后纠弊”或“事后问责”,没有真正担负起为高校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目前,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权力过分集中,客观上阻碍了高校内审工作“关口前移”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是:审计立项主观性较强,审计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不力,业务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各个环节规范的文本等等。

(二)内部审计范围比较狭窄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财务论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大都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效益审计基本上没有开展,影响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三)内部审计工作手段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活动记录已面向电子化、数字化和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会计技术为了跟随市场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然而,在会计电算化信息开发时代,我国的审计电算化却相对滞后,许多审计人员还停留在纸质账本审计阶段,对计算机审计技术掌握不够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尤为突出。

(四)内部审计人员质量不足

随着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快速建设和不断引进财务论文,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络一体化和,那么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进科学管理技术方法和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从传统的审计手段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知识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实现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监督到注重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在审计内容上,实现由单纯财务领域的差错防弊到注重改善经营管理的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单纯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由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到任前或任中审计的转变;在审计手段上,实现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审计、网络实时审计的转变。

(一)加快审计理念转变速度

在审计中,既注意对结果的审计,更注重对过程的审计财务论文,实现由注重治标向重在治本的转变、由查错纠弊向风险型审计转变;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为目标,重点关注内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审计和评价,查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拓宽内部审计覆盖领域

除了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财务收支和预决算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外,每年可以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效益审计。同时,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将高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特别要注意从未审计或长期未审计的单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实施审计方式创新工作

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重转变财务论文,建立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实现对审计项目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比如,基建(修缮)工程领域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工程项目全程审计与建设工程同步,对工程建设的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和监督;针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审计为主,兼顾离任审计”的审计模式,坚持有离必有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财务论文,把审计评价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加强审计手段创新能力

在审计手段上,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多形式、全方位地发挥监督和服务作用。第一,实现由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科学化的审计手段转变,构建起集联网审计、实时审计、在线审计为一体的现代化审计平台,实现对重点项目资金实时的、动态的监控,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探索建立“两书、两报告”制度(“两书”即《管理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两报告”即《审计专项调查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年度或半年度)》),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管理、服务领导决策方面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审计专项调查作用财务论文,针对热点、重点问题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如开展教育收费专项审计调查、“小金库”清理、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摸清家底,化解矛盾。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体系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8-0115-04 

一、引言 

行为审计论文是以行为作为主题的审计,其历史源远流长,古埃及的法老委任监督官负责对全国各机构和官员是否忠实地履行职责进行检查[1],西周时期的宰夫检查百官执掌的财政财务收支[2]。这里的履行职责、财政财务收支都属于行为,这些检查都属于行为审计。当代中国审计非常关注行为是否合规,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然而,行为审计的理论研究却非常缺乏,严重滞后于行为审计实践。 

目前,关于审计本质的观点很多,有些观点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有些观点是从特定的审计主体角度来概括审计本质,都未揭示行为审计本质。本文认为,认识论是以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论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对于审计本质的探究如果缺乏科学的方法论,可能无法得到科学的结论。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探究行为审计本质。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行为审计本质研究相关文献;其次,阐述认识审计本质的方法论;然后,分析审计一般的本质及其与行为审计本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行为审计本质;最后是结论和讨论。 

二、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包括两方面,一是审计一般的本质研究文献,二是行为审计本质研究文献。 

关于审计一般的本质有许多研究,主要观点有查账论、系统过程论、控制论、经济监督论和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查账论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是对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检查[3-5]。系统过程论认为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的认定证据,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利益关系人的系统过程[6]。控制论认为审计是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7]。经济监督论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8-9]。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由刘家义提出,它包括两方面的要义,首先审计是治理的组成部分,其次审计在治理构造中主要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10-13]。 

关于行为审计本质,相关的研究很少。国外的代表性人物是日本的鸟羽至英,他将审计主题区分为行为主题和信息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将审计区分为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认为行为审计研究要关注的一些特定问题包括:审计标准需要达成共识;审计人通常被授予较大权限;审计命题往往不清晰;审计意见主要是以有限保证方式提供;审计人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较大[14]。国内文献,谢少敏介绍了鸟羽至英教授的研究,尚未有文献专门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15]。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行为审计本质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但是,关于行为审计本质还缺乏直接研究。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探究行为审计本质。 

三、认识审计本质的方法论 

目前,对于审计本质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观点分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方法论。从哲学观点来看,方法论决定认识论,在不同的方法论指导下,得出的认识结论可能会有重大差异。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审计本质的认识过程大致如图1所示。 

首先,存在许多的审计现象是认识审计本质的前提,没有审计现象就没有审计本质。审计现象是审计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审计本质是审计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的、单纯的。审计现象是可以直接认知的,审计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审计现象是审计本质的现象,审计本质是审计现象的本质。审计本质只能通过审计现象表现出来,审计现象只能是审计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由于人们观察到的审计现象不同,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会出现差异,甚至将审计现象作为审计本质。 

其次,对审计本质的认识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辩证发展过程。感性认识反映的是审计的现象,对审计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是认识审计的初级阶段,形成了对审计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以审计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审计内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审计的高级阶段,形成审计的概念、判断、推理。由于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点,所以,很有可能将感性认识的结论当成理性认识的结论,从而出现将审计现象作为审计本质的问题。 

最后,虽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也可能形成一定的概念[16],但是,概念的形成主要是在理性认识阶段。审计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7],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如舞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会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行为审计、信息审计等一系列具体审计概念。但是,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混淆审计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区别,将审计具体概念作为审计抽象概念。 

就行为审计本质与现象关系来说,审计本质应该来源于行为审计现象,是行为审计现象的本质,而行为审计现象则是行为审计本质的显现。就行为审计本质形成阶段来说,应该是在感性认识阶段,形成对行为审计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在此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形成行为审计本质的概念。就行为审计概念来说,相对于审计一般,行为审计是具体概念,但是,行为审计本身还可以再细分,相对于细分的行为审计来说,行为审计本质是抽象概念。 

四、审计一般的本质及其与行为审计本质的关系

审计一般是各种审计现象的抽象,笔者认为,从审计一般出发,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18]。 

这一概念是高度概括的,核心内容是各种审计的共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析: 

1.审计的内容是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审计的内容只涉及经管责任(Accountability),非经管责任一般不作为审计的内容,没有委托关系,就没有经管责任,而审计只是针对经管责任,所以,没有委托关系,就没有审计;二是对于经管责任,审计也只关注其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问题源于人类的自利,次优问题源于人类的有限理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次优问题不同于西蒙意义上的次优选择,而是指未能在当前的条件下作出适宜的选择。 

2.审计目标是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说,审计主要是就经管责任中是否存在问题和次优问题形成结论,并将这个结论传达给利益相关者。 

3.审计主题包括行为和信息两个方面。审计主题就是审计人员所要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对象,审计过程就是围绕审计主题收集证据并发表审计意见的系统过程。一般来说,审计主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信息,通常所说的认定是其主要形态;二是行为,也就是审计客体的作为或过程。与上述两类主题相对应,审计也区分为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 

4.审计是有系统方法的制度安排。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包含审计自身的系统方法。 

5.审计具有独立性。经管责任涉及多方面,审计不参与其鉴证的经管责任之履行,与经管责任本身没有利益关联,具有独立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立性,审计才具有客观性。 

对于审计本质的上述界定,可能有些审计现象与它不符,但是,审计一般概括的是各类审计的共性,相当于各类审计的最大公约数,当然有些只属于某类审计个性的属性没有概括进来,审计一般所概括的属性,是各类审计都存在的,行为审计也不例外。 

显然,对于审计一般之本质的上述界定会影响对行为审计本质之界定。一方面,行为审计与审计一般之间具有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在上述属性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扩展,以体现行为审计的独特个性;其次,从概念层级来说,审计一般是抽象概念,而行为审计是具体概念,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具有更多的内涵,更少的外延。总体来说,认识行为审计,要以审计一般为基础,然后,扩展行为审计特有的属性和内涵。 

五、行为审计本质 

尽管审计历史很悠久,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发展起来的审计业务类型并不多,主要包括:舞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会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等,不同类型审计业务的审计主题归纳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各类行为审计现象的共性属性,并考虑审计一般之本质和行为审计之本质的关系,对于行为审计的本质,有如下认识:行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缺陷行为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对于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析: 

1.行为审计内容。就审计一般来说,其审计内容是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对于行为审计来说,其审计内容当然离不开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但是,其审计内容应该扩展行为审计特有的属性和内涵。根据这个原则,行为审计内容集聚在经管责任中的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违规行为是指明确违反了委托人意愿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而瑕疵行为是指由于有限理性和自利所导致的次优问题和问题,也就是没有采用最合宜方案的行为或不作为,不作为是指本来可以促进经管责任履行但是没有实施的行为。总体来说,缺陷行为是存在改进潜力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改善,经管责任的履行会更好。 

2.行为审计目标。就审计一般来说,审计目标是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行为审计当然也不例外,其审计目标离不开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但是,行为审计需要在审计目标方面扩展其特有的属性和内涵。一方面,将需要鉴证的问题和次优问题聚焦在由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组成的缺陷行为;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形下,除了鉴证是否存在缺陷行为外,还需要对缺陷行为进行处理处罚,从而出现审计处理处罚;同时,对于发现的缺陷行为,还需要提出审计建议,并推动这些审计建议得到实施,从而出现审计整改。所谓的“坚持批判性,立足建设性”就是对行为审计上述目标扩展的恰当描述。 

3.行为审计主题。就审计一般来说,审计主题包括行为和信息两个方面,行为审计当然属于行为主题。但是,行为审计需要在审计主题方面扩展其特有的属性和内涵。就行为主题来说,又分为具体行为和约束具体行为的制度,显然行为审计注意的只是具体行为,约束具体行为的制度是制度审计的主题。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就是从众多的具体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 

4.行为审计方法。就审计一般来说,审计是有系统方法的制度安排。行为审计当然也有系统方法,但是行为审计的系统方法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审计标准需要达成共识。当判断行为是否合规时,需要就适用的法律法规达成共识;当判断行为是否合理时,需要就合理行为的标准达成共识。在许多情形下,合理行为的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相关各方要就判断标准达成共识,可能较为困难。第二,行为审计取证具有更多的职业判断,由于大多数的行为并不存在系统的支撑载体,所以审计取证主要适用事实发现型,一般只能就已经发现的事实发表意见。第三,行为审计一般还需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对缺陷行为要提出审计意见,所以行为审计需要有审计处理处罚和审计整改,信息审计并不一定需要这些审计环节。 

5.行为审计独立性。就审计一般来说,要求具有独立性。行为审计当然不会例外。一般认为,独立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在实质上包含了正直性、专业水准和客观性[19]。由于行为审计具有更多的职业判断,审计人的主观因素在行为审计过程上更为重要,审计人的伦理道德对正直性、客观性会产生更多的影响,所以行为审计更需要强调审计独立性,从而也需要采取更多的预防性和惩罚性措施来保障独立性。

六、结论和讨论 

行为审计是以行为作为主题的审计,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探究行为审计本质。审计一般之本质的界定会影响对行为审计本质之界定。一方面,行为审计与审计一般之间具有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在上述属性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扩展,以体现行为审计的独特个性;另一方面,从概念层级来说,审计一般是抽象概念,而行为审计是具体概念,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具有更多的内涵,更少的外延。总体来说,认识行为审计,要以审计一般为基础,然后,扩展行为审计特有的属性和内涵。 

根据各类行为审计现象的共性属性,并考虑审计一般之本质和行为审计之本质的关系,对于行为审计的本质,有如下认识:行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缺陷行为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中国当代审计业务是以行为作为主题的审计主题,对于行为审计本质之认识会影响行为审计制度之构建,如果不能认清行为审计与制度审计、信息审计之区别,而是将各类审计混为一谈,则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之构建就缺乏适宜的审计理论。目前,需要以当代中国的行为审计实践为基础,并考虑其他国家的行为审计实践,对这些审计实践进行理论概括,形成系统的行为审计理论,唯有如此,才能为行为审计准则之构成奠定理论基础,行为审计才有可能成为系统化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 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2] 吴泽湘.宰夫详考——论中国审计史研究的一个误区[J].审计研究,2002(2):35-39. 

[3] MAUTZ R K,SHARAF H A.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M].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61:15. 

[4] 番场嘉一郎.会计学大辞典[M].司徒淳,译.湖北省会计学会,1981. 

[5] 郭振乾.郭振乾审计长关于研究审计定义的一封信[J].审计研究,1995(1):24. 

[6] AAA(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A].1972. 

[7]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7-63. 

[8] 杨纪琬.关于审计理论的若干问题[J].审计通讯,1983(12):17-23. 

[9] 阎金锷.审计定义探讨——兼论审计的性质、职能、对象、任务和作用[J].审计研究,1989(2):7-14. 

[10]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11] 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职能[J].求是,2009(10):28-30. 

[12] 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13]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14] 鸟羽至英.行为审计理论序说[J].会计,1995,148(6):77-80. 

[15] 谢少敏.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6] 傅小平.论概念的两重面貌和三个发展阶段[J].现代哲学,1992(2):13-16. 

[17] 李建华.论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的区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1-5. 

审计体系论文篇(6)

一、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内涵

环境不确定性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的现实基础,柔性理论则是理论基础,基于此的社会审计系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特征,这成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的必要性(见图1)。下面,将具体分析社会统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柔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会审计系统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社会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在审计行为活动过程中对各因素及结果的不可准确预知性。 (1)社会审计主体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审计主体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社会审计主体自身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审计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及其效率的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审计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信息的变化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以及审计组织文化的变化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等。(2)社会审计客体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审计客体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包括审计客体组织结构、经营战略、财务状况变化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审计客体文化的变化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等。(3)社会审计共享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审计共享环境的不确定性指审计共享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瞬息万变,这些都是导致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二)基于不确定性的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构建必要性 由于社会审计共享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社会审计系统也应基于此而不断调整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审计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观念也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审计环境不断变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审计系统提高审计效率的柔性化选择。(1)不确定的普遍性要求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化。社会审计系统不确定性的产生是内外因结合的产物。首先,社会审计系统本身的系统构架是导致其不确定性的内因。社会审计活动包括审计业务的达成、审计计划、风险评估和应对等具体审计活动以及出具审计报告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是上下游工作环节,通过对这些审计活动合理安排构建为社会审计体系。而社会审计体系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社会审计体系本身也具有动态性,这一动态性是导致不确定性的内因。其次,社会审计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当社会审计系统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发生变化时,社会审计系统也必然会受其影响。因此,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导致社会审计系统不确定性的外部因素。(2)“不确定性”必然性要求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化。社会审计系统面临着内在和外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是必然存在的。首先,社会审计系统内在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审计师的执业经验和职业判断、审计主体的行业特殊性等因素,这些因素会使社会审计系统的审计风险,使社会审计系统面临内在的不确定性。其次,社会审计系统外在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社会审计系统所处的环境,外在环境的变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会增强社会审计系统的不确定性。(3)管理的柔性化要求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化。随着管理思想的变革,管理越来越强调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组织文化的构建,柔性管理因其灵活性、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互动性也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和采纳。在刚性管理思路下,社会审计活动缺乏对审计环境的关注,难以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效率也难以达到要求。而在柔性管理思路下,管理者注重对社会审计系统的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构建,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组织文化对于社会审计系统的积极作用。这样的管理思路使社会审计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审计环境的动态变化,应对系统内在和外在的不确定性。

二、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构建路径

构建柔性化的社会审计系统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基础系统的基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内的柔性化整合,通过对社会审计系统的整合,将其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整合一体化,逐步实现社会审计系统的现实柔性化这一目标。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构建应当在下面几个方面加大关注力度。

(一)有效整合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的理论和实务 社会审计系统是社会审计理论系统与社会审计实务系统的有机整体。社会审计理论系统阐述了审计本质等问题,对审计环境、审计假设等进行了定义,社会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务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社会审计实务系统包括审计业务的承接、审计师的执业能力、审计信息、组织结构与审计文化等要素,社会审计实务系统是在社会审计理论系统的指导下运作的实践操作系统,社会审计实务系统领域的改革创新为其柔性化之路提供了实践推力。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基础系统的构建既包括原有的社会审计理论系统的创新,也包括社会审计实务系统的实践探索。社会审计理论系统为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社会审计实务系统中,社会审计主体的组织结构对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也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的组织支撑;社会审计系统的审计资源、审计师的执业能力、审计信息等因素直接决定了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的前景与发展程度,也是社会审计系统的“内力”所在。建立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基础系统的基点需要在社会审计理论的指导下,科学整合审计资源、审计能力、审计信息等社会审计实务系统的要素,通过对其总量和结构的优化形成社会审计系统柔化的基点。

(二)重视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化存在一定的潜在性,然而,只有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具备现实性和有效性,社会审计系统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才能得到提高。一般而言,社会审计系统潜在的柔性化水平需要通过对审计系统的组织结构、审计资源、审计能力、审计信息和审计文化等因素来界定,如果一个社会审计系统拥有的审计资源和审计信息总量越大,审计能力越高,审计系统的组织结构越合理、审计文化越适应审计系统,其潜在的柔性化水平越高,其可能转化成的现实柔性水平和质量也越高。为了尽可能将社会审计系统潜在的柔性水平转化为具有现实性的柔性水平,应寻求合理路径提高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化转化的桥梁,提高社会审计系统的有效性。

(三)集中力量构建社会审计系统的核心能力模块 本文认为,社会审计系统的能力模块由基础系统模块、柔性生成模块和核心能力模块三个方面构成。社会审计系统的柔性构建的基点是构建社会审计系统基础系统,通过对系统内资源的整合和组织结构再造,形成社会审计核心能力;柔性生成模块是指将柔性由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过程,在这一阶段,社会审计系统的管理模式由刚性转化为柔性,系统的柔性开始被关注和发掘;随着柔性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审计系统逐步形成持续有效的系统柔性,即核心能力模块,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作用的最好状态。

(四)实现社会审计系统的阶段性发展 社会审计系统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即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阶段、现实柔性阶段、有效柔性阶段和核心能力形成阶段。从社会审计系统的有效性来看,潜在柔性阶段是指社会审计系统具备应对内部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潜能,但其具备的审计资源、审计信息和审计能力的总量水平和组织结构仍然不足以充分有效地应对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这一阶段是社会审计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系统的柔性需要被优秀的管理者识别和培育。当审计主体决定运用社会审计系统的资源、信息和能力以应对来自系统内外部的风险时,社会审计系统的潜在柔性才能转化为现实柔性,进入了社会审计的现实柔性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审计主体通过对审计系统所拥有的审计资源、审计信息和审计能力的总量水平的提高和对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提高了社会审计系统应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能力,社会审计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以及系统自身的创新能力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当社会审计系统自身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后,审计主体就面临着如何有效提高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问题。社会审计系统的有效柔性是指最适于系统发展的柔性,是在科学分析社会审计系统可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后做出的积极应对,这一阶段,社会审计系统追求柔性效用最大、成本最低的目标。社会审计系统核心能力的形成阶段是指系统具有动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有效柔性,此时,社会审计系统达到了最佳状态,这也是社会审计系统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审计体系论文篇(7)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研究;统计分析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产生,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而确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1986年9月,为适应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经济责任审计从此在全国各地开展,并逐步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1997年9月同志对经济责任做出重要批示。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使经济责任审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容的、专门的审计门类。2001年,五部委联合发文,在明确要求全面开展县以下当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提出自当年起逐步开展县以上各级当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央纪委全会多次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作出明确部署。近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审计署在广泛征求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要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十二五期间审计将全面覆盖政府一把手。所有这些,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之对应,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出了不少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回顾并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发挥研究成果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有利于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系统总结了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第二,汇总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热点问题,并分析其由于情境变化而展现出的未来趋势,为理论研究、制度修订和实际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文献研究

(一)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数量及比例的统计分析

2000年以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活跃,年均仅约27篇。2000年以后到2010年(包括2000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相当活跃,共计3552篇。各年度经济责任论文数量及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从2000年到2010年的11年间,大多数年度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数量大致持平,只是在2001、2002和2003年三个年度的论文数量有明显偏多,年均在452篇。这是五部委提出自当年起逐步开展县以上各级当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二)期刊类别及其刊登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

笔者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检索项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中进行检索,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核心期刊一栏,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篇名”的检索项,以“核心期刊”作为检索范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进行查询。权威期刊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来源期刊目录(以下简称CSSCI)下经济和管理类期刊中选取的与审计最为密切的期刊,包括《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

结合表1的统计结果表2显示,非核心期刊发表经济审计论文数量明显高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668篇,而非核心期刊3552篇。11年间在权威期刊发表的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合计69篇,其中在2005年较上年有明显增加。这是与2005年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审计报社联合举办了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有奖征文活动有关。

(三)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内容的分类统计

经济责任审计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其分类如下:

1.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和理论基础、概念和内容、作用和意义等基本理论以及完善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和建议方面的论文。

2.审计技术:主要涉及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论文。

3.审计风险防范:主要涉及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特征、类型及防范。

4.实践与应用:主要是对国内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实践进行研究的论文。

5.文献及会议综述:主要是指国内举行的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的综述论文及学者课文献综述。

6.其他:主要包括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别审计的比较、利用等以及从法律角度展开研究的论文。

笔者对权威期刊上的69篇论文进行精读后,按照主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下文将分专题对主要研究主题的进展加以回顾和评述。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

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论文在69篇论文中所占比重约45%,主要原因是这一项涵盖的研究内容比较多。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理论基础

李季秀(2001)认为,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关系的产生则是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经济责任审计是基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监督经营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靳建堂(2006)对集团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在集团企业总部作为战略规划中心时,其子公司则成为收入中心、成本中心或者费用中心,经济责任审计表现为预算监督型;在总部职能定位于战略投资中心时,其子公司则承担投资中心的责任,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投资回报评价型;在总部作为战略控制中心时,其子公司则承担利润中心的职责,经济责任审计是利润实现评价型。崔孟修(2007)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家审计理论、国家审计体制、国家审计职能作用、国家审计类型的丰富和发展。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应该讲环境保护责任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范围,分别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方面,分析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和内容、作用和意义等

卢相君(2001)认为,当企业一个神形具备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之时,也就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淡化之日,届时,审计风险、审计成本都将大大降低。彭振威(2005)认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是在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把审计结果人格化,将审计结果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宋文阁(2007)将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定义为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直接安排或委托专门机构(或组织)和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标准和依据、遵循既定的程序对负有出资人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分析、评价、鉴证工作。刘颖斐、余玉苗(2007)认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机关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就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经济活动所应负的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

(三)完善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和建议

彭振威(2005)研究认为,加强和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是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审计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审计效率、正确界定企业经济责任、建立和完善审计评价体系、做好审计结果运用等。陈波(2005)认为,应为经济责任审计创造一个更好的制度环境,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依法行政、健全政府经济决策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政府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审计模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技术

(一)评价内容

洪承旭,阎建军(2002)认为,商业银行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发展能力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指标和财务效益指标四个方面予以确定。简燕玲、辛旭(2006)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干部所在地区综合经济指标的完整性、重大经济决策和重大经济项目的效益性进行审计,以全面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研究认为,绿色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上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的有机结合,加强经济指标真实性审计。

(二)评价方法

贾震,王新华(2001)运用多元判别分析的方法研究构建了标准化的贝叶斯判别模型、未标准化的贝叶斯判别模型、费歇判别分析模型和Logistic判别分析模型等四个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监控模型。刘正午(2003)构建了复合审计评价系数与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期经济责任。宋晴蔚(2004)认为,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应是期内全面审计与期外适当延伸审计相结合、账据数表的全面审计与必要的社会调查相结合、受托审计内容的全面审计与典型事项的重点解剖相结合、将被审对象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王晓慧(2006)研究认为,为了克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局限性,提出建立信用约束、审计约束、法制约束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模式审计机制。简燕玲、辛旭(2006)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包括,检查书面文件、分析、实物审计和调查的方法。

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认为,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中尤其关注定量分析方法的选用,包括费用――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

(三)评价目标

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研究认为,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中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责任的履行,具体表现为补偿和纠正经济活动中负外部性,提高利用环境资源的效率和效益。

四、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防范

秦小丽,常丽娟(2005)认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立足五点,包括着眼规定点、找准结合点、紧抓切入点、突出关键点、强化根本点。朱书依(2000)研究认为应重视和加强审前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审计、将单位年度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同级审计”与“上审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应有的附加程序、防范审计风险四方面来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五、结论与展望

如前所述,2000年以来理论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成果丰富,实践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缺乏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因此关于未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方向至少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真正贯彻“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理解、认识和深入研究,任重道远。比如,按照审计受托责任关系理论,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关系如何认识;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分(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如何操作和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的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的实施等如何落到实处,等等。只有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深入研究,才能将《“十二五”规化”》落到实处。

(二)细化规范审计内容和评价标准的研究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类型繁多,既涉及到地方党委和政府,又涉及到党政不同工作部门,还涉及到审判和检查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既涉及到执行层,又涉及到管理层决策层等。由于这些不同的审计对象及其领导人员所任职务和履行的职责、义务不同,因而对他们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关注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指标肯定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单位的义务和履职特点,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单位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用于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三)明确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责任的研究

在审计实践中,领导干部对责任界定十分重视。但是,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的问题后,如何界定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非常困难。因此,需要明确经济责任的归属、经济责任产生的因素以及经济责任的性质等;在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还要考虑其的权力。权力与责任对应,与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相关的经济责任才纳入评价范围。这时,需要划清前任与后人的责任,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等。只有把责任落实了,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绿色经济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

[2]崔孟修.2007.经济责任审计对国家审计的丰富和发展[J].审计研究.

[3]宋文阁.2007.关于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4]刘颖斐,余玉苗.2007.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

[5]王晓慧.2006.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模式机制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

[6]简燕玲,辛旭.2006.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审计研究.

[7]靳建堂.2006.集团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讨[J].审计研究.

[8]陈波.2005.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

[9]彭振威.2005.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析[J].审计研究.

[10]秦小丽,常丽娟.2005.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刍论[J].审计研究.

[11]宋晴蔚.2004.论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方法[J].审计与经济研究.

[12]刘正午.2003.复合审计评价体系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应用[J].审计研究.

[13]洪承旭,阎建军.2002.商业银行领导经济责任森及评价指标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

[14]卢相君.2001.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

[15]李季秀.2001.略论委托与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