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技术人才的培养

技术人才的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5 16:12:08

技术人才的培养

技术人才的培养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做法

2.1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2.3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2)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卓越计划”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于讲究学科自身结构,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将各种课程“大拼盘”,课程之间联系较少,很少有融合的态势,从而使课程体系失去整体功用、价值和特色,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很难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按照“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够强、突出实践”的指导思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将相关课程有机融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避免出现“拼盘式”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孤岛效应”;尽量减少课程的门数,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组,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如在原有的培养计划中,对摄影技术与艺术、图像艺术设计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在这一次的培养方案中将其合并为数字摄影与艺术设计课程;将原有的摄录像技术、影视编导与制作两门课程合并为数字摄像与后期合成课程;将原有的艺术性专业比较强的课程进行删减、整合,将素描、构成、色彩整合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等。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进行差异化培养。以往的课程体系,讲究大而全,采用泛泛的整体施教模式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我们在培养方案调整的过程中,立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按照“按需设计、夯实平台、差异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一个“厚基础、宽方向、重实践、强个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该课程体系,采用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此提高整个专业的培养水平。所谓模块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3],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模块课程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按照课程与职业领域对应关系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师资条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将后续的课程体系分为影视制作与特效、游戏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4个不同模块,不同模块执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方式,4)以能力为导向,构建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如不重视实践教学,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我们注重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用结合”为指导思想,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从基础实验、综合实践到科研创新的3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为第一层次,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理论学时数和实验学时数基本相同,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程设计、综合性项目开发以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这一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字产品设计、制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或制作、撰写设计报告等全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数字产品开发过程。此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就是倡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供学生实习和实训,我校实习、实训等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东软集团、青岛软件园、青岛动漫产业园等企业合作。我校实行的短学期制(设专门的夏季小学期),为综合实践教学以及安排到企业去实习提供便利,学生可相对集中地开展项目和课题。第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各种类型的专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自己组建团队、设计课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探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努力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体现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2.4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满足教学需求,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工作室及实训等。对于基础知识和入门内容,采取班级授课的传统形式,在面向班级进行集体教学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将典型的小项目在课程中贯穿讲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形式来进行。成立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组教学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组成不同的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室中,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中,以达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实训则借鉴其他高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既可以在小学期期间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在校内实习基地中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也可以在大四学年把部分学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跟进具体的企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们也设置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参与部级、省级等各类权威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的实习、实训进行认定,允许学生进行学分互换。

3结语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体现了“一个突出、两个结合、三个强化”的指导思想,即突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学校和企业的密切结合,强化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考核方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改革,今后还需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修订,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桂霞,张一非.从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方案转变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7):18-20.

[2]刘元义.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规律的思考[EB/OL].[2017-01-09]./ReadNews.asp?NewsID=1874.

技术人才的培养篇(2)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转型;人才培养

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前研究的成果比较多,大多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定义、应用技术型人才在人才体系中的位置、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是谁培养上存在争论,如何培养应用技g型人才实证研究却很少。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就像力学中漩涡问题一样,什么叫漩涡,目前还难定义,只有对其描述,但是没有定义的漩涡并没有影响实践探索,没有定义的漩涡也没有影响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该是在实践中丰富,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和归纳,通过不断实践把模糊的认识,不断深化、完善和提炼。

应用技术型人才分类可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也有学者根据层次划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关键要看培养什么人?落脚点是培养工程技术、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可以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和现实(横向)的角度,也可以从产业分类的角度去研究实践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

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从实践来看,可以从三个角度、六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上下看。向上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等都在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培养的是顶端、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高端、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向下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地方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培养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主要培养一线应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二是前后看。向前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预测未来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应用型高校真正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的方向。例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1995年,通过对技术前沿和产业发展的研究,准确预测到21世纪初开始,汽车将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后市场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现代加工技术将替代传统加工技术,率先在本科院校开设汽车检测和维修、数控技术专业,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正是这些专业就业最好的时候,得到市场的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只有努力把握下一代的主流技术,用下一代的主流技术来培养今天的人才,应用技术型学校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和立于领跑之地。向后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追溯高等教育纵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的院系调整,北京最为明显,新组建的学校基本都是应用型,但它是国家层面的应用型,不是地方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不是顶尖的。三是内外看。向内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就是看学校有没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软硬件条件,如设施设备、教师队伍等。向外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就是看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新的、多样化、复合型需求,看国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案例。

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近几年持续被刷新,2016年达到765万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以精英人才培养为办学目标,同质化严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与未来经济社会结构需求相适应,需要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全国有1,219所普通高校,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103所,包括公立的713所,民办390所。究竟哪所是需要转型的高校呢?按照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转型学校的主体应该是1998年之后,以师专、教育学院、农专为主升格而来的600多所院校。这些学校人才培养条件不充分,却承担起了大众化扩招任务的绝大多数,是高等教育扩招学生培养的主力军。同时,这些学校升格以后,国家、政府并没有给这些扩张条件不充分、设置不具备的学校更多的支持,而这些学校是根据现有的教师、已有的专业培养人才,并没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区域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办学。如今,这种现象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要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对接,人才需求对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力不断强大,国家看到这一点以后,正从外部、内部给这些学校支持和推动,给“加草加料”,要让他们真正能够转型,建设成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广义的人才培养内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层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培养方式、质量保障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既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性,同时也具有不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需要普通高校在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时,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技能进步、区域产业升级转型、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人才成长规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抓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

1.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个体系建设,与传统的专科技术技能人才和本科层次学术型人才比较,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行业企业。在层次上,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应该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辅。在通道上,外部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相互沟通,与职业资格对接;内部与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相互衔接,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既有充足的生源,也要有能升学的通道,让接受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学生没有“天花板”。在属性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黄淮学院等一批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在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觉得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高校,是进入了低层次的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第一所职业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第一任教师都是留美旅欧的洋博士、洋教师,就是基于发展实业、振兴工业建立起来的,是教育体系的一个新类型,而不是一个较低的教育层次。这点在我国国民的认识中比较欠缺。正确认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就要放弃认为职业教育是落后的、封建的教育等农业社会的思维,重新认识职业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应用技术型人才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类新的人才类型。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往往是口号多、协议多,落实的少。根本问题是缺少可执行的校企合作政策,没有校企合作的双赢利益基础。在我国经济从中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调速换挡时期,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在转型升级,当前遇到经济危机,自身发展都处于困难时期,让一个企业做纯粹的慈善家帮助教育这不现实。而教育系统总希望企业支持教育这句话变成现实。企业由于自身难保,很难把最好的技术送到W校;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怎么办?

路径上需要深度产教融合。通过产学研合作,应用技术型大学要发挥大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优势,把企业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建设到学校,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从而实现其换取企业更多的岗位实践机会。通过校企互聘工程师、技术员或教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企业产品研发水平。工程师、技术员、教师通过服务学校和企业,通过取长补短,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模式上是购买企业服务。购买服务,也需要达成学校和企业共赢。只有共赢才是校企长期合作的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共赢,校企合作不可能长期持续。这就需要学校找合作企业时要找一个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企业,购买企业的技术、师资、装备。匹配就是一个平衡条件,这种平衡状态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是长期合作的。如果只考虑短期的平衡,就很难和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得到企业持续不断的支持。如果校企双方只是短期的合作,学校的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师资队伍中一时性的“双师”,一个“双师”教师进到你这个学校,如果没有持续的校企合作培养,不再了解企业生产和市场情况,十年以后就不是了。

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与中讯公司(ICT)进行合作,遴选应用技术型大学,通过赠送500万装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要配套拿出700万甚至更多加强软件建设,进行消化、吸收、开发课程、组建专家队伍。中讯公司的标准进入人才培养环节,高校为中讯公司培养人才,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赢,让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3.招生制度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培养存在不同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接受过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教师们,都希望招收学生的分越高越好。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一个人才类型,在培养的过程中,是不是招收考生的分数越高越好呢?经验表明: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规律,如果把适合精英人才培养的考生招收来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来培养,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通过分类和多样化选拨,招收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高中生源,招收具有应用技术心智的职校生源、社会生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生源的预期工作岗位能与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目标对接,毕业后能专心在应用技术岗位上工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从1983年就开始招收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实行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录取招收学生,不仅进行专业知识考试,而且还要进行技能测试,学生通过4年~5年的学习,达到应用技术人才的标准。这样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成了“香饽饽”。

当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大多数来自精英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其中有些人总是用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来进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用自己擅长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总是认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行。世界质量管理大师克劳斯比对质量的定义是:质量,即满足需要。能满足需要就是好质量。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需要头脑,还要有“肌肉”和“四肢”,培养甘心充分利用“肌肉”,使用“四肢”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应是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各类型大学教育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类型之分。

4.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需要应用型大学学习借鉴。随着工业革命和金融业的发展,国外在二次产业技术技能和三次产业商贸金融方面积累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经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是可学习、借鉴的成功范例。以荷兰郁金香产业发展为例,一个花卉种植场有6个~8个足球场大,属于室内无人种植场,所以灯光、水、肥料、温度、生长的把控,都是依靠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进行种植和浇灌,这些我们现在基本也能实现。关键是他们把后期的花卉观光、花卉营销、运输物流等综合来考虑,形成了花卉种植、观光、营销、物流、配送等产业链,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职业岗位,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成功的范例在国内也有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人文社科领域,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建设的党校、军校、干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党校走出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的各层次执政人员,不讲求所谓的学历获得,但求能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军队培养军事人才的抗日军政大学,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学院组成了国家世界水平的、顶尖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了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把这些办学的成功经验提炼出来、挖掘出来,这将是新兴应用型高校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要把它推广、复制。

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本科生通过五年培养毕业后,要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通过三年的临床学习,在获得硕士学位的同时,考取临床医师资格证书,就具备进行临床医生的资格,这就是成功的培养。

在办学上,国家也有一些学校探索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路子。许昌学院坐落的城市许昌,假发销售占到中国出口的一半,年销售额几十个亿,占到许昌市产值的80%以上,拉动全市20多万人就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许昌学院根据地区产业结构现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学校成立了一个跨专业的发髻学院,在研究头发、制作假发、假发营销等方面大做文章,探索出一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5.培养方案。地方高校在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培养方案一般会根据教育部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意见,以学制四年为标准,2,400学时左右。然而,精英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生源是有区别的,不能一刀切。地方高校应根据生源特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是要符合教育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实现全过程育人。二是在总学时上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应为达成培养目标服务。在理论上管用够用,课程上要去枝强干,要创新控制总学时的方法,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总学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根据课程体系,结合工作和岗位需要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

6.标准与评价。鉴于应用技术型人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标准就应该具有地方特色。例如:种植专业,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东中西部地理环境变化大,内蒙和海南的评价标准就不能一样,如果按照一个标准去评价,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和规律。在评价人才质量的时候,就要实行多样化的标准,不同的专业根据区域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不同设置,应该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校本的评价标准。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专业建设要和职业标准对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能不能与职业标准对接,这是评价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目前,教育部也正组织进行专业认证,如《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作为一个第三方国际组织的评价标准,能有效帮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国际化,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值得学习借鉴推广。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根本是就业和用户,应由社会和市场来评价,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初心,也是人民群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根本利益。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还要有教育体系内的毕业生的评价,评价是否达到预定的培养标准和目标,是育人和用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最终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技术人才的培养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五业贯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方案的思路是: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靠信息技术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利用常州大学城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和常州科教城的资源优势,以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和创业为主线,以理论、实训、实践、实施、实效五个环节融合贯通实施“五业贯通”。如表1所示。

学业: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应知的社会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在学校开展实训课程、项目课程,完成应会课程的学习,获得毕业证书。

职业:通过职业理论素养的学习,在实训场所开展职业训练培养实训、职业技能培养实践、工学交融的培养学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产业:通过开展产学结合课程的学习,在产业基地开展产业训练培养、产业体验、顶岗锻炼,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就业: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了解就业政策,熟悉就业应聘技巧,选择适合自己的预就业岗位,开始预就业实践,争取签订就业协议。

创业: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了解创业政策,熟悉创业的相应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案,开始创业,通过合法经营,为个人、家庭、社会创造财富,最终立业。

2贯彻“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1) 融会贯通,全面推广。“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如何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将这种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各种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等活动使教职员工统一认识,并且将这种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力争使我们的教改活动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参与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完善中。

(2) 设计全新的教学体系和实现方案。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和核心技能,制订职业技能(主要是核心技能)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技能培养教学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技能考核标准(试题库),组织技能考核作为评定学生技能成绩和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双证制、多证制)的依据。

(3)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学业中以必需和够用为前提,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倡导“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推行“集体”研讨备课制,应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 走产学研创相结合的道路,把职业技能培养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实际的产业环境,努力缩短学生学习内容与日后工作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通过创新开发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5)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就业指导计划,建立完善就业网络和“爱聘才会赢”就业创业网站,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按照学生的实际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6) 建立创业孵化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创意能力,以创业来推动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3“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生命周期

在确定了“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后,我们根据该方案实施了具有正激励效应的“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我们通过走访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和能力要求,从而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岗位技能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前提,进行实用性知识的传授,以便学生掌握完成学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针对岗位资格要求,我们设置了重点能力课程,并通过实训教学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实践教学获取技能等级证书,从而达到培养实际技能的目的。在就业方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并针对个别企业的岗位需求,采取定单式培养或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使学生获取更广泛的就业能力,努力做到在学业中渗透就业思想和实际应用技能,在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创业尝试和创新性研究。在实践性环节中,发挥学生技能好、敢想敢干的特点,提供“创业孵化”,建设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通过创业孵化实现成功创业。经过几年的摸索发展,“五业贯通”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赢得了美誉,提升了学院形象,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学习,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由于运用了“五业贯通”的培养模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具有了产业意识,在课程的学习中自始至终围绕着应用和实用这个特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产业实体的形成,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目前,由于“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自然规律,也遵循了客观事实,通过人才培养生命周期的实践,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出上手快、动手行、能力强、素质高、能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

4“五业贯通”人才培养的实施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实施过程坚持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几年来,按照最初的改革方案和要求,逐步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

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以“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职业、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在学业环节上,我们突出端正学习态度,注重树立专业学习信心。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组织专业教师详细介绍专业特点、发展方向、未来远景等,使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现状和发展,同时配备指导老师,明确个人学习目标,督促每一个学生都能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从而推动学生学好、学精、学细。

在产业环节上,我们突出产学结合,注重实用性。我们针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汇总分析,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教材更新等,力求学生所学始终与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我们以常州大学城研发培训中心为依托,主动联合长三角周边地区行业,通过项目案例实践教学,共同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参与研发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全真实践体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职业环节上,我们通过与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联办,突出专业课程与认证证书紧密结合,注重技能多项性。引入专业证书制度,将职业证书、社会认证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完相关课程后,经过认证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从而为就业提供了行业保障和社会保障。

在就业环节上,我们突出专业知识的动手实践操作,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经过专业课程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践、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经验,在进入相应岗位后就能直接上手操作,从而增加就业机率。

在创业环节上,我们突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学生潜意识的开发。我们一改过去“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引进“授之以渔”的教学新理念,通过自主研发的教学实验系统帮助学生稳固基础知识,增长学生的实干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毕业时创新地开展“授之以渔叉”,使学生能将自行研发的信息化子系统服务企业,这样就能使学生渔叉在手,渔技在身,立业终生。

5结束语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的各专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产学研创相结合的“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成熟,已探索出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对国内外IT企业和同类专业的调研范围有限,对该专业改革的研究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使信息技术专业能既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凯等.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探讨[J]. 科技与产业,2007,(12).

[2] 肖海慧.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7,(12).

[3] 李建求. 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

[4] 杨文安. 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

技术人才的培养篇(4)

关键词:林学专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转变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靠人、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必需依靠大量林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中国

信息社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差,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方面人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林学专业学生难以就业。林学专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也是摆在高等林业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信息技术在农林业中的推广应用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林业信息化建设人员信息化素质偏低,有些单位也试图依靠引进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承担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事实表明,这些毕业生在进入林业行业后由于缺乏林业知识背景,很难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培养一大批既熟悉林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有些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对林学没有要求或要求较低的岗位可以通过引进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来担任,但大多数岗位还需要林学专业的人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四年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和水平?笔者的设想是,要求林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常用的软件工具和基本网络技术,而且还能熟悉使用一种林业应用信息系统;另外还应掌握处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简单的维修技术,部分学生熟悉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一种遥感软件。对于少数学生还应多了解一些软件开发的知识,了解软件开发人员的思路和需求,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门数据库技术,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或者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林业行业的主要任务很多,决定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较多。林学专业学生不可能都朝着林业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在培养计划中也不可能设置很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这就要求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出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实现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确保林业各种特色人才的培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平台,第二平台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前两年以素质培养为主,宽口径、厚基础;第三年为专业平台,完成专业模块课和专业选修课,实现特色+技能培养;第四年为个性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进行毕业设计。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成长的养料,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对林学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主要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同时创造性地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安排信息技术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并对少数对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进行重点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在公共基础平台中,林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两个阶段两门课程组成,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和“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二者是递进关系。专业平台中设置了“遥感导论”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七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供学生选修。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office、常用软件工具、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工作所必备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信息意识”。

学生学完课程之后,有的看不懂帮助,不会安装操作系统,甚至连简单的软件都不会安装,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维护也要请人指导帮助,这些现象都应当避免。这门课程应以注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主,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常用软件都一一讲到,学生也不能等老师讲了之后才能使用。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林学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用之编写程序的基础上,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使用,具有程序调试和出错处理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开发windows环境下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得学生初步掌握一门高级语言。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该课程的语句结构还能掌握,但一碰到自己动手编程的设计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和编程的思维导向,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能力,并对编程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及早发现,进行重点培养,为培养较高层次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转贴于中国

3 “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学专业的两门专业选修课,也是信息技术培养最为重要的两门课程。“遥感导论”课程注重反映遥感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结合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应用,以“林”为特色,详细讲解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的提取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操作,为森林资源调查打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的方法、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中国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是进行林学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校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特色课,是将前面3年所学信息技术总结集成提高的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大学4年最后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和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有正确使用、管理和组织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将管理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能力,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在林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使之成为信息社会的中高层管理者。

5 其他信息技术课程。除了上述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公选课程中还设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其他语言)、“动漫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供林学学生进行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质。

(二)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目前的培养计划中,由于课时限制的原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必修课程中没有(也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部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在教学管理上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信息技术能在林业中干什么,有什么用。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林业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不能将其与林业进行充分的结合,学生会感到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得不到应用,同时林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

因此,值得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学期开设)、“测树学”(第五学期开设)、“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等,探讨如何结合专业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1 microsoft office的深入学习。在大一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对word的文字处理基本操作、excel的制表、绘图和计算等基本功能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已有了基础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多的菜单和功能不清楚,认识还很粗浅,离社会实践要求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继续加强使用和体会,以掌握更多的技巧。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文档格式在计算机上写出实验报告和作业;安排学生上讲台做读书报告等,使他们进一步熟悉word和pow—erpoint的菜单和功能,按照预定目标编排出图文并茂的文档,提高学生的排版能力和演示文稿的水平。

为了深入学习excel,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将excel功能很强的函数、图表、统计与工程分析功能逐一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等内容;“测树学”中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树高曲线的绘制等内容;“森林经理学”中一些图表的绘制、线性规划问题等内容。通过类似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能真正地解决林业上的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林学和信息技术水平。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学生反映在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后编程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很快就把原来学习过的程序设计内容都忘记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编程练习,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测树学”中一些常用算法就可以结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来编程实现,可以根据学生的编程水平,从易到难地选择安排单木材积测算、林分蓄积测算、林分出材量及板方材材积计算、生长量计算、拟合模型参数计算、一元材积表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等编程内容。

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学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森林资源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普及到市(县)林业局和林场管理上。由于遥感获取大尺度数据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能力及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分布的时空特征,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学习完成后,可以在“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中,突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森林区划和森林调查章节中,讲授gis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功能。在森林采伐、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动态、森林景观动态等章节中,讲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综合实习时,利用实时的遥感图象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信息源,采用gps作为地面控制点的手段,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以arcgis为软件平台,进行某个林场的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的制作,包括森林林相图、各种专题图、森林资源统计表的生成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利用两期数据,进行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进而使学生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力。

转贴于中国

(三)非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对林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以计算机能力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重点要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今后继续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熟练地应用到林业中去。但是,仅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来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少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且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极大。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利用非课程教学环节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重点培养。中国

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了毕业设 计(论文)、科研实训(学生课题和教师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3个教学环节。在这3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或程序设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型实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培养。

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林学本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作用,同时减少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冲突,我们于第六学期末就完成学生的毕业选题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早早地从暑假就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科研实训。浙江林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较为严谨的科研工作训练,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自由组合组成科研小组。所申报的项目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所锻炼,并具有实际应用性或现实意义。教师利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学生申报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等相关项目,或者允许学生直接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的科研实训,使学生有接受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 开放实验室项目。浙江林学院于2006年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给学生创造了实验活动的环境。教师根据培养林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合适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教务处批准后公布开放实验室项目清单并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小组人员由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已公布的实验项目,向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批准后即可着手实施。

相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这3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有其优越性。第一,前者是以教师为主,后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是前台的讲解,而是变为幕后的指导,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第二,学生更为主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科研课题或开放项目,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后者对林业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更强,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结语

技术人才的培养篇(5)

关键词: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综合创新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17-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工程作为主要的技术领域,显然也日益崭露头角,备受各行各业的关注,因此,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大为增加,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深受用人单位赏识。然而,目前的网络工程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境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毕业生面对无数招聘却不能找到心仪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无法从成堆简历中选取合适的人才。用人单位急需能在短期内进入工作角色的人才,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欠缺职业技能,无法立即适应岗位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面临着共同困惑。面对用人单位对人才“快速顶岗”的迫切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探索适时的人才培养途径,努力实现递进式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

2 构建三层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促进网络工程专业(方向)教学模式革新,有效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是网络工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课题以网络工程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依托,从“理论基础一实践应用一综合创新”三层次的教学培养规划入手,创设递进式的能力提升通道,开展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有效结合了行业指导,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2.1 科学完备的理论基础构成

与网络工程专业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工程与设计,这些课一般会在二、三年级开设。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方向)中较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组网原理、网络信息传输机制以及层次化传输协议,并且内容日益丰富,逐步扩展至无线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当前的主流技术。同时,作为网络技术的有效组成部分,信息安全技术也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包含其中,为学生学习全面性的网络工程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这些理论基础的铺垫之上,我们重点开设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该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规划、组网、维护、管理、安全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一般而言,网络工程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合理选择各种网络设备和软件产品,通过集成设计、应用开发、安装调试等工作,建成具有良好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同时涉及网络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工程规范和商务规范,训练学生如何出色地完成投标书的撰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网络工程项目的技术原理和一般流程,它包括一系列任务: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系统测试和网络维护等。网络工程方法依赖于一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控制了每一种技术的使用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针对各种较复杂的环节能有较清晰的应对思路和分析能力,能够利用本课程介绍的解决经验去应用现实问题、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我们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一定的改进:①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打通。实验室授课打破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在理论讲授后让学生马上动手实验验证和分析,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②以探究式学习理念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互补。课程实验的课时总是有限的,我们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实验扩展到课外去,包括让学生把日常网络应用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主设计调研选题并把结果带到课堂讨论和分享,将遇到的问题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展实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科层次网络工程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包括:技术原理复杂细节繁琐、技术变革知识更新太快、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际应用易脱节等。知识核心体系上以协议原理为主并兼顾组网应用,在学生技术素质的培养上以应用能力为主并兼顾开发能力,课程不仅仅提供了组网和操作的技能,也锻炼了协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多角度的知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集中有效的实践应用环节

在具备相应理论基础知识构成之后,我们设置了较为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训练阶梯之一,为学生学有所用提供了很好的尝试机会。

(1)在大三短学期,利用为期一周的短期训练时间,引入项目教学方式,开展基于真实网络设备的组网及网络系统集成实践,让学生对综合性项目实施过程有个初步体验。该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完全参照企业员工实施工程项目的规范进行,对于时间、角色、任务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进展要求。

①在课程开始之前3周,视频教程和参考资料,布置实训前自学任务等,自此学生开始进行项目准备和前期自主学习。②短学期实训开始的第1天,集中进行实践内容的辅导,介绍网络公司岗位分类和知识技能要求、进行系统集成软件和网络设备操作培训、宣布分组名单并安排每组的具体进度要求。③实训活动以6人为一小组,学生按序完成各实训子项目和整体设计、联调,这期间还需完成相应实施方案的设计文档及修改完善,直至老师认可通过后予以实施。④由教师以业主身份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对学生实训过程打分,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行业认证考核,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考核评估和项目总结。

以上的教学实践,相比原来的单一小型项目,学生能真正接触到客户需求和现场设备,学到网络组网和系统集成的实用技能,有了初步的实战训练经验。

(2)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企业化运作的训练机制,在大四第1学期开展为期1个月的深度毕业实践活动。经过几年探索,我们的毕业实践(网络工程模块)受到学生的青睐。我们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管理考核等各环节出发,制定出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着眼于专业课程学习、考研考证、毕业设计、就业等环节的有效对接,调整集中训练式实习的时间,兼顾各类学生的具体情况,避免时间上的冲突与学习精力的分散。这样既对后期的毕业设计环节进行预热,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开展实践活动:

(1)注重岗位能力课程,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让学生进入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各项具体任务;

(2)开设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包含职业规划与就业辅导、通用工作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系统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系列训练,学生不仅对简历撰写、面试技巧、PPT制作、报告撰写、时间管理等基本职场素养有了提高,还在探询能力、技巧呈现、职场礼仪、项目管理方法、高效会议组织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深入学习职业技术认证课程,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证辅导后考取相关行业的认证证书,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

(4)突出行业综合实训:每个团队都必须要完成一大一小两个行业实训案例的实践任务,成员们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按照自身担任的具体角色履行岗位职责。在实训任务完成后,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各个环节的表现给予考核,如合作、演讲、组织等环节都将列入考核范围。

由于是现实项目的需求,学生也学到了相应的项目经验,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实训中学生要学会面对和解决一些真实的问题;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培养了兴趣和主动性;在问题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学生还可在问题情境中互换角色,锻炼换位思考。学生的任务是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分析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学会自我规划与管理,成为会学习的人。参加本项目的学生普遍始终保持这份激情和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强烈。

2.3 特色鲜明的综合创新训练

为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IT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技能水平,我们以综合创新的精英人才培养为导向,开展系列特色训练活动:暑期训练营、网络大赛、基于行业应用的毕业设计等,充分融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关键要素,为行业企业输送了竞争力强的优质人才。

(1)宁波市大学生网络技术精英人才训练营活动由宁波大学发起,面向宁波市各高校成功举办了两届。从组织流程拟定、实训内容设计、拓展形式安排到实施细节落实,均经过多次商讨酝酿。实训过程包含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3个主要环节,特别注重团队建设,从团队组建、队名选取、队歌编写、logo制作、口号确定等方面均体现出各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如“e讯”“维易”等队名充分展现了所在团队锐意进取,紧贴潮流的深刻寓意。

为期10天的完整封闭训练期间还融入体能训练、拓展活动等素质提升方式,让参训人员接受全方位的训练。每个参训团队通过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工程测试、竣工验收等环节,如期完成了预期的网络工程建设任务,对网络工程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该训练营活动是宁波区域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网络技术综合实训的活动,也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学员们答辩环节精彩的临场表现得到了行业企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2)宁波市大学生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大赛也已成功举办两届,面向本科层次学生,在国内尚属首创。该赛事以企业网络的设计构建、应用集成和安全保障为主要内容,根据大赛评委会提出的设计需求,在封闭环境和限定时间下以团队为单位独立完成网络设计、安装调试、系统集成和文档编制等工作,并应评委会要求进行展示和答辩。

该赛事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阶段:统一命题,统一时间,在学生所在高校封闭进行。预赛以实践操作为主,命题内容包括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与配置(不考核系统安全部分),竞赛时间为4个小时。决赛阶段:分为半决赛和总决赛,半决赛得分排名前50%的队伍进入总决赛。其中,半决赛为封闭进行的实践操作环节,命题内容包括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与配置、网络系统的安全与防护、技术文档和答辩PPT的制作4个部分,竞赛时间为5个小时。总决赛为答辩环节,由文档评审、方案答辩、理论考核3部分组成。

该赛事充分展现了宁波市各高校近年来倡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成效。该赛事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推进宁波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健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促进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激发大学生对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热情,提升其项目化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也是近年来宁波大学积极倡导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理念,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宁波市各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给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和锻炼平台。

在训练营与大赛赛事的基础上,不少师生将训练内容进一步充实、深化,提炼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些选题以具体行业应用为基础,贴近网络工程项目实际,在新颖性及实用性方面均体现了相当的价值,非常适宜学生作为即将从事相应工作岗位的职前综合训练。

以上特色鲜明的综合创新训练活动强化了本科层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素养培养,在确保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将专业模块的相关技术型课程、短学期实训、校企合作训练营及赛事训练、行业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与专业职业技能,缩短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距离,努力补齐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短板”。

3 实践效果分析

我们以三层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教学实践探索,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网络工程相关课程的教学建设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课程获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优秀网络课程项目等,为引入更多教学资源提供了支持;

(2)网络系统集成实践、毕业实训(网络工程模块)已面向本院所有专业学生开放,进一步扩大了涉及面及受益群体,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训练营及大赛活动逐渐形成品牌,已成为行业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多方群体互帮互助培养精英人才的很好例证。为推进宁波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体系、健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在以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个人的求职需求和兴趣方向,通过将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训练精细化,为即将从事网络工程相关岗位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岗前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储备。

参考文献:

[1]赵丹丹,李锡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244-247

[2]郭广军,羊四清,戴经国,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34-139

[3]徐明,曹介南,姚丹霖,等,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15-118

[4]张远,杨,网络工程专业芩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5]吴怡,蔡坚勇,洪亲,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及改革方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3):87-89,92

[6]蔡皖东,张胜兵,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93-95

[7]刘长勇,汪彩章,“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54(2):54-55

[8]陈晓龙,彭志平,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3):47-51

技术人才的培养篇(6)

主题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探究

导言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贵州的屋脊,面积9926平方公里,人口310万。境内有国有大型煤炭、钢铁和火电企业,是贵州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煤炭、钢铁、建材等原材料基地,一座以工业能源、农业种养殖业为主的城市,火力发电、煤炭化工、冶金、农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应该与企业的需求、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六盘水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发展面向以农村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加快农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六盘水市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

一、建立人才需求调研机制。

(一) 新专业申报前必须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否则学院不予推荐申报;建立完善政府牵头、各县分管领导支持、县直相关部门协调、企业参与、学校调研小组下县调研的人才需求调研机制,每年定期对各县产业、企业、农村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依据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方面及时调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改造老专业、申报新专业,改善专业结构,强化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建立了院县领导联系制度,学院领导联系1-2个县,协调学院与该县的相关工作;与县初步达成了院县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构建学院与县合作、系与县直部门单位合作、专业与企业车间、种养殖基地合作的院县合作办学格局;与各县各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和定向培养,初步形成了校政企共同参与、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深入企业、乡村,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了解各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学院要按照国家、省、市文件的精神,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设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创建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煤炭开采、煤炭加工专业依托水城工矿集团和地方煤矿实训基地,创建“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煤炭化工专业依托六盘水市煤化工业发展,与六盘水市鑫盛煤化工业公司等企业合作,创建“分类教学、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矿山机电专业依托矿山机械产业发展,与水城工矿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初步形成了“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模式。

(二)贯彻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思想。

1、树立“与地方经济互动、与岗位需求同步”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调整和改善专业结构;

2、主动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合作责任;

3、建立以课程教学实习为基础、能力综合实训为重点、岗位顶岗实习关键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4、建立院县合作办学,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工作,在煤炭开采专业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5、建立人才需求调研机制,主动下到县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依据人才调研报告制定、修改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

(三) 推行以顶岗实习为重点的形式。使学生置身于工作岗位和职业情境中,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操作技能,同时学会与人沟通,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院以岗位顶岗实习为开展工学结合的重点,围绕顶岗实习岗位不足和管理难的突出问题,规范“一人一岗、定期寻访、以师带徒、出师定薪”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做到顶岗实习计划、实习教学标准、指导教师、实习企业、实习岗位、实习待遇和实习考核“七落实”,抓好顶岗实习的前期准备、初期安排、中期检查、后期总结“四环节”;同时成立以校内教研室主任为组长、企业参与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与过程监控管理,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提高顶岗实习学生留用率。建立“校企携手,学校主导,企业参与,以师带徒,过程跟踪”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制定“精心组织、一人一岗,校企规章、共同约束,学校巡查、定期访问、导师认定、校企考核、绩效评估、总结表彰”的顶岗实习校企共管制度,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三、措施建议

人才培养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培养人才、服务地方、凸显特色”的办学要求,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人才培养力提升为着眼点,彰显 “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制定一系列配套办法措施,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制定《六盘水市政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并促进地方立法,出台《六盘水市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合作培养职责权限和义务,实现各方按章合作办学,优化合作办学环境。

(二) 制定《六盘水职院教师联系企业暂行管理规定》、《六盘水职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及其考核管理办法》和《六盘水职院兼职教师聘任及其考核管理办法》,落实教师联系企业责任,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

(三) 学院依据专业教学的需要,聘请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学院专业教学和科研项目,并制定《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计划》,不断完善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

(四) 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制定《六盘水职院实践教学基地运行及其管理办法》,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建立基地运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五) 完善教师合作培养制度。制定《六盘水职院教师联系企业暂行管理规定》、《六盘水职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及其考核管理办法》和《六盘水职院兼职教师聘任及其考核管理办法》,落实教师联系企业责任,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

(六) 完善教师技术服务制度。制定《六盘水职院教师关于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六盘水职院关于加强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教师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责任,并将教师技术服务成果与教师职称聘任挂钩。

(七) 建立完善《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等制度。结合六盘水的煤矿高瓦斯突出的特点,依托水城矿业集团国有大矿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职院专业教师与煤炭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密切合作,确保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

(八) 制定《六盘水职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暂行办法》,各专业《顶岗实习校企共管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及《顶岗实习学生成绩评定办法》等,同时成立以校内教研室主任为组长、企业参与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与过程监控管理,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提高顶岗实习学生留用率。

四、结论问题与思考

通过上述保障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成效显著的同时,办学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具体而言,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一) 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 学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课程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技术人才的培养篇(7)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1、改变社会观念。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劳动力大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学术型人才的意识逐渐强化,认为只有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才是真正的人才。再者,社会的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型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使得社会对职业教育失去了信心,只有在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时,才不得已选择职业教育。这种观念是非常片面的,人才的概念应涵盖面更广。因为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岗位上作出一定成绩的人都应该成为人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水平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劳动力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

2、了解自身特点。树立成才信心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在普通中学因为文化成绩较差而最终选择了职业教育。这部分学生有没有可塑性?可不可以培养成才呢?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它包括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每一个体由此组成的智能结构和因此呈现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抽象思维型,一类是形象思维型。主要能倾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学术型、设计型人才,而主要能倾为形象思维者可以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普通中学的教育比较适合于抽象思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成了普通教育中的佼佼者。而形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则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成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从现代教育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成绩不好并不代表智力落后,因为其智力类型和智能结构的优势领域不在于此。文化成绩不好并不代表技能学不好,职业学校的学生完全不必悲观失望,只要认清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就一定能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

3、注重综合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传统的职业教育仍是从简单的从业角度来确立职业教育的原则,让接受教育者掌握一门技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了。这种教育思想没有看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生产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还涌现了大批新的经济部门和生产领域。美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淘汰了8000多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多种新职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每年的淘汰率达20%,技术的周期寿命只有5年。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期,落后的产业技术必定要被淘汰。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不但要加强技能训练,更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那些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不强的人,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人的职业能力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基本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本职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能,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方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活中不断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新的方法的手段,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社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和环境意识等。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是接受创新性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支撑潜力。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从理论教学、技能实习、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等几方面进行。

1.优化课程设计

职业技术教育的工种繁多,如机械专业就达到30多种。下面以机械专业为例,谈谈课程的设计。

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五大模块,包括①文化基础课;②专业基础课;③专业课;④技能实习课;⑤选修课。文化基础课不要设置太多,“本着低重心,宽基础。”的原则,围绕专业而教,不同专业侧重点不同。专业基础课要大胆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够用再延伸。”的原则,适当删减繁杂深奥的内容。加强学科间的横向交叉,相互渗透。专业课应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和技能实习同步开展,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起来。有许多具体的操作技能,理论上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必须强化技能实习,加大技能实习的课时,还应落到实处。选修课可以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卫生环保等。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及时引入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如ug、pro/e和mastcam等。

2.优化教学环节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环节上。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应提倡边实践边理论的模式。尽量将书本教学改为课堂实践教学,老师将实际中的问题或零部件放到课堂上,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观察边实践,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如制图课的教学,在训练学生读图、画图的能力时,可以结合学生实习中加工的零件和图纸,进行测绘和读图训练。安排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完成零件的模具、夹具和装配图的测绘。学生在进行这些课题研究时,分工协作,查阅相关资料,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技能得到拓展,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在教学手段上,应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应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构筑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和完善技术手段先进的训练系统,如实验室、模拟教室和机床设备等,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

3.改革考核办法

普通中学由于升学压力,仍以分数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标准。而职业教育就没有这个约束,学生注重的是技能学习,毕业后面对的是择业,不是升学。完全可以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考核。目前,理论课采用试卷进行闭卷考试的方法与普通教育差异不大,学校又对及格率,优秀率提出过高要求,很容易将学生引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严重束缚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可以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比值设为5:5,平时成绩可以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课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去考核。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可采用过程式考试和作业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内容分成几个阶段,学习完相应的过程,再完成必要的过程作业即为合格。另外,还可以将学科分成几个部分,要熟记硬背的部分采用闭卷考核的方法,拓展性知识部分采用开卷考核的方法;体现动手能力的部分尽量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部分,采用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考核。然后根据每一部分内容在学科中所占比重,按相应的比例计算出综合值。总之,不论用何种考核方法,都要以职业能力的评价为中心,客观公正全面的进行考核。尽量使那些在应试教育中耽误的学生在应用教育中脱颖而出。

4.加强道德教育

这里所说的德育,涵盖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德育也是职业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等职业技术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正处于思想不成熟,逆反心理强,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有些同学在普通中学因成绩不好,受到家长的责备,同学的歧视,自暴自弃,养成了散漫,上课坐不住的坏习惯。经常发生打架斗殴、通宵上网的现象。这不仅对身心健康不利,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利。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实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课,举行各种知识讲座,经常开展技能比赛、学科竞赛、班级美化、校园艺术活动和球赛等。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技术能力为导向,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