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教育的本质

德育教育的本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5 16:12:31

德育教育的本质

德育教育的本质篇(1)

关键词:立德树人;本质;以人为本;教育改革

党的十报告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教育的基本方针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里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也提到要“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回归了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一系列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即树立德业,“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战国时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记载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树人”一词最早出自西汉时的《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后来人们将树人延伸为促进和培养人才成长之意。在今天,立德树人是一个内涵外延丰富的概念。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立德树人要求教育要切合人的发展实际,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健全的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些考试的机器,不是培养复读机、学习机,不是培养那些泯灭人性的下一代。教育是人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人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考试、分数仅仅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手段,不能本末倒置。其次,“立德树人”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次,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立德树人的教育还包括要因材施教,彰显和发展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培养能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具有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接班人。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反复提到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二、 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立德树人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党和国家要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首先,马克思强调要在人的实践和社会关系中考察人的本质。其次,马克思在人的本质基础上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具体表现为:其一,人的发展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其二,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三,人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其四,人的发展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其五,人的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其六,人的发展包含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整体发展。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构成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理论渊源,也构成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立德树人就是要教育者们从试题、考试分数等外在的物的过分关注回归到对教育对象人的关怀,多结合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提升培养人的各项能力,允许和促进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要真正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套和支持。从国家上层出发,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是要首先贯彻“教育第一”的思想,将教育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是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引入多元化的录取体制;从学校出发,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2]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立德树人,要求老师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为学生树立模范和榜样;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要转变过去急功近利,“育分”而不是“育人”的教育观念,从社会实习、就业保障等方面给予学生支持,树立劳动光荣、尊重每个行业的思想,在人才的录用上重能力而不仅仅看文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的思想集中了教育思想的核心,彰显着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只有围绕这项基本任务,加强思想的转变,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才能办好中国的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的本质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本质;德育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60-02

教育是育人的根本,传统的教育发展形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然而,素质教育的产生正是顺应社会大环境的趋势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目的,然而,素质教育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有更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的重要性。

一、认清当下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在当下,素质教育正在各个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从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己发挥的空间,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然而,德育教育却是孕育其中的重要部分。

二、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第一,在软件环境方面要使是教师工作者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第二,在硬件环境方面要为学生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备。然而,在当下所处的教育环境下这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软件环境方面是一些老师没有经过一些相关专业的培训,再就是在硬件条件方面没有为中学生专门设置的设施。所以面对当下的德育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在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加强培养,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只有这样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才能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原有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中学生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实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突破,从学生的本身出发进行切身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老师知识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言传身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一种固有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在个人的德育素质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仍有很大的欠缺。面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促进了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四、认识到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的真正核心是要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提高,让他们能够在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还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校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改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处在核心重要的位置,必须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五、实时推行课程的改革,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

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课程方面必须要做出实时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在学科课程方面要对中学生的学科进行实时的改变,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能够浅显易懂而且能够更符合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其次,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对学生本身的德育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德育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才能让学生能够实时实地地得到更好的教育。最后,要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活动课程的改革,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和家长能够有很好的配合,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实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到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中去,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德育教育的本质篇(3)

论文摘要: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称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讲授、道铆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的本质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教育;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23-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应具备更高的素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目前,高校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折,新时代制高点上的高校师德建设也更应符合时代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建设。

一、以人为本师德理念的具体内涵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坚实基础。只有教师德才兼备,方能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把人作为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将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贯穿和渗透于师德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既不能离开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来抓师德建设,也不能脱离师德建设去空谈师德理念。

二、以人为本进行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师的地位和职责决定了师德在高校德育体系中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因此,衡量一个高校的德育状况,首先要看其师德建设状况。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师德标准来说,当今的师德建设应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辩证地继承、借鉴古今中外师德中一切有价值的信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经吸收和创新,总结出推进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1.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对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与学生健康、全面、和谐成长息息相关。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修养具有强烈的凝聚、导向和激励作用,融汇与引导着教育活动的诸要素,并激发其特有的教育潜质,使它们融合成交叉互补的整体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但全面的教育并不是德、智、体、美等教育诸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的运作。它强调的是各育人要素配置恰当合理,并融合成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全身心与全人格得到培育和养成。

2.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发展。在所有教育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建设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高校师德建设

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以人为本,真正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人才和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领域中领先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双重任务,高校教师是实现双重任务的主体。只有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人为本,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榜样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师德修养,用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树师表,弘扬正气。

2.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校风、教风、学风中的丰富的师德内容,有许多是通过具体的职业行为来体现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工作竞争中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等。因此,学校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对教师的引导,强化责任意识、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广大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以完美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促其健康成长。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大学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又是影响教师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出现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这也对高校师德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高等学府是学术圣地,不谈学术,无以办大学;不讲学术标准和操守,则无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办高水平大学。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必须要营造严谨笃学氛围,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坚持学术标准与公正、平等,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

3.建立健全监督体制,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还必须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用切实可行的制度给予保证,使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而言,高校师德建设要建立起教育、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一要加强教育,营造良好风尚。学校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克服形式主义。要充分开展切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推介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努力形成人人重师德、讲师德、守师德的良好风尚。二要强化监督,健全评价机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定期对师德建设进行督查,建立健全民主、公正、透明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考评,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三要依法管理,完善奖惩制度。师德建设必须赏善罚恶,既要表彰先进,发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刺激作用,又要依法办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师德失范现象查处和相关责任人员惩戒。

参考文献:

[1]马爱云,谢政才.高校师德现状调查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

德育教育的本质篇(5)

    一、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从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把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上来。

    二、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小学,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2.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3.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三、努力开拓德育的多种渠道

    为使德育充满活力,取得实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多种德育渠道:①正确的观点、先进的思想,以思想课为主阵地,有的放失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②开发德育资源,整理乡土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③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因素,各项工作体现育人主题。④开展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和“创良好班集体”、“学英雄做新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⑤注重师德教育,强调言传身教。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力量

    注重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教职工的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少先队员和工会的领导,并教育党员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争当先锋模范。校长负责健全德育网络,制定德育计划,组织、指导、检查、评估德育活动。班主任协调德育力量,组织德育活动,创建优良班集体。德育课教师潜心改革教学,把德育课的重点由应试转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都把育人放在各自工作的首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德育教育的本质篇(6)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 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德育教育的本质篇(7)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