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7 16:10:22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外资银行 中国市场 经营动机 经营策略

外资银行在进入国内市场后,所能体现的是一种快速灵活的发展方式,现在在外资银行在市场份额上的比重是不断的增加的,并且依靠自身的发展特色和充足的投资来源,现在的外资银行在抢占国内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后劲是非常足的,所以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动机和经营策略做出详细的判断是很有必要的。

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现有的银行对外开放策略使我国进一步的增大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同时我国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也给外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管理环境。外资银行是国内的银行体系重要的构成部分,并且呈现出来的发展状态也改变了进入市场初期的激进现状,开始向平稳的方向发展,现在国内的外资银行在资产流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是非常良好的,而且在现有的法人制度政策的推行下,越来越多的国外银行愿意把在中国设立的分行变为在本地注册的外资企业,这样的注册在加强了我国外资的份额后,也有利于外资企业增加自身的实力与竞争能力。

二、外资银行的在国内的经营动机

(一)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我国自从进入世贸组织以来,显著提高了经济实力,并且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特色,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并且受到现有的经济政策推动,小额投资和一些中小型贷款在国内经济投资份额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是非常需要银行的支持,可以说银行现在的市场占有率越高,那么获得相对的经济利益也就越大。所以外资银行在国内投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就是在国内的银行发展中占得一席之地,从而能够在国内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更加长期的发展利润。

(二)推动自身企业的强有力发展

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发展中具有更加明显的发展优势,外资企业所能依托的不仅仅是完善合理的发展体系,更有的是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依托与比较便利的网上投资和理财,外资银行更加能够受到国内投资人的欢迎。外资银行在国内进行经营可以有效的推动在华的企业知名度,外资银行在国外的理财方面所能具有的优势更加的明显,并且许多外资银行都具有全球投资的经验,现在许多国内的外资企业在个人投资方面都是有精品的理财项目,这对于现在我国的投资人的选择都是非常良好的选择。通过这样的外资银行在国内的运行,一方面能够在推动我国理财形成更加合理健康的局面,也可以让国外的企业吸纳更多的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促进国外企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外资银行在国内的经营策略

(一)形成不同特色的企业发展品牌

外资企业最大的经营策略就是企业具有厚重的文化氛围,而且依托于企业文化,在经营战略方面就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策略。一些企业比如说花旗,在经营策略上就体现出鲜明的进取特色,它在选取经营范围时不仅仅是简单的投资理财项目,更是涉及了中国市场的许多领域,体现出了鲜明的企业进取文化,而且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而还有一些外资银行在选择经营战略时,就选择相对稳健的发展策略,也有一些企业在选择经营模式时也比较愿意选择利润与风险比重的项目,这样不同的发展方式也使得外资企业形成了特色的发展品牌。

(二)细化客户策略

中资银行在客户管理方面往往是没有形成特色的管理体系,而外资银行在客户管理方面 就做到了尽量的细化,依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来制定特色的客户管理方案,让不同的客户都能够尽量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让客户选择不同的项目来进行投资。这样的客户管理并不是盲目的,外资银行在融入国内市场时,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对所要进驻的市场来进行客户分析与调查,通过这样的调查获得有效的客户分析,然后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客户项目方案的制定,针对不同的项目来设置差别化的客户方案,这种不同阶层有特色的服务管理,可以更好的让客户感受到周到的服务。

(三)推动核心的业务战略

外资银行的业务战略是多种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核心业务就是打造特色的个人业务,并且现在这些业务也能够为外资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这种个人业务具有非常大的私密性,这样的核心业务极大的增加了外资银行的实力,提高了外资银行的经济效益。而且现有的外资核心项目具有强劲发展力的就是网上银行投资管理,这样的项目也是外资银行中非常高效益的战略项目。

四、结语

随着现在的国外资金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地位也是逐步提升,外资银行在国内发展战略是非常值得银行体系考虑的,通过合理化的分析,让国内的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实现更加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具海星.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及经营策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04.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经济;不良资产;成因;商业银行;治理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7.10.061

金融行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但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较高的现状给现代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如若出现大量无法收回的银行资产,将会大大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此同时,如果不良资产影响范围较广,极有可能造成公众的恐慌,导致公众对银行支付失去信任,久而久之,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商业银行的生存。除此之外,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会降低其资产收益水平、增加其呆账准备金的提取,进而降低其竞争力。分析对比国外的文献资料,发现其他国家也曾经出现过因为银行不良资产影响银行发展,进而产生银行危机的现象,可见,不良资产的问题普遍存在于许多国家,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严重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改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已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提出优化建议,首先需要了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及其性质特点。

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述

银行不良资产具体是指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如果合同到期不能够完整地将本金和利息全额回收,会给银行带来损失,称为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银行不良资产的主体是银行,银行不良资产的债权人是银行,这笔款项是银行的资产,最终追回的收益归银行所有。第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可以从侧面反映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商业银行可以对不良贷款记录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判断银行贷款质量状况,并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改善这一指标。第三,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划分还没有定性的标准,银行在进行贷款分类时,通常要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来划分,对于风险的判断又是基于对当时的宏观经济的判断以及对获得的贷款企业的信息真实可靠性等因素预测,这就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所以银行不良资产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第四,不良资产不具有绝对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中,不良贷款的状态是可以改善的,当借款人的经营状况改善或增加担保等因素提高安全等级,不再是不良贷款。

银行不良资产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对银行产业发展来说,直接产生的损失则是不良贷款中的信用贷款部分,通过其他方式将信用贷款部分变换成资金,也还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良贷款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影响银行现有的商务项目的发展,严重的状况下甚至会导致银行出现支付困难,从而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致使银行自身业务运转出现危机。此外,商I银行不良资产会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会造成银行资金的支出,银行账面的财务状况会出现虚盈实亏的现象,不良资产率越高,影响越严重,带给银行的损失越大,财务状况每况愈下,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降低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从外部原因来看,第一,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的软化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产生。首先,企业在进行注册时就存在着预算约束软化的问题,在资金的处理方面就存在着不足,如果国有企业以重点项目的名义对银行贷款进行拖延,则会形成不良贷款。同时,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国有企业的发展可能受到各个方面的干预,也会造成预算约束软化,从而形成不良资产;其次,法律制度不健全也会形成严重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银行业务在许多业务方面没有规范的制度可以参考,许多企业利用这些灰色地带进行银行贷款,从而形成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国家推出的许多政策与法律相矛盾,这也为不良资产的形成埋下伏笔。

从内部原因来看,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还需要进行改善和加强。商业银行应该认清现如今的经济形势,树立起风险防范和提高效益意识,把银行当作自负盈亏的实体,要学会依法维护银行自身的权益,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进行充分的认识,对一些投资风险高的国有企业谨慎地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这样可以加强银行资金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同时,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导致其资金与规模脱节,不利于等闲防范。且银行缺乏一套系统的风险预警系统,往往容易造成短期贷款长期化,这一系列因素均增加了银行贷款回收的风险。

除此之外,在金融监管方面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也造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在逐步地走向成熟,各个部门也开始注重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但是较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水平来说,我国的监管体制还是不太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主要出于合理的规范之内,但是缺乏相应的风险监管意识。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缺乏敏锐的市场敏感度,其解决措施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并不能达到及时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如果没有风险监管意识,那么当遇到金融风险时,就不能及时地应对,对风险的处理机制不够完善和成熟。现如今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手段主要是采用现场检查的方法,监管人员对商业银行的检查和处理不够全面和规范,监管质量也得不到保障,监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通常有着非正常往来,会严重影响监管的公平公正性。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也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信息采集的内容、方式和范围都有待于完善。我国的信用机制不够完善,自然缺乏群众的信任,企业的信用也越来越得不到保障,加速了不良资产的形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治理对策

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合理的市场机制才能够很好地规避金融风险,所以深化体制改革是从国家方面起到对银行经济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稳健的方向发展,健全各种配套制度,逐步改善现有的经济环境,这样才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

第二,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政府的一些政策和法律制度相矛盾,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要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改变以往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管理方式,间接地对银行进行调控。政府要减少对企业的政策性贷款,规范贷款制度,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制度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企业贷款,保持政府、国有企业和银行平等的经济合作关系。除此之外,政府要注意保持银行所处的环境,努力为银行的发展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环境,可以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对环境进行约束,对于不讲诚信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违规企业和银行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国有企业要通过改善自身的经营状态来减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进行资产重组,通过兼并和收购等形式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集约化生产的企业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是当下流行的一种企业模式,通过将企业组合在一起的形式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将生产力聚集到一起,实现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的组合效应,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要适应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的发展要顺应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故国有企业要积极努力地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紧跟时代的发展,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技术设备上,要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扩大企业的发展。由于现在的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贷款,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可想而知,所以进行国有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够减少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减少不良资产行为的发生。

第四,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首先,应对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进行改善,引进优秀的监管人员,提高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对金融监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次,金融监管要从行政管理主要转向法治为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金融监管,加强风险监管,注重风险意识的培养。要实行以现场监管为主导其他监管为辅助的监管方式,认真考核银行的各项指标,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此外,也要约束银行进行自我的监管,根据银行的业内规则和管理进行银行自身的管理,通过银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和银行内部监督并行的方式作为督导。

第五,整治信用环境,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环境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工程的建设则应提上日程,早日启动。要重视起市场经济的诚信教育,提高经济主体诚实守信的自律性。对于企业的信用制度要有严格的规范制度,一旦企业涉及违反诚信信用的行为,要对企业实施相应的惩罚制度。加快信用信息采集数据共享的建设,同时还应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社会整体的信用环境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视起信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真正地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4 结 论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我们从“不良资产”的概念、成因、现有的处理措施出发,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介绍分析,最后给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治理对策,当然这些对策中必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治理,规范银行的贷款条件,促进商I银行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13.

[2]何爽.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管理策略探索[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路径依赖;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9-0020-03

一、我国银行体系的制度变迁与外汇业务发展

1949年至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身兼二职:既是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机构,又是统一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组织,即“大统一”的银行体系。这种单一的体制虽然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但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种银行体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金融体制改革首先从银行体制的改革入手。从1979年开始,银行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79年2月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同年,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79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划出;1983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从各行成立之日起,它们的分工非常明确。中国农业银行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和农村工商业的贷款;中国银行专营外汇业务;工商银行专司国有公有及商业企业的贷款;建设银行则主要负责新建投资项目的贷款。改革后,四大商业银行实行专业化经营,只有中国银行才能办理外汇业务,其他三家商业银行只能在各自的专业经营范围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直至1988年工、农、中、建实行了业务交叉经营,可经营外汇业务,才打破这种业务格局。[1]

由于我国的银行体系和货币制度安排,外汇业务成为了中国银行的核心业务,有效融合到本币经营中,形成了竞争优势和业务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工、农、建三家银行,外汇业务起步晚,虽然各家银行都很重视,但仍难以摆脱制度安排的影响,外汇业务目前还只是功能型或辅助型业务,影响着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二、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经营状况

四大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外汇经营能力较强、状况较好,工、农、建三家银行经营十几年的外汇业务,业务没有很大突破。中国银行的各项外汇业务在市场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几乎占据了外汇市场的半壁江山。从表1-4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无论是在外汇资产、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结售汇等方面都占据统治地位,而工、农、建三家银行所占市场比例比较小,且外汇业务在这些银行的各项业务中所占比例也极小(见表5)。外汇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强,多年来工、农、建都把外汇业务作为重要业务来抓,采取了资源配置倾斜等多种手段促进外汇业务的发展,但由于路径依赖引致的种种原因,工、农、建三家银行难以走出对人民币的路径依赖状态。

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路径依赖现象剖析

(一)路径依赖的定义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Positive Feedback System)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变,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美国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教授把技术变迁中的正反馈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概念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力。诺斯认为,制度变迁过程和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变迁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称之为诺斯路径依赖Ⅰ;也可能顺着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称之为诺斯路径依赖Ⅱ。一旦进入锁定状态,要摆脱出来就变得十分困难。[2]

(二)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路径依赖的主要表现

中国银行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是,其有多年在外汇业务的垄断经营的制度安排,外汇业务的既定方向已得到自我强化,并把外汇业务优势逐步培育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外汇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到包括融资、存款、结算、清算、资金、银行卡等多种核心产品,还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出最终产品。不仅如此,在四大商业银行打破专业化垄断经营后,中国银行继续提升在外汇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种能力扎根于整个组织中,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沿着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发挥其海内外分支机构的网络联动优势,依托国内跨国公司集团、大型外贸进出口公司等客户群体,凭借多样化的产品,始终保持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外汇业务这一业务领域形成了包括产品、服务水平、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强大比较优势,并已发展成为中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服务方面,中国银行曾在多项业务上享有专营权。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尽管中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特权逐步取消,但仍保持在产品开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可见,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已经形成了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和报酬递增及自我强化机制。

(三)工、农、建与中国银行在路径依赖方面的差异

与中国银行相比,工、农、建多年来形成了以人民币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对人民币业务的路径依赖,出现“闭锁”状态,阻碍外汇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银行作为历史上的外贸外汇专业银行,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质较高的外汇从业人员队伍,外汇业务的员工数量占到业务人员总量的95%以上,并且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建立了培训基地,员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加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提高人员工整体素质。而工、农、建三家银行在人员配置上以人民币业务为主,外汇专业化人才匮乏。而且这三家银行外汇业务对全行业务的贡献度占比非常低,人力资源配置显然有限,陷入了不良循环,外汇人员流失的问题十分突出。

2.在外汇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中国银行非常重视外汇产品创新,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基础,对产品创新具有敏感嗅觉和前瞻性。除中国银行具备无可比拟的产品优势外,其他三家银行仍以提供传统外汇业务产品为主。尽管近年来各行都陆续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但受限于外汇业务发展的客观原因,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效应和领先优势。

3.在服务定价方面。中国银行依托良好的市场信誉、优质的客户群体、庞大的境外机构和行网络以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能够维持合理的收费水平,还能够通过形成外汇业务规模效应提高收益率,保持其在外汇业务领域的领先水平。而对于其他三家银行来说,在市场不成熟、产品同质化较强的情况下,往往利用服务价格作为拓展市场的最直接手段,最终可能导致赔本,严重的还会导致经营风险积聚。

4.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中国银行是沿着原来以外汇业务的传统特色业务为主来进行内部机构设置的,所有支行和网点都能办理外汇业务,在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都已完全实现了外汇与人民币业务的有效融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全行资源的整体优势。而工、农、建三家银行设置了国际业务部,专司外汇业务经营和管理,而且很多分支行和网点没有外汇业务功能或只具备部分外汇业务功能,外汇业务经营显得势单力薄。

5.在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面。中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经验丰富,业务流程设计合理,经办人员和信贷审批人员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各类外汇业务的风险点,服务效率高。比较而言,其他三家银行基于相似的发展背景和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为求得外汇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防范风险,再加上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人员对外汇业务的不熟悉,影响业务流程的合理设计,降低了服务效率。

6.在激励约束政策方面。中国银行作为外汇业务的龙头,在考核中充分体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考核指标以增加业务收入,尤其是非利息收入为重点。为了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中国银行对外汇中间业务实行单独考核,单独激励。工、农、建三家银行在费用的分配上仍以发展人民币业务为主,有些行评价各级行长经营管理绩效的考核指标是围绕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指标设置的,对客户经理未设定外汇业务考核指标,外汇业务经营的好坏不影响各分支行的考核和领导的业绩,这些软的激励约束客观上无法调动分支行开拓外汇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正沿着固定的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并产生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而工、农、建三家银行的外汇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是长期以来由于对人民币的路径依赖而对既定路径锁定的结果。

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等宏观形势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对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依赖,而外汇业务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要成为国际化的大银行,虽然外汇业务与国际化发展方向最为密切,但不能只关注外汇业务,而应关注整体的发展。[3]由于客观市场原因,而且多年的人民币经营已形成了路径依赖,工、农、建三家商业银行要提高外汇业务的经营能力,就要以人民币业务为基本平台,加强本外币业务联动,充分发挥“报酬递增的正反馈机制”,谋求制度效应的最大化。

一是充分利用人民币业务的优势,加强本外币联动。客观经营环境和制度安排决定了工、农、建三家银行对人民币业务存在由沉淀成本、学习效应、网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造成的收益递增效应。工、农、建三家银行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把外汇业务融入到现行的人民币经营管理体制中,延伸到各个支行和网点,做到本外币联动,部门、分支行上下互动。

二是大力推进外汇业务的普及。普及的基础是人才,因此要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训的对象要涵盖全行员工,让每位员工都了解外汇业务,自觉地营销外汇业务。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对工、农、建三家银行而言,外汇业务现处于发展阶段,要改变现状,就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激励和考核是最有效地推动外汇业务发展的手段。现行的考核制度是考核综合性指标,把外汇和人民币全部纳入一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标的约束力和激励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分行外汇业务经营不好,也可以以人民币业绩来替代,有些分行干脆就不发展外汇业务,全力发展人民币业务,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考核成效。这种考核机制给分行传递一个错误信号,认为外汇业务在全行的业务发展定位中可有可无,这一导向明显不利于外汇业务的发展。因此,应把外汇业务摆到战略性的高度,在考核时实行硬约束,从而调动全行办理外汇业务的积极性。

四是优化和调整授信政策。目前各行均对信贷业务制定了授信制度,但这是针对人民币信贷业务的性质和特点设置的,具体表现为以客户本身的财务指标、所处行业情况、市场占有率等为评定标准,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但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客户正常的贸易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客户自身的盈利能力是第二还款来源。因此,应该制定有别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的信用评级制度,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光华.中国金融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 中国商行 金融创新 策略探究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现状

现如今,我国具备国有商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共生的大型银行体系,加上金融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诸多地方性商业银行借着这一浪潮兴起,更加加深了行业的竞争力度,推动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个人也在不断的加入传统型商业银行市场,并与传统的银行组织分庭抗礼,给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具体创新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1.我国中等层次的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创新程度还不充足,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还处于起步时期;2.我国现今的金融产品的创新等级和层次较低;3.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尝试了引入国际新型的交易模式;4.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进程受到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5.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信贷产品存在结构上发展不均衡。

第一,我国中等层次的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创新程度还不充足,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还处于起步时期。随着现今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度的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成为了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武装,并充分展现了其对行业发展的催化作用。

第二,我国现今的金融产品的创新等级和层次较低,大部分的形式仍然是借鉴和模仿,而且基础的金融产品集中体现在财产储蓄范畴中,这些金融产品在形式上和传统的金融储蓄有所不同,即变相地提高了储蓄的利息,但并没有实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伴随着行业内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也在创新经营的同时加大了产品整合力度,极大地优化了服务的程序和单独的阶段,开始了逐步性的创新。

第三,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尝试了引入国际新型的交易模式。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优越的信息综合处理功能深入人心,因此在信息世界的大环境下,世界上诸多银行开始运用新兴技术开展新型服务。以美国为代表的众多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中国部分银行也纷纷进行借鉴,比如工商银行和阿里巴巴进行合作,推出网络商户联合贷款“网贷通”等产品,建设银行借用互联网这一平台推出“e贷通”系列产品。

第四,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进程受到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这是因为银监会的监督措施的落实和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银行运营传统的存贷业务的利润逐渐缩小以及利率的市场化导致银行不再能够从利率中获得高额盈利,从而必须从金融产品的创新中找寻新的出路。

第五,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信贷产品存在结构上发展不均衡。因为商业银行多数争相寻求大中型企业贷款,往往忽略针对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型企业提供接待服务;集中精力为跨越地域发展的企业开展较为落后的银行服务的同时,又不得不被动地接受新兴技术的洗礼。

本文主要着眼于产品创新的现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发展趋势,给出改善现状的可行性措施。希望通过对相关文献数据的分析、总结国内外经济水平与金融行业现状特点然后得出一些微末建议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处于初始阶段;2.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受到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3.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流程不够完善;4.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研究缺乏独立性。下面本文结合具体情况分点详细论述。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处于初始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整合度充分的产品。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银行大多数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产品本身上面,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尽管推行了一系列产品,但并不一定真正的符合用户的需要,出现新产品无人问津的窘境。另外,在产品设计研发的时候过多的考虑了银行内部的局部利益,没有针对不同客户对产品进行细致的分类和相应的结合,金融产品缺乏吸引客户的能力,也没有长远性的考虑,更无法系统地解决客户的需求。

(二)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受到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受到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商行的产品创新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比较严重,缺少自主创新意识。尽管我国入世多年,但金融监管总局对进入市场内的产品的监管依旧没有松懈,对于有风险的金融产品的限制力度依旧较强,有时不仅限制产品的经营规模甚至还会直接干预产品的销售。

(三)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流程不够完善

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流程不够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和程序设定不够人性化。首先,不同的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机构各不相同,相应的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够清醒。其次,商业银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的权限主要掌握在总行手中,推出新产品的流程也是极大地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例如在工商银行中,银行目前沿用的产品创新机制类似于项目的审批,需要深度权限的部分由业务部门向总行提出申请然后才可以进行审批,其他部分可以由各分行独立协同相关部门来进行产品的研发,但一般来说下级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发新产品的权限。

(四)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研究缺乏独立性

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研究缺乏独立性,往往都是争相模仿,外表各异但实质相同。通过对国外商行的调查研究,它们的产品创新都是本源性创新,具有明显的企业特色。国外的商业银行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合理的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研发适宜的金融产品,这既取得了经济上的利益也获得了品牌的美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正在稳步运行,然而一些银行难以将其自身固有的观念融入到发展的社会当中,甚至一些商行金融产品相互模仿,不仅预期和定位趋向一致,产品的种类、结构和服务形式也流于形式创新。

一方面这导致银行的金融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丧失利润,另一方面产生了金融产品的被动搁置,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产生这样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我国商行习惯于对有成效的国内外产品模式进行模仿,导致同类的产品在市场中堆积;二是,大部分金融产品都是由商业银行总行进行设计,尽管不同的地区有其自身的产品特性,但是这些区别都十分渺小,导致了产品的同类化现象严重。

三、进一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正处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的时期,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和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新型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行势在必行。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增强自身实力,跟上发展浪潮的最重要的武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金融市场获得了突破性和开放性的发展,外资银行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直观的刺激我国银行的转型和发展。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机遇,分析金融产品创新的方式和规律,提升产品创新的等级和水平,从而增强的银行的生存竞争力。本文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对策可以有:1.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政策环境加以改善;2.依据产品创新的要求,推进制度建设;3.加大中外投资银行之间的协作。

(一)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政策环境加以改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一大阻碍就是政府政策的限制,因此,金融管理部门改变传统对监管理念,为金融产品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首先完善法律法规,简化担保执行程序,提升相关程序的运行效率,推动财产保障类产品的更新进步;其次要对客户的信用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监督改革,强化信息监管,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发展等级化信用市场,从而改善产品的信用环境;最后要实行监管制度的革新,给予金融机构合适的自主经营权利,增强其进行创新实践研究的内生动力。

(二)依据产品创新的要求,推进制度建设

1.根据新型金融产品的需要,建立新的组织结构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创新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在董事会下面建立直接授权的创新委员组织,与之对应,下设产品的各项研发部门;第二种是在业务管理部门分别设立产品研发部。两种模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实行专业化的产品创新,以客户的需求为主要的服务目标,凸显各方面资源的综合联动优势。各商行可根据自身定位和客户需求,构建产品创新专业化的组织结构和创新团队。

2.建立以需求为中心的产品研究和推广程序

应当充分发挥客户主管在市场前线中的领头作用,让其收集市场上的需求信息,按需创新,做符合顾客的胃口的产品。同时发挥产品主管在产品创新的核心作用,让客户主管成为研发产品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这样的新型产品研发适用的快捷渠道可使产品更便捷地被客户使用,并及时得到产品创意设计、功能推荐以及售后服务上的充分反馈。

3.制定利于创新的奖励制度

银行应当对创新的行为实行充分的奖励和鼓励措施,建立创新行为的评测体系。大力鼓励研发人员,积极地在金融产品领域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同时还应统一坚持以市场为基础的研发导向,建立施行健全的组织架构进行管理,采用领域细分的营销手段,保证产品创新收益的最大化。此外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一是要注意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海外人才,加快创新产品的研究;二是要对本土的人才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培训培养、考察和选派,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以人为本。

(三)加大中外投资银行之间的协作

事实上,我们知道不论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在利益上都有一定的合作空间,在众多银行业务的领域中,中外银行具有各自独特而明显的优势且具有更多的共同的利益,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可以做到分工合作,协同创新研发产品,追求共同市场的利益拓展。就具体的单个业务领域而言,中国本土化的银行在交流、服务适用性和理念上都具有外资银行不具备的优势,外资银行也具有中国本土银行不具备的先进设备和金融管理模式。因此,双方可以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采用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策略模式,国内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寻找稳定的合作伙伴,推动新型理念在国内站稳脚跟,在中外资银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为本土银行积累充足的经验,推动传统银行业的服务升级。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互联网信息化、利率市场化等经济和科技的变革使我国本土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增强自身实力,跟上发展浪潮的最重要的武器。通过近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现状和国际金融形势来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金融市场获得了突破性和开放性的发展,外资银行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直观的刺激我国银行的转型和发展。而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今年以来发展之快有目共睹,但仍需凭借有效的优质的金融产品创新来提升自身在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因此,我们的商业银行应当在影响其发展的政策、市场、和人才三大因素中全面考虑,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制定积极的应对决策,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以求更长远、持久性的发展。本文撰写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自己对相关文献数据的分析、总结国内外经济水平与金融行业现状特点然后得出一些微末建议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袁彩红.金融产品的创新趋势[N].中华合作时报,2004-04-06.

[2] 郑国英.提升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探析[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9(10):51-54.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篇(5)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商业银行信贷的国别风险与管理策略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对其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模型研究

银行信贷中的行业风险测度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基于ANP模型的研究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模式的创新

《巴塞尔Ⅲ》解析

声誉风险视角下商业银行服务收费问题分析

低碳金融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管理探讨

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态——基于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

金融论坛2010年总目录

拓展学术交流范围 稳步提高办刊水平——《金融论坛》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评刊会在北京召开

金融新作拾零

《金融论坛》理事会成员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能教授

国际资本抽逃对国有控股银行股价稳定性分析

以上海为龙头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基于区域票据市场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分行传统业绩评价的缺陷及重建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衡量与管理方法及其运用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研究

资产管理与银行综合化经营研究——贝莱德经验对我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启示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文化体系

中介机构信用卡套现问题研究

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性思考

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变量设置研究

信用卡业务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其实现模式——基于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信用卡业务的分析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产品竞争力分析

议发展聚首晋阳 商大计收获硕果——2009年《中国城市金融》、《金融论坛》评刊会在太原召开

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视角下的私募股权融资研究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革对收益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工商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试论关系借贷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机理——基于非标准化信息模型的分析

工商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工商银行江西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基于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贷款核准制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什么是场外交易?

金融研究动态

金融新作拾零

投稿体例

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视角下的私募股权融资研究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革对收益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工商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试论关系借贷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机理——基于非标准化信息模型的分析

工商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工商银行江西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基于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贷款核准制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什么是场外交易?

金融研究动态

金融新作拾零

投稿体例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 银行走出去 战略选择 战略实施 路径演变

当前,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现代化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建成,资本实力得到加强,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已经成为许多中资银行的战略目标和实际行动。特别近两年来,中资银行加快了淘金海外的战略步伐,全球性战略布局初现雏形。比如,工行继收购了印尼的HALIM银行后,又成功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总数达110家、并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2家银行建立了行关系的全球化金融网络服务平台。同时,中国银行将“走出去”与综合经营战略相结合,通过在香港的子公司整体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作为参与国际金融租赁业务的平台;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后,实现了港澳市场的跳跃式发展;国家开发银行也成功入股巴克莱银行,近日招商银行又整体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可以说,中资银行大举出征海外,已经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应该看到,日益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给商业银行特别是缺乏国际化经验的中资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金融国际化的浪潮,商业银行如何才能成功地“走出去”呢?本文认为,科学的战略制定、合理的战略实施以及正确的发展路径选择,是“走出去”的三大核心要点。

一、境外扩张的战略选择

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可以分成至少三个阶段:跨国银行、区域银行和全球银行。随着每一阶段的跨越,银行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在业务实施和组织模式上都有不同的战略导向。为实现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总体上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战略: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混合型战略。

1.稳定型战略

稳定型战略是在银行的内外部环境约束下,银行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银行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稳定型战略从本质上追求的是在过去经营状况基础上的稳定,它具有如下特征:

(1)银行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经营目标;

(2)银行在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的比例递增;

(3)很少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战略包括持续地向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同样的产品和服务,维持市场份额,并保持组织一贯的国际化比例。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稳定型战略主要依据于前期战略。它坚持前期战略对产品和市场领域的选择,并以前期战略所达到的目标作为本期希望达到的目标。因而,实行稳定型战略的前提条件是银行过去的战略是成功的。在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银行内部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稳定型战略是银行的优势选择。

2.增长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是一种使银行在现有的战略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战略。增长型战略的主要特征为:

(1)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增长;

(2)取得大大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水平;

(3)采用别具一格战略同竞争者抗衡;

(4)鼓励创新。

增长型战略是一种最流行、使用最多的战略。在增长型战略的使用中,银行必须分析战略规划期内宏观经济景气度和产业经济状况,必须符合政府管制机构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约束,必须有能力获得充分的资源来满足增长型战略的要求,同时还要分析银行的文化取向和包容能力。增长型战略意味着银行将提高组织的经营层次,如更高的绩效、更多的雇员、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广泛的产品线等。增长可以通过直接扩张、合并同类银行或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实现。

3.紧缩型战略

所谓紧缩型战略是指银行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紧缩型战略有以下特征:

(1)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2)伴随着大量员工的裁减;

(3)紧缩型战略具有短期性。

采取紧缩型战略的银行应是出于各种不同动机的综合权衡。一般来说,有三类紧缩型战略比较典型:适应性紧缩战略、失败性紧缩战略和调整性紧缩战略。适应性紧缩战略是银行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战略;失败性紧缩战略则是指由于银行经营失误造成银行竞争地位虚弱、经营状况恶化,只有采用紧缩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存银行实力;调整性紧缩战略的动机则既不是经济衰退,也不是经营失败,而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使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更有效的使用场合。

紧缩型战略意味着减小经营规模或者是多元化经营的范围。在过去20年,如何管理衰退成为管理领域最活跃的问题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咄咄逼人的外国竞争、制度失调、合并和兼并,以及重大的技术突破都是明显的原因。

4.混合型战略

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起来使用。混合型战略的特点是:(1)一般是较大型的银行或银行采用较多;(2)混合型战略并不具备确定的变化方面。

不同的银行适用于不同的战略选择。而对银行的决策者而言,必须明确识别这些战略方案的特征和适用性,审时度势,才能挑选出最适合本银行发展的战略,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银行“走出去”是分阶段发展、多动机推动的战略行为。从战略实施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走出去”的行为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进入、扩张、巩固以及再造。进入阶段,银行面临至少面临两种战略选择:在新市场开展新业务以及在新市场开展已有的业务。业务类型的选择,需要根据东道国金融需求的状况和银行业竞争的强度进行抉择。一般来说,新进入的国际化银行往往具有产品创新的优势,因此其通常利用新的产品开拓出新的细分市场,以获得差异化竞争的盈利点。而银行的境外扩张也存在两种选择:多元化或专一化;这是许多银行面临的战略选择,需要根据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决定是业务的多元化还是细分市场的专一化。巩固指银行对现状发展基本满意,并且也缺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的能力,所以采取均衡增长的模式,逐步调整国际化步伐。再造往往是危机发生后银行不得不采取的应对行为。再造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调整,通过裁员、机构重组等措施,对出现的危机进行化解;二是调整和退出,即在调整的基础上剥离部分包袱业务,使银行能轻装上阵;三是退出,即完全退出国际市场,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以图日后的东山再起(如下表所示)。

三、“走出去”的路径演变及国际经验

战略决定行为。银行“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共同决定了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行为路径。我们大体上可以划分五种类型的“走出去”路径:加速型国际化、温和型国际化、疯狂型国际化、收缩型国际化和稳重型国际化。并以此考察了世界上最大的数家银行近20年间银行国际化历程,发现以上归纳的路径类型的确存在 。

1.加速型国际化的特征

银行最初在主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建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化业务,然后通过大型的外资银行的收购来实现国际化的扩张,最后银行进行重组再造,以巩固大型外资收购并增加它们的盈利能力。加速型国际化一般在开始时国际化步伐比较平缓,在某个时期进行并购重组后,将大幅度提高国际化程度。

2.温和型国际化的特征

温和型国际化战略的银行,把国际化当成整个银行组织的支柱性活动。它们首先在主要的外国经济和金融中心建立分支机构和开展银行业务;收购以及开展其它国际银行业务,是对其它银行的国际化活动的反应,尤其是针对加速型战略的银行;最后,进行重组和再造以巩固现有的业务,并提高盈利能力。温和型国际化的国际化步伐比较平稳,随时间其TNI不断增长,且短期内存在加速增长。该类型行为属于典型的国际化战略跟随者行为。

3.疯狂型国际化的特征

国际化业务的迅速增加,往往是为了支撑或者提高银行的相对地位。因为银行不能直接控制国际业务的大量增加,以及金融危机的不断持续。最后,国际化业务不得不收缩以筹集资本;银行管理层(在监管压力下)重新将业务重心放在国内银行市场。疯狂型国际化一般在短期内大幅度的增加和减少国际化业务,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机。

4.紧缩型国际化的特征

经历外国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后,银行重新评估对外业务,并将业务重心从国际业务转移到国内业务。对外业务被剥离以筹集资本,国内银行业务获得极大扩展。国际化程度大大降低。

5.稳重型国际化的特征

已经具有很高国际化程度的银行,在最初阶段就明确的致力于国际业务,它们通常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搭建国际业务。因此,其国际化程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该类型银行对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免疫能力,即使面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银行也能通过业务调整或风险管理技能,最大幅度的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而保持国际业务的正常进行。而且,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变动的幅度一般不大,这说明银行对国外业务的投资一直保持稳定,并且具有平衡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经营活动的优秀能力和技术。

资料来源:Slager (2005)以及各银行的各期年报及公开资料整理。

四、对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银行的国际化也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但中国银行业在制度环境、人员素质、资金技术实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著名银行相比差距甚远,因此,我国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是一个不懈努力的渐进过程。

风险永远与机遇并存。国际金融市场高度的波动性、联动性要求海外投资经验并不丰富的中资银行必须通盘考虑各种风险,不能不计代价,盲目投资。尤其是在当前次贷危机风高浪急的时候,境外淘金决策必须慎之又慎。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相当一段时期内,中资银行业“走出去”的进程还处于“萌芽”状态,在总体上应该以稳重中求增长的战略为主导战略,即稳重型战略和增长型战略相结合的混和战略;在国际化路径策略上采取温和型国际化的路径,逐步进行区域扩张、加大内部组织调整力度、改善银行宏观监控体系,以更加坚实和稳重的步伐“走出去”。

参考文献:

[1]Walter, I. (1999). Financial services strategies in the Euro-zone. Topics in corporate finance, (1), 1-38

[2]Walter, I., and Gray, H. P. (1983). Protectionism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7, 597-609

[3]Slager (2005). Banking cross boarder, ERIM working paper

国外银行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外资银行 银行监管 对策

    一、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的意义

    银行监管,是经济金融监管的一个分支,是由中央银行、银行监督委员会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有关机构,代表社会公众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施监督管理的行为。

    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其能否稳健运行关系该国的经济、政治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银行监管受到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普遍重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根据本国银行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对本国范围内的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这里当然也包括该国境内的外资银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界限越见模糊,外资银行大量存在于各国金融领域,它的高速发展给该国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各国不得不加强对它的监管置于重要位置。但截至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完备的外资银行监管理论体系。各国的外资银行监管实践仍依靠原有监管理论体系的指导。对此,作者认为,外资银行本是银行,对其监管的区别主要来自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监管理论对它是完全适用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对发展迅速、影响日益扩大的外资银行实行审慎的监管,能维护国家经济稳定,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7年10月,我国已有外资独资银行20家;中外合资银行3家;另有72家外国银行设立了130家分行,191家外国银行设立了241家代表处。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批准汇丰、渣打、花旗等21家外资银行将在华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注:法人银行在业务范围、税收等方面享有优惠。外资银行随时可转为法人银行。)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现已具有相当规模。

    (二)外资银行的发展特点

    1.外资银行经营范围、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银行实行全面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不再受到行业和地域限制。外资银行发展进入加速阶段。依托成熟的市场营销策略,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逐步加强。

    2.外资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逐年提高。随着外资银行逐步熟悉我国市场规则,其经营状况日趋稳定,市场份额逐步恢复,盈利能力稳步提高,资产总额持续增加,仅2002年至2004年就从3330.5亿元增至5159.95亿元,占我国银行业资产的1.8%。

    3.参股中资银行速度加快。在《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指引下,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速度不断加快。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一是出于对长期经营战略的思考;二是希望借中资银行不受政策限制和网点设置完善之利,绕开各类限制,快速进入零售市场。如花旗银行和浦发行联手推出的花旗参与管理和技术合作的双币种信用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论文出处(作者):

    三、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中的问题

    (一)监管法规不健全

    监管的有效性依赖于监管的法制化,而我国的金融立法严重滞后。引进外资银行已近20年,却无一部约束外资银行的专门法律。这使外资银行有机会利用法律漏洞规避监管,严重影响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效力。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弥补了这些漏洞,但相关法规的健全工作远未完成。

    (二)监管方式单一